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体育教学计划

体育教学计划

时间:2022-02-20 05:09: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体育教学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体育教学计划

第1篇

第一学期体育教学计划模板

一、学生分析

新的学期开始了,本学期我所带的是低段的班级,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年龄较小,接触的东西少,对他们来说什么都是新鲜的,他们都喜欢接受新知识,但是他们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缺乏耐心,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接受比较慢,特别是对某些协调性要求较强的东西,力量也比较差,男生活泼好动,组织纪律性观念不强,但表现欲强;女生和男生一样活泼,应多以游戏为主,在其中进行组织纪律性教育,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教材较为简单,内容主要有:体育基础知识、基本体操、田径类的跳跃和投掷(轻物掷远抛接球)、体操(团身前后滚动和前滚翻)、队列练习、走跑练习(30米和50米跑走跑交替)、基本步法练习。内容简单却是最基础的,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对于难度较大的项目,教师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应当适当降低动作难度,多加以引导,从学生基础能力开始培养,养成终身体育的好习惯。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习新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2、从基础锻炼做起,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注意培养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3、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基本队列的练习以及田径的各种走跑跳和投掷动作。

教学难点:学校体操动作。

四、教学措施

1、教师认真贯彻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精神,精心备课,充分上好每一堂课。

2、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要根据低年级学生自制力和理解离较差、情绪变化较大,而身心发育快的特点,多采用主题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3、多鼓励新生在课堂上大胆做示范,并提出问题,对这方面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

4、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保证正确的跑走姿势,并对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5、教师要将学过的知识,有机地穿插到课堂教学中去,以达到提高的目的。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小组,引导学生提高认识,做到优生优培,差生转化。

6、教师加强各方面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以理论指导实践,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总结经验教训。

五、教研专题: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六、具体的教学计划:

1、根据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教学任务,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和创新精神。

2、理论方面: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方法及体育运动常识、卫生保健等。

3、队列队形:主要学习集合、散开、稍息、立正、左右转法以及向右看齐等。

4、广播体操:一年级新生首先要学会广播体操,因此,学习广播体操是下半学期的重点。

5、技能方面:主要包括①走:各种不同姿势的走,直线走;

②跑:主要有直线跑,沿圆形跑,直线往返跑,接力跑等;

③跳:主要有双脚跳、跳圈,跳上台阶,跳绳,立定跳远;

④投:主要有对地投球,抛接球,投球进筐,投准练习等;

⑤技巧方面:滚翻等简单的柔韧素质;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体育(与保健)课程标准》的核心是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与时俱进性,开拓创新性,纲领性,方向性和指导性。而传统的体育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目标表述,是以教材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缺少明确的导向作用,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进行有序有效的做出客观评价。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要贯彻新课标,运用新理念。体育与保健基础知识,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课程,为了发展体育与保健的综合能力打基础。本学期根据体育《新课标》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性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

五六年级体育基础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中各学习领域“水平三”目标的规定及活动和内容的要求,针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而选编的,用以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活动实践,它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四年级的教学内容中,根据《课程标准》中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走和跑的练习中,主要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为主要学习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主要的内容围绕着学校的趣味运动体育项目进行开展教学法。

三、五六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学生生理发育的特点:

1、五六年级学生一般为11—13岁,属于人体发育的少年时期,总的说来,身体发育处于增长率高峰阶段,发育指标的增长出现第二高峰。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等指标男生均自10岁开始突增,12岁达到高峰;女生均自8---9岁开始突增,12岁达到高峰,因此,五年级学生相对比较,是属于身体发育的最高峰时期。

2、五六年级学生安静时脉搏均值比四年级相对减少;女生血压指标10岁时增长迅速;肺活量均值男女生都有递增但差异不大,12岁以后差距逐渐加大,男生大于女生。

3、五六年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均有提高,50米、立定跳远和50米乘8往返跑男生优于女生,差异非常明显;立位体前屈女生优于男生且差异明显;速度、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指标为五年级学生的敏感期,既关键发展时期。11---12岁时,灵敏素质发展也极为敏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较快。

4、部分女生月经初潮的年龄,恰好是女生素质增长波动起伏或下降的阶段。女生由于月经初潮的到来,引起生理、心理上的一系列变化,给女生素质发展带来一些困难。因此,五年级应开始对部分女生注意区别对待。

5、五六年级学生处于敏感素质发展即将交替的阶段,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的最佳发展阶段快要过去,力量、耐力等素质的敏感期即将到来。特别是大肌肉群的发展时期,也将向大小肌群同时发展的时期过度。五年级是素质发展的大好时期,相应练习的容量要大。

6、五六年级学生的心脏仍属于小学生的特点,脉搏频率较快,但心脏发育十分显著,已接近中学青春期的特点。因此,适当加大运动量,会使学生的心脏容积和心脏功能得到显著发展。

7、11---13岁的学生脑的重量已接近成年人的水平,大脑活动的机能也有显著提高,大脑兴奋机能也增强了,11---12岁平均睡眠9小时即可。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五六年级学生感知觉属于少年阶段的特点,但相对比较,五年级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阶段明确,感知事物的精确性也有所改善,因此,。身体练习时应相对提高难度和标准。

2、五六年级学生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发展,集中注意、专心致志的时间可达25分钟左右。注意分配能力也有提高,在注意腿的动作同时,还能注意到手或脚的动作,注意上下肢动作的同时,还能注意到重心的变换。

3、五六年级学生有意记忆在不断发展,开始由教师布置任务的记忆过渡到自觉的记忆。

4、五六年级学生已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仍然是同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因此,需加强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比较、分析,综合思维的能力。

5、女生在一起活动开始注意性别界限,。男性女性的性别特点明显地表露出来。集体意识显得强烈,与其他小组的对抗意识越来越强,喜欢与同学协作参加竞赛性的练习,愿意练习竞技运动中的一些基本动作,但仍十分喜欢游乐性、趣味性、活动性游戏。

6、自我评价意识逐步得到发展,愿意摆理由讲道理,智力和体力相结合能力得到发展,对老师的行为敢提出批评意见,对老师不公正的处理会有不满的表现。不愿违反规则,十分重视约定事项。

四、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是以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引导学生养成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和体验运动的技术和技能,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形成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教学主要措施

(1)从游戏、竞赛手段人手,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养成自觉的锻炼的习惯。

(2)用激烈教学法提高每位学生学习信心。

(3)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使学生有新鲜感。

(4)抓住重难点,各个击破。

六、教学计划安排:

2020学年秋季学期教学计划表

学科:体育

班级:五年级

序号

教学名称(项目)

教学时间

周次

星期

节次

1

行为习惯养成

1

9

1至4

3至5

9节

2

队形队列

2

9

7至11

1至5

9节

3

复习队列

3

9

11至18

1至5

9节

4

基本体操及队形

4

9

21至30

1至3

14节

5

广播体操、游戏

5

10

11至16

1至5

12节

6

素质训练

6

10

19至23

1至5

9节

7

50米跑

7

10

26至30

1至5

9节

8

前滚翻

8

11

2至6

1至5

9节

9

后滚翻

9

11

9至13

1至5

9节

10

接力赛

10

11

16至20

1至5

9节

11

长跑练习

11

11

23至27

1至5

9节

12

立定跳远

12

11—12

30至4

1至5

9节

13

乒乓球

13

12

7至11

1至5

9节

14

游戏课

14

12

14至18

1至5

9节

15

短跑练习

15

12

21至25

1至5

9节

16

期末考试

16

12—1

28至1

1至5

9节

教务主任:黄广海

任课教师:周林纳

2020.10.10

2020学年春季学期教学计划表

学科:体育

班级:六年级

序号

教学名称(项目)

教学时间

周次

星期

节次

1

行为习惯养成

1

9

1至4

1至6

9节

2

队形队列

2

9

7至11

1至6

9节

3

基本体操及队形

3

9

11至18

1至6

9节

4

障碍跑游戏

4

9

21至30

1至6

14节

5

广播体操、游戏

5

10

11至16

1至6

12节

6

素质训练

6

10

19至23

1至6

9节

7

50米跑

7

10

26至30

1至6

9节

8

前滚翻

8

11

2至6

1至6

9节

9

后滚翻

9

11

9至13

1至6

9节

10

接力赛

10

11

16至20

1至6

9节

11

长跑练习

11

11

23至27

1至6

9节

12

立定跳远

12

11—12

30至4

1至6

9节

13

乒乓球

13

12

7至11

1至6

9节

14

游戏课

14

12

14至18

1至6

9节

15

1分钟跳绳

15

12

21至25

1至6

9节

16

期末考试

16

12—1

28至1

1至6

9节

教务主任:

第3篇

五年级第二学期体育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十七大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体能为目标,以学生年龄特点为依据,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课程改革精神,把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身体,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能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开发潜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五年级有四个教学班,共有学生近200人。在四年级经过了刻苦的锻炼,在五年级又经过细致的指导,学生整体身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体育活动中相关的技能技巧都比较熟练,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上体育课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转变。

三、任务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掌握队列队行,并且能灵活地根据口令进行站队。

2、使学生熟练掌握50米、100米、200米、800米、立定跳远、实心球、跳绳、跳高等项目的技术要领和技巧。

3、掌握基本的体育基础知识,明确体育锻炼的作用,在锻炼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断巩固和提高。

4、进一步增强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方法措施

1、精心备课,认真上好每节体育课,按时完成体育教学常规。

2、加强体育课课堂教学的质量,使每一节课都上的有意义,学生有收获。

3、合理使用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加强学生体育活动技巧的教学。

4、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训练,以强化学生的体质。

5、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

6、加强对体育课的安全教育和学生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

五、活动安排

二月 复习基本的体育课知识及队形队列

三月 跑的训练,主要是提高学生速度

四月 跳的训练,提高学生爆发力

第4篇

1.对体育活动有兴趣,能参加做操、游戏、玩球等体育活动。

2.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比较协调。

3.能积极参加并适应多种有合理密度和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充分活动身体,养成运动习惯。

4.各种基本活动协调、准备、灵敏。有一定的耐力和速度,姿势正确。

5.能手、眼灵或、协调地操作材料和工具,如使用订书机、安全图钉、起子等。

6.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集体活动时能注意安全。

(二)、活动安排内容

九月份

1.《徒手操》

2.《狡猾的狐狸》

3.《切西瓜》

4.《猪八戒搬西瓜》

5.《守菜园》

十月份

1.《蚂蚁搬家》

2.《捉蚂蚱》

3.《打野鸭》

4.《铃儿响叮当》

十一月份

1.《收萝卜》

2.《小猴搬家》

3.《小兔子运货》

4.《支援前线》

十二、元月份

1.《捉数字》

2.《结冰》

第5篇

关键词:雾霾阴雨环境;小学体育;影响;教学方法

引言:近几年来,随着污染的加重,雾霾阴雨天气也越来越多,与文化课不同,体育教学主要是在课外开展,一旦遇上了雾霾阴雨天气,那么体育课程便不能正常开展,如此一来,便会影响体育教学计划,同时也会影响体育教学目标。倘若教师不顾雾霾阴雨天气,执意在外上课,那么便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雾霾阴雨环境下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颇大。为了实现这一问题的改善和解决,教师必须制定出雾霾阴雨天气下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科学方法,进而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达到增强学生体质,保证学生健康的目的。由此可见,探讨雾霾阴雨环境下正确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措施的重要意义

一、雾霾阴雨天气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

(一)扰乱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

教师会在学期开学之前制定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而雾霾阴雨天气的出现会扰乱教学计划的设计与实施。虽然部分的学校也会在室内体育场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但由于场地有限、器材也有限,且很多的教学活动无法正常的开展和执行,进而导致原有的教学计划被扰乱,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进度,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是,会影响学生的体质的增强和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影响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功能

体育教学的本身目的是为了达到增长体育知识、习得体育技能以及锻炼身体和增长骨骼的目的,而阴雨雾霾天气下,部分的学校和教师不得不停止开展小学体育教学课程,从而严重地影响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落成。部分学校虽然会在室内开展但受器材和活动空间的影响,室内开展效果也比较差,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未能达到体育教学所本应该达到的作用和目的。

二、雾霾阴雨天气下科学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方法和措施

(一)结合天气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每个学期前,教师会制定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但那时是无法充分地考虑到天气情况的,因为阴雨雾霾天气具备不可抗拒性,没有办法事先对其进行科学预报,但是在每个月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教师却可以结合当月的天气情况对教学计划进行科学的调整,倘若雾霾天气和阴雨天气比较多,那么则要结合学校的室内环境对不同的级别的学生的体育课程开展良好的规划和设计。如果是活动空间和活动器材有限,那么也可以通过串课、调课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保证各个班级都能够在室内上体育课。同时,还要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调查。尤其是一些本身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学生要格外注意,要设置有效的防护措施,全面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安全。

(二)加大室内活动空间,增设体育器材、设施

目前在开展教学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校都会存在一到雾霾阴雨天气便停止体育课的现象,而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室内的活动空间不足以及缺乏相对应的体育器材和设施的建立。而事实上,对于学校来说,无论是否有阴雨天气,学校都应该做到未雨绸缪,尽可能地加大室内体育教学活动空间,并购买和增设相关的体育器材和体育设施。如此一来,即便是逢上阴雨,雾霾天气也并不可怕,可以由室外教学转到室内教学,不影响教学计划的执行,也不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而全面保证小学体育课程的正常开展与执行。

(三)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体育课程教学功能

除了要做到以上几点之外,还要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地发挥体育课程的教学功能。雾霾天气本身就会对学生的情绪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此一来,教师更要实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充分地创新体育课程,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比如说,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游戏,例如在室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模仿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开展相关教学游戲,既可以达到热身和锻炼身体的作用和效果,又可以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可以设置一定的教学竞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踢毽子比赛、跳绳比赛、青蛙跳接力比赛等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比赛的设置,也可以全面的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另外,也可以设置小组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的成员围成一个圈儿踢毽子,倘若毽子落地,则算这一小组输,哪个小组踢的时间最长,便可以获得最终的胜利。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改善室内教学的氛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和体育合作精神,可谓是一举多得。

第6篇

(一)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理念转变。现代教育技术立足于服务学生本身,对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特征的关注比较多,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方式更加有利于变革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传统教学理念主张学习和训练应当服从教师的安排,个体服从集体,但是这种教育理念容易造成忽视学生个性特征,从而是一些有条件成长为更优秀的学生得不到重视。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他们也是出于被动状态的。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从学生本位出发的观点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突破传统窠臼。

(二)丰富了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来说也具有丰富内容的关键作用。体育教学对教育技术的要求较高,而且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个体情况的不断变化也非常容易造成当下教育技术的滞后性。因此不断创新和吸收新的教育技术对于学生的成长,和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不仅包括教学方法,同时还包括科学的教育理念,这对体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提升教学实效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二、体育教育改革中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地位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技与教育理念融合的最新成果,它是在总结当前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的革新。因而其中包含了对传统教学经验的反思和继承。从这个角度上看,现代教育技术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体育改革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也起着强有力的反作用。从源头来看,体育教学改革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动力,正是因为改革的现实需求才推动教学科研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在这样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教学技术的自我发展。从这个角度上看体育教育改革与现代教育技术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能够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最新需求,不断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的效率,同时也是最能够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素质,这对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他也成为体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为此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应当及时了解和注重体育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以最新成果和环境因素充实教学改革。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可行性

(一)高校建设过程中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设施提供了物质基础。近年来我国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不断提升,其中硬件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日益提升,这对教学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体育教学无论从场馆建设还是师资力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对当前的教学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行十分有利。而且这对教学计划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教学计划和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的普及和推广过程中具有高度可行性,高校硬件设施建设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物质保障。

(二)高校教育软实力的提升更加有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和普及。我国高校在经历了高速规模化扩张之后现已转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同时这也对教育教学技术的应用起着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高校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不断拓展,教师在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上的提升有效的推动了高校教育软实力的积累和加强,同时这些教育教学技术的更新对整个学校的发展也起着更加有效的推动作用。这对教育和教学计划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兴趣起着非常有效的作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学生积极性不高,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感兴趣,学习和训练从而也长期处于低效状态。因此这种形式对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形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这对教学计划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且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最能体现教学过程的完善程度的。现代教育技术首先是立足于学生需求,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传授。因此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激发学生兴趣。

(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现代教育技术是服务式教学理念的产物,他主要是通过发挥教学辅助措施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学习“铺路”。让他们更好的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的体育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他们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和步骤,同时也对他们教学计划的发展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基础。因此这种教学方法和计划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了基础性影响作用,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学生未来的综合素质培养。

(三)对于完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有重要作用。教学管理制度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教学体制下教学管理制度繁杂,人为因素较多,容易出现失误,因此对教学效果起着负面影响。但是现代教学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这种现象,以现代技术代替传统人力,增强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效率。另外,高校体育教师一般承担着体育专业和全校体育公共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人力有限的条件下教学任务的繁重对教学效率产生不利影响,而现代技术的应用将教师从重复性的简单工作解放出来,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对整个教学计划的设施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7篇

摘 要 本文首先从体育教育过程管理欠缺灵活性、体育教育管理计划与新型教学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体育教育管理难以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全面、体育教育档案管理相对滞后四方面分析了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从转变管理理念并提高重视程度、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三方面对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体育教育管理 问题

体育教学管理是按照体育教学规律的特点,对体育教学工作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监督的过程。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质量管理是体育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因此体育教学管理是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实行全过程性管理。

一、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体育教育过程的管理欠缺灵活性

通过总体分析发现,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制度是科学管理思想的制度,是一套基于以管理者为本位、以教学控制为中心的制度,其最大缺失在于刚性过强而灵活性不够,导致柔性不足。以体育三自主选课来讲,教务部门规定选择的人数少于规定人数便不给开设、一个学期学习中途不允许转项学习,这就情况充分表明:有很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时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关键阶段,并没有真正地选择到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而这源于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硬性规定,故限制了部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自由学习的爱好。

(二)体育教育管理计划与新型教学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长期以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导致了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计划与新型教学目标之问存有的差距。具体是高校的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教学工作指导性文件,它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结构,体现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和质量要求,是整个学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依据。但是现阶段,高校的体育教学计划并没有真正实践了五个终身的新型的教学目标,仍然是传统的教学目标。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高校体育教育规章制度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三基”教育或者以竞技体育为主线的课程模式仍然是教学计划的主体内容。

(三)体育教育管理难以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全面

体育教学偏重于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而忽视管理结果的评价和分析,这样的情况在高校普遍存在。一直以来,体育教学计划中的授课内容与授课学时的矛盾比较突出,现有的课时量一般难以保证规定的教学项目内容的完成。教师被迫在几个教学目标中进行选择,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或以教学质量为主来达到对其教学目标的实现。这样导致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缺乏合理的控制指标。自然也就导致了对部分体育教师评价的存在些许不合理现象,难以得到体育教师们的认同。

(四)体育教育档案管理相对滞后

教学档案是衡量高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高校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档案管理是一种教学信息管理,它能反映工作的全貌,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是进行体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材料。但是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对这方面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声像资料就更为稀少,对新教师快速了解体育教学规律,掌握体育教学方法,显然是不利的。

二、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转变管理理念并提高重视程度

要实现提升高校体育教学管理的效率,首先需转变管理理念。领导与相关部门的重视不够,不仅导致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建设不足,而且还会致使高校体育管理部门停止工作。因此,要真正提升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效率,就要求相关领导部门对体育教育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要从观念上真正地认识到大学生的培养不仅是知识的获得、智能的培养,而且还是健康体质的获得,认识到健康体质是大学生开展其他学习的基础和保证,进而从思想上对体育部门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其工作的质量进行严格的考察。其次,要从资源上尽可能地给予照顾,为体育设施的建设、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手段的建设、管理制度的落实等提供资金和物质保障。最后,还应制定严格的高校体育教育管理考核办法,并认真落实完成

(二)高校体育教育管理应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高校学生,他们是发展中的社会个体,身心尚未成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我们应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有依据地进行教育改革与探究,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方法,制定出适合新时代学生的学校体育管理方法和教学模式,采用丰富多彩的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性的一步。

(三)高校体育教师应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管理应摒弃教师必须按照大纲按部就班的教学,学生必须按照大纲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的这种方法。体育教师不应该是严厉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而是教给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来选择。教师的经验是学生学习并借鉴的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对体育学习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无形之中养成了从事体育活动的习惯,从运动之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不仅丰富了课余生活,而且陶冶了情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工作,对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管理才能得到实效。面对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复杂化发展,高校只有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才能推动高校体育教育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 常平,马昆,马钊.学校体育教育管理工作方法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08):134-135.

第8篇

【关键词】分层施教模式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一、分层施教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分层施教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生长环境差异、体质差异以及运动能力差异,合理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将其与学生的实际体育运动需求密切结合,能大大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坚持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相比,分层教学注重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级,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促使每个学生得到良好的提升。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吃不饱”和“吃不了”等问题,基础差的学生感到学习吃力,基础好的学生觉得简单、枯燥,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模式与教学本质规律相吻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身心发展特点,适合高中体育教学。

二、分层施教模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要想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分层教学模式,首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学生的兴趣和基础,从而为分层提供客观依据。笔者建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其中涉及体育特长、身体素质、学习要求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初步、客观掌握学生的基础体育能力和兴趣爱好。然后对学生的体育技能以及身体素质进行专项摸底研究,建设初级资料档案。在上述数据的支持下合理分层,并结合学生们的基础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与训练目标。

2.依据个体差异制定教学计划。

教师在综合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发展空间合理分层之后,还要制定每个层次的提升目标。进行目标任务分解,从而全面提升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以及体育训练的针对性。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安排针对性教学内容。处于低层次的学生,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必须帮助他们打好基础,进行较多的基本动作训练;处于高层次的学生需要进行优势科目训练,从而更好地挖掘他们的体育特长与体育潜能。以男子1000米田径教学为例,这项体育训练是增强学生体质、训练学生运动技巧的重要项目。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刚开始很难达标,教师就可以适度放宽标准,让学生保持在4分45秒左右。然后根据标准制定学期目标为4分45秒,学年目标为4分40秒。循序渐进,学生很容易找到成就感,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达到体育练习的标准,还能迅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还能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找到体育的快乐和运动成就感,开始享受运动。而对于有着跑步天赋、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就应该严要求,制定学期目标为3分25秒,学年目标为3分20秒,并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技术型指导,进一步帮助学生突破自己。再以乒乓球教学为例,针对低层次的学生,需要从基础训练开始,从握拍开始逐步分解动作,教师规范示范,让学生扎实掌握接球、发球的基本动作要领,逐步掌握分解动作,通过练习,灵活掌握。针对高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自由训练或通过比赛激发他们的锻炼欲望。还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跟高年级的学生一起训练,向更高层次的学生学习。教师还需要观察他们的不足并适当指点,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

3.分层评价。

教学评价是日常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分层教学也需要制定针对性评价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不同,进步和成绩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机制,从而更好地起到指导和激励的作用。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教师需要综合他们的基础合理评价,肯定这部分学生的进步和努力,鼓励他们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不断练习。层次较高的学生,教师需要提出更高的标准,戒骄戒躁,更好地引导学生向高层次迈进。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层次学生的进步,多利用诊断性评价、发展性以及过程性评价,保证评价的多元化和层次性,充分发挥评价激励作用。

第9篇

论文摘 要: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建和谐关系才能称得上是真教育。为此,要正确认识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方面、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落实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实施策略。 

 

师生之间的交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教育性的交往,这种交往作为教育手段不仅能传授知识、技能和练习方法,促进身体的发展,而且可以改变学生的性格,加强师生之间的互相理解,增强亲近感与情绪共鸣。正如陶行知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从内心深处来构建和谐关系,才能称得上是真教育。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缺乏纪律性、吃苦耐劳精神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坚强不屈的人格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决不能少,尤其在我们的学生时代。”但是,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大多都存在着心理素质不过硬,存在着害怕吃苦的现象,导致他们从主观意识上不愿意参与身体锻炼和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因为害怕吃苦,而逃避体育课堂上的一些身体练习,就算是参与了,也是出功不出力,更不要说达到健身的效果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勇于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意志品质在学生中体现得越来越薄弱,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表现为做体育动作时怕苦、怕累、怕脏,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缺少吃苦耐劳精神。 

2.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陶行知先生提出:“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有些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很高,但是自身条件有限,对运动技能的接受水平低;而有些学生虽然身体素质较好,对运动技能接受很快,但是对自己不喜欢的运动却缺乏一定的热情,也就更谈不上效果了。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动作的协调一致、动作的规范,但是对学生之间的差异却有所忽视。因此,在体育课上,往往会出现一部分学生消化不了,而一部分学生却又感觉学得东西太少,给整堂课的教学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对于学生来说,家庭教育背景、个人性格的不同也会对其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摩擦。这些矛盾如果不认真加以处理,也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实施策略 

1.体育教学要注重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 

教学活动是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两者之间的交往应建立在尊师爱生、情感和谐的基础之上。而当前我们的体育教学,仍存在着学生被动接受、被动参与身体练习的现象,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了压抑,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很难得到体现和发挥。因而,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就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咱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对象充满热爱,自始至终地关心和爱护他们,特别是对一些身体素质相对较弱的学生,更不能急于求成,应常给他们以帮助和鼓励,让他们主动克服自卑感和压抑感,使他们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自身能力和自信心得到展示和提高。 

2.体育教师要加强体育教学中人际关系的协调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特长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内容的选择看起来是教师的事,实际上也涉及学生,尤其是课时计划,它是需要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如对于一些技术复杂、对身体素质要求比较高的内容,可以预先征求学生意见,采取何种方式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等,积极采纳学生的建议后,教师再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高涨,学习效果就会更好一些。选择学习内容时,应尽量让学生有多种多样的接触机会,以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和交流。 

3.加强学生对人际关系的培养 

组织教学是体育教学的关键,如果学生能针对教师组织教学和效果上的不足和偏差,友好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那对改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都会起到促进作用。作为高中学生来说,要积极参与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内容的完成,要有分析的对教学计划和内容进行合理评价,不断补充和完善教师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组织练习、训练和比赛,不仅可以改善师生关系,锻炼自己的能力,还能促进学风和加强团队合作的协调发展。课堂上学生可以协助教师检查、评价教学的效果,并帮助教师布置场地、器材,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教师与学生或学生与学生的冲突等突发事件,学生应积极参与解决,真正实现体育教学课堂和谐共进的人际关系。 

高中体育教学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不断探索,采取积极的措施,抓住问题的主要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文艺.体育训练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国成人教育,2008(3). 

[2]章晓茹.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天津教育,2009(1). 

第10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锻炼习惯;学生

一、教育者的有效定位

体育教学要达到教育效果,必须要让我们的体育课程真正有效。体育教学能否达到效果,一方面取决于客观的标准判断,另一方面也和老师的教学价值观和目标相关。老师的教学目标不一样,教学效果就不同。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体育教师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的掌握,但学生的真实想法老师却完全不清楚。新课程对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规定:学校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身心健康目标以及心理健康目标。我们的体育教学必须要让这几个目标都有充分的发展。体育教学要实现有效性,就必须制定一个合适的体系,教学目标明确而且让学生爱学。体育教学要真正有效,首先要解决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体能得到提升,习惯得到培养。教育的所有教都是为了学生的学,这样就要求我们的体育老师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体育教育的效益主要体现为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满足个人、家庭与社会的需求。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益,必须进行改革。贯彻落实好新课程标准,就必须要让体育老师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让学生自我反思。只有这样,体育教学才能真正有效、高效。

二、教学目标要坚持“长效”

我们的体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学效果的时断时续,经常会在一段时间内有效,而且还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学生的各种运动习惯都能很好地保持。但可能过一段时间后,又会恢复原样。有些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缺少链接,这就涉及到“长效”问题。顾名思义,“长效”是指“可长时间内发挥效力”。教学中的“长效”应是指我们的教学要求要让学生得到“内化”,真正使学生形成动力,养成品格。学生需要在体育学习中做到自我反思、自我感悟、自我升华,知识的梳理、现象的总结、规律的把握等都是学生自己需要做的事,我们的老师应该是“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三、培养孩子的锻炼习惯

我们以往的教学体系、教学目标,都是比较重视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特别是运动和锻炼习惯的重视不够,甚至有的老师根本就不在乎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实际上,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以及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才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几个因素,如果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难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如果学生对个人的身体状况有足够的重视,并且坚持一定的运动锻炼,他们会更积极地参加运动锻炼。例如,现在有不少体型偏胖的孩子,不爱运动,当老师跟他们谈到跑步,甚至只是散步,他们都会反对和排斥,又何谈运动能力、运动素质,更不用谈耐心教育和团队配合了。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现在的孩子都比较喜欢投篮和玩一些小游戏,老师可以把篮球教学和捉迷藏等小游戏结合起来,孩子们一旦玩起来就不会觉得枯燥、乏味。这时候,老师再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设计,分别进行投篮、运球及传球的训练,这样孩子们不自觉地进行了有效的锻炼,也培养了自己的运动兴趣,教学效果必然就不会差。因此,体育老师必须转变观念,让学生在体育教学里边玩边学,主动地培养锻炼习惯。

四、严格执行体育教学计划

(一)科学的教学方法

体育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体质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体育方式,而且精心设计能提高孩子身体素质的运动。体育老师要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提高锻炼的效率,让学生在平时的运动中也能运用到这些方法。

(二)良好的锻炼习惯

良好的锻炼习惯,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加强相关的训练。良好的运动习惯,是意志与毅力的结合,只有经过系统的、有规律的训练才能养成。教学计划要结合学生的年龄、体能、技能、健康状况和心理素质等具体的情况,然后按照计划严格执行,坚持不懈,反复训练。体育教师应该经常督促检查学生,鼓励学生不灰心,不急躁,不盲目,并且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习惯主要都是后天养成的,需要外在力量的干预。体育老师应该从小处着手,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培养和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中学;体育;游戏;合理;运用;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0-0071-01

将游戏融入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可以增强体育课的趣味性,能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这不仅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而且能使体育教师更加顺利地实施教学计划。中学生的课业相对比较繁重,将游戏这一元素和体育教师的教学计划相结合,能很好地缓解和释放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同时还能放松身心,增加锻炼的机会,对中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立足教学目标,融入趣味游戏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融入一个新的元素需要体育教师们进行多方面的考量。游戏的选择,一般要考虑内容的多样性、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所选游戏应该具备怎样的特性、学生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能有哪些收获等。游戏的规则、安全性,也都需要体育教师在游戏进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游戏本身具有非常大的趣味性,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尤其是青少年,对游戏更是热衷。将游戏与中学体育课程相结合,无疑会增加学生们上体育课的欲望。但是,体育教师也应选择与教学计划相互配合的游戏,不可胡乱选择,以致达不到教学目标。游戏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每次上课前体育教师都应该选择出符合此次教学目标的游戏,游戏规则的熟知,游戏内容的开展,游戏道具的准备,游戏效果的评估,这些都需要体育教师提前想好,以便使游戏顺利开展。

二、实施教学计划,开展趣味游戏

趣味游戏在中学体育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将趣味游戏合理运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来,不仅可以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这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今后的体育教学将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体育教师应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十分清楚,应该使学生通过本节课掌握哪些技能,收获什么感悟,这样才能使每节课的游戏具有针对性。例如,某节课的训练内容为长跑,部分学生对长跑这个运动项目可能非常抵触,因为长跑不仅需要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有时十分枯燥无趣。一般在上课时,体育教师会要求学生自行围绕操场进行长跑。有些学生一开始还能坚持跑下来,但是后来可能就直接走起来或坐在跑道边上歇息了。长此以往,不仅教师没有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而且学生们的身体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身体素质没有得到提高,这样教学效果就十分不理想。为了很好地完成该节课的目标,应将游戏元素加入该节课中,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一种抱团的游戏方式进行长跑。在长跑的途中,体育教师可以任意报出一个数字,跑步途中的学生要按教师所报数目围成一组。如有人没有围成组,则到队伍最前边带跑,再由这个人报出下一个数字,然后再循环进行。将这一游戏加入长跑训练课堂中,可以使学生不再只专注于长跑本身,而是将注意力放在游戏当中。学生不仅不会感到累,而且还很愿意加入到长跑的队列中来,这不仅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学生们的身体素质和积极性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另外,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应该注重互动,教师不应当只在课堂上指挥学生做什么,而应当与学生们相互配合,并在配合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三、评估教学效果,丰富趣味游戏

游戏的加入使原本可能有些枯燥单调的体育课变得富有生气,学生们在课堂上也越来越活跃。但是,教师也应该时常关注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状况,评估游戏的加入对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且也不应只注重于游戏本身。游戏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体育教师不应本末倒置,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学生们在体育课上应该获得的技能。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量。第一个方面是将在课堂上加入游戏之前和加入游戏之后学生们的各项体能指标绘制成折线图,对比两个折线图的变化趋势,分析将游戏元素融入中学体育教学课堂对学生们身体素质的影响。第二个方面是在学习课堂上测试学生们的压力情况,因为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缓解和释放学生们在学习当中面临的压力,使学生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全身心的放松,避免因精神压力过大而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可以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通过对学生们的答案的系统归纳与分析,得出当前学生们的心理压力情况。并与之前在体育课上未加入游戏时的学生们的心理压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游戏的加入对学生们的心理压力情况的影响。

四、结束语

将游戏科学合理地运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生们上体育课的兴趣,使更多的学生不再感到单调,积极地加入到每一个游戏中,全身心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心理是放松且愉悦的,身体也在全方位地动起来,这对中学生身体素质与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将游戏与中学体育教学结合起来,在教学方式上也是一种创新,极大地推动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宁.游戏在中学体育课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06).

第12篇

摘要:规范体育教学管理、探索管理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随着新课改的继续深入,许多农村中小学校、尤其是偏远乡村学校的体育教学似乎未能同时跟上改革的步伐。文章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负面现象,提出了管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102-01

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主体部门是学校教导处,但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师人数相对较少,有的较偏远的小规模学校甚至根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学校教务处对体育教学和体育教师的管理,不少都处于松散甚至缺失状态。这种疏于管理的体育教学,其实质是未能将体育放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有地位,未能确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一、中小学校疏于管理,给体育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1.学科认识偏差。新课程改革以来,“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它既是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教育的需要和教育的宏观战略目标,但“重智轻体”等传统教育观念仍在潜意识地影响着学校、教师对学科价值与功能的认识,并使之或轻或重地发生偏离,从体育课的开课率和开课节数来看,远不及“智育”学科。

2.体育教师被“另类”对待。部分学校领导和其他学科教师对体育教师很漠视,其主要表现在:学校在业务进修、推优表模、职称评定等方面往往倾斜于“智科”教师;对体育教师的工作缺少合理、科学的评价;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认可度也不高,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工作的信心和职业认同感。

3.体育教学流于形式,课余活动严重不足。体育新课标的施行情况是反映体育教学规范化和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而教案和教学进度则是体现体育教学的规范化和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在许多农村中小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根本就没有教案,即便有也是应付检查的“应景”之作。此外,体育课还经常被其他学科侵占,课余体育训练活动除了“两操”,如果没有比赛任务,平时的课余活动开展都严重不足。

4.体育经费投入偏低。学校体育经费在学校预算内事业费、公用经费中所占有的比例极小,校均、生均体育经费城镇高于农村且差异相当显著。

二、规范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1.提高认识,明确体育教学管理的工作特点。教导处是体育教学管理的实施主体,是各科教学计划的组织者,又是执行者与控制者,既承担着教学、科研的重要任务,又要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体育教学管理同样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在管理的内容上有人(教师、学生)、物(场地、设施、器材)、财(经费)、资料(教学文件、图书等)、时间(教学进度、课程表、考试)等,其中如任有一项协调失当,都会影响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导处既要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体育教学的工作计划,体现学校体育的质量要求,又要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强化教书育人环境;既要通过对教学条件、教学状态、教学效果等进行准确、全面、科学、规范的管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还要把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总结报告、教学检查结果、反馈信息等及时归类建档,保证教学资料的完整性,并使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同时,教导处还要协调同学校其他管理部门的工作关系,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保障,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总之,体育教学管理是一项集综合性、连续性、及时性于一体的管理工作。

2.健全制度,完善体育教学过程质量管理。体育教学管理必须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和实际,制定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改革、教学评价与考核等方面都作出具体规定,并明确各类人员的岗位职责,使各个相应环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制度上规范体育教学行为。同时,严格执行计划和各种规章制度,对体育教学从教学条件、教学秩序、教学过程、教学状态、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评议、检查和监督,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从而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