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7 11:24: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哲学与人生的感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有些学生认为,哲学学起来无用也无味,甚至存在畏难情绪。那是他们没有真正领悟到学哲学、用哲学的意义,没有把哲学置于人生发展的历程中来理解、考量、应用,未能学以致用。笔者认为,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应注重在指导学生学习哲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坚持以生为本,有效结合学生对人生、生活的体验、感悟和理解,在身体力行的生活实践中应用哲学,感悟人生道理,增长人生智慧,明确人生发展的方向和意义。
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彰显生本味
中职教学应贯彻生本教育新理念,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等理念。面对中职学生,教师要把他们视作具有鲜活生命和个性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进步、发展是我们从事中职教育教学的宗旨。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笔者在中职学生中开展《哲学与人生》教学,摒弃过去纯粹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更多地关注学生能通过哲学课程的学习,主动参与课堂,在师生互动中张扬个性,增强生命活力,获得切身体验和感受,尊重人格、理解需求、挖掘潜能,获取主动学习、发展的持续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力求引导学生做到导学习重点拨、先活动后学习、教师少讲学生多学等具体要求。如在第五课《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教学中,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导学教学步骤:引导明确学习任务—分组讨论—交流共享—解决学习问题—拓展延伸。具体要求学生,先于课前对“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学习能力做必要的预习,课堂上结合教师的导学预设开展课堂中的小组间讨论,可在同一小组或临近小组之间共享讨论成果,再由小组分别推举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对学生代表的发言进行质疑,提出观点。要特别注重的是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他们相互合作开展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布置学生写作小论文《我看人生挫折》的延伸拓展是不可忽视的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途径。坚持以生为本,就必须处处为学生着想,为他们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发展,从而有效改变以往中职生在哲学课堂无所事事、昏昏沉沉的不良学习姿态。
2.在合作中学习,注重团队精神。
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在面临课堂学习时往往积极性不高,而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却相当强,在以活动形式为主的课堂中却表现出极强的表现欲,并且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较强,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即针对中职生的哲学课堂学习,我们应注重引导学生多在活动中参与互动学习,避免枯燥沉闷的哲学说教,并在活动中锻炼团队合作,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使得个体和团队素质得到适当发展。笔者曾在中职学校校际交流课中,以“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为课题开展了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主要形式为通过教师列举典型案例、创设情境,并将学生分四个学习小组,组内以学生代表为小老师,在教师设置的案例和情境引导下循序渐进地开展讨论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积极性和主动合作精神都得到很好的发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注重探究性学习,增强参与哲学课堂的动力。
在中职哲学课堂中,教师只有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在哲学课堂中创设有效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参与质疑、分析、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参与课堂的动力,掌握获取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话可说,都有所收获。如在“如何区分新旧事物”、“如何对待人生发展中的顺境和逆境两种境遇”等教学问题中,笔者很好地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开展探究学习,由他们发现、质疑、分析解决问题,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哲学即是生活,课堂教学充盈生活味
1.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体现了鲜明的生活味,课程内容设置充分把哲学原理广泛地结合中职学生生活实际,从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都始终围绕中职生人生道路的多个视角,如唯物论与人生选择、辩证观点与人生态度、认识论与人生实践、历史观与人生理想、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等。因此,中职哲学课堂教学必须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增添教学的生活趣味,充实哲学教学的时代感,让学生感受到哲学就在生活中,生活即是哲学。笔者认为,中职哲学要让学生喜欢,要让学生勇于参与课堂,更重要的是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课堂活动。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原理之后,笔者指导他们结合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的教学问题。相反,教师如果不从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毫无体会感受,那么哲学课堂可能就显得动力不足、苍白乏味。
2.让时政进哲学课堂,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的学业和就业,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心理素质、实践能力,关注国内外大事等,适时引时事政治素材进课堂,把哲学学习与自己身边的社会生活相融合,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哲学就在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增强学生积极应用哲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并且,笔者经常借助哲学课堂教学,积极鼓励学生主动搜集一些社会时政热点、学生或学校身边发生的事件,并在学习小组中适当筛选,选择出较有代表性的话题由学生代表在课前10分钟进行演讲,锻炼学生表达和表演的能力,让学生当自己的老师。有的学生讲得相当好,还能够结合所学的哲学知识进行点评,赢得学生的阵阵掌声。
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实践,体现活动味
1.注重实践性,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中职哲学课堂不应变成纯粹的哲学理论说教,而应努力将学生的“人生”与“哲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哲学中有效利用哲学,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做指导。在这一点上,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设置较合理,主要以哲学学习指引人生,以人生实践体验哲学。笔者认为,哲学学习是为学生的人生实践服务的,教师应通过学哲学强化对学生学习、择业、就业过程中面临的人生问题的指导作用,发挥哲学学习的实践性意义,使得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的哲学原理和观点,又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选好人生路,走好人生路作为《哲学与人生》的课堂教学重点。如在第八课《现象本质与明辨是非》教学中,笔者充分应用案例教学法,针对第四个教学环节“识别假象、把握本质、明辨是非”,列举了现实生活中诸如“科学算命”、电脑测字或测姓名等“伪科学”,发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其中的哲学道理。在学哲学的过程中有效结合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这是哲学学以致用原则的真正教育意义。
2.学习和实践活动多样化,注重在活动中学哲学。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笔者主张,学哲学不应是单纯枯燥的理论罗列,应在充分挖掘和利用有效的教学形式,特别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哲学效果更显著。首先,充分利用《哲学与人生》教材中现有的体验探究活动素材,如教材插图、体验与探究、拓展与延伸等教学资源,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结合哲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在课间活动中轻松解决了哲学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笔者特别关注哲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尽可能对课堂活动教学进行有效拓展,延伸学生的学习实践空间,如积极指导学生结合中职生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实习工作等形式,引入哲学课堂,以他们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切身体会作为哲学课中的有益素材和资源,丰富哲学课堂教学。此外,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典型案例充实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谈谈体会感受,进一步领悟哲学意蕴,通过参加座谈会、听报告会反思哲学道理等,丰富哲学教学活动的形式,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具有鲜明的生本味、鲜活的生活味、多样的活动味,只有靠教师的细心体验才能感受到,只有在教师热心教育并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勇于突破、勤于摸索,才能捕捉哲学教学中的各种有益信息和课堂资源,不断提高中职哲学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杨湘洪.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2]李晓慧.中职“哲学与人生”案例导课艺术性探索[J].教师(中),2010(12).
[3]梁文侠.哲学与人生[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8.
哲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问题。以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阐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辩证关系。从哲学的观点而言,一切来源于实践,一切作用于实践,实践是检验哲学原理的真理性的标准。那么,从实践出发而上升到原理高度的哲学,成为了人生选择正确与否的前提和基础。开展哲学与人生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要以唯物主义的观点开始事物,让学生明白,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在思考任何问题的时候,都要从实际出发。对于人生的选择只有建立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之上,才能够选择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人生道路。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人生的选择,主观意识上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做出力所能及的选择;客观上要不断地塑造自己,以使自己能够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上生存下去;人生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同时还要承认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因此要不断地完善自己,以使自己可以抓住机遇,主动地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人的发展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能够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人生方向,并不懈地努力,以使自己的特长充分地发挥出来。
2哲学与人生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2.1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的教育中,生命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生命作为教育之本,对于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不但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健全人格公民的重要途径。所谓的生命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以活动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多样的教育活动。可见,生命教育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要让学生首先建立起对生命价值的认知,并主动地承担起生命责任。运用哲学原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可贵,感受生活的美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实施生存能力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
2.2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生的压力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于学生进行人生教育,不但可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会在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注入生命健康的元素。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包括学业、人际交往、就业等等,都在无形中给学生的心理上施加了压力,导致很多的学生都陷入到生命的困惑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人生,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学校需要开展生命教育,以缓解学生的压力。
2.3生命教育的渗透,可以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
在哲学和人生教学中,将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让学生时刻关注自己的人身安全,心理上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而且能够明白,自己虽然属于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还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生命属于方式社会性的范畴,从而使学生能够从社会的角度审视生命的重要性,并更加珍惜生命。在教学内容中,学校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中适时地将生命教育渗透其中,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内涵,以自己的方式尊重生命,关爱生命。
3提高人生发展能力,确立人生崇高理想
人生的成功,就要促进人生发展能力,以树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要建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并教育学生积极地投身与实践活动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判断是非,对人生发展能力不断地创新。对于事物的判断,要求学生对于人生发展的问题不断地探索,进行理性地思考,并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经验性总结,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能够透过事物表象渗入到本质当中。引导学生鉴定自己信念,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3.1了解历史发展规律,对于理想与现实以正确的认识
让学生对于历史发展规律以重视,并以此为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学生的人生目标要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符合,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社会与人生之间关系,让学生能够从客观实际的角度出发,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建立在人生理想基础上,定位于现实社会当中。在人生规划中,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在规划个人理想的同时,还要着眼于宏观的人生理想,并充分认识到理想是获得自由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要实现理想,既要坚定信念,以自己坚强的信念完成历史使命,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人生的理想也在实现的进程当中。
3.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苦乐观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普遍生长在安逸的环境中,对于生活的艰难并没有经历过,更不会充分地理解。于是,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一些挫折的时候,就会产生怨天尤人的情绪,甚至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哲学与人生教学当中,首先要建立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中华民族经历了百年兴衰,每一个时代都有爱国志士推动着国家向实现伟大复兴梦逐渐推进。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死观,就要让学生明白,要将有限的生命服务于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建设当中,以实现生命的价值。
4结论
论文摘 要: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在于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又是体验美学。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
每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都是在一定的民族文化背景、思维模式、生存方式、哲学观念以及感知方式等等多方面因子的影响、制约下,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植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而独特的土壤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从其发展的表现上说,它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系统。它有它的独特性与根源性。”因而,由此而孕育生发出来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也有着它的独特品格,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生的特有的领悟、体味、理解与展露。
中国传统美学是在一种不同于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孕育生成的一种很不同于西方传统美学思想的思想体系。中国美学的实质,是为了探寻使人们的生活与生存如何成为艺术似的审美创造,它是从一个特殊的层面、特殊的角度来体现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解决人生根本问题的努力,体现着中国人对于人的生存意义、存在价值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寻。这一特质是深契于美学的根本精神的。美学在其实质上只能是存在的诗性之思。
一、人生哲学:中国传统美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总是与人学思想有着血脉相关的联系,正如许复观所指出:中国文化特征是“在人的具体生命的心、性中,发掘出艺术的根源,把握到精神自由解放的关键。”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中国古代美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因此,中国古代美学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的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
人生哲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中国人在究天人之际,于天与人之间关系的思考之中,确立人的地位,思考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理想、人格的确立、人性的美善等一系列问题,而这种哲学观念又影响到中国传统美学,使其在对于人于天地间的地位、人的道德精神、人的心灵世界、人的情感体验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以“仁学”为核心的原始儒家哲学,构成儒家美学的哲学基础。儒家美学所体现出的特征乃是以人为本,具有朴素人本主义特征的美学思想。
基于美根源于人、人心、人的义理、道德,因而,受儒家美学的影响,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极为重视审美主体心理结构中的人格因素。道家美学将“道”视为美的最高境界。一方面,在道家看来,“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的、无限的;另一方面道又是“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因而中国道家的思想,正如徐复观所指出的:“其出发点及其归宿点,依然是落实于现实人生之上”,“他们之所谓道,实际是一种最高的艺术精神。”体道、观道、游道,以便使人的现实生命获得安顿,转化为艺术化的人生。而道,则不过是人的安身立命的最终依据的设定而已。
禅宗美学也因其具有人生美学的内容而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禅”则体现着禅宗美学的一种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禅宗美学是将禅视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是人性的灵光,是生命之美的最集中的体现,是宇宙万物的法性,是万物生机勃勃的根源,是天地万物之美的最高体现。它既是禅宗所追求的理想的人生境界,又是禅宗所讴歌的最高的审美境界。禅宗美学使中国传统美学加深了对于人生、宇宙的诗性领悟,同时也使中国传统美学增添了于现世人生中使人生诗性化的内容与理论。
二、中国传统美学的独特性
中国传统美学特别关注人生,重视生命,强调体验,从而独具风采,它既是人生美学,又是生命美学,体验美学。
现实人生包含了生命与生活,人的生命世界与人的存在状态这样两个方面的内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直接从中国人的现世人生实践,生命感受,体验、反思之中孕育出来。无论汉字“美”的最始初的文字,还是许慎“羊大为美”之说,都与中国原始生殖崇拜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都是在这一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观念,都鲜明地体现着中国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特征。
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气”是生命的本质。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只有具有生命的特征,生气灌注,气韵流转,才有了文学艺术之美,而中国传统美学中许多重要的理论、范畴,也都是由生命的生气之美衍生而来的。
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是在体验、关注和思考人的存在价值与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生成并建构起来的,从而又体现出鲜明的体验美学的特征。中国传统美学的体验美学特征,强调由审美对象的外部形式的,深入到内部实质的领悟,并最终沉潜于深层生命意蕴的感悟,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体验活动是主体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是心与物、情与景、神与形、意与象、生命与活力的融合,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过程是最为重要的问题。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把审美体验概括成“味”,并发展出诸如“体味”、“玩味”、“寻味”、“品味”、“研味”等一系列丰富的范畴、理论,它们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性质,或表明审美体验的深度与广度,或表明审美体验的不同方式。在审美体验活动中,中国传统美学又十分强调主体的积极参与,内缘已羽,外参群意,随大化氤氲流转,与宇宙生命息息相通,最终趋于心源与造化的大融合,即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体验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有限的现实时空的超越而获得一种永恒,无限的心灵自由与高蹈。而审美体验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命体验,是生命体验的最高存在方式,是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
三、中国传统美学的人生美
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人生美与艺术美。如果说人生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孕育和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的文化土壤,那么,人生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根与干,艺术美则是中国传统美学(人生美学)的花与果。对人生美与艺术美的研究形成中国传统美学独具特色的人生美论与艺术美论。人生论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宇宙之中,人是最为宝贵的,“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教禅宗,都把对人与人生的探索放在首位,其他一切问题都是为了解决人的问题而展开的。所谓“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十八年》)。
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出追求人的审美极境的审美境界论。认为美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审美境界。人生境界反映着人在寻求自身安身立命之所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状态,而审美活动,则通过澄心静虑,通过直观感悟,顿悟人生真谛,获得审美极境。因而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境界论与中国传统人学的人生境界论趋于合一。最高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是心灵的超越与升华。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无论是儒、道美学,还是佛教禅宗美学,都把人生的自由境界作为最高的审美理想与最高的审美境界。在道家美学中,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庄子美学更有着对“无所待”而“逍遥游”的理想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向往。佛教禅宗美学追求超越人世的烦恼,摆脱与功名利禄相干的利害计较,使心与真如合一,来达到绝对自由的人生境界。
由于各自思想的差异性及其宗旨、目标的不同,儒、道、释三家美学各自在对于人生的审美自由境界的追求中,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审美理想。儒家美学发展出了“和”的审美思想。强调美与善、情感与理智等方面的和谐统一。道家美学发展出关于“妙”的审美理想。强调审美体验并不仅仅在于对自然万物形式美的把握,而且在于体悟其中所蕴籍的作为美的生命的本体的“道”与“妙”。体现了禅宗美学重视对人的内在生命意义的体验,推崇对人生的一种随缘在运,自然适意,宁静淡远,而又圆满自足的自由审美境界。
中国传统美学对于人生审美境界的追求,也表现为一种人生的审美价值取向。还体现为一种理想人格的追求。这种追求因其超越利害关系的束缚而使心灵返朴归真,进入生命的澄明之境,而升华为一种审美人格。
四、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美
如果说人生美构成了中国传统人生美学的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根与干,那么,艺术美则构成了中国传统美学绚烂的鲜花与丰硕的果实。这种中国传统美学中向诗性栖居的生成的关注与追求,现实地展开为两个基本向度。一方面,将个人不幸与家国忧思汇融一体,以诗发愤抒情;或者以诗排解内在心灵焦灼,安顿生命。从而诗(艺术)成为趋向诗性自下而上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在人性的发展、人格的养育与建构历程中,艺术又成为人生现实地超拔为诗性栖居的重要构成部分,所谓“兴于诗”、“成于乐”(《论语·泰伯》)、“游于艺”(《论语·述而》)。这种诗意栖居的向往与追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性个体的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的体现,而且也是文化知识群体共同的心声,从晋代的兰亭之会到宋代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等的西园雅集,都十分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传统美学将艺术也看成同人一样的有机生命体,对于艺术美的看法具有明显的人化特征。刘勰说:“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文心雕龙·附会》)。基于人化的、以人拟艺的美学观念,中国传统美学形成、发展出了十分丰富、重要的并且具有独特特性的美学范畴、美学命题、美学理论。如“形”“神”“气”“韵”“风”“骨”“筋”“血”等等。这些范畴与思想之间相互关联而发展出了关于“形神”、“风骨”、“气韵”等等,而这些丰富、繁多的理论范畴,又往往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形成一个十分宏大的美学理论体系与美学范畴体系,共同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美学作为生命美学的一个突出方面。
中国传统美学不仅将艺术看成是一个犹如人一样的有机生命整体,从而以人拟艺,而且也将艺术生命的特征与艺术创造主体的特征相联系,因此,文如其人、诗品出于人品一类的美学命题与观念成为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构成方面。从而中国传统美学深入地探讨了艺术家的气质、才识、志趣、学养,乃至于情感、心理、生理、艺术创造力等等诸多因素与艺术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文学艺术从根本上而言,是为解决、思考诗化人生的重要手段与方式。并且,艺术也成为超越死亡,走向不朽的途径,如曹丕所言:“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才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不托良史之辞,不假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典论·论文》)。通过艺术,人的生命获得了永恒。
五、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体现出鲜明的生命美学与体验美学的特征,强调、肯定美总是肯定人生,肯定生命的。中国传统美学是基于对人的自下而上意义、向度、价值、方式以及人生境界等诸多问题的探索、体验、追求、领悟而建构起来的,突出体现为人生的审美化、诗化,同时将艺术生命化、人化。因而,中国传统美学在其理论意义上,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宝藏的一个丰富、珍贵的重要方面,呈现出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独特的思想意义与价值。同时,对于当代世界经济趋向一体化,世界政治格局步入后冷战时代的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在西方美学话语占有主导地位,中国美学处于边缘性话语地位,甚至有“失语”之忧的现代语境下,如何重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美学理论体系与现代美学话语,都具有不容否认的重要理论意义。
毋庸讳言,中国当代美学的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思想成果的吸收、借鉴,离不开西方美学的参照系。然而,中国现代美学的建构同样也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我们究竟要不要有自己的问题意识,即我们在自己的民族的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不要提出和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等一系列的重大理论原则。”如果我们的现代美学建构从自由民族文化的实际出发,而避免停留于对西方美学思想的追逐与模仿,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必须充分汲取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资源的丰富养料,在对中国传统美学资源的深入透彻的研究基础之上,发展出自己民族的美学问题,并建构出特有的现代美学范畴、逻辑结构与思想体系。中国传统美学对于美的起源、美的本质的认识与看法,对于审美主体建构的高度重视,对于理想人格建构与审美人生境界的追寻,以及中国传统美学思维方式、特征,丰富的范畴体系等等,都将具有不可否认的理论价值。
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对于现代美学的重要理论意义与价值,并且也体现于对于当代审美与文化、社会与人生所具有的重要的实践意义。正如葛兆光所谈到的:“人文思想所指向的,常常是人自身的存在问题,人生在世总会遇到焦虑、紧张、恐惧、困惑,始终缠绕着人心。人怎么样自下而上是自古至今人们思考的老话题,古代人的思考并不一定比现代人的思考浅陋或简单。”美学思想同样如此,人生与审美所面临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并不随时代、环境的转移而消逝。中国传统美学的许多思想对于今日而言,并未失去有效性,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重视和强调人生理想境界的审美追求,在强调人的现世生命的同时,强调人的生命存在的超越性。它在对人的高度重视与肯定上,也决非后现代主义文化所强调的生物性、本能性的人,而是道德性、文化性的人,强调理想人格的建构,这些传统美学资源,在经创造性现代转化后,当对现代中国人的精神文明建设与精神世界的构筑起到诮有的作用。与现代文明相伴而来的是人的内在精神危机、灵魂苍白与心灵焦灼。而中国传统美学强调人的审美心胸的建构与陶养,强调澄心、虚静、澡雪精神,这对于“溺于物”(庄子语)、物欲无限膨胀的现代人,无疑具有解毒、清热、醒脑的功效。
总之,中国传统美学具有丰富、宝贵而独特的思想内容,从现代解释学观点而言,中国传统美学不是已然成为过去的陈物,而是在对其不断的解释与理解中生成与常新,在对其不断的追问与运思之中,呈现出永恒的生命与意义。
参考文献:
[1]牟宗三.中国文化的特质[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2]金克木.东方艺术美学序[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0.
[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5]刘小枫.人类美学的含义[m].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6]盛 宁.人文困惑与反思[m].三联书店,1997.
教育要关注人们对幸福的追求,高中政治哲学教育也要关注学生对幸福的追求,通过教育培养具有幸福感的人,是教育的终极使命。哲学教育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有正确的幸福观,体验幸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幸福,获得心智的全面提高。
一、通过哲学教学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关于幸福,不同的场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定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政治哲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不是懒惰而是不断的追求与探索,在追求与探索中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不是虚伪,虚伪可能使人们在现实现世获得一些利益,但却永远难以获得内心真正的幸福体验,只有真诚与真情,只有不断地追求真善美,才能得到内心真正的满足与幸福。在哲学教学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通过哲学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这样,才能不断地使学生体验幸福,创造幸福。
二、兴趣引领促进学生感受幸福
政治哲学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兴趣,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幸福,同时,只有学生在兴趣的引领下学习,学生才能体验到创造中成长的快乐,学生才能真正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反之,如果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师只是枯燥地讲解一些哲学原理,学生在理解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问题,何谈兴趣;没有兴趣,何谈成功;没有成功,何谈幸福。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地产生幸福感。
例如,在教学哲学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利用故事形式,使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体验到认知发展的幸福。教师可以引入“三个和尚有水吃”,使学生认识到部分只有服从整体才能获得成功,取得成果。这样,可以变晦涩、枯燥、乏味的哲学问题为生动的故事,学生在聆听故事、分析故事的过程中,轻松掌握这一哲学命题,同时,学生也更懂得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的可贵,学生的认知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获得智慧的幸福。
三、哲学教学促使学生体验成长的幸福
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被一系列问题困扰着,烦恼不断,停滞不前。哲学是一种智慧,在哲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理解有关哲学内容,更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智慧的光芒,使学生利用哲学所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断体验到成长的幸福。
例如,在教学矛盾统一的有关哲学内容时,学生对这种哲学概念,很难真正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更难以学以致用,教师可以引用一个故事,使学生思考,领悟哲学概念,体验成功的幸福。如教师可以引用雕塑家的故事:一位雕塑家用石头雕了一只鹰,鹰雕得栩栩如生,好像真的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一样。哲学家见了,问:“你是怎样把石头雕得飞起来的?”雕塑家回答道:“其实,这只高飞的鹰本来就在那里,我只不过把石头中多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
关键词: 情感 政治课堂 教学佳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师之德,在仁爱。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高中政治新课标根据实际需要,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这凸显了政治教学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更关注学生内心品性的完善,注重提高学生作为完整生命个体的整体生存质量。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让情感栖居其中,既可使师生之间情感产生共鸣,又可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感悟和教学质量。
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寻找师生的情感切入点,让情感真正栖居于政治课堂,可完成师生间的真正“对话”,有效创设教学佳境。
一、情感导入触动学生心灵
个体体验是情感认知的基础,如何加深学生的个体体验,触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是教师的教W重点突破之处。在教学实践中,富有情感的课堂导入能先声夺人,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思考,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文化生活》模块中的“爱国主义”导入环节,我设计了两张PPT:一为缉毒警犬的墓碑图片,配上文字:为何给牺牲的警犬立碑,却没有给为公牺牲的缉毒警察立碑?二则选取了大热电影《湄公河行动》的宣传照及其标语:“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问题设计:请围绕“爱国主义”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图片的理解与感受。
这一导入与主流电影的主题不谋而合,因此激发了学生热烈讨论的兴趣,学生纷纷总结:“不为缉毒警察立碑,目的是严密保护逝者的信息,防止毒贩追踪调查,对其亲人朋友进行报复。”我引导点拨,爱国主义从来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就如《湄公河行动》中的每一位守家卫国的缉毒警察,他们以实际行动真正践行了爱国主义,甚至为国牺牲也在所不惜。这一导入设计真正触动了学生的心灵,投影图片中所蕴含的爱国大义使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有了形象深刻的认识,不再停留在抽象虚无的层面,学生的个体体验得到启发与升华。由于导入时进行了情感引导与铺垫,因此在接下来的新课讲授环节,不但做到了学生的知识教育与爱国教育并驾齐驱,而且效果显著。
二、情感创境达成师生共鸣
成功的课堂应当促成师生主体间的“对话”,而情感则是师生间有效“对话”的桥梁。哲学家弗洛姆于《爱的艺术》中指出①,真正的给予,会不可避免地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的同时包括使接受者也成了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生命力而充满快乐[1]。而情感,则具备了这种把人连接起来的力量,是建设性的力量。因此,如何巧用情感创设教学场景,达成师生共鸣,是形成教学佳境的重要一环。哲学是高中政治教学中颇有挑战性的模块,学生看着觉得神秘富有趣味,学起来却晦涩难懂。在教学实践中,举步维艰,我尝试将“情感创境”引入哲学教学中,让学生在共同的情感经历中感受哲学、体会哲学、理解哲学。
例如,在处理第四单元“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未来的你我:生命的追求与坚守。
告别陈经纶中学,怀揣着沉甸甸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我坐上了通往深圳的高铁。坐在高铁里,望向窗外同样飞驰的汽车,不一会,我就从新会到达深圳这个与国际融合的大都市。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想起曾经的一次哲学课,罗老师让我们构想生命的轨迹,不想到今天已经长大。感悟社会变化,感慨深圳新面貌,感怀国家新景象。心绪飞扬,憧憬入心,新的人生目标在沸腾。
就要到站了,想起临行前父母的嘱咐:“孩子,无论身在何方,都记住,不忘初心。”我坚信,若干年后,不管世界如何改变,我还是我,初心不变。
问题设计之一:谈谈你对材料中涉及“运动与静止关系”的理解。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代入材料中的“我”畅想未来,共同理解所蕴含的哲学知识,并分别谈谈个人感悟。学生纷纷表达观点后,我也道出了感悟:将来高考结束后,同学们都会呈现情景中的这一幕,坐着高铁、火车、汽车或飞机,去往你们一直梦寐以求的大学,开始你们新的人生旅程。你们会涉足不同的地方、遇见不同的风景、不断茁壮成长,但不管将来你们如何变化,你们依然是我的好学生,时光虽逝,师生情谊不变。这便是我们生活长河中的“运动”与“静止”。学生听着我发自内心的一番独白,融入我所创设的情境当中,感动洋溢于心,师生间仿佛共同进行了一场独特的时空之旅。以情感创景,作为接受者的学生打破了常规,转化为给予者,师生双方都做到以情感唤醒了对方身上具有生命力的东西,促成了师生主体间的“对话”,深化了彼此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师生共鸣。此外,情感创景,还道出了“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的真理,使哲学生活化,达到了深化知识的效果,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情感探究激发课堂活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情感探究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知识自我生成能力成了一种可能。
《经济生活》这一模块中存在大量政治理论,这些基础理论难免枯燥晦涩,甚至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如同“海市蜃楼”般触不可及,往往难以激发课堂活力。因此,在设计探究活动时,我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让学生联系实际加以亲身体验,试图将学生喜爱的形式应用于教学,通过情境的创设找出学生情感的突破口,让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课堂学习感受融为一体,力求激发课堂活力与凸显学生的主体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在教学《经济生活》“生产决定消费”时,我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形式设计了一个场景,试图帮助学生对自我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理解进行探究,场景主题为《班长穿越了》,并以电影惯用的蒙太奇形式分成了四个探究活动:
探究一:班长是个唐朝迷。一天醒来,她发现自己穿越回到了唐朝的长安城!班长惊讶过后非常兴奋,想立刻发一条朋友圈告诉所有人,但她知道,即使找遍整个长安城,她也无法找到能发朋友圈的手机。
探究二:班长认为既来之则安之,想一睹古长安的风采,但她只能以马车或牛车作为交通工具,她不禁怀念起现代的公交、汽车和高铁。
探究三:班长想一睹杨贵妃倾国倾城之美,但她只能通过古人的口述笔写来感受,而不能像现代般可以欣赏身临其境般的实况直播。
探究四:班长准备在长安谋生计,她发现长安城只卖布匹,没人卖衣服,于是她开了卖衣服的商铺,没想到衣服推出后极大地激发了古人的购买欲望。
由于探究活动的内容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以他们追捧的“穿越剧”形式与知识内容高度结合,因此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与强烈关注,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效果良好,气氛活跃。学生在设定剧情的推动下,迅速结合课本分析与总结出所需掌握的知识要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不但高效,一夂浅桑而且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充分发挥了自主性。此外,由于在探究活动问题设计方面,我选择了封闭式提问,指向性明确,防止了学生思考方向的漫无目的性,因此在答案生成与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学生尝到了知识自我生成的乐趣,并得到了思维方式与逻辑判断上的训练。可见在设计探究活动时,以学生现实生活为素材,关注学生的日常兴趣爱好,并以此作为设计的切入点,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知识自我生成能力,既活化了经济知识,极大地激发了课堂活力,又强化了教学效果。
四、情感点评升华教学主题
作为对学生教学成果的一种反馈,点评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而情感点评则是不同评价主体间“对话”的过程。马丁・布伯在著作《人与人》中指出,真正的对话是“每一位参与者都真正心怀对方或他人当下和特殊的存在,并带着在自己与他们之间建立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的动机而转向他们,对话的基本运动是转向他人,理解他人”[2]。由于成长经历、心路历程、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学生的个体性鲜明突出,渴望被外界认可与关注,简单的优良中差,肤浅而单一的评定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内在的情感需求。因此,开发探索富有情感化、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点评,让情感真正触动学生,升华教学主题,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在一次期中考试过后,针对学生的失落沮丧情绪,我播放了歌手郑智化的代表作《水手》,并配上歌词:……耳畔又传来汽笛声和水手的笑语\永远在内心的最深处听见水手说\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
我陪伴着学生一边欣赏歌曲一边点评道:这次期中考试告诉我们,所有事情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道理是曲折的,但我们更要坚信,只要一步一个脚印,量变终会促成质变,而我们也会如那瞬烂的烟火、盛放的蔷薇般,我们的前途终会迎来光明。
之后,在分析试卷题目时,我选择了部分较突出的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考试情况,结合知识点进行点评与分析。
A学生:“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你是一个敏感的孩子,或许你认为自己平凡不起眼,但请记住,你就是你,你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某一次的失败就轻易否认了自己,请相信自己的潜力。(矛盾的特殊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原理)
B学生:活泼热闹固可爱,动静相宜更可贵,学习上少些浮躁,多点脚踏实地,动静相宜,方可行之千里!(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方法论)
C学生:不必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一步一个脚印,长途跋涉过后,你会遇见最美的彩虹!(量变质变原理及方法论)
……
当我用PPT呈现出对某些学生的点评时,他们无不感到惊讶与感动。有学生感慨道:“没有批判与说教,也不存在刻意的表扬,老师每次点评的方式既充满了对我们的关心与爱,又有哲理,让我觉得感动之外,也使我对人生多一份感悟与思考。”矛盾具有特殊性,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情况不可能完全一致,面对相同的知识,他们的反馈与态度必然不一样,我们要寻求学生的发光点,寻找彼此的情感共鸣,促成主体间的平等对话,并积极引导。因此,充斥着情感的点评如同细水长流般,无声胜有声,可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升华教学主题[3]。
教学之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让情感栖居政治课堂,成为一位及格的引路人,引领学生一同在情感之路上学会学习,学会成长,以自我完善为目的,使他们成为拥有创造幸福能力的人。
注释:
①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强调,真正的爱是“给予”。“给予”并不是说为别人牺牲自己,而是奉献出自己内心最富生命活力的东西,他给予别人的是快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和幽默。通过“给”,他丰富了别人,通过提高自己的生命感也提高了他人的生命感。
参考文献:
[1]弗洛姆,著.李健鸣,译.爱的艺术[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22-23.
关键词:大学语文;文学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097-01
人文素养表现为一个人的人品、气质、修养、价值取向,其核心内容是一个人对人类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和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文学教育,传达文学作品的内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选材符合大学生思想,获得人生经验
教师要选择激励人、启迪人效果强的文学作品,挖掘积极健康向上的主题,教学过程要联系人生经验,给学生更多的人生启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注重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做人的修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文学作品涉及的人物命运中得到宝贵的人生经验,获得人生感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充满情趣的教学氛围,寓教于乐,带领学生进入文学审美的情境。进入作者创造的文学世界,在对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品味作者的经历和感悟。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与作品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让学生在这种审美情感体验中,达到对文学艺术美的深入感悟,使情感得到熏陶,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
二、教师融入情感,启迪学生智慧
文学作品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情感丰富的世界,教师在教学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丰富真挚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分析作品人物,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要让学生充分领略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美的思想和感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怀,提升情感智慧。作家眼中的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已不是纯粹自然界的物象,而是承载了历代众多文学作品所赋予的丰富文化内涵。在指导阅读时,教师要调动学生尽情地释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将作品中的智慧和人生态度内化为自己的人生信念,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启迪学生心智,感触人文情怀。
三、联系作家生平经历,熏陶人文素养
优秀的文学作品,凝聚了作家的思想,体现了他们的精神追求。教师在讲授作品的同时,要将作家的生平经历和人格魅力贯穿于教学的过程,回到作家对生命的抗争和奋斗的现场,引导学生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体会“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意境,从钱钟书的《围城》里感悟“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的围城,从张爱玲的《半生缘》里体味她几十年苍凉的心路历程,从史铁生的《地坛》里体会生命的孤独,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里领略生活的美好,唏嘘生命的脆弱,从毕淑敏的《孝心无价》里领悟尽孝要趁早,岁月经不起太长的等待……让学生从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中得到顿悟和温暖,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
四、探求作品精神境界,培养学生审美意蕴
文学即人学,作家的人生经历、人格魅力以及贯注在作品中的审美体验能使学生在精神层面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众多作家深邃的思想,高超的文学造诣,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典型体现。教师要以古今优秀文学作品为重点,解读作品精神内涵,领略作者的情操与人格魅力。提高审美品味,提升学生人文修养。
古今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但具有高度的文学审美价值,而且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师在授课中要引导大学生在追求个人事业成功的同时,要具有更为丰厚的人文底蕴,树立高远的人生理想,表达对终极目标追求的人文情怀。带领学生进入源远流长的社会历史思想文化长河中,引导学生深入探求作品的精神境界,培养审美意蕴,体会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让学生懂得以史为鉴,引发对社会历史和生命价值的感悟。
五、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古为今用
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在科技和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许多古老的文学作品所散发的朴素思想,依然对现实具有指导意义,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至今,孔子的仁义思想在调节现代人与人之间关系,使人们和谐相处。庄子的无为思想也在指导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著求索,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悲天悯人,至今仍有现代意义。教学中,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沟通历史和现在,拓展学生视野,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提高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认识。只有联系当前实际,引入现代元素,才能把书上的死文字变成了鲜活的思想,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切实得到提高,经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
【关键词】高中 语文教学 哲学情愫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65-01
哲学情愫是人类的基本情愫之一,是组成人类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培养学生的哲学情愫,对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教育体制下,如何利用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哲学情愫,是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哲学情愫的涵义与特点
(一)哲学情愫的涵义
哲学情愫作为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哲学思维能力、哲学品质和哲学知识,通常指客体通过言语和行为表达出来的哲学意识。哲学情愫是个体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的哲学情愫则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运用哲学方面的教学方法,结合哲学知识和思维方式,自觉并持续地审视问题的哲学涵养。
(二)哲学情愫的特点
1.反思性
反思性是哲学情愫的基本特点,马克思曾认为:“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的同时也包括对该事物的否定理解,哲学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是思维的前提。”按照哲学的本性,反思性既是哲学的本质特点,也是哲学情愫的重要涵义。
2.超越性
所谓哲学,是探讨有关理想的事物,一切实践的最终意义已经超越了实践自身,人类作为有理想的个体,不断奋斗,超越自我,这是超越性的表现,哲学情愫既是这种理想性和超越性的智慧,也是对知识和生命的探索。
3.实践性
哲学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实践性是哲学存在的根本。哲学情愫的培养便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实践性是哲学情愫的又一重要特征,哲学情愫不仅需要间接获取,更需要在实践中获取资源。
二、哲学情愫与高中语文教学
哲学情愫的培养与语文教学都旨在促进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哲学情愫是语文教学的前提,离开了哲学情愫的语文教学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哲学所关注的人生主题也是语文教学所注重的话题;语文课程内涵丰富,展示了多元的人文知识,挖掘语文教学中的价值,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哲学情愫是合情合理的。而语文教学因其重视个性和全面发展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又体现了哲学思想。
因此,哲学情愫和语文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语文这门学科固有的特点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哲学情愫的优势。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哲学情愫的培养
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比例较重的教学板块,基于阅读与写作,高中语文教学中哲学情愫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策略:
(一)阅读教学
阅读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哲学促进学生进行客观的价值判断,提高问题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哲学情愫,首先要展示给学生多元化的阅读材料,创造民主和开放的阅读环境,正确引导学生的阅读动机,丰富学生的阅读经验,提供不同的哲学素养,培养其多方位的阅读能力。
另外,在人本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可持续能力的发展和独立个性的形成,增强阅读教学的人本化,将阅读的体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挖掘自己的独特体验,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建立平等、互动的关系。
(二)写作教学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注重学生的真实情感和个性与创新,这是哲学思想在教学中产生变化的标志。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哲学情愫,首要要把哲学情愫渗透在写作的命题之中,从我国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来看,例如,2009 年的高考北京市作文:《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感彩较浓,但缺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运用能力,我们应在写作命题阶段向学生渗透哲学思维,使学生在感悟的前提下结合理想的思考。
另外,在写作内容和形式上也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给予学生正确的哲学引导,使学生学会用整体的眼光处理问题,立意指导上,教师更应当引领学生理性分析,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看待事情,正确进行哲学素养的渗透。
(三)其他方面
培养学生的哲学情愫,教师本身的哲学素养尤其重要。高中语文教师的哲学素养包括哲学精神、思维、境界、智慧等要素,哲学素养内化于教师,并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不断加强。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哲学知识,培养自己的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加强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哲学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哲学情愫。
哲学情愫作为人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哲学情愫时具有一定优势,通过阅读、写作和其他的途径深入挖掘语文教学视野下的哲学空间,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才能更好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哲学情愫的培养。
参考文献:
职专的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既有严密的科学性又有高度的思想性。
然而,职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叛逆心和好奇心相对较强,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干扰。所以,我们就应通过教学,对其不良的行为倾向进行矫正,对其良好的行为倾向给予强化。
作为政治课教师,要搞好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就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特定优势,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既教书又育人。因此我时时刻刻都注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其中有爱心教育、责任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和科学人生观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
学生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中职生的自卑心理比较严重,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以鼓励赏识教育为主。个别班级学风差,纪律观念淡薄,教师可在经过调查研究后,找学生谈话或和家长取得联系,适当运用批评教育。这样可以逐渐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其学习兴趣。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参与
教师应以教学活动为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职专的思想政治课程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且是传承优良文化传统、培育正确法律意识、树立良好道德品质和科学价值观念的过程。如在学习哲学与人生中“和谐关系与人生发展”时,让学生从身边的事说起,各抒己见。以“开商店”为情境,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导购员的详细讲解、收银员的微笑服务,都能让顾客感觉很温馨。从而总结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社会交往中要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从而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享受快乐人生。
三、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讨论式教学法能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矛盾能交融在一起,在群体思考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通过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归纳综合的过程来共同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如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感受道德之美》中,运用《今日说法》中的典型案例为素材,让学生发表看法,加以讨论学习。这样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感受道德的力量,懂得提高道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良好的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四、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职专的学生除了学习文化基础知识,还要学习职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因此他们对各种社会信息反应更为敏感和直接。学生的道德发展寓于他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学生的品德养成唯有扎根于他们的实际生活才能实现。所以,我们的教学就应当从生活中来,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悟为途径,结合有关知识的传授,实施思想品德教育。
在政治课上,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作为契机,开展思想教育专题活动,如爱校爱家活动、遵纪守法教育、感恩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教育重在道德智慧。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引领学生将从过去的生活中通过体验和感悟来获得道德认知和情感,升华为真正的道德智慧,并将其内化。这样,学生在未来生活中面对道德困惑时,就能自主地判断和抉择,并付诸行动。也唯有如此,学生未来的人生才有可能进入到一种较高的道德境界。
[关键词]环境思想史 史料 自然观 山水画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8-0099-05
一、环境思想史及其史料
环境史可以说是人及其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历史的研究;[1] (P70) 而思想史顾名思义,要说的是思想的历史,要讨论的是人类思索问题的历史,讨论古往今来人们想什么,怎么想。[2] (P2) 环境思想史事实上还是思想史,是思想史研究的一部分,只不过它是处在环境史研究视野下的思想史。我们或许可以说,环境思想史是跨学科的环境史研究与形而上的思想史研究在史学理论领域中的一种综合。
尽管作为一种综合,环境思想史本质上还是一种思想史研究,但思想史研究的意义仍是我们必须反思的。部分学者认为,思想史研究是人们认识自我的一种有效方式。[3] (P126) 但是认识自己并不是思想史研究的最终目的,而是阶段性的目的或者手段,为的是更好地成为自己,是其所是,成为人自己本应成为的存在,即从知到行。作为历史学的一个小分支的环境思想史也是一样:我们如何处理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如何在未来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更好地生存在地球上。除了不断实践和促进理论创新外,也要特别重视对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不同的自然观进行考察与研究。因为毕竟现代人的自然观主要是在近代以来的工业文明这种大的历史情境中形成的,与以前的自然观的联系基本处于断裂状态。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从前人那里寻找到某些对于环境保护有价值的思想和观念,就可以起到滋补目前环境史理论研究体质的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研究环境思想史,如何入手?思想史研究并不是无根基的空中楼阁,它必须与史料和具体的知识密切结合,这也就是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的结合,或者像何兆武先生所讲的历史学Ⅰ与历史学Ⅱ的结合。[4] (P23-24) 但环境思想史研究的史料与传统史学的史料是很不同的,它会随着我们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下面以中国古人的自然观为例,具体谈谈这种变化。
葛兆光先生对中国古代思想做了如下的分层划分:一般思想和精英思想,[5] (P299) 有时也称为平民思想与贵族思想。因为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很大,选用的史料和研究方法也就很不同。我们这里也遵循这样的划分,将中国古人的自然观划分为农民自然观和士大夫自然观。在士大夫自然观中又可具体分为儒家自然观、道家自然观和佛家自然观。
(一)农民自然观。虽然质朴,亦有思想,归到一般思想研究中。它对三种士大夫自然观多少都有影响,其中对儒家自然观影响最大。在此利用历史人类学研究较为合适。关注重点:生死观与生产。史料:各种历书、黄历、家谱,地方上的各种土地庙和龙王庙,各种祭祀,节庆仪式,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门符和各种对联,住宅,墓地的选址以及风水术。
(二)儒家自然观。儒学对中国古代官方和正统思想的影响最大,基本上是古代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自然观自然也就成了官方的自然观,代表了统治者对于自然的看法,如:宇宙、六合的概念,天圆地方说,五行学说在政治上的解释,各种官方祭祀较民间祭祀更为理性。出于统治需要而与农民自然观相互影响。研究方法:传统史学的研究方法最适合儒家自然观的研究。研究关注重点:政治与生产。史料:儒家经典、官方文书、史书、档案、天象官的记载、天象学、历法、法定节气、地图、社稷、官庙、建筑的营造法式、城市宫殿陵墓的选址等。
(三)道家自然观。道家思想是政治和日常生活中非主流的思想,但绝对是对中国古代美学影响最大的思想。它的推崇者多为不得志的士大夫,或者本身就不愿入仕者。其影响力主要集中在艺术领域,包括诗、词、曲、画、乐等形式,也包括其他一些边缘领域,如医术、养生术、炼丹术。这种追求出世又注重审美的浪漫派的自然观与儒家的自然观很是不同。同时,道家自然观中有着比儒家自然观更多的对于自然的形而上的思考。研究方法:与传统史学不同,特别是在史料的选取方面。关注重点:美学与哲学。史料:道家经典,各种文艺散论,如诗论、画论、乐论等,诗、词、曲、画、乐。
(四)佛家自然观。本为外来思想,7世纪后开始中国本土化。本土化了的佛教与中国原有的各种思想特别是道家思想相互渗透和影响,甚至超过道家成为继儒家之后影响中国文人的第二大思想。佛家不像儒家与道家那样有着具体的影响领域,而是类似一股暗流般潜入人们意识的深处。对它的研究着实不易,特别是在唐以后,应该结合其他三种自然观来考察。关注重点:生死观、宗教学、哲学。
二、以山水画为例看道家思想对古代文人自然观的影响
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道家思想是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非主流的思想,但却是对中国古代艺术影响最大的思想。而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山水画享有很高的地位,既是抒情的,富有想象力的,又是抽象的,哲学性的,被誉为“画中第一品”。山水画既被称作“文人画”,为古代文人必备的“琴棋书画”之一;同时又与诗词结合,往往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即所谓的“诗情画意”。同时山水画又是风景画,人们谈到自然风景时往往以“山水”代之。孔子云:仁者乐山,知者乐水。[6] (P128) 山是坚硬、沉稳、庄严、坚直的,与天相接;水是柔软、流动、宽容、水平的,与地相连。山是“阳”,水是“阴”,这一“阴”一“阳”相互影响和作用构成了世界。所以在中国人的理念中,山水也代表了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山水画就是中国古代的风景画,是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与视觉表达。
不过中国的山水画并不是对自然环境的简单描摹,而是文人画家在面对着大自然时,通过直觉和感悟,对大自然中的景物进行筛选p提炼p加工后,内化于自己心中的意象,并融入了画家自己的观念与情感,因此可以说山水画是自然环境(客观)与画家精神(主观)相结合的产物。山水画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体现了画家对自然和周围环境的态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山水画记录了古代文人的自然观,山水画的发展史是一部绘画版的哲学史。发掘山水画中隐藏的这些自然观(主要是道家自然观)其实是一件涉及哲学美学文化等诸多领域的事情,而本文主要是要通过分析传统山水画中的一些重要的创作技法来做简要地解答。我们可以从散点透视、线韵、皴法、墨分五色、留白、意境这些技法中大致了解中国山水美学思想,以及道家哲学对其的深刻影响。
(一)散点透视。散点透视是中国特有的透视方式,在这一透视系统中没有固定的焦点,选取的视点也是不断移动变化的。可以说画面中没有视觉焦点,而又处处都是焦点,这与道家的“道”是无所不在的主张(“道于屎溺中”)相吻合;散点透视法不受定点视角约束,观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与关注方向,自由地选择观赏角度,视线随意驰骋于山水之间,这也符合道家所主张的精神自由(逍遥游)。虽然散点透视是主观性很强的自由透视,但也并非无章法可寻。北宋画家郭熙在其山水画论集《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法,就是对具有散点透视的中国山水画创作与欣赏的要点总结。“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7] (P128)
从高度上描述远近,将高度与距离结合起来,这就是“高远”。“高远”的山水画,给人一种崇高的美感,在描绘高峻的远山时视点往往取的非常低,并加入了不聚焦的视觉形象,以期唤起庄严雄伟的感受。对于古人来说,这种雄伟壮观的形象是对山水威严,对自然的崇拜,对远离尘俗的高贵品质最恰当不过的表现。在这方面,唐代与北宋时期的画家是典型代表。不过“登高必自卑”,“高处不胜寒”,这不太符合文人们以“清淡”为宗,“冲虚致和”的性格。
“深远”是指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远,从细处着笔,描绘山体的体积与质感,使之具有一定的真实感与立体感,避免了山水画发展成为一种纯粹抽象的绘画。《林泉高致》中的“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指的就是“深远”的画法。不过“深远”自身不能单独成立,它或归于“高远”,或归于“平远”,而且深远要求山水画“精细”,也不太符合文人的“意似而已”(米芾语)的艺术追求。
“平远”是山水画中最重要也最难表现的一种“远”。虞集的《道园学古录》就称“险危易好平远难”;刘道醇在《圣朝名画录》亦谓“观山水者尚平远旷荡”。[7] (P129) 它表现的是景物由近及远,由实到虚的变化,用墨较淡,层层变化,给人一种“平淡”的感觉,在平和之中将人引向“远”和“淡”的境地。
山水画中的“远”意义本身并不难理解,然而却又含有更为深刻的哲理。高远、深远、平远,其作用在于将人的视线与思想引向远方,或远至灵霄,或远至天际。总之,要将人带离尘俗与烦嚣,带离这个使人与其本性分离,使其自身异化的世界;随着山的远把人带到“远”的境界,带入大自然中,使人被凡俗尘嚣污黩的心灵,在神游山水中得到清洗与净化。宗炳在其《画论》中所特别强调的“澄怀”,郭熙在《林泉高致》序中所言的“自少从道家学,吐故纳新,本游方外”。“吐故纳新”出自《庄子》,“吐故”就是指要除弃尘世所沾染的凡俗之气,“纳新”就是要借山水的灵秀之气的熏陶,心灵得以超脱,而与天地自然同步。随着山水画中的“远”,人的思想逐渐不断地飞跃,直至进入“淡”的境界,“虚”的境界,“无”的境界,这正是庄子的人生境界,也是其哲学的最高境界――审美,即人在审美中得到解脱。
(二)线韵与皴法。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是不分家的,无论材料工具还是美学思想都很接近。线条是中国艺术形象中最重要的表达语汇,其重要性远远高于色彩,可以说中国艺术就是线性艺术。而中国山水画大多为水墨画,所用颜色不过一二种,故线条在山水画中显得尤为重要。皴法是山水画中表现景物结构与肌理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技法,一般是用蘸了墨的半干毛笔在纸上快速挥动,其形式多样,手法不一,常用的有:披麻皴、雨点皴、卷云皴、鬼面皴等。它是提炼过的艺术形式,将惯常的景物作了分类处理,从而在现实与美学理想之间,在抽象与现实主义之间找到了一条折衷的道路,将外在的自然与心中的情感思想成功地结合起来。老子云“刚劲者死之徒”,[8] (P332) 中国山水画中的线条几乎没有直线,全部为作者勾勒的自然随意的有机曲线,而且往往柔中带刚,“绵里裹铁”,温柔舒缓而又不乏气势。山水画所用材料,如毛笔、墨汁、宣纸等皆为柔软纤秀之物,然而借助于它们,皴法却能够成功表现出奇峰峻岭、急流险滩的大气磅礴,这多少能体现出老子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哲学思想。鉴于线条与皴法有如此重要的作用,画家的个人修养与精神境界也就不可避免地与其山水画的品质联系起来,正所谓“画如其人”。而画家如果想要达到将天然造化内化于心,“胸中有丘壑”,就必须“外师造化”,置身于天地间,将客观的自然移情于人的精神中,达到自然与人的精神融为一体,为的是要“中得心源”。这个心源即心中的意象,是画家揣度自然而摄取精真,“超于象外而得其环中的产物”,如此方能下笔如有神。[9] (P77) 只有在这种状况下所作的山水画,其中的线条与皴法才是画家真性情的流露,才足见其个人的精神与品格。
(三)墨分五色。所谓“墨分五色”,是指用清水把浓墨稀释成不同浓度的墨汁,仅仅依靠墨的浓淡干湿的不同表现画面的远近深浅层次以及清晰度,这样绘制的山水画也称“水墨画”,“破墨山水画”。一般认为水墨画的创作开始于王维,王维以前,山水画的表现一般是靠重墨勾线后填充色彩,这有点类似近代西方水彩画的画法。自王维起开始使用“破墨”,将水墨分解为浓淡不同的层次,用以代替颜色渲染山水,而使之仍具有“五色”的效果,但比彩色山水更显雅致、清淡。墨色即玄色(黑色),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8] (P73) 荆浩说王维的山水画“笔墨宛丽,气韵高清,虚静恬淡”,为古来山水中之神品。“墨分五色”所追求的正是这种“淡”的效果。通观魏晋以来中国的文学史与艺术史,无不以“淡”为最高的品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的诗正是以平淡自然、朴素流畅为特色;李白说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淡”;苏轼的“笔势峥嵘,辞采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说的也是“平淡”。无论是右丞山水(王维)的“虚静恬淡”;米氏山水(米芾、米友仁父子)的“平淡天真”;还是云林山水(倪赞)的“枯澹高逸”,无不体现着“淡”就是真p就是美的美学思想。而在传统哲学中,“淡”又是与“自然”、与“天”的概念相通的。因此,要达到“淡”的境界则必须要“法自然”,去亲近自然,体会自然,将自我融入自然中,“身与物化”,做到“复归于朴”,如是方可“游心于淡”。因此,古时的山水画家可以说是“高级”的“自然主义者”,因为他们不但要整天置身山林,“师法自然”;更要从精神上与“自然”交通,与“天”相合,如此才能达到“一超直如如来地”的超凡境界,创作出不朽的传世佳作。
(四)留白意境。对于中国山水画来说,画面中的留白不仅是使画面显得和谐均衡,是美学上的构图需要,更意味着一个想象的、空灵的、深远的空间,故而山水画特别重视空白。在文人画家看来,空白意味着“虚”,意味着“无”,而天地万物“有”与“虚”、“无”是相依相存的。老子曰“天下之大生于有,有生于无”,[8] (P226) 故虚胜于实,无胜于有。而且,所谓的“无”并非绝对的虚无,而是一个有用的空间。优秀的山水画家都懂得“知其白(水),守其黑(山),为天下式”,[8] (P161) 只画山,不画水,其水自现,且有苍茫开阔不尽之感。“渊兮,似为万物之宗”,[8] (P90) 留白是笔墨经营的结果,它可以代表画家所要表达的一切。“无”的价值带给山水画的不仅是重视留白,也包括山水画中最难以描述、最高深莫测的概念――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与生命,是抛开了景物中一切的“象”之后的“本质存在”,是“画(言)外之意”。而中国山水画家的最高追求也就是追求画的“意境”,正所谓作画只需“意似而已”,甚至“得意忘形”,“得意忘象”。不过通常画家还是会多少注意“形象”的,只是“形似”的重要性要远远低于“意似”,表现手法多为象征与隐喻,用一座山峰,一湾溪水甚至一段树枝来代表整个自然界。老子云“少则多,多则惑”,[8] (P61) 这与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的美学观点很相似。以极其简约的形式超越空间的局限和介质的束缚,含蓄地表达出画家的想象与情感,这正是典型的中国山水画中的“意境”。“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正是建立在文人画家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地感悟与思考的基础上,而感悟与思考的最高境界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伟大的思想――“天人合一”。
类似于“天人合一”的概念自古就有,具体出处已无从考证。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到“天人合一”这个词的是荀子以及《易传》,[2] (P184) 但因为对山水画的影响不大,这里不进行分析。我们感兴趣的是对山水画影响甚大的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念。虽然道家也有“天”的概念,但“天人合一”中的“天”指的却不是道家中的“天”,而更多表达的是道家中的“道”的概念。所谓“有物(道)浑成,先天地生”,“天法道,道法自然”。[8](P169) 在道家思想中,“道”才是宇宙的本质结构与绝对规律,“道生一(气),一生二(阴阳),二生三(天地人),三生万物”,[8] (P169) 天下万物及一切生命都依这一结构而存在,都按这一规律运行。因此,人若想把握天地万物(自然)的本质与规律,了解宇宙的真谛,就必须回归自然,与“道”合一(天人合一),这样才能成为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10] (P66) 的“真人”。而“真人”者以其博大的气魄和旷达的胸怀,观察宇宙,反省人生,将人生的短暂,融入宇宙的永恒中;而又将宇宙的无限,融入现世人生的有限之中。中国古代的优秀的山水画家便是这样的“真人”:出于对现世的失望与逃避和对自然的热爱与“道”的追求,他们或隐居山林,终身不仕;或“身居庙堂”而“心处江湖”。不论处境如何,其心是体现“道”的虚静自然之心,摆脱世俗私欲,打破清规戒律,保持个人精神的自由、恬淡与宁静,“独与天地精神往来”,[10] (P735) 追求将人生融化于自然而与天道合一的人生境界。而且道家将美视为人生自由与解脱的历程,庄子有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画家在亲近自然、体会自然时便发现了自然之美,带着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而将其心中的自然景物的意象与个人情感倾泻于纸上,于是山水画便产生了。
三、现实意义:滋补环境史理论研究的体质
表面看来,中国古代文人画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似乎脱离实际,玄虚无着。但这种思想在其逍遥天地的精神背后,对于当今的社会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他们清静无为,朴素天真,这是对世俗主义、功利主义的超越;他们贵无重虚,得意忘形,是对现象世界的超越;他们浑然万物,天人合一,是对物我世界的超越。通过这些主观方面的超越,他们成为了道家所说的“真人”,也即符合人的本性的人。而人的本性既要与“道”与“天”“合一”,又要与“自然”与“万物”“合一”。
18世纪英国著名风景画家康斯泰勃尔曾说过,“任何时代的人,无论文明还是野蛮,都以某种方式表达着对自然的喜爱。”因为人来自自然。早期人类社会,无论是游牧还是农耕,都是“靠天吃饭”,对自然环境有着一种天生的敬畏,但其中更多的是热爱。人在自身力量强大了以后,为了生存,但更多时候是贪欲,而向自然无尽地索取,将自然环境当作征服与掠夺的对象任意践踏,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同时人自身也不再是原先自然纯真质朴的“真人”,“本真的人”:不但肉体与自然远离,而且精神上也与自然分离,对待自然的态度是“榨取”而不是“尊重”,视自然为“奴隶”而非“朋友”,从而导致了环境的破坏与人的“异化”。
今天,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仍然有其重要的思想价值与指导意义,关键在于如何去理解与指导实践。我们现在肯定不会再回到以往那种“靠天吃饭”的朴素“天人合一”的时代;也不会像文人士大夫那样隐居山林,逃避主义式的“天人合一”。如果将“自然的人化”与“人的自然化”共同组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那么它可以超越现有的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这两种并不完善的环境观。我们不能只考虑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不顾环境的恶化与其他物种的死活,统治支配自然万物皆因它们“非我族类”。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但不能走上唯自然马首是瞻的生态原教旨主义道路;也不能停止“自然的人化”,彻底否定人类文明,否则人类将无法生存与发展。“天人合一”,乃合于人心。我们不能要求自然来适应我们,来主动“与人合”,但人却是有理性的动物,有主观的能动性,能够自我反思,且具有自由意志,因此强调的重点应该放在“人的自然化”上。人,不但作为个体意义上的“单个”的人的要“自然化”,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谐;而且作为社会意义上的“类”的人也要“自然化”,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人,不但作为“外在的人”、自然属性的人要“自然化”,生态意义上的回归自然;更要作为“内在的人”、精神情感的人“自然化”,精神层面上的回归自然。这样才可以重新唤起人们对于自然的敬爱之情,使得人人能够自觉自愿而非被强迫地保护与热爱大自然。自然保护与环境治理不能单靠经济和技术,更要靠人的伦理与道德的提升,如此方为“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1]包茂宏. 环境史:历史,理论与方法[J]. 史学理论研究,2004,(4).
[2]葛兆光. 七世纪前的中国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一卷[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3]丁耘、陈新. 思想史的原问题――思想史研究第一卷[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何兆武. 对历史学的反思[J]. 史学理论研究,2006,(4).
[5]葛兆光. 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M]. 北京:三联书店,2005.
[6]朱熹. 四书全集[M]. 长沙:岳麓书社,1988.
[7]陈传席. 中国山水画史[M]. 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8]陈鼓应注译. 老子今注今译[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1.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医学教育会议提出“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我国教育部在《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学校要得到人文、社会科学及其他自然学科的学术支持,重视并制定专门政策,鼓励其他学科支持中医学科的发展”。并要求中医药院校在其教学计划中要保证开设“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其比例应当适合中医学科的发展、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卫生保健需求。”善待、关爱、敬畏生命是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具体而言则是为对个体命运的关切、对个体尊严的维护、对个体价值的追求。“人本医疗”应该成为医务工作者技术实践、职业活动时所遵循的基本准则,因其不仅能提升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素养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同时也促使他们更关心、尊重患者,使得患者就诊的安全感与信任感增强,并使医患关系得到改善,从而为提高医疗效果奠定基础。所以,加强人文医学和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提高中医药院校学生的人文精神必须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人文医学和哲学社会学科的教育是现代中医药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提到的七种核心能力中,四项皆与人文素质相关,足见哲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在医学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医学生救死扶伤只是基本,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拥有的权利、患者对死亡采取的态度及患者活着的尊严等问题更为重要,这也是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所以中医药院校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医学疾病知识、诊疗技术,还须要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素养,以此能更多地关注患者的思想、情感等。医学教育中,培养专业知识技能和科学精神是基础,培养人文素质与健全人格是升华,通过这两个“培养”才能促进人格健全、知识广博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成长。
3.加强人文医学和哲学社会学科教育是适应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俨然成为21世纪的主流医学模式,传统的生物学模式一去不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出了现代医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即要求医生诊断与治疗应建立在新的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从生物-心理-社会各方面综合观察分析健康人群、病人和疾病,从而进一步促进医学社会化发展。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生物学模式,将“病”和“人”割裂开来,更侧重于人的生物属性,轻视患者的客观感受,“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人文精神及关怀都没有体现出来。医学科学融入更多人文科学与心理学,使得其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补充,是医学社会化的体现。教导、培养未来的医生不仅要重视消除患者的痛苦,而且还要重视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因素、心理因素;不仅要重视患者个体,还要重视人类健康和社会利益,应把对社会负责作为医师道德的重要标准,这是现代医学必须遵循的发展趋势。
二、实现中医药院校人文医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的发展途径
中医药院校人文医学教育和哲学社会科学教育与普通的专业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不同,重点是习惯性与持续性教育,学生自己感悟和领会将是教育的重点,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医学教育理解为只是在医学课程表里增加几门人文课程。因此学校可以把传授实践技能和科学知识与传递人类伦理道德规范和文化价值观念有机结合起来,培养既具有明确生活目标、高尚审美情趣又掌握医学知识的医护人员,从而达到提升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使人文精神完善的目的。
1.加强医学课程与人文教育课程的融合在国外,一部分高等医学院校在实践中,将人文社会科学渗透在医学教育中,其基本医学课程包括社会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医学等三部分,其中心理学、社会医学、社会学理论、伦理学、医学法律学、行为医学等被列为学校医学学科课程体系的必修课,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国中医药院校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改变原有课程的结构,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在教材中体现人文精神,并且加强医学史、心理学、医学与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美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面向未来,培养新型的复合型的医学人才。
2.促进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教学的融合德育作为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重要保证,而“两课”教学则是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主干道。在人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世界中,德育“两课”无法涵盖古今中外所有的优秀文化遗产,所以中医药院校加强医学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势在必行。中医药院校可以通过提供读书目录、课程选修、举办人文讲座、电视和网络等形式,加大学生的知性训练,以此潜移默化地提升其人文素质。因此,促进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两课”教学的融合,是实现中医药院校人文社科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加强人文精神实践环节的形成在中医药院校素质教育中,人文社科文化教育不能只拘泥于课堂教学,还应拓宽至实践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会深化课堂教学,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把感性教育和理性教育当做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既奉献了爱心,又锻炼了能力,这能让医学生逐渐养成“以人为本”的医疗意识,社会担当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最终实现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结合。
4.加强培养医学生医疗人文情怀目前的医患关系比较复杂。医疗行业如以患者为本,在医患行为中体现出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则可极大程度地缓和医患紧张关系。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现代医学教育模式领导下,医生在临床教学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们行动和思想之楷模,使之人文情怀得以逐渐塑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B-0064-01
新课标对于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要求无论是量还是质,都有明确具体的规范。语文教师应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初中语文课程内容与学习标准以及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多角度、多层次探究引领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笔者经多年教学实践发现,以“趣味”为抓手,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效率与效果是引领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成功的关键。人的兴趣是多方面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是可以培养的。因此,抓住学生不同的兴趣点,以“趣味”为抓手,引领初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是多样的。
一、用生活之趣引领学生阅读文学名著
生活是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世间百态;生活是一个大舞台,呈现出人生百味。生活是文学的来源,文学是生活的凝练。绘声绘色、内容丰富的文学名著,高度浓缩生活,提炼了世间百态与人情冷暖。许多名著充满生活趣味,无论是《红楼梦》这样的长篇巨作还是《一件小事》《藤野先生》这样的短篇佳作,都体现着浓厚的生活气息,阅读它们就是阅读时代的生活史。姑且不论作品中的深刻内涵与其涉及的经济、文化、法律等领域的内容,就是人物的衣食住行与喜怒哀乐、生活中的小事也趣味良多。因此,语文教师应针对初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与心理特征,带动学生从体会生活之趣入手,通过阅读领略作品描绘的不同层次的人物在不同时代的生活状态。如阅读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通过鲁迅对幼年与青年时代生活情景的描写,体会作者生活时代的趣味和特色。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教会学生体会文学作品的生活之趣,可有助于学生充分体悟作品表达的内涵,陶冶情操,升华人生基调,打好人生底色。
二、用哲理之趣引领学生阅读人文社科类作品
语文阅读范围不应仅限定在纯文学作品,优秀社科类作品特别是涉及哲学与社会伦理学的书籍也应是初中学生的阅读范围之一。教师可选择一些针对青少年心理特点写作的浅显读物,如《生活哲学ABC》等“短、平、快”的读物。这些作品往往针对青少年日常生活中亲历亲见的事件进行哲学意义上的剖析,其中涉及的事件青少年都比较感兴趣,充满睿智的论述颇富哲理之趣,诸如“拼爹还是拼个人能力”“超男超女与追星”“韩剧与文化的传播”“汶川地震中的范跑跑”等许多当下热门的社会事件,在这些书中都有精当的、深入浅出的分析。学生阅读这些书籍,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理解不仅有感性上的认识,更有哲学意义上的理论认识。如在学雷锋活动中,笔者曾任班主任的班级的许多学生说,社会上一些人认为雷锋精神已“过时”,学雷锋的意义已不大。对此,笔者指导学生选读关于雷锋精神的一组散文与哲理小文章,学生对此很感兴趣,阅读后纷纷意识到,学雷锋不是简单的形式模仿,形式总有过时的时候,但精神永远不会过时,雷锋的事迹及其精神,其实是人们通过对别人施予帮助而实现自我心灵净化的途径,这是超越具体时空的。学生通过语文阅读感悟了哲理之趣,升华了精神境界。
三、用科学之趣引领学生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
正如参天树木的成长需要各种各样的养料一样,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各种养料,精神或人格的成长尤其如此。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存在一种偏见,认为只有文学作品或文科类的书籍才是语文课外阅读的素材范围,这显然是一个误区。其实,优秀的自然科学类书籍不仅科学事实陈述清楚,而且有些作者本身就有极高的文学素养,写出来的作品也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因此初中语文课外阅读不应固步自封,将学生的阅读领域仅限于人文社科类书籍,而应放手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鼓励学生多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从中感受科学之趣。学生阅读优秀的科技类书籍,可以了解科技知识,扩大对未知世界的认识,在阅读中领略科技世界的精彩,感受科学家的严谨思维,从中体会人类为推动科学发展而付出的艰辛。如郑文光写的《宇宙里有些什么》、霍金著的《时间简史》、盖尔曼著的《夸克与美洲豹》等作品,许多学生读过之后爱不释手,因为这些作品对科学事实的描写生动有趣,语言幽默,书中妙趣横生的比喻与类比深深吸引着学生,特别是书中表现出来的科学趣味以及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更令人为之动容。阅读自然科学类书籍成为学生探索科技知识与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每晚睡觉之前,总有个习惯,就是手捧一本书,静静地读一会儿。虽然觉得自己并不是那种特别爱读书的人,但是时间长了,案头的书桌竟然堆了一摞书。回想对自己影响比较大而且回味无穷的书,我想,首先应该是季羡林老先生的《感悟人生》了。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学界泰斗,对印度古代语言学、原始佛教语言、吐火罗语语义、梵文文学等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他精通英语、德语、梵语、法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多种外语,在中国传统文化、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感悟人生》一书,收录了先生论述和侃谈人生的杂文、小品、回忆录、序跋等各类文章百余篇。在文字不多的一节一节的小内容中,语言通俗易懂,但都包含着人生的哲理。读罢此书,老人家那音容笑貌、精辟之言永久铭记在心田,催人自省,激人奋进;读罢此书,犹如品尝陈年老酒,自有滋味在其中,“世纪老人”非凡的人生经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令人受益无穷。季羡林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读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却像一泓见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隐于无形。
本书中人生哲思篇《做人与处世》中季老谈到:“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的想法是: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我很赞赏季老的观点与做法。虽然在这个尔虞我诈的社会中保持一份真诚实在不易,但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喜欢用真诚与家人和同事相处,因为我始终相信,日久见人心,用真诚换来的必将是真诚。忍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做人的艺术,需要历久修炼才可以炉火纯青、运用自如,“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适度的忍耐可以换来别人的尊重和人际关系的缓和。虎行似病噬则威猛,鹰立似睡动如利剑,“忍”并不是怯弱的借口,而是真正强者的胸襟。只有忍才能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只有忍才能有机会退思己身、完善自我,养成高风亮节的品德;只有忍才能顾全大局,使得事业顺利、家庭和睦;也只有忍才能与人为善,化解僵局。
本书中人生哲思篇之《我写我》中季老谈到:“我认为,我是认识我自己的,换句话说,是有点自知之明。”的确,“认识自己”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有很多人就是难以做到,可能是因为大部分人不了解自己,都是自视过高的。有的人永远“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人往往不能进步。康有为是一个著名的例子,他自称“年届而立,天下学问无不掌握”,因此,说康有为是一个革新家则可,说他是一个学问家则不可。就我自己来说,我虽有点自知之明,也经常剖析自己,但依然做得不够。其实当一个人无法真正看清自己真实的一面时,他与自身的精神、灵魂是分离的,是陌生的,是各行其道的。一个无法看清自己的人,他又怎么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佼佼者呢?非但如此,他还会像迷路的孩子一样,在密暗的森林中跌跌撞撞,只能靠运气偶然闯出那片幽暗禁地,但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好运的。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季老在人生哲思篇《不完满才是人生》中引用古今的民间谚语、文人诗句,列举了古代皇帝大臣等的遭遇,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观察到的生活现象来说明这一点,从而告诉我们:“人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不完满才是人生”,只有真正了解了其中的意义,才能对己不烦不燥、对人宽容体谅。
“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得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反复品读季老在人生哲思篇《走运与倒霉》中的这句话,觉得真是至理名言,对己很是受用。说实话,我们每个普通人无不想走运,而决不想倒霉。可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我们是平民百姓,每天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有时候难免走点小运,有时又难免倒点小霉。可纵观历史上的诗人和文学家,不倒霉则走不了运。汉以后所有的文学大家,都是在倒霉之后,才写出了震古烁今的杰作,像苏轼、李清照等一批人。从来没有过状元宰相成为文学家的。看了季老的这篇文章,使我深刻理解了祸福的辩证关系,顿时让我头脑清醒了许多。
书中像这样的精辟之言还有很多很多,不妨列举几句,愿以此与大家共勉。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动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人生存,这就是恶……”
“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
“时间是一个常数,对谁都一样,谁每天也不会多出一秒半秒。时间尤其珍贵,要争分夺秒,但个人处境不同,对一些人来说就有一个怎样利用时间的‘边角废料’问题……”
正是基于这种人生观,季羡林对人生具体境遇的态度,无论是对人生的不完满、世态炎凉,还是对爱情、老年等等的论述,都显得豁达、宽容、乐观和实用。人生在世,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和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意义和价值基于平实的真理。季羡林的人生哲学也许不是无懈可击的,却是平实而真挚、引人向善、切实可行的。
静静品读季老的书,不禁思绪万千,如此平易朴实的语言却饱含着人生的智慧,慢慢悟出书所特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妙。文如其人,季羡林老先生珍惜时间以及勤勉学习工作的优良作风令我肃然起敬。“时间就像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是有的”,我想我以后再也不会用“没有时间”或“太累了”为自己荒废读书时间而进行辩解了。好书不厌百回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慢慢读,细细品,我想,一定可以更好地感悟季老先生所参悟的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