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17 11:24: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事基础管理工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公路路政;人事档案;管理改革
1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路政部门各项工作的开展面临了更多的压力,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如何更好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促进公路事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关键。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可以更好地提高人事档案资源的利用价值,为公路路政部门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几句和基础。因此,针对于现阶段新的形势,公路路政部门在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创新思想和理念,打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为我国公路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公路路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重视程度不足。在以往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公路路政部门对这项工作的重视有所不足,相关的体制建设不够完善,档案管理的方法不够规范和科学,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监督和引导。由于公路路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特点,很多资源的利用上如果不能具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模式,那么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不能得到更好的保证。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公路路政的管理部门人员的数量在不断的增长,员工层次和岗位结构一直在不断调整和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档案管理工作由于缺乏足够的支持,导致了很难适应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脱节问题。
第二,技术水平欠佳。新时期新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对信息化技术认知上的不足,导致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影响,相关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管理人员不具有足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素质。以往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和流程的改革创新上,受到很大的阻碍,并且已经不能很好地对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进行适应。
第三,管理内容有待进一步的丰富。人事档案信息需要对于一个人自身的能力水平、经历以及品德才智水平都进行全面的反应。公路路政工作的开展,以提高公路事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重要的部门,这相对于其他机关单位来说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管理内容也需要被不断的充实和调整,具有较为明显的公路部门的特色特点。纵观现阶段的公路路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来说,相关的工作内容还不够丰富,还需要进一步地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丰富和调整,档案管理的全面性上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第四,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技术手段一直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而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不能与时俱进地成长,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岗位需求,对于一些岗位变动之后的岗位职责的变化不能进行很好的适应。另外,部分非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本身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档案的重要性、管档要求、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不太了解。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人档案盒,没有及时整理归档,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
3新时期公路路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思路
第一,完善现有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打造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需要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作为前提保障。针对于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要对于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科学的调整,与时俱进地对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借鉴依据。针对于档案的规范化收集控制上,要及时的去伪存真,让档案的管理过程更加科学、全面,各项档案管理工作都有据可依,管理流程符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需求。
第二,创新和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功能。新时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队开组,需要从思想层面上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着一个全面的认知,并且就地从技术手段进行创新,让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更加全面、优质的技术保障。例如,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就要重视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通过将扫描仪等设备,将纸质档案信息逐步转变为电子化的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转换。通过数字化管理和实物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让档案信息可以更加便利的被查阅和利用。人事档案管理也可以通过对互联网技术进行应用,在公路部门中构建一个网络化的人事信息管理平台,从而更好地实现信息方面的共享和利用。
第三,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培养力度。优秀的人才是实现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的基础前提。针对于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开展需求,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专业优秀人才作为基础保障。针对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队伍,要定期地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培养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让他们具有更好的责任心,严谨地对待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相关主管部门也要定期地举办培训工作,让他们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理论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需求。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公路部门的重要管理工作内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要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和改革,积极地汲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对于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让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更好的成效,从而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时彩云.青海省公路路政档案综合管理工作初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
[2]陈金华.行业内部社会化管理亟待创新[J].中国公路.2012(02)
一、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说是任何单位任何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也是以人为本进行操作和执行,脱离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进行的组织管理工作都不会有明显成效。而人事档案管理正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承载。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不光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还要将这套体系信息化,用以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让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份、资历、职务、表现等基本信息与员工的福利保障、待遇、组织关系等紧密地相关起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做出真实、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势在必行。
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基础薄弱。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基础性工作,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并不会把工作结果展现在大众面前,在很多领导眼中并未得到重视。重视程度不够势必会导致设备更新、人力调配、薪资调整等方面不会得到及时的提升。在我们重新审视这一项工作的时候不难发现基础太弱,以致使下一步工作的展开基础不达标。
(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不互通。各事业单位的组织功能不同,服务性质千差万别,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要的计算机软件也不尽相同,造成信息不能互通。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也是现代管理制度当中不应当出现的弊端,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事业单位对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三)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组织内部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以至于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身兼数职,不能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在部分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没有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根本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管理工作。
(四)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作体系。大多数工作都会在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中有效地完成,而事业单位中的人事档案管理却远远做不到这一点。人事档案管理步骤不完整,很多工作人员是靠自身的喜好来完成这项工作,缺少严格的工作考核标准,工作效率低已成为普遍现象。
三、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
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逐步走上标准化信息化的道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补充资料。首先,对于以往的人事资料应逐步核查补充信息。信息补入工作繁琐复杂,却十分重要,哪怕很小的错漏都不能发生。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细心核对纸质资料和现有计算机资料,将出现的问题更正修复,以加强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利用性。
(二)档案信息化要建立在有效数据库的基础上。人事档案信息安全有效一定要有一套安全、科学、规范的数据库。对于数据库的甄别应考虑聘请资深的管理人才对自身事业单位的性能、工作性质做出深入了解,对工作目的准确把握后慎重挑选,选择最适合当前发展形势和今后发展需要的一款数据库。
(三)数据库的管理权限应有明确界定。数据库的管理工作需要认真细致有责任心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同时对数据库的管理权限的有效把握还可以适量减少数据入库的成本,对于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来说可以一劳永逸。
(四)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安全性。提到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就一定要有安全标准和安全法规。其中安全标准很好理解,就是确认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什么情况或是确认是安全的要有一套执行标准。安全法规就是用来保证安全标准的实施,用规章制度来保障这项工作的展开。例如:档案要有完善的借阅机制,确定借阅后准确的归档时间;可以借出和不可以借出要分门别类;档案的备份机制;档案的恢复机制;档案信息的存储时间等。
摘 要 在事业单位人才选拔与任用方面,人事档案为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此,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事业单位改革深入的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而且很难满足事业单位改革需求。为此,必须要积极采取完善措施,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文章将体育类事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事档案 管理工作 探究
在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领域也呈现出繁荣的发展态势,以期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基于此,工作创新也突显出自身的重要性。其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很强,不仅涉及到档案收集整理与保管、鉴定以及统计等多种内容,同样档案管理工作也十分关键,在人才考核以及选拔方面可以提供更为真实的参考依据,关乎人力资源开发及实际利用效率。特别是在体育类事业单位当中,必须要认真地贯彻并落实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创新措施,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问题解构
(一)基础设施不健全
现阶段,体育类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传统纸质版人事资料与电子档案。但是,不同部门在人事档案信息化方面的需求不同,且部门间互相独立,所以,呈现出各自为政的情况。由于不同部门所使用的软件难以联系与交流,导致管理软件本身的规模化与通用化特点无法发挥自身作用。另外,电子录用档案基本的配套设置并不完善,基础仪器数量不充足,严重制约了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同样也对事业单位本身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管理标准不合理
现阶段,体育类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具备规范且统一的管理标准,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标准的约束,并将标准当做目标与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而且工作效率也不高。当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事I单位各部门始终考虑自身特点与问题管理,并未综合衡量其他部门。由于不同部门管理标准存在差异,所以,管理标准不统一也不规范,无法共享人事档案的数据信息。
(三)人事档案利用率不高
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主要的目的就是向人事部门提供所需材料信息,为用人单位档案使用提供大力支持,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工作的开展。原有档案管理的内容资料相对安全与保密,所以,被调用的几率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就会忽视档案的重要性。但是,人事档案的作用就是为各级部门提供服务,能够将有价值的信息内容保存起来,所以,也是资料查阅方面的重要途径。然而,人事档案的实际利用率却不高,导致其仅处于形式化阶段,且档案服务的意识不健全,难以正确认识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
(四)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落后
在新时期背景下,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加快,而档案管理方式同样应与时俱进。但是,当前体育类事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录用方面仍然存在手工与半手工的操作方式,即便已经转变为电子档案,但是包含的内容仅仅是人员基本的信息材料,管理缺乏系统性,所以,并未实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另外,当前所采用的档案整理与分类的方法,甚至是相关规定都已经严重落后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数字化的发展需求。
二、全面完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同样应进行适当地改革与创新。通常情况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校对并整理以及归纳档案,所以相对繁琐与枯燥,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耐心。但是,人事档案工作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的选拔与任用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人力资源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人事档案工作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为此,要想确保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吻合,就必须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完善策略。
(一)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完善
1.对基础设备设施的完善。为更好地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完善的基础设备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应当充分考虑具体情况采取措施来满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需求,不断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机制。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而言,电子档案应当确保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共享。为了解决管理软件难以联系与交流的问题,必须要对电子录用档案基本配备设施进行有效地完善,确保基本设施的配备更加完整。只有基础仪器有保障,才能够全面创新人事档案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2.管理机制要标准且规范。现阶段,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重点就是要实现规范性与统一性。针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定要与具体情况相结合,确保针对不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进行有目的与有计划地处理,建立并健全人事档案管理机制。
(二)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
针对人事档案利用率不高的问题,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应当适当地放宽档案中部分不重要的信息,进而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相应帮助。另外,人事档案当中的人员基本履历以及工资等内容也可以开放,实现人事档案开放度的提高,为利用率的增加提供保障。这样一来,人事档案就可以将自身功用充分发挥出来,同样使得管理工作人员更加重视档案保管的作用,使得人事档案价值得以践行。
(三)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提高安全程度
因为档案管理工作要保证档案内容的安全与保密,所以,必须要有效增强管理的安全程度,积极构建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机制与法规,甚至是安全标准,以保证实现信息的安全。另外,还应当建立并健全人事档案的数据备份以及恢复机制,对档案的借阅制度予以严格规范,确保信息保存与使用的安全性。另外还应当定期组织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开展安全教育与安全技术的培训,使其自身的保密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在安全使用技能方面有所完善。最关键的就是要保证信息存储的安全性。最好将数字档案与纸质档案分开保存,在使用方面也尽可能地分开。
(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人才机制的构建
在构建档案管理人才机制方面,一定要针对档案人事部门工作人员展开思想教育,使其更加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其中,工作人员必须要正确了解人事档案工作作用与特点,进而给予人事档案工作大力支持。另外,还应当不断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配备完整人员设备,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体育类事业单位而言,在人才选拔与任用方面都需要有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作为重要前提。因此,在人事档案管理机制创新发展中,也必须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正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的重要地位,进而为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果元.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6(17):153-153.
[2] 李凤娟,牛颖.关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创新思路的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5(1):272-272.
[3] 沈全保.浅析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5(8):139-140.
[4] 赵晖.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5(11):363.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转变
在我国职业院校的自身发展过程中,人事管理工作一直是院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院校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职业院校的发展,传统形式下的人事管理工作已经无法满足职业院校的工作需求,存在诸多的弊端,给院校的良性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职业院校如果想要做好人事管理工作,就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使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转变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以此保证职业院校人事工作的整体质量。
一、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区别
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如果想要将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首先就需要对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分析,一般来说,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如下:
1.管理内容。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管理内容的不同。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主要以“事”为基本点,对于职业院校内部的人员进行的是“管、进、出”类型的管理工作。与之相反的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以“人”为基本点,将“人”看作是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资源,并对其进行开发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对“人”的管理。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由于重视“人”的发展,因此可以保证职业院校内部所有人都能积极参与到自身工作中去。
2.管理手段。在管理手段方面,两者也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在进行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管理手段是物质刺激与制度控制,通过对职业院校的工作人员进行金钱奖励及制度约束来实现管理目的。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要采取的是人性化管理手段,充分考虑到职业院校工作人员的个人情感与内在诉求,尊重每一个工作者,使其自身价值得到最大化体现。
3.管理技术。传统的人事管理,很少将管理工作与技术层面相结合,一般都是依照拟定的制度进行管理,存在较强的机械性,不够灵活、不会变通。而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采用新型的技术进行管理。如信息技术、测评技术、互联网技术、考核技术等,具有极强的先进性。
二、职业院校人事管理如何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
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及人力管理的工作者在认识到上述主要区别之后,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转变观念。职业院校若想将人事管理工作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首先就需要对观念进行合理转变。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一般是把职业院校内部的所有人看作为“经济人”,主要关注的是人自身的自然属性。但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于人性有完整且丰富的假设,不仅关注人性的内部片段,还对人性有全面的尊重和理解。因此,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切实保证后续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某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发现,随着院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无法满足院校的人事工作。在此背景之下,该校的管理者决定将人事管理工作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着重对工作观念进行了合理的转变。该校的人事管理部门,树立了“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事管理的核心内容”的观念,在此基础上,该校的人事管理人员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计划进行了分析与编制,并且设计了合理的薪酬制度,使人事管理的职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由于该校的人事管理观念发生了变化,因此后续的管理方法、管理目的与管理结果都产生了相应的转变,为该校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该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有了合理的开展环境。
2.建立激励机制。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通常都是采用金钱、物质激励的形式,激励手段相对比较单一,无法满足现代职业院校的深化发展,自然也就无法达到预想的激励目的。职业院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应对工作人员进行物质激励之外,更要认识到精神激励的重要作用。在马斯洛理论中,人的需求主要被分成了五个层次部分,即生理、安全、情感归属、尊重与自我实现,这一理论反映的就是人们基本的心理规律与行为规律。在职业院校的工作开展中,教职工是最为重要的核心资源,是学校价值得以体现的基础。职业院校的管理者应当认识到,除了要满足教职工的物质需求之外,还应当努力满足其精神需求,只有教职工的物质、精神需求都得到满足,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被积极调动起来。这样,教职工才会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还会主动对工作进行创新发展,以保证教学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某职业院校为了将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该院校的管理者与人事管理人员除了对教职工进行物质激励之外,还很重视对其进行精神激励。人事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对教职工的个体需求进行了调查与掌握,根据不同教职工的个体需求,来采取不同的激励形式。这样,不仅保证了激励工作的针对性,也使教职工认识到了自己在院校工作开展中的重要价值。该院校的教职工在自身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该校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顺利的开展。
3.加强职业管理。职业管理这项工作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之间的重要区别表现之一,也是职业院校内部人事工作的新职能。职业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指导教职工进行职业计划的拟定,并且在培训管理、绩效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实现教职工的职业计划。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帮助教职工拟定职业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协调目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确保教职工的工作计划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是协调一致的,让两者相结合,成为一个共同的利益体。教职工的职业计划目标一定要与职业院校的发展目标一致,如果两者之间出现严重的脱节,教职工的职业计划目标就无法得以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无法达到教职工的预想目标。
3.2实事求是。职业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帮助教职工拟定职业计划的过程中,还需要做到实事求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帮助教职工正确认识自我,并对自身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分析。在此基础之上,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就可以以此为前提制定个人职业计划,保证计划的可行性。
3.3动态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帮助教职工拟定职业计划之后,还要注重其动态发展,在教职工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职业计划进行合理的修改与完善,以保证职业计划满足不同时期的教职工发展需要。
三、结语
职业院校的人事工作具有较强的重要性,传统的人事管理目前难以适应职业院校的工作发展,需要院校的管理者对其进行改革。职业院校应当认识到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区别,在此基础之上,院校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来将人事管理转变为人力资源管理。职业院校可以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还可以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以此保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秋娟.关于推进学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3(04).
[2]李娟娟,曹红霞.试论职业院校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J].科技信息,2013(24).
[3]黎莉.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探讨——三峡电力职业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新措施[J].经济师,2011(11).
Abstract: Since long, our country dossier supervisory work relative lag, existence dossier consciousness is weak, the control system not to be perfect, the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s to provide the insufficiency, the hardware condition meets the file safe storage requirement not completely, the informationization, the modernized level not higher ques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has limited the dossier function display.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regarding this, in view of these questions, proposed strengthens the university dossier supervisory work comprehensively several suggestions.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信息化建设
Key words:The university dossier management dossier control system informationization constructs
作者简介:张丽娜(1981―),女,汉族,陕西宝鸡人,黄冈师范学院人事处,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一、目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机构及人员的人事档案意识薄弱,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人事档案就是裁剪、装订、保管等事务工作,与教学和科研没有直接联系,不能为高校创造经济效益,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干部调动或提拔时的查档工作就行。因此,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默默无闻,很少有人过问,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应有的理解与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2、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有的高校没有明确制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缺乏系统、完备的规章制度;有的只有查(借)阅制度;有的虽然制定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在工作中无法落实,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管理队伍有待加强。随着高校师资队伍的不断壮大,教职工人事档案数量增多,个人材料进档频繁,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但由于重视不够,高校人事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少数有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兼职人员也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导致高校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这将不利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4、人事档案保管的硬件条件不能完全符合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档案库房多是普通办公用房,有的把档案库房安排在办公楼顶楼、底层或者地下室,档案长期受到高温潮湿的危害;库房门窗多为普通门窗,封闭不严,起不到防盗、防光及控制库房温湿度的作用,没有配置档案安全保管“八防”设施,与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差距很大。
5、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很多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一些人事档案室的电脑仅局限于打印档案目录,无法进行人事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由此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这些问题的存在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严重冲突。
二、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人事档案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的人事档案意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真正从思想上引起广大教职工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经常了解档案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组织上、制度上给予保证,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人事信息,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人才评聘等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具有前瞻性、参考性的人事档案信息,真正把人事档案部门转变成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职能的人事档案信息中心。
2、要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人事档案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紧密围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结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对人事档案的接收、传递、保管、查阅、档案材料的收集、审核、整理等环节做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档案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断规范人事档案管理。
3、增加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首先,高校人事档案部门应该落实有专人负责,根据档案册数的增长配备足够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归档、建档及对档案材料进行开发利用。其次,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工作人员严守工作纪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4、加强档案保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按照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配备档案柜和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人事档案的完好保存。
5、加快高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依靠现代化科技手段实现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充分听取人事档案工作第一线人员的意见,选用适合本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管理软件,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查询系统,对相关管理部门和个人设置访问权限,利用网络平台了解人事档案信息,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公开。这样不仅可以使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从繁杂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检索工作中解放出来,而且可以更快捷、更准确地为人事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全面加强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促进档案管理尽快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从手工操作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从实体档案管理向虚拟档案管理转变,使档案管理者向信息管理者转变,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事档案工作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焱,改革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云南档案,2008.3
[2]潘廷将,试论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8.4
基于网络信息化为时展的背景,对于我国档案管理具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上。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对于医院长久发展而言具有必不可缺的地位。随着网络时代的作用,对其管理方法与存储方式都带来极大的推动,在网络信息的影响下,使我国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更加规范、合理,进而增加医院内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以及实施效率。
一、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概述
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地位,并且在我国各个行业都有其身影,为了增加巩固工作的信息化脚步,应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对人事档案工作做到最佳,这是国家发展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必然走向。在平?r的人事管理的工作开展,众多的人事信息形成了一个整体,这类信息一直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整理,这在医院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就容易出现信息分隔的现象,导致信息内容欠缺,信息也不能得到及时的共享。若想要改变此种情况,首要任务就是针对其构建一套较为健全的管理机制,应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管理医院内部的人事档案,进而提高医院人事信息的应用效率以及管理的规范性。
二、基于网络化时代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影响
1. 提高工作效率
医院人事档案的管理是一些极为繁琐且复杂的工作,并且其中的工作有一部份都是通过一些基础性的劳动,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又可以分开为两项,它是档案管理与人事管理的结合体,使得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能出现一定偏差,传统的管理手段对于人事档案的管理是需要耗用大量的精力,但是自从信息化网络的出现,对于传统的人工基础性管理可以被计算机而替代,既耗时又耗力的档案储存工作以及档案查找工作,当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以后,可以快速的实现工作目标,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 资源信息实现高度共享
陈旧的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主要的劳动力是员工,除此之外,还有由于计算机进行简单的管理,只是采用一些基本的软件对其进行整理,即使有条件状况良好的医院,建立了人事档案的数据库以及管理机制,但是因为科室的不同、职位的不同、级别的不同对其应用范围、内涵以及认知有所不同,在数据资源上无法实现高度共享。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对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对于医院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基于网络化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构建,对于医院的医务人员的信息进行详细记述,并且对于人事档案工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进行准确清晰的整理,在人员的业绩考核上、薪资管理上以及人事调动等,将以上信息都基于一个系统之中,使医院内部可以实现一体化管理,利用这个系统为职工的业绩考核、薪资管理、人事调动等工作提供服务。
3. 提高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运用效率
在医院人事档案的传统管理一般是通过纸质材料进行记录的,但是利用纸张记录的数据信息,在携带营业上是非常不便的,在传递方面更是存在众多问题。在网络信息化为时展的背景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与建立上奠定了一定基础,使医院人事档案的资料不以纸质的形式流传出来,而是通过磁信号或是数字信号将其体现出来,这对于医院的人事档案在传送与使用上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除此之外,利用不同的需要对人事档案的系统进行运用,是可以对其进行及时分析与整理的,在人事档案资料的共享上可以达到高效的程度,进而促进医院人事档案资源的应用效率,基于此来推进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开辟新纪元。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1. 加大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管理力度
基于网络信息化为发展背景,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革新,不仅提供了便捷有效的管理手段,对于数据的准确性也带来了一定保障,但是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为互联网属于开发性网络,对信息保密性不够高,对医院人事信息容易造成泄露,容易为医院埋下隐患。如今有很多医院有在建设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但是在建设中,缺少了对于安全的重视,如此一来就会造成信息丢失、混乱等情况发生,给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严重的话也会带来一定损失。除此之外,利用电子形式来对人事档案信息进行保存,若是系统文件出现新版本对于旧版本的辨识度与可容性等会有一定的影响,非常容易造成医院宝贵的人事档案出现缺失或是损坏,所以务必要应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与手段来规范人事档案信息存储,基于对医院人事资料进行充分利用与分析,高效地处理纸质档案资料向电子资料的转化,利用网络信息化更好地管理好医院人事档案,确保其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2. 加大人事档案管理建设力度
若想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基于网络信息化为基础环境中顺利实施,首要任务就是要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其进行保护。在医院内部中负责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的部门与形成人事档案管理的个人或是部门之间都存在比较复杂的关系以及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要构建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以此来确保人事档案的收集、储存、整理都是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只有满足法律的标准对于人事档案的存储才具有一定价值,依法管理人事档案是保障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方法。在医院内部加大各个部门负责人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使他们充分了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具细,并且大力开展对法律法规的学习以及培训,同时要根据各个医疗部门以及社会领域的不断革新对医院人事档案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探究,建立符合医院长久发展的实行计划,构建完整的规章制度,以此来保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基于遵纪守法的基础上开展的。
3. 树立工作人员的现代化理念
在医院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一般是以无私奉献来著称的,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意识上比?^封闭,若是想做好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在传统向现代化的转变。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在思想理念上对于传统理念的摒弃,基于行业发展的形式与技术的创新需要对其进行全面了解,这样才会形成现代化理念,对于医院的制度要进行不断优化与革新,这样医院的发展才会有所前进。将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与当下新兴技术相结合,使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的转换为开放式,对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要树立一个时代不断发展医院档案管理手段随之革新的理念,这对于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由传统转向新型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对一些有关计算机的管理技术进行了解与学习,学习的同时要注意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要避开传统理念的影响,将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彻底的摒弃,进而向开放式模式发展,充分利用经济时代中所含有的知识内容,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与新兴技术进行有效融合,进而使医院整体工作顺利实施。
4. 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
尽管科技的不断发展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行具有不可或缺的位置,但人力资源在医院的各项工作的实施中依旧占据着主置,所以要做好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务必要加大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与基于电子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作理念的建立,这是做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核心,因此就需要建设一支专业性强、整体素质高的人事档案管理团队。负责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员工要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有关于管理方面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文化,使自己拥有更多的知识储备,进而提高工作人员分析事物的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等。对于医院的人事档案管理团队要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使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有一个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而增加其思想觉悟,基于一个饱满的热情来对待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因此对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是要依附一个高专业、高水平、高素质的团队来进行管理,才会使人事档案存在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关键词:人事档案;人力资源;价值
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是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企业内部人力实施有效的组织、调配和培训,使企业内部的人力和物力达到最佳配置,进而优化企业资源,为综合考察和正确选拔人才、干部提供有效依据。同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需以人事档案所提供的正确信息为基础。因此,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高低,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目前我国在人事档案管理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难度,故需采取有效方法,提高企业人事档案的价值,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一、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逐渐升级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并成为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同时人事档案也是企业招聘、使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尽管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取得较好发展,但是其人存在诸多不足,如其发展主要体现在企业规章制度的完善方面,对于企业人事资料的应用,改善却极其缓慢,造成人事档案管理的价值无法得到真正发挥,也致使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出现僵硬化和模式化等问题。人事档案管理的中心是人,而人力资源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造成现阶段人力资源管控凌乱、规范性较差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中小企业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大,企业内部人员的稳定性差,导致其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难度剧增,并且在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以绩效考核或者考勤衡量等指标为主的现象。同时人员流动性大和单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等,都会增加人事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二是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僵化:大型企业尽管不存在人团流动大的问题,且其内部人员的结构比较稳定,但是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中小型企业相比,其工作量更大,进而更难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深入到人事档案的管理中[1]。
二、人事档案的人力资源价值分析
通过我国现阶段的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可知,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且会影响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对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完善,可有效弥补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不足,促使企业人力、物力得以优化配置,为企业的健康运营打下坚实基础。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对人事档案的人力资源价值进行合理分析:
(一)健全人事档案,确立人力资源的基本地位
针对现阶段人事档案管理中记录范围较窄的问题,大部分中小企业可通过托管员工人事档案的方式,即将企业员工的人事资料直接委托给其他部门或单位管理,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达到节约管理成本的目的,但是会使人事档案管理更加分散,不利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中小企业想要发挥出人事档案的应用价值,就需要确保其不被分散,并保证人事档案管理的内容得以定期更新,以便能忠实地反映出员工的现状,以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真实、客观的依据。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中小企业需秉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将员工的状态资料纳入其中,并允许图像、备注、附件等多种档案管理方式的存在,同时需将人事调整、人事培训等资料记录在案,进而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依据[2]。
(二)构建先进的档案平台,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的充分利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事档案管理也引入计算机技术,并实现了数字化管理,其产生的价值有两点:一是能实现纸质和电子档双重备份,使人事档案材料的保存更加妥善,同时与传统的管理方式相比,数字化的管理方式更加便捷,且在信息的更新和查看方面,也更加方便;二是数字化管理具备快速传输能力,可使人事档案信息流动于多个用户之间,方便更多的人阅览。但是人事档案数字化管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档案信息被局限于较窄的范围内,信息共享的功能并未实现,不利于企业内部的人才培养,因此,构建先进的档案平台显得极其重要。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中拥有比较先进的档案平台,可对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分类管理,使更多的人具备阅读的权限,进而发挥出人事档案的价值,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效方法[3]。
(三)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人事档案的安全性
在人事档案的管理过程中,需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而使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确保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使其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真实、合理的管理依据。同时在使用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需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保密性强或者敏感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使数据共享更具安全性,以此提升人事档案信息的可靠性,进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顺利进行[4]。
三、结束语
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体现在其是企业考察和合理使用人才的依据,因此,人事档案在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具备重要作用,故完善和规范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可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起到重要作用。尽管目前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诸多不足,但是其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仍不可忽视,因此,企业需从健全人事档案、构建先进的档案平台和提高人事档案的安全性这三个方面出发,提升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中的价值,发挥出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作用,实现人力资源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霞.人事档案的人力资源价值分析[J].卷宗,2013(6):5-6.
[2]刘海梅.浅谈人事档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市场,2014(9):59-60.
摘要:人事档案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当前的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着法制化水平不高、技术手段落后、社会效益低下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政策和制度创新、技术手段创新、加强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和做好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以促进我国人事档案管理事业健康发展。本文着重从人事档案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对策,一般持续改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关键词 :事业单位 人事档案管理 对策
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内容,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整理后组成的文字材料,它记录着干部个人成长的“轨迹”,是历史地、全面地了解识别干部和正确选用干部的基础。档案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更好地为党的组织、人事工作服务,值得干部人事部门思考和研究。
一、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信息的汇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即对工作人员的档案信息进行管理,使其为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及数据支持。人事档案信息作为一种基础支持性信息,其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具有向管理部门提供人员保险办理信息、人员申报职称、人员工资调整、退休办理等多项功能,同时对事业单位职工不良行为等情况进行记录,为人员任用工作提高可靠的数据支持。
其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具有较强的详实性,在对领导干部进行任免、调动等工作时档案信息具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作用,档案信息中包括人员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思想品德、特长爱好以及工作业绩等各方面表现情况,是支持干部提高、任用等工作的重要信息。同时事业单位人事档案信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对优化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结构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
二、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事业单位转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待解决。在我国事业单位的逐渐转型过程中,人事制度也面临着改革,单位内部机构以及各部门人员竞聘、岗位调整、公开公开招聘、履历、工资、党团、奖惩等,使得单位内部原来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工作都需要专人长期细致的工作。同时由于大多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身兼数职,导致档案管理质量难以提升。
2.人事档案管理硬件不足。由于经济因素和办公条件的制约,虽然管理部门掌握着上千份重要的人事档案,但却并没能实现库房、阅档室和办公室的分开管理,甚至档案库房缺乏必要的防盗设施以及加湿器、去湿机等重要硬件设施。
3.专业管理人才队伍待充实、管理手段待提高。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仍以兼职、监管的形式进行,对人员业务能力、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等方面的培训资料未能入档,使得人事档案管理缺乏、客观性。同时,在硬件配备方面未实现档案库房、管理办公室以及阅档室三室的分离,防盗门窗、温湿度表以及去湿器等硬件设备不齐全。
4.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目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未将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有效运用,还未将计算机的功能全部发挥,只是在材料目录的录入方面进行应用,而信息化功能尚未得到开发。
三、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加强领导、将档案管理列入议事日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应当加强与人才服务机构间的交流沟通,同时也需要做好与其他部门机构间的交流工作。部门领导应加强重视,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突出,切实对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有计划、有目的地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积极性。此外,对于流动人员在其以往从事过的各项工作中所形成的档案材料,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以及收集流程,从而可以及时、快捷并全面地收集流动人员在各项工作中所形成的档案材料。同时,要改进针对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管理体系,为需要者提供更快捷、方便的服务。
2.配备齐全的硬件设施。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在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内,并保证经费切实使用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利用办公楼拆迁等机会提高档案管理的基建设施水平,以“三室”分离作为基本的工作要求,完善防盗门窗、温湿度表等基本设施。
3.建立档案管理专职人员队伍。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一直在持续深化,与此同时,各单位的技术晋升要求、干部考察以及制度变革等等方面均需要对应的人事档案材料,导致人事档案材料的总量与种类也在持续地增加。因此,这种形势对于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等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是人事档案工作的基础,相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也就需要加强自身的工作水平与工作效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但需要全面、及时地收集、整理相关的各种档案材料,还需要及时地处理那些未达到归档要求的材料,以确保人事档案的全面性、现实性以及真实性。此外,还应加强“三龄一历”的审核工作,以高指标、高水平促进档案管理的长效性得到提升。从思想认识层面加强提升人员总体素质,坚持“遵守制度、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严守纪律”的工作原则。
4.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资源库,最大程度发挥出各类资源的作用并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是新时期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对提高管理效益、人员工作效率以及延长人事档案寿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因此,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应积极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先进设备及科学技术提高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时效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不属于保密范围的档案信息进行公开和共享,以实现提供优质服务的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对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在新形势下,推进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创新受到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事业单位应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以人才市场发展趋势为依据,积极引进现代档案管理模式,转变管理理念,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一)人事档案管理
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是指企业通过记录内部每位员工的工作信息、个人及家庭信息等主要内容,在企业人事活动过程中记录员工的成长经历、工作表现及思想品德,一员工个人为单位进行保存,为企业后续的信息查询提供方便。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目标在于管理、开发及利用企业人事档案中包含的主要信息及内容。企业业务档案管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
(二)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高层决策人员在企业宏观发展战略的指引下,通过人力资源职位及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依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在获取相应的人力资源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手段,对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一定的培训、配置、考核及激励等,在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现阶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主要有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劳?庸叵倒芾怼⑿匠暧敫@?管理等几个方面。
(三)人事档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包括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企业可有效的了解员工,通过对员工信息的初步掌握,对企业员工进行综合的分析,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的有效开展,以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基础,企业优秀人才的选拔工作也以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为基础。人事档案管理记录了员工详细的资料及信息,是反映员工发展情况的关键信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及对象是人,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与设计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为依据,注重企业内部人员潜力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动态性、现实性、机密性及真实性的特点,使企业用人过程中进行人才考查及衡量的依据,是企业实施人力资源分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企业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以其人事档案管理为依据,通过人事档案管理进行人才优劣的判定。
二、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企业内外部员工整体质量的提高
企业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主要有内部招聘及外部招聘两种方式,企业的内部招聘在人才选拔过程中主要从企业内部员工中进行选择,而企业的外部招聘主要从高效及社会来进行企业人才的招聘,企业的内部招聘过程中,招聘人员忽略员工自身的专业级资质,随意招聘老乡及校友,这种现象造成了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不利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企业通过有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员工的整体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合理的招聘企业人员,避免人员招聘及任用过程中的违规操作现象,保障企业员工的质量,企业人员的内部招聘过程中,通过对人事档案管理资料的分析,可实现合理的内部员工选拔与任用。
(二)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开展
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包括了企业内部的人才结构、人才数量及人才水平等方面的综合信息,企业通过有效的人事档案整理工作,可有效地进行企业人才的分类,实现企业对人力资源存量及具体情况的了解。例如,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对企业内部员工流动及退休人员的情况进行分析,帮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时把握企业内部人才流动情况,为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规划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因此,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开展,实现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
(三)有利于企业开展有效的员工培训
企业为实现内部良好的运行状态,时常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而企业培训的效果,在于企业是否有效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员工培训具有针对性,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企业了解员工的教育背景及工作需求的主要途径,在企业内部的年轻员工,其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企业应注重对其进行新知识的培训,但年龄较大的员工一般对企业的知识培训存在较大的抵触心理,企业应对其开展健康保健培训,以充分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
(四)帮助企业开展跨地域文化管理
在企业内部,其员工一般来自于不同的地域,企业文化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因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注重了解并分析员工带来的地域文化,促进企业内部跨地域文化的管理,避免企业内部发生文化冲突,推动企业员工间的相互了解。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通过对员工籍贯及工作经历进行详细的分类,分析员工的文化特质,对员工未来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并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促进企业的跨地域文化管理。例如,企业可通过安排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交流,促进员工间的合作,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五)有利于企业对员工实行有针对性的激励手段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中员工的档案资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详细来了解每个员工工作需求的依据,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企业员工具有不同的需求层次,企业通过员工档案资料的详细分析,就可以了解员工的现实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手段,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结语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措施
一、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人员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相关工作者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是一直阻碍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提高的最主要因素。大部分工作者觉得档案管理仅仅是一种单一搜集资料、存储信息的工作项目。不论是执行体制、部门设立、人员配置还是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没有办法达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引发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档案管理问题,具体反映如下:首先,我国的高职类院校大部分都出现了编制、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大多数高校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没有设置专门机构,也未能分配专门人员展开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调用非专业人员兼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及有效性的提升。其次,一些国内高职院校未能依据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也没有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查询等构件健全的管理机制,同时对档案管理者、档案材料保管部门等没有实行赏罚分明的监管、审核制度,不能将责任落到实处,不利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再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所投入的资金不多,很多学校甚至没有设置档案管理专项经费,很难符合档案管理人员正常业务培训、档案管理设备等的基本需求,进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增强以及办公条件的改善。(二)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养不高现阶段,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者普遍存在着专业技能、文化水平等较低的现象,和当前的档案管理需求具有很大差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设置专人专岗负责档案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选用另外一些岗位的非专业人士,因此大部分人都是边学边干,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十分常见。由于多数单位或机构管理层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关注,再加上认识不到位,令档案管理者的地位较低,进一步造成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主动性得不到提高,更加缺少责任心,偏安现状。除此之外,由于负责档案管理的工作者大部分存在学历不高、年龄结构偏大等状况,从而拉低了整个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档案事业的发展。(三)管理模式不够先进,工作效率不高由于校方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关注,投入资金较少,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依旧采取以往的手工作业模式。管理者因疲于应付档案资料的搜集、归整等,缺少用于档案管理形式变革的时间和精力,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步入到信息化时代后,电子科技在现代化办公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这也会导致资源浪费严重、管理效率降低。
二、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增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管理层的重视是搞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保障,所以,校方领导应当关注此项工作,自觉做到认识全面深入、组织措施到位,将人事档案管理真正纳入到校方发展的年度计划及人员岗位标准中,同时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当做校内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度目标中,和院校另外一些行政工作进行统一规划、考核。(二)构建并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机制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十分严谨的工作,必须在建立完善的认识档案管理体制的基础上,才能够逐渐实现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所以,高职院校必须尽快构建起相对应的规章体制,从人事档案信息的收集、整合、归档到档案资料的查询、保管等多个方面制定有效的管理机制。除此之外,还应当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定期审查与考核,在此基础上成立档案管理领导小组,以便于对档案管理人员、机构等进行审查、指导等,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发现,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总而言之,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真正秉持依照制度行事、遵守规定的原则。(三)增强档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养,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首先,校方应当设立专人专岗负责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打造一支素质更高的专业团队。上文提到,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机密性、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具有复杂性、乏味的基本特征,这就给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要想更出色地完成工作,管理人员自身必须具备高度责任感、热情,以及足够的专业技能。高职院校在人员的选用环节中应当尽量选择责任心和事业心更强、乐于奉献的人员管理此项工作。其次,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素养。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较强,因此校方必须重视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持续加强这一工作团队的建设,令档案管理人员具备更扎实的专业技能、更深厚的理论积淀。另外,加强对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队伍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特点,我们必须全面意识到此项工作对各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作用,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意识的提高、档案监管机制的完善,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吴艳萍.浅析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2)
一、目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机构及人员的人事档案意识薄弱,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相当一部分人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认为人事档案就是裁剪、装订、保管等事务工作,只要不丢失、不泄密,能应付干部调动或提拔时的查档工作就行。因此,使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变得默默无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应有的理解与重视。
2、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有的单位没有明确制定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缺乏系统、完备的规章制度;有的只有查(借)阅制度;有的虽然制定了制度,但由于管理不规范,在工作中无法落实,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管理队伍有待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任务繁重,但由于重视不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少数有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兼职人员也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导致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这将不利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4、人事档案保管的硬件条件不能完全符合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档案库房多是普通办公用房,有的把档案库房安排在办公楼顶楼、底层或者地下室,档案长期受到高温潮湿的危害;库房门窗多为普通门窗,封闭不严,起不到防盗、防光及控制库房温湿度的作用,没有配置档案安全保管“八防”设施,与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差距很大。
5、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很多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一些人事档案室的电脑仅局限于打印档案目录,无法进行人事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由此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
二、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1、加强人事档案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人事档案意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真正从思想上引起广大职工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经常了解档案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在组织上、制度上给予保证,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使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人事信息,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人才评聘等重大人事决策提供具有前瞻性、参考性的人事档案信息,真正把人事档案部门转变成具有较强综合服务职能的人事档案信息中心。
2、要建立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人事档案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紧密围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结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相关制度,对人事档案的接收、传递、保管、查阅、档案材料的收集、审核、整理等环节做出明确而严格的规定。档案工作者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不断规范人事档案管理。
3、增加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断提高人员业务素质。首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部门应该落实有专人负责,根据档案册数的增长配备足够的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归档、建档及对档案材料进行开发利用。其次,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要求工作人员严守工作纪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充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4、加强档案保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设立专门的档案室,按照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配备档案柜和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人事档案的完好保存。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的主要精神
5月26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会议学习了人事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对当前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作了介绍,就如何准确把握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问题作了说明和强调,进一步明确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目标和要求,该项工作分三个时段完成,即:6月30日前上报全县的实施方案,8月31日前各事业单位上报实施方案,12月31日前完成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要求全市各单位和县区政府要严格按照市里的安排部署,按时按质完成全市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二、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是各类人才的重要聚集地,是实施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阵地。多年来,事业单位为促进我县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原有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在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对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和创新,是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做好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关系到全县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对促进*经济社会实现追赶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起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聘用制度是以岗位为基础的,岗位设置是聘用制的前提,只有按岗聘用,才能真正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岗位设置管理就是要在事业单位建立一种既区别于党政机关,也区别于企业,并充分反映从事专业化服务特点的新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20*年,国家人事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其实施意见,20*年1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均提出要在事业单位开展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提出了通用的岗位等级,为事业单位千差万别的岗位设计了通用的等级标准和基本任职条件,为人才成长搭建了通道;阐明了岗位设置与岗位聘用的关系,为实现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创造了条件;明确了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为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提供了政策依据。这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是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是一项制度上创新和重大的政策调整,这一制度的确立,为事业单位把聘用制度作为基本的用人制度,把岗位管理制度作为基本的人事管理制度奠定了基础。
第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着力点是改革制度、严肃纪律、规范秩序、完善机制,核心是建立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突出岗位绩效的激励功能,把过去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变为岗位绩效工资制,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与岗位结合在一起的,薪随岗定,这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与人事制度改革密切配套,体现事业单位特点的制度设计。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实施新的工资制度、规范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的基础。20*年国家下发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及办法,提出了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要求,新的工资制度是对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因此,必须抓紧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为下一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推行奠定基础,确保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第三,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选人和用人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岗位是选人的前提,是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重要条件和依据。公开招聘制度作为事业单位选人的一项基本制度,在为事业单位选拔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岗位是聘用的基础,岗位设置直接关系到聘用制度的实现,推行聘用制度,加强岗位管理,必须从规范岗位设置入手,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经过试点、探索和实践,推进步伐进一步加快,政策日趋完善。实践证明,公开招聘有利于在全社会创造公平、公正、择优的竞争环境,杜绝人事腐败现象,在提高事业单位人员素质,促进事业单位发展上起到积极的作用和良好的效果。
三、突出重点,准确把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政策和文件要求
*年,中央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针对事业单位存在用人机制不活、效率不高和实际存在的干部身份终身制的情况,提出了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的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20*年以来,国家人事部下发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今年2月,昭通市委办公室和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昭通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我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了《*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经昭通市人事局审核批复,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已联合行文下发到各单位。这些政策对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制度建立都进行了明确规定,为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提供了相关的政策和文件依据。一是明确了岗位类别的设置。统一了事业单位通用的三种岗位类别,即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并分别提出了三类岗位设置的基本原则。管理岗位的设置立足于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立足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专业要求,符合专业技术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立足于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满足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二是明确了岗位等级的设置。根据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依据岗位性质、权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的不同,对事业单位三种类别岗位分别划分了通用的岗位等级。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这样的设置使事业单位的岗位划分更细、更明确、更具体。三是明确了岗位结构比例设置。岗位结构比例是不同类别、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是不同类别、不同等级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关系。岗位结构比例有两类,一类是岗位类别的结构比例,一类是岗位等级的结构比例。四是明确了岗位设置管理体制。在岗位设置管理中,人事部门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和组织实施。事业单位是岗位设置管理的主体,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自主确定本单位具体工作岗位的等级,在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下,自主制定岗位任职条件,自主聘用人员。各乡镇、各部门和各事业单位要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政策和文件,在实施过程中,突出重点,准确把握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相关的政策和文件要求:
一是坚持重在确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制度。岗位设置对每类岗位确定了通用的岗位等级,规定了基本的管理办法,构建了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事业单位作为岗位设置管理的主体,要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把确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基本制度作为实施工作的首要任务。
二是坚持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配套。建立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是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紧密结合的。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岗位与岗位工资一一对应,岗位设置、岗位聘用与工资待遇紧密结合在一起。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保证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落实到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保证了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施的实际效果,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在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中,必须坚持与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配套。
三是坚持与现行政策规定相衔接。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必须既坚持改革的方向,又要注意处理好与现行制度和政策的衔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虽然已经明确,但很多新的制度和政策仍在创建过程之中,过去一些有效的政策在过渡时期仍然会继续执行。这次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设置的等级与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级别是相对应的,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在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框架内划分,工勤技能岗位等级与现行的工人技术等级相一致。这种制度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尽量减少与现行制度产生矛盾和冲突,有利于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在坚定不移地推进岗位设置管理的同时,认真处理好与现行制度、政策的相互衔接,确保政策执行不脱轨、不走样。
四、强化措施,确保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稳步实施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事关我县事业单位功能和社会作用的发挥,事关事业单位新型人事制度的建立,事关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事关全县事业单位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各乡镇、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全力抓好此项工作的落实。
一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确保工作顺利完成。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为确保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顺利完成,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明确责任,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负起责任,严格按照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加强对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各级各类事业单位要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规定,确保本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二要严格程序,严肃纪律,确保各项政策较好落实。岗位设置管理涉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各个方面,涉及到人事制度改革的各个环节,政策性强、程序复杂。实施岗位设置管理,严格执行政策是核心,严格工作程序是关键,严肃人事纪律是保证。要加强学习,掌握政策规定、熟悉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对在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加强请示汇报,及时沟通衔接,不得随意开“口子”。人事部门作为综合管理部门,对不按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将不予确认岗位等级和兑现相应的工资待遇,情节严重的,要通报批评,按人事管理权限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岗位设置管理的各项政策和规定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