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合同管理考核细则

合同管理考核细则

时间:2023-04-12 08:21: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同管理考核细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合同管理考核细则

第1篇

关键词:企业总经济师基本职责地位和作用

中图分类号: F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设置项目总经济师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施工企业管理已由施工项目管理代替传统的生产队式管理,从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逐步形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实现经济效益最重要的途径有两条就是“开源”和“节流”。所谓“开谓”主要是指项目工程价款的结算;“节流”主要是指项目工程成本的控制。项目总经济师在这两方面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实现项目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设置项目总经济师是必然的。

项目计划经营业务管理的内容、形式和重点,应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而转变。其业务开展必须围绕成本和效益这个环节,重点应突出事前控制而不是事后分析,如:生产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工程直接成本的控制、分包控制、工程价款结算控制、投标管理等。这些业务已不是一般业务人员所能进行的,只有将项目预算工程师提升为总经济师,进人项目领导层,才能搞好项目计划经营业务。因此从更好地搞好项目计划经营业务的角度来看,设置项目总经济师是必需的。

二、项目总经济师的业务职能

1.计划业务职能。项目总经济师是项目计划应负责项目工程施工计划的制定、调整和考核,参与计划的实施。计划的制定必须满足合同工期及业主提出的阶段性控制目标的要求,同时要从工程成本的角度考虑施工计划安排的均衡性,提出确实可行的计划保证措施。由于施工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计划的实施完成,计划必然会进行必要的调整。

2.统计业务职能。统计业务是项目经营核算的基础,对于项目总经济师来讲,统计业务不再是工程量、工作量等简单的业务统计,而应侧重于项目经营成果的全面统计分析和统计核算,在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及时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统计工作量与计量支付的统一,成本归集与统计产值的统一”的因素。

3.预算业务职能。预算的本质就是为成本和效益提供预控和核算的数据,主要内容包括:参与投标预算及清单报价;中标后编制施工预算对中标价进行成本和效益分析;施工中分项、分部工程开工前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预算以预控成本;分包单价的确定;施工中发生的变更单价及索赔费用的计算等。

4.合同业务职能。合同管理是项目经营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项目总经济师应重点控制的业务之一。主要内容包括:项目与业主间建筑承包合同管理、项目经理部内部经营承包合同管理、分包合同管理及其他合同管理。

三、项目总经济师的管理职能

项目总经济师是项目经理的助手,在开展工作时要站在项目经营的高度上,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把自身的业务管理融人项目经营管理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

1.投标开发管理。项目总经济师应全过程参与投标开发工作。主要内容包括:

(l)在与业主、监理及外界的接触中多注意搜集有关的投标信息,及时向项目经理及公司汇报,

从项目经营的角度对是否参加投标进行论证。

(2)积极协助项目经理和公司进行投标前的公关开发工作,协助公司及总公司搞好投标资格预审工作。

(3)参与投标报价工作。项目总经济师应从项目经营管理的角度出发,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在投标过程中为报价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这能否中标或中标后项目能否盈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将投标报价中存在的漏洞及差错认真加以分析,努力寻找补救的措施,并将情况及时向公司、总公司业务开发部门汇报,以利以后的投标报价。

2.工程结算管理。包括项目与业主的工程款结算和对外合同结算两方面。

(l)项目与业主间工程价款结算管理。项目总经济师要透彻理解和掌据合同协议、合同条件、工程量清单、技术规范等与工程价款结算有关的文件和资料,同时对与工程价款结算有关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业主及监理对工程价款结算的要求和规定,以及经理部的具体要求,使业务管理形成体系。这是开展结算业务的先决条件。

要高度重视工程价款结算资料的及时、准确和完整性。要制定项目经理部工程价款结算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资料管理流程,确定各种资料整理上报的时间和其他具体要求,制定奖罚措施,这样才能保证计量支付资料、变更索赔的原始记录报告及时准确上报业主和监理。

(2)项目对外价款结算。项目经理部对外的合同结算均应由总经济师进行业务控制,项目总经济师应制定明确的书面性的合同结算流程,如分包合同结算管理流程、外租机械结算管理流程、劳务合同结算管理流程及其他对外合同结算流程。在合同结算流程中,项目总经济师的业务审核应是对外结算最后环节。

3.成本控制管理。由项目总经济师负责编制的施工预算是制定工程项目目标成本计划及进行成本分析和核算的依据。项目总经济师还应负责制定项目经理部施工中与工程成本有关的管理实施细则,如:经济活动分析管理实施细则、机械租赁管理细则、限额领料管理细则、民工及零用工管理细则、分包工程材料控制管理细则、班组承包管理细则、质量奖罚管理实施细则、大宗材料采购管理实施细则等,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工段的成本职责,并定期对施工现场成本管理状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结语:

总经济师,同总工程师、总会计师一样,是厂长(经理)的左膀右臂,是企业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之一。在厂长(经理)的领导下,主管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工作。在领导班子中,总经济师的位置排在副厂长之后,但他的作用和职权并不亚于副厂长甚至还超过副厂长。企业经营包括人、财、物、产、供、销六个方面,其中至少有四个方面总经济师会直接主管或间接涉及到,比如物资、供应、销售和财务。

参考文献:

1. 何孔金.论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的职责[J ].管理现代化,1989(05).

第2篇

1.1责任成本与责任成本管理

责任成本是指按照责任者的可控程度所归集的应由责任者负担的成本。责任成本划清了企业成本管理中的经济责任,体现了责权利一体和分级控制的思想。对某一责任中心来说,责任成本可以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控成本是指特定责任中心在特定时期能够直接控制或影响其发生的成本。反之为不可控成本。责任成本管理中责任中心只对可控成本负责。责任成本管理是通过对成本责任的产生、分解、转移、分析和考核进行计划与控制,实行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把成本管理与人员管理结合为一体的成本管理模式。房地产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主要是在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中,分解开发项目的责任成本,明确各职能部门的成本责任,并制定一套考核激励办法,从而进行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的一种成本管理方法。

1.2责任成本管理的要素

(1)责任中心。指具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企业内部责任单元。它可以是一个部门,也可以是一个责任人。责任中心是责任和成本的载体,是成本责任的承担者,也是责任成本控制的实施者。

(2)责任范围。指每个责任中心进行成本控制的范围,也是责任成本所应归属的责任部门的界定。责任范围要界定清晰、合理,避免责任真空和责任重叠。

(3)责任目标。每个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要通过责任目标成本计划的编制和分解,并确定能够量化的指标,以合同的形式进行分项明确。

(4)考评指标。考评指标是对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管理效果进行考核、评定的标准,也是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5)考评机构。就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管理效果,按照考评指标进行考核、分析,发表考评意见,并最终形成系统的责任成本分析报告。

(6)奖罚办法。根据考核指标,按照节奖超罚的原则,制定详细的奖罚办法,并及时公平合理地兑现奖罚。

2责任成本管理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实施

2.1建立责任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要实行责任成本管理,首先要在公司内部建立组织基础,即成立责任成本管理的领导、执行和督察机构,建立责任成本管理组织体系。

(1)责任成本管理的领导机构及其职责

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副总经理或总监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责任成本管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为:负责界定各责任中心(主要指各职能部门)的责任范围;负责将企业的成本目标分解成各职能部门的责任成本,制定责任目标成本计划;组织各职能部门内责任成本的进一步分解和落实,制定责任成本管理流程;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有责任关联和责任交叉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公司责任成本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负责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管理的检查、考核及评价;负责责任成本管理制度的培训和推广。

(2)责任成本管理的执行机构及其职责

责任成本管理的执行机构是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领导的部门人员组成。主要职责为:负责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落实责任成本管理;接受责任成本管理督察机构的监督和检查,并听取督察机构的意见;向责任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反馈责任成本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建议。

(3)责任成本管理督察机构及其职责

建立责任成本管理督察小组,该小组是由总经理、副总经理和成本运营部及财务部组成。主要职责为:检查督导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考核评价责任成本管理的效果,并进行通报;及时解决责任成本管理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对集中问题召集专题讨论会;将每次的督察结果形成督察档案,记录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管理过程资料;为公司的绩效管理部门提供责任成本管理过程督察方面的考评资料。

2.2分解责任成本,建立责任成本体系

在房地产企业建立好责任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后,责任成本管理领导小组要将项目开发的目标成本按照各责任中心的责权进行分解,形成责任成本计划,并制定各项责任成本的考核指标,最终形成责任成本体系,编写责任成本体系说明书。责任成本体系主要包含责任部门(责任人)、责任范围、责任成本构成、考评指标等。完成以上主要部分的界定后,就可以建立起责任成本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各个责任中心将各自部门内部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进行细化,落实责任到岗、到人,最大程度地减少责任成本与部门人员脱钩现象的出现,从而做到权责明晰、成本可控。以房地产开发各阶段、环节发生的费用及影响成本的可控因素编制房地产开发项目责任成本分解样表见表1,它基本包含了责任成本体系中的主要部分,可以作为责任范围界定、责任成本分解的一种方式。当然,每个责任部门还要将各自的责任成本进行细化分解,根据责任成本分解表编制各自的责任成本控制表。

2.3以合同管理为中心,进行精细化的流程管理

房地产开发项目从获得土地、立项审批到方案策划、图纸设计,再到招标采购、工程施工、最后交付使用等各个环节都会涉及到对外交易,而这些交易基本上都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并且这些合同都是各个部门进行管理和落实工作的重要依据。所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每个阶段的合同管理,将房地产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所涉及的合同予以归类,并由各责任部门结合责任成本分解表将各自的责任成本管理落实到各个合同的管理中,并在部门内将合同进一步细分,由各专业工程师负责,参与合同的编制,负责合同的履约管理。样需要编制一个房地产项目开发合同管理清单(见表2)作为界定各部门合同管理范围的依据。合同的履约过程实际就是成本发生和责任成本控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房地产企业与其上下游企业的交易,也存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往来。为了实现合同的履约过程管理规范化,使各责任部门实施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各责任部门之间业务往来有规可依,需要制定每个部门的业务流程指导书。其中详细规范各业务流程,同时找到每个业务过程中与责任成本相关的关键流程,对其从成本管理的角度进行精细化设计,从制度流程和日常业务上实现责任成本的过程控制和精细化管理。

2.4实施过程督察和责任分级考核

责任成本管理督察机构每季度检查各责任部门的责任成本管理情况,对责任成本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如有责任成本超标或者可能导致超标的部门给予预警,并提出改善意见,最后形成责任成本管理过程督察档案,存档备案,以作为参考的历史资料,便于以后持续改善企业的责任成本管理水平。责任成本管理的考核主要分两个层次进行分级考核。一是责任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对各责任部门进行综合考核,并对责任部门及其负责人评分;二是责任部门负责人依据责任成本管理办法、责任成本控制表和合同管理清单,结合平时工作表现对其部门成员的责任成本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并进行评分。最后责任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制定专门的责任成本管理考核、奖励办法,对各责任中心和责任人员进行奖励和处罚。

3房地产企业有效实施责任成本管理的保证措施

(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准确划分责任中心

建立强有力的责任成本管理组织基础,企业高层领导必须参与责任成本管理工作,并给予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足够的重视,带头做好责任成本管理的相关工作。另外,准确划分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划分责任中心要以独立的经济内容和成本任务作为划分责任中心的基础,注重全面性、可控性,责、权、利相结合,使整个企业成为网络化、立体状的组织责任空间体系,责任中心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企业的成本目标。

(2)建立责任成本管理“三查”制度

三查是指责任中心自查、督察机构检查和领导小组考查。责任中心自查主要是指每个责任部门对其负责的责任成本时时控制,部门负责人对其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偏差并予以纠正。督察机构检查主要是指督察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责任中心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某部门所负责的成本指标超标或者有超标的可能,将给予预警。领导小组考查主要是指领导小组定期对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给予评分。责任成本管理“三查”制度是保证责任成本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内控制度,通过“三查”层层监控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实际成本与责任成本的偏差,并在过程中给予预警、考评。

(3)建立责任成本管理绩效评比制度

将责任成本的完成情况、责任成本管理的工作效果,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来抓,并在绩效指标中给予足够的权重。同时,将各责任部门的责任成本管理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评比,排出名次,根据排名分等级给予奖罚。这样通过考核激励和部门竞争来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培养员工“负责任、降成本、获奖励”的自觉意识,从而实现全员参与的责任成本管理效果。

(4)实施责任成本管理信息化

建立责任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使项目成本历史数据、督查档案、责任成本管理业务流程、以及责任成本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等相关信息资料都可以在责任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查找到,并且日常的责任成本管理业务流程也要在责任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中操作。这样促使信息及时、有效、准确地传达到各有关管理机构和责任中心。而且,责任成本管理信息系统要覆盖房地产项目开发的每个环节,对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全过程进行信息化和可视化的责任成本管理,从而高效地实现全过程的责任成本管理。

(5)在企业内部加大宣传、培训

在房地产企业内部加大对责任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培训,让所有员工都清楚自己的成本责任,熟悉责任成本管理体系、责任成本管理的运作流程。同时,制作责任成本管理操作手册,分发给员工,要求员工遵照执行,最终提高企业内部全体员工的责任成本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

4结语

第3篇

近两年来,**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农村财务基础工作,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强化四项措施,着力推进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有效保障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强化制度建设,夯实农村财务管理基础

二、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村财会队伍素质

针对不少农村财会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素质普遍较低,且推行村帐街道代管后,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和措施一时难以奏效,造成农村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规范的实际,开发区财审局利用农闲季节,采取集中培训、分级培训、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各街道经管审计站、村级报账员分阶段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以及农村财务托管方面的知识。有关人员还结合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村级报账员进行有关票据领用、核销、业务结算等会计实务培训。同时,注重加强财经法规、廉政纪律及思想道德教育。近两年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培训财会人员423人次,切实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审计监督,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

重点开展好三个层次的审计监督:一是各街道经管审计站组织的对所辖村的审计。重点对收支、现金、档案管理等制度的落实及财务处理程序合规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审计监督,发现违规问题及时通报处理。二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街道农村财务托管中心的审计。通过对全区4个街道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进行审计,重点审计村级托管资金有无公款私存、侵占、挪用或违规出借问题,两年来提出审计整改建议30多条,保证了村级托管资金的安全。三是区财审局经管站组织的对重点村的审计。每年年初,重点对建设占用土地补偿多、集体经济来源广以及历史遗留问题多的村进行梳理分析,确定4-6个村作为直接审计对象,通过对会计核算、票据印章管理、财务收支审批、资产债务及合同管理等进行审计,及时查处违法、违纪、违规案件。近两年实施重点审计项目30多个,挽回集体经济损失 100多万元。

四、强化考核管理,构建上下联动工作机制

开发区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纳入了年度街道目标责任制,并制定了专项考核办法,通过平时检查与年终抽查相结合、综合考核与单项检查相结合、定量考核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重点对农村财务托管、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农民负担管理、土地合同与经济合同管理、农村财务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强考核,年终评选出农村财务管理先进单位。各街道办事处也将农村财务管理纳入农村工作百分考核,并制定了考核细则,重点对村级会计核算、财务收支、票据使用、资产管理等工作加强考核,考核结果与村级主要干部、财务管理人员的工资挂钩。通过上述考核,形成了一级抓一级的良好工作格局,较好地实现了目标、任务、奖惩三落实。

第4篇

【关键词】施工合同 问题 对策

在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的现代社会中,合同和合同管理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经营成败,是建筑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的管理内容。建筑施工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应该由阶段性、单一性、常规性的管理模式向全过程、系统性、动态化转变。

一、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认识不很到位。建筑施工企业不少从业人员对合同与合同管理的关系缺乏认识,对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刻。企业在施工合同签订后,就将施工合同束之高阁,全然不顾合同履行过程也就是实现权利义务的过程。

(二)传统意识较浓。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意识。工程发包人认为,只要工程合乎要求,成本控制到位,签字程序上,则能签的就签,不能签的就以后再说,造成合同履行程序和时限上不严谨;承包人认为,应该报送签字的择机报送,暂时签不了的以后再做工作,时限不重要,只要求最后结算不亏就可以了。

(三)风险意识不强。在我国市场经济活动成千上万的交易中,建筑施工合同应属于较为复杂的市场交易形态,在实际合同履行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时常出现。一些风险意识淡薄的承包人,认为自己在承包工程方面经验丰富,也具备化解矛盾的能力,因此,对一些蕴含法律纠纷风险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如不按合同规定报送资料、提出索赔和签证事项以及签收施工记录等,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不言而喻。

(四)法律意识不强。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的合同法律意识不强,时常不按合同法律订立和履行合同,合同文本书写和施工合同签署等较随意,缺乏依法订立和履行的意识,这给企业将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五)合同制度缺失。建筑施工企业缺乏一套严谨的合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工作流程、作业指导书和各类原始记录表格等,合同管理没能做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合同管理制度不适应合同管理的客观要求。

此外,从客观角度来讲,承包人与发包人地位失衡,社会诚信欠缺,以及个人工作态度、能力、责任心等方面也是导致建筑施工合同出现问题的原因。

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存在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要牢固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现代人才管理观念,推动合同管理人才工作创新,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将企业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管理优势。一是要做好合同管理人才使用工作。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做好合同管理人才的挖掘、使用工作。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不干事的没市场。二是要大力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对合同管理人才的激励,对有特殊贡献的合同管理人才予以重奖,激发合同管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有关部门要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薪酬分配制度,强化工资的激励功能,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三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引导合同管理人才有序流动,实行一人多责、一人多岗制,让合同管理人才得到锻炼、培训和提高,使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不断趋于合理。四是要制定优秀合同管理人才培养选拔办法,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途径,加快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拔,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包括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思想觉悟水平、业务能力和文字水平等。

(二)建立完善企业的合同管理体系

一是要建立完善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成立类似于合同管理办公室的机构,统一管理企业日常的经济合同管理工作。需要配置专职专员,将合同管理覆盖到合同所涉及到的每个层次、每个角落。

二是要建立完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合同管理制度。并针对合同管理薄弱环节和制度空白地带,不断加以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合同管理也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原已建立的合同管理制度,适时改进,顺势而为。

三是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必循。执行制度与制定制度相比同样重要,难度更高,而养成自觉执行制度的习惯则更为困难。制定制度必须坚持民主原则,但合同管理制度一经形成,执行就必须严格,切实维护制度在规范管理中的权威性。

四是要把合同的权利义务按职能分工进行分解。企业合同管理具有系统性特点,先进的企业合同管理是将合同的权利和义务按照职能分工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再由各部门去遵照履行自身范围内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概括为:“权责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此种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合同管理真正管到位,责任履行真正得到落实。

五是要加强合同管理制度执行监控。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监管作用,做到服务与监控并重,监控与指导并重,通过实地监督检查与采集信息分析监控相结合,不断完善丰富监控措施。通过严格监控、有效监管树立制度权威。

第5篇

关键词:煤炭经营;风险防控;物流贸易

中图分类号:F42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605(2016)2-0071-04

引言

从2003—2012年,我国国内能源市场经历了近10年的黄金期,其中煤炭价格持续处于高位运行。市场旺销,刺激了煤炭企业产能的持续释放,使当时山东省内煤炭年产量达到了1.5亿t左右,而预计到2015年需求量则为3亿t,按此推算,每年约需从省外调入1.5亿t。特别是2008年迎峰度夏期间,山东省因煤炭供应紧张导致多年不遇的“电荒”,给山东省未来能源保障敲响了警钟,为应对突发事件对山东能源市场的影响,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省内各煤炭矿业集团纷纷开展了外部煤炭经营业务。笔者所在单位也抓住煤炭资源紧缺、市场行情持续上涨的有利时机,除经营本集团生产的煤炭外,迅速开展外部煤炭经营业务,拓展了新的利润增长点。新开辟的经营业务虽然带来了可观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经营风险,特别是在煤炭市场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大幅下滑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导致经营风险压力愈来愈大。因此,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对煤炭商贸企业意义重大。

1构建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背景

1.1当前社会信用体系状况需要企业构建经营风险防控体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机制越来越成熟,为广大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但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市场经济在我国毕竟发展时间尚短,市场机制仍不完善,特别是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面对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必然会产生一些不法行为,给企业经营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形成难以防范的风险。而煤炭市场更为复杂、混乱,一方面煤炭交易吞吐量大,运输路途长、交易环节多,质量变数多,容易产生监控的盲区和漏洞;另一方面交易中信用信息采集难。因此,煤炭商贸企业在目前这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构建起经营风险防控体系十分必要。

1.2经济形势发展需企业构建经营风险防控体系

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煤炭产能过剩,下游钢、焦、电企业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逐渐显现,煤炭市场的量价自2013年年初均以跳水式下滑。另外,国家提出今后经济发展要由以高资源占用和环境破坏为代价转变成以改革和创新为驱动力。为此,国家要求山东省到2015年压减煤炭消耗7000万t。经济发展的转型和增速放缓,给煤炭市场带来了新的变数。作为煤炭商贸企业经营外部煤炭,不仅要在市场萎缩的情况下把煤炭卖出去,还要卖个好价钱,寻找和维持客户难度增高,交易中更容易出现风险。因此,构建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日益迫切。

1.3煤炭商贸企业经营方式需要构建经营风险防控体系

在煤炭市场的黄金期,外部煤炭经营的风险相对较小。这是由于当时市场上煤炭货源相对短缺,客户大多是预付货款争取货源。而自2013年初,煤炭由卖方市场变为了买方市场,煤炭商贸企业先买入、后卖出,两头在外,甚至需要先垫付货款,托盘经营,经营方式的变化使企业的经营风险陡然增加。因此,构建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成为企业的重中之重。

2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

2.1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定义

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旨在围绕企业经营目标,通过建立一套涵盖“市场调研、经营决策、合同签订、预算管理、两金管控、资金支付、结算管理、现场及煤质管理、绩效考核”的经营风险防控体系,做到对经营风险的事前预警、事中跟踪、事后考核分析的链条式动态管控,以规避各种经营风险,从而实现外部煤炭稳健经营、高效运营和价值最大化。

2.2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防控的主要内容

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针对外部煤炭经营中的战略、运营、财务、法律等方面的风险进行防控,主要包括:合同主体资质审核、合同条款完备及执行情况、市场信息调研、大额资金支付、两金动态管理、交易操作规则、本企业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及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涉及的各项经营要素明确职责、完善流程、加强考核。

2.3外部煤炭经营业务风险因素

1)公司的组织架构体系因素。一是组织机构不完备,职责权限不明晰、业务流程不完善,可能导致职能交叉或缺失,是影响实现经营战略的重要因素;二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不利于对外部煤炭经营节点的管控。2)经营战略因素。经营战略缺失会使企业无法有效利用内、外部有效资源;会使公司发展失去方向,员工缺少奋斗的目标,无法有效的规避各类经营风险。3)制度机制因素。一是风险防控机制缺失容易导致员工片面追求业务规模而忽略风险因素;二是绩效管理不到位,不利于激发员工风险防控的积极性。4)公司主要领导对经营风险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对经营风险防控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4确定外部煤炭经营风险类别

公司把外部煤炭经营风险分为二级。一级风险包括:战略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二级风险包括以下4个部分[1]。1)战略风险。主要是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宏观经济变化、行业前景风险、竞争对手风险。2)运营风险。主要是客户主体资质确定风险点、预付款及大额资金支付风险、煤炭采购环节风险、煤炭运输环节风险、煤质管理风险、煤场管理风险、两金管理风险。3)财务风险。主要是货币资金管理风险、原始票据合法合规性风险、结算风险、岗位责任制风险、涉税风险。4)法律风险。主要是合同、法律事务方面风险点、员工遵纪守法、职业道德风险。

3制定外部煤炭经营风险点规避措施

3.1建立经营风险防控组织体系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根据内部防控需要和现行组织机构设置及相应岗位的职责范围,成立了以经理为组长、副经理和总法律顾问为副组长的风险防控领导小组。其成员有营销管理科、财务结算科、劳资预算科及各营销业务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一是完善合同管理,规范合同主体资格审查、合同签订和审批流程,监督、检查合同签订、履行情况。预防和减少合同纠纷。二是掌握市场动态,规避因市场起伏造成的经营风险。三是实施资金风险管理,执行大额资金会签制度,完善资金支付流程,控制资金风险。四是实施结算风险管控,监督结算进程。五是制定经营风险防控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明确的绩效考核制度。

3.2制定具体管控实施细则

公司为把经营风险防控落到实处,先后制定了资金管控实施细则、结算管控实施细则、授权与审批制度、合同管控实施细则、业务流程管控实施细则。

3.3建立外部煤炭经营预警机制

风险预警工作是公司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组成部分,旨在对经营工作中存在的风险点,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提前规避潜在风险。1)公司抽调专人成立经营风险预警小组,由财务经理、总法律顾问任组长。2)明确风险预警小组的工作方式和内容。一是每周召开一次风险防控会。会议由财务经理、总法律顾问主持,各业务部门负责人、风险防控小组成员参加,内容是对上周签订的合同和下周要履行的合同进行风险分析、筛查并提出风险规避方案。会议结果以纪要的形式下发,作为经营业务的规范、指导性文件。二是财务科按月撰写经济分析报告和经济活动分析会材料,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结算、两金、经营指标进行分析。对业务部门签订合同由风险预警小组成员进行会签,并提出潜在风险点。填制经营防控预警表,对每笔付款、开票进行登记,详细、动态账务业务进程,对存在的风险逐级汇报给财务经理和总法律顾问。三是将全面预算工作和经营风险预警工作有效结合起来,严格审批权限和审批程序,确保各项经营活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3)制定风险预警指标。一是合同预警指标:货款回收期、结算期、结算方式、经营范围、业务实质、税负测算、利润预测、合同有效期等情况。二是财务预警指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库存、近3个月应收账款等变动情况。三是经营预警指标:同比销售收入、净现金流、销量、单价等变动情况。四是财务核算预警指标:3个月以上的应收账款变动、存货账实相符等情况。4)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由合同管理科对客户的季年度合同履约率、客户的资质有效性进行统计分析及财务结算科对客户的开票、付款、回款等结算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后,由合同管理科根据、合同履约率、货款回收期、现金占回款比例、担保情况及客户资质等建立客户信用档案。5)预警风险点处理方式。经营风险预警小组将发现的各类风险点逐级汇报给财务经理、总法律顾问。财务经理、总法律顾问根据相关岗位职责,责成相关部门采取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担的应对策略逐步降低经营风险。

3.4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建立资金使用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未按业务流程办理付款、结算业务的;盲目决策给公司超成重大损失的;违反规定程序支付大额资金的;回款资金应打入收入户未打入的;手续不全,违反规定付款的;占用资金达到3个月以上的业务主办人员、科室负责人、分管领导实行责任追究并分别处以经济和行政处罚。

3.5加强绩效考核力度

公司为做好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专门成立了由经理任组长的绩效考核小组,并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规定,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与各分管领导签订《经营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分工和年度承担的经营指标和分管的重点工作任务。实行集团公司考核确定的工资总额不变,各副职不平均分配,按经营业绩完成情况加权平均的方法兑现薪酬。各分管领导所管属部门完成年度考核指标的110%以上者,按单位负责人的90%兑现年薪;各分管领导所管属部门完成年度考核指标的90%以下者,按单位负责人的70%兑现年薪;各分管领导所管属部门完成年度考核指标91%~109%者,按单位负责人的80%兑现年薪。对公司各业务部门考核5项指标:一是销售利润;二是销售费用;三是流动资金周转限额;四是两金占用;五是银行承兑汇票收支比例。根据考核结果,兑现效益工资。3.6开展“每月一讲”活动公司为全面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强化业务能力,建立“每月一讲”员工专题业务培训制度。培训内容包括团队建设、商务礼仪、商务谈判、营销管理、法律事务、煤质知识、煤炭加工、税收政策、公司财务、公文写作等知识。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与互动式研讨相结合。3.7建立有效的经营风险防控工具公司为更加直观的进行经营风险防控,建立了一系列表格作为工具,旨在有效的实现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通过相关表格的填制,开展相关业务的事前风险因素预警评判、事中相关业务的动态管控和跟单管理、事后考核、分析完善。

4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管理模式的成效

1)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近3年的运行,公司开展外部煤炭经营收入和利润增长了10%~18%。2)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两金”占用大幅下降,实现了当年发生外部煤炭经营业务疑似风险和潜在风险事件及风险点为零的管控目标。3)营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管理模式的运行,实现对公司对上、下游客户的风险管控,客户间摩擦和猜忌逐步降低,建立了融洽的外部关系,提高了企业的信誉,营造了良好经营环境,为企业今后经营打下坚实基础。4)推动了企业管理大幅提升。在构建外部煤炭经营风险防控体系的过程,公司不断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提高绩效管理的严肃性,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强化员工培训和团队建设,从而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第6篇

摘 要:为加强监理组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监理项目组机构的工作水平,更好的提高项目监理履约能力。通过我对《江苏省项目监理机构工作评价标准》的理解,以及我在示范项目的创建活动中对监理工作管理的几点体会,我认为作为总监理工程师在示范监理项目创建活动中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关键词:监理;合同;管理;检查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5-(页码)-页数

第一、根据招标文件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及所监理工程的需要,组建项目监理机构,确定现场监理人员,落实各级监理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并制定考核办法和建立考勤制度。在职责分工中要注意专业配套,分工明确,进退场人员安排到位。分别把项目监理机构的前期筹备工作、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监理工作、施工合同管理、监理资料的管理工作进行分工,责任到人,谁管理谁负责,认真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积极鼓励现场监理人员把在监理过程中的好见解、好方法,及时写成论文进行发表。合理的项目监理机构组成,在实施监理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充分理解和领会《江苏省项目监理机构工作评价标准》,该评价标准的评分标准分为符合、不符合、部分不符合三类,不符合者按扣分标准全部扣除,部分不符合者可在扣分值的范围内酌情扣分。单项评分标准用“黑体”标注的内容为重要评价项目,属于必须遵守的国家法律、法规或可能导致工程质量、安全重大隐患的内容,此项内容不符合要求,则该单项评价为不合格。示范项目监理组一定要认真把重要评价项目作为重点来控制,确保此项不失分。用“”标注的内容为次重要评价项目,关系企业或个人不良行为的内容,此项内容不符合要求,该评价项内容为不合格。次重要评价项,只要现场的监理人员认真负责,及时检查施工企业及个人的资质、施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认真编制监理规划和细则,监理见证取样、旁站、平行检查记录等做到位,此评价项目控制好是不难的。特别是要引起示范项目监理机构注意的是:如有重要评价项目,次要评价项目为不合格,该工程项目不得参加江苏省示范项目的考核。单项评分表得分=可评分评价项目实得分之和/可评分项目应得分之和×100%。单项评价等级:优秀:得分≥90,良好:75≤得分

第三、首先,根据委托监理合同的范围、工作内容、监理责任及工程进度的不同,根据《江苏省项目监理机构工作评价标准》,专门编制“创建示范监理项目”监理细则:包括如何认真履行监理合同,如何组织监理机构与人员的配备、人员的数量、专业配套情况,以及人员的持证率,必须达到要求,如何做好监理服务、工作质量、工作绩效等内容,做到对示范监理项目有指导性和针对性。其次,总监应熟悉监理招标文件、中标通知书、监理合同的主要内容,对监理的义务有个清醒认识,了解监理标的范围、规模、目标,熟知建设单位建设意图。根据所编制的监理细则,专门召开本项目监理机构内部交流会议,对本项目监理机构人员进行交底,使项目监理人员明确工作目的,提高工作效率,为下一阶段的监理工作打下基础,有针对性地服务于建设单位。

第四、思想上高度重视,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建立合理有效的监理组织机构,令行禁止,是创建示范监理项目的基本保证。针对具体工程的实际情况,全面开展安全、质量、进度、投资控制,进行合同管理,进行信息资料收集管理。其中的难点是按示范监理项目要求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尤其是资料的及时性、有效性,齐全,完整性的控制。总监应落实专人负责整理、收集、发放监理资料;组织监理机构人员落实《评价标准》要求;全面负责资料管理的工作。在资料管理方面要注重利用信息化平台的管理;正确使用监理表式;完善监理日记、监理月报等监理文件;建立归档制度,逐步规范、正规化管理资料。总监应对所收集的资料及时进行签署。

第五、做好项目监理机构自我考核检查工作,对项目组的考核检查工作每一个月要组织一次,在检查中若发现项目监理机构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或存在较多的不符合项时,应及时指出并提出整改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项目监理机构在规定期限内落实整改完毕。

总之,组织创建示范监理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重点在事前和事中控制和管理。总监在这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组织好创建示范监理项目体现了总监的协调、组织、管理、业务能力,反映了总监的综合素质,因此作为总监应当不断学习和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监理工作要求。 只要示范监理项目部按照监理合同、施工图纸、监理规范以及认真领会《江苏省项目监理机构工作评价标准》的意图和要求,项目监理机构内人员都认真负责的完成好本职工作,所有工序按监理程序做到位,达到江苏省示范监理项目的要求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监理;现场管理;设备采购;合同管理;预防为主;制度建设

0 引言

建设工程监理是从事建设活动的四大主体之一,对建设工程强制推行建设工程监理制的基本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在这些法律、法规及规范里,国家明确了建设工程监理的基本工作内容、管理对象、可行使的权力,同时也规范了建设工程监理的建设活动方式、行为准则,还规定了对其违法、违规乃至违约行为的处罚措施和赔偿责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还在“建设工程合同”中细分出了监理合同的订立形式及相应的权力、义务和法律责任。所以,在我国将建设行业作为支柱产业、政府机构职能面临重大转变的形势下,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内容不仅包含着为建设单位进行现场控制和管理的职责,还承担了过去政府机构的部分现场监督、管理的任务,因而必须以更科学、更规范的形式,进行建设项目的监理。

1 项目监理部的确认必须经过招投标

这项制度似乎不属于监理的现场管理内容,但是其直接影响了监理的现场管理的规范性,也体现了建设单位对项目监理部管理能力的选择权力。有了这项制度,建设单位可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等级、工期、投资数额以及技术特色等方面的要求,正确选择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如有必要还可以细化到整个监理部的基本组成和配套设施的使用。这样做有利于实现监理目标的控制、施工合同以及供货合同的管理、参建各方决策机构的建立和信息的沟通,更有利于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速公平交易有形市场的建设和建设工程监理市场行为的规范化。

2 监理规划及实施细则应该结合工程实际制订具体内容

在最新公布的《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及其配套的规范表格正式施行不到4年的时间里,已经流行几种不同版本的监理规划及实施细则的书写形式,这样做有如下的积极含义:

(1)能节省项目总监编写“规范”及“细则”的精力和时间;

(2)易于在同行中或与建设、施工单位间进行信息交流;

(3)标准规范的书写格式符合哲学上“形式上的相对,内容上的丰富多变”的范畴定义,也符合规范管理的要求。

然而,规范格式也会带来一个很大的负面效应,即有些总监不考虑具体情况而一味应付性地相互抄袭。“规划”和“细则”的抄袭问题亦出现得极为普遍,如无地下室的多层结构工程突然冒出了深基坑的验收等,经归纳之后发现多属一家公司的某个“规划”和“细则”版本,只经简单的更换(如房屋的层数,总面积等基本参数),就产生了几个乃至上十个工程的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所谓对编写工作加以规范,是指前部较为通用的部分可以采取“填空”的方式编制,但一定要填对,注意去除不该填的地方,后部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方法,应该由项目总监自己花费精力编写,对具体工程进展情况和工程变更、计划变更等补充情况绝不可以相互抄袭。

3 实施施工阶段的监理

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是建设工程监理的主要内容,本文仅就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工地例会、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竣工验收四个关键环节的内容加以分析和论述。

3.1 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该阶段的工作表现为建设工程监理对施工单位和对自身的事前规范管理特征,不仅能够体现监理部的技术管理能力,还考验了其对施工单位市场行为的控制能力。①要求总监及全体监理,通过参与“技术交底”会议等活动,按各自的分工,熟悉项目的技术要求,掌握总承包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及质量保证体系;②按照“合同管理”的相应要求,检查分包单位及施工队的资质状况;③核实施工许可条件,如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准备签发“开工令”。可见,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是监理签认开工令的必要条件。

3.2 工地例会

这一工作内容在监理工程管理工作中已形成相应的制度。作为监理,应正确地认识到它是信息交流和关系协调的重要场合,所以要做好会前准备,列出在执行合同发生分歧的问题的动议;签发召集会议的书面通知;注意引导甲、乙双方围绕动议进行讨论,并提出协调意见;做好会议记录,并作为重要资料备档。通过例会方式解决问题是强调透明化、规范化操作的基本方式。

3.3 施工过程的控制工作

建设工程是一个周期长、影响因素较多的实施过程,建设单位在施工阶段引入监理机制,就是要让这一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建设工程监理的职责是在工程目标实现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能够达到设计要求,并使投资和进度不会明显地偏离事先设计的计划范围。由于控制工作的三个对象(投资、进度、质量)的创造和完成主体是施工单位,而不是工程监理,所以控制工作只是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工作的特点是对施工单位的工作成果加以分析、认定和考核。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的要求,项目监理部在此时的权力、职责,集中于对分项、分部施工和计划的完成情况、工程质量验收、各种报表以及各种上报资料的“签认”上。因此,控制工作是监理规范管理的主题,也是建设工程监理是否能够协助建设单位实现建设目标的基础考核依据。

3.4 竣工验收

该阶段工作的重点是工程质量的验收,其依据是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对质量不合格的分项和分部要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其次作为工程监理,应汇总、整理工程备案涉及的各类资料、档案;最后由总监和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对单位工程质量评估等竣工验收报告审核签字。

4 施工合同管理的费用索赔处理

该项工作是体现监理能力和公正性的最重要的场合之一,对甲乙双方未能良好地执行合同的行为,监理的规范管理将表现为:

(1)以监理的身份和能力,弄清责任所在;

(2)依据施工合同,对索赔额度进行合理评价;

(3)以书面的形式出具对索赔申请的鉴定意见。

5 监理资料的管理

在工程竣工验收时,监理资料的完整与否也是建设项目能否顺利备案、验收的关键。规范的现场资料管理不仅体现在其日积月累上,更体现在管理的条理性,其管理工作基本内容包括:

(1)监理资料的合理分类存放;

(2)监理资料的保存和整理;

(3)监理资料的完整交付。

6 结束语总之,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其建设工程正朝着规模不断加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的方向发展,特别是由于政府建管机构职能的转变,建设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则更多地依赖于建设工程监理的现场规范管理和控制。在我国建设工程监理制虽是政府制定并强制执行的,但在短短不足20年的时间里,能够如此广泛地得以推行和发展,说明监理制度是顺应历史潮流的。

【参考文献】

[1]李惠强.建设工程监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李世蓉,邓铁军.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3][日]伊泽阳一,滕征本等译.建筑工程监理要点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4]徐崇禄,燕平.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示范文本的应用[M].中国计划出版社,1996.

第8篇

随着行业“卷烟上水平”不断推进,烟叶需求结构矛盾愈发突出。据统计,全国上等烟消耗比例每年递增4个百分点,去年达到55.4%,超出了41%的收购比例,上等烟从供过于求快速转变为供不应求;中部烟消耗比例每年递增2个百分点,去年达到60%。日益严峻的供需矛盾严重阻碍了“卷烟上水平”工作的稳步推进,为此,省局提出要把提升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

作为基层烟站工作人员,我们就是这一战略任务的直接实施者。立足烟站工作实际,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确保20xx年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一、加强政策宣传力度,确保烟农熟知并理解今年的生产收购政策。

充分利用育苗不同时期的培训、村小组广播、下乡走访、合同公示等方式宣传20xx年提高优质烟叶结构、上等烟和低次等烟收购比例、不适用烟叶田间消化及补贴和烤烟收购价格等政策,做到让烟农知道、理解并落实到今年的烤烟工作中去;积极联系地方政府,借助政府信息平台,引导广大烟农严格按照政策组织生产;加大技术员和辅导员下乡走访力度,要求技术员和辅导员对所辖片区烟农进行一对一走访宣传,并制定严格考核办法,对走访记录备案,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抽查结果并入月度绩效考核。

二、完善补贴细则,确保烟农收入水平提升。

参照州局、市局(公司)针对不适用烟叶田间消化给予的补贴规定,制定烟站补贴细则,明确对不适用烟叶田间消化的范围、要求,以及相关补贴标准,拟采用差额补贴措施,重点根据烟农对不适用烟叶田间消化处理情况设三档,并结合最终收购完成情况进行统一考核。并定期对不适用烟叶田间消化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烟农的监督,发现有虚假情况的取消最终补贴。同时,对兑现补贴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五天;检查验收不合格的烟农,不兑现补贴。要求所有补贴台帐详细、严谨。

三、严格合同管理,科学落实种植面积。

我站指导性种植面积6604亩,实际生产量19812担,收购量17533担,上等烟比例达到68%以上,田间销毁2279担。结合今年的实际情况,严格执行“控制总量、适度从紧”的烟叶工作方针,组织烟站员工深入村寨、地块,核实烟农20xx年烤烟种植申请,测算烟农20xx年种植能力,根据实际调查结果及烟农诚信考核结果,合理分配20xx年烤烟种植面积,以保证20xx年收购量和优化等级结构工作的圆满完成。目前,合同已基本分解完成,准备进行合同公示。

四、强化烤烟标准化生产,提高烟叶品质。

根据烟站所辖片区的气候条件及品种特性,制定20xx年烟站烤烟种植标准化技术规程,全过程指导烤烟种植,确保烟农种好烟,提高烟叶整体水平。具体包括:

1、首先抓好“深耕深翻高起垄、高茎壮苗深栽、适时揭膜促管理、适时封顶留足叶片”四项关键实用技术的落实工作。

2、做好移栽期的调整及科学移栽工作,提高移栽质量。全面推行明水深栽,栽后秸秆覆盖、农膜覆盖的“双覆盖”保水措施。并及时组织发动烟农在栽后抗旱过程中进行查缺补苗、治虫防病、水肥偏管等保苗促平衡措施。

3、优化施肥结构,加大水肥调控力度。加大有机秸秆农家肥的投入量,全面推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并通过田间精耕细作,确保大面积提高田间烟叶成熟质量。

4、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大规模的统防统治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对烟株的危害,提升烟叶整体品质。

5、适时合理留叶封顶。根据种植品种k326的品种特性,留叶数定位20-22片。

五、健全烘烤管理模式,抓好成熟采摘和科学烘烤工作。

加强技术指导,做到烟叶成熟采烤指导到田。实行下部叶适时采烤,中部叶成熟采烤,上部叶充分成熟采烤;加大分类编杆入炉挑选力度,剔除病残叶和无烘烤价值的烟叶,做到入炉烟叶成熟一致、颜色一致、部位一致。设立烘烤技术总监,加强烘烤技术培训和巡回指导,做到技术指导到户、采收指导到田、烘烤指导到炉,提高烘烤水平和质量,确保烤出好烟。加强密集烤房群的组织管理,全面推行专业化烘烤,提升烘烤水平,提高烤房效能,降低烘烤成本。

六、狠抓田间消化鲜烟叶工作,真正实现提质增效。

原则上每株烟下部两片底脚叶(两片奶脚叶除外)、上部一片顶叶不采烤,进行集中销毁。鲜烟叶销毁地点要在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田间卫生的前提下,以500亩左右为一个片区,就近选择在荒山、荒坡、空闲地等集中统一销毁。需要消化的脚叶和顶叶,要认真组织烟农统一清除,专卖管理人员及烟站技术员现场监督,组织对田间鲜烟叶处理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做到逐片、逐块、逐户验收,并登记造册。

同时,全面推行站点技术人员包片负责制,责任到人,考核 到片,并留存销毁图片,做到监督到位、核实到位,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把市场不需要的下低等烟叶真正消化在生产环节。

第9篇

一、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二、通过岗位分析与设置,做好定岗定员工作。

为配合做好公司经营业绩和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加强人工成本控制,根据精干、高效的原则,各属公司结合本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进行定岗定员,具体情况如下:

确定各类管理中心和服务区的岗位和人员配备,力争为新的服务区建设提供标准化模块。

(二)广东新粤应按公路工程交通安全设施、通信、供电、监控、收费等不同业务量以及合同工程总额、里程和工期情况对现有组织架构、岗位和人员进行适当合理优化,控制好人员数量和人工成本。

(三)实业根据高速公路建设材料供应量、供货总额和里程、工期、工程规模以及信息技术服务等不同业务情况来做好定岗定员工作。

(四)威盛根据海运以及新拓展的业务特点,在现有定编的基础上分块做好岗位任职资格条件说明书和岗位说明书。

同时我们通过走访广珠北、大学城、曲江和后门服务区、广梧等项目,对各项目定岗定员工作进行调研,掌握了第一手定岗定员资料。

三、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设,基本确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形成较为规范的人事管理,从整体上提高了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水平。

公司本部根据公司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已经完成员工培训办法、人力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员工考勤管理暂行办法、劳动合同管理办法和人事档案管理细则等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制度的初稿汇编工作。其中员工薪酬福利试行办法和员工绩效考核暂行办法已正式颁布并在施行中。

广东新粤除了完善原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外,完成ISO质量认证。通驿公司编制了中层管理人员考核管理办法和劳动合同管理办法,修改完善公司员工考勤管理实施细则和服务区人事管理制度,让日常管理工作更制度化、规范化和更具操作性。东方思维根据劳动法和劳动政策法规,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明晰了奖惩、考核、异动与选拔、休假、劳动关系等内容,逐步完善公司的劳动人事管理制度。

四、为适应公司战略和员工个人发展需要,各属公司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工作大大加强。

为不断增强公司的竞争能力,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满足公司及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公司本部起草了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办法,在培训规划与协调方面做了相应的工作,但公司整体层面上的专题(知识普及性)培训和公司本部员工的培训需要加强。

广东新粤培训工作效果显著。一方面,新粤重点抓好技术人员培训,通过赛宝认证中心参加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和高级项目经理培训班;另一方面,认真抓好如下日常性的岗位业务学习: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学习,积极配合开发部、技术服务部进行内部技术管理培训,新员工上岗培训,户外拓展能力培训。全年参加培训的员工共81人次(其中中:中层以上管理人员13人次)。

实业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加强了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从公司发展历史和现状、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等角度对新员工进行了入职培训。组织员工到各钢厂、水泥厂、沥青厂参观学习。对员工进行公司物流管理平台的应用培训。

五、着手进行绩效考核与评估,客观、公正、合理地评价员工业绩,激发员工潜能和工作热情。

公司通过对员工进行日常与年度相结合的考核,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酬待遇、岗位调整、培训开发及休假等挂钩,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企业自我约束的用人机制,以实现人才在公司内部各岗位的优化配置,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合理使用,建立高素质、精干、高效的员工队伍。

特别是实业根据用人机制和有关业绩考核管理制度,将考核结果与浮动工资、年终奖金挂钩,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员工中形成了争先创优的局面。

六、以信息化建设为动力,积极配合集团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

第10篇

关键词:施工合同 合同管理措施 风险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为完成双方商定的建设工程,明确相互责任、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控制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投资,保证工程建设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法律文件。合同风险是合同实施过程中,由于环境与技术、经济方面、合同签订和履行方面等情况发生变化导致的损失。慎重分析研究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加强施工合同管理,采取有效措旋,防范工程承包中法律风险的发生。

1建设工程合同法律风险分析

1.1施工合同签订方面的风险。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格;当事人意思表述是否真实;合同内容和形式是否全面、或未能针对性地拟订解决建设工程价款的结算、工程的保险和索赔、工程款的拨付、合同解除等具体情况的条款。这些问题通常都会影响合同的法律效力。

合同条款不平等,存在着单方面的约束性,责极利不平衡,使承包方在极其苛刻的条件下,被动地承受着质量、工期、资金等多方面的风险。比如索赔条款本应是合同的主要内容,但在许多合同中却闭口不谈;又如误期罚款条款,几乎所有合同中都有详细规定,而且罚则极严,但提前工期奖励从不细说。

合同文字不严谨,语言叙述不准确,容易产生歧义和误解,导致合同难以履行或引发争议。有效合同的订立,应当有准确、明晰的文字来体现。但有些合同签订时由于人为的或客观的原因,对合同条款拿捏不准或措辞含混不清,或对承包人的义务规定得非常具体,而对其应享有的权利则一笔带过,甚至对有些关键事项含糊其词。比如有些工程承包合同中在有关追加款额的条款中写道:“发生重大设计变更可增加款额”这类字句。那么,何为重大设计变更则并无细则说明。一旦出现类似情况,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往往便会视情随意曲解。

1.2发包人资信因素。发包人履约能力差,存在着拖欠工程款的风险。由于发包人经济情况发生变化,无力支付工程款;或发包人的信誉差,不诚实,建设资金缺乏或违规工程的存在,使后续资金不能按时到位。

1.3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由于发包人驻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工作效率低,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或付款,或者发出错误的指令。

1.4合同选择的分包商不当,会遇到分包商违约,不能按量按时完成分包工程,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进度或发生经济损失。

1.5经济方面的风险。市场价格不稳定,存在着劳动力市场、材料市场和设备市场价格变化大,直接影响着工程的承包价。建筑工程的合同标的,存在着先定价后成交的价格风险。合同的标的需要一定的过程才能完成,受市场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人工、材料的价格时常发生剧烈波动,固定价合同、包干价合同的签订均给承包人带来较大的风险。

1.6管理和技术方面、环境风险和工程量的变更、经济签证的风险。由于发包人的原因,引起设计施工图的更改,施工的自然条件和作业条件的意外变化等,使工程量增加。而发包人不按时签证或回复联系单,给承包人带来利益损失的风险。

上述列举是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存在的主要风险,从风险表现来看,这些现象属于合同风险管理的范畴。因此,施工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企业合同管理体系,防范和规避市场中的合同风险,切实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防范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法律风险

2.1建立健全合同管理的组织网络和制度网络。组织网络是指企业要由上而下地建立合同管理机构,配备合同管理人员,使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专业化、正规化,使企业合同管理覆盖到每个层次,延伸到各个角落。合同管理人员的组成应以法律顾问为核心,由企业的管理人员组成,在企业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并接受负责管理合同的国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监督。

制度网格:一是指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程序,建立和健全具体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使合同管理有章可循;二是指企业各层次都应有相应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合同归口管理制度;合同审查制度;合同的评审制度;委托制度;合同考核制度;合同专用章管理制度;合同台帐、统计及归档制度。同时,还要将这些合同管理制度与建设工程合同投标报价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始终。

2.3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一是合同管理人员要具备现代化管理知识,精通和掌握有关工程施工阶段的法律法规,熟悉工程实施全过程及合同签订和变更、索赔程序;同时还要具备工程管理、造介管理知识和实际运用的能力。二是组织合同管理人员在职学习和培训。随着建设市场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根据企业与市场的实际需要对合同管理人员要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使其在岗位上成才。三是对合同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其责、权、利,建立竞争机制对有贡献的合同管理人员给予奖励。

2.3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在工程投标阶段,认真研究和全面分析招标文件,详细审查图纸,复核工程量,研究投标策略,报价准确合理,是减少风险的潜在因素。

2.4加强合同履行管理,分析工程风险。积极推行合同管理目标制,其目的是通过在工程项目承包合同订立和履行过程中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等工作,促使建筑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互相衔接、密切配合,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保证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合同目标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是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为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工程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行为实施有效管理的活动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合同订立前的管理、合同订立中的管理、合同履行中的管理以及合同纠纷管理。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 物资 电网

1. 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国家电网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变化,有力推动电网物资保障企业管理模式变革。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对电力需求不断增长。截止2010年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9.66亿千瓦,全年发电量达4.23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二。在“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投资达到1.2万亿元,是建国56年间的总和。电力需求快速增长,客观上要求国家电网发展方式实施转变。国家电网公司以加快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全面实施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五大体系”的管理方式。何构建“统筹集约,统一高效”的电网物资供应体系,为电网建设和安全运行提供坚强物资保障,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构建统筹集约、统一高效”物资供应体系的内涵。

2.1 构建适应物资集约化管理的组织构架和管理模式,满足国家电网公司构建“三集五大”体系的要求。

2.2 建立统筹集约的资源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约化的优势。

2.3 建立职责明确、界面清晰,流程优化、标准先进、统一监督考核的管理体系,实现各项工作持续推进。

2.4 建立“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信息网络体系和运作平台,实现优质高效的服务。

3. 构建“统筹集约、统一高效”为特征的电力物资供应体系的探讨

3.1 组建构建“统筹集约,统一高效”物资供应体系的组织机构。

(1)建立领导小组

为了保障构建“统筹集约,统一高效”物资供应体系管理模式决策的正确性、前瞻性、先进性,符合国家电网公司整体发展的要求,电网物资企业应组建以总经理为组长、党委书记为副组长,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对构建“统筹集约,统一高效”物资供应体系的各项工作进行决策和部署。

(2)建立工作小组

为了保障构建“统筹集约,统一高效”物资供应体系的各项工作的实施和推进,按照“周协调、月讲评、季考核”的管理方式,扎实做好体制变革、机构调整、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制定、业务流程梳理和优化再造,以及验证、调整和优化等工作。

3.2 按照统筹集约的原则完成物资管理体制变革。

(1)构建筹集约的资源管理体系,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约化的优势。

电网物资企业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公司物资集约化管理的意见》调整企业内部组织机构,对企业的人、财、物实施集约化管理,发挥企业资源整体优势;根据业务职责和业务特点,优化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紧密电网物资供应业务链,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以满足电网物资供应工作要求。

(2)按照人员专业特点,对人员结构进行调整。

根据中干任职情况和业务技能重新调整分工,修订了后备干部管理细则,努力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干部人才保障。在人员调整同时,重视对专业化物流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开发。鼓励员工岗位成才,通过不断接受培训和学习,尽快提高员工专业化素质和综合工作能力。

3.3 按照统一高效的原则,建立职责明确、界面清晰,流程优化的管理体系。

(1)明确各部门职责与权限,清晰工作界面。

按照电网物资服务业务链,设置物资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监督、仓储配送、合同结算等主要业务部门,具体完成物资供应的具体工作。

(2)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体系。

根据构建“统筹集约,统一高效”物资供应体系的总体目标,电网物资企业需建立关键发展目标体系,包括物资计划管理目标、物资招标管理目标、合同管理目标、质量监督管理目标、物资仓储配送管理目标、物资结算管理目标、人力资源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目标、信息化建设目标、资产经营管理目标、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为使各分项管理目标可实施、可测量、可考核和有效推进,企业应在建立各分项关键管理目标体系基础上,对各项目标的指标和推进时限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3)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再造。

为有效推进“统筹集约,统一高效”物资供应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企业应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再造,尤其对物资计划提报和审核、采购招标、合同管理、质量监督、合同结算等关键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再造,以保障物资管理业务链的紧密链接和高效运转。

(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构建构建“统筹集约,统一高效“的物资供应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为落实“动态管控,持续推进”的管理思路,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对各项管理制度按照总体管理要求和部门职责进行年度滚动修订和完善,做到“凡事皆有标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检查,凡事有人考核”,有效促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完成。

(5)建立“横向集成,纵向贯通”的信息网络体系。

一是在电网物资供应方面,积极应用国家电网公司ERP信息系统,实现物资计提报、技术审查、采购计划、物资招标、开标、合同签约和履约、合同结算、工程结算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二是通过国家电网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应用,使电网物资管理各个业务环节能够与各个供应商互动交流,信息共享,及时掌握供应商设备、材料的生产动态;使供应商能够掌握电网物资需求动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按期交货。三是在废旧物资处置方面,积极推行电子招标系统,实现废旧物资处置招标电子化,缩短废旧物资招标和处置时间,减轻仓储压力,回笼资金。四是在绩效管理方面,建设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部门职工月度工作计划、部门主管考评、企业对部门月度考评、奖金计算的信息化管理,加快绩效管理和成果的运用。五是在内部合同管理方面,积极应用经法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实现合同起草、审核、履约、结算等信息化管理。六是积极应用办公自动化协同信息系统平台,使公司的文件、函件、工作安排高速流转。七是建设视频会议和物资集中调度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与国家电网公司、省级公司和基层需求单位的视频信息互动。

(6)以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为抓手,努力开展服务创新。

主动服务,让上级单位满意。即引导干部员工进一步强化超前主动的服务理念,提升专业素质,盯紧各项考核指标。加快推动各项业务流程、标准、操作手册出台,有力促进一批懂业务、服务优、形象好的员工涌现,为实现企业宗旨提供支撑。

高效服务,让基层单位满意。即创新服务理念,服务意识要尽快实现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的转变。主动围绕基层服务对象,对业务流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及时跟踪服务,用改革的意识、创新的思维、超常的举措,及时有效地提供高效服务。以服务树形象,以服务促发展。

优质服务,让供应商满意。即认真组织梳理工作流程的每一个节点,不断优化服务标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真诚服务无止境”的服务宗旨。着力打造服务平台,以“一站式”服务窗口建设为基础,建立“绿色服务通道”,为供应商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

贴心服务,让员工满意。即树立“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人员都是服务人员”的理念,立足岗位,将服务覆盖到每一个窗口,延伸到每一个班组、每一个员工。通过开展“树旗帜、践承诺”活动,让每个员工都能在自己岗位为他人提供了贴心优质的服务。

(7)深化人力资源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综合素质,为构建“统筹集约,统一高效”物资供应体系提供人力支撑。

第12篇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经营公路货物运输的企业与其他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法人之间签订的公路货物运输合同。

个人或联户与法人签订的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应参照本细则执行。

签订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的承运方必须持有经营公路货物运输的营业执照。

军事运输,公路与水路、铁路、航空、管道之间的货物联运,另行规定。

第三条公路货物运输合同,是按照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等价有偿的原则,依法签订的书面协议。

第四条公路货物运输合同,必须符合国家政策、法律、行政法规和计划的要求,根据运输能力与国家物资调拨计划和公路运输管理的规定签订。

第二章运输合同的签订和履行

第五条承、托双方根据需要,可订立年度、季度、月度货物运输合同,亦可按货物的批量订立运输合同。

年、季、月度货物运输合同签订后,托运方应在合同商定的期限内,向承运方提送履行合同的月、旬、日运输计划。运输计划是货物运输合同的组成部分。

第六条属于国家指令性计划调运货物的运输合同,必须根据国家平衡下达的指标签订;

属于国家指导性计划调运货物的运输合同,参照国家下达的指标,结合承、托运双方的实际情况签订。

第七条代订运输合同,要有委托单位证明。根据授权范围,以委托单位名义签订,对委托单位直接产生权利和义务。

第八条运输合同应包括的主要内容:

一、货物的名称、性质、体积、数量及包装标准;

二、货物起运和到达地点、运距、收发货人名称及详细地址;

三、运输质量及安全要求;

四、货物装卸责任和方法;

五、货物的交接手续;

六、批量货物运输起止日期;

七、年、季、月度合同的运输计划(文书、表式、电报)提送期限和运输计划的最大限量;

八、运杂费计算标准及结算方式;

九、变更、解除合同的期限;

十、违约责任;

十一、双方商定的其他条款。

第九条长大、笨重货物、危险品和国家限运以及需要办理检疫、商检、海关、公安、监理手续的货物,交运前,托运方应提供有关机关的准运证明。

第十条货物交运时,托运方应按合同规定向承运方支付运杂费。

运杂费的支付办法,按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合同签订后,双方应按合同规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托运方的义务:

一、按合同约定时间准备好货物,在货物起运期内及时发货、收货,所装货物符合合同签订内容,装卸地点、货场具备承运方正常通车条件;

二、负责装卸时,应准备相应的劳力和装卸机具,按约定时间和质量要求搞好装卸;

三、装运散装货物,应提供计量设备,按规定标准装载。需要包装的货物,必须符合国家或国家主管部门规定的包装标准;国家未规定包装标准的货物,应在保证运输安全的原则下进行包装;

四、托运超限货物,应事先向承运方提供货物说明书。需要特殊加固车箱时,应负担所需费用。

承运方的义务:

一、按合同规定的期限、数量、起止点,合理调派车辆,完成运输任务;

二、负责装卸时,应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和装载标准,保证装卸质量;

三、实行责任运输。安排装货的车辆、货箱要完整清洁,货物要捆扎牢固,苫盖严密。运输途中要定时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运输质量;

四、装运鲜活、易腐等有特殊要求的货物,应承担专门约定的义务。

第十二条在货物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合同双方当事人都应按合同规定办好货物交接手续,做到责任分明。

一、托运方应凭约定的装货手续发货。装货时,双方当事人应在场点件交接,并查看包装及装载是否符合规定标准,承运方确认无误后,应在托运方发货单上签字。

二、货物运达指定地点后,收货人和承运方应在场点件交接,收货人确认无误后,应在承运方所持的运费结算凭证上签字。如发现有差错,双方当事人应共同查明情况,分清责任,由收货人在运费凭证上批注清楚。

第三章运输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第十三条运输合同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如确有特殊原因不能继续履行或需变更时,需经双方同意,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变更。如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外提出,必须负担双方已造成的实际损失。

第十四条涉及国家指令性计划的运输合同,在签订变更或解除协议前,须报下达计划的主管部门核准。

第十五条因自然灾害造成运输线路断阻或执行政府命令等原因影响按时履行运输合同时,承运方应及时通知托运方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六条变更或解除运输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包括公函、电报、变更计划表)提出或答复。

第四章违反运输合同的责任

第十七条承运方责任:

一、由于承运方过错,造成货物逾期到达,应按合同规定支付对方违约金。

二、从货物装运时起,至货物运抵到达地交付完毕时止,承运方应对货物的灭失、短少、变质、污染、损坏负责,并按货物实际损失赔偿,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除外:

(一)不可抗力;

(二)货物的自然损耗或性质变化;

(三)包装不符合规定(无法从外部发现);

(四)包装完整无损而内装货物短损、变质;

(五)托运方的过错;

(六)有押运人且不属承运方责任的;

(七)其他经查证非承运方责任造成的损失;

三、货物错运到达地或收货人,由承运方无偿运到规定地点,交给指定的收货人,由此造成的货物逾期到达,按本条第一项的规定处理。

四、如果托运方或收货人证明损失的发生确属承运人的故意行为,则承运人除按规定赔偿实际损失外,由合同管理机关处其造成损失部分10%到50%的罚款。

第十八条托运方的责任:

一、未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提供托运的货物,应按合同规定支付给对方违约金。

二、由于托运人发生下列过错造成事故,致使车辆、机具、设备损坏、腐蚀或人身伤亡以及涉及到第三者物质的损失,应由托运人负赔偿责任:

(一)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匿报危险品或其他违反危险品运输规定的行为;

(二)错报笨重货物重量;

(三)货物包装不良或未按规定制作标志。

三、货物包装完整无损而货物短损、变质,收货人拒收,或货物运抵到达地找不到收货人,以及由托运方负责装卸的货物,超过合同规定装卸时间所造成的损失,均应由托运方负责赔偿。

第十九条违约金、赔偿金的规定:

一、违约金数额由双方商订,同等对待,一般最高不应超过违约部分运量应计运费的10%。

二、货物的灭失、短少按灭失、短少货物的价值赔偿;货物的变质、污染、损坏按受损货物所减低价值或修理费赔偿。赔偿的价格如何计算,由交通部商国家物价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另行规定。

三、造成车辆、设备损坏或第三者物质损失,按损坏或损失部分的价值赔偿。

四、造成车辆空驶损失或延误损失,按空驶损失费或延滞费赔偿。

第二十条承、托双方彼此之间要求赔偿的时效,从货物运抵达地点的次日起算,不超过一百八十日。赔偿要求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对方应在收到书面赔偿要求的次日起六十日内处理。

第二十一条违约金、赔偿金应在明确责任后十日内偿付,否则按逾期付款处理;任何一方不得自行用扣发货物或扣付运费来充抵。

第五章运输合同纠纷的调解和仲裁

第二十二条承、托双方在履行公路货物运输合同中发生纠纷时,应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以申请交通主管部门调解,或申请合同管理机关调解、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

第六章运输合同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