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8 15:52: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文化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化;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36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80-02
党的十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更加明确的指出了应该把生态建设和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各地农村已经开始了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但有关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不足以指导广大农村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所以应该加强关于生态文化建设的理论探索。
一、农村生态文化的概念
广义的农村生态文化是指农民在本地特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生态价值观,它反映了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与制度层面的农村生态文化内容;狭义的农村生态文化则主要是指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化,它是指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中,以维护生态,保障人生幸福为目标,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系统。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不仅应该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关系,还应该追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友好共赢的交往状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应该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和健全的管理体制,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教育,培育和引导生态导向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既要建设一种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文化,还要建设一种生态的交往文化、人文文化。
二、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结合农村具体发展实际作出的科学选择,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生态文化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作为一种价值观,一种意识形态,生态文化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发挥支持与协调作用,具体的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实现与否的关键。
同时,生态文化建设也是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加快推进生态文化建设既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达到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具体要求,也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和谐社会,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和保障。
三、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民生态文化意识薄弱,参与程度低
在农村,受传统观念和小农意识的影响,村民的生态文化意识还比较淡薄,生态文化理念比较落后,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地方甚至相当严重。同时,由于对生态文化没概念、不了解,民众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较低。另一方面,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思想观念保守、满足于现状,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程度较慢。由于缺乏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意识不到生态文化建设对于整个国家、整个人类,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意义,真正实施起来配合度低,懈怠情绪严重。
(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管理体制不健全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必须以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为依托。但生态文化建设实施时间还不长,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对生态宣传与教育、生态保护团体及生态文化普及等各方面都缺乏经验和相关制度,使得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加大,特别是法律制度作为最基本的一种保障制度,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法律、法规落实并不到位,一些促进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法规还不完备。再次,由于许多环保法规缺少实施细则,相关的法律监督及实施保障措施缺乏可操作性。
(三)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我国的生态文化建设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建设组织机构。虽然设有一些乡镇文化站,在有的地方有站无址,形同虚设。而在农村,我国一直实行村民自治管理,形式松散,对于新兴的生态文化建设,更没有专一的机构去负责生态文化价值观的宣传,以及监督生态文化建设措施的落实。除没有完善的机构设置外,生态文化建设的其他辅助设施也不完备,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有限,有很多农村就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利用率较低。村庄整体面貌和卫生环境普遍较差:乡村道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庭院内外,道路旁边柴草堆放混乱。
(四)追求经济利益,破坏生态文化建设
我国农村广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对短期经济效益的过多追求和关注使之忽略了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的长期综合效益。认为环境保护是政府行为或离自己很遥远的事。另外,生态环保意识淡漠在广大农村地区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许多乡镇基层领导干部的环境意识淡漠,只重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尚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以污染环境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在农村地区很常见。
三、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生态科技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生态文化意识
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生态文化建设的快慢,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生态文化教育,应该把生态文化教育作为全民教育、全程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包括对青少年的家庭、学校教育和对成年农民的社会化再教育。除了生态文化教育之外,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生态文化理念,使生态文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农民真正意识到生态文化的发展对于自身以及整个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 完善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
第一,制定生态文化建设考核标准,严格考核评议制度,使各部门围绕生态文化建设有依据可寻,使生态文化建设科学、健康发展;第二,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群众监督制度,对群众反映的具体情况要核实,并进行详细的调查,对调查结果予以公示,对破坏生态文化建设的现象及行为要给以曝光批评,比如,查封农村造假售假的小作坊、要求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小工厂停业整顿等;第三,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法制保障,制定地方性法规以及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地方条例,特别注意发挥村民自发形成的村规民约的作用。
(三)建立完善生态文化建设机构和基础设施,确保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首先,应该建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管理机构,在上级部门中设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在基层设置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小分队,自上而下,形成一个促进生态文化建设的连贯体系,使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政策执行具有连贯性,持续性,使生态文化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其次,生态文化建设应该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在每个村修建文化活动室、文化广场,建立村中心花园,设置生态文化宣传长廊;建立生态文化家园,统一规划居民住宅,硬化、绿化、美化道路,改变脏乱差现象;加大农村能源环保设施建设,安装太阳能,修建沼气池,改善农户早晚炊烟四起的状况,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文化基础设施的建立,使农民生活在生态、和谐、美丽的环境中,能够切身感受到生态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最终会进一步促进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四)生态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绿色”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拜金主义盛行,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背景下,发展生态文化的同时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是促进生态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第一,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产业。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好农村特有文化资源,变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为生态文化产业优势,进而整合资源,引资合资,进行产业开发,比如开展生态文化旅游、农业观光等;第二,发展生态农业。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应注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培育和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把文化建设与群众增产增收紧密结合,使群众在参加文化建设活动中增强致富能力,有利于增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长期发展。
总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核心环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基石。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深刻把握生态文化的内涵、任务和意义,大力进行生态文化的宣传和建设,才能在农村地区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舆论环境,形成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意识,才能更好的推进农村生态文化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胡今.浅析辽宁农村生态文化建设[J].辽宁经济,2012,(10).
[2] 徐丽华.构建红河州农村生态文明的彝族生态文化建设[J].毕节学院学报,2010,(05).
[论文关键词]低碳文化 学校文化 生态文化
文化是人们对生活的反映。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经济发展由传统“三高”向“三低”转变,生活方式由高碳生活走向低碳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转型发展的实质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为基础的生态文化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标志着生态文化的诞生。党的十报告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又为生态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了新的部署,这也就决定了作为社会文化子系统的学校文化也将处于变革和重构的关键时期。
一、生态文化视域下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1.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本意是人的全面、幸福、和谐发展。但由于受工业化科学主义思潮、技术理性的影响,教育走向了功利主义,把人变成学习的工具,成了知识、信息、技能的容器,忽视了人性和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批又一批只懂科学、缺少自然人文素养的“畸形人才”。随之而来的便是资源枯竭、气候变暖、人的生命健康权、环境生存权受到威胁等,这严重背离教育的本质和原始目标。人类开始反思物质主义和技术理性的危害,要求教育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化,实施绿色教育、生命教育、低碳教育,引导学生放弃对物质财富的过分追逐与迷恋,照管和抚慰自己的心灵世界,重拾敬畏自然、感恩自然的传统生态道德,使千疮百孔的自然界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为人的全面发展争取一个广阔而光明的生态前景。
2.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文化。生态文化“从人类整体主义出发,基于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延续发展的唯一载体,立足于地球资源的永续利用,倡导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人类发展的价值尺度上,充分认识到自然的发展演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质疑并批判工业化带来的人类中心主义过度发展”。强调“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向“生态是一切事物的尺度”转化,突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将成为学校所有教职员工新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
3.各学科课程与环境教育互动共生的课程文化。生态文明虽然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是更深层次的环境教育。20世纪70年代环境教育进入学校,并成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但仅把环境教育当作知识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致使环境教育知识化、边缘化,远离现实生活世界,其教育效果不佳引起部分专家和权威的忧虑。随着人们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的关注和公众对化解生态危机的新期待,生态环保与科技日益走向融合和互动,今天已进入以“生态环保”为标识的科技时代。由此,各学科教育与环境教育也开始整合互动,成为当今国际学科课程发展的新趋势。环境教育从过去的学科边缘、从属地位上升到与其他学科并列的地位。毫无疑问,生态内容将成为各门学科重要的课程资源,这不仅加强了学科课程与生活世界的联系,而且能够克服传统科学的非人性、非自然性,有利于全民科学素养和生态素养的提升。
4.低碳节能和崇尚自然的行为文化。生态教育是一种行动教育、责任教育,其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承担起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拒绝浪费的崇高责任,并将这种责任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学者认为,学校文化就是“我们”在这里做事的方式,学校文化是一种行为文化,因此,学校生态文化就是“我们”在这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行为文化,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出低碳化、与自然和谐的特征,如学生饮食消费不要热衷快餐文化、一次性消费,人为缩短消费过程;学生日常生活消费崇尚节俭,戒除大手大脚,反对铺张浪费。
二、生态文化视域下学校文化建设的困局
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缩影,但目前真正以生态理念去构建学校文化的甚少,因此,将生态文化融入学校文化建设,加强学校生态文化建设,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的新任务。
1.考试文化绑架生态文化。虽然素质教育成为当今时代和社会对学校教育发展的最强音。但对于教育质量的考核,许多地方政府部门仍多停留在能够宏观控制的“升学率”“优秀率”等方面。所以,目前应试教育依然很强势,许多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学对环境教育、生态文化建设表现出排斥甚至抵制的态度,认为这是不务正业、丢西瓜捡芝麻的事,如在学校荣获的许多荣誉证书中很难找到绿色、环保、低碳的荣誉。学校的教学文化仍是考试文化为中心,考什么、教什么、练什么,即使在考点中涉及的环境内容也当成知识来训练,对当今的生态困境不闻不问。
2.教师生态教育素养的缺失。学校没有专业的环保师资,教师环境教育素养的缺失是有目共睹的,其原因既有学校文化的影响,也有教师自身的因素,教师重复性的职业特点往往容易使教师文化陷入封闭性和保守性,害怕变化,抵触变革。另外,还有教师培训政策的原因,在数量众多的教师培训项目中,至今没有一项是针对教师环境素质方面的培训。目前,教师的环境知识和环保意识大都通过电视、报刊或网络等媒体渠道获得,缺乏系统性、完整性,更谈不上什么知识结构和环境人文素养。当面对学生的一些环境问题时,教师没有话语权,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影响力,更谈不上主动承担环境教育的社会责任。
3.学校教育功能的异化。学校本应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创新源,正是由于上述现象的存在,致使学校文化日益保守和功利,陷入功利主义圈套,不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发展,忘记了自己真正的使命在于探索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使学校教育脱离社会转型发展和生态文明时代对人的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与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相悖,淡化“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学校教育育人的本质落空。
三、学校生态文化建设路径探析
1.校长生态文化理念的自觉能动性是根本动力。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人物,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长文化就是学校文化,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和文化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领导。学校领导一定要从纷繁复杂的行政事务中解放自己,重视理论学习和专业学习,正确认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提高对学校文化重要性的认识。深刻理解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面对食品危机、生态危机、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尖锐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校长要对学校的教育及文化价值取向进行深入的思考,学校文化的建设不能仅局限于学校范围,而要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并思考如何满足社会需要来谋划学校文化建设,从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思考学校文化的创新。学校文化建设要立足社会转型发展,主动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火热实践,以高度的文化自觉谋划学校绿色、与自然和谐的新文化样态,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培养新的人才。
2.加强学校生态文化资源建设是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化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文学创作领域,涌现了一批生态文学作品。如《伐木者,醒来》《中国:另一种危机》《放生》《黄河生态报告》等生态小说,可以为学校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人文资源。与此同时,生态文化所倡导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文化,如道家学派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应了自然的自然观和知足者常乐的适度消费观;佛家的戒杀生、慈悲为怀的“生命观”,这些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生态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伦理支撑。学校所在地的企业转型发展、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工程、垃圾处理站的变废为宝工程等社会生态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为学校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社会文化资源。学校在生态文化建设中,要充分挖掘这些生态文化资源,打造“对话交流”的平台。邀请校外知名的生态伦理专家作专题讲座或报告,解读传统生态思想,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介绍国内外的研究动态、研究成果及当代价值;购买生态文学书籍,设置生态特色阅览室,为师生的专业阅读提供良好氛围;学校师生还要走出去,参观学习社会上生态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倾听社会声音,感受社会转型发展的时代脚步,从而确立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人才标准。
关键词:森林公园;生态文化;文化建设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的文化,旨在通过宣传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从而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造福于子孙。森林生态文化属于生态文化,是人与森林、人与自然之间建立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关系,以及由此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1];
森林公园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目前大批森林公园已成为大中小学生的科普基地和实习基地、科研人员的实验基地以及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创作基地。森林公园在向全社会展示林业建设成果、普及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倡导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扔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森林公园在进行总体规划时应当将生态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规划内容,在传播森林生态文化的同时带动公园的旅游产业发展。
一.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规划的内容
森林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用生态科学知识武装群众,唤起群众的生态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励群众积极投身到生态建设中去[2]。
2012年,国家林业局公布《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LY/T2005-2012)》,文件要求将生态文化建设规划作为单独一章进行规划,可见生态文化建设之重要性。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包括规划原则、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生态文化设施规划及解说系统规划四部分内容。本文以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重点探讨生态文化建设的规划原则、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生态文化设施规划三部分内容,旨在为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提供案例参考。
二.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的概况
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是林业部批准建立的广西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前身是1964年建立的良凤江植物园,1992年9月9日国家林业部林造批字[1992]154号文件批复建立“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经过多年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建设,多项具有旅游价值的景点得到建设,各项基础服务设施基本完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公园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科普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型城郊公园,2011年旅游接待游客41万人次,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
目前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树文化、花文化、湿地文化等方面。树文化方面,公园现有植物1700多种,占广西植物种数的21%,其中热带、亚热带树种及广西特有树种1300多种,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树木标本园;花文化方面,公园建立了目前广西品种最齐全的金花茶基因库;在湿地文化方面,公园拥有大范围的水域面积和湿地面积,这为建设公园生态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公园可以此为基础,深入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切实推进生态文化的建设。
三.生态文化建设规划原则
(一)教育为先,社区共建原则
在我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注重以教育为先,联合本地社区居民、相关利益群体和游客一起,共同参与生态文化建设。森林公园必须通过导游材料、标识牌等对游客进行生态文化宣传,提高游客生态文化意识,以降低旅游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冲击;森林公园还需要协调相关部门,对附近社区,特别是良凤江上游吴圩镇范围进行生态文化教育,以确保各生态保护措施得到群众的支持,通过社区协作发展,保证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成果不被破坏。
(二)特色化发展原则
良凤江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应紧紧抓住本身生态文化特色,开发独特的生态文化产品,树立与众不同的生态文化形象,打造能反映自身特色的生态文化品牌,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文化产业效益,进一步促进生态文化建设发展。
(三)产业化发展原则
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产业化发展。生态产业本身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产业化发展能够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和物资来源,并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动力和源泉。因此,需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林业等生态产业,以此促进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生态哲学、生态艺术等其他生态文化要素发展。
(四)持续滚动发展原则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需要森林公园保持持之以恒的关心和投入,因此必须遵循持续滚动发展原则,不断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和创新,才能保证生态文化不断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和布局
(一)良凤江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重点
1.森林文化
公园拥有大片森林和树本园、金花茶园、落羽杉林、棕榈园、阴阳菩提等美感比较突出的森林和植物景观,森林文化建设已经有一定基础,但目前森林文化开发力度还不强,需要进一步开发,规划加强树木标本园各特色植物园建设,加强森林养生、森林美学和森林艺术建设,策划公园的森林旅游活动,例如策划森林浴、登山、漂流、溯溪、探险等活动,丰富森林文化内涵,提升森林旅游价值。
2.生态科普文化
目前良凤江森林公园已建立树本园、棕榈园、金花茶园等植物园区,并拥有大片阔叶林和针叶林,在生态科普方面建立了一定基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森林深入研究的科研机构和一个集中展示各类生态文化,实行大众生态科普教育的设施,规划建设森林生态文化体验设施,提升各植物园区特别是树本园的科普文化内涵,增强植物园区主题性,丰富园区变化,使生态教育能够有进一步提高。
3.生态宗教文化
良凤江森林公园具有深厚的生态宗教文化底蕴,公园内的菩提树是佛教圣树,天宁寺是广西佛教协会所在地,由菩提树崇拜延伸出的佛教养生文化与公园的森林生态环境相结合,使其成为良凤江森林公园生态文化中的特色文化。
4.生态湿地文化
良凤江森林公园拥有大范围的水域面积和湿地面积,这为开发良凤江湿地文化提供良好基础。规划开发生态湿地文化,重点建设落羽杉林、良凤江堤岸和良凤江湿地,营造生态湿地景观,并建设栈桥供游客进入湿地游览。
(二)生态文化建设布局
由于目前连山旅游区还在初级发展阶段,生态文化建设基础较为薄弱,因此良凤江生态文化建设重点在良凤江旅游区,按照“一核,两翼,三基地,四园区”进行布局。“一核”:依托树木标本园、金花茶园等生态资源优势,将其打造为良凤江森林生态文化的核心。“两翼”:以菩提文化体验区和森林生态体验区为良凤江生态文化建设两翼,加强生态养生文化建设。“三基地”:规划在良凤江华南珍稀树木园建生态艺术体验中心,在森林生态体验区建森林文化创造基地,在激情生态娱乐区建森林文化演艺中心。“四园区”:规划重点开发华南珍稀树木园、菩提园、藤蔓园、金花茶园四个生态文化园,分别突出不同主题的生态文化特色。
五.生态文化设施规划
(一)森林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
规划在核心景观区建生态艺术体验中心,使良凤江森林公园成为南宁市及周边主要的生态科教场所之一,进而依托金花茶园和华南珍稀树本园建设,将森林公园发展成为广西境内全国知名的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重点建设华南珍稀树本园、金花茶园、藤蔓园、湿地景观区等项目,突出森林生态多样性文化。各主要项目建设详见前文景区景点和项目规划一节。
(二)森林艺术创作基地建设
规划依托狮子岭的森林、峡谷景观,在森林生态体验区建设森林文化创作基地,通过与广西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学院等组织和机构的协调,将良凤江森林公园建设成为南宁市周边重要的艺术创作基地之一,进一步促进生态艺术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项目和设施建设详见前文景区景点和项目规划一节。
(三)露营基地建设
规划建设汽车营地、露营地、户外拓展训练基地设施,并对激情生态娱乐区内原有项目和设施进行改造升级,依托这些项目和设施,发展生态宿营文化和生态康体文化,培养人们热爱自然,体验自然的兴趣。各项目建设详见前文景区景点和项目规划一节。
(四)特色主题植物园区建设
规划完善提升金花茶园、藤蔓园、棕榈园、落羽杉林、树木园等植物园,将树木园发展成为华南珍稀树木园,并在原有引种园基础上,引入佛教生态文化,建设良凤江湿地生态景观,使各特色主题植物园区特点更加鲜明,既促进生态建设、生态美学的发展,又提升其旅游景观价值和市场吸引力,使生态文化产业得到提高。
(五)生态宗教文化建设
依托人们对良凤江森林公园内阴阳合一的菩提树崇拜和在建的广西佛教协会会址天宁寺,结合南宁市的佛文化历史和发展,深度开发佛教文化。
(六)生态保护建设
规划实行林区植被保护,珍稀物种和名木古树保护,良凤江水域治理等生态保护工程,并在旅游开发中实行生态环保教育与监控,通过导游材料、标识牌建设和生态保护工程实效等形式让游客感知,体现森林公园以生态为本,注重生态文化建设的精神,进一步改善森林公园景观环境,增强森林公园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六.总结
通过生态文化的建设,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已经被评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环保教育基地”、“广西科普教育基地”等多项称号,促进公园生态旅游与生态保护、生态教育的和谐统一。通过生态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合理建设规划,公园的生态文化建设定能在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保护、弘扬生态文明等方面做出卓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房西文.依托森林公园加快森林生态文化建设[J].陕西林业,2008(4):14-15.
生态文化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文化是以自然生态为背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指导思想的文化体系,旨在保护祁连山自然生态系统过程中传递的一种文化内涵。
2生态文化建设现状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西南部,1988年5月由国务院批准为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行政区域上地跨武威、金昌、张掖3市8县(区),包括天祝县、肃南县大部分地区和古浪、永昌、凉州、山丹、甘州、民乐县(区)的部分地区。总面积197.2万hm2,保护地带66.6万hm2。现有林地面积1386.4万亩,活立木蓄积2300多万m3,森林覆盖率22.56%。区内有高等植物95科451属1311种,陆栖脊椎动物286种。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而典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区系,使祁连山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物种质资源库,在维护我国西部生态安全,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求及科学研究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地位,被河西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山”。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先后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甘肃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和国家环保科普基地。保护区内的生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有祁连山保护区展览馆,天祝“三峡”、祁连冰沟河、山丹焉支山、民乐海潮坝、山丹军马场、康乐草原、民乐扁都口等众多山水风景区,野生动物繁育、苗木、经济林培育基地30多处,张掖丹霞地质公园、“七一”冰川等地质地貌景观,天堂寺、马蹄寺、文殊山等宗教文化寺院等等。保护区内汉族、裕固族、藏族、回族、土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和睦共处,相互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祁连山生态文化圈。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大力宣扬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三生态”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文化的繁荣创新引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创新了发展生态文化的方式,近两年,相继开展了生态文化慰问采风、生态文化大赛、先进人物与典型事迹评选等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活动,有效地拓展了生态文化创作的范围,也极大地提高了祁连山生态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3存在的问题
3.1生态文化作品的创作与创新不足
局限于围绕祁连山自然生态景观开展生态文化创作,保护区内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延伸创作比较短缺,独特的民族歌舞、戏曲、乐器、手工艺、服饰以及特色运动的传承与创新滞后,雕、刻、塑的创作比较缺乏,对民族优秀文化学习、领悟、传授的广度和深度不够。祁连山独特的生态文化,没有专业的机构进行开发和推广,祁连山生态文化效应没有形成,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需求。
3.2生态文化的宣传与参与欠佳
生态文化宣传范围局限在祁连山保护区周边地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宣传辐射面较小。百姓对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认知不全面,对生态文化的重视度也不够,缺少大型生态文化公益活动的宣传推介,生态文化学习和创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4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
4.1加大自然资源保护,提高水源涵养功能
祁连山是河西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也是河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依赖的生态基础。目前实施的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等大型生态工程,使祁连山的森林植被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恢复,保护区的绿色面积在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今后还要继续积极争取工程项目,依托工程项目来带动和支撑祁连山生态保护的持续发展,通过提高祁连山的生态涵养来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民众提供适宜休闲旅游的绿色空间。
4.2深入挖掘祁连山生态文化的内涵
祁连山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有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河流、湿地、冰川等多样的自然资源,还有历史遗迹、文化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等人文资源,要充分发挥祁连山区生态资源优势,深入挖掘保护区内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内涵,把生态文化的创作宣扬融合到生态保护、优美风光和特色旅游之中,让人们能更多地接纳与共享,产生心灵的共鸣。
4.3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识和关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生态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文化注重自然因素、自然规律,生态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价值和影响的特征得以突显,这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情怀。在传统文化与生态文化的融合、渗透和发展的过程中,教育人们既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深刻认识生态文化重要性,从而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文化思想来推动生态的绿色发展。
4.4培育生态文化建设队伍
繁荣生态文化,关键是要培育在保护、抢救、传承和创新祁连山生态文化工作中有所专长的人才队伍。建立人才引进或扶持计划政策,重点培养一批文化遗产、民族工艺、歌舞乐器等项目的传承人或是拔尖人才。建立文化队伍培训的长效机制,定期将文化工作者送到较先进的地区学习培训,不断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生态文化爱好者,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创作宣传队伍。
4.5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有投入才有产出,资金投入是开展生态文化建设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障,这也是祁连山生态文化建设中的不足之处,建议每年按比例划拔生态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祁连山生态文化建设。
5结语
关键词:林业企业;生态文化;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F4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37-02
1 企业生态文化的内涵
生态文化是人们根据对生态关系的需要,最优化的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所反映出的思想、观念、意识的总和,是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理论。企业生态文化,就是企业将生态理念融入企业文化,使之成为自己经营的指导思想,贯穿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其目的是实现人、企业、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意识、价值观、行为规范、道德风尚、规章制度、精神面貌等,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生态价值观。它是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是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和创新,是企业生态价值观、企业战略、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精神追求、道德准则以及行为规范等内容的综合体,是对企业文化的时代补充,也是企业文化对生态文化的积极回应。
企业生态文化首先要求企业树立企业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互协调的价值观,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到自己在环境问题上应负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精神层次上,要使环境伦理、生态意识成为企业精神的重要方面,引导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导向,其实质,就是要为企业营造出浓郁的生态氛围,使生态理念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作用于企业员工的心灵,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在经济效益方面,既要考虑经济增长的内在成本和近期利益,也要考虑经济增长的外在成本和长期利益;在生态环境方面,要彻底改变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相对立的错误观点,牢固树立企业、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自觉设立自身的生态环境政策和目标,及时公开环境信息,关注社会生态效益,积极支持社会环保活动;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既要重视当代人的利益,也要兼顾后代人的幸福,通过开发新技术和新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率的不断提高和稀缺资源的替代补充,同时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将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数量维持在其循环再生速度之内,并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培育和保护,确保资源再生的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求企业向生态企业发展。生态企业是超越经济利益的具有生命特性的组织,像一个生物有机体,不断地与生态环境发生着能量、信息和物质交换,并且始终参与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与自然界、人类社会有着高度的相容性。它在组织内涵、目标体系、成长战略等方面与经济型企业大相径庭,始终追求企业成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协调统一,既考虑自身的持续成长,又重视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企业不仅具有生存发展的基础,而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但拥有了企业的今天,而且还抓住了企业的明天,与整个生态系统融为一体,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
2 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林业企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林木可采资源的减少,林业企业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变得越来越迫切。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的企业生态文化整合了传统企业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生态系统的新思想,代表和体现了善待自然、保持人和自然之间的生态平衡的新的思想和文化,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功能和价值。加强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对林业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实现林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2.1 有利于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精神财富,具有一种特殊的力量,能够发挥重要的经济作用,对企业物质财富的增长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企业生态文化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①能够引导林业企业顺应时代要求,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避免受到经济规律和生态要求的惩罚;②在生态文化指导下,林业企业生产出的生态产品拥有更高的质量,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更能吸引顾客,而且拥有强烈环保意识的消费者愿意为绿色产品付出更高的成本;③可使林业企业获得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支持,得到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优惠政策,从而使企业获益;④有助于林业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长期得到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信赖和支持,从而提高企业的增值力,创造高于一般水平的经济利润;⑤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劳动效率,最终给林业企业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⑥能够促使林业企业采用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科学管理方法,为林业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条件。
2.2 有利于林业企业创建企业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人们越来越注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关注企业是在破坏环境还是在为环境保护作贡献。如果林业企业能够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文化理念,长期、持续地在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方面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施ISO14000标准并通过认证,就能满足消费者和全体社会公众的这种需求,从而使企业受到消费者和公众的尊重、信任与支持,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很快被消费者接受,而且还可以使企业树立对环境负责的良好形象,促进其与消费者、政府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良好关系,提高企业知名度,实现企业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2.3 有利于增强林业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正纷纷采用更加隐蔽的环境管制措施,设置种种绿色贸易壁垒来抵制外国商品的进口,这无形中给中国林业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困难。这是因为,相对来说,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各种环境标准的制订和实施比较完善。而我国由于长期以来忽视生态产业的发展,盲目开发出口产品,放松对产品生态标准的监督检查工作,因而没有形成绿色管理体系,致使许多产品不符合国际生态标准。企业生态文化则要求林业企业采用生态化生产方式,生产符合国际生态标准的产品,从而有利于林业企业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2.4 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的实现
生态效益是企业组织为兼顾生态及环境的保护,通过与环境相关的管理创新而获得的提高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效益。生态文化建设要求林业企业改善生产工艺,转变经营模式,尽力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使林木资源的价值都得到充分体现和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使消费者得到更为实惠和优质的服务,而且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林业企业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改善社会公众的生活环境。
3 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策略
林业企业生态文化的建设目标是让企业全体员工能够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做到在提高经济效益中保护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林业企业生态文化,是一项创造性管理活动,林业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3.1 提升林业企业管理者的生态文化素养
企业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组织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管理者生态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他们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因此,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是否能够获得成功,关键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生态文化是否能够积极倡导、着力培育和身体力行。所以,林业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企业管理层必须树立生态价值观,加强生态哲学学习,掌握生态学方法论,将生态意识和生态价值观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认清企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的关系,摒弃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经营模式,提高科技含量,减少资源损耗,自觉地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思想反映在各项决策之中,努力实现经济增长、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2 营造良好的企业生态文化氛围
为了营造企业生态文化氛围,林业企业应注意厂区周围及内部环境的绿化,并按照生态文化的要求设计厂区内部空间布局;应充分而有效地管理和运用企业文化网络的积极作用;要结合林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有意义活动,如“生态在我心”演讲比赛、“我为环保献一计”征文活动、生态技能大比拼以及以生态文化为主题的报告会、读书会、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营造一种浓郁的企业生态文化氛围,使得企业广大员工对建设企业生态文化有一种认同感和使命感,能时时考虑环保,事事想着生态。
3.3 加强生态宣传与员工的生态教育
林业企业建设生态文化,必须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活动,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和有影响的公关活动,将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行动方案和已经取得的环保业绩公布于众,向社会企业的生态化思想、生态化生产方式和产品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公益广告,使社会公众更多更好地了解企业以及企业倡导的生态文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扩大企业及其所倡导的生态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树立良好的、新的生态企业的社会形象。同时,还要加强对广大员工进行ISO14000系列标准和指标体系、环保知识产业政策、环保法规和科学发展观等方面的培训与教育,采取物质激励、目标激励、反馈激励、强化激励、成就激励等激励方式,着力强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的生态观念和环保意识、彻底转变过去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陈旧观念,牢固树立“环保、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促使广大员工朝着企业生态文化要求的方向发展。
3.4 强化林业企业的生态管理制度
企业的生态管理制度是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是企业实施生态管理的保证,也是调节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规范企业行为、保证生态企业之间契约条款得以履行的基本制度。生态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过程,也是企业生态文化形成的过程。因此,林业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并以此激励广大员工和各级管理者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企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作出较大贡献。为此,首先应设置生态职位,如在企业最高管理层即董事会中设置专职生态董事负责处理生态事务,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01标准的要求设立环境管理者代表;其次应积极加入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这样林业企业就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得到社会认可,增强企业竞争力。
3.5 公布林业企业的环保信息
环保信息公开化是林业企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诚信表现,既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环保形象,也有利于企业加快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林业企业定期向社会公布环保信息,不仅便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与批评,也会极大地鼓舞企业广大员工建设生态文化的士气。而且,社会各界反馈回来的意见和建议等信息,又是加快企业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据。环保信息公开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定期编制与发表企业的环境报告书。这样既有助于增强企业员工的生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有助于证明企业与自然、社会的相容性,同时也鞭策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企业生态文化建设,以求得与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和持续发展。
3.6 发表生态宣言
生态宣言是林业企业向全世界发出的对社会、环境承担环保责任和义务的声明,是建设企业生态文化的冲锋号,是实现企业、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倡议书,是向社会各界进一步承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林业企业若主动地将企业生态文化建设方案公布于众,发表生态宣言,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必将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激励他们为建设企业生态文化努力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保伟,吴怀林.关于企业建设生态文化的思考[J].理论界,2006,(1):162-163.
[2]龚胜刚,孙智君.企业生态效益及其实现机制探讨[J].经济管理,2007,(20):4-7.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组织,班集体的生态环境,能够折射出一所学校的校风学风。优秀的班集体,一定有着优良的班级生态,人际和谐,积极向上,充满正气与朝气。所以,加强班集体建设理所当然成为班主任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背景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方法越来越受到来自学生甚至家长的挑战。教育如果不能走到学生心灵深处,就一定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育效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我们的看法是,班主任要努力建设生态型精神文化,以此推动班集体整体向前发展。
生态强调谐调、可持续发展。班级精神文化建设要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班主任通过精神文化的引领,升华学生的心理品质、道德素养和思想境界是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目标。为此,班级管理也要努力创新,高度重视精神文化的管理。精神文化管理的核心就是提升学生的精神追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在以生态型文化建设引领班级发展上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愿景建设重在激励。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发展愿景,以此激励学生,建造一种信念和价值观。要让全体同学明白,个人的发展和班级的发展是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全班同学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班级发展愿景,个人也才能获得最大化的发展。我校鼓励班级树立起“追求卓越,勇争第一”的价值取向。为了落实这一价值取向,我校每学期均进行星级班集体的评选活动。学校从文化学习、常规管理、特色活动等方面全面衡量班集体的建设水平,给不同水平的班级授于不同的星级,以此来激发班主任积极投身班级管理工作热情。在班级管理内部,我校全部采用“小组合作”模式,通过评选明星小组和明星学生来激发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内驱力。小组内部比学赶帮,团结合作;小组之间友好竞争。每周评选明星小组和明星学生。学校德育处每半学期组织一次全校规模的明星小组和明星学生评选表彰。全体同学参与评选,实践取得明显的成效。通过持续不断的评比表彰,学校通过班级把“追求卓越”的信念植入学生的心田。
第二,教室文化建设重在创新。墙壁文化是教室文化中的重要方面,它实际上是班级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它可以对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每学期均要进行教室墙壁文化建设的评比,其中创新性在评比中占最重分量,以此引导班主任加强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各班墙壁文化建设既适当保留了部分必要的传统内容,如国旗、班徽、班级公约、常规要求等,更加重视班级墙壁文化的创新,发挥墙壁文化特有的教育功能:
激励功能。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墙壁文化内容可以有所区别。但是,都应当具有激励学生乐学向善的功能。所以,小组合作竞争PK表、学生成长记录袋、明星小组和明星学生的大幅照片等均张贴或悬挂上墙。初三年级面临中考,每班教室均拉出横幅,红底黄字,励志语言鼓舞学生积极备战,决胜中考,营造了浓浓的迎考氛围。
展示功能。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取得的成绩、奖状,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优秀作业等,均得以上墙。数量较多时,就定期更换,以此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另外,学生课外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也上墙展示,同学之间可以借此取长补短,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水平。
服务功能。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还在教室墙壁给心理咨询、运动健康留下一个角落。心理咨询老师和校医每月一期将心理咨询和卫生保健小报张贴到班,必要时班主任还要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为改进同学的学习,班级墙壁还展示了不同学科的知识树,帮助同学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黑板报的一角,可以专门开辟一个“目标”专栏,用以提醒学生每学期、每个月、每星期的班级发展目标。
美化功能。教室墙壁文化建设还要考虑其美化功能。班级墙报要简洁明快,特色鲜明。墙上没有张贴内容的地方,要保持整洁;张贴的各种纸张必须平整有序。为增加班级的文化气息,班主任还应考虑墙壁文化整体的美化效果。各种图表的制作、色彩的选择等,要做到美观谐调;同学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作品,也可以为美化班级增辉添色。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求各班在教室中养护部分花卉植物,既美化了教室环境,又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制度文化建设重在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建设同样离不开严格的规章制度。用基于校规的班级规章制度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与老师生硬的制度规定不同的是,我校班级制度既重视强制性,同样体现人文关怀。它的建立不是老师一人说了算,而是全班同学共同商定,他们有的取名为“爱的约定。一旦定下来,全班同学都要自觉执行。凡是有违反制度的现象发生,一定要有同学为此负责。班级干部和小组组长会给每个同学的周表现做出评价,并及时总结评比。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班级给每一位同学分配了一部分班级工作,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格局。
第四,活动文化建设重在发展。活动是隐蔽的德育。活动从不同的层面全面展开:其一是学校层面活动。每一次学校组织活动,德育处都要精心规划,从方案的设计,到活动的组织,都力求蕴含丰富的教育意义,尽可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心智、品德、体质等多方面的发展。学校每学年组织艺术节、读书节、运动会以及“我们的节日”系列等大型活动,均以班为单位参加比赛。集体奖项的评比,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其二,班级层面活动。班级根据本班实际,灵活开展富有本班特色的活动,如社区服务活动、编制《班级日报》活动,结合形势开展班级演讲活动等。有的班级还和兄弟班级联合开展活动,如“七才八艺大比拼”“世博知识知多少”知识班际竞赛等,既增进友谊,又开阔视野。其三,小组层面活动。如走访老年公寓活动、清洁紫金山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又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生态主义的启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自然生态系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开始受到高度重视。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多成分的复杂的大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四部分组成。所有的这些组成成分之间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是系统的有机整体。它们在维护生态平衡的过程中,通过合力作用来发挥整体功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那么用生态学的观点与方法指导廉政建设是否可行?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与生态系统的生态属性与特征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是在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上借鉴生态主义理论主张的基础。
1.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满足系统内各要素的多样性要求。从自然生态学角度看,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一个主要特征,这种多样性既包括生物圈内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也包括了生物群落、生存环境等的多样性。而物种的多样性,即物种的数目和种类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是构成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考察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一方面,良好的交通廉政文化由价值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等组成。同时,交通廉政系统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良文化。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交通文化的多样性,也说明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另一方面,交通廉政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也均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如在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即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从纵向分,生产者包括中央交通决策机关和地方交通决策机关;从横向分,生产者包括交通决策机关、交通执行机关等。多样性也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因此,在交通廉政文化的建设中,必须努力培育更多先进性的系统要素,保持系统要素的多样性。
2.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必须满足生态系统的结构特征。交通廉政生态系统内的各组成要素必须按照一定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具备组织结构的生态机能。因此,在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中,要总结把握好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客观规律,使它们能相互依存、互为影响、协调运作,达到互补、共生、一体化的结构状态。
一是分布地域的连续性。这是生态系统存在和长久维持的重要条件。廉政文化建设涉及的领域也具有分布广泛且连续的特点,从交通系统的个人到群体到单位到整个行业,从水路到公路到铁路到航空等等,涵盖了交通系统的方方面面。因此,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同样是一个复杂的、多子系统、多层次的系统工程。
二是生物组成的协调性。在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中,也必须遵循系统的协调性原则,内部各要素的协同运动才能保障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和力量,使其协调有序地运转。而协调性的实现,也即交通廉政生态系统和谐的实现。
三是环境条件的匹配性。交通廉政生态系统是一个奠定于相应物质基础和法治基础之上的开放系统,它既取决于自身的顺利运行,又根源于外部整体环境的优化。同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地域性一样,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在不同的行政区域、不同交通系统部门(公路、港口、水运、规划等),都具有不同的地区特色与部门特色。因此,交通廉政文化建设要从各地区、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出发,增加与内部环境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匹配性,使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齐发展。
二、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与自然生态系统相类似,作为整个社会的一部分,交通廉政生态既是文化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自身又构成一个独立的子系统。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由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和交通廉政外生态系统组成。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是在交通系统内构建的,交通系统内各个要素有机结合并与系统内环境相互影响,构成了独立的子系统。而交通廉政外生态系统则是将交通行业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构建廉政生态系统。内外两个生态系统良性互动、和谐统一,实现整个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的基础。
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为:(1)生产者。这里的生产者是指交通系统的决策者,即交通系统内具有决策权的部门和领导干部。他们通过做出相关决策,在生态系统中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的同时,还指引着交通系统建设的方向。交通系统内的决策者维持着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需求,他们是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所要研究的基本对象。(2)消费者。这里的消费者是指交通系统的执行者,主要指交通行业的广大职工。他们接受并按照决策者的指示进行活动,是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也是交通廉政建设的基础力量。(3)分解者。这里的分解者是指交通系统的监督者,主要指以生产者为重点监督对象的纪委、司法、监察、审计、财务、预防腐败局等对交通系统具有专门监督职能的部门。他们分解掉交通系统内人们的腐败思想、腐败倾向、腐败行为等污染物,通过调整、整合和反馈作用来净化系统的内环境。(4)环境。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对交通系统影响较大的交通行业内部环境,具体包括内部价值环境、内部制度环境和内部物质环境。内部价值环境主要指由影响交通系统内干部、职工清正廉洁的从政理念、思想认知、职业道德、文化品位、价值取向、社会风气、习惯等价值因素构成的环境。内部制度环境主要指由人们在交通系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的,能反映交通廉政核心价值理念,并由以此为指导原则的交通系统的规章制度、行为习惯、职业道德规范等所构成的环境。内部物质环境是交通廉政建设的物化形态,包括交通廉政文化生态景观、交通廉政建设网站等技术环境。
交通廉政外生态系统在具体构成要素方面与内生态系统有所不同:(1)生产者。这里的生产者是指为社会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整个交通系统。在整个社会的大系统中,交通系统处于生产者的位置,它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同时又接受来自多方的监督。它是整个外生态系统的物质转换、能量流动的基础,同时也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对象。(2)消费者。这里的消费者是指接受交通系统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社会公众。他们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参与者,更是维持外生态系统平衡的坚实力量。(3)分解者。这里的分解者是指整个社会的监督力量,具体包括人大、政府、司法、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等等的监督力量。运用全社会的监督力量来分解、清除掉交通系统内诸如腐败等不良文化因素,调整、规范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与行为,可以提升整个交通行业的良好形象。(4)环境。在把交通廉政外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时,不能仅限于交通系统特有的环境,也要研究系统之外的大环境。也就是说,必须将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置于整个的社会大系统中,即整个廉政文化的环境中加以考察。交通廉政外生态环境包括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宏观环境是整个外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具体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等,微观环境主要包括外部价值环境、外
部制度环境、外部物质环境等。
三、交通廉政生态各要素的运作机理
1.交通廉政生态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运作机理。在交通廉政生态系统中,各个子系统以及组成子系统的各个要素在生态系统中都不可或缺,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从生态学角度看,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相互之间体现的是物种之间的关系,三者相互依存。
一是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生产者在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为消费者与分解者提供公共服务。此外,它还从整个国家和社会利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的高度出发,提出、制定或贯彻实施有关交通廉政文化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措施等等。生产者做出的有关政策举措和制度建设,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先导,引导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方向,生产者的积极作为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而消费者一方面接受生产者所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另一方面也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交通廉政文化的建设中,将号召落实于实践,努力建设具有部门特色、地方特色的交通廉政文化。同时,消费者还有权监督生产者。消费者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最扎实的主力阵容,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础保证。
二是生产者与分解者的关系。在交通廉政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分解者的关系主要体现为监督与被监督。生产者是分解者主要的监督对象,消费者、分解者都有权监督生产者,比如消费者、分解者针对生产者制定的方针政策、制度的行为或是交通执法等部门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其是否具有合理、合法性。分解者运用其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监督力量,对生产者的行为进行调整、纠偏、修复,使人们异化的思想和错位的行为回复到正常的状态中。与消费者的监督相比,分解者的监督是部门监督、专门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分解者还将相关情况反馈给生产者,其中,纪检监察的监督是内反馈,社会监督是外反馈。通过反馈,生产者能及时了解掌握动态信息,使生产者制定有关交通廉政文化的方针政策、制度时更加准确、及时且具有针对性,增强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
三是消费者与分解者的关系。分解者以其专门的监督职能,对消费者也发挥监督作用。通过监督交通系统内广大的干部职工及其社会公众,规范他们的行为,使其更好地投入到廉政建设的大潮中。而且消费者是联系生产者与分解者的桥梁,分解者对生产者的监督,更多地是通过消费者来启动的。特别是在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中,系统内广大的干部职工与生产者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密,容易掌握生产者的动态,获得第一手资料。一旦发现生产者出现违法乱纪等行为时,可以反馈给分解者,运用其专门的职权加以惩处。有了消费者的配合,分解者对生产者的监督就更方便、及时与有效。
2.交通廉政生态中环境的运作机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环境的恶化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严重危机。这一原理同样作用于交通廉政生态中,在良好的交通廉政环境氛围中,交通廉政文化建设才会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交通廉政生态环境建设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考察交通廉政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环境间的关系,可以看到交通廉政环境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存在的基础,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所有的活动都取决于价值环境、制度环境、物质环境及其政治、经济环境等有力的保障。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也能动地作用于内外部环境,维护着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整个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优化。
在宏观环境中,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要素对交通廉政生态系统影响重大。政治法律为生态系统提供良好的社会基础,经济基础为生态系统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为生态系统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我国交通廉政建设的宏观环境大有改善。例如,廉政理念渐渐确立、权力配置日趋合理、制度安排日益健全。但不可否认,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宏观环境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缺陷,较为常见的是“应付”现象,很多单位、部门为了建设而建设,使交通廉政文化建设表面化、形式化,存在光打雷不下雨、雷声大雨点小等情况。此外,我国相关部门监督权力的配置不尽合理,容易造成单位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的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究其原因,一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忽视了生态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因而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二是忽视了系统的自净功能,忽视了生态系统的双向作用和横向作用。
因此,在宏观环境的建设中,要处理好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以及历史传统间的相互关系,使社会有机体中的政治、经济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内的其他要素与外部环境达到互补互摄、相辅相成的作用效果。只有依托良好的环境系统,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
在对交通廉政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中,价值因素处于核心地位,良好的交通廉政价值环境的构建关系到整个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廉洁与廉政的态度,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为人们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交通廉政制度环境是保障。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的形成、维护和改变都依赖于交通系统的活动。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规范交通领域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行为,让他们用好自己手中的权力,促使整个交通系统养成廉洁、廉政的行业风尚。所有的这些都必须依靠建立良好的制度系统来加以保障,以制度来建构体系,以体系来规范行为,以行为来体现廉政,这就是制度环境在交通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体现。因此,交通廉政文化建设要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使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同时,还要从多途径、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制度创新,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交通腐败体系提供较为完善的制度环境。
交通廉政物质环境是基础。交通廉政物质环境是廉政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是价值环境、制度环境的物化形态。只有借助于具体形象的物质表达,廉政的知识、理念、思想才能得以传播,廉政廉洁的意识才能得以形成。同时,随着人们廉政意识的提高,交通廉政的物质载体才能不断丰富,物质条件才能不断改善。
总之,价值环境与制度环境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静态表现,而物质环境是交通廉政文化建设的动态表达。价值环境是核心,是最重要的环境要素。制度环境是保障,物质环境是基础,三者构成交通廉政生态系统的微观环境。在对主体成分发挥作用的同时,它们之间也相互依存、互为影响。
四、交通廉政内生态与外生态之间的能动关系
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与外生态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形象地说,交通廉政外生态系统是将交通系统不断缩小,使其成为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后,与社会大众、整个监督力量及外环境等等按照一定结构共同组成较为完整的系统。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则是将交通系统内的诸要素不断扩大,并视之为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要素的结果。但是,仅仅由于组成要素的不同还不足以使我们重视交通廉政内、外生态系统的存在,关键的问题在于两者在解决不同问题上的能力差异与和谐运动。
1.交通廉政内生态与外生态互为条件,相互依存。任何一个生态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交通廉政内、外生态系统也是相互联系的。内生态系统是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其自身的良性循环是整个外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而外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可以优化其内部各要素,反过来促进、加快了内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
通常情况下,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其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使决策者、执行者、监督者相协调,在内环境的作用下可维持自身的平衡。同时,当内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出现一般异常情况时,其内在的自我控制机能,可以解决系统局部失衡的问题。相对于外生态系统而言,内生态系统在解决交通行业廉政建设问题时具有迅速、及时、效果好、成本低及有利于维护整个交通部门良好形象等诸多优点。
因此,培育交通廉政生态首先应着眼于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的建构,将问题尽可能纳入到内生态系统中加以解决。同时,要发展、依托好内、外生态系统间的关系,从理论上找依据,从制度上寻创新,从技术上求突破,使两个系统形成良性互动。
2.交通廉政内生态与外生态互为补充,相互纠错。交通廉政内生态系统在解决系统内问题方面具有诸多优点,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交通廉政外生态系统的构建。由于系统的自我调整功能有限,总是存在整个内生态系统失衡的风险。这时,其内在的控制、制衡机制处于紊乱状态。为此,就需要突出外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当外生态系统出现失调危险时,内生态系统也会尽量调整自己,通过净化内外部环境,使外生态系统恢复到平衡状态。可见,内、外生态系统必须共同发挥生态的分解作用,互为补充、相互纠错,才能实现子系统之间乃至整个交通廉政生态的平衡。
这里,比较典型的是外生态系统对内生态系统的调整与纠错。实际上,由于我们的监督机制和责任机制要么缺失,要么形同虚设,因而,现有的内生态系统对于那些处于系统高端的生产者来说,无法发挥有效的制衡作用。这时,一个健全的、优质的外生态系统是不可或缺的。
五、结语
关键词:金融生态商业银行合规文化
一、金融生态的一般性分析
(一)金融生态概念的提出
生态是生物和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总和。在全球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开始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成果来分析其他领域的问题,金融生态就是生态环境学和金融学结合的产物,它将生态概念引申到了金融领域。生态金融是指各种金融组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与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其内部金融组织及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系统,这个系统与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包括与金融机构实现利益和风险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客户企业改革、社会信用体系、会计和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乃至商业文化活动等各方面内容。
(二)金融生态的特征
1 双面性。金融生态是一个系统,其主要中心是金融业。金融生态表现出了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双面性。金融生态这个统一的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金融业内部环境,如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业、金融产品等;另一部分就是金融业外部环境,如政治、经济、法律、信用环境等。这两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地共同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特殊生态系统。
2 动态关联性。金融生态中的所有因素和外部所有因素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如同自然生态中各个生态因子紧密关联一样,他们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联性,通过资金链条相互作用。所以,金融生态也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和逐步完善的系统,是一个动态关联的系统。
3 双重机制性。金融生态具有双重机制性,即适应性学习机制和自然选择机制。由于各国、各区域的法律体制、经济条件、社会特征、文化传统等各种外部因素不同,为了适用这种不同的外部环境,其金融生态内部因素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就是金融生态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发挥作用的结果。同自然生态一样,金融生态也沿袭着自然选择的传统,不断进行着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地动态发展着。
(三)和谐金融生态的意义
从整体上来看,和谐生态金融能够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和谐金融生态环境,是我国转轨时期金融机构作为独立主体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最近的金融危机表明,金融法制不完善、会计和审计水准不高以及专业中介机构不规范都能成为引发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和谐金融生态也是维持整个金融系统稳定,防范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之一。
此外,和谐金融生态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立。金融业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产业之一,金融业的稳定与否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创建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能够维护我国金融业的稳定秩序,协调市场、政府和法律的运行机制,进而维持整个社会的秩序与和谐,真正建立和谐社会,
从微观层面来看,和谐金融生态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和谐金融生态为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充分发展和展现创造力的空间,为商业银行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在和谐金融生态环境中,商业银行能够充分提升自己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所以《金融时报》评论说“从一定意义上讲,金融生态环境就是竞争力。”
二、商业银行合规文化――金融生态的和谐因子
合规一词译自英文“compliance”,原意为“服从和遵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将合规定义为:“确保银行的活动与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合规文化是指银行所有员工从合规做起,人人合规,合规人人有责,倡导合规创造价值这一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和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合规文化已经为全球银行业所认可。合规文化之于商业银行的作用,相当于商业银行之于金融生态的作用,所以,可以说合规文化是金融生态的核心和灵魂,合规文化直接影响和决定着金融生态的稳定与平衡,它是金融生态的和谐因子。
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的建立能够有效控制商业银行风险,促进金融生态的和谐。商业银行不仅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是管理风险的企业。虽然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改制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和控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隐患。统计表明,我国90%以上的银行内部案件都是由于不合规、不合法导致的。可见,合规文化的建立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是非常的紧迫和必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趋同化,合规文化建设能够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为和谐金融生态打下坚实基础。
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的建立有助于不断完善银行内控制度,保障和谐金融生态的稳定。从外延上来说,合规制度涵盖了内控制度,内控制度是合规文化的一个有效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存在着制约范围不全面,缺乏前瞻性、系统性、可操作性等问题,严重阻碍了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合规文化的建立能够促进企业不断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把风险控制在源头上。商业银行风险通过合规文化和内控制度双重的有效控制,进一步推动了和谐金融生态的创建。
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制度是金融生态的内因,其合规文化更是金融生态的核心和主轴,商业银行外部的法制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等是金融生态的外因,按照哲学观,内因与外因共同促成了事物的发展,其中内因决定了外因,所以,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的合规文化建设决定着、影响着商业银行所处的外部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法制环境等等。而上述的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决定着金融生态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合规文化是金融生态的和谐因子,它的发展左右着整个金融行业及其环境的发展,影响着金融生态的发展。
三、以金融生态为中心建设商业银行合规文化
我国银监会于2006年10月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为我国商业银行建设良好的合规文化,有效提高合规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银行业稳健运行提供了一个范本。但由于我国金融业对合规文化的研究和推行较晚,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文化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很多问题,我国应该以金融生态为中心建设商业银行合规文化。
(一)商业银行应树立全新的合规文化观
金融生态是具有区域性的一个概念,大致上可以分为全球范围的金融生态、国家金融生态、地区金融生态等,合规文化的内涵应该与金融生态的范围和概念相呼应。过去,我国商业银行谈论合规文化,多是从国家层面以及省际层面出发,将其简单地理解成符合国家及银行所处的省市的
规定。但是,各国的金融生态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一个金融链,去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新的国际经济和金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应该从全新的视角去拓展对合规文化的理解:合规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国家或民族文化,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国际文化、全球文化。我国商业银行合规文化的建设不仅仅要求做到符合我国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还应该包括符合国际法律文件、国际银行惯例等规定。加入WTO之后,我国商业银行和其他国家商业银行、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会越来越频繁,业务往来过程中产生很多新的金融或者合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法律的滞后性。在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时候,商业银行就应该按照国际协议中的原则进行解决,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金融风险,促进整个国际金融生态和国内金融生态的和谐发展。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建设合规文化之前,应从国际层面以及国内层面树立全新的合规文化观。
(二)以人为本,创建科学的内控管理机制
科学的内控管理机制是商业银行避免违规的保障机制,是合规文化的重要内容。首先,要完善合规组织框架,赋予合规部门相对独立性。合规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是专职管理人员或者是银行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但不能参与银行业务的处理,能够全面协调银行合规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定期向高层汇报合规风险分析报告,并对合规部门负责:其次,应该对各种规章制度进行认真研究和整理,统一制定若干业务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从根本上解决制度过多而流于形式的问题。避免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情况;再次,合规部门的独立性应该是相对的。应受到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管。内审部门应当与合规部门分离,以保证对合规部门进行独立的考核,审计部门也要将与合规有关的任何审计调查结果及时告知合规负责人。此外,还应加强内控考核评价,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及时调整,大力营造良好的合规氛围。
一、三北防护林――伟大的创举
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历史上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区域内分布着沙漠、四大沙地,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总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从新疆一直延伸到黑龙江,形成了一条万里风沙线。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占这一地区总面积的90%,在黄河下游的有些地段河床高出堤外地面3米~5米,成为地上“悬河”。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形成了“十年九旱,不旱则涝”的气候特点。风沙危害、水土流失和干旱所带来的生态危害严重制约着三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各族人民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的境地,同时也构成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严峻挑战。
面对这一严酷现实,1978年国家决定在西北、华北、东北风沙危害、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带工程,即带、片、网相结合的“绿色万里长城”。规划范围包括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甘肃中北部、陕西、晋北坝上地区和东北三省的西部共324个县(旗),农村人口4 400万,总面积39亿亩。
三北防护林壮观绮丽与蜿蜒秀美可与真正的万里长城相媲美,那一抹抹绿更增添了生机盎然,那一行行如驻边哨兵般整齐的林带更让人叹为观止。防护林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包括我国北方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旗、市、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的宾县,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孜别里山口,东西长4 480公里,南北宽560公里―1 460公里,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42.4%,接近我国的半壁河山。按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建设期限73年,共需造林5.34亿亩。在保护现有森林植被的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实行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这一工程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均超过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前苏联的“斯大林改善大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 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万里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二、三北防护林与自然生态
三北工程的建设改善了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和人口承载力,拓宽了三北地区人民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工程一开始就以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防沙治沙、治理水土流失为根本任务。目前,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基本实现,并发挥出良好的生态效益。近10年来,东北区、甘新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粮食平均亩产和总产增长幅度在全国9大农区均居前三位,农田防护林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沙区,共营造防风固沙林476万公顷,新增治沙面积4万平方公里,使20%的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营造牧防林37万公顷,使1 000多万公顷的沙化、盐渍化和严重退化的牧场得到保护和恢复。在沙区开辟牧场、果园133万公顷,数以百万计的农牧民在沙漠绿洲中安家落户。榆林、赤峰等一些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转变。毛乌素、科尔沁两大沙地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15%和20%以上。
在水土流失区,以黄土高原为主战场,营造各种水土保持林553万公顷和水源涵养林110万公顷,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万平方公里,使黄土高原4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初步治理。
在农区,以营造农田防护林为主,累计营造农田防护林213万公顷,有2 130万公顷的农田得到了林网保护,使65%的农田实现林网化。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河河套、河西走廊、新疆绿洲等地区建成了跨省(区)集中连片的大型农田防护林体系,为粮食稳产高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近10年来,东北区、甘新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粮食平均亩产和总产增长幅度在全国9大农区均居前三位,农田防护林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获取生态效益,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三北防护林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设区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沙区及水土流失区得到治理、农区得到保护和发展,其生态效益已经显现。
生态效益的价值,在国际上已有标准,一些发达国家也已有了生态效益价值的计量测算先例,在这个方面,我国的相关建设是滞后的,三北防护建设的生态价值还没有进行计量测算,难以进行投入产出比较(这正是生态保护工作者要进一步加以研究与探讨的)。但是,就直观与感受上,人们已明显感到生态环境的深刻变化、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变。同时,也获益于其直接的经济效益。
三、三北防护林的经济价值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木材及林产品产量不断增加,改变以过去缺林少木的状况。目前,三北地区活立木蓄积量达10.4亿立方米,年产木材655.6万立方米,不仅使民用材自给有余,而且由于木材产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木材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多种经济的发展。“四料”俱缺的状况已有很大改变,特别是已建成了1 870万亩薪炭林,加上林木抚育修枝,解决了600万户农民的燃料问题。营造的牧防林保护了大面积草场,营造的7 500万亩灌木林和上亿亩杨、柳、榆、槐树的枝叶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三北地区牲畜存栏数和畜牧业产值成倍增长。
林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北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已发展经济林5 670万亩,建设了一批名、特、优、新果品基地,年产干鲜果品1 228万吨,比1978年前增长了10倍,总产值达200多亿元。甘肃省林果业已发展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1997年全省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达到300元,占收入的25%,有41个县的林果特产税收入超过100万元。河北省张家口市大力发展经济林,林业产值由9 000万元增加到3亿元,有240个村、15万户农民靠林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三北工程也是经营土地的一种形式,当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土地,维护国土安全。由于经营土地主要依靠自然生产力,经济效益也比较可观。目前,工程区森林蓄积量比1977年大约增加4亿立方米。其中仅农田防护林活立木总蓄积1.7亿立方米,按目前市场价格,资产价值达935亿元,就相当中央累计投资的20倍,相当于总投资的8倍。
此外,营造薪炭林91万公顷,解决了600多万户农民的烧柴问题。营建灌木饲料林500多万公顷,促进了畜牧业发展。营造经济林369万公顷,年产干鲜果品 2 000多万吨。新疆自治区2004年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达到290多元。内蒙古以灌木为原料的规模以上加工企业30多家,解决了沙区22万人的就业问题。森林资源增加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可以说,工程建设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民致富和财政增收新的经济增长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缓解了群众的用材和烧柴困难。森林蓄积已由1977年的7.2亿立方米,增加到近10亿立方米;营造薪炭林91.2万公顷,解决了600多万户农民的烧柴问题。二是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依托林业资源开展的多种经营项目2 600多个。三是经济林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农牧民收入。营造的369.1万公顷经济林,年产干鲜果品1 255万吨,产值达169.8亿元。甘肃省三北工程区年产果品100多万吨,10个县林果特产税超过500万元,有28万户年林果收入超过3 000元。陕西省建成了苹果、花椒、柿子、核桃、梨、红枣、山杏等8大经济林基地,面积达70万公顷,年产各种干鲜果品39亿多公斤,产值近60亿元。而整个三北防护林工程23年(1978~2001)国家投资为36.68亿元,现在仅陕西省干鲜果品一年的收入就相当于国家23年投入的近一倍。可见,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四、生态文化研究的建设
三北防护村是以林木为主的生态工程,当然,生态建设不仅仅只是植草种树,生态工程的目标也绝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恢复自然环境的原始状态。而是要创造更适于人类生活的环境,谋求人与自然环境的更加和谐、自然资源的永续发展。
广义的生态文化,也不仅仅指自然的自然生态,也包括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污染的关系及相互影响。生态文化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恢复、发展自然生态,最大能力地限制、控制人对自然的破坏和污染,并在短时间内加以恢复和治理,以保持自然环境的最佳状态。
摘要:农村作为建设生态文化的重要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全国生态文化建设进程的步伐。加强建设农村生态文化,能够有效实现农村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本文从生态文化概念入手,强调了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策略,旨在加快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化;农民;生态意识
一、前言
面对现今日渐严峻的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党的十提出了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农民是农村人口的主力军,其生态意识和文明理念的提高与农村的生态文化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农村人口需树立起保护自然、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的生态意识,与政府的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相结合,为建设美丽的中国做出努力和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迫在眉睫,农民的自我生态意识也应有所提高。相关政府机关需将农村的文化建设和生态建设相结合,以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为基础,切实加快农村的生态文化建设。
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及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一)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农民在特定的本土生存环境下,逐渐发展并形成的生态价值观被称为农村生态文化,广义的农村生态文化集中反映了农村人口的生存方式,也体现出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发展趋向,主要分为物质层面及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各种农村生态文化内容。狭义上的农村生态文化是指精神层面上的生态文化,主要是指以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为基础,将维护生态平衡和创建美好生活作为目标,逐渐建立起的一种生态价值观和文化系统。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是自然与人和谐共处关系形成的关键,同时也是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共赢友好的合作状态。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完善的法规体系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其主要任务。相关部门需大力普及生态及科学知识的教育工作,引导和培育以生态为主体的消费形式及生产方式,致力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等社会价值观念的构建。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能够积极推动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农村生态文化的建设既与自然环境生态文化相关,也于生态中人文和交往文化离不开关系。
(二)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生态意识是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类关系的一种全新认识,并由此衍生出来的一种价值观念。良好的生态意识能够科学的帮助人们处理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到自身对生存环境的依赖性,进而减少对大自然的掠夺,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能够让其认识到人类发展中自然环境的重要性,随着他们自身生态意识的提高,会逐渐参与到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中来,而农民公众的参与程度也决定着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程度。
农村人口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进程,因此,建设农村生态文化的重点为对农民进行相应的的生态文化教育。相关部门需从终生教育、全程教育和全民教育等方面进行生态文化的教育工作,其中包括青少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成年人的社会化教育。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近一半的人口为农民,因此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培养是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三、提高农民生态意识的策略
(一)开展相应的生态教育活动
现阶段的农村缺乏对生态文化的教育,相关部门应做好培养农民生态意识的工作,通过开展相应的生态教育活动加强农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定期利用网络媒体,组织农民观看有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纪录片,加深农民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可通过宣传教育工作让农民认识到恶劣的农村生态环境现状,进而提高农民的责任心和危机感,让农民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此外,定期开展的科普活动也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生态化和科学性的提高。
(二)发展良好的农村生态经济
积极发展农村的生态经济,能够有效促进该地区内的人类生态、自然生态、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发展,激发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农村地区需充分认识到自身地理优势,注重现代化农业和生态经济的发展。若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则可在现代化农业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行业,以因地制宜和保护环境为前途寻求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激发农民自我生态意识的提高。
(三)建立健全的环境法律法规
现行的环境法律体系在农村污染防治方面并无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农村中农药、化肥、畜禽等易产生污染的事物缺乏相应的规定,农民在无法律约束的情况下大量使用此类产品,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关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关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并加强执行力度,确保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并加以约束,以保证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投入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
现阶段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垃圾处理设施的缺乏导致农民不合理的处理生产生活垃圾,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和农村环境的保护,投入相应的环境基础设施,完善该地区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督,做到责任到人,切实提高农民的自我生态意识。
四、结语
农村生态文化和建设与农民自我生态意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建设农村生态文化是保证整个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构建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建立起良好的农村生态文化需经历较为复杂的过程,相关部门必须把握好生态文化的意义、任务和内涵,致力于生态文化环境的建设和宣传,才能在农村领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舆论,提高农民的自我生态意识,进而推动农村生态文化快速稳定的发展。(作者单位:石家庄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生态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师生
在高职教育改革不断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纷纷建设新校园,异地建设,举校搬迁。如何做好新校区文化的传承,如何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何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与方法来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校园环境,达到精神生态和自然环境生态并重,将是摆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面前一项重要课题。在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提升文化品味,将绿色和生态观应用到实际中。
1 高职院校生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是人类文化进步的新趋向[1],目前,校园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瓶颈。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高职院校管理者只重视学院设备的投入和硬件的建设,常常忽视了学院文化建设和内涵建设。高职学校的校园里到处都是散发青春气息的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具有行为个性化、心理不成熟、思想可塑性、易受外界不良思潮的影响。高职院校必须加大生态环境教育力度,不断打造绿色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展现给学生,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熏陶和内心感悟得到哲理的启示以及心灵的洗礼。
2 建设高职校园生态文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职院校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人才的孕育和生长是在特定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培养出来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民族文化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影响高职院校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走向未来。
校园生态文化是职业院校全体师生长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继承传统文化,又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结果,它不仅决定了高职院校当前的运行状况,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当今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各院校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以及学院精神的竞争,是以校园文化为核心的竞争。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塑造和铸就出蕴含独特个性又与时展相适应的校园文化,推动高职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3 以构建生态和谐校园文化为目标的新校区规划和建设理念
加强生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将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旧物利用、保护环境等理念贯彻于生态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物质、信息、能量的高效利用,达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寓教于境、寄情于景的效果[3]。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的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体现特色生态和谐校园文化对人的关怀和培养,达到对学生的环境养成教育和思想理念宣传教育的目的,促进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
3.1 构建和谐的建筑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离不开和谐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包括学院建筑文化的建设,如各种建筑物的命名,学院大门、校史厅馆、建筑连廊、宣传壁画的设计与修建,体现学院特色的建筑布局;如学院雕塑群、风景景点、音乐喷泉的创作设计与修建,体现学院优美的绿化与美化效果;如学院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等厅堂内的教室、走廊的宣传布置,体现学院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如学院网络、广播、门禁安防系统、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设备的设置,体现学院科技力量和文化内涵。通过塑造一个环境优美、格调高雅的楼堂厅馆建筑和设施丰富了文化内涵,让浓缩着历史的人文景点、校园雕塑成为学院精神的展示和延续。
3.2 构建和谐的景观文化
校园绿化景观的布局按照生态校园建设思路,应突出特色,模仿自然景观。通过整体规划和设计,确定校园的绿化、美化效果,搭配好乔、灌、草,形成花艳果红、满园飘香的校园景观。努力建设有特色的银杏园、丁香园、火炬园、桃花园、苹果园、葡萄园等景观园;将学院主要道路建成迎春路、丁香路、冬青路等特色街路;还应对优美的草本花坛进行建设,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更换新的品种,让一草一木都浸溢着特定的生态美;在公共场所摆设各类盆景,让校园个个角落的花朵一齐绽放;在校园景观内形成高、中、低相结合,各花木园内桃李满园,鸟语花香,让师生在学习、生活、休息和娱乐的同时置身于优美的环境中,接受大自然的陶冶。
3.3 构建和谐的湿地文化
为构建生态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搭建平台,充分开发利用湿地公园供应水源、蓄洪防旱的功能,着手进行湿地建设。在湿地公园内通过投放鱼苗,引种水生植物维护生态系统平衡,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将校内多条雨水管道通向湿地公园,汛期将校园内雨水汇集于此,形成湿地景观。在雨量过大时,通过市政污水管道将多余的雨水排走,经过合理地调剂水源,实现最大蓄水能力。湿地公园储蓄的水还可以为植物灌溉提供水源,既解决汛期校园内积水的难题,又可以满足园区树木和草坪的灌溉及绿化用水,节约了大量的用水资源。
3.4 加强校园环保建设
将保护环境的理念应用到高职院校管理实际中,以资源、能源的节约、再使用和再循环为原则,通过绿色消费、勤俭节约的引导,提高能源的高效利用。用水用电是学院的主要消耗指标,可以采用在宿舍安装预付费磁卡电表、限电器、自动感应灯、自动感应节水器等设备,达到节水节电的目的;以Y源利用最大化为目标,实施鼓励重复使用的管理举措,减少校内一次性物品的使用,鼓励纸张的双面打印;建筑材料应选用节能、环保、可再生材料,如采用复合门和安装low-e玻璃;采用可再生能源为教室提供能源,如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此外,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实施鼓励废物回收的管理措施,尽量采用使废物成为可再利用资源的技术手段。就垃圾处理来说,应该设立分类回收箱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实验室垃圾和电池等电子垃圾要定点回收,并送至相应的场所处理。学院通过生态教育提高师生的人生观、哲学观、世界观和生态观的认识,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养成。
3.5 加大生态和谐校园文化宣传
加大校园生态和谐文化的宣传力度,广泛利用宣传板报、校园广播、网络及微信媒介等手段,提高师生对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功能和意义的认识。以建设优良的学风、教风、校风为核心,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塑造人,以高雅的校园文化陶冶人,不断满足师生员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4]。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实现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快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生态和谐校园建设的带动作用,注重环境育人的成效。生态和谐校园文化是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学院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校园生态和谐文化建设起到引领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坚持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力倡导营造生态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为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根良.高职院校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思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4(24):214-215.
[2]李小丽.高校和谐生态文化建设[J].内江科技,2011(3):5-6.
一、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夯实生态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不仅其特定形态决定于一定的经济基础,而且其形态的变化也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从工业文化到生态文化的转变,必须以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的转型为基础。在当今,生态经济就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要立足当前林西县生态经济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产业优势和特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强规划的指导和有关政策、机制体制的扶持和引导,大力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节能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循环低碳型工业,突出抓好制糖、有色金属、水泥、石化等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重点培育壮大以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为核心的低碳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型农业,推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和实用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安全食品生产;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会展、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优先发展生态效益型林产业,重点打造木材深加工、林产化工、果品深加工、林产品深加工、苗木花卉等五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民族风情文化体验游、红色旅游、边关文化和历史文化旅游、康疗养生和农业休息旅游等具有林西特色、竞争力强的生态旅游产业;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富民强县”战略,大力发展节能与环保产业。随着生态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化的经济基础更加雄厚,进而促进林西县生态文化发展和繁荣。
二、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打造生态文化发展的产业载体
生态文化产业作为由生态文化衍生出的相关产业,是一项前途光明、市场广阔的朝阳产业,正逐步成为林西县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培育生态文化,是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一要建立资源型优势生态文化产业群、品牌型强势生态文化产业群、休闲娱乐型生态文化产业群等三大生态文化产业群。加快生态文化旅游业、演艺业、休闲娱乐业、会展和节庆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立足林西的自然条件,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打造更多绿色品牌,并努力提高绿色品牌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立足林西的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开发体现林西山水、人文特色和普及生态知识、倡导生态文明的文化产品,既要做大做强林西的山水文化、野果文化、花卉文化、古树文化、宝石文化等物质文化产业,也要努力发展书画、演艺等精神文化产业,还要加快发展生态文化培训、咨询、论坛、传媒、网络等信息文化产业。二要立足林西民俗资源优势,加强民俗生态文化产品挖掘和开发。激活民俗文化中的魅力元素、生态元素,把林西各民族文化美灵活巧妙地融入城镇绿化建设,房屋、道路、市政设施设计中,融入商贸、美食、旅游、娱乐等项目的开发中,打造独具一格的民俗生态文化产业。
三、创新生态文化品牌,培育生态文化特色
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发展繁荣林西县生态文化,必须选好载体,创新生态文化的品牌。一要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为载体,创建具有林西特色的体现现代文明的生态文化名城。林西县山清水秀,碧水蓝天,环境优美,生态宜人,这是林西的优势和特色。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县过程中,要打造好生态文化名城这个品牌。抓住国家创建森林城市和林西县全国先进文化县品牌的契机,应好好总结推广取得的成功经验,打造国家园林城市,以取得更大的品牌效应。二要以生态家园建设为载体,打造农村生态文化发展品牌。要以已有一定知名度的生态家园建设 “七合堂模式”为引领,大力发展一批农村生态文化品牌。农村生态家园建设引发了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刻变革,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对把我县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起着重要作用。三要实施生态文化精品战略。创新生态文化品牌,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其品位和质量,实施精品战略。为此,应抓好提升我县生态文化水平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推出一批体现林西生态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一流水准的生态文化产品。
四、推行绿色生活方式,营造生态文化发展的良好社会风尚
生态文化要求对传统消费观念、生活方式进行变革,倡导符合生态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使节约资源、绿色消费成为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消费时尚。为此,建议在全县开展“十个提倡”活动:提倡使用太阳能、生物能以及风能等新型能源,使用节能技术和新产品;提倡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二次使用;提倡徒步、使用环保型交通工具以减少废气、噪声污染;提倡使用生态建筑,使用生态建材适度装修;提倡生态文化旅游;提倡食用绿色食品、再循环食品;提倡适度消费并注重所购商品最终处置所产生的负面环境影响;提倡健康、文明的娱乐方式;提倡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养成科学、卫生的生活习惯;提倡低碳办公,推行节水、节电、节化学及无纸化办公。
五、建立社会公众参与体系,形成生态文化建设的合力
发展繁荣生态文化是一项涉及面广的工作,需要建立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体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一要大力推进生态县(街道)、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将生态文化建设内容和要求纳入各类精神文明创建考核指标体系。二要继续广泛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在创建绿色机关、绿色饭店、绿色家庭、绿色企业、绿色街道社区、绿色医院、绿色学校、绿色矿山等基础上,不断拓展创建内涵,扩大创建覆盖面。三要继续广泛开展生态文明“五进”活动。以绿色创建为载体,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为抓手,推动生态文化进单位、进学校、进街道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四要发挥环保非政府组织作用。各类环保非政府组织,关注环境、关注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政府应加强支持引导,对各类环保非政府组织进行培训,支持和联合环保非政府组织和各界人士共同开展社会公益行动和开展课题、咨询、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