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4-26 08:14: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技术创新能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的定义在国际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对于高技术产业而言,最主要的是技术创新,高技术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的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开发新产品和开拓市场的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将产业知识转化为新技术,使新技术转变为商品,在市场上得以销售,以实现其价值并获得经济效益的过程和行为。对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不仅指商业性地应用自主创新的技术,还可以创新地应用合法取得的他方开发的新技术或已进入公有领域的技术创造市场优势。本文从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出发构建统计指标体系。
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指标的理论遴选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尤其是R&D(研究和试验发展)活动的投入。R&D活动是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利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是整个科技活动的核心。
R&D人员全时当量、研发机构人员是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投入的总量指标,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1)各省市自治区的指标数据计算,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两者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的、显著性的相关关系,为了避免指标提供信息的大量重复,只需从中选取一项,在国际上,通常用R&D人员反映投入从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力规模,为了与国际接轨,本文选择R&D人员全时当量。与此对应,指标体系中应包含R&D人员强度(用高技术产业R&D人员全时当量与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对比计算)这一相对指标。
科技经费筹集的目的是为了其支出,在技术创新投入指标中,可以不考虑科技经费筹集额。但为了反映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本文选择了政府资金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这一指标。
R&D经费内部支出、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是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资金投入指标。本文选择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相对指标选取R&D经费强度(用高技术产业R&D经费与高技术产业总产值之比计算)。R&D经费内部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为中度的相关关系,在指标体系中可保留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其相对指标为技术改造经费强度(用技术改造经费支出与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对比计算)。R&D经费内部支出中仪器和设备支出是技术创新的设备投入指标,由于它是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一部分,只需选用其相对指标,即仪器和设备支出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
(二)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的理论遴选
专利申请数是报告期内按照法律程序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受理的件数,是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申请数的总和,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技术创新产出水平的重要指标,其中发明专利最能体现一个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对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形成高附加值的影响最大。拥有发明专利数是企业作为专利权人在报告年度拥有的、经国内专利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的件数,更能体现专利的市场价值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本文选择拥有发明专利数这一指标来反映企业科技创新的数量,为了突出反映发明专利的状况,也可以选择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这一相对指标。
新产品产值是企业创新能力在生产中的具体体现,为了反映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状况,理应将此指标包含在内。新产品产值占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是反映企业创新能力的相对指标,其值越大,创新能力越强。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与新产品产值之间存在高度的、正的、显著性的相关关系,所以在指标体系中不再包括。而新产品出口销售率(用新产品出口销售收入与新产品销售收入对比计算)可以反映新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经过上述分析和遴选,选择了13项指标构成理论指标体系。即8个反映技术创新投入指标:R&D人员全时当量、R&D人员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政府资金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R&D经费强度、技术改造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强度、仪器和设备支出占R&D经费内部支出的比重。5项反映技术创新产出的指标:拥有发明专利数、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数的比重、新产品产值、新产品产值占高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新产品出口销售率。
(三)反映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统计指标的实证筛选
在统计学中,通常用标准差系数来描述指标鉴别能力的大小,标准差系数越大,该指标的鉴别能力越强。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2011),搜集计算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的上述13个指标数值(、新疆、青海较多指标无数据,在分析计算时将其剔除),计算各指标的标准差系数,R&D人员强度的标准差系数最小,为46.54%,显然,这一最小值也能够区分各个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将所选择的13个分析指标全部保留。
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能力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理论
(一)高新技术
“高新技术”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与传统技术相比,一项高新技术一般需要一群相关的高新技术的支持,传统的技术一般是以独立的技术形式存在的。在高技术之间,每一高技术领域的发展既依赖于其他高技术领域的发展。高新技术发展的速度很快,高技术的生命周期可能只有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不像传统技术那样有几年甚至几十年。与传统技术相比,高新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渗透力,可用于许多领域,并可与传统技术或产品结合起来,产生新的用途。
(二)高技术企业
我们认为,高技术企业就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大规模运用高新技术为市场提供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企业大规模地运用高技术从主要两方面体现出来:产品和工艺。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运用高新技术为市场提供的是传统的产品或服务,由于高新技术的采用,其产品技术含量得到提高,这类企业也是是高技术企业。区别是前者体现在最终的产品上,后者体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间。对传统技术的高新技术改造和提高,传统企业也就具备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技术创新与技术能力基本理论
技术创新理论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20世纪30年代首次提出来以后,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的“新熊彼特学派”。其代表人物有:爱德温・曼斯菲尔德、莫尔顿・卡曼、谢里夫、格里利克斯、南希・施瓦茨、罗森堡等,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新技术推广、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等。70年代中期以后为第二阶段,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些专题深入研究,更加注重研究成果对社会经济技术活动的指导作用。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弗里曼、多西、厄特贝克等。他们对技术创新研究的主要贡献有:技术创新的扩散问题、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来源、技术创新的阻力机制和环境因素等。
(一)技术创新的一般模式
从技术创新的内在机制的变动,演化出三代技术创新的模式。20世纪60年代以前,以“技术推动”的创新过程模式;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出现的“需求拉动”模式;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综合这两种模式基础上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技术创新推动模式:创新主体拥有新的技术发明或发现,并能够利用这种发明或发现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熊彼特是这种模式的倡导者,他认为,技术是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主发动机。对于技术创新的需求,不是由市场产生,而是由拥有技术专利的创新主体根据技术的功能适用性进行创新,从而满足市场上存在的某种需求或者在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需求。
2.需求拉动模式
需求拉动模式是指由于客观存在的需求引起创新主体开展技术创新研究,并应用研究成果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在需求拉动模式中,技术创新始于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又回归到市场来满足市场需求。在实际的技术创新活动中,这种模式也是很多的,如积累性的或改进性的技术创新,多数是由需求拉动模式。需求拉动模式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采用需求拉动模式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时间短、见效快。由于需求拉动模式忽视了基础性研究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可能导致技术创新的缺乏强有力的基础。
3.技术―需求互动模式
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模式都是线性模型,从一个起点单向到终点,由于竞争激烈和科学技术的变化,技术创新机制趋于复杂。技术创新的技术―需求互动模式是指创新主体拥有或部分拥有技术发明或发现的情况下,面对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模式。大多数情况下,成功的技术创新由于科技和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科学技术与市场需求都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二)企业技术能力概述
企业技术能力是指企业从外界获取先进的技术与知识,并与内部的知识结合,创造出新的技术与知识,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同时又使得技术与知识得到储备与积累的能力。该概念包括以下三层内涵:一是技术和知识的模仿、消化吸收等创新能力,即技术学习能力,包括选择、购买国内外的技术的能力等;二是技术转移的能力,包括技术扩散和引进等方面的能力;三是技术的应用能力,即进行技术创新、创造经济效益,包括产品生产与组织方式、市场开拓等。
技术能力是企业内在的能力,它不是直接地、完全地体现在产品,体现在企业的人员、信息、设备、专利、论文、管理等各个要素中;技术创新能力是个技术能力外在的反映,可以直接通过产品研制开发和生产等环节表现出来。其中产品的技术水平,则是技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的最集中的体现。技术能力是企业第一层次的能力,产品的技术水平是企业技术能力的最终体现,技术创新能力则是外在,第二层次的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能力的关系是:企业的技术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实现基础,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具体体现。
技术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积累过程中,企业的技术能力随着人员科技素质、信息化能力、设备水平、组织能力的提高以及储备知识与技术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企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是反映在研发能力、工艺能力、组织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决策执行能力的提高,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随技术能力的积累而增强。从长期来看,企业技术能力需要通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来表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技术能力的具体反映。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对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很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拉瑞(Lany,1981)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给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技术与信息的获取能力的综合。汉默尔(GaryHamel,1990)是从基于产品技术平台的企业核心能力积累角度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埃尔森(R.Nelson,1999)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开发新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而进行创新的总体能力。范戎凯(2000)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依靠创新技术推动企业发展的能力,即通过引进新的技术并实现其工程化和商业化生产从而使企业满足或创造市场需求,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能力。魏江(2001)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五种能力的组合,其中前三种能力是最关键的能力构成要素。
(三)高新技术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方法
1.自觉地成为创新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是企业,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是创新的投资主体,作为研究开发活动的主体就意味着研究开发活动主要在企业内部进行,企业不仅要有健全的研究开发机构,还要有相当的技术开发硬件投入和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资源,这样才能保证科研成果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高新企业在技术创新利益分配的体制健全,企业既然作为投资和开发主体,相应地也就该享有对创新收入的自主分配,这是激励主体的根本所在。
2.坚持“一个中心,两个提高”
首先,企业要坚持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一个中心。要做好两个提高:一是提高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坚持以企业本身为主体,在改善企业的研究开发条件同时,并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中去;二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第一是在吸收国内外科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组合或进行二次开发;第二是进行技术、资金、装备、材料等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并与市场需求想结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3.积极营造科研环境
充分调动科技开发人员和职工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加速培养和吸引优秀科技人才的同时,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尊重科技人员的劳动,的氛围,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意识和素质,注重在职工中培养、选拔科技人才和专业技师能手。
三、结论及建议
高技术企业是一个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是知识经济社会企业主要组成,对高技术企业及技术创新规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高技术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从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出发,发展出了一个新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能力为内容的技术创新的理论框架,对影响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和外部因素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首先介绍了高技术企业及其技术创新的一般理论,然后从技术能力开始了本文的研究。在回顾了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之后,本文认为技术能力导向的高技术企业是在经营过程进行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科技知识日新月异的环境中,企业只有努力提高技术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技术能力导向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企业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高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3]魏江.企业技术能力的概念、结构和度量.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1995
[关键词]高技术企业 可持续发展 层次分析法
一、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调查结果,影响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可分为社会环境因素、企业内部因素。
1. 社会环境因素
高技术企业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对高技术企业发展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社会环境因素体现了国家、地区和社会的宏观环境对高技术企业的影响和提供的机遇,主要包括市场环境、政策法律及配套服务环境、产学研结合环境等子因素。
(1)市场环境。影响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主要有需求市场及供应市场。需求市场的情况主要由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产品性价比来表示,供应市场的情况有相关技术培训机构的数量、融资渠道畅通程度以及企业发展所需资源的充足程度来体现。
(2)政策法律及社会服务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对高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抑制或促进作用,同时,企业的存在也需要得到社会服务机构的支持。我们用高技术企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程度,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以及基本服务配套是否到位来反映这个指标。
(3)产学研结合环境。高技术企业是否与高校结合,进行高技术产品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用企业用于投资产学研项目与总资产的比例、企业周边的科研院所与高校的数量、产学研结合的研究成果给企业带来的投资收益率来反映这一指标的情况。
2. 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内部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能力、经济效益、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因素。
(1)人力资源。高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决定高技术企业发展主要因素不是物质,而是人力资源。我们用本科以上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工程师以上中高级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培训费投入率来反应人力资源指标。
(2)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研发的成败和速度决定着高技术企业的成长状况。我们用新开发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百分比,科研开发投入产出比、销售额用于R&D的百分比来表示技术创新能力这一指标。
(3)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反应一个公司的经营情况。我们用年度利润增长率、总资产收益率、投资领先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百分比来表示经济效益指标。
(4)经营管理能力。评价影响高技术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主要指标有新机制采用程度,管理开发培训比例,企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程度。
3.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并且已经影响到企业的经营行为,企业要想取得长期稳定的竞争力,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创造新经济增长的方式,我们用环保投入率和“三废”处理率来评价影响高技术企业环保能力指标。
二、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权重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多,但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程度不同。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因素及指标权重,根据权重确定各因素及指标对高技术企业发展的作用大小。
1. 通过建立判断矩阵确定各指标权重
当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建立后,上下层次指标间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同一层次指标之间两两进行比较所得的相对重要程度,根据调研的结果,最终得到n n阶的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作用是分析下层因素对上层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具体步骤如下:1、建立一级子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2、通过一致性检验以及相关计算得出各以及子指标相对与总指标的权重。3、各二级子指标相对于各自所属的一级子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判断矩阵,以及各三级子指标相对于它们所属的二级子指标判断矩阵的建立与上面所述相同,故在此不再赘述。
2. 影响因素作用排序结果分析
通过计算可得出以下结论:在影响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级因素中,企业内部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依次为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在二级因素中经济效益、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环境是比较重要因素;其中经济效益因素中总资产收益率是比较重要的指标,技术创新能力因素中科研开发投入产出比指标和销售额用于R&D的百分比是比较重要的。因此高技术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并合理调整总产值中用于R&D的比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本文分析了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分为社会环境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体现了国家、地区和社会的宏观环境对高技术企业的影响和提供的机遇,主要包括市场环境、政策法律及配套服务环境、产学研结合环境等子因素;企业内部因素是影响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内部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技术创新能力、经济效益、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因素;影响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体现在环保能力方面。通过因素作用机理分析可知:各影响因素对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作用的大小是不同的,在影响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一级因素中,其重要性按大到小排序分别为:企业内部因素、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各二级因素中,按重要性大小排序分别为:技术创新能力,经济效益,市场环境,经营管理能力,环保能力,政策法律及配套服务环境,产学研结合环境,人力资源。同时这些指标之间又相互影响,共同作用。高技术企业的发展,需要管理层密切注重主要指标的变化,这样才能使高技术企业沿着正确的可持续的道路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活动 基本状况 对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
2005年在全国21个将高技术产业作为“十一五”重点产业发展的省、市创新能力的排序中,贵州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位于第15,被归类到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地区。2006年贵州省高技术产业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高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达175.26亿元,比上年增加16.04亿元,但其在全国的比重从1995年的⒈08%下降到2006年的0.42%。《贵州省“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目标是,力争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左右,2010年达到500亿元,在全省GDP比重中由3%上升到6%左右,成为全省的支柱产业之一。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状况关系到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本文对2239个规模以上(在本文中指全部国有及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具有法人资格的工业企业开展的企业创新调查资料进行分组整理,调研分析贵州省高技术产业开展创新活动基本状况。涉及六个方面:产业创新活动的活跃度、创新活动的研发主体、创新类型、创新经费来源和支出、创新产出以及创新活动的知识产权保护。重点是三大行业:医药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二、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
1、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活跃度。从高技术产业创新活跃度析,全省高技术产业中有82.5%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比全省或全国工业企业高5成,活跃度明显,见图1。
从行业看,医药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开展创新活动企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比重分别为78.6%、76.5%和100%。
2、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研发主体。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主体状况为:产品创新中企业自主创新的比例为62.5%,企业间合作创新占8.93%,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占17.86%,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占0.89%,其他方式占9.82%。开展工艺创新的企业中自主创新占63.6%,企业间合作创新占13.08%,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占6.5%,企业与高校合作创新占2.8%,其他方式占14.02%。各行业也都以企业自主创新为主,但在创新主体比重上有所不同。医药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在产品创新上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创新明显,而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集团研发比例高。
3、高技术产业创新类型。企业的创新类型包括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种(一个企业的创新活动可能同时包含三种创新类型)。在有产品创新活动的高技术产业中原始创新占41.3%,集成创新占25.0%,消化吸收再创新占17.5%;在有工艺创新活动的高技术产业中原始创新占31.3%,集成创新占21.0%,消化吸收再创新占17.5%。可见,贵州高技术产业在创新类型上以原始创新为主,而产品创新比工艺创新注重原始创新,见图2。三大行业都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形式开展创新,但原始创新比重偏高。
4、高技术产业创新经费。创新经费是指企业用于创新活动的各种经费,本次调查主要指企业用于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为开展创新活动获取机器设备和软件的经费,从企业外部获取相关技术的经费。2006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创新经费支出总额7.94亿元,占全省工业企业创新经费投入的16.7%,创新经费投入强度6.08%,比全省工业高3.33个百分点。贵州高技术产业创新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由企业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和政府资金组成,三项合计占全部资金来源的98.1%。其中:政府资金占19.0%,金融机构贷款占26.5%,企业自有资金占52.6%。来自于减免税的比例极低,风险资金投入为零。
从高技术产业创新经费支出结构分析,创新经费用于内部R&D经费占全部创新经费的54.9%;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34%,比全省工业企业高2.58个百分点。用于外部R&D经费占全部创新经费的7.1%,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44%,比全省工业企业高0.36百分点。用于获取机器设备和软件支出占全部创新经费的33.0%,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2.01%,比全省工业企业高0.21个百分点。用于从企业外部获取相关技术经费占全部创新经费的5.0%,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30%,比全省工业企业高0.18个百分点。
5、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产出。2006年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为43.37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为24.75%,比全省工业企业高13.55个百分点。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35.19亿元,新产品销售率为26.47%,比全省工业企业高15.67个百分点,其中:新产品出口6.98亿元,占新产品销售收入的19.85%。新产品销售收入中国际新产品6.55亿元,占新产品销售收入18.62%,国内新产品销售收入13.56亿元,占38.53%。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15.08亿元,占42.85%。
创新产出的行业结构中,医药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实现新产品产值占高技术产业新产品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6.4%、20.8%和38.3%。航空航天器制造业产值规模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最大。从产出水平看,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最高,而销售率是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最高,见图3。
6、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知识产权保护。高技术产业83.75%的企业主营产品拥有自主品牌,比全省工业高51.49个百分点;57.5%申请了专利,比全省工业高48.21个百分点;62.5%注册了商标,比全省工业高42.18个百分点;67.5%进行了技术秘密内部保护,比全省工业高47.18个百分点,可见高技术产业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
从高技术主要行业看,医药制造业拥有自主品牌比率为87.38%,但其申请专利的比例仅为55.34%;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申请专利以及开展技术秘密内部保护比例的比例高达91.30%,拥有自主品牌比例也达82.61%,是知识产权保护做得最好的行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在拥有自主品牌、申请专利、注册商标以及开展技术秘密内部保护的比重分别只有76.47%、41.18%、29.41%和64.71%。
三、调研数据分析结论
1、高技术产业创新活跃度高。近九成的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但占比重最大的医药制造业创新不足。创新活动主要依赖于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比重高;而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新不足,集团创新比例低。
2、高技术产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比例普遍高于全省工业企业。并且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都注重原始创新,比例最高。
3、高技术产业创新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经费来源结构主要由企业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和政府资金组成,无风险资金投入。创新经费支出主要是内部R&D支出,外部R&D、机器设备和软件支出及从企业外部获取相关技术的经费支出较少。
4、创新产出能力逐渐加强,比全省基本创新情况好,但产品创新水平较低。 从事国际新产品的技术创新的企业比重很小,多数企业创新活动是在国内和企业层面的创新,且成为企业主要的销售收入来源,不利于新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5、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的比例比全省其他工业高,但医药制造业申请专利比例低。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各项工作都需要加强。
四、对策与建议
1、战略上,应重点选择具有比较优势、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加大发展,谋求局部领域的优势和强势。医药制造业是目前全球最活跃、进展最快、最有前途的产业,贵州在该领域具备资源优势和技术创新基础,应扶持发展。此外,贵州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在该产业某些领域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基础,在全国范围内也具备很强的优势和竞争力,应重点发展。要加强这两个行业在经费支出、产品新颖度、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2、实施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并举的创新战略。由于自主创新具有较高的风险性,适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模仿创新,力图在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上突破,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对贵州省的高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说无疑是个明智的选择。另外,应加大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的力度,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3、完善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机制。欠发达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中资金不足是普遍问题。贵州要通过多种途径支持创业期高技术企业,建立高技术产业创业投资资金和融资担保资金,还要促进外部资本市场的发展。加强引导扶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创业板市场,形成从国家资金引导、创业投资助推、金融资本支持、上市融资扩张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链条。
4、加强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产业创新能力受到区域创新系统的影响,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创造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在这个系统里面,市场的力量无疑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政府的扶持、投资及管制也是行之有效的,要充分发挥政府提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功能。同时,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市场中介组织及政府之间的互动可以取得更好的协同效应,形成一个以创新为总体目标的协同互动和交流渗透的网络。良好的创新网络能有效地促进创新,从而促进产业持续发展。
(注:本文为贵州省工业创新调查办公室课题研究项目《贵州省高技术产业企业创新状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史清琪、尚勇: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一)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缺乏。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与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的缺乏直接相关。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的缺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不够。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不够表现为数量的不足与质量的不符合要求。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分为R&D投入与非R&D投入。以R&D投入为例,世界百强企业的R&D投入一般高达10%,有的甚至在15%以上,而我国大约有70%的企业所提取的R&D经费不足其销售收入的2%,这与发达国家的同一指标相差甚远。同时,我国企业普遍缺少经验丰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和素质高且具有市场眼光的技术人员。企业的人才流失情况严重,创新费用分布不合理。
2、企业创新管理能力低。由于旧的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没有一个健全的技术创新机制。很多企业忽视对技术创新工作的总体安排与规划,缺少对技术信息的收集、分析、比较及对其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的识别,缺乏真正具有创新意识和技术背景的管理者,并且,大多企业未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技术创新的主攻方向。
3、企业创新倾向弱。我国企业普遍比较保守,对国内外的相关信息没有总体、全面的把握,自主创新的愿望不强,自主创新率不高,创新意识差,企业创新缺乏主动性和前瞻性。
4、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低。我国企业研究开发机构的研究开发经费仅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的23%,而发达国家研究开发经费的80%是企业投入的。企业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低,从根本上制约着研究开发能力的提高。在缺乏物质保障的基础上,对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的不重视更恶化了其研究开发能力。一些企业领导看重引进整套设备、产品所带来的短期效益,忽视对引进技术的改进、技术融合和研制开发新产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5、企业制造能力低。缺乏具有丰富经验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技术装备落后、工艺设计和管理能力低等情况导致技术创新实现的制造能力并不高;同时,我国企业未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使得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工人的工作效率不高。
6、技术创新的营销能力低。企业缺乏具有市场眼光的专业人才、企业领导的市场观念不强和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使得企业无法很好地了解用户,无法准确、灵敏地分析和把握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其营销能力低。
(二)技术创新主体错位。由于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带来的弊端在短期内无法消除,企业还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没成为创新的决策者和收益者。
1、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投资的主体。我国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过多,许多企业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带有浓重的政府行为色彩。政企没有完全分开,没有建立产权明晰责权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企业本身也缺乏投资实力。
2、企业未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我国技术创新的研究开发活动多数在企业外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进行,企业技术储备不足,缺乏有实力的研发机构和有效的创新机制,企业自主开发的产品少,缺乏竞争力。一些国有企业虽然设有研究开发机构,但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都投入不足,企业没有真正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
3、企业未成为利益分配的主体。由于市场规范化的程度不高,使得创新企业和非创新企业的利益差别不大,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技术参与利益分配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没有形成,企业没有成为利益分配的主体。
(三)没有形成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中介服务机构因其能有效地传递信息、协调产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对企业而言,中介服务体系的支持和帮助不可或缺。但是,我国技术创新中介机构普遍存在着队伍素质不高和装备条件差等问题,其场地、设施和服务水平都还不尽如人意。由于未形成互补的服务体系,中介机构的运作往往各自为政,单枪匹马,其综合服务效能远未发挥出来,还不能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二、我国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我国企业改革已进入了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第一、企业的核心能力不强。第二、企业的创新力度不够。第三、管理模式不灵活、无特色。第四、企业的视野不宽,不注重世界形势的变化,没有长远规划,忽视战略决策,企业战略定性不明确。最后,企业经营观念不新,还未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仍然看重产量、产值而忽视质量、效率。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说明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难以较好地适应市场需求,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就意味着企业的竞争力的增强,因此,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二)企业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就是使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超越国界,是经济无国界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的扩张、蔓延和渗透,它使得竞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使各国之间以及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甚至恶化。很明显,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总是处于不利的地位。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已加入WTO,中国企业将面临错综复杂的形势,经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来说确实是一种挑战。因此,要改变不利的状况,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面对更加复杂的目标市场和经济运作环境,中国企业必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增强市场竞争实力和企业核心能力。
(三)企业接受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知识经济是指区别于以前的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以高新技术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发达国家在技术上占有领先的地位,有优越的技术创新环境、完善的创新机制和充裕的经济条件,而中国企业规模不大,竞争力不强,技术薄弱,与之较量,力量悬殊,资源更加有限。要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超国际先进对中国企业来说是最大的挑战之一,而技术创新是解决资源浪费问题,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的唯一途径。因此,知识经济要求中国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三、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建立多元化的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的投入体系应以企业为主,政府为辅。
1、企业要增强创新意识,弥补技术创新资源投入的不足,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在自有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企业要在国家产业政策的宏观指导下拓宽融资渠道,例如,吸引外资从而增强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争取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支持等。
2、政府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合理的税收政策,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对于国家技术优先发展领域的重点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政府拨款、政府采购、财政贴息等直接帮助,对其他技术领域的创新给予减免税收、低息贷款等有选择的支持。同时,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创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大力发展证券市场和建立网络投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技术创新领域,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这些措施,有助于缓解当前企业技术创新中的资金匮乏的问题,为技术创新商品化后弥补资金缺口作必要的准备。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投入体系为提升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等提供了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保证。
(二)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积极培养和引进技术创新人才。科技以人为本。企业创新,关键是人才,市场竞争,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争。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有创新倾向和市场调查研究的管理人才,提高企业职工的整体素质,造就大批高素质的企业家,解决创新带头人的问题。
1、搞好企业现有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一方面建立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在企业内营造尊重知识和人才、注重创新的氛围,激发职工的创新愿望和热情,提高工人的技术等级和工作质量。通过收入与对企业贡献挂钩,加大对有突出技术创新贡献的人员的奖励力度,鼓励科技人员用专利等科技成果入股,提高技术创新人员的智力回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新力量;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力度,不断扩充科技人员的研究领域,改善其知识结构,使之成为既有技术专长,又有市场眼光的新型创新人才。
2、加大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尤其针对关键技术人才、技术创新管理人才和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同时,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形成人才引进、评价、激励和留人机制,使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工作更加科学、有效、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作为知识载体的优秀人才的创新作用。
(三)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实现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全面推进技术创新的制度条件。
1、政府应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将创新的决策权、投资权和利益分配权还给企业,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的压力和发展的动力。
2、从制度因素出发,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条件,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机制,解决企业创新知识性问题。同时,鼓励技术要素的多种形式参与收益分配,建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经济创新相结合的利益驱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并深化收益分配机制的改革。
3、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外部市场、信息环境的情况,权衡利弊,选择适合国情的创新战略,明确创新努力的方向,并从整体上安排技术创新工作及创新资源的配置。
4、把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密切结合起来,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严格产权界定和股权设置,推进产权结构的合理化和多元化。
5、企业应活化沉淀的科技资源,创造新的商品潜力,内化企业创新源。因此,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要从创新战略、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使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四)健全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健全技术创新的支撑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发挥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政府应当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给予大力的扶持。应建立和完善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法律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创新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从而形成技术创新的软环境;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建设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如基础研究、教育、信息网络等,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初期成本和壁垒,相应地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支持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来促进技术创新活动;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良好的信息环境和市场环境,扩大产学研的信息交流;增加技术创新方面的政府支出,建立技术创新基金,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进行。
2、推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创新合作。产学研结合是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创新活动能相互促进,形成优势互补。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研究设备、技术信息的优势,结合企业在市场信息和资金方面的长处,弥补企业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方面的不足,联合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是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捷径。
3、有效地规避技术创新风险。技术创新是一种风险性活动,只有贴近市场和生产经营,准确预测,着眼于产品和工艺的超前研究开发,才能体现出低投入、高回报,有效地回避技术创新风险。通过市场调查和信息处理,找出企业优势与市场需求、外界技术资源的结合点,充分利用存量资源,降低研发成本,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一、技术创新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技术创新”(Technological Innovation)亦有称作技术革新的,是技术变革过程中继发明之后的 一个阶段,是一个改造世界的实用阶段。早在1776年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一书中就明确指出:国家的富裕在于分工,而分工之所以有助于经济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有助于某些机械的发明,实际上对技术创新的来源做了初步的探讨。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一词演变而来的。最早提出“创新”一词演变而来的。最早提出“创新”(Innovation)的是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于1921年在《经济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认为创新是指经济中的某种“新的组合”,它包括以下五种情况:引用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实施一种新的组织形式。
继熊彼特之后,索罗(S.C.Solo)在1951年发表的《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对技术创新理论重新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提出技术创新成立的两个条件,即新思想的来源和以后阶段20世纪80年代穆尔塞(R.
Muese)做了比较系统的整理分析,基于此基础他吧技术创新定义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
徐庆瑞(2000)在《研究、发展与技术创新管理》一书中指出:“技术创新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对现有知识的新综合,是新技术的第一次商业性应用,也是科学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阶段。笔者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对技术创新的基本模式做了以下总结。
二、国内外学者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和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的强弱也已经成为提升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创新能力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尽管目前为止,关于技术创新能力涵义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是究其实质是一致的。
赛文穆勒(1992)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产品开发的能力、改进生产技术的能力、储备能力、组织能力的综合;巴顿(1992)认为,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掌握专业技术人才、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能力。侧重揭示了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内容。
我国学者中,曹崇延、王准学(1998)解释,技术创新能力实际上是企业整体系统的能力,并且是以产品创新能力、生产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管理技术创新能力为主体,协调发挥以实现经济利润的能力。他们技术创新的过程,将其分为7个方面,即研究与开发能力、生产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投入能力、营销能力、财务能力、产出能力;傅家骥等(1998)将技术创新能力分解为创新资源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创新倾向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和营销能力。
综合各学者的观点,我个人认为技术创新能力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系统。只是由于不同学者的视角不同,对技术创新能力要素的分解方式也各有差异而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及其方法鉴于技术创新能力在企业等部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技术创新能力的衡量问题也就是十分重要的,一直受到理论界、企业以及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较早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的是斯替尔(Steele),他曾经用核对表的形式对研究开发活动进行了评价,随后黑尔(Hill)则用4种间接指标来反映工业技术创新活动。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的理论依旧比较缺乏,使用的指标也没有统一标准。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国内对技术创新能力测度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研究方法也日趋丰富。魏江等对技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区分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通过与行业先进水平进行比较来评价技术能力的高低。史晓燕提出了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AHP法。赵奥等应用DEA模型族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效率进行了相应指标建立和度量。
三、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新进展
(一)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日趋丰富
王慧运用BP神经网络构造了评价指标体系,对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侯玉君综合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和主成分分析评价了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徐晟等提出了应用灰色模型测度技术创新能力效率的实证。此外还有学者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了此方面的研究。
(二)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视角
此外由于技术创新能力是一个最终面向市场的、面向用户的需求转化过程,笔者认为技术创新能力还受到市场、技术体制等方面的影响。在技术创新的不同阶段,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
四、总结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国内外学者对技术创新能力发展与评价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不够全面,有些问题依旧处于空白。比如对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迄今为止尚未出现统一的选择标准,此外,关于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也没有统一的认识,甚至分歧较大。虽然近期把环境、时间、市场、政策等因素也逐步纳入了对其影响因素的考虑范畴,但现在依旧没有学者把它们纳入实证的范畴,从而使评价结果的使用价值大打折扣。
因此,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依旧需要进行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以提高其的实际应用的意义,指导技术创新能力快速稳定的发展,为企业、政策制定者以及理论界提供有效的方法,这也是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必然趋势。
参 考 文 献
[1]袁庆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M] .2002(9):1~2
[2]徐博英.技术创新能力及其评价方法的发展变化[J].科技和产业.2006(11):2~3
关键词:风险投资;R&D;技术创新;DEA
风险投资(VC)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机制,它既能够满足企业的技术创新融资需求,也可以降低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虽然中国的风险投资发展较晚,但自从1999年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出台后,风投业便得到迅速发展。《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5》指出2014年中国风险投资各类机构数达到1551家,其管理资本总量为5232.4亿元,累计投资金额为3008.5亿元。同期,中国的专利也得到了飞跃发展。据资料显示,2014年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数是48.5万件,与上年相比,提高了13.6%,中国企业的专利授权数是9.2万件,与上年相比,也提高了15.7%。那么,风险投资的发展与中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现有研究中关于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理论上分析了它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二是采用简单线性回归方程、对数线性模型等回归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了它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不同于先前研究,本文更关注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本文认为,如果不考虑效率的影响,企业可能会为了追求技术创新产出而一味地增加投入,这将带来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本文将以中国高技术产业2005—2014年数据为样本,基于DEA模型从效率的角度来考察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1文献回顾
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但是直到1998年Kortum和Lerner所开展的经验研究,有关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研究逐渐变得系统化。Kortum和Lerner[1]以美国20个产业超过三十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专利产出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分析显示,风险资本对专利有正向作用,且其效应大概是R&D的3倍。在1983—1992年期间,尽管美国风险投资额大约只占企业R&D水平的3%,但是它对产业的创新贡献率却达到了8%。与Kortum和Lerner用专利来衡量技术创新不同,Ueda和Hirukawa[2]采用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创新产出指标。他们将样本数据选定在1968—2001年期间,通过对美国相关制造业数据的面板自回归分析和产业时间序列分析,使用Granger检验,发现TFP的增长引起随后风险投资的增长,但风险投资的增长却没有引起1年滞后期的TFP增长,并且结论因行业而异。同样地,部分学者利用欧洲国家的数据也证实了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Peneder[3]从微观角度以奥地利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风险投资和创新能力强的企业互相青睐。在风险投资加入后,企业的成长速度和创新水平都将得到提升。还有一些学者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例如Caselli、Gatti和Perrini[4]选取了意大利74家上市公司1995—2004年期间的数据,并把样本按有无风险投资支持分为两类,对其技术创新活动作对比分析。他们采用发明专利数量作为衡量指标,结果显示,在项目选择阶段,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是在投资之后,企业会关注其他经营管理目标,不再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国内学者则较多从理论方面进行分析。王亮[5]指出除了企业自身的资源系统外,风险投资可以在外部形成一个有利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资源支持体系,这使得企业的技术创新由“慢”变“快”,并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水平。姚丰桥和陈通[6]采用博弈模型研究了风险投资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风险投资和企业会存在委托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两者会进行双向选择,而创新企业的自身实力则是双方合作的关键性因素。部分学者利用美国数据对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丁文丽[7]利用美国1988—2001年的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之间有着长期的正向关系。少数学者利用中国现有数据对问题进行了简单的经验研究,如邓俊荣和龙蓉蓉[8]利用中国1994—2008年的数据,进行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风险投资与专利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但R&D对专利的影响显著。综上所述,一方面虽然很多文献已经从多角度探讨了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却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与较一致的结论;而且国内学者较多是对制度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利用中国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的成果较少。另一方面,现有文献主要是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很少有学者从效率的角度去探究。所以,本文将采用中国2005—2014年的数据,基于DEA模型对其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综合评价。
2实证分析
该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选取合适的指标来度量技术创新的效率,二是选择适合的计量分析模型来测算效率,三是基于所获得的数据计量出该效率,并依据实证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分析的内容包括有效性分析、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力分析和投影分析(即提出技术创新效率改进目标与方案)。
2.1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测算指标体系包括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在投入方面,本文借鉴Kortum和Lerner[1]、Romain和Pottelsberghe[9]以及Tang和Chyi[10]的研究,选取风险投资额、R&D经费和R&D人员全时当量三个指标衡量技术创新的投入。在产出方面,参照Kortum和Lerner[1]、王建梅和王筱萍[11]的研究,本文把专利申请量作为技术创新产出的指标之一。专利申请量代表了企业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新水平,但是企业投入资金和人员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利润,而专利并不能代表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市场价值。所以,本文选取新产品销售额作为产出的另一个指标,来表征其商业化水平。由于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关于高技术产业的数据是从2005年开始记录,因此,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的是2005年—2014年十年的数据,具体如表1所示。
2.2计量分析模型
本文参考赵树宽、余海晴和巩顺龙[12]的观点,认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一项具有多投入和多产出的复杂活动,并且难以确定具体的投入产出关系。而DEA模型在处理多投入变量和多产出变量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它也不需要确定特定的投入产出关系,因此,本文选用DEA模型来测算技术创新的效率。在此模型中CCR最基础,通过其最优解可以得到DMU的有效性情况,在其基础上构建BCC模型,通过它可以将综合效率值分解,由此还能够判断DMU的规模收益情况。
2.3效率测算及分析
本文利用Deap2.1软件,选取BCC模型,采用多阶段算法得到了如表2所示的效率测算结果。2.3.1有效性分析根据DEA模型,效率值为1即表示DEA有效。从表2中得知,2005至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综合效率值始终是1,即这五年间,其始终处于DEA有效状态。但从2010年开始,其值有了下降的趋势,只有2012年和2014年这两年是DEA有效的。虽然2010年、2011年和2013年这三年的值均小于1,即处于DEA无效状态,但是最低的一年2010年的值也达到了0.936,这说明了中国高技术产业效率较高。而且从2005年至2014年这十年的平均值来看,其值是0.987,这说明了其效率从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高。从2005年至2014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均值分别为0.989和0.998。相对而言,对综合效率影响较大的是后者。前者值为1表明其投入产出结构合理,后者值为1表明其投入产出规模合理。通过对表2中数据的观察,本文不难发现7个DEA有效年份的这两个值都为1,也即说明这7个DEA有效年份均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并达到了最优规模。从上述对2005年—2014年间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测算的结果可以看出,2010年、2011年和2013年是DEA无效的。进一步分析可知,这三年的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效率值均小于1,即这三年既没有达到投入产出结构的最优状态,也没有实现规模的最优状态。同时,2010年、2011年及2013年是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的,这也可以看出与目前的技术创新能力相比,其规模并不是最合理的。2.3.2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力分析本文主要是研究风险投资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因此,在已获得其效率值的前提下,研究它对效率的影响力大小是必要的并且可行的。本文可以研究三个投入指标分别对产出的影响。但是鉴于投入产出组合较多,本文简化了研究方法,只研究剔除一个投入指标后其投入产出方案的效率值。利用Deap2.1软件,测算出在不同投入组合中的历年效率均值,其结果列于表3中。由表3数据可知,方案1、2、3的综合效率均值分别为0.964(最小)、0.984(最大)和0.975,。剔除风险投资额后的效率均值最小,这表明其对效率的影响最大。基于上文分析,本文还能够测算出每个投入指标对效率的影响。本文以V(D)表示表2中的DEA效率均值,以V(Di)代表表3中不同指标组合下的DEA效率均值,那么,计算单一投入指标i对效率影响的公式可表示为:上式中,Si表示投入指标i对DEA效率的影响大小,该值越大,其影响程度也越大。利用表2和表3中的相关数据,由Si计算公式可得到,S1=0.0239,S2=0.0030,S3=0.0123。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投入指标方面,风险投资额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最大,其影响程度为0.0239。进一步分析可知,在资本投入方面,虽然风险投资额比R&D经费少,但S1>S2,即风险投资相对于R&D来说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更大。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高科技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风险等,很难获得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本文借鉴龙勇和刘誉豪[13]以及蔡文佳[14]的观点,认为风险投资不同于债务等传统融资方式的优势在于,它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且它能够为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非资本性的增值服务。2.3.3投影分析由表4可知,DEA无效年份改进方向集中在技术创新投入方面,风险投资额、R&D经费和R&D人员全时当量都存在投入冗余。从技术创新投入改进幅度来看,风险投资额改进幅度最小,R&D人员全时当量改进幅度最大。基于此,本文认为2010年、2011年和2013年这三年的DEA无效主要是因为R&D人员全时当量投入过多导致。R&D人员投入过多可能是相对的,它有可能是其投入质量不高造成的,人员的素质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有着重要影响。在创新产出方面,改进情况比较简单,只有2013年的专利申请数需要调整,并且其改进幅度较小,仅为1.67%。
3结论与政策含义
本文基于效率视角,采用DEA模型,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测算了2005年—2014年十年间的技术创新效率值,并研究了风险投资对其的影响,结论如下。(1)DEA效率评价结果显示,从总体上来看,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综合效率均值较高。在2010年之前,其一直处于DEA有效状态,但是自2010年之后,效率值不断变化,而且近几年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2)将综合效率值分解来看,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较大的是规模效率。从2005年至2014年,技术创新规模收益状态由规模收益不变转为规模收益递减,这表明与现有的技术创新能力相比,现有的投入规模不是最优的。(3)在投入方面,与R&D相比,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更大。DEA无效年份主要是由R&D人员投入过多导致,其相对过多则意味着风险投资额和R&D经费的投入相对过少,造成技术创新的投入比例不合理。因此,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本和人员投入并适当加大风险投资投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如下的政策含义。(1)提高风险投资对高技术产业的资金投入风险投资主要是投资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发领域,以期使创新成果能够更快推向市场,并获得商业价值,从而帮助企业成长,最终实现资本的退出和增值的一种投资过程。从中国风险投资机构近年的投资方向来看,其投资于高技术产业的资金占比大约为百分之五十,仍然有大量资金投资于传统产业。基于此,中国政府应出台相关法规政策,积极引导风险投资机构将资金投向高技术产业,这样有助于提升其技术创新效率。(2)实现资本和人员的有效配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离不开资本和人员的支持,只有当资本和人员的投入得到合理配比,才能最大化地实现经济价值,不产生资源浪费的问题。由本文的结论得知,DEA无效年份主要是因为R&D人员投入较多。那么,在注重风险投资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平衡其与其他技术创新投入因素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使一切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4局限性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是高技术虚拟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分析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特点,构建了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链模型,从基础构建、知识管理流程、战略融合三个层次整合了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的软硬件基础、流程和知识联盟体系,并提出了高技术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策略。
在知识经济浪潮下,知识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以及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知识管理作为应运而生的新型管理模式,能通过系统地利用信息和专门技术,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实现组织机构的创新能力、响应能力、生产效率和技能素质的有效改善,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高技术虚拟企业(High—techVirtualEnterprise,HTVE)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由于具有从社会中获取必需的且本企业自身不具有的资源,以及便于同其他企业、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和知识资源的交流和共享等特点,这种组织形式能够陕速地响应市场机遇,减少相关开发工作量,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企业风险,未来将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企业形态。
一、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
1.高技术虚拟企业特点
高技术虚拟企业(High—techVitrualEnter-pirse,HTVE)是指一些从事高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等各类相互独立的高技术企业(或含有科研机构、大学和少数其他类型的企业、金融机构等等)为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对用户的优质服务,根据各自的核心能力,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在网络环境下采用虚拟组织模式而组成的虚拟企业。
高技术虚拟企业是虚拟企业的一种特殊类型。除具备一般虚拟企业的特征(如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团队合作;核心能力;并行工程;信息技术外),高技术虚拟企业还具有与其他虚拟企业不同的特点:
(1)高技术特征。企业技术含量高,成员主要集中在上游技术创新企业,甚至研究机构和大学均可成为联盟中重要成员。研究成果也可以成为产品,此时的生产过程为研究过程,这时的虚拟企业为虚拟科研组织。
(2)管理的重点为知识管理。管理的主要资源为知识和技术人员。企业间关系管理不仅是物流供应链管理,更重要的是知识供应链管理。
(3)知识存量高且流量大。高技术虚拟企业还具有相对高的知识存量以及不断追求知识创新的动力和压力。相应的,高技术企业员工以高知识员工为主体,他们知识存量高并且学习能力强,通过一系列知识活动为企业创造财富。
(4)核心能力主要体现为技术创新能力。高技术企业其核心能力主要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能力,从知识存量与流量角度看,高技术企业通过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来实现知识(技术)的静态积累(知识储备和维持)和动态积累(知识创新),进而支撑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建立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因此,高技术企业实质上就是知识高积累和快速创新兼具型企业。知识管理是高技术虚拟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必然的选择。
(5)超前性。高技术虚拟企业的产品开发具有超前性,企业要预见和创造市场需求,就离不开知识创新。
2.知识管理在高技术虚拟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高技术虚拟企业需要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方式形成一种知识联盟的核心能力。知识与信息资源是虚拟企业运营的根本要素之一,企业的中心目标是学习和创造知识使之在组织中低成本而高效地相互转化、溢出与释放,知识管理是虚拟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1)高技术虚拟企业实现技术创新需要知识管理。高技术虚拟企业是企业为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而采取的一种新型组织合作方式,企业与企业或者与高校等科研机构之间会建立知识联盟来促进技术创新。通过知识管理过程,外部知识可以内部化,虚拟企业中的知识在转移和共享的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知识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
(2)高技术虚拟企业提高柔性需要知识管理,高技术虚拟企业需要能对外界变化做出灵活的反应。知识管理通过挖掘和获取尽可能多的知识内容和专家技能,把创造的知识和外界的信息加以收集和综合,缩短查找信息的时间和避免重复性的劳动,获得对日常决策的帮助,以应对多变的竞争环境对企业敏捷性的需要。
(3)高技术虚拟企业的网络化组织需要知识管理企业在网络化组织上进行工作的环境要求。它不但需要自身的知识管理,而且需要通过知识管理来了解每个网络节点的知识技术条件,以保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在网络上的通畅流转。
(4)高技术虚拟企业间的合作沟通需要知识管理。虚拟企业是高度竞争和高度协同的对立统一体,它的组织边界是模糊的,其合作伙伴之问的高度协同必须以信息流和知识流的通畅为基础。
二、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链模型
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前者一般是指可以编码和度量的,可以由计算机处理的知识;而后者一般是指人们头脑中的经验、诀窍、灵感等知识。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技术与工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知识在员工之间容易地传递,使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容易转变,从而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的知识创新。高技术虚拟企业通常由若干企业临时组成,成员可以包括企业、团队、个人三个层次,而不仅仅是企业内部成员,各成员企业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它们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团队合作关系,所以知识管理的过程更加复杂,不仅仅局限于高技术虚拟企业内部,还融合了成员企业内的知识管理。
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知识链通常包括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传递、共享以及知识产生价值的评价等环节,在这个知识链上,形成了一条知识流。高技术虚拟企业的知识链,知识管理的对象就包括知识的顺畅流动,以及创造适合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氛围,所以,知识链模型为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研究提供了一个更直观的视角。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管理链模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基于web的基础构建
基于web的虚拟组织网络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为了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和兀’技术,将具有开发、生产、经营某种新产品所需的不同知识和技术的不同组织单元连接成一张网,形成结构扁平、交叉功能强的组织形式。各组织单元间彼此连接,富有柔性、机动性高,递阶层次少。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技术企业所采用的高新技术及其生产的产品的生命周期比较短,知识更新速度较快。通过建立虚拟网络组织,调动工作团队的积极性、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团队中的成员共同致力于组织的宗旨绩效目标,并且承担共同的责任。从而,各成员之间能够从过去的缺乏信任、知识垄断、相互竞争转变为密切合作、知识共享来完成工作目标,能够快速有效地达到更新知识的目的。此外,还有高技术虚拟企业的文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它们作为“软资源”也是虚拟企业运营的重要基础。而且,虚拟企业知识仓库作为公共知识的存储地,对知识的转移和共享提供了场所。虚拟企业成员从组织的内/外部知识源中获取各自的知识然后存于组织的知识库中,通过web技术进行转化和学习,供所有员工进行交流和共享,而交流过程中形成的新知识又归聚到知识源中,这个过程是循环的。
2.知识管理流程
本模型中知识管理流程主要包括知识获取、知识选择、知识产生、知识内化、知识外化五个过程。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下:
(1)知识获取和选择:创新的基础就是前人积累的知识,组织或个人实现创新的第一步是要获取大量的相关知识。系统最初收集到的只是蕴藏着丰富知识的信息资源,有待于人们去进一步挖掘。在高技术虚拟企业中,主要是利用一些计算机和数学方法对获取的知识进行过滤和数据挖掘。其中主要搜索方法有人工智能和搜索器等,主要的数据挖掘方法有模糊聚类、神经网络和统计分析等。利用这些技术能够对系统未来可能发生的改变加以准确预测,并对一些不确定的知识进行推理、判断和分类,使其符合现实状况。最后将处理完毕的知识、信息以一定方式和规则通过知识门户的控制存储在知识中心。
(2)知识产生:企业中的知识、信息等很多来自于外部组织,不可能完全符合本企业的实际需要。因此可以通过遗传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选择改造、融合,实现知识的重新开发与创新,创造出更加符合本企业发展的新知识。
(3)知识的内化和外化。产生的知识最终在企业实践工作中加以应用。知识的内化过程,指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如通过培训将书本上的显性知识转化为主体的隐形知识,然后通过主体的创新活动而实现知识重用。知识的内化主要通过网上培训、知识地图、知识仓库和知识推送来实现。知识的外化过程,指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即将主体的经验和诀窍进行总结,并以文字、图形等形式表现出来,使隐性知识得以保存、传播和重用;知识的外化是知识管理技术中的瓶颈,主要通过知识共享平台、知识结构图来实现和认同。
3.战略融合
从战略层面考虑,主要分为知识联盟、知识联盟内的协调和控制三个部分。高技术虚拟企业的知识联盟作为企业战略联盟的种范式,是从高技术企业拥有的、给其带来核心竞争力的知识这个角度来建构相互间缔结联盟的机理。通过知识联盟的方式,将数个企业有限的技术力量综合在一起,使各企业之间能最大限度发挥各自之长,弥补各自之短,这是当今企业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高技术虚拟企业知识联盟,在创造联盟基本上遵循着类似的模式,首先,评估伙伴潜能,要能创造出一个立足于现实、将来能实现的新联盟,联盟各方必须具备足够的为联盟作出贡献的潜能;其次,在描述联盟可能为各方带来的贡献时不能有所偏重,并且联盟要求各方必须承担作出改变和付出的成本;最后,创造可行途径,制定实现远景的步骤。各方对共享的远景达成共识之后,联盟制定出实际可行的步骤。
模型强调了知识管理的价值创造过程,并强调了WEB的基础作用,突出了知识管理网络化构建的趋势,充分考虑了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等环境因素对知识管理的支持,既注重突出知识管理过程,也强调通过各种知识分析工具增强知识创新能力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对模型各个层次具体使用的技术饵决方案、知识管理主体和外部因素的集成考虑仍不够全面,尚待进一步研究。
三、高技术虚拟组织的知识管理链运用策略
1.基于web建立有效的高新技术企业知识管理信息系统
高技术虚拟企业需要开发知识管理系统所必需的软、硬件设施,为知识获取与共享创造条件。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凭借一系列技术手段、制度安排及管理手段,基于WEB建立一套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该系统至少应包含以下几个子系统:一是需要开发出先进的知识库、数据库与模型库以及相应的库管理子系统;二是需要开发与建设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企业与外部机构之间、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知识交互网络;三是要开发出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以使企业内部员工与用户都能及时、便捷地通过与计算机系统对话,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
2.创建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
高技术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首先应该拥有知识管理的机构,并使之成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它的产生会触及高新企业本身组织结构的变化,只有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结构具有弹性,才能发挥知识管理的作用。高技术虚拟组织内的知识管理要努力在企业中取得更加重要的地位,从而形成全公司的知识管理。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或者至少任命知识管理管理者。一方面是由于知识管理的关键在于把每个人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而这只有全体人员的参与,全体人员的重视才能成为现实;另一方面是由于知识对于高技术虚拟企业成员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是其竞争力的来源。知识是一种战略资产,对于高技术虚拟组织中的企业更是如此。
3.高技术虚拟企业文化建设
对于任何组织而言,进行知识管理必须以建立开放的、愿意为组织贡献知识的文化为主。对于高技术虚拟组织中的企业成员来说,文化更是知识管理的关键。这主要是由于虚拟组织中的个体成员常常在空间上是分离的,面对面的交流比常规企业中要少,因此个体成员之间以及个体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在这样一个弱文化的环境中,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阻力会更大。另外知识的转化常常是跨组织的,由于高技术虚拟组织中的信任关系的脆弱性,常使人们在交流知识时有所顾虑。因此,对于高技术虚拟组织来说,必须以文化为动力,加速知识的积累和转化。
4.外部协同
高技术虚拟企业中企业的知识管理与其他企业不同之处在于它处于一个相互协作、职能互补的企业集团之中。处于协作之中的高技术虚拟企业成员应当在知识管理战略中坚持外部协同。外部协同就是与组织中的其他合作伙伴在知识管理中相互合作进行协调,从而取得最大的协同效应。高技术虚拟企业中企业间的知识管理协同得以建立知识联盟为基础。通常的知识联盟可以是战术上的,也可以是战略上的,然而高技术虚拟企业内的知识联盟必须是战略性的,因为知识联盟对于高技术虚拟企业这一基于核心竞争力运作的企业,在更新、重塑核心能力和变换对其有利的竞争规则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坚持速度战略和国际化战略相结合,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高技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十五”期间规模增长2.4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4%,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日益增强。出口额增长5倍,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比重达到28.6%,高技术产业已成为优化外贸结构、推动对外贸易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名符其实的第一大出口行业。“十五”期间新增电信用户超过5亿户,互联网用户跃居世界第二。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生物等高技术广泛应用和渗透,加速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不断改变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
国际化迈上新台阶。国际高技术产业加速向国内转移,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国高技术产业近五年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00亿美元,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超过700家。华为、中兴、联想等一批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骨干高技术企业走出国门。计算机、手机、程控交换机、彩电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高技术产品占全球的比重已超过10%。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进入世界前三位,出口居世界第二位。
关键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自主发展能力有所增强。集成电路、软件、通信产品制造、生物等领域掌握了一批重要的技术和标准,生物和数字内容等一批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下一代互联网研发取得重大突破,产业整体装备水平明显提高。
产业集聚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区走开放式发展路子,吸引了大量跨国投资、先进技术,已发展成为我国高技术产业重要的增长极,产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超过80%。主要中心城市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区,生物医药、航空航天、微电子、光电子、软件等产业基地正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聚集地。
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开放式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体系,为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政策体系和机制不断完善,投资体制改革决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有效地改善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环境。
2006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预计全年销售收入超过4万亿元,增加值超过9500亿元,出口额超过2700亿美元。
同时,高技术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不多,增长质量不高,盈利能力偏低,国际竞争力不强。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靠自主创新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高技术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和发展重点
“十一五”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做强做大的关键时期,面临的有利条件明显增多,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凸显。要把握发展趋势,走自主创新与国际化相结合的道路,“加强自主创新,着力推广应用,推进产业集聚,加快规模发展,扩大国际合作”,推进战略转型,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
加强自主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基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已进入必须依靠自主创新的新阶段。要坚持开放式创新,构筑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自主创新,推进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技术标准制定,全面提升产业的自主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着力推广应用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发关键技术,研制重大装备,推进信息化发展,强化高技术推广应用,改进生产和管理方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
推进产业集聚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途径。要立足于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形成高技术产业集群,培育产业群体优势和局部强势。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在软件、微电子、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形成新的增长极,带动全国高技术产业发展。
加快规模发展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要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以提升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在一些核心和战略高技术产业领域组织实施重大工程,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数千亿元规模的高技术产业群,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扩大国际合作是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要“引进来、走出去”,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继续大规模承接国际高技术制造业的转移,提升产业分工层次。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形成高技术产业自主发展能力。进一步加大“走出去”力度,推动高技术企业国际化经营。
“十一五”期间,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大力发展对经济社会突破性带动作用强、技术集成度高、体现国家竞争力的七大高技术产业,并加快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基础性核心产业,培育下一代网络、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新兴产业群,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由速度规模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生物产业要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和生物制造;高技术服务业要按照加强基础、拓宽领域、扩大规模、规范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发展环境,加强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互联网、电子商务、数字内容、技术服务等新型业态的形成和发展;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要加强成套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示范,延伸完善产业链,加快培育民用飞机、应用卫星、电子信息材料、可再生能源等一批新兴产业群。要重点推进信息化,加强重大装备研制和产业技术研发,加快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发挥先进生产力作用,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继续加大对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投入。建立中央财政对自主创新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创业投资体系。重点支持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加强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重大产业技术研发。
(二)制定和完善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抓紧出台数字电视、生物、集成电路和软件等重大产业政策,加大政策推动力度。修订并颁布《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引导社会投资。贯彻落实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研究制定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实施细则。
(三)落实好“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重大任务。启动七大高技术产业工程和一批产业化专项,大力培育基础核心产业和新兴产业。积极推进十六大装备国产化,提高重大成套装备的自主研发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确定的十六大科技专项,推动科技进步。继续建设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产业集聚。
(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设十二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撑科技进步。规划建设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提高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继续推进大型企业的技术中心建设,建立高水平的研究开发平台。发展一批技术转移中心等中介机构,完善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五)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国际合作。继续鼓励“引进来”,创造良好环境,吸引跨国高技术企业来华投资。积极推动“走出去”,进一步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地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扩大航空、生物、信息等重点产业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继续推进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电信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政府监管下的竞争性电信市场架构。落实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建立健全普遍服务机制、特殊服务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促进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合一”的现代邮政服务业发展。
[关键词] 高技术 集群 战略
一、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高技术产业是指产品研究与开发投入高、依靠持续不断的创新而快速发展的,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产业。高技术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所包含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是相对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经济、科技条件而言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高技术。美国学者纳尔逊指出,高技术产业是指那些大量投入研究开发资金,并以迅速的技术进步为主要标志的产业,是具备现代化科学技术最高水平的技术产业群。埃弗雷特・罗杰斯认为高技术产业具有以下特征:(1)职工们具有高级技能,其中许多人是科学家和工程师;(2)发展的速度快;(3)用于研究与发展的费用相对于销售额的比率很高;(4)其产品具有世界范围的市场。
二、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已经初具一定规模,2001年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产值规模约为1480亿美元,仅低于美国和日本在世界排第3位。但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高技术产业的比重还很低,1998年大约仅占全球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的3%,而美国、日本高达36%和20%。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强度相对较低,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例不高,高技术产业以加工装配为主。
1.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
2.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虽已有所提高,但仍然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1999年为43.0%,日本和英国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大约为36%。
3.在研发成果的转化方面,我国高技术产业存在产、学、研脱节严重的问题,科技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相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企业没有成为创新的主体。
三、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
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必须了解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特征和模式,依据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合理制定发展战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注重对这些技术的掌握和吸收。在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着重于技术的引进和吸引国外投资和先进技术,但是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难以完全地吸收和掌握先进技术,更加忽视了自主的技术开发、技术创新,由此影响了本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一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战略性技术,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高技术产业的集群发展战略。大量关于企业集群的研究显示,集群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有效模式。集群模式可以有效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信息交流,降低交易成本。但是,我国目前大量兴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充其量只是一种产业集聚形态,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因为企业集群的本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的企业所形成的关联网络。在集群中存在专业化分工和合作机制,在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却存在着众多的互不关联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业关联很弱,更没有技术和生产更没有技术和生产上的关联。在高技术产业园区的建设中必须注意加强企业间基于价值链的相互关联和分工合作,对于进入园区的企业要有明确的界定和限制。同时,要致力于集群创新和合作文化的建立,为企业提供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改变目前的企业封闭的文化和传统。
3.高技术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制度的作用比技术更加重要。政府应该致力于建立起有利于高新技术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制度,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政府的职能是通过科技政策和经济政策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自主性,鼓励企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高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需要制度和组织上的保障,这方面政府可以发挥政策和法规制定者的作用,通过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正式制度来推动创新,并带动有利于创新的非正式制度的形成。
4.培养创业精神加强创业管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需要有积极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文化,而高技术企业的成功更加需要创业管理。
5.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的工艺创新。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同时,仍要注重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传统产业其技术虽然已经比较成熟,没有重大的产品创新,但仍可以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工艺创新降低产品生产成本,而工艺创新的成本也不太高。
6.重视教育的基础作用。一国的技术赶超只有通过取得创造和改进的能力才能获得成功,通过理解和吸纳先进技术而开展后续创新完成技术升级。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提高和人力资本所掌握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中,人的能力需要与物质资本齐头并进,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先进的机器设备和科学知识只有被掌握它的人充分利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hustats.省略/tjnews.asp?id=2992
[2][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朱迪思・K・拉森,范国鹰等. 硅谷热[M]. 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5
[3]青木昌彦 金滢基:奥野-藤原正宽. 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4](英)克利斯・弗里曼 罗克・苏特 华宏勋 华宏慈等译: 工业创新经济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一、依靠技术创新是实现节能降耗的根本出路
(一)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技术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的内在要求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工业,其中传统产业占相当比重,低能耗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我国工业结构中高能耗加工工业比重偏大的矛盾十分突出,实现节能降耗目标,首先必须立足于依靠技术创新,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从而支撑和带动工业结构调整优化,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高能耗现状。
(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能源利用率是实现节能降耗的现实出路
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很大差距,火电供电能耗高22.1%,每吨钢可比能耗高9.8%,每吨电解铝电耗高7%,每吨水泥能耗高43%,每吨原油加工能耗高56.2%,每吨乙烯能耗高61.7%,每吨合成氨能耗高23.4%,每吨烧碱能耗高14.7%,每吨纯碱能耗高20%。仅上述几类产品每年即多消耗能源2.26亿吨标准煤,约占能源消耗总量的10.2%。此外,如果把现有普通白炽灯全部换成节能灯,全国每年可节电600多亿度。由此可以看出,提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尚有很大空间。必须把依靠技术创新放在节能降耗的首要位置,大力推进节能降耗领域的自主创新,着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集成国内外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改造生产工艺流程和高耗能装备,大幅提高我国能源利用率,走出一条低能耗发展的新路。
(三)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拓宽能源供应渠道是缓解能源紧张、减轻发展压力的有效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急速增加,能耗居高不下又进一步加剧了能源紧张局面,严重威胁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必须立足自主创新,开辟新的能源供应渠道,一方面加大基础科研投入,加强新能源领域的原始创新,积极参与国际技术合作,在未来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占据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加快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减轻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带来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压力。
二、政策措施建议
(一)加大运用先进技术改造高耗能行业的力度
积极鼓励传统产业加快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步伐,在中央预算内资金安排上重点支持高耗能行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采用国内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现有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快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低效率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装备,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建设专项中,研究设立明确的节能降耗技术指标,促使新建项目在节能降耗方面具有较高起点,防止高耗能项目向中西部转移。
(二)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投入。增强节能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节能装备技术水平
推进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能耗行业的节能降耗技术进步存在投入大、周期长、经济效益不显著的现实困难,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公益性,必须从国家层面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节能技术的应用水平和节能装备技术水平。
关键词:DEA 民营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2-1631-02
1 引言
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民营科技企业作为行为主体能够实践并完成技术创新行为的内在条件和因素所构成的综合性动态能力系统。“十一五”以来,在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江苏民营科技企业作为其中一支科技含量高、技术人才集聚,发展潜力巨大的重要队伍,凭借良好的创新环境,企业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全省民营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竞争主体。
2 近年江苏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猛,截止2010年底,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数量达25865家,同比增长5.9%;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吸引从业人员328.8万人,同比增长12.1%,其中企业科技活动工作人员42.4万人,占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2.9%,比上年同期增长5.2个百分点。全省民营科技企业全年完成产值21546.6亿元,同比增长15.0%。全省企业研发投入512.5亿元,占全省研发费用61.0%,占企业总收入的2.5%。全年民营科技企业共申请专利11.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1万件;授权专利6.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0.4件;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9.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
3 江苏各市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构建
3.2 江苏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近年江苏省各市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各市还存在着地域间的差异。本文运用DEA数据包络方法,通过建立基于投入的C2R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旨在研究各市间不平衡性的程度,为各市以后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构建了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在该评价体系中,江苏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投入方面确立了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X1、R&D经费支出X2、科研企业总数X3等三个指标;产出方面确立了新产品研发项目数Y1、发明专利授权数Y2、申请专利总数Y3、净利润总额Y4等四个指标。
笔者考虑到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产出有一定滞后性,当年产出数据不能清晰反映当年投入的达效情况。因此,笔者选取2009年数据作为投入数据,2010年数据作为产出数据。
4 江苏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下面本文以南京市为例进行非DEA有效性分析,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进行冗余分析,来讨论提高南京市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南京市所有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只有0.622,即在该段时期内南京所有科技企业可减少37.8%的投入而不会改变现有产出量。该比例与投入要素的径向缩减比例一致,径向比例是指DEA无效决策单元到其在DEA前沿的投射点距离,所代表的含义是技术无效,同时表明如果要达到技术有效,则投入量需要减少的百分比。通过对松弛变量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知道资源投入使用的情况,从而找出没有效率的来源和其对应指标值应该调整的大小程度。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投入项中只有R&D经费支出(X2)出现严重浪费现象,高达30%。这些分析是以不改变现有产出为前提,采用缩减投入项的方法来达到DEA有效。同时可以维持现有投入支出不变,而申请专利总数(Y3)增加3.6%,这样也可以达到DEA有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霞,何健文.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基于模糊理论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1(13):39-43.
[2] 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 王建品.基于DEA的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效率评价研究[D].兰州:兰州理工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