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3 08:1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审美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教育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效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健全人格、有教养、有文化的人,这就要求教师把教学与人的发展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当然,这种发展不仅包含认知、道德的发展,而且包含审美的发展。
中学是学生完成独立思考,审美世界观形成与发展的初级阶段。中学美术是学生理解艺术的初级阶段,美术是直接接触学生精神的教育手段,其丰富的审美体验和鲜活的感情基础、生动的表现形式陶冶学生的感情世界。教师必须打破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生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用美把知识武装起来,按照美的规律进行教学,真正实现教学的审美化。美术教育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其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更能促成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中学美术的审美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形式美的培养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形象是审美的起点,学生的审美感受都产生于形象,不仅如此,学生接受知识也往往从具体形象开始,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也总是首先接触山势的高大、花卉的娇艳美丽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需要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如在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形式美的培养最直观的就是构图。构图作为画面基本结构,它的创造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所以掌握一定的构图规律,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大有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让学生通过多做练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教师可以请学生上黑板或在纸上根据自己所提供的静物或人物进行组合联系,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构图美学知识自觉地在画面中寻找并协调对利因素。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所出现的得失,教师要及时加以评讲,指出优点和缺点,也可以当面帮助学生修改失误之处,让学生目睹美的转换过程。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构图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艺术。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摹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艺术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二、审美情趣和审美理想的培养,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作用
美术是视觉艺术,美术可以优化人的直觉、想象、灵感和悟性等形象思维素质和能力,通过美术教育可以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要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感情因素,并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艺术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体验、领悟这种美,使之转化为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面展开。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都受审美理想的制约。中学生由于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不能分辨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他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寓教于乐的作用,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在课堂上,教师选择古今中外的优秀美术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格调高雅的作品中感受美术的情趣和崇高境界;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以及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神秘的微笑而举世闻名,许多人第一次见到这幅画时,都被他的笑容所征服,从中受到爱和美情操的感染;徐悲鸿的《奔马》描绘马的四蹄奋起,昂首奔腾象征了中国人民活跃、自强的生命力,表现了画家在黑暗中对光明的追求,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强指导,培养审美创造能力
学生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慢慢形成的想象力为前提,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手段。所以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在中学美术课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学生运用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可以充分地调动和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平时用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还有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象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关键词:中学音乐;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从音乐教育的本质来说,其本身就属于审美教育的一种,主要是利用其情感意境等因素,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音乐审美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具有培养、扩大及发展学生音乐兴趣、视野和感受能力等作用。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音乐教师要充分挖掘客体,积极引导音乐审美主体,使学生从情感上与音乐产生共鸣,得到性情上的熏陶,升华自身气质。
一、中学音乐教学的不足
1、课容量单一
历久以来,升学考试科目中就不包括音乐学科,故而,中学音乐课程设置数量极少,每周最多两至三节,甚至部分学校没有设置音乐课程。这种现象导致音乐教师无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往往实际教学时不少内容被反复讲解,造成教学内容的单一,对音乐美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入,进而使得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最终降低学习兴趣,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
2、教学方式单调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方便了各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提出,使得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然而,部分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手段缺乏创新,无法充分开发利用现代化及常规教育手段,以至于音乐教学缺乏美的情境创设。
3、不注重学生主体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审美认识和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具备相应审美基础的巨大资源库。然而,具体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过份关注教材,忽略关注学生,导致教师的“教”完全背离学生的“学”,造成学生参与不足,降低其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策略
1、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兴趣
任何学科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开展,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积极进行探究和参与教学,兴趣是先决性条件。为此,中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兴趣,是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前提,这也要求教师必须激发学生强烈欣赏音乐的兴趣,进而达到对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实际上在选择中学音乐教材作品时,包含了不同程度关于“美”的因素,因此,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这些因素。例如:欣赏《唱脸谱》时,这首作品与戏剧相关,音乐教师可针对音乐主题,为学生寻找精彩的戏剧片段,让学生通过聆听产生学习兴趣,然后再通过曲目欣赏,使其认真聆听并深刻体验美术和音乐,将两者进行完美融合,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不断增强其对于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2、学生音乐鉴赏力的培养
中学音乐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欣赏是主要途径。因此,实际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要给予音乐欣赏教学足够重视度,积极引导学生欣赏聆听音乐,并深入体会音乐的魅力,进而实现对其音乐鉴赏力的培养。例:欣赏《神州大地——辽阔的草原》时,音乐教师应根据音乐主题,引导学生聆听相关作品,比如《万马奔腾》马头琴独奏曲,让学生在认真聆听后,讨论演奏的乐器名称,以及自己对音乐的感悟等。总之,通过认真聆听、积极探讨和教师的重点讲解,可促进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享受“美”,最终实现对其音乐鉴赏力的有效培养。
3、培养学生音乐鉴别能力
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应基于音乐鉴赏能力之上。要对音乐作品进行评价领悟,整体把握作品的内容形式,并实现对其的审美判断,达到一定的审美境界,首先要学会鉴别比较。例:普罗科菲耶夫的童话交响曲《彼得与狼》,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语言,塑造了风趣生动且蔼然可亲的音乐形象。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要积极介绍故事内容,让学生在听取故事的同时,产生听音乐描绘故事人物的兴趣。而音乐教师则要抓准时机,详细地讲解曲中使用的各种乐器分别代表着什么,比如双簧管模拟鸭子,彼得的神情体现在弦乐中,大管表现出爷爷的神态,圆号表现出狼的阴险可怕,小鸟的敏捷灵活体现在长笛的高音区。通过这种具象欣赏,让学生产生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然后总结出曲子的内涵,即邪恶始终无法战胜善良。当学生学会鉴别善恶之后,就会懂得团结就是力量,任何强大、邪恶的敌人,在团结一致的抵抗下都会失败。
4、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想象促进着人们认识并改造这个世界。如果缺乏想象,便不会存在发明创造,更不会存在预见。音乐审美想象让学生享受审美,使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学生在欣赏音乐时,要置身旋律之中,并设身处地的进行构思、描绘和联想,才能实现想象空间的鲜明生动和无限扩大。因此,要求学生想象作曲家描绘的“音、画”,将音乐作品抒发的情感表达出来,深入地感受其意境,是欣赏作品美的关键。例:民族乐曲《春到沂河》的欣赏,音乐教师首先应向学生介绍作品描绘的景象,以及其中表达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万物复苏的春季是何种景象?有的学生想象自己行走在河边,享受着和煦的春风,温暖的春日,绿草鲜花对人们点着头,小鸟在树上欢快的歌唱;有的则想象到农民伯伯迎着春的朝阳在田间劳作,撒下春的希望,渴望来年可满载而归……诸如这些,表达出每位学生对未来和大自然的憧憬与热爱,虽然学生想象的画面天差地别,但却并不偏离作品标题的寓意,均符合作者塑造出来的音乐形象。可以说在引导学生想象的同时,就是创造性教育的实施,其成果也就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三、结束语
中学音乐审美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音乐想象力、鉴别力和鉴赏力,以及感知兴趣的培养,增强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作者:麻磊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顾晓丽.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5,35(15):112-112.
【关键词】中学美术 美术教学 审美教育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教育大辞典》艺术条目)这个定义虽然未必全面,但蔡先生抓住了美育的本质问题,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所以,今天许多人仍然主张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与蔡先生的观点是相通的。
必须纠正认为审美教育就是“艺术教育”的错误观点。艺术固然比较集中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活中的美,也比较充分地反映了人们的审美判断和审美理想,但是,审美教育的内容并不限于艺术。“自然美、社会美, 特别是社会美,作为审美教育的内容,其作用是不应低估的。”(陆广智《基础美学》)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共同纳入美育的范围,把三者结合起来;而艺术教育在三者之中自然承担首当其冲的作用。
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美育,在中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美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丽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我们结合前面所议的中学美育的任务,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作如下概括。
1.形式美感的培养。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亦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面对自然界的各种美好事物 ,也总是首先接触诸如山势的高大雄伟、溪水的弯曲流转、花卉的艳丽妩媚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转贴于
在中学美术课的最初阶段,往往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 ,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在这里,线条具有神奇的魅力。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素描和西画中,线条不仅用来勾画轮廓,而且是表现对象形体结构和质感的造型因素。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摹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
2.审美情趣的培养。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音乐、美术、文学这三件法宝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把握住了”(《趣味教育与教育的趣味》)。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
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美术课中,教师选择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并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分析,或辅之以简单的命题创作,都可以收到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和审美理想的效果。
教师在讲解作品前,首先对自己的判断作内省的理性分析,理清情感中审美的和非审美的成份。在教学中,把自己的判断从推测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如“我体验到……”和“我感觉到……”等非定性语气。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评价也并非是权威的和终极的。于是,学生也会进行自我分析,使他了解他的哪些反应代表自己个性中的基本和永久的成分,哪些是暂时的情绪和突变的东西,或是片面的判断。将自己的判断和他人的判断进行对照,使其看到自己的评价哪些方面符合多数人的意见。如此反复开展教学评价活动,使学生养成自觉验证判断,减少盲目冲动的评价,使评价达到主客观的统一。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学中,首先应启发孩子们认识生活,启发他们去发现美、创造美。如教《温暖的阳光》一课,首先通过幻灯片欣赏印象派大师莫奈、毕沙罗的作品——《日出印象》《干草垛》,通过教师形象的描述及色彩冷暖的启发,让学生感受阳光下绚丽多彩的自然美,以及阳光的生命力,激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教育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具有鲜明的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审美教育,是以美的对象、美的存在形式为内容进行的教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因此,做为一名美术教师,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美术教育达到陶其情、完其人的宗旨。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就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 通过作品赏析,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审美方法
美术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目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大大增加了欣赏内容,古今中外、抽象、具象美术作品及雕塑、建筑艺术作品都作了科学的编排,但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的审美观,这就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正确地欣赏美、认识美、理解美,帮助他们分清是非美丑。要使学生准确地理解美,就必须对教材中的作品进行赏析,使学生了解美的本质和美的现象的关系,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获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技巧分析的方法赏析美术作品。任何时期,任何形式的美术作品都有她共同的和独到的技巧和形式,形成美术作品的技巧形式美。将中国画和西洋画作一简单比较,美术作品线条的有力、流畅、概括力强、表现力丰富,这是中西画所一致的。但是,中国画善长线描,意在内美,西方传统油画善用块面,意在形准,这是两者的区别;美术作品都是现实社会的真实反映,但中国画编重于写意,例如:明代画家陈洪绶的《西厢记》、《离骚》等作品而西洋画偏重于写实,例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作品;这就形成了两大类不同的技巧形式美。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美术赏析过程中,既要讲清美术作品创作的一般技法,又要介绍不同流派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正确欣赏美术作品。
通过美术赏析,让学生认识到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人类劳动创造和精神生活的结晶,她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出来的形象和形象体系,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动情动心,得到教育,受到激励。
2 教师要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审美教育目的
有一些美术教师在进行欣赏课教学时,很少与学生一起欣赏讨论一些中外美术名作。欣赏时由老师讲的多,学生参与少,一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一点切身体验欣赏作品所带来的愉悦和深刻感受。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学生主体主动积极参与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更是主客体的统一,欣赏活动必须依赖学生主体的直接参与,才能激发学生欣赏的情意、获得深刻的体验。例如:在和七年级学生欣赏梵高的《向日葵》这幅作品时,我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再点拨到作者的绘画风格、作品的色彩,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既表达了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受,又提高了学生欣赏能力。做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情操的培养,精心准备教案,积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美的情镜。要积极运用自身的语言、教态、知识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在处于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了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审美的教育目的。
3 通过正确引导,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培养完善的审美心理
学生在上美术欣赏课时都有一个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最初是从他们个人的角度开始的。他们觉得画得"像"的就是好。而有些画得不"像"的作品就看不进去,而有些看起来不"美"的作品却被老师当成世界名画加以介绍。就拿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和印象派画家莫奈来说,拉斐尔是写实主义画家,他的画完全真实地表现人类的喜怒哀乐,再把大自然的鲜活物体定格在画框中,人们在观赏他的画时,无不被他精准的画技所折服。而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的画看上去画面简洁,笔触随意,色彩张扬,似一幅未完成的作品,但细细品味莫奈的画,你就会觉得大师是在用心作画,他的画表现了人心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而美的东西往往又是没有标准的,美在于心,而非在于形。比如在出示徐悲鸿的作品时,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赞叹声,而出示刘海粟的作品时,学生则显得茫然不解。这是两种不同的画派,画家运用不同的技法和材料,但是不管那幅作品画得像还是不像,都务必使学生明白这是画家对自然美的追求。在审美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使学生的艺术情趣和生活情趣也受到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
4 加强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评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许多教师看来,美术评论应该是评论家的事,似乎与学生无关。其实不然,在欣赏美术名作时学生都有一种自己初步的印象和感觉。因为中学阶段的学生已积累一些初步的历史文化知识。而教师如何抓住学生的最初感觉,可以做为深入分析作品的起点,积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比如在欣赏郑板桥的《风竹》图时,同时将画上的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读给学生听,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品味这幅作品,用简单语言的阐述自己看了作品以后的心理感受,在听完学生热烈活跃的分析时,趁机简单的介绍画家的生平和创作这幅画的时代背景,然后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这时学生的回答开始把竹的高风亮节和作者的思想境界联系起来,学生不知不觉中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操的理论教育课,即传播美,又分享美,还收获美。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结果,使学生增强了对理解新事物的自信心,培养了他们主动学习的习惯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5 完善课堂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育;审美教育;作用;阻力;弊端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32-01
我们常常提起审美,倡导审美,那么什么是审美呢?"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美,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它包括客观存在和主观存在。其次我们应该明确,审美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做出一个评判的过程。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使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做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它同时也受制于客观因素,尤其是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会对人们的评判标准起到很大的影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在教育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教育。而在新的教育改革体制下,对于美育的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着重美育的教育。那么,美育教育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到底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呢?
1.美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通过审美活动,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最后得到艺术美的润泽和熏陶。
2.美育教育存在的阻力
2.1社会对美术课仍存在轻视心理。素质教育在今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倡,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普通民众,都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如何看待美术教育的问题上,观念还是有所偏差,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美术教育成为了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开展得最为艰难的阶段,除了升学率之外,除此之外的一切活动都被看作是没有意义的,偶尔的诸如跑步、听音乐等时间很短的活动,也是为了让学生们换换脑子,然后继续钻进书山题海之中,学校-课堂-家庭,三点一线的生活使学生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享受和涉及文化课以外的任何活动,其中就包括美术教育。 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几所学校之中,如何改变长期以来的对于审美教育的漠视,真正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整个中国教育界一个需要持续思考和努力的大问题。
2.2对美术课的认识不端正。长久以来,人们对美术的认识就是在上美术课时美术老师在黑板上随意画一幅简单的画,然后要求学生照着画,或者在讲台上放一个简单的物体,让同学们照着画下来。但是一些美术常识、美术的基本技能,常人也应当有所了解和掌握。记得台湾知名女作家三毛在自传中曾有这样的叙述:她想要换一个板凳,在平面里画出了三条腿之后,不知道第四条腿应该画到哪里,为此感到十分惭愧。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绘画尝试,只是涉及到了立体方面的初步知识。相信不仅仅是三毛,我们很多人想要描述一个物体的时候,也会常常觉得自己的绘画水平实在是欠缺太多。所以说,素质教育已经是一个趋势和必然,应试教育观念下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适合综合社会的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审美素养和一定的艺术技能,已经成为了人们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2.3学生对美术课的不重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认识直接关系到所学学科的重视程度。长期以来美术的"小科"地位导致家长也对美术学科存在偏见,认为学习美术耽误了主科的学习,只有学习不好的,升学希望不大的孩子才去学习美术,所以不允许学生学习美术。至于孩子的美术学习状况,他们根本不关心。许多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的学生都因为家长的这种轻视的态度,而放弃了最初的理想。记得学生填《成长手册》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对美术的态度这样写道:"我要好好学习文化课,如果实在不行了,我就去当画家。"笔者不知道这位学生填《成长手册》的时候是什么心态,但作为美术老师,看了这段话以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么短短的一段话,让老师感到伤心,但同时也折射出当今社会上对美术的不重视,对美术的不了解。他们从来没有意识到美术本身也是一门学科,对于个人完善和个人发展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主观认识上尚且如此,实际行动则更不会有什么作为,在这种心态下是不可能开展好美术教育的,更难以让学生接受到艺术美的润泽和熏陶。
在大力进行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倡导审美教育新观念,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必将为课程改革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并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家长、社会都应深思。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高中美术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许多历史的遗留问题和理念的转变也绝非是一朝一夕之功。一个没有文化和艺术素养的民族,将无法立足于21世纪的世界强大民族之林,而真正的文化素养则必须通过真正的艺术教育才能达到。今天,在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时候,美术教育也将开拓出一片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他们把审美教育看作是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情感教育,把追求人的自由生长和全面发展看作是自己的最终目标。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用“六艺”教授学生,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其中“礼”、“乐”已涉及审美教育的内容。晋代哲学家葛洪,高度评价孔子的这一主张,认为只有通过多方面的教育,人才可以变得心灵高尚,成为有极高的道德修养的人。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和现代教育家都特别强调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强调“美育是一种重要的世界观教育”,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是通过审美实践、美的创造实践培养和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化艺术作品的鉴赏创造能力,陶冶其情操,丰富其生活情趣。[1]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其任务是在向学生传授审美的基本知识。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不是要求教师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美学原理、美学方法等方面的教育。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欣赏蕴含在文章中的美学元素,从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努力寻求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的可行的方法。
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多元化、层次化,顾此失彼,对教学质量提高没有多大帮助。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无疑是偏颇狭隘的。这种说法说明一些人对中学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全面。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叶圣陶指出,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的目标”,强调学生有了审美能力和情趣,“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向更远的方向发展”,达到美的享受,“使自己也能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自觉投身到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事业”。对叶圣陶先生的话,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美教育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必定目标之一,而且有助于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激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何一种意志行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除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审美是富于情感的,它能强烈的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P116)作为审美的主体,学生在语文教学的审美过程中,发现美,鉴赏美,并爱到美的熏陶感染,必然会激起其学习热情,使语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想象,指通过自觉的表象运动,借助原有的表象和经验,创造出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审美想象是审美情感的深化。高尔基说:“想象,是赋予大自然的自发现象与事物以人的品质。”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审美想象力,对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同现实社会相联系,能激发学生的再造想象力,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锻炼其审美想象。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切入点
(一)形象性形象是作家按照美的规律运用一定艺术技巧创造出来的。美离不开形象,审美的过程就是通过审美活动,以形象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审美教育是以形感人。[3](P205)中学语文教学的素材是文章,而文章不管是说明文、哲理文,还是诗词曲,究其内容而言,大都有生动的形象充溢文间。例如,教学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川端康成的《花未眠》一文,教师就应指导学生分析寓理意象“未眠的海棠”,在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的关键在于文中关键句的解读。“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使海棠形象寄寓了深沉的美学思考;“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表露作者发现海棠花未眠的动情处,作者为了发现美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为了发现美一定要活下去,哪怕为了从一朵花发现美的真谛而想活下去也是值得的;“感受到美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是比较容易的,光凭头脑想象是困难的。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这是作者对海棠花未眠的感悟,美的发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美感需要长期的有时是一生的积淀。抓住关键句认真分析领悟“未眠的海棠”这一寓理意象,既能让学生理解审美讲究机遇,审美需要在正确的态度和一定的审美基础等审美观念,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关注自然美,领悟文学艺术的极致艺术美的关键在于认真观察自然,准确表现自然,使欣赏者从艺术美中领略真正的自然之美。以此同时,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在悄悄滋长,在作量的积累。
(二)情感性情感是文学作品的生命,陆机的《文赋》中这样表述:“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以思纷;悲落叶以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这里的“叹”、“思”、“悲”、“喜”体现的就是读文的情感性。我国传统诗论词论推崇的“沉郁”风格,主张诗词要循情感流动,以便唤起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鲁迅说:“一切美术之本质,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感到愉悦。”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抓住情感性切入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品读作品,探究作者的创作主旨乃至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向。比如,教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文。我们先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听完课文,教室寂静无声,有些学生已是泪流满面,作者对母亲的深挚感情、对母亲的理解、对亲情的感悟、对生的体察、对迟到的悔恨与自责,作者真挚的情感感染了读者,激活了读者平淡的情绪。教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领悟“地坛”已不是一般的人文景观,而是作者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赖以支撑自己生命的人生哲理和情思,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感悟生命之美、亲情之美、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死关。
(三)愉悦性美学家康德解释“鉴赏判断”时说:“从每一个表象我可以说:它(作为认识)是快乐结合着的,这至少是可能的。关于我所称之为快乐的表象,我说,它在我内心里产生着真实的快乐。至于美,我们却认为,它对于愉快有着必然的关系。”[4](P196)欣赏美是愉悦的。抓住这一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进入作品的意境,学生默读之,赏析之,领略其中无限的美妙、悦目;教师在教学中深受作品感染,声情并茂的朗读之,歌咏之,描摹之,悦耳。悦目悦耳之间,愉悦无穷,学生审美情趣倍增。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可选用与文章意境相近的民乐《春江花月夜》作配曲,并声情并茂地朗读,调动学生情感。融会作品情、师生情,营造一种愉悦的令人陶醉的,让人产生欣赏欲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赏析热情。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趁着学生的一腔热情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分析想象感受:青纯的荷叶、素洁的荷花、淡淡的荷香、柔美的荷波、梦一般的美月……意象美、画面美、意境的美,种种美感涌上心头。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感知力是审美活动的基础,是美感产生的基础,是审美的核心。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主要是听和看,让学生身临其境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要重视朗读。组织朗诵教学是培养审美感知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朗读过程便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涵养美感。优美的朗读对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有较强的冲击力,朗朗书声之中优美的意境、传神的描绘、美学蕴味往往能充分而酣畅的体现。美读还能创设情感氛围,领读或教读始终伴随着感悟和理解。例如,教学柳永的词《雨霖铃》和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范读法,指导学生注意感情基调的把握,整体感知词的内容及词蕴含的人情美和哲理味。《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格外低沉,词的上片写词人与爱人在和深秋的傍晚依依惜别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作者对历史上这场战争的感怀和对英雄的景仰,词末作低调处理,读得洒脱些。其次,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增强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比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写得很美,既有优美的自然景物描写(如白洋淀风光),又有人物内心的刻画(如夫妻话别),诗情画意,充满着人性美,教学这篇小说,教师可收集一些风光镜头、战争话别镜头等,制作成课件,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调动情感,主动感知美。再次,在作文教学中,可通过种种活动,让学生走进电视,走进生活,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感知自然之美,人情之美,从而提高其审美感知力。
(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文学作品在描写社会生活的同时,展示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爱憎态度。读者阅读作品产生共鸣,就受到了美感的熏陶。中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抓住撼人心灵的故事情节,感人至深的形象,通过鉴赏,使学生感受到心灵之美、自然之美、理趣美、人格之美。因此,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鉴赏力。首先,在传授知识中培养鉴赏力。应让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一些文学常识,诸知文学形象、文学典型、意象、意境,诸如作者的风格流派甚至不同文体不同风格的作品鉴赏思路都会有所不同。写景类文章表现的是自然美,蕴含的是意境美。
自然属性,虽然不是自然美的根源,但是由于自然美主要以它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自然的某些属性,如色彩、形状、质感等具有不可忽视的审美意义。作家笔下的写景文章都以自然的感性特征,使人产生美感。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抓住美词美句,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精当的同时,引导学生欣赏语言文字背后蕴含的美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更多的是表现社会主题的作品,如关汉卿的《窦娥冤》、张溥的《五人墓碑记》、鲁迅的《药》等,都包含有极为严肃的悲剧意义。悲剧是一种崇高美。悲剧中的崇高,经常以庄严的内容、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使人久久不能平静,给人思考,激发人们去探索。老舍曾说:“悲剧是描写在生死关头矛盾和冲突,它关心人的命运,它郑重严肃,要求自己具有惊心动魄的感动力量。”在美学范畴里,与悲剧相对的是喜剧,如吴敬梓的《范进中举》、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等喜剧,在笑声中蕴含美质。喜剧艺术中,美的事物有时并不直接出现,而是隐藏在丑恶事物的背后,但我们依然可以从笑声中发现。其次,通过明确目标的方式来培养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的能力培养的初始阶段,教师应有强烈的目标意识,根据作品,设一个欣赏点,或语言、或人物、或结构……依点研析鉴赏。依计划赏析,逐步地作量的积累。如教学王实甫的《西厢记》节选《长亭送别》,可设一个培养鉴赏美的目标:深入领会莺莺与张珙离别的凄美。为达这一目标,教师可指导学生读[正宫][端正好]和[一煞]、[收尾]三支曲,让学生通过画面秋景与离人,领会作者所创造的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感受莺莺的那种“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领会暮霭、夕阳、古道、淡烟、离人的凄美[5](P69)。再次,强化体验中培养鉴赏美的能力。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作品中去,进入作品的意境,在身临其境之中,体验感受从而培养鉴赏美的能力。例如,教学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就可设计一个问题:如果你有了足够的钱,你打算怎样设计建造自己的居所?这个问题可调动学生想象并充分展示自己的设想之后朗读作品,强化学生体验,让其与作者产生共鸣,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超级秘书网
(三)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仅仅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的能力还没有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才是审美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表现生活的能力。首先,发挥想象,创造美。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弦外之音与言外之音的过程,即为创造美。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把思维过程中的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成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6](P291)文学作品是以语言文字来创造形象的,教学中必须将语言形象转换、补充、再创造在头脑中形成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方能创造性地提示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其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的表象、抽象思维的参与。其次在构思过程中发现美,在写作过程中创造美。在作文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审美感知。
人的认识是以感知开始的。得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方可能创造美。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增强生活积累,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学生的心田。因此,我们应要求学生走进电视,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奇趣大自然》、《法制天地》等节目;引导学生评名作、议时政、走进集贸市场,观察菜农如何卖菜,商贩如何推销商品等活动。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学生调查当地资源状况,了解当地民俗风情,搜集春联、民歌、组织春游等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自然美、人情美,并引导学生发现美并展示美、创造美。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我们应选准切入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鉴赏美的能力、创造美的能力,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发展个性,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参考文献:
[1]刘祖焱.美育———开启素质教育之门的钥匙[N].中国教育报,2001-2-25(02).
关键词:美术;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174-01
美术课是中学的一门必修课,是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对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修养有着独特的作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高尚情操和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发展。这正如《美术课程标准》所指明的: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一、审美教育的目的及任务
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中审视和探究美的重要部分。审美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康德说:“非动利而后愉悦。”审美不是灌输而是启发诱导,它唤醒人的主体意识、解放人的主体精神、塑造健全人格,引导个体心理的平衡发展。正象鲁迅先生所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拟播布美术意见书》)。这对我们讨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非常有启发的。美术教学中的审美育就是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了解和作品的欣赏,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欣赏水平,进而,促使其具有正确辩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更使其树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愿望和追求,
审美教育就是培养人对自然、社会和艺术美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新人。具体地说,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生活、净化心灵、陶冶高尚情操。对建设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积极意义。
二、审美教育在中学课本中的内容和实施途径
审美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不可缺少的环节,可将中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中学美术课,首先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色彩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色彩是基调。各种不同线条,表现不同的造型和质感。各种不同的颜色表现不同的情感,色调的冷、暖直接反映不同的心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线和色彩的特点,理解不同线和色彩语言,初步掌握形式美的规律。
(二)审美情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投入情境教学,把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手段,这样能打动学生、增强学生兴趣。如画一幅山水画和一幅风景画,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艺术作品能感化人心,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名作《拾穗》,许多人从中受到了劳动美、朴实美和善良美的感染;使人们对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产生同情,对统治阶级产生强烈的憎恨,从中感受到勤俭、节约、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凡高的《向日葵》则充满了热情与活力,使学生感受到了火热的激清。徐悲鸿的《奔马》体现了一种欢快气氛。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欣赏作品、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来进行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展开。
(三)审美理想的培养
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中学生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往往把握不准是非标准。不同的审美观点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即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又起着积极的审美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四)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大纲规定: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注意精神。这就给语文教学提供出了十分明确的教学任务。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是否能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是陶冶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操,引导学生去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使他们具有美的心灵、美的素养、人格心灵、美的理想、美的行为,从而使教育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一、激发美的感受,激励学生做美的发现者
人们认识美是从感受美开始,通过感知而形成表象的。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们独特审美技艺的结晶,内容丰富,它为学生开启了一扇神奇的大门,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语文教师可以借助朗读,让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沉浸在作品所创造的审美情境中,从而获得知识和美的享受。朗读在感知、发现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由教师范读或指导朗读,学生的朗读可齐读、分读、领读等,朗读远远不够,必须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要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背景,领悟作者所揭示的社会生活本质,让学生明白文章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教材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感知、缺少发现,因而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提高眼力。创造途径去寻觅美、发现美。
二、增强美的体验,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欣赏美的能力,也就是识别事物美与丑的能力。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欣赏美、体验美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同样,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更能加深对美的体验与领悟。有人曾说:“欣赏文学作品要由教师多指点一些门径,给一点启示。”所谓“门径”和“启示”就是从比较中发现文章的蕴意,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背景体会语感、发挥想象,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①揣摩词句在欣赏语言美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古代诗人讲究“炼字”,贾岛的“推敲”就是证明。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使春风的动态,声色毕现,表现了春风染绿江南的威力。②借助文学作品的事物和人物进行准确的审美意义上的分析和评价,让学生理解和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激昂斗志的壮观美、催人奋进的崇高美、令人肠断的悲壮美、发人深思的喜剧美等等。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有些学生容易产生审美错觉的事物和人物,要进行点播,如:《项链》中的女主人公马蒂尔德,如不能指出她悲惨命运的真正原因在于她始终未改的资产阶级虚荣心,学生就很容易对她产生同情。有的文章德语言和文学形式并不美,但其中也有审美的价值和意义。如《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是嘲讽和鞭打的对象,但在作者心目中,它是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最具有丑恶嘴脸的代表。
三、诱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
①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美的形象和气氛。在教学过程中若能为学生创造一个美的学习气氛,如:和谐轻松、愉快美妙、新鲜活泼、感份凝重等,这些都能打动学生心弦,激励学生热情,使其身心愉快、情绪高涨、精神焕发地学习。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妙语的引入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形成积极的期待感,从而诱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这些都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导语,创造美的氛围。语文教师应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引导学生体验文中人物的心灵美、瑰丽景象的自然美、精美语言的艺术美、进而以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去拨动和震撼学生的心弦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以达到语文教学、思想教育、审美教育三者的和谐统一。②学生感受美,体验美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模仿美的欲望。语文课本中,有不少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在理解课文,准确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它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特征,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③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层次,教学中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主要表现在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美、传诵美、讴歌美。“美就是生活”,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美、感受美、欣赏美,产生表达美的冲动和创美激情,用自己的口或笔去描述林林总总的美的画面,美的人和事物,把创作美的能力培养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能力结合起来。
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造就一批懂得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新人。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082-01
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它的效果又是深刻而久远的,它将在人的一生中长期发挥作用。这个过程既是漫长的、精细的,同时又是深透的、久远的。美术课不是审美教育的全部,但它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知识技法传授的美术课是远远不够的,在美术课上只有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审美活动,培养他们对于现实美和艺术美的感受能力、对美的鉴别能力、对美的欣赏能力以及对美的创造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
一、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及中学美育的任务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根据教学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在处理教材方面,目前全国在“新大纲、新课标”思想的指导下,编写了新版本的中学美术课本,这总体上体现了大纲的精神,注意到了美术的基础文化教育作用,涉及造型艺术的各个领域,又突出了审美教育的主线。这些新编教材的特点,是打破了长期以来在绘画教学上以写生为基础的技能训练传统,强调了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线贯穿全教材的指导思想,以美术常识和动手为主导,把美术语言系统的知识技能训练纳入美育的轨道,并在这种审美教育的基础上,突出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中学美术课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1、形式美感的培养 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但这些审美形式不一定一开始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感知对象。在没有经过老师的讲解、引导或指导学生写生之前,它们往往是一种潜在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每个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美术课中我们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
2、审美情趣的培养 梁启超曾说过“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是艺术。”国外也有人主张艺术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这种论断虽然未必全面,但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如一次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感染。舍科特尼科夫绘的《又是一个两分》使很多学生为自己学习成绩的落后感到羞涩。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转化为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摹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多方位地展开。
3、审美理想的培养 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审美活动最初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感受和感化,都受着审美理想的制约。青少年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的局限,往往把握不了是非标准,生活里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歌颂的,什么是应该批评的。不同的审美判断往往会引起不同的情感反应。一切优秀的健康的艺术作品,总是集中地反映了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艺术家正确的审美观点。反过来,它又使欣赏者得到审美愉悦,起着积极的审美教育作用。这种寓教于乐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艺术审美活动的特征,也是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
4、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育不以培养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为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著名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过:“想像是绘画上极其重要的一事,有形的东西,可用想像使它变形;无形的东西,也可以用想像使它有形。”孩子们充满幻想,我们应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他们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
总之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牢牢把握住审美教育这条线,切忌把教学变成“蜻蜓点水”,不深不入,应该把审美教育作为贯穿美术教学的始终,使审美教育成为中学美术教育的一条主线,并用这条主线将看似独立分散的各课题联系起来,组成一部主旋律强劲的美育乐章。把审美教育提高,这也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未来文化艺术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卢扬. 让美走进教学课堂[J].新课程(教师),2010(05).
[2] 吴良泉. 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文教资料,2011(10).
美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可以说,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在素质教育志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韦志成指出:“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最终实现人类自身的美化。”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顺理成章。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应试教育色彩浓、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僵化、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等问题,问题关键出在教学观念。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模糊不清,导致人文因素流失;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学生变成了语言知识的“研究员”、“解题机”;尤其忽略了美学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导致教学方法日趋僵化,学生逐渐失去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美育的特征和作用、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新课改的趋势都决定了审美教育势在必行,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呢?
一、营造美,激活学生的审美心理
审美情境的创设包含丰富多彩的审美因素,可以启发想象,诱导联想,激活审美心理,建构审美心理结构。首先,要营造审美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陶冶学生审美情趣、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独特空间。陶行知说:“我们首要重艺术化的校容。”不仅校园设计要审美化,还要有校园人际关系的审美化,因此校园应该力求净化、绿化、美化、师生和谐化。其次,借助审美的教学媒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介,如,多媒体教学,组成声音、图像、文字的综合体,更直观地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知。还可以运用电影、音乐、绘画等拓展想象的空间,引发学生的审美心理。最后,精选审美的教学技法,意境的创设可通过语言、动作、精美片段的切入来实现,也可用优美的板书设计来营造。
二、体验美,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师借助教学内容、方法的形象性,创设各种审美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因此,中学语文审美化教学具有审美情境性的特点。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中介,形成互动的审美关系,师生间通过错综复杂、密集不断的信息交际,形成一种和谐的双向交流关系,使师生间的主客体地位顺利转化,因而具有互动和交流的特点。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审美教学应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叩开学生心灵的门扉。易健教授认为,“现代美育是一种感性的情感的生命教育”,美育通过渲泄、引导、升华感性来对人实施教育。可以说,“情感是一切审美活动的血液”,那么,怎样激活审美情感,引导学生体验美呢?首先要导入激情,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其次要朗读激情,深入课文的深层意蕴,让情感与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的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审美情境,诱发同步联想,激发审美情感。
三、鉴赏美,语文教学要因势利导
要激发想象、联想鉴赏美,想象力在审美心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激活情感体验美之后,通过记忆基础上的表象运动,借助想象得以超越时空取得更深广的感受内容。通过研读课文鉴赏美,研读是激发审美情感、提高学生鉴赏力的关键。可实施思路教学,带领学生深入美文的深层,不但让学生知文意,而且让学生知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在教学过程中,对文本蕴涵的美加以阐释和点拨,转化为学生能体味到的美,让学生产生评价美的能力。研读的方法宜采用讨论法,充分肯定学生的观点和意见,让学生真正以教学主体的地位参与教学。
四、创造美,语文教学要灵活多样
“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归宿,是最高阶段。不仅是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的最佳过程,而且也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最佳途径。在课文学习中创造美,学习过程是自我感知、自我领悟的过程,是引导学生生发新形象、新意识、新意义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美,美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美,引导学生做美的创造者;在作文中表现创造之美,学生在内在情感驱动下,对以往储存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通过想象、构思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提炼修改等过程,将感情融入来表现美和创造美。
素质教育是目前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国要想普遍地提高全民的情感素质、人文素质,就必须从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上找突破口。当前,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一些隐性价值观念实际上是有问题的,有待改善的,例如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女性的,女性主人公基本上都是从属者。被动者,很少女性科学家、英雄形象;这很容易给学生以一种潜意识影响,学生会有一种女性从属性的潜意识。再比如,语文教材中的革命传统教育,这是必要的,让学生记住我们的先烈,学习他们的精神,但是,有些传统在和平时期是要具体分析的,如暴力斗争意识、阶级仇恨意识、个体服从意识等等,革命时期的内涵与和平时期的内涵应当有所不同。
语文教育不应该是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如何写介绍信、报告,如何写作文的教育学科,而是应该注重文学性教育理念的学科。作文,不应该是格式化的八股文,应该是学生文学艺术感受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产生的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的体现。现在,写作能力训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比重太过,我们不应该过多的灌输给学生如何写公文、新闻,如何写记叙文、如何写说明文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放在高等教育中去解决,公文怎么写可以放在大学文秘专业教,新闻怎么写可以放在大学新闻系教。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把这些职能性的或技能性的要求剥离出去,语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变成一种基础素质教育、基础知识教育,不要逼着学生去写作。因为学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思想积累,更重要是还没有相应的语言感受性方面的积累,这时候他写的只能是生搬硬套的模式化、公式化的东西,写不好,写不出,就只能是抄,不是外观上抄,就是精神上抄,要知道写作的本质是自由和创造,离开了这两项,写作就什么也不是,与其让学生在“写不出”的情况下把写作变成抄袭、模仿,还不如不要他们写。再说了,要中学生写那么复杂的作文,到底有什么意义?这还是有疑问的,一个中学生能写信、能写便条就已经可以了,文学创作应该是大学作家班的事儿,公文写作应该是大学文秘专业的事儿,没什么必要对中学生提那么高的写作要求。所以,我们现在要降低对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
语文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应该把文学性、艺术性放在首位,把阅读能力放在首位,现在我们的问题是我们教会了学生写那些八股的作文,却没有教会学生真正的用自己的脑子读文字作品,一个中学生如果他连鲁迅的小说都看不懂、读不顺,能写作文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语文教会中学生的应该是文学欣赏力,应该让他们学会读——具有阅读理解能力,例如:阅读鲁迅、巴金、沈从文、贾平凹、莫言等现、当代伟大作家的作品。爱好这些作品,自然会掌握好中文,但是,我们现在恰恰是本末倒置,教了他们太多的写作方法,教了他们太多的支离破碎的语法知识,教了他们肢解范文的方法,例如:中心思想,写作大意等等,却恰恰没有教他们什么是文学,如何读文学作品,怎样用自己真诚的灵魂和生活经验去和作品的描写呼应,去受作品的感染,许多初中毕业生甚至读不了一本电子产品说明书,我看这样的学生,即使有了高中文凭,其实还是文盲。
我们现在的中学语文教育,似乎并不是一种人文教育,死的东西太多,活的东西太少,甚至把古文中许多美好的东西变成死记硬背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悲哀。我认为:诗词曲赋,在中学教育阶段,不必学那么多。简单的唐诗、宋词,让学生学会欣赏,是必备的。但是,只能是选读。毕竟它们是死亡了的语言形式,不是现代人所必须的。中学生不容易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理解我们民族的精神,因为这些东西在唐诗宋词里并不典型,而是在更加深奥的《庄子》、《论语》、《诗经》、《尚书》里,但是这些显然应该放在大学里去讲。中学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对现代汉语言有理解的能力,欣赏的兴趣,或者说有比较高雅的语言文学情趣,让他们对语言作品的感受并不是仅仅限于情节,不仅仅是猎奇,要让他们能够欣赏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人物性格,进而欣赏其中的思想。所以,我认为应该加大中学生的阅读量。一个中学生毕业的时候,如果没有十部中国现当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量,不了解十位左右的现代文学语言大师,那么,我认为他在语文方面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语文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语文教学生的是什么是善,什么是人性。给学生的范文应该是一些写平民生活的优秀作品,要让学生回归到平民立场上去。不要让那些写英雄人物、写历史大开合的作品唱主角,这种范文常常会给学生一种错觉:只有英雄才值得我们去抒写,作为平凡善良的普通人,是不值一晒的。我们要把关心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写日常生活的作品放到教材中去,写一些真诚的善良的东西,要把对和平的追求,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放进去。美国的学生在被问到他们的人生理想时,常常会有说“将来要做一个木匠”、“一个流浪歌手的”,而中国的学生大多选择做英雄、做科学家,为什么?我们没有平民教育、生活教育,事实上哪有那么多人能成为科学家呢?让一个没有天赋的人产生做科学家的梦想,不谛是害了他。现代基因学已经证明,人类中能从事发明创造的人概率上不超过5%,如果一个人没有天赋却一定要做科学家,实际上给他的人生带来的只能是不幸。
我们要让学生通过教育,了解到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的切合点;通过教育,让学生产生个性化的人生观念,最后形成自我决断、自我选择、自我造就的信念和勇气。教育的结果不是知识,不是道德,而是一种自我的能力,就是说,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脑子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职业,选择自己独特人生道路。语文教育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对学生的语文教育应该是兄弟式或者朋友式的,应该摆脱传统的师道尊严等级制的教学方式,要建立一种类似于西方柏拉图对话录那样的对话式的教学,老师要把自己当作一个知识的助产士,而不是强调自己是道德楷模、知识源泉,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一种平行关系,语文教育不应是压制或者压迫教育,教育的动力应该来源于学生自己。而且要让他们学好语文,就应该让他们接触社会,让他们到社会中去实践。我相信一个学生的真正的语文水平的提高只能来自两方面:阅读量的积累;思想观念的成型与个性化。所以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围绕这两方面做文章,而不是舍本求末。
中学生仍处在人生的生长发育时期,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处于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待于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他们不仅感到什么是美,还要懂得为什么美,提高对美的辨别能力,从而在学习、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体现其审美素质,发现和创造美的价值。
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与一般意识有很大差别,它是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他们的人生志趣和社会理想在审美方面的体现。因而审美意识的培养就成为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忽视或取消了这一内容的语文审美教育是不完整的,甚至会使语文审美教育偏离正确的方向和理想的目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教师优美的教学语言,创造美的意境,塑造美的形象来让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产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改善学生的性情,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品质,形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二、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情绪
学生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通过感知,形成表象。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自然景物描写。这些描写具体、形象、生动,使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从而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感受到自然物在作者的眼里被赋予了生命与一种精神。语文教师就是要用作品形象的可感性,抓住形象的分析,感情的熏染,运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向学生展开作品所描绘的生动画面。在作品所描绘的形象与学生思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他们感知、热爱美。
三、引导学生正确审美,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中学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各种美的形象和各种美学风格,如优美的苏州园林、朴实的小桔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等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文章的语言、形象、意境等审美的挖掘和分析,唤起学生的审美情感,调动学生审美想象,加以理性的指点、引导,使学生正确审美,提高审美的鉴赏力。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热爱美、追求美,成为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的社会新人,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是社会对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是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语文教师要利用语文课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通过形象熏陶、启迪和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灵魂,使他们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理解美、欣赏美的能力。
五、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