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9 08:20: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主义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早记载文化的是《周易》。《周易》中有句话是“关乎天文以查时变”,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天气预报。研究时间,空间,气候,地理的变化。还有一句话是“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说这个文化是我们人自身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之后呢,文化反过来又要“化”人。提高人,塑造人。这是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文化就像空气似的,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时时刻刻都存在,在提醒着我们,熏陶着我们。报告中说了,现在我们要发展文化产业,要使文化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今天的社会上,文化的功能越来越突出,它的内涵越来越丰富,它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在文化里面价值观是处于核心地位的。报告当中说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内容。第一,是的指导思想。第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形成了一个系统。这里边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体系太大了,太庞杂。在这次的十报告中,在原来在已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简成24个字。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得到了大家的一个共识。
(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报告当中提出来了,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这个问题太重要了。虽然这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很快,但是我们不能好了这样,丢那样,道德失范,价值失迷,人文精神失落。所以说,我们要努力提升我们的文化,提升我们的道德,特别是要提升我们社会的 诚信。用报告当中的话讲就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推动学 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1、软实力的内涵
报告当中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有一个教授,叫约瑟夫莱尔,他写了一本书,《软实力国际政治致胜之道》最早提出了“软实力”这个概念。他讲的软实力包括政治、文化、外交三个方面,而我们这里讲的是“文化“软实力,是相对于经济、军事、科技这些硬实力来谈的。
2、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关系 。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是根本,而软实力是它外在的一种表现。我们是要重视软实力,但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硬实力是软实力的基础。
三、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路径
(一)处理好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它的主流意识形态是。那么我们怎么处理好与几千年的文化传统的关系呢?在这方面,我们的做的就比较好,如“实事求是”出自于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一本书,《汉书·河间献王传》。在延安的时候,就把这个“实事求是”拿过来做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那这个“实事求是”不是马克思讲的,不是恩格斯讲的,不是列宁讲的,而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就是中国化的。
(二)坚持人民群众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六中全会当中提出来了,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与人民共享。报告当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话,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所以说,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的满足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如果不坚持以人为本,不从群众需要出发,文化产品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啥现象呢,“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这样的一种结果,今后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着力点,不断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三)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向前发展
1、我们要明确划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性质混淆了,从性质上来看,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公共性。而文化产业它就不一样了,它具有经营性,是要赚钱的,所以说,是由企业向社会提供带有盈利性质的文化产品,它所面对的对象也只是一部分人的文化需要;而文化企业也主要依靠市场来融资、来发展。
2、要注重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
先来看看我们现在文化产业规模是多少呢?2010年大概增加值是1万亿左右,占到GDP的比重是2.75%。而我们喊出的口号是,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到2015年希望达到5%左右。到2020年达到8%~10%,至少达到8%。咱们再来看看英国,英国的创意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比重就是8%左右,美国更多近20%,其他发达国家一般在10%左右。这仅仅是数字上要到达的目标,同时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跨国的文化传媒产业集团,这样的话,我们的文化产业不仅有规模而且还有竞争力,就能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能够与迪士尼、时代华纳、贝塔斯曼这些国际跨国文化产业集团展开合作与竞争,在整个世界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潮流的作用,在国际舆论中能够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践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脚点,发扬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水有源,树有根,社会主义思想文明也拥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文化的积累与弘扬,并不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民族特色,也为中华民族的逐步壮大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它代表了华夏五千年文明在生产生活中折射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等,这也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的源泉。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的立足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在理论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极为深入的内涵,在实践中它要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理念上的了解认知为基础,逐步将认识深入,最终落实在行动中。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肥沃的土壤孕育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观,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中华民族的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靠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精髓促进其不断向前发展。三大精髓包括民族美德、中华精神和思想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以传统文化为基石,立足于以人为本,以信念为核心的基本原则,不断落地生根,成为全人类的重要精神支撑。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平台。文化是由人类几百年劳动的结晶,同时文化也会制约、影响和创造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育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传承来感化人、教育人,不断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美德的模范和榜样作用发扬光大,使人们自觉将外在的行动言行这类要求转化为追求更高层次的更大动力,让内含的素养表现为外在的修养,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最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并不限于中华传统文化这单一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涵盖了人类优秀文化的其他优秀传统文明成果,借鉴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经验,展现了中国化的在新时期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集中表现,展现了全国各族人民普遍的愿望,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开放性、广泛性和民族性等多种特性,是当代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因此,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单的继承和模仿,它是在的思想指导下,结合时代的发展步伐,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宗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时代血液,使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的转变得以实现。社会核心价值观超越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使中华传统文化重新焕发阵阵生机。
三、全力开拓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不断强化育人实效性
(一)强化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过程中的神圣地位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它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扎根于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土壤,同时更深入地概括和提升了中国优秀价值理念,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也展现出了坚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学生是在高等院校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人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主力军,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引他们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与行为规范,使他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共同理想,以信仰为特色,不断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内涵,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他们保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使他们可以明辨是非和纠正思想偏差,吸取精华,提升自身素质,从而实现他们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高度认知、认同与不由自主的追求。
(二)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1.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首先,学校党委和主要领导牵头负责与学校教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其次,充分调动学校各二级学院、各学工后勤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条件,注重协调各学工部门之间的配合,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推进培育和践行正确价值观工作。
2.着眼统筹协调各方面力量的工作模式在班级、二级教学单位、校园层面,选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的感动故事、中华名著、名人传记、道德名言进行学校各层级培育工作。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而且也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时代,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3、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来源:文章屋网 )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早已与生活密不可分。但我国在网络文化发展方面仍然没有突破,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属于我国的网络文化体系,让我国的网络文化在世界网络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网络是一种媒介,在传播信息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网络文化建设是完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命的第一步,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一方面利用理论知识引导网络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还要建立职能机构去引导,争取创造更好的网络环境,让网络文化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服务。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对策;思路
21世纪是互联网信息技术时代,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网络用户数量直线上升,网络已经与生活密不可分。为了通过网络引导教育人民,就要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体系,健全网络管理制度,建立相应的网络机制,教育网络用户规范地使用互联网,并且要充分认识到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重要性。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的发展,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是,在网络的应用过程中,利弊共存,它在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犯罪的工具,导致违法犯罪事件发生,这就要健全网络管理制度。一个国家想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个国家的文化就需要世界认同。由于网络是我国从外引进的,到今天为止,还在应用一些国外的网络设备,这抑制了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为了避免其他国家通过互联网冲击我国的文化体系,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体系。如今,每种思潮都必须依靠网络这个最大的信息载体才能达到影响社会的目的。网络具有包容性,接收的信息良莠不齐,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洞察了网络的特性,就利用网络传播消极的信息,错误地引导网民,影响网民的思想,使其做出逾越道德规范甚至是法律规范的事。
2.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
网络是一种载体,传播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简而言之,互联网就是信息织成的网,其上每一个点都是信息传播的源头,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传播者。互联网的出现冲击着传统的传播方式、管理结构、社会结构。在网络用户日益增多的今天,利益与风险并存,为创造和谐的网络环境,有正确的网络文化发展方向,建立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2.1建立合理的法律制度。如今,网络违法犯罪事件层出不穷,对个人甚至是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要有效避免这样的损失,需要法律的介入。法律是一种专门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维权工具,适用于网络的法律被称为网络法,这是一种新兴的法律制度。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创建和谐的网络环境,必须建立完备的法律制度。法律需要在合适的时间颁布,但是网络立法时机根本无法预测,为此,法律必须与网络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网络是虚拟的,也是瞬息万变的,不能坚持传统的立法模式,要探索网络发展的方向,适度提前立法。在立法保护网络用户合法权益的同时,还要保证他们可以自由地使用网络,要实现这两者的统一。网络联通全世界,没有国界区域限制,但是法律是有地域限制性的,在建立网络法律制度时,必须化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2.2建立健全的网络文化建设机制。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建设,仅靠法律保障是不够的,还要建立相关的机制,注重网络技术的开发、研究与应用。为此,要创建一批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文化网站,将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让中国影响世界。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减轻负面文化信息带来的危害,在不同层次建立安全预警,分析各种网络信息的影响与危害,有需要时,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将危害降到最低。目前,我国还依赖着发达国家的互联网技术,这对我国网络文化发展极其不利。研究、开发网络技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的重点之一。
2.3把握互联网发展中的机遇。目前,互联网的标准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中国真正开始使用网络的时间并不长久,虽然我国在互联网标准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仍然处于劣势。为此,我们必须深入分析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抓住机遇,投入资金,争取在互联网的发展中占据有利地位。
2.4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必须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积极地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注重舆论的引导,控制舆论,使其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开发网络文化建设的相关项目,掌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权。加强对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者的管理,定期培训,打造出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保驾护航。根据目前的网络状况,依法、科学、有效地管理,创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3.总结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网络的应用利弊共存,在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我国必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真正做到网络文化独立。抓住互联网发展中的机遇,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即将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成美,娄耀雄,杨春阳,刘桂珍,徐明伟,曾会明,孙江波,易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强国对策建议[J].中国广播,2013,05:8-13.
[2]陈志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6:60-62.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乡土文化 传统性 困境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其实施主体和惠及的主体是农民,而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成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农村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乡土文化是乡村特定区域环境下的文化积淀,反映特定时代、特定区域民族传统文化及乡村经济社会状况。在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乡土文化面临着被摧毁的危险。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与价值
说过:“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豍那么,在乡土社会产生的文化就是乡土文化。
(一)乡土文化的概念。
乡土文化是一种孕育于几千年自给自足的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乡土社会,依赖于乡土社会,蕴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农民本土文化体系,其实质是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它是维系当地人民群众共同生活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如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方式、村民治理方式、娱乐方式、传统礼仪习俗、对土地的感情等。
(二)乡土文化的价值。
乡土文化作为特定时期不可替代的区域文化形式,有着重要作用:
一是区分作用。由于不同的地域产生了不同的乡土文化,因不同的乡土文化而带有不同的传统性,这足以将自己所处的乡土文化与其他乡土文化明显的区分开来。二是社会认同作用。乡土文化是乡村特定区域环境下的文化的长期的积淀,对在共同乡土文化中生活的居民具有较强的社会认同与整合作用,对维系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三是规范作用。“中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是在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农业基础上形成的,它适应于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这种文化核心是‘礼’。豎“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成为调整农村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二、乡土文化的困境
乡土文化孕育并依赖于以农业为基础的中国乡土社会,根植于传统性,所以当传统的乡土社会解体时,乡土文化也将随之消亡。
(一)乡土文化区分的困境。
保守落后等特性是乡土文化与生俱来的,而这恰好与以先进、开放为特性的现代文化是相互对立的关系,在现代化的大潮中,乡土文化的面临严重的威胁。人们想要保存自己的乡土文化,就不会去改变乡土文化下的社会和生活;而现代化产生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大地刺激了广大的农民,想要生活的更加幸福,他们就必须抛弃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得不舍弃熟悉的乡土文化,追求接受现代的生存方式。
(二)乡土文化生存的困境。
本身固有的传统性,使得乡土文化在开发上存在诸多难题:乡土文化资源地域分布分散;流传断层和人才缺失;不能有效发挥经济效益。而市场化对乡土文化开发利用也有要求:乡土文化能够实现资源规模化、传承的连续性、经济价值。传统性和市场化的不同要求使得乡土文化的资源在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对矛盾:乡土文化的生存一定要传承其固有的传统性,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又企图获得更大的利益,就必须在传承乡土文化时,实现乡土文化资源的市场化。
(三)乡土文化认同的困境。
我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包括其生存的状态、呈现的形式、它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价值观、世界观的认同。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可供广大农民选择、认同的文化种类越来越繁多,当广大农民不再自己所属的乡土文化产生认同时,那么,认同困境就会降临乡土文化。
三、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能性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新时期我国的文化建设提出要求“必须推进文化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豏这无疑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机遇。
正确处理好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关系,使乡土文化在传统性与现代性在斗争与统一传承与发展中。乡土文化的传统性,是长期以来特定区域的居民留传下来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要传承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同时我们还需要做的是赋予乡土文化一定的现代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努力实现其经济价值,使之成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乡土文化即应保证乡土文化传统性的前提下,实现乡土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一是要保留并保护好乡土文化的传统性。在开发与利用乡土文化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抛弃其与生俱来的、最根本的传统性。
二是充分挖掘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打破乡土文化资源的分布分散性局限,赋予其市场经济下的气息,能够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是实现乡土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以传统性为内容,以现代性为形式,将乡土文化予以传承。另一方面,以乡土文化传统性的方式,赋予现代性的内容,将乡土文化予以发展。
总之,在现代化的浪潮中,生存与发展对乡土文化来说是不易的。乡土文化作为特定区域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其重要的价值,保护好传承好乡土文化,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深远。
(作者:齐鲁工业大学12级中国化研究生)
注释:
豍.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6.
“孝”作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道德伦理准则,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历代统治阶级都极为关注和崇尚。所以,中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关于“孝”的文化体系。孝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不同时期给它注入了不同的内涵。孝文化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理解。狭义孝文化是指社会、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保障、精神赡养、情感慰藉等方面的思想观念、社会伦理、制度规范和价值取向。简言之,孝文化就是关于孝的观念、规范以及行为方式的总称。广义孝文化包含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内容,并将孝的内涵从家庭伦理进一步扩展到对国家效忠的态度上。传统孝文化起源于农耕社会,农村孝文化起初只是调整农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关系,并没有家庭之外的社会规范。随着历史的发展,孝道逐渐与封建宗法制度相结合,农村孝文化逐步同社会的文化、政治、法律相融合。广义的孝文化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分析。
(一)从精神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观念体系,即“孝德”
“孝”字最早发现于殷商甲骨文中,这表明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人们就有了“孝”的观念。西周以后,出现了大量关于孝的文献记载。《尔雅•释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的象形意是指年轻人背着老年人,象征着和谐的亲子代际关系,因而孝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尊重和爱戴的美德。总之,“孝”是孝敬长辈、赡养父母、善待老人的一系列观念。孝文化历来受到中国普通百姓和帝王将相的极力推崇。在古代,孝敬父母、光宗耀祖、效忠君国成为当时人们的崇高的价值追求。当民众将孝行从个人行为和家庭行为扩展到社会行为,上升到国家层面,并形成统一观念时,孝道及孝行就演化成了一种特定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了民族的观念系统。
(二)从行为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践行“孝”的具体活动,即“孝行”
第一,最基本的“孝行”包括养老、敬老、送老、祭老。《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养老就是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使老人吃饱穿暖。敬老就是精神上尊老爱老。送老就是老人过世之后,按照本民族本地方礼节风俗为其送葬、尽孝。祭老则是清明或老人的祭日,子女举行祭祀仪式对老人寄托哀思。第二,家庭孝敬,包括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友爱。家庭中夫妻之间要平等和睦,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对子女要关心、照顾,要尽心尽责养育子女,教育子女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还要教导子女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第三,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效忠国家。孔子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即一个人最大和最理想的孝行就是建立功业、扬名于世、显赫父母。这里的孝除了指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还指在社会上小辈对长辈的尊敬、礼让。孝的最终衍伸是效忠国家,就是人们要听命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封建社会君、国一体,孝就表现为爱国。一个人的成长、立业、处世,始终都贯穿了“孝”。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孝”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基础。
(三)从制度层面分析,孝文化是关于“孝”的伦理准则,即“孝道”
以血缘关系为钮带的“孝道”宗法制度早在周朝初期已经制定,使孝成为一种正式的人伦规范和礼仪制度。孔孟儒学则提出了孝的具体伦理道德规范。“三纲五常”说,使“孝”最终成为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和政治制度,统治者标举“以孝治天下”。宋明时期,统治者更是大力宣扬孝义、倡导孝行,在选拔和考核官吏时把是否孝敬父母作为首要标准。至此,孝的本义从家庭伦理延伸到社会道德规范,从人际关系扩展到政治法律关系。
(四)从物质层面分析,孝文化还包括关于“孝”的物质载体和活动载体,即“孝形”
孝文化在中国绵延数千年,孝文化的价值理念、制度规范的传承和弘扬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和活动载体,包括与“孝”相关的人物、传说、典籍、民俗、礼节、碑文、建筑等方面。对“孝”论述的论著如《孝经》《礼记》《女儿经》等文化典籍;有以孝命名的城镇,如孝感;有丰富多彩的孝的故事传说、孝的代表人物;有众多的关于孝的遗迹碑刻等。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这一民俗活动历经六百余年从未间断,就是典型的孝的活动载体。这些物质和活动载体都是当前传承和弘扬孝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一)强调精神赡养
自觉善事父母是新农村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儿女要自觉奉养父母,使双亲颐养天年。善事父母包括物质供给和精神赡养两方面。物质供给是善事父母的较低层次和基本要求,指尽己所能,从物质上为父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精神赡养则是较高层次的奉养,在满足老人物质需要基础上关注其精神需求。当前新农村的孝文化则应更多关注“精神赡养”。(二)强调“生命价值”《孝经•开宗明义》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要践行孝道,首先要保证行孝者和被行孝者生命的健在。为人子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行孝,即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也是孝行的体现。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大,个别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点困难挫折就轻生,留下年老孤独的父母。这是一种非常不孝的行为。
(三)建立“平等原则”的新型孝道
旧的孝道强调子辈对父辈的绝对顺从,是条“单行线”。新型孝道则是“双行线”,核心在于子辈与父辈的平等对话,而不是对父辈权威的盲目顺从,更不是父辈对子辈过分纵容。新型孝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平等交流和理性之爱。
(四)及时行孝,厚生薄死
现在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大,有很多人认为,等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了再来孝顺父母。然而,“子欲孝而亲不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可能会突然离世,行孝已晚。有人为了弥补缺憾,并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办豪华葬礼。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孝道应破除旧时代的丧葬陋俗,大力提倡趁父母健在时做到物质和精神赡养,并建立社会主义的文明丧葬新风。
三、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及其特征
(一)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来历及所体现的精神内涵与文化内涵
衢州市作为“南孔圣地,孝贤故里”,近年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了儒家文化发展的典型。农历正月十八为衢州市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相传余氏始祖守益公(明洪武年间)有一女儿,守益公非常疼爱该女。在女儿出嫁后,因思女心切。守益公在每年正月十八都叫其女回家尽孝。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由此得名,历经二十二代子孙的传承,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甚至在时期也不曾中断。每年正月十八,出嫁的女儿都会回到娘家团聚。在过去,女儿上午回家孝敬父母,下午到余氏祠堂祭拜祖宗,参加村里的民俗活动。“女儿节”当天的主要活动有:请佛赐福、祭祖、走马灯、舞龙灯、唱戏等。而今的“女儿节”与古时不同的是,它扩大了活动范围,女儿们会带上亲戚朋友到娘家聚聚,并与同村的“女儿”交流工作和致富信息。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是村民自发组织的。代代相传不间断,是因为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活动形式简单而隆重,是因为它过滤了繁文缛节,遗留了文化的精髓;活动内容丰富而务实,是因为它真正体现了孝、德、伦、礼等这些最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十八十八,女儿回家。”这个专为女儿而产生的习俗,在古代是破除男尊女卑传统的表现,在现代是孝文化、和谐社会的最好体现。2011年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确立了“尊重女性、崇尚孝道”这一宏大的文化主旨。正是从那一天起,余家山头村的“女儿节”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走向了更高的文化层次,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余家山头村“女儿节”的特征
1.浓郁的地方性。
女儿节民俗活动内容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请佛赐福、祭拜祖先、走马灯、舞龙灯、唱大戏等都是地方上流传甚广的习俗,体现了地方民俗节庆特点和鲜明的地方性文化特色。
2.悠久的历史性。
余家山头村“女儿节”孝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历经六百余年、二十二代子孙传承,至今从未间断过,在当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
3.独特的超前性。
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地位低下,根本就没有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因此不可能会以女性的名义来设立一个节日,而余家山头村却恰恰相反,传承着尊重女性的“女儿节”。这符合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男女平等与和谐社会的宗旨。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孝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加强学术研究,把握新农村新型孝文化的时代内涵
余家山头村已经开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有衢州市文化局负责人、文联、作家协会、民俗专家、大学教师参与的孝文化研讨会。对当代新农村孝文化展开了深度研究:认真理清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孝的当代涵义、当代特征及当代价值;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情况,了解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针对当前新农村养老资源匮乏的现实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为新农村孝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及方法建议。
(二)孝文化教育常态化
孝文化教育包括两方面,一是对青少年的孝文化教育。对农村青少年进行新孝道理念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尊重、爱戴、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也是爱党爱国的基础和前提。要把孝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学校要开展各种活动对青少年进行孝道教育。二是对全体村民开展孝文化教育。无论何时,家庭永远是农村老年人的第一生活场所。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成员对孝文化认知和践行状况,直接决定着老年人的生活品质。从当前农村家庭养老的需求者增加,而养老资源的供给者减少的现实困难出发,政府要对村民展开各种形式的孝文化教育,使每个人对“孝”都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设立专门机构落实农村孝德制度,建立孝德管理长效机制
要落实好农村孝德制度,使孝德管理工作日常化就必须设立专门机构。在村委会建立孝道奖惩机制,树立孝德典型进行表彰,促使村民孝德观念的养成。余家山头村每年“女儿节”都评选并表彰“好女儿”“好媳妇”。2011年评选出了“好女儿”26名、“好媳妇”46名并予以表彰,还建立了“孝慈善”基金。该基金针对本村生活困难家庭的老人予以帮助,为该村的孝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11年9月,该村好媳妇邵玉仙被评为柯城区第一届“十佳道德模范”———孝老爱亲模范。
(四)要强化法制监督,建立健全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
与舆论压力和道德约束力相比,运用法律规范人们的孝德行为、强化人们的孝德意识是很有必要的。政府要完善对农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机制,做到每个乡、镇都有法律援助工作站,每个村都有法律援助联络员和调解员,不断把援助的触角延伸到农村的每个角落,使农村养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部分农村家庭尝试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和《继承财产办法协议书》等,减少了多子女农村家庭中的赡养纠纷,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可以对这些有益探索进行宣传和推广,对解决当前农村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五)倡导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卫生保险
一、强调渗透融合,构建课程体系
1.强调“五融合”原则,研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一是与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的原则。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二是与学生兴趣相融合的原则。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对接,让学生乐于参与,易于接受,便于内化。三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原则。深入挖掘学科课程文化内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提升教育教学效益。四是与社会实践相融合的原则。注重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在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等实践中感受、体验优秀传统文化。五是与家庭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引导家长通过“家训、家规、家教、家风”等言传身教,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2.点面结合,兼顾普及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融入学校课程,必须要校本化。学校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始终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课堂引导、学科渗透、课外体验得以全面展开,并兼顾学生全面普及和部分学生的兴趣、特长。相关课程设置如图1所示。
除以上措施外,学校还制订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施的时间表,如每天早上10分钟的“诵读课程”、每周五下午的“学生社团”活动等,把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总体计划。
二、整合内外资源,培育教师团队
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是决定性因素。为不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使传统文化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学校为教师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
一是开展灵活生动、丰富多彩的校本研修活动。学校组建了课程开发团队,包括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教师,成为了学校传统文化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学校还先后为教师配备了《论语》等书籍,全员参与“读书与感悟”“读书与实践”等活动,促使教师加强自我学习、提高。此外,还举办了以“相约丽泽,共享传统文化盛宴”为主题的开放活动,锻炼了教师队伍,也发挥了学校的辐射作用。
二是借助外部资源,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校组织教师参与中华书局国学经典推广中心每周四在学校国学讲习馆开设的以《论语》解读为主要内容的“中华经典读书会”,组织教师参与寒暑假的“传统文化骨干教师研修成长营”、周六周日的“台湾布衣老师写字教学”等活动。此外,还组织教师参加国际儒学联合会举办的相关研修班;借助民族团结委员会等相关方面的资源,让教师学习风筝、泥塑等技能。
三、创新内容与形式,拓宽教育渠道
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并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开展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不断拓宽传统文化的教育渠道。
第一,利用“书香丽泽,点亮人生”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一是开设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学生每天早上诵读国学经典10分钟,诵读书目包括《论语》《孟子》等,并结合诵读内容开设“我读国学经典”的自主主题班会。二是举办传统文化专题讲座。学校邀请孔子研究院索常然老师作《〈论语〉――与君子之道》的国学经典报告,邀请清华大学中国礼学中心的博士后杨柳进行礼仪讲座等。同时,为每个班级配发《中华经典诵读》一套及经典书目等,便于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和品鉴。三是举行“墨香书法”(硬笔、软笔等)比赛,举办“读红楼,赏红楼”感受古典文学魅力的专项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将其发扬光大。
第二,利用主题班会、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学校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形式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例如,召开自主主题班会,由学生的君朋项目组来确定班会的主题、形式等;举办经典朗诵比赛、“中秋诗会”知识竞赛等多种竞赛活动,等等。学校非常重视民族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通过手抄报、祭扫先烈、学包粽子、制作月饼等活动,将对亲情的关怀、对乡情的眷恋等教育融入其中,发挥文化熏陶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第三,利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实践者和推动者。学校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鼓励他们多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引导他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华文化的精髓,并在体验中感悟、内化,提高其道德素养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让学生走出校园,用行动践行文化精髓。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校围绕传统文化设计课题,引导学生参与具体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学校的学科融合课题“在红墙碧瓦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印迹”带领学生走进故宫,领略建筑、雕刻等古老而悠久的文化;“走进孔庙国子监”课题则让学生了解孔子与儒家文化、古代科举制度等;“民族歌舞,欢聚一堂”课题则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建筑特色、饮食特点等民族常识后,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让学生走进社会,用温暖传播文化理念。母亲节前夕,学生代表走进北大街北里社区与社区代表共同开展“巧巧手”活动;春节前,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慰问贫困户、残疾人家庭;与“仁爱基金会”合作,部分学生志愿者前往北京西站开展冬日“奉送爱心粥”活动,在寒冷的街头温暖了路人的身体和心灵。
关键词:农村;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滞后性;举措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7-0086-03
引言
当代中国虽然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仍然是一个有着7亿多农民的比较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仍然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因此,在中国解决任何宏观性问题都应当把农村和农民问题纳入考察的范围,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也不例外。
与人们对文化内涵的理解一样,不同学者对法律文化内涵的解释也各不相同,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够被学界普遍认同的概念。如果从法律现象的发生、发展及运行过程来理解,法律文化是指,在人类的法律生活和历史积累中,在与自然、社会、经济、其它文化形式的广泛联系中,所形成的以法律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法律规范与制度、法律设施等为内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过程。法律文化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结构:显性法律文化是指制度性的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法规、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等;隐性法律文化是指理念性的法律文化,包括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等。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法律文化本应是一个整体,学者在研究法律文化时往往也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农村和城市的社会结构在现实上存在巨大的差异,即城乡二元结构。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法律文化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方面。正视差异、探索规律、缩小差别、消除隔阂、弥合缝隙、促进发展乃是政府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是特指在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在城市和农村法律文化存在巨大反差的现实中,不断完善农村和农业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律设施,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价值观念和法律思想,进而促使农村社会的法律行为更加符合法治原则和精神的过程。我们研究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根本目的就在于全面提升我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水平,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促进我国法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一、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的地位和意义
1.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观念形态上反映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对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法律文化是社会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农村法律文化建设是我国法律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农村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法律文化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文化的现代化;没有农村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在我国,现代化的法律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实现农村法律文化的现代化,即建设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确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农村市场经济真正得到完善,农村经济生活秩序正常化,就离不开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这是因为:首先,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法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文化,即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只有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的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才能有效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现有的农业经济法律制度属于显型法律文化(制度性法律文化)的范畴,只有这种显型法律文化内化为隐型法律文化,内化成一种法律意识和法律心理,才能真正得到自觉遵守,才能减少各种冲突,减少经济成本和司法成本。第三,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有利于维护和保障农村社会新的经济秩序。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有利于用法律法规来规范和约束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保障弱势群体和个体的经济权益,从而保障良好的农村社会经济秩序。
3.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有利于加速农村向现代社会转型。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实现现化化的关键在于农业比重的下降和农业从业人数的减少,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是,城镇化并不仅限于各种硬件设施的改造。农村城镇化的实现就其本质而言应该在于使农民具备适应城镇生活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农村社会主义先进法律文化建设,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变革广大农民传统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造就具有现代法律文化理念的现代公民,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向现代社会转型。
一、草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
草原文化以其独特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丰厚的文化积淀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共同造就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诸多方面的精华。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中,草原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
第一,草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一种社会主义的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在看来,任何时代的社会意识都和以前时代的社会意识有着联系,它的产生和发展都要以前人所积累的思想材料作为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草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草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思想基础。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密切关联又不相同。传统文化区别于外来文化、当代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文化传统是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一代又一代的积淀,是文化的“活的灵魂”。草原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蒙古族文化传统,它贯穿于蒙古族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理论体系,其中的各个方面也都体现了蒙古族文化传统。如蒙古族文化传统中的“恪守信义、精忠爱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等精神,通过改造,融入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之中。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类社会在大自然中生成并发展,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息息相关,是个统一体等等。因此,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草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
首先,蒙古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性的道德文化、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及行为规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收、改造、融合了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才形成了当今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其次,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的过程中,既吸收和借鉴了草原文化的优秀内容,又对草原文化进行了综合发展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也是草原文化的精髓。它围绕爱国主义这个核心,包含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内容。爱国是中国传统文化永恒的主题,也贯穿于草原文化发展的始终。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民族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同民族的发展历史联系在一起,体现为一种文化。当今时代形成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知难而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也深刻地影响着草原文化的改造和创新。
再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草原文化的改造与创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为我国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原则和价值尺度。社会主义道德观与草原文化中深刻的生命意识和精神追求是息息相通的,同时又被赋予新时代的气息、内容、形式和精神,充满新的活力,体现出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草原文化的传统道德规范的内容是先民对社会生活准则认知的逐渐积累,在很大程度上带有为旧的统治阶级服务的烙印;而社会主义的道德观、荣辱观是批判地继承了传统文化道德规范其中的精要,以先进的无产阶级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所构筑的一种崭新的道德体系。第二,草原文化的传统道德规范追寻的目的是调和社会人员间的矛盾,使之更有利于统治阶级对人们的奴役;而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体现了人民主人翁的地位,以充分发挥公民个人才智,构筑现代和谐社会为目标,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第三,草原文化传统道德规范执行的约束力主要来自宗族势力、神权及君权,上层统治者则可凌驾其上,使之沦为一种维护统治的工具;而社会主义道德观的倡导、遵循与实践主要依靠的是公民的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创造精神,是为了造福全社会。
三、弘扬草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性思考
悠久灿烂的草原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资源。当今,我们弘扬草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为指导,在厘清草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基础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能够形成全国各民族人民共识的、反映中国现实发展的、引导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
要达到这个目标,第一,要充分重视草原文化资源,处理好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中华文明之所以绵延不绝、生生不息、承前启后、薪火相传,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明有着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作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根,就没有中华民族精神之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无法建立。草原文化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见和谐社会的建设与草原文化的相通之处和密切联系。为此,我们一是要充分重视、大力倡导学习和研究包括草原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认真对待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更高层次的中华民族精神。二是要认真发掘。草原文化中有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如“和合”“民本”“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民胞物与”“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知行合一”等命题和认识,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值得很好地发掘。例如,草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是蒙古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期草原文化的爱国主义已不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而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当代爱国主义。因此,我们弘扬草原文化,发掘和培育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以此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不断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三是要批判地继承。通过文化的视角、文化的手段和文化的途径来审视、处理和协调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问题和各种复杂关系,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作用,以及文化的审美、娱乐、教育和对社会群体的凝聚作用,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普遍共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正确认识草原文化,注意鉴别草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批判地继承,即采取“扬弃”的辩证态度,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从草原文化中汲取积极的因素,构建能够反映各族人民共识的科学的核心价值观。批判地继承,才是弘扬草原文化的正确方式。
高一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点
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指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关键: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2)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的原因和要求:
原因:1)在意识形态领域,多种文化并存是客观事实。但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不会对文化发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态度。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2)面对文化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求:必须坚持以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3)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1)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5)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2、说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二是思想道德建设。)
(1)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1)原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如何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必须大力发展科学事业:1)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2)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3)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3)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1)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2)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3)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3、了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和谐文化的地位: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2)多种形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在这一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例如,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各级党政机关开展的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送温暖”、“手拉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扶残助残”公益活动等。
(3)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作贡献,充当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
(重点把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为指导,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一政治必修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点相关文章:
1.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高中政治必修3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知识点
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文化建设要先行,要发挥先进文化在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习惯靠养成,道德靠教化。在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将“八荣八耻”要求体现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正确的道德观念,只有被广大群众普遍接受,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才能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行为的一种自觉,从而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我市这些年来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蓬勃开展,“欢乐长沙·和谐家园”系列群众文化活动遍布城乡,已形成了一个品牌,而且成为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后一段时期,我们还要进一步发展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屋场文化、邻里文化、军营文化等等,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地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利用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且具地方特色的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各类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体现在基层文化建设中。
第二,将“八荣八耻”要求体现在文化艺术创作中。我们党历来重视发挥文艺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一部好的文艺作品,就像一座精神宝库,能感染、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人生信念、道德情操;能激励、鼓舞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不懈追求。我们要充分运用文艺作品的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引导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年来,我市文艺创作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生了象《布衣毛润之》、《秋天的花鼓》、《书记有本难念的经》等精品力作。但也存在为通俗而媚俗等一些不容忽视、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些庸俗、低俗、媚俗的作品对人们尤其是对青少年的道德情操和价值取向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切实加大优秀文艺作品的创作力度,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什么、提倡什么、赞美什么、反对什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坚持“三贴近”原则,严肃认真地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以正确的价值观指导创作,以高水准的作品倡导社会新风。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人们在美的享受中升华境界,在情感共鸣中受到鼓舞。我们的娱乐节目、都市报刊、时尚杂志等文化消费品的创作和编审人员,要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反映人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的主流,坚决反对和抵制平庸低俗之作及消极颓废的东西。要坚持唱响主旋律,守好主战场,打好主动战。
第三,将“八荣八耻”的要求体现在文化环境净化中。这些年我们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文化市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近几年来,长沙文化市场比较繁荣,特别是歌厅文化享誉全国,已成为长沙文化的又一品牌。但是,“地摊文化”、“草台班子”现象依然存在。社会上一些道德失范行为与不良文化的诱导不无关系。因此,我们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监督体系,进一步落实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加强管理,逐步建立健全抵制腐朽文化的长效机制。要继续做好“扫黄打非”工作,净化文化市场;要继续加大对文化娱乐市场的监管力度,认真查处与社会主义荣辱观不相适应甚至是相背离的不良行为,坚决依法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
第四,将“八荣八耻”要求体现在媒体文化传播中。要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传媒在宣传、贯彻落实“八荣八耻”中的文化导向作用,褒扬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鞭挞各类不良行为。要切实净化报刊版面、荧屏声频和互联网上的内容,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将刊播的专栏、专题节目做精、做细、做好。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道德观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文化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只有积极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文化环境,才能真正建立一个和谐、文明、安宁的社会,才能促进社会新风尚的形成和发展,为实现全市的“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良好的道德环境、文化支持和精神动力。(作者系长沙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
一、坚持内容创新,弘扬主旋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新发展
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是思想有效表达和传播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培育和践行要坚持内容为王,创新取胜,以求新、求活、求实的创新理念融入到网络文化产品创作和供给过程中。学校注重网络文化的内容创新,着重从影响力、创新力和供给力三个抓手入手,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实效性。打造网络文化精品,扩大影响力。围绕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内容细化、渗透到专题栏目打造上。如,建设学校新闻传播的权威品牌———“成电新闻网”,融合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建设成就和学校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新闻于一体,倡导和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打造弘扬主旋律、传播大学精神的人文精神高端品牌———“成电讲坛”,紧贴社会热点和学生关注点,邀请校内外学者开设系列主题讲坛,倡导和引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旋律;培育身体力行、见微知著的学校微品牌———“成电微信”、“微观固事”、“微党课”等等,以学生或教师实践力行为核心,倡导和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理念。在内容上,着重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文化精品的文案策划、内容设计和传播推广等关键环节,努力在打造网络文化精品感染力和扩大社会影响力上下功夫。如,由成电微盟发起的“成电青春万岁”话题讨论,获得70万次讨论,有效地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青,实现成才梦。通过校内外媒体报道,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二次传播力量,极大地扩大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建立大数据教育研究中心,开拓创新力。学校以大数据教育中心为基地,协同学工部、教务处、信息中心、计算机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等,建立了“平台构建—职能部门—教师或辅导员—项目组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教育对策”的“思想政治教育链”,建立起了“思想政治教育数据库”,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把握学生思想行为最新特点、动态和需求,梳理和挖掘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理解、践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大学生思想行为进行精准画像和过程评估,从而使网络媒体、理论课教学和时事教育能够根据大数据呈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定制式教育和引导,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会、个别辅导谈话等教育方式,增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的实效性。建立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增强供给力。网络文化是一种精神性的公共产品,学校依托教育学院博士点基地,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同价值层面和维度,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造出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公共文化产品。比如创建了思政论坛“微电马”、思政专家微博、新闻即时网评等,并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理论研究成果。
二、注重方法创新,拓展教育渠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网络文化建设新路径
方法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学校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网络媒体教育传播方式,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播和践行的网络空间以及舆论引导制高点。通过创新网络平台等教育和传播途径,努力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有效发挥各部门积极性,打造网络新平台。在校级层面,重点打造五大平台,即新闻资讯类网站“成电新闻网”、综合服务类网站“学生之家”、聚合类网站“成电新媒体联盟”、导航类网站“成电导航网”、视频类“影像成电”等网络文化创作、教育和传播的系列平台。同时,基于学生学习科研和思想交流等需求,研发和应用“面聊”APP手机移动终端应用程序,面聊软件坚持“去面聊,趣发现”的指导思想,设置了荣誉勋章、讲座抢票、课程查询及评教、志愿服务、新生天地、就业抢先看、奖助勤贷申请、安全伴我行,有效地将生活服务与思想教育引导有机结合;学校的各职能部门积极进行微平台建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播,如党委组织部开发的“成电先锋”APP手机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将微党课、网上组织生活、互动讨论等融为一体,图书馆“书香成电”和“掌上图书馆”、档案馆“成电往事”微信平台等进行立志成才教育引导和传播;在学院层面,创建学院新闻网、微信平台、辅导员和学生微博微信等,如UESTC信软、资环港梦想湾、掌上大政管、青春生命等学院微平台。这些院校两级网络平台大力开展主题性、微细化、互动性的文化活动,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教育和践行的新渠道。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开辟网络新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等各类网络学习资源,开设以社会热点为主题的微讲座、播放微电影等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体式教育和传播,实现课堂上下、校园内外的互动结合,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增强信仰力量和道德力量,进一步赢得青年大学生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定力和信心。广泛寻求媒体支持,建立校外联动机制。学校与新华网、新浪官方微博、腾讯官方微博、四川新闻网等权威媒体建立了长期的校外媒体联动合作机制。与新浪微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电青春万岁”毕业晚会、“名校辩论邀请赛”均通过新浪微博、腾讯视频、中国大学生在线进行视频直播和图文报道,实现了以小见大的微传播和大效应,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实效的社会影响力。再如,开展主题性成电形象微博推广活动,以系列精美图片展现出成电优秀学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形象,基于联动效应实现40多家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传播“我在成电等你”栏目。
三、创新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网络文化建设新动力
建立长效机制和注重专业团队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期引领网络文化的基本保障。学校在网络文化建设的管理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前行,有力保障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内化。创建校院两级管理,强化顶层设计。学校成立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网络文化建设办公室,学院设立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组,统筹各项网络文化建设工作,保障网络文化建设有组织、有秩序地持续推进。同时在党政干部和教职工中加强互联网思维和信息管理培训和教育,把开放便捷、互动分享、用户体验至上的互联网思维和信息管理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中,融入到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细微工作中。建立六大机制,保障建设成效。六大机制包括以优秀网络文章纳入科研成果统计、列入职务(职称)评聘条件的激励机制,以网络文化建设纳入学院目标考核和个人考核的考核机制,以校院上下、部门协同为特点的协调机制,以师生联动、学科联动、校内外联动、网上网下联动的联动机制,网络文化创作的培育机制以及舆论舆情的反馈机制。这些机制强化教师、辅导员和学生的责任意识,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文化创造的涌流。组建三支队伍,培育领军人物。组建一支包括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人才、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两课教师、青年博士在内的50人校院两级“网络名师队伍”,鼓励他们利用自身影响力引导舆论,传播正能量;建立学工微传播队伍,辅导员队伍建博和团队建博相结合,全面推进辅导员博客、微博、微信建设工作;坚持自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原则,培育和支持学生骨干团队,全校150余个学生社团、1000余个团支部,500余个党支部、20个院团委,学生会、6大校级学生组织加入到网络文化建设中,同时学校积极培育学生网络领军人物,以优秀学生为代表展现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作者: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