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08:21: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外有不少学者从微观视角探讨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主要集中于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CriticalSuccessFactors)和障碍因素(ObstacleFactors)。Ghosh和Kwan(1996)在对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客户关系、管理体制和市场营销体系[2]。DeHays和Haeberle(1990)的研究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因素主要有持续的技术开发能力、市场集中能力、领导力、管理机制、管理团队、战略联盟、信息技术战略等[3]。国内学者在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主要侧重于障碍因素的实证分析。例如洪林伟等(2004)从资源限制、战略战术和成长因素的三维模型,对妨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人才问题等各种潜在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4]。安同良等(2005)在对江苏省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时,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要素缺乏、相关的法律体系不完备等问题[5]。解学梅等(2008)对上海102中小型企业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现状进行调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人才缺乏、资金缺乏、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缺乏、企业技术和产品易被模仿等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6]。除了从企业微观角度外,国内一些学者还从创新体系出发,试图从内外支持系统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问题。理真(2001)认为技术创新体系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保障,技术创新的收益需要高水平的服务与信誉保障,以市场为主和政府干预是我国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7]。赵林海(2006)依据创新系统的结构与特征,指出应由法律支持体系、联合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服务支持体系、金融体系等方面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8]。不仅如此,一些学者进一步从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和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出发,构建出企业技术创新因素(或体系)的相关模型。刘军等(2005)运用期望理论,从企业技术创新效价和企业技术创新期望两个方面出发,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期望模型[9]。陈大龙等(2010)以制造业为例,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因素分为内部动力因素和外部动力因素,为我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10]。综上所述,当前关于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因素和创新体系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二个方面:一是中小企业技术微观创新影响因素的分析,主要是研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问题;二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分析,主要从创新管理系统的视角进行研究。但是,这些影响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它们在创新支持系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尚需要进步探究。事实上,影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是众多,而且彼此相互作用,只有理清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机理,才能更科学地构建企业的创新支持系统,才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工具。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力学模型
2.1力学模型的设计思路
企业成长理论起源于对大规模生产规律的研究,广泛涉及企业行为、企业成长、组织结构及管理等基本内涵。企业成长理论的内核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企业是建立在管理框架内的各类资源的集合,企业的成长则主要取决于能否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样,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取决于其不断挖掘未利用资源从而持续不断地实现潜在的价值生产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决定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关健因素,受到了政府、学者的高度关注。尚增健(2002)基于中小企业的成长,认为“渐进式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的必由成长路径[11]。海尔的斜坡球体理论认为:企业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就如同斜坡上的一个球体,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员工情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止动力,就会下滑,为使企业在斜玻(市场)上的位置保持不下滑,就需要强化内部基础管理这一止动力。海尔“斜坡球体定律”揭示了企业发展的加速度与企业发展动力之和与阻力之和的差值成正比,与企业的规模成反比。其公式是:A=(F动—F阻)/M,其中:A代表企业发展的加速度;F动代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和;F阻代表影响企业发展的阻力之和;M代表企业的质量,即规模。在综合考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支持系统和成长路径的技术创新特点,借助海尔的斜坡球体理论,本文提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力学模型,如图1所示。图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力学模型从模型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就如斜坡一个球体,其技术创新不仅与自身有关,还受到外部许多作用力的影响。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必然是一个面对竞争压力、发挥成长动力、借助外部推动力和拉力、克服障碍力的过程。同时,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的结果有可能促使其技术水平的相对提高,也有可能导致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甚至技术水平的绝对下降。
2.2力学模型相关变量的解释
2.2.1力学模型的维度在图1中,横坐标表示企业经营的粗放型或集约型相对程度,用B点表示;纵坐标表示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用A点表示;由BA表示企业技术创新的轨道,B点A点之间的连线与横坐标形成夹角α(很容易理解,夹角α在零度和90度之间)。当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A点固定时,企业由粗放型集约型转变时形成的夹角α越大,斜坡越陡峭,企业技术创新的难度越大,但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较短;反之,企业由集约型粗放型转变时形成的夹角α越小,斜坡越平缓,企业技术创新的难度越小,但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较长。当企业经营的粗放型或集约型相对程度B点固定时,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越高时形成夹角α越大,斜坡越陡峭,企业技术创新的难度越大,且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较长;反之,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越低时形成夹角α越小,斜坡越平缓,企业技术创新的难度越小,且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较短。
2.2.2技术创新的竞争压力C
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必然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竞争压力。Goodstein(1991)在研究医院提品或服务的增减与外部竞争压力时,以医院行业中总体病床数量的变化作为竞争压力变化的指标,可见其对竞争压力的定义比较简单[12]。根据Porter(1985)的观点,企业面临来自行业内其他企业、顾客、供应商、行业外部的潜在进入者、替代产品这五种竞争的压力[13]。很容易理解,企业应对竞争压力变化需要以一定的资源的能力作为基础,企业只能承受一定范围内的竞争压力,如果竞争压力的变化超过企业承受范围,则企业可能被淘汰出市场。关于目前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的调查,有的反映是2.7年,有的显示不足3年,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小企业抗击市场的风险能力比较脆弱,企业的生命周期普遍较短。中小企业有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始终受到一个向下的C力的影响,即竞争压力(Competitivepressure)的影响。当然,竞争压力的结果有可能把中小企业淘汰出市场,但外部环境的压迫性也有可能促使中小企业的全面创新。
2.2.3技术创新的成长动力E
与竞争压力相对应的是企业的成长动力(Enter-priseGrowthForce),企业成长是企业存在的目标,也是企业使命的体现。企业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资本投入者的原动力、企业家能动力、员工能动力、市场竞争压力四个方面[14],在图1中,中小企业的成长动力形成一个与竞争压力相对应的E力,促使中小企业摆脱困境,在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客户价值、成本控制、内部管理等各方面不断提高。一般而言,中小企业一般处于市场竞争的弱势,主要扮演市场补缺者的角色,他们的目标是小市场或大企业不感兴趣的市场[15]。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中小企业的成长动力形成了企业内部的创新动力,决定了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方式。
2.2.4技术创新的推动力D
模型1中的D力称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推动力(DrivingForce),是由来自企业外界的非营利性支持因素构成,具体包括宏观的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政府行为(如科技创新支持计划、研究开发基金、政府主导孵化器等),这些外部的支持性因素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十分重要,特别在企业处于导入期或成长期过程中,常常是推动和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强大推动力。除此之外,中小企业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同样是技术创新的推动力。当前,为了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各地政府都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引进、资金资助、政策扶持等举措,这些非营利性支持因素,推动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2.2.5技术创新的拉力P
模型1中的P力称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拉力(PullForce)。关于P力的解释,主要是来自中小企业外部的以营利为目的各种促进技术创新的相关因素,如风险投资基金、赢利性企业孵化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社会服务机构等。随着产业集聚程度加剧或产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企业越来越需要这些来自外部的服务系统,以此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水平。此外,科研院所、高校等提供技术研发外包服务的机构也日渐增多。这些外部拉力系统的提供者可以是企业和私人机构,也可以是风险投资机构和社会团体,他们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服务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同时也从外部拉动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
2.2.6技术创新的障碍力O
如前面文献所述,中小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存在许多障碍因素,需要指出的是前面文献所述的“障碍因素”多是中小企业存在的外部的客观因素。Catignon和Robertson(1999)就明确指出企业技术创新采纳拒绝是与创新采纳伴生的创新决策行为,是企业认知到技术不相容性和市场不确定性后所做出拒绝技术创新采纳的决策行为[16]。本文认为,除了这些外部的障碍因素之外,中小企业主观上有时也会“技术创新采纳拒绝”,企业做出不采纳技术创新的决策行为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自身创新意义不足、决策者惧怕风险或承担责任,企业采取拒绝或延迟创新的行为;二是企业在经过创新采纳评估后作出理性的放弃创新的行为,是企业认为当前无法或不经济采纳创新技术。模型1中,中小企业的这种外部和内部的多种影响技术创新的力被称为障碍力O(ObstacleForce)。
2.2.7技术创新的“五力协调”机制
正如前文所述,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面对竞争压力(Competitivepressure)、成长动力(EnterpriseGrowthForce)、推动力(DrivingForce)、拉力(PullForce)、障碍力(ObstacleForce)的“五力作用”。由此:当P+D+Esinα>O+Csinα时,企业表现出创新动力不足,甚至在技术创新的竞争中更加拉大与同类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当P+D+Esinα=O+Csinα时,企业受到向上的技术创新动力与向下的技术创新阻力相同,企业的技术创新维持在原来的水平。当P+D+Esinα>O+Csinα时,企业的创新动力大于创新阻力,表现出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其技术创新水平将逐步超过同类企业。为了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效益.
2.3力学模型的核心机制和主客体系统
2.3.1技术创新的核心机制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Christensen(1997)提出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innovation)①概念,这是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问题,其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新市场颠覆(创造一个新的顾客价值网络),另一种是低端颠覆(立足于现有顾客价值网络或主流的顾客价值网络,采取低成本的商业模式而发展壮大)[17]。本文认为,不管是哪种方式,颠覆性创新都着眼于顾客价值,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对于竞争对手更能显著地实现顾客的价值,中小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需要有相对持久的竞争优势,而核心产品形成的竞争优势较小且难以持久,如何更好更快地实现顾客的价值成为关键。因此,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是顾客价值(Cus-tomerValue),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始终不能偏离顾客价值这个核心。
2.3.2技术创新的主体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核心系统的是主体和客体系统。由于规模、资金、信息、人才等客观限制因素,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区别于大企业,企业家不仅是技术创新战略战术的制订者,同时又是领导者和组织者,毫无疑问,企业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领军人物。JillKickul和LisaKGundry(2002)通过对107家小企业家的个性、战略目标选择和技术革新三者之间实证研究,认为积极的个性会直接影响到激进的战略目标,而后者又影响到技术革新的三种类型、目标程序、组织系统和技术革新的边界支持[18]。而Aragon-Sancbez(2005)通过对西班牙1351个中小企业样本的实证研究后认为,企业经营者的保守、激进、理性思想等个性能够直接影响到技术创新、组织变革、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业的管理行为,并最终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绩效和战略[19]。由此,本文认为,企业家及其精神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2.3.3技术创新的客体
技术创新的客体即创新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指进入创新主体实践活动领域并和创新主体发生一定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客观对象。根据熊彼特观点,创新即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其内涵是指新发明的应用,即新发明、新产品、新工艺、新方法或新制度第一次运用到经济中去的尝试。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涉及材料、产品、工艺、生产手段等不同方面,由于企业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是从外部获取的,因此材料创新主要是在企业外部进行的,所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对象(客体)涉及产品、工艺以及生产手段等三个领域。产品的创新可以从产品的整体概念②入手,工艺和生产手段的创新包括对生产设备的更新和对生产过程的重组,以降低消耗、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
2.3.4技术创新主客体系统的协调
由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客体的多样性,也就使得技术创新活动是一种系统性活动,是由若干个客体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总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例如产品创新、工艺创新、技术创新小组设计等),必定需要一种协调和沟通系统。许庆瑞(2003)提出基于大企业的全面创新管理理论框架,认为大企业的创新是全时、全员、全流程、全价值、全球化的创新[20];郑刚(2009)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小企业实施全面创新管理的总体概念框架,中小企业的全面创新仍然需要全员参与、全时空进行,并且认为全面创新正作为中小企业创新管理的新模式[21]。所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协调系统同样是全时空的,它通过企业全方面的沟通平台、技术创新组织的柔性、技术创新要素投入、技术创新与市场适应等环节实现。
3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力学模型的应用
3.1设计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轮”
中小企业的成长过程如同斜坡上的球体,技术创新是促使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设计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轮”,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轮”的“轴心”是“顾客价值”,强调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始终要顾客价值这个根本,更确切地说要实现“价值创造或价值增加”,这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围绕“顾客价值”的“轴心”,要构建好的主客体及协调系统。尽管中小企业的全面创新理论强调“全104员性”,但企业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更确切地说,是中小企业所有者对技术创新所持有的精神在技术创新中起着关键作用,为此,必须充分调动企业家对技术创新的热情,帮助他们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保持积极的态度。在技术创新的客体方面,要抓住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个主要方面,寻求技术创新的突破点。最后,为了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效率、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在创新轴心———创新主体———创新客体三者之间需要建立协调系统。为此,需要建立全方位的沟通机制、建立信息平台、评估技术创新要素投入和产出,保证技术创新与市场对接,确保中小企业较快、较好地实现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
3.2实施颠覆性创新的竞争策略
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较短,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很高。根据黄海洋(2011)关于颠覆性创新的扩散与中小企业的竞争策略研究,创新问题或需求的产生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推动;二是市场驱动,并且认为颠覆性创新的问题或需求主要来自于市场驱动,产生于主流市场产品的性能过剩,以至于现有消费者不愿为产品性能的进一步提高付出溢价,而其他消费者又不具备消费此类产品的能力[22]。由于颠覆性创新对于技术的要求并不高,其研究与开发过程相对简单,一般不需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一特点使得中小企业只需要利用现有比较成熟的技术,进行重新组合或简单开发,就可能形成满足非消费市场或低端市场需要的新产品。所以,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应该主要是面对市场上更简单、更便利和更便宜的产品新需求,开展新市场颠覆或低端颠覆。事实上,一概笼统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实施创新是不太现实的要求,基于非核心技术或非技术的颠覆性创新,才是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创新的理性选择。
3.3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的渐进式过程
路径依赖理论是制度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概念,其含义是企业发展路径的选择与多种因素有关,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并非完全是决策者主观的产物,而是在特定环境结构下的选择。如前文所述,虽然企业家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在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时与大企业相比更缺少主动性。中小企业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集约型或粗放型经营程度,依据所在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决定自身的技术创新内容和创新方式。此外,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渐进式的动态过程。所谓渐进式,是因为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始终在追赶行业先进的技术创新水平,其技术创新的主要任务是缩小与行业先进技术创新之间的差距,期望通过自主创新赶超行业技术水平不是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目标,大部分中小企业只能是在知识与技术积累基础上实现局部或改良性的创新。所谓动态过程,是因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受到“五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五种力量”的此消彼长都会影响到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很难按既定的技术创新战略推进,更多是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本文把中小企业集群定义为:一群位于同一地理区域的相关企业组成的集合体,它是具有地理区域边界的一群中小企业在某一特征关联背景下的产业生态系统。与非集群的中小企业相比,集群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特殊性体现在对集群创新优势的利用上。而这种对创新优势的利用是通过“地方结网型”创新协同实现的。协同指事物或系统在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其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协作、配合的一致性或和谐性。协同的经典数学语言表达是:l+1>2。协同无处不在,创新中的协同更是得到创新研究学者的重视。这种重视蕴涵在对创新系统的研究中,随创新系统理论的演进而深化和丰富。中小企业创新系统理论认识到了企业内部各个要素在创新中的有机结合、协作、配合的一致性或和谐性。
二、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优势
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群有特定联系的中小企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这些企业间既独立自主又彼此依赖,既可实现专业分工、资源互补,又可维持一种长期的、非特定合约的合作关系。这种新的组织形式既不会损失单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优势,又可以获得大企业才拥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技术创新的网络化优势
集群内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竞争使得企业个体始终保持足够的动力和高度的警觉和灵敏性,合作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克服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缺陷,最终形成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创新网络,从而提高整体的技术水平。
2、基于专业化分工的资源整合优势
中小企业集聚后,由于合作需求的存在会迅速形成各种配套服务的专业化市场。专业化分工网络不仅降低了创新在技术上的难度,扩大了创新发生的几率和在商业上的应用价值,而且又能共享各种辅助的规模经济,解决了中小企业创新中存在的规模和资金、风险问题,降低生产成本。
3、知识的扩散和聚集优势
根植于集群中的知识扩散,因其不可模仿、不可替代性将导致集群可持续的技术创新优势,进而提高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集群整体竞争优势的发展,又对外部资源(技术、人才、企业)的吸引力加强,从而引发进一步知识集聚进而又引发更大规模的知识扩散过程,如此循环进行,不断提升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因集群(注:动词)带来的资源优势,可以(一定程度上)缩短创新的周期,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但集群条件下,市场自然引致的创新水平与社会最优水平还是存在差距的。从而,这些激励手段还是必要的。而“非独占性”在集群经济条件下则更突出:集群技术创新扩散速度较快。因此,针对“非独占性”的政府激励手段对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来说更是必不可少。
4、优越的学习能力优势
在集群内,信息、知识和创意快速传播,使每一种创新都能迅速普及,并不断完善。集群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也减少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费用负担和压力,有助于提高集群内企业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企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中,学者们都力图用集群所在区域的文化因子来解释经济奇迹。如浙江许多乡镇地区就被誉为充满“创业精神”的区域。另一方面,集群形成过程本身就是孕育文化因子的过程。一些学者引入“集群文化”解释这一过程。集群文化指“在区域上集中的企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信念。”这种“共同信念”察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内含的创新精神、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开放的思想交流氛围、鼓励冒险和善待失败等因素是集群区域创新活力的深刻注释。
三、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至少已形成三类企业集群: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业基地,乡镇企业自然发展起来的集群以及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沿海外向型出口加工业基地(例如深圳一东莞,以及上海一苏州地区)。
经过近20年发展,地方企业集群初步形成,部分产业的企业分工配套网络渐成规模,但面临着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压力。
2.在一些智力密集地区(例如北京的中关村)
高新技术企业“扎堆”十分明显,但是其集群的形成机理、区位特征和发展趋势却并没有真正为人们所认识,由于政策不到位和制度性因素,企业“窝里斗”和“内耗”相当严重,同业和相关行业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合作,专业化分工不发达,直接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一些乡镇企业自然发展起来的集群(例如浙江温州,以及河北清河等很多特色产业集聚区域)。
其发展也到了关键的阶段,面临着如何加强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和区域的管理水平,以及面临企业优
胜劣汰和外资进入等诸多问题。
4.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开发区已经吸引了知名的跨国公司
由于本地化的需求,带来或即将带来一系列配套企业。可能形成较大的企业集群,如何规划这种地区的发展,己经摆在地方政府的面前。
5.一些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区域也面临着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
四、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1、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动态模式
在前面对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和结构分析、明晰的基础上,本章主要对集群创新系统要素间的复杂、动态关系进行揭示,即对集群创新系统—知识分配网络的动态机制进行分析。这里从创新主体间的知识互动出发,来分析和评价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过程中的障碍与瓶颈,进而完善创新的主体结构,并通过完善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来提高创新的整体绩效,强调主体的功能和相互作用,从而提高集群创新系统的整体竞争力。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明显,技术变化速度加快,市场竞争激烈,而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生命周期比传统产业要短的多,从而造成了技术、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特别快。同时,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导致产品尤其是科技型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这就要求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要缩短技术创新所需的时间,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中小企业集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创新主体(参与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以及资金技术的问题,而且要考虑外在因素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这不仅包括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以及市场对于此类技术的反映,而且包括市场变化发展的要求,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创造市场需求固然重要,但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有生命力。符合市场需求将大大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使技术成果能够迅速进入市场,并获得较为有利的市场地位。根据对以往文献的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为了适应内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采取动态的模式是较为行之有效的,因此提出了一种动态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行动上的灵活性,可以提高技术创新的速度来响应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进行技术创新的调整。根据技术创新的具体情况将技术创新过程分解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考虑到技术创新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并且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而调整技术创新的过程。
4.1.1动态创新第一阶段
从技术创新的动因来看,技术创新的方向主要由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来影响。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趋势下,科技进步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不可低估。美国马奎斯等人的研究表明,在567项技术创新案例中,有20%左右归因于科学技术的推动。这类创新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大,往往是根本性创新,创新周期长,风险也大。中小企业集群由于与开发投入的限制,由科学技术推力产生的创新较少。技术创新目标形成之后,就要通过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主体来实现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主体主要是由参与创新的中小企业,科研机构组成,同时中介机构和政府的参与也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一定的技术和资金的支持。在合作初期,技术创新主体应选择建立合理的内部框架,并明确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和其他所需资源,同时明确各个技术创新主体在技术研究,产品转化,技术或产品市场化中的责任,实现技术能力的共享和成本分担。技术创新主体是对参与中小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活动的所有创新资源进行整合的有效力量,他们不仅是将创新资源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小企业集群的统一技术创新目标引导下,将技术创新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和合理利用,使中小企业集群拥有具有整体突现性的技术创新能力。
4.1.2动态创新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技术创新动态模式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是技术创新的研究开发和实现阶段,此时的技术创新不是封闭的,完全根据先前制定的技术创新目标进行研究开发,而应是动态的,技术创新主体要根据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则技术创新将以失败和无意义而告终。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影响是多方面和难以预测的,内部影响主要是指中小企业集群内部的资金支持的变化、创新主体的变化、技术支持的变化。如参与技术创新的某个创新主体因故而退出技术创新,则由其退出而引起的技术创新人才和资金的变化就要考虑到技术创新过程中。外部影响主要是指需求变化、技术变化、信息变化、市场变化和政策变化。如一项科学技术的突破可能会使中小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使本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进行调整以适应或变得无意义;另外,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将给中小企业集群的机会创新活动带来不小的冲击;在多样化、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的客户需求驱动下,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快速多变且难以预测,市场机遇稍纵即逝。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创新日益依靠企业间的合作和网络化以及企业和知识生产机构间的相互作用,集群在决定企业、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绩效以及建构国家创新体系中间的联系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现代创新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一个微缩的国家创新系统,是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集群内的创新也是一个互动学习过程,相互作用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1. 基本概念阐述
1.1产业集聚
从本质上讲, 产业集群是相互依赖性很强的、根植于社会网络以及隐含知识交流和社会文化的企业、知识生产机构、中介机构和客户通过产业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集群作为介于企业与市场间的中间组织形式 ,构成了新的竞争单位 ,其竞争优势在于集群的资源禀赋及集群对于资源的整合能力 ,而其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取决于两个先决条件:分别是不能被其他集群轻易的购买和转移以及不能被其他集群轻易的复制和模仿。
1.2区域创新
Benner 等学者根据技术创新与企业现有知识、技术轨迹关系的不同将技术创新分为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两种模式。March认为探索式创新是寻找新的技术发展轨迹, 是对全新机会的尝试, 比如开发一种全新产品或进入全新的市场领域。而利用式创新是对现有成分的改进, 是建立在现有技术发展轨迹基础之上的, 比如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换代。
2.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关联研究文献综述
作为产业集聚的微观组织表现形式。在国外的研究中,一部分学者直接关注产业集群与创新的关联与互动,特别是从产业集群网络、集体学习等方面展开理论与实证方面的研究。另一部分学者关注中观区域层面上的产业集聚特征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尤其是专业化与多样化等集聚经济因素的影响。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集群视角,研究的焦点主要有企业创新与创新系统视角。在集群创新系统研究中,大量学者对集聚在一个比较狭小地区的大量企业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试图分析它们所组成的交互性系统对企业创新可能具有的影响,包括影响的路径和方式。在近几年来国内对集群创新系统,尤其是集群网络的创新功能给予了不少关注,尤其是一些以典型集群或集群内企业案例所进行的研究,拓宽了我们对集群及其网络的创新功能认识。这些研究从一个方面比较深入地研究了产业集聚对企业或区域创新的影响。
刘友金(2002)跳出“熊彼特假设”的争议圈,独辟蹊径,提出了中小企业集群式创新的新概念,并对集群式创新的内涵、特征、一般模式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进行了研究,试图探求一种在不损失创新行为优势的前提下,充分获得创新资源优势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盖文启(2002)在专著中第一次系统研究区域创新网络。随着区域内企业的连续诞生与成长或者区外企业的迁入,在区域内实现期初的产业集聚成群。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之间分工细化,区内的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在发展中结成了合作的网络,使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以及新知识、技术和有价值的思想、信息在网络中流动、扩散、创新与增值,并通过网络实现区域内创新的良性循环。
王裙(2002)以不具备内生型与外生型创新能力条件的中小企业簇群为研究对象,提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外部引入、创新组织的公司运作和创新活动的市场化扩散为特征的簇群创新能力动态增强与扩展的理论观点,并以广东省南海市西礁镇和中山市小榄镇企业簇群的创新实践印证这个理论看法。
蔡铂、吉晓莉(2002)分析了成功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地缘上聚集,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专业分工不断深化,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合作竞争。他还提出了隐含知识的扩散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集群化是创新绩效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
魏江(2003)从网络观研究了小企业集群及其创新网络的基本内涵和结构,对小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概念作了界定。从集群整体和集群成员两个方面揭示了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产生和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的经济性和存在意义 ,分析了集群知识溢出的途径和影响因素 ,以及知识溢出的动态控制机制。
汪少华、佳蕾(2003) 研究认为集群成长模式是浙江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浙江省企业集群的主流创新模式是,在企业集群平台上,实施观念创新,制度创新与集群创新的三位一体创新模式,形成由分步创新逐步到协同创新的复合系统。
蔡铂(2003)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具有基于社会联系、信任和共享互补资源等特别管理特征的网络特性,扩大了自己的社会网络和积累了社会资本。它不仅通过密集的网络和强关系促进信任、隐含和敏感信息的传播,提高信息和知识的流动来影响创新,而且通过稀疏的网络和弱关系获得最新的信息和知识,,提高信息和知识流动的功效,从而促进了创新。
李正卫,吴晓波,郑健壮(2003)研究了企业规模以及集群对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提出了一个“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无差异曲线模型”。他认为存在一个阀值,以此为转折点,企业规模和技术创新水平的关系呈倒“U”型;集群度对于技术创新水平有正向影响,但是边际贡献递减;集群度越高,集群内企业规模阀值就越大;规模和集群度两者共同对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呈“无差异曲线”形态。
魏江(2004)明确提出集群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集群创新系统是以产业集群中的相关企业集合以及由它们组成的网络为基础,并结合规则安排而组成的创新网络与机构,这些创新网络和机构之间存在正式或非正式的相互关系。他将集群创新系统划分为核心、辅助与三个层次,企业网络为核心层,公共服务机构等属于辅助层,而相关政府机构则属于层。
蔡宁,吴结兵(2005)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框架下,将产业集群内的学习行为做了自觉性与结构性的划分 。他提出集群的网络创新能力体现在创造性模仿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上,创造性模仿阶段隐性知识扩散程度高,结构性学习发挥作用大。但是自觉性学习作为企业与机构间有意识的行为过程相对于结构性学习却不是那么容易引导和构建。
蔡铂、聂鸣(2006)运用创新系统方法,着重研究创新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对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的影响,研究集群如何促进知识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创新活动起源于互补的、专业化能力和各参与者知识结合,沿着价值链广泛地分布。
汪少华,汪佳蕾(2007)以浙江传统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从区域网络的角度对集群高级化演进的路径与所面临的问题做了探索;并在实证研究与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并对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网络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设计。存在恶性竞争的产业集群和集群企业危机整体生存环境,只有通过区域内集群各要素的有效合作才能协同创新,以至推进整个产业集群的高级化演进。
蔡宁、潘松挺(2008)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网络中强弱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并结合海正药业50年的技术创新经验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表明,企业网络的强弱关系与技术创新模式之间呈现协同演化的特征,关系强度的动态变化会影响技术创新模式,弱关系由于低成本和低信息冗余度更有利于探索性创新,而强关系需要以信任为基础传递知识,有利于利用式创新。
刘友金,刘莉君(2008)借鉴生态学思想,运用非线性混沌理论研究了集群母体企业聚化能力对集群创新网络演化机制的影响,认为集群网络的形成与演化关键在于母体企业。
王晓娟(2008)的实证研究也表明,集群知识网络结构中的开放度、中心度和知识网络关系中的稳定性、质量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网络关系强度仅对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他认为,集群中的企业保持一定的网络开放度获取知识,保持较弱的关系强度避免信息冗余,提高网络管理能力动态选择与成长阶段相匹配的本地协作网络,都有利于持续创新与竞争。
结束语
产业集群相对于非产业集群而言在区域创新上有其绝对的优势。集群中,大量中小企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聚成群,集聚区内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逐步分工专业化,并在市场交易与竞争过程中彼此之间形成密集的合作网络(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协同创新。产业集群是知识创新的理想场所。本地化的知识溢出是产业集群内在的一种优势效应,也是集群企业相对于非集群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
在同一集群内,不同企业也有其创新的差别。集群企业间在学习能力、创新绩效等方面具有的差异性。作为知识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结点, 集群企业并非均等地享受到这种产业集群的 公共资源,而是表现出不同的占有、获取集群网络资源的能力。集群知识网络结构中的开放度、中心度、和知识网络关系中的稳定性、质量对集群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知识网络规模与网络关系强度仅对集群中的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对大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则不显著。
参考文献:
[1]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2002.
[2]魏江.小企业集群创新网络的知识溢出效应分析[J].科研管理,2003(7).
[3]王珺.企业簇群的创新过程研究.工商管理理论论坛[J].管理世界,2002(6).
[4]刘友金.论集群式创新的组织模式.中国软科学,2002(2).
[5]汪少华,佳蕾.浙江省企业集群成长与创新模式研究.科研管理,2003(1).
[6]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的网络式创新能力及其集体学习机制.科研管理,2005(7).
[7]蔡铂,聂鸣.产业集群的创新机理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2).
[8]蔡铂.社会网络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影响.创新研究,2003(7).
[9]蔡铂,吉晓莉.产业集群的创新特性.创新与产业化,2003(2).
[10]汪少华,汪佳蕾.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与区域创新网络研究.科学学研究,2007(12).
[11]刘友金,刘莉君.基于混沌理论的集群式创新网络演化过程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1).
[12]吴延兵.企业规模、市场力量与创新:一个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7(5).
关键词:转型升级;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7-0220-02
近年来,全球化趋势加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度提升、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众多转型升级背景,一方面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另一方面冲击着中小企业现有发展模式,迫使其进行管理创新。
一、中小企业管理现状
(一)管理思想陈旧
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均发生变化,这要求企业必须更新观念,探索适应于企业实际的发展模式,然而一些中小企业家依然紧抓过去成功经验不放,甚至将大权紧握手中,恪守经营即所有的观念,造成企业决策封闭、管理手段随意、管理决策失误。一些中小企业家虽然认识到内外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将创新重点落在技术引用上,但没有认识到管理创新是实现技术创新的保障,是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待进行技术创新或引进先进技术后,由于缺乏科学化、高质量的管理手段,使得新技术创效低,影响了企业发展。
(二)管理模式僵化,缺乏品牌意识
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而生产是创利的最直接手段,因此,许多中小企业偏向生产投入,而忽视了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造成产销失衡、产品过剩。管理战略是很多大企业赢得成功的条件,而中小企业较少采用全局性、长远性的管理战略,而采用“一叶障目”的管理方式,这影响了企业长远发展。绝大数中小企业仍采用粗放化的管理模式,满足以原材料、廉价劳动力创利,缺乏品牌意识,技术支持度低,使中小企业长期处于“只加工、零品牌”的产业链低端。
(三)管理制度残缺,基本保障不力
制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维持企业规范化经营、发展的关键。目前企业均认识到制度管理的重要性,均采用了一定的管理制度,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具体到企业制度细化、健全来说,中小企业还存在众多问题,如企业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内外监督机制不完善、权责不明、部门化管理制度缺失、缺乏风险管理制度、具体可行操作制度甚少、参照性制度成分大、企业本土化的管理制度较少等。众多问题的存在,不但影响了制度的执行与落实,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科学性。
(四)科技投入甚少,信息管理欠缺
技术创新是转型升级的关键,尤其在现代信息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条件下,技术创新已是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因此,中小企业必须适应转型升级要求,调动多种资源、采用多种手段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实现。然而,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践来看,存在以下问题:可支持技术创新的条件不足,如企业封闭自守,技术创新难以联合高新行业,未与技术中介进行交流;信息化建设落后,如企业信息化管理重视度不足,未全面了解政府相关政策,信息化人才缺失,企业设备、技术难以支持信息化管理等。
(五)管理不佳,忽视企业文化构建
企业管理创新关键在于企业工作者发挥力量,因此,要实现管理创新,必须以调动企业员工创新积极性为前提,但由于中小企业传统式管理模式的限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人才开发、引进、运用等方面缺乏科学性,使得员工处于“被管理”“被制约”状态,很难实现思想的解放、自由民主地发表自己的建议、大胆得进行创造,造成企业缺乏活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象征,指引企业前行,潜移默化员工思想、行为,但很多中小企业忽视企业文化构建,或是借用大企业文化,缺失独具特色的内部文化,使得企业内部缺乏创新气息,影响了管理创新的实现。
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路径
(一)转变管理观念,构建创新体系
中小企业要全面认识现阶段国内外、行业内外部及企业内外部形势,将创新理念深入到企业管理之中,革新企业管理手段与方法,并以大企业成功管理案例为参照,结合企业实际,对企业生产经营、人事、财务、组织、技术等方面进行管理创新,以制度管理创新为突破口,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一层管一层、一级管一级、监管得力、决策民主”的管理体系。
(二)探索创新模式,创建行业品牌
落后的管理模式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中小企业要树立“管理推进生产、战略有助发展、技术创就品牌”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适应于企业发展的新管理模式。探索过程中,首先应积极学习先进管理模式,将成功管理模式与本企业实际结合,以成功模式为总框架,内化企业本土管理方式,形成一个“外结内实”的管理模式;其次,转变传统浅显化的管理理念,将战略性管理深入到企业管理之中,管理深入到市场、经济动态、内外环境、政策、社会等各个方面,形成全局管理、长远管理的理念,根据企业基础、发展方向、潜力制定企业规划,指导企业发展;最后,转变被动生产、粗放管理的观念,管理中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进行企业内部结构调整,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并借助本企业优势,实现产品品牌创建,推动企业转型。
(三)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各项保障
制度管理创新是管理创新的重要方面,是其他领域创新的引导因素,中小企业必须深入到企业各层面进行制度创新,以实现制度化管理作用。健全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权责统一制度、职业经理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信息管理制度、法人治理制度等;将企业各方面的管理以制度形式规定下来。中小企业要细化内部制度:制度创新关键在于本土化制度、规范的引入,中小企业应从本企业、本行业出发,细化各项管理制度,如信息化管理制度中增加技术引进管理制度、对外合作管理制度、技术运用规范等,以指导科技创新的实现。
(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构建运营平台
信息时代下,信息化程度是企业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因中小企业信息化比率低、投资较少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低,而信息化基础薄弱反过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中小企业要在信息时代赢得一席之地,必须强化信息化建设。首先,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推广平台,如建立企业网站、企业电子邮箱、客户服务网站等,运用即时通信系统、电算化管理技术、CAD系统等,实现员工间、企业与客户间、企业与企业间相互交流;其此,展开全面化的信息建设,建立企业GSP系统、PDM系统、运营管理系统等,形成网状的网络化管理模式;最后,实施信息化战略支撑工程,在车间与供应链间全面应用信息化软件,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使企业管理者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以促使企业根据市场环境调整策略。
(五)关注人本管理,构建特色文化
在对企业人员进行制度性、刚性管理的同时,积极采用柔性管理方式,关注人本发展,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创新热情。对企业员工尤其是技术人员进行岗位培训、计算机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革新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提升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刺激他们进行岗位、技术、专业创新;深入员工实际,采用激励机制,以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短期奖励与长期奖励相结合、岗位奖励与创新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刺激他们融入到创新管理中;提升管理的民主性,根据企业各部门实际、结合企业发展目标,选择先进性的员工代表,使其参与到企业创新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及落实中,提升企业员工主人翁意识,营造一个“管理创新,人人有责;管理创新,人人参与”的大环境。
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员思想、思维及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管理创新中还应发挥柔性因素作用的发挥,根据企业专业性、服务性及行业性特征,制定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灵动、团结、奋进、特色、创新的企业文化,建立具有凝聚力的企业价值观,为管理创新提供一个“以人为本、服务客户、突出特色、敢于创新”的环境氛围。
中小企业要应对当下转型冲击,必须转变其传统的管理观念,从制度、人才、技术、信息、企业文化等各方面革新管理,而只有如此,中小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新生与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群.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11(10).
[2] 吴群.转型升级期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企业经济,2011(8).
[3] 夏晓林.试论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J].科技与企业,2012(11).
[4] 王君华.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6).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私募股权投资 融资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以创新为使命和生存手段的企业,主要从事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等活动,因其创新性和高成长性已成为我国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由于内外部各因素影响,现阶段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问题,制约着该类企业的发展壮大。
私募股权投资(广义PE,包含企业各个时期所进行的投资)主要通过非公开的方式向机构或个人募集资金,对非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性投资,并通过被投资企业的上市、并购、股权转让等一系列方式,最终出售所持股份得以获利。私募股权投资正以其特有的融资优势逐渐成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题
作为中小企业中最具活力的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需不断创新技术,对资金需求依赖度较高。然而,其融资渠道并不畅通。
(一)内部融资难
企业的融资过程一般多始于内部融资,来源主要为企业创立者自有资本及企业税后留存利润的再投资。内部融资最大的特点就是融资成本低、风险小、操作简单,是最直接的资金来源。一个内部融资占主导的企业对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吸引力极大,有助于提高企业外部融资能力。但实际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资本积累速度较慢,且留存利润较少,内部融资仅能帮助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需求压力。
(二)银行贷款难
受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2011年中小企业履步维艰。据工信部《2011年1-12月轻工业运行情况报告》显示,“2011年以来,银行信贷额度受控,仅有15%左右的中小企业能从银行等金融机构争取到新的贷款,大部分中小企业基本贷不到。与此同时,中小企业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上普遍上浮20%-30%,有的甚至高达50%”。
造成中小企业向银行“贷款难”、“贷款贵”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成立时间短,资产总量小,缺乏可供抵押资产;管理基础薄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不透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高,且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这些特征增加了银行对其贷款的风险成本、管理成本和监督成本,导致银行贷款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我国商业银行对贷款企业“抓大放小”,“热衷”于向大型企业放贷,科技型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三)上市融资难
国内上市的高门槛,再加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生产规模小、经营风险高、业绩不稳定,使得很多企业在发展初期基本无法通过公开上市来实现融资目标。
1.主板(含中小板)上市要求高
严格的主板(含中小板)上市条件严重制约着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上市速度和市管理办法》中规定:“发行人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上交所、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修订)》中规定:“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后申请其股票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仅股本总额一项主板上市条件就足以将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2.创业板上市条件门槛高
创业板往往吸收的是已经成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门槛仍比较高。如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000万元、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等条件,使绝大多数科技型中小企业仍然难以挤进证券市场的大门。
(四)债券融资难
在我国债券市场的主要融资工具中,国债、央行票据、金融债、公司债的发债主体分别为国家、央行、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发债主体一般为大中型企业。而科技型中小企业单体发行债券则相对困难,因此可采取集合债券、集合票据和集合信托等抱团发债模式进行融资,优势在于企业可以突破信用、规模等约束。但目前三种债券发行量都还不高,仍面临发行门槛高、发行成本高、发行程序复杂、担保困难等问题。
综上,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内部融资、银行贷款、谋求上市或者集合债券融资等直接或间接融资方式都不易融到资。私募股权融资作为直接融资方式的一种,是否能够成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呢?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私募股权融资的优势
据清科中心统计,2011年中外创投机构于中国大陆市场共计发生创业投资案例1503起,其中披露金额的1452起投资涉及投资金额共计127.65亿美元;全年共计发生私募股权投资(狭义PE)交易695起,其中披露金额的643起案例共计投资275.97亿美元。全年2198起投资主要分布于互联网、清洁技术、电信及增值业务以及生物技术、医疗健康等科技类型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凭借其自身特性聚焦着私募股权投资者的投资目光,与此同时,私募股权基金的介入在为企业注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附加价值,有助于成功“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
(一)企业特性,符合投资机构偏好
私募股权投资者偏好于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成长、高收益、高技术含量特点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这类企业注重自主创新,较易在专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研制出高技术附加值的产品并带来高的产品边际利润,一旦创业成功,便可为私募股权投资者带来高收益回报,完全符合私募股权投资者的投资偏好,这使二者得以很好地契合。
第一条为贯彻《国务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若干配套政策》(国发[2006]6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关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暂行规定的通知》([1999]47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引导基金)专项用于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
第三条引导基金的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从所支持的创业投资机构回收的资金和社会捐赠的资金。
第四条引导基金按照项目选择市场化、资金使用公共化、提供服务专业化的原则运作。
第五条引导基金的引导方式为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
第六条财政部、科技部聘请专家组成引导基金评审委员会,对引导基金支持的项目进行评审;委托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创新基金管理中心)负责引导基金的日常管理。
第二章支持对象
第七条引导基金的支持对象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创业投资的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具有投资功能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以下统称创业投资机构),及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
第八条本办法所称的创业投资企业,是指具有融资和投资功能,主要从事创业投资活动的公司制企业或有限合伙制企业。申请引导基金支持的创业投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
(二)实收资本(或出资额)在10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或者出资人首期出资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且承诺在注册后5年内总出资额达到10000万元人民币以上,所有投资者以货币形式出资;
(三)有明确的投资领域,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累计5000万元以上;
(四)有至少3名具备5年以上创业投资或相关业务经验的专职高级管理人员;
(五)有至少3个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的成功案例,即投资所形成的股权年平均收益率不低于20%,或股权转让收入高于原始投资20%以上;
(六)管理和运作规范,具有严格合理的投资决策程序和风险控制机制;
(七)按照国家企业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有健全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
(八)不投资于流动性证券、期货、房地产业以及国家政策限制类行业。
第九条本办法所称的创业投资管理企业,是指由职业投资管理人组建的为投资者提供投资管理服务的公司制企业或有限合伙制企业。申请引导基金支持的创业投资管理企业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第(一)、第(四)、第(五)、第(六)、第(七)项条件;
(二)实收资本(或出资额)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
(三)管理的创业资本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第十条本办法所称的具有投资功能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是指主要从事为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技术服务和融资服务,且具有投资能力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服务中心等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申请引导基金支持的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本办法第八条第(五)、第(六)、第(七)项条件;
(二)具有企业或事业法人资格;
(三)有至少2名具备3年以上创业投资或相关业务经验的专职管理人员。
(四)正在辅导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低于50家(以签订《服务协议》为准);
(五)能够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固定的经营场地;
(六)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或委托管理的投资累计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
第十一条本办法所称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服务,成立期限在5年以内的非上市公司。享受引导基金支持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二)职工人数在300人以下,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在30%以上,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在10%以上;
(三)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下,净资产在2000万元人民币以下,每年用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经费占销售额的5%以上。
第三章阶段参股
第十二条阶段参股是指引导基金向创业投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在约定的期限内退出。主要支持发起设立新的创业投资企业。
第十三条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创业投资机构作为发起人发起设立新的创业投资企业时,可以申请阶段参股。
第十四条引导基金的参股比例最高不超过创业投资企业实收资本(或出资额)的25%,且不能成为第一大股东。
第十五条引导基金投资形成的股权,其他股东或投资者可以随时购买。自引导基金投入后3年内购买的,转让价格为引导基金原始投资额;超过3年的,转让价格为引导基金原始投资额与按照转让时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的收益之和。
第十六条申请引导基金参股的创业投资企业应当在《投资人协议》和《企业章程》中明确下列事项:
(一)在有受让方的情况下,引导基金可以随时退出;
(二)引导基金参股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
(三)在引导基金参股期内,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总额不低于引导基金出资额的2倍;
(四)引导基金不参与日常经营和管理,但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情况拥有监督权。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可以组织社会中介机构对创业投资企业进行年度专项审计。创业投资机构未按《投资人协议》和《企业章程》约定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的,引导基金有权退出;
(五)参股创业投资企业发生清算时,按照法律程序清偿债权人的债权后,剩余财产首先清偿引导基金。
第四章跟进投资
第十七条跟进投资是指对创业投资机构选定投资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基金与创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
第十八条创业投资机构在选定投资项目后或实际完成投资1年内,可以申请跟进投资。
第十九条引导基金按创业投资机构实际投资额50%以下的比例跟进投资,每个项目不超过300万元人民币。
第二十条引导基金跟进投资形成的股权委托共同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管理。
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应当与共同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签订《股权托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股权退出的条件或时间等。
第二十一条引导基金按照投资收益的50%向共同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支付管理费和效益奖励,剩余的投资收益由引导基金收回。
第二十二条引导基金投资形成的股权一般在5年内退出。股权退出由共同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负责实施。
第二十三条共同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不得先于引导基金退出其在被投资企业的股权。
第五章风险补助
第二十四条风险补助是指引导基金对已投资于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投资机构予以一定的补助。
第二十五条创业投资机构在完成投资后,可以申请风险补助。
第二十六条引导基金按照最高不超过创业投资机构实际投资额的5%给予风险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人民币。
第二十七条风险补助资金用于弥补创业投资损失。
第六章投资保障
第二十八条投资保障是指创业投资机构将正在进行高新技术研发、有投资潜力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确定为“辅导企业”后,引导基金对“辅导企业”给予资助。
投资保障分两个阶段进行。在创业投资机构与“辅导企业”签订《投资意向书》后,引导基金对“辅导企业”给予投资前资助;在创业投资机构完成投资后,引导基金对“辅导企业”给予投资后资助。
第二十九条创业投资机构可以与“辅导企业”共同提出投资前资助申请。
第三十条申请投资前资助的,创业投资机构应当与“辅导企业”签订《投资意向书》,并出具《辅导承诺书》,明确以下事项:
(一)获得引导基金资助后,由创业投资机构向“辅导企业”提供无偿创业辅导的主要内容。辅导期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2年;
(二)辅导期内“辅导企业”应达到的符合创业投资机构投资的条件;
(三)创业投资机构与“辅导企业”双方违约责任的追究。
第三十一条符合本办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引导基金可以给予“辅导企业”投资前资助,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资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辅导企业”高新技术研发的费用支出。
第三十二条经过创业辅导,创业投资机构实施投资后,创业投资机构与“辅导企业”可以共同申请投资后资助。引导基金可以根据情况,给予“辅导企业”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后资助。资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辅导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化的费用支出。
第三十三条对辅导期结束未实施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和“辅导企业”应分别提交专项报告,说明原因。对不属于不可抗力而未按《投资意向书》和《辅导承诺书》履约的,由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依法收回投资前资助资金,并在有关媒体上公布违约的创业投资机构和“辅导企业”名单。
第七章管理与监督
第三十四条财政部、科技部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订引导基金项目评审规程;
(二)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引导基金评审委员会;
(三)根据引导基金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审定所要支持的项目;
(四)指导、监督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对引导基金的日常管理工作;
(五)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引导基金的运作情况进行评估,对获得引导基金支持的创业投资机构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
第三十五条引导基金评审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
依据评审标准和评审规程公开、公平、公正地对引导基金项目进行评审。
第三十六条创新基金管理中心履行下列职责:
(一)对申请引导基金的项目进行受理和初审,向引导基金评审委员会提出初审意见;
(二)受财政部、科技部委托,作为引导基金出资人代表,管理引导基金投资形成的股权,负责实施引导基金投资形成的股权退出工作;
【关键词】生产力促进中心;作用;探讨
生产力促进中心是致力于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化、综合性、公益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它是国家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2年国家建立首批 7个试点中心以来,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发展迅速,初步实现了生产力中心的组织网络化、功能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技术创新服务机构。
1.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不断发展,服务范围越来越广泛。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围绕企业服务层面,主要开展企业策划,管理、技术咨询;产品开发、技术攻关;人才引进、人才培训;专利申请、信息服务;项目申报;企业融资;质量体系咨询认证;国际合作;闲置设备利用等等。二是围绕政府服务层面,主要开展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咨询评估,高新技术企业及产品认证,科技统计等。目前,我国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范围及对象已经从制造业工业企业扩大到了农业领域,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和社会效果。主要有如下表现。
1.1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投入不足。由于地方政府的投入不足,因而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较差,资源严重不足,既没有建立起各种资源数据库,也没有相应的知识积累和案例积累,自身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因而服务水平较低,业务不能正常开展。
1.2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尽管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学历、高技术职称人员不断增加,但生产力从业人员中相当部分未经过专业培训,特别是参加过高层次专业培训的人员较少,专业能力较差,知识单一,既对生产力促进中心本身了解不多,对生产力业务的开展知之甚少,又缺乏从事管理、技术咨询和企业运作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1.3市场发育不成熟。目前,生产力促进中心还没有创出自己的品牌和建立起自己的信誉。社会对生产力促进中心不了解,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的作用认识不够,缺乏信任,从而导致“轻视中介、怀疑中介、嫌弃中介”。
2.发挥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职能作用的思考
综上所述,如何充分发挥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职能作用,是摆在当前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2.1明确定位,确定中心工作重点。纵观各地尤其是大中城市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职能设置,多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创业服务、培训服务、技术服务、科技合作和交流等项业务为主要内容。而作为二、三级的城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环境与大中城市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这些职能与业务有很大一部分难以适合在基层开展。因此,应在全面学习和掌握生产力促进中心相关的工作性质、业务职能、有关政策法规和发展方向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对一些先进地区的基层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成功发展经验进行学习,并深入当地企业和乡镇,全面开展实地调研,并根据区域经济和科技发展实际需求和特点,制定具有自己特色的工作发展战略。
2.2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功能,构建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体系。生产力促进中心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必须组织社会科技力量,依靠高水平的专业化人才。因此,生产力促进中心应与省、市高校院所和有关专家建立各种类型的技术依托合作关系,借助他们雄厚的技术、设备、人才等资源优势,完善中心的服务功能和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同时以全新的运行机制吸纳、整合现有的科研机构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构建科技创新服务支撑体系。
2.3加强信息流通体系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根据区域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开设相应数据库,不断更新和录入新信息,并及时通过各种方式,将信息传递到需求者的手中。同时,利用已建成的网站等渠道,将技术成果和项目信息向外发送,促进研发成果的转化速度,加大转化面。
2.4积极开展人才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围绕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的实际情况,通过依托大专院校办班、聘请专家深入生产一线讲课、举办研讨会和专题讲座、科普培训等多种方式,对企业领导、在职技术人员、一线岗位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农业先进技术的应用率,更大范围地开展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积极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技术、管理、人才、策划、法律法规、创新基金、科技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咨询,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同时,针对当地涉及的重点产业,做好共性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 科技型中小企业 双循环作用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0-045-0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任何一个快速掌握先进知识、创新知识的企业都会获得迅速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掌握了先进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快速发展的动力源。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产业化等工作的企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极为迅速,成为众多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
在美国大约有90%的科技成果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有70%以上能够形成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关。美国IBM、苹果公司都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形式发展壮大,通过不断的发展逐渐成长为全球电脑、手机行业的佼佼者。
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创新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van Auken,Howard通过在44家中小型企业中进行融资实验,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公司所有者并不把资金引导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发现顾问或者咨询机构的财务规划有利于公司所有者制定更好的公司金融战略,提出企业要高度重视财务信息的搜集和整理;Polanyi最早提出了“隐性知识”一词。其实Hayck对于知识的观点中是最早涉及到知识的隐藏性的,但并没有进行定义,他认为知识具有模糊的性质,正是这种性质阻碍了知识的传播;Ziori.Eleni在他的隐性和显性知识概念研究试验中发现增加或者减少隐性知识可以通过培训进行预判,通过实验发现不论知识组被分配到哪里。显性知识都会在培训中得到增长,而隐性知识会保持不变或者减低,他的研究和Cleeremans的预测结果一致。
在融资和融资模式方面,李桂君,王瑶琪等将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四个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股权融资的方式比债权融资的方式更具有优势。
国外学者研究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其发展要依靠对知识的管理和工具的创新性应用,而且大多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并不充裕,因此必须做好引资和融资工作。而国内学者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模式、创新动因以及知识产权等方面。但是对于知识创新对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双循环作用机理细节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本文通过借助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充分理清知识创新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作用,为企业内部的知识创新循环和知识生态体系的建设打下基础。
企业知识创新双循环是指企业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发现并改正企业的例行错误,并且对企业当前运行流程、规范、目标等进行修正。组织学习包括单循环、双循环、第二次以及行动学习的理论;双循环理论作为对单循环理论的发展和升华,通过借助双循环理论来分析能够清晰的理解知识创新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机理。
本文分析知识创新双循环作用按照从微观到宏观的步骤进行(员工双循环、技术开发双循环、整个企业知识体系双循环),通过分析揭示知识创新的动力源以及知识创新的隐性扩散化机理。
一、对于本企业员工个人双循环作用
员工个人的发展受到不同因素(领导风格、知识背景等)的影响,本文从知识创新的双循环作用来分析知识创新对于员工发展的作用机理。通过个人或者企业的知识创新使得企业员工的知识储备量不断增加,这些知识逐渐转化为员工个人的显性和隐形知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知识的不断运用,使得企业员工潜移默化的修正着自身的错误观念,也使得员工的工作流程、工作作风以及工作目标不断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的技能水平不断提升;员工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会随着自身创新能力的增强而得到重视,进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创新能力;团队能力的增强也反过来增加员工的知识储备量,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双循环系统。因此,整个员工的创新体系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正反馈体系。
二、对于本企业技术开发的双循环作用
对于中小科技型企业,知识创新影响较为关键的一部分是企业内部的技术开发,因此将其作为知识创新双循环分析的重要部分。在企业知识创新的驱动下,使得企业技术储备量不断地增加,随着技术储备量的不断扩展使得先前的错误技术认识得到修正,技术开发的流程得到优化,使得技术开发的效率大幅度提升,技术的开发能力得到不断的增强,随着技术错误人士的减少、技术开发流程的优化以及开发能力的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不断的提升;技术的改进和新技术的创造使得企业产品的开发成本逐步减低,技术开发的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因此企业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企业会增加员工的福利待遇,进而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入驻企业,因此形成一个良性的正反馈技术开发双循环体系。
三、对于本企业内部知识系统的双循环作用
从知识创新对于整个企业知识系统双循环作用流图中可以看出,图3中存在众多的因果关系回路,在此择取4条典型因果关系回路简要分析。
知识创新――知识体系――研发成功率――企业创新能力――企业竞争力――产品成本――盈利能力――待遇提升――人才吸引力――成果转化――知识创新。该反馈回路是正反馈回路,揭示知识创新对于整个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吸引众多创新型人才。
知识创新――知识储备――错误观念减少――创新技能――创新能力――创新水平――知识创新。该反馈是正反馈,揭示通过知识创新达到企业内部错误观念的减少,提升创新能力,形成良性的企业双循环作用。
知识创新――知识体系――工艺改进――产品成本减低――盈利能力提升――人才吸引力――知识创新。该反馈是正反馈回路,揭示通过知识创新达到改进工艺流程,实现知识创新的螺旋式上升的双循环作用。
知识创新――成果转化――企业专利数量――创新能力――创新水平――知识创新。该反馈是正反馈回路,揭示通过知识创新使得企业专利数量增多,创新水平得到提升,并形成良性循环。
以上的循环均以知识创新为源头,通过知识创新达到知识储备的增加,进而减少企业、个人的错误认识,实现企业运行流程和工艺的改进,达到双循环的生态循环体系。
四、对于外部知识体系的双循环作用
在企业内部实现良性的双循环体系的过程中,会将企业创新型的技术、知识以及信息等通过知识流、信息流以及创新流的方式传导给外部知识创新体系或协同的创新联盟;其中创新的知识流包含企业内部隐性的和显性的知识,显性的知识能够通过座谈会、企业宣传单页、公司间的交流的方式得到传播,但是隐性知识的传播会受到一定的阻碍,阻碍首先在于知识的特性(隐藏性、专业性),其次在于拥有知识者传播的意愿和表达能力;信息流也可以通过座谈、会议等方式进行传播;创新流的传播方式主要是借助专利权的转让或出租、知识产权转让等;企业内部知识体系通过知识流、信息流和创新流的方式传导给外部知识体系,实现外部知识体系的创新,进而达到外部知识体系的双循环。
其中外部知识体系主要包括供应链企业、竞争企业、战略联盟等,企业内部在知识创新双循环的作用下不断的改革,通过改革和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企业自身的进步逐渐传导给外部知识体系。
当企业内部知识体系的双循环作用传导给产业链企业时,在知识流、信息流和创新流的作用下,实现产业链上游企业库存量降低、供货成本大幅度减低、供货更加及时等方面的进步;下游的产业链企业实现自身销量的增加、产品售卖竞争力增强、产品卖点纷繁,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运行流程更加规范和高效化。在实现本企业知识创新双循环的作用下,企业内部的“三流”传导到竞争企业,竞争企业在外部刺激下会主动改进本企业的运作流程、更新自身的制度规范,最终实现双循环的上升的螺旋式发展;在知识创新企业的双循环的作用下,也促进了整个联盟体系的制度创新和运作流程的变革创新。
五、结论
对于每一个科技型的中小企业而言,知识创新意味着一次蜕变,知识创新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员工、运作流程、工艺流程等等产生良性的双循环作用,在双循环的作用下使得企业的例行错误得到改正,而且企业的运行流程、规范、目标等进行修正,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仅如此双循环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的内部,同时也会对企业外部产生双循环作用,进而产生企业间和产业链上的双循环作用,在不断的双循环的作用下促进企业以及产业链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李毅中.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的报告[R].北京:中国新闻网,2009
[2] van Auken,Howard.The Use of Bootstrap Financing Among Small Technology-Based Firms[J].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EntrepReneur-ship,2004(2)
[3] Ziori.Eleni.The time course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concept learning[J].Consciousness & Cognition.2012(1)
[4] 李桂君,王瑶琪,江俊龙,刘静琳.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特征的案例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1(2)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商学院 山东青岛 266071)
(一)税收政策的界定
税收政策是在一定时期内,政府通过各种税收手段,达到筹集财政收入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策略。税收政策主要由宏观税率、税负分配、税收优惠和税收惩罚四大内容构成。宏观税率指的是总的税收水平,是税收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宏观税率一旦确定,税负分配就通过税种和税率设计来实现,税负分配对于收入的变动、个人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各经济主体的行为均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税收优惠,是国家在确定了宏观税率和税负分配的基础上,根据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目标要求,对某些特定的课税对象、纳税人或地区给予的税收豁免或减少,从而鼓励某些特定地区、行业、企业和业务的发展,或者对某些具有实际困难的纳税人给予照顾,以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税收优惠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干预企业经济行为,诱导企业的经济活动符合宏观经济发展要求。税收惩罚则是相对于税收优惠而言的,指通过规定对纳税人的某种行为多征税,从而达到对这种行为进行惩罚目的的一种经济调节手段。
本文所研究的税收政策主要指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即为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所采取的一系列特别税收措施的总和。
(二)现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我国现行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大部分并不是为中小企业所制定的,但从受益主体来看,基本上或相当大部分是中小企业。
1.乡镇企业政策。乡镇企业所得税可按应缴税款减征10%,用于补助社会性开支,不再税前提取10%.
2.鼓励安置城镇待业人员就业政策。新办城镇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当年安置待业人员超过企业从业人员总数60%的,经税务机关审查批准,可免征所得税3年;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免税期满后,当年安置待业人员占企业原从业人员总数30%以上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减半征收所得税2年。
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取得的营业收入,个人自其持下岗证明在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之日起,个体工商户或者下岗职工人数占企业总人数60%以上的企业自其领取税务登记之日起,3年免征营业税。
3.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企业,经有关部门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新办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并自获利年度起免征所得税2年。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及在技术转让过程中发生的相关技术咨询、服务、培训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免征所得税。
4.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政策。在国家确定的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新办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3年。民族自治地方企业,需照顾鼓励的,经省政府批准,可定期减征或免征所得税3年。
5.支持和鼓励第三产业政策。
(1)对农村的农业生产服务的行业,即乡村的农技推广站、植保站、水管站、林业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种子站、农机站、气象站以及农民专业技术协会、运输业合作社对其提供的技术服务或劳务所获得的收入,以及城镇其他各类事业单位开展上述技术服务或劳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所得税;(2)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收入免征所得税;(3)新办独立核算的从事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所得税;(4)新办独立核算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企业或单位,自开业之日起,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所得税;(5)新办独立核算的公用事业、商业、物资、外贸、旅游、仓储、居民服务、饮食、文教卫生企业或单位,自开业之日起,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1年。
6.福利企业政策。民政部门举办的福利生产企业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安置“四残”(盲、聋、哑和肢体残疾)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35%以上免征所得税;安置“四残”人员占生产人员总数超过10%不足35%的,减半征收所得税。
7.有利于小企业的所得税、增值税政策。现行税制改革确定的企业所得税为33%的比例税率。为照顾盈利较少企业税负能力,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对年利润在3万元以下企业,减按18%征收所得税;3万-10万元企业,减按27%征收所得税。目前国务院决定年销售额180万元以下的小型商业企业,增值税率由6%调减为4%.
二、现行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分析,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政策目标起点不高,支持力度不足
现行的税收政策更多的是被当作一种社会政策工具、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侧重于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却忽视了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政策的制定既没有考虑中小企业自身的特殊性,也没有考虑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正是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正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应该是政策扶持的重点,而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明显不够。
(二)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现行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分散于各个税种的单行法、实施细则中,而且多以补充规定或通知的形式,优惠内容多,补充规定零散,而且政策调整过于频繁,虽然这种做法较好地体现了税收政策的灵活性,但却缺乏系统性、规范性和稳定性,缺乏有效的法律保证,透明度低,不利于实际操作,影响到中小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制定,也使得政策措施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不利于实现公平税负和平等竞争。
(三)税收优惠政策低效
税收优惠政策方式单一,范围窄,间接优惠政策少,造成税收优惠政策的低效。现行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局限于税率优惠和减免税等直接优惠方式,而像国际上通行的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延期纳税、专项费用扣除等间接优惠方式运用较少。这样,不能真正体现公平税负、平等竞争的原则,不利于鼓励中小企业对于投资规模大、‘经营周期长、见效慢的基础性投资。此外,对中小企业缺乏降低投资风险、筹集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引导人才流向、鼓励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且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企业开办之时。
(四)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合理
现行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设计不合理,没有真正起到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例如,企业所得税实行的18%和27%的优惠税率,由于采用了全额累进税率的设计,使得两档税率的临界点附近税负增长过快,税负不合理,抵消了低税率的作用,使中小企业的税后收益降低。同时,适用优惠税率的应纳税所得额标准则定得太高,使得不少应予扶植的中小企业得不到扶持照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增加投资、扩大规模,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五)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导向不明
现行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导向不明,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应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要体现鼓励、允许和限制精神,引导中小企业的资金、资源流向国家巫需发展的产业,而现行优惠政策未能充分体现导向性原则。
(六)现行税收政策对中小企业存在歧视和限制1.现行增值税税制对中小企业存在歧视和限制
现行增值税税制把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凡达不到销售额标准的纳税人,一般不得认定为一般纳税人,都划为小规模纳税人征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税规定是:进项税额不允许抵扣,也不得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经营上必须开具专用发票的,要到税务机关申请代开,而且只能按“征收率”填开应纳税额。这不但加重了小规模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而且购货方因不能足额抵扣进项税额不愿购买小规模纳税人的货物,使占总纳税户80%甚至90%以上的小规模纳税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阻断了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之间的正常经济交往,严重地影响到中小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增值税两类纳税人的界定不合理,把中小企业大量地划为小规模纳税人,再加上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实际仍然偏高江业企业6%,商业企业4%),税负超过一般纳税人,严重地影响到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发展;同时,现行增值税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企业购置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得不到抵扣,加重了税收负担,降低了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这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2.现行所得税制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现行企业所得税制仍实行内外两套税法,对外商投资企业优惠多,税负轻,对内资企业优惠少,税负重;同属内资企业,又是对大型企业优惠多,对中小企业优惠少,税负偏重。据测算,现在内资企业的实际税负率比外商投资企业高出约一倍左右,其中内资中小企业实际税负率则更高。这主要是以下税收政策规定造成的:
(1)税收优惠政策过少。《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诸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实行“两免三减半”的优惠,而内资企业只对设在经国务院批准的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特定地异的企业可享受15%、24%的优惠税率,大部分中小企业享受不到这一优惠。
(2)费用列支标准过严。外商投资企业对工资支出、利息支出、广告费支出、公益救济性捐赠等许多支出项目,基本上都可税前据实列支,而内资企业无权受这一优惠。如工资支出,内资企业实行计税工资,尤其对沿海和经济发达省和高科技产业而言,严重脱离实际工资水平,加重了内资企业的税收负担;除些不经批准实行工效挂钩的大型企业还可享受一些优惠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则无法享受优惠,税负不公。
(3)折旧年限规定过死。外商投资企业经批准不少是实行加速折旧,内资企业则限定过死,特别是很多中小企业机器设备超负荷运转,磨损很快,折旧计算贝、不予照顾,加重了税收负担。
(4)扩大投资税负过重。外商投资企业分红的利润用于再投资,可退还的部分企业所得税,而内资企业股东权益转增资本金还要再缴纳一道个人所得税税负明显偏重,不符合公平税负的原则。
三、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一)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支持取向选择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运用税收政策手段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税收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要坚持税制统一,税负公平的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对现行的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清理、规范和完善,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平等竞争、税负从轻、便于征管的原则,并以正式法规的形式予以颁布,以增强税收政策的规范性、稳定性和透明度,使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具有有效的法律保证,以此积极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税收环境,引导中小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
2.运用税收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不能夸大税收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不能片面强调税收手段的运用,税收手段也有其局限性。论文格式要科学选择税收手段的作用方式、方法和作用范围;注重发挥加速折旧、税收投资抵免、风险投资扶持、费用扣除等间接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注重系统的观点,与其他政策手段,如财政支出、投资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等的配合运用。
3.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要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当前及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方向和重点应当明确为:
(1)支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要把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作为一个明确的政策目标,通过培育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和必要的政策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大力推进技术进步,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素质和产品竞争力,加快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2)支持发展特色型中小企业。要把特色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与促进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加快培育优势特色型中小工业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
(3)鼓励发展服务型中小企业。要把发展信息服务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和会计、咨询、法律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旅游业、社区服务业,作为中小企业着力发展的重点产业,引导中小企业向生产生活服务型领域拓宽。
(4)积极推动发展外向型中小企业。要把积极推动外向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一个重要战略举措,鼓励和引导企业主动出击,参与国际竞争,使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让中小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
4.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应与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在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时,应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对目前产业结构与产生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加以调整,推动传统产业的调整和升级,培育和发展产业,发展高新技术,改业,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5.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应与就业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当前我国就业压力仍然很大,促进就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是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因此,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应充分考虑我国的这一特殊国情,这对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充分就业,支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深远意义。
6.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应与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结合起来。针对东西部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客观差距,应结合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加大对东北、中西部中小企业的税收扶持力度,促进东北、中西部地区等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要建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方式比较单一,主要采用减免税方式,而此种方式的过度运用导致税收收入大量减少,使财政紧张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建议借鉴国外的经验,采用灵活多样的税收优惠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应当注重采用加速折旧、延期纳税、投资抵免等税收优惠方式。这些税收优惠方式实质只是将资金的时间价值让渡给了企业,既不会造成过大的财政压力,又能够“四两拨千斤”,使企业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缓解资金短缺,从而可以获得政府与企业“双赢”的效果,非常适合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运用。
2.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在覆盖范围上主要局限于企业的初始创建环节,而缺少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对其在产品和技术研发、设备更新、增资、再投资以及改制等企业发展关键环节的政策扶持。建议应针对这些环节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具体设想是:
(1)对中小企业为研发新产品、新技术而添置或更新的设备,可按其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免企业所得税,或允许其对所购置的设备实行加速折旧,以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
(2)对中小企业的股东将在企业获取的利润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企业注册资本的,比照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对外商再投资退税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例退还该利润额己经缴纳的所得税部分。
(3)对中小企业改制、重组、上市等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3.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目前涉及税种太少,且主要集中在企业所得税一个税种,限制了税收对中小企业的调控和支持力度。建议应注重发挥不同税种对中小企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应下放给其地方政府更多的税收管理权限,使他们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通过多税种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企业加以扶持,以便促进这些地区中小企业更快发展,振兴地方经济,尽快改变这些地区的经济落后面貌,促进我国不同区域间平衡发展。
4.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忽略了与其他政策手段的配合,从而难以构建起完整的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鉴于此,今后应注重税收优惠与其他政策的配合,具体建议是:
(1)配合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产业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投资方向的引导。对于高污染、高能耗、与国家产业政策相悖或布局缺乏合理性,且经济效益十分低下的企业,几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限制,绝不能盲目地通过税收优惠手段加以扶持。而对那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布局合理、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如从事环境保护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和安排城镇下岗职工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企业,可考虑给予税收优惠。因此税收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应采取“特惠制”,而非“普惠制”.
(2)配合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通过对向中小企业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以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问题。要与政府的相关的金融政策和措施相配合,对向中小企业提供优惠贷款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印花税等税种上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
(3)通过对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的税收优惠,促进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由政府组建或资助民间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我国近年来出现了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机构。据统计,目前全国己有近万家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机构,但是这些担保机构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资金薄弱、担保实力不足问题,远不能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需要,其自身的经济效益也不够理想。为促进它们发展壮大,政府应运用包括税收在内的政策工具给予支持和扶助。
(4)我国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国家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并规定该项基金的来源除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外,还包括基金收入和捐赠等。为配合这一举措,建议对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的运营收益应予以免税;对企业和个人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提供的捐赠应允许按照一定标准在其所得税前扣除,以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三)促进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税收措施在明确中小企业税收政策支持取向和建立相关税收政策体系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促进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税收措施:
1.完善现行增值税税制,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1)扩大增值税按一般纳税人征收的比重。从事工业生产加工和修理、修配的中小企业,凡生产场所比较固定、产销环节便于控制、能按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的,都可认定为增值税纳税人,享受增值税进项税额允许抵扣的待遇。中小企业中从事商业经营,年销售额未达到180万元标准的,如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经批准也可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中小企业在达到一定条件后,允许自行选抒纳税办法,也可改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计算纳税。
(2)进一步调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贯彻公平税负的原则,减免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缩小增值税两类纳税人之间的税负差距,促进小规模纳税人生产经营正常健康发展,应进一步调低征收率。工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可以调低为4%;商业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可以调低为3%.
(3)增值税及早“转型”.我国现行生产型增值税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对资本有机构成高的中小企业更为不利。根据我国当前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必须抓住机遇,认真总结东北三省“转型”试点的经验,抓紧在全国范围先选择特足地区、若干基础产业全面试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对当年新增固定资产已缴纳的增值税给予抵扣,逐步实现增值税转型,从而消除重复课税,鼓励固定资产役资,加速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2.改革现行所得税税制,减轻中小企业的税收负担。
(1)统一所得税,以法人身份来确定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统一后的所得税规范税基、统一费用扣除项目和税前列支标准。合理确定所得税税率,税率采用比例税率,可定为25%,从照顾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可对小型微利企业实行20%的比例税率。这样既考虑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国情,又不至引发贸易争端和违反WTO相关规则。
(2)放宽税前费用列支标准。两税统一后的企业所得税法税前费用列支标准,原则上应向现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税前费用列支标准靠拢,彻底消除对内资企业的限制,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改革的重点是:一要取消“计税工资”的不合理规定,改按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全额税前列支;二要取消对公益性、救济性捐赠等的限额规定,准予税前列支;三要取消只准按国家银行贷款利率标准列支利息的规定,对不违反现行法规的融资利息支出,都应准予按实税前列支,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3)扩大中小企业税收优惠范围。统一、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应改变现行的以地区优惠、经济性质优惠为主的税收优惠政策,改为以产业倾斜和特定地区为导向的优惠,优惠形式也要多样化。出于政策目的考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宜由单一的直接减免税,改为采用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专项费用扣除、延长税收宽限期、放宽费用列支、再投资退税等间接优惠方式,以体现对中小企业的鼓励、支持和引导。并应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优惠范围。重点是要采取以下税收优惠措施:一要适应扩大新办企业定期减免税的适用范围,不仅限于部分第三产业可以减免,对生产领域新办的中小企业也可给予定期减免税扶持;二要准许个人独资和合伙经营的小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间选择,股息允许税前列支;选择按个人所得税纳税的,股东应得的股息、红利,并入股东个人所得征税,避免重复征税;三要对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等欠发达地区创办的中小企业,授权省级人民政府给予定期减免税照顾。
3.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税收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应体现在:降低科技开发成本,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进程;降低科技投资的风险,刺激科技投资的不断增长;支持中小企业应用新成果,引进新技术,更新生产设备,加快技术改造;支持新兴产业迅速成长,鼓励技术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带动本国技术产业发展。
(1)鉴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密集和直接物耗率低的特点,可考虑率先对其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轨,以减轻其增值税负担偏重的问题,降低中小企业高新技术化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刺激其投资扩张的欲望。
(2)推行投资税收抵免制度,对中小企业投资于政府鼓励的科技项目,允许按本年投资金额的一定比例或按超过基数部分的一定比例抵扣,缓解资金困难、设备陈旧的问题。
(3)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中小企业也必须不断更新设备,不断开发新产品,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的中小企业的机器设备,允许实行加速折旧,缩短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率,以促进中小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4)建立准备金制度,允许中小企业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发展科技的准备金,用于研究开发、技术革新和技术培训。或者选择对中小企业的研究开发费用据实扣除。
(5)针对高新技术行业高智力劳动成本高的情况,提高技术研究开发人员的讨税工资标准;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实现的收益(如特许权转让收入、研究成果转让奖励所得等)应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照顾;对外国技术人员在本国技术服务的所得,给予一定的个人所得税优惠。
(6)对先进设备的引进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对国外技术输出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技术转让费,对单位可按低税率征收预提所得税或免税,对个人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予以优惠照顾;对本国企业技术输出所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可按一定比例在应税所得中扣除。
4.鼓励对中小企业投资
对中小企业在其利润和规模未达到一定额度之前,可考虑免除企业所得税;对中小企业用税后利润转增资本的再投资行业,给予税收抵免,鼓励中小企业将所获得的利润用于再投资;投资的净资产损失可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以体现政府与中小企业共担投资风险。对个人和民间资本进入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取得的利得,免予征税。
5.缓解就业压力
要继续保留对安置待业人员、安置下岗员工、安置残疾人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现有中小企业凡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占生产人员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考虑免除企业所得税。对新办中小企业凡当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占生产人员30%以上(含30%),3年免征企业所得税,当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不足职工人数30%,3年内可按计算的减征比例减征企业所得税。
6.支持人力资源开发。
(1)鼓励人才向中小企业流动。对中小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中高级管理人员,取消其计税标准工资的限额,允许按照实发工资额在税前扣除;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的奖励也可以在税前扣除。
(2)对中小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投入予以税收上的支持。允许中小企业以高于一般企业的比例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在税前扣除;对中小企业为购置用于培训的设备发生的费用,作为专项费用在税前扣除;对社会上的各类培训中心、职业技术学院和大中专学校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向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服务所收取的培训收入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
7.提供政策咨询,加强税收服务。
对中小企业可以进行征纳税方式的创新,简化纳税申报和办理纳税事宜的程序,延长纳税期间,对部分规模小、会计核算不规范的中小企业可以实行简易申报和合并申报的办法。税务部门应加强信息提供、纳税辅导、税收宣传和纳税培训等服务,尽量减少中小企业因不熟悉税收政策法规而造成的纳税中的种种失误,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8.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中小企业担保资金,同时鼓励各类商业性担保公司的设立。在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支持作用,对地方性非盈利性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可以给予5-10年的免征营业税的照顾。
附:案例
在我国,新办软件企业希望充分利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达到企业快速发展的目的,而因许多企业对政策运用不够灵活,没有享受到税收优惠。本文通过A软件开发公司筹划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实际案例,以说明新办软件企业如何灵活利用国家有关政策,合理合法地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提供一种模式,以供相类似企业在筹划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时参考借鉴。
A软件开发公司是2008年6月1日开办的企业,主营范围为计算机硬软件的开发、生产、销售,其自主研发的CAD辅助设计软件,同时获得省信息产业厅软件产品登记证。该企业于2008年进入获利年度,当年应纳税所得额40万元,按2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预测该公司2009-2013年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前的应纳税所得额为-600万元、-400万元、-200万元、0万元和1200万元。2011年1月(2010年上报资料的认定),企业被批准成为软件企业。同年因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文件规定,经企业申请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根据以上情况,公司预计2014-2018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6000万元/年,折现率为10%.我们可以对该公司的纳税情况分析如下:2008年度,该公司是新办企业,但无税收优惠,公司应纳企业所得税为10万元。2009年度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为-600万元,企业所得税为0万元。2010年度企业被同时认定为软件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一、技术创新对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一)技术创新及产业竞争力的要义
创新,最早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的。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后来人们将其归为五个创新,即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技术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技术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和将已有技术进行应用创新。此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发展成为侧重研究技术创新的扩散的“轨道”和“范式”等问题,包括线性范式和网络范式和区域创新与集群创新理论。不过,随着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又分为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制度创新学派和国家创新系统学派。
竞争,是互相争胜的意思。竞争力,泛指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社会实体或个体以竞争制胜的能力。竞争力具有比较性、利益性、动态性和过程性四个特征。广义上的产业竞争包括区域内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竞争,不同区域同一产业的竞争,而狭义的产业竞争仅仅是指同一产业的竞争。波特(1997)认为,产业竞争力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的产业在国际市场或区域市场所具有的竞争能力,而且产业聚集规模、政府产业政策、需求状况、产业的基础设施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会影响产业竞争力。
(二)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常伟、赵维双(2002)在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竞争力的相互关系的研究认为,企业既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产品在品种、性能、质量等方面实现差异化,又可以通过节约成本的形式扩大市场份额,以规模经济的形式提高竞争力,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也能相应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抵御能力。而钟祖昌、陈功玉(2002)主张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活动很难在短期内一次性完成,只有通过连续性的技术创新活动,不断累积创新成果,才能最终形成核心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Rajiv Kumm和Doren Chadee(2002)认为,通过技术创新,企业可以以“快速跟进者”的身份加入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并因此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自己更加专业化,并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笔者认为,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是相互促进的过程,对于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活动,将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而竞争力的提高将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活动,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而对于未充分进行市场调研而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由于新产品投放后不符合市场需求,无法收回技术创新成本,会造成技术创新失败,最终降低企业原有的竞争力。
二、福建省动漫产业发展与竞争力现状
(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比较快
动漫游戏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动画、漫画和游戏等为表现形式,包含动漫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动漫游戏新品种等动漫游戏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动漫游戏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福建省动漫产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起初是以作坊式企业为主,主要加工对外动画片及其相应所的衍生产品。随着2006年以来福州、厦门软件园内两个动漫产业基地的建立,福建省动漫游戏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开始进入前期筹备阶段。2008年,总投资3.5亿元的武夷山市创意动漫产业园区通过专家认证,总投资10亿元的长乐“海西动漫创意园”也开工建设。同年12月,厦门软件园影视动画产业区被确定为第四批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福建省动漫产业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环境。福建省动漫产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从规模上看,2006年动漫产业产值才4亿元,而到2011年动漫产业产值已经增长至56亿元,而且从2006-2011年福建省动漫产值占全省GDP的比重也明显上升,2010年最高时达到0.328%;从发展速度上看,动漫产业产值年均增速为95.8个百分点,仅2007年的产值就比上年翻了三倍(具体产值与增速见下表1)。这段时期以来福建省动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已成为也是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和推动福建省GDP增长的新兴力量。
(二)企业主要集中于福州和厦门两地,规模以上型企业较少
目前,福建省动漫游戏企业主要集中于福州和厦门两地,占全省动漫企业数量的90%以上。随着福州和厦门两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的建设,将有更多的动漫游戏企业入住其中,福建动漫产业“双城记”的地域分布趋势明显。虽然福建省动漫企业成长迅速,2011年动漫企业数已超过200家,从业人员近2万人;有7家企业收入超过亿元,较2010年新增3家;23家企业收入超千万元,较2010年新增15家,但是真正的规模级别企业还是较少。福州网龙公司是动漫游戏企业中的佼佼者,2008年的5.96亿元的收益占全省动漫游戏产业总收益的26%。2011年,网龙总收益达到7.61亿元,比前一年增长43.1%,而且其收益占福建省动漫产业产值比重最高时也达到37%(见图1)。此后,随着网龙比重的下降,福建省动漫企业呈现“几家独大,数目众多”的市场竞争格局。此外,福建省时代华奥动漫有限公司、福建天狼星动漫有限公司和厦门吉比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也是动漫企业中的领军人物。
(三)福建省动漫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竞争力现状
动漫产业的知识性决定了其技术研发的重要性。现阶段福建省动漫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原因是中小型动漫企业居多,自有资金和获得的银行信贷都比较有限,而政府的资金支持分摊到企业时也只是杯水车薪,研发投入不足;再加上高端技术人才往往偏好大型企业和企业创新氛围的欠缺,造成大量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偏弱,直接限制了其竞争力的提高。少数规模级别的动漫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一方面在自有资金和银行信贷方面比中小企业更有优势,另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高技术人才和进行创新团队的有效管理,因此竞争力也比较强。比如,网龙公司现今投入总收入的2/3的费用同时研发五款3D游戏《地下城守护者世界》、《变形金刚在线》、《神秘武侠游戏》、《FPS新游戏》、《网络创世纪》,显示出网龙进军3D游戏领域的雄心。
总体而言,福建省动漫产业的竞争力偏弱,除了技术创新水平的限制外,完整产业链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完整的产业链使企业不仅可以尽快收回前期动画制作的成本,还能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目前在福建省动漫游戏企业中,有衍生产品的企业只占了65.7%左右,其中47.8%的企业生产电子游戏,34.8%企业生产玩具,26.1%的企业生产服装,13%的企业生产食品。因此,完整产业链的缺失也阻碍了福建省动漫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三、福建省动漫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模式
(一)产学官研互动的技术研发模式
产学官研结合的技术研发模式,是指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以合作创新为目的,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优势互补为前提,共同克服研发中的高投入、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而达到规避风险,缩短产品研发周期,以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技术研发形式。其中,福州和厦门动漫产业基地的建设,以及福建省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打造,也主要是利用这种模式。
产学官研的模式有两种,即在政府的支持下,一种是企业和高校等科研机构通过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共同研发,如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文化产业系与福州华冠动漫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模式;二是由企业直接设立大学或具体专业学院,对内可以对员工进行培训,对外可以招收学员,如网龙公司于2007年设立网龙大学,旨在更快更好地培养出动漫游戏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产学官研的技术研发模式,不仅能为动漫企业掌握现有技术提供良好的机遇,还为将来的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以承接动漫产业为契机的技术转让模式
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不少动漫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闽台两地素有深厚的文化渊源(土也缘、血缘、文缘、商缘、法缘),因此与台湾的动漫产业对接是海西动漫发展的主牌,其中福州、厦门是最理想的承接地。而且2011年9月初,日本动漫协会会长、“天才动画大师”月冈贞夫,日本著名动漫软件EEL-SYS创办人川上阳介等日本动漫大师在赴闽考察动漫游戏产业时,也表达了与闽日动漫游戏产业合作的兴趣。
因此,在承接台湾和日本的产业转移时,福建动漫企业可以加强对移出方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实现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目前,福建省动漫企业每花1元钱引进技术,只有约0.07元用于消化吸收,而工业成长时期的日本和韩国都是花5元至8元进行消化吸收和技术创新。对于代工企业,要积极进行战略转型,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争取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突破,培育自主品牌,增强自我研发能力。
(三)企业联合技术研发模式
企业通过参与联合研发,既可以快速获取自己所需的技术,又可以分散研发活动的风险。比如在通讯领域,中国电信联合微软开发即时通信软件“天翼Live”,中国移动与沃达丰、软银合作构建跨手机终端平台,以及中国联通宣布加入谷歌组建的开放手机联盟等,都是合作的典范。而在动漫游戏领域也不乏联合研发的经典案例,比如《梦幻诛仙2》是一款汇聚了众多领域一流研发团队,在中国、北美、韩国均设立研发中心,多企业跨国界联合开发的游戏产品。
福建省有大量中小型的动漫企业,而动漫产业技术研发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工作,由于他们各自的资金、抗风险能力不足,因此通过签订技术共享协议,进行联合研发将成为企业之间技术创新的有效模式。随着动漫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不断完善,动漫企业的联合技术研发模式的趋势将越发明显。
四、提升福建动漫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福建省动漫产业只有技术创新的障碍,只有不断累积技术成果,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不断提高竞争力。为此,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发展动漫产业的先进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开发策略,希望能够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效。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完整动漫产业链
加强技术创新并开发新产品,实现产品差异化,是企业打造品牌战略的重要路径。品牌建设与完整产业链的打造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品牌建设不仅能大大提升前期动画产品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还能拉动后期动漫衍生产品的市场需求,促进动漫产业完整产业链的构造;而完整产业链的形成,特别是后期动漫衍生产品的销售,不仅能尽快回收前期的动画制作成本,为后续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市场的保障,完成企业从输血(政府支持)到造血(自我成长)的转变,还能进一步促进品牌的建设。比如。2004年广州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始研发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2005年该动画片在杭州少儿频道首播后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2006年,原创动力通过与多家公司的合作,使《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品牌产品迅速从动画播映拓展至图书、玩具、服装、文具、日化(洗漱用品)等等。到2009年,《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漫画书的销售额已经突破了4000万元人民币,毛绒玩具的销售额也达到1000多万元人民币。随着完整产业链的形成,《喜羊羊与灰太狼》这个品牌建设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因此,完整的产业链对动漫企业的生存与成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调整高校动漫专业设置,培养复合型人才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动漫制作中的广泛运用,高校开始由培养单一的绘画人才或者软件技术人才向两者的融合转变。受到原有专业体系的限制,很多学校还未明确动漫专业是属于艺术类的影视设计专业,还是计算机类的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因此,毕业生要么具有原画能力等艺术修养而缺乏计算机技术运用能力,要么偏重在动漫技能设计或游戏的相关软件的应用而欠缺艺术修养,造成动漫企业缺乏人才和动漫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人才错配”局面。为了加强复合型动漫人才的培养,一方面高校需要对动漫专业重新定位,这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或“一对一培养”的模式实现,比如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运作的动漫产业“项目实战课程”;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加强在职员工的在再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职业技能,补足其相应的能力短板,培养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人才。
(三)完善市场环境,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完善的市场环境,尤其是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的完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对动漫企业而言,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否健全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自主研发的技术如果被人盗用,会给研发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企业继续创新的意愿和动力打击很大。而且如果能够轻易地获取他人的研究成果,企业最初也不愿投入巨资进行技术研发,如此一来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都将停滞不前,最终动漫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将会下降。当前,福建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完善,加上一些企业出于实力原因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还不够,以及消费者对盗版产品的默许,使得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合力,共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消除企业对技术创新的后顾之忧,更好地推进动漫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实现投入多样化
目前,福建省动漫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一是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出口补贴和优秀作品奖励等,但“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分到每个企业的资金很有限;二是企业从利润留存中划出一部分,以“专项基金”的方式投入技术研发,这主要存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因此,福建省动漫企业大多存在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所以除了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外,还需实现多样化资金投入。比如,加强银行对动漫产业的支持,开发适合动漫产业的金融产品(如专利、技术质押贷款),提高动漫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其次要拓宽动漫产业的投资渠道,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动漫产业领域。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真正解决动漫产业技术研发投入问题,实现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技术竞争情报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重视,并借鉴竞争情报理论与实践、企业战略管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以及情报学理论与方法等的研究成果,逐渐明确了其研究方向,深化了其研究内涵。但是,技术竞争情报的研究和应用还有赖于对技术竞争情报机制的分析,从实践总结中明确技术竞争情报的运作过程。因此,研究技术竞争情报过程是深化技术情报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作用的关键点,也是开展技术竞争情报系统建设的理论基础。
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荷兰、加拿大、瑞典、西班牙、日本等国家,不同研究机构都积极开展了技术竞争情报过程的研究,从企业技术活动和技术竞争情报活动的案例调查出发,研究技术竞争情报在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决策中的作用,总结企业技术竞争情报流程和模式,构建企业技术竞争情报系统的运行框架。Pas-cal Savioz以Institute Straumann AG公司为案例,分析了技术型中小企业的技术竞争情报过程,指出了技术把门人在企业技术竞争情报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Eckhard Lichtenthaler通过对25个跨国企业在技术关键时期的技术竞争情报过程管理的研究,分析了三种企业的技术情报过程以及技术竞争情报的扫描和监测过程。我国部分学者也开始了对技术竞争情报过程与模式的总结,但是大部分研究还只是针对一些技术竞争情报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框架设计,还没有开展有效的技术竞争情报过程研究,仔细分析技术竞争情报的关键过程和作用点。
为了加强技术竞争情报的过程研究,指导技术竞争情报的实践应用,本专题组织了5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对技术竞争情报的作用过程和关键要素等做了一定的探讨。其中,《企业竞争情报过程模型的关键机制分析》总结归纳了竞争情报过程中的三种机制,即:关键情报课题机制、信任机制和决策整合机制;《技术竞争情报在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研究》以技术转移过程为纲,剖析了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竞争情报的作用机制和服务内容,从技术转移全过程中分析了技术竞争情报的作用类型,提出了利用技术竞争情报服务促进技术转移的措施;《一种关键情报课题管理模型》从竞争情报的管理过程出发,提出了新的关键情报课题管理模型,有效地表示有关情报需求、情报支持和情报要素,帮助竞争情报专业人员更好地搜集、分析和整合决策者的情报需求;《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技术搜索及其流程研究》研究了技术搜索的内涵和特征,从技术情报作用流程的角度构建了一个技术搜索的概念模型与工作流程,并对流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进行了详细剖析,明确了技术搜索在技术竞争情报过程中如何有效发挥作用;《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竞争力实证研究》以北京市的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分析了北京市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发展现状,分析了影响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要素,提出了加强企业技术竞争力的建议与措施。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研究员 刘细文
【关键词】科技小巨人;天津泰达;创新
1 总体现状
最近几年,天津泰达通过国家扶持政策以及社会舆论引导,努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根据今年有关报告显示,天津泰达今年上半年共吸引了269家新的科技型企业,新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551家,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达到4341家,另外还吸引了4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入驻,总量达到314家,天津泰达不仅拥有大量科技型企业,而且都是优质企业,这些科技型企业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利于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截至到目前,天津泰达拥有的科技小巨人企业以及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都是天津市当地最多的。
天津泰达共有十多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以上,有近80家企业年销售额在5亿元到10亿元。今年上半年新入驻2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当地共有23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基于“龙头发展战略”目标,天津泰达全年吸引项目注册资金达到13.32亿元,包括移动媒体、医疗卫生、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互联网、精密制造等总共155个创新项目,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截止到目前,天津泰达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企业孵化培育平台,吸引了来自不同行业的众多企业入驻,包括医疗企业、网络企业、能源企业、生产制造企业等。现阶段,天津泰达科技孵化园的面积为900000平方米,园区内共有500家在孵企业,根据不同产业发展需要,建立了六个特色园区,它们分别是互联网产业园区、医疗健康产业园区、创业孵化产业园区、科技创新园区、服务外包产业园区、生产制造产业园区。
另外,天津泰达还建立了全面的科技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培育服务,并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服务对策,主要包括企业融资、商务活动、政策支持、人才服务、科技研发、企业培训等方面。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可以免费获得法律援助、税务管理等服务项目。正因为如此,天津泰达才能不断吸引企业投资入驻,成为科技型企业的“天堂”。
天津泰达拥有良好的创业环境,为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2014年,天津泰达共有2000多个新申请专利项目,1300多个专利授权项目,国家更是把天津泰达园区列为专利示范工业园区。天津泰达计划在2014年新增7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以及2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提出20项专利产品。从目前来看,天津泰达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有望在三年内达到200家,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具备上市资质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达到20家,努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切实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促发展。
2 独具特色的“六大专业服务”
为更好支持新兴科技企业发展,天津泰达推出了六项专业服务。截至今年一月份,天津泰达已经培育出了28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复合增长率连续三年达到70%以上。
2.1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天津泰达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专业服务机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提供全程支持,服务内容涉及到项目申报、政策支持、市场开发、人力资源、企业培训、科研创新等多个方面,有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为科技型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2.2 天津泰达科技服务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即商务服务、政策服务、融资服务、人才服务、公共技术服务、培训服务。商务服务主要是由天津泰达园区统一集中从中介机构那里购买服务项目,然后再免费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天津泰达去年总共为130多家企业免费提供财务管理、信息咨询、法律援助、专利申报、市场开发等服务项目,并且帮助企业不断改革完善培训机制,联合CSDN、知本咨询等专业机构举办了60多次培训讲座,为京津地区2000多名企业学员提供培训学习机会。
2.3 为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天津泰达专门建立了投资融资信息数据库,及时为企业提供最新投资融资信息,同时立足于各个企业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融资服务方案,为企业提供有效资金支持。通过企业与金融机构合作以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天津泰达帮助3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了融资问题,其中有100多家企业得到了8亿元的资金支持。
2.4 在天津泰达专业服务支持,近些年来,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天津泰达共培育出了28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复合增长率连续三年达到70%以上。预计两年之后,天津泰达将拥有200家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科技型小巨人企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现存问题
从总体上看,天津泰达科技型中小企业目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
3.1 融资渠道不畅
2012年11月,天津泰达园区制定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定》(下面简称为“规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尽管天津泰达为科技小巨人企业提供一系列政策优惠,但还是有很多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短缺问题。由于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困难,天津泰达园区的很多科技型企业都把资金主要投入到科研开发上,所以就没有足够资金来进行技术成果转化以及扩大产业规模。另外,很多科技企业没有足够的抵押物,所以很难从银行那里获得贷款。
3.2 科技人才匮乏
尽管天津泰达采取了很多人才引进措施,像在去年,天津泰达就举办了“校园人才工程”活动,帮助企业到各大高校招聘优秀人才。但我们应当看到,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事的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迫切需要现代技术型人才,这和普通企业有很大区别。从目前来看,天津泰达科技小巨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需求缺口较大,尤其是掌握高端技术、精通企业管理的创新人才十分匮乏,严重阻碍了科技型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竞争。
3.3 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天津泰达很多企业由于没有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所以往往要从外面引进技术,一些企业不重视科技研发,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服务科技含量较低,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同时也影响到整个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
四点建议
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好发展,天津泰达要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打造国家创新科技园。针对当前天津泰达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4.1 准确定位政府职能,切实发挥好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调节,还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把“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引导企业融资活动中,所谓政府调节并非是政府对企业采取强制行政手段,而是企业在政府引导下自主发展。针对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问题,政府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建立健全法律制度体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有效政策保障。比如,政府可以出台《中小企业融资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等法律文件,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法律制度体系,进一步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②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将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有机结合起来;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一些税收政策优惠,像税收抵扣、减免政策等。政府必须要找准自身定位,切实发挥好宏观调控作用,努力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政策支持,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4.2 认真做好专项服务工作,营造良好创新发展环境
在企业不同发展时期,园区要采取相应的服务措施,比如“筑巢计划”就是针对那些新兴企业,“倍增计划”主要是为了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卓越计划”是为了扩大企业经营发展规模等等。严格落实各项服务工作,建立相应的岗位责任追究机制,为企业提供强大人才支持,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天津泰达园区要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专业服务,包括融资服务、人力资源、技术支持、政策引导、组织建设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切实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天津科技创新产业中心,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4.3 推进产学研相结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交流,建立完善的产业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通过政府引导,天津泰达园区的科技企业可以和高校展开合作,将产业创新和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切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4.4 完善孵化培育体系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园区应充分发挥现有产业优势,进一步完善孵化培育体系,为企业创业投资提供良好环境。特别是要加强对新能源材料、动漫游戏、集成电路等产业的孵化培育,为新兴企业提供更多专业服务支持,促进企业健康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瓷红.推进杭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制环境及对策研究[J].实践与探索,2010.
[2]黎海波.美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扶持经验[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10).
[3]余迎春.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中小企业板数据的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3.
[4]王烨.宁夏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以服务型企业为例[D].宁夏大学,2013.
[5]蔡再兴.中小企业融资博弈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