时间:2023-04-11 08:38: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意海报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海报设计在设计实践工作中占有着重大的比例,在学习海报课程时,学会创意海报的设计方法是这门课程的根本所在。创意海报设计课主要是着重在图形创意上,通过对海报主题的思维发散借以图形通过海报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开设创意海报课程之前,学生们已经在此之前完了三大构成、平面设计和Photoshop的基础课程。虽然学生们在前两个学年已经完成了基础课程的学习,但由于缺乏设计实践和设计方法,还无法将所学的内容全部融合在一起。创意海报课是大三第一学期的专业课,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创意、表达的设计能力。
2课题要求及教学构思
课程一共48学时,每周8学时,以4个学时为一个单位,8学时完成一个主题,一共6个主题。课题的设置由浅入深,逐层地递进,目的在于解决设计的方法。海报的主题都是来源于当前的专业竞赛。为了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在课程开始前并没有直接向他们说明。而是提取比赛的主题要求,结合当前课程的内容,将设计表现的语言限制在某一区域内。在完成了基础授课的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可用以参赛的优秀海报创意作品。在前几次的动手课程中,以组的形式进行两人为一个单位,讲授和制作指导在4个学时中完成,在下个4学时中进行点评。点评的形式以答辩的方式进行,由同代此门课程的老师组成答辩组委会,两名学生进行演讲,阐述自己设计的理念,并在其中贯穿同学提问的环节。通过不同的信息反馈,能够使学生们更快地意识到问题所在,老师针对不同的问题给予相应地解决的方案。在课堂操作时要注意对学生的作品优秀的部分要给予肯定与鼓励,对于欠缺的部分,给予改进的意见。在点评的过程中,针对同学们所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集中进行讲解。有针对性的授课方式能够加快知识接收的程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第三次课程开始,以个人为单位。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递进,深入地对一个事物进行观察和挖掘。教授学生进行创意的方法,针对其中的几种方法进行专项训练,引导学生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从思维上和设计手法上提升设计的能力。
3课程安排
创意海报课程的重点是要教会学生们进行海报创意的方法,教会学生们用设计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用设计的语言表达观点。课程以设计竞赛的项目为引导,将创意的方法融入项目中去。为了避免学生出现盲从的现象,课程以创意方法作为子单位的划分,预先设定好设计主题和创意方法,培养学生们根据主题的进行设计定位,用图形的设计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实时的课程操作时,主题会跟随着每年的设计竞赛进行调整,将教学与设计实践紧密相连,实现多重并重的发展。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1)拼贴海报:使用报纸和杂志根据主题进行海报创意。拼贴海报是海报设计课的第一个主题作业,两人为一组,利用报纸和杂志将已有的色彩和图形进行图形的重组,通过新的图形语言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这种以组为单位的合作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性,通过手工劳动使学习变得更加具有趣味,能够使学生们更快地投入到创意海报的学习中。
(2)纸材的立体海报:立体海报是近几年来流行的一种海报形式,通过立体的裁剪和材质的拼接而构成的新的一种具有空间效果感的海报形式。在制作纸材的立体海报时,会使用到之前所学的立体构成的知识,但重点是着重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对主题进行自我延展。在此,我们还特别鼓励同学们开创设计思维,将交互的方式融入海报中,创作出更多新颖型的海报形式。
(3)分解与重组:分解与重组是平面构成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此我们将它应用到海报的创意设计中。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任何一个旧物件,将其进行分解,将分解后的物件以新的组合和排列的方式构建出新的图形语言。并且所构建出的新的图形要与所拆解的物件相关联,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图形的表达是这个主题的设计重点,难点是如何确定主题,如何寻找到和物件相关联的主题的表达,并且通过图形的创意能够将其连接贯穿起来。
(4)文字海报:为自己的家乡设计一张家乡的宣传海报。以家乡的汉字为基础,通过创意字体的设计或文字编排的方式根据家乡的特色设计出一张家乡的宣传海报。在进行课程操作时,需要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信息的收集。家乡限定在市级,根据对家乡的印象和记忆,通过文字海报设计的方式表达出对家乡的情感。
(5)高级合成:加强Photoshop的实践能力。在大一的学习课程中,学生们掌握了Photoshop的基本操作。但还没有充分地把Photoshop当成是操作工具,对于Photoshop中的工具和功能的搭配还不是十分地熟悉。通过高级合成的专项训练,让同学们充分地智能对象、填充、图层样式、混合模式的使用,并且能够通过这些工具和命令的搭配增加自己的思维创造出具有创意性的海报作品。
(6)自主设计。结合当前的设计竞赛,根据竞赛的主题内容,选择以上任意一种表现方式或者其他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张主题海报。在最后的课程中,通过自主设计的方式检验学生们对创意海报设计课程的学习成果。在课程的最后,根据学生们的设计作品进行总结。在课程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已经充分地掌握了上述的几种创意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将多种设计方法进行融合,甚至还有些同学自创出了独特而新颖的创意海报。
4课程评价
本次创意海报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展开的,以手工操作为切入点逐层递进,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本次教学实践最后环节是举办教学成果汇报展,课题组同时进行展览现场集体评分。由此产生了100多张优秀的创意海报,并推选至海报创意竞赛。通过成果的展出,作品的发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表明创意海报课程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显示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创意海报教学评议表也可以看出,学生对该课程总体反映很好。课程的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5结语
十月末的一个周末下午,我漫游在各大设计网站上――阅读设计新闻,欣赏设计作品,浏览设计比赛信息。突然,我被首届杰士邦杯产品包装暨远离艾滋和谐生活公益海报创意设计大赛的一个广告吸引住了(见下图)。
“啊!总奖金奖品超过50万元,不会是忽悠人吧!?”我曾参加过多次公益海报设计比赛,可以说,利用业余时间思考并创作公益海报是我的爱好,但从未想获奖拿钱,每次参赛都是抱持找机会多加历练的心态,因为我深知作为初涉这一行业的一员,自己需要锻炼的机会,可以说多多益善。
看着“杰士邦杯大赛”的广告,我想,锻炼的机会又来啦!如果好运来了,拿个入围奖什么的岂不是一箭双雕吗?
于是我决定参加这次首届杰士邦杯产品包装暨远离艾滋和谐生活公益海报创意设计大赛。我已经做过许多关于预防艾滋的公益海报,有的也获过奖,最高的是一个“最具人气奖”。决定参加这次首届杰士邦杯产品包装暨远离艾滋和谐生活公益海报创意设计大赛之后,我想这次要有所突破,找出以前作品的不足,争取拿出比以前更好的作品。于是,我抱着一个平和的、锻炼的心态,以“比以前做得更好”为目标,开始了参赛的准备。
从收集资料、画草稿、上机制作、反复修改、写设计说明,到上传作品……经过20多天的“奋战”,作品终于搞定了!
截稿时间一天天临近,网上的作品也越来越多,从几百件到上千件,到3000多件,最后到6000多件,看着越来越多的作品,心想这次又是纯粹的锻炼,不会有戏了。
不料,12月中旬,杰士邦大赛组委会发短信通知我:“作品通过初选”。我的希望之火又被点燃了。
12月24日平安夜,我接到了杰士邦大赛组委会的电话,通知我的两套作品入围前三十,并让我12月28日参加现场各奖项评奖活动和颁奖仪式。但是由于年底工作太忙,没能抽身去广州参加这些令人向往的活动。我心里庆幸:这真是意外的、令人惊喜的圣诞礼物!
12月29日,我刚到公司打开电脑,杰士邦组委会QQ跟我说:“你获了一个金奖和一个铜奖”,我说:“别忽悠我了”。杰士邦组委会说:“是真的”,至此我才相信。我想杰士邦组委会不可能“忽悠我”。我又一次“惊喜”。
我本想在这次比赛中“比以前做得更好”而已,没想到却入围前三十,更没想到能获得首届杰士邦杯产品包装暨远离艾滋和谐生活公益海报创意设计大赛的金奖和铜奖。对此,我是“大大地惊喜”。
对于这次获奖,我体会颇多。我坚信:奋斗不一定有“大大地惊喜”,但是不奋斗就一定没惊喜。
我的创意的心得是:
1、海报设计主题要鲜明
海报设计总是具有特定的内容与主题,因此图形语言也要结合主题,绝不能无的放矢地随意表达,应是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以独特的视觉元素富有创意地将思想表现出来。
2、海报设计视觉冲击力要强
海报设计一般是放在户外的,广告效果的好坏与作品本身能不能吸引观者的眼球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幅视觉冲击力强的作品会使得人们情不自禁地停住脚步,有耐心地去关注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流连忘返。
3、海报设计要让图形说话
海报设计中图形语言追求的是以最简洁有效的元素来表现富有深刻内涵的主题,好的海报设计作品无需文字注解,只需看图形后便能使人们迅速理解作者的意图。
4、海报设计要有内涵
一幅优秀的海报设计作品除了能成功传达主题内容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内涵,只有这样才能与观者产生情感与心灵上的交流,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5、海报设计要形成个性
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从古至今,无数艺术家都在不懈地追求艺术的个性化表现,正是如此才使得他们在艺术造诣上有了巨大的发展,同时也使得艺术本身向多元化发展,更加繁荣昌盛。海报设计的个性往往体现在创意的独特,图形的新颖到位、版式构成形式的引人注目等。
中西融合创意设计在电影海报中运用的背景
“电影海报具有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作用,因此,也被称为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作为电影作品的视觉推销方式,需要通过表现方式的创新,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电影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使命,电影海报作为抛砖引玉的“名片”,必须要能引起国内外消费者共鸣又不失本国文化特色的方式传达出电影内容,这并不是简单的人物罗列所能做到的,尤其是在国外大众并不熟悉国内演员的情况下,不存在名人效应,这就要求电影海报设计与时俱进顺应发展需求,因此逐渐衍生出中西融合创意设计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本文所讲的中西融合创意设计是将中西视觉元素或视觉意境进行融合的途径,促使电影海报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人群,使电影海报实现其应有价值,并以最佳的视觉方式呈现给大众,真正实现中西融合。
中西融合创意设计在电影海报中的具体运用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也逐渐走出了自己的风格,涌现出了一批颇有远见的导演和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师,他们为中国电影史和电影海报设计史建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其中,设计师黄海和他的团队是一支非常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队伍,为中国电影设计了许多十分优秀的电影海报,如《黄金时代》、《功夫》、《太极》、《一代宗师》等等。
1.简约却不简单的元素组合――文艺婉约
如图1,是国内设计师黄海设计的《黄金时代》美国版的电影海报,《黄金时代》这部电影是许鞍华导演执导,由汤唯、冯绍峰等知名演员主演的,但电影海报中却没有出现任何明星的正脸,内容只有一个人的剪影、一支钢笔和一枝桠的梅花。其中,梅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梅、兰、竹、菊”的“四君子”之一,是古代字画和诗词歌赋中常见题材,常常被用来借物喻志,象征着铮铮傲骨,遗世而独立。而钢笔是西方人所发明的,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至今一直都是文人雅士所钟爱的写作工具,它既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在这里它也象征着民国时期中国文人特立独行的气质,与这部电影围绕着民国时期女作家萧红一生所讲述的内容相得益彰。以小见大,突出电影主题,一个文豪充满自由理想的黄金时代。这张海报由于它出色的设计,还得到了影迷们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为电影带来良好宣传效果的同时得到了好口碑。
由此可见,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中西融合创意设计,可以如图1在不同的元素构成整体画面的同时,又各自象征着电影的内在含义,再加上颜色的外在辅助,图形的置换,从而使海报用简约的画面传达出不简单的电影主旨。
2.具象而又抽象的科幻意境――古怪玄妙
如图2,是设计师黄海为电影《太极》设计的第65届法国戛纳电影节海报,整张海报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海报正中间是一个中国太极图形,它由齿轮蒸汽机等机械零件构成,画面大气磅礴,这张海报是中西融合创意设计在电影海报中运用的典范。众所周知,18世纪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由英法美等国率先开展,在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后,人类便进入了蒸汽机时代,这次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的历史性变革,也因此改变了世界格局,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而画面中的齿轮状图形被规整在一个圆形的太极图,太极在中国的道家一般是指宇宙最原始的秩序状态,出现于阴阳未分的混沌时期之后,而后形成万物的本源。这蒸汽机和太极图形以电影主题为出发点,又结合了电影展出地法国的国情,很巧妙地将两个国家联系起来,暗示了电影的历史背景,点明了电影主题。这张海报的画面意境古怪而又玄妙,具象的机械元素构成了一个抽象的太极图形,将中西融合体现得恰到好处。
由此可见,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中西融合创意设计,可以如图2将不同的元素统一于一个图形中,共同寓意着电影内涵,而需注意的是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情和电影背景,达到共鸣的效果。既不失本国特色,又使电影海报设计更加适用于国际舞台。
结语
中西融合创意设计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是个未知而需要慢慢摸索的区域,设计师因此有足够的空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追求美学的极致。正因如此,黄海设计师的作品才逐渐显露头角,得到大众的肯定和赞扬,他的不少作品将中西融合创意设计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在全球化大趋势下,电影海报设计以中西方消费者的需求为根据,是“引进来” 西方文化的同时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从而实现中西方文化的互动和双赢,促进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其次,中西融合创意设计在电影海报这个无国界的媒介作用下,会更好的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从而使我们民族文化立足于国际的舞台。最后,中西融合创意设计使电影海报具有艺术和商业的双重价值,不仅增加了电影海报的投资价值,满足了电影海报收藏爱好者对于中西文化融合的审美追求,而且使电影海报在物尽其用之后,能作为艺术品而流传下去。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关键字:技能竞赛、海报设计、竞赛技巧、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一、中职学生技能竞赛的目的
中职学生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推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将学校的教学课程改革与技能竞赛内容和标准紧密结合,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学生的就业竞争核心能力。近几年来,中职学校很重视学生技能竞赛,不管是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每年都会开展。同时还有一些国家级行业的技能大赛也很受重视。今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技能大赛增加计算机平面设计赛项,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技能大赛是全国行业大赛的国家级最高赛事,是信息化方面的国家级专业赛事。
从接到大赛通知就进入备赛状态,由于第一次指导国家级技能竞赛,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备赛,让我们的学生走出去与全国报名大赛的34个省的选手交流。我们开展一系列计划、教学、模拟训练活动。虽说自己的经验尚浅,但大赛结束之后收获匪浅,在这次大赛中我们的两名选手在全国170名选手中排名分别是第2名、与第59名,收获了一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同时,也能积累更多经验以便提高下一次的技能大赛。
二、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
1、中职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过的专业课程有素描、色彩基础,三大构成、设计美学、广告学、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CoreIDRAW,上过字体设计、图形创意课程等。
2、学生的知识水平结构合理,但缺乏专项训练,都是掌握基本知识。同时学生阅读量小、知识面窄、设计理念没有创新,爱临摹别人作品。在竞赛中设计创意海报就存在很多困难。
3、学生写文案能力差,想的出来、设计表达不出来、设计表达出来写不出设计说明。
4、自觉性差,需要老师监督学习。
三、如何提高海报设计竞赛技巧
根据我们学生的特点,阅读过赛项要求,明确这次大赛的核心是海报设计。首先了解设计出一张好的海报应该有的几项要求:
1、立意要好。要兼有说服、指认、传达信息、审美的功能。
2、构思新颖。要用新的方式和角度去理解问题,创造新的视野,新的观念。
3、构图简练。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说明问题,引起人们的注意。
4、色彩鲜明。即采用能吸引人们注意的色彩形象。
明确了海报的几项要求,既然是要提高竞赛技巧,那就需要针对的抓。从指导学生全程训练中总结,我发现从以下7个环节主抓竞赛学生提升比较快。首先题目的阅读;版式的确定;字体的设计;图形、图案的的运用;色彩的搭配;标语的撰写;设计说明的完善。
1、题目阅读
从竞赛小组的筹备开始,我们拿到主办方的案例题,根据所给的题目、素材进行两张海报、一张邀请函设计,各200字的设计设计说明,一共600字。一张是商业海报、邀请函;一张是公益海报。阅读题目中主要看分值,抓住主要的分项,分配竞赛时间240分钟。
题目阅读技巧:(1)、海报主题清晰(2)、尺寸大小明确、文件大小控制 (3)、保存的位置清楚(4)、分值分配掌握(5)、题目要求清楚,例如这次竞赛题目要求第一张海报必须选用所给素材,第二张海报不限制。
注意事项:在竞赛前一定要参加大赛说明会,我们这次前期训练犯的错误就是误以为竞赛就是按照所给的原题进行比赛,只是考查学生的创意、与熟练技巧。因为是第一届,规程也不详细,包括素材也没有说给与不给,浪费了较多的时间反复做原题设计。
2、版式的确定
在版式的训练上,能让学生较快的合理排版,我们做的是大量的版式临摹。结合竞赛的案例博览会海报设计与邀请函。收集有各种关博览会海报,主要从文字为主版式、色彩为主版式、图形创意为主版式三个方面进行训练。同一个素材做不同的版面设计,又分横版、竖版。细节做到字体的字号大小、标题字体样式、正文字体样式、标语字体样式、字置、色彩的选用记住CMYK值、图片、图形的摆放位置。等等这些在平常的训练中学生要做的心中有数。
到竞赛前夕,我们的每个选手脑中要熟记3-4个不同风格的版式,以备竞赛中套用。
3、字体的设计
大赛提供方正字体库,在整个海报版面中限定学生只能用3种字体以内,标题必须进行艺术字设计,在一张海报90分钟中,字体一共分配时间是25分钟。时间还是比较紧,在训练教练可以根据选手的特点主攻一到两种字体设计方法。
例如我们这次培训中主抓一名选手的笔画公用。
笔画公用是文字图形化创意设计中广泛运用的形式。文字是一种视觉图形,它的线条有着强烈的构成性,可以从单纯的构成角度来看到笔画之间的异同,寻找笔画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他们可以共同利用的条件,把它提取出来合并为一。
4、图形、图案的的运用
针对这次竞赛第一张海报根据所给的图片进行编排,第二张则是创意海报没有提供素材。在第二张海报设计的难度大,在训练时根据两名选手的自身特点,给他们制定图形创意构思方法。例如运用正负图形把所给的素材都要这个方法进行设计。运用文字拆分法组合图形。
图案的选用是竞赛中有邀请函或者门票内容,结合大赛要求海报带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选了带有中国特点图形最为背景图案。在训练中选手不配素材都是纯手绘。
5、色彩的搭配
色彩的搭配快捷的方法就是记熟CMYK值,每改一张练习就让学生把数值抄下背熟,同时进行根据博览会内容只让学生做了三组色彩搭配,分别是蓝色调适合海洋、科技类题材;浅暖色调适合文化、教育、类题材;黑白灰色调适合任意题材。色彩的搭配训练是难度比较大的,由于竞赛时间的紧迫选择捷径就是死记硬背。
但在色彩搭配中禁忌的是色彩太艳丽,背景色太抢眼。多以浅色衬托主体物为多。
6、标语的撰写
简单的一句标语,也难倒了我们的选手。前期写标语的很多问题有不顺口、词语带有贬义、标语意思表达不准确等等。
对标语的提升是让学生背标语,把各类型标语分别背熟一两句。同时标语要琅琅上口、简明扼要。
7、设计说明的完善
设计说明虽然是最后环节,但分值却不小。我们的一等奖选手特点设计作品有创意、有想法。但语文水平低,连基本拼音都不会,打字慢。设计说明就是他的难项,每次模拟他都把时间预留一个小时写3个200字设计说明。参加竞赛时间也是用了60分钟写完的设计说明。
对于这样的选手设计说明的提升最快的是你给他设计好说明模板。他每天按着模板套用。最终克服了这个困难。
四、后期模拟测试训练
前期的分项练习是对整个海报设计的全面训练,那么后期的模拟是竞赛的迅速提升阶段。距离大赛15天开始每天模拟训练,按照大赛要求4个小时,给学生发素材模拟测试。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每隔15分钟记录选手进度。模拟结束,给学生指出模拟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写每天模拟反思。
这个阶段的选手开始有紧张感,教练压力增大。选手很拼,教练要适当的给选手施压压力。特别需要对选手进行赛前心里辅导和户外拓展训练活动,一般安排在赛前10天前。
能把心态摆正,又有目标,基本保证选手稳定,基本准备完成。这个时期注意根据选手给与预期目标。就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参考文献:
【关键词】:雾霾;公益海报;海报设计;设计风格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
新时期,在谋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环境保护的问题。尤其是近些年来大气污染问题的加剧,使得人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雾霾”问题的防治上。实际上,雾霾问题这些年来已经成为街头巷尾人们日益的热点,十分引人关注。此次研究也是从这样的背景出发,通过公益主题海报设计来探究这些问题。在“雾霾防治”的主题海报中,要把握好关键性要素及受众群体的实际需要,完成了较为周密和有效的设计工作,可以为更好的推广公益海报知识和传播公益海报文化正能量做出更大贡献,从而推动此次“防治雾霾”海报设计的实践进步,为促进雾霾防治工作作出贡献。
1.2研究的意义
在此次研究中,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极为重要的。由于雾霾的现象及其背后蕴藏的大气污染的问题,业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困扰着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其次,基于雾霾现象防治而推导出的公益主题海报的设计,具备显著的社会意义,同时具备艺术性特色。因此,此次的研讨具备实践的启迪价值。
图1雾霾主题海报
通过这次的分析和研判,大致能够探究出雾霾防治的主题背景下如何将公益内容融入到现代海报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其更加贴合社会生态需求,使其更加满足人民群众的实际诉求。成功的公益主题海报设计作品(如“雾霾”主题海报)还可以给公众带来愉悦的欣赏过程,带给人们多元化的文化欣赏空间。所以,此次研究也具备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公益主题海报设计的基本原则
2.1公益性原则
以雾霾主题为代表,公益主题海报具备显著的公益性特色,这也是海报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公益主题海报对于更好的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公益主题海报还有一重意义就是服务大众,这主要是因为公益海报自身的性质以及自身的取材所决定的。公益主题海报的创作同大众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很多都是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当中,因此反过来对我们的生活也能产生较大影响。
2.2社会性原则
毋庸置疑,公益主题海报还具有社会性原则,即海报本身题材和元素都是来源于社会事件,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公益与慈善都是社会背景下出现的行为和活动,是基于人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意识与慈悲心理而衍生出来的概念。而公益主题海报的发展反映了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背景下微公益的发展和兴起,而传统公益慈善理念的综合运用则提升了公益主题海报发展的品质。所以,公益性原则是值得关注的。
2.3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益主题海报必须为人民服务,必须契合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要知道,公益主题海报是草根的艺术,伴随着创作主体的多元化,内容题材也呈现多样化的艺术特征。内容是任何电影的“灵魂”,也是能否吸引受众、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公益主题海报在设计和创作过程中也必须把握好内容,只有提高了内容品质才能真正赢得受众与市场的欢迎,才能取得良好的公益宣传效果。所以,坚持人性化的原则,公益主题海报才能够取得设计的成功。
3“防治雾霾”公益海报设计的方法及策略
3.1雾霾防治主题思维的贯彻
“防治雾霾”公益海报的核心诉求是唤起人们对雾霾危害的重视,推动雾霾防治工作的进步。因此,在下图选取的案例中,“雾以恶小而为之”雾霾主题海报的设计虽然取材的重点在工业污染源,但是犀利的文字表述方式和逼真的未来大气的视觉效果都给欣赏着带来心灵上的共鸣,更能从心底触动每个人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这种通过让观赏者从画面效果联想到自我未来的设计方式,可以引发大面积观赏群体对公益广告信息的自我传播性,从而带动全民环保的热情
3.2主题色彩的优化组合
在防治雾霾的主题海报设计中,色彩的选取和组合搭配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雾霾的色彩元素一般是较为素淡和低沉的,常见的色彩包括黑色、灰色等;另一方面,不同色彩的组合能够传递出雾霾主题海报的思绪意涵,带给受众更为深切的启示。此次雾霭主题海报的设计色彩讲究单一色设计,画面中主要使用灰色、黑色和白色三种颜色搭配,看似如同老照片的视觉处理方式,引发人类的思想共鸣,画面设计简约,将不同色彩中雾霭的强烈对比效果展现出来,更加反衬出雾霭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程度,呼吁身边每一人加入保护环境的大军中,呼唤人们对于雾霾防治问题的关注,推动全社会都加入到防治雾霾的队伍中来。
3.3雾霾形象图形图案的设计运用
毫无疑问,图形图案的运用和表达,是雾霾防治海报设计的重点。“防治雾霾”公益海报的画面设计作为一种视觉行为主义的表现形式,主要通过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与图案效果来传达设计者呼吁环境保护尤其是雾霾防治的理念。案例中构图的处理是“防治雾霾”公益海报的设计要件,即画面和图形的构造、布局关系到广告主题能否被广泛传播,能否真正深入人心。在此方面,设计师必须开动脑筋,将设计的理念融入到雾霾的图形图案本身,提升构图的生动与立体。通过这种案例的展现,图案的价值一下子展示出来了,能够加深人们对于雾霾的印象,提高雾霾公益防治的传播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雾霾及其背后蕴藏的大气污染问题近年来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存在密切联系。为了抵御和防治雾霾,公益主题海报的设计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虽然是很有限的,但是其思维启发和意识唤醒的功能缺失不容小视的。将“防治雾霾”公益主题海报设计更好的推广下去,提升设计的实用性与公益性,确保设计利于推动雾霾防治工作的进步。只有把点点滴滴的行动汇聚起来,才能为社会公益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杜长霞
参考文献:
[1] 贾方英.略论公益海报设计中的元素替代[J].设计.2014(01)
[2] 达志翔.当代公益招贴设计的现状和设计要点[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4(01)
[3] 袁朝辉.无声的号角——战争海报中的表情符号分析[J].装饰. 2014(10)
[4] 张真.公益海报设计中色彩的心理干预作用[J].现代装饰(理论). 2013(01)
[5] 栾德彪.《公益海报》系列[J].艺术教育.2015(07)
[6] 杨佳兴.海报设计中创新性表现形式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3
[7] 丁洁.公益海报的公众性特征与个性化创意研究[D].西北大学 2012[1] 李欢欢,牛一力. 为环保呐喊,可以这么任性![J].世界环境.2015(01)
[8] 夏晓琳.环保公益广告的互文视觉多模态分析[D].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4
[关键词] 电影;海报;艺术;设计
现代电脑科技的运用,使得电影可以把你所能想象到的一切,都为你创造出来。可以说,电影是人类创造梦想的一种艺术形式,这与其他的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挑战人类想象力的极限。同样,电影海报也不仅是大众获取电影信息的窗口,它还是设计师把这种想象以平面化的视觉语言向你表述的一种方式。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色彩、文字等无不是电影中故事的注解元素,并以强烈的视觉符号吸引人们的目光,为电影增添无尽的艺术魅力。那些经典的电影,打动我们的已经不仅仅是电影本身,其富于创意的海报形象就如同电影凝固的瞬间,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电影海报属于招贴设计的范畴,是一门视觉艺术。它与其他的海报形式,如音乐剧海报、戏剧海报相比,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随着电影的诞生逐步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之前,由于没有电脑和大型的摄影加工器材,手绘海报成为当时重要的宣传方式。手绘创作的自由度很大,可以根据需要对画面进行变形、夸张等处理,电影中的人物性格在画匠笔下更加生动、鲜明。这时候的电影海报风格以写实为主,所刻画的内容大多是主要演员的形象,表达直接,亲切自然。像我们所熟悉的《英雄儿女》《林则徐》等电影的海报就是那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到了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电脑合成技术运用非常广泛。设计师利用电脑设计,使得海报的画面效果更加丰富多彩,表现手法也更加多元化,有写实、抽象、意象、象征、表现等。在表现风格上和影片本身的格调也更加呼应,较以往的电影海报具有更强的艺术性。如今的电影海报设计随着电影商业化的运作逐渐成熟,对于一部影片来说海报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一个闪光的卖点。如我们所熟悉的《阿甘正传》《泰坦尼克号》等经典影片海报,都令人印象深刻,几乎成为影片的化身。纵观电影海报的发展史,其设计手法上是融电影、文学、美术、新闻传播于一体的综合视觉设计,它要调动形象、构图、色彩等形式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言简意赅,直抒主题
电影海报中的图形元素是直观地传播信息、观念以及交流思想的视觉语言,它能超越国界、排除语言上的障碍并进入不同的阶层与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语言能够极大地拓展海报的表现空间,使其具有更加深刻的内涵。在电影海报中,图形的设计有具象和抽象表现之分。具象图形常以鲜明的人物形象为主,以其真实的生活感受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视觉上激发人们对电影的兴趣及需求欲望,尤其是极具创意的写实形象。譬如,很多电影海报将主人公的形象安排在画面的主置,通过其造型、表情、动作等特征来表达电影的主题,这是一种很常见的表现手法。还有的电影海报充满特写,一双眼、一双手、一个表情、一个动态,只要是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就会增强观众对电影的观赏欲望。影片《梅兰芳》京剧造型的电影海报通过主人公――那忧郁的眼神和京剧扮相的脸部特写,揭示出戏曲大师生活的坎坷经历。
在电影海报中抽象图形的运用通常是通过对形象、构图、色彩的单纯化表现来强化电影主题,使主题更加强烈鲜明,更具有情感化和典型性的特征。抽象图形的创意可以使电影海报设计在表现对象和技巧方面不受任何束缚,没有时空的限制。抽象图形的千变万化和象征特性涵盖了更为丰富的内容,也正是由于这种宽泛的表现性,要想识别和理解它还需要凭借于观赏者的感受与文化程度。不同民族、地域、生活阅历、性格、文化程度、欣赏习惯等因素都会使人们对抽象图形产生不同的理解。因此,在运用抽象图形设计电影海报时,必须了解和掌握人们的文化心理。中国写意绘画可以说是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绘画形式,它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笔墨简单且形神兼备,寥寥数笔便能表现出物象特征以及意境氛围。在电影海报设计中通过国画笔墨的“气韵生动”,能够达到两种艺术形式在审美取向上的精神共鸣。电影《白银帝国》海报即是此例,这是一部讲述晋商传奇故事的影片,其海报是写意的水墨画风格,主人公盘腿而坐、极目远眺的造型身后辅以水墨飘渺、悠远的意境,黑白相间的虚实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款海报不仅使中国观众在接受电影内容的宣传中产生审美性共鸣;同时,这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运用也给西方观众留下了深刻的“中国风”印象。
二、情景交融,追求意境美
综观时下各种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就会发现或以图像鲜明、言简意赅直抒主题取胜,或以色彩绚丽、情景交融追求意境美取胜;成为区别以前的电影海报的一种明显特征。欧美电影海报中相当一部分是以色彩取胜的,从《海上钢琴师》海报中那忧郁的蓝色,到《大鱼》表现热烈爱情的明艳的柠檬黄,或是《总统之死》异动的黑白,海报中会有一种色调给整幅作品渲染出一个情感基调,使你在这种色彩变换中或喜悦、或忧郁、或痴迷。有些电影海报虽然构图简单,但是那令人心醉的迷人色调却能表现出引人入胜的意境。比如《大鱼》的海报设计中一条曲折蜿蜒的小径从色彩斑斓的旷野中延伸开来,通过手绘、摄影图像和字体设计的完美结合,使得整个画面表现出令人无限遐想的空间。在电影海报中意境的表现,往往是客观事物的精粹部分得到集中处理,达到情景交融,牵动着人们的某种情愫。在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艺妓回忆录》中,其海报设计将目光聚焦在一张苍白的脸上,鲜艳的红唇、翠绿的眼珠、飘动的黑发,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感。色彩的冷暖对比,黑白的b暗关系,舞动的头发与平静的表情,这些设计元素如同剧情一般,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得到了莫衷一是的反响。
意境是艺术中的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有些海报追求的是那种写实的自然景象,能使人们陶醉于真实的世界中,去追忆过往的美好时光,或使人产生心驰神往的遐想。可以说,一部优秀的电影海报能够提升电影的艺术品味,甚至成为电影内容所蕴涵的某种文化的象征性代表。譬如顾长卫的处女作《孔雀》,讲述的是生活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北方小城市里的一个五口之家,在一段时期内各人发生的故事,它的海报以麦地为背景,左上方是一个白色的降落伞,右下方的女主人公扶着自行车,出神地望着远方天空。画面以纯度较低的灰绿色为基调,呈现出略带伤感的怀旧情绪;女主人公凝视着远方天空的默默神情,还有象征着梦想的白色降落伞等。这些设计元素与影片的主题意义相得益彰,把观众的记忆带回到那熟悉而又远去的年代里。因此,电影海报设计需要针对不同的影片内容量体裁衣,从电影中找灵感,提炼升华,对主题进行诠释和渲染。
三、异想天开,运用超现实语言
“人的每一个思维活动过程都不会是单纯的一种思维在起作用,往往是两种、甚至是三种先后交替起作用。比如人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就绝不是单纯的抽象逻辑思维,总要有点形象直感思维,甚至要有点灵感顿悟思维。”电影海报的设计和其他种类的设计一样,最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创意,而创意是依靠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来实现的。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文艺思潮的影响下,电影海报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段也更加的多样化。尤其是数码技术的运用,更是为电影海报设计开辟了崭新的天地。电脑作为当今最新的高科技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观念和方法,自从被运用到电影海报设计领域后,便以其独特的语言给电影海报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极大地拓展了创意空间,对电影海报设计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电脑既可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也可表现人们幻想中的世界和理想化的形象,还可把表现形式从二维空间的平面上扩展到三维或四维,使画面呈现出强烈的富有意境的美感。电脑设计具有绘画和摄影所无法表现的视觉效果,极大地增强了电影海报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我们可利用电脑的表现手法来打破时空的界限,并将各种不同的元素进行移花接木、改头换面,创造出令人惊奇的画面效果,这样会构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象,运用这种超现实语言会使得电影海报独具特色。在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中讲述了一个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女孩安德莉娅为一个著名时装杂志的女主编米兰达做助手的故事,影片中的米兰达是一位在时尚圈中能呼风唤雨,在生活上穷奢极侈,对下属异常苛刻的“女魔鬼”。电影海报中的高跟鞋的鞋跟被置换成童话中恶魔手里的叉子,这种创意手法的运用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但是,值得强调的是电脑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只是一种工具,它本身不会创意。那些忽视设计创意意识,以为只要精通电脑技术并配置最高档的机器设备就能做出好作品的设计者,绝不可能设计出富有创意的作品。设计师应在精通电脑技术的同时,更为重视创造性思维的拓展与设计能力的提高,重视对主题含义的发掘与表现手段的有效应用,设计出真正富于创意的作品。
另外,电影海报还要传达一些必要的文字信息,如片名、情节、主演、导演、制片商、上映日期等,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也是吸引大众目光的一个亮点。如果我们把传统的文字表达方式解释为“叙述”的形式,那么现代的文字表达形式则带有强烈的“表现”意味。如果说文字的运用以及组合形式在传统的设计中显得较为严谨的话,那么现代的文字表达形式则更为灵活。新时代的新字体是在追求自由、奔放,甚至怪诞、图形化的新概念中产生的,与传统字体的严谨、优雅风范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由于现代传达方式的变化呈现出多样性,所以设计师都极力追求标新立异,来增强文字信息的活力与视觉冲击力;把文字作为图形化的要素以及单纯地运用文字作设计的范例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说在传统的电影海报设计中文字设计除传达信息外,在形式上只是配角的话,那么,如今这一角色的重要性在扩大,甚至在不少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中文字设计被推上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四、结 语
优秀的电影海报一定是浓缩电影中的精华,它不仅是电影的一张名片,而且也是设计师把精彩的故事以平面化的视觉语言向你表述的一种方式,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电影海报的表现形式随着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呈现出多彩的内容;有的追求真实与梦幻的结合,有的追求表现形式的抽象美,有的讲究黑白韵律的静态美,有的讲究色彩的变异、夸张的灵动性,有的是在宁谧、祥和之中呈现出生活的情趣,有的则是在充满激情的画面中喷发出生命的活力。海报与电影的深层关系应该是文化内涵的一致性、同源性,应该是创作者创意智慧升华的“珠联璧合”。优秀的电影海报设计者,绝不仅仅把它当作一种美化,一种外加的装饰、一种锦上添花,而是将自己的情感、思考投入其中,再升华出来,这样的海报作品,才会给人们留下比影片还要深刻的记忆。
[参考文献]
[1] 汤义勇.招贴设计[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2] [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M].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 索理,齐霞.论电影海报设计[J].装饰,2006(11).
[关键词] 电影海报;艺术;设计
电影海报作为海报的一种,兼具绘画与设计的特点,比一般海报的内容更具情节性,在传达特定信息的同时,能提升电影本身的艺术品位,使之吸引观众,刺激电影票房收入,可谓是电影的一张“名片”,有时甚至比电影本身更具说服力。最早的电影海报目的单纯是为了电影上映前的宣传,类似于今天大卖场超市的促销宣传,设计方式单一,纯手工绘制,所以真迹较少,又称手绘电影海报。1895年12月,在法国巴黎的一间餐厅内,卢米埃兄弟向35位观众放映了短片《火车到站》,当时制作的题为《卢米埃电影》海报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张电影海报,之后的好莱坞著名影片《卡萨布兰卡》《飘》的海报设计方法均为手绘,画面极其精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因早期电影海报的设计方法为手绘,所以那时的海报设计者并不是专业设计师,而多为画家。因为每个画家所独具的鲜明个性,所以早期的电影海报不仅具有明显的绘画性,而且有明确的艺术观,单从海报设计上很容易看出设计者。由于电影海报对于电影产生的巨大作用,使后来许多艺术家参与到电影海报设计之中,他们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将各种风格相融合,使电影海报设计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电影海报正式成为一门艺术,多数人认为是从索尔•巴斯SaulBass开始的,其本人生平设计的电影海报并不多,但被公认为世界级的平面设计权威,他将符号学带入电影制作中,使片头字幕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
电影海报是对电影历史发展的生动记录,代表着特定年代人们的回忆,让人们回想起那些熟悉的电影场景,感受那个时代的人文情怀,电影海报设计凝结着设计师们的智慧与创意,有时人们为了电影海报的设计宣传而走进电影院看一部影片。研究电影海报首先要了解海报的不同形式。
一、电影海报的分类
从海报与电影情节的关联上分为剧情式和非剧情式,剧情式海报是按剧情的发展,海报上印有剧照若干张,周边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非剧情式海报则是由海报设计者根据电影的内容、情节、人物风格等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大多是单幅,剧情介绍亦较少。从海报大小上分为全开、对开、4开、8开、16开等,其中最大的海报是由几张全开纸拼接起来的,最小的海报只有明信片大小,海外原版海报标准尺寸为99cm×69cm,授权的海报标准则为88cm×59cm和42cm×30cm。从设计版式上分为横式海报和竖式海报,横式海报很好地体现出影片恢弘气派的场面,而竖式海报更能突出影片主人公的形象。从印色上分为黑白海报和彩色海报,当今的电影海报主流是彩色的,早期的海报多为黑白,也有一些电影公司为体现出影片的怀旧内容或特殊的剧情效果,制作黑白海报。
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之高科技的发展及应用普及,电影海报的设计手段越来越丰富,人们利用电脑、摄影等多种手段加之高科技技术合成,可以轻易设计出特殊的效果,这是手绘电影海报所不能达到的。现代电影海报设计主要是由文字、图像及色彩三种要素组成的,根据不同影片所要传递的内容,表现出不同的设计内涵,以美的形式传递给观众特有的信息。
二、电影海报的文字运用
作为电影海报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必须服从于影片的整体风格,配合以图形和色彩,完全融入整个设计中,以更完美的形式推广电影宣传。根据电影的不同风格特征,文字的表现形式亦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文字笔画的象形
根据电影内容的不同风格,巧妙运用文字的象形特点,使海报的设计外形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同时画龙点睛地突出电影的不同主题。如《可可西里》的电影海报中将可可西里这几个字外形上设计成独特的藏文风格,在保持文字传递电影主题的同时,体现出电影所具有的民族特色。
(二)文字节奏感的运用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文字不仅能传达电影信息,而且个性的文字编排以其直观的富有艺术表现力的形式,传达出丰富的感情元素。在表现未来的电影海报中,黑体的英文字母常作为画面的主要构成元素,通过文字的扩大或缩小,传达出未来时代的快速发展特征。如以描述虚拟世界为主体的《黑客帝国》系列海报,大量的文字似信息流从天而降,构建成一个以信息为主体的现实世界中的虚拟空间。这时的文字不再是以其字面意义传递电影的信息,而仅是作为一个符号,成为画面的一个组成元素,给人一种视觉上的虚幻效果。
(三)文字的手写体表现形式
文字的手写表现形式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更多的是作为海报装饰的成分,通过字形的优美组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尤其在中文电影海报设计中,因汉字的书写方式多样,所以电影主体经常运用书法体形式。汉字的书法艺术作为平面文字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如《十面埋伏》中的草书,《赤壁》中的篆书,获得了视觉上的最佳效果。
(四)文字与文字的组合
文字与文字间如果在外形上具有统一性,那么在其组合时,不仅可以准确地表达出文字的含义,而且视觉上给人以冲击,提高了字体的可认度。电影《蝙蝠侠》中的字母组合就是海报中的闪光点。通过蝙蝠侠三个字体间的变形组合,使之成为电影主体――蝙蝠的外形,给人以强烈的说服力。
三、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运用
图形用形象、色彩等元素更为直观地传播信息、交流思想,可以超越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使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人们进行交流沟通,这种世界性的语言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强烈地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
电影海报中的图形设计不仅要简洁,而且要富于创意。简洁的图形更能直观形象展示在观众面前,增强其视觉观感,使人们对其所宣传的电影产生深刻的印象。其次,海报图形的设计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其所传递的信息与社会的主流文化相吻合,使人们在观看之后,不仅有美的享受,而且能够产生观念上的共鸣,在心理上与电影更加亲近。再次,图形的设计只是电影宣传的元素之一,不能过于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喧宾夺主。图形的设计在与电影的主题内容一致的同时,要有主有次,形象分明,在吸引观众注意的同时,更多地传递出电影的信息。最后图形的设计要情景交融,调动起观众的情感因素,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情感人,使人们对电影产生强烈的观看欲望。电影海报中图形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具象图形
具象图形的独特魅力在于其亲近、感人,为人们喜爱的视觉表达形式之一。通过对电影客体直观形象且富有艺术性的表达,从视觉上激发人们对电影的观看兴趣,尤其是类似于《达•芬奇密码》海报中极其创意的写实图形,给人一种逼真的视觉形象和心灵上的震撼。具有写实性的具象图形对于传递影片某种观念或信息具有很好的宣传效果,以其直观形象的艺术表现形式迎合了大众的审美需求。如《佐罗传奇》的海报设计中,佐罗的形象设计是海报的亮点所在,黑帽子、黑面具、黑斗篷、长鞭及佩剑,加上人物的身体语言及面部表情,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位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侠客,富有成效地提升了电影的宣传效果。
(二)抽象图形
抽象图形,是“从具体物象出发,不断反复地剔除物的细节,忽略、忘却它的原形,超载它的具体性,从整体意象上把握它的结构形态,也就是要予以抽象化”[1]。抽象图形的独创性使其设计不受表现客体的限制,通过对形象或色彩的单纯强化表现,使主题更加鲜明且充满感情,富有典型性。如电影《黑影中的舞者》的海报设计中,斑斑驳驳的黑色背景,上面散落的白色突起的盲文,不需要过于具体形象的直观化,简洁反而留给人们巨大的想象空间。抽象图形具有象征性,在电影海报设计中被广泛应用,既可以表达经济政治方面的电影主题,也可以表达科技文化方面的电影主题,与具象图形结合渗透,对电影进行深层次的表达。
四、电影海报中的色彩运用
人们对电影的第一印象是通过海报而感受的,而色彩的处理是海报中的又一重要环节。每一部影片都有其自身特有的基调,而海报设计中的色彩处理则鲜明地向人们传达了这一基调,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作品的成功与否。如《老无所依》海报设计中的深色基调,《玩具总动员》海报设计中的明朗欢快基调。色彩的处理除了与影片基调相符以外,还要注意色彩的纯度、明度对比,恰当的色彩艺术处理,不仅很好地传达出影片的内容与思想,而且给观众产生一种夺目的视觉效果。运用不同的色彩表达出不同的思想内容,在不同色彩中寻求统一协调。
“人们为了表现自己的感觉和意识,常要借助于各种视觉媒介物作为传情达意的载体。平面设计是现代社会向人类提供各种视觉资讯的载体,以释放信息的形式满足大众之需。”[2]海报的设计伴随着电影的发展而不断前进,除提供给人们影片的信息之外,通过对上述元素的不同处理,海报体现出独有的设计风格。通过富有艺术代表性的图形选择,集中体现客观事物的精髓,表现出特有的艺术意境,这种意境牵动着人们的无限情思。如刘镇伟导演2005年的作品《情癫大圣》,其海报的设计背景为浅蓝色湖泊和天空,女主角身穿一身洁白的衣服,站在湖面的荷叶上,做出小鸟飞行的动作,美丽的脸庞微笑着向左微侧,在天空的映衬下,凝望着远方。整个画面的蓝色基调,传达出影片中童话般的浪漫氛围,女主人公凝望天空的自然神态及小鸟飞行的动作,与影片的主题相吻合,令人无限遐想。另外,海报中传统元素的运用,能够体现出影片的民族性,使海报设计独具民族特色。[3]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所学美学观念的不同,设计师成长环境的各异,决定了其设计作品中设计理念的民族差异,不同的设计元素的运用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如国画、剪纸、木刻等,设计取材多样,对不同元素的运用体现出设计者不同的艺术风格。如20世纪80年代的电影《小街》的电影海报,背景是男主人公的侧面头像,主题为女主人公的速写形象,画面虽然简洁,但颜色上的黑白对比及虚实相间,不仅体现出了国画的特有魅力,而且带给画面以强烈的冲击力。传统绘画简单有力的造型使这张海报清爽简洁,女主人公大眼睛在画家笔下着以大块的灰色,使其略带忧郁,个性鲜明。虚实相间的手法使人物主体关系明确,在电影海报多元化的国际发展趋势下,这张海报以传统的国画为设计元素,凸显的民族性使其独具艺术风格。
五、结 语
电影从产生至今经历着迅猛的发展,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一张“名片”,也应跟上电影的发展步伐。作为一种视觉作品,同时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影海报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电影一样,成为特定历史的经典,是每个电影海报设计者的愿望。
[参考文献]
[1] 吴建华.招贴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2] 索理,齐霞.论电影海报设计[J].装饰,2006(02).
(一)凸显海报设计的艺术本质
电影海报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艺术,它依靠视觉要素来引起观众的欣赏兴趣。图形是能承载文化内涵的视觉符号,它可以将设计者的思想理念、内心情感等准确地展现出来。同时,电影海报设计也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将视觉语言符号进行超常规的组合、创新,能使视觉符号具有特殊的象征性、隐喻性,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使视觉符号与观众产生艺术共鸣。因此,视觉语言可以凸显电影海报的艺术本质,展现影片的艺术魅力。
(二)展现电影海报的文化特质
电影海报由许多视觉符号构成,每种视觉符号都隐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由多种视觉元素组成的电影海报可以展示不同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视觉语言符号可以跨越语言、文化的障碍进行信息传递,实现电影思想内容的传播与文化交流。电影《白银帝国》的海报是写意的水墨画风格,这种海报设计就很好地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神韵。正是依靠这些视觉符号,才使电影海报成为一种艺术与文化载体。
二、电影海报视觉要素的艺术特点
(一)言简意赅,直抒主题
在电影海报中,图形是一种传播视觉信息、交流思想的视觉符号,它有着无国界、无语言障碍的特点,可以与不同阶层的人们进行交流沟通,它可以极大拓展电影海报的表现空间。在电影海报中图形也有具象与抽象之分,具象图形往往是鲜明的人物形象,如主人公的造型、动作、表情等,可以表达真实的生活感受,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影片《梅兰芳》的电影海报就是主人公京剧扮相与忧郁眼神的特写,表达了主人公坎坷的人生经历。海报中抽象图形往往是单纯化的构图、色彩、形象等,这种抽象图形可以强化电影主题。同时,抽象图形变化多端、象征意义丰富,不同文化程度、生活阅历的人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中国写意画就是抽象图形的典型代表。电影《白银帝国》的海报就是写意的水墨画风格,海报营造出一种虚无缥缈、深邃悠远的意境,可以与中国观众产生强烈的审美性共鸣,也能使外国观众对“中国风”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情景交融,追求意境美
欧美电影海报往往更注重色彩元素的使用,从影片《大鱼》的海报中表现热烈爱情的柠檬黄,到影片《海上钢琴师》的海报中那种忧郁的蓝色,再到《总统之死》中表现忧郁、悲伤的黑白基调,这些令人心醉的色彩给人留下无穷的遐想。意境是艺术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它可以使人陷入心驰神往的遐想。电影海报中优美的意境往往可以提升影片的艺术品位。如顾长卫的《孔雀》的海报就是以麦地为背景,左边为一个降落伞,右下方女主人公出神地望着远方,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忧伤的怀旧情绪,主人公凝望天空的神情与象征梦想的降落伞相得益彰,将观众带到了遥远的过去。因此,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应对影片进行提炼、升华,对主题进行诠释、渲染。
(三)异想天开,运用超现实语言
电影海报设计与其他设计一样也需要创意,而创意则来自于人的创造性思维。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电影海报的风格与表现手法日益多样化,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为电影海报设计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利用电脑技术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如对各种视觉元素改头换面、移花接木,可以创造出超现实的画面。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的电影海报就是将女主人公的高跟鞋鞋跟置换成童话里魔鬼手中的叉子,这种异想天开的设计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还可以对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进行创造性设计,通过标新立异来增强文字信息的活力与视觉冲击力,如可以使文字变得更加自由、奔放,甚至怪诞、图形化,这就可以增加文字信息的活力与视觉冲击力。
三、电影海报设计中视觉要素的运用
电影海报在设计时应合理使用色彩、图形、文字等视觉要素,在使用时应注意两方面:一是在画面上要以逻辑性方式展现宣传信息,使之具有条理性、一致性。要明确对象的主次、内容的轻重,视觉形象应与电影逻辑内容保持一致。二是海报上的形象必须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电影海报是一种艺术品,应具有主次、强弱关系,符合视觉审美规律。
(一)色彩要素的运用
色彩是重要的视觉语言,它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观众的眼球。同时色彩还具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如黄色象征着权威、高贵;红色象征着喜庆、吉祥;蓝色象征着平静、安详;绿色象征着生机、生命,等等。通过色彩可以表达更为深刻的思想情感,阐述丰富的内容;色彩的对比、叠加可以更好地表达深情与缠绵、孤独与绝望、单纯与轻盈,等等。在电影海报中色彩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视觉要素,它具有强烈的视觉沟通作用。色彩是一种最为敏感的视觉要素,能够在一瞬间吸引观众目光,实现语言的直接交流,从而改变观众对电影的看法,引发观众的消费欲望。色彩的价值和作用是其他任何视觉要素都无法替代的。因此,进行电影海报设计时必须根据内容、形式以及电影宣传信息的需要,合理地使用色彩要素。色彩对人的心理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色彩具有生理和心理作用,能够与人的心理进行沟通,对人的意识具有潜在的影响和改变作用,因此,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应充分利用色彩的这一特性,力求使画面与观众产生心理共鸣,使观众能联想影片的精彩之处,从而激发观众的观看欲望。根据消费对象的不同,设计者在运用色彩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民族、不同习俗背景下色彩运用差异,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视觉要求,设计出时代感、区域感强的、高质量的电影海报作品。
(二)图形要素的运用
电影海报主要以视觉形象来传递影片信息,因此设计者应根据影片内容设计出符合观众需要的、具有诱导效果的视觉图形,与观众产生情感沟通和交流。设计者在进行海报图形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主题明确。独特性是影片的生命,为海报确定一个鲜明的主题,能够使观众明晰该影片与其他影片的主要区别。因而,设计者在设计时应当全面、深入了解影片内容,将自己新颖独特的观念体现在海报中,将“意”与“形”结合起来,使海报充满活力和新鲜感。二是形象简洁。主题明确、特征突出的海报设计能带给人轻松直观的视觉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使观众轻易识别出影片。为确保视觉传递的有效性,图形语言应当简洁、精炼,这样才能寓繁于简、以少胜多。三是内容真实。优秀的海报设计通常富有视觉美感,形式简练的海报其视觉效果更强烈。但在设计海报图形时必须遵循真实的原则,只有与影片内容相符合的图形才能被观众所接受。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图形具有重要的艺术魅力,但图形设计必须根据具体条件进行有目的的设计,这样才能受到观众的喜爱。
(三)文字要素的运用
电影海报设计离不开色彩和图形,也离不开文字。长期以来,文字一直扮演着单纯的语言信息传递和文本的功能,其形态变化对受众的审美直觉影响作用则很少被人们关注。在现代电影海报设计中文字设计实现了情感扩张力与受众感染力的有效互动,凸显了文字的表现力、娱乐性和装饰性,打破了传统设计的限制。文字既是宣传电影内容的主要载体,也是输送电影信息的语言载体,它在电影海报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文字具有直观、审美、实用的特点,与其他视觉元素相比,文字不仅能够明确说明影片的内容和特点,而且还能够准确传达影片的主要信息。同时,文字在海报设计中还能够介绍影片故事情节、交代海报宣传的主题内容等。文字既对电影宣传具有积极作用,也是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将文字融入电影海报设计中,提升电影海报的价值,展现电影个性特征。文字具有传递信息的直接性和准确性,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比色彩和图形更具有说服力。文字在海报设计中既能够展现出文化观念和超文化特点,又能够借助于独特的形象拓宽了语言的表现范围。在使用文字设计时还需要遵循下列原则:版面设计不能过于模式化,要有主次之分,要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要突出影片的主题、特色,与海报设计主题等相照应,不能拖累其他版面因素;要有创意,在审美上要服从海报设计的整体要求和风格。
四、结语
关键词:视错觉;海报设计;应用
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和载体,海报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日常生活中,成为联系设计师思想与受众认知的纽带和桥梁。并且随着知识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创意的不断涌现,海报设计也在随之进行不断的转化,在不断迎合受众心理,寻找刺激点。在这种背景之下,视错觉图形凭借其别具一格的魅力开始活跃在我们的视野中,无数设计师为之倾倒,让毫无生机的海报设计焕发生机,让平面设计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1视错觉概述
通俗来讲,视错觉就是对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产生的一种错觉。从科学角度来讲,视错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自己的认知、平时的生活经验积累与看到的真实存在的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产生了错误的认知,然后将这种错误的认知上传到大脑,从而形成一种错误的印象,即视错觉。举个比较通俗易懂的例子,众所周知我们早上看到的太阳一般是又大又圆的红红的脸庞,表面看上去是十分巨大的;到中午的时候,太阳的脸庞则会变小,变成黄灿灿的一个小圆,相比早晨的太阳清瘦了不少;到了傍晚的时候,太阳又开始变得厚重庄严,面积又开始变大,颜色开始变红,如同早上一般。其实,太阳的大小、颜色以及形状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之所以能够感受到太阳大小的不同,是由于地球在公转与自转的过程中,地平线与太阳的距离一直在变,导致太阳在我们的眼中的成像也大小不同,这个例子其实就暗含着一定的视错觉原理。可以说,将视错觉应用在我们日常的海报设计中,能够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也势必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视错觉图形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
视错觉图形是多种多样的,其或是利用颜色对比或是利用几何形态的变化来让人产生一种错觉,从而将海报信息以一种较为新颖的方式传递出去。
2.1图底映衬的视错觉
图底映衬的视错觉表现形式是对图和背景的一种巧妙利用,常规状态之下图是主体,底是背景,底是用来衬托图的。但是,假如我们将图底反转(即将图底对调)就会出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也就是所谓的视错觉,而后会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这是因为在图是主体的情况下,图处于靠前的位置,观者能够很容易地感受到其形状;而作为背景的底只是用来衬托图的,是以一种不易察觉的方式存在于整体中。当图和底反转过来之后,以图为底,以底为图,此时的图和底都会变得醒目,且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原先被隐藏起来的底显露了出来,以前被置于主体地位的图也变得不那么耀眼,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这种境况之下就会产生一种综合交错、虚实相生、相辅相成、明暗互补的视觉效果,从而以一种更加幽默的方式向受众传递海报蕴含的思想情感。
2.2形态视错觉
在海报设计中,形态视错觉常常被应用在文字图形中,借助文字的残缺不全以及文字形体、结构上的相互结合来形成视错觉图形,这种图形常常被称为“形态视错觉图”。许多著名的设计师在进行海报图形设计时都会选择形态视错觉这种表现方式,将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形态相似的文字图形巧妙结合在一起,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意境。以大家非常熟悉的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印海报为例,其采用的就是形态视错觉的表现方式,不同的人看到这个会章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和见解。有的人认为北京的“京”字就像是一个奔跑的运动员,传递出了奥运会生生不息的精神;有的人就单纯地认为其就是一个汉字“京”,代表的是奥运会的主办地,代表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还有人认为其是篆书中“龙”字的变体,传递的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其是,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是正确与合理的,因为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合了形态视错觉原理,将一些形态比较相似的字体巧妙地拼凑融合在一起,从而生成了一幅相互交融、灵动多变而又富有深意的海报作品。
2.3多维幻象视错觉
在海报设计中,多维幻象视错觉图形是最具虚幻性和趣味性的,它能将二维图形以三维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带给受众一种三维的立体感。从科学的角度来讲,矛盾视错觉首先利用人类视觉中视点的转变和顺序交换,然后在大脑里生成一幅动态的画面,这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又十分合乎情理。以索尼广告公司设计的宣传海报为例,无可厚非该海报是以一种二维平面、静止的姿态呈现在受众面前的,但受众看到的却是动态的三维立体图形,这就是多维幻象视错觉起到的作用。该海报形象是由一系列色彩、大小不同的小菱形按照一定的顺序规则排列成一个规则的圆形,通过色调以及形状的远近交替在受众的视觉盲点中成像。虽然菱形的颜色和形状是不会变的,但是却有一种动态旋转感,图形仿佛动了起来。这无疑吸引了受众的注意力,刺激了受众的猎奇心理,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该广告作品的印象。
2.4矛盾的视错觉
矛盾空间是将两种空间构造上相互矛盾的物象进行重组,通过打破时空的界限,获得一种特殊的、永远不可能的非现实的立体幻觉空间,它能够培养观众的理性思维和趣味创意的能力。这类视错觉图形是以貌似同构的组合方式形成非现实的结构关系,初看以为是完全合理的立体空间,经过仔细观察之后会发现许多不合理的矛盾形态。瑞典著名的艺术家奥斯卡•路透斯沃德曾利用这种原理创造了很多矛盾空间图形,他曾经设计过一幅非常著名的海报作品《不可能的楼梯台阶》,该海报作品采用的就是矛盾视错觉图形。受众在看到该海报作品的时候都不知道是上楼梯还是下楼梯,但却从中感受到了艺术家超凡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情趣,具有独特的视觉空间效果。这使得我们有机会利用这种不断转换的空间,在艺术设计领域中创造有限与无限的空间和图形,以获取强烈的视觉幻象和视觉冲击力。
3结语
视错觉图形拥有多种多样的变形方式和表达方式,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一系列的设计思想,打破了传统海报设计平淡无奇的设计形式,呈现出新时代创新的三维化的立体效果,将过去、现在与未来,二维、三维与多维充分结合在一起,在传递海报设计思想的同时更能够为受众带来美的享受和创新的刺激。
参考文献:
[1]紫图大师图典丛书编辑部.埃舍尔大师图典[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贡布里希E…H….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刘洋.论视错觉图形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2,33(4):114-117.
[4]夏丽萍.图形创意中“元素的替代”[J].包装工程,2006,27(3):215.
[5]金芳.文字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引言
残疾人群体是我国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存生活的状态更是直接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文明程度。接受教育的程度如何俨然成了残疾人能否更好融入社会,提升这个特殊群体幸福感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特殊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对特殊群体进行教育时,重视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思想方面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特殊群体里面有这样一群孩子们(聋生),他们或因天生或因后天的原因,从小到大听力失聪,失去了很多知识的学习和信息量的储备。造成了多方面知识的缺少,生活经验的匮乏,心灵上的不安全感等等的不良习性。因此,本文就海报设计这门课程提出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课程完善策略。海报设计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聋生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接受一份自己钟爱的工作而非仅仅解决工作问题,以此增强他们的工作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
2.思政教育对聋生的重要性
与普通的教育相比较,聋生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掌握聋生的心理以及生理特点。聋生沟通不方便,理解能力弱似乎都成了行业间的标签效应。再加上聋生为人处世、职业规划以及抗挫能力弱等问题,都给就业以及很好地融入社会带来很多不利印象。因此,学校需要更加重视聋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结合聋生的日常生活,引导聋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与聋生的其他教育融合在一起,帮助聋生来表达个人的意愿以及看法,学习整个社会的行为准则以及规范。思政教育可以帮助聋生健康成长,使其能够坚定信念,并且培养其个人的奋斗精神,帮助聋生不断地完善自我,并且得到良好的成长。将思政教育融入海报设计课程中,不断进行心灵的滋养,情操的熏陶,这是其融入社会群体的重要教育方式。
3.思政教育下聋生海报设计课程的完善策略
第一,思政教育与聋生海报设计课程的内容结合。海报设计已成为大众传播最重要的媒介,海报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它在实现其信息传播功能的同时还输出了一种精神意识。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公众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影响着大众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它不断唤起公众对某种新意识的需求,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承担着其应有的社会责任。海报设计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将海报设计所承担的责任融入日常教学中,强化细微知识点的训练。作为一门设计课程所有的设计都是需要有依据的,而这些设计的依据就来源于理论知识中。只有掌握了各类设计的方法才能感而思,思而积,积而满,满而发,这些都是设计工作者的心理历程。只有将海报设计与思政教育相互融合教育,两者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重大事件、国家重要纪念日、国际政治主题、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主题来进行教学。尤其是在国家重要纪念日当中进行海报设计时,可以涉及到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抗战胜利等节日来对聋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普及,让其学习相关的内容。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相关的人文关怀主题来进行海报设计,包括留守儿童、交通安全、环保主题、关爱生命、自闭症等多个主题进行海报设计,在此其中聋生可以独立地掌握相关的学习资料,了解事件的背景意义以及内涵,同时也可以加深对这些事件的认知度,从而加强聋生个人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文情操的培养。
第二,思政教育与聋生海报设计过程的融合。在设计过程当中,聋生可以展现个人的个性,可以通过独立设计的方式来完成教学的任务,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并从生活中获取经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积累各种经验的能力。要知道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还得具备善于感觉,勤于感觉,并把握感觉。平时要对生活保持高度的热情,生活必将回报我们许多有趣的有意义的观念。从生活中体验、挖掘,整理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反映当地社会现实生活的问题,也是必备的职业素质。同时也可以与他人之間进行团队合作,现场模拟工作中的各个角色进行扮演,分工不同,角色不同,换位思考志在必行。培养学生加班加点、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品质,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时刻以“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的心态做好不断修改设计稿的心理准备,以客户是上帝,是衣食父母的心态,正确处理工作中的得与失的关系,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第三,思政教育与聋生海报设计相关法律法规的整合。众所周知,卓越的创意是海报创作的灵魂,它能使海报的诉求重点明确、主题突出并具有深刻的内涵。对海报创作而言,卓越的创意还意味着视觉形象语言的升华,它有助于开拓海报表现的力度和深度,使海报作品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为此在教学中要提倡原创精神,设计信息要真实、可信、有效、健康,切不可虚构、造假。应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向人们真实反映商品的属性、功能、质量、规格、特点等情况,对使用与保养等方法也应加以说明。准确传递具有个性化的信息,能使海报达到预期的广告目的。相反,模仿在某种层面上就是抄袭,设计作品的版权意识和原创精神以及相关的法律常识的学习,足以证明将思政教育融入当前海报设计教学中是一件亟不可待的重要事情。所以,在此过程中学习相应的广告法,不做违法、侵权之事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加强设计心理学以及色彩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的学习,也为成功的设计案例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阳光微笑,大气担当也是新一代大学生更是聋生必备的心理素质。
第四,成果展示。在成果展示当中,聋生可以对个人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而在此情况下聋生涉及到海报主体的策划、设计的执行以及现场的布置,聋生个人的专业自信都能够得到提升。个人的自我认知也会逐步提升,这对于聋生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获得感的锻炼提升成就感,让学生明白实践锻炼中“只要肯干,就会能干”,让探究成为终身学习的习惯。
4.结语
对聋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其他的专业课程学习过程当中也需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聋生海报设计课程的主题相对自由,同时项目的设计也可以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深度的结合,在任务执行的过程当中,聋生可以学习到专业的知识以及思想教育的内容,使得其个人的专业技术以及道德素质都能够得到提升。只有这样聋生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从而实现自立、自信、自强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公益图形创意元素替换
公益,公共的利益,是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公益设计经常是以传达一定的公益信息为目的,利用各种传统或现代中间传媒复制并扩散的设计。在平面设计专业领域里,公益设计往往表现在平面传媒上,以海报或招贴设计占领主要位置。海报,又名招贴、也可称作宣传画,是展示在公共场合的告示。因此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注:“宣传公共道德,公共法规,社会文化等内容,并且张贴在公共场合,不带有显明的商业目的的宣传物称作公益海报”。
公益海报为大众传递信息,却不以盈利为目的,只是为引发大众对某些社会热点、公益事件的关注,并服务于社会。公益海报的作用在于唤起公众的社会意识,对一些社会行为起到促进作用。随着社会日益发展,如资源、战争、环境、人口等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公益海报就起到了宣传的作用,唤起和提高人们的意识,共同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公益海报在传播空间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以图形语言和注入文化理念设计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领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图形语言为主要信息传达方式。注:田中一光曾经说过:“海报正因为传达信息简单明了,能瞬间扣人心扉,留下印象,而且搬运简单,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必须借用机器设备就能让人观赏。”因此,运用简单的、原始的艺术语言来传递公益信息显得及其重要。图形在设计作品中是最敏感和最倍受关注的视觉元素,简单化跟艺术性就直接决定了海报的注视性。
人的语言是以一种极单纯的面对面的交流形式,人的声音也不能进行有序的语言表达,而视觉形象就成了人类语言表现最重要的媒介。图形语言对于公益海报来说就是最好的传达语言。首先,图形语言不只是一种简单的标识或图案,很容易被观众所识别和记忆。其次,图形语言可以总结复杂的、不规则的形象和语言,并且用简明扼要的图形来阐述,使简单的图形产生新的意味,并且鼓励人们去发现并挖掘自身的创造性。再次,图形语言来源于生活客观事物的精神感受,人们借用图形语言表现情绪和精神。图形语言能使人们通过生活实践经验建立起共同的识别标准。用不同的生活经历、感受以及精神情绪的变化要素形成的图形语言,是将自然形态高度概括、提炼,形成随情性、多变性的图形符号。自远古时期开始,人类就开始寻找储蓄记忆和知识的方法,能够把信息的传达程序化和简单化的方法。
图形创意是海报设计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超越思维、想象与一般规律的一种复杂活动。艺术家通过思想与创作手法,把一些与创作思维相关联的图形语言进行借喻、替换、联想。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图形的创意表现是要进行谬误的筛选、提取有用的素材。并且通过对图形的总结与思考分析,不断从旧的主题中发掘新的概念,达到将想象、意识概括化、视觉化、形象化。创意时怀着普通人的心情是非常重要的,在创作比如生态环保公益广告时,要将大众心理也置入其中。正如图一这一则环保公益广告,作者是温金恒,他的这一作品获得2009年台湾国际海报设计奖金奖。画面中的死掉的鱼的骨架用生活当中最大的污染源塑料垃圾代替,以交流的心情告诉观者,是继续使用塑料袋还是环保都在你一念之间,生活习惯可以改变整个社会环境。
公益海报设计中所谓“元素的替代”指的是形与形、形与义之间的转换,是在保持元素轮廓的基本特征下,把原图形的全部或者一部分用其他外形相似或意义相似的图形来替换,产生视觉冲击力更强的组合形式。替代元素通过寻求新的组合创新方式,将表面上毫无相关却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元素与元素之间进行外形上的特殊组合形式,创造出富有新鲜意味的新形象、新图形。这种组合方式产生出的相似性,可以是视觉上的,也可以是共同经验上、认识上甚至是心理上的。一般情况下,事物总是围绕一定的生存规律而存在,如果打破了事物的这种规律,就会产生荒诞、奇特、甚至不舒服的心理、生理效果,而元素的替代恰恰大胆利用了这种荒诞和不合逻辑,设计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奇效果和价值,意在加强人们对图形与事物之间的深层理解。在元素替代的形态中,应保持某一特定元素与另一本不属于其自身物质的元素进行替换和非现实的构造。在进行元素替代创意时我们常用的组合方法是把异常组合后的置换图形更换在新的形态结构中,将元素局部移植到与另一物体的原有造型的某个部位上。这种替代方式虽然使物体间的结构关系不变,但经过异物组合替换后的元素却因新的形态变换结构得到了义的升华而让人印象深刻。替代图形的应用加强了观者对事物本身深层意义的理解。如图二这张《留守儿童》的公益海报设计,用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简易玩具替代现代高科技通讯工具,在表达留守儿童寂寞心理的作用下,让观者在心里留下思考的涟漪。
元素替换的图形并不只是某一原图形与另一现图形的简单重合,而是在逻辑上形成“张冠李戴”般强烈的视效冲击力的共鸣和超越。极其容易能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和趣味性的奇妙图形表现。那么,“元素的替代”在公益海报设计中应遵循什么原则呢?注“心理学家格士塔的试验表明,当一种简单规则的形呈现在眼前时,人们会感觉极为平静,相反杂乱无章的形使人产生烦燥之感,而真正引起人兴趣的形,则是那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稍微背离规则的图形,它先是唤起一种注意或紧张,继而是使观看者对其积极地组织,最后是组织活动完成,开初的紧张感消失。这是一种有始有终、有有起伏的体验,是能引起审美愉悦的审美经验。”我们可以采用人们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以超常规的艺术手段以新鲜并且带有作品意味的替代艺术手法重新组合,这就是“老元素、新创作”。最后得到的新图形让观者感觉似曾相识又具有新意,可以引发观者的好奇心,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作品在视觉传达上达到最好的流畅效果。
在公益海报中,想要达到元素之间巧妙的替代,只要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就可以得到很好的idea,我们可以运用在设计中常用的联想方式,找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这种思维方式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替换联想”。替换联想不仅是找寻物体间视觉上的、心理上的联系,还可以是个人生活经验与认识上的。从以往公益海报设计中元素替代的方法来看,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形义替换”设计
“形义替换”指的是用图形的形和义的联系来替换的设计。开始我们应该先从图形的形着手,对其进行概括和归纳,这样就方便为之后的“义”做铺垫,容易找到形与义的联系。接着再去找寻新的突发点,可以选择全新的视觉方式去观察“形”。在《我们要和平》这张公益海报中,原本鸟巢中的小鸟被手榴弹所替代,柔软、温暖的羽毛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刚硬冷面的手榴弹。手榴弹、鸟巢虽然看上去毫无关联,但强有力的视觉冲突既能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又能包含深刻的意义,令人印象深刻、回味再三。
用形义替换方法所设计出来的作品,只是用图形的一部分来替换另一个图形,在不影响整体的情况下,在意义上也与设计作品主题相符。在以下这则环保公益海报中,作者用象征环保的树木填充在人体呼吸器官——肺的外形里,展现了乱砍乱伐对大自然的破坏相当于切去人的重要呼吸器官的严重性。让人们在一片绿色的树林的荡漾下,无法忽视环境破坏的恶果,其恰到好处的一个元素替代设计,最直观、最深刻的起到了视觉传达的作用。
2、利用“觉的替换”设计
“觉的替换”指的是利用各种感觉之间的关联来替换的方式。感觉包括了听觉、触觉、视觉、味觉和嗅觉等,在公益海报设计中,我们可以借助替换图形这种特殊的方法形象生动地表达感官之间的感受。跟形义替换一样,觉的替换并不限于单一感觉之间的替换,它还可以是用一种感觉为传达视觉目的,两种或多种感觉为替换方式的多重替换。这一则提倡多吃蔬菜的公益海报,其口号是“并非没每朵蘑菇云都对身体有害,请多吃西兰花(蔬菜)”。西兰花在外观形象上跟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蘑菇云形状相似,招贴的主题是多吃蔬菜。为了强调这一味觉,作者把蘑菇云和西兰花替换,表现了一种云朵翻腾的感觉,与触觉有关系,又经过海报这种图形的艺术表达形式进行了视觉上的糅合,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理震撼力。设计作品在保留西兰花的外观形状基础上,寻求视觉和味觉上甚至触觉的相似性,体现了蔬菜的清脆口感,激发观赏者的食欲。
3、利用“空间替换”设计
“空间替换”指的是另用空间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替换,在不符合常规逻辑上进行空间之间的变换,采用空间转换方式所设计出来的作品,是在保持基本原素的情况下,改变图形的填充物,同时将空间关系进行缩小或者放大,让作品的视觉效果显得不可思议。比如,这则2011年7月23日发生在浙江温州的动车组相撞事故海报,将人体骨头与动车外形相替换,在空间上形成强烈的冲突感,突出事故发生所带给人们的伤痛是留在骨子里,永远都泯灭不去的。这种强烈的伤痛感最直接的吸引观者的注意力的同时,给人留下强有力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 苏州 文化创意产业 苏式艺术设计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国家统计局和2006年8月5日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范围或创意工业概念都做出了界定。相关资料可根据需要进行有效检索并查阅,在此不再赘述。我国最先使用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是台湾。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应做出如下概括:依靠个人的知识、技能、天赋,通过科技与艺术这两大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重构、嫁接和提升并与其他产业融合生产出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人类感性需要和理性精神需求的产业。依据学理和我国实际,文化创意产业的外延应是:文化产业、设计产业、体验产业、旅游业的总和。
苏式艺术设计指图形、符号、文字、色彩等构成元素融和本土文化而具有浓郁的苏州地域特色的艺术设计。通过各种设计技法和不同设计视角展现苏州的自然地貌、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经济建设和城市变迁。能把握苏城的时代脉络,体现当地人的精神需求和传递当下的审美观念的此类设计主要包含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包装设计、招贴设计、广告设计等。
文化创意产业与艺术设计的关系密切。从艺术设计角度理解,“文化”是艺术设计的精神载体,“创意”是艺术设计的形式需求,而“产业”则是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艺术设计对于产品走向市场、创造产品附加值及文化建设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意设计为核心的生产领域,是艺术设计文化和商品生产的结合。文化创意产业为艺术设计发展提供了机遇与土壤,为艺术设计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轨迹
自2000年开始,苏州市创意产业普遍形成了政府政策扶持、建设硬件设施、提供配套服务吸引企业投资,企业积极主动投资创意产业的联动发展模式。2007年,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新区不约而同地建设了自己的创意产业集聚区。“时代・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网”公布的2008年中国创意产业苏州的发展概况为:企业数量有14733个,就业人数有253211人,资产总额为3560.40亿元,营业收入为936.90亿元。根据“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网”2011年10月份公布的苏州市文化产业资源库项目统计出的数据为:已建成项目有22个,建设中的项目有53个,规划建设项目有19个。其中苏州市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有胥江一号文化创意园和苏州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两项。
苏州文化产业在于发展创意设计业、文化旅游业、出版发行业、新闻传媒业、数位内容和动漫业、会展广告业等六项新兴产业,并以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与动漫游戏产业为核心产业。目前苏州市内的主要文化创意产业区有四十多个创意产业园,主要分布在工业园区、新区、吴中区、平江区、太仓与昆山。各区域有着不同的创意定位,其中吴中区和平江区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产业,其余则多为动漫、创意或工业设计等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并且动漫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11年11月26日,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揭牌成立。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是由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相关社会组织、文化创意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市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会法人组织,它是政府同文化创意产业界密切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联合会将以结构合理、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特色鲜明的组织形式,更广泛地凝聚创意人才、推动项目建设、形成规模效应,不断提高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提高苏州市文化产业的整体经营和服务水平,促进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有序发展。
三、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苏式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的视觉形象塑造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品牌策略、形象定位和设计策略三个方面。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苏式艺术设计元素可从苏州当地文化特色中延伸,了解相关设计作品的背景、形态、特色等,以整合性的思路拟定品牌策略。在设计执行时需要有鲜明的色彩意象和设计风格的定位。在后期制作选材或者形象定位时同时考虑实用与审美及市场推广的价值。
艺术设计类别庞杂,有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动画设计、包装设计、招贴设计、广告设计等。鉴于文章篇幅限制,在阐述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苏式艺术设计时以广告设计中的海报设计为例进行扼要说明。海报一般可分为商业海报、文化海报、公益海报、政治海报等,《苏州印象》海报属于文化海报范畴,文化海报和其他类型的海报一样都是图形、符号、文字、色彩等元素的分解与重组,不同之处它以传播特定城市文化为核心。
在借鉴国内主题海报设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苏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雄厚的商业经济条件等为《苏州印象》海报设计展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两年一度的《苏州印象》主题海报设计展,举办伊始便吸引了国内外设计者的广泛响应,目的是用海报设计形式宣传苏州的城市形象。《苏州印象》海报设计是融和苏州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典范,对宣传苏州、引领人们对本土文化的重视等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视觉元素的运用和创意方面着重表现江南水乡、风景园林、名胜古迹、古镇民居、工艺美术、现代都市等苏州特色文化。在表现技法上除了海报设计应当遵循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和图形设计的单体元素、多重元素、类似联想、元素替代和正负形的基本方式外,还将国画创作的传统技法及数码特效的现代美感或独立呈现,或交融阐释。曲、静、空的意境,淡、儒、素的雅境,自然与人类、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的统一等将苏州的城市文化内涵表达得淋漓尽致。《苏州印象》的主题形式随着城市的变迁得到不断地拓展,《苏州印象》已成为一种诠释非物质文化的物质文化载体。
四、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苏式艺术设计的创新之路
苏州市建设“文化强市”共有六大举措,分别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代传播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惠民、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文化特色品牌提升、文化对外交流等六大工程。艺术设计的宣传形式无疑在六大工程实施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适应当代全球城市竞争的重要举措。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苏州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是优化苏州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苏州发展正处于工业化转型、国际化提升的重要历史时期,应当从战略高度大力发展有苏州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文化创意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
构建优良的政策环境,深化苏州文化体制改革,加强苏州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宣传、包装等工作,促进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国际化程度、产业化程度、组织化程度、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程度;提高文化企业的产业集群能力。充分开发、利用、保护苏州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和苏式艺术设计行业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培养和储备创新人才。真正让世界了解苏州,让苏州走向世界。
五、结语
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满足了社会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和行业的共同发展,为经济持续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可以促进艺术本身的再发展和艺术人才潜能的进一步挖掘。社会将逐渐形成重视艺术欣赏、认同艺术创新,并强调培养艺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氛围,为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与苏式艺术设计的进一步壮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世忠.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J].黑龙江史志,2008(11).
[2]200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