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百家讲坛的感悟

百家讲坛的感悟

时间:2023-04-19 08:31: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百家讲坛的感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百家讲坛的感悟

第1篇

【关键词】 《百家讲坛》;现代传媒;中国古典文学;消极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1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自2001年7月9日起开播的讲座式栏目。作为大众传媒方式的一种,《百家讲坛》为了获取高收视率,就必须采取一些手段迎合观众,这就在传播中国古典文学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弊端。本文力图探究《百家讲坛》作为现代传媒方式,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消极影响,从而从中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以求使文学传播者和接受者在现代传媒方式下,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正确认识。下面具体就《百家讲坛》对中国古典文学传播的消极影响进行如下分析。

一、对经典文本产生误读

《百家讲坛》中对经典文本的误读包括对字词的误读,以及对历史文化知识的误用。经典文本是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文本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的关键所在,然而在这个“泛娱乐化”时代,经典文学的阅读,只限于相当少的一部分知识分子。《百家讲坛》栏目组,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命运,不得不以提高收视率为一切出发点。为了迎合大众的观赏品味,栏目组决定让主讲人们采用新颖通俗的讲解方式,并且要特意故事化讲述、制造好莱坞大片式的悬念,不惜以牺牲节目的学术性为代价,这就产生了对经典文本的误读,致使广大受众对文学经典产生了误解。下面以易中天在讲解《三国演义》时产生误读为例。

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讲《三国演义》时曾质疑“空城计”并不是诸葛亮发明的,而是曹操发明的。他在节目中说曹操和吕布两军作战期间,曹操的军队由于去收麦子,城内几乎没有什么兵力了。就在这时,吕布的军队突袭过来,曹操急中生智,将随军的女眷都派遣到城墙上,摆出各种造型制造出歌舞升华的假象蒙骗吕布军队。吕布确实上了当,他看到远处的丛林好像有敌军暗伏,便慌忙下令撤了军队。因此,易中天便认为是曹操发明了空城计,而罗贯中把空城计嫁接到诸葛亮身上是“恶搞”,这好像是易中天在学术上的一大惊人发现,几百年来的读者都被罗贯中误导了。

但是要注意的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文学作品,并不是史学作品,就作为文学创作的《三国演义》而言,它是以《三国志》的史实作基础,进行大量艺术加工而写成的历史演义小说,所以后人说它“七分事实,三分虚构”,正表明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和作为历史作品的《三国志》的分野。在《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是罗贯中以《三国志》为基础,对民间的三国故事进行提炼概括,并且巧妙地移花接木而成的。这样的创作突出了伟大军事家诸葛亮胆识与谋略的超群,而且更符合作品“尊刘贬曹”的价值取向,可以说这是罗贯中创作中的出彩一笔。而易中天没有尊重文学创作的可虚构性原则,却硬要节外生枝地把空城计说成是曹操发明的,污蔑罗贯中是在“恶搞”,这是对文学经典的权威性的亵渎,并且是对文学经典的误读。这种误读不仅质疑了《三国演义》的经典性,而且严重误导了电视观众。

不可否认,易中天的通俗时尚的讲述方式,吸引了广大受众的眼球,激发了观众对《三国演义》等文学经典的阅读兴趣。但是这种以牺牲知识的真实性来换得轻松愉快讲解方式的行为,使得错误在电视传媒下广泛传播起来,误导了广大受众,导致受众对经典文本产生误读,这种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二、文学活动娱乐化

改版后的《百家讲坛》为了提高收视率,采用了说评书、讲故事、制造悬念等一系列手法,使得它放弃了早期注重学术品位的定位,逐渐走向了娱乐化道路,从“学术电视”变为了“电视娱乐”。《娱乐至死》的作家波兹曼说“电视已经让我们成为了娱乐至死的物种”。这种一味迎合观众品味的做法,造成了《百家讲坛》学术性的淡化,成为了“娱乐化学术”。

《百家讲坛》请了刘心武讲《红楼梦》,请了于丹讲《庄子》、《孔子》。这两位学者都不是研究这方面的专家,但是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够抓住广大受众的心理。想要抓住受众就必须去迎合他们的品味,在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媒介生存状态下,《百家讲坛》成为了文化包装下的娱乐产物。为了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百家讲坛》把故事情节传奇化、文学经典通俗化当成节目的制胜法宝。

易中天的“品三国”,为了达到娱乐性效果,不惜以违背古典文学的原意为代价,这样的毫无节操地采用娱乐性手段迎合观众,可以说是完全漠视学术的权威性。易中天在讲座中穿插着大量不恰当的比拟,例如,他把刘备比作绩优股,谈到赤壁之战时,把孙刘结成联盟的得与失,竟比为现今搭伙的兄弟抢银行的成功与失败。易中天把刘备这个皇叔比作了注水的猪肉,因为要为刚开的公司找“CEO”,才去隆重找诸葛亮一探虚实。

刘心武讲《红楼梦》悬念不断,足把《红楼梦》讲成了悬疑推理小说,确实充分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但是他的这种讲解方式也造成了过度娱乐化的后果,他为了制造娱乐而制造悬念,为了制造悬念而制造了牵强附会的文学误读。他在《百家讲坛》上以这种方式讲解的揭秘《红楼梦》,在学术界便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中国红学会会长张庆善先生认为刘心武的“秦学”根本不是什么学术研究,而是在搞创作、编故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学术已经被严重地异化,文学活动充斥着娱乐性。文学经典原著被搬上《百家讲坛》后,在主讲人另类的讲解下,已经很难让人领略到它们原来的风采。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百家讲坛》确实让中国古典文学重回大众视野,但失去了原来的味道。

三、接受者的主体性消解

《百家讲坛》的专家学者们以全新方式解读中国古典文学,使得广大受众在电视中,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享受着一场场文学视听盛宴。然而,电视前的观众完全被这种娱乐化、故事化、充满悬念的讲述方式吸引,以这种视听方式代替了阅读纸质文本,以致无法从原著中获取自己对经典文学的理性认识。可以说,在这个被视听充斥的“受众为王”的环境中,我们的文学活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如尼采所说的“上帝已死”,在文学活动中“作者已死”,甚至受众也“死”了。接受者的主体性缺失,造成了文学接受的被动与从众。

第2篇

任兴才所说的“讲坛”,全称为“胡同里的百家讲坛”。自从一年多前被任兴才的老伴成功“安利”了之后,任兴才就喜欢上了这个活动。说起讲坛所请的这些老艺术家,任兴才如数家珍,用北京话说是“门儿清”。

“不夸张地讲,我现在的生活主要就是‘吃饭睡觉听讲坛’。”任兴才笑着对《t望东方周刊》说。

“胡同里的百家讲坛”由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办事处公共事业管理科主办,“互动北下关”官方微信运维中心承办。自2015年4月23日开讲以来,已成功举办了16期,并成为北下关街道的品牌文化活动。

女高音歌唱家吴霜、《三国演义》中关公扮演者陆树铭、国家一级导演丁荫楠、同名电影中刘三姐的扮演者黄婉秋、朗诵艺术家殷之光等老一代艺术家,将表演、声乐、评书、电影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带到了胡同里的群众面前。

凭借全网直播等现代技术手段,讲坛也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每一期内容的受众已经从现场的200多名社区群众拓展到了数以万计的网络观众。

“这个活动丰富的艺术内涵正好满足了老百姓长期以来的文化需求。”北下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文思君对《t望东方周刊》说,“只有那些真正接地气的活动才能在群众中间有长久的生命力。”

“抓住大爷大妈的眼神”

回忆起2015年第一期讲坛的时候,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吴霜直呼“不好讲”。观众大部分是周围胡同里居住的大爷大妈,进场的时候还互相打着招呼,“有些还拿着购物袋,一看就是准备去买菜的。”

这样的“生活现场”,需要主讲人在内容和方式上额外花一些心思,才能“hold”住。

“关键是得抓住大爷大妈的眼神,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这才是真本事。”吴霜对《t望东方周刊》说道。

吴霜的另一个身份是“评剧皇后”新凤霞和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的女儿。她将讲座话题定为“父母的遗产”,讲述起这些年的心路历程,而这样接地气的话题也让现场观众对老一辈艺术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自那以后,“胡同里的百家讲坛”就固定了下来,涵盖的艺术形式也从歌唱和评书扩展到了影视和朗诵。 通过与老一辈艺术家的面对面深入交流,社区群众得以重温评书和影视等经典,并对朗诵等艺术形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观众也从这些艺术名家的心路历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人生感悟。

任兴才对老艺术家们讲述的很多细节印象深刻,比如马德华在拍摄《西游记》“弼马温吹火烧八戒”的情节时,差一点被汽油烧伤。“戴着的面具上,眉毛和睫毛全烧掉了,十分惊险。”任兴才对本刊记者生动地转述。

讲坛请来的名家不仅在艺术上成就卓越,而且保持着谦逊的风度。在一些人的生命历程中,即使遇到低谷也仍然心怀乐观,这对现场的观众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以前的艺术家是深入生活,创作生活,然后才是表现生活,但现在的明星很多不是这样。”任兴才的老伴对本刊记者感叹,她也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够将正能量传递下去,影响到更多年轻人。

随着讲坛的持续举办,参与人数不断增加,社区群众也提升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为了在有限的场地里顺利组织和开展活动,街道办通过北下关最具人气和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互动北下关”,开辟了预约报名通道。

每次讲座结束后,组织方会鼓励现场的大爷大妈打开手机,“手把手”教他们如何通过公众号进行报名。

任兴才还专门建了微信群,将讲座内容拍摄成视频,让更多人看到。

凭借着胡同里大爷大妈们的口口相传和新近学会的新媒体传播,“胡同里的百家讲坛”成了北下关甚至是海淀区的品牌文化活动。

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讲坛的口碑也传到了北下关以外的地方。任兴才的微信群里不只是北下关街道的社区居民,还有人为了听讲座专门从北京石景山和丰台等地赶过来。

全社区的“庆典”

在组织讲座的过程中,活动主办方不断在内容和形式上尝试新的可能性,摸索出更适合社区居民接受的新路径。

从2016年开始,“胡同里的百家讲坛”开创性地启动了全网直播,通过手机客户端、微信平台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观众全覆盖,打破了时空限制。这是“互联网+”时代探索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全新尝试。

2016年10月26日,讲坛请来了著名朗诵艺术家、北京朗诵艺术团团长、海淀区文联副主席殷之光。由于现场的大爷大妈们普遍对朗诵这一艺术形式了解不多,讲座改成了访谈的形式。就在这一问一答中,现场观众纷纷对朗诵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殷之光于1981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以朗诵为专业的北京朗诵艺术团。朗诵团到全国各地为最基层的群众演出,为了节省经费,他曾带领艺术团成员挤过绿皮火车,啃过冷面包。

从2005年到2014年,殷之光还自掏腰包,资助了十届“殷之光杯”朗诵艺术大赛,培养了大批年轻的朗诵人才。

而街道办负责人看到现场观众对朗诵艺术的热情之后,提议在北下关将朗诵比赛继续办下去,这一想法也被殷之光赞许不已。

就这样,2017年新年伊始,街道办举办了首届北下关“殷之光杯”朗诵大赛。另外,街道办还组织成立了殷之光朗诵艺术团,这也是北京首家街道朗诵艺术团。

参与朗诵大赛的选手涵盖了各个年龄段,上至年过九旬的白发老人,下至刚刚五六岁的儿童。选手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着各自的故事与经历,也将自己的欢乐与辛酸通过朗诵的形式表现出来。经过初赛海选,共有25位选手脱颖而出。

而在2017年1月10日举办的决赛上,组委会邀请了朱琳、瞿弦和等多位朗诵艺术领域的权威专家,确保了大赛的专业性。原本只是大爷大妈的盛宴,现在扩展成为全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庆典”。

创建基层社区文化圈

经过不断尝试,北下关街道办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层社区文化圈。据文思君介绍,这也是对“1+3”公共文化政策文件的积极响应。

“1+3”公共文化政策文件,是指2015年上半年北京市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见》,以及《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方案》《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北京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三份配套文件。

为了组织“胡同里的百家讲坛”和“殷之光杯”朗诵大赛,北下关街道的各个基层居委会也投入了不小的资金和精力,运用先进技术手段,逐步实现均等化和数字化等目标。

第3篇

重点推荐:

《那些绝代佳人》虹影著 瞿庭涓解读 重庆大学出版社 ¥26.00

在中国,虹影是饱受争议的作家,有人说虹影的人生比她的作品还精彩,她被媒体贴上“美女作家”、“身体写作”、“官司作家”等标签,而她本人却更希望自己被称为先锋作家或诗人。不过她没少获得国外的赞誉。2005年7月,她凭借《饥饿的女儿》、《K――英国情人》和《背叛之夏》获得了被誉为“文学奥斯卡”的“罗马文学奖”,她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作家。本书是虹影和80后才女瞿庭涓携手解读张爱玲、萧红、李香兰等传奇女性那些尘封的摇曳多姿的往事。小说源于原形而独立于原形,为了小说的完美进行了再创造,十分耐读。

爱尚书库:

《于丹的天空》 孔健 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 ¥24.80

于丹,现在已经差不多家喻户晓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影视传媒系主任,影视学博士,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对社会的贡献:在百家讲坛的精彩节目,帮助广大观众懂得感悟生命,感悟人生。于丹品《论语》、《庄子》使我们重新拾起了自己的文化瑰宝,在讲座与书中介绍了许多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哲理,在这纷繁复杂的中国社会中,无论男女老少都需要一位孔子、一位庄子相伴,来缓解社会带来的压力。本书是首次辑录《百家讲坛》外于丹解读人生的最全精华,是心灵修炼与国学智慧的完美结晶,教你怎样获取幸福,把握幸福,跨越生命中的苦难。

作者孔健,孔子学研究家,孔子第75代直系子孙、孔家滕阳户掌门人。现任日本软银金融大学教授,国际孔教儒学传播协会会长等职务。被媒体誉为“孔学传播大师”。

《走出困境》李焯芬著 中华书局 ¥20.00

“如果我们每个人认真地审视自己的内心,就不难发现,点燃自己灵魂之光的,往往是一些当时我们认为是磨难和困苦的境遇或事件。一个完美的人生,真的需要历练。”这是本书作者李焯芬先生送给读者的一句人生格言。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经历苦难,陷入困境。当然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走出困境的智慧和方法,《走出困境》以60则心灵小故事,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厄运,解决人生的困境,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故事书。

第4篇

“哑巴中文”的提出,不可不承认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悲哀。我们从一岁便开始学说话,父母教,天天用,经历了近十年的语文教育之后,我们把一个个说话流畅、吐字清晰的孩子,教育成了一个个出口不成章、有理说不清的“中文哑巴”。

也许,我们过分在意于分数而忽略学生那越说越少的话;也许,我们过分强调了教育的谨慎而不在意学生那越来越混乱的表达。在日积月累的埋头习题中,在反复强调的题海战术中,我们的孩子们,他们的嘴巴越闭越紧,他们的心理素质越躲越差。幸好,我们发现的还不算太晚,幸好,我们尚可以亡羊补牢。我们要把成为我们耻辱的“中文哑巴”变成一个个“能说会道”的“相声演员”!

之所以成了“中文哑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自知识积累的贫乏,这与读书少有很大关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同理,“读书破万卷”之后,才能“出口如有神”。腹中空空,没有内容,张口当然无话可说;相反,知识积累足够多、储备足够用,才能够侃侃而谈,讲出来的话才能有根有据、令人信服。学生读书多了,自然就需要交流沟通,自然就出现了急于表达自己观点以得到他人承认与赞同的欲求,那么不但表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完全调动了起来,同时也使自己的交流更加有内涵了。正如“相声演员”之所以能被人们喜闻乐见,不仅仅由于他们的说话技巧,更重要的是相声的内容本身能够引人共鸣,使观众在开心一笑的同时,心有所感,心有所悟。如果,相声只是强调两人无聊的斗嘴、互相贬低,那么这也不能称为一出好相声,这两名相声演员也不能成为好的相声演员。

另外,光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质。现在很多学生在课下非常活泼,非常开朗,与同学和家长在一起没有丝毫的表达缺陷。问题就出现在课堂上,他们当众回答问题时,便紧张无措,思维混乱,出现口头表达障碍。这种口头表达障碍是出于心理紧张、对自己的不自信和周围听众带来的压力,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状况,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克服这方面的困难。学生的怯场、紧张,实际上是不自信的表现,他们不能够确定自己的表达是否明确、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所以经常在课堂上会听到教师对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重复“请大点声,其他同学听不清”这样的话。“相声演员”面对台下成千上万的观众依然谈笑自如,这份心理素质可不是那么简单就可以达到的。这需要他们对于自己讲的话烂熟于心,有表达的欲望,希望得到观众的认可,最重要的是对于自己的表演要非常自信。同理,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都学习过心理学,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赞美、鼓励、反复实践等等的一系列方法来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例如,多说一些鼓励的话,多鼓鼓掌,请他(她)的好朋友侧面安慰等,都可以为学生树立起自信心。

也许说到这里,有的教师会反驳我,你这都是纸上谈兵,“纸上谈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用到了从“中文哑巴”到“相声演员”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了,那就是多练。心理障碍的克服实际上就是在“多读”和“多说”的基础上实现的,而第一点讲到的积累,也需要在“多说”的基础上反复运用,才能使学生将自己的知识系统、条理地表达出来,因此多多练习,多讲、多说、多读,才是从“中文哑巴”到“相声演员”转变中的重中之重。

演员行业中有一句名言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见反复实践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里得到充分的练习呢?除了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少讲、学生多自主发言之外,可以结合课文的自身性质,多开展辩论、评价、改编课本剧等活动,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将课堂主动性还给学生。例如讲到一些人物比较问题,可以借机展开辩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怯场的心理障碍,树立起自信心,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条理表达能力,一举多得,使学生由过去的“中文哑巴”转变为侃侃而谈的“相声演员”。

二、向白岩松学提问

课堂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师生问答,但是有很多教师在很多时候无法掌握问答的角度、问答的分寸和问答的意义,这样的问题在我个人身上就存在,有时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对不对、是不是”之类,有时在公开课上会是为了问答而问答,有意设计某个简单题目,例如让学生找出中心句等等,这样的问答实际上毫无意义,完全是自己亲手设计一个圈套让学生来钻。通过日常教学中的思考与总结,我有了一点自己的感悟,基本明确了今后在问答方面的努力方向,那就是:做一个像记者一样的提问者、倾听者。

为什么教师这一职业会与记者相联系呢?记者的职业特点是提出尖锐问题,聆听对方答案。它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不同点就是,记者的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对方回答的正确性不是由记者来决定的,在面对受访者时记者做的更多的应该是用心交流、用心聆听。而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则不然,在发出提问的同时,教师的心中已经生成了一个标准答案,引导的过程实际上类似于王二小把敌人带入埋伏圈的过程,等待着学生完整准确地答出自己心中的那句话。这样做,不仅使我们的教学陷入了模式化的方块中,也会衍生一系列的弊端,导致学生的回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担心自己的答案会带来批评或者驳斥,无法正常甚至超常地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随着现在学生个性和心理的早熟,我们过去的那种希望全班同意一种观点、全班统一一个答案的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要求了。其实答案不一定就是参考书上的几行字,观点不一定就是专家学者分析的才百分百正确,既然我们的教材只是一个帮助学生提高能力的杠杆,那么学生加入自己的发挥也未尝不可,更何况有时学生的回答也会给我们带来意外收获甚至惊喜,所以,我个人理解,我们应该向记者们学习,我们应该向“白岩松”们学习。

白岩松的提问得体恰当、尖锐直接,说出了观众的心声,也不至于令答者无从作答,最为重要的是,他不会自己在心中事先设一个标准来衡量你的水平、评价你的不足。我们在课堂上大可放下手中的教参,放下心中早已生成的“标准答案”,放下“我教你学”的模式,从最基本的文本出发,从最原始的心态出发,找准问题的关键,抓住知识的要害,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抛出问题,找一个平等的角度聆听学生的回答――不急于否定,不急于表态,不急于评论,像一个优秀的记者一样,学会尊重对方的思维、尝试理解对方的想法、认真聆听对方的见解,使受访者在放松的、平等的状态下表达出自己的理解与认知,以达到精神上、思维上的真正交流与融合。

像白岩松那样,提问严谨、思考缜密、尊重对方、平易近人;像白岩松那样,问者真诚、答者轻松、听者会心、思者赞叹。有时课堂不一定必须是“我对你错”,有时教师也可以过一把记者瘾。

三、高中教师的“百家讲坛”

面对众多的必修选修教材,或许教龄较长的老教师们如鱼得水,可以借助课堂这一平台释放自己储备的很多知识,但是作为一个刚刚毕业几年的青年教师,有时不得不承认,一旦备课不充分,就会在课堂上出现捉襟见肘的尴尬。毕竟自己的专长与积累有限,面对诗词歌赋、小说散文、语言文字,要做到面面俱到、样样精通,的确是一件难事,通过学习,我个人总结了一点适用于自己的方法,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试验一下。

我认为其实高中教师在教学生涯刚刚开始起步的阶段,没有必要逼迫自己成为一部百科全书。我们做教师的,本身就是做学问的人,大家都很了解知识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缓慢提升的过程,急于求成是绝对不可取的,临时抱佛脚和恶补出来的效果不能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反而破坏了原有的知识框架,打乱了已有的教学思维。既然我们必须要经历在积累中的成长这一步,那么何不寻找到一个突破点,借鉴“先富带动后富,最后达到共富”的原理,从自己的专长入手,同时积累其他方面的知识,最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呢?

就像“百家讲坛”栏目中的讲师,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于丹、易中天、康震等等,他们便是遵循了这样一个原则。例如康震,他是北师大的文学院副教授,他讲苏轼的时候讲得非常精彩,声情并茂,观点新奇。但是我们发现,康震在“百家讲坛”中并不是只讲苏轼,他还讲了李白,讲了杜甫,讲了李清照,在讲这些其他人物的时候,特别是李白,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对于李白大多停留在对历史材料的讲解上,自己的认知观点很少触及。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我们对于康震老师的钦佩和对他的学术研究的认可。从中,我想到了我们现在的中学教师,实际上“百家讲坛”栏目有很多专题都是中学教师讲授的,观点和语言都是很不错的,可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同时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逐步积累,这样一来,精彩之处有增无减,知识弱点逐步攻克,相对于自己原来的教学水平与知识框架也是只有完善与提升,而无舍本逐末之忧。

其实每一位中学教师,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百家讲坛”,将自己的专长尽情向学生展示,使学生完整甚至完美地掌握这一环节的知识点,同时对于自己的薄弱环节,不必畏惧,在课下不断积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这一部分知识讲到、讲明,那么我们的努力也就会有成果的。

第5篇

对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承载着太多的文化内涵,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所以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语文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渗透文化的内容,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传播文化和育人的功能。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自私自利心较重,因此,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重任,而语文学科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培养其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文化的行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良好的思想品质。而要想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就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以传统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

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首先,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其次,可以帮助学生更透彻地感悟与理解课文内容;第三,可以使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学生在写作时将其融入自己的作文中,会增加作文的思想内涵;第四,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提高文化素养,形成一定的审美、感悟能力;最后,可以用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对祖国的语言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其树立强烈的民族自信心。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1.充分挖掘教材,提高学生的素养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例如古诗词就是传统文化,每一首古诗词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们的精神产物,反映出作者的心境与情感,爱国、思乡、忧国忧民等题材屡见不鲜,这些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因素历经时代的洗礼,散发着熠熠光芒,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提升学生的素养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各种传统道德因素,以发现和运用传统文化的“美”为突破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通过传统文化的潜移默化,使其成为学生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为价值观和人生观。“腹有诗书气自华”指的就是文化对人的积极影响。

2.加强课外阅读,以经典熏陶学生

在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拓展与延伸。课内的阅读材料是有限的,所以需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来开拓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同时,课外阅读的很多经典著作,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经常阅读可以使传统文化的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在教学时适时向学生推荐相关的名著,让学生课外阅读。推荐时要注意保护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吟诵其中的几句经典名言,简要介绍其中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想读、乐读,从而使学生不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3.运用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近经典

第6篇

当然是巧合,号称“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的《开讲啦》第二季选择在了今年头一天开课。同月,生活中的一对儿陈思成和佟丽娅分别在两部电视新剧里念起了育儿经,直到不久前“亲子课”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或许也是必然,一年下来,我们看到的屏幕上的“课程”还真是不少。

在今天的媒介消费时代,被曾经的《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称作“万恶之源”的收视率为王的残酷压力,逼得不少电视人拼了命地以博眼球为己任,将娱乐变“愚乐”,在追逐喜新厌旧观众口味的同时,往往也破坏了他们的胃口,更低估其需求与品位。于是,误会误解乃至怪罪而导致的怨声载道吞噬了文以载道的追求,以至于提教育价值、开卷有益似乎与提醒“别娱乐至死”、“作死才会死”一样,很不招“身在此山中”人的待见。

广大观众则希望电视人做更多有价值的事,而非只是“有价格”的事儿,虽然他们看电视确实大都不是为了“上课”,枯燥乏味的节目无疑是对其个人权利的忽视与漠视。同样,大概也没人会反对快餐里最好能有点儿维生素,且多多益善,只是如今能同时起到传播信息、制造乐趣、辨别事理三重效果的电视节目还为数不多,但这理应是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电视人而非只求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商人的表现。

事实上,如果更分众化、科学化的话,收视率作为一个重要参数与指标,它与好节目之间并无逻辑上的矛盾。《开讲啦》就有所证实。这一“电视公开课”从2012年8月27日起每晚23:36开讲,跨午夜播出,很快便创造了央视一套同时段的栏目最高收视纪录。而仅仅两周时间,其网络视频单期一周最高点击量破110万,新浪微博总覆盖人群超过1500万,有微博欢呼“遭遇好节目啦,我欣赏思想花开的声音……”

2012年是大批90后走向社会的第一年,《开讲啦》作为送给他们的一份特殊礼物,每期邀请一位“青年心中榜样”或“成功者”当演讲嘉宾,所选择的主题常常就是当下年轻人心中的问号,他们以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对事业、生活和生命等的感悟。真诚和接地气是节目能量传递的有效通行证,当舞台上的嘉宾真诚面对曾经的迷茫、挫折,把自己的完美和不完美展现出来,大方承认“那些年犯过的错”,坦陈自己的人生与思考的时候,当他们被场上青年代表很“拽”很刁钻地提问、甚至激烈交锋的时刻,显然有望如《开讲啦》策划制作方所希望的那样,能够触动心灵,激活多数人心中暂时沉睡的小宇宙,还有助于电视台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水涨船高。

主持人撒贝宁坦言,出乎其意料的是,电视机前看这台公开课的不光小年轻,而是不同年龄阶层、不同职业背景、不同文化需求的观众。实际上,在我们的周围,不乏思考宇宙、生命、正义等有点“硬邦邦”、形而上问题的人。

远在美利坚的迈克尔・桑德尔教授曾惊讶于自己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中国粉丝―他在哈佛大学讲授的课程《正义》,其视频被翻译成汉语后成为2010年中国的“话题之作”之一,乃至有评论认为是它带动了“视频公开课”在中国的流行。

把桑教授的公开课请上电视屏幕也未必不会给电视台带来又一个惊喜。遥想当初,2001年7月,与央视“科学・教育”频道同日出生的《百家讲坛》,尽管给自己拟定的目标是办一所“开放式大学”,却没敢奢望能有多少听课者;自称“藏在书斋50多年”的清史专家阎崇年,更没想到上《百家讲坛》“晒晒太阳”(主讲《清十二帝疑案》)会让收视率一下子跃居频道之首。其实,韩国一家电视台2011年播出过桑教授的“正义课”,收视率暴增至该台平均收视率的两倍,并应观众要求做了重播。去年6月3日,桑教授还在首尔最大的棒球场投出韩国大赛的第一球。对此有专家在专栏里写道:“这是由于太多韩国观众喜欢听他讲课了!”

从韩国版权引进的《爸爸去哪儿》也给咱观众上了生动的一课,虽说它的诉求至少从表面看好像更倾向于娱乐性,但毕竟让中国大陆的电视秀触及到了东方文化和每个家庭的一个核心内容―亲子与家庭教育。

老辈人常说“至要莫若教子”―人生的头件大事是要把孩子教好。而中国首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有曰:“教者,上所施,下所效;育者,养子使作善也。”这意味着,中国教育传统最重要的本质是以身作则,长养德行。光靠讲,效果太有限,身教大于言教。应该说,教育最省力和最费力的方法便是以身作则。由此可见,该学习的,不光是小孩,目前刻不容缓要学习的是家长们。获得高收视的《爸爸去哪儿》恰好给更多受众提了这样一个醒。

不过,参与节目的都是经过细心甄选、有“看点”的明星与星二代,从衣着打扮到生活方式以及种种行为均与普通家庭相去甚远,所去的外地既要山清水秀好风光,又要保证绝对安全和不会太过艰苦,近80分钟播出时长的背后是72小时约100位员工40多个机位的全跟踪拍摄,近1000个小时的巨量素材,从一开始就是场依据成人娱乐口味定制、选择性呈现的“秀”,而非原生态的真实亲子生活,因此并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自然观众们也清楚,看《爸爸去哪儿》并非体验榜样的力量,而是得到反省的契机:我们教孩子去哪儿?我们去哪儿……

第7篇

数年前,北师大教授于丹登上《百家讲坛》讲《论语》,短短一周的时间便成为一位文化明星。时隔三年,于丹重登荧屏,畅谈生活感悟,同时将自己三年来对幸福生活的最新体悟辑录于《于丹趣品人生》一书,带领我们领略古代名士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的生活情趣,让行色匆匆的现代人找到一种“零门槛”的怡情养性方式,于闲适间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

在今天,幸福似乎变成了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很多人费尽心机拥有了财富、名誉与权势,却蓦然发现自己恰恰丢掉了幸福。究竟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呢?著名的文学家梁启超倡导趣味人生,他认为人生最合理的生活就是趣味至上,生活在趣味之上的人,生活得才有意义和价值。生活需要一点悠闲的情趣,悠闲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生活乐趣,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缺少意趣与闲情的生活,往往会让我们在忙碌中失去自己的心灵。领略自然是享受生命、寻找自我的一个方法,在行走中,眼随景移,心随景动,陶冶了性情,胸襟和眼界自然不同。回到生活,这番亲山临水的经历会幻化成一种新的正能量,它让我们的心境有所改变,即使是你的生活还是过去的样子,但你却学会了在生活中发现新的乐趣。追求不是过程,而恰恰是生活本身。当然,悠闲的情趣与生活方式并非要我们闲置大把的时光、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是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适时放松自己,懂得停下来享受生活的意趣与闲情,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不要在忙碌中失去自己的心灵,在建立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我。情趣是从生命中涵养而生,在天地间滋养而成。情趣的养成,是对生命的唤醒,继而提升个人与宇宙间的通灵与感悟。

本期专题“舌尖上的餐厨设计”以美食、烹饪作为引子,深层面地挖掘空间设计师们对餐厨设计的理解,以他们的专业态度、人生体认,讲述一段与味蕾相关、又贴近情感的故事。而自然是国际“栖息大自然”设计的唯一主题,随意垂坠的藤蔓、树枝形的灯饰、大块粗石垒砌而成的墙壁、竹制的屋顶等,这些随处可见的自然元素共同编织了一个优雅、舒适的家。“趣味生活”的单品不仅让你自得其乐、愉快地做事,也让你的生活内容变得丰富、多了一点不一样。

无论我们多么地忙碌,不妨忙里抽闲地让自己停一停,在喧闹的生活中静静心,聆听自己心灵的声音。回头看看最初的起点,再朝前望望今后的目标,然后带上一个从容的自己,继续向前。

第8篇

1.为往圣继绝学,从自己做起,从扎根的教育抓起

语文教师肩负着继承弘扬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艰巨使命。宋学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投身教育事业,理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从自我的修身做起,学习儒家经典,力行学做谦谦君子,从儒家的根“孝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近年来,老师越来越难当,学生在家里对父母不恭敬,来了学校对课本、对圣贤、对老师缺少恭敬。《弟子规》成为中小学生的必读书,从孝敬父母抓起,有助于良好学风与做人态度的培养。相信一个孩子有了孝心,时时处处想到让父母放心、宽慰,这个孩子就将不让人担心了。学习《弟子规》,不是喊口号,而是要抓落实。我利用课前二到五分钟时间与学生共同学习《弟子规》,适当讲解并穿插古今小故事,得益最大的是自己,大多数孩子都能有所觉悟,可喜的是个别孩子学习态度有明显的好转。

2.央视《百家讲坛》可以成为教材最好的补充与注本

央视《百家讲坛》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栏目宗旨,栏目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鲍鹏山的《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曾仕强的《易经的奥秘》和《胡雪岩的启示》、于丹的《论语心得》和《庄子的智慧》、吕立新的《水墨齐白石》、钱文忠的《三字经》等,都是我课堂教学最好的补充。比如讲《逍遥游》、《愚溪诗序》关于天人合一的理论时,就可以引用曾仕强教授《易经的奥秘》中对“亦一亦二”的解释。

3.关于作文教学

3.1我对学生耳提面命,审题,如果没有把握做到出奇制胜,就老老实实按常规思路去考虑,掌握各类文体的基本要求和各种题型的操作要领,注意结构安排,要自圆其说,语言要得体,表意要明确。如果能较恰当地用上一些成语、诗文名句或古今中外名人名言什么的,就会使你的文章大为增色。

3.2我开诚布公地告诉学生,作文得分常常会受到阅卷老师当时的情绪和心境的影响,因此,除了不能跟命题者叫劲之外,如何博取阅卷人的欢心就成了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字迹清楚、卷面整洁、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自然会让阅卷老师感到心情舒畅。

3.3我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跟学生说,写记叙文也好,写议论文也好,你心里究竟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写出来要像真的一样,哪怕懵住阅卷老师一会儿也行。事实上,你心虚气短,你腹中空空,你自己都觉得不知所云,但写作文那会儿,一定要表现得煞有介事、理直气壮、情真意切等。

4.关于阅读教学

4.1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净化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要融入“人文味”,只有让学生充分阅读才能使语文课堂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4.2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要想使语文课堂“育情”,只有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才能达到。

5.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高中语文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个性化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学生对于应用性目标、审美性目标、探究性目标可能各有侧重,教师应该指导他们通过适当的选修课实现自己的目标。

6.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9篇

因开学典礼要表彰书香少年、书香家庭、书香班级,这个周末,沉溺于整理学生、家长的暑期读书情况,整理中发现,孩子、家庭的阅读状况十分不一。在整理中,也不止一次地审视自己的阅读之旅。

假期中,用心阅读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郦xx评说的《家训》。

喜欢读郦xx的读,缘于听他的百家讲坛《风雨张居正》。因为喜欢,拿到他的《评说家训》,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了全套的《评说家训》。该书分四个篇章——“识己篇 修身齐家”、“识人篇 立人达人”、“识事篇 刚柔并济”和“识道偏 明强挺经”。每个篇章,以的家训为轴,辅以历史事例,佐以作者的情感,引人入胜中,传播正能量。读史使人明智。我是愚笨之人,可读过该书,心中却也明朗朗。

临近开学的日子,阅读了黄xx的系列童书《我要做个好孩子》《亲亲我的妈妈》《今天我是升旗手》和《我飞了》。正如樊xx所评——黄xx等众多的儿童作家,以他们不懈的创造性劳动,为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宝库增添了如许难得的珍品;他们以一颗弥足珍贵的大爱之心,为亿万少年儿童精心制作了那么多的上佳精神营养品。喜欢阅读他们的读书,也因着这份大爱。《我要做个好孩子》《亲亲我的妈妈》《今天我是升旗手》和《我飞了》便是其中之一。四本书中,最感动的,是《今天我是升旗手》。书中的多个情节,读得自己热泪盈眶,泪流满面。正如评论家王干所评——本书的主人公肖xx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学习榜样,他身上有同龄人特别是同一性格类型所惯有的“毛病”。作家要赞扬要提升的是他身上的那种英雄精神、崇高理想。有了这样一种追求崇高的精神,人类就不会碌碌无为,就不会沉溺于鸡毛蒜皮的日常生活之中而失去希冀的光芒。可是,读中也在扣问:现实生活中,有多少肖晓呢?这,应该就是我们从教者的责任!

零散地,还读了点其他的书,但总量不多,合计不过十本。长长的一个假期,才读了不足十本书,有些汗颜。

人说,书,足以陶冶人的情操,历练人的性情,厚实人的底蕴,纯粹人的精神,完美人的灵魂。其实,在断断续续的阅读中,感悟是有的,只是,少了些。今后的日子里,希望自己徜徉于此,陶冶、历练、完美厚实自己。

第10篇

关键词:影视作品; 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11-147-001

作为受教育主体的80、90后官兵,眼界比较开阔,思维比较活跃,更乐于接受新鲜多样的事物,因此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影视文化的宣传优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一、要注重发挥红色经典作品的教育激励功能,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中让官兵主动接受教育,从而达到应有教育效果

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教育功能,既贴近官兵实际、突出官兵的主体地位搞教育,变说教为官兵的自发感悟;也有利于拓宽教育视野,优化教育资源,增强教育的灵活性和感染力。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蕴涵的积极精神元素,为部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曾经感动一代人、感动整个民族。前不久在全国热映的《唐山大地震》片中有一个催人泪下的场景,一名女孩一条腿被压在废墟下,当女孩的母亲看到因抢救女儿的消防官兵受伤被抬走后,为了保护官兵,母亲含着巨大的悲痛毅然选择让医生就地对女儿实施截肢手术,这是中华民族牺牲与奉献精神最真实的再现和最深刻的诠释。

当前,我国的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表达形式有所突破,对人物的塑造摆脱了以前“高大全”的形象,文艺形象日趋多元,如《亮剑》中一身江湖气的李云龙:“什么是军人?军人流血不流泪,要有和敌人拼命地勇气,面对强敌连眉毛都不皱一下,军人的荣誉比命都重要。”荣誉是军人的第二生命,荣誉感是激发战斗精神、提升官兵士气、增强战斗力的关键,是激发军人责任感、使命感和维护军人士气的重要途径。要适时组织观看《冲出亚马逊》等优秀影片,让影片中光辉战史和成功战例所体现的精神去触动官兵心灵。

二、要适当借鉴当前热门影视的时尚元素,找准军地文化的结合点,针对官兵“口味”设置教育内容,时时让官兵感受到新意,有效激发官兵参与教育的热情进而增强教育的活力

教育中适当加入时尚元素能够有效激发官兵参与教育的热情。官兵乐于收看的一些影视节目,也为我们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和有益的启示。比如,借鉴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的做法,组织“感动军营人物评选和先进事迹报告会”;借鉴“百家讲坛”开设“军营百家讲坛”。针对江苏卫视热播的《非诚勿扰》在官兵中引起争论比较大的实际,组织“军人‘非诚勿扰’大家谈”,围绕其中掺杂的多种思想观念进行讨论辨析,引导大家分清是非曲直,明辨善恶美丑,端正价值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视听结合的具有信息化科技含量的“艺术”,这就要求教育者要统筹好各方面的因素。注重在创新形式方法中激发教育活力,着力拉近教育形式与教育对象的距离。倍受观众喜爱的“凤凰卫视中文台”总是不定期的推出一些新的栏目,时时让观众感觉到新意提高了收视率;同样,要使我们的教育充满活力,就要不断要结合“时尚”推陈出新地准备我们的教案,进而增强教育的活力。丰富而厚重的教案是吸引官兵的核心。要选出那些具有感染力的新鲜材料,运用官兵语言讲授,让这样的教育更能被官兵所接受。

三、要注重发挥《军事记录片》析事说理功能,用生动、典型、真实情节更好地去打动官兵,使其更加坚定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

军事记录片具有材料丰富、说理性强的特点,容易被官兵接受和认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由于受语言形式和教育者表达能力的限制,教育过程常出现平铺直叙、枯燥乏味,难以吸引官兵的注意力,教育效果受教员素质能力影响较大。针对官兵的文化素质、成长动因、价值观多元化的客观实际特点,从官兵喜爱的事物中引出人生哲理,以官兵喜爱的语言讲出深奥的道理。加大教育的知识含量和信息含量,把现代科技、历史、经济、文学艺术等知识渗透在一起,增加教育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最应该借鉴的就是军事记录片析事说理功能。

军事记录片往往采用大量珍贵的视频和照片,以及亲历者的口述和回忆,全面表现历史过程和官兵的现实生活,影片素材资源丰富、真实性强,衔接流畅、逻辑严密,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大型文献记录片《忠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受到广大官兵的好评,许多基层官兵反映,这部记录片全方位展示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成长、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看完之后更加坚定了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

四、要关注影视作品引发的争论,循循善诱帮助官兵提高影视鉴赏水平,宣扬主流文化

第11篇

读完该书,又觉得此书是离不开“讲坛”二字的,因为全书二十讲,都是作者近年来为部队指战员讲课的讲稿。此“讲坛”非彼“讲坛”,在蔡多文的“讲坛”上,没有故意的渲染,没有虚妄的激情,更没有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不可一世,作者将自己讲课的主题集中在人生追求和道德规范上,按他的说法,是希望能为我们的“核心思想体系的大厦”增砖添瓦。他说自己是在“耕心”,故希望听者能“会心”,对授课的标准则直接道出了九个字:“悦于心,聚于魂,化于行。”他像平日和大家谈心一样,将自己读书的心得娓娓道来,那些经过缜密思考的思想结晶和精神钻石,就这样沉入人们的心海,激起久久不散的涟漪。

质朴晓畅的叙述风格是“悦于心”的重要因素。

如今,许多著书立说者多喜追求文字的奇崛和瑰丽,并以此来表现所谓的驾驭能力。在叙述风格上,不是字字珠矶,而是不惜笔墨地肆意渲染。岂不知,这种刻意的本身,已经远离了写作的真谛,非但不能让读者“悦于心”,反倒会使读者掩卷之后,再也不会打开。

蔡多文的叙述风格十分流畅,扎实的文字功力,使他在语言运用上几乎到了可以随心所欲的地步,谈到妙处,更是大有走蟹甚之势。但是,他的这种娴熟,这种自如,是建立在质朴的叙述风格上的。他用最平易、最朴素的语言,引证最感人、最真切的故事,讲述最真切、最深刻的道理。就讲坛而言,要想让听者坐下来,听进去,并非是只要口吐莲花,就能变幻出千姣百媚来。蔡多文说,要“克服听众对思想教育的逆反心理”,就必须“改变和避免那种概念化的照本宣科、照转照抄”,“要反思我们思想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并进行“革命性的改造”,这样,受众的接受才会是自觉的。而讲课的效果,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是最好的。蔡多文深谙此理,他熟悉自己的听众,知道他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趋向,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叙述,能让他的听众“悦心”。他为实现这一目的所确定的叙述风格就是质朴,就是晓畅。因为,只有质朴,才能拉近与听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只有晓畅,才能使自己所要阐述的道理一气呵成。于是,使叙述文字尽量口语化、变教授为交流,成了《讲坛随笔》的一种写作追求。这种追求,成就了该书,也成为该书的风格与特色。

犀利尖锐的思想指向是“聚于魂”的关键所在。

讲者如果能达到“聚于魂”的境地,必须要有深刻的思想和精当的见地。能做到这一点十分不易。一个人要想在寻常中看到不寻常,言人之所无,言人之所不及,不仅需要具有犀利的思想指向和认知深度,更需要具有巨大的思想勇气和写作勇气。

蔡多文是一位将军,他的阅历不可谓不广,资历不可谓不深,不然,他不会登上今天一挥动千军的高度。难能可贵的是在他经受过万千磨砺后,个性的棱角非但没有磨去,反而更加鲜明。他直言,“在我们的文化中”,由于“精神上的软弱和消极,生活中过多倚重立身处世的智谋和技巧”,“忽视了对精神和心灵层面的关注”。他把是否“拥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拥有“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成熟独立的人格”,视作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及事业成就的决定因素。对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他不回避,不躲闪,而是举起投枪,猛击罪恶和丑陋。他引用孔子所说的“甚爱必大废,多藏多厚亡”警示人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取得成功,以对社会的奉献去追求崇高的荣誉,以勤奋的创造去获取正当的利益。他告诫人们要坦然冷静地对待自己的荣誉,因为荣誉只能代表过去而不能代表未来,人不能生活在过去的光环中。靠已经取得的荣誉经营人生,总有一天会坐吃山空,“人生也因此黯然失色,甚至划出畸形的轨迹”。这样的振聋发聩之语,几乎在该书中的每一章都能看到。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对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深深的忧患意识,是正气的张扬,是信念的昭示。在讲述中,他不是把着力点放在诠释抽象的道理上,而是勇敢地解剖自己的心灵,袒露自己的心迹,用赤诚的心去感染读者,“聚于魂”就这样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真谛。

准确精当的用典使“化于行”有了生动榜样。

在《讲坛随笔》一书中,作者大量引用了古今中外的典范和案例。这些典籍的运用,使他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审视人类精神和情感的发展历程。正如陈先义先生在序言中所言,他“努力寻找人类精神先烈和道德先驱留下的火种”,“通过自己独特的思索和写作来还原、显现它们”,以“照亮心灵,点燃激情”。作者把自己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了这些精神道德的楷模,他拉开了历史的帷幕,让读者一睹榜样的风采。他把在历史长廊的另一端燃烧的曾经将人类解救出来的思想光焰,捧到了我们的面前。

从浩瀚的历史中遴选典范而且运用得准确精当,绝非易事。史海钩沉,不仅需要精力、需要眼光,更需要思想高度。对信仰的坚守,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生的关注,构成了蔡多文将军的精神世界。于是,他给我们奉献了一部道德读本。他用榜样的力量,震撼我们的思想,而这时的榜样,已经成为人生的坐标,指引并照亮我们生命的全部路程。这时,作者也潜移默化地实现了自己“化于形”宣示。

政治思想工作的境界与智慧。

我历来认为,做政治思想工作,是需要具有一种境界和智慧的。政治工作者除了党性修养,还要有深厚的理论修养、文学修养,有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深刻感悟。这样,他就能细致地观察问题,深刻地研判问题,就能将高深、抽象的理论,讲解得透彻而浅显。无论举证或引用什么样的事例,都能从心理学和哲学的源头进行分析阐释,使平凡的生活迸发出思想的五彩霞光。

第12篇

庄子首先谈的是教师修养。他说,机巧之心藏在胸中,心灵就不纯洁,就不能得道。而语文课堂上,种种机巧如同打开的锦盒,让人眼花缭乱,可就是没有自然与真诚,也没有“语文”。朴素,天下没有谁能和他相媲美。花里胡哨的教法,哗众取宠的课堂,诚能得道乎?庄子又说,浅而不深的水,载不住大船,一杯水洒在地上,只能漂起草叶。语文教师如果没有深深的学养之水,是无法承载教书育人的大船的。所以,钱理群教授给南师大附中的学生讲鲁迅,就不是什么“浪费”,钱先生深受欢迎确在情理之中。央视10套“百家讲坛”的大师们,朴朴素素,自自然然,却莫之能争――水深也。水浅者,或遁入“教法”,居教研专家位,掩住世人耳目,或心烦气躁,现万金油之象,迎合庸人口味,更有甚者自诩才高,作怀才不遇状,骗取学生同情。于是庄子忍不住又说,小箱子装不下大东西,短绳子打不上深井水。语文教师要虚怀若谷,要目光长远。最后他强调说:驼背老人粘蝉,唯蜩翼之知;想做学问,成为深水,亦当屏气凝神,用志不分。

接着,庄子谈了学生资质。他说,鸭子腿短,接一段反而使它难受,仙鹤腿长,砍一节就要使它忧愁。庄子又说,良马骏驹,一日可行千里,抓耗子却不如狸猫,因为它们的性能不同。学生天赋不同,而“道”原本就不可传授,所以,语文课培养不出作家,语文教师不必满脸愧色,而真的冒出了少年才俊,同样也不能自以为功。庄子说,得“道”之人,在此屋弹琴能使彼屋之琴自动应和。而语文教师却不能有此奢想,你奏宫音,学生不一定应之以宫,能有回应就不错了。教师最大且唯一的成功在于激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尽其所受于天,如此而已。如果非要使长于理科的转向文科,善于运动的改修音乐,无非是续凫胫而断鹤胫罢了。

然后,庄子讲了阅读问题。他说,“道”得于文字,文字得于背诵,背诵得于心明眼亮。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然当今之课堂,不闻书声琅琅,但见题海茫茫,试问,其义何以自见?当然,只口诵还不够,还要心惟,做到目观其文,口诵其声,耳听其音,心通其意。庄子又说,在名厨丁的眼中,牛没有完整的,都是筋肉骨骼什么的,所谓目无全牛。为了读懂文章,有时不得不像丁那样“解牛”。但庄子又说,你指着马的各个部分,都不能说是马,你说眼前这个东西是马,那是因为马的各个部分都在你的眼前。庄子还补充说,乌龟宁愿拖着尾巴在泥巴里爬,也不愿死去被人放在庙堂之上“享受”尊贵。语言也是如此,它离不了活生生的语境,否则,难免如“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网罟之苦”。所以,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到整体,并获得对语言的感悟和精神的陶冶。名厨丁解牛是目的,而我们“解牛”只是手段。正如那个多伦多老头瓦尔代斯所言:“解释一个文本就是揭示组织和结构的内部关系,理解文本就是抓住文本的整体意向,而不仅仅是词的组合。”庄子还说,语言之所以宝贵,是因为它有意义,但语言又不能传达出所有的意义。就像学习诗歌,执着于一词一句,是必粘死。所以读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不以为是吟风弄月,看见“我的内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萨松),便能领悟其丰富内涵。

最后,庄子说了几句闲话。他说,辙中鲋鱼得斗升之水即可活,而我却许之以西江之水,鲋鱼大怒,认为远水不解近渴,骂我蓄意谋杀。高考在即,学生急急地向语文老师讨教应试的不二法门,老师说,学习语文当念及长远,增强语感提升品位方为正道……言未竟,学生怒斥道,都火烧屁股了,还说什么增强语感提升品位!这种屠龙之技你留着自个儿用吧,敢拿朱漫这瓶过期胶水(网语“”)来诓我!庄子闻之,叹息说,看来,斗升之水比西江之水更有卖点啊。

王智慧,方国来,教师,现居安徽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