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教学笔记

高中教学笔记

时间:2023-04-18 17:4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教学笔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教学笔记

第1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策略;指导运用

在高中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环境、非智力因素、遗传等因素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尤其在高中生物学习中,由于高中生物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需要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具有极强的实验操作能力。

一、课堂教学中学习策略含义

迄今为止,学习策略无明确定义,但由长期教育实践可得,学习策略包括学习技能或学习方法,不仅仅是学习事件,而是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过程,可促进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具体学习策略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运用可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进行分析。

1.高中生物教师方面

(1)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策略。高中生物是一门理科科目,教材内容更注重自然观察、互相讨论,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开展基础,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尤其适用于高中生物实验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3~4个人为学习单位,利用动态高中生物教学因素促进小组成员互相学习,同时将小组成绩作为教学评价标准,从而促进生物教学目标的达成。

(2)采取情感教学策略。我国多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新n改下,高中生物课程目标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态度与情感,要求高中生物教师明确价值观、态度、情感方面的具体培养目标,同时指出了与时代特点相符的教学评价建议。

(3)采取“先学后教、先读后导”策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注重引导学生自读感悟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高中生物教材明确指出了每一章节的学习任务与目标,重难点内容层次分明,同时穿插了较多的教材拓展内容。

(4)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促进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学生生物学习效果。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征,在课堂上保持严谨的师生关系,在课后与学生保持友好的朋友关系。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切忌一板一眼,要保持亲切的教学态度,适时给予学生赞扬与鼓励,关心、帮助、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

(5)创新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与探索性,因此,为提高教学效果,高中生物教师需创新教学模式,要在“教会”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会学”。

2.学生方面

(1)做好课堂笔记。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即使在课堂学习中理解并掌握了相关教学重难点,但若未做好课堂笔记,则不利于知识的长期储存。因此,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较重要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可降低语速特别强调,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笔记记录的内容为:记录重难点,记录课堂重要的拓展知识点。

(2)标注着重号或画线。对高中生物教材内容的重要部分标注着重号或画线,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区分教材内容的关键词、重点句子与非重点内容,进而有助于学生快速记忆。教师需在讲解过程中帮助学生判断重点句子,并做好详细注释。

(3)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课前预习、课中做好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定期回顾性学习等。①学生应养成“三提醒”习惯,即课前提醒:是否进行上节课程内容的复习,是否做好本节课程内容的预习;课中提醒:是否深入理解并掌握教师教授的内容;课后提醒;是否需要补充笔记内容等。②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当前素质教育中考试成绩仍然是评价学生的标准,学生要不断总结随堂测试、期中测试、期末测试试卷,甚至练习题中的错题与难题,可将错题与难题记录在专门的笔记本上,分析出错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弥补。

总之,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并进行充分运用,学生也要注重总结学习策略,形成适合自己的生物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与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2篇

高一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突出问题就是学习词汇方法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知识缺乏

在当今对英语的改革强调交际,在初中教材中就会有很多很长的句子,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流利地讲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但是,与此同时,教师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音的训练。大部分的初中生对语音还一无所知,他们记词汇的方法只是靠记忆,对单词的掌握过分依靠教师的讲解。因此,当他们进入高一之后,由于高中英语的单词量较大,教师不能一一讲解,因此学生对越来越多且较长的单词束手无策。另外,如果教师还是沿袭初中时期的英语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很难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因此,只有掌握了语音知识,才能对学生学习英语有更好的帮助。

2.孤立地记单词

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还不习惯把单词放到句子、文章中去记忆。学生只是反复地记一个单词,记下来之后过段时间就会忘。高中英语的词汇量很大,学生这样记忆会很累而且没有好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被打击,慢慢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把单词放到句子中会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记忆。

3.不知道分类掌握词汇

高一教材中每个单元需要记忆的词汇都有很多,再加上需要扩充的知识点和词汇,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如果要全部记住,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率低。尤其是学习优秀、积极上进的学生,希望把每个知识点都掌握,包括拼写、读音、用法,但是往往会适得其反,时间一点一点地花费掉,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

4.不清楚怎样有效地记笔记

高中课堂的知识容量大,这点与初中课堂有很大不同。在初中,教师在讲完知识点之后,还会反复强调和复习,学生不需要记笔记也可以很好地掌握知识。但是高中却不能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在高中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跟上教师的思路,否则就会掉队。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会让学生注意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基础知识点,提醒学生记忆。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在复习的时候,就会毫无头绪,分不清重点难点,复习效果差,不利于掌握知识,这也是高一学生的通病。

5.欠缺英语思维

很多高一学生认为要想学好英语,只需要记忆就行,把知识点记住就能学好英语。但是并不是这样的,英语教学中还有一些词法、句法,单靠记忆是不行的。要想学好英语,首先要打好英语基础,有英语思维。比如在学习从句时,如果没有对句子的结构进行正确的分析就不能准确的理解知识。许多高一学生受初中学习的影响,认为只要多做题,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感觉,学生把这种感觉叫做语感。其实真正的语感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只有多阅读,感受英语的语言氛围,才能够建立真正的语感。而学生所谓的语感主要是靠猜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二、应对策略

1.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英语课程是一门外语,学生不够熟悉而且也没有很好的语言氛围。对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显得很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尤其是高一的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相对初中变得较难的英语课程。引导学生面对困难,充满信心,努力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培养记的习惯。要教会学生记词汇。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利用音标记单词、在具体语境中记单词、分类掌握单词。也要教会学生记笔记。笔记是学生复习的依据。做好笔记,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好的笔记要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想要做好笔记,学生要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跟上教师的思路,记下教师讲的重点内容以及学生在教师讲解中遇到的疑问。课堂上的笔记最好是写在草纸上,到课下的时候再整理,实际上在学生整理笔记的过程也是复习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二,培养读书习惯。读包括朗读和泛读。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把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把每一个词响亮地念出来。朗读要求学生看着语言教材。并且大脑要注意词语的发音,然后再大声读出来。准确、大量地进行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听力,还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泛读就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不够的。教师要传授学生阅读的技巧,让学生自己阅读,领略阅读的乐趣,认真解题,掌握做题的技巧。

总之,高一英语是衔接初中和高中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当今的高一英语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高中教师要在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努力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第3篇

关键词: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94-02

初高中衔接课在近年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普及,也来越来越受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初高中衔接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受认同。首先,初高中英语学习要求学生达到的英语水平跨度大。根据新课程标准,学完普通初中课程应达到五级课程标准,主要内容就是只要能听懂老师用英语上课,能简单的会话,能读简单的文章,能写小作文就行。对其听说读写的要求较低。而学完普通高中课程应达到8级目标,即“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能就熟悉的话题与讲英语的人士进行比较自然的交流。能就口头或书面材料的内容发表评价性见解。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能自主策划、组织和实施各种语言实践活动。能自觉评价学习效果,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了解交际中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对异国文化采取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初高中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初中只要求简单的听说而高中对听说读写都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由于知识量的突然增大,许多学生到了高中就会出现词汇困难、阅读困难、语法困难、听说困难,甚至出现心理障碍、信心缺失等。所以在缺乏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情况下,学生在高一就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状况,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失去对该学科的兴趣。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英语在知识上进一步增加难度,词汇量大幅增加,出现大量难句、长句,还涉及较复杂的语法,课文篇幅急剧扩大,听说读写全面铺开。例如:在现行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Friendship中就有大量生词汇,该单元精读课文Ann's Best Friend的3~5自然段——安妮日记的原文中就有大量的长句和难句,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绘安妮当时的心境。所以初高中衔接教学更显重要。其次,初高中学习方式的不同使得初高中衔接教育非常必要。初中学习由于学生的年龄和心智成熟度还不够,主要是以教师教为主,更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而高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心智不断成熟,学生的理解力、判断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大幅度提高,所以高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高中学习较初中学习更能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之,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新教材难度大知识量多内容新颖,也就要求学生有些内容必须自学,且还要具有协作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英语学科,更为明显。高中英语学习必须学会预习和复习,课外阅读和平时积累,否则很难适应高中英语学习。初高中衔接教学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具体应有怎样的措施呢?通过教学,总结如下。

一、说明初高中英语的差异

主要说明考试题型的差异和初高中英语知识能力要求的差异,让学生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底。通过对高考题型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在高中学习中的方向。例如:高考中阅读分数比重最大,而且主要来自科技、广告、文学和哲理文章,让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对初高中知识能力要求差异的说明,让学生对高中学习困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例如:高考要求学生达到八级的词汇量,所以学生必须掌握词汇学习的方法,学会通过语境猜词义,掌握基本的构词法,按构词法进行记忆。

二、制定学科要求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制定出相应的高中三年学生学习的规范,进而制定出英语学习要求。这样能让学生尽快调整学习状态,适应教师的讲课风格,适应高中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1.学会预习。通常教师将第二天上课的内容提前一天公布于黑板上,并在第二天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检查。

2.学会记笔记。从上高中一开始,一定要指导学生记笔记,循序渐进,给足他们记笔记的时间。定期检查学生笔记使其形成记笔记的习惯。同时教会学生如何记笔记,在保证听懂的情况下选择性地记笔记。

3.学会复习。每天课前几分钟用于对前一天内容的抽查,以此督促学生对每天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定期测试,检查知识掌握程度。

4.养成课外阅读能力。即从高一开始每周精选3篇阅读,养成学生快速阅读的习惯。并在每篇阅读中积累常用生词和分析1~2个长句难句,让学生学会在语境中学习单词,循序渐进地提升了学生的词汇量和化解难句的能力。

5.实行加分制。说明加分减分原则,说明奖励机制,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三、复习英语基础知识

1.复习语音。主要是复习音标和相关语音知识。虽然在初中英语教学音标已经学过,但由于不是考试内容,很多老师只是匆匆带过,很多学生并未真正掌握。而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单词学习的基础,是自主学习英语必须掌握的知识,所以要想学生适应高中学习,拓展词汇量,提高自学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知识。

2.学习英语词类、句子成分和基本句型。在初中单词少,句子简单,所以一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英语中的词类、句子相关知识。但高中词汇量猛增,大纲中的词汇往往要求学生掌握词性和含义,所以学生们必须先了解英语中不仅仅是动词、名词和形容词,还有副词、连词、介词、冠词和数词。高中教材中大量的难句和高中语法要学习的各种从句都以英语基本的句子成分和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为基础,所以要求学生对其要有基本的了解。

第4篇

数学 特点 教学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1、知识的抽象性大

在初中学习的“函数”的基础上,高一又要学习“集合”、“对应”、“映射”等更为抽象的知识。高一的立体几何也削弱了直观性而突出了抽象性和空间的想象能力。这就是说思维要从直观,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过渡。

2、知识的密度增大

由于年龄的增长,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也在提高。同时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多而杂,这就决定了高中数学每节课的内容较初中时要多,即密度加大了。教师在教法上也随之有所变化。初中时教师常常把知识掰开揉碎地细讲,同时还选相当数量的习题去巩固这一知识;而在高中却常常是在新知识的开始阶段,例题即有一定的坡度。尤其强调知识的“以旧带新”和“横向,纵向的沟通、联系”。一节课下来,似乎是听懂了,但一遇到作业常常感到知识的运用不熟练,思路不通畅。似乎总感到新知识没有完全掌握,更新的知识又接踵而来。

3、知识的独立性大

初中知识的系统性是较严谨的,平面几何尤其如此,这个系统给我们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为它便于记忆,又适合于知识的提取和使用。因此,平面几何的知识使人长久不忘,记得清,用得上。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除了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有个相对明确的系统(与平面几何相比也不成体统),代数、三角的内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注意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了学习时必须花力气的着力点,否则,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必然会欠缺。

二、高中数学的教学策略

1、高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识课前预习、课中交流、课后复习三环节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是让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下环节的教学内容,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教师除了鼓励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外,还应在本节课末将下节课程的大纲列出,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把握章节的要点,如在向量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留预习的作业,为学生设置几个向量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完成预习。

教学过程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过程,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重要环节.由于高中数学抽象性较强,因此教师的讲解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应用教学方法时准确把握教学目的和进度,让学生吃透授课的内容,尤其是定义、公式等.只有将相关内容讲解详细明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消化其中的知识要点,学生才可以将其灵活运用于解答相关题目。此外,教师还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了解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从而更有效地教学。

然而,仅仅靠课前预习与课上教学是不够的,其原因主要是数学的抽象性较强,需要学生消化吸收的周期也就相应的比其他科目要长,所以应及时地安排一些练习。练习主要放在课后,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以典型习题为主,难题为辅。

2、改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培养创新意识

数学学习应当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搞清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数学知识才能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数学新教材力求一个“活”字,在初中时,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往往是单一的,因此在解题时思路打不开也就见怪不怪了,而进入高中,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注重“双基”的同时,应当更加注重解题能力的培养,力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强调知识运用的灵活性。为此,学生必须打好基础,并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去学数学。所以,形成积极主动、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要求。组织好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按学生的数学学习规律、数学知识的发展规律进行教学,强调为学生创造恰当的自主思维空间,而且还应当遵循认知规律,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从而促使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发现,由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3、指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是在听课过程记下必备知识的方法,是听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课堂笔记好处是:

第一,有助于抓住难点、重点和主要方法,便于课后再次回味教师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深化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第二,有助于眼、耳、脑、手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培养和提高感知、记忆、思维和写作、速记的能力;第三,有助于把教师概括总结的知识提纲挈领地记下来,积累大量宝贵的资料,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第四,有助于课堂听讲全神贯注,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因此,在指导学生记听课笔记时要求做到三点:①处理好听记的关系。作听课笔记,学生处于一种较被动的地位,往往因“听”误了“记”,或因“记”误了“听”。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提出“三记三不记”,即:重点的问题记,疑难之点记,教材上没有的记,次要的不记,教材上有的不记,易懂的不记。由被动转为主动。②听、想、记结合,以想为主。从上课到下课,埋头死记,一股脑儿充当录音机和记录器,课堂上没认真听,更无暇思考,无暇消化,笔记虽记得很多,但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势必影响听课效果。要求同学抓住理解这一关键,总结了自己做笔记的方法:详略得当选择记,结合理解灵活记,抓紧时间迅速记,不懂问题特殊记。③定期整理笔记。应当在复习中定期对笔记加以补充整理。整理笔记的过程是个分析、归纳、综合、逻辑思维的过程,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条理化、理论化,而且便于巩固记忆和培养提高自学能力。

第5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 高中地理教学

思维导图(Mind Map)是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东尼・博赞提出的创造性的思维工具,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下面将以《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一节为例,介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

一、思维导图的创作

(一)创作步骤

1.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在中心位置开始描绘,将中心主题的关键词“洋流”画在纸的中央,周围留出空白(见图1所示)。

2.让学生分组讨论哪些与中心主题相关的子主题的关键词(如定义、分类、分布、影响等),并在纸上画出(见图2)。

3.在各子主题后,画出二级、三级的子主题关键词(以“洋流的分类”为例,见图3),用三种以上的色彩、图像、符号等形式来突出重点。

4.创作完成后,同学间交流展示,让学生们互相评价,共同分析。

(二)注意事项

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思维导图时,应该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每一张思维导图都应该有一个中心主题,而且是唯一的中心主题,这可以突出思维导图的主题,形成明确的目标。

2.每张思维导图的主干不超七个一级子主题,描述每一个子主题时都只用一个关键词,而不是一段话,因为这更方便管理和识记。

3.由中心至各级子主题的层级数尽量控制在三至五级内,宏观的思维过程细化到具体,这将使得纷杂的思维过程可追溯也可演绎呈现出来。

4.在书写关键词时,一定要精准且易读,描绘不同子主题的分支线条用不用颜色,要用曲线,而不是直线。

二、思维导图的运用

思维导图是从纸的中心开始,然后向四周发散来进行记录的,整个结构像一颗从中心发散的树枝一样,中心写上主题,从中心拉出的线条上写上子主题,再一步步向四周发散细分;而做笔记传统的方法是从左上角开始,一行一行、一排一排往下记录的,这叫线性笔记。

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比较两种不同笔记的差异。

从上表中,可以发现思维导图跟传统线性笔记最重要的不同有下面几点。

1.思维导图从纸张的中心开始记录起,中心明确,目标突出;而传统线性笔记是从纸张的左上角开始记录的,平铺直叙。

2.思维导图用“关键词”来进行记录,主题简洁明了;而传统线性笔记用短句或长句来进行记录,较为冗长复杂,不便识记。

3.思维导图用一个从中心发散的多层次线条结构来作为笔记载体,具有极强的发散性,凸显核心主题地位及知识间的相互关联;而传统线性笔记是依照一行行的线条来进行记录的,知识生成性较差,重难点难以突出。

4.思维导图中可以充满大量图像、符号,容易产生视觉刺激;而传统线性笔记的图像、符号很少,甚至没有图像,显得枯燥乏味。

四、结语

思维导图的内涵本质和精髓价值在于放射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然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有效地体现,只有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和训练,才能发挥思维导图的真正价值。教师必须把思维导图与学科特色和本校学情相结合,注意过程、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不能急功近利,故思维导图的训练贵在坚持。

参考文献:

[1][英]东尼・博赞(Tony Buzan),巴利・博赞(Barry Buzan).叶刚译.思维导图[M].中信出版社,2009(4).

第6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课前预习;课堂笔记思维导图在我国属于一个新颖的教学理念,普遍应用在各种教育行业中,教学应用中对于思维导图的研究最多。高中地理学科的知识内容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大、知识的区域性以及综合性很强,在高中地理的实际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将分散复杂的地理知识结合起来。教师是思维导图的引导者,在进行教研教改时,教师合理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是培养学生高效迅速的学习能力的重要核心。

一、思维导图的概念

英国最先提出了思维导图这个概念,主要就是为了培养人类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很早以前就有学者认为思维导图是人类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外在表现,表现了人类的思维在不断的进步。思维导图中能够表现出,人的思维主要专注的是思维导图中央的部分,然后会围绕这个中心主题,向着四周发散,在发散中会产生多个图形分支,分支中都有着一个关键图形或是关键词语来概括,发射的图形之间都保持着互相联系,最后形成一个网状的关系结构。思维导图能够突出重点部分,清晰地展现出思维导图的结构,思维导图的结构与人的大脑思维的功能分布有一定的关联,有助于人们进行发散性思维。有关部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在人的大脑结构中,左半部负责的是语言处理和逻辑、次序思维等,右半部则是负责音乐、节奏、图像等内容的处理,从而帮助人进行思维的交流和学习。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实际应用

1.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

预习就是指学生对即将要讲授的课程或者是新的知识进行提前的自学过程。学生在进行预习时,能够对新课程或者是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判断,提前了解到什么是课程的难点、重点和疑点。学生在进行高效的课前预习过程中,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以现在的这个情况来说,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的不重视,更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一个科学的预习方法。

我们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课前的预习效果,学生可以提前确定出想要预习的内容,并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以及教材内容的难易来安排学生的预习时间以及重点,找到知识内容中的关键词,将其写在预习笔记的中央位置,再依次将关键词写到分支上,并在思维导图上做好标记,用不同颜色来标记自己对于其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例如我们在讲人口迁移的时候,就可以借助板书设计提高学生的兴趣,下图为板书设计:

2.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在进行预习时所制作的思维导图,来进行重点听讲,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将教学的讲解内容与自己预习的知识进行对比,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并记忆新知识,快速地将课程内容消化理解。

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来做课堂笔记。学生在做课堂笔记的过程中,能够让眼睛、耳朵、脑、手统一进行活动,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记录好课堂上所讲的知识要点和内容结构,以便于课后更好的复习和记忆。但是,现在的情况则是学生在做课堂笔记的时候,没有侧重点,只是一味地记录,不能体现出知识点的联系以及层次性。这些情况的出现就导致学生无法从笔记中顺利的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不方便学生记忆。采用思维导图方式所记录的课堂笔记则具有传统记笔记方式所不具有的优势,采用思维导图方式记录的笔记重点更加突出、明显,将知识重点以关键词的方式进行记录,用线条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描绘出来,不仅突出了重点,而且还将知识的结构更清晰的表现出来。采用思维导图方式记录课堂笔记还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思维导图的形式更为活泼,重点更加明显,节省了学生在记笔记上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的思考时间。学生在进行复习时,可以根据关键词之间的联系,将知识内容有结构的记录在脑海中。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发现关键词之间的不同联系,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运用视觉效果与听到的信息进行相互印证。

3.运用思维导图复习旧的知识

在进行高中地理知识学习的同时,对原有知识的复习以及总结也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所要复习的内容都是学习过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会太主动,而复习知识内容最注重的就是要对旧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所以,地理老师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复习效果。学生所要复习的知识量很大,如何能够将琐碎的知识进行关联就是复习的关键。思维导图则满足了学生的这个需求,让关键词以点连线,再以线连面,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容整理成结构化、系统化更加明显的系统。利用思维导图方式的活泼性和知识可视化的特点,让学生建立起知识网,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复习兴趣,让学生发挥出其主观能动性。

4.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解决问题,想要完成高中地理的习题不能仅仅记忆课本上的知识,而是需要将多个层次的知识相结合,学生要记忆的题型种类繁多,所以要能够将知识灵活的运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学会从问题的根本出发,使用“问题出现―审题―解题―验证”这个解题模式,采用逆向思维、顺藤摸瓜等方式,综合的使用多层次的知识来解答问题。

在运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解题时要注意,不能盲目的解题,要明确学生了解到知识与应用之间的联系方式,要简单精炼,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教师则要发挥出其引导的作用,应当引导学生对问题正确的分析以及发散其思维,要引导学生挖掘问题中的隐藏信息,做出相应的思维导图,然后按照思维导图的排列对问题进行解答。

在高中地理的实际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方式,不但能够结合高中地理的特点进行教学,保证教学的质量,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主动学习能力都十分的重要。思维导图能够快速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率,并活跃课堂的气氛,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我国目前对于思维导图的研究还处于理论的层面,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工作者,要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地使用思维导图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并积极地探索、分析出适合我国教育体制的思维导图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愉快的获取知识,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培养出具有独立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来满足这个新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孟祥和.思维导图在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3(5).

[2]伍加旭.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对思维导图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8).

[3]管仪彬.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江苏教师,2011(9).

第7篇

高一学生要顺利适应高中学习,迈好高中学习的第一步是关键。

一、重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

1.初高中知识体系的差异和学生学习行为特点的需要。初中阶段的学习很大程度是记忆,背记的东西多;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初中阶段主要还是依赖教师,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具有独立性,以主动接受方式获取知识。初中到高中,要实现记忆向理解、依赖被动向独立主动的转变。

2.新生适应教师、环境的需要。新生不仅要适应教师的教法、特点、要求、课外活动等,还要熟悉学校的情况和身边新的同学。当然,教师也要了解学生,师生间要消除“陌生”而带来的隔阂不便。

二、采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具、实验、模型、化学常识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根据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实验,提高实验的艺术性,在一定条件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励学生热爱化学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引导学生认识初高中知识体系要求的不同及学习方法的改变

要引导学生认识初高中知识体系的不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学会预习,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预习时要将重点、要点、关键词、句要在课本上划出,以便在复习时能一眼看出以节约时间。还要记录自己的想法、疑点,带着疑问去听课更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2.学会听课,培养有意注意的听课习惯。听课要防止两个极端:只记不听或只听不记。因此,要教会学生如何做笔记。做笔记可以归纳为“三记三不记”,“三记”指记重点、难点和书上没有的;记典型例题和重要思维方法;记课上没理解的问题。“三不记”指不记次要点,易懂点和书上有的。

3.学会复习:(1)新课复习。听完课,后必须做好当天的复习。复习时采取回忆式复习,即不看课本笔记回忆课上所学内容,分析问题的方法思路等,有条件的话,可以在纸上写写,然后再与课本或笔记对照,将没掌握的掌握好。(2)阶段复习。复习方法也可采取回忆式复习,可根据每章后面的“内容提要”有所侧重地进行。

四、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第8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学习方法;物理电磁学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7-00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56

物理是高中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物理方面的知识,对我们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和帮助。电磁学是物理学的分支,其中包含电学和磁学,主要学习电磁波、电磁场以及带电物体动力学的相关内容。在学习电磁学的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弥补直线性笔记的缺陷,将抽象的物理知识转化为直观、易懂的逻辑顺序图,能够帮助我们理清学习思路,强化物理知识,提高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也称心智导图、脑力激荡图、树状图、概念地图和灵感触发图,主要用来表达发散性思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以将图片与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使用相关的层级图将教学重点表现出来。在主题关键词、图像、颜色之间建立记忆链接,发挥人的左右脑机能,借助阅读、记忆和思维的规律帮助人们在科学发展与逻辑想象中建立平衡关系,激发人们的潜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思维导图是在众多感觉、记忆、思考、数字、食物、颜色和节奏中找寻一个关节点,形成思考中心,在点与点的连接中构建放射性的立体结构。每个连接点都是人们的记忆,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够在自己的脑海中建立数据库[1]。

二、高中物理电磁学的学习现状

(一)物理逻辑思维能力较强,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低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教材内容较单一,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感到非常的枯燥和无聊。我们在高中的物理学习中更重视考试结果,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制定的教学目标过高,使我们感到压力太大,对学习物理会产生畏惧心理。在面对着抽象的电磁学内容时,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到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只是死记硬背公式,解题思路不能举一反三,将考试的重点标记出来,不考试的内容就忽略过去,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例如,在学习“恒定电流”这一章节时,需要掌握电阻、欧姆、焦耳等三大定律,我们会先将各个定律的内容学习一遍,然后将定义和相关公式背过。这样做我们虽然知道各个定律的重要性,但是根本没有对其理解。我们的学习兴趣低,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在电磁学教学活动中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率低[2]。

(二)自主学习能力差

长期依赖“被动式”学习方式,抑制了我们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我们在学习电磁学内容时思维处于一种固化的状态,对教材资料中的内容缺乏理解,没有主动探索精神。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逃避过去,等到学期末统一复习时才发现自己积累了很多的问题,导致复习过程变成了重新学习,学习效率低,收获小。

三、使用思维导图学习高中物理电磁学的方法

(一)使用思维导图做物理笔记

在学习电磁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对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进行联想,这样在做物理笔记的时候就能够更加快速和清晰明了。以前做物理笔记的时候,我们通常是将教师讲述或者板书中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用数字序号标记物理笔记中的知识点,但是这种方式记录的内容不全面,我们在记录内容的过程中也会缺乏耐心,整理笔记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最后复习的时候,看着一堆堆的笔记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复习效率差。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能够将复杂、繁琐的内容变得简单化,使笔记变得直观、多层次,可以提高笔记的质量。我们可以使用自己喜欢和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记筆记的趣味性,还能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加深电磁学部分的印象[3]。提高记笔记的效率,能够缩短在课上记笔记的时间,提高课堂学习的质量。

(二)发现物理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在电磁学教学过程中使用思维导图方式,能够提高我们对电磁学的认识和学习兴趣。思维导图能使我们直观感受到电磁学中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加深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我们可以围绕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发散思维,搜集有关功、功率、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等方面的信息,围绕着这些内容进行探究和交流。我们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需要明确教师讲述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绘制的思维导图要清晰、简洁、一目了然。在绘图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使我们产生对电磁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认真完成教师布置下的任务和指标,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整理学习重点难点

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整理,提高了自己的物理实操技能和物理基础水平。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完成知识点的概括性总结,还能起到一个课前预习的作用。在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找出新章节部分的关键词,然后围绕关键词进行探索和研究,发现新章节中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时,可以提前对该部分内容进行阅读和探究,根据教师给出的关键词“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反作用力”等进行综合分析,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性思维,将自己了解的知识点融入到思维导图中,完成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掌握。在电磁学的学习过程中,使用直观、简洁的逻辑顺序图,能够将重要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结合在一起,完成对知识点的整理。思维导图从一个简单的词汇或图片展开,我们可以顺着这个思路不断进行发散思维,慢慢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提高我们对知识的全面认识。使用思维导图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我们整理学习重点,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学习电磁学的过程中产生对物理、科学的研究兴趣,培养我们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5]。

(四)构建知识网络图,便于复习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调控其学习过程。我们学习物理知识需要能够学以致用,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复习电磁学方面的内容时,我们可以通过绘制知识网络图,将各个环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往的复习过程中,我们面对众多的重点和必备内容无从下手,从而产生恐惧心理。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理顺知识,形成一个系统的认识,促进我们形成自己的思路。例如,在复习《相互作用》的时候,我们可以绘制思维导图,将“相互作用”作为关键词,围绕力的合成与分解、重力、摩擦力、弹力等要点进行知识总结和分析,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解[6],完成對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在大脑中构建出一张密集的知识网。我们在探究中会由点到面进行扩展,不断进行分析,从而细化到知识的内部,提炼出物理知识的精华,把关键词通过语言或者是图画的形式展现在知识网络图中,使我们在想到力的合成与分解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合力和分力、共点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矢量相加的法则等等。快速理顺知识间的关系,强化记忆,完成知识概括,实现将书“读薄”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四、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活动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教学知识。使我们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物理对我们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学习物理电磁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养成积极探索和主动思考的习惯,运用思维导图简化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雅轩.试论思维导图基础上高中物理电磁学的规律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1). 

[2] 何燕波.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23). 

[3] 闫守轩.思维导图:优化课堂教学的新路径[J].教育科学,2016(3):24. 

[4] 薛燕,赵辉,郭泳川.绘制思维导图 激活课堂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2015(z1). 

[5] 邓锦飞.对高中物理电磁学相关教学方向的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7(5). 

第9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感悟积极的心态思想意识详解助解标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64-02

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作为高中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层教育,在高科技人才的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学习成绩好与差,实质就是表现在每日行动上的不同,也就是说优秀学生与差生的差异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将造成巨大的差距。这种很小的差异就是是否从细节做起,是否注重细节,是否具有良好的积极心态,是否具有功到自然成的思想意识;巨大的差距就是成绩的好与差,高考的成与败。所以培养学生以积极的思想意识,用积极的行动用于学习,使他们的行动朝着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方向发展,我想一定可以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为了教好高中数学,我在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养成以下五个细节习惯。

一、培养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强化学习内容细节习惯的养成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结果。结果不好实质上是习惯、行为不好,说明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学习知识,对于今后人生成就大小有直接的联系。我们很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没有养成上课做笔记的习惯,课堂上一听就懂、课后一丢就忘、作业一做就错、检测一考就糊。我认为,出现以上情况最主要原因是课堂上没有专心听讲,没有认真做好笔记,课后又不强化、不巩固学习内容。课堂上的教学板书是教师浓缩教材的内容,是学习教材的精华部分。所以培养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充分利用课堂笔记学习数学,记忆学习内容是学好数学方法之一。做笔记可以锻炼学生的书写能力,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做好的笔记是章节检测复习,期中、期末考试快速复习最好的资料,也是快速查找,查缺补漏最简捷的材料。

二、培养阅读教材,做好读书笔记细节习惯的养成

教材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源泉,是学习数学的根本依据。数学教材中既有对知识的详解,又有对试验操作的描述;既有对试验的分析,又有对试验的简捷完整的概括;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公式;既有概念的叙述,又有对概念的助解(助解:帮助理解的解释);既有插图,图片和图表分析,又有例题的详解和注释等等。另外,教材内容描述通俗易懂,对知识的解释,分析全面完整,是学生学好数学最好的素材。因此,培养学生阅读教材、做好读书笔记习惯的养成也是教好数学的细节之一。

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教材习惯的养成,我在教学过程中,上新课的前5分钟,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每讲完一章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结合教材,结合讲授的内容,每天利用5―10分钟再一次认真阅读教材,认真勾画、记录课堂笔记中没有的知识点,从而使学习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完整。同时在阅读教材过程中再一次加深、巩固、学习过的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好的读书笔记也要检查,评出优、良、中、差等次。经过一学期之后学生就会养成阅读教材的良好习惯。这样,可大大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培养归纳、小结、分类整理知识细节习惯的养成

新教材下的数学知识分散、零碎,如果不注重归纳,分类整理知识,让所学的知识连成线,编成块,织成网,就会象“候子掰包谷”似的,学习后面的丢前面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归纳、小结、分类整理知识致关重要。

在高三复习阶段中,可以把整个高中数学知识分为数学基本概念;数学基本原理;重要的概念及其公式;数学典题;易错知识点;数学易错题等。教育学生按以上各块把局部、零碎的知识归纳整理成知识网,为快速、高效复习各块的知识做好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看书、做题做好“标注”细节习惯的养成

如果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检讨是成功之父,重复是学习之爷。人都有遗忘性,看过的书籍,学过的知识,做过的试题或多或少有些遗忘。那么,怎样强化、巩固学过的知识、做过的试题呢?实际上遗忘并不是100%的遗忘,只有那些不常见的知识或不常做的题型最容易被遗忘,为了节约复习或重复学习的时间,我是这样教育学生的,在看书过程中一定要“标注”出自认为还没有牢记的知识点,包括数学概念的理解及记忆,数学例题演算的描述,数学解题的格式与方法等等;做题过程中,一定要“标注”出自认为是不常见题型、技巧性题型。经过这样标注后,再一次复习时只看、只记曾经标注的部分,做题只做曾经标注过的题。这种方法可节约很多时间。如果看第一遍花一个月时间,第二遍只需花二天时间,第三遍只需花2小时的时间,可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学不会的,去记还没有牢记的,去做不会做的题。这种方法才是效率最高、进步最快的方法。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标注”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五、培养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细节习惯的养成

由于新教材下数学知识零碎,再加上学习内容的增加,知识面及容量的扩大,我们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往往只有粗略的印象,再加上做题不认真审题、不弄清题意,导致做题容易张冠李戴。另外,也不会抓住题目中的突破口,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也不会利用从中间往两边推或逆向推理进行推断,只会从A出发,推向B、C、D的方式,不具有灵活多变的做题思维,不会大胆假设细心推断的做题思维模式来完成综合性试题。

再通过平时教学中严格要求,规范训练之后,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好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长期的教导,长期的培养,长期的坚持,长期检查各个细小的环节。学生才能全面掌握高中数学教材中局部的,零碎的知识,才能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才能多培养出时代所需的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李津《习惯――成大事者必备良好习惯》―金城出版社

第10篇

一.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关键是要使学生积极思维,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搜集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如独特的个性、卓越的创新、超常的表现)等等,通过开展语文课外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在课外活动小组中,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阅读材料的编写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生活经验,并由学生选择阅读。多媒体技术能为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像等,并能随时抽取播出;可以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互联网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在获取资源和进行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越来越表现出来,语文教学与计算机的应用整合是相得益彰,两美两赢之举。教师在运用媒体时,要做好以下事情:①帮助学生掌握常用技巧;②推荐、介绍合适的语文学习网站,如中小学语文教研网、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室,名篇欣赏、单元笔记、新闻、听力p学法指导等等会给学生以兴趣和收获;③鼓励使用网络图书馆,适时完成研究性任务;④用好网络交互性,增强口语交际水平和笔头写作能力。

二.教会学生“读”

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这正是新课标语文教学的要求,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尽可能地获取大量信息,开拓视野,提高新区,扩大词汇量.

教师应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阅读,在单词已过关的基础上,吸引学生快速阅读,现代社会信息量大、生活节奏快,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在有效时间内迅速查找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防止“偏食”;防止“猎奇”;防止“求速”,在考试中指导学生“读材料”,就是要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读全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当然找原话的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和范围。

三.教会学生记笔记

要求学生做到读记结合,教会学生用符合批注,自觉摘录字、词、句;要求学生自问自答,让学生把每堂学的内容进行小结;要求学生整理整章、整节的知识,明确自己掌握知识的优劣度.

课前预习记,学习新课以前学生要预习,把预习中学会的内容和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别记在语文笔记的中间部分和右边部分。通过查工具书能够解决的字、词等内容都在这时完成,这是语文笔记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课堂听课记,这是语文笔记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语文课上,学生要边听课边记笔记,把新学的内容记在中间栏,把预习中理解不准确的现在得以更正的内容记在右边备注栏。

课后巩固记,语文课上过以后,学生要整理笔记,课文中已经解决了的疑问要追记,落下部分要补上,心得体会最好是概括地记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凭兴趣摘抄。通过课后的整理和修改,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加深了,认识得到升华了。课后要记的内容还包括该课书后面的部分练习题,如要抄写的词语,要解释的字、词,要理解的重点句子的含义,填括号,造句等。这样做,每课的内容都集中在语文笔记上,便于知识归类,便于复习查找;学生省得另外再拿本写作业,可把语文笔记当做作业交;老师在批改语文笔记时,不但验收了该课的基础知识,还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听课情况。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征求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做法,在形式内容上都不强求一致,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求异思维能力。

四.教学生自检自查作业,建立学习分析制度

第11篇

关键词:思维导图;高中化学;教学;人才培养

随着高中化学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情境图片在教学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如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学·基础版》教材的各章节,都附有情境图片作为教学资源,可见图片在新教材中的重要地位。图片、图表对于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化学知识和技能方面有很大的作用。除了应用一些图片,有经验的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还会通过利用一些图形来进行辅助教学。

思维导图是图形在教学中的应用热点,其重点在于教会学生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分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可以有效表达人们的发散性思维。它着重于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将主题的各个部分用层级图表现出来,采用和主题相关的图片颜色来帮助学生形成一条记忆线。思维导图和谐地融合了左右脑的技能,将人的记忆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的规律进行了充分应用,使人们在各个方面的思维平衡发展。进而使人大脑的记忆空间大大增大,提高了大脑的工作效率。

在以往的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过多关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疏于对整体教学方法和知识框架的掌握,导致学生对化学整体的知识框架没有个宏观的认识,不能从整体上很好地把握知识内容。在课堂上,学生接受的知识量很大,大部分都需要学生们笔记记下来,然后在课后消化吸收。因此,学生们在课堂上大部分的时间都白白浪费在记笔记上,理解和思考的时间被大量挤占,文字笔记不仅量多繁杂,而且不利于学生记忆。为了打破这一瓶颈,响应新课改的要求,思维导图弥补了这一缺陷。思维导图有利于改掉学生用大量文字记笔记的习惯,使每个知识点用图画的形式来表示,更加一目了然和直观。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笔记,根据学生自己的思维将重要的文字记录在相应的地方,使整个板书看起来简单易懂、便于记忆。这样,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氛围变得更加轻松,让学习效率事半功倍。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么应用思维导图呢?

一、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

作为一种信息加工的工具,思维导图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育设计。在教育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有效地管理信息,整理、归纳教学思路。思维导图结合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方面,达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利用思维导图,把教学内容组织得井井有条,使整个教学设计脉络清晰,根据大纲要求完整明确的突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运用了适当的教学方法。在授课完以后,思维导图可以根据此次课堂教学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反馈,在图上直接进行修改和补充,使得下一次授课更加完善。

思维导图的重要意义在于将原来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论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把教学经验以及教学本质以可视化的形式来显现。诸多的教学元素在教师的调遣下,排列构造出最佳的阵势,从而呈现出最佳的教学设计。

使用思维导图,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和质量。具体做法如下:图的中央设置为课的主题,把内容和方法以中心发散的形式添加在分支上。第一分支是知识主干,然后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第二、第三分支,把细节内容添加在主干上,把细节内容都可以放在图上的合适位置。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大大减少教师备课的时间,原来要半天甚至是一天时间,现在仅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大大节约了时间,提升了效率。

二、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使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将有助于学生改掉大量文字记笔记的习惯,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记笔记使各个知识点一目了然。在如今的课堂学习,尤其是高中课堂中,课业量大,记录文字笔记不仅量多繁杂,而且不有利于记忆,如果换做思维导图的方式记笔记,根据学生自己的思维创造板书的结构,只要将重要的文字记录在相应的地方,使整个板书看起来简单易懂。在此过程中,可以应用不同的色彩,粗细不一的变化的线条,同时加上富有美感的图形、生动活泼的字体等等创意。这些都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生动活动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记忆效果事半功倍。

教师也可据此改革传统板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利用图像的生动形象,改变传统板书枯燥呆板的缺憾。总结和复习时使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整理知识脉络、深入理解和增强记忆效果。干净利落的知识脉络可使教师减轻负担,有更多的时间去引领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以下,是以高一化学物质的量那一章为例的思维导图:

从以上可以看出,思维导图能引导教师从全局上控制和分析教学设计,把重点问题的理解作为核心环节,兼顾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进行教学。概念图已为大多数人熟知,并运用于教学之中。思维导图不断与时俱进,是一门不断提升、越发完善的技术,最终会成为教学的主流。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中,必将为新课程化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对方法

每年秋季开学,都有一批信心满满的初中生怀揣着大学梦想走进高中校园,然而要实现梦想顺利升入大学,学好数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经过短暂的高中学习,在初中引以为傲的数学居然成为了很多学生的丢分大科,这对高一新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信心都是一个打击,教师如果没有用心引导,久而久之新生就会产生学习障碍。要想有效的引导高一新生学好高中数学,首先要分析清楚初高中数学的不同特点,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症下药。

一、初高中数学的不同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初中数学抽象内容较少,形象内容居多,教师的教学容量小,进度慢,教学时主要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联系实际生活较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低,因此学生学习起来容易理解和把握,运用起来也比较自如。而高中数学则包含许多抽象内容,如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像语言等,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新生对教师所讲内容都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第二,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教师习惯为同一题型建立统一的思维模式,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都有明确规定,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变为一种明确的“机械”操作。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内容抽象化、复杂化要求系统、灵活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的突变往往使很多学生感到不适应。进而导致成绩下滑。

第三,高中数学与初中相比,在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高中数学在两年的时间里至少要完成5本必修和3本选修的教学量。在教学量增加的同时,辅助练习,消化巩固的时间却大大减少,从而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不理解。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发现,初高中数学有着很大不同,教师应根据这些不同,做好新生。

二、教学衔接阶段的过渡,在以下几个方面都下工夫

第一,要摸好学生的底。高一教师要钻研初中课标和教材,对初中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体系做到心中有数;在开学之初,通过摸底测验和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摸清“三个底”(初中知识体系、初中教师授课特点、学生状况)的前提下,根据高一教材和课标,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确定应采取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第二,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预习和记笔记的良好习惯。良好的记笔记习惯对于高一甚至是整个高中的数学学习都非常有帮助,但是很多学生在初中都没有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的记笔记,笔记内容可以是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某一套类型题的思路方法,也可以是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的经验。

第三,认真编写学案,使学案充分贴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共鸣。在每一张学案的第一部分要“创设情景”,尽量搜集一些与本章课题有关的小故事或典型事例,例如,在讲授“命题的否定”这章时,将歌德与一名批评家过桥的故事写进情景里,学生读了之后说,原来巧妙的对话之中居然也有数学的存在,进而对这一节的内容产生兴趣。

三、最后,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五大方面的能力,即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