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学教师个人总结

中学教师个人总结

时间:2022-08-15 03:07:1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学教师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学教师个人总结

第1篇

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忙忙碌碌中悄悄地过去了,转眼即将迎来新的一年,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情况,有得也有失,现作如下总结

过了两天,我的指导老师就开始让我上课了,那时候我真的很意外,那么快就让我上课了,我害怕自己做得不好。接下来的时间,我为了写教案与备课而忙了起来。对于第一次写教案的我,我真的有点不知所措,但经过了一连几个小时的奋斗,我还是把我的第一份正式教案写出来了。指导老师很认真的为我指出教案的问题,还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这样我的第一份正式的教案终于过关了。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辛苦,更感觉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能力我还差很多。就写完教案的第二天,我正式开始上我的第一节体育课,面对学生的我是显得那么害羞,那么的胆小。我对我的一节课上得还是比较满意的。正当我还以为上得可以的时候,老师的意见却像倾盆大雨那样把我淋个湿透了。老师很耐心地从我上课开始到结束下课中所存在的问题都一一指出来。例如1)声音较小,没有丹田发音2)示范位置的选择不当3)课前组织与上课时的组织不合理4)教态与仪表不够自然5)体育术语的运用不当6)动作概念的不清楚。我的第一次课正式就这样结束了,而第2到7次重复课中,我注意了前面的缺点,一节比一节上得更好,这也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肯定。而在以后的课时中,我都按照自己之前所制定好的教学计划来上课,由于一个星期上12节课,而且每节课指导老师都会或多或小给我指导,所以在这实习的几个星期里,不但我的示范技能进步得很快,而且学生都慢慢喜欢我上的课。

在实习的中后期,公开课就成为我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任务。虽然我还是比较害怕上公开课的,但公开课是检验一个老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为了备好公开课,每天都会忙个不停,还经常向指导老师请教,在备课当中我深深地会到上好一个好的体育课要做的准备工作真是很多很多。公开课的时候,实习学校的体育老师都过来听课,而我也好好地完成了上课的内容,也得到了老师的较高的评价。

虽然现在的我与指导老师还不能相比较,但是我从指导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的教学经验,也学到了许多运动队训练的经验,我真的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

 

第2篇

来到盐城中学已经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一个月内,虽然不敢说自己兢兢业业,但是至少自己是刻苦努力的了。把以前在大学中学的教育的理论现在搬到时实践中来,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正是知道自己不足和困的地方了。发现不足只有努力弥补,进一步学习,学习之余便是反思,这样才能有所突破。

在学哲学的时候学习了矛盾的理论,现在在教育中用矛盾的理论分析,有所小得,所以写出来,不怕贻笑大方。

教学中也有矛盾,教学的矛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一个就是教的矛盾,一个是学的矛盾。教的矛盾实际上也是教师的矛盾,学的矛盾也多是学生的矛盾。

教师现在有的矛盾就是:

一、     博与专的矛盾。

博大精深是一种完美的理想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两者相互依靠也相互排斥着。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博就是了解各种相关的知识,如地理学、人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等,专就是在专业领域内有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譬如说是民俗体育,民俗体育本来就是体育的一个部分,属于体育的范畴,但是民俗属于社会学的内容,一个体育教师想要透彻地了解民俗体育就必须对社会学有所了解,不同地域的民俗体育有不同的地方,又要求体育教师有相关的地理学的知识。就是有个专业内容,要求博的积累。这是博和专的统一。但是对于一个体育教师来说,专业出色,必然要经历千锤百炼,花大量的时间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无论博和专的知识都是无限的,这样的一个矛盾就出来了。解决的方法只有教师个人勤学苦练,赶在时间的前面。

二、师道尊严和融入学生之间的矛盾。

师道尊严是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别重视的一个部分,所以又说天地君亲师这样的排序。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还要不要提倡师道尊严?当然要,这是促进教学工作的一个良好的条件,当一个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恶劣威信感,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师的行为和活动,这样我们的教学目标就很容易实现。但是同是也提倡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去,只有融入到学生中去,才有恶劣对学生的了解,了解以后才可能会因材施教。师道尊严是在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实现的,但是矛盾就是过分融入学生的生活,可能就很容易失去师道尊严。尊严在一定的意义上讲也是在一定的神秘感上产生的,除非是圣人,但是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不代表每个教师也是神圣的,教师是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关键就是在一个度的问题上,如何把握这样的一个度,就是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渐渐地摸索了。

三、师逸和师勤的问题。

我们知道有各种不一样的风格的教师,有的教师的风格偏向逸型,这里的逸不是懒惰,而是对学生采取一种相对来说是让学生感觉能够比较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就是教师的控制少了。而令有种教师是师勤型的,这样的教师勤勤恳恳地工作,一丝不苟,不会有丝毫的懈怠,对学生的培养尽心尽力,这样的教师的风格当然也提倡,那么什么样的风格更适合学生,恐怕也要看学生的整体风格了。

四、人格力量和社会陋习的矛盾

往往教师很辛苦地教育学生,尤其是道德教育,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效果也很好,但是社会的一些非主流的思想的影响,使学生的概念发生了碰撞,这样学生选择了怎样的一种概念教师却很难有办法控制,这就是教师的人格力量和社会的一方面陋习的矛盾。]

教的过程中存在矛盾,学过程中也有矛盾。

在学习的过程中的矛盾往往更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     主课与非主课的矛盾

主课的学习一直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的组成成分,非主课的内容以调节的身份出现,既然是调节,自然不可以喧宾夺主,也不能完全没有,这样学生学习的选择也成了一种矛盾,非主课,经常因为本来压力比较小,而且相对竞争不是那么激烈而成为学生的兴趣趋向。

二、     多和寡的矛盾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之多,或失之寡,或失之易,或失之止。这样中的多和寡就是一个矛盾。多,就是学习的内容多了点,多确实是件好事情,但是往往很多时候贪多嚼不烂,这样就有可能要减少学习的量而提高学习的深度,同样,少也是一种失,太少,思路则窄,不能收到左右逢源的效果。同时学生的兴趣也决定了多和寡。相对体育教学来说,选择篮球的学生非常多,因为兴趣所在,也是专业的特质决定的,相对来说,选择排球的学生就少了很多,这样既是兴趣决定了多寡的问题,同时也是易和止的问题,因为排球的技术要求相对比较高一点,对学生来说,不容易掌握,这样才会停滞不前。

三、     易与止的矛盾

    同样,易和止也是一种矛盾,有人把学习看得太容易,学习上就不肯用心深入钻研;有的畏惧困难,一遇到疑难就停止不前。这样的两中矛盾要解决就要看学生的对学习的认识水平的问题,同时也在提醒教者注意,让学生来学习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不是超出他的能力范围或者能力所不能达到的内容。就是举上面的例子,学生喜欢篮球打得好的却是并不多见,因为学生觉得篮球容易打,只要会把篮球扔到蓝框中就算会打了,这样,容易使学生不会深入钻研,更不会积极主动用物理的力学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部分问题了。 共2页,当前第1页1

四、     创新和规则的矛盾

    规则是一种学生必须遵守的传统的条文,创新很多时候就是要的打破传统,建立新的规则,尽管不是每一样创新和规则都是有剑拔弩张的矛盾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创新和规则之间也存在矛盾。这样学生在创新的时候是是否需要遵守规则也是一种矛盾。有的饿规则是可以打破的,有的规则却是不容易打破的,好在这是一个提倡创新的时代。

五、     勤劳和方法的矛盾

第3篇

关键词:中学骨干教师;培养;动因;作用

当前,要造就一名中学骨干教师,尽快形成一支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素质一流的中学骨干教师队伍,已是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更是摆在我们师训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当前的中学骨干教师培养,是在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骨干教师断层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事物,它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要解决当前师训工作所面临的新课题,就必须靠我们去积极探索,认真研究。而要研究中学骨干教师培养问题,当然首先就应该从研究整个中学师资队伍状况入手,以寻求解决中学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对策。本课题就是在此背景下,对上海市中学教师和中学教师中各个层面(年长的,年轻的;知名的,在培的;当领导的,任一般教师的)骨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500名中学教师,有效问卷449份,约占全市中学教师数1.25%)和实践总结(对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上诲市首届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教育管理等16个学科的市级骨干教师[校长]培养工程的办班经验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分析、研究,得出初步的研究结果。

一、当前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与发展机遇

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关键就在于提高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和对国际市场的适应性,而创新能力和适应性的基础在于劳动者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当然要靠教育也就是归根到底要靠教师来承担,这是历史赋予教师的重任。所以,二十一世纪我国要实现经济腾飞,说到底就看我们的教师能否担当起这个历史重任。这就是说当前我国师资队伍建设既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又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分析现状,找出差距,提出目标,主动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在发展中去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

1.当前中学教师队伍数量可谓庞大,但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骨干教师奇缺,骨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这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潜伏着的危机,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等教育的发展。

——年龄结构出现了“断层”。教师年龄在中间档次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年龄在30—50岁段只占28.9%;

——学历结构出现了“断层”。农村或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中学教师的学历状况更令人担忧,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欠发达地区学历达标率比发达地区学历达标率要低76.1%;

——职称结构出现了“断层”。具有中级职称教师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具有中级职称的只占39.2%;

——骨干结构出现了“断层”。具有高级职称与特级或知名教师的量相对地少了,据对449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具有高级职称的只占10.4%,特级只占0.88%,全市知名的只占0.44%。

明显地可以看出,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的“断层”,更加剧了骨干教师结构的“断层”,加剧了骨干教师队伍的青黄不接。更令人堪忧的是教育发展不平衡,越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边远地区或农村,人才流失越严重,而且严重到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与校长都害怕提到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原因是学历层次一旦提高了,教师就要“跳槽”——不是调离教育系统,就是调离本校或当地,使得本来就落后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要从根本上扭转这个被动局面,我们就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2.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的现状与教育发展的要求存在着全面的差距,这使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数省市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改善,在数量上基本能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思想状态总体上呈上进状态,其政治素质、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加强。但与教育发展对教师的要求相比,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差距,不能适应中国教育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化。诸如:

——不适应教育观念现代化的要求。由于受观念与政策的双重影响,现有的教师队伍在整体上只能适应应试教育模式,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仍旧是占主导地位,对于素质教育和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普遍缺少信心、兴趣与经验。在这项问卷调查中,把“应试教育的困扰”列为教师队伍存在主要问题之首的人数就占被调查总人数的21.8%。

——不适应中学教育改革的要求。现有的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难以胜任教育和教学工作。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10.7%的教师自我评价教学工作“不够好”或“一般”,有15.3%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育效果“不够好”或“一般”。至于教育科研能力不强,更是普遍现象,竟高达80.9%。而意识到自身与教育事业发展存在距离,尤其是在教育思想和知识更新方面,也高达71%。

——不适应中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要求。中学教育要把现代科学知识引入教学,教师不仅要打好学科的基础,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重要知识,但广大中学教师与这一要求相差甚远。如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57.5%的中学教师缺乏计算机基本常识与基本的应用能力,对多媒体和交互技术更是陌生;有58.9%的非英语学科教师基本不掌握外语;有63%的教师对电化教育手段不是缺乏应用能力就是没有这种意识。可以说,现有的教师队伍仍广泛存在教学手段相当落后的状态,基本上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老师讲、学生听的“原始”阶段。

——不适应教育方法现代化的要求。有相当数量的教师,不能按教育规律办事,不了解教育理论的现展,不懂得该如何去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状态,对少数需要进行心理与行为矫治的学生束手无策,仍然是凭“经验”办事。在这次问卷调查中,具有上述种种情况的教师总数也达到68.6%。

——不适应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由于中小学教师待遇仍不高,加上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中小学教师职业还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因此不能吸引一流人才从教。现在教师队伍中责任感不强、敬业精神欠佳和钻研精神不足的情况还占有一定比例。甚至不少教师受功利泛化的影响,没有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有的把过多的精力放到“家教”等第二职业上,有的政治观念淡薄,不注意引导学生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总结,甚至放弃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21.3%的教师认为教师工作仅仅是一种职业而已,甚至是一种枯燥乏味的工作,更有18.7%的校长、党支部书记和9.5%的高级、特级教师对此有同感。

——不适应社区与家庭教育功能强化以后教师社会角色变化的需求。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区与家庭教育功能越来越被强化,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去担任大教育的组织者。但事实是,现在许多教师仍然习惯于单一的学校教育,不愿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担任大教育组织者的社会角色。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就有47%的教师认同这一点。

当前中学教师队伍现状存在的种种问题,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思想(尤其是教育管理思想)上存在的一些偏差。如何迅速缩小乃至全部消除这些差距,去迎接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发展,这是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重大的历史挑战。面对这个挑战,我们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3.二十一世纪中国要实现经济腾飞,就必须要发展教育。

经济腾飞要靠教育来支撑。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师资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这是因为:

——教育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教师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学校的一切教育工作都需要通过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去落实,因而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相当重要。高素质的教师可以弥补某些办学条件的不足。反之,即使校舍、设备再好,也无法提高教育质量,更不可能办出好的学校。

——基础教育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教师问题。这是因为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关键和难点在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改革,而教师处在这些改革中的主体地位与主导地位。没有教师去积极参与、大力推进、认真落实,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提高教师个体与队伍整体素质以适应转轨的需要就显得相当重要了。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79%的教师都认同这一点。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对教师提出了最严峻的挑战。一个缺少现代意识和未来意识的人是不可能在国际化、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中充当教师角色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不但不会削弱,反而会进一步加强。在这次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有71%的教师认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至今已是完全成熟了,它使得教材与教学形式甚至学校教育的基本模式都将发生变化,多媒体和交互技术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学生将广泛接触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丰富的程度无可比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指导显得特别重要。当然,对教师的要求也提高了。

总之,要实现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就需要建设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这是历史赐予中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次重大的发展机遇。要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同样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培养骨干教师是解决中学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对策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抓紧培养骨干教师可以解决教育发展的要求与中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矛盾。这是因为骨干教师在教育和教师队伍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轴心、驱动、辐射、稳定和促进作用。

1.轴心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这里笔者暂且将中学一级及其以下级别的教师列为非骨干教师,下同)普遍(占92.9%)认为,骨干教师不仅具备了从事教育工作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品德,而且有着追求事业成功与成就的强烈欲望,具备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心理成熟的特征,在学校工作中起着轴心作用,在学校舆论上占主导地位。通过骨干教师的表现可以使学校在全体成员中维持一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蓬勃健康的面貌与态势。从这个意义上说,掌握了骨干教师就等于掌握了教师全体。

2.驱动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同样普遍(占93.7%)认为,骨干教师在工作与学习上取得的成就,可以解放人们的思想,使集体中的其他成员能充分认识到自身存在的潜能,敢于把自己的工作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驱动作用,以推动整个集体的工作。

3.辐射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同样普遍(占89.3%)认为,骨干教师的工作态度与水平起着示范作用,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转化为集体中其他成员的态度与水平。当然,榜样的质与量也决定了其产生影响的力度、速度与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辐射作用,影响着集体成员中的每一个人。

4.稳定作用

在这次进行的调查问卷中,非骨干教师同样普遍(占81.6%)认为,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使学龄人口急骤波动,教师的需求量也将随之波动,同时教师职业还远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这使得中学教师队伍的流动成为必然趋势。因此,中学教师队伍建设要转变观念,不能片面地要求稳定。但是,没有稳定,就没有质量。只有稳定骨干教师,才能使整个教师队伍中的精华保持稳定;只有“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在流动中优化教师队伍,才能提高中学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骨干教师能产生稳定作用,达到稳定并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5.促进作用

第4篇

在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的浪潮中,近年来苏北地区农村教师的自主专业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与苏北农村的教育工作者们的不懈努力息息相关。但是,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现实所引发的基础教育的二元发展[1],严重阻碍了农村中学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他们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自主专业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中学是学生步入大学的关键时期,也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阶段,中学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弄清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现状,并且针对这些现状分析其原因,提出解决对策,对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对苏北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及其访谈,就其专业自主发展的现状及对策作一探讨。

一、苏北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现状

1.教师自身方面的问题与原因。(1)专业自主发展认识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中学教师对社会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程度是相当高的。但是,他们并不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许多教师对自己专业自主发展的认识明显不足。其表现为:对过去和现在的专业发展状态及水平、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等问题没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自主发展意识[2]是教师真正实现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根据我们的调查有6.18%的农村中学教师认为妨碍专业自主发展的最主观的原因是由于认为自己各方面素质已很强了,无须加强专业自主发展;有41.75%的教师则认为是工作很长时间了,认为自己的工作经验丰富;有40.93%的教师认为教学工作使人厌倦,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加强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还有9.27%的教师认为自己不想一直在教师这个岗位工作上,无须进行专业自主的发展。(2)专业自主发展能力相对较低。苏北农村教师中具有专科、本科学历的教师占相当大的比重,由此导致的这部分教师职前培养不足。而在职后培训时又受时间、精力和经费限制,不能进行系统的专业自主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致使农村中学多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陈旧、专业发展水平失衡的原因还有很多,例如苏北农村教学条件较简陋,获得知识、技能和信息的途径狭窄,并且不能及时将这些仅有的知识、技能和信息吸收转化。因此,有较多的苏北农村教师缺乏教育科研意识和经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也相对于城市教师较低。所以苏北农村教师现有的知识结构、教育技能、教育科研水平很难得到提高。在实践方面,理论与实践转化失衡,效率低下。由于苏北农村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理论大都借鉴其他学校、假设性理论或者有关教材、论文的总结,没有考虑到自身的个体差异性和动态变化,因此,有的教师认为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只需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于是,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培训、进修,提高学历。但最终发现,这样的方式并没有达到原先所预想的教学效果,而专业知识即便是提升了也无法真正地运用到教育实践中,造成理论与实践的失衡,使两者的价值大大降低。(3)专业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不高。首先,苏北农村教师对自身的专业自主发展要求并不高,态度也不积极。他们只是简单地完成基本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的“任务”,并没有意识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能够促进自身多维度发展。绝大部分农村中学教师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调动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特性。其次,农村中学教师缺乏对专业自主能力提升的信心,对其自身发展前景的态度比较悲观。他们更加安于现状,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足够的期待,对自身专业自主发展也没有积极的要求,从而导致信心缺乏和较低的积极性。这对其专业自主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4)时间精力投入不充足。农村中学教师个人时间不足且零散。平时在学校忙于备课、坐班、上课、作业等事务,没有过多的时间潜心研究学术。他们的学习时间也很零散,不会特别空出整块的时间用在专业自主发展上。不仅如此,与城市学校相比,学校的教学和教师学习设备不完备。苏北农村中学教师的学习非常艰苦。由于教师学习时间很零散,学习设备又不完善,教师很难利用足够的学习资源来进行专业自主发展。在城市学校当中,教师有着便利学习设备,如电脑、iPaid等,学校能够为教师提供专门的教师学习网站、学习交流平台,甚至设置专门的教师联络平台、QQ教师群互相交流。而苏北农村中学教师学习环境远远不如城市教师,除此之外,农村中学教师常常面临更多的学校和家庭方面的问题,精力有限,尤其是女教师。在我们本次的问卷调查中,采访了多位女教师,关于精力时间这方面的问题,她们都多次强调由于家庭里的各种问题以及学校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等各种各样要求,女教师即便有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但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进行专业自主发展。

2.教育制度方面的问题与原因。(1)缺乏政策、制度支持。据调查分析,仅仅只有18.15%的农村中学教师认为本学校教师共同发展、自主发展专业的氛围已经形成,而49.03%的教师认为本学校教师共同发展、自主发展专业的氛围一般,29.34%的学校则未形成这种氛围,还有3.47%的教师对本校是否形成此种氛围持不清楚态度。国家和社会需要教师的不断发展,一旦置身于教师这个专业群体中,农村中学教师首先会感受到的就是所处环境对自身发展的限制,那么寻求改变和发展的愿望就会应运而生。促使农村中学教师主动寻求学习机会,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的动机就有了。有了这种内在发展动力,自然会体现在日常的行为活动中。再加上学校和政府的支持,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渠道,这样看来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的前景似乎是一片光明。但实际上,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却困难重重。首先,政府的政策和制度并非是为了引导教师继续专业化的历程,而是把教师纳入机械的制度框架内[3]。农村中学教师对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把握几乎没有自主权利,只能按照现有的课程标准和大环境的要求来进行教学,相应地,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也会受到限制。其次,农村中学教师还是处在“以老带新”的教师发展模式之下,接受到的训练内容和方式也是一成不变的。这样就会导致他们的学习缺乏独立自主性,只是为了能够顺利地接下“上一代的班”,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再次,苏北农村中学教师职称评定较城市而言也比较困难。这样对他们的教育教学热情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而农村中学教师参加上级教学研究活动的获奖难度很大。首先通过县级,再经由市级的层层选拔和评判,即使和城市的教师研究成果水平差不多,最后获得的奖项也不尽如人意。更不用说开公开课的机会了。这种教育机制的不完善对农村中学教育事业乃至中国整体教育发展的制约是显而易见的。农村中学教师缺乏应有的保障机制,难免会对教育的热情大大降低,更不用说自主专业自主发展了。另外,苏北农村中学的管理制度落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措施也不到位。许多农村中学仍然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还将其与教师职称、荣誉的获得以及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教师不得不片面地重视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不但不利于学生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而且也不利于教师对自身专业的发展。(2)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资金投入较少。与城市中学相比,国家、社会对苏北农村中学教育的投资不足。据调查,苏北农村中学教师月收入在2000以下的人数居少,2000~3000之间的比例为68.73%,3000~4000之间的比例大约为27%,4000以上的人数为0。这表明,苏北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和城市地区教师的工资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农村中学教师在经济上难以支持自己的专业自主发展,除了维持自身的生活,不足以进行专业自主发展或是更好地进行学习。不仅如此,因为缺乏足够的支持力度,苏北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缺少来自社会和学校提供的多方面学习渠道。如普通教师一般一年只有一次左右的机会去县城的学校学习;校长或教研组长一年有一次左右的机会去市区的学校学习,普通老师没有机会。因为周围学校的教学水平相差不多,即使进行公开课交流,对于发现问题、解决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以及提高自身专业发展能力帮助并不大,更使得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自主发展丧失兴趣和信心。

二、苏北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对策建议

1.重视苏北农村地区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的培养。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根本上还是意识的问题。农村教师是具有自主意识的人,即便农村教师的生活范围狭小、接受信息渠道有限,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动力和信心不足,但他们仍然能够通过强化自主发展意识来不断地调整、建设自身知识和能力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社会日新月异,教育变革急剧的状况下,更好地去适应,并且使他们的职业生涯焕发出新的活力。地方政府应当大力宣传苏北农村中学教师的自主专业发展,将这种意识提升为主流意识的一部分,以调动教师个人积极性,先从一部分有觉醒意识的教师做起,再通过这些先“觉醒”的教师带动那些后“觉醒”的教师。例如教师形成互助的学习小组、社会团体组织。另外农村教育行政部门、教研和师资培训机构及学校领导应该通过开展多种活动转变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的思想,更新教师对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观念,激活其专业自主发展的意识。

2.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能够增强苏北农村中学教师自主发展意识。苏北农村中学应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工作量计算上,切实做到与城市中学教师同工同酬,使他们的工作报酬以及工作被认可的程度不低于城市中学教师。在评价和奖励制度上,给教师更多的鼓励和合理的资金支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职业的成功和社会的认同。

3.增强政府、社会、学校等外部支持力度。苏北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需要有外部力量的推动和保障。(1)政府应当增加资金投入,出台相应政策支持。负责农村学校管理的地方政府增加教育经费以及师资培训的投入,更新教学设施设备,组织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活动,并增强活动信度和效度。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考核机制。现行考核机制主要是对教师教案、教研、考绩、考务、工作量等方面的考核,并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但对于专业自主发展的评价、考核机制,未包含在这一评价考核机制之内。提高苏北农村中学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积极性需要这一评价机制的建立。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学历、专业学习的次数、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等。(2)学校优化教育教学流程。给教师较充分的自主空间,提高教学效率,让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主专业的发展。一方面,削减一些不必要的行政流程,如会议、部门间的沟通不畅导致的效率不高等;另一方面,确定好核心的大方向并辅以有效的监督机制,给予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学校应当建立教师奖励机制,促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成果与社会相连接。如:设立独立的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基金,由教师、学校、社会三方面来提供;建立相关的奖励机制,对于积极进行专业自主发展并做出成绩的教师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比如报销相关的学习费用、年末奖金等。(3)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推动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借助媒体力量进行宣传,鼓励教师发展专业自主水平。另外建立相关学习网站、开发学习软件,扩充学习资料。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会力量,建设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学校,给教师的自我提升提供良好的平台。

第5篇

一、教师专业标准制定和颁发的意义

树立“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是制定教师专业标准的前提,教师专业标准既然是针对教师制定的从业资格和专业发展导向,必然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一项重要依据。

1.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队伍素质的保障。教师专业标准不是由教研部门制定的,而是由教育部组织课题研究后制定并颁发的,具有重要的政府指导行为,必然会成为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教师招聘、职称评聘、优秀教师选拔和培养、不合格教师再培训或解聘等方案的重要依据。教师专业标准也为学校管理教师提供了重要依据,学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师的在职学习、教学常规的制订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教科研内容、班主任的培训、教师评价等也就有了规划与努力方向。这对于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师专业标准成为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重要指南。教师的职前教育从当前渠道来看主要还是师范教育,但是目前有不少师范院校从办学的功利性出发已经往综合性大学靠拢,师范专业在大学中所占比例日益缩小,从而导致师范专业教育没有师范特色,忽视师范专业学生应有职业教育,尤其是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规范,同时在专业教育中侧重专业知识,忽视了教育学与教学法等今后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所必需知识的教育,从事教学法的教师都是一些学术上没有多少建树但又没有中学教学实践技能的讲师。某省曾有一段时间出现学生入学素质优于一般师范学院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在职业应聘时录用率低于普通师范学院的现象,问题就出在说课或片段教学的技能方面技不如人。教师的职后教育也经常出现针对性不强,层次性不清形象,任职培训、骨干培训、学科带头人培训、名师培训等不同层次的培训内容区别不大,培训方法缺乏创新,影响培训效果,制约了教师通过培训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拓展学科知识。有了教师专业标准,可以规范教师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职前与职后教育,有利于管理机构对培训质量的考核评价,也促使培训机构创新培训方式、拓展培训的内容来提高培训质量。

3.教师专业标准成为教师职前学习及职后专业成长的标杠。教师职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职业,教师只有具备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行为,才能为职业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职前学习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础工程,当前中学教师队伍中从事的学科教学绝大多数与大学所学专业是密切相关,毕业后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符学科的教学教师为数不多,且都发生在农村或偏远的山区,因而教师职前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识性的知识扎实、具备必要的教育教学技能,将为毕业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专业标准对于教师的品德、知识、能力等都做出具体的规定,提出明确的要求,教师专业标准是“好教师”的基本标准,教师专业成长中要达到“好”,概括起来无非是“师德高尚”与“业务精湛”两大方面,教师专业标准从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规定了基本的专业伦理内涵,为“师德高尚”奠定了基本的规定,教师专业标准又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规定了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为教师的“业务精湛”打下坚实基础,因而对于教师职后的专业成长起到导向作用,教师可以从职业认同感、基本职业道德、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媒体辅助的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来规划自已的专业发展并从这几方面加以努力进取,同时注意经常性的实践反思,这样就能引导教师不断提升自已的专业水平和持续发展能力。

二、如何理解贯彻《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各个维度

教师专业标准既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提供重要保障,为教师教育与培训机构及教师个人规划了专业发展方向提供主要依据,那么,理解《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各个维度是在教育教学的管理和实践中实施贯彻标准的重要前提。

1.教师的职业认同、职业道德与职业发展。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为教师是使人类自身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一种职业。学校是个教书育人的神圣的地方,教师更是一种神圣的职业,人们常把教师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理应学识与品德兼优。因此教师专业标准首先提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个基本理念,这是中学教师作为教育部门专业人员在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中应当秉持的价值导向。教师专业标准与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六个方面规定是一脉相承的,但又有所发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二是对本职工作的责任,要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三是对自身发展的要求,教师要努力学习,终身学习。反映了当前师德的新定位,即师德养成是一种信仰;乐于奉献是一种境界;教书育人是一种义务;团结协作是一种合力;专业化是一种必然;终身学习是一种需求。教师专业标准在秉承《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基本规定的同时又有所拓展,突出课程改革实践中的两个问题,一是“学生为本”的理念,要为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及张扬学生个性;二是教师的反思性成长问题,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反思总结,专业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从而促使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可以说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了教师群体长期坚持的基本追求和现代教育对教师素质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

2.教师应具有扎实的、多样化知识,这是教师从教的基本功底。学习是教师润泽人一生的最积极、最有意义的活动,教师没有学习,一切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要说创新超越了,可能连最起码的教书育人的底气都没有,教师无论是职前或职后学习都应着眼于今后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首先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是中学教师从事学科教学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中学是分科教学的,教师往往都只从事一个学科教学,熟练掌握一个学科知识体系、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了解学科在所属分科体系中的地位及学科联系,教师才能有上讲台的底气与勇气。其次是学科教学知识的学习,这是教师传授知识、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基本准则,教师应熟悉学科教学要依据什么来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才有目的性;要熟悉中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认知特点与规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才有效果性;要懂得在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学才有创新性。再次是教育学与通识性的知识的学习,从事教育工作应该要懂得一点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并具备相对渊博的其他知识,才有可能在教学中脱颖而出,成为教师群体中“合格”或是“优秀”的教师,因为教学是面对学生的双边活动,不了解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取向,不了解中学生心理活动,不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其它学科基本知识,不掌握相应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信息技术就无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学只有具备针对性、互动性、拓展性,教师能够以智慧化解难题,用激情演绎精彩,让学生感悟学科的基本思想,课堂才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拓展,而这些都得益于教师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无论是学科的或是相关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

3.教师应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及教科研工作的基本技能。这是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能力,是教师专业水平的检验场,它包括教学能力、开展班级管理和其他教育活动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第一,教学能力是中学教师的主要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能演绎精彩的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扎实的、多样化的知识只有借助课堂教学这一平台才能充分展示出来,而课堂教学要能诠释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传授学生学科基本知识、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精神又要依赖必要的教学技能和手段才能达成。首先,教师要具备个性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同一课教材,不同教师教学设计不可能是一样的,最后的教学后果必然大都也是不同的,有的高效展示教学重点和恰当解决教学难点,有的低效重复教材的内容,课有上与没上课学生的感受是一样的。其次,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要求,它包括教学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等,尤其是能否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再次就是课堂调控能力,教材处理得再好,教学设计环节再完美,教学手段选用再合适,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平平淡淡,没有一定的表演能力、没有激情、没有过硬教学基本功和组织教学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大大打折扣了。第二,开展班级管理和其他教育活动能力是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职业要求教师要具备班级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这在教师的职称评聘上是有明文规定的,同时学校要特色发展又要求教师要有开发校本课程和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第三,人际交往能力也是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技能,教师工作是一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教师首先要能够有效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思想的碰撞,也就没有教学激情与针对性,其次教师要拥有与同事沟通合作能力,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之间同伴合作,现有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中都是以年段或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来进行管理,教师教学工作要能与所任教班级科任教师的合作,教学才不会造成内耗,才能形成合力,教师在备课组教研中要善于与人交流,这样才能凝聚众人的教学智慧,让教材处理更加合理、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第四,自我发展的能力是教师教学生命力保持旺盛的有力保障,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科知识更新比较快,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更新学科知识与技能,同时具备教学反思与教育科研能力,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才不会在教学的竞争中落伍了甚至被淘汰出教师队伍。

三、现有的学校管理中如何评价教师、引导教师发展

教师专业标准是落实质量的国家标准,也是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目前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教师专业标准具有学科的共性和基础性的特点,但在对于教师的发展性评价和可操作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必须加以完善内容。

第6篇

那么,当前梅州市各中学实施的教师评价采用何种方式?哪种方式的教师评价是科学合理的?有无具体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教师心目中的理想评价体系是怎样的?这些疑问代表了一线教师对教师评价的思考和教育管理者对教师主体的关注,亟待解答。基于此背景,本问卷调查主要以梅州市各中学教师为调查研究对象,立足现实,旨在掌握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学教师评价体系的现状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

问卷以选择题的形式从个人基本信息、学校工作环境、工作压力情况、教师评价的基本情况、教师对评价制度的意见、期望和职业认同度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2014年9月至2015年2月,有来自16间中学的部分教师参与调查,另外有部分教师通过网络参与了调查,最终获取有效问卷数目为971份。虽然本调查的样本绝对数量并不很大,但是已经能够照顾到梅州市中学教师的各个层面,具有相当的代表性,应该可以客观反映梅州市中学教师评价的现状。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见表1(下页)。

二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学教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多数教师比较关注现有的教师评价活动,对工作环境的满意度较高,但普遍感觉工作强度繁重,工作有较大压力,职业认同感不高。

表2、表3(见下页)显示超过七成的教师觉得教学工作环境还是不错的,但有47.48%的教师感觉工作比较繁重,近二成的教师感觉工作非常繁重。对工作压力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3%的教师觉得有压力,其中有约两成的教师觉得非常有压力,54.79%的教师觉得压力来源于工作量,近五成的教师觉得个人财务状况带来压力,二成多的教师觉得学校制度和身体状况带来压力。

(二)评价目的仍然以奖惩性为主,评价结果用于奖惩。

从表4、表5(见下页)发现本地区现行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奖惩性评价,评价周期多为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学期或学年结束后作总结性评价,评价的结果主要用于教师的奖惩。具体就是将教师分成不同等级,根据评价的结果分别进行奖励、降级等处理,并以此作为提干、评职评优的依据。

(三)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片面量化。

从表6(见下页)数据可以看出,本地区现行的教师评价的主要形式是打分制,即量化评价表。写书面总结说明教师的自我评价是存在的。但是从很少人选择开座谈会和个别面谈来看,本地区的教师评价不注重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交流,不了解被评价者的感受,这样就无法反馈评价开展的情况。

从表7(见下页)数据看,本地区教师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校规定的评价量化指标、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教师的教学水平。量化能够用数字说话,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简单明了。不可否认量化的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教师。但是,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忽视了教师的大量隐性工作。另外,过分重视学生成绩,这样就会造成教师片面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而忽视了对学生品德等方面的教育,重新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

(四)评价主体单一,不重视评价结果的反馈。

从表8、表9(见下页)调查情况看,目前,本地区教师评价中,评价主体主要是领导及学生,教师的自评结果不被重视,评价人员与被评教师很少会共同商讨评价结果,说明评价者对被评价者自身的认知并不重视。作为被调查对象的教师们,希望自己的自我评价能够得到评价者足够的重视,通过交流评价结果,才能对自身的优缺点有更深的认识。如果在评价时能给教师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其实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民主管理的表现,同时也是对不公正的评价标准的挑战。教师们只有在沟通交流中才能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切实的改正问题。

(五)教师心目中理想的教师评价。

从表10、表11、表12(见下页)统计的数据看,教师对当前教师评价的标准、方案和方法的认同度均不超过五成,说明现行教师评价的现状并不能使人满意。超过九成的教师赞同将教学进步加入到评价中去,说明教师们内心还是渴望教学进步和提高学科教学水平的。分别有超过八成的教师认为优秀教师应该具有突出的教学教育能力,接近五成的教师认为优秀教师应该具有突出的教研能力,这说明本地区的教师是重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的。

调查表明,教师们心目中理想的教师评价满足以下要求:能体现教师的个体、学科和地域差异;不以奖惩为唯一目的,能关注教学进步和专业发展以及专业素养的提高;不以学生成绩论英雄;能以人为本,被评者能参与评价过程。总之,教师评价不应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水平的唯一标准,而要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尤其是有利于教师创新能力发展的教师发展性评价体系。

三 、实施教师评价的对策思考

针对当前梅州地区中学教师评价现状中出现的问题,对于如何改进教师评价,提出以下思考和改进意见。

(一)正确处理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的关系

本地区现行的评价标准是奖惩性评价。奖惩性教师评价就是通过对教师表现(效绩)进行评价,得出结果,然后依据这一结果作出加薪、增加津贴、解聘、晋级和降级等决定。这种评价方法的弊端在于其“终结性”和方式上的自上而下,很难调动大多数教师的积极性,并且也极容易挫伤部分教师的感情。教师们希望能够进行发展性教师评价。发展性教师评价则是以促进未来发展为目的的一种形成性评价制度。在没有奖惩的条件下,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但发展性教师评价在具体实施时需要一定的经费,评价者和评价对象需要接受一定的专门培训。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发展性教师评价在本地区全面实施会有比较大的困难。那么有没有一个折衷的办法呢?我们认为,在实施教师评价过程中,我们可以扬长避短,一方面发挥奖惩性评价的优势进行长期有效的绩效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另一方面发挥发展性评价的优势,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利用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具体操作中,可以参考丹尼尔森给出的如下建议:第一,区分性的评价体系;第二,教学评价中创造专业学习的氛围;第三,精心设计评价活动。

(二)提高教师在教师评价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

目前,本地区的教师评价主要由领导和少数人执行,一线教师很少参与其中,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等往往流于形式。但是,教师是教师评价中的被评价者,他们的工作有很多是没法看到的隐性工作,只有教师本人才能更具体的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可见,教师应该是评价中最有发言权的人。突出教师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是提倡和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的自我评价具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有利于教师角色的内化。即通过自我评价的实践,加深对教师职责、任务的认识和理解,并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教学行为。二是有利于激励教师的内在动机。自我评价通过自我教育机制,在个体和集体的动态发展中,在自我评价得出的差距和由此产生的思变力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内在力量。三是有利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民主气氛。自我评价可以拓宽评价信息的搜集渠道,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准。

(三)选择多样性的评价方式和发展性的评价内容

为避免教师评价出现片面性,可在听课、检查、考核、分析、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采用教师自我评价、同行相互评价、学生评价、学生家长评价和领导小组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的周期不应是简单的一学期或一学年一次,要注重过程性评价,让评价伴随教学过程的始终。进行评价时,往往需要将数据信息、评价结果量化处理,便于对评价结论量化比较。但教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劳动,在重视定量评价的同时,更要注重定性评价。教基[2002]26 号中强调,不得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社会团体、民间学术机构组织的教学评比结果不得作为教师晋升、提级、评优的依据。因此,评价教师的内容要多从教师的发展性考虑,即考虑教师的素质、表现、成就、终生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等方面。

(四)重视评价的反馈作用

在教师评价中,对教师进行评价后的反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有助于评价双方的沟通,促进教师对评价的理解和参与。评价反馈能为评价双方提供一个沟通与交流的理想平台,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师对评价的理解与激发教师积极参与评价的主动性。如果评价者能以平等的倾听者和对话者的身份出现 ,这样就能从心理上为评价双方的交流和沟通奠定良好的基础和易于创设的和谐氛围。在这样相互尊重信任的建康的心理环境中,教师才可能改变原有的对评价意义的误解以及评价者的心理成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中。其次,教师评价的反馈有利于评价功能的真正实现。作为管理者,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评价的反馈,通过评价的反馈能够提高管理者的评价水平。管理者在每次评价后,及时与教师沟通,让他们了解自身在这一时期存在的不足,及时作出改进。管理者还要认真听取教师们的建议,通过谈话的方式,了解教师们在教学背后的工作,要照顾好被评价者的情绪,和他们坦诚交流。总之,应该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理念,为教师的发展提供空间与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斌华. 教师评价: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M].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2。

第7篇

一、教师创新能力的定义

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善于吸取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创造性地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形成鲜明的教学个性。它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折射,是对教师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它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有分布合理、新旧均衡的知识结构,有永不满足、超越自我的意识,有民主平等、尊重学生的教育观,有新鲜独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中学教师创新能力的作用

现在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要从小培养,中学教师就成了培养创新人才教育的直接实施者。中学教师的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教学效果,影响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其作用是不容轻视的。

(一)对教师个人发展的影响

创新能力是教师个人能力的一部分,创新能力的高低影响教师的创新性教学行为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1、影响教师创新性教学行为

教师的创新能力会影响他们的创新性教学行为。认为创新能力可以培养的教师,会努力地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持遗传决定论的教师,则不会采取积极行动,自觉不自觉地给学生造成一种不良的影响;如果教师不重视创新能力,就不能在课堂教学中支持创新能力;如果教师缺乏对创新行为的恰当理解,在教学中强调顺从思维的传统性,那么他们也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支持条件。

2、影响教师个人能力的综合发展

创新能力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一部分,教师能否将创新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能力的高低。创新能力较好的教师在实施创新型教学时能很好的掌控课堂纪律,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却并不显的没有纪律,创新能力越高这种掌控能力就越高即教师的管理能力就越高。另外,进行创新型教学的课程进度如何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符,这就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协调能力,创新能力越高就越能将创新融入教学任务中,很好的协调创新与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个人的协调能力就会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与个人的其他能力是相互联系的,创新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个人能力综合发展。

(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1、教师的创新性评价影响学生的创新行为

具体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或评价学生作品的人也组成了一个范围,他们决定什么样的反应、什么样的东西是具有创新性的,而他们所制订或者默许的标准将成为学生在发展创造性时所必须参考的依据。违反了评价标准的创新性表现,将被视为不合格而被排斥在外。下面这个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雪化了,变成了什么?”标准答案是:“雪化了,变成了泥和水。”有一个学生回答:“雪化了,变成了春天。”如此美妙的回答却被老师判为错误!对于学生创新性的发展来说,教师作为评价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观念和行为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接纳创新性,对学生的创新行为有很大影响。

2、为学生创新创设环境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青少年身心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他们好奇心强,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在这一时期创新能力的发展往往为一生的事业打下基础,所以应重视学生潜在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其所处的环境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教师作为向学生传递文化的桥梁,是这个因素中最为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成分。有较好创新能力的教师能够与学生平等地沟通和交流,支持、鼓励不同想法和观点的存在和产生,对一些新颖、独特的设计或作品给予赏识和表扬,学生的创新性在这种有利的环境中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创新教育,即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为主要目的的教育。它以继承为基础、发展为目的,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而教师在创新教育中无疑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所以教师的创新能力对整个学校教育有重大影响。

1、影响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成长

一位优秀教师应该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和教育活动的创造者。他们具有创新性的教育观、知识结构、个性特征、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特别是创新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只有了解当今高新科技发展新成果的教师,才能站在高科技革命的高度,鼓励学生勇敢探索;只有掌握丰富知识的教师,才能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研究问题。”然而教育不是一位教师来实施的,而是由无数小的教师个体构成的教师团体来实施的,所以在实施创新教育时,教师个人的创新能力会影响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成长。

2、影响学校实施创新教育

学校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环境,创新型的教学,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的建设,创新的教学环境等都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一部分,都有赖于教师这样一个个体来具体实施,所以教师个人的创新素质特别是教师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对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三﹑关于中学教师的创新能力的分析

(一)影响中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因素及分析

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后发现知识、年龄、环境等是影响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笔者认为造成中学教师的创新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影响其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知识、年龄、智力、动机、个性、环境。

1、知识

个人能力的发展应该有一个基础,就好比裁缝做衣服,要能做出衣服的前提是你得会量体裁衣,要有所创新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基础,我认为那就是一定的知识积累。Simon(1988)曾指出,经过长时间的大量学习,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是创新的一个先决条件。Gardner(1993)也曾提出过“十年法则”,即但凡伟大的艺术家,在创作出伟大的作品之前非经过十年的练习不可。这期间就是知识积累的过程。

2、 年龄

生活中我们常发现很多老年人不愿尝试新鲜事物,安于现状,一些年龄大的教师表现出对教学的倦怠性,与此相比,年龄对教师的创新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以往有研究指出年龄会影响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在与被试教师交谈中发现,多数老师的观点倾向于年龄越大创新的可能就越小,他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思想意识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安于现状,不愿多动脑,久之思维就变的僵化,创新的能力就越小。

3、智力

在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相信创新能力和智力是紧密相连的。而自古许多有作为的名人如爱因斯坦都是智商很高的人,所以我认为智商与创新之间应该是成正比关系。陈防(2005)的研究发现,有95.6%的中学教师认为智商是创造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4、动机

通常一个人需要在某个领域工作,如果他真正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关注工作本身,他就有机会做出创新性的工作,如果他不热爱所从事的工作,但被这份工作的待遇所吸引,他也会努力工作,努力有所创新。所以有时一定的物质奖励和名誉的激励作用会使工作变得有吸引力,体现出动机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影响力。

5、环境

创新能力体现在创新活动中,创新活动主要取决于创新环境。人需要一个支持并奖励创新想法的环境,一个人可能具备了所有供以创新思维的内部资源,但如果缺乏支持性的环境,创新能力或许就无法展现出来。然而环境并非完全支持创新,面对环境中阻碍创新的因素,是应对挑战还是任由障碍横行,这取决于个人的决定选择。环境中还有一部分取决于谁是评估者,评估标准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6、个性

人格是创造力的重要部分,具有特定人格特质的个体在一个支持性的环境中会生成更多创新性产品。总结国内外专家对创新人才的人格研究,发现创新个性特征主要有预见性、洞察力、好独立判断、善于吸取经验教训、兴趣广泛、不落俗套、自信心强、敢于冒险、有幽默感、好奇、容忍模糊、自我效能、思想开放、打破常规等。

四﹑促进中学教师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 加强对创新理论的学习

教师对创新理论的学习主要分为职前和职后两个阶段,职前的主要是进行师范教育,学习创新理论;职后主要是师资培训,以专题的形式为教师提供学习材料,使教师了解创新的定义、创新能力、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创新教学的方法等相关理论;帮助教师认识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多样性;使教师从创新能力的个体、群体、产品、过程、环境等多个角度学习创新能力理论。

平时教师个人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如网络资源加强对理论的学习,为创新教学实践做好铺垫。

(二) 积极进行创新教学实践

理论学习只是观念上的掌握,教学管理只是提供现实的土壤和环境条件,创新型教师的真正构建是在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的。脱离了现实的教学活动的锻炼,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只能是空中楼阁。

有了理论的支持和适宜的环境,教师个人应该积极进行创新教学实践,将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实现教学方法创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氛围(开放,宽松和谐),做到理论与技能的结合,实现教学方法与认识上的综合创新,积极、努力解决在实施创新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个人的创新教学技能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三) 教学科研

事实证明,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教学研究是教师创新能力自我培养的有效方法。可以针对创新教学的方法和实施过程,创新的途径,创新教学行为等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检验所学理论和经验的正确性、有效性,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又可以发现许多问题,督促自己不断学习,不断钻研,不断探索,找到应用的正确道路和具体操作方法。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建构起来。

第8篇

关键词:藏区中学 信息化教学能力 现状 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越来越多,信息化教学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也不断变化,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部分,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藏区中学教师来说,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成为一名现代合格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中学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利用信息资源,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综合能力。信息化社会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能力,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是指向实践性知识的,在信息化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 [1]

二、藏区中学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现状

随着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藏区学校先后配备了卫星教学接收器,还给教室配备了液晶电视,组建计算机房,在硬件上为教师信息化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也开始关注新的媒介教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藏族地区大部分中学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上存在不足。有以下几种常见的问题:

1.信息化教学资源闲置

虽然藏区中学已经建立了信息化教学设备,但是普遍存在利用不足的现象。藏族学校由于现代教学设备配置时间段,没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缺乏适用藏区学生的双语教学软件,使得大部分的设备闲置,使用率极低。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仅仅应付检查,教学设备成了摆设。

2.教师的信息化培训不到位

藏区中学教师在培训上有所不足,使得这些现代化设备没有很好地利用。藏语授课类教师由于语言限制的原因,能接受培训的机会也是非常的少,只有部分优秀、汉语水平较好的老师有机会参加市、县、乡一级的培训。此外,在进行教师信息教学能力培训时,缺乏系统化的培训教育,而且教师信息化培训力度不够,很多流于表面形式,尤其一些中老年的教师,未能真正获得培训成效。 [2]

3.缺乏专业的人才

藏区由于恶劣的自然条件与环境无法吸引优秀的教育人才,藏区教师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一些藏族学校而言,很多学生还停留在藏语交流层面,不能很流利地用汉语沟通。这就要求教师还要具备双语教学的能力,对于这部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更要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了教师整体的专业化发展受到限制。

4.信息化教学没有考虑实际问题,造成教学效果差

藏区中学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与培训,机械化地开展信息化教学,没能充分考虑到藏区学生特点和教材的特色。因为藏区中学采用的是藏族文字,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到文字和视频是否能够让藏区学生接受。而目前一些教师开展的课程,存在着信息化教学偏离实际,讲求新教学形式的“时髦”而忽视了学生的民族特色,再加上教师自身能力有限,使得信息化教学不能有效的融合藏区特点以及学科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查。

三、藏区中学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

1.教师积极参与,充分利用资源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认识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时间不足、学校管理不当等客观因素。但是提高藏区中学教师对信息化教学重要性认识,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信息化社会中的教师不仅要提高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还要促进不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的发展,支持、鼓励学生使用数字化工具开展以探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并给予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信息化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2.完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体系

完善培训体系,从改善教师信息培训内容方面着手,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以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为重点,在培训的过程中融入多种培训方式,运用网络课程平台及网络协助等进行教师信息教学能力的培训,为藏族地区的小学教师提供了交流和探讨的园地,借助集体智慧与个体智慧交融,共享经验与资源,提升个体实践智慧,并以此来丰富和促进学习共同体。

3.引进专业人才,加强教师间互相交流

引进一些新教师,尤其是那些具有数字化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教师。新教师的加入,也会带动老教师学习教学信息技术知识、教学法知识等新知识,提升将新技术与知识迁移到新的教学情境中的能力,并能实现数字化的协作与交流,在信息化社会中,教师的信息化协作教学能力将变得更加重要,通过同行之间的交流、对话与协作,教师借助集体智慧与个体智慧交融,共享经验与资源,提升个体实践智慧,并以此来丰富和促进学习共同体,形成教师的集体信息化教学智慧。

4.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加强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

信息化教学迁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包括信息化教学知识技能的转化迁移,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能力,还包括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等能力。信息化教学将教学内容迁移到教学情境中,与学科教学法相融合。信息化教学实践能力的加强也能够促使教学技能日趋成熟,教师能够在不同信息化情境中进行教学活动,逐步达到信息化教学行为自动化。然而,藏区教学材料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教材有所不同,如果教师的综合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更好地将藏区教材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创造出更适合藏区学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完善的过程。因此,藏区教师在实践中要注意与藏区教材的融合,不断完善信息化教学实践融合能力。

四、总结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是关乎教师自身职业发展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藏区中学教学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是基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现代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然而藏区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能力上存在明显不足,制约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教师发展的关注,积极采取策略去改善现状,使藏区教师能够迎合时展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第9篇

本简历模板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直接编辑.

更多简历模板>>

☉请使用WORD打开编辑您在本站下载的简历模板

☉如果您有好的简历模板与其它网友分享,请发送到

☉本站模板均是由我的简历网收集整理,未经本站许可不能转载或盗链本站资源

☉本站为非营利性站点,所有资源均是网上搜集或私下交流学习之用,任何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将由您自己承担!本站仅仅提供一个观摩学习的环境,将不对任何资源负法律责任。xxx专业个人简历 姓 名: *** 性 别: 女 出生日期: 籍 贯: 陕西 目前城市: 新疆 工作年限: 三年以上 目前年薪: XX万人民币 联系电话: 13800000000 E-mail: (邮件&MSN) 请换成自己的真实信箱! 应聘方向 求职行业: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 ,教育/培训,政府,学术/科研,检测,认证 应聘职位: 中学教师,图书管理员/资料管理员,英语翻译 求职地点: 北京市,杭州市,青岛市,成都市,乌鲁木齐市 薪资要求: 面议 工作经历 2004/03—现在: ***公司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 高中英语教师学校外籍教师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 主要职责: 我用实际行动得到了领导同事的认可,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现除任课外,还参与外语组主干课题研究,自己设计课题方案并策划,主持英语课题实验活动。另外,兼职负责外籍教师(任教口语的英国老师)管理工作。 工作业绩: 除教学成绩优异外,今年8月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并在国家级刊物<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上发表. 2002/08—2004/02: 陕西绥德中学(省级重点中学) 所属行业:教育/培训 高中外语教师中学教师 主要职责: 在工作的一年里,我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丰富着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人为善,宽人律己”使我受到了同事的喜爱;曾在校报上发表文章,将书报上学来的新理念、新方法,有选择地运用于教学工作中;总结工作的成败,写成论文《高中外语教学模式刍议》,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 教育培训 陕西师范大学 食品工艺教育 本科 教育学、心理学及食品相关专业课自己研习《教育管理学》、《课程论》、《教育心理学》、《中国新时期教学论发展进展》、《心理学导论》等课程,具备形成理论基本能力。 2008/03—2008/05 国际标准认证与管理协会中国代表处文书与档案管理师资格特训文书与档案管理师双高级资格证书 主要培训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计算机高级技术应用等课程。 2003/07—2003/08 新疆新华人寿保险西安分公司营销学上岗培训上岗合格证 职业技能 外 语: 英语:精通 证 书: 自我评价 待人真诚、自信乐观、谦虚稳重、做事认真负责,勇于挑战自我;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有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相信自己能很快融入单位,为其创造价值。我一直在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多元化复合型人才”,对于未来我满怀信心,我认为确立明确目标对于个人发展非常重要,相信“适合”永远是最好的!

第10篇

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1、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 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5、“进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平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

走进21世纪,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第11篇

全体中小学教师(含幼儿教师);截止到*年6月31日,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者,鼓励自愿参加。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周期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和校本研修,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树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特色与内容,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教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以学生为本,依法施教。

3、信息技术未达到初级水平的教师经过培训,全部达到初级水平。已经达到初级水平,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达到高级水平,并且进一步提高已经达到高级水平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拓宽学科知识领域,更新学科知识结构,使广大教师的学科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并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力求成为创新型教师。

5、指导教师学会自主学习。立足校本,积极主动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自主成长的培训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6、使教师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和世界,逐渐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三、集中培训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分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教育实践活动、远程教育等形式。其中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0个学时,具体内容和培训学时分配为:

1、师德教育:32学时,4学分,这是贯穿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通过举办讲座,组织优秀教师报告团,看《师德启思录》,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及师德教育论坛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法制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所学课程为:《教师礼仪》《探究教学论》《中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若干意见的读本》。

2、新课程培训:42学时,5.5学分。这是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精心组织,使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前接受不少于42学时的集中培训,在此基础上,转入校本培训。所学课程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走进新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及教材。

3、信息技术培训:60学时,7.5学分。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升我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信息技术已达到高级水平的教师,可以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发挥在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学课程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上、下册》。

4、学科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培训:88学时,11学分。具体内容包括新知识、新理念在本学科教育技能训练中的培训。按照基础教育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知识为基础,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开展素质教育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我区的教育教学实际,重点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和课堂教学技能、学科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把教学技能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所学课程为:

(一)小学教师用书:

语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教学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语文》。

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小学数学参与培训教程》、《新课程教材教法》。

品德:《新课程教学法丛学》(品德与生活)。

体育:《体育新课程教学法》。

音乐:《音乐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

美术:《美术教学实施指南》。

(二)中学教师用书由市教育局和培训院校确定

5、地方课程:24学时,3学分。培训教材由市教育局根据教师的需要另行选定。

四、培训时间安排

根据省市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部署,*~*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已有90%参加了新课程通识性培训,1、2、7、8年级各学科教师已参加了课标、教材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区教师运用新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的能力。为确保我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顺利圆满完成,拟定于:

1、*年4月23日开始举办小学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班,首先组织小学1~3年级全体教师分语文、数学两个学科进行培训。中学教师由市教育局组织开始分批分专业的新周期继续教育培训。(中学教师的通识培训由区师训中心负责)

2、*年暑假对走入新课程的1~3年级、9年级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培训。并按照新课标、新教材逐年推进的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完成小学4~6年级教师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

3、定期组织教师到中小学听课、评课,开展课题研讨,加强学习反思,有效指导我区课程改革的实施。

4、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制定我区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和评估管理办法,确立校本研修培训基地,并认真总结推广经验。

五、培训要求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师培训理论和实践,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发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学习型团体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使教师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

2、更新培训手段,变革培训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坚持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把讲授与研讨交流、教学反思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推广专题讲座式、“菜单式”、“自助餐式”,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校本研修的学时数与集中培训学时数的比例应达到2:1以上,针对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自修反思,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把学校建成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基地。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培训基地的师资、设施建设,整合培训资源。

根据省市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卫东区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全区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训任务。多年的师资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在新的培训任务中,师训中心将在先进培训方式的实践、新理念与中小学实际的联系、校本培训的实施、反思型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师训中心、局教研室、电教站的资源有必要进行有效整合,不断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方式,优化培训手段,大量运用电化教育设施和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教学。同时为提高培训者的素质,师训中心还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培训者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听课指导、学习反思、课题研讨、切实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圆满完成提供保障。

2、严格培训的管理、考核登记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要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努力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考核坚持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查相结合,平时考查与作业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相结合。

考核内容包括培训要求的各门课程,以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等方式灵活进行。学员学完全部课程,考核合格,经市教育局审核验收后发给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3、落实各项措施,保障培训经费。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分级负责,确保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逐步完善中小学继续教育经费由政府、学校、教师个人共同负担成本经费的机制。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解决办法》的规定,本区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的教师需交纳的培训费如下:

1)、中学教师参培院校由市教育局决定,其培训费用由所培训院校确定。

2)、小学教师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规定为,预交书费、证书费160元,培训费240元,(除政府补助外应交160元)(已参加通识性培训者交书费100元,培训费110元)

七、有关政策

1、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进修期间在原单位享有的一切待遇不变,学员学习期间各单位要按有关规定酌情给予生活费和交通补助。

2、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费原则上由学员所在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书费、证书费等由学员个人负担。

3、持有新周期继续教育合格证书者,在晋升职级、评先表优等方面各单位应给以优先照顾。

第12篇

学生与教师的隔阂往往是因为互不理解造成的。如果老师能倾听学生的心里话,问明原因,讲清道理,并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就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教师总结工作汇报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中学教师总结工作汇报一

与学生们相处的一年时间里,我始终把做一位快乐成功、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作为努力的目标,回顾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虽然很平淡,但却很充实,确实有及时总结的必要,因为班主任只有在总结中才能不断进步。下面,我就谈谈我本学年的具体工作和具体做法。

在考虑对学生的要求之前,我先确定好对自己的要求: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尽量公平对待学生,不偏袒任何一个学生、也不能歧视任何一个学生;勇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我认为只有具备这几点,班主任的教育才有说服力。确定好对自己的要求后,我又制定了对学生的要求。

一、狠抓习惯

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学生的心田是一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因此作为班主任抓好学生的行为规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学年我重点培养学生的以下几个习惯:1、培养学生的惜时习惯。2、上好每一节课。要求每一节课都不能迟到,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在课堂上,尊重老师的劳动,尊重知识,遵守纪律。要求学生要放得开,收得住。要配合老师上好每一节课。3、强化自习纪律。要求学生必须安安静静的上自习,不准说话,确保自习的质量。

二、严抓课堂纪律

课堂纪律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级学风的形成,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对班级的看法和学生本身对班级的凝聚力。可以说,一个班级如果没有良好的纪律,那么这个班级洽谈室要走向失败。

三、创和谐班级

我认为,成人比成材更重要,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要让学生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必须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的团队合作精神,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为此我还策划了很多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学习经验交流会,都交给学生们自己组织安排,既锻炼了能力,又给班级带来了活力,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四、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

(1)学生有一半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一个学生在家里学习情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几个同学学习成绩的好坏。而老师很难知道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就是知道,也难以解决。因此,有必要密切联系学生家长,和学生家长多谈谈,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让学生家长也了解一下学生在校的表现,共同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2)召开家长会。这一学期学校召开了家长会。针对初二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要求每一位家长切实做好这一青春期的教育,和孩子一起平稳的过渡到初三,家长们受益匪浅。我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家长写了一封信,一方面汇报自己的学习成绩分析自己的得与失,另一方面和家长说说心里话,进行心灵的沟通。孩子们用真诚打动了父母,使他们真的走近了,使他们真的沟通了。家长对我也越来越信任了,家里的事情,孩子的事情,工作的事情,我们有很多的交流,这对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帮助。家长会及时地让家长了解了学生的在校情况,互通有无,方便了班主任思想工作,加强了班级管理。

五、服从学校大局的安排,扩大我班在学校的影响

每一年,学校都会给各个班级安排各种各样的工作。作为学校的一个基本单位,如果不能够服从学校的领导,那么一个学校将会乱作一团。作为班主任,我在平时的工作中,能够积极配合学校布置地各种工作,并且能够完满地完成任务。与此同时,我还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和比赛,利用一切的机会扩大我们班在学校的影响,同时也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为班级争得荣誉,树立班级形象的心理素质。如在元旦文艺汇演中,我们班获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在校运动会中,我们班获得了团体第三的好成绩。平时学校老师的公开课,借班上课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班……这一些,都表明了我们班在学校的影响力。这些活动,无形当中也提高了我们班的班级凝聚力,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的士气,极大地增强了同学们团结友爱的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这一学年不懈的努力,班级工作卓有成效,良好的班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已成为有目共睹的事实。

经过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世界,要想成为每一个学生的朋友,要想得到每一个学生的信任,需要付出很多的心血。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

中学教师总结工作汇报二

一学期以来,我本着关爱学生,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较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班务工作任务。现将本人本学期班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好班干部

班干部是一个集体的灵魂,在班级工作的双边活动中,是联系老师与学生的纽带,是师生互相沟通的桥梁,他们在学生中要有一定的影响力、号召力。如班长杨霄、副班长纪委光等,堪称学生的楷模,在同学中有很高的威信。因此,我要求班队干部无论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都要起到表率作用,还要求他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并且还要细心观察班里同学的细微变化及时向老师反映。像宿舍李晓杰、高宏远总是及时地向我反映同学在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使很多事情做到了防微杜渐。我还定期召开班队干部会议,教给他们工作方法,小干部们都能认真负责,顺利完成各项工作。

二、建立班级管理体系

为了建立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我建立了班级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并每星期评比出优秀干部及先进小组,先进个人。本学期由吕艳华同学负责卫生工作,该生有很强的责任感,在她的负责下,本学期我班的卫生工作做得特别好,一直是年级最整洁的。她本人期末也一致被同学评为“优秀学生干部”。通过分层管理、班风班纪有了明显的改观,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增强了。

三、搞好班容班貌班风班纪建设

按领导要求搞好班风班纪建设,4班班风定为“努力、创新、活泼、上进”。全体同学都努力使自己的形象符合班风内容,班纪为之好转。原来不太讲卫生的个别同学,在师生的共同帮助下,也知道了要把自己弄得整洁大方。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搞好班容班貌布置,同学自己设计制作学习园地,定期出好了黑板报,尤其是“七一”节,同学们把黑板报布置得充满了节日的气氛。

四、上好班会、晨会课

我努力组织好每一节班会、晨会课,力争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一学期来,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涉及理想、道德、安全等方面,全班学生踊跃发言,为班级出谋献策,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班队活动课也有声有色。在教师组织了一次团队会后,每周班会由团队委组织,团员队员参与的热情很高,也纷纷向班干部同学提出下一次团队活动的建议,都盼望着下一次班会的到来。提高班会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了远大的理想,逐步培养了他们较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积极家访

家访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学期来,我对学生进行了普访。形式不一,如到家家访,打电话,写信给家长,通过努力,家长与教师达成共识,在教育学生上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屈柏松同学,有一段时间我发现他很消沉,显得无精打采,成绩也开始退步,找他谈话又不愿意说。通过到家家访,得知他父母正闹离婚。找到症结后,我一方面做他父母的工作,一方面告诉他要以学业为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从这一段阴影中走了出来,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活泼向上的学生。

六、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

平日里,不但对他们进行安全知识教育,而且在课余时间我也注意去观察他们的动静,只要发现了某个学生有不安全的行为,就及时进行教育。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我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位置,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对上级安全会议精神和文件都能做到及时传达,结合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措施,认真落实。做到每周一次主题安全教育晨会,每月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育学生无论是集体活动还是体育课,都必须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不得随意离开集体自己活动或不听指挥,遇到他人生病、遇险等,要及时报告老师。并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求救电话。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队活动、活动课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教育学生不买三无食品,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不喝不卫生的水和饮料,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检查,及时整改。不定期的对学生的物品进行检查,对安全隐患及时排查。

4、家校联系,保障安全。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表格,我始终时刻携带着,随时可以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同时强调家长和学校一起教育孩子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认识到:“安全第一”。学生意识到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总之,一个学期来,我对班级基本功抓得较扎实,整个班级呈现出一积极好学、乐观向上的氛围,深受科任教师的欣赏。但是,在工作中还有不够的地方需不断改进、加强。

中学教师总结工作汇报三

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班级管理中必须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以形成班集体的向心力;坚持必要的沟通,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以提高班级的战斗力;树立良好的班风,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亲和力。这四“力”的形成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实践证明,要成功的管理班级离不开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得力班干部的培养——形成向心力。

要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班主任孤军奋战是绝对做不好的,必须培养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班干部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如何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挖掘他们的潜力,是出色管理好班级的重要条件。因此班主任要认真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推荐等一系列的工作。选拔是基础,班主任可以通过委任、竞选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拔为班干部。班委会组成后,班主任应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干部与干部的关系、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在工作上科学地使用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排头兵。当然,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千万不要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充分总结搞好班级工作的新经验,积极开拓班级学生管理的新境界。对工作中的不足要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要适时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班主任要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的成绩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同时,对表现突出,工作、组织能力超群的干部,要积极向学校大队会推荐,让他们发展自己的才能,为学校作好学生管理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能爱才不荐、大材小用。

二、必要沟通的坚持——增强凝聚力。

沟通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没有沟通就谈不上班主任工作。在沟通中,班主任了解了学生个人的思想、兴趣、爱好,以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学生也会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尊重,感觉到老师知识的丰富,学识的渊博,人格的高大,也感觉到老师的真诚、心地的善良。

1、提前作好充分的准备,掌握沟通的主动权,明确沟通的目的。为了更好的把握沟通的主动权,应该提前作好准备。明确谈什么,不谈什么;明确什么该谈,什么不该谈,谈到什么程度;明确要谈哪些方面,解决哪些问题;明确谈到什么程度,才算达到了目的。

2、和问题学生沟通,最关键的是找他的闪光点。平时,他们没有举手的勇气,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如果能够找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就会在这个沟通中找到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爱,因此,要与他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引导他从沟通中找到成功的感觉。

3、与学生沟通,要让他充分暴露自己的思想,不要给予道德性评价,可以给予心里按摩,沟通不只是老师在说,而是要注意倾听,让学生谈,老师听。在倾听的时候,注意运用同感,让学生觉得你的宽容和善解人意,为以后进一步沟通创造条件。

4、一般来讲,沟通不要直接谈学习,可以谈家庭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国家大事,军事天地等。把他从成功的方面迁移到学习中来。

三、逆反心理的消除——提高战斗力。

怎样克服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和教育好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里状态,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用尊重和理解去打开学生的心扉。

1、认真倾听,消除隔阂

学生与教师的隔阂往往是因为互不理解造成的。如果老师能倾听学生的心里话,问明原因,讲清道理,并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就会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

2、讲究方法,把握教育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