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音乐教学叙事

初中音乐教学叙事

时间:2023-04-12 08:21: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音乐教学叙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音乐教学叙事

第1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情趣;方法

审美教育即美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表现形式之一,而审美教育又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所在。音乐是一种美的艺术,音乐教学也是培养学生美的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丰富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引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下面将根据查阅的资料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观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初中生的审美情趣

激发初中生的情趣很重要,方法也很多,要灵活运用,恰到好处。这里略举两例:

(1)课前准备,音乐引入。音乐课的课前引入是关键环节,上课前学生在美妙的乐曲声中进入课堂,例如《大海啊,故乡》这堂课,放一些海边的音乐,如轮船的汽笛声,海鸥的叫声,海浪拍打海面的声音,随着音乐响起,学生完全的放松去畅想音乐带来的画面,也可以随着音乐动起来,这样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沉浸在一种美的享受之中,感觉在大海妈妈的怀抱之中,有种依靠的、呵护的感觉。这样学生兴趣一下调动起来了,也为下面进行的环节做了情感上的铺垫。

(2)故事穿插,感受音乐。音乐作品题材广泛,蕴含了丰富的文学内涵,在音乐课中要不失时机地抓住音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欣赏《十八相送》时,可以先设定问题:同学们知道这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吗?或者让学生课前根据音乐自己编排一个他们所理解的歌舞剧,自己再点评,然后再欣赏《十八相送》,谈谈他们给乐曲的理解,是否能感受到旋律特点、节奏特点,教师再对乐曲知识的补充。让学生除了感受到故事的凄美以外也能感受到乐曲所带的美的享受。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初中生的审美情趣

心理学家认为,青少年思维的形成是“以感知、感觉和表象为基础的”。具体生动的音乐形象,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音乐相关场景,如在学唱《难忘今宵》,用配乐朗诵的形式导入。用歌曲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用朗诵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想象歌曲所描绘的温馨、浪漫的图景。激发学生对歌曲的表现欲望,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进行创编,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

三、聆听音乐丰富初中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审美不同于其他绘画、雕刻等艺术审美,审美工具是耳朵,审美需要一段时间的过程。例如欣赏《我不挂帅谁挂帅》让学生感受京剧,学生们兴趣肯定不是很浓厚,为了加深学生对京剧给的了解,可以播放陈升演唱的《北京一夜》,这是一首加有京剧唱腔的流行歌曲。同时这首歌曲有很多戏曲的元素。这样丰富学生听觉,感受到京剧与流行音乐的完美结合,通过聆听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感受音乐严谨有序、层次清晰、起承转合的音乐形象。也巧妙地把课本中的所教所唱的歌曲和现代的流行音乐结合,这样可以调到学生积极性,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培养。

四、寓教于情培养初中生的的审美情感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新的初中音乐课本选编的歌曲和乐曲,有表达孩子们志向和情趣的,有蕴含着审美追求神奇幻想的,又有对美好未来向往的活泼欢快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我们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要反复的品味其中微妙的情势意蕴,上课时要以曲之情抒发自己的情感,让自己之情感染学生之情,使学生理解音乐作品,感受艺术形象,达到“寓教于情”的目的。

五、介绍音乐文化提升初中生的审美底蕴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和文化具有息息相关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有文化的音乐才会有厚度,了解了音乐的文化才能对音乐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学习音乐去感受音乐相关文化,或者通过感受音乐相关文化而进一步学习音乐,都可提升学生的审美底蕴。

例如:学习《十送》除了会唱以外,带领学生了解和歌曲相关的知识从感情思想得到提升,《十送》的歌词以叙事为基础,并借叙事来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在感受新颖而高雅的艺术享受的同时,也能受到心灵的震撼。

总之,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这个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这就需要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为培养造就适应新时展的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

参考文献:

第2篇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默雷说:“如果可以用一个唯一的、压倒一切的目的作为当代音乐教育的特征,那就只能说这个领域正力图成为审美教育。”音乐教育的核心就是审美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初中学生对审美的理解很片面,只是一味的追求时代潮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责任。

一、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中,使学生享受音乐之美

古语说: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个千古至理。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事,教师应该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一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欣赏或故事感觉染等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使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音乐之美,才能使学生真正享受到美的要义。

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因为乐曲内容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到双双化作蝴蝶的情节,叙事性很强,所以本课导入部分我采用为同学们配乐诗朗诵古老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梁祝相识 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抗婚楼台相会化蝶等过程,根据故事的起伏随着音乐的变化,有感情的讲述的方式,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由好奇到好学,这样,学生每次都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学唱歌曲、分析歌曲,进行创作等。实践证明,类似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品味音乐的美,从而达到对其审美观的影响和教育。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必须先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思维的创造力,达到美的最佳效果,音乐课堂就是他们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新天地。如在课堂上组织排练打击乐合奏《彩云追月》时,教师可首先分组,让各组学生拍手、拍腿、跺脚,模仿伴奏乐器,其次按声部分小组练习,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作品的节奏美、旋律美、意境美,有的小组用竖笛吹奏旋律,有的小组用鼓为旋律伴奏,有的小组用碰铃来伴奏,有的小组用木鱼表演。教师还可以加入其他类型的乐器。音乐课堂上我们要不断调动学生去积极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使音乐课堂气氛既情真意切,又活泼愉快。

三、强化综合技能训练,帮助学生领悟音乐美

综合技能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已学内容加以巩固与理解,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把握情况,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责任感。在这一训练环节中,教师应结合复习、检查以及知识拓展工作。教师应巧妙地将美的旋律融人枯燥、单调的发声练习中,使学生感受美、领悟美,从而巩固知识与技能学习。教师可通过指导法与示范法来让学生学习与体会,向学生展示歌唱中的姿势美,发声中的技巧美,吐字与咬字的形象美等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训练再现。这样,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在练习中感受美、体验美。如教学《雨花石》时,教师先让学生发声练习,然后新歌教唱。学唱歌曲第一乐段时,让学生小声跟琴声唱,找出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情绪,讨论应以怎样的感情来演绎这一段歌词等,这样,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到音乐的壮烈美、深情美,体会到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的领悟音乐艺术之美。

四、利用文化艺术观赏及文化娱乐活动,进行音乐审美教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把一些比较优秀的电影原创音乐带到课堂,那些获得很多大奖的电影音乐,它很有艺术价值,因此也非常有必要了解它。教师可以把片中的音乐分部分结合故事情节、电影画面给学生讲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音乐的音响中同时获得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愉悦,加深他们对音乐及电影作品的印象和感受,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音乐修养。比较优秀的电影音乐如《脚子王》、《音乐之声》、《萦日》辛,这些同时也很适合中小学生的口味,对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这些音乐有所接触并适当了解,平时可以多看、多听,耳濡目染中也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从而促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良好的音乐素养。

总之,初中音乐教学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使之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开心地掌握基本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从而真正体会生活之美和心灵之美,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第3篇

一、情景鉴赏,解读内涵

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进一步发展之中,对理解音乐作品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须采取一定手段帮助学生抓住音乐作品主旋律,解读内涵,促进理解。情境鉴赏的方法能够将音乐与图片、视频、动画和文字等结合起来,更为直观生动地展示作品中的意境,有效帮助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内涵。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一个声情并茂、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全面调动学生感官,引导学生用耳听、用眼看、用脑思、用心悟,从了解作品开始,逐步实现感知和解读作品,感受音乐魅力。

教学案例:《念故乡》

这是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歌曲。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大多也都生活在父母身边,对思乡并没有什么真切的感受,很难对歌曲中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首先用费翔脍炙人口的歌曲《故乡的云》作为情境鉴赏的导入,学生对这首歌曲非常熟悉,禁不住跟着哼唱起来,一曲下来,学生内心已小有波动。随后,播放了课前准备的一段视频,解析了《念故乡》的种种意境:美丽的蓝天下微风徐徐吹来,带来了丝丝乡愁,也送来了与亲人在一起的美好回忆。过去的快乐时光多么令人怀念,而今漂泊在外,孤独悲凉,每一个画面都相应地配上了一句古诗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境相重叠、融合,与优美的旋律一起营造出了淡淡的思乡情,学生也受到了感染,仿佛对歌曲中表达的那种流浪的艰辛与孤独、思念的苦楚感同身受。

二、比较鉴赏,理性审美

比较思维就是对两种相近或者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的一种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有助于找寻事物的异同,并发现其本质与特性。比较思维在初中音乐的应用催生了比较鉴赏法。比较鉴赏能够有效拓展审美空间,将学生的视野由一个作品扩大到多个作品,并且激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鉴赏音乐,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中意境的差别。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鉴赏,将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感受不同作品的表现方式有什么不同、情感渲染有什么细微区别,或者对于同一个作品,将不同的版本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不同版本的特点,对比之后发现歌曲在不断被传唱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将音乐鉴赏由感性层面向理性层面过渡,培养审美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三、想象鉴赏,升华情感

想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之上,对脑海中已有信息进行加工整合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音乐鉴赏中,想象的作用不容小觑。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感并不是抽象的,而是具有广泛的生活基础,只是音乐是纯粹的声音艺术,无论它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如何生动、形象,其情感表达如何具体、明确,都受表现手段的限制,不可能将艺术家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完全呈现出来。这便在客观上要求鉴赏者通过自己的想象来丰富和完善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隐含信息,与艺术家一起共同实现音乐作品的完美呈现。为了引导初中生的正确想象以促进对作品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其他艺术形式,如古诗词、书法、绘画、舞蹈等,再配以简单精炼的语言引导,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进行有组织的想象,升华自己的情感认识。

教学案例:《哦,林中那间小屋》

第4篇

关键词:音乐课;德育;结合

人格的养成教育是外化与内化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知、情、意、行诸要素有机地形成合力,从而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使学生素质逐步得到提高。然而,音乐课对于学生的德育渗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节优秀的音乐课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还能建立学生的正确审美方式,让中学生得以全面健康的发展。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德育:

一、在介绍作品创作背景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这就要求我们音乐老师在讲授知识时应以学生为本,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学生建立良性人格。通过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十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歌曲,借叙事来表达革命根据地人民对的深厚感情以及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如“一送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山上野鹿声声哀叫,树树梧桐叶落光。问一声亲人啊!几时人马再回山?”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学生在演唱时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达到了德育与音乐的完美和统一。

二、在欣赏教学中,注重体验和感受

在感悟音乐作品动人力量的同时,要渗透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教育。《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耳聋时创作的,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他在音乐中为我们展现了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的场面。贝多芬在这部交响曲中所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他个人的精神和意志,也让学生在欣赏这部伟大作品时,感受到了一种向前冲击的力量。贝多芬那种顽强向命运挑战的精神,那种百折不回、勇于克服困难的性格和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品质,深深震撼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

三、在音乐教学中,巧妙地渗透感恩教育

人常说:“百善孝为先。”“孝”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由于受多元文化影响,中华传统美德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对父母的孝心和赡养观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大打折扣,甚至很淡漠。根本原因是对父母感恩意识的缺失。在音乐课上,我有意识地通过学唱《烛光里的妈妈》《母亲》等,让他们感受生儿育女的艰辛,感受妈妈伟大的、无私的母爱。很多孩子深受感动,他们纷纷表示,要爱妈妈,要关心妈妈,长大后一定要报答妈妈。通过这一系列的说、唱、听、赏,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起热爱父母、尊敬师长的情感。

四、音乐课上,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和谐人际习惯的培养

和谐的人际习惯是形成良好道德的基础。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和谐习惯作为人格培养的首要目标,尽量消除学生的对抗习性。在音乐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于一些疑难的乐理知识采用小组讨论解决的方式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为形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调动学生用实际行动来诠释德育教育

第5篇

我在音乐教学中发现: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有一些教材,如《到小熊家里去》《金扁担》《小乌鸦爱妈妈》《看龙船》等歌曲,被称为隐性教材。这些教材丰富的德育内涵和深刻的哲理需要教师在备课时去挖掘、发现和理解。如歌曲《看龙船》表现了端午节热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和兴奋激动的心情,在学唱时,除了让学生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外,还应联系祖国美好的今天,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理解“屈原爷爷看见了也会笑得胡子翘”的深刻含义。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中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还特别提出:“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作为美育手段之一的音乐教育,它对于陶冶情操、品行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起到独特的作用,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曲式、和声等音乐要素所塑造的形象,诱导学生进入歌(乐)曲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理解美、表现美、鉴赏美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

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老师辛苦了,老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了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全过程。不追求形式上的生硬说教,要见缝插针,联系实际。要制定切实可靠的音乐常规来训练学生讲文明、有礼貌的好习惯。从学生步入音乐教室、师生问好、坐站姿势等都要养成一定的规范动作,以培养遵守纪律、举止文明、尊老敬师的良好行为;基本训练要通过发声练习、节奏训练、听音练耳等培养学生和谐统一的良好心态;新课教学要结合教材采用多种方法,使德育内容有机地渗透在教学中;课堂小结要面向全班各类学生,鼓励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这些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行为。

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唱歌教学、读谱知识、欣赏教学和综合训练等,教师要分析这些课型的特点,寓德育于各种课型之中。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丰富,题材、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歌曲的优美旋律与生动活泼的语言学生爱听爱唱,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如《到小熊家里去》《生日》等歌曲,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在进行乐理、视唱、练耳教学时,要注意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逐步了解音乐语言及表现情感的过程中,激发音乐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欣赏教学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音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就能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结合教材做音乐游戏。游戏是儿童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表现,有助于培养儿童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如《捉迷藏》《小青蛙找家》《跟我一起去旅行》等游戏,不仅使孩子们感受到愉快的音乐气氛,而且还从游戏中受到启迪。

结合教材做律动、歌表演,这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特别受低年级同学的喜爱。如把各民族音乐用这个民族典型的舞蹈动作来表现,能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热爱;用集体舞表演,则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笔者认为:假如教师不爱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民族缺乏亲情,对追求真善美没有热忱,他就不可能从教材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也不可能按《大纲》的要求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所以,我们作为教师,要把自己爱的内涵诠释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增强感受生活中爱的音符和旋律,并把这种爱落实到生活之中。所以,作为教师,在现实生活中要处处给学生作出榜样,关心学生的疾苦,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给他们以信心和勇气。这样,身教定会胜过言教的。

不可否认,一个献身于音乐教育事业的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教师整洁大方的衣着、自然端庄的教态、形象生动的语言、富有激情的歌唱、优美动听的琴声、准确娴熟的指挥、工整认真的板书,都会时刻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特别是教师的师爱品质、道德行为,对学生一生都可能发生着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从自我做起,平时严格要求自己,抓好个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

第6篇

根据市局提出的“规范管理拓展内涵提升品位”的发展目标,我校教学工作将以创建二级达标校为契机,在完善各项工作和制度建设同时,继续加强常规管理,重点加强学习型、研究型的教研组的建设,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深化对新课程的研究和对课堂教学的研究。进一步推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提升学校的内在品质。

围绕市局提出的“一个中心”“两项改革”“三个目标”“四项研究”,我校在本学年的教学工作重点落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探索和完善合理的评价制度和教研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科研的质量等方面上。真正做到“以质强校、以研兴校”,使办学行为更规范,常规管理更扎实,课堂教学更高效,评价机制更科学,教学质量更稳固,学校特色更显现。使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争一流,教育科研出成果,教学质量再上台阶。

一、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1、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召开教务处、教研室会议,做好工作的具体分工。召开年段长、教研组长会议,落实学校工作。全面贯彻课程方案,组织课题研究,探索建立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引导学校办学走向科学化的发展轨道,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狠抓教学管理制度的落实,使教学工作的管理更上一个新台阶。

2、认真落实课堂教学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做到课堂教学有序,教书育人,敢于管理,我的课堂我负责。坚决杜绝教师讲课的随意性和课堂组织失控现象。要求老师积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初一高一新生。树立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积极思维和动脑、动手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组织开展集备,特别要重视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注重备课组的作用,要求做到:个人钻研集体研讨形成个案组织实施反馈与反思的基本流程。认真备好每节课,为上好每节课奠定基础,坚决杜绝无教案上课、无准备上课的不负责行为。要求老师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节奏。注重课堂设计,重视三维目标的落实。

4、端正考风考纪,重视考试的作用,达到考试的目的,认真组织好学生阶段性练习。对于学生基础差、功底薄的实际问题,加强对学生的平时辅导,降低重心、耐心讲解、科学引导。加强实验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和音体美课堂教学的管理工作,规范教学行为,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保障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5、加强学生作业研究,切实减轻负担。各备课组布置学生做的作业教师应该先做一遍。对作业的内容、数量、质量、完成要求等都要有统一的意见,加强协作。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经过精选向学生布置适当的作业,避免照搬现成的练习册及习题集,不加选择地布置作业。

二、抓好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向研究要质量。

1、进一步聚焦课堂、研究课堂。课堂,不单是教师讲授,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抓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好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倡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备课组要努力探索高效课堂模式,在课型、教学流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面下功夫。广大教师要从“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从课堂设计到实施都要进行探索。在探索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推进素质教育,抓好课程改革。要以高中新课程实验为契机,推动教研教改加强对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研究和探索。在课程设置、学籍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还要继续探索,要不断积累经验,探索适合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方式,为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3、建立研究型的教研组、备课组。进一步加强教研组的建设,教研组长要带领本组教师努力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育形式。尤其关注课堂教学,教师素质的提高。备课组要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努力实践“同课异构”“一课多上”等活动,对课堂进行研究,对教材、教法等方面就行研究。在这基础上抓好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形成理论,再进一步指导实践。

4、课程设置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完善高中课程,注意必修和选修的关系,开设选修课、通用技术课等。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原有校本课程《基础形体训练》、《潭城记忆》、《建阳历史文化名人》、《建阳乡土地理》的基础上,再增加政治、英语、心理健康方面的系列校本课程开发。

5、高三年段要在学科组的指导下,加强教研工作,研究学生的实际,研究

教学的基本方向。初三高三要研究中高考动向,加强试题和考纲、复习方法的研究。初三高三教师要切实加强试题、《考试说明》的深入研究,特别注重对近三年全国及各地试题的研究,要认真研究复习课的课型及其教学模式,增强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抓好高中的会考复习和考试工作,使会考能顺利完成。

6、召开教师代表座谈会和教学汇报会,找出制约会考、中考和高考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瓶颈。采取措施,想方设法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能,重点分析教学、教研现状,摆问题,找原因,谈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7、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教学论文、教学叙事等,利用学校刊物《求真苑》,刊登推荐文章,刊登教师的文章。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读教育理论书籍、专业书籍,还多读一些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切实提高教师的素养。拟本期召开一次教师读书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抓好教师专业化发展。

1、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进修学习以及专业函授学习,积极开展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开发新课程学习资源,立足课堂,深化教学改革,转变教学方式,利用教学观摩推动教研交流和探讨,完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保障新课程稳步推进,确保高中新课程实验有新突破。

3、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学校给青年教师搭台子,名师、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引路子。建立“导师制”,两两结合,导师要对被导的教师在教案的编写、课堂的设计、上课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指导,各自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学校分阶段对新教师进行考核,以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业务水平。

4、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检查、培养与提高。有重点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推门听课,对教案、板书、课堂管理、教学技能技巧等各方面进行检查与指导。加强“教学反思”这一教学环节的工作,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青年教师多听课,多参与教学研究和各类竞赛,多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叙事。

5、定期开研讨会,举办各种课型的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并进行分析。除学校安排公开课外,另外教研组内还要进行开课、说课片段教学等活动。以

教研组为单位每学期观看名师讲座一次、教学视频一次,教学专题研讨两次。

6、营造教师读书学习氛围,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研组长要引领教师读书,建立教师专业文库,并注意读写结合,让教育写作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近年来学校购买了《不做教书匠》、《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跪着教书》等书籍。备课组长组织教师读并讨论,用理论知识等来引领自己的教学。

四、继续重视艺术教育,重视美育的融入。

1、进一步发挥艺术教育的优势,寓教于乐,艺术类课程全面开设,建立和健全艺术教育组织体系,不断提高艺术教育质量,对传统条件下的课程、教材、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同时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合格与特长、划一教育与个别教育的关系,建立学校的艺术教育课程。

2、加强艺术教育师资培训。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配齐配足音美专任教师,将艺术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艺术组的教师们每年的期初都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并且做到集体认真备课、相互学习,期末总结。

3、学校严格按照颁布的新课程进行教学,开足、开齐初、高中音乐、美术必修课程,必修《美术》、《音乐》(初中),《高中美术鉴赏》、《音乐鉴赏》等,选修有《歌唱》、《基础形体训练》等,进一步加强“舞精灵”舞蹈队、健美操队等文艺团体的管理,加强学生艺术社团的管理。

4、艺术组要通过艺术欣赏课、形体课的开设,使学生们提高欣赏艺术的水平,使他们受到艺术的熏陶,更加积极向上。要配合学校开展好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使学生在参加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持久推动力;追求有内涵的学校名片,形成特色文化,发挥文化的凝聚和激励效应,挖掘文化的巨大潜能。

五、推进达标建设促进科学发展

《建阳市教育局2011—2012第一学期工作思路》中有“建阳二中在加快综合实验大楼的建设力度的同时,要认真对照验收标准与条件,做好软硬件的整改工作”之语段。因此,推进我校的达标建设也是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1、认真学习验收标准与条件,对照标准与条件进行整改。组织相关人员学习标准与条件,明确任务。注意教师配备、教师素质、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管理、教学常规、课堂教学、教科研、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通用技术、艺术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质量等方面做好具体的分工。

2、对照标准和条件,要进行自查和整改。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增加理、化、生实验室分组实验仪器的配置数量;通用技术选修课,应配有、配好相应的专用教室和设施设备;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培养一批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名师,以适应优质普通高中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发展学科优势,打造学校品牌,彰显办学特色。

3、召开行政班子会议,召开创二级达标校相关人员会议。认真分析我校在创建二级达标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自我反思、自我补充、自我整改。岗位职责明晰,制定整改方案,分解任务、落实整改,为争创二级达标校而努力。

总之,我们要明确办学目标和定位,强化质量意识,突出内涵发展。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努力创建高效课堂,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总结,为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