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学研究生论文

心理学研究生论文

时间:2022-06-27 09:34:09

心理学研究生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问题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正在被社会、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己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新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也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虽然早已蕴涵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当中,但系统的研究却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截至到2006年底,全国92%高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20余年的历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认真探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将对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存在争论,观点不一

目前流行的观点概括起来有四种,分别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活动论”;以普及心理保健知识、传授心理保健技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个性,促进心理健康过程的“过程论”;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各个方面进行积极教育和辅导,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的“系统论”;以培养、完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功能论”。上述观点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予以界定,但差异也比较大。概念界定不清,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

2.大学生中究竟有多少人有心理问题,不同的研究结论高低差异很大

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最低的4%,最高达64%,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就更多,代表性的如16%-25%、20%、25%、30%-40%等。这种差异不但会引起广大民众频生困惑,也令众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感困惑、棘手。

此外,在研究工具的选择上,大多数心理健康的调查还是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虽然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但是该量表主要用来衡量门诊或住院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严重程度,以没有症状就是心理健康来作为判断的标准。消极的意义多,没有从积极方面来考虑。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不是很完备。

3.教育者的观念落后,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

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同起来,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他们常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

另有一些人将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一种崭新的途径,而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类思想品德问题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只要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即能有效的解决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从而主张取消德育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夸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出现了德育问题心理化的倾向。

4.课程建设滞后,不能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育人上的独特性

一些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常常变成了传授心理知识的课程。实践性、活动性和互动性弱,教学形式单调,课程考核流于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心理测试、轻科学分析,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重心理问题诊治解决、轻预防引导工作,重心理问题的调查、轻心理教育方式的调研,重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

此外,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其它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一些教师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师的工作,与他们无关,以至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能靠心理教师势单力薄地开展着。

二、应该采取的对策

1.更新观念,立足教育发展模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也以问题为导向,但这里的问题不应该只是狭义地理解为个别学生有可能危及社会、他人或自身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而首先要理解为整个大学生群体在青年时期的心理发展问题。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定位于教育发展型而不应是医学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关注特殊问题的学生;工作重点应集中主要精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提高人生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要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职能,利用学校教育组织形式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实施有计划的主动性教育(如图1所示),如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行为训练、团体辅导等,以实现教育目的。

2.整合多种教育力量协同合作,建立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专职心理咨询人员2000人,兼职人员13000人左右,专、兼加起来15000人。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要求是1:1500(多数州已达到1:300),如果我国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至少需要14.7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此,我们应另辟蹊径,以学校建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核心,形成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牵头,各系部(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分机构为实体,在全校各班级中设置心理委员、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并成立班级心理健康关怀小组(让学生之间开展朋辈心理互助)的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

3.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大学生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是师源性的,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存在偏差、教育教学与管理方式不当或师生关系不良甚至恶化导致的。因此,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增强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我国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知识、经验的不足和角色的混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无法得到保证与提高。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对兼职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加强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对专职教师,要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一定数量的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医务人员等组成的精干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知识、技能、时间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另一方面,教师的心理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教师本人的工作、生活与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与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人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4.在其它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建立一个以提高心理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统帅各科教学活动的总纲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使其与其他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一种协同效应,从而构建一个由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统一的全新的课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又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这是带动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5.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具体目标上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两者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叠之处,方法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高校德育工作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处理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善于调节、控制情绪,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学会选择自己的职业等。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步发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现代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可以归因于信念的淡化和价值取向的扭曲,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必须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二者在教育内容上的有机结合。

德育工作要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德育在采用传统的说服、榜样、评价等方法的同时,还要把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多采用会谈、讨论、调查、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矫正等心理教育的方法,增加德育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借鉴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改变过去那种等学生上门,个别交谈的单一方式。在教育方法上可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教师走进学生寝室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我们应当理性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的根本变革。只有这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走向规范,走向成熟,走向科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文件,1999-6-3.

[2]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2005-1-12

[3]卢爱新.《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教育与职业,2007,(3):80-82.

[4]梁宝勇.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主试培训会上的讲话.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4.

[5]马建青,王东莉,王晓刚.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干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1998,(4):27.

[6]张大均.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研究,1996(1):66.

[7]郑日昌主编.大学生心理咨询.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2.1.

[8]樊富珉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6.13.

第2篇

结合古今中外学者有关心理健康的论述,虽提法各有不同,但现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大体集中在四个方面:必须具有正常的智力、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健全的意志、健康的性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然而,由于学生们赖以生存的家庭、学校、社会正在俏悄地发生深刻的变化,因此,这一社会化的问题也给学生带来健康生活的消极影响。

在“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下,我们大部分学生家长的最大愿望是希望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而最大的矛盾冲突在于没有那么多好的学校来满足家长美好的愿望。不利的家庭教育因素,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当今多元性社会文化会对学生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主导文化产生一种强烈的冲击乃至抵制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可避免的会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疾病。据统计,我国13—15岁的青少年中就有10﹪存在着严重心理疾病。在中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顶撞父母和老师、打架、骂人、小偷小摸、搞恶作剧、损坏公物、扰乱课堂秩序、说谎、逃学、吸烟、酗酒、出走、自杀等。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学生的身心教育和德育渗透过程中,除了热情的关爱外,还必须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举措呢?我校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测试:其中学生在多项选择中排列出成为优秀学生关键的、最为重要的前三项。其中心理素质高居第一,达88.15%。为此,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索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教师在学生的身心教育和德育渗透过程中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意学生学习中的心理健康

学习和心理健康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并各自成为对方的条件和特征。据研究,在有效学习的各种基本钟中,心理健康是其中最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这是因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除了应当具有的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认真的学习态度和有效的学习方法等条件外,还应当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旺盛的求知欲。教师应充分发掘学科中那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合理安排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可采用闸北八中“成功是成功之母”的理论,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实施分班教育,效果相当显著。随着生源逐步减少,也为推广小班化教育提供了良机。这样既创造了有效学习的基本条件,也能培养学生独立创造、主动进取的精神,保护他们学习中的自尊心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对子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生良好性格

性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不良的性格特征往往成为心理疾病的基础。研究表明:教师态度专制,学生情绪紧张,教师在场毕恭毕敬,不在时不能自制;教师态度民主,学生情绪稳定、积极。

三、增进学生自我了解,培养自我接受的态度

一个人能接受自己,就是指他没有显著的自卑,具有自卑感的人常有紧张和不安的心理时,他往往需要运用好些防卫行为消除心理上的紧张。最常用的自我防卫手段是将对自身不满或自责的态度,全部投射到别人身上去,但他和别人的关系却因此而受到严重影响。不健康的心态就会滋生,表现出对别人不友好,甚至采取敌对态度。若干心理疾病患者的妄想,就是这样产生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正确地认识自己、接受自己乃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

关于增进他们的自我了解,培养他们的自我接受态度。首先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不断地了解自己的品质,并能诚实而平静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成功和失败。教育他们以具体的良好的行为取得别人的尊敬,发扬优点,注意从失败中引出积极的教训。其次,帮助学生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志向水平。志向水平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要达到的目的所规定的标准。

四、建立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一是建立良好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第二,教师应对学生抱有期望,要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第三,教育学生把自己置于群众之中不要因讨厌别人,看不起别人而寡交。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就会由郁郁寡欢而恶化到孤芳自赏或极度自卑。当然也不能高于群众之上,要使他们把自己当作与群众具有共同利益的一员,分享集体的欢乐,分享集体的确芳,并在集体中有知心朋友,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向他人倾吐,多与别人沟通思想。因为,良好的关系来源于相互了解以及彼此在思想和态度上的相互信任。所以,经常有机会与人谈谈话、讨论问题、交流意见,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有时并不一定要说和双方直接关系的事,一般的谈论也能沟通思想,只要不抱成见或夸大其调,只要有耐心地倾听别人的话,就能达到相互理解,保持良好的心境,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培养学生健全的情绪生活

第一,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并正确认识生活的意义,积极参加各类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解除神经的过分紧张,促进内分泌系统的适度平街,特别是在考试前后期。

第三,培养多方面的情趣。通过听音乐、跑步、爬山等活动,使他们经常看到自己的成果及其进步的象征,使他们的情绪不仅稳定,而且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并在多种有益的活动中释放他们身上多余的能量,以解除他们的心理紧张,陶冶他们的情操。

第3篇

论文摘要:自卑心理是指由于某些生理、心理或社会诱因引起的一种不良自我意识,是一种性格上的欠缺,表现为对个人的能力和品质偏低的评价。这种自卑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阻碍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的绊脚石。本文将阿德勒人格理论中的自卑情结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分析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将负面消极的自卑心理转化成学生自身的潜能与优势,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关于阿德勒人格理论中的自卑情结

关于自卑心理,一些学者和心理学家们都做过很多相关的研究,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研究自卑心理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奥地利心理分析学家A.阿德勒,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陷,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存在,只是程度不同或者说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自卑感是正常的,并非变态;自卑感可能来自器官卑劣(较差、无法与人竞争)、溺爱(自我中心、自私、无法与他人竞争)、忽视(怒、仇视、怀疑),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则可能导致忌妒和猜忌、忧郁与无力感的自卑情结。反之,则能在自卑的动力驱使下引发克服的动机和愿望,引导其更加奋发向上,在更高、更远的地方寻找生命的补偿。

因此,自卑可说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当处理不当时,它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展成精神疾病;如果能够加以引导疏通,它可以转化为一股强大的激励力量,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弥补自身的缺陷与不足。而如何避免自卑对人的毁灭影响,如何正确看待人们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自卑倾向,如何能将自卑转化成一股强大的激励力量,对教育者而言都是值得深思的课题。

二、大学英语学习中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出现的自卑心理是多种多样的,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究其产生的根源,我们将之分为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两种。

(一)外在原因

1、社会原因。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英语教学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各种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与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和水平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中英语学习困难、畏惧英语现象仍然还普遍存在。

2、家庭原因。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来自农村或贫困地区,这些地方的中等英语教育不管是在师资数量与水平还是在设备条件等各方面都跟城市相去甚远,导致农村、贫困地区生源地的学生英语水平能力偏低,尤其是说与听的能力,造成了他们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与其他学习者之间的差异。而生活在城市的学生们家庭背景及家长对于学习者的个体要求各有不同,尤其是目前社会上对于英语学习的急功近利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家长对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寄予厚望,有时要求难免苛刻,所以给学生心理上造成了巨大压力,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

3、学校原因。每个学习者都是单独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表现出个体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努力程度,学习能力,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然而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个学习个体的表现并对其进行有差别的期待与关注。一些本身就陷入弱势的学生群体进而对于学习的效果没有任何期待,甚至连因个体差异显示出来的进步也被抹杀了,进而怀疑否定自己的英语水平能力,从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

(二)内在原因

1、学习者的归因方式。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海德(F.Heider)将个体行为的原因分为外在归因和内在归因两类。韦纳(B.Weiner)则着重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并在海德的基础上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稳定归因和不稳定归因。他还指出,归因中还会存在一些偏差,其中常见的是自利偏差: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内在原因,而把自己的失败则归之于外在因素。而产生这种偏差是因为人们要维护自己的自尊心免受伤害。就大学英语学习而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害怕与不安的心理,这种负面心理主要有三种:交流恐惧、负评价恐惧和考试焦虑。学生在这些负面心理的影响下,有所收获的时候,他们往往将成功归结为个体自身的原因;而获得较低的期望时,他们更倾向于将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例如,学习材料难度过大等等。因此他们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投入多产出少的时候,会对英语的学习产生失望、甚至是放弃的念头。

2、学习者的个体动机。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学生的学习也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支配,而学习动机离不开“成就动机”,“成就动机”强的个体较“成就动机”弱的个体,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效果更好。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动机存在个体差异性,当个体在学习能力,学习努力程度,学习态度等多种方面无法获得成就感时,他们便会在大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失去动机,英语的学习便成为他们的障碍,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的失败体验,这种恶性循环便会使学习者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

三、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

对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自卑心理,教育者们可以从阿德勒的自卑情结出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自卑心理,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客观地认识和克服自身不同层面、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更要注重帮助他们将自身的自卑心理转化为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潜能与优势,帮助他们成为富于创造力的实用人才。

(一)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构建优势心理

帮助学习者将自卑心理化为潜能与优势,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帮助他们开发出自身积极的心理因素,使自卑变为自尊与自信。自尊与自信是语言学习中很重要的情感因素,都是学习者对自身价值的评价。当学习者的自尊与自信受到保护与鼓励时,他们的认知活动最有效。因此,在大英教学实践环节中,教育者们应想方设法为学习者们营造一种鼓励的氛围,经常对他们进行表扬或肯定,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的焦虑和自卑感而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去获得更多的练习机会并提高语言能力。随着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们也会更加自信,相应地,自卑心理会越来越弱,从而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

(二)教师们应对学习者的成功与失败做出适当合理的评价,促进他们进行积极的归因

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笔者认为我们应该鼓励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归因模式:只有他们采取努力积极的学习态度,他们在学习中才能获得成功;否则他们将会注定失败而深陷自卑情结中。教师们也应尽量避免将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功与失败归于某些负面因素,以免让他们产生沮丧以及自卑情绪;而是要将他们的失败归于学习策略的问题,这样既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又为他们指出了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

在教学的实践中,也不难发现成功比失败更加能对学习者进行激励,尤其是对那些在学习中处于弱势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一次成功或多次成功会转化成激发他们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提问或布置任务时,教师们应当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定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期待、经历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

(三)教师们应当帮助学生构建其个人内在学习动机

正是因为个体的内在动机才使学习产生最佳效果。帮助学生构建内在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学生的正面积极的情感从而真正的了解学习的本质。当外在因素被转变为学习者的内在因素,外在推动力转变为内在吸引力或者被动因素转变为主动因素的时候,他们的学习动机才会被内化。教师们可以依据以下的一些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内化自身的学习动机: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可以为学习者带来力量、启发和勇气,可以促使他们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学习进行拓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幽默、友好和博学多才的教师也会激励学生与人进行交流、获得信息的兴趣。除此以外,一些课外活动如讲座、影视欣赏以及英语晚会等都是激发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最终学生个体所保持的兴趣将转化为对于语言学习的一种热爱,而这正是一种强有力的内在推动力。

2、教师适度采取竞争机制

竞争原本是一种外力,然而它可以转化为学习的一大推动力,因为它与学生的学习经历,学习成绩和学习期待密切相关。激烈的竞争毫无疑问会使学生面临危机感,这种危机感一旦被克服,学生学习的自我实现便会成为一种强有力的积极的内在推动力。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竞赛活动,而对竞赛活动进行设计时,目的可以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可以只是放松,形式可以多样。要注意的是竞赛活动的竞争性不宜过强,否则将会使学生焦虑、不安,在竞争中失败会让他们陷入自卑心理。

3、赞扬与批评

赞扬、鼓励及批评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态度的肯定与否定。有研究表明,经常得到表扬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最好,而那些受批评的学生的成绩位居第二,不做任何评价的学生成绩最差。所以,教师们应当对学习者的表现给予适度的评价,重表扬而轻批评,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推动力——自尊、自信与荣誉感。

四、结论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研究者们在关注英语语言教学本身之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人格及情感因素上。人格及情感因素的研究具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这点不容置疑,然而在现时代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基于此的研究仍然远远不能满足现状。

本文构建在阿德勒的人格理论的基础之上,探索学生的自卑心理对大学英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及教学策略的采用。在大学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学习者的自卑心理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内外在因素,如果在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这些负面心理因素,将会对大学英语的教学产生不可估量的阻碍作用;如果教师们在教学中能够发现并重视学生的自卑心理,并采取针对学习者个体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自卑心理成因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帮助学习者构建更加完善的人格,拥有更加积极的优势心理,让他们自己的自卑心理转变成自信自尊,而且还能够帮助他们利用在学习中产生的这些优势心理,发挥出自身潜在的优势与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黄光国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

[2]张思中.张思中外语教学法理论探讨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

[3]王国华.浅析心理优势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7.

第4篇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当代大学生有很多现象值得关注和研究,比如:冷漠、消沉、叛逆、厌学、恋网等。这些不良心态为什么会出现?

当问及学生本人时大多认为是精神空虚,但当我们和学生进一步交流却发现,现在的“80后”、“90 后”学生,普遍具有许多喜新求变的想法,甚至展现自身价值的抱负。他们之所以表现出消极不良情绪,大凡不都是因为空虚,而是因浮躁心理所致。浮躁是不踏实、急于求成的现实体现和内心焦躁不安心理体验的综合体现。其特点:一是冲动,二是情绪化,三是盲目性,四是偏执。表现在大学生身上为:急功近利、狂热浮夸,因为他们有诸多的想法和抱负,所以眼花缭乱、无所适从,焦躁不安、做事无恒。这种浮躁心理,对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就业、成才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只有认真研究、制定相应对策,才能更好保证和促进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保障高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成因

通过多年从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对多届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把它们归结起来可说是“新读书无用论”与“独子综合症”的集中反映。

1.“新读书无用论”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首要原因

许多人都还记得,十年浩劫时期“读书无用论”是因为“造反有理”而生,那时青年人不用读书只会造反照样能混迹社会,甚至能荣登国家政治舞台;改革开放初期,“读书无用论”是因为短期致富的成本远远低于长期读书致富的成本所致;市场经济初期,“读书无用”则是因为市场选择出现了“脑体倒挂”,重视结果平等,而忽视了实质平等;而当今则出现了另一种比较严重的“新读书无用论”思潮。 年据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为什么不读书放弃高考?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就业;二是成本。在笔者分管大学生就业工作多年中,亲眼目睹了几届毕业生如何走向社会。他们在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下,通过双向选择、专业考试、面试筛选、待遇谈判,几轮下来,所剩无几;其工作待遇:一般情况是专科生每月800 元-1500 元,本科生每月1500 元- 元;但在很多情况下是工资与学历无关,大学毕业生甚至和临时工一样待遇,而且月终收益还不如他人。这还算是已经就业了,仍有一些大学生根本就找不到工作,就连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找工作也是难上加难,甚至是“海龟”也变成“海带(待)” 了。其实,多数人也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然而,从就业角度看,教育的高投入与就业的低收益形成强烈对比,一些家庭因孩子上大学,债台高筑,使人们不得不望而却步。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徐安琪在《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 岁至16 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将达到25 万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则可能高达48 万元。一个家庭节衣缩食辛苦供养出一个大学生,最终还要为工作发愁。学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来到校园,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坐在教室里,一方面是为自己前程到大学来深造;另一方面还要为今后很不确定的生活前途担忧。他们的心情消极失落、犹豫不定、烦躁不安、彷徨失措,沉迷网络从中找回现实的缺失。低效益就业的社会现实形成“新读书无用”思潮,造成当代大学生的浮躁心态。

2.“独子综合症”是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影响因素

1978 年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概念日趋强化,我国长期受“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等传统思想的影响,决定了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娇生惯养等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有关专家曾指出,父母在独子教育中容易出现的以下失误:一是过分满足是形成独生子女自私任性的根本原因。当孩子的要求都得到满足时,他会认为生活没有约束,变得只顾自己不顾别人。二是过分关注是形成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来源。当孩子受到家人过多关怀时,他以为自己永远是中心,会表现出对他人缺乏关注与爱心。三是缺乏对子女是非辨别力的教育引导,使子女内心善恶界线不清。由于父母教育的袒护和放松,对子女出现的不良行为过于温和,造成子女辨识力低弱,行为放纵不羁。四是过度迁就使子女养成不受别人的监督和提醒的习惯,自我控制约束力较低,做事不靠自己毅志力的努力和组织纪律的约束。父母教育的失误在子女身上发生以下问题:子女只知道被爱,不知道给予爱;惟我独尊而任性放纵;缺乏责任心和义务感;消费超前,勤俭滞后;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弱;孤独感盛,人际交往差;自信心强,自制力不足等这都是“独子综合症”的体现。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属于“80 后”、“90 后”一代,从小一些人由于受家庭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影响,形成“独子综合症”现象,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诱因。

3.“恋爱消遣症”是当代 大学生心理浮躁的又一特点

笔者一次在四川某名校学习无意间路过一个百花园,却见俊男靓女成双成对,促膝闲聊或搂搂抱抱,感觉不像是在校园,园外墙上有一则“甜蜜小屋”钟点房出租小广告,下面联系电话便条已被消费者撕去不少。已进入青春年华的大学生于对爱情有着美好的追求和向往,大学生恋爱是正常现象,然而现在,无论是名校还是普通高校,都面临着一些大学生恋爱观失衡问题。学生中流行“不恋爱是损失”、“说好毕业就分手”、“不求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还有“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如有不顺心,二者皆可抛”等爱情观;进入大学以后,有的学生在大学宽松的环境下孤独茫然,试图将心理的空虚转化到谈情说爱上;他们怀着性爱好奇、急于求成、情感寄托、寻求刺激的心理,沉迷于爱河消遣,丢了学习,忘了纪律,甚至不能自拔。这种“恋爱消遣症”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一大特点。问题的原因在于我们教育管理的缺失。一是缺乏学习目的和社会责任教育,照本宣科的教书现象在高校依然存在;二是学校的教育管理和人文关怀不够,很多高校教师下课就走,学校辅导员也形同虚设,这都是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4.“网络成瘾症”是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一大特征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了学习渠道,满足了学生多样化文化的需求,但同时也加重了学校教育者的责任。一方面我们要看到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由空间,这一虚拟空间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社会转型期,由于大学生的辨识能力不强,对网络的自控能力表现不足,显现出行为上的浮躁、功利、实用等特征;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工作者要熟悉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倾听学生的心声,有的放矢地开展网络德育教育,进而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网络综合症”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又一特点,应当加强重视和引导,以趋利避害减少负面影响。

5.“就业恐慌症”是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特点的反映

近年来,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给临近毕业的大学生思想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当前我国的就业环境和需求矛盾问题可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难的矛盾,源于劳动力结构性过剩;二是国家高度重视提供的多种优惠政策很难落到实处,源于配套措施不到位;三是教育的高成本投入导致就业待遇的高期望值,而实际却与企业低成本的追求产生直接矛盾;四是传统应试教育培养出的高智低能的接班人与实际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存在较大的差距。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是导致大学生“就业恐慌症”的客观原因。比如闭关自守型学生,往往是指无钱、无能、无胆的学生。他们到社会上找工作衣食住行都要花销,而经济能力差的学生因经济窘迫,只好关在学校守株待兔;有少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专业技能、社交能力、相貌气质条件不佳,因而自惭形秽,坐室观望。还有部分独生子女学生因为长期被娇生惯养,独立生活能力较弱,面对就业无所适从、茫然无措,闭关自守成为无胆派。还有好高骛远型学生,因为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理所当然要享受优厚的社会待遇,以至高估自己,缺乏客观认识挑三拣四,造成有业不就,越临近毕业就越感着急恐慌,签约的人越多越心急火燎,因相互攀比措手不及而坐失良机。

二、有效防止和克服当代大学生浮躁心理

随着高教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凸显重要,不断变化的形势给学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挑战,如何应对当代大学生心理浮躁的问题,我们力图从现状中寻找成因所在,探究对大学生教育指导的有效办法:

1.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得到锤炼,从根基上克服盲从依赖习惯

流行音乐歌星王菲词曲的《浮躁》写到:“九月天高人浮躁,九月里,平淡无聊,一切都好,就缺烦恼。”只有简单的22 个字,却道出了浮躁心理的一大成因——平淡无聊。我们现在的“80 后”、“90 后”,都因为自己是独根、独苗,因而被奉为掌上明珠、家里的皇帝、学校的贵族。不管学习怎样、水平高低、能力如何,都被捧成“好的”、“棒的”、他们在温室里养大,在褒扬和赞美声中成长,在迁就和容忍中前行,一路平坦,生活无碍,体验到的社会生活就只有两个字——平淡。所以他们“平淡无聊,一切都好,就缺烦恼”,因而难以避免产生浮躁。因此呼吁学生家长,一定要让温室花朵走出温室,要把丰富多彩的真实生活还给子女,让他们学会自信、自强,自理、自立;学会在争取权利的同时注意承担责任;懂得在享受成功喜悦的时候准备经受失败的痛苦;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会独立面对艰难困苦;在生活的锤炼中克服平淡无聊,盲从浮躁。

2.调动情绪、确定任务、设定目标、集中精力学习,克服浮躁情绪

让学生集中精力忙于学业,是有效凝聚学生注意力的适当办法。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调动兴趣,确定任务,设定目标。

首先是调动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感兴趣的事情学生可以无师自通。然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能力和特长也是千差万别。为此,一是教师要具有学生喜欢的魅力。教师的魅力来源于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讲演,广泛的爱好,卓越的特长,高雅的气质,良好的品质等;要让学生喜欢,教师就要具有自身魅力,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二是要让学生对所学学科有兴趣。建立学科兴趣要强调学科的应用性,明确学科的专业性,突出学科的新奇性等等;总之,不要让学生为学而学或为考而学,而要千方百计让他们想去学、自觉的学。

其次是确定学习任务克服懒惰盲从。充实学生学业生活,就是要确定任务让学生有序地行动起来,不确定任务学生就可能不知道要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表现出学习懒惰性和盲目性,甚至在生活上也表现出消极和不安等诸多问题。明确学习任务后学生就会有序行动起来,把精力集中于完成学业上,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对于有效克服和浮躁情绪具有积极意义。

再次是设定目标让生活充满意义。设定目标的积极意义前面已经讲过,但教学与管理目标不是随意设定的。一是要结合教育培养目标;二是要结合教育教学资源;三是要符合学生的自身需要。根据目标确定计划,并加强过程监督和指导,既要让学生做起来,还要让他们做得有意义。倘若我们也高度重视并积极实施教学管理的目标性,设定目标,确定任务,加强过程检查,并适时给以认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享受达到每一个阶段目标的成就感,取得每一个进步的认同感,体验到不停升级的幸福感,学生就会从中感受到翰墨书香的深刻含义。

第5篇

1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他们知识结构相对系统,专业程度更高,接受能力更强,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但积极性较难调动,配合意识较差。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把学生的主导情绪状态分为三个类别:一是积极的、快乐的情绪状态;二是既不快乐,也不沮丧的中性的情绪状态;三是消极的、不快乐的情绪状态,如经常人们经常变现出来的的焦虑、紧张、烦躁等情绪。研究表明:强烈的求知欲、清晰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和进取心等积极的心理因素是学生赖以生存,不断突破自己的驱动力。

2提升教师的积极情感

积极心理学能够发挥积极的心理能量,人们运用其自身外显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来调整心理状态,并改变其悲观的人生态度。外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课堂管理能力,不断从教学中获得满足感与自信。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教师应正视各种压力,以此转化为动力,享受外语教学的乐趣。积极心理学理念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控自己,由“消极”变为“积极”;激发自己的内在潜力,全面展现自己的爱心、责任心、耐心和宽容心。

3构建积极和谐的研究生外语课堂

课堂环境是教学的环节之一,是学生学习和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同时,它也是一个组织系统,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共同影响着系统功能的发挥。外语课堂,不仅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对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同时又是师生之间多形式的交互过程。

研究生的学习时间和形式更加灵活,但这并不意味着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可以被淡化或者忽视。怎样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外语课堂,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课堂这个空间,促进学生身心积极的发展、能力的快速提高,是研究生外语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改变传统的外语教育关注理念。以往的教育过于关注学生的缺点,过分强调弥补弱势,会造成忽视学生个性特点,抑制学生天性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外语教师,应特别注重学生固有的积极能力和积极潜能,创设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进行积极的体验,培养并形成积极的品质;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发挥教师的独特主导作用,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身心最优发展。第二,重视师生的情感需求。师生的情感需求既包括信任感、归属感、安全感,又包括自尊心、爱心、自信心、灵活性、趣味性等。在课堂上,教师需改变传统课堂上的主宰者、决策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生换位思考,真诚的对待学生,努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焦虑感,形成其安全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生活的快乐,这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更利于课堂环境中学生积极力量的调动、激发。学生,也应该尊重老师的付出,体谅老师的辛苦,积极的配合教师教学,让教师在课堂上收获满足感,以更好的发挥积极力量投入到教学中去。学生之间,也要不断增加积极的体验,多参加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增进了解和感情,以形成融洽的同学关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充满自主性、安全感、归属感的积极、和谐的课堂会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

第三,重视师生的双向活动,使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课堂内容是有限的,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学科知识专长,丰富内容的情感性和趣味性。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尽可能赋予无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情感色彩。针对研究生的特点,也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科研内容,介绍研究方法与思路,或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师生共同思考,参与性与趣味性共存,形成了积极参与的学习氛围。

4小结

第6篇

[关键词]心理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革新

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变化,高校教育针对大学生心理特征的新变化,不断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使他们能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成为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优良、知识结构完善、技能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表现

1.批判性思维增强。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群体,接受、理解能力强,对信息接收快,对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对社会上的事情能做出较理性、辩证的分析。

2.感情脆弱、意志薄弱、依赖性强。大学生虽然素质较高,辨别是非能力较强,但因其年轻、意志薄弱,很容易走向犯罪。

3.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大学生崇尚享受,有不正常的消费观念,超前享受生活的价值观念已得到认可。

4.思维活跃,主体意识增强。大学生注重自我挑战、亲身经历,关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社会实践活动有极大的兴趣。

5.政治方向的双重个性。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他们关心政治和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又试图远离政治,专心读书,尤其热衷出国谋求个人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形成的原因

1.经济文化环境的变化。市场经济的确立不仅引起经济的变化,也有个人与社会、国家关系的变化,改变了大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商品经济的发展中,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人格的形成,但同时助长了实用主义、利己主义价值观的形成。

2.信息网络的普及。网络提供了人们接触的另一种方式。交流情感、浏览信息、使用“电子邮件”、下载软件和网络游戏成为大学生的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虚拟性的网络中,宣泄自己的情绪,结果会使心理变得更加内敛、封闭、孤僻。

3.意识形态。大学生在心理上很难再接受传统的灌输教育,他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还要学习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使大学生的心理更加开放,批判性思维加强,自我意识增强,对待一件事物喜欢用自己的思维思考,进行古今、中西比较,做出自己的判断。

4.角色的变化。入学期的角色转换,大学新生所遇到的环境变化非常突出,在摆脱在过去环境中的生活及行为模式,逐渐形成适应新环境,会产生较多的思想问题,对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读期角色转换,在读时期大学生在学习上开始入门,转变了学习态度,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照顾自己,还使人生观、价值观开始趋向成熟;毕业期的角色转换,又让毕业生将面临着毕业分配选择职业的考验、感情考验和做论文实习的考验,心理变得急躁、不安、无奈。

5.个人面临的种种问题。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个人主义强烈,与人合作能力差,生活中处理不好复杂的人际关系;在学习上,发现自己在中学阶段的优势已经不再;感情问题也变得突然重要起来,面对感情变故时,往往束手无策,甚至走向极端。

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革新要遵循的原则

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革新要遵循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原则;市场经济积极面的原则;利、义、情的“三性”原则;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的“三性”原则。

只有在掌握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原则下,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才能真正做到教育体制上的观念更新,并利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标尺来规范大学生行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成长。

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革新

1.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服务之中,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健康生活、交友等各方面的具体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实效性。

2.重在实效,教育方法创新。(1)可以优化课堂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把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知识性有机地相结合;在教学目标上,要从传统的只注重传授专业知识转变到以培养大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为重点的目标上来;在教学方法上,培养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用辩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2)优化活动形式。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吸引学生,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得到发挥,兴趣爱好得到满足,从而使他们获得的感性认识逐步发展为理性思维,升华为大学生内在的理想和信念,最终达到在自我参与中实现自我教育。(3)强化社会实践。要积极组织大学生多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到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经风雨见世面,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形成活力,管理机制创新。积极营造并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同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党政干部队伍、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完善激励机制,要确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必须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准则,为每个大学生提供和创造均等的竞争机会。

4.结合时代,校园文化创新。高校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增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环境的有效互动,积极构建一个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重点,以深厚的校园人文底蕴为支撑,以健康向上、形式活泼、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阵地为载体,营造一个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互动对话的生态教育环境。

5.有针对性地解决大学生实际问题。首先,是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同加强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相结合,确保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能通过助学贷款来顺利完成学业;其次,是将对大学生的经济助困与精神助困相结合。同时要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压力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2004,(10).

第7篇

【关键词】高校网页;弱势学生;锻炼;

1前言

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大中专学校还是中小学校,各级各类学校都会有一些弱势学生。这些弱势学生指的是肢残、智残学生;生理上有某种疾患的学生;身体过于肥胖或过于瘦弱(包括发育不良、患矮小症等)的学生,以及部分体育差生等。在现阶段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冲击下,学校体育是以体育特长生为主要培养对象的,而体育课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的,在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中,忽视了对这部分弱势学生的体育指导,忽视了这部分学生自我价值的开拓与发展。因而影响了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效果。

2导致弱势学生不能正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以及心理分析

2.1自身原因的影响

他们身体的特殊性,如身材过于矮小、肥胖;生理疾患;肢残智残等先天的遗传因素缺陷,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低于正常的同龄人,在体育实践中总是落后于他人,在体育课中怕别人笑话,产生自卑、自弃的心理,在参加体育运动时表现不主动,甚至害怕上体育课。

2.2周围环境的影响

学校体育活动中的大部分都是集体活动,而这类学生由于运动能力低下,在参加集体活动的时候,往往会成为集体活动的“累赘”,遭到周围同学的“嫌弃”,很难体会到体育课带来的乐趣,加之自尊心的作用,使得他们越来越排斥体育活动,尤其排斥集体体育活动,他们即使是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也会避开同学,一个人单独锻炼。

2.3家庭环境的影响

有些家长只注重孩子的营养,但是不太注重孩子的体育锻炼,因此校园里出现了“肥胖型”、“豆芽型”的学生,导致了他们身体素质低于平均水平。有些家长自己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参与锻炼的心理。还有一些家长对体育锻炼的不了解,加上看到自己孩子身体的特殊性,认为体育锻炼会损害孩子的身体健康,而不敢让孩子过多的参加体育锻炼。

2.4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制约的影响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围绕既定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果与程序”。在体育教学组织活动中,大多数都是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然而体育教学中教师上课形式呆板,教师对弱势学生没有区别对待,强制性要求他们练习难度大或者危险性动作,甚至用不良语言刺伤学生,对完不成动作的学生进行体罚、粗鲁责备。另外,场地器材的陈旧、缺乏安全感等等,也会导致弱势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害怕的心理,对体育锻炼失去兴趣。

3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义

体育锻炼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五十年代,就发出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它对于身体处于发育期的学生来说更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1951年8月国务院就公布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指出“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乃是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培养有强健体魄的现代青年的重大任务之一。”除此之外,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也有其特殊的意义。

3.1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我们现行的教育教学法规以及由上至下各学校体育管理部门都要求我们的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享有体育锻炼的权力,这是我国教育的性质和制度所规定的,也是学校体育的主体所决定的。弱势学生也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对象,他们有权力像其他的学生一样获得正规和正常的教育。

3.2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学校体育课是引发学生体育兴趣的基础,是引导学生健康爱好的关键,是培养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终身体育意识的主要手段。对这些弱势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多参加体育锻炼,以及学会如何锻炼,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自觉参与锻炼,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毫无疑问,对这些弱势学生有针对性地安排进行一定量的体育锻炼,以及体育保健、医疗体育和矫正体育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改善体质状况,提高健康水平,塑造良好的体型。

3.3克服自卑,恢复自信,健康心理

通过参加体育锻炼,会使这些弱势学生忘掉自己的特殊性,主动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克服自卑、自弃和恐惧的心理;由于他们身体的特殊性,在这些学生以后的生活当中,会遇到比常人更多的挫折和困难,体育锻炼可以从心理上提高其面对挫折、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力;体育锻炼多是集体活动,多参加集体活动当然可以增进与他人的交流,改善人际关系,促进其社会化。

4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育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体育课教学的立足点是学生,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全过程中体会到愉快、积极的心理体验,获得知、情、意、行的统一及全面发展。所以,学校体育教学应该采用多渠道帮助弱势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4.1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体育教学当中,弱势学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心理上处于一种弱势地位,他们会觉得自己技不如人,不想在大家面前现“丑”、“自取其辱”。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当中降低练习难度,多给予保护和帮助,多用积极语言鼓励学生,重塑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练习的热情,使其在学习中各尽所能,各有所得,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在体育教学当中,一堂课的教学内容、任务、要求,应该是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都能完成的,教师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完成一般要求的教学活动上,但是对于这部分弱势学生,教师应贯彻区别对待的原则,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制定课的任务的时候就适当降低对弱势学生的要求,但是也不宜过低,应积极引导,循序渐进。为了使他们也有信心和兴趣积极地参加锻炼,有时在安排某些项目练习时,可变换其所学动作的某些技术特征,如练习时间、数量、强度、器械的高度、重量等,以降低练习难度来适应他们的特殊性和需要。教师在照顾好大多数学生的情况下尽可能给他们多一些指导,在分组教学时尽可能将他们分在同一组,这样既不影响其他学生水平的提高与发挥,又有利于这些弱势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完成动作的信心,使他们课有所练,练有所得。

4.2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为他们选择锻炼的项目和内容。

由于弱势学生的特殊性各不相同,体育老师应建立他们的健康档案,并与医务室或医院联系,共同设计出因人而异的锻炼项目和内容。在锻炼过程中,体育老师应教会学生自我控制和调节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能力。体育运动是一把双刃剑,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太小,则起不到锻炼的作用,太大则不利于健康,这一点对于他们来说表现得更为突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弱势学生在锻炼时却不能忘掉自己的特殊性,不能一时兴起,超过了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这样就会“过犹不及”,损于健康。

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很广泛,可以这样说,身体在动就是在锻炼,所以在实践中,锻炼的项目和内容不会由于他们身体的特殊性而受到太大的影响,只要肯参与,其选择的空间也很大的。如心肺功能不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慢跑、乒乓球、太极拳等强度和量都不大的项目;肥胖的学生可以选择有氧健身操、跳绳以及中等强度的球类项目等;瘦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中长跑、武术项目,或者做一些简单的体操和形体训练。

4.3多渠道消除其心理障碍和自卑感

据调查,弱势学生很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多数是心理因素,其实他们也很想和别的同学一起锻炼,但他们自身的特殊性使他们形成了自卑、孤僻的性格,害怕遭到同学的讥笑,而最终作壁上观。因此,学校、班主任和体育老师应该经常性的做思想工作,倡导互帮互助,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帮助这些学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和自卑感,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营造一个没有歧视的环境。这样,他们才会从心理上真正忘掉自己的特殊性,继而主动、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的各项活动中去。

学校、班集体应通过班会、团队活动等多种集体活动教导同学们应互帮互助,消除歧视;体育老师应向他们讲解体育锻炼的意义,鼓励他们多参加锻炼;同学之间更不应该以嘲笑、嫌弃的态度对待他们,而应以热情、欢迎的态度帮助他们一起参与体育锻炼。

5建议

5.1在各级各类学校都会有弱势学生的存在,体育教师应该正视他们的存在,关注他们,理解他们,帮助他们。

5.2在体育教学当中应区别对待,为弱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和项目,并教会其锻炼的方法,促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5.3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联结起来为弱势学生建立一个没有歧视的正常的锻炼环境,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正常的参加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学新思潮;积极视角;跨学科应用;学术创新;

作者简介:黄静茹(1989-),女(汉族),新疆库车人,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

引言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和米哈伊·森特米哈伊(MihalyCsikszentmihalyi)在他们的积极心理学开源巨著《积极心理学导论》中宣称:“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1]

积极心理学是国际心理学界近十年来兴起的学术研究思潮,它在20世纪末起源于西方,并迅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与传统心理学研究关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等消极方面不同,积极心理学专注于研究人的积极方面,如积极的情绪体验、性格优势、积极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价值观、幸福、兴趣、能力、成就与健康等。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不仅为似乎有点沉闷的心理学界带来了新鲜空气与血液,扩充与完善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视阈,而且使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工作、企业管理等其他领域增强了跨学科的交流与互动,为这些高实践性的领域进一步提供了可依据的理论基础。

在中国,一部分心理学研究者们关注着国际心理学的最新趋势,将积极心理学以评介、翻译著作的形式引入中国,逐渐引起了国内心理学界的关注,同时也吸引了其他领域及非学术界的目光。

1积极心理学研究现状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积极心理学在21世纪初开始受到国内部分研究者的关注。通过在CNKI学术文献总库中进行检索可知,中国最早的介绍积极心理学的文献是南京师范大学的苗元江和余嘉元于2003年3月发表在《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在这篇文献中,作者介绍了当代心理学的积极转向、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态势,并对积极心理学做出了极高的评价:“积极心理学,其理念、行动,势将会对现代心理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使现代心理科学更加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应用,并卓有成效的开辟人类通向光明、造就幸福的阳光大道。”[2]

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对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积极心理学的缘起及概念、研究领域、意义和跨学科研究等几个方面。

1.1积极心理学的缘起及概念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缘起及创始人,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的鼻祖。马甜语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正式产生始于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推动者。

周嶔、石国兴指出“积极心理学”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马丁·塞利格曼于1998年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塞利格曼和森特米哈伊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

谢尔顿(Ke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King)在他们的《为何积极心理学有其必要性》一文中提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他们还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3]谢尔顿和金对于积极心理学的定义指出了其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研究内容和目的,获得了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者的普遍认可和广泛的引用。

也有学者提出积极心理学是“关于人的日常强项和美德”[4]的科学研究,或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心理学学科”[5]。

周利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一文中,综合诸多学者的观点,对积极心理学做出了新的定义,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以普通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获得幸福并建构美好社会的心理学学科。

1.2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在合著的《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中指出,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崔丽娟、张高产也持有相同的观点。

周嶔和石国兴、马甜语、饶丛权和曹蓉等学者都认为目前积极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大层面:即主观层面上的积极情绪和体验研究,个体层面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系统研究。这一观点成为当前国内积极心理学研究者的主流观点而被广泛采纳。

苗元江、余嘉元通过研究大量国外积极心理学文献,提出了全新的观点,认为当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Diener所引导的主观幸福感领域的研究、Ryan和Deci的自我决定理论、Lyubormirky等开辟的认知方向研究以及Salovey等对消极心理学研究模式的反思和对积极心理学价值的评价。

1.3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在不到20年的发展历程中,已对心理学及其他诸多相关领域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心理学者对积极心理学意义的研究也产生了许多成果。

钟暗华提出了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学发展的四点影响:即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改变了心理学的研究目标,促进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崔丽娟、张高产指出,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继承,在传统心理研究分支中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

饶丛权、曹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认为其在理论上填补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研究的空当,平衡了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在实践上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张若舒、董莹莹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意义在于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空当,其现实意义上在于能够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健康、和谐发展,其诞生为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导向。

江雪华在《幸福与力量: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中则比较详尽地分析了积极心理学对于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与中国文化联结的启示与意义;付国秋的《积极心理学介评》一文简要地从理论、导向和人性三个角度指出了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意义。

1.4积极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与应用

积极心理学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专门的实证研究和实际应用在国内和国外都比较少。目前,部分中国学者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扩展整合至学校教育、家庭教养、人力资源开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实践性较强的领域,开拓了新的视角和理念。虽然这些理念大部分尚未系统地付诸实践,但为积极心理学将来的实证研究与实际应用打下了基础。

乾润梅在《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一文中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儿童的潜能开发与教育、青少年家庭教育以及大学生教育实践运用中的指导意义。

胡婧指出积极心理学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学评价[6]。

官群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超常潜能超常发挥”的双超常教育,为外语拔尖国际化人才学业有成提供先进理念和科学途径[7]。

罗艳红、蔡太生探讨了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从实用的角度讨论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如何具体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原理[8]。

郑祥专对比了传统观念下的中国家庭教养方式和多元化观念下的中国家庭教养方式后,提出了将积极心理学理念与家庭教养方式结合,并指出这种家庭积极教养方式的效用和实际操作方法。

周文芳和周利华分别探讨了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整合、借鉴与应用;刘艳利、马红霞提出应以积极心理学引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指出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作用,并且探讨了如何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陈红、宋颖惠和顾凡提倡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他们分析了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将两者相结合的方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孟万金、官群和JohnKelle基于已有研究,通过对1600名(有效数据1316人)中小学生的测量,开发出了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该量表经统计检验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大规模测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9]。随后孟万金和官群又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大学生1300名(有效数据1029人)的测量,编制出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大规模测评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状况的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并形成了《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编制报告》。这两项量表的成功编制,是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及实践应用方面的里程碑式成果。

2当前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心理学界极具生命力的新兴思潮,积极心理学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和广阔的前景,国内许多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推断与预测。

苗元江、余嘉元指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态势主要有三点:即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发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技术、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马甜语和钟暗华也持有相似的观点。

饶丛权、曹蓉的观点更为详尽,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前景主要有五点:建立完整有效的理论框架,拓宽研究领域,创立和发展新的研究技术,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协调发展和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

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教授提出的本土化研究的四个层次与方向,对于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有重要借鉴意义:(1)重新验证国外的重要发现;(2)研究中国人特有的与社会文化因素有关的行为特征;(3)修正或创立新的理论;(4)修正与设计出适合中国人特有的测量工具[10]。

然而,在大的发展趋势下,我们也要看到积极心理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显得比较薄弱,尚存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弥补的空缺。国内许多学者在评介积极心理学的同时,也指出了当前积极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任俊、叶浩生在《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中详尽论述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现存的四大问题,即: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研究对象尚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和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

付国秋指出了当前积极心理学存在的几点问题:他认为积极心理学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成熟的操作模式,研究领域有待拓展和深化,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亟待整合与发展,以及建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本土化研究还有待加强。毋庸置疑,“源于西方科学传统、服务于西方社会需要的现代心理学如何与中国文化互动和融合,始终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艰难任务”[11]。

王倩、李辉在《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提出了跨文化背景下对积极心理学的三点思考,即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将个人的幸福与快乐作为其社会的首要目标、对优秀品质和幸福生活的具体文化解释存在差异、“求同去异”的积极心理学存在过分提取共性抹杀个性的倾向。

周嶔和石国兴还指出,在积极心理学本土化过程中,不仅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为积极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带来一定困难,而且在文献翻译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障碍。

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探索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综合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来看,当前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对国外积极心理学理论及研究成果的评介,这种评介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积极心理学在国内的影响,但对积极心理学发展本身并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另外,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理论探究层面,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受到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积极心理学的跨文化差异和应用尚需中国心理学研究者的深入探索。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研究视角偏狭

不难发现,当前的积极心理学文献多认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积极情绪和体验研究、积极人格特质研究和积极组织系统研究这三大方面,这一界定为指导积极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大的框架和层次,但却限制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其实,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心理学思潮,本身蕴含着新生事物所固有的无限潜力和可能性。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心理学与许多其他应用类学科之间的断裂和漏洞,使传统心理学有望与应用类学科更加紧密相连,不仅为这些学科提供了更为坚实有据的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心理学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事实依据。因此,目前普遍被认同的对于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三分法,可能会限制研究者的视角和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积极心理学的其他可能性与巨大的潜力,从而限制积极心理学向更广阔的方向发展。

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内容的深入,学界对积极心理学现有的研究领域的划分必将产生新的认识,做出突破性的变革,从长远来看,突破积极心理学界已有的三分法,是未来推进积极心理学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应开阔研究视角、创新研究思路、拓展研究领域,挖掘积极心理学的特点与特长,开发这门全新学科的潜力,以期实现学术突破和创新。在打破既有的狭窄的研究视角的道路上,引入新的研究方法,提出大胆的理论假设,进行科学严谨的实验与调查和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等,都是值得尝试和十分有意义的。

(2)多单纯介绍国外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文献大多停留在介绍国外研究成果的阶段,自主自发的创新性研究较少。虽然国内学者在自我决定理论和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等相关领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来说理论和方法创新不足,第一手资料缺乏。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积极心理学相对于传统心理学来说,发展时间短,理论成果少而粗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专业性不强,因此调查和实验的理论基础比较薄弱,可借鉴的经验比较少,而实验的周期又往往很长。这些在积极心理学发展中的特殊阶段的状况,加大了创新研究的难度,削弱了研究者深入探究和开发的积极性,因此在短期内难以取得突破性的成果,而只能单纯地介绍国外研究成果。另外,在介绍国外研究成果时,又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专业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和跨文化差异等问题。

但是,这些客观原因不应该成为国内积极心理学研究浅尝辄止的全部理由,国外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却不断地尝试新的研究,获得突破性的成果。那么,中国积极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研究者应如何在这片新的领域中实现不断的学术创新呢?首先,学术创新必须以学术规范为基础,在积极心理学领域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创新的学术规范制度,是持续获得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的基本条件;其次,创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在高等院校等相关学术机构中,形成宽松、自由、大众性与精英性相辅相成的学术氛围[12],有利于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学术创新;最后,思想创新是打破当前多单纯介绍国外研究成果这一现状的重点所在,在一定的学术规范之内将创新思想体系化,以实现知识的再生产,是中国积极心理学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学术素质。同时,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不仅应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更应该增强面对未知勇于开拓的勇气。

(3)多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

虽然已出现了不少将积极心理学理论拓展引申至其他学科的研究,如自我决定论和主观幸福感等,但目前大多数可检索到的文献还是停留在理论探索和假设阶段,相应的实证研究还比较少。积极心理学本身就是一个建立在经验和实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其特性要求是大量的实践。当前国内对于积极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比较少,长此以往可能导致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形而上学和教条化,从而遏制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事物所应有的生命力,限制积极心理学研究在国内的本土化发展,将积极心理学推进到实践研究阶段乃是国内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当务之急。

当前国内将积极心理学拓展至实践应用的先驱者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孟万金及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官群,他们编制了《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中国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并将积极心理学理论拓展至外语教育领域,提出“人人都有超常潜能,人人都需要超常教育”的“双超常教育”,开创了国内积极心理学实践与应用的先河。

跨学科研究是进行积极心理学实证研究的重要方向,当代学科的发展是以跨学科发展为主导的,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学术创新领域,同时,跨学科的研究会不断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跨学科研究可以使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借助已有的其他相关学科较为成熟的理论、方法、资料来进行全新的学术探索,尤其能够促进积极心理学在某些高实践性、高应用性领域的发展,从而在此过程中推进积极心理学的实证研究。

(4)缺乏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的环境

作为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虽然起步晚、成果不丰,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未来必将成为心理学学科中重要的一个门类。这种发展趋势对于国内积极心理学方面的学术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要求———培养一批具有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扎实掌握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具有前瞻性的积极心理学思维和视角的积极心理学专业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在国内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偏狭、理论研究浅而无创新、应用与实验跟不上、缺乏领军型的学术典范和代表性的学术著作的环境里,培养这种人才的土壤是贫瘠的。

要想改变这种不利于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发展的状况,应首先肯定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在高等院校中设置专门课程和专业门类,培养积极心理学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扩大学术研究队伍,促进理论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提高翻译国外积极心理学著作的质量和数量,并在此基础上激励创新,提高其本土化程度。这样,就能为我国培养积极心理学专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为未来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打下人才基础。

第9篇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研究;后实证主义;范式转换

心理学的先驱者布伦塔诺曾说:“心理学好像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条件,更是关于人类真理的试金石”。[1]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便将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与经济学和法律齐名的热门学科。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心理学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以“脑的十年”研究和“认知科学计划”为核心的科学发展战略,又将心理学推向了一个鼓舞人心的新时代。目前,美国科学基金会已经把心理科学单列为七大部类之一。我国也将包括心理学在内的18门学科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基础学科。这无疑为新世纪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社会外部环境。从学科发展的内部格局而言,心理学的知识更新速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实证心理学独揽天下的局面已逐渐被打破,形成了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双峰对峙的并行发展格局。不仅像认知心理学、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步入了一个不断创新的发展阶段,而且以理论心理学、社会建构主义、文化心理学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范式,也不断展现出了心理学理论研究本身的内在学术魅力与文化自信。新世纪的心理学研究范式走向了一个更为开放的新时代。探讨西方心理学研究范式转向的规范基础和前沿主题,对于改善国内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长期滞后及错位状态,具有重要的学术参照意义。

一、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后实证主义的崛起

近10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度过了一个困难的发展时期,进入了后实证主义范式的新阶段。正如车文博先生所讲,目前心理学的研究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狭隘的定义,已经从关注实验室中的人,转化到了研究复杂的社会、文化问题和理论问题”。[2]当前西方心理学理论研究繁荣的重要标志是:作为具有独立学科建制的“理论心理学”学科分支已经得到确立;许多传统问题像身心关系问题、意识、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等,在当代新的科学背景下得到了进一步的讨论;而且当今自然科学和社会时代的发展也为心理学理论提出了很多全新的课题。许多传统与现代性问题交织在一起,迫使心理学进一步加强了对一些具有探本求源属性学科问题的重新认识和理解。经过20多年的持续创新积累,西方心理学的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成型的后实证主义的新视角或新范式。

“范式”是指特定时期从事某一学科的研究者所公认的理论框架或研究纲领。根据库恩的观点,范式的基本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科共同体所持有的共同态度和信念;具有公认的研究框架和理论模型。理论范式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斯腾伯格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总是会受到两种互为联系的内生性资源的推动:一种是“思想驱动”(ideadriven),另一种是“数据驱动”(datadriven)。[3]理论范式无疑属于“思想驱动”的范畴。随着当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一些学者提出,许多科学发展问题在技术上困难并不大,而关键需要来自于“思想观念”的变革,即需要进一步实现理论范式的转换,以新的思路和视角来摆脱发展中的困局。

后实证主义是在20世纪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的思想资源。这一新的心理学研究范式以科学实在论和科学解释学为理论框架,试图以新的维度来重建心理学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形成一种不同于实证主义的新的研究形态。长期以来,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支配和垄断了整个心理学界。“科学”的实证心理学多年来成为“主流心理学”中不可动摇的基本硬核地带,使许多人得出了一个貌似正确的观点:凡是心理学的研究必然是实证研究,其余的即是非科学方法,或者说是科学水准不够。“心理学有别于其他观点的地方,就是采纳了实证的科学方法”。[4]国内不少学者还特别强调指出,在实证科学精神发展不够的国度里,当务之急更应强调实证性。但是这种对实证研究的崇尚,虽然为心理学研究的科学化、技术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学科发展危机。人类博大精深的心理世界被研究肢解的相当贫乏和简单。实证主义“已经对心理学产生了非常巨大而且极恶劣的影响……知识主张的正确与否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在这一范式内是正确的,运用到另一个范式就可能是错误的。用库恩的观点来解释,所谓客观、量化的科学方法也是相对于一定的理论模式的”[5]。

以格根等人为代表的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崛起于19世纪末期的实证主义科学观,不过“是对许多伟大科学家的传统的简单继承”。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伽利略把宇宙和自然视为一架完美的机器,提出只有通过实验和测量并使用数学方法,才能认识理解宇宙这一完美的机器。牛顿也说:“凡不是从现象中推导出来的任何说法都应该称之为假说,而这种假说无论是形而上学的或者是物理学的,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6]实证主义的创始人孔德更是提倡采取实证观察的方法探讨自然和社会现象。然而,20世纪初期微观物理学的巨大成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范式的科学基础。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代表的新物理学充分反映了对科学作逻辑分析的可能性,即科学研究可以在少量实验事实的启发下,通过逻辑分析为主要手段建构“思想实验”。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传统的实证主义观点便逐渐被逻辑实证主义所取代。罗素认为,只有逻辑意义上的可实证性才能拯救实证主义。因为传统的实证主义范式以为对科学的评价只有一个标准,即与经验一致的证据,但问题在于各种观点都有自己的实证数据,都声称自己是正确的。而实证的研究只有在精心选择的狭小的范围内才有效。在实际中也并非只有被经验证实了的命题才有意义。即使现象能够被经验观察到,但产生现象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却是无法观察的,像我们能够观察到化学反应,而解释化学反应的分子作用过程则是看不到的。科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不只是需要经验,更需要能够超越经验的新思维和预测能力。实证主义的科学观明显违背了世界存在的真实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波普也强调,科学研究需要“逻辑+经验”这样的双重标准。逻辑经验分析的目的在于澄清科学陈述的认识内容,从而澄清这些陈述中的语词意义。逻辑实证主义取消了与可观察物的联系,而解释和预测具有相同的逻辑意义。拉卡托斯更是提出,不应该像以前那样把单个的命题或理论看作理论检验或评价的对象,而应该把一切科学理论都置于一定的科学纲领之中。任何理论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验绝不能简单地推翻理论,科学理论也不能简单地被经验所否证。科学进步的合理性在于接近真理的符合程度。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实证主义科学观的学术合法性地位。

在心理学界,随着极端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行为主义学派的衰落,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出现了复兴与重振的势头,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无定型、兼容并包的具有边际型结构特征的“后实证主义”思想倾向。后实证主义者认为,实证主义范式在强调把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纯粹的科学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却并没有考虑与之相关的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是科学知识的内容和标准是什么?它们的普遍程度和深度如何?第二是科学知识的意义是什么,或者说这种意义是如何确立的?实证主义范式并没有解决这些重大问题,而只是一味地拒斥理论陈述而赋予观察事实以特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优先地位,进而从反形而上学道路出发走上了另一种形而上学的道路。为了摆脱实证主义自然科学观和方法论的困扰,进一步确立及重建一种更适合于心理和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者将现代科学实在论、科学解释学和现象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工具。

所谓科学实在论是倡导对科学知识的解释要保证其正确性的一种学说。科学实在论所讲的“实在”意味着“存在着的东西”,它强调客观世界存在着三种意义的“实在”内容:一是指独立于人的客观实在,其本质特征是超验性;二是指经验实在,即人的经验可触及的实在;三是功能、关系性存在及观念性实在。“不只是存在我们能感知的东西,也存在理论科学方法允许的范围内我们能想象的东西。我们拥有关于事物、结构、过程等我们不能感知的可靠知识”。[7]后实证主义者强调真理与实在的一致性。而传统的实证主义则以因果论和还原论来解释事物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从而确定其意义。对于无法实证解释的问题,要么抛弃,要么否认其存在的合理性。后实证主义者提出,心理学的理论评价标准可以在不同层次、类型和水平上进行,概念与逻辑标准也是实验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

科学解释学是当前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法论武器。解释学是有关意义、理解和解释等问题的学说体系,其“作为后实证主义的智力世界的基础——现象学和解释学传统的延续”。[8]狄尔泰被看作是西方传统解释学的集大成者。在20世纪初期,当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纷纷走向实证化的同时,狄尔泰提出了相反的意见。他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两类在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上均极不相同的科学。狄尔泰并不否认人文科学作为一类科学而存在,而反对将人文科学作为像自然科学那样类型的科学来建设。他曾与著名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展开过论战,提出要建立一种基于精神科学基础上的“描述心理学”,以反对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说明心理学”,认为后者是模仿物理学建立的“原子心理学”。狄尔泰的解释学有力地维护了作为精神科学和人文科学分支的心理学的科学合法地位。当代科学解释学在继承狄尔泰精神遗产的同时也强调研究方法的本体论地位。认为对意义的理解具有人类存在的本体论特征,提出首先需要研究多重意义结构,然后从表面意义揭示隐蔽意义。科学研究的本体性规定只能存在于解释的方法论中,且只有通过各种解释之间的“冲突”才可获悉被解释的存在意义。另外,科学解释学还从“移情”的角度提出,研究者或诠释者必须进入文本者的精神世界,才能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客观理解”。在后实证主义者看来,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尽管没有达到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那样的精密化陈述水准,但许多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必要像自然科学一样实现精确化,通过日益运用条理化的结构模式,增强自身的科学和严密性。

后实证主义者认为,理论范式也有比较明确的研究纲领和程序。许多人批评这种范式的研究:没有普遍被接受的方法、程序和一整套共识的专家意见;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抽象,往往不够具体和精确;对研究结果没有充分的信心和信念……但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理论研究“怎么都行,怎么说都可以,或者没有任何标准”。相反,理论研究恰恰由于缺乏诸如有实验的方法这样的东西来依靠,就迫使自己必须“以概念分析为首要步骤、以框架问题为主题、以问题解决为中心”[9],寻求甚至是更大程度的清晰性、严密性和精确性。理论研究范式把原创性、富于想象的感受性和纯粹理智逻辑的严密性三者结合了起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建构知识系统的不可取代的精神资源。例如,“近几年来,理论心理学的最重大成就之一就是提出如何取得统一的规划和评价标准”。[10]在心理学的发展战略规划方面,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将心理学领域统一规划为两种本体论: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和物质主义的本体论,且不可从一个还原到另一个。心理主义的本体论强调心理学领域应该被限制到思想、感觉和有意义行为上;物质主义则应该将心理学限制到身体的物质状态、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上。这两种本体论会进一步推动心理学的繁荣和进步。在科学研究评价标准问题上,受当代科学解释学和科学修辞学发展转向的影响,倡导后实证主义的学者提出,可以从3个层面上建立新的科学评价标准:1概念与逻辑标准;2科学解释学的标准即价值和意识形态标准,通过分析理论的价值和社会应用功能,判断理论的优劣;3科学修辞学的标准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而与实证数据的一致性不再是唯一的标准”。[11]理论研究范式允许区域内扩张。

二、前沿主题:心理学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不仅在反思传统心理学的基础性前提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且在探索新的心理学知识理论形态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以元理论研究、文化心理学、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一批新的研究范式初现端倪,汇成了当前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前沿主题。

(一)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

理论创新是现代科学研究的灵魂。现代科学研究创新的显著特点在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变革是整体性的知识框架的变革,而不只是局部和事务性的变化。有关理论本身及其社会意义、技术、方法、策略手段、选择和评价的,是最重要的一类知识,这就是“元理论”和“元技术”。元理论和元技术是一种在整体意义上更多更好的理论或技术。因此,重新思考传统基础理论的价值和重建科学的元理论基础便成为当代心理学的重要发展趋势。长期以来,心理学在努力成为一个统一的理论方面常常显得力不从心,但是寻求心理学的理论范式的努力还一直在继续。尽管在新的千年里,心理学的分化与分裂还在加剧,但致力于澄清基础理论秩序的元理论研究的兴起,也标示着当代的心理学者已经有勇气来面对这些反复出现的根本问题。因为它们都是必须面对却又有可能无法做出圆满回答的问题。瓦格纳指出,20世纪末期的社会科学各种问题虽然相互纠结,但是社会科学内部出现了最为关注的两大主题:一是致力于澄清理论,二是致力于为认识论、本体论和方法论确立坚实的基础,即“以多种理论模式作为建立秩序的根据”[12]。心理学的发展也证明,研究人的行为活动离不开对基础理论的系统评价和反思活动。当前后实证主义者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划分为两部分内容:一类是元理论;另一类是实体理论。元理论是指以学科自身以及学科的研究状态及其发展规律为对象的研究取向,其研究内容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作为获得对理论更深刻的理解手段的元理论,努力发展现存学科理论的潜在结构;二是作为理论发展之前奏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是为了产生更新的理论;三是作为中心观点之来源的元理论,即研究理论的目的是为了产生一种成为部分或者全部心理学理论之中心的观点。[13]一般来讲,元理论的研究价值在以下两种情境中最具有学术意义:一是当一门学科的主题概念出现某种转变,从而要求修改目前该学科中所通行的研究范式和纲领;二是由于学科很久没有进展,似乎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许多研究者越来越困惑,于是便对某一学科奠基者当初提出的学科目标的可行性、理论的恰当性等基础性问题提出反思、追问和质疑。寻找“心理学理论应该是什么”的潜在结构问题是目前元理论研究的重心内容。元心理学的基本学术领域是“致力于理解心理学的本质和潜力”[14]。

(二)多元方法论问题

方法论是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必然组成部分。新科学的理论基础必然要求重建科学方法论,以便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和视角。所谓方法论,是指讨论研究方法如何符合科学原理的理论,其包括研究方法的指导思想、选择方法的依据、理论评价的标准、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影响、方法与对象的关系、研究方法的利弊得失、心理学研究所应遵循的指导原则等。心理学方法论重点探讨诸多变量之因果关系的准确性问题,明确一些作为研究前提的基本观点。多年来心理学对理论研究排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其难以找到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黑格尔说过,方法并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容的灵魂和概念。因为观点结论的正确性必须通过方法来支撑,因而,近年来后实证主义者十分重视对心理学方法论问题的探讨,他们提出要确立一种多元方法论标准评价体系来解决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困境。长期以来,心理学界盛行着“方法中心论”观点,造成了现代心理学陷入一种理论上缺乏中心、而在方法论上试图保持一致的“独特”学科。后实证主义者反对以定量方法评价一切的做法,提倡多元化的方法论模式,认为方法的丰富性、多元性是学科成熟的标志。成熟学科的理论范式是相对稳定的,而方法是多元的,通过多样的方法可以揭示科学的丰富内涵。多元成分之间是互补的、和谐的,而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后实证主义的研究范式并不排斥实验和测量,而是强调要防止对实证方法的绝对盲从和迷信。主张实证研究应该成为多元心理学研究范式中的一元,而不应再享有特别的认识论地位。因此,后实证主义所强调的多元化方法取向,既尊重传统的科学方法如定量和实证的研究成果,也重视质的研究方法、叙事的方法和后现代主义的方法,倡导理论与方法的契合性和多样性。认为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地位,不能选择任何一种而排斥其他方法,应该根据研究的问题来选择研究方法。他们认为,目前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1适用于所有研究的方法;2适用于定量研究的方法;3适用于质性研究的方法;4适用于社区心理学的特殊方法。[15]其中第1和第3种更具有理论范式的研究特征。后实证主义者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理论研究不能长期停留在批评、质疑和反思的层面上,也必须运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方法去阻止心理学的解体。近10年来,心理学理论研究在方法领域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元分析方法、结构功能分析方法、行动研究、模型方法、解释学、叙事心理学和质性研究技术的兴起,为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工具。

(三)文化反思与心理学的理论建设

从文化视角探讨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理论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心理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是加强心理学理论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和切入点。文化与心理学的发展是相互关联的,在文化中寻求意义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原因。格根指出,作为文化资源的心理学理论研究需要从实证主义的范式中解放出来,把潜在的理论结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布鲁纳晚年对认知心理学发展中的失误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反思性批判。他认为,将冯特开创的另一个心理学研究范式理解为“民族心理学”是不正确的,而应该是“文化心理学”。因为冯特曾说,心理学应该看作是文化科学的代表(Geistewissenschaften),而不是自然科学的代表(Naturwissenschaften)。布鲁纳和奈瑟明确指出,文化取向的心理学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一大失误是在开始阶段从“意义”转向了“信息”,意义概念被替换成了计算能力。目前“要还心理学以原貌”,要使认知革命复归于“意义建构”,必须使“心理学植根于文化,围绕着这些使人与文化相联系的意义形成和意义使用的过程来组织”科学理论。[16]在布鲁纳等人看来,心理学的理论建设包括软文化约束与硬文化约束两个方面。因此,心理学的文化研究既涉及对文化心理学的深入研究,同时也探讨心理学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品性,另外还需要重视学科文化制度建设和职业制度建设等要素。仅从制度文化建设层面上而言,心理学的文化内涵功能便非常突出。心理学的文化内涵不仅涉及科学观、方法技术方面的规范,同时还包含一系列社会规则、制度、政策文化的引导。国家的科学政策、社会体制、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历来是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心理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变量。作为文化制度建设的心理学理论研究,在科学建制设计、职业标准制定、专业人力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学术规范建设等领域,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许多国家的文化政策对心理学的人力资源建设与职业培训起到了制度性的推广作用。例如,目前美国心理学有30多万专业工作者,日本是5万,以色列为1万,而我国只有不足5千人。美国心理学的繁荣得益于联邦政府所给予的许多特殊优惠政策的支持。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心理测验和评估在军队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美国军方对心理学的积极支持。而《国防教育法》、《中等教育法》等政策法规更是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使心理学在国家核心部门和国民教育制度中扎下了根基。现代西方的医疗卫生制度又使全体公民的身体健康具有医疗与心理治疗这样两套保护系统。近年来联合国科文组织也要求,在每6000—7500名中小学生中,至少需要1位心理学专业工作者(以此标准我国仅中小学便需要3万名专业服务者)。目前后实证主义者提出,要以更广泛的文化视野重建心理学的学科制度与职业制度。在我国,文化心理学研究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但是对心理学的制度建设研究探讨的不够,我们特别需要加强宏观制度层面的心理学文化建设力度。

(四)社会建构主义与修辞心理学

后经验主义时代的一个典型特征是强调理论的社会建构特性。社会建构主义主要有三个派别:后现代的社会建构论、实在论的社会建构论和修辞反应的社会建构论。以格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提出,要“使科学主义心理学对人的扭曲需要让位于一种本来就应该是合理的并且是开放的心理学了,并且精神世界丰富多彩且充满思想、记忆、知识和态度的人类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17]强调在后现代的科学观、技术观、实践观基础上,建设更加人道合理的理想的“后现代社会”,探索出新的精神形式、文化样式和心理学样式。社会建构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是暂时的、可以修正的。心理学的概念、理论完全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心理学研究并不是知识的客观积累过程。心理学理论存在于学科共同体之间的语言沟通、协商之中,学科专业术语是对话、沟通和协商的结果,语言习惯的使用来自于语言前结构被普遍化为“科学事实”。以肖特为代表的社会建构主义者则在科学修辞学的影响下,发展起了一种修辞心理学,这也为反思实证主义的科学基础提供了不少新的线索。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一直受经验实证科学的排斥。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理论通过中性的语言,以逻辑的、客观的方式表现自身,与叙事和修辞手段没有任何联系,科学必须以“理”服人。但肖特等人强调,修辞和叙事并不是文学的独有产物,实际上科学也在运用这种手段,以增加理论的魅力。修辞和叙事具有方法论意义,科学陈述其实都建立在修辞的操作上。通过修辞和叙事手段,理论可获得语言系统的形式化和公理化表述,为判断理论陈述的一致性和完美性提供了形式化的标准。同时,“修辞和叙事作为一种方法论也是一个发明、创造和批判的过程,是一个理论意义的重建过程。修辞和叙事也具有认识论的意义”[18]。修辞与现实之间经常存在着许多矛盾,通过对这些矛盾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理论结构。

(五)辩证法心理学

社会建构主义和修辞心理学的崛起,也为重新反思辩证法和重建辩证思维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机遇。辩证一词具有多种含义,古希腊哲学中早期的辩证法包含有“对话”、“话语”、“修辞”、“劝导”等多种含义。自20世纪70年代末里格尔的辩证法心理学的出现,到80年代以来皮亚杰和新皮亚杰主义思潮的兴盛,再到当前哈夫曼的拓朴辩证法心理学的兴起,标志着“思想或事实的对立面的统一这种以正题、反题、合题的方式发生的逻辑发展”[19]。辩证法对科学理论重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辩证法不仅为人们理解当代生活和社会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而且对心理学科学观重建的理解将具有更为开阔的思想视野和更为深远的历史眼光。人类的心理世界具有辩证的同一性,而非机械的同一性。有的西方学者提出,辩证法就是对非同一性的一贯认识。“人的精神、意识是最高的辩证法”[18]。辩证法超越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抽象的两极对立,实现了绝对与相对、无限与有限、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矛盾的和解。这种思想智慧对于克服当代心理学的深层困境,推动理论研究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心理学理论在行动

后实证主义者提出,理论研究的社会实践应用问题也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除了“需要奋力组织自己的理论体系”之外,理论研究也涉及了实践应用问题。在某种程度上讲,后实证主义的理论研究范式实际上也是一种主张生活实践的哲学,其强调心理学的作用应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认为心理学要像经济学、社会学那样,在市场决策、政治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在实践中包含着前理论的成分。理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平与正义的保证是无法估量的,同时对人的实际生活也发挥着隐性的、实在的支配性作用。根格指出,关于心理学的理论如何行动问题,目前已经出现了两种比较成熟的模式即理论评价模式和合作反思模式。理论评价的行动模式是首先通过现象分析,确定有意义的行动方案,其次进行理论评价。在理论评价过程中,要求建立模型框架,做出合理的解释,制定实践行动计划。而合作反思理论的行动模式是,研究者与参与者共同持有一种假设并设立研究目标,然后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收集有用的数据信息,开展实践评估与校正活动,在实践中重新认识并发现新的可能方向。当然,“新的社会现实会导致新的研究模式再次产生”[20]。

三、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转换的意义

当代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中许多关键领域在性质上的变化,无疑对于国内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一)持续创新是心理学进步繁荣的不竭动力

心理学是在西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土地上成长壮大起来的一门学科,西方学者仍然在反思与修正传统心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以追求和建设更加完美的心理学。推动西方现代心理学持续进步的根本动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思想的心理学;另一是作为科学的心理学。科学的心理学与思想的心理学并行不悖。后实证主义心理学研究范式更多地属于思想的心理学。同其他研究相似的是,西方当代的研究进展一直是中国学者认识和理解同类型问题的参照。与西方研究相比,国内研究经常处于理论滞后及错位的状态。我们往往只重视对西方“科学的心理学”资源的引进和转借,而对“思想的心理学”资源学习借鉴得十分不够。寻求中国心理学的进一步繁荣,需要从理论思想范式、学科制度、职业建设以及新型人力资源培养等方面持续创新,不断缩小与西方差距,努力把我国的心理学建设成为一门大学科。

(二)后实证主义的心理学研究标示着一种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的问世

确立一种适合于人的心理、行为研究的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实现科学观、方法论的转变,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追求。长期盛行的实证主义范式的科学观,基本上不适合描述及解释人类复杂多样的心理世界。那么,目前所需要的“新的科学观”或科学范式具有什么样的科学形态呢?应该说,当前西方后实证主义对此做出了积极的探索。社会建构主义、科学解释学、科学修辞学和辩证法心理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补充和完善实证科学范式研究的局限性。只有选择具有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相统一的“多元范式”,才能超越当前实证心理学研究中的简单主义与还原主义困境。

第10篇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全面质量管理;学位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15-02

随着近年来高校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教育规模也越来越大。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05年的312292人,一直扩大到2015年的574300人,十年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近85%,年增幅保持在4%左右。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关注点放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上。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标准就是研究生阶段培养环节的最终结果――学位论文。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让研究生的硕士阶段学有所成并学有所用,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

全面质量(total quality,TQ)的概念是在1992年由9大企业的主席和CEO、著名大学的商学院院长以及许多知名咨询专家做出概括定义:全面质量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它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方法,横跨所有的职能和部门,涉及所有的员工,从高层到低层,并前后延伸至供应链和顾客链。全面质量的基础是其理念,包括系统、方法、工具。

国际标准ISO8402-94对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是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TQM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区别主要在于“全面”两字,全面两字也突出了TQM的三个特点:全员参加、全过程控制、各个环节全面性。

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发源于制造领域,随着期望的提高,渗透到医疗、教育、非盈利组织等主要经济领域。美国也是最早将质量管理应用到高等教育中的国家,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层次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成功的一个范例:自1991年以来,每年有50~60个项目由大学持续质量改进委员会来实施协调,过去十几年已经针对其整体管理系统完成了诸多重要的质量管理改进项目。在国内,将全面质量管理与研究生教育结合起来的研究仍属于一个前沿的领域,鲜有成果。

二、目前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阐述

在将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运用于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之前,首先应该梳理清楚目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从撰写到答辩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才能针对于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对学位论文进行质量管理。

1.研究生生源质量问题。从2014年研究生教育不再免费,而是实行教育收费制度以后,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了近20年以来的第一次明显下降。在国内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出现生源严重短缺的情况。生源短缺给各高校研究生招生部门带来的问题是无法完成既定的招生计划,进而导致研究生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层次,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终导致学位论文质量的下降。

2.研究生指导教师问题。从研究生导师双选确定研究生指导教师开始,研究生导师就成为研究生培养及学位论文的第一责任人,然而研究生导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忙于自身科研任务、自身能力不足、所带研究生数量较多等,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疏于指导甚至不闻不问,没有尽到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同时,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导师队伍也随研究生数量的增长而不断扩大,许多刚入职的博士讲师未经过培训直接被聘为研究生指导教师,高水平的导师相对不足,导师队伍的平均素质有所下降。

3.研究生本人问题。我国目前有两种类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及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类型研究生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学术学位研究生重科研,专业学位研究生偏实践;然而无论是何种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基础均来源于培养期间的科研或实践。部分研究生在研期间不潜心研究导师布置的课题研究或不在企业完成实践,荒废了研究生期间的资源和时间。

4.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关于学位论文撰写流程及答辩相关事宜已经有各自的一套规章制度,从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直至最终答辩都是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但这些规章制度只能起到对研究生及导师的引导作用,指导下一步的论文工作进程要求。从高校研究生管理机构角度来讲,也存在着管理手段落后、监管力度较差等问题。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学位论文管理中的应用

硕士论文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是指:以学位论文质量为中心,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全体成员(责任人与机构)为提高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面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全程监控、保障、改善过程。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一项全面质量管理工程,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方法科学的运用到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水平。

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到学位论文管理中,对学位论文进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环节保障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反映在研究生教育上,即硕士学位论文的管理应该由全体成员来完成,包括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所在硕士点、硕士点所在学院、研究生管理机构等。

全体成员中导师的作用占很大比重,上文提到由于指导教师的原因导致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无法提高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导师组”或“双导师制”都是目前高校中提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论文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一个研究生由一位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这样就会出现导师精力不足等问题,而导师组或双导师制则可以极好地避免这个问题,而且多位导师均可从自己认知的各个角度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指导,导师有主有次,形式客观。

除导师外的全员,即硕士点、学院和研究生院,也应具有监督、控制、保障等职责。高校应该明确各自的工作目标,将工作目标进行分解,硕士点及二级学院教育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高校实行二级管理后,应配备专职研究生管理人员,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给予二级学院分管研究生的领导充分的自和决定权,强化责权机制。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全体成员均可以提出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各种观点,全员参与优化学位论文的质量。

2.全过程监控。研究生学位质量出现问题一般表现在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无法通过答辩、省里抽检学位论文不合格等,虽然学位论文的质量问题是在最终甚至毕业后才检验出来,但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保障应该具有全过程性,质量监控保障意识是从学位论文开始写作之初就应该具备的,直至研究生提交论文答辩结束。

研究生学位论文流程从选题开始,到最终答辩,中间需要进行实验搜集资料、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学位论文反抄袭检测()、学位论文评阅这一系列的环节,全过程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目前在我国高校研究生中,选题、开题、中期、预答辩阶段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研究生采用“探索式”前行的现象,即研究生锁定一个选题抱着试试看这种不端正的态度询问导师的意见,而导师由于忙于自身的科研,没有足够精力指导研究生帮助其选题,采取“放羊式”的做法,造成研究生本身也抱着见步行步的想法,并没有论文质量意识。

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应贯穿于论文写作始终,从研究生选题开始,树立以研究生论文质量为中心的观念,夯实基础,任何一步都脚踏实地保证质量。同时研究生管理部门也要起到监控质量的作用,整合学校资源,在学位论文流程的每个重要节点制定分流淘汰的相关规章制度,防止“问题论文”在质量控制环节蒙混过关而在最终答辩或论文抽检中爆发式出现。

3.全环节保障。如果“全过程性”是从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微观角度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那么“全环节性”就是在宏观层面上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到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中。学位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在校培养中后期的一个环节,但不是独立于其他培养环节,而是密不可分的。

学位论文的全环节性,要以学位论文质量为中心,从研究生入学开始从各个渠道让研究生知晓学校硕士学位论文管理理念和管理形式,培养其撰写高水平优秀硕士论文的意识,向其展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对其就业及对学校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构建信息公开和程序规范的硕士学位论文管理平台,以研究生所在培养单位及研究生院网站为依托,将学位论文相关制度和行事历公开;同时编制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手册,将国家和省级学位论文管理文件及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编辑成册发放给研究生,确保研究生及导师按照手册规定制定论文写作计划。

重视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修读环节和基础文献的学习环节,具备本专业(领域)课程基础知识是学位论文选题的前提,也是论文写作的基础;而通过专业领域内基本文献的学习,可以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并巩固其知识结构,从中学习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引导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后续学位论文的写作提供更多启发。

综上,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以硕士论文的质量为中心,采用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环节保障的学位论文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进而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心理学;整合;分裂

[中图分类号]B84-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045 ― 04

有关心理学分裂与整合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很多研究者认为心理学的分裂不利于心理学的发展,甚至有研究者担心心理学会被其他学科吞并。因此,很多心理学家都在积极尝试将心理学整合为统一的学科以促进心理学的发展,维护心理学的科学地位。但是,由于心理学在科学观、方法论、研究对象以及学科性质等方面有其独特性,因此不能强求心理学的存在形式与其他统合学科的形式完全相同。当前学术界所谓的心理学的“分裂”样态,或许正是其应然的存在样式。心理学的分裂或整合,可能只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假命题,心理学既不需要整合,也根本无法进行整合。本文将在对以往心理学分裂与整合的研究进行分析梳理的基础上,以新的研究视角重新探讨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以还心理学应然的学科面貌。

一、心理学分裂的现状及其整合研究的尝试

(一)分裂的心理学

学界已有研究普遍认为心理学处于分裂之中,而这种分裂局面的形成有诸多原因。Stephen C. Yanchar和Brent D. Slife认为,心理学的分裂主要有如下原因〔1〕:第一,心理学专业的奖励机制不完善,对于心理学理论创新的支持不足,并且学生在受教育的时候易受到导师固有观念的影响,这加剧了心理学的分裂。第二,科学研究与实践活动之间没有建立起有效地联系,心理学的很多研究脱离实际生活,导致心理学应用领域与学术研究领域的断裂。第三,心理学理论形态的多样性,不同的心理学派别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以不同的哲学方法论为指导,有不同的研究对象以及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导致学派之间难以统一。第四,方法论的多样性,不同心理学派别持有的哲学观点不同,其方法论也就不同,科学主义取向心理学的方法论来源于实证主义,而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的方法论则是现象学和解释学等。

心理学的分裂受到了心理学家的高度关注,有研究者认为心理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是缺少共同的基础,“心理学家总是各自为战,虽然研究对象相同,但却从不同的基础出发,使用不同的方法,说不同的行话,得到相互矛盾的结论”,〔2〕3同时,他们还认为心理学正在被其他学科蚕食,面临被吞并的危机。科学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室的研究中,关注的是实验和数据,注重从某一侧面入手研究人的心理实质,强调实验数据而忽视了实验结果对人和社会的指导意义;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则关注心理学理论的实际意义,认为实验缺乏一种整体观,把人等同于物从而忽略了人的主观性与能动性,因而无法解释所有的心理现象。实际上,心理学内部学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也存在着由来已久的对立倾向,心理学的学术研究强调其研究的纯洁性和高尚性,认为学术是第一位的,应用是第二位的;心理学的应用研究则强调心理学的着力点在于实践应用,拒绝把心理学当做纯科学。〔3]193学术研究关注的是个体,缺乏对社会宏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分析且其基本原理脱离社会实践;应用研究则把心理学带入一些微观领域,出现了很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第三种文化”下的心理学整合观

在《两种文化》之后,斯诺又于1963年发表了《再看两种文化》一文,并预见了“第三种文化”的出现。这种文化将弥合人文知识分子和科学家之间的沟通鸿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两类知识分子可以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且关系融洽。〔4]24斯诺的“第三种文化”有利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对缓和两种文化之间针锋相对的现状也有积极的作用。

“第三种文化”具有包容性、超越性和大众化的特点,能够容忍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可以使每一种观点都得到严肃对待,对于不同的学科可以相互包容,并且学科内部不同观点和学派之间地位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种文化结合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取向,用一种“统合”的观点解释问题,试图从两种不同取向结合的角度进行科学研究,更具综合性;同时,这种文化也是一种大众文化,由于学者们对专业问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诠释,因而可以使普通民众了解专业化的知识。〔4]25在“第三种文化”的指引下,心理学内部需加强对话交流和互相谅解,认真思考不同学派和不同取向的心理学观点,并在一些问题上先达成共识;在关注心理学理论发展与心理学专业化的同时,也应重视心理学的社会指导意义,要让心理学知识大众化,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惠及大众,彻底掀开心理学的神秘面纱,使心理学真正为人类做出贡献。

学界普遍认为心理学处于严重的分裂之中且危机重重,心理学的整合势在必行。“第三种文化”的出现虽然给心理学的整合指出了一条道路,但心理学的整合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相互融合。其实,心理学这种分裂的样态正体现了心理科学自身的特点,既包含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也囊括了“第三种文化”。如若忽视心理学自身所固有的天然的学科特点,试图运用某一“范式”或科学观强行进行心理学的整合既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必要的。虽然我们也提倡心理学整合的学术性研究,但仅限于学术研究而已。

二、对于心理学整合的疑问

(一)心理学是否可以在一种科学观下整合

有研究指出心理学的整合需要统一的科学观作为保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心理学家所持的科学观各不相同,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对心理学进行整合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自心理学诞生之日起,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和研究准则就深受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以实证主义哲学为方法论指导的心理学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主流。主流心理学所倡导的是“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可被观察和实证证实的经验,并以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目的是将心理学建成精确、客观、实证的自然学科,树立心理学的科学形象。〔5]92这的种“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虽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并朝着客观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但也使心理学发展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如研究中所出现的“不分”的伦理问题就贬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使用割裂了心理现象的整体性,把对完整心理现象的研究分解成片段式的、碎片式的研究,无益于说明和引导人们的心理活动。这种困境引起了人文主义取向心理学家的关注,他们认为,在心理学研究中不应忽视人的价值以及心理学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强调心理学研究应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将整体的人及其心理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注重人所特有的独特性,提倡使用访谈法、历史法、临床法等颇具人文主义特色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和解释人的心理现象。但是,由于缺乏客观标准且其科学性无法证明,因而其神秘色彩依然十分浓重。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种科学观指导下的心理学各执一词、互不妥协,导致心理学的分裂与割据局面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有研究者提出了融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为一体的心理学的“大人文科学观”。〔3]351在这种科学观的指导下,我们就要摒弃纯粹以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的方式所进行的心理学研究,而要谋求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融合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以这种科学观为指导,心理学家进行了很多理论研究,如尝试整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谋求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试图缓解不同取向心理学家的关系、改变心理学分裂无序的局面;尝试对心理学进行全新的学科定位。但是,这种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为一体的“大人文科学观”在当前仍然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要在一种科学观的指导下来整合心理学是不可能的。

(二)心理学是否有统一的哲学方法论

实证主义、解释学和现象学作为心理学的三大方法论基础对西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实证主义认为,只有可观察的经验才是认识的基础,坚持对经验进行描述并认为只有被经验描述的认识才是科学的。受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冯特在心理学独立之初便主张用心理物理学的方法和生理学的模式对心理学进行研究;随后出现的行为主义更是将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推向了极致,华生声称要将心理学转变成为纯实验的科学并把行为还原为刺激(S)与反应(R)的联结。在行为主义那里,“心理学就成了研究一种物理化学变化引起另一种物理化学变化的自然科学”。〔6]

与实证主义方法论不同,现象学强调对人的独特性的研究,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作为研究重点,强调描述的方法以及整体论的观点;解释学则强调理解的历史性,即历史条件、历史环境以及历史地位对理解者理解文本的影响,主张使用一种与自然科学“说明的方法”不同的“理解的方法”。布伦塔诺反对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主张把意动当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且重视人的能动性和整体性,从而开创了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研究的先河。随后兴起的格式塔心理学强调心理的整体性,主张对意识和人格进行整体性描述;人本主义心理学则要求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与动物和机器不同的特殊性。由此可见,不同的心理学流派所推崇的哲学方法论是不同的,要想使心理学各个派别摒弃自己的哲学立场和方法论转投他人怀抱亦是不可能的,故试图用一种哲学观点作为心理学的方法论来整合心理学也是难以达成的。

(三)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随着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研究的兴起,在心理学学科性质的问题上,研究者又提出了心理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的观点。〔7]119心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基础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等问题。人的心理不仅有其生理基础,而且也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影响。在探讨心理学问题时,我们会用到自然科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设备,也会用到社会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思维方式,纯粹从某一个角度、采用某一种方法来研究心理学都是不全面的。心理学发展的新趋势表明,心理学正在成为一门连接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枢纽”学科。既然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那么其交叉点在哪里?它们是如何进行交叉的?等等,这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讨论和厘清的问题。

有研究者指出心理学没有必要禁锢在旧式的学科划分之中,心理学应谋求自己应然的学科定位,即心理学应该属于“科学人文学科”。〔5]2-6在这种学科定位下,心理学研究应强调在某一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人的心理进行整体研究,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反对唯实证方法的倾向;在理论建构的过程中,要以科学心理学为指导,吸收常识心理学、哲学心理学的合理内核来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同时还要积极开展本土化研究,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如实反映人的心理,进而预测、解释和干预人的心理和行为。但是,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存在已久且分歧严重,要使学界接受心理学的“科学人文学科”定位也是困难重重。至今,心理学不也仍然是既有科学主义取向的实证研究,又有人文主义取向的人本研究吗?这两种取向的心理学研究或许都能部分解释对方所承认与主张的某些观点,但彼此却并不隶属与统摄。因此,我们认为心理学既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又有人文科学的属性,这应该是心理学自身应然的学科定性。

(四) 库恩的“范式论”是否适合评判心理学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科学心理学诞生于十九世纪的德国,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发展的影响下,特别是在物理学和生理学的影响下,冯特决心采用实验法来进行心理学研究,并进而树立心理学的科学形象。科学哲学对心理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库恩的“范式论”就是对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科学哲学。库恩认为,如果一门学科没有建立自己固定的学科范式,那么它就不能称其为科学。以此为标准来判断,心理学就不是库恩“范式论”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心理学至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以库恩的“范式论”为指导,很多心理学家致力于探讨心理学究竟是不是科学?有研究者甚至认为,应将心理学踢出科学的大门,原因在于多年来心理学进展缓慢且未形成“统合”的理论体系,即心理学未形成能够称其为科学的“范式”。但是,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库恩把物理学的发展模式经抽象和概括总结成科学发展的一般模式,似乎一切科学的发展都类似于物理学,而事实上,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其发展也可以遵循不同的模式,特别是像心理学这样一门以人,而不是以物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其发展不可能,也不必要走物理学的道路”。〔2]3况且,库恩范式论中的“范式”是一种模糊不清的概念且其理论本身是一种不可知论,是站在实用主义立场上提出的观点,否认了科学的进步性。〔8]

总之,由于心理学具有研究对象复杂、研究方法多样、理论众多等特点,因此试图在一种科学观、一种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下来整合心理学、试图用库恩的“范式论”来评判心理学的科学性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从另一个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问题。而一旦当我们换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一问题时,就会发现心理学既是难以整合的,也是无须整合的。

三、“殊途同归”的心理学

(一)心理学难以整合

心理学的整合是一个难以完成的工程。心理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时代性。心理学会第一时间吸收最新的哲学观点和科学前沿理论并将其结合在自己的研究中。例如,跨文化研究兴起之后,各个国家都在探讨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希望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本国的实际情况与历史特征联系起来,发展有本国特色的心理学。中国心理学的本土化研究就强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指导原则,结合中国历史文化特点,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但由于各国均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也都有其自身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结果貌似繁荣和发展了心理学,实质却加重了心理学的分裂。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学将永远无法成为一门“统合”的学科。第二,多样性。心理学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即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学科分支的多样性。〔7〕7心理学可以借鉴物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学科最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备以推动自身的研究。由于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在借鉴这些新理论、新技术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也会生发出更多新的心理学分支。以往对心理学进行整合研究的尝试性研究虽然从理论上讲可能有利于心理学理论的整合,但因这些研究都是阶段性的、暂时的结论,对心理学的理论整合并无实质性影响。第三,复杂性,主要是指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我们不可能只考虑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某一属性,而不顾其他属性。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各心理学流派均从一个侧面或属性出发来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从未有任何一个学派从多个侧面和多重属性出发同时进行心理学的研究,这不是因为它们不愿意这样做,而是因为心理学根本就不具备进行如此研究的条件。

(二)心理学无需整合

事实上,心理学并没有分裂,所谓心理学的分裂实际上是在心理学整体框架之内不同取向的研究,这是心理学应然的研究状态。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心理学出现了严重的分裂。我们认为,之所以会得出这种论断主要是由于研究者片面地使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或者人文科学的标准来评判心理学,而忽视了心理学的学科特殊性。纵观心理学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理论心理学家在不断地批评那些实验心理学家在实证主义道路上走上了不归路,但许多心理学实验又确实对人类未来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认知心理学在人工智能以及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交叉渗透等等,Daniel Kahneman 就因将认知心理学有关人类认知决策和判断的实验研究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提出了“预期理论”,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另一方面,心理学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引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对于心理学的理论研究,我们更应该关注其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其实践应用价值。一些持实证观点的心理学家在罔顾心理学人文社会属性的前提下,质疑人文主义取向的心理学研究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认为,心理学的发展和研究需要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互结合,当前看似分裂的心理学研究,实质上只是心理学在其应然框架内的合理存在样态。

从西方心理学二分法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我们认为,两种取向的心理学的研究目的都是解释和预测人的心理与行为,也就是说不论是从科学主义角度出发还是从人文主义角度出发,心理学研究的目标都是解释和预测人的心理和行为。据此,心理学研究只是围绕着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在进行不同角度和取向的研究,其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即 “殊途同归”。〔9〕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终会整合为“统合”的学科,可以和其他学科一样有自己“统合”的理论体系和学科“范式”。但我们认为,站在不同的视角、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共同进行心理学研究,可能才是引导心理学发展的正确路径和方法。

因此,我们应该持有一种辩证的态度:心理学理论终究可以用“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即使现在看起来遥不可及但是未来必会实现;实证研究也应该在理论的指导之下开展,既要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也要突出理论的指导意义,要认识到实证研究是无法代替“理论先行”的地位的。目前来看,心理学分支庞杂且每一分支都有其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虽然心理学不同领域各执一词、各持己见,但都获得了诸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我们在批评心理学这种分裂的状态时,也不要忽视这些分支领域的不断突破和进步不仅没有损害心理学反而促进了心理学发展的事实。试问心理学新理论、新领域、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不正是体现了其生命力吗?心理学的这种主客观结合,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和研究方法多样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能用某一种科学哲学或科学观来定性和整合心理学,研究者在对心理学进行整合研究时也应认识到,心理学或许有适合其自身学科特点的科学观体系,只是我们目前还未发现而已。在理解了心理学的特殊性和其当前的存在样态之后,我们就应该顺应心理学的现实状况,这样才能繁荣心理学、巩固其科学地位。我们认为,心理学在当代不仅没有必要进行整合,而且如果罔顾心理学的实际进行整合,反而会影响心理学的发展。

心理学既没有分裂,也不需要整合,心理学分裂与整合的问题或许只是心理学学术研究中的一个假命题。我们应该尊重心理学固有的天然的学科特点,让其以其固有的应然样态存在并以其应然的方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心理学的繁荣与发展。

四、结语

心理学是一门“顶天立地”的学科。心理学的“天”就是哲学、历史、文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心理学的“地”就是医学、生物学、物理学、生理学等基础的自然科学领域。心理学要存在于“天地”之间就要依靠这二者的相互协调和相互支持。我们认为,心理学“学派林立”和理论观点多样的特点,就是其立足的基础和应然的存在形式。心理学就应保持其多取向、多视角、多属性的特点,以一种开放和包容的姿态生存于“天地”之间并获得其应然之发展,而根本没有必要强行整合为像物理学、化学那样的统一科学。

〔参 考 文 献〕

〔1〕Stephen C. Yanchar and Brent D. Slife,Pursuing Unity in a Fragmented Psychology: Problems and〔 Prospects〔J〕.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1997, 1(3) , p.238.

〔2〕叶浩生.再论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J〕.心理学探新,2000,(02).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曾永志.“第三种文化”的哲学思考〔J〕.未来与发展,2003,(11).

〔5〕贾林祥.论西方心理学的价值取向〔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6〕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分裂与整合〔J〕.心理学报,1999,(03):4.

〔7〕杨玉芳,孙健敏.心理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

第12篇

关键词:传统翻译理论 当代翻译理论 译介学

当翻译理论的研究经过文化转向以来,从事文学翻译的译者面临的问题已经超越了“功能对等”而进入到一个新的层面,即文化之间的对话、协商以及如何协调因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冲突。例如,当把 “You are a lucky dog”翻译成“你是一条幸运的狗”时,很多中国读者可能会心有不悦,而把“绿帽子”翻译成“green hat”时,又有多少外国读者明白其中的隐义呢?由此看来,当代翻译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传统翻译理论相比,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本文中笔者将予以小议。

一、传统翻译理论的研究重心

传统的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只不过是语言运用的一种形式,跟文化的关系不大,主要需要掌握从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技巧,从而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忠实准确地表达出来。

传统的翻译理论主要是在语言文字中展开,围绕的中心就是“怎么译”的问题,不论是中国古代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依实出华”、“五失本”、“三不易”,近代的“信、达、雅”、“神似”、“化境”,[1]还是西方传统译论中的“不忠的美人”,“可译与不可译”,“直译与意译”,“归化和异化”理论,都默认一个原则,即“忠实于原文的翻译才是好的翻译”。在传统的翻译观中,由于受到语言决定世界观和思想的影响,翻译不能有丝毫的改动,原作者是主人,译者是仆人的观点非常深入人心,而“不可译性”的观点也往往是由主张“忠实于原文”的人提出的。

在20世纪70-80年代关于传统的翻译理论还有“有无之争”(即翻译研究有无理论,翻译理论有无价值)和“中西之争”(即西方翻译理论是否能适合中国的实际)。有人认为翻译就是实践,没有理论也不需要理论,中国历史上也并没有成系统的翻译理论。对于中国译论的发展历史,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案本”——“求信” ——“神似”——“化境”[2],然而这算不算是翻译研究的理论呢?总的来讲,传统的翻译理论更多地是在进行“术”的探讨,而当其上升到“学”的高度时,即完成了向当代翻译理论的转变。当前,翻译理论所处的文化语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翻译研究的内容和学界的译学观念也应当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也给传统的翻译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翻译理论的误区

误区之一: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这个转换应当完全根据原文,怎么能容许“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的发生呢?或者大家普遍认为“创造性叛逆”是由于译者不遵循原文的内容或形式,主观能动地改变译本的一种手段。这种想法有两个地方值得商榷,一是其忽略了客观实际和主观想法之间的差距,译者很可能主观上是想遵循原文的,但由于客观的操作和表达存在误差,或者是译者的理解和作者的表达有不一致的地方;二是由于文化背景,译入语读者的接受程度,译者不得不将原文中一些不符合译入语文化或译入语读者不能接受的部分加以修正,如晚清的《迦茵小传》翻译和文革时期王佐良先生翻译的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等等。[3]

误区之二:翻译理论的历史化研究,甚至鼓励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是否是对传统的翻译训练的挑战,并使翻译人员和工作的训练无所适从。实际上这种想法混淆了翻译的文化研究和翻译的教学及基础训练之间的关系。几千年的翻译实践把“忠实”作为一种原则继承下来,是值得现在及后来的翻译人员遵守的。但是当我们把这些翻译原则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来看,并且对于偏离这些翻译原则的现象加以解释时,我们采用的是描述性的研究方法,因此对翻译的研究和实践是两个层面的东西。

误区之三:翻译理论研究似乎与翻译实践脱节了,翻译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指导翻译实践,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也并不一定能作翻译实践工作,因此翻译理论研究是脱离实际的理论,是没有用的理论。这种看法实际上有失偏颇,因为从其他相关的学科来看,很多文艺理论家并不能创造出很优秀的文艺作品,而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并不一定能提出高深的理论。随着学科发展的精细化,我们不仅需要能从事翻译实践的治“术”的人才,同样也需要研究翻译理论,特别是超越语言,从文化层面治“学”的学者。不管什么学科理论,我们都不能一味地将其功能简单化,克服狭隘的“唯用论”,而将其推向更高的层面。

三、当代翻译理论的讨论重点

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使人们对翻译理论的关注点从“怎么译”转为“为什么译”,研究的重点也从“以原文为中心”转为“以译本为中心”,这给翻译研究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跨学科的理论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在美籍荷兰学者霍尔姆斯(James S. Holmes)发表《翻译学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之后,以色列翻译理论家埃文—佐哈儿(Itamar Even-Zohar)提出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成为翻译理论文化学派的奠基之作,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籍比利时学者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和英国学者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推动翻译研究完成了文化转向,并为翻译研究的跨学科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后来的翻译理论越来越多地借用解构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当代阐释学理论、后殖民理论、功能论、跨文化研究理论等,使翻译研究呈现出更活跃更多元的新面貌。[4]

由于西学东渐,当代翻译理论已是以西方翻译理论为主导,而国内的翻译理论并未脱离对翻译技巧或文本本身的阐述。当代西方的翻译理论,谢天振教授归纳为“三个突破”和“两个转向”[5]。“三个突破”是从怎么译深入到翻译行为本身的讨论,从文本研究到翻译行为的发起者、操作者和接受者的研究,将翻译置于宏大的跨学科和跨文化的语境中来研究;“两个转向”即翻译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的语言学转向和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转向。

在文化转向后的翻译理论研究,从不同的层面关注源语和本族语在转换的过程中信息和文化意象发生“失落、变形、增添、扩伸”[6],如翻译中译者有意的误译,已成为当今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翻译这样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已不再被视为仆从性的工作,更多的学者从翻译是主观能动的活动的角度去研究翻译活动是如何发生发展,如何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甚至给了原作第二次生命的。翻译可以对原文的风格、语言、内容等进行改写,使之符合译者自身国家的文化形式,在文化的对话和交流的同时,也在对文化进行过滤。翻译的过程也是译者介入的过程。翻译就是一种创新,一种变异。这说明翻译研究已经从传统的实证性研究走向了比较文化或文学的研究。

当代翻译理论的重心从语言转换向文化方面转移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即翻译内容的多样化。传统的翻译材料大多是宗教文本或科学典籍,但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演进,许多新的翻译材料出现,如流行小说、电影、广告、商标、新闻等,在这些译文中,对功能和文化的考虑因素是反而是第一位的,甚至鼓励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举个例子来说,在电影片名的翻译中,富有张力的四字词组更能得到观众的喜爱,所以“The Matrix”译为《骇客帝国》,“Inception”译为《盗梦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观念的更新和翻译理论的与时倶进是值得倡导的。

四、译介学与当代翻译理论

译介学(mediotranslatology)是由中国学者谢天振教授发展起来的一个译学理论,它属于比较文学理论下的一个分支学科,谢天振教授在其专著《译介学》中把译介学界定为:“译介学研究其实质是一种文学研究或文化研究,它关心的不是语言层面上出发语与目的语之间如何转换的问题,它关心的是原文在这种外语和本族语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它关心的是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作为人类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独特价值和意义。”[7]在理论探索方面,谢天振先生以比较文学理论为背景,高屋建瓴,主要有下列三方面的贡献:第一,他继承并发展了“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翻译中的变异,有意误译等,已成为译介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为前者既包括文学作品的中译外,也包括外译中,翻译文学史应该是包括作家(译者)、作品(译本)和事件三个要素的文学史,而后者文学翻译史是以翻译事件为主线,以译者为主体,考察译者的翻译风格、对翻译题材的选择,以及对本土文学和外来文学所作出的贡献等;第三,他还对翻译文学的国别归属上作了界定,认为翻译文学既不同于源语文学,又不同于译入语文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实体,并且应根据翻译者的国籍来确定翻译文学的国别划分。谢先生在这几个方面的理论贡献丰富和发展了译介学理论,使其具有了一个更加完善的理论体系。

在当代视野的译介学理论中,研究的中心问题已经超越了传统译论而进入到“创造性叛逆”的阶段。“翻译研究不仅积极肯定翻译中‘创造性叛逆’,更进而提出翻译对原文的‘不忠’是绝对的、必然的,而且这种‘叛逆’与‘不忠’往往携带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因而,翻译研究......转向以译者、译文为中心,将翻译问题语境化,探讨充满误读、误译的翻译如何影响目标文化(target culture),分析产生种种误译的社会历史、文化的机制。”[8]

但是大家会问道,甚至不少的学者也疑惑,是否译介学就是当代的翻译理论呢?笔者认为,当代翻译理论范围更广,包括了译介学等翻译理论,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一个纷繁复杂的理论体系,但就学科分类的理论框架而言,从1972年霍姆斯(James S. Holmes)发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标志着翻译学学科的确立以来,只有几十年的发展时间,在中国国内的发展时间就更短了;且或许正由于此原因,当代的翻译理论过于庞杂,尤其是对于中国的翻译理论而言,但凡涉及一点对于翻译的论述,即解释或归纳并于一种翻译理论。另一方面,从大部分翻译方向硕士生的论文来看,有很多的文章只是生搬硬套各种翻译理论来解释文本,并未吃透理论,大多理论也流于清议空谈,且以解释文本的方式来推动其理论的发展。且就译介学理论的归属而言,它仍属于比较文学影响研究中媒介学下的一个分支理论。因此,对于广大的比较文学理论和翻译学理论研究的学者来讲,仍然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参考文献:

[1]谢天振,《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中国翻译》, 2001年第4期,第2-6页。

[2]万涛,徐燕珍,《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钱钟书翻译思想》,《海外英语》,2012年第3期,第40-41页。

[3]穆雷,《也论翻译研究之用》,《中国翻译》,2012年第12期,第35-38页。

[4]谢天振主编,《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第3-5页。

[5]谢天振,宋炳辉,《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关于译介学研究的对话》,渤海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39页。

[6]曹顺庆主编,《比较文学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