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合同管理创新

合同管理创新

时间:2023-04-24 08:54: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合同管理创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合同管理创新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是最常见、最典型的工程项目类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从20世纪 80 年代开始,在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鉴于这种情况,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 不断深化项目管理体制改革。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1)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

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亟需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现有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才能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3)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必然要求我们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原则

3.1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使生产力三要素很好、 有效的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使之发展,这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所应遵循的原则。

3.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竞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深度上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方案

4.1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通过向广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促进管理人员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施工管理部、工程技术部。市

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 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 施

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 质量、 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 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 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实践证明,现有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与我们预期的目标基本一致,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初步实现转换, 并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4.2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其中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 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必须逐步建立健全一套项目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规章制度,其内容包括:明确项目管理责任人及建设承包公司与各施工生产单位的管理责任,规范项目管理行为,制定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等,促进项目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4.3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大机制

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 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 “公平、 公开、 公正”的原则,在竞争淘汰的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使机构保持旺盛活力。第二要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各项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奖惩,促使人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 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第三要建立约束机制,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项目管理将会失去控制而难以为续。在党政工作、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四要建立监督机制,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切实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责任追溯系统,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

4.4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把公司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中心,负责合同成本目标的总控制。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要对职工进行质量重要性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开展质量宣誓活动,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用铁的手腕,铁面精神和铁的纪律来确保施工质量。在对质量事故责任者进行严厉处罚的同时,设立

高额奖金,用以奖励工程质量好的单位和个人。为更好地发挥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的监察作用,提高质检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建立施工质量档案管理系统, 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

4.5强化安全文明施工

落后的安全技术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已成为阻碍国家基本建设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建筑行业应当始终把 “安全第一”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经营方针,树立 “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 的指导思想, 全面开展“事故零目标” 推进活动。

5结束语

第2篇

(1)完善规章制度的重要途径。企业实现管理创新是完善规章制度的重要途径。企业的管理需要各项规章制度的保障。然而,很多时候,企业的规章制度并未发挥更加明显的作用,究其原因在于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努力符合市场转型趋势的前提下,必然要对规章制度进行革新和完善,使规章制度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

(2)强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企业实现管理创新是强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企业的发展目标需要员工的共同努力来实现,而且强化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实现管理上的创新,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手段,从而预期的创新效果就会得到巩固。

(3)转变工作态度的重要契机。企业实现管理创新是转变工作态度的重要契机。企业员工之所以出现工作态度不积极、工作方法简单粗放、工作效果明显等问题,根源主要还是在于企业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员工创新意识存在瑕疵,企业员工自身素质还不适应企业和社会创新发展的新需要,这既与市场转型的客观背景相背离,也不利于企业管理的深入发展。因此,企业实现管理创新,员工才能重新审视自身的工作岗位及工作状态,才能懂得优胜劣汰的真正含义,从而积极地面对工作。

二、企业管理创新现存的主要问题分析

(1)企业管理创新目标不明确。无法真实有效的实施创新举措。企业的管里涉及的方面很广泛,它包括质量管理、财务管理、人才管理和生产技术管理等等。工作中只是响应国家对企业要求改革创新的口号依然按部就班地做着旧思想旧经验旧套路。这样的管理创新改革就像没有领队的羊群,看着是一个整体很强大,却不知道下一步的方向到底是哪里。

(2)管理模式比较僵化。管理模式比较僵化,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主要表现在很多企业习惯于家族式的管人、管物、管事模式,认为只要看住人、管住活就行了,对于资本运作、资产重组、资源配置等新的管理方式不熟悉、不会用;一些企业对上市融资、品牌培育、产权重构比较陌生,很多企业只抓眼前、不抓长远,缺乏战略管理意识和相应的制度安排;很多民营企业还采取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采取一竿子插到底的行政化管理,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无法做出相应的决策,时常出现问题甚至丧失市场;不善于采取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不采取职能事业部授权式的管理,减少管理层次,降低管理幅度,提高管理效能。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多数企业不重视信息技术在管理方面的应用。

(3)没有企业管理创新的环境。严重缺乏对实施创新改革理念者的奖励措施。好的企业管理创新环境对一个企业管理创新改革有很大的帮助,从而进一步可以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优势,我国虽然出台了一部分有利于企业管理创新的相关法律和规定,但是相对于国外的环境还是有一些不足,我国政府更多的是采用宏观调控,有时候通过行政手段这样直接限制了企业的管理活动。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现在有一些企业已经建立了创新管理制度方面的激励措施和方法,但是不够详细也没有完全贯彻和落实相关规定,如此一来就如同一张白纸没有任何规定和约束力。

三、企业管理创新措施探讨

(1)完善“四大”体系。加快完善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大力培养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争取国家重点工程、科技重大专利、科技计划、产业化项目和应用示范工程,充分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管理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研发能力和管理能力,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与高水平的科研院所、高校的研发合作,培育一批高新技术领航企业、科技和管理创新标兵企业、科技孵化成功企业,建立行业龙头企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着力打造科技创新孵化器,加快建设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信息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培训、管理咨询等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科技担保体系建设;加快完善以高端人才为主导的用人体系。加速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和人才资本积累,积极培养引进高级研发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管理人才、紧缺专门人才、科技创新、管理团队,造就一支规模较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快建设“人才金港”,完善吸引高层次人才的特殊机制和政策,引进集聚一批高端化、国际化、团队化的创新创业人才,加快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加快完善以绩效为导向的创新组织体系。加强统筹协调,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方案,充分调动企业投身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

(2)注重合同管理。在法律意义上讲,企业合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企业与其他合作伙伴之间的经济往来、企业与内部员工之间的关系等等都需要借助合同来实现,从而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使各方的行为得到法律层面上的约束,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做到有据可循。因此,企业合同管理需要得到高度的重视。当然,企业的管理者、企业的员工都是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角色。因此,企业对内部员工合法权益的保障显得尤为必要,从而使员工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投入工作,使他们更加积极的配合企业管理,用配合度的有效提升来保证管理创新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3)树立良好管理形象。企业管理不仅仅是对企业内部而言,还会体现在企业的对外形象的塑造上。因此,企业在实现管理创新过程中,要承担起作为一个企业应当承担起的社会责任,并将这些责任细化具体化。例如,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企业要积极的承担起社会责任,使公益事业能够更加稳步的开展下去,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注重产品的各项指标,满足自然环境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各项指标。如此,企业才能立足于市场转型趋势的具体要求,在管理上实现有效创新突破。

(4)创新经营管理。经营管理创新以全面市场化运作为方向,重点加强了成本管控,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管控模式,推进以市场机制为主的集约经营型经营管理。将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结合,提出“全面市场化”的概念,把握各管理模式的规律,在与全面对标管理、全面信息化管理相结合的同时,做好与全面预算管理、全员业绩考核、全面风险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结合,使各种管理模式有机融合,共同作用,提升了企业管理素质。

第3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创新; 管理模式; 经济效益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实践创新已经被摆在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就是使生产力三要素很好、有效地协调组合, 充分发挥,并使之发展。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 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社会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已有市场, 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 进度拖后, 那么社会形象欠佳, 获得市场就困难。同时,企业能够获得经济效益,就增强了企业开拓、占有市场的能力, 这两者缺一不可。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使项目管理的内涵前后延伸,企业应该更好地建设好项目, 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 增强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并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 充分考虑如何通过项目管理更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文化氛围,创造企业的品牌效应。

一、提高认识, 改革机构设置

1.企业高层管理者要提高对创新的重视程度, 提高经费的投入, 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 切实加强创新意识, 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同时还要加强对职工进行市场形势与任务教育, 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

2.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的理念进行设置。从组织机构上, 设立合同管理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合同管理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 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 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 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 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 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 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 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 从而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3.把项目部变成分公司, 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确立有限责任制度, 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 做到产权清晰, 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 作为所有者的企业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责, 同时承担有限责任, 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其次,要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 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并依据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确定项目部独立的法人地位。从而使项目部真正走向市场,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独立地承担法人责任。第三,要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形成来自所有者即企业的激励和约束。因为项目部分公司是企业出资来兴建的, 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控股公司的意志。控股公司的意志是一方面追求最高利润, 另一方面尽量回避市场风险。追求最高利润是对控股公司的激励, 促使项目部分公司要认真执行合同, 切实抓好质量、工期、成本的控制, 同时要回避由于合同缺陷、管理不善所带来的风险, 使项目部分公司形成必要的约束, 即来自控股公司的激励和约束。

二、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 减少管理层次, 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 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 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 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 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 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的四控制和四管理, 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集团公司对项目部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合同履约要求进行资源配置, 下达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考核指标,以保证实现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同时,还要建立健全一套项目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规章制度, 其内容包括: 明确项目管理责任人及集团公司与各施工生产单位的管理责任, 规范项目管理行为, 制定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等, 促进项目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三、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大机制

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 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 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在竞争淘汰的同时, 不断引进优秀人才, 使机构保持旺盛活力。通过竞争机制, 可以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 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 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 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其次,要建立约束机制。在党政工作、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 制订各项规章制度, 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 还应该建立各项奖惩制度, 严格兑现奖惩, 促使人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 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第三,要建立监督机制, 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中心, 切实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要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责任追溯系统, 实行目标管理, 责任到人。加强对劳动力和物资材料及机电设备的干预, 建立三大市场; 同时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和管理费四大成本的控制。

四、不断加强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 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应该采用从后往前做的模式, 即根据市场确定产品, 根据产品确定技术和工艺, 最后确定所采用的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 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 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获得效益。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创新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才能使企业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下求得生存,永续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必要性;创新方法

为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十分必要的。而要提高管理水平,就有必要对管理方法进行创新。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首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符合时展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企业如何构建能够适应建筑市场发展需要,创建符合市场发展要求新项目管理模式,是当前建筑工程企业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建筑工程企业只有在不断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策,才能为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其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创新,也是大力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利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正常开展,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摈弃其中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方面,才能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

再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适应了建筑市场发展要求。建筑市场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为了适应发展的基本要求,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最后,大力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是适应当前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科技发展迅速,如何将先进技术运用到建筑工程企业管理与生产实践当中,对建筑工程企业来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将项目管理的精华纳入到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当中,切实提升建筑项目管理水平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

1、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实践证明,机关报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与我们预期的目标基本一致,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初步实现转换,并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2、制度层面的创新

(1)应当创新工程项目的承包评估机制,将责任考核指标不断细化,应当将施工进度、安全生产、材料设备管理、人员管理、造价控制等各项指标全部纳入到承包评估机制中来。除此之外,还应当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考核量化标准,从而有效实现项目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

(2)应当创新风险抵押机制。目前,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构建起了“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体系,由项目经理按工程产值的一定比例,拿出较大数量的风险抵押金,对项目全责经营,赢利重奖,亏则重罚,逐步构建起了“责任、风险、权利、利益”相互协调的项目管理模式,从而有效扭转传统的项目承包包赢不包亏的问题。从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发展来看,这种风险抵押机制日趋发挥出其积极作用。

3、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提高的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4、人员管理层面的创新

在建筑施工项目确立人本管理理念之下,还应该加强建筑工程人员管理层面的创新。人员管理层面创新,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进行。首先,确定项目组织目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加以分解,并构建层次化目标责任系统,在企业内部全部员工积极开展责任目标考核,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整个系统中所承担的任务,这是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体系得以构建的重要基础。其次,应采取相关措施提升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相关的组织协调能力。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人员除应具有相关的专业基础之外,还应该拥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这有助于确保工程项目参与者对整个项目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达成一定共识,这有助于各个方面的人员能相互了解,构建并保持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与工作氛围,利于有效化解矛盾,达成一致目标,提升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率。最后,加强法制教育。许多重大事故是由于法制理念淡薄引发的,这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经济等都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其根源在于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知法犯法;在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下,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5、确定需要改进和创新的目标

一旦你对过去的项目建立起了回顾,确立了质量对小组的意义,你就要建立短期以及长期改进的一些目标。目标要尽可能量化,所以你要划分几个简单的阶段,标明你是否采取了适当的过程朝着目标前进。作为缺乏创造力的的最后避难所,轻视“过程”很流行。虽然事实上,能找到改进其工作的方式。当然,如果你总是用已有的工作方式工作,你也就不要期望你会得到比以前更好的结果。有两个强烈的原因要求改进过程:校正问题,防止问题。确保你的改进努力要围绕着已知的或可预知的可能威胁项目成功的问题。找出当前正在使用的方法的长处和短处,以及项目面临的风险。建立可度量和可达到的目标,便于你集中精力实现改进。要使目标具有明显的优先级,并可周期性地监视过程。记住你的目的是,提高你的项目和公司完成的技术和业务上成功,不要满足于一些过程改进书籍里提到的期望细节。要把改进的工作视为迷你项目,具有可分发、资源、计划和有责任的小项目。否则,过程改进活动将总处于比诱人的技术工作低的优先级上。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际活动中,我们需要重视创新方法的采用,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重视思想指导,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健全与完善约束和激励机制。然而,创新是无止境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对管理活动进行完善和改进,保证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规范建筑企业的各项活动,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建筑项目工程质量,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易思贤.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方法探讨[J].陕西建筑,2011,(04).

第5篇

【关键词】管理创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引 言

建筑工程项目作为企业施工的主战场,不仅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造就和培养企业管理人才的摇篮,更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为了确保安全、优质、按期向顾客提品,同时为了实现效益目标,施工企业一般都会及时组建集团指挥部、子公司项目经理部及其所属施工队的分级管理机构。实践证明,这样的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质量监控、安全保证及资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但也存在管理人员冗余、机械设备和资源不能有效配置等问题。

1 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通过向广大职工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以此为基础,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 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的四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四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

3 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四大机制

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竞争淘汰的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使机构保持旺盛活力。通过竞争机制,可以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

第二要建立约束机制,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项目管理将会失去控制而难以为续。在建设承包公司党政工作、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还应该建立各项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奖惩,促使人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

第三要建立监督机制,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切实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要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责任追溯系统,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加强对劳动和、物资材料及机电设备的干预,建立三大市场 ;同时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和管理费四大成本的控制。

4 加强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

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要建立成本管理的责任体系与运行机制,把公司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中心,负责合同成本目标的总控制。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解、调整、综合、平衡,确定内部核算单价,提出目标成本指导性计划,对作业层成本运行与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二级单位作业层负责执行管理层制定下达的目标成本分解指标,严格按照内部核算单价控制成本消耗,自负盈亏。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技术人员优化施工方案,改进技术措施,鼓励能工巧匠开展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为有效实施成本控制提供技术支持。总经济师以合同为依据,组织编制施工成本预算计划,确定项目目标成本,并负责层层分解和监督成本执行情况。总会计师对项目成本运行及实际消耗状况,对项目施工进行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析,计算和反映项目盈亏,检查成本控制目标是否实现,并总结成本控制的经验教训。

为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要对职工进行质量重要性教育,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开展质量宣誓活动,切实做到警钟长鸣。建立质量管理的重奖重罚制度,用铁的手腕,铁面精神和铁的纪律来确保施工质量。在对质量事故责任者进行严厉处罚的同时,设立高额奖金,用以奖励工质量好的单价和个人。为更好地发挥质检部门和质检人员的监察作用,提高质检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建立施工质量档案管理系统,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

5 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提高的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为了加强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我们通过加强职工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手段,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应接受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并作为上岗考核的重要内容。企业所有业务人员均应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

6 强化安全文明施工

施工企业应当始终把“安全第一”作为企业基本经营方针,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并避免”的指导思想,全面开展“事故零目标”推进活动。我们在项目部设有现场经理,工程总管和总工程师。下面分设安全健康与环境主管(经理),费用控制与计划主管(经理),劳资主管理,采购经理,施工经理,合同主管六个部门。安全部门有3位安全工程师,还有紧急救护医务人员,实行安全健康与环境一体化管理。环境管理包括评估、监测、教育、现场实施与监督检查;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安全、交通安全、机械安全、消防安全、劳动防护用品等;健康管理包括工业卫生(防尘、防毒、防噪音)、现场卫生,生活卫生、医疗救护等。总之,只要与安全、健康、环境有直接关联的,安全部门都管。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门年轻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即工程项目管理学,属管理学科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建立体制、组织与管理规律的一门科学,研究的范围包括管理思想、体制以及项目管理的组织、方法、手段等。创新项目管理理念,就要通过形势与任务教育等多种途径,更新观念,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从而改变过去建筑项目管理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建筑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管理技能创新的基本要求

1、市场需求决定产业创新

当人想要追求奢华时,LV爱马仕等各大牌开始出现了,当有人对建筑施工开始有意见和需求时,建筑施工企业就应该要抓住商机对自身企业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当然创新不能在企业内部自己讨论自己决定其内容,好创新应该要深入消费者去了解大众或是一部分人的需求来进行有结果有收获的创新。但我们不能只盯着创新不放,还要严严掌控住产品质量,只有在这两方面一把抓才能搞好创新科技才能更大程度的发展自身建设。

2、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创新一定要与生产力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不同发展水平的生产力,也就具有不同要求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创新与生产力的发展,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促进,实践表明,要最大充分发挥生产力的潜力,就必须把这三者――即劳动工具、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进行有机结合;面对当前这种市场经济,要想成功地获得劳动对象,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才能实现;若在相互竞争的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往往很难获得所需的劳动对象,致使无法有效地对生产力各个因素进行组合,自然就无法把生产力的最大潜力进行有效转化和发挥,这对于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生产力三要素当中,由于要成功地把劳动对象获得,必须依靠劳动者,此外,对劳动工具的掌握和使用,也要通过劳动者来完成,故劳动者是构成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

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创新一定要与市场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施工项目必须在市场中予以得到,并在市场之中进行施工项目的执行,在这一执行过程中把其竞争力予以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新一批市场竞争的参与。由此可见,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让施工项目的内涵能够前后延伸,以此来对管理项目进行更好更完善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再把管理项目于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从而让企业能对市场的竞争能力进行更好地适应。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的策略

1、管理理念创新

首先是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加快思想观念的更新步伐。因为只有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才是项目承包合同的履约主体, 也是项目管理成败的最终承担者。只要企业管理者的观念真正实现创新,就必然极大推动项目管理者的观念创新, 整个企业就会形成一种不换观念就换人的氛围从而为项目管理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管理理念创新还要求项目管理者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 在矛盾中妥善处理好项目多重目标的关系。施工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确保与业主的合同条款中的承诺得以实现, 就必须加强项目管理, 确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工期目标、质量目标。明确和处理好“三大目标” 的对立统一关系是项目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确定目标值时, 不可能达到三个目标都是最优, 也不能使每个目标都绝对满意。在确定每个目标时都要考虑其它目标的影响, 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比较, 做到目标最优化。应当注意的是, 工程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功能目标以及施工质量合格是必须优先予以保证的, 并力争在此基础上使整个目标系统最优, 满足确定目标值的相对满意原则。对于设定的最终目标要使工程达到优质水平, 让用户、社会满意, 为企业在竞争中奠定坚实基础。项目管理者联盟, 项目管理问题。

2、组织机构的调整

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组织机构的调整,一切都是通过人为因素才能体现出来。目前我国国内的市场形势并不容乐观,我国建筑组织机构差不多应该全是采用直线的制度去进行日常行为的控制,但是这种结构形式却适用于生产为主的企业,非常不适用于建筑为主的企业。还需要总承包人的施工条件和职能严重的用人为的方法去分离开来,将施工作业的日常管理任务平均分包给口碑良好大规模的劳务公司,相对的我们的总承包人可根据状况以及工程施工的现场需要,最重要的是我们应建立一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特点的项目体系。必须符合贴近市场的利益要求,否则权利要适当下放到项目部的话,如果不及时的警醒,这样的后果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承受的住的,希望所有管理的领导会以此建立集权和分权相结合的新的制度。

3、转变观念,完善工程质量创新机制

通过向广大职工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 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 清除计划经济。以此为基础, 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 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 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 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 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 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 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 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 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 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 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 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专设工程技术部, 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 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和科研攻关, 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实践证明, 机关报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 与我们预期的目标基本一致, 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初步实现转换, 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计算机信息技术是一项具有很大应用价值的先进科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极大的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来讲,信息技术同样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能够快速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增大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并推动项目管理工作向着现代化、信息化不断发展。在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信息技术则是提高施工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改进施工工艺和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无论是在工程造价控制、工期进度管理、增大投资效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等任何一方面,都需要充分利用先进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做好预算等工作,并利用现代化管理理念与方法来实现预期的施工效果与经济投资效益。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体制改革的日益完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代建筑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大项目施工的管控力度,创新管理理念、机制、方法,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分析、总结经验,结合国外先进的案例与管理模式,努力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

1、研究工作和方法

1.1解释性案例研究

首先,笔者采用一种解释性案例研究方法分析了江苏、北京的一些建筑公司的案例。分析显示这些公司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变期都扮演着积极参与者的角色。它们中的一些在第一次管理模式转变期也曾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时光。在这个时期它们主要依赖内部合同管理方法和有限的社会分工细化进行工程项目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它们逐渐做大做强。之后第二次管理模式转变期来临,通过利用市场经济机制和竞争,它们成功的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增加工程施工的效率。本世纪初到现在,这些企业又在第三次管理模式转变中生存下来,它们开始通过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来谋求更高的建设速度和更快的发展。

1.2经验性研究

分析过程中也使用了经验性研究方法。收集利用了上市建筑企业的公开数据。这些数据来自2453个上市建筑企业中的75个。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发现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国内建筑行业间如此残酷的竞争下生存并壮大有两个主要影响因素。首先它们能在工程管理模式转变过程中快速适应并能充分利用新管理模式的优势使企业迅速发展。另一个原因是它们常常使用兼并,收购和重组来扩大企业规模,加强它们在细分的建筑市场的统治地位。

2、中国的第一次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改变

2.1内部合同化管理的改变

从1978年开始,中国尝试着进行市场经济改革,一个主要标志的土地出租的合约化管理机制,这种机制使中国农业获得了接近4倍的增长。之后,部分建筑企业也开始引入内部合同管理机制。鉴于这些企业取得的成功,中央部门开始要求在建筑行业全面推行这种管理机制。合同管理机制的采用是中国建筑业和项目管理方法从旧式计划经济向新式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主要改革措施。相关的法律、规章(国务院,1984)和文献(建筑经济,Vol.23,No.3,2008)(中国建筑信息,Vol.23,No.3,2008)能够证明在那段时间确实发生了这样的工程管理模式上的变革。

2.2社会分工的使用

调查发现社会分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也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一次建筑管理模式改变中。当时的中国对市政基础设施和民用建筑有大量的需求,这就要求建筑行业通过更加细化的社会分工提高行业建设效率来满足那个时期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这使得中国的建筑业开始由“小而全”向“大而精”转变。出现了专注于某个特定领域的公司,如房建公司,市政公司,交通工程公司等。与此同时,中国政府也开始推行资质管理措施来推动建筑业的社会分工,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也应运而生。通过分析有关文献(中国建筑业发展轨迹和组织改革,2008)可以发现,这种细化的分工不仅有助于提高建筑行业的利润,也有助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

3、中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第二次转变

3.1源自市场竞争的转变

一些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幸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另一些则被无情的淘汰。幸存者们抓住机会扩大公司的规模,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市场竞争引起了第二次中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变。显然,市场竞争是令中国建筑业如此快发展的主要原因。尽管一些企业在竞争中消失,但其为国内建筑业在项目管理能力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3.2规模经济,变化产生的另一个动因

第二次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改变过程中,规模经济也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在这个时期几乎所有成功的建筑企业都从增加投资,扩大公司规模中获益。企业规模的扩大通常带来更多的市场利润和更高的生产效率。对一些世界排名靠前的中国建筑企业的研究数据(EngineeringNews-RecordCo,2012)为这个观点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4、第三次中国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变革

中国在2005年宣布要建设成为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国家。但中国的建筑业早在2000年初就已开始了技术和管理创新之路。因为在市场经济和规模经济后,技术和管理创新成为企业保持持续增长唯一有效的手段。事实上想实现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一旦有了技术管理上的创新企业将在效益与生产力方面极大获益。2005至今,中央政府了多项措施来推动科技进步,这些措施有力的吸引着建筑企业着手技术和管理模式方面的创新。

5、结论

第8篇

关键词 公路施工企业;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 U41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12-0013-02

0 引言

企业管理创新是为实现企业的长远目标而创造的一种更为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的管理方式,它是企业面对技术和市场的变化而作出的相应的改进和调整。由于观念和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公路施工企业总体管理水平不高,在企业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公路施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在市场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在转变观念、制度革新、管理创新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上有所突破。

1 企业管理创新的途径

1.1 转变观念,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经营战略

思想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是企业管理创新的最大障碍。许多企业领导还没有形成现代企业管理的意识,没有认识到现代管理模式对企业效益的巨大作用。因此,要切实认识到管理创新在当前经济竞争形势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新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布置,增强集约化经营意识,从战略的高度去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

1.2 构建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企业要实现管理创新,还需要靠文化渗透,建立一个健康向上、同心同德、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要培育企业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形成强烈的创新认同感;构建企业管理创新的软环境,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表彰创新英雄人物,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设计创新文化礼仪以及创新文化网络,宣传创新的价值观念并以此感染员工。

1.3 加快制度创新,以制度创新促进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相互保证的关系。通过制度创新使企业成为富有活力的、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济细胞。管理创新是解决企业内部资源如何组合,使之尽可能多地产出的问题,也就是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内部组织框架,形成产品开发活力、行为激励体系及高效运作的机制。制度创新能为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增加推动力。因此,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深化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 公路施工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非正常竞争现象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较快,公路施工企业也越来越多,经常出现一个标地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企业参与竞争的现象。少数地方政府或主管部门出于本位利益的考虑,直接或间接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人为制造各种行业壁垒和地区障碍,导致了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行为,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基础和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在正常施工成本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很难保证达到预期的质量、进度、安全目标。

2.2 建设管理不规范

项目管理的基础是合同管理,其根本依据就是施工单位与业主方签订的承包合同以及相关的合同条款。但是,有些情况下,在项目立项还没批下来、设计未能完善的情况下便要求开工。正常的设计变更和索赔项目也不予及时办理,造成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资金周转困难,完工后债务缠身。

2.3 市场信誉观念不强,履约能力差

由于施工企业不注重信誉,在合同履行上屡屡负约,如在设备和人员投入上不及时或与投标承诺不符,进度与质量保证措施和实施效果不佳等原因造成业主方对施工企业的信心不足,担心项目不能按质按量完成,所以不得不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干预。这样不仅增加了业主的管理费用,也使施工企业不能自主地根据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资源的合理调配,从而影响经营效益。

2.4 项目管理水平不高,优秀项目经理缺乏

不少施工企业还停留在粗放式管理阶段,对项目生产运作的各种要素管理没有系统的规划,施工过程经常处于无序状态。施工企业不注重管理水平提高、缺乏对专业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造成目前状况的主要因素。现在的管理层基本上都是搞技术出身,缺乏管理知识和领导素养。项目的全面管理工作,确实勉为其难。

2.5服务意识淡薄,难以确保工程质量

由于产品属于典型的预订生产型,只要签订了承包合同,业主一般都要接收所建工程。很多施工企业正是在这种心理作用下放松了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时间保证,偷工减料、掩盖缺陷、虚报工程数量,然后用各种手段蒙骗过关。

3 公路施工企业管理创新的对策

3.1 认真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

1)充分授权,包括对内及对外的授权。对外授权,如处理和协调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等各方面的关系;对内,如人员聘用、分包队伍选择、资金使用等。

2)机制保障。完善的竞争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激励与监督机制是保证项目经理“责、权、利”对等的必要条件。

3)素质保证,包括项目经理的自身素质和项目部的综合管理素质。组织健全、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项目经理进行合同、现场、信息、生产要素管理的基础,也是实现工程项目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目标的前提条件。

3.2 狠抓落实项目成本核算制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源泉。首先,必须依据企业的有关管理制度、费用核定的内容和范围,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结合企业内部定额确定施工项目的计划成本,然后以计划成本作为对项目部成本的考核和控制目标。落实项目成本核算的重点是项目成本的过程控制,要加大事中检查、事后审计的力度,保证项目成本控制落到实处。项目完工交付后,必须进行债权债务清理和项目审计,确保项目经营成果的真实可靠。

3.3 明确划分工程项目的经营风险和施工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风险,如投标风险、市场风险、意外风险等。施工风险是指工程项目在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风险,包括管理风险、质量风险、工期风险、技术风险等。经营风险是企业行为,应由企业来承担。施工风险是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风险,理应由项目经理部承担。项目部作为一次性的临时组织,不具备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的能力。实行经营风险和施工风险分层次管理,有利于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承包基数,使企业内部各项目部之间处于平等的竞争环境之中。项目部的管理水平和成绩的体现不受外部风险的影

响,有利于调动项目部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3.4 加强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应强调内部承包合同的严肃性,做到政策明确、考核到位、账目清楚、兑现及时。避免将内部承包合同当儿戏,或久拖不决,或敷衍了事,影响项目班子的积极性。工程完工后,应进行认真的总结,找出成绩和不足。在施工环境的复杂性、技术难度、相关方的合同履行状况等范围内对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给出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不仅是对该项目管理人员的激励,也是对其它项目管理人员的激励,以此来形成企业内部互相学习、比学赶帮的竞赛氛围。

4 结论

当今时代的特点之一是创新,创新是推动企业活力提升的不竭动力,管理创新则是核心。公路施工企业要发展,必须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要素,重新制定适应新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创新。通过管理创新,焕发员工精神,为企业目标而创造性地工作,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创新管理

1创新管理的意义

在现如今,社会发展的进步是人们迈向更高水平的第一步,建筑行业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支柱,人们对其提出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企业需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就需要一些专业有效的管理方式,转变大家几十年来已经形成的固有经营方式,摒弃传统的建筑思想。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基本的建筑施工管理之上,需要有相对科学的管理措施,管理的严格性、有效性应当加强,减少很多不确定因素,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帮助工程管理工作有效顺利地进行。建筑市场发展越来越壮大,建筑工程管理也需要根据市场的不断发展进行创新,在建筑工程竞争激烈的今天,想要施工企业提升竞争能力,拿下工程,就应当改变管理思路,创建先进创新的管理模式,改善市场混乱等问题。比如恶意竞争、互相压价、内部关系不明确等,创新管理在这个时候就能够很好地发挥其作用,将设计和监理等工作更加明确,整个工程的发展也能满足相应的需求。此外,在近几年国有企业和私企的竞争日益激烈,竞争关系混乱,竞争理由不清晰,这样对整个市场的公平公正都有极大的影响,很多不入流的竞争管理更是不利于市场发展。在此基础上,应当规避不适当的市场竞争,追求良性的、有规律的市场发展和竞争性,通过有效的工程管理模式,帮助建筑业企业提升自身价值。

2创新管理的干扰因素

2.1建筑安全保障问题

建筑安全管理已经是每个建筑工程施工不可避免的重要的管理问题之一。有效的加强管理安全,帮助建筑业企业保证施工顺利开展,能够让管理在实际应用中充分发挥价值。在建筑工程管理中,需要落实真实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约束行为,使施工现场的各个阶层能够把安全放在首位。安全管理负责人更应当充分重视制度的落实程度,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保证工程顺利开展。

2.2合同管理不严谨

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上面,建筑工程企业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合同条文规定不严谨,甚至与法律相悖;合同管理过程中,只注重理论,没有实际考虑到施工安全;合同管理中没有相关的创新管理思路,实际应用中的管理方式和措施也没有达到相应的效果。

3加强管理创新的措施

3.1重视人才的培养

成熟的管理所具备的核心,应当是人才引进。核心人才的培养也是帮助创新管理落到实处的重要手段。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并且留存住核心的人才,是企业发展中最关键的一步。企业内部需要充分尊重人才,重视人才培养,规划人才落地,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和速度,通过不断地吸收和培养优秀人才、人才队伍搭建,善于发现不同人才的工作优势,在企业发展中通过利用人才优势创造价值。

3.2加大技术创新

先进的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优势,而技术创新能够引领企业不断发展到新的高度,企业的高效发展和创新模式以及新工艺的研发力度使得企业迅速占领行业的制高点,新设备、新机械、新工艺,无疑不是建筑施工工程的核心优势,相信通过高效施工,工程的周期和质量都能得到有效保障。

3.3加强管理创新的重视程度

企业工程项目的完工效率离不开管理创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能够顺利开展。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中,管理人员应当充分利用内部外部资源,不断优化自身管理理念,同步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在管理部门和组织上实行新的管理方案。对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充分落实,在管理层和员工等各个层面上,做好创新管理,发挥好现代化管理效果。在开展建筑信息的不断实践中,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念,不但保障建筑施工,同时同步社会的发展。

4绿色施工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目前发展迅猛且发展相对稳定,一直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施工管理上,绿色施工实行良好。我国建筑行业现状一度是资源严重匮乏,生态环境一度遭到破坏,生态问题严峻,这些问题许多是由于建筑行业发展过快,资源紧缺所造成的,对我国大部分建筑行业以及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常不利。而绿色施工方式帮助生态环境的恶化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很多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情节把关,也更好的节约了建筑资源。由此看来,绿色施工管理势在必行。

5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5.1管理意识薄弱

需要通过更加高效的方式进行建筑行业的发展,所谓的高效方式就是在传统施工基础上,创建并实施绿色管理,通过专业人才做好监督,不断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提升建筑施工水平以及建筑施工人员素质,从而在整体水平上进行提升。另外,在绿色施工上,施工人员认识不全面,导致无法推行有效的绿色施工理念。很多施工企业甚至都不能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做到充分重视,以上原因导致了施工管理无法落实到位,绿色施工管理更是无法推行。通过加强绿色施工管理意识和施工理念,加强项目的发展落实,促进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和提升。

5.2绿色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通常在建筑施工工程中,施工人员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很多素质较低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就很难有绿色施工管理意识,这就导致了很多建筑工程项目不能很好地落实下去,而对绿色施工管理的忽视,使工程管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了人员执行力差、建筑成本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低。在很多中小企业中,企业规模不够,人员紧缺,绿色施工落实困难。

5.3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很多问题,而在开展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很多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内容不完善,人员执行力和项目的落实性都很低,而且对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是很高。因此也无法落实绿色施工任务。而绿色施工的管理体系,对于之前的管理而言,有利于施工中各个施工方和相关施工制度的相互配合,从而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的合理分配,确保资源充分利用,有效地节约了大部分资源,减少浪费。传统的管理方法目前仍是很多企业在使用的,但是其呈现出的弊端也非常多。而这种管理方式对于施工人员的意识培养有很大的限制,施工人员并不懂得什么是绿色施工,在管理过程中,就无法通过体系化的管理方法输入管理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是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度的。所以在体系化的建立上,对整个项目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

5.4施工现场资源浪费严重

施工现场的管理,除了人员和材料的管理以外,水电也是建筑施工中的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合理利用水电资源非常重要。但是实际开展建筑施工工作时,很多企业用水用电严重浪费,总来不会注重节约水电,这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不利于施工秩序的维护,在工程用水方面,很多自然降水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但是很多施工项目中忽视了节约用水,导致水资源浪费严重。与此同时,工业废水和垃圾清理的及时性太差,时间久了势必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6绿色施工管理要素

为了充分发挥绿色施工的作用,施工中可以将施工标准延伸到更加宽泛的范围,从而绿色施工不再是纸上谈兵,可以实实在在落到实处。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6.1重视材料的选择

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是影响整个施工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建筑材料的选择需要慎重考虑的就是材质和价格,两者缺一不可。通常,市面上一些价格较低的材料中,含有非常多的有害物质,这些材料不仅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施工材料的管理也是绿色施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保障好建筑材料的价格和质量,做好相应的管理,才能避免很多因为材料不符导致的问题。

6.2做好现场资源配置

绿色管理的施工工程中,除了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等方式,在资源配置上也可以加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设备管理。做好设备的管理应用,也可以帮助绿色施工,减少环境污染。首先,选择机械设备时,有效落实施工工程的有效性。机械设备如若出现相关问题,维修时尽量采用绿色环保的方式方法,避免浪费材料,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在建筑资源的管理上,应当采取相应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管理,尤其是水资源的管理和充分的利用保护,有效的控制水资源的用量,加强利用天然雨水和污水,妥善处理废水,通过以上方式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6.3污染问题相关措施

建筑行业的污染源控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泥浆污染。建中工程中产生的泥浆,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通过专业的方式避免泥浆凝固,防止泥浆硬化造成城市美观度的破坏,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控制,增强城市美观度。第二,尘土污染。燃烧灰尘是很多材料都不可避免的,为了降低尘土污染,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污染的控制。比如利用传统的洒水方式,或者通过清洁型燃料,减少燃烧中灰尘的产生,保护好工地环境。第三,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是比较常见的但是不太可控的污染源,严重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噪声控制也是需要避免的现场污染问题。噪声污染主要集中在施工机械上,噪声大且持续时间长,为了降低这种污染,需要减少夜间作业,对于机械设备的选择上,尽量择优选择,机械设备要价优质好噪声小。

7结语

创新管理建筑工程和绿色施工管理是建筑企业必须实行的管理手段,是促进建筑企业不断增强实力的有效的方式方法,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做好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前提,创新管理是现代施工必不可少的管理理念。建筑工程目前逐渐发展成熟,方方面面的制度也越来越完善,在这种大环境背景下,更应该采用绿色施工,通过不断更新的绿色的管理方式,企业竞争力提升为建筑行业创造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张晨红.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

[2]孟庆峰.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8).

[3]孙彬.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6(2).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创新机制

在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当中主要存在着:一是对项目管理基本内涵和知识学习了解不够,造成了认识观念上的模糊。二是项目产品固化,人员流动,任务分散,施工周期长使动态管理难度大。三是项目部管理层、劳务层多元化,工作效率低下。四是项目部人员配置不合理,项目经理的责、权、利不统一。五是成本管理观念淡薄,缺乏有效的成本管理手段,不按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规程执行,管理松散、制度不严等。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创新,不断深化施工管理体制改革。

1、打牢建筑工程体制建设的基础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首先要建立健全有限责任制度。企业是项目分公司的投资主体,制定资产经营责任制,做到产权清晰,依法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作为所有者的企业退居到控股公司的位置,用股东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职责,同时承担有限责任,用这个办法来界定企业与项目部各自的边界责任。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使项目部拥有一块边界清楚的财产,用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承担法人责任。要依据边界清楚的法人财产来确定项目部独立的法人地位,没有法人的财产,够不上企业法人。这样目部才能真正走向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的承担法人责任。三是构造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来自所有者的激励和约束,因为项目部分公司是企业出资来兴建的,必须充分体现企业控股公司的意志。

2、树立正确的理念为机制转变服务导航

理念出自于决策者,但广大职工的形势与任务教育不可忽视,职工须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以此为基础,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可在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以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3、用技术创新促进有效管理

建筑行业不改革与创新也会没有出路,同时会出现生产率降低、成本上升、工程质量水平降低、建设周期加长等。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采用从后往前做的模式,即根据市场确定产品,根据产品确定技术和工艺,最后确定所采用的技术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4、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

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建筑行业趋向规范化的情况下,要想成为要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竞争、激励、约束和监督机制,在建设一流工程的同时,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施工队伍。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竞争淘汰的同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使机构保持旺盛活力。通过竞争机制,可以促进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其次,要建立约束机制,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项目管理将会失去控制而难以为续。在建设承包公司党政工作、施工生产、经营管理、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制订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还应该建立各项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奖惩,促使人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施工作业,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再次,要建立监督机制,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中心,切实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要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责任追溯系统,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加强对劳动和、物资材料及机电设备的干预,建立三大市场;同时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和管理费四大成本的控制。

5、建立和完善项目成本核算的管理体制

第1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管理创新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through to the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content management,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puts forward the needle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when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concept.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anagement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水利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是企业存在的基石,而项目施工管理的好坏决定了利润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指数。施工管理是工程项目的关键环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企业如何做到立于不败之地,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主要特征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组成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只有找出工程施工管理特性,才能在实践中做出科学的工作计划,完成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主要特征如下:

1.涉及面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工业、水利、电力、交通、城建、环保等诸多领域。

2.涉及学科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涉及地质、气象、园林、经济、法律、管理等学科。

3.涉及法律、法规多。工程施工管理涉及《合同法》等,同时涉及水利、电力、交通、土地、矿山、城建等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

4.不确定性。对工程施工管理影响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人为因素;二是自然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有水文图像、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土壤类型等因素,水利工程的自然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能决定工程的成败;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政治、经济、军事背景及参与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工作态度、协调配合能力等。上述某些因素具有不确定性,如: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及经济危机、社会动乱、战争等社会灾害,是由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不是人所能遇见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较多。

5.地区差异大。全国各地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一个市、一个乡都存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通常人们说的施工环境好坏,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容易,有的地方工程施工管理难度大,就包含了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这一因素。

6.缺少统一的量化标准。由于施工管理表现形式不一样,难以准确判定,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容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不仅包括项目施工期间管理措施,也包括项目完成后的竣工验收管理措施,其管理内容如下:

1.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方、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降低造价,保证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并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包括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过程的管理。

2.施工期工程施工管理主要为协助项目法人做好开工准备审查并确定分包单位;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技术措施、进度计划和资金、物资、设备计划等;执行工程承包合同,按照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批准的工程施工设计文件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安全防范措施;核实完成的工程量,领取工程款,整理合同文件和技术档案资料;处理违约事件和赔偿;协助项目法人进行工程各阶段验收。

3.工程完工后,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三、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因此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适应施工管理工作的需要,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1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施工管理工作具有专业交叉渗透、覆盖面宽的特点,项目经理应该做到一专多能,不仅需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面和比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更需要具备法律、经济、工程建设管理和行政管理的知识和经验。

2.摆正位置,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协调处理各方关系。项目经理必须清醒认识到,工程施工也属于服务行业,自己的一切行为都要控制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正确处理好与项目法人(业主)、监理公司、设计单位及当地质检站的关系,以便在施工过程中顺利并展工作,互相支持,互相监督,维护各方的合法利益。

3.严格执行合同。按照“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核心”的原则,运用合同手段,规范施工程序,明确当事人双方的责任、权利、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合同管理,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义务,调解纠纷,保证工程施工项目圆满完成。

4.严把质量关。既要按设计文件执行施工合同,又要根据专业知识和现场施工经验,对设计文件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以供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修改。拟定阶段进度计划并在实施中检查监督,切实做到以工程质量求施工进度,以工程进度求投资效益。依据批准的概算投资文件及施工详图对工程总投资进行分解,对各阶段的施工方案、资金使用及结算等提出意见,确保能节约投资。

5.加强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特别是项目经理必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坚守阵地。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并维护应有的权益。

6.坚持以人为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每个项目参与者的作用,推行“旧标管理,绩效考核”,尽可能用数据说话,达到人人参与管理,个个分享管理成果。

7.坚持安全管理原则,即坚持安全与生产同步,管生产必须抓安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坚持“四全”动态管理,安全工作不是少数人和安全机构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的人的共同事情,缺乏全员的参与,安全管理不会有生机,效果也不会明显。因此,生产活动中对安全工作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管理。

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项目经理除了加强工程施工管理及其他有关知识的学习外,还要善于协调有关方面关系,并加强自身修养,严格按照规定办事,保证各项措施得到真正落实。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施工单位要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在实践中创新才能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自身实力,提高服务质量,才能不断拓展市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原则

1.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地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短缺经济时期,不愁劳动对象;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是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如果在竞争中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这就意味着将被市场淘汰,这是十分残酷的现实。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是获得劳动对象,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今,劳动工具,采用的是技术含量高、产量大的新设备、器具,工程成本在劳动工具中的凝结就越多,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促使生产力三要素很好、有效的协调结合,充分发挥并适应其发展。

2.观念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3机制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母、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需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创新的机制就是要使项目经理部及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自己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企业竞争力具体体现在企业的实力和企业对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而企业的实力是来源于项目经理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场机遇的判断和捕捉能力是来源于项目经理部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良好的业绩。因此,要增强企业实力,实际上就是要加强项目经理部的建设,提高其赢利水平,提高其社会形象,提高其市场敏感性;必须对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类、各层次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人才创造环境,要给人才适应的土地、阳光和雨露;必须对其建立约束机制,约束项目经理部必须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市场规律合法经营、守法经营,约束项目经理部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遵守党纪、国法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对其建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来规范项目经理部决策层的行为,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回避市场风险。

4.技术创新

第12篇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从管理形式上看

我国的建筑业自推行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初步的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企业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型式。但是,这种理想的组织结构型式并没有起到预期的理想效果。除少部分专业程度较高的分部、分项工程由专业分包企业完成外,大部分具体的施工任务还是由建筑总承包企业组织劳务队和自有机械设备、自供材料来完成。劳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低,素质参差不齐;总承包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来管理劳务队,管理精力被牵制,管理水平无法提高。随着市场开放性程度提高,国外建筑投资商和承包商进入,政策法律、法规逐渐国际化,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筑业专业分包体系,将是我国建筑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从技术内容上看

建筑业是一种分工细致及劳力密集的行业。建筑工程管理具有施工人数众多、工序繁复、分散性、移动性和一次性等特点。我国工程量堪称世界之冠,积累了数量庞大的图纸,快速进行组织、归档、分类、查询、检索,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灵活地组织管理技术文档,共享设计信息资源,快速、准确地协同设计与施工,使工作流程自动化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的当务之急。为了和国际接轨,建筑业迫切需要采用先进科技、强化科学管理和加速信息化。

我国建筑业,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并首先表现在各大设计院坚定不移地推行计算机画图。从20世纪末起,我国政府部门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加快。但是,全国建筑业的发展很不平衡。设计院虽己普遍实现计算机画图,但仍多停留在较低的信息化水平上,校核、审批图纸仍延用传统手段;大多数工程施工公司的信息化水平更低,仍停留在手工画、写的方式;上级主管部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也较慢。目前,我国建筑业在技术、管理、效率、成本控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严重制约其发展。

二、推行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一)更新观念,转换机制

通过向广大职工反复深入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促进广大职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清除计划经济影响。以此为基础,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机构上,设立市场合同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市场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技术、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有利于形成现场施工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解决现场调度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改变“管干的不管算、管算的不管干”的局面,提高文明施工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专设工程技术部,以适应工程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的需要,加强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关,为建设一流工程和创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实践证明,机关报的机构设置和职能界定,与我们预期的目标基本一致,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初步实现转换,并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二)推行项目管理责任制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实施。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

(三)进行技术革新,大幅度提升工程管理效率

提高的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管理,必须应用计算机,计算机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工具。工程从中标到交工验收,除必须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外,还应采用先进的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这些管理手段则必须依靠计算机来完成。实践证明,利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工业围绕着缩短工期、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引入了许多现代化管理方法,如网络计划技术和计算机辅助管理的普遍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种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逐渐融入施工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对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资效益的改善、工程质量的保证等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加强计算机辅助管理水平,我们通过加强职工培训、普及现代化管理知识等手段,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都应接受现代化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培训,并作为上岗考核的重要内容。企业所有业务人员均应熟练的应用计算机,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工作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