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1 03:58: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经济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的问世,标志着人类首次真正结合社会经济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人类经济迅猛发展,可是用著名经济学家布朗的话来形容,这是“自我毁灭的经济”[1],因为伴随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众多环境问题,已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不容乐观的地球生态环境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给人类经济带来飞速发展,可是这也给环境带来的巨大的破坏。经济理论和经济指标并不能解释经济是如何影响地球的生态环境的。为什么中国西北部的沙漠化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南太平洋珊瑚礁大批死亡,为什么从南极冰原到北极冰盖冰雪融化无处不在,为什么人类已处在自恐龙灭绝后最大一次物种灭绝的早期阶段?以及日常报道的森林缩减、牧场退化、土地风化、渔业崩溃等诸多问题都在表明着经济发展与地球生态环境的激烈冲突。我们将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就是产生经济衰退的结果。
(一)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即某一地区多年间大气的一般状况。[2]它包括大气的平均状况,也包括多种可能的统计特征及其极端状况。而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述,“气候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虽然其本质为环境问题,但却给地球上所有物种的生存带来影响。它会影响经济增长、人口扩张、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等全球性的问题,同时也会受他们影响。”[3]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致命的。如上面提到的冰川融化,气象灾害频发,中国98洪水造成2.23亿人受灾,以及2005年的三场超级大西洋飓风,现在想起仍让人不寒而栗。
(二)物种多样性减少
地球是一个整体,所有的物种共同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然而,近年来人类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大量侵占动植物栖息地,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生物多样性锐减。在我国,上海的淡水河流、湖泊的河面率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1.10%减少到21世纪初的8.40%,减少了2.7%。[4]森林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20%-40%的物种都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里,可在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逊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千米,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5]20世纪80年代,热带雨林国家的人口从15%增加到36%,而森林毁灭的速度几乎加快了90%。[6]面对如此现状,我们的使命就是要在环境恶化并带来长期经济衰退之前扭转局势,避免重蹈覆辙。
二、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一)国外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麦肯齐(Mekenzie)首次在研究人类群落和社会时融入了植物和动物生态学,第一次将经济研究与生态学结合了起来。而在卡逊《寂静的春天》出版后,人类觉醒了,因此大批拥有生态意识的经济思想家如雨后春笋班出现。最终,在1966年,肯尼斯·鲍尔丁正式提出了“生态经济学”这个概念。迄今为止,西方理论界关于生态经济的多种思潮学派,大体可基本分为以下三类。
悲观派:这一学派的代表是美国的米都斯及其于20世纪60年代末所著的《增长的极限》;英国生态学家爱德华、哥尔德史密斯的《生存的蓝图》。悲观派学者认为,如果任由现在的经济和人口增长趋势发展下去,在今后的100年内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极有可能被消耗殆尽,导致人类的灭绝。他们认为经济和人口的增长是造成现今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所以只有“零速增长”,即停止经济人口增长,停止工业技术的发展,才有可能解救人类。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人类应该回归到18世纪的田园式农耕生活来解决现今的危机。
乐观派: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未来学家赫尔曼·卡恩,代表作是《世界经济的发展——令人兴奋的1978~2000年》。以及朱利安·西蒙,其代表作为《最后的资源》。他们认为,目前的粮食、能源、人口问题只不过是出于“伟大转折(1800~2000年)”的过渡时期带来的结果,即产业革命到后工业化社会的过渡时期,人类由贫困到富裕的过渡时期。而由于科技的进步、人类资源的无竭性,生态环境会愈发好转,未来这些问题都会慢慢消失。
可持续发展派:悲观派过于强调人类经济活动的破坏性后果,乐观派则夸大了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对解决生态问题的能力。经过时间的沉淀,两派人员都认识到自身观点的局限性,最终产生了观点趋同的趋势。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大家熟知的赖斯特·R·布朗(Leste R Brown),其代表作为《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他们主张人类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正当手段干预生态经济,引导技术革命,使经济增长、资源开发、人口控制、环境保护朝着生态经济和谐发展方向前进,追求社会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增长。
(二)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兴起
生态经济学在我国起步较晚,至今不过三十余年时间。但是其发展很快,并已取得一定成就。1980年8月,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先生在青海西宁的一次会议上首次发出了建立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倡议。1982年11月在南昌市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生态经济学术研讨会。
1984年2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会上再次强调了生态经济学研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性。[7]
经过30余年的研究讨论,我国生态经济学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迅速发展。在理论上,有对生态经济平衡理论的研究,对生态经济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对人与生物圈、生物多样性经济评估等学术成果;在实践上,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如生态经济预警研究,积极探索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实践应用。
三、生态经济学的内涵
(一)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经济学”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Boulding)在他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正式提出来的。[8]作者在此篇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协调理论”,指出自然生态系统是现代经济社会系统建立的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活动都在大自然的生物圈中进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生态经济系统,即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地球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生态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跨领域科学,从广义的角度探讨了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由这两个系统所组成的复杂系统的运动规律。它转变了人类传统的经济发展思想。事实上,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系统理论及伦理理论都为生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石。接下来着重分析下生态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9]生物时刻改变着环境,环境为生物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所以两者是共同进化的。因此人类必须意识到,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环境和资源的有限性,珍惜拥有的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学理论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即为生态因子。生态因子对生物生长发育具有限制作用,同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也受限制因子的限制,这时如何进行有效资源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济学是一门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会科学。[10]其两大核心思想为,物品是稀缺的,以及社会必须有效地利用他们。传统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宏观经济学关注整个国家或者区域的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其中的许多理论都构成了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生态经济学探讨的人类经济发展规模不能所占地球承载能力百分比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资源的稀缺性问题,另一方面,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分配也为生态经济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四、生态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1989年,国际生态经济学会(ISEE)的成立以及《生态经济》杂志的创刊是生态经济学发展史上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而即便研究生态经济学变得越来越普遍和规范化,它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许多课题仍然尚处于摸索阶段,但我们确实可以通过其发展史看出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上所说,从西方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史来看,可持续发展理论已经成为主流,这其实就是生态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1990年首届国际生态经济学讨论会的题目与中心议题就是“生态经济学:可持续的科学与管理”,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讨论已经形成热潮。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已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过渡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鲍尔丁及许多科学家过去认为经济系统隶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之下,人们应该努力寻找两者协调发展之道。但现在,生态经济学家们意识到,不仅仅是协调发展,如何通过经济法律等手段促进技术进步,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都能可持续的进行下去,更为重要。因此可持续发展理论必将是未来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大方向。
参考文献:
[1]Lester.R.Brown. Eco-Economy [M].NYC: W. W. Norton & Co.,2001.7.
[2]刘俊.关注全球气候变化[A].李占峰.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气象[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1-2.
[3]UNFCC. Background on the UNFCCC: The internation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http://unfccc.int/essential_background/items/6031.php,2013.8.1.
[4]成克武.唐山南湖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及生态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15.
[5]张广明.环境科学知识[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101.
[6]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7]韩威.百卷本生态全书生态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
[8]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2.
[9]Frodin.D.G.Guide to Standard Floras of the Worl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72.
[10]Harper,Douglas.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Economy.http:///index.php?term=economy. 2013.8.2.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 经济 可持续发展
引言
中国的生态经济学是1980年由已过世的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提出建立的,至今已经有22年的发展历史了,中国的生态经济学是在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作用。如今,生态经济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的一大重要力量,本文在这里简要介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分析现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对加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意见。
1、生态现状概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更加的是突飞猛进。过去五十多年的经济指标也显示出经济的巨大进步。世界上的许多地方,由于水和风的侵蚀,目前地表土地的流失超过了自然过程所产生的新土壤,使肥沃的土地面积逐渐减少,供应世界大部分蛋白质的牧场,也经受着过度的压力。世界性的淡水资源短缺现象也日益严重,过度的放牧、耕耘所造成的沙尘暴也十分严重……这所有的现象都让我们看到,调整全球经济使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稳定性是多迫切的任务。
2、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原则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需求与生态环境资源的供给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是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可持续发展下的经济都是很重视经济所带来的维持各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理念,例如森林、耕地等的可持续的发展与产出。生态经济,就是指既能够满足我们当代的需求而又不会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发展的需要。生态学家们认识到,生态系统为我们人类提供的服务有时候比为我们提供的产品更有价值。还认识到,如果想要生态系统提供的这类服务得到更好的保护,那么这类服务的价值就有必要加以计算,并体现在市场信号中。
2.1、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同生态经济一起,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经济水平的高低。在中国,封建时期主要是以铁器为生产工具,近代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则以机器的大生产为主要标志。这些都可以看出人类生活在其中的生态环境才是人类的基础。
2.2、经济学依赖生态学,生态学高于经济学
假如某一天我们所居住的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以至于造成了一种不再适合人类生存的境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再谈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意义了。相反的是只有在保证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情况下,经济才能发展好,人类社会才会获得持续发展。
2.3、生态经济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生态环境应该成为经济增长中可以依赖的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而不能只将其当作一个限制条件。生态环境因素在多数情况下不仅参与了经济增长的变化,而且还有可能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生态经济学下发展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1、是生态时代的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当代指导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思想,它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是时展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时代的迫切要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农业社会的发展阶段到工业社会阶段再到现在的生态阶段,都离不开社会和自然环境。在工业社会阶段,生态经济矛盾的日益尖锐化推动了社会的经济发展。人们也清楚的看到,在工业社会中,那种只顾经济发展不顾生态利益的错误发展模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因此,就推动产生了一种具有更高水平的、新的生产力――“绿色技术”。这种技术既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能很好的提高生产力,是当代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2、能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同步
随着生态与经济矛盾的日益尖锐化,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一个日益明显的向生态经济发展的趋势。这是世界经济的发展从与生态的不和谐、不持续发展必然走向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规律性反映,这种表现遍及人类经济生活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例如,现在建筑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建筑”、“生态建筑”;汽车制造业努力发展控制尾气污染和可以使资源回收再生产的“绿色汽车”;在城市建设上,也越来越重视尊重自然;产品和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强调“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这种经济生态化的现象是当代经济在发展中出现严重经济与生态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客观生态经济规律推动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明确反映。经济生态学这种理论的产生适应了当代解决经济与生态不平衡问题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经济生态学的产生与这一趋势的出现也是同步的。
3.3、与世界经济生态学形成同步发展
除了我们国家外,国外也有很过国家注重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经济学的产生是解决世界生态与经济共同矛盾的需要,是世界性的科学。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生态经济学结合各国的具体情况,在提出生态经济学方面又有各自的特点。例如,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首先使用了 “生态经济学”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适应了美国和世界发达国家解决已经出现的生态与经济的矛盾的需要。但从时代的整体来看,各个国家的生态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提出和形成都是来源于同一个世界上面对同一性质矛盾的实践结果。据此,我国生态经济学理论的提出和该学科理论的形成明显与世界生态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同步,这也是客观必然的。
3.4、为可持续发展实践服务的作用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指导实践的科学,它为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其目的也在于为实现我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3.4.1、为指导建立协调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中认为,人一切的经济活动都是在由生态和经济系统交叉渗透结合形成的生态经济系统中进行的,经济生态学是人们经济活动中的一个实际载体。因此,它的运行要受到客观生态平衡和客观经济规律的双向制约。我国过去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生态经济问题,就是由于我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只注重经济的增长需要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3.4.2、能指导建立我国资源利用的新方针。人类发展经济的实质,归根到底还是利用自然资源,可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时候并不能正确地处理好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关系,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平衡,从而使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为不可能。用生态的经济学的理论来总结人们长期以来利用自然资源的方式可以看到,人类在处理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关系上,存在着两种错误的认识和做法:第一、一部分人把保护和利用资源这两种认识和做法对立起来。其中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种是“只保护不利用”,这些是在人们已经有了必须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后,面对长期以来恶劣环境所产生的一种看法。另一种是“只利用不保护”,这种做法更加是不可取的,这些现象在我国和西方国家的过去中尤为明显,在没有经济与生态协调理论的指导下长期采用的一种做法。第二、把保护和利用的关系彻底割裂开来。有些人认为应该“先破坏后治理”,有些人认为应该“边治理边破坏”,这两种观念显然都是不正确的。在经济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的破坏很容易但治理起来很难,有的治理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而有的是花再大的代价都不可能治理好。
3.5、可以深化我国经济的改革
经济改革后的20多年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20多年来经济改革的核心是针对长期以来在经济发展中忽视和否定客观经济规律的作用,从而不能取得本有的经济效益的问题进行的。其基本内容是要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从而促进解放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的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了生态时代,目标是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生态时代对我过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赋予我国经济改革的新任务。一方面,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遵循客观生态平衡自然规律的要求,改革一切不适合自然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和发展被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继续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继续改革一切不适合社会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继续深化我国经济的改革,涉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明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生态经济形式。在此基础上,还应建立起新的生态经济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结语
让经济回归于生态是一个十分准确而迫切的理念,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从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许多人认为这种理念太不现实、太激进,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生态经济学的理念是与现实结合的最好认识。如今我们不应该考虑实现这种转变将付出多大的代价,而应考虑如果我们不实现这种新时代的转变将付出多大的代价。这种转变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公众的相互协调、支持。生态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生态经济下的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与“高污染、搞投资、高损耗”的资源配置说再见,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实现走造福子孙后代而不是危害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之路。
参考文献:
[1]邝元成.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透视珠三角,2011(11).
[2]马传栋.保护生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J].经济广角,2012(152).
[3]张东升,于小飞.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林下经济探究[J].林业产业,2012(89).
关键词: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工业发展也十分迅速,经济实力也不断增强,如何使我国的经济能够真正升级与转型,实现经济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党和国家都十分关注的重点。生态经济学的发展为我国采用科学的理论指导经济建设,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二、生态经济学概述
生态经济学主要是对生态经济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对生态经济运行的规律进行研究,旨在促进生态与经济之间协调健康发展。这一学科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自然中的一些规律进行研究,主要是以问题为基础,也就是将生态经济中的各种问题作为出发点,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使其上升至理论的高度,然后在使用这些理论指导社会实践。这一学科具有以下规律:
(1)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的规律:在这里经济是生态的子系统,经济的发展以生态发展为前提,人们各种经济行为都要受生态的制约。生态和经济之间有着广泛联系,人们不能忽视这些联系,也不能把自己与自然分裂开来。生态经济系统内有两大矛盾,第一,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内资源增长的无限性和生态环境资源提供的有限性间的矛盾;第二,经济生产中废弃物的数量不断增长和生态环境内容量有限间的矛盾。所以,人们需要遵守生态环境的规律,提高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程度。
(2)生态产业链规律:生态系统内有很多食物链,不同系统组成的成分如果不同,营养结构具体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不同成分都是以营养的联系为基础,建立一种紧密的关系,在生态经济学中形成生态产业链规律。主要指某个范围中企业会对自然系统内生物链的关系进行模仿,将资源作为纽带,形成产业之间具有链接的关系联盟。其运行和规划需要降低整个链接中交易的费用,确保运行的畅通,节约运行成本,进而增加生态产业的吸引力与前景。
(3)生态需求递增规律:生态需求指社会中的消费者对环境的质量需求与经济需求的总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生态需求也不断增加。面对这种情况,可以根据国家的整体生态环境,增加生产中的生态供给,进而促进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平衡。
三、基于生态经济学的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
(1)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模式向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转变
经济发展是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转变不同形式经济的发展模式,才能够真正促进文明的进步,这点已经在历史中得到证明,这也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点。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已经经历了从工业早期与后期两个台阶的转变,以后经济模式需要超越生态窗口早期的转变与后期的两个门槛。现代化理论认为:第一次现代化主要是实现现代工业的现代化,也就是将经济发展的模式转变为工业文明模式,这一模式下,经济的发展主要从传统农业走向了现代工业,主要的特征有城市化和工业化等,产业发展的特征主要是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持续增加,经济结构也不断变化,制造业比较发达。这种模式也有很大的副作用,在发展经济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对环境造成很大破坏,促进生态环境的退化。而第二次现代化则使为了实现生态现代化,也就是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下,经济变化主要从现代工业经济走向新型信息化经济,主要的特征是信息、生态、绿色和知识等,能源的使用去碳化,经济发展更侧重于服务。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出发,我国在过去的20多年内,经济的转型主要有3个阶段:工业经济转变的早期阶段;工业经济转变的后期阶段:从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的阶段。要想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加大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的速度,实现经济的全面转型。
(2)对传统的经济进行生态转型与升级,打造我国升级版经济
从经济的转型来看,我国以前粗放型的经济肯定不是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模式,而传统的集约型模式也只考虑企业的利润,没有关注企业发展造成的副作用,所以也不可取。只有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等效益进行综合考虑的低碳模式,才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低碳模式能够提高对能源进行利用的效率,创建出清洁能源的产业结构,这是有效解决经济和能源矛盾的最佳途径,有助于使生态、能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换句话说,这种低碳模式的经济是实现与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所以需要国家加大重视。
一、生态经济学视野下矿产资源价值的再认识
在支配人类经济活动的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矿产资源价值的双重性已为人们所认识。之所以长期以来相关的制度设计在处理生态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关系问题上相互掣肘,原因在于传统经济学观念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传统经济学是以经济单元为视角,整个宏观经济被视为一个整体,在这样的愿景下,自然生态或环境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③。若要发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规律对生态环境的支配性影响,事实上是赋予经济相对于生态环境更为优越的地位,经济对生态是一种涵盖和吸收的制约关系。以这样的认识为出发点,任何制度形态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对立问题④。因此,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取舍两难问题,必须找寻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生产模式。在经济学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生态经济学提供了崭新的认知模式。生态经济学强调以生态规律为基础和起点,进而确定经济系统的适当规模,并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和在各种用途间有效地配置不同类型的资源。在生态经济学的思维中,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有着与资本完全类似的特征,具有资本的属性,完全可以被视为资本,而且比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更像资本,也是比人造资本更为重要的资本⑤。相对于传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从内涵上偏向于将宏观经济理解为只是一个包含内容更多、更有支撑能力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从而颠覆了在传统经济学思维中经济发展相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所表现出来的事实上的优越地位;从观念和方法上要求将经济系统从属于生态系统,以生态规律影响和支配经济发展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够维系环境永续不衰的经济——生态经济”⑥。在生态经济学的视野下,矿产资源既是经济资源,又是生态环境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①。矿产资源的生态价值摆脱了对经济价值的依附性,从被吸收和忽视的地位中解放出来,更新了既有的矿产资源价值构成理论,形成了表1中的构成要素与结构关系。从表1可知,矿产资源价值V=N+L+G+E。其中,天然价值(N)是指作为经济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价值,其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矿产资源的丰饶度、质量及所处区位等要素;人工价值(L)对应的则是矿产资源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代内及代际补偿价值(G)反映的是矿产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同代人之间及代际间的公平与补偿问题;外部补偿价值(E)指的是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实现的总价值里应对生态环境价值予以扣除和补偿的部分②,这是生态经济学对矿产资源价值构成重新认识的最重要因素。
二、关联机制的制度生成路径
1.完善的产权制度是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保护关联机制的前提要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联与互动,建立完善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通过市场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前提。这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矿产资源的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其价值及稀缺性;二是通过市场交换实现的资源价值,应按照资源价值构成理论,在不同市场主体之间做合理的分配。尽管都强调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但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对该问题的理解存在根本差异。传统经济学把环境作为经济的子系统,市场机制的目标是人工价值(L)效用的最大化,矿产资源仅仅作为生产对象存在,天然价值(N)并未得以体现;而生态经济学则把经济作为生态环境系统的子系统,要求实现从天然资源到自然价值的理念更新,强调自然资本对经济系统的支持和制约作用,主张在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提高天然价值(N)的利用效能。但当前对矿产资源产权制度争议较多的是其利用环节,存在问题较多,无法体现矿产资源的天然价值。一是由于物权法中“物”的观念始终无法合理地包含矿产资源概念,因此在物权有关的立法中尽管可能是因为迫于实际需求而对矿产资源的利用问题勉强作出了一些概括的规定,但无法与传统的物权形成一致的法律逻辑;二是单行的矿产资源立法虽然也对有关利用问题做出了制度安排,但这些制度安排基本上是以行政许可为载体的,这就把原本应该是通过利益机制的诱致作用解决的问题与权力因素纠缠在一起①,导致了私权力与公权力的混乱。因此,需考虑扩展物权法理论上“物”的概念,增设“对物的采掘”这类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对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勘查开发行为进行物权法规范,使其直接适用于传统物权法“物”的利用规则,排除行政权力的运作空间,完善矿产资源的产权制度。2.价格形成机制与资源税费制度的配套支撑仅仅市场化改革不能为矿产资源价值的充分实现提供根本性机制保证,还需要完善的矿产资源价格作用市场和税费制度改革。矿产资源的人工价值(L)通过市场自发作用是能够实现的,但其天然价值(N)、代内与代际补偿价值(G)和生态环境价值(E)却因其公共性与外部性,难以在市场作用下发挥效用,必须通过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税费制度改革来实现②。因此,完全实现矿产资源的所有价值,需要实现以下两种制度机制。第一,改革矿产税费制度,理顺矿产资源的收益分配关系,使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利益主体都能获得合理补偿。从逻辑层面考虑,这些利益主体应该包括宏观、中观与微观3个层面。一是在宏观层面应实现对矿产资源所有者(国家)的利益补偿,变具有浓重管理收费色彩的资源使用补偿费为权利金,充分体现所有者的权益;二是实现对矿产资源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补偿,探索建立地区发展基金制度;三是从矿产企业的资源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税收,成立生态环境治理等类似基金,用于环境污染治理,内化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外部成本③。第二,形成合理的矿产资源产品价格生成机制,将由行政干预为主且明显偏低的价格转变为由市场作用为主能反映资源完全价值和供求变动的价格。主要措施包括推进市场化导向的资源产品定价机制改革、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大力推进配套改革等。其一,加快培育、完善基础市场、产品市场和期货市场等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矿产资源市场体系,促进矿产资源产权、产品的自由流动,并发挥和强化期货市场规避价格异动风险和引导价格形成的基础功能②;其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培育矿业权评估机构等市场中介组织,以促进矿产资源市场交易效率和交易深度的提高④;其三,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制定并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财税政策,保障资源价格的顺利进行⑤.
作者:邹谢华 郭威 单位:中国土地矿产法律事务中心 国土资源部法律评价工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循环经济;工业生态系统;工业生态学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1
一、引言
我国在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的同时,环境也受到严重的损害。在全球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压力下,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都加大了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又一次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面。我国必须加强对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的思想基础是工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的核心是工业生态系统理论。工业生态系统理论奠定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客观基础,保证了人类经济行为符合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指明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
二、工业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效益分析
(一)社会效益
工业布局如果是符合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原理,符合正常运行、协调发展的规律,科学、合理,就会促使企业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
(二)经济效益
首先,有利于企业减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违法成本;其次,有利于企业的分工协作;再次,有利于加快生产及销售过程;最后,有利于促进工业生态经济园区所在地的其他产业发展。
(三)生态效益
本文所说的生态效益,主要指的是合理工业布局下,企业在做好生产活动、销售活动等经营业务的同时,对周边生态和人文环境形成的拉动效应和影响程度。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工业生态经济产业园区中积极推进工业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合理的工业布局,将有利于促进工业生态经济中的实体实现良性互动和集约化经营,有利于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理念下实现诸多有利要素的合理组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持美好的生态环境,提升工业企业的生态效益。
所以说在工业生态经济产业园区中积极推进工业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利于生态效益的提升。
三、目前我国城市工业生态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过去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重视程度不够,对工业企业布局与城市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认识普遍缺乏,所以几十年来,我国的绝大部分城市在工业布局上没有充分考虑企业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单纯地从附和工业经济发展本身的需要出发,几乎所有的基地建设和大规模工矿企业均主要分布在市区或沿路、沿江地带,单纯地遵循相对靠近资源,便于企业生产、运输、通讯和职工生活等基本原则。因而在城市的各个方向、各个部位出现见缝插针式的工业布局,形成企业包围城市的不协调局面也就不足为怪。这种情况不是个别现象,在全国很多地方的工业布局中都存在这个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和审慎思考。
因此,在城市建设与循环经济的互动式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下的工业生态经济学为指导。同时充分考虑当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在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念前提下,对于以城市为依托的工业企业,在建立的同时,又不污染生态环境,兼顾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辩证、协调和统一发展。并使之相互促进、良性互动,从而形成结构合理、清洁高效的工业生态经济系统。
四、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工业生态经济建设建议
(一)政府管理部门
一是要坚持工业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提高政府政策决策者的生态意识,转变观念,全面加强协调引导,在经济相对落后的状况下创建工业生态经济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找准政府定位。
二是要从生态意识的角度深入剖析工业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为改造系统的良性循环,坚持可续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思路,不断提升城市公共空间质量,有力地实施相关的生态经济发展策略和措施,强化政府环境监督管理职能。
(二)产业发展方面
一方面是要特别注意强化每个企业单位在坚持工业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下积极进行清洁生产工作,努力构建科技创新型企业,尽力打造工业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物流循环体系;另一方面,在实施统一的工业生态产业结构和循环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城市核心竞争力,有力整合城市经济的众多产业强势部门,大力壮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做强城市工业生态经济园区。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周边城镇为纽带,合理构建工业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
(三)城市经济社会整体的循环体系优化构建
一方面是编制工业生态经济模式建设规划,逐步推进城市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形成理想的区域环境发展战略;形成节省能源的公路、铁路等交通体系网络,改变现在的生态和经济两大系统不相协调、相互抑制的局面,同时要严格环保执法,达到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是坚持工业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清醒认识自身与生存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实现“资源循环式”增长。
(四)推行清洁生产,创建绿色企业
工业生态系统中的企业是绿色企业。绿色企业比一般企业能更高效地利用资源和能源,以较少的物耗、能耗生产出更多的绿色产品,并能使在一般企业中被排出厂外的废弃物和余热等得到回收利用,可大大提高企业的生态经济综合效率。所以,创建绿色企业是构建工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前提。构建工业生态系统首先要求创建绿色企业。创建绿色企业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推行无废、无害、无污染的清洁生产。推行清洁生产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工业生产全过程以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采取污染预防的综合措施。
参考文献:
一、金融生态的理论发展
(一)、生态系统学
按照生态学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仿生,生态系统指由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物理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泰斯勒认为生态系统是指生物有机体及周围一切空间和所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有机体的环境共同组成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协调,共同形成的具有统一功能的系统。
自然界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但各类系统基本上有两部分组成,即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或叫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其中生物群落是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物理环境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条件。所以生态系统是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物理环境体系构成。
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是相互影响和彼此依存的动态关系。这种动态平衡是在生物体演进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样的生态系统分布在不同的地域,就具有不同的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所以不同的生态系统就具有地域性的特点。而生态系统不同的角色各司其职,相互维持与制约,循环往复,并进行自我修复,具有自我修复和完善的功能。
(二)、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即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及其矛盾运动发展规律的学科,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结合上,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生态经济结构、功能、规律、平衡、生产力及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的宏观管理和数学模型等内容,旨在促使社会经济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美国海洋学家莱切尔卡逊在1962年首次真正结合经济社会问题开展生态学研究。几年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正式提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他认为生态系统是稳定的,经济系统是增长的,生态系统供给的稳定性和经济系统的渴求增长性之间的矛盾必须要经过协调才能更好的发展。
生态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生态经济基本理论、生态经济区划、规划与优化模型、生态经济史。这些研究内容就主要包括了社会经济发展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与生态需求,生态价值理论,生态经济效益,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等。(三)、金融发展理论
1、金融发展理论的概念
主要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系,即研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
格利和E.S.肖分别发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两篇论文,从而揭开了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他们相信金融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手段。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指出,金融理论的职责在于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确立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水平的基本指标体系,奠定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基础。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罗纳德·麦金农和E.S.肖提出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适当的金融改革能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使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是金融发展理论的行程。金融约束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以达到既防止金融压抑的危害又能促使银行主动规避风险的目的,进入新金融发展理论研究。金融政策包括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市场准入的限制,甚至对直接竞争加以管制,以影响租金在生产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分配,并通过租金机会的创造,调动金融企业、生产企业和居民等各个部门的生产、投资和储蓄的积极性。政府在此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采取一定的政策为银行体系创造条件鼓励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进行储蓄动员,从而促进金融深化。
二、金融生态的内涵
参照生态学对生态系统的分析,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构造原理以及自然生态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可以把金融生态系统理解为金融主体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共同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
金融主体,既包括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生产者,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这些直接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主体,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也包括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者,主要是指接受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的个人、企业、机构和政府,还包括那些保证金融交易得以顺利进行那的第三方,如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金融咨询评估机构等,也包括以制定政策,确定规范,进行调控和实施监管为职能,从而直接影响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运行,同时也直接影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供应之种类、规模、价格、质量、范围等的金融决策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
金融生态环境,指的是由居民、企业、政府和国外等部门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金融主体在其中生成!运行和发展的经济、社会、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和传统环境。
徐诺金认为金融生态,又可称为金融生态体系,是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在这个金融生态系统中,金融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也是相互依存和彼此影响的。一方面,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主体得以生存的活动空间,它决定着金融主体的生存条件、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金融主体则以主动及被动的方式接受金融生态环境与制造其生态环境。(作者单位: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校级课题一般项目《贵州省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可持续;经济学;发展;前景
尽管经济学领域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探讨已经进行了几个世纪,但是一直持续到“可持续经济学”出现,才广泛应用在环境、资源和生态经济学当中。随着气候变化、资源紧缺等全球化的环境问题恶化,当代我国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的发展与前景研究中,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
一、可持续经济学的相关内容概述
(一)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一般而言,可持续经济学是以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构建的一个基础理论,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自然与人的关系公证,同时旨在解决未来不确定因素。具体来说,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含了三种关系,既同代人之间的关系、代际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其中,代际间的关系和同代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一种现代人人发展而又不损害后展的能力,是一种关系的公正。与此同时,上述二者的关系公正充分反映了人类中心学说中有关公正的观点。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关系公正。因此,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就是一种自然与自身的保护理论体系。
因此,根据可持续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可持续经济学的定义应当为构建在道德上的,不浪费使用稀缺资源、自然环境而发展经济的一种学说。是一个具有可操作性、清晰的、有特点的学科。但是关于可持续经济学中是否“浪费”对于各种关系的公正是否有影响还有待考证和阐述。
(二) 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和主题
可持续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构建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基础,因此,可持续经济学研究的目标和主题也应当是有关自然与人的。简而言之,可持续经济学研究主题应该是公平和效率的结合,是区别于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是结合了二者的研究目标和主体的。因此,关于可持续经济学研究目标和主题可以概述为如下两个方面:
1.认为可持续经济学是一种认知上的兴趣理解。
2.认为可持续经济学是一种行为上的兴趣管理。
兴趣理解方面的目标保持了可持续经济学作为一门经济学科学的特征,而兴趣管理方面的目标则强调了可持续经济学中人与自然管理的方面。因此,可持续经济学是一门“相关科学”,其研究目标和研究主题是综合了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而形成的。
(三)可持续经济学的特征
根据笔者上文所述的内容来看,可持续经济学的特征是区别于普通经济学领域学科,又是经济学领域中各学科综合形成的。因此,可持续经济学与经济学领域中的一般科学是具有区别的。
首先,关于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主题,也是其首当其冲的一个特征。这一特征也强调了可持续经济学的视角是自然与人之间的系统。因此,可持续经济学在具备科学性的同时也就具有了广阔的开放性。
其次,可持续经济学中“持续”是重点,也就是说它的第二个特征便是其必须要对未来的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研究。
再次,可持续经济学是将道德和效率两种观念结合在一起的,实质上代表的是一种正确、合理、科学使用自然资源,并不构成浪费的方法。
最后,认知和管理的双重性是可持续经济学的最后一个特征。管理和认知二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可持续经济学是一门跨科学的学科,也是一门提供知识指导的学科。
二、 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意义
近年来,经济的增长对于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已经广泛引起了经济学业界的关注。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的经济增长对于环境和生态的影响是中性的,亦或者是有益的。这主要是因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相关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解决了当下发展中的一些环境问题。但是,笔者认为,一些贫穷国家的经济发展必定会造成环境的恶化,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对于环境保护的成本也将不断加大。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程度相当大,对于自然资源的索取相当厉害。因此,在经济增长之后,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经济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可持续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经济学领域以及广大人民对于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消费不可超出生态承载力的认知,也阐明了自然生态圈中资源和能源的有限性。另一方面,可持续经济学中有关人口增长和能源消耗、温室效应等的阐述也让很多国家将经济发展的原则构建在“可持续”原则上。因此,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我国“循环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奠定基础,实现我国来自世界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的一种平衡。
三、可持续经济学发展的前景和展望
(一)可持续经济学发展前景中的挑战和机遇
可持续经济学从出现到发展经历的历程是相当坎坷的,但是其的发展前景也是良好的,是有助于我国和世界经济良好、科学发展的。但是,可持续经济学发展前景中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
首先,任意性的客户便是其中一项重要挑战。在经济学往后的发展过程中,一旦人们在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出现任意性将不会采取理性手段,进而使得可持续经济学的前景不明朗起来。
其次,关于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以及资源经济学三者与可持续经济学的关系划分必须要清楚。
最后,可持续经济学是的总体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系统。因此,个人参与到可持续经济学的研究当中去将为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让可持续经济学的前景更好。
(二)可持续经济学的展望
总的来说,可持续经济学囊括了经济学领域以及非经济学领域各种学科的内容,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可持续经济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带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经济发展,并未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平衡提供保护。未来几十年内,可持续经济学将会出现一种迅猛的发展态势。(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艳莹.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实现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张世秋.使发展更可持续[J].中国投资,2009(02).
[3]代明,覃剑,丁宁.恒态经济学理论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9(09).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学;条件;对策
鉴于二十世纪以来现代石油农业所所产生的种种严重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人们只得探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式,其中生态农业就是极具代表性与发展前景的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在此,笔者试从经济学视角对生态农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1 生态农业的含义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集约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是由农、林、牧、副、渔等各个行业加以综合的大农业,而且还是农业生产、加工与销售之间彼此衔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生态农业不但继承了传统农业之中的精华部分,而且还十分注重于对现代科技以及科技成果加以运用,侧重于实施全面规划、改善结构,做到多业互补,进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的能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相互统一。生态农业注重于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所具有的总体性、综合性以及协调性的相互统一。生态农业通过保持与改善这一系统之中的生态动态平衡规划为其指导思想的,通过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结构及其布局,积极提升太阳能固定率以及利用率、提升生物能转化率以及废弃物所具有的再循环率,推动物质在系统之中的循环以及利用,用尽量少的燃料、饲料和别的原材料之投入来换取尽量多的农产品与加工制品之产出。
2 生态农业的经济学相关理论
(1)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实现农业产业化之内涵在于依据市场经济所具有的内在需求,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为主体,在横向层面上促进资金、技术以及土地等各类农业生产要素趋向于集约化。在纵向层面上则是以市场为主要导向,以加工或者合作经济组织为主要依托,以各位农户为前提,以现代科技服务为方式,运用把农业再生产当中的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各个环节相互联结成为完整化的产业体系,从而实现产供销与农工商等的一体化经营之中,同时也是积极引导分散化农户小生产转化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重要组织形式,也就是系统之中的非市场安排和系统之外的市场化机制的彼此结合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商品化农业所实施的自我积累、自我调节的经营模式,则是以各位参与主体所具有的共同利益为主要基础的一种经济共同体之运行。就农业产业化含义而言,其中心就是经营的一体化,而关键则是由龙头加以带动,基础则是农户的积极参与,本质为通过有关方共同组合而成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的新型经济联合体,让使各组成主体均可得到整个产业链所具有的平均利润,进一步形成统一化的市场条件之下的同行业、同产品所产生的利润。就本质而言,这也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在经济学上的重要意义。农业产业化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下的重要产物,是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业开发的内在动力以及自发性体制的创新。这一体制创新会发生,主要是由于其能够积极引领极其分散的中小农户进入到社会化大市场之中,从而形成规模化的优势。
(2)生态农业技术创新理论
生态农业要想实现技术创新,主要应当做到:一是实现生态农业模式之创新。和传统农业不同的是,生态农业和自然之间具备和谐与交融之特点,资源的配置一定要具备复合与循环之特点,生产产品有机化与无公害之特点。二是要实现生产技术之创新。生态农业作为一种典型的集约型农业生产方式,一定要采用更为高效、更加节约的科技手段,比如,微生物技术等新技术。三是要实现经营机制之创新。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之间彼此联结,因此,生态农业经营体系必然和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之间具有相当大的差别。生态农业运行方式具备了市场化的特点,在生产与经营中具备了专业化的特点,在产品的供给上则具备了品牌化的特点。
3 开发生态农业的主要条件
(1)形成绿色经济意识
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大力实施以绿色产品、绿色生产以及绿色产业为主体的绿色经济,这也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对于经济生活所作出的各项具体要求。如今,环境的标准已成为我国农产品进入到市场之中的一项重要标准,而绿色消费则已成为现代人消费目标以及时尚。如今,绿色消费的观念正在不断地深入人心。面对着这一新的趋势,深入发展生态农业首先就应当在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上进行全面调整。这就需要不断强化绿色经济意识之培养,并且通过舆论与政策引导、实施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从而形成包涵各职能部门、各涉农业企业以及广大农民等的多个群体的绿色经济观。要全面打破以前产量型农业发展的定势思维,从而形成以讲究生态效益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意识,从而切实引导农业生产与经营者在经济上的行为。与此同时,应当强化法制建设,运用更为完善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更为严格的执法行动等,从而让各农业领域的生产经营者在生产与经营的过程之中能够更为自觉地保护好当前的生态环境,更为合理地利用好农业资源,从而走出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彼此协调的现代生态化发展之路。
(2)创设较好的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和农业有关的全部自然因素以及自然力之总和。生态系统作为各种自然因素间彼此协调和补偿的新型开放系统。人类要想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有比较好的生态发展环境。与此同时,人类在积极开发与运用自然资源的社会生产以及生活活动之中,又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改变自然因素所具有的现实状况,让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出现新的变化。一旦不自觉地维护各种自然因素间的平衡状态,生态环境就容易往不利于现代人生存与发展之方向加以变化。假如这一变化突破了自身的上限,就会面临极大的危机。反之,只需更加自觉地维护生态系统之平衡,生态环境也就完全能够逐步地加以优化。对于农业生态环境所进行的保护,主要是对和农业生产具有紧密联系的土、水以及气体之保护,通过更加合理地利用,从而防治各类污染。
4 经济学视野下的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1)努力实施多目标下彼此相容的生态农业之发展
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就能实现代内公平以及代际公平。通过实现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相互协调发展,能够实现企业与农户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统一。鉴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也具有了越来越大的差异。怎样合理地处理多个目标彼此间的相互关系,让其能够具备相容性,这是实现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外部情境。在我国农业生产的过程之中,企业与农户实施生产之目的完全是为了大力追求经济的利益,并且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而政府在确保农民群众收入持续提升的基础之上,一定要做到兼顾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企业与农户所实施的农业生产活动属于短期行为,而环境保护与生态效益之实施则是一个长期化趋势下的行为结果。企业与农户所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属于个体的行为,而农业生态效益之实现主要是应用生态区域或者生态系统之中的总体化、综合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应当实现多个目标的相互包容,一定要以加大农民群众收入为其基础,从而实现其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之间的相互统一。一定要建立起更加稳定、更为长效的现代农业发展体系,从而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相互统一。一定要依据生态区域之划分,通过总体规划以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从而实现个体行为与集体行为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样一来就能让生态农业的生态效益能够得以全面实现。
(2)合理地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
当前,我国的农产品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市场体系也不够健全完善,这已经成为了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最大阻碍。因为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尚未健全完善,生态农业产品所具有的市场优势也就难以体现出来,其价值自然也就难以真正实现。生态农业所实施的规模化发展自然也就无法实施。因此,在当前状况之下,积极发展我国的生态农业并不是由市场加以引导和发展的生态农业形式,而是由我国政府运用政策方式来引导自身发展的一种生态农业。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尚未完全进入到健康实施的轨道之中。在此情况之下,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尚难以实现全面的规模化发展。
(3)实现生态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对立统一
与传统农业比较起来,生态农业具备相当高的经济、社会以及生态效益,对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能够形成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生态农业之发展也要求以某种生态环境条件为其重要保障。传统意义上农业的发展尤其是一部分掠夺式开发方式,对于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当大的不利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完全简单地把农业生产方式归于生态环境恶化这一影响因素上。这是因为生态环境之恶化是多种不同因素相互作用之结果。因此,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并非是唯一能够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生态环境之改进应当从多方面入手加以实施,从而促进我国生态农业取得更好发展。
5 结束语
总的来说,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发展模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发展,在维护与发展良好生态环境的背景下,实现生态农业生产的高产化、优质化以及高效化之目的。生态农业能够极大地缓解人地之间的矛盾,提升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强化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进而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这对于调整我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以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显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铁军.我国生态农业推广障碍的经济学分析[J].农业经济与科技,2004(6).
[2]罗新阳.农业生态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从生态经济学视角审视[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20).
[3]高昆谊.云南发展设施农业的生态经济学思考[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2).
Abstract: Through research, the paper explores to construct the developing mode of circular agriculture in our count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human society surviv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ffected by the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 "low-carbon economy", our country also sought to low 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 patter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igh consumption, high pollution of traditional oil agriculture already can not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low carbon agriculture and circular agriculture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关键词: 循环农业;生态经济;秸秆利用;多级循环
Key words: recycling agriculture;ecological economy;straw utilization;multistage circulation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313-02
0 引言
生态经济学,是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着重研究有关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态经济学主要追求的是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同与平衡,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符合了这种要求。通过对资源和生产副产品的循环、多级利用,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能源的消耗,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1 循环农业发展中的生态学原理
所谓循环农业是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以及生态工程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包含了许多生态学的思想和原理。循环农业提倡以绿色GDP来衡量经济发展的状况,将农业生产活动与维持生态系统的各种要素视为一个整体。这其中的生态学思想和原理,是循环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特点。
1.1 个体生态学原理 植物生活与外界环境相和谐的形式成为生活型,它表明植物的形态及生理生化代谢是受其自身发生、发展的环境影响的。在循环农业中,对农产品的地域性特征要进行充分的考虑,即生活型[3]。个体生态学原理中包括有限定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这两个定律均揭示了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差异分布明显,环境气候复杂多变的地域,结合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气候条件、水土质量来合理种植和饲养动植物。同时,也要掌握各种农产品的生理特性,针对耐受程度的差异,合理育植、放养动植物,从而减少土壤环境中不利因素对农产品的危害。
1.2 种群关系原理 通常情况下,正相互作用、捕食作用、寄生关系和生化他感共同组成种群关系。
所谓正相互作用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群通过相互作用,进而促进彼此的增长与存活。利用此原理,在选择种植农作物品种时,可将能够相互作用的品种间作在一起,是两者形成生化上的代谢同盟,互利共生。
捕食作用,属于种间关系中的直接干涉型竞争。简单来说,就是生物界中的天敌关系。
寄生关系是指寄生物从宿主摄取自身所需的营养物质。寄生与捕食存在较大的差异,寄生者具有较高的内禀增长率,同时具有特化专一的结构与生活史,并且寄生者通过对宿主的营养物质进行消耗,进而抑制对方的生长。
1.3 群落时空格局构建 群落时空格局是指自然群落与环境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形成自组织结构,进而使得群落出现波动和演替,在一定程度上使自然资源与空间的效能得到充分利用。效仿自然群落的时空格局,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农业生产。在时空上根据生物的生态习性,进行重新搭配与组合,构建立体的农业结构,对光、热、水、气和土等生态要素进行充分利用。
1.4 生态系统原理 生态系统原理,是发展循环农业最具表现意义的生态学原理。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循环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较少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实现“闭路”循环与多级利用。
2 循环农业与农作物秸秆资源
2.1 循环农业的内涵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内学术界在研究资源和环境的约束的背景下产生该理论。对于循环农业来说,其核心思想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延伸产业链,通过对农业技术进行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进而对农业生物质能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升价值,同时美化生活环境。
2.2 农作物秸秆的多级循环利用 对于传统农业来说,循环农业是一次重大变革,一方面兼顾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遵循“4R”原则,对农业资源实现了循环利用,以及对能量进行多级利用。
农业废弃物多级循环利用作为循环农业的一种模式,特点是在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循环路径中引入生物质产业子系统,进而寻求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的途径。
2.3 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 参照循环发展循环农业的原则,通过微生物资源进行转换,使资源重新回到农业生态系统,进而对资源进行多级利用,提高资源的价值。下面,以秸秆为例展开了4条循环路径,正是循环农业中秸秆资源循环利用的主要模式:①秸秆养殖与能源循环模式。该模式的特征是:将畜牧养殖业、无公害种植、清洁能源生产与秸秆利用相结合,将秸秆作为饲料喂养牲畜,延伸养殖产业链条,对废弃物资源进行重新利用,使秸秆养殖、生态种植与能源生产实现耦合与共生。基本路径为:以秸秆喂养牲畜,将产生的牲畜粪便放入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从而产生了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可用于农户日常用气需要和保暖,同时还可以发电;沼液可直接还田,做肥料;沼渣则可用来培养食用菌,食用菌产生的菇渣用来培养蚯蚓,蚯蚓可用来养殖鱼类和鸡鸭,所有粪便汇集后入沼气池,继续用来发酵。②秸秆食用菌循环模式。同第一种循环模式类似,只是在这种模式下,秸秆直接作为培养食用菌的养料;培养食用菌产生的菇渣,首先可以直接入沼气池用来发酵,还可以用于养殖牲畜,培育蚯蚓;蚯蚓可以用来制作蛋白肥料,还可继续用来养殖鱼类和鸡鸭,养鱼所用池塘中的废水和废渣可用于肥料还田。③秸秆沼气循环模式。这是一条清洁能源模式,直接将农田产生的大量秸秆作为原料放入沼气池中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同路径一,从而实现多级循环利用。④秸秆质碳循环模式。秸秆制炭是一条相对独立的路径。首先将秸秆进行热解,热解后产生了三种形态的物质。气态的物质,同沼气有着相同的用途,用于发电和农户日常使用;固态的物质,用于生产生物质碳生产培养基质、肥料缓释剂、土壤修复剂,最终还田以服务农田生产;液态的物质,即为木醋液,用来生产叶面肥和抗虫、抗菌剂,也用来服务农田生产。
3 结论
通常情况下,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和基料化是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从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利用和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存在着物质浪费和能量逐级递减的问题。因此,将秸秆利用与生态养殖、无公害种植、增加加工产业的附加值和产业化链条进行衔接,通过完善闭路循环工艺,延长秸秆利用的循环链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秸秆的附加值。
循环农业遵循了生态学循环利用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增加产值,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兼顾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促使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循环农业的发展,是我国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程克群,马友华,栾敬东.低碳经济背景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应用——以安徽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
关键词: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 旅游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1-223-03
云南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众多独特的自然景观, 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全、层次高。近年来, 云南的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已经把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之一,生态旅游的发展潜力巨大。
一、生态旅游的概述
中国生态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自20世纪90年代生态旅游的概念传入中国后,就引起了政府、旅游业界和学术界的共同关注。
1.生态旅游的内涵。生态旅游(ecotourism)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 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生态旅游就是“所有观览自然景物的行为不应使被观览的景物受到损失”。1988年他进一步给出生态旅游的定义:生态旅游是常规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游客在欣赏和游览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环境中,尽情观察和享受旖旎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1}。1991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对生态旅游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生态旅游是一种到自然地区的责任旅游,它可以促进环境保护,并维护当地人民的生活福祉。”{2}生态旅游的内容包括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方面。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分为包括各类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物物种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等亚类在内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两类;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农业生态、古典园林和文化遗产三类{3}。Ecotourism代表两层意思:一是从生态平衡的角度来表述,代表生态学(Ecological),另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表述,代表经济(Economy)。因此,开展生态旅游必须保证生态平衡,同时还必须获得经济效益,特别是当地居民能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在经济上获得益处。
2.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生态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呈现出综合性和关联性强的特点,因而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也必然会涉及到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生态旅游涉及到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美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等各种学科。
(1)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性”的思想渊源已久,《老子》和《庄子》等重要著作中就已经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古朴生态思想;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提出了崇敬自然、尊重生命和万物一体的价值观;藏传佛教以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完善了自然—人文生态系统,肯定了一切生命体的生命价值,强化了藏族保护一切生命的意识;苯教的宇宙观确立了人与自然是互为依存的统一体关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既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文明的哲理精华,同时又蕴含着人类活动的现代实践和理念,它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两大认识的综合。它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为研究的两大基础,从而探讨人类活动的时空耦合、人类活动的理性控制,人类活动的效益准则、人与自然的演化动态、人对于环境的调控与改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规范,最终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高度统一,同时达到人与人之间的高度和谐{4}。
1980年3月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一词。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5}。可持续发展可从不同的属性进行定义。从自然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即“生态持续性”,旨在说明自然资源与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6};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中从社会属性提出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系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Edward B.Barbier从经济属性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在保持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7}。
可持续发展既是生态旅游的指导思想,又是其终极目标。可持续发展理论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层含义。其中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生态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当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经济—环境—社会复合系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可用公式表示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平等发展+生态环境保护{8}。生态旅游确立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
(2)景观生态学理论。景观生态学起源于欧洲,其产生可追溯到20世纪初。景观生态学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区域地理学家Troll创立的,用以分析某一景观中生物与其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9}。景观是生态系统的载体,也是人类旅游活动的载体。在景观生态学中,景观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一个空间异质性的区域,由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组成,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10}。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研究一定地域范围内不同生态系统或景观发展所形成的功能整体的结构、过程与动态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由不同生态系统与景观要素组成的异质性景观,研究景观要素间的物质流、物种交流、能量流、景观要素的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以及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动态变化{9}。
景观生态学还注重对景观管理、景观规划和空间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影响的研究,围绕建造宜人景观这一目标,综合考虑景观的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生态旅游景观的结构与功能分析,景观多样性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应以景观生态学为基础。在现代地理学和生态学结合下产生的景观生态学以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为依托吸收现代地理学和系统科学之所长,探讨景观优化利用与管理保护的原理和途径{11}。因此,在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管理过程中,加入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是保证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3)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的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Kenneth Boulding)在他的重要论文《一门科学——生态经济学》中首次提出来的{7}。生态经济学是以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最终实现人类经济系统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开发过程中应把握生态经济规律,正确处理生态经济系统中的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的关系,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高效和持续配置。生态旅游应以使旅游地区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能够得到有效地保护为出发点,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实现生态经济系统所呈现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相统一、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生态旅游的生态经济系统中,各种物质和能量流动保持动态的平衡状态,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二、云南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分析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位于青藏高原南延,地形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生物种类繁多,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民族风情,都蕴涵着独特而诱人的魅力。这种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构成云南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核心优势。
1.独特的地貌资源。云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演化,使境内形成了各种除沙漠、戈壁、黄土、海岸等外的所有地貌景观。如滇东高原低山丘陵,起伏和缓的发育造就了各种类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包括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的世界地质公园——石林、“高原明珠”的滇池和众多的溶洞喀斯特瀑布等景观;闻名于世界的“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奇观;世界上最深峡谷之一的虎跳峡和世界上最长峡谷之一的怒江峡谷;令人神往的“香格里拉”迪庆高原。这些景观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丰富多彩的生物资源。云南素有“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的美誉,由于其气候类型复杂,立体气候显著,地形复杂,为各种动植物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云南是全国重点林区省份,森林资源面积占全国的十分之一。2008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9.9%,人均活立木蓄积量和人均林地面积均居全国第四位。2009年完成营造林1031万亩。据统计全省有3万多种植物,其中高等植物17000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的一半以上;动物中脊椎动物已知的有1704种,约占全国的55%;云南就有199种中国公布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像亚洲象、野牛、绿孔雀、赤颈鹤等23种是云南所独有的。
3.绚丽多姿的民族风俗资源。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有15个是云南特有的。云南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一县之内的言语有别,一山之邻的服饰不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云南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异彩缤纷,与云南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相互融合协调,成为云南更深层次的旅游内涵。
云南少数民族风情琳琅满目,民族节庆活动,民族服饰,民族饮食,又是表现民族人文生态景观的最好形式。目前开发利用的民族节庆活动有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苗族的“花山节”、瑶族的“盘王节”、拉祜族的“库扎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独龙族的“卡雀哇”等。它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向游客反映出其民族社会、政治、经济和风俗等,都体现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历史文化。
4.机遇优势。1995年以来,云南开始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抓住世博会在昆明举办的机遇,加大生态旅游发展力度,加快全省旅游业的发展。随着云南长水国际机场的建设以及对更多高速公路的建设,完善了旅游业的硬件建设,使得游客有更多的机会来云南旅游,从而促进了远程旅游市场的深入开发。随着云南四季如春、彩云之南、度假胜地等印象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的脑海,市场潜力巨大。
三、云南生态旅游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1.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涉及面广,乘数效应极为明显。据中国旅游组织测算,直接参与旅游收入分配的是“住、吃、行、游、购、娱”六个部分,是人类体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成果的综合性大舞台。旅游对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收入,对其能产生间接影响是带动餐饮、交通、金融、纺织、邮电通信等58个部门,由于旅游部门的消费也导致这些部门的收入增加。旅游业从传统的饭店、旅行社、景点开始,产业领域逐步扩大到社会的多方面,逐步延伸了产业链并且最终要形成产业群。旅游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相关机构不是孤立存在的,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形成一个以主导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体系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
2.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量。云南农村剩余劳动力富足,需要从土地上转到城市中去,而旅游业是服务业,也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的产业。近年来,旅游产业体系逐渐形成。目前,云南省共有旅行社、旅游住宿设施、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旅游购物企业及旅游餐馆企业等旅游基本单位19564户,云南省旅游产业固定资产总规模超过600亿元,初步形成了一个包括饭店旅馆业、旅行社业、旅游交通业、旅游餐饮业、旅游娱乐业、旅游景区(点)和旅游商品购物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综合产业体系。2009年,云南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1%,其中,旅游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6.7%,旅游业提供的直接就业岗位新增13.7万人,间接带动就业岗位增加超过50万人。显然,旅游业在安置城乡劳动力就业,增强城乡居民的购买力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3.旅游业的发展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旅游业所依赖的基础设施包括水力、电力、通信、公交、码头、机场、治安、街道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博物馆、图书馆、文化站、医院、学校、信息中心。旅游业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的人力、物力、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又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一些旅游目的地城市在发展中重视和完善了七大系统(吸引系统、服务系统、交通系统、标志系统、质量系统、支持系统和保险系统)的建设。云南的城市的交通体系正在向外延伸,从平面向立体发展,将点、圈、带联系起来,形成了地下、地面、空中的立体式交通框架,提升旅游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云南旅游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进行观念创新,构建生态道德。生态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强调以眼前的利益与长远的利益结合,主张对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生态旅游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学会尊重自然,切实地保护自然。这就要求人们转变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提高旅游开发者、管理者与旅游者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为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两个转变:即由人对自然的统治关系变为共存关系;由人类支配自然的权利和对自然应尽的义务相分离变为两者的统一。
2.合理进行旅游总体开发规划。由于云南生态旅游区域大多是在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地区,商品生产和流通不发达,自给自足的经济观念很深。同时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旅游旺季较短,淡季较长,加上生态环境脆弱,极易破坏等原因客观上造成旅游资源的浪费。这些因素的存在要求合理进行云南的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因地施策”的原则,以可持续旅游为基础,加大对旅游区节水工程建设与河流、湖泊污染治理力度,开展旅游业用水重复利用和节约用水,解决人才、技术、信息及旅游产品品牌等无形资产的积累,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品牌产品,造就更多的民族地区旅游业的知名企业家。同时,根据云南自身的自然环境特点,云南的旅游业应积极开发高山景观、风景名胜等面向大众休闲和具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
3.健全稳定的保障机制和法规。在环境保护方面, 我国目前实行“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建立法规是抑制旅游盲目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的有力举措。云南的旅游业应依法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具备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强的法律保障,才能实现云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旅游,努力探索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新思路,抓住新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经济是云南旅游业的新课题。
注释:
{1}Cebalbs Lacurain.Tourism ecotourism and protected area[M].Switzerland:IUCN(The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1996
{2}侯沛芸,李光中,王鑫.生态旅游与世界遗产教育策略拟定之研究[J].旅游科学,2005,19(5):8—14
{3}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8}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9}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0}李斌.黄土高原景观生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11}刘忠伟,王仰麟.生态旅游及其景观生态学透视[J].人文地理,2001,16(3):11—15
[关键词] 环境会计 背景 理论基础 必要性
环境会计目前己成为国内外会计界热点问题。环境会计以改善资源环境为目的,以自然资源耗费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以货币计量和实物单位计量或用文字说明等方式,将由环境资源所产生的环境收益、环境成本等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之中,对与环境有关的经济活动和现象进行确认、计量、核算和披露。环境会计本质上是一种管理活动,是整个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环境会计产生的社会背景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使得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空间和规模越来越大,从自然界获得的资源越来越多,但排放的废弃物也与日俱增,给环境带来沉重负担,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严峻的环境问题已引起全球性关注。从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组织都曾就环境问题发表研究公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就企业环境披露问题发表建议;联合国也开始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环境披露问题给予越来越多关注,并建议各国研究相关会计准则。严峻的环境形势和会计界的积极参与,以及各国环境法规及有关政策为环境会计产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环境污染的最大污染源来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目前自然环境所接受的污染中80%来自企业。因此,企业应该对环境保护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企业基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也不得不重视环境问题。这些活动既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同时又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会计就不能熟视无睹。鉴于会计在现代企业和现代经济社会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而利用会计手段对环境活动进行确认和计量,是提高环保投入产出率、改善环保工作效果、确保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环境会计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外部不经济理论。外部不经济是指某些企业或个人因其他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受到不利影响,又不能从造成这些影响的企业或个人那里得到补偿的经济现象。环境资源不可分割性使其产权界定成本非常高或难以界定,环境资源因此具有全部或部分公共性,这使得人们可以互不排斥地共同使用环境资源,而不考虑其公正性和整个社会意愿。这种外部不经济如果光以行政命令来消除效果不会很理想。因此,可以设立环境会计加以约束,以便达到良好环境保护效果。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主动追求企业与社会长远发展,主动创造最大化的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生态财富和实现整个社会有机体持续发展的自觉自愿的行动。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观对会计学产生了直接影响,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由于覆盖内容太广,而且所涉及的社会责任内容在各国存在较大差异,而环境问题在全球具有普遍性,加之近年来各国对环境问题的一致关注,使得社会责任会计中的环境问题成为会计界专门进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战略着重强调当代人的道义责任,通过立法将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为准则加以确认,如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它从“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各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使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是密切相关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立在最低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之上。为了保证持续发展,同样要调动一切因素发挥作用,其中环境会计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也是一门综合学科,它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围绕着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生态之间相互发展的关系,研究其矛盾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经济问题,阐明它们产生的生态经济原因和解决的理论原则。在生态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中所涉及到的生态经济系统和生态经济效益问题所形成的基本观点,对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研究具有很大指导意义。
三、环境会计产生的必要性
推行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环境会计自身讲,它是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提出的。从政府角度讲,实行环境会计后,政府就可以通过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而准确获知企业的环境保护支出情况、负债情况和损益情况等信息,就可对企业的生产、治理有清晰了解,从而有效落实并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从企业角度讲,实行环境会计后能从根本上治理环境污染问题,促使企业由“被动治污”转向“主动治污”,企业就会逐步走上清洁生产这条道路。
推行环境会计是准确评价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要求。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评估成本与资本时存在缺陷,不考虑自然资源的逐渐稀缺性,一些用来维持环境质量的费用也被当作国民收入和生产的增加来加以核算。以这样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来评价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必然导致环境资源的枯竭和国民经济的虚假繁荣。为此,政府的政策应逐渐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活动的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
[关键词] 产业集群;风险;生态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 F27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6)11-0049-03
[作者简介] 刘斯敖,河海大学商学院技术经济与管理博士,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产业与市场;
吴莉云,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与市场。(浙江 杭州 310024)
一、引言
作为一种特殊而又广泛存在的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群现象一直倍受经济学家的关注。从早期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到迈克尔・波特的新竞争经济学,以及格兰诺维特、理查德森等的社会经济网络理论,对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竞争优势以及存在风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成功的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集群也就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但是,产业集群潜在的风险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以单一产业结构的专业化产业集群,今天成功的产业集群很可能就衰弱成明天的“问题区域”(Tichy.G,1998)。正确认识产业集群风险,并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是产业集群和地方政府所不容忽视的问题。
二、产业集群风险的研究视角
1.区域经济学角度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形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历来受到区域经济学家们的关注。从亚当・斯密创建专业化分工理论开始,到后来国际贸易理论中的绝对分工理论与相对分工理论,都蕴涵了大量的产业集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思想。马歇尔正式论述了专业化产业集聚现象,他把大量中小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称为“产业区”(Industry district),这些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在特定地区集聚,除了自然条件和宫廷的奖掖外,获取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根本原因。同时,过度的集聚也就产生了规模的不经济,并产生拥挤效应。工业区位论的创始者韦伯从区位理论出发,指出生产会在成本最低的地方形成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的优势很明显,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一个地区通常只形成由一个产业主导的产业集群,就是马库森所称的轮轴式产业区,常常“一荣俱荣”和“一损俱损”。保罗・克鲁格曼则认为产业集聚取决于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对比。向心力包括市场规模效益、充足的劳动力市场以及纯外部经济性,离心力包括不可流动的因素(土地、远距离的市场、国外劳动力)、高昂的地价(随当地劳动生产率提高而上涨)以及纯外部不经济(过分拥挤)(Krugginan,1996)。当离心力大于向心力时,意味着产业集群优势资源的散失,地区产业危机凸显,产业转移开始发生。迈克尔・波特在《簇群和新竞争经济学》中分析了簇群在动态演化过程中会由于技术间断、消费者需求变化、过度合并等原因失去竞争优势,进而失去区域竞争力。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G在弗农“产品生命周期”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Regional Product Cycle),并提出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以及由此产生的机构性风险(Structural Risk)。在Tichy.G研究基础上,O.M.Fritz等分析了经济周期对企业集群的冲击――周期性风险(Cyclical Risk)(O.M.Fritz等,1998)。
从区域经济学研究角度出发,众多学者关注了产业集群与地区经济发展相辅相承的关系以及导致集群风险产生与区域经济衰退的因素。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得好,意味着这个地区在国内外具有竞争优势,地区经济也就富有活力,产业集群也就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工具。反之,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散失与没落,往往也就导致了区域经济的停滞甚至倒退。尤其是对某些资源依赖型的产业集群,一旦资源枯竭,整个地区产业便会崩溃瓦解,地区经济则严重倒退或长期停滞,如德国鲁尔工业区、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集群、澳大利亚Styria地区的钢铁产业集群,中国东北的装备工业基地等。
2.社会经济学角度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社会经济学的发展将人类的经济行为还原到了现实的社会背景中去,指出“经济制度是通过社会网络的流动建构的(Granovetter,Swe-berg,1992),社会资本是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的第三种资本,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Pierre Bourdieu),信任与网络被认为是社会资本的两个关键内容,社会经济网络分析也成为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该理论指出,市场与企业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联结与渗透的,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性组织是一种网络组织,而产业集群则是一种基于同一地理空间与文化,通过了地源、血缘、乡源而构成的典型网络组织。
瑞典的哈堪森(Hakansson)和斯涅何塔(Snehota)提出了影响网络组织结构的基本变量(活动、行为主体和资源)和网络的构成关系(企业、关系和网络),在这一模式中,网络元素(活动、行为主体和资源)是彼此依存的。行为主体间的活动就是企业之间网络的协作与竞争行为,同时,网络组织中的个别企业不能逃脱它自己过去所创造的网络约束,因而网络的形成还是一个自组织过程,其演进带有路径依赖的特征。哈堪森还分析了意大利产业区合作形态的危机。他们认为,由富有活力的同为合作性竞争对手的中小企业构成的地方根植性网络,可以基于信任关系和信息共享来管理,但这种信任可能是暂时性的,尤其是在国际竞争加剧的今天,信任也可能成为保护传统方法的力量,从而抑制创新,瑞士手表产业危机原由在此。
蔡宁等人(2003)从网络的视角对产业集群风险进行研究,他们认为具有根植性企业间的网络关系是企业集群的本质特征,企业集群的竞争力与企业内部网络间结构具有紧密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信任)、技术、信息、知识、人才以及物资等都是企业竞争力量的来源,但同时这种网络结构本身蕴涵着风险。随着环境的变化、集群内部的竞争与演化,集群会变得僵化、失去弹性。他们把集群风险划分为结构性、周期性、网络性风险3种主要类型,并提出这3种风险之间存在相互增强的机制,周期性的风险会诱发网络性风险,而过分依赖主导产业集群的区域,一旦集群衰败则会诱发周期性风险,而网络性则与周期性风险、结构性风险紧密相关。
社会经济学角度的研究,更多关注到了网络结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结构变迁对产业集群的影响。基于社会网络构建的产业集群,信任与网络构成了企业重要的社会资本,从而产生比网络外企业更高的经济效率与效益。但是这种依赖人际关系的非正式制度构建,在知识经济的冲击下面临巨大地挑战,传统产业集群的优势迅速瓦解。信息技术的革命和电子商务的兴起,市场的形式、市场的空间结构、市场信息传递的方式、市场的交易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构建传统网络关系的基础发生了改变,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与传统网络结构不同的新的游戏规则。
3.生态经济学角度的集群风险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人类的经济组织犹如生态群落组织,人类的经济活动具有生物群落活动的规律,而产业集群则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群落,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基础上和在“适者生存”的自然竞争法则中繁衍、生存、进化与发展。达尔文指出,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物种进化的3个基本要素。一个生物物种在几千万年到上亿年的发展中必然存在变异,如果没有变异,生物物种便不会有进化过程和丰富多彩的物种;遗传机制则使这种演化过程具有某种可连续性,自然选择则对变异与遗传产生作用,使新物种得以形成或者毁灭。同自然界的生态群落一样,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
吴晓波等(2003)、陈金波(2005)探讨了企业集群的生态学风险。吴晓波等借鉴植物学把产业集群的内生性风险称为“自稔性”风险。“自稔性”是指植物的自花结实性,产业集群的“自稔性”风险是指集群借以产生优势的自身特性,同时也是削弱集群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最终导致集群走向衰退的根本性风险。他们把网络化特征概括为4个:专业化分工、地理性临近、群内相互关联、协同与溢出效应,认为这4大特征在构成集群竞争优势的同时,也滋生了集群自身内生的风险。而陈金波从生物遗传、基因变异的规律出发,探讨了企业集群的近交衰退风险。近交衰退的集中表现就是整个集群普遍陷入低效状态,并产生格拉伯赫所说的“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
生态经济学角度的研究,借鉴生物群落繁衍、发展与衰退的进化规律,关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与演化过程与规律,指出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产业集群将如一个封闭状态下的生物群落,最终会发生进化的危机。在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由于路径依赖作用,产业集群极易产生技术创新惰性风险、过度模仿风险、资产专用性风险、战略趋同风险、封闭自守风险、结构僵化风险等,这些风险阻碍了产业群的进化与变异,降低了企业创新收益与成本比,从而影响新的产业组织形态的产生与发展。
三、产业集群风险的主要类型
从风险产生的来源来看,产业集群风险主要可以分为外生性风险和内生性风险。
1.外生性风险主要是由产业集群外部的力量所引致的风险,也是诱致集群走向衰退的重要诱因,它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经济风险主要是经济变动所引起的风险,包括了外部经济周期性变动、市场风险、产业安全风险、金融、技术、人才等风险。政治风险是政治因素所引起的风险,包括国内外政局变化、政策变动、政府不恰当干预等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主要由自然不可抗力所引起的风险。
2.内生性风险主要产生于产业集群的内部,是产业集群的产生、发展与繁衍壮大过程中内生出来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根本性风险,主要包括了结构性、网络性、生态性风险。结构性风险包括了不同产业之间、同一产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等所导致的风险。网络性风险包括群内的信任危机、道德风险、机会主义等风险。生态性风险包括了自稔性风险、过度模仿风险、战略趋同风险、路径依赖风险、创新惰性风险、封闭自守风险等。
四、产业集群风险的防范
1.正确处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当产业集群成为某地区的主导产业时,产业链的构造与产业结构的形成便会以集群为核心,并影响政府的政策向集群和社会资源向集群倾斜。当集群处于成长期时,集群会带动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但此时要注意避免所有资源过于集中在某个集群,从而抑制其他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当集群处于成熟期时,要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帮助集群学习与调整,延长集群生命周期,并辅助新兴产业的兴起;当产业集群处于衰退期时,要遵循产业转移规律,及时调整产业政策,实施衰退产业的梯度转移与迎接新产业进入该区域,避免衰退成为问题区域。
2.构造开放性集群网络结构。产业集群的一个优势在于其独特的网络结构优势,空间集聚和人脉网络的构建,使在网络内的成员可以享受共享技术、信息、劳动力和市场等,从而具有比较优势成本。在新经济的冲击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兴起,传统的网络结构优势便开始弱化或不复存在,信息与技术可以在网上共享,劳动力可以全球流动,市场可以突破地理空间在网上交易。对于传统的产业集群,要避免集群衰退并促进集群继续发展,必须引入新技术、新观念、新人才,把集群的传统优势与新经济结合起来,构造开放性的网络结构。在浙江,传统产业集群得以继续高速发展,秘诀就在于成功地把传统集群优势与现代电子商务技术结合起来,构造了许多网上专业市场,继续带动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如义乌的中国小商品城建立了“中华商埠”网,把小商品市场搬到了网上;绍兴柯桥的中国纺织城建立了“全球纺织网”,把整个轻纺城搬到了网上,“网上虚拟市场”与网下现实市场相对应;嘉兴的茧丝绸市场建立了“中国茧丝绸网”,余姚中国塑料城建立“中塑在线”等,这些传统产业集群都纷纷与电子商务技术成功对接,打破原来狭小的地域局限与封闭的网络结构,构造了开放性的集群网络结构,从而有效抑制了内生性风险的产生与发展。
3.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于各种外生性风险,关键是要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层面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对各种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从而督促集群内企业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政府要建立相应制度和预警系统,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政治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及时。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风险识别机制,对行业的发展状况、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技术贸易壁垒和贸易纠纷等风险,及时预警信息和组织企业共同应对各种风险。企业要建立相应部门,研究国内外市场变动、技术与人才状况,识别可能存在的集群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及早采取措施防范与应对。
参考文献:
[1]蔡宁,等.企业集群风险的研究:一个基于网络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3,(4).
[2]吴晓波,耿帅.区域集群自稔性风险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03,(11).
[3]陈金波.企业集群发展中的近交衰退风险与对策研究[J].管理纵横,2005,(4).
[4]弗兰・汤克斯.信任、社会资本与经济[J].与现实,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