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2 08:21: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就业安全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生追求有许多种,荣誉、健康、财富、快乐、事业、爱情、权力、幸福、刺激、享受等,但这些都是0。生命和安全是1,失去了1,0再多都没有意义。安全求职,顺利就业,关系着社会安全稳定,关系着每个家庭、每个人的幸福。
1社会层面
大学生求职就业安全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我国党和政府都十分重视就业问题。《党的十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促进创业就业。2015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多措并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但更多地关注如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对求职就业安全问题重视还不够。
2学校层面
安全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求职就业安全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的环节较多,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多。因大学生缺乏相应社会经验,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学生的求职安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安全隐患鉴别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3个人层面
大学生求职就业安全教育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遍投简历,广搜信息,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被设置的陷阱诱骗上当,导致非法传销、高薪陷阱、虚假招聘、骗取财物等求职受骗现象屡屡发生。
二、高职学生常见的求职陷阱和建议
1常见的求职陷阱
当前,高职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常见的陷阱和安全隐患主要有:说工资很高但要先收费,假借岗前培训收费;抵押金钱与证件;廉价使用劳动力;无底薪、无保障;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招聘时设下薪酬陷阱;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以亲友、朋友介绍和“高薪”诱饵骗你“传销”;协议合同设置陷阱或写入不利求职者的条款。
2对应措施及建议
规避上述求职陷阱、安全隐患可以采取“观、闻、问、切”,做到“五不为、三必问、五必看”。
2.1采取“观、闻、问、切”
“观”:通过直接观察应聘公司所处的地理位置、内外部环境、公司规模及员工基本素质等,了解用人单位是否正规。若用人单位将面试或见面地点放在民房、宾馆或十分简陋地方,又或是只有“一部电话,几把椅子,一间门面”,就要格外提高警惕。“闻”:通过网络搜索工具,查找用人单位相关信息、发帖询问等,了解用人单位情况,对在网上评价不高或查不到相关信息的用人单位,要特别引起重视,以防上当受骗。通过向用人单位周边“邻居”间接询问和单位前台、保安、一般职员直接交流,了解和掌握公司基本情况。“问”:通过向亲朋好友、老师学长等熟人,进行针对性的咨询,请他们根据所认知的和站在旁观者的客观角度,帮助提供行之有效的意见和建议。“切”:面试时要直接交手,善于抓紧和把握提问的机会,以试探虚实。在应聘过程中,留心观察周边环境及工作人员,如遇到所谓“经理”的职位与专业素养却不匹配,面试时想方设法让应聘者交钱的肯定是问题公司。
2.2做到“五不为、三必问、五必看”
“五不为”:不缴不合理的钱款,不购买不合法的产品,不将证件交公司保管,不随意签署协议文件,不为违法公司工作。“三必问”:问自己是否喜欢这份工作,问明薪资待遇和劳动条件,问明工作内容及性质。“五必看”:看公司经营业务是否合法,看公司运作是否正常,看是否暗藏求职陷阱,看面试是否草率、轻易就录取,看待遇是否不合乎常情。
三、加强高职学生求职安全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加强高职学生求职安全教育,除了政府要积极促进就业、营造真实公平就业环境和毕业生学会自我保护外,作为学校要加强统筹协同,通过丰富教育内容、抓住关键节点、创新教育方式等措施,以达到促进学生安全就业、和谐就业的目标。
1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充实和完善求职安全教育内容,建立从求职前、求职中到求职后全过程的求职陷阱和安全隐患资料库和案例库,并编制成《求职安全指导手册》、制作《求职安全教育》宣讲PPT、拍摄《求职安全》微电影(视频),内容做到针对性强、宣传效果佳和教育成效好,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陷阱、风险和安全问题。
2抓住关键时间节点
一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针对“外出兼职、假期打工”的学生,通过“个别针对性教育”等形式,及时教育和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中,给学生系统讲解求职安全内容。二是学生离校实习就业前。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宣讲实习就业安全知识,签订《实习安全责任书》,发放《实习求职安全指导手册》等形式,进行一次实习求职前的又一次集中安全教育。三是在学生实习工作期间。以“点对点”、“点对面”等形式,及时掌握学生去向动态,预警提示,提醒注意各类安全事项。四是毕业生离校期间。在每年6月毕业生离校时,通过主题班会、宣传橱窗、新媒体等载体,开展安全求职宣传教育。
3创新安全教育方式
在社会实践中,当代大学生的不成熟特质主要通过就业体现出来。这些不成熟特质实质上就是大学生在就业中暴露的成长问题。他们在就业中出现的成长问题很多,大体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四类:
(一)就业观念滞后,眼界狭小,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
长期以来,大学学子们在大学象牙塔里学习和生活,与社会接触太少,严重欠缺社会经验,不能充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他们对理想化的东西很着迷,把眼界和认知领域主要投放在校园和书本上。大多数同学对现实很迷茫,不太愿意也疏于对现实社会的观察和认知,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就业中就业观念滞后,眼界狭小,不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他们的就业认识要么滞后于社会发展形势,要么与社会现实不相符。部分学习优秀的学生虽是满腹经纶,但却在就业中屡屡败下阵来。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内容也存在着一种重理论、轻应用的倾向。其理论分析内容往往占了较大的比例,对学生在求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及太少,也欠缺解决问题的相关内容设计,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较为严重。而且,其教材内容也显得陈旧过时,往往都滞后于就业市场形势,对国内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以及最新发展动态,缺乏详实的分析和及时的反应。就业指导课的这种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当代大学生不能摆脱就业观念滞后,眼界狭小的就业误区。
(二)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就业期望值过高,不肯屈尊低就
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我,不能认清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长处、不足等,因而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合理定位就业目标。笔者曾受托在所带金融班为某传媒公司物色两名金融经营记者,就工作性质和工作地点来说我们都认为还不错。可找了将近20名符合条件的同学征询意见,竟无一名同学愿意去。这让我们深感诧异和不能理解,详询方知他们的理想求职是进银行,准备在考银行上面搏一把。我们在班级群发了很多就业信息,过问的同学寥寥无几,以致于我们甚至怀疑有无就业信息的必要。不过每当一银行招聘信息,马上就赚足了眼球。但他们从未自我评估过自己是否适合银行工作。通过走访了解还发现,不少性格内向、不喜欢社会交往的金融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理想竟是证券或期货分析师,求职目标竟然是从事证券或是期货营销;不喜欢参加班级和社团活动,管理经验严重匮乏的同学却醉心于考公务员。他们还停留在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社会精英的过时观念上。这使他们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就业意向狭窄,不肯屈尊低就。大学生们为何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究其原因,主要源于他们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同时也与他们过分自信有很大关系。
(三)不能胜任吃苦耐劳、高压力的工作,跳槽频繁,“啃老族”队伍越来越庞大
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除部分硕士、极少数博士生为70后外,为就业而四处奔波的大学生多为80后、90后。他们在家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便非独生子女也是长期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他们大多集父母和祖父母两代人的宠爱于一身。家人的溺爱使他们在家庭“温室”中长大,几乎没有经受过社会坎坷的磨炼,承受过失败风雨的打击。但当他们信心百倍地准备走上职场之际,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稚嫩却迫使他们不得不一再吞食就业失败的苦果。这些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较差,稍稍苦累的活儿不愿干,即便硬撑着勉强上马一段时间也会“悄然而退”,“裸辞”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跳槽频繁已成为许多毕业生的通病。来自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平均为2.3个雇主工作过,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内有69%发生过离职。部分毕业生在就业受挫后,其心理创伤很难得到修复。他们极易沦为“啃老族”。这些“啃老族”宁愿“啃食”父母也不愿去工作,这样的“啃老族”队伍目前越来越庞大。在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其中10多万人选择了“啃老”。究当代大学生不能胜任其工作和逃避就业之因,主要源于他们的娇嫩和诸多能力的欠缺。
(四)学生在求职中屡屡上当受骗,急需社会安全教育的洗礼
目前,由于不少大学毕业生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和防骗意识,加之就业市场的不完善和运作的不够规范,社会上少数不法分子借机兴风作浪。他们利用毕业生急切就业、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以入职手续等名义收取各种不合理费用,虚假承诺高薪等方式欺骗学生。大学生们上当受骗的新闻也不时见诸报端和网络。据一项调查显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被骗的案件已成为高校大学生被诈骗的案件数量最多的一类案件之一,约占大学生被诈骗案件的40%以上。这些诈骗案件不仅给大学生个人和家庭财产带来较大的损害,使他们的身心受到损害,也给高校和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面对就业欺诈,他们大多虽然暂时选择了忍气吞声,但部分学生在就业受挫后的怨恨情绪会越来越大,滋生出仇富情绪,走上犯罪道路,乃至做出与社会为敌,与党和国家为敌的举动。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开展社会安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就业安全意识,提高就业应对能力已刻不容缓。如果学生连起码的安全知识都不懂,不能进行自我保护,毕业后很难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风风雨雨。
二、成长教育理念在就业指导课中的具体应用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学是一门理论与经验相结合,偏重经验教学的学科。”
这表明就业指导课既是一门就业理论指导课,又是一门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成长教育课。高校就业指导课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实质上就是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既然对大学生进行成长教育是就业指导课教育的一大重要任务,这就决定了它有责任扛起成长教育的大旗,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指导。那么,在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成长教育呢?笔者认为,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结合最新就业动态,及时和诠释最新大学生就业政策,整合补充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形式
当今世界发展突飞猛进,来自就业领域的变化也是瞬息多变。这主要通过就业新闻等形式映现出来。要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使之与时俱进,要拓宽他们的就业眼界,高校有必要加强就业指导课课程建设,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补充,使之进一步切合社会实际。在就业指导课上积极引导大学生了解就业形势,认识最新就业政策,帮助他们纠正其在求职中的观念和行为上的问题和偏差,解决他们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尽量用实用理念指导就业指导课,以有效避免纯理论授课的枯燥乏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采用课堂、讲座、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互动性。教学方法则应以课堂讲授为基础,多采用最新典型案例分析、面试场景模拟训练、分组讨论等方法,同时要把最新就业动态和就业趋势融入课堂。比如,今年绝大部分银行在校园招聘时,在资格审查时都将三本院校的学生排除在外,但大部分三本院校与金融相关专业的学生仍然把就业主攻方向放在进银行上面。这就需要就业指导老师在上就业指导课时指出这一就业形势,引导学生要么及早完成就业转向,要么通过飞驶特等人力资源派遣公司通过派遣员工的方式进入银行。
(二)引导学生认清当代大学生目前所处的就业现状,认识自我,理性定位就业意向
伴随着中国高校的不断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由“社会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与此相应,当代大学生就业正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就业阶段迈进。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是昔日的“天之骄子”,这要求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放下身段,从事大众化的工作。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毕业生们必须及时更新思想,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把自己定格为“大众化”的劳动群体,并使自己真正融入社会,到西部地区、农村、基层和中小企业中去,树立起城乡一体、务工务农都是就业的新观念。作为就业指导老师,应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择业观,帮助其养成独立、自强、诚信的择业态度,不要死抱着专业对口的思路不放,也不要死守在城市中就业。就业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反映就业动态变化的社会就业新闻。与此同时,上就业指导课时还要帮助大学生纠正认识自我偏差,在课堂上搭建他们认识自我的平台;鼓励学生接受来自别人善意的评价,或积极求教他人来认识“自我”;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以实践为镜,纠正“自我”认识的偏差。正确认识自我是当代大学生战胜自我、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环节。因为,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软肋”,做到有的放矢,找准自己现在和未来的发展航向,扬长避短,在实践中顺利发展和完善自己。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忍耐力、生存和发展能力
针对大学生在就业中暴露的稚嫩问题,就业指导老师应向学生指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积极引导学生参悟好社会这本大书。鼓励学生积极进行专业实践和参与社会实践,在获取经验的同时,体会社会竞争压力,认清自身实力,摆正自己的就业心态,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应对挑战。大学应把对大学生的忍耐教育、受挫后的自我调适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课堂,以培育学生们养成和谐而又坚韧的个性品质,增强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高校的就业指导课还要更多地帮助学生培养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而不仅仅停留于在择业和就业方面出谋划策。培养学生们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应主要包括学生的生活技巧和技能、社会知识教育、为人处世教育等多个方面。比如要求学生学会做饭、做家务等,养成合理的家庭消费习惯。培养大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引导他们培育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还要对他们开展责任心教育和抗挫折教育,培养他们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勇于承担责任、积极面对成长中的困难。
(四)及时最新就业欺诈案例,指引学生安全就业,适应社会就业竞争
1 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目的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按照社会需求确立就业期望和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同时,进行相关的职业知识、道德、素质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的就业趋势和职业必备素质和技能,尤其是了解独立创业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进行独立创业,为国家排忧解难。
1.1 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毕学业,促进全面发展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指导和帮助学生在学制系统中完成学习任务,完毕学业。并在此基础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上告知学生全面发展,并逐步确立职业生涯设计目标,并从思想上、能力上和心理上准备求职。
1.2 指导和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趋势,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 高校学生接受的是专业化教育,将来面临的就业方向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因此,很有必要通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学习进一步的了解所学专业及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择业观念,使学生萌动的、自在状态的求职期望,上升为实在的、自为状态的择业行为;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到祖国建设最需要人才的边远地区、县和乡的基层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干出一番事业,达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1.3 指导学生正确把握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用人趋势,了解和熟悉国家、省市相关大学生就业政策 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国家为完成一定历史时期的任务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有关就业的行动准则,它将根据国家政治经济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各地,各部门也根据国家当年颁布的有关政策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因此,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毕业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是择业求职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环节。
1.4 指导毕业生掌握求职对策,促进顺利就业 求职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走出校园的第一步,面对着社会上形形的招聘会和用人单位,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来完成就业。由于高校毕业生刚刚结束学生生涯,开始职业生活,社会经验的不足,在面临求职抉择是,他们常常无所适从。而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是给毕业生提供了一些解决求职对象和应聘规则的途径和办法,从而为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1.5 激励学生以新的姿态继续学习,走向成功 目前,终身性学习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掌握知识将成为人们的追求,终身学习将成为社会的时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在完成就业前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也鼓励学生终身学习,并预祝他们走向成功。
2 就业指导课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9条第一款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原国家教委教政厅〔1995〕4号文件指出:“开设就业指导课旨在帮助大学生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目标,掌握求职技巧,解决求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正确选择职业,为将来的发展与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这说明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贯彻学以致用、人尽其才原则,帮助学生顺利择业求职的重要措施。也可以说,这既是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指导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具体要求,也是对课程内容的基本规定。结合学生实际,就业指导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就业思想教育 择业标准、择业方向是受人的支配的。就业的思想指导即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简单说是人们对职业的基本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调整择业期望值,正确选择和对待职业,确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倡导“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国家就业政策。基层也是成才地,在平凡的职业中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2 就业政策指导 政策指导是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它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宏观指导政策、劳动人事法规。通过具体的就业制度、政策、方针和有关劳动人事法规、个人在择业过程中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学习,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国家关于毕业生分配的政策,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走出择业的误区;尤其是要让大学毕业生加强对国家就业鼓励与倾斜政策的了解,使学生就业能在政策范围内有的放矢地进行,克服择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学校既落实国家宏观调控计划,又完成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
2.3 就业心理教育 心理问题是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或倾向,是心理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相互作用,使人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双向选择”的就业办法在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对许多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出现了攀比、盲目求高、自卑、自负、依赖等就业心理问题。就业指导课通过对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对在求职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自我调适等的讲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自身素质和个性特征,树立正确面对现实,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误区,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择业的自信心。
2.4 就业技巧指导 就业技巧是指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应具备的技能与艺术。择业技巧的掌握对大学生求职成功与否影响较大。通过讲授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应聘、就业的程序,把握机遇,顺利就业。通过对写求职信,参加供需见面会、面试的技巧、择业前的准备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自荐方式和面试的有关礼仪,掌握与人交谈时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方法,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学生避免由于方法不当而带来的求职择业障碍,使其在求职择业中保持主动地位。
2.5 就业信息指导 就业信息的获取是大学生进行自主择业的关键环节。获取信息量的多少,标志着选择就业机会的多或少。通过就业指导,一方面,学校通过各种形式与社会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的联系,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并及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学生,为大学生就业铺路架桥。另一方面,通过就业指导课的指导,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学会主动地搜集就业信息的方法,掌握信息渠道,学会筛选有价值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选择。
2.6 就业安全教育 刚从大学校门走出的毕业生,缺少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面对形形的招聘会,他们会或多或少产生茫然、盲从,其中也有少数同学被不法分子所利用,损害了学生的切身利益。通过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教育广大毕业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各种招聘会的分辨能力,学会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上好就业指导课的方法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我们认识到,要上好就业指导课,就要注重课程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发挥就业指导课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3.1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发挥学生的自为精神紧密结合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集中表现为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教材为基本依托,按照教材的内在逻辑,从远及近,从客观到微观,从形势的分析到行为取舍,帮助学生奠定科学的知识基础,提供勇于接受市场选择的精神动力。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指点迷津”式的、“授人以渔”式的教育教学。与此同时,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精神,自动学习好相关理论知识,主动收集与筛选信息,切实增强对职业的评价能力、选择能力,自主选择职业方向,迎接挑战。
3.2 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就业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授课后,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就业指导课兴趣和认识,适当的组织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面试,以加强他们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等能力。在适宜的条件下,也可以组织他们参加招聘会,为他们开辟一个良好的实习空间,来感受求职的氛围和实践求职的技巧。通过这些实践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
关键词:医学院校;暑期;大学生
自1999年高校实行大规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逐年猛增,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大学生就业的同时,作为大学生也纷纷选择考取研究生来规避就业的压力。考研的时间要求很多临近毕业的学生不得不在暑期留校复习准备。同时,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在相对时间较长的暑期留校勤工俭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打短工。由于很多学生自我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暑期学生出现事故屡见报道。因此,暑期留校学校的安全十分重要,很多高校都采取有效措施来切实保证学生安全问题。笔者作为医学院校学生管理部门的一名管理工作者,根据自己长期在高校学生管理的经验和实践,来谈谈暑期留校学生安全管理问题。
一、严格学生留校审批程序,确保准确掌握留校学生情况
假期留校的目的主要是方便学生复习功课,因打工和勤工俭学等原因欲留校者原则上不予安排,特殊情况需留校的须经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批准方可留校。凡因学习或考研复习功课需要留校的学生,均需按照学校假期留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经家长同意并填写《假期留校申请表》,经院系审核、学生处批准后方可留校。院系应将批准留校的学生按男、女生分别统计,填写《假期留校学生汇总登记表》,分别报送学生处学生管理科和后勤服务集团学生公寓部,以便于学生住宿安排和管理。未经审批不允许留校,不安排住宿。
暑假期间,学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允许私自安排学生留校;不准私自把办公室、实验室、训练室、学生公寓等非学校指定的暑期学习场所提供给学生作为学习场所。一旦学生出现安全问题,学校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切实搞好各项服务工作
学校各有关部门和院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从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暑期留校学生管理工作,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严格管理,又要改进作风,转变态度,积极主动地做好服务工作,为留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1.安全教育
各院系要依据学校节假日期间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有关规定,切实加强留校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重点防止交通、盗窃、火灾、溺水和食物中毒等事件发生,尤其是防止人身伤亡等恶性事件发生。要对留校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指定临时寝室长。寝室长每天查寝,并向组长汇报情况,组长每周向院(系)值班人员报告情况。不定期组织学工人员对留校学生情况进行实地检查。
2.饮食住宿管理
后勤服务部门要提供假期开放食堂,调整饭菜品种,保证饭菜质量,合理安排就餐时间,方便留校学生就餐。留校学生须按后勤服务部门要求相对集中住宿,并严格遵守宿舍管理规定。留校期间,严禁使用违规电器;严禁私自调换宿舍房间和床铺;未经允许不准留宿他人;严禁私自在校外租房住宿,特殊情况确需在校外租房居住的,须到院系办理租房申请批准手续后方可在外住宿;应随身携带学生证等证件,积极配合门卫值班员查验。
3.学习场所
由于大部分留校学生都是以学习考研为目的,因此,学校教务管理部门要适量开放教室,加强教室的管理,维护学习秩序,维持日常卫生,保持门窗、灯具等设备良好,创造良好学习条件,满足留校学生学习需要。
4.安全检查
保卫部门要加大对住有学生的公寓的巡查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夜间巡查,及时处置异常情况和学生报案反映的问题。后勤服务部门要经常性地进行宿舍安全检查。宿管员和门卫值班员要严格执行宿管规定和门禁制度。学生管理部门和院系在假期期间应随机进行安全检查两次以上。
三、加强日常管理,切实掌握学生动态
1.日常准则
各院系要根据本院系留校人数的多少,按男、女生分组管理,并指定各组负责人,同时根据住宿安排情况指定各寝室临时寝室长。寝室长要坚持每天查寝,发现未按时回宿舍就寝者须立即查明去向,并向本组组长汇报;各组负责人每周要以电话、短信等方式向院系假期值班员报告一次本周内学生的安全等情况,若遇紧急情况应随时报告。
2.请假销假
留校学生须珍惜学校提供的学习机会,刻苦攻读,原则上不允许请假,若确有急事要事需离开学校的,须履行请假销假手续。若需请假一周以内的,须经院系批准;若请假在一周以上至两周之内的,须经院系同意并报学生处批准,学生返校后应及时向院系销假;超过两周的,由家长向辅导员证实后,应直接办理离校手续,学生办完事后不须再返校学习,应直接回家,并在到家后及时将安全信息以短信方式告知辅导员。凡未请假私自离校的,一经发现将按照学校违纪处分实施办法给以纪律处分。私自外出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一切后果由学生本人及其家长承担。对违纪的留校学生,院系可终止其留校学习,勒令其回家。
[关键词]音乐专业;大学生就业
音乐学院作为专门或者综合大学内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独立机构,应在音乐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招生考试、面试和录取工作开始,就应当体现其对就业工作的责任,录取真正热爱音乐、有音乐天赋或音乐环境资源丰富的学生,为四年后该生的就业工作打好基础。
进校以后,由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负责,依托各学院任课教师,结合学院实际、专业特色、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教学活动,采取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实践考察、案例分析、拓展训练等方式开展。进行专业认知、职业认知、职业目标定位、职业生涯规划的系统指导,帮助学生调适就业心态、更新就业观念,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提升学生综合就业能力为目标。具体而言:大一,介绍专业现状及前景展望、进行大学生角色转换、个人综合素质与成才教育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咨询指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人生目标教育;大二和大三,进行就业意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咨询、职业素质培训指导;采取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专业实习、科学实验等形式;邀请成功人士、往届毕业生、企业家来院讲座;加强创新与创业教育;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和培训;大四,加强法制观念教育,指导毕业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对毕业生进行诚信教育;宣讲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收集、就业技巧指导与就业信息等。毕业以后还要进行跟踪和调查,针对就业困难的学生有一定形式的帮扶和鼓励。
具体而言,贯穿学生学校教育始终的就业工作如下:
(一)领导重视,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为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和开展,学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任副组长,毕业班辅导员、班主任为成员的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立后,多次讨论、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就业工作职责,分工协作、认真落实,并结合学院实际把就业工作纳入了学院党政目标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安排。
(二)加强宣传,及时传达有关就业精神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通过张贴宣传画、开设就业信息专栏、发放宣传资料、就业主题教育等多种形式,在全院范围内对国家、省、学校的就业政策、法规、文件和就业制度进行宣传和教育,将国家有关就业信息及时准确传播到每一个学生。
(三)因势利导,强化学生就业指导教育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就业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学院根据就业制度的改革,通过了解社会人才的需求,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就业倾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首先,开设就业指导课,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就业定位,掌握基本的就业技巧等。其次,学院因势利导,结合就业形势,对毕业生就业、考研等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介绍,鼓励学生考上研究生深造或出国留学;再次,引导和帮助同学们确立学习和就业目标,增强市场意识,正确评价自己,不盲目自信,也不过度自卑,帮助他们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四)利用网络,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学院充分发挥毕业班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挑选出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出色的学生党员或班干担任信息联络员,形成了一个“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院(专职辅导员)――班干(信息联络员)――学生(信息接收端)”网状就业信息服务体系,保证任何就业信息都能及时传达给学生。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在就业信息服务中优势凸显,学院利用网络,不断完善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搭建无形的就业信息平台。1)在网上采集就业信息,让其毕业生充分选择、充分就业;2)通过QQ群、移动飞信、网页就业信息;3)鼓励毕业生通过网络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及网上应聘。
(五)开拓路子,拓宽毕业生就业的渠道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让学生顺利就业,学院积极创新,主动出击,热情引进,变被动为主动,开拓就业路子,拓宽就业渠道。1)鼓励面向基层就业,积极参与“三支一扶”“西部计划”、基层选调和特岗招考,积极动员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2)积极支持他们到中小企 业、民办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3)动员全院教师、全员参与,依靠教师、学生家长、亲友,校友,调动多方面的资源搜集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帮助学生创造就业机会,作好就业服务。
(六)文明离校,学生离校工作平稳进行
毕业生文明离校和安全教育工作是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毕业生离校工作平稳进行,确保不因就业问题引发不稳定事端,平平安安走上工作岗位。学院深入到毕业生中,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教育他们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关心、帮助他们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另外,学院还努力做到认真对待毕业生离校过程中的每个程序和每个环节,尽量地减少毕业生离校前的负担;认真对待未就业毕业生及家庭困难的毕业生,重视对他们的教育与引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主动关心了解”、“两个认真对待”使毕业生离校工作进行得平稳、有序,没有出现打架、斗殴、损坏公物等不文明现象。
(七)跟踪回访,做好就业状况统计工作
学院积极开展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与回访工作,严格做好了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就业率统计工作,及时汇总并上报学校。
结语
就业工作任重道远,仍有许多亟待完善之处,例如部分学生求职不主动,依赖心理强,对就业网络的使用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不强;有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技能信心不足的担忧;就业渠道的开发欠缺;就业调研工作、跟踪调查工作部不及时,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不紧密等问题。为此学院在以后的就业工作中,还需积极转变部分毕业生自主择业的主动性差、被动等待、依赖的思想;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音乐学专业的介绍,增进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专业的了解;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把网络真正运用于就业信息服务建设中等。最根本的是要加强专业教育,增强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力,提高就业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沈鸿银.试论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方法和内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2(06):14-16.
作者简介
一、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要构建与专业教学相融合的素质教育教学新体系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赋予学校教育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建设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在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着力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劳动荣誉感,培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素质包含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两个方面。专业素质指人们从事社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专门知识与技能,一般由专业教育完成的。而非专业素质指除人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之外的综合素质,它涵盖了观念、品格、习惯、方法、能力和非专业知识等诸多层面的内容。从作用和影响看,非专业素质更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地位。依据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市场就业岗位的需求,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应构建由职业基础、职业提升、职业发展、拓展训练四大模块组成的素质教育教学体系,并将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与专业教学相融合,调整各专业教学计划。职业基础模块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达到社会所要求的标准。包括身心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安全素质、英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职业提升模块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提升,让学生增长文学、艺术知识,提高鉴赏能力和选择能力,培养有爱心、有情趣、心胸坦荡、光明磊落的职业人。职业发展模块注重学生就业、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专业技术知识的拓展,为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拓展训练模块主要为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包括参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各类竞赛、社团活动和听学术讲座等。以思想政治教育、国防教育、安全稳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学会学习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九个方面为核心内容的新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素质教育占35个学分,使素质教育教学体系重点更突出,内容更全面,核心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二、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要构建安全教育和就业教育新模式
安全教育是化解影响高校学生的安全稳定问题、预防大学生的发生、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党和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安全,始终把大学生安全、校园的稳定视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加强大学生安全稳定知识教育,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自救及互助能力,使其在危难之中懂得保护自己和救助他人,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较多的安全知识,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功走向社会的先决条件。安全教育三年不断线是指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一、二、三年级行为规范教育,一、二、三年级安全稳定教育。进行三年不断线的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安全稳定教育),确立了三年不断线的安全稳定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定期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举行防火演练、紧急疏散等系列活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三年不断线安全教育的实施,增强学生安全维稳意识和文明行为的意识;提高防范各类案件、事故和抵御非法侵害行为的能力,维护他们的人身财产安全;让文明的行为规范成为了一种自觉习惯。就业教育三年不断线是指一年级职业发展教育,二、三年级就业指导教育,二、三年级创业教育。就业教育全程设计、分段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以职业规划发展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为主要公共必修课构建一个从入学到毕业“三年不断线”的全程化就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了就业教育教学新方案。一年级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专业、职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二、三年级进行就业素养及技巧教育;二、三年级引导毕业生择业、乐业、创业。就业教育三年不断线实施,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树立职业意识,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最佳的职业生涯发展方案,同时提高职业综合素质及就业创业能力。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得到提高,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便能得到提高。
三、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要构建优秀的校园就业创业文化
中国要建设创新型社会、创新型国家,必然要重视创业教育。特别是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就是要创造新的就业岗位,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和再就业。联合国明确提出,要把创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并把创业教育作为中、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教育不是一定要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去创建自己的企业,而主要是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养成创业素质,锻炼创业能力,让受教育者知道创业活动过程的内在规律以及所涉及的关键环节,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和风险。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理性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高职院校应从创业教育课堂文化、创业教育实践文化、创业教育物质文化、创业教育制度文化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创业素质,激发学生创业激情,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构建有高职学院特色的创业教育校园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构建创业教育实践文化。举办创业规划竞赛、科技作品竞赛,促进学生创业群体的沟通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经受锻炼、增知识、长才干。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定期在学生尤其是毕业生中举办创业设计大赛。竞赛可根据专业特点拟定。这种比赛不同于一般专业比赛之处,在于要求参赛学生围绕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或服务,经过深入研究和广泛的市场调查,完成一份把产品推向市场的完整而又具体的计划报告。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按创业活动的顺序逐步体验创业内容。如在教师指导下寻找经营地点、设计店面、给企业取名字、判断销售目标、讨论预算、广告策划等。
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要创建培育
大学生创业项目新模式要完善创业教育过程管理,构建创业教育制度文化,创新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模式。一是要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对教师指导创新创业工作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制定出台学生创业指导教师管理办法。二是要建立创新创业竞赛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创业方案设计大赛”等竞赛活动,从中选取具有专业背景的、科技含量的作品参加省市组织的大型科技创新创业竞赛。同时,将参赛作品中出现的可操作性强的项目引入到创业园进行孵化。三是要建立创新创业保障机制。首先是制度保障,要制定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其次是机构保障,学院应成立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创新创业竞赛委员会、各系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小组、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公室等负责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四是要将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建就业教育(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三年不断线与大学生创业项目孵化过程有机结合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得到湖南省教育厅就业创业评选专家组的高度肯定,项目建设所在的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被评选为湖南省高职高专首批四所就业创业示范校之一。结合高职学院实际情况的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创业成功率得到提高,使很多毕业生一毕业就能成功创办自己的小企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国家的共识。职业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重要性有目共睹。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重任和挑战,职业教育及素质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愈发凸显。
作者:王雄伟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实习在大学生成才发展进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大学生的学业来看,实习过程也就是检验大学生所学知识的过程。在实习的过程中找出不足,从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在实践中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使他们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消除他们原有对专业的迷惑,激起学习兴趣。在现在的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回应,高校应当重视这种趋势,强化实习,以使培养的大学生符合社会发展需求。
一、缺乏经验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短板”
近年来,随着我国招生、就业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转变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益显现,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方式从“统招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从过去满足于用人需求的数量向质量转变,即由以学历为导向变为以能力素质为导向。然而,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还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相对落后于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大学毕业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专业知识背景单一的缺陷,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同时,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尚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使有些毕业生偏重于理论和科研,而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在就业市场中,除了科研型单位外,用人单位一般需要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倾向于聘用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而应届毕业生在这方面的欠缺,使很多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持观望态度。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用人单位,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因而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新进员工的培训上。现阶段,缺乏经验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实现就业、服务社会是大学生学习的目标,也是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强化实习是提高大学生能力素质,弥补大学生经验不足,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力措施。
二、大学生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实习点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各类企业都得到了充足的发展。仅从数量来看,完全可以满足大学生实习的需要。然而,同样是因为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不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或者接收的实习生仅在企业部分完成其实习,无法进一步了解企业的运行。像这样的实习根本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作为市场经济的一分子,企业必须在与同行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已获得最大利益为目标。实习生的到来,会使企业的管理成本增加,管理成本的增加必然会减少利润。首先是商业秘密的保护。企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保护自己的商业秘密。实习生在实习结束后,如果没有被实习单位录用,自然就会进入就业市场。了解实习单位商业秘密的大学生存在把他所掌握的实习单位不愿让外界知道的东西向外界透露的可能,特别是向其同行。其次,合理安排好工作。在以计件付报酬的企业,实习生的到来必然会增加实习部门的产量,给他们带来额外的收益,没有安排实习生的部门就得不到这种收益;技术复杂的部门担心实习生因操作能力不强而影响工作进程,而且安排专人指导实习生的实习,影响原有工作秩序。第三,实习生的教育管理,特别是涉及实习生人生安全的教育管理。近年来,有关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生意外常见到各媒体上。有时,实习单位在这方面的管理并不愿意介于过多,而高校又常管理不到位,使实习生处于类似无人管理的状态。为了避免这样的风险,企业有时会以实习生的管理难度大为由不愿意接收实习生。第四,认识上存在误解。一些企业把实习生当作一种负担,认为企业在其间仅有付出没有回报。
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从整体上看,高校的教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没有专业背景下的工作经历,难以帮助大学生完成实习内容。
三、强化实习促进大学生实现就业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以保证大学生的专业实践的需要。校外实习基地是大学生较好完成专业实践的基础。市场竞争中,企业要保持自己的竞争地位,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必须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大学生可以在这里学习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通过校企之间联合办学、利用双方的智力资源共同开发项目、培训员工等形式加强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下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使校企双方在合作中各有所得。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校内实践基地可以检验大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为进入校外实践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校内实践基地也是大学生专业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多种形式建立校内实践基地来满足大学生实践的需要,如模拟车间、实训中心等。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进行技能训练、科学研究,也可以感受到现实的生产状态,弥补实际操作的不足。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作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等,增强大学生的感性认识,弥补实际操作的不足。实践基地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动态过程。校企双方在合作中相互选择,必然有部分企业因情势变化渐渐淡出,同时也有新的企业加入到这一合作中。这一动态过程,既能使高校学生实践场所的数量得到满足,也能使其质量得到保证。这一动态过程也要凸显校企双方取得的利益,特别是企业取得的利益。校企双方都应加强实习生的管理,明确高校、实习单位、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高校应当做好参加实习的大学生的教育工作,特别是安全教育。
鼓励教师参加实践。实习是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师只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才有可能指导好学生的实践,才能使学生在实习中有收获。高校要为教师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使他们更新知识,吸收新的科技成果到教学中。创造条件让教师到企事业单位挂职缎炼,积累实践经验。聘请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与教师共同指导大学生实践,加大对大学生实践的投入。这应当成为高等教育的经常性支出,以保证大学生实习效果。
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合理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循序渐进。低年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点可以放在接触社会以及一些公益服务技术的训练上,着力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高年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相结合起来。例如,高年级医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时发挥专业长处了解当地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其原因。充分利用好假期引导大学生参加实践。假期时间可以与一些企业联系,给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有目标地让他们通过主动申请等方式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既能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他们在毕业实习中进入状态的速度,同时,增强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高校要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尽可能派出专业老师进行指导。实践证明,这样更能激发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同时,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在社会实践中接触到的消极因素。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
关键词: 大学生入学教育 意义 具体措施
金秋九月,是各高校新生入学的时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是认识校园、了解校园、提高自我锻炼意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第一步。这堂课的目的在于给予新生及时、科学的学习帮助和生活指导,使他们尽快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开启大学学习和生活的良好开端,为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生入学教育的意义
(一)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加快新生角色转换。
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是引导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使新生客观看待现实,自觉进行人生定位,确定近期目标、远期目标,找准人生航向。
(二)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新生入学第一学期是完成从中学到大学转变的重要时期。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学生明确大学学习目的,了解大学学习特点,正确掌握大学学习方法,跟上大学学习节奏,顺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三)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使新生明确目标,积极主动学习。
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使新生明确学习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浓厚的专业兴趣,积极主动学习。
二、大学生入学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校史、校风与学风教育。
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史的高度浓缩,校史是大学精神最生动最具体的诠释。深入进行校史教育是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的基础和前提。校史是大学校园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的历史,是对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
校风、学风教育,每个学校都有光荣的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学风,这是一个永恒的教育题材。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以学校的发展史、优秀教师的创业史和校友的奋斗史为内容,激发新生对学校的热爱,深化他们对大学精神的理解。通过组织新生介绍会、座谈会及大学生学习、生活经验交流会、校园参观等活动,明确学校的办学优势、特色和培养目标,倡导优良学风,使新生通过入学教育,思想有提高、学习有动力、生活有规矩、前途有希望。
(二)法纪安全与校纪校规教育。
法制安全教育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生进行法律安全与校纪校规教育,可以促进良好班风、良好学风和良好舍风的形成,促进学生学习更严谨,作风更扎实,思想更进步。
新生一入校,就要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让他们从进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就养成自觉遵守校规校纪的良好习惯,同时也感受到学校宽松舒适的学习氛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学生手册》和有关校纪校规,让每位新生明确怎么做才符合一名合格大学生的要求,增强他们主动选择正确行为的自觉性,使个别纪律观念差、自律自制能力不强的学生也能够在群体的优化中接受健康的道德熏陶,增强纪律意识。
(三)军事训练与国防、爱国主义教育。
坚持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的统一,教育学生明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无防不立,有国才有家”的道理,每个大学生都是国家武装力量的后备军,参加军训,接受国防教育,树立良好的国防意识是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也是履行公民义务,担负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的具体行动。军事训练是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通过军训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磨炼其意志,提高其抗挫折能力。
(四)心理辅导与挫折教育。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有关教师要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对咨询者的心理、行为施加影响,使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发生变化,增强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防患于未然,这对于刚刚离开家庭的学生来说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作用。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父母身边长大,事事都有父母操办,没遇到过挫折,未经历过失败,没品尝过苦涩,远离父母进入大学校园,一时心理承受能力还不强,遇到挫折会不知所措,甚至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因此,对新生进行挫折教育很有必要。让学生自己承担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苦涩,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的关系,教育学生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气馁,克服困难积极进取。鼓励他们从失败的经历中获取宝贵经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制定班级活动计划、制定个人的学习目标及人生规划,这样学生在实施过程中就会更有动力和主动性。
(五)专业学习教育。
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学习。新生入校后应该通过教师专题报告、研究生和高年级优秀本科生现身说法及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专业学习教育,让学生了解学院师资情况、学院的学风教风、所学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和专业特点、该专业的考研就业情况等,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定位、明确学习主体的角色转变,并且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适应大学学习特点。同时,帮助新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和网络中心各种文献资料,学会自我解惑,充实提高自己,以此帮助学生稳定专业思想,树立专业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六)职业生涯教育。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重要时期。大学从新生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要关注新生成长,帮助其进行四年大学生活规划和人生职业规划。大学由于和人才市场的联系紧密,对职业生涯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在对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决定过程中难免会有苦恼和困惑,因而学校最好设专门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辅导”,对学生进行个别的或小组的引导帮助,为他们提供信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负责地选择或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
(七)就业指导教育。
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新生进行就业教育,让新生尽快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努力提高能力与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新生从进入大学开始就要关注就业问题,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了解本专业学生就业趋向,了解大学生就业应该具备的各种素质,在大学期间努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从而更加从容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的竞争。
总之,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过程中最基础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对于大学生来讲,开展行之有效的入学教育工作,及时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高校教学、学习与管理的各项要求和大学生活,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学生不但在形式上入学,还要在行为上、心理上入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启扬,赵晓兰.给大学新生的88条建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0.
[2]郭淑华.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实践与探索.中国轻工教育,2006,(3).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能否就业关键在于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高低。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要实施“全程化”指导,在学生进校后即开始有计划的指导,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全过程,根据不同时段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采取大学四年全过程多方位的就业指导,分年级、按专业、分层次、看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以真正实现就业指导的深层次转变,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能否就业关键在于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的高低。大学生综合能力要依赖大学期间各种能力的培养,包括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能力、择业技巧等“硬实力”和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等“软实力”。目前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停留在对学生毕业环节的择业指导阶段,属于“季节性的快餐”。只重视择业问题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不少大学生为此抱怨,即将踏人职场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知识和能力需要“恶补”。因此,就业指导工作要重心前移,在学生进校后即开始有计划地实施.突破就业指导工作只在毕业生中开展的局限。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贯穿全过程,要实施“全程化”指导,要按照大学教育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根据不同时段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变阶段单一式指导为大学四年全过程多方位的就业指导,要区分情况,分年级、按专业、分层次、看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以真正实现就业指导的深层次转变。
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的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下面对各阶段进行具体分析:
1第一阶段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1.1第一阶段学生的特点
第一阶段即大学一年级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刚结束紧张的高中生活,迈人憧憬已久的大学校园.对大学生活的一切充满新鲜感和好奇感,积极上进.对大学的期望值高,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尤其是渴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动态、就业状况、考研形势,课程设置等相关信息,得到更多的锻炼。提升综合能力,对社会活动表现出极大兴趣,关心集体,渴望与同学交流。存在问题:①有的学生学习目标迷失,误认为进入大学就进入了“保险箱”,放松要求,不能科学安排时间,每天变得无所事事,把大量时间浪费在休闲娱乐上,有的学生通宵上网、看电影,有的学生整天沉迷于舞厅、游戏厅等等,乃至荒废了学业。②学习的不适应。大学里多是上大课。没有固定教室,教学模式由高中阶段的以教师为主导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选择专业时.由于对专业课程设置的不了解,或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服从了父母或师长的意见。进入大学后.却发现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状态有较大出入,学习兴趣骤降,便产生了厌学、惧学甚至学习心理障碍。③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相当大一部分学生专业意识不牢固。部分同学因为专业调剂等原因对本专业表现冷淡。由于高中与大学的学习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导致部分学生的不适应。④生活上的不适应。每年新生入学时,由家长护送报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经常是家长代学生办理入学手续和安排好一切,而学生无所事事、无所适从,使学生从小形成的万事依赖家长的心理得到延续。但是当真正离开父母的庇护开始独立生活时.许多新生出现了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上大学的比重逐年增加,这些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加,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愈加突出,不得不引起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1.2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
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有关专家指出,高校应充分重视入学教育.帮助学生缩短适应期。高校要通过入学教育,使新生认清形势和要求,开设相关课程,组织讲座、报告会及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使新生认清形势和明确要求,热爱专业。帮助学生及时转变角色,调整心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大学生活.积极地适应大学生活。
1.3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1.3.1入学教育通过刊物、讲座、座谈、参观等丰富多彩的方式,使新生了解学校、学院、专业,开展校史、院史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通过专业介绍、专业导论等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动态及发展状况。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
1-3l2就业教育通过迎新专刊、讲座、座谈会、报告会等介绍近年来学校各专业的专业需求及就业率.毕业生就业去向.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评价反馈等。组织杰出校友成长历程事迹报告会,激发新生对成功的渴望和追求,坚定对专业的信心,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这样就可以使大一新生初步了解学校各专业发展方向和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情况。及早确立个人目标。
1.3_3交流选拔和组织高年级优秀学生与新生开展交流.通过高年级同学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帮助新生少走弯路,学会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努力学习.奋发成才。
1.3.4讲座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在广大新生中普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开展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试方法和途径的教育,使广大新生尽快度过“断奶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2第二阶段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2.1第二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
初步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这一阶段,课程多、学习压力较大,心理负担重,尤其是医学生更为明显:逐步感受到就业的压力,对未来有了更多思考,自我发展方向不明确,迫切想了解未来就业对自身素质的具体要求;部分学生因毕业尚远,对自我发展、就业方向等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对自身要求放松,在学习方面投入精力不足。
2.2第二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
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使大学生切实了解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持续努力;加强危机意识教育,促使学生尽快认识自我,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习和素质发展中
2.3第二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2.3.1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推荐和介绍测评软件的使用.在学生中开展包括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工作,使学生清楚性格、素质、能力与择业的关系,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并通过介绍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的知识。使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并有意识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对学习生活做合理的安排并根据需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2.3.2讲座、形势政策课通过讲座、形势政策课向广大学生介绍就业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对市场的发展及企业自身的实际需求的分析,对大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要求,及早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培养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诚实守信、加强道德修养,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提高自身在今后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而做准备。
2-3-3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配合学校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学生活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通过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着力培养学生包括“就业观念”、“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在内的“就业素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3.4开展专业知识竞赛通过开展各种专业知识竞赛,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激发学生的热情,热爱专业,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勇于探索和思考专业知识的难点、热点。
3第三阶段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3.1第三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
大学三年级的学生逐步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强,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规划发展方向,为就业与考研的选择而苦恼,关心毕业班的就业和考研状况,渴望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关心毕业去向、薪资水平等现实问题。
3.2第三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
在继续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开展升学与就业指导,使学生正确处理考研和就业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现代医院、企业等用人标准,招聘流程,掌握一定的求职择业技巧,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班级导师的作用,通过讲座、在读研究生座谈会等形式指导考研同学如何科学合理地复习,并就学校、专业选择等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给予指导。
3_3第三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3.3.1邀请成功校友通过讲座、校友交流会等等形式.对医院、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进行系统介绍.帮助毕业生了解医院、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相关企业的企业文化、用人制度及招聘工作的侧重点,开阔视野,对比自身的优势、劣势,明确择业目标并为之努力。
3_3.2举办考研与就业讲座针对学生对考研与就业问题的疑惑,帮助他们认清考研与就业在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的一致性和能力培养方面的侧重点,帮助他们分析自己当前的学习状况、家庭的经济情况,使同学明确目标,摆正心态,扎扎实实走好大学生活的每一步。通过宣传、介绍我校近年考研和就业情况,邀请毕业班刚刚参加考研成绩突出的学生结合自己专业向同学介绍经验,帮助学生尽快明确目标,少走弯路。3-3-3举办求职、就业准备的讲座通过就业准备的讲解.使学生了解求职的基本相关材料准备;求职的外在能力(语言表达、公关礼仪、形象气质、面试等)和求职的内在能力(外语毙力骨舅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刨新能力等)的准备。同时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所在,以更有针对性地围绕求职做好内外兼修的锻炼,达到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又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3.3.4求职技巧与面试礼仪讲座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和讲解,帮助即将步人求职期的学生揭开求职、应聘的面纱.并督促其有意识地培养相关素质、提升竞争意识和应变能力。传授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的应聘技巧常见面试形式及面试时应注意的问题
3.3.5模拟招聘训练设计几组不同行业的招聘考试现场,由同学自发报名参加应聘。现场的同学可直观地看到招聘的效果。通过专业招聘人员和积极参与同学的现场演练,使学生直观地体会到不同行业,不同形式的招聘的特点和要求,更加清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和招聘的特点,做好求职应聘的心理准备。
3.3.6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学校结合本身专业实际,与部分单位加强合作。建立就业实习基地。选派即将进入毕业班的学生,利用暑期到部分企业进行实习。通过实习,使学生真正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初步认识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为毕业后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顺利转变做准备。
4第四阶段就业指导的目标和内容
第四阶段主要指导大学四、五年级。
4.1第四阶段学生的主要特点
关心毕业去向,积极努力,但部分学生心理调节不足,压力大,就业准备简单,期望值偏高,渴望得到求职方式技巧指导,就业易受挫折,承受力差,考研压力大。对社会认识不足,甚至极少部分学生对社会.尤其是对就业竞争充满恐惧感。临床类五年级学生则面临着临床实习与就业的双重压力。
4.2第四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
通过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学校就业工作流程,讲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利用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就业心理指导、择业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及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参与就业竞争,诚信履约;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毕业教育、职业教育和事业观教育,使毕业生将个人志愿和国家经济建设需要最大程度地结合起来,引导毕业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适应社会,立足基层,脚踏实地,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同时,对学生报考公务员、出国留学等进行专项指导。对五年级需要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则注重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4.3第四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4.3.1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调试通过讲座和咨询等形式对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心理素质对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介绍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使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有正确的就业心态,及早克服就业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避免进入就业心理误区.树立进取、务实、竞争的就业心态。
4_3.2就业政策教育就业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有关的政策必须让毕业生熟悉和了解。掌握就业政策翻法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效矢,在豉笨龛诲范围内去联系单位;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违约现象,实现顺利就业。要系统地宣传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方针和学校的有关规定和就业工作的各项程序,使学生掌握政策、了解规定和清楚义务。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和在选择职业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4.3-3对学生进行报考公务员的指导帮助毕业生了解如何报考公务员,公务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以及如何准备公务员考试、如何参加面试等。
4-3.4就业咨询通过集体咨询和一对一个体咨询等形式相结合,为毕业生答疑释惑。就业心理咨询是针对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某些心理上的困惑而提供的一种服务.它不仅是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就业咨询工作,加强就业指导,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有助于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危机;有助于他们摆脱困境,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有助于他们客观地认识所面临的困难,树立信心,从而顺利就业。
4.3.5座谈、征文通过座谈、征文等方式收集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整理汇编。并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更有针对性地指导毕业生。
4-3.6临床教学针对五年级医学临床实习生通过开展各类临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讲座和培训,开展各种临床类知识竞赛,提高他们的临床动手能力和实习能力。同时开展各类医德医风教育,宣传临床带教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医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工作。
20**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我系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为主,我系学生在家乡就近就便参加分组进行以下社会实践活动:,
(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全国各地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状况,进一步加强聊大东昌学院与地方的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开展聊大东昌学院20**寒假大学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研实践活动,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并结合此次调研成果开展关于乡情调查的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表彰。
(二)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竭诚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大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我系学生可利用返乡机会,自主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就业见习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增加大学生职业体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三)广泛开展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活动。我系青年学生应主动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进一步解放思想,勇敢面对挑战,把服务地方作为每一位学子的义务和责任,充分发挥我系专业学科和创新人才优势,积极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掀起青年学生广泛开展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热潮。要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奋斗目标,立足**,辐射全国,积极为当地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献言献策,要深入调查研究,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
开展广泛深入我为家乡献力量的社会调查、主题征文活动,并进行表彰。
(四)以感恩伴我成长,孝心回馈父母为主题的体会亲情实践活动和真情送万家志愿服务活动。全系学生要合理安排寒期生活,为父母及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开展家庭亲情教育、礼仪教育活动,学会一项家务小技能,为父母减一分辛劳,添一分惬意,送一分亲情,做快乐的、有责任的家庭成员。也可深入开展真情济困进万家活动。每位经法系学生在春节期间自行组队集中开展真情济困进万家活动,为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年,特别是下岗失业青年、贫困学生、农村贫困青年、残疾青年等有特殊困难的青年群体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办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办团组织的关心和帮助送到他们的心坎上,不断提高共青团组织服务大局、服务青年的能力。要从困难群众的实际出发,积极深入广大农村和城市社区开展真情送万家志愿服务活动。
二、活动方式
20**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采取点面结合、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就近就便。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我系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地开展活动。
2、重点组队。结合实际情况组队,在各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我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修养优势,深入基层形成示范带头作用。
三、实施步骤
20**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和动员阶段。
20**年1月中旬至20**年1月下旬,我系从整体上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布置和安排,积极动员广大学生投身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对我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意义的宣传教育。
2、具体实施阶段。
20**年2月上旬至2月下旬,各社会实践个人、团(队)要按照我系的要求,积极争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求务实创新,出成果出效益,同时加强实践活动的新闻报道,提高社会效应。
3、总结表彰阶段。
20**年3月初,我系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并于下学期开学后3月10日前将调查报告和实践个人、团(队)总结材料报系团总支,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团(队)、优秀个人和优秀成果进行表彰。
四、相关要求
20**年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系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抓紧抓好。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在我系团总支、学生会的领导下,切实把今年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有计划、有动员、有指导,有考评。
(二)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就近就便的原则,从实际出发,保证活动轰轰烈烈、扎扎实实。
(三)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我系各地区的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突出重点,精心组织,组织动员学生参与活动。
关键词:就业困惑;层次;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46-02
大学毕业生是否实现就业,是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评判指标之一,而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高低更是高校是否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高校对就业的高度重视使近几年就业指导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就业指导目标也从过去简单的以就业率为导向提升到提高就业质量的目标。要在实现高就业率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就需要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有实际效果的就业指导,不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其顺利就业、充分就业、满意就业。
一、就业指导定位及现状
就业指导应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在充分发掘学生的个人特点的前提下,有针对性、计划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促使学生全面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自觉、合理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构建自身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最终实现选择合适职业的过程。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与学生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面对高年级学生的就业教育多于低年级学生的就业教育;针对就业技巧的教育多于就业观念教育;面向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类教育多于个性化就业指导;对就业的教育多于创业引导;就业心理调适的关注;就业理论教育多于实践教育。就业过程、就业结果的最终受众是学生,能否真正将正确的就业观念内化至学生内心将直接决定就业指导的效果。本文将从学生的就业困惑出发,构建更加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就业指导体系。
二、学生就业困惑调查
笔者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学生目前希望解决的就业困惑或问题进行调查,涉及117名学生。虽然学生的调查样本量较小,但调查结果页说明了一些问题。经统计,学生就业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身定位问题。绝大部分学生对自身还缺乏准确的定位,他们最常问的问题是“我能干什么”或者“我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2.就业选择问题。在调查中除了少部分大一学生,其余学生对于就业、考研、出国、考公务员、创业等不同发展方向有了或多或少的思考和选择。
3.就业竞争力问题。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就业竞争力的强弱与个人综合素质紧密相关,他们提出了“自己需要怎样提升”、“企业最看重毕业生的什么能力”、“是否能够胜任工作”、“行业对自身有什么素质要求”等问题。
4.就业技巧问题。随着近几年社会大环境对就业的关注,学生普遍对就业技巧表示重视,提出了“怎样的简历能够吸引HR的注意”、“求职面试应怎样表现”、“怎样在求职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怎样能有更多的途径去寻找好的就业机会”等问题。
5.心理调适问题。高年级的学生由于直接面临到就业压力,提出了“怎样调适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工作”等就业期间心理调适的问题。
6.发展前景问题。31%的大四学生和14%的大三学生对工作后自身的发展空间表示关注。他们提出了“如何判断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职业能给我带来什么”等问题。
三、分层次就业指导方案设计
通过调查可发现,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就业的关注点和担忧的问题有所不同,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针对本科各个年级的学生,需要设计侧重点不同、连贯的、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低年级侧重于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毕业班学生则应侧重择业观、就业环境分析、求职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1.就业探索期——职业观念树立。在学生入学初就结合入学教育,在认识专业的前提下通过就业方向介绍、优秀毕业生讲座等方式向学生灌输和渗透就业观念。专业教师可向学生强化专业学习目标及专业培养目标,让学生能够明确所在专业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的关系。辅导员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减少大学入学初容易出现的“迷茫期”。同时可结合团体辅导开展认识自我、团队意识培养等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在不断突破自我、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过程中锻炼社会交往、人际沟通等能力,为未来的各项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后,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对自己性格、兴趣、未来就业意向做主动思考和探索,指导学生制订可行的大学生活规划和学习目标。
2.就业定位期——职业生涯规划。进入大二后,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和归属感已基本建立,也开始逐步感受到就业压力,他们开始思考未来的发展问题,迫切地想了解未来就业对自身素质的要求,就业指导工作应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的基础上,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将有利于学生寻找差距,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立项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努力;促进学生在发展智力的同时主动培养情商和逆境商,保持平常心,培养克服困难、阻力的恒心和毅力,使自己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在形势政策课的讲授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转变精英教育的观念,对自己未来的择业期望进行合理定位,清楚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分工中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
3.就业实践期——就业技巧、就业选择教育。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就业形势认识的主动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将与专业相关的行业发展趋势、职业特点、未来国家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不同职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分析和讲授。同时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发展方向及该行业所需的素质、技能,使学生对职业现状和行业发展职业有较为客观、全面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需求变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的影响,并促使他们发现不足与发展空间,以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各学院可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学生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实习活动,让学生主动拥抱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就业素质,锤炼成才品质。
4.就业分化期——就业服务、职业适应指导。进入大四以后,就业指导教育首先需要就业指导部门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即及时宣传各种就业政策、介绍学校就业工作流程,提供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展开协调与沟通。学生工作队伍应随时关注和掌握学生的就业动态,做好就业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重视学生的就业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进取、务实的就业心态。在大四后期,要做好学生的就业角色转变工作,通过邀请不同行业的精英来校做讲座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较强的合作精神、事业观和社会责任感。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除了对按照学生年级进行普遍的分层次教育以外,还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就业意愿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如为有出国留学意愿的学生邀请留学回国人员(特别是归国教师)做留学讲座,为愿意投身基层工作的学生提供政策支持,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举办创业讲座、提供创业实践机会等。
就业指导教育是高校中涉及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教育学科,每一位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参与者必须时刻保持学习、思考、探索的状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将学校的教育与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构建出合理、系统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国家输送更多高素质、高适应性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爱如,崔静.浅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阶段和层次问题[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学风建设 就业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以思想教育为学风建设的基础
(1)以三生教育(生命、生活、生存)为切入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推进校风建设工作。通过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和校外教育积极结合,开展“三生教育”的宣传、教育、交流和研究,如:女性青春期性知识讲座、安全教育、法制教育、“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等作为重点,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社会适应性,提高同学对“三生”的感悟和认识。(2)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真正落实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理念,加强师德建设、突出管理的人性化要求,围绕促进学生成才来抓管理,通过科学的管理来促进学生成才。并明确管理队伍的工作要求,加强工作考核,努力打造一支懂业务、会管理的高素质学生工作队伍,从而更加有效地支撑好学校的人才培养。(3)通以学生党建工作为主线,以党建带团建,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并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创先争优,争当表率;充分发挥学生党员成为身边同学的带动者,从端正学习态度、文明诚信中起表率作用。(4)以考风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学风建设。开展诚信教育,强化考风考纪。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和原动力,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如:签订《考试诚信承诺书》等。(5)端正教风,以教风促学风。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引导教师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神圣感。注重师德建设,倡导建立一支献身教育,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6)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让处在其中的大学生自觉地形成与校园文化精神相匹配的文化意识和精神品格,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风气,担负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责任。如:组织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社团活动使、军训等使学生学会担当责任、严谨求实,养成强壮的身体树立了回报社会、服务人民的品德意识。
2 以加强学生管理为学风建设的保障
从学生特点出发注重日常管理,从学生的行为习惯、纪律、考勤、道德品质、劳动意识、学习情况、宿舍纪律抓起,从小事抓起,注意细节,注意痕迹管理,要有说服力。做到处理学生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能及时处理学生中的突发事件,了解情况,做好疏导工作。保证了学风建设的有序进行。以严格规范的学生管理作为学风建设的保障。
(1)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使学生在日常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礼诚信、团结友爱、遵纪守法、勤俭自强、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品德得以提高。(2)严格学生考勤管理。为确保学生正常参加各种教学活动,学校严格考勤制度,并通过任课教师反馈、学生代表反馈、值班教师、辅导员反馈,有效的控制学生的考勤。有效的保证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确保了学风建设的有序进行。
3 加强诚信教育,认真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以学生资助为学风建设的支撑点
学生大多家庭贫困,需要国家学校给予资助,也通过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使学生成长,在校期间努力提升学生的生存能力与智慧。同时指导学生实习期间选择顶岗实习,既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解决自己及家庭经济困难,又使自己得到历练,通过努力学习争取奖助学金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引导教育将其提升为“授人以欲”。真正把学生资助作为学风建设的支撑点。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到信息准确,公开、公正、公平,真正使贫困生得到资助。工作中做到认真细致、及时周到、不出差错。做到了按制度周密进行,为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解决实际困难,提供了有力保障。(2)高度重视学生的诚信教育和信贷知识教育,把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自觉履行还款付息义务等诚信教育列入工作重点,将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3)多渠道争取校内外资金及顶岗实习岗位,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4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以学生就业为学风建设的落脚点
要做到就业率高,就业层次高,首先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高,这就必须有良好的学风。所以学校把就业指导与学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良好的校风学风促进就业,把学生就业作为学风建设的落脚点。
(1)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稳定、有序、高效开展。具体做法:一是广泛宣传、动员。就业信息及时更新,宣传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和规定,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主动积极地自主择业;二是通力协作,学校各部门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方便快捷的服务。(2)顶岗实习工作策划与布置,动员学生走出去,开拓就业门路,使学校成为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摇篮,让学生掌握适应社会就业的过硬本领,以满足社会对适用性人才的需要,坚持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实现双赢的基本原则,建立校企合作关系。(3)为提升学生的学历,学校支持和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及家庭实际情况参加专升本。(4)结合专业特点,分层次、分阶段对学生进行指导。开设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等课程。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考取执业和职业资格证书。配备就业指导老师针对不同年级分专业、层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面试技巧的讲授。邀请学校领导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就业与创业等方面的讲座。相关课程学时充足,使学生就业目标清晰,提升了就业效果。(5)强化服务意识,科学合理安排,积极稳妥地做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
总之,工作中注重将思想教育作为学风建设的基础,学生管理作为学风建设的保障,学生资助作为学风建设的支撑点,学生就业作为学风建设的落脚点。工作中查找不足,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做好学风建设工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的保证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 王剑波.论学风建设视野下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科技文汇,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