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机构网络教育

教育机构网络教育

时间:2023-04-20 08:34: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机构网络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机构网络教育

第1篇

【关键词】 网络教育;整体规划;资源共享

当今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通信网络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教育也必然向网络化发展。网络教育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内容丰富,较强的交互性和真实性大大促进了人类的有效学习。网络教育作为大众化教育手段,在继续教育、在职学历教育、辅助教学乃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作用。但是,当前网络教育在资源建设方面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必须给予重视与解决。

1 当前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当前网络教育已得到巨大的发展,但是在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上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

1.1 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目前人们存在一种误区,将课件等同于网络教育,认为将课件放到网上,由学生上网学习就是网络教育。网上的资源开发不单单是将面授教育资源直接搬到网上进行,其宗旨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如何将有效资源转化成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体现出网上教与学的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不同。

1.2 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由于教育主管部门缺少统筹规划,各高校、教育机构网络教育的硬件建设方面各自为政,教学站点相互覆盖,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造成了资源大量重复建设,形成了巨大浪费。

1.3 缺乏科学的标准

一方面,缺乏衡量软件质量、性能、用户使用界面等方面的标准,导致开发者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几乎可以随心所欲,而使用者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开发平台性能差异大,不同的开发者,甚至是同一开发者推出的不同的课件产品之间都会存在很大不同。对于学习者来说,为了学习不同开发者的课件产品,或同一开发者的不同课件产品,需要不断更换或维护自己的软硬件平台[1]。

2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优化路径

2.1 进行整体规划,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整体规划必不可少。第一个层面是教育主管部门对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教育主管部门可就定位和分工问题给予统一考虑,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进行规划与必要的宏观调控,促进院校等教育机构网络学院之间的合作。地域上比较集中的教育机构的网络教育可尝试实现资源共建、共享[2]。对于发展比较快的网络教育学院,在适当的时机可以考虑从各自隶属院校中分立出来,合并组建新的独立的网络学校,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与原隶属各院校合作招生教学,即通过新成立的网络学校招生,学生可同时使用原隶属学院的教学资源,所获利益与原隶属各院校共同分享。这样既能促进实力较强的网络教育机构快速发展,又能使传统院校在发展网络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反过来也更能主动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个层面是教育机构对其内部网络教育资源的整体规划。由于当前教育机构对其内部网络教育资源缺少整体规划,可能会导致一方面硬件上出现重复建设,同一院校内的不同部门重复构筑网络硬件资源,另一方面软件上出现网络教学课件重复开发,这两方面都严重的浪费了人力物力。因此,教育机构需要对其内部的网络资源进行整体分析整体规划,力争让不同的部门共享硬件、软件资源[3]。

2.2 加强与第三方合作,共同建设网络教育资源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作,它要求开发人员不仅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学习理论和规律,还要掌握网络技术;网络课程开发需要开发人员与学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密切配合,需要他们倾注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课程内容与网络技术的整合。目前,缺乏大量优质的网络课程是影响网络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资源建设合作化是网络课程开发的必由之路。网络教育机构在硬件资源建设及网络课件软件开发方面,有必要走合作化的道路。术业有专攻,网络教育机构应该将网络教育资源的实现(例如课件的开发)交予第三方专业的开发机构去完成,同时让经验丰富的教师集中精力去根据教学需求设计网络教育资源,让设计与实现相分离,这样能使教师从繁重的网络课件开发中脱离出来,极大提高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效率。

2.3 制定统一的制作标准

为了充分地共享与高效地开发网络教育资源,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制作标准。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开发网络教育资源的技术手段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教育主管部门至今尚未制定相关标准或协议以允许网络教育资源在教学管理平台上进行一致性管理和交换,导致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与交流受到区域性和平台性限制[4]。如果不统一制作标准,不同开发技术开发出来的网络教育资源将不能很好的共享与进一步利用。因此,教育主管部门有必要制定一套统一的开发平台或标准,让教育机构参照该标准去实现网络教育资源,这也是促进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有力手段。

总而言之,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已经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和应用的问题。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若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得到管理与应用方面的支持。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将更加高速与高效。

参考文献

[1] 郭德华.高校网络教育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集团经济研究,2005(1):111112.

第2篇

现在的网络教育平台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大量资源都以购买为主。同时这部分资源更新速度较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课程的不断更新,这部分资源就日益陈旧,无法满足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我国教育平台搭建的基础基本上是在教育机构内部网络上的,基于此种情况就造成了用户规模狭小,网络学习的师生只能通过固定平台和固定的老师、学生进行交流,网络上他人的更多的智慧资源难以聚拢,不能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

网络教育平台的维护花费了教育机构太多的精力和物力。教育机构不但要对平台上学习的师生的信息进行管理和维护,同时网络上的硬件和软件的日常维护和更新也花费教育机构太多的精力、时间和财力。由于是非专业性的维护运作,不但导致了运行成本的居高不下,也造成了维护风险大幅提高,一旦系统出现大的问题,那么威胁是致命性的。

成人教育中网络教学平台的搭建与革新

构建网络教学平台“三学习”模式。主动型学习模式,以学生为主导,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而构建网络教育平台。由于学生都是成人,学习目的较为明确,主动型学习模式,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知识的主动求索者,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老师也从知识的主动传播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

协作型学习模式,将学生合理分配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将他们连接起来,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老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分别做到“精讲多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

个性型学习模式,强调突出学生的个性化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自身条件来自主选择教学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最大的程度上获得学习效益,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网路教学平台的作用,达到提高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效果和质量,还应建立同步教学模块和非同步教学模块。

通过同步教学模块的建立,将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置于网上再现。学生可阅其文、闻其声、见其人、观其表、感其情,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同时激发老师和学生的情绪,使授课在快乐,活跃、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弥补师生间因地域不同而带来的教学不便。

通过非同步教学模块的建立,以事先将老师的讲课内容录制成视频或者音频格式,然后公布在网上,学生可以即时下载学习,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学习,同时共享教学课件等其他材料,从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师生因时间不统一而带来的教学不便。

第3篇

一年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宣布加盟edX全球网络公开课平台。此外,还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在内的其他四所亚洲知名高校加入。

有人预测,50年后,在大学林立的美国,可能最多只剩10所实体性大学,因为大部分课程在网上就可以进行。

在太平洋彼岸,中国在线教育市场也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序幕。

投资界“新宠”

根据资本实验室去年的《教育行业报告》,实体型教育机构获投资案例显著减少,而线上教育项目获投资案例缓慢上升。在其收录的全球67个投资案例中,除了4家中国企业为线下教育项目外,其余均属在线教育项目。

在第十六届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网络教育论坛上,ARM董事Mark Templeton说到:“我们的教育在过去几千年里并没有发生太多改变,都是一个老师对着一群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讲课。现在,我们应该寻找新的方法,让更多的人随时随地都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近期,国内许多企业或投资人纷纷将目光转向在线教育领域。成功登陆纳斯达克的欢聚时代(即YY)将全力推进平台型在线教育业务。据新浪科技的消息,腾讯正在与C2C在线教育平台传课网洽谈投资事宜;原网易科技频道主编李勇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迅速成立粉笔网;龚海燕卸任世纪佳缘CEO后,于2013年初创办91外教网。这些平台大致涵盖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技能培训、配套服务等几大类。

“在过去一两年里,在线教育发生了很大改变。”欢聚时代创始人李学凌说,“我们已经能看到互联网会给教育带来巨大的革命。在线教育的便利性、时间弹性、1对1的教学方式,甚至同学关系的良好维护,都是传统教育欠缺的。”

据资本实验室统计,2013年一季度教育培训行业融资案例22起,融资额达1.84亿美元。其中,拥有18年历史的“资深”在线视频教育机构获得1.03亿美元融资。

谈赢利还太早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认识的凡是投资在线教育的VC都亏得一塌糊涂。”李学凌说。

相对于传统教育高昂的教师费与场地费,在线教育在这些方面有着绝对的成本优势。但是,在线教育对产品内容和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因此,前期研发、购买服务器等设备的资金投入占有很大比重。网站成型后,还要将大批资金投入市场推广与营销。因此,在线教育项目运作初期的固定资产和宣传推广投入较大。

更重要的是,虽然美国市场正在经历在线教育的井喷年,中国市场却迟迟没有形成较成熟和完善的盈利模式。

蓝铅笔在线数字艺术教育创始人张宗良说,目前的互联网教育行业平台分为通识类教育大平台型和专项类细分教育平台型。前者多采用C2C的模式支撑起庞大而广泛的教育内容,人人为师的灵活性虽然可以极大地释放教师和学生资源,但参差不齐的课程品质会成为用户流失的隐患,因而在较长时间内会存在盈利问题。后者相比而言则显得更有竞争力,可以用B2C的模式把控专项领域的课程质量。在尚未形成在线教育付费习惯的市场中,如何增加用户黏度仍是重中之重。

作为粉笔网团队的得意作品,猿题库是一个针对公务员考试的细分型智能题库,它在上线的第一个月就实现了日订单200单的交易量(每单每月25元)。其创始人李勇发挥团队的互联网优势,在题库的精确算法和用户做题产生的大量数据基础上,制定出个性化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备考效率,实现“机器比你更懂你”。

投身在线教育行业,到底会成为先驱还是先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对盈利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李勇一直坚持用前付费,然后给用户完整持续的使用体验的模式。目前,猿题库拥有20万注册用户,付费用户比例占5%,超过很多做内容的同行。他估计,下半年猿题库即可实现收支平衡。

据最早创办中国1对1在线教育网站的老皮介绍,目前我国在线教育的消费群体还比较狭窄,以白领和大学生为主,但其强劲的消费能力会是在线教育真正打开中国市场的契机。

颠覆还是创新

在线教育的兴起,也吸引了一些拥有品牌优势的大型教育机构的眼光,它们正试图向在线教育平台延伸。但其人力资源的知识储备和从业背景,使其很难适应互联网产业的要求,并尽快在激烈的互联网竞争中站稳脚跟。因而,互联网往往沦落为这些教育机构的招生渠道,而非补充线下教育市场空白的服务平台。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懂教育的人不一定能做好网络教育机构,而互联网从业者做网络教育,倒不一定没有机会。”网校网CEO张迪欧说。

三人行网络教育联席CEO邱伟说:“有很多在线教育企业将互联网产品模拟成像一个教室,并尽可能地模仿整个线下教育活动方式。但是,无论怎么模仿都无法将线下教育中的‘服务’真实地搬到互联网上。”其实,如何利用互联网特质做更好的教育服务,才是需要思考的。他认为,在线教育不是对传统教育的整体颠覆,而是补充与创新。

此外,做平台还是做内容,做技术还是做工具,也是业内争论的焦点,而诸多企业的观望和犹豫不决往往出于这个原因。

俞敏洪在谈及线上教育及新东方的定位时说:“做平台的思维和做教育的思维是两种思维,把两个一起做,最后肯定要死。我对新东方未来的定位就是一个内容提供商以及地面教育商。谁做平台做得好,我就把内容提供给你。”在俞敏洪看来,未来三到五年内,地面教育会占整个培训教育总量的60%,网上教育占到40%。

而对于大型地面机构转战线上的未来,李学凌则认为:“用互联网做教育,你可以只收教育款的20%,其余80%给老师。老师如果自己能赚到钱,他一定会离开学校,这样一来,学校就会成为一个为老师服务的集体。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新东方一定会被互联网颠覆。”

尽管前景诱人,如今的在线教育领域还处于成长期,有许多市场空白,并缺乏巨头企业,对创业者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中国网络教育该如何切入中国应试教育的刚需点,如何影响流传千年的传统教育模式,又会何时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都是个未知数。但也许如徐小平所说,“在线教育两年后可能会像电商一样普及”。

背景链接

网络教育和“翻转式教学”

网络教育这个名词并不新鲜,十几年前,麻省理工学院就率先把所有课程的录像免费放到网上。1996年,国内最早做网络教育机构之一的101网校也开创了中小学网络教育的先河。

第4篇

关键词:网络;成本;信息技术;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264-01

一所高校学生人数众多,而设备条件有限,大多数学校课程只是纸上谈兵,只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或演示操作的内容,导致学生信息能力弱、技能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这种曾经的遗憾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加以弥补。

地处美国硅谷核心地带的圣何塞州立大学在虚拟世界平台“第二人生”建立了虚拟校园。“第二人生”是时下最受欢迎的三维虚拟世界平台之一,由总部位于旧金山的林登实验室开发。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虽然未在“第二人生”建立虚拟校园,但它的不少课程以网络播放或网上视频方式呈现,学生只需使用电脑或MP3播放器就能听课。菲尼克斯大学自主开发了虚拟系统,比如设立建立融入真实商业信息的虚拟公司,供商学院学生练习实战分析能力。

推动这场变革的真正动力是市场:网络课堂费用更低。社区大学和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已经在试验开办无须宿舍也无须 往返听课的网络课堂。远程教育技术不断进步,也正在改变学生获得文凭的方式。随着一些重点大学开始在网上提供基础课程教学,我们会发现今后网络教学将日益被大众所接受。

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和大学都靠出售信息来维持生存。现在网络日益成为广告客户的新宠,这意味着报纸收入的主要来源正在逐渐消失。大学也出售信息,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学位、更好的工作以及人脉资源。与报纸一样,现在这些不再是大学的独有特征。学生们可以在网上找到教学视频、完整的练习题和课程提纲。再过五年或十年,年轻人(或老年人)就能找到几十个口碑良好的网络课堂,在网上完成考试,并免费查看学术著作。

但人们上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他们也希望获得学位。大学提供网上文凭的成本更低,它们不用租赁教学场地,因此也可以收取更低的学费。即使在经济衰退前,已经有大量证据表明许多人希望以更低的成本取得大学文凭,这种需求尚未得到满足。网上文凭成本相对较低,在今后的几十年里,随着各所大学在这一领域内展开竞争,费用只会越来越低。

一些社区大学和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已经在网络教学方面有所突破。社区大学正通过互联网,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地提供教育机会。以营利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则抓住不少人希望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文凭的心理,大力推广网络教学。

网络教育使“课堂”和”大学”不再连为一体。网络教育的课程主要按学分来计算,而不是像传统教育那样由一大群学生到教室上课。

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同学们可以通过电脑网络登入相应的教室,开展课程培训。而某些课程需要相关专业其他学校老师的授课时,老师也再不用驱车赶往外校,只需登入视频教室授课即可。这个过程只需要一套视频会议平台和一个摄像头。同时,视频会议平台提供包括电子白板、文档共享、文件共享、协同浏览、桌面共享、应用程序共享、电子投票、电子举手、课程安排等诸多数据功能,并提供上课过程中的文字交流和文件实时传输。

虽然各高校都成立了网络教育学院,并由网络教育学院负责日常网络教学和管理工作,大多数网络教育学院由许多不同的学科和专业组成,所以大多没有自己固定的教师队伍,任课教师主要来自本校其他院系。显然仅靠网院自己的力量来完成相关课程的网络虚拟实验(室)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比较困难的。

对于目前还没有或仅有少部分网络虚拟实验资源的网络教育学院来说,可以在自己的网站中给学生链接可实行部分网络虚拟实验的公共网站,如中国教育资源网等。尽管这些网络虚拟实验并不是十分完整相对比较简单,但让学生先把实验做起来总比不做要好。但在许多的网络教育网站中却看不到有这样的提示。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对基于网络教育课程实验重要性认识不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田震清,尹冰心.论信息技术对21世纪教育观念的影响[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第5篇

影响继续教育社会效益的因素大致分为3类,包括学习者本身、教育机构和社会需求。学习者的意愿直接影响着个人的继续教育情况。继续教育对于学习者的知识量的增加以及能力的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也是社会个体适应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学习者本身也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比如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学习所需要的资金、继续教育在未来带给学习者的回报以及学习者本身的知识水平等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学习者对继续教育的选择,也从某种程度上指引着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机构的综合指标直接影响着继续教育的效果。继续教育机构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场所,继续教育机构的教育水平决定着学习者的平均水平。继续教育机构为企业和社会输出大量的人才,提供新技术。继续教育机构的招生情况、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因素也制约着继续教育的质量,是影响继续教育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知识经济的时代鞭策着人们不断地学习、不断给思想加油才能在社会中立足长远。因此社会及岗位的更高要求是人们参加继续教育的一大动力,企业要立足长远就需要源源不断地对人才进行培养,对设备进行更新,对技术进行改良。这都离不开对企业的不同人员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近年来人们对继续教育的重视也表明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将成为将来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

2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2.1近年来辽宁省高校继续教育概况

目前辽宁省主要以高校作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办学单位,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高等院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当下鼓励建设学习型社会,各地高校的继续教育情况直接影响着继续教育的成效。我省设置的针对成人就读的高校(包括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教育教师进修学院及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等)的数量相对稳定,自2010年以来都保持在22所。下面就辽宁省近几年来高校继续教育情况加以分析(表1)。如表1所示,自2008年以来,我省高校的成人本专科的在校生状况不容乐观,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008年和2011年均有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普通本专科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扩招导致生源的减少;近年来的经济风波导致的就业问题;在职人员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加等。

据了解,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考录取总数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2012年录取685万人。普通本专科的不断扩大招生使得社会上更多的人拥有了较高的学历,因而近年来在工作后进行继续教育的人数相对减少。然而,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使更多的高学历人才意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以前的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进而很多人会利用业余时间选择继续教育以使自己走在社会进步的前沿。表1中,2009年的本专科招生及在校生人数减少幅度最大。由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导致许多人就业难或者工作不稳定。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的稳定也是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先决条件。继续教育的发展要建立在受教育者本身的工作状况稳定的基础之上。2010年经济逐渐复苏,继续教育人数的缩减量也在减少,自2011年以来,成人本专科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又逐渐增加,继续教育蓬勃的发展趋势为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增添了动力。现在社会中的大多数工作者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社会发展得越快,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大,适应社会的同时也要跟上社会的脚步,这使得很多人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挤出时间进行继续教育来补充知识,提高能力。

需要引起关注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教育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近几年参加网络继续教育的人数有显著增加,如表2所示。说明网络教育在继续教育领域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与普通的课堂教育相比,成人网络教育存在着更大的潜力与发展间。从表2可以看出,2012年辽宁省成人网络教育的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以及毕业生的人数相对2011年都有大幅增加。网络继续教育以高度的时间与地点的灵活性,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便捷的学习条件受到更多在职参加继续教育人员的欢迎。据了解,我国目前大约有1500万网民经常使用网络进行自我学习。相信网络教育将会成为在职人员学习的主要方式。

2.2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

2.2.1继续教育能够提高人员素质受教育者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技能,使个体更具有竞争力。相比之下,更多人进行继续教育就会使某一地区人们的整体素质提升,形成能够适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团体,优化了这一地区的人才结构,使整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也为职场提升了竞争力,促使个体继续进行继续教育,从而形成了良性的继续教育的循环与延伸,使整个地区建立起浓厚的学习气氛。就辽宁省而言,继续教育的活跃地区主要分布在沈阳和大连,而城市规模相对较小、经济不够发达、就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城市的继续教育氛围相对较差。政府应当实施相应的鼓励政策,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中去,使人们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2.2.2继续教育为人们的终身教育提供良好的机会与条件对于继续教育机构来说,更多的人参加继续教育就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便会更进一步地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受教育者在继续教育机构能够学习到新知识或者得到相应的证书与认可。所以继续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继续教育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为终身教育事业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继续教育机构不仅为广大学员提供学习的场所,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的支持与保障。继续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新项目的方式从而为企业服务,推动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可以提高教育机构的科研能力,为教育机构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继续教育机构输出的大量人才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进而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提升了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

2.2.3受教育者、继续教育机构和社会需求共同影响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如图1所示,受教育者、教育机构和社会需求即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首先,受教育者接受继续教育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员的素质与水平的要求提高,许多行业尤其是信息行业的发展迅速,对某些技术人员求贤若渴,很多在职人员为能够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参加继续教育,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且当今社会提倡终身教育,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工作中的需要,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必须使自己的知识及技术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进步,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其次,接受继续教育人员的数量的增加及起点的提升推动了继续教育机构的发展,使继续教育机构的教学设备更加完善,师资力量更加雄厚。使继续教育不仅成为学历教育的延伸,还是学历教育的升华。继续教育机构只有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能达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最后,经过继续教育的人员再次融入到社会中,使地区与社会的整体竞争力有所提升,也为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第6篇

稍具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今天学校教育的形式,的确是100多年前从西方“引进”的,大到班级授课制,小到统一校服、统一作息时间表等等,都是当年所谓“新式学堂”取代科举教育制度后确立的。既然“新式学堂”可以取代有1000多年传统的科举教育,网络教育为什么就不能取代才有100多年传统的学校教育?

“网络”或“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如果说今日中国有哪个英文词已经取代了bye-bye而朗朗上口,那就非IT莫属。

有人声称,人类已经经历了简单绘画传情达意——读形时代、文字的发现——读字时代、印刷的发明——读文时代、影视技术的发明——读图时代的不断更迭。随着计算机进入千家万户,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登录互联网并使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人类逐渐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那就是“读网时代”。

“读网时代”的挑战,学校首当其冲。教育从观念到形式,都将发生根本的变革。

教育平等化:网络教育成主流

驱使网络从小规模实验迅速走进千家万户的主要动力来自价值取向。教育机构(未必是学校)通过网络投资或出售知识(课程),成本可以迅速降低,而“购买”者可以在互动中充分表达自我,再也不必在师道尊严面前噤若寒蝉。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的一个坚定信条是:在线销售的价格将比其他任何地方的价格都要低。知识“销售”又怎能例外。网络教育将改变人们对教育市场的看法。同时,人们将越来越关注“教育产品”和服务对受教育者(教育消费者)所具有的价值。网络将使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更紧密地连结在一起,“言者谆谆,听者渺渺”,教师在表情冷漠的学生包围之下寂寞而无可奈何地讲授知识的历史将被终结。

网络化学习:无所不在

通过对互联网、局域网、外域网的整合,以及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化学习可以无处不在,网络化学习将取代传统学习方式,从而创造更高的学习效率。

网络学习一方面节省了家庭对教育的投资,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更加自由。正是网络化的学习创造了崭新的教育模式,并且学习者和施教者都变得越来越精于在网络环境中运作。

在未来社会,要懂得教育、管理好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网络化学习这一知识授受途径可能导致的变化,网上教师对学习者的影响途径与影响程度将大大有别于传统学校教育的教师。而受教育者的“虚拟化”也将给网络教育主办者带来一系列新的管理课题,未来社会需要“数字化教育管理者”。

教育信息化:真正的数字革命

未来受教育者关心的一切,包括未来经济社会的每一点有意义的变化都有可能成为数据。传统学校教育,特别是高等学校,常常用本学年本专业能够开设哪些课程和计划开设哪些课程来讨论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内容,高等教育滞后于社会导致了怪圈般的所谓“结构性失业”。

将来,网络教育或许会更加关注潜在生源的“志向”与“兴趣”,更加有效地预测本市本国乃至世界经贸领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透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关教育机构可以把广大生源和社会的相关“教育信息”输入到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并且运用数据挖掘或通过其他系统来测定人们在某一特定时期会需要什么样的专业课程和教育服务,随之开发这些课程和服务,因而网络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将更具有价值。

新教育集体:聚散随心所欲

传统的教育有着时空的限制,有明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分,经验(交流)的增加也基本上是依靠从那些随时间而凝固的、静态的书本中获得知识。在未来,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不分国籍与种族,不分性别、年龄与受教育程度,任何人都可以请求他人与自己一同分享经验与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人们就可以组织起来讨论,然后解散,成为一种即时性的高效率学术沙龙或教育集体。例如,某人想转行从事幼儿教育,不用急着出去购买一本有关幼儿教育的书,他立刻上网并找到了3个像他一样有意从高校教师转行到幼儿教育的男子,并且发现其中之一已经转行并干了半年,因而从对方那儿获得了非常及时的经验。相比于阅读书籍,从经验团体中个人有时可能会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因为书本通常只是针对普遍的读者而写作的。

学习为本:学习工作两不误

终身学习的传统概念是人们首先必须上学,然后工作,接下来是中止工作继续上学,继续教育与赚钱养家始终是一对矛盾,但这有可能因为网络教育的成熟而真正成为历史。

第7篇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到教育领域,教育的信息化革命,已经波及到俄罗斯的教育领域。作为教育大国的俄罗斯非常重视远程开放教育,提出建立国家开放教育信息平盟,将网络开放课程纳入国家教育大纲中,网络开放课程可广泛用于高校之间的合作。

关键词:俄罗斯;远程教育;发展

众所周知,远程开放高等教育,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1849年伦敦大学为了促进函授教育发展,开创了校外学位制度,设立各种私立的函授学院,以函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辅导,其目的就是要给那些想获得伦敦大学校外学位的学生提供方便。这种函授的方式为那些工学矛盾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机会,这就是远程高等教育的开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遍地开花,卫星网络、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等三网快速发展,技术日臻成熟,远程开放教育先人一步打开了开放教育的大门,把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支持服务中来。在世界范围内,远程教育系统实现了教育的全球化,开放的教学模式日趋被人们认可,于是出现了校企合作、院校之间合作以至于发展到跨国教育合作等各种模式,实现了网络教育的国际化。俄罗斯面临国外远程教育势力的强行介入,其远程教育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1俄罗斯远程开放教育面临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技术迅速占领了教育阵地,网络教育应运而生,互联网教育、构建全民终身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发达国家的着力点。可以说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教育革命,这场革命当然也冲击到了俄罗斯的教育领域。目前,来自北美、西欧、中欧、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国家众多的外国教育机构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俄罗斯境内开展远程教育活动。外国教育机构授课的灵活性,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俄罗斯公民,他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学习不同的课程。来自国外的这些教育机构有自己的培养模式,他们执行的是自己国家的教学规定和教育法规。由于俄罗斯管制的空缺,这些教育机构在俄罗斯只是一个虚拟机构,不需要办理委托书,也不需在俄办理批准手续,再加上这类机构受其本国司法管辖权的庇护,并不执行俄境内现行的法规。国外的办学机构正是利用了俄罗斯法规监督的空白,迅速占领了俄罗斯远程教育的阵地。由于受不到俄罗斯现有的教育标准的制约,这些教育机构能够适应学习者的不同要求,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要求,远程教育的灵活性、便捷性得到了俄罗斯学生的认可。另外,这些教育机构都是世界上一流的院校,毕业证书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在地区市场上更具竞争力,能为学生就业提供便利,因此,这些教育机构在俄罗斯是很有市场的。远程教育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产物,属于新兴的教育领域,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远程教育的灵活性、便捷性适应了俄罗斯时展的要求,也打破了以往传统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制约。随着教育的全球化发展,俄罗斯不得不接受新形势下远程教育的“输出”或“输入”的冲击。全球教育的信息化将颠覆其传统的教育模式,特别是国外教育机构的强行介入,使俄罗斯的远程教育受到了挑战。因此,改革俄罗斯传统的教育模式与标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即建立开放的教育体系已成为俄罗斯教育管理者思考的现实问题。

2俄罗斯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

面对国外远程教育的冲击与挑战,在2001年俄罗斯承办的八国教育部长联谊会上,与会代表们对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达成了基本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给开放教育以优先发展的权力。在从事远程教育的活动过程中,各方都需要准则性的法律法规来进行保障。俄罗斯教育部门已经开始认识到,俄罗斯现有的教育法规已不能满足开放教育活动的要求,阻碍了本国的远程教育的优先发展,外国教育机构之所以能够迅速占领俄罗斯的市场,就是缺乏相关监管制度。俄罗斯已经看到国家教育体系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广阔前景,所以,当时的俄教育部长维•姆•菲利波夫曾提出俄罗斯远程教育的发展目标,在2001-2005年俄罗斯的高等院校都应建立数字化电子图书馆,并要求各大学的电子图书馆能够保证互相联通,形成一个信息网络系统。他还提醒俄罗斯有关部门,必须注意外国远程教育机构的大规模扩张对俄罗斯境内的教育市场的冲击,外国教育的进入导致国内资金大量外流。目前俄罗斯最高教育权力机关和决策层开始从法律法规、政策等制度上对远程开放教育进行完善,并对学科的设置、专业结构以及经费筹措等进行了务实的改革;俄联邦政府已经出台了信息化教育规划,努力使本国的远程开放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目前,俄罗斯已经建立起了基于卫星技术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在俄罗斯境内有三大卫星教育体系,涵盖大学、中学层面,分别是莫斯科国立大学Radio-MSU、俄罗斯联邦大学网络RUNNET以及俄罗斯高级中学协会卫星教育网。莫斯科国立大学Radio-MSU是俄罗斯最重要的科学和教育中心之一。借助于互联网的优势为俄罗斯教育机构和研究生提供全球信息资源接入是Radio-MSU最主要目的。这个项目起源于1993年10月14日卫星地球站“Kalinka”的建成。这个项目是一个国际间的科研机构合作项目,主要通过在莫斯科的MSU核子物理学院和德国汉堡的电子同步加速研究所之间使用速率为256kb/s的卫星信道进行通信测试。俄罗斯联邦大学网络RUNNET(RussianFederalUniversi-tyComputerNetwork)由俄罗斯联邦高等教育委员会于1994年创立,创立目的是为了创建俄罗斯科学教育共享信息空间。目前,高等教育委员会与计算机大学网络联邦中心((FCCUN)合作,由其负责该网络的运行、维护和开发。目前该通信网络已经覆盖包括俄罗斯中部、伏尔加、西北部、西伯利亚、乌拉尔、堪察加等主要经济区域。RUNNET经由不同类型的光纤、卫星、无线信道等物理信道相连。目前RUN-NET网络能够覆盖整个俄罗斯的高速链路。RUNNET为研究所、大学和其他学术机构提供因特网接入。接入平台的用户可以享受全频率的网络在线服务:信息系统和数据库(Gopher,WWW,WAIS等)接入、电子邮件服务、远程地区的终端接入、UseNet新闻组,等等。RUNNET还提供一些增值业务,如远程接入超级计算机中心的资源、远程教育、索引数据库系统、电子期刊,等等。俄罗斯高级中学协会卫星教育网(GUR,GymnasiumUn-ionofRussia)是在俄罗斯政府的大力倡导、支持下运行的。协会卫星教育网已经构建成为一个由国内高级中学、中级教育机构和文化团体组成的开放式网络远程教育体系。其实,最初的发起人是俄罗斯教育基金会(RFES),早在2006年,就提出建立卫星远程教育网络的建议。到了2007年11月,俄罗斯教育部门正式公布了俄罗斯高级中学协会卫星教育网的规划。该网的目标是整合俄罗斯境内中学内部的信息教育网络资源,把优秀的、专业人士的授课引入到在线教育,分享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实现资源共享。俄罗斯三大卫星体系的建立为俄罗斯大学教育、中学教育提供了远程学习的支持,这个平台的搭建,体现了国家对远程教育的重视与支持。俄罗斯联邦教育与科学部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了将为国家远程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提供政策上的支持。2015年11月,在俄罗斯国家开放教育委员会会议上,教育与科学部部长德米特里•利瓦诺夫再次强调要集中各方力量制作出受众面广、品质高的高校课程教学视频,并要求把这些高质量的网络公开课到国家开放教育信息平台上,以取代那些低质量、低效率的高校教学课程。俄罗斯国家开放教育信息平台主要由国立莫斯科大学、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以及圣彼得堡大学等8所重点高校联合开发建设,目的就是要建设一批一流的网络教育资源,把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展现出来,实现优秀资源的共享。俄罗斯教育部门认为由重点大学来承担网络资源的建设任务是理所应当的,国家开放教育信息平台的开发与建设将会促进俄罗斯国家教育质量的提升,也会促进网络开放课程被广泛使用。实践证明,由于俄罗斯政府部门为国家远程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提供大力支持,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不但受到俄罗斯大学教育、中学教育的欢迎,而且远程教育技术已经渗入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对于这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让他们接受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远程教育的发展打破了地域的界限,使俄罗斯教育的受众面日益扩大,其中直接受益的还有那些特殊群体中的人员。目前,俄罗斯因健康问题不能到校学习的儿童大约有2.6万人,远程教育为他们学习知识提供了便利条件。目前,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俄罗斯远程教育发展很迅速。俄罗斯有着良好的教育传统与基础,俄罗斯人不会放弃这种新的学习机会,人们都在积极地去接受它。“开放教育资源”已经成为高校资源建设发展的方向之一,在俄罗斯不仅高校开展了远程教育,很多中小学也都开展了远程教育,可以说,在俄罗斯,远程开放教育已经遍地开花。

作者:邓立强 邓红红 单位: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开放教学部

第8篇

[关键词] 继续教育; 社会效益; 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0- 0104- 03

随着社会的发展,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继续教育也切实为提高人们素质做出巨大贡献,为推动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很多工作者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因而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也是引导各岗位工作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一大动力。

1 继续教育的特点

继续教育是指处在职业生涯中的社会成员以更新、重组或扩展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在现今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继续教育在社会中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的同时,也成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继续教育有着范围广泛、时间灵活、目的性强、形式多样等特点。

继续教育的范围广泛。继续教育存在于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因而它的范围比较广泛。无论是农民朋友还是工薪阶层,从不同角度看都需要进行相应的继续教育才能适应信息迅速增长的社会。所以继续教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知识与技术,是很多人在人生中取得更大进步的必经之路。

继续教育的时间灵活。由于继续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已经走出学校的社会成员,学习者在时间的选择上相对自由,继续教育机构也会针对学员的工作性质等方面的特点为学员合理的安排学习时间。

继续教育的目的性强。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视野,提高能力。参加继续教育的人往往在某一领域里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所以在选择继续教育时的目的性比较强,针对性也比较强。这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也使继续教育更加有意义。

继续教育的形式多样。继续教育的形式包括岗前培训、岗位培训、专题研讨、专业进修等。继续教育的教学方式灵活,使得继续教育能够更好的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给不同阶层、不同岗位、不同需要的人提供更多的选择。

2 影响继续教育社会效益的因素分析

影响继续教育社会效益的因素大致分为三类,包括学习者本身、教育机构和社会需求。

学习者的意愿直接影响着个人的继续教育情况。继续教育对于学习者的知识量的增加以及能力的提升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也是社会个体适应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学习者本身也受到多方面的制约,比如继续教育的学习时间、学习所需要的资金、继续教育在未来带给学习者的回报以及学习者本身的知识水平等因素,都直接制约着学习者对继续教育的选择,也从某种程度上指引着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

教育机构的综合指标直接影响着继续教育的效果。继续教育机构是继续教育的主要场所,继续教育机构的教育水平决定着学习者的平均水平。继续教育机构为企业和社会输出大量的人才,提供新技术。继续教育机构的招生情况、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因素也制约着继续教育的质量,是影响继续教育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

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鞭策着人们不断地学习、不断给思想加油才能在社会中立足长远。因此社会及岗位的更高要求是人们参加继续教育的一大动力,企业要立足长远就需要源源不断地对人才进行培养,对设备进行更新,对技术进行改良。这都离不开对企业的不同人员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近年来人们对继续教育的重视也表明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将成为将来社会教育的发展趋势。

3 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分析——以辽宁省为例

3.1 近年来辽宁省高校继续教育概况

目前辽宁省主要以高校作为继续教育的主要办学单位,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高等院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现下鼓励建设学习型社会,各地高校的继续教育情况直接影响着继续教育的成效。我省设置的针对成人就读的高校(包括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管理干部学院、教育教师进修学院及独立设置的函授学院等)的数量相对稳定,自2010年以来都保持在22所。下面就辽宁省近几年来高校继续教育情况加以分析(表1)。

如表1所示,自2008年以来,我省高校的成人本专科的在校生状况不容乐观,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008年和2011年均有大幅度上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普通本专科和职业技术学校的扩招导致生源的减少;近年来的经济风波导致的就业问题;在职人员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加等。

据了解,自1998年以来,我国高考录取总数呈持续增长的态势,其中2012年录取685万人。普通本专科的不断扩大招生使得社会上更多的人拥有了较高的学历,因而近年来在工作后进行继续教育的人数相对减少。然而,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使更多的高学历人才意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以前的知识已经不能够满足信息时代的需求。进而很多人会利用业余时间选择继续教育以使自己走在社会进步的前沿。

表1中,2009年的本专科招生及在校生人数减少幅度最大。由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导致许多人就业难或者工作不稳定。由此可见,社会经济的稳定也是促进继续教育发展的先要条件。继续教育的发展要建立在受教育者本身的工作状况稳定的基础之上。2010年经济逐渐复苏,继续教育人数的缩减量也在减少,自2011年以来,成人本专科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又逐渐增加,继续教育蓬勃的发展趋势为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增添了动力。

现在社会中的大多数工作者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社会发展得越快,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大,适应社会的同时也要跟上社会的脚步,这使得很多人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挤出时间进行继续教育来补充知识,提高能力。

需要引起关注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教育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近几年参加网络继续教育的人数有显著增加,如表2所示。说明网络教育在继续教育领域中的地位逐渐提升。与普通的课堂教育相比,成人网络教育存在着更大的潜力与发展空间。

从表2可以看出,2012年辽宁省成人网络教育的招生人数、在校生人数以及毕业生的人数相对2011年都有大幅增加。网络继续教育以高度的时间与地点的灵活性,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便捷的学习条件受到更多在职参加继续教育人员的欢迎。据了解,我国目前大约有1500万网民经常使用网络进行自我学习。相信网络教育将会成为在职人员学习的主要方式。

3.2 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

3.2.1 继续教育能够提高人员素质

受教育者通过继续教育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技能,使个体更具有竞争力。相比之下,更多人进行继续教育就会使某一地区人们的整体素质提升,形成能够适应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团体,优化了这一地区的人才结构,使整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也为职场提升了竞争力,促使个体继续进行继续教育,从而形成了良性的继续教育的循环与延伸,使整个地区建立起浓厚的学习气氛。就辽宁省而言,继续教育的活跃地方主要分布在沈阳和大连,而城市规模相对较小、经济不够发达、就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的城市的继续教育氛围相对较差。政府应当实施相应的鼓励政策,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中去,使人们的整体素质有所提升,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

3.2.2 继续教育为人们的终身教育提供良好的机会与条件

对于继续教育机构来说,更多的人参加继续教育就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便会更进一步地改善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受教育者在继续教育机构能够学习到新知识或者得到相应的证书与认可。所以继续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继续教育能够推动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为终身教育事业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继续教育机构不仅为广大学员提供学习的场所,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的支持与保障。继续教育机构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研究、开发新项目的方式从而为企业服务,推动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可以提高教育机构的科研能力,为教育机构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继续教育机构输出的大量人才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进而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增添动力,提升了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

3.2.3 受教育者、继续教育机构和社会需求共同影响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

如图所示,受教育者、教育机构和社会需求即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首先,受教育者接受继续教育是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员的素质与水平的要求提高,许多行业尤其是信息行业的发展迅速,对某些技术人员求贤若渴,很多在职人员为能够适应社会的迅速发展参加继续教育,以便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且当今社会提倡终身教育,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工作中的需要,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必须使自己的知识及技术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进步,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其次,接受继续教育人员的数量的增加及起点的提升推动了继续教育机构的发展,使继续教育机构的教学设备更加完善,师资力量更加雄厚。使继续教育不仅成为学历教育的延伸,还是学历教育的升华。继续教育机构只有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氛围才能提高学习效率,真正能达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最后,经过继续教育的人员再次融入到社会中,使地区与社会的整体竞争力有所提升,也为社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2.4 继续教育的发展推动着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许多国家的迅速崛起都是源于对教育的重视。继续教育也是当下不容忽视的教育形式。继续教育的范围在我们身边不断的扩大,从企业到社会,从学校到社区,人们不断地重视继续教育并且接受继续教育。人们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了知识水平、工作技能以及道德修养,能够逐渐适应工作中激烈的竞争,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这有助于推动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为社会的进步提供良好的人力和经济的保障。

总之,继续教育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也将成为社会教育、终身教育的主体。随着人们学习意识的提升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将成为在职人员进步的阶梯,也是人们追求自我提高的良好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光. 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策略思考[J]. 继续教育,2012(3):50-52.

[2] 多杰. 从继续教育的基本特征谈发展继续教育的现实必要性[J]. 继续教育研究,2010(10):8-9.

[3] 吴广良. 继续教育经济效益评估研究[J]. 教育研究,2012(12):158-160.

[4] 李朝昕. 继续教育培训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J]. 人力资源,2012(6):72-74.

第9篇

Key words: ChaoHu Open Edutainment drop out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207-03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发展势头迅猛,它为我国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构建学习型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网络教育中凸显较高的辍学率,不仅影响办学单位的经济效益,给家庭的教育投资带来巨大损失,更影响到网络教育的社会信任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教育的长远发展。

一般研究把辍学界定为学生注册了远程教育课程、项目、学位,但在有效学年限内没有按规定完成课程、项目或学位而退出教育机构,本文也包括教育机构发放录取通知到学生注册入学期间的流失情况。本调研以巢湖奥鹏学习中心近三年,即2010年9月-2013年9月7个入学批次的网络教育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管理人员、查阅学生档案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对分专业、分层次、分年龄段及分性别研究,得出辍学现象背后的规律和特点,旨在找出辍学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意见,以期对网络教育机构学生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辍学情况调查统计

通过以奥鹏教育管理员身份登录巢湖奥鹏学习中心管理系统,查询并统计了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的招生管理系统以及学籍异动管理系统的数据,真实有效获取了近三年间本学习中心学生在籍、毕业与退学、取消学籍等辍学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部分学生已经缴纳一定数额的学费,有电话口头等方式表达了退学意向,没有继续学习和缴费,但未正式办理退学手续,且没有达到清退其学籍期限的准辍学生统计难度较大,不在本调查研究范围内。具体统计情况如下:

1.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注册学生流失情况统计

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巢湖奥鹏学习中心共与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及福建师范大学7所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开展合作办学,招生录取工作一年两季,分别在每年的3月份和9月份,2010年9月入学的简称1009批次,以下同称。具体入学、注册及学生流失情况见下表1:

由上表可见,1009-1309批次,办理报名手续、通过入学考试和资格审核后发放录取通知共有1529人,到目前为止共辍学170人,总辍学率约为11%,而报名录取后未进行首次交费完成学籍注册的高达151人 ,占学生总辍学率的88.8%,入学后办理退学手续的仅17人。

2.分专业辍学情况统计

巢湖奥鹏学习中心招生专业门类齐全,涉及管理学、教育学、法学、医学、经济学、工学等几十种专业,因此辍学学生的涉及的专业也很多,表2分层次具体列出辍学人数大于3的专业:

由表2可见,医学类护理专业学生辍学人数居首位,本专科共计39人,占辍学总人数的23%,工学类本科土木工程及专科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第二位,总辍学人数为30人,占辍学总人数的17.6%,财经类会计与金融专业辍学人数为25人,第三位,占辍学总人数的15%,其次管理类行政管理工商管理专业,辍学人数19人,法学类专业,辍学人数17人,另外,小学教育专业流失8人较为突出,药学、市场营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流失人数都超过3人,值得关注。

3.分层次辍学情况统计

巢湖奥鹏学习中心目前集中开设高中起点专科、专科起点本科两个培养层次的学历学习,1009-1309批次本学习中心具体招生及辍学情况见下3:

由表可见近三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起专层次报名人数明显少于专升本层次,而与此对应的高起专辍学人数也相应减少,高起专的辍学率虽却略高于专升本层次,但总体来看两个层次辍学率相差不多,对比不显著。

4.分年龄段辍学情况统计

年满是十八周岁以上即可报名参加奥鹏网络教育学习,没有年龄上限要求,因此学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大,经过统计发现在170名辍学学生中,年龄最大的是1963年出生,最小的是1994年出生,为了清楚表达辍学学生的年龄关系,将辍学学生按出生年份分段,5年一段,绘制如下条形统计图:

由图1可见,辍学学员出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1980-1984年出生的学员年龄在30-34岁,辍学人数30人,而年龄在25-30,岁,20-25岁间出生的85后90后,辍学人数高达95人,占辍学总人数的56%。

5.分性别辍学情况统计

为体现男女学生的辍学分布情况,分性别统计了辍学人数,绘制如下分性别辍学人数统计图:

由图2可见,近三年来,男性学员辍学人数68人,占辍学总人数的40%,而女性学员的辍学人数102,占辍学总人数的60%,远远高出男性学员20%。这与全部为女性学员的护理专业的高辍学率有密切关系,除去39人的护理专业辍学生不考虑,男女生比较大体相当。

三、辍学情况原因分析

通过对学习中心的学生管理人员及辍学生的访谈调查,结合自身在一直在奥鹏网络教育工作的经验,针对辍学情况统计中出现的高辍学率现象原因分析如下:

1.学生录取后不缴费注册造成的高辍学率原因分析

有升学意向的学生在办理报名手续、参加了入学考试并通过了入学资格审查后,理应顺利缴费入学而却出现高流失率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方面,网络教育自身的社会认可度和信任度不高造成。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作为中央电大下设机构负责整个体系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它依托中央电大系统单位开展招生和办学,报名学生多为幕名电大开放教育而来,而电大开放教育的报名截止时间较早且报名专业不齐全,导致部分学生在招生人员的推荐下同意改报正在招生或者有其所需专业的奥鹏网络教育,但由于其对奥鹏教育不了解不信任,在报名后往往会后悔,而选择等待几个月后参加其比较信任的电大开放教育下季招生或者改选有其所需专业的其他电大分校再报名。

一方面,学习中心新生入学工作安排不到位造成。奥鹏网络教育的每个招生季的跨度很大,春季招生从元月份常持续到五月份截止,秋季招生从六月份持续到十一月底,入学考试采用高校自主命题随报网络随考,录取分批进行。学习中心为了降低工作量,常选择等待录取工作全部或者大部分结束后再集中举办入学培训及通知学生入学,开展新学期的入学收费和学籍注册工作,此安排使得早期报名的学生久久等不到录取信息而焦躁,继而产生放弃网络教育而改报让其更信任的函授教育等其他学习形式。访谈发现1103批次小学教育专业的8名以及1209批次电气工程自动化的3名学生等都是因此而选择辍学的。

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由于工作地点变动,工作强度增大,或者自身的家庭变故以及对自己未知学业的恐怖心理,没有做好入学准备或者不具备继续教育的物质、精神条件等整整原因造成报名后打消了入学的念头。1309批次我学习中心开始在其所在合职院应届生中进行专升本的大力招生宣传,但该批次报名的三十余名应届生由于毕业工作单位异地,以及刚毕业的经济问题等,近三分二在报名录取后选择放弃继续学习,这也是造成1309批次高辍学率的重要原因。

2.集中分布专业的高辍学率原因分析

护理专业高辍学率原因分析。通过统计发现护理专业的辍学总人数居首位,笔者一直以来作为该专业招生网院西安交大和吉林大学的负责人,对此较为了解。造成该专业高辍学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该专业学生又集中为女性学员,、有少量休息时间又要照顾家庭及父母子女等,能用来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极少,造成部分学员报名后对学习望而却步。第二,根据卫生部门和所在单位要求,本科层次的部分护理专业学员不仅要获得毕业证还要求有学位证书,而合作网院的学位英语考试要求到网院所在地考试,如吉林大学要到长春参加考试,对于安徽的学生来说去长春参加学位英语考试代价太高,造成部分要获取学位的学员在得之不便获得学位后而改报安徽医学院等本土院校的函授教育。

工学类专业高辍学率原因分析。高起专层次的建筑工程管理、建筑工程技术以及本科层次的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的辍学率一直是较高的,这与参加此专业学习的学员工作有密切关系。工学类报名的学员绝大多数为从事该行业的在职人员,该类工作人员工作流动性很大,常需要长期到外地出差,且工作环境为户外,大部分没有网络学习便利的硬件条件,如缺乏电脑、缺少网络等,造成部分学员报名后没有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决心,选择放弃。

法学类、管理类学员高辍学率分析。在招生办公室的几年的工作经验可知,报名选择法律、法学或者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的学员,大部分为对所报专业要求不高,只要能顺利获取该层次的毕业证即可,此部分的报名学员多数为专业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欠缺,或年龄偏大的弱势学习群体,他们极易产生对未知学习的恐怖心理,或者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就容易造成放弃的心理。

3.年轻化学员高辍学率原因分析

20-35岁的青年学习者,正处个人事业上升期,但此部分的学员的高辍学率在给办学单位带来巨大经济效益损失的同时,也使求学者本人丢失了一个自我提升充实自我的大好机会,惋惜之余经过电话访谈了解发现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青年学习者的工学矛盾大造成。他们要么刚进入单位,需要努力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适应岗位需求,要么已经成长为单位的骨干,工作压力大强度大,学习精力有限,有很大的工学矛盾,而当两者出现冲突时会首先考虑放弃学业;二是青年学习者的社会责任重大。青年学习者要么处于成家立业的关键时期,要么刚刚建立家庭,面临生儿育女照顾父母的时期,工作之余的时间大部分用来处理家庭事务,当学习与此产生矛盾时也往往选择放弃学业。三是因为经济原因,尤其是刚毕业没有稳定工作且急需成家立业的青年人,虽有求学意向却对学费望而兴叹。

四、建议和对策

一定的办学规模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有了办学规模的可持续,提升质量做大做强才有前提,保证规模的可持续性是网络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了能尽量减少网络教育学习者的辍学情况发生,根据奥鹏教育“心系天下求学人”的办学宗旨,建议教育机构和学习中心从以三方面改进工作。

1.多渠道加大宣传,加强网络教育是学历提升途径的社会印象

奥鹏教育虽然实施开展近十年,但相比成人教育的函授、自学考试、电大的开放教育,其社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相对较低,因此,作为成人学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对奥鹏网络教育的宣传工作应该大力开展,使其深入社会,成为在职人员提升学历的备选途径、乐选途径。

2.学习中心及时关注与跟进新生录取情况,特别重视新生入学环节工作

一方面,自1309批次开始,网络教育已经开始提前了招生报名的截止时间,使其更合理化和可操作化。学习中心要在招生季即时关注管理平台中学生报名资格审查以及录取情况,即时录取即时通知学生缴费入学,避免因通知延误而使学生焦虑继而放弃;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在入学培训中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感知网络教育这种学习形式,让其能够充满信心的面对未来学习过程。最后要遵照学费标准,给学生明确解释学费教材费的收费情况,建议首次按上级规定的最低收费标准进行收费,避免首次大幅收费,给学生带来学费昂贵无法承受之感。

3.完善学习支持服务,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第10篇

【关键词】教育品牌;远程教育;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8―0071―02

“品牌”一词最早出现在经济学、营销学领域,它是市场竞争时代的产物和企业长久发展的法宝,将品牌导入教育领域,便诞生了教育品牌的概念。自1999年国家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至今共有68 所高校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不少试点高校已充分意识到打造远程教育品牌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品牌”的出现和“品牌”之间的竞争,将是我国远程教育趋于成熟的重要标志[1],而如何打造远程教育品牌显然是个长期的探索过程。笔者试图从校园文化的角度探讨如何打造远程教育品牌,提出以校园文化建设塑造远程教育品牌的几点具体措施。

一 远程教育品牌的内涵及意义

1 品牌与远程教育品牌的内涵

品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衍生物,随着人类社会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日趋活跃,品牌的价值也日益凸现出来。世界著名战略研究权威、美国加州大学教授David Aaker在《创造强有力的品牌》一书中指出:“品牌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和富有价值的战略财富。”品牌早已在商业社会大行其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它逐渐衍生为一种能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价值信赖和差异优势的商品和服务。关于品牌的定义,理论界一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他们的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开来”。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品牌至少应该包含属性、利益、价值、文化、个性和消费者等六个方面的内容。

当市场经济意识日益渗透到人和人类社会的每一根毛孔和每一个角落的时候,教育也不能避免。事实上,品牌早就成为教育界广泛接受的一个概念,而对于市场化程度似乎更高些的远程教育,品牌更是被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视为核心竞争力。远程教育品牌是指远程教育机构提供并为远程学习者所接受教育服务的概括性、抽象性表达,是一个形象标签。[2]远程教育品牌从表层上看,即远程教育机构的标识,包括机构名称、机构标志以及代表机构形象的标准色、标准字等,实质则是由远程教育机构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教学质量等综合形成的公众对远程教育机构的总体印象和评价。

2 塑造远程教育品牌的意义

远程教育品牌的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正如商品的市场竞争一样, 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服务, 也必须融入市场,参加市场竞争。在远程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谁能拥有得到社会公众特别是求学者认可的远程教育品牌,谁才可能在远程教育市场的竞争中获胜。正如商业界品牌营销的成功案例一样,远程教育品牌的塑造有利于赢得远程教育的生源市场。远程教育品牌是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一种感受,一种价值判断,是抽象的,但是这种抽象的感受往往影响着人们的选择和判断。远程教育机构依靠远程教育品牌的宣传作用可以在社会范围内产生良好的口碑,树立良好的机构形象,从而提升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认可度,提高其在远程教育领域的竞争力。

二 远程教育品牌的建设可以以校园文化为切入点

1 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这个概念来源于普通高校,自1986年被提出后,对其的界定众说纷纭,有“课外活动说”、“第二课堂说”、“文化氛围说”、“规范说”、“校园精神说”等。无论哪种界定,校园文化的研究者们普遍认同从文化学的角度划分校园文化的结构层次,即校园文化应当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现代远程教育的校园文化是一种网络虚拟校园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交互构造的虚拟校园文化。[3]就其结构层次而言,也应当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

远程教育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存在的基础,它包括先进、完备的网络硬件设施,美观、便捷、人性化的各种教学管理软件,以及有利于学生学习交流的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等虚拟校园环境。远程教育校园制度文化是远程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则和行为约束,它包括远程教育机构所特有的各种管理制度、师生行为准则、机构的组织结构及其部门职能等。远程教育校园精神文化是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它包括远程教育机构师生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情感方式、审美情趣以及远程教育机构所体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

2 校园文化与远程教育品牌塑造的关系

远程教育品牌的塑造不是像商业品牌那样凭借狂轰乱炸式的宣传就能“一夜成名”的。社会公众真正认可和接受的,是远程教育机构办学的理念、办学的质量、实际呈现的办学特色、社会功能的发挥等机构综合实力的体现。远程教育品牌的塑造,势必应该在其教育综合实力上多下功夫。而通过远程教育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使得远程教育机构既有了先进的设备、与众不同的标识等硬实力,又提升了其办学特色、办学理念、虚拟校园文化底蕴、虚拟校园精神风貌等软实力,从而可以促进远程教育机构综合实力的提高,有利于远程教育品牌的塑造。

三 基于校园文化塑造远程教育品牌的几点措施

1 以校园文化建设创设丰富的远程教育品牌识别系统

品牌识别是指品牌战略者希望创造和保持的能够引起人们对品牌美好印象的联想物。[4]建立清晰、独特的品牌识别系统能够使远程教育品牌在竞争中独树一帜,彰显鲜明的个性。丰富的远程教育品牌识别系统应该包括富有创意的远程教育机构名称、良好的虚拟校园视觉标识等。远程教育机构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有效的远程教育品牌识别系统。

首先,在远程教育机构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要创立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远程教育机构名称。两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开办的网络教育学院的名称“网上人大”和“东财在线”,使人很容易理解其是传统高校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融合,不仅与远程教育机构有着清楚的关联性,而且富有创意,使人易记不忘,从而起到了良好的品牌识别效果。其次,在远程教育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要设计使用能够体现机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学校精神等内涵的标准色、标准字和机构logo,并将其应用到各个教学管理平台上,形成良好的品牌视觉标识,为社会公众提供鲜明的品牌视觉导航。

2 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远程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

建立一个成功的远程教育品牌,必须要注重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对远程教育品牌的认可度。远程教育中由于师生分离,教学活动缺乏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导致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不强,学生在学习中不便于进行隐性知识的学习。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所形成的浓郁的虚拟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习动机,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升远程教育机构的教育质量。

(1) 以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远程教育机构要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先进、完备的网络硬件设施,导航清晰、美观、便捷、人性化的学习平台,文明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等虚拟校园环境,以文化气息浓郁的网络虚拟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2) 以校园文化建设增进学生的归属感。远程教育机构可以在其教学平台上开设一些展示校园风光、校园活动之类的校园文化栏目,或者在网络上建立虚拟三维校园,使学生增强对学校物质环境的认识,感受真实校园的风光;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创建网上班级,开设供学生展示自我的栏目,使学生了解真实的校友风采,增进学生的集体感、归属感;另外,要充分利用BBS开展一些文化主题的师生交流活动,如:名著选读心得交流等,以促进学生与教师、其他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支持。

(3) 以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必须首先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德育教育是远程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德育教育内容,可以使学生在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远程教育机构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一些先进人物事迹、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开展一些合理注入社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的网络校园文化活动,同时还可以利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人物进行德育教育,如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的“网上人大学生学习事迹展评”活动,就是利用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人物事迹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形象,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4) 以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具备德、智、体、美等素质的综合人才。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远程教育机构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网络校园文化活动,如:摄影作品欣赏、电脑棋类竞赛、论坛辩论会等,让学生在这些高品质的文化娱乐活动中提高审美情趣,增长知识,拓展思维,陶冶情操,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 以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特色远程教育品牌

富有竞争力的远程教育品牌必须形成有别于其他同类品牌的品牌特色,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远程教育机构彰显其自身的品牌特色。从普通高校的办学经验来看,知名高校都有着各自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远程教育机构也应该营造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以促进其品牌的塑造。

建设特色远程教育校园文化,首先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高校校园文化的特征和优势。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所开展的远程教育,其品牌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试点高校自身的品牌,建设特色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应当从传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汲取营养,将传统高校的各种特色校园文化活动植入虚

拟校园环境中。其次,建设特色远程教育校园文化应该不断地创新发展。任何一个远程教育机构都有其不同的内外部环境,应该在具有传统校园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分析远程学习者的特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虚拟性、交互性和即时性等优势,创建出个性鲜明的远程教育校园文化,以特色校园文化凸显远程教育品牌的品牌特色。

第11篇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环境;终身学习;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1-007-03

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需要丰富灵活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和方便快捷的服务。因此,利用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教学形式,已很难满足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需要。基于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性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为岗前、在岗和转岗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各类培训、城乡居民的终身学习提供了契机和可能,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形成终身学习社会创造了条件。

一、数字化学习环境及其研究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学习环境的定义不尽相同。Wilson(1995)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在其中进行的相互合作、支持,并且使用多种工具和信息资源相互支持、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的场所;何克抗(2002)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也有学者认为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周围因素及其组合。分析以上各学者的定义可以看出,学习环境是一种空间场所,其包括物质的、社会活动的、心理的空间,既有丰富的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这些因素有机组合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服务。简而言之,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者可以利用资源生成意义并解决问题的场所。

数字化学习环境是一种非物理存在的但是能够为人们所感知和控制的电子现实空间。李克东教授认为,数字化学习环境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具有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和教学环境虚拟化的特征。与传统学习环境相比,网络学习环境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在国外,数字化学习环境(digital learning environment)研究起步于20世纪末,重在模式的设计与开发,主要应用于学校教育,员工、专家培训和特殊教育等领域。

依托数字化学习环境,利用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能满足社区教育对象广泛性、学习内容多样性、学习需求多层次性的特点,是有效推动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韩国、加拿大等,目前已有超过20%的企业培训都采用在线模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网络教育产业。2007年占美国培训业29%的市场份额。在我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宽带的普及和3G无线网络的推广应用,数字化终身教育模式的优势和需求正日益显现,但由于先期技术研发投入大、软硬件运营成本高、教学资源标准不统一、缺少统一的招生入口等因素,使国内教育机构难以开展此类业务。部分专注于远程教育领域的教育培训机构,则建立封闭式的“网校”,不愿开放技术平台,而仅仅为自身课程服务。

二、基于数字化环境的终身学习体系与运行机制

目前,主要依托广播电视大学搭建省、市、县三级社区教育组织体系的趋势在全国基本确立,运用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新手段创建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学习需求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组织体系

在长三角地区基本建成了主要依托广播电视大学搭建省、市、县三级社区教育组织架构,并依托乡镇化技术学校在乡镇设立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学校),终身学习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

充分利用全省电大系统和乡镇成校的成人教育资源存量,建设以市、县(市、区)级电大为龙头、以乡镇(街道)成校为骨干,辐射所有社区和村庄的四级社区教育网络,投资少,见效快。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湖州市、嘉兴市等地区以此模式开展社区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以乡镇(街道)社区教育机构为支撑点,依托电大搭建省、市、县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上下联动的社区教育模式,已经成为当今社区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

(二)数字化终身学习体系

运用新思路、新模式、新技术、新手段创建的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形成了基于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终身学习创新体系,主要从框架和过程两方面研究并解决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的相关问题。

1.数字化资源整合与共享体系。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给学习资源的建设、应用、共享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以及通过什么样的路径去实现这种可能性。优质资源整合与共享创新体系主要从资源的积聚、共享和服务环境等方面研究并解决全民学习、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等问题。利用当下已有学习资源、开发新学习资源,并积极引入第三方学习资源提供商,集中到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上,建成课程库供各方共享,以减少资源建设中存在的大量浪费现象,在短期内实现课程学习资源的快速积累,减少投入成本和投入周期。

社区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后台菜单从平台已经有的所有课程中选择本社区所需课程,自行设定网站界面,快速建立独立的社区教育网站和课程库,并随时根据需要,对课程进行增删管理。开设自有网络课程,同时对人员进行学分、学习情况等管理。

2.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社区教育机构和乡镇(街道)化学校,以数字化学习中心的运作模式来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构建遍布城乡、社区(乡镇)、企业、部队的数字化、集成化、终身化的学习支持服务环境,探索适合社区成员学习特点的,满足个性化学习和职业人才市场需求的,以更新知识、提升能力、促进职业发展和人的发展为目标的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三、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架构与功能

(一)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架构

基于数字化环境的社区教育需要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支撑,支持泛在学习的资源、服务及其门户设计,技术架构的合理性和功能的完善性,直接影响社区教育的发展。长三角地区依托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立的社区教育组织架构和电大已有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为搭建省、市、县三级数字化学习平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的总体思路是以省级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作为一个开放式基础服务平台,在市、县或企业生成机构子网站,机构子网站拥有与省级平台相一致的信息交流子系统、共享学习资源子系统、学习支持服务与管理子系统。通过基础平台和课程资源的共用,大幅降低机构用户学习平台的建设成本,并通过多方资源的对接与整合,变单方推动为多方共赢,形成一个良性、繁荣的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机构子站是系统为机构用户生成,机构用户可与管理信息动态,自定义界面,可选择、整合多层次且多样化的资源,以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内容丰富、技术先进、题材广泛的学习资源。

一个架构与运作良好的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性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即基于Web的网络教育服务平台,可以对学习资源进行二次传播为用户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以及方便快捷的增值服务,为数字化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必要条件。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包括学习资源库系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继续教育项目管理系统、远程实践系统和评价测试系统,通过计算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网等传输形式,提供个性化支持服务,满足学习者多样化需求,并由学分银行完成学习成果的认证与转换。通过这一平台搭建的生态化学习体系,使各种社区教育资源相互联结,形成既各具特色、又密切结合的共同体。整合多层次且多样化的资源,以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内容丰富、技术先进、题材广泛的学习资源,满足社区教育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该平台,社区教育的信息和动态,使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系统相互联结,形成既各具特色,又密切结合的共同体,使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得到共享,使学习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学习。

(二)数字化学习平台功能模块

在功能模块的设计上,本平台为每个机构用户提供独立的管理后台,包括课程安排、E—learn-ing资源管理、学员管理等内容。学员选择课程后,通过电子支付完成报名缴费环节,在线进行E—learning课程学习,并在培训完成后,通过平台的评价系统,对教学进行评价。平台具有学习、管理、互动等功能,可实现学员电子档案管理、在线测试、社区互动交流。

整个平台在软件开发上,分成新闻子系统、课程子系统、用户子系统、在线学习、互动交流、后台管理等六大模块:

1.新闻子系统:应用在主站上,同时作为一个子模块应用在机构主页上。支持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器,前台支持搜索,支持新闻评论,支持图片新闻。

2.课程子系统:包含课程管理、课程展示(课程超市)、课程订购等三大功能。

3.用户子系统:用户分为机构用户和个人用户两大类,机构用户包括社区教育机构、专业教育机构等。

机构用户可以拥有自己的主页,设定自己的子域名,形如XXX.我们的域名.com(或开设国际顶级域名)。管理下属的个人用户,包括专家用户和内部学习用户:可以为自己的课程资源指定专家用户,由专家用户负责在线指导、互动答疑;也可以将课程资源开放给内部学习用户,链接查看内部学习用户的学习情况,包括获得学分、累计学习时间、学习历史。

个人用户可以使用学习管理、订单管理、学分累积等功能。

4.在线学习:用户登录以后,可以查看课程资源列表(已购买成功的课程、得到社区机构授权使用的课程)及学习进度、获得学分、累计学习时间。点击某个课程链接,使用课程学习、在线测评、互动答疑、学习心得、课程评价等多个功能。

5.互动交流:机构用户和个人用户可以自主组建学习小组,开展网上学习成果展示、读书交流等活动。支持社区与课程子系统、用户子系统的无缝链接。

6.后台管理:总站后台提供机构管理、课程资源审核、各类统计报表等功能。用户拥有独立的管理后台,具体功能依据角色的不同而不同。

四、运行机制

(一)资源汇集、转换机制

借鉴淘宝网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的模式,积极寻求和已有的各培训机构、在线学习网站的合作,汇集、转换市场上已有的各类教育资源,为平台运营奠定强大的资源基础。

(二)三级社区教育机构共享与互动机制

终身学习平台的建立,为各社区提供了在完善的在线培训、丰富的课程资源,使方便、快捷、较低成本地生成社区网站成为可能,又便于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统一管理。借助终身学习平台,社区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后台菜单从平台已有的所有课程中选择本社区所需课程,自行设定网站界面,快速建立独立的社区教育网站和课程库,并随时根据需要,对课程进行增删管理。开设自有网络课程,同时对人员进行学分、学习情况等管理。

(三)与企业E—learning衔接机制

很多外企和大型企业都已建立自己的在线企业大学,但还有不少中型企业有建立企业E—learning平台的需求,但是苦于投入太大,资源不足。终身学习平台建立,一方面积极吸纳企业管理、员工培训等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这方面的用户。基于终身学习在线平台,企业用户可拥有自己的个性化界面、课程内容和分类等,只要在企业自有网站上做一个链接,企业的网络学习平台就成为企业网站的网络教育频道。而企业员工只需要到达企业网站,就能够进行课程的学习与测试,而不需要登录终身学习在线平台。

(四)与培训机构合作机制

对于目前尚未建立在线学习平台的大量教育培训机构来说,他们通过平台的支持,也可以拥有独立完整的网络培训网站,可通过管理后台,自行设定网站界面、开设自有网络课程,并可对本机构的课程安排、网络教育资源、班级与学员、学分等教学任务,对招生动态、机构介绍等宣传信息,对报名咨询、课程答疑等交互内容进行方便的管理。

(五)项目拓展机制

从培训项目来说,前期可以重点抓住一些政府培训项目、证书培训、行业培训项目等。从这些项目人手,第一,可以增加网站的权威性,扩大用户对网站的认知;第二,便于吸收培训人员,产生直接效益。通过平台的支持,各项目可拥有独立完整的培训网站,可通过管理后台,自行设定网站界面、动态招考信息、培训项目简介以及考试报名等内容。

(六)质量监控机制

通过对管理者、学习者和服务者的分布式、过程化的管理和透明服务,达到对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所有参与方的统一服务、动态监控以及全过程评价,从宏观上构建社会化和立体化的信息化教育服务与质量保证体系,促进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建设和数字化学习型社区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

[2]蒋东勤.数字化学习港网上学习环境的研究与设计[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31—33.

[3]张尧学.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7,(1):5—8.

[4]陈乃林.参与社区教育是电大教育发展的重要走向[J].中国远程教育,2007,(2):15—20.

[5]杨孝堂,杜若,热哈提·努尔散.基于国家远程教育云的数字化资源建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21):14—17.

[6]张吉先.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08,(3):57—59.

第12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应用平台;远程教育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数字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载体的网络教育蓬勃兴起,逐渐取代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形式。网络教育应用平台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各类层次教育的变革,使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创造能力,体现了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价位。但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平台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其发展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一、网络教育应用平台发展现状

1.网络教育应用平台概述

目前,关于什么是网络教育,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比较统一观点认为,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受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和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有些人将网络教育归类于现代远程教育,称为继第一代函授教学、第二代卫星电视广播教学之后的第三代远程教育形式。还有人将之归结为所谓第四代,但无论如何,网络教育是一种有自身特色的崭新教育形式。

网络教育一般包含先现今最进的数字化音频、视频技术,借助网络双向传输,实现文字、图像和声音的异地传输,快捷方便地实现不同区域或时间内的交互式教学。目前,大体来说网络教育形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讲授型学习,即通过实时在线授课的形式,不同地点的学生登陆互联网,通过网络视频、音频直播的形式,实时传输,进行授课和交流。二是探索型学习,即将教育资源上传到网络上,利用网络平台将课程中的图形、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料进行分享,由学习者自主选择时间、课程进行学习。

2.网络教育应用平台的主要特点和优势

根据以上对网络教育平台的了解,我们可以总结出基于网络教育应用平台的网络教育与传统学校面授教育方式相比,所具有的几大特点和优势:

一是教学形式个性化。通过互联网技术的传输和多媒体技术的展示,教育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被放大了。系统可以每个记录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通过记录分析,针对不同学员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

二是学习行为自主化。以互联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媒介的现代远程教育,突破了学习空间与时间的局限,赋予了现代远程教育开放性的特点。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只要具备上网条件,就可以随时查阅网络上极为丰富的信息和课程资料,不用受时间、课堂等条件的限制,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向和内容。

三是学习形式交互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处理,不再只是被动的看和听,还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得到教师发来的教材、作业和辅导材料,也可以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参与讨论。

四是资源利用最大化。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育机构的标准化教学能力,实现了各种类型教育资源的优化和共享,使更多的人同时获得更高水平的教育,提高了教育资源使用效率,降低了学习成本。

3.网络教育应用平台在中国的发展

互联网走进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不过十几年的时间,而建立在网络应用平台基础之上的中国网络教育发展时间更短。在我国,网络教育广义涵盖了所有以网络及其它电子通讯手段提供学习内容、运营服务、解决方案领域。具体划分,可以分为基础教育、学历教育、职业培训、企业培训四大类别。

自上世纪末以来中国网络教育行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基础教育和学历教育兴起于1998年左右,肇始于各个大学的网络教育学院。1998年,教育部批准了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湖南大学、浙江大学四所大学为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学校,1999年又增加了中央电大、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大、同济大学、西南工学院六所学校,到目前为止,已有68所大学的网络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具有学历教育资格。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数据,中国网络教育1998年起步时全国仅有学生2931人,1999年达到3.2万人,2003年已经达到230万人,发展速度十分迅速,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有几百所面向中小学的知名网络学校,如:101远程教育网校、科利华北大附中、联想网校等。

据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研究认为,中国网络教育市场在未来将以150%的速度增长, 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23亿元。在政策层面,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这将为网络教育应用平台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推动我国网络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网络教育应用平台在国外的发展

作为全球科技力量最为发达,网络应用社会化程度最高的欧美地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率先将网络应用平台技术引入远程教育领域。目前,全球已有800多所大学通过Internet提供网上学位课程,绝大部分都集中在欧美地区。根据慧聪教育网2012年的数据统计显示,全球已经有一百多个国家开展了网络教育平台的开发和建设。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都制定了相应政策,使网络教育手段在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中得以利用。

美国早在1996年就已经提出“教育技术行动”纲领,到2000年,实现全美中小学每个教室、实验室和图书馆都联接因特网,每个学生都能使用电脑,每所学校都能获得优秀的课程教学软件。时至今日,一个覆盖全国主要教育机构的网络业已形成,几乎全国所有的学校都能开展网络教育。像哈弗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等著名学府都已允许国外学生进行网上注册、异地学习学位课程。据统计,在美国已有34%的大学提供网络学位,通过网络应用平台进行学习的人数,每年以300%的速度增长。全美国共有2000余所高校开设了各类远程教育课程,占高校总数的50%,注册学生达180余万,占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的36%。已有7000余万人通过网络教育平台方式,获得了教育,60%以上的企业使用了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在职培训,即大约每5个人里面就有一个接受过或正在接受网络教育。

在传统教育发达的欧洲地区,英国政府自1998年开始就着力实施网络教育的转变,并将1998年命名为“网络年”,实施全国上网学习计划。设立在英国的“欧洲学习中心”总部,已拟定了统一的网络教育计划和实施细则,未来的远程教育将主要依赖因特网,不仅实施基础教育,而且大部分专业培训也在网上完成。

欧美国家的网络教育应用平台基本采用最多的是视频技术和基于Internet的信息技术,特别是利用Internet的非同步教学、双向交互式的视频教学和单项式预录视频教学。既有各个学校和企业独立建立的网络教育平台,也有相互交互的全国性网站,横向和纵向相互结合,各网络学校之间都有广泛的链接,整个体系呈网状结构,学科渗透率较高,工商管理、社会科学、人文、信息技术等通识类学科均开设了网络教育平台。

三、网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情况看,世界各国的网络教育平台应用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全球的信息化程度、网民对网络教育认知程度、学历教育社会的认可度的提高,网络教育规模增长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尚处于不成熟阶段,所以不可避免的各种成长中的问题。

1.应用平台建设重复建设,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和网络体系

由于网络教学资源在共享方面的技术规范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定,目前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分类和平台支持缺乏统一标准。开发人员大多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定义,导致不同网络教育系统、不同高校的网络教学资源自成体系,无法实现有效的交流和共享。建立一个功能全面、标准统一、富有特色的统一平台,是推动网络教育平台持续发展的必要工作。

2.课程资源总量较小、创新不足,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网络教育事业的需求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网络教育学习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还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国网络教育的全部课程加起来只有 500 门左右,而美国已经达到54000 门左右。大部分的网络化课程都以网页静态形式呈现,更新频率也不够快 ,往往几个月都维持原状。这样就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那个的性 影响教学效果不能紧跟网络时代日益变化和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3.专业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理论研究,不适应网络教育特点

现在大部分从事远程教育的老师都是从传统教育中转换过来的,或者由传统学校的任课教师兼任,专业从事网络教学工作的老师数量很少,适应网上教学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这些教师常年从事传统学校教育,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不能一下子适应角色的改变。在教学方式上,由于时空的间隔,很难作到师生及时互通,但仍然是教师中心,这不但削弱了传统教育的优点,也抑制了网络教育平台应有的优势。

4.“数字鸿沟”依然存在,各地发展不平衡

根据2010年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的统计显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等东部沿海省、市的IP地址拥有量依旧占据全国的前列,约占全国总数的51.6%。这些数据足以显示,虽然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的地区发展依然严重不平衡,尤其是在边远贫困的西部地区,“数字鸿沟”的差距并没有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深入而缩小。城镇网民要远远多于农村网民,所占比重分别为82.9%和17.1%,悬殊太大。西部偏远地区和广大农村群众由于网络建设条件的滞后,依然无法享受到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受教育机会。

四、提升网络教育应用平台发展的对策

1.整合网络教育平台建设,规范网络教育平台建设标准

建议制定网络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统一的网络技术标准和评价机制。这一方面,可以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引进相关的国际标准,加以修订和本土化。在实践中,要进一步加强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的组织领导,形成从国家到地方,自上而下的领导体制,建立统一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加强对网络课程开发与应用活动的统一领导,真正成为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加强现有网络内的教育资源的整合,设立专门的教育信息资源综合平台,对大学、中学、小学等教育单位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国家各种工程、各类企业所形成的信息资源进行整理、分类、加工。在教育信息网络内,为不同教学、学习阶段的教师、学生和社会有需求人员提供权威的、可靠的教学信息及服务。

2.强化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和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建设

表现形式多样化,将是网络教学的大趋势。课程资源是网络教学的核心,网络教材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教材的“电子版”、和“课堂录像”的初级阶段,要在充分利用好现有各种教学媒体的同时,加快新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尽快建成一批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需要的高质量的多种媒体教材。教学设计要突出网络学习的自主性,注重网络课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设计开发出性能齐全、功能强大的学习平台和系统工具,如协作学习平台、答疑系统 、测试工具等,以便更好地支持网络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

3.建设一支适应网络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和技术队伍

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必须有一支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及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具有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发展网络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首先,要提高教师资格标准,不仅表现在学历要求上,更要注重提高专业化素质上。所有教师应在国家指定的教育机构接受过必要的教育专业课程培训,获得规定的学分,而不仅仅是拥有规定的相应学历。二是健全教师准入制度,实行网络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细化各级证书的资格标准,不断完善资格证书认定体系。三是加强现有教师常规培训。

4.加大网络平台硬件设施的建设,实现网络教育规模化

当前,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要让优质教育资源从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向农村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辐射,网络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可以说,这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将给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理想途径。政府要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网络教育硬件建设,特别是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要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倾斜,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着力解决带宽不足和远距离传输问题,改进和优化信息终端设备,解决好信息到家的“最后一米”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引进和培育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具有资源优势的网络教育企业与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的学校的合作,利用企业的资金和技术,调动学校的教育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形成市场化运作,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促进网络教育应用平台的不断增量扩容。

参考文献:

[1]寇继红.网络教育综述.情报杂志,2008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