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子档案电子化

电子档案电子化

时间:2023-04-27 08:27: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子档案电子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子档案电子化

第1篇

1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2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3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馆室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

4档案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

5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二、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文件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磁盘为载体的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的档案中,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失时机地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必须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由此看来,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三、档案信息电子化的益处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室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其益处有:

1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馆室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打字贮存,利用的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2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手工信息加工工作模式是:选题—选材—编辑—出版,这条“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方式,即从文件资料形成到开发“二次文献信息”时间长,造成信息失效,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应用价值。档案信息电子化,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

3档案信息电子化,可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手工编研信息成果出版需要较多的经费,但目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企望国家给档案部门拨较多的经费进行信息编辑是不现实的,依靠自身解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解决不好,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只能“待字闺中”。

第2篇

档案信息电子化的现状

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馆口室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

档案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磁盘为载体的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的档案中,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由此看来,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档案信息电子化的益处

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馆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打字贮存,利用的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手工信息加工工作模式是:选题-选材-编辑-出版,这条“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方式,即从文件资料形成到开发“二次文献信息”时间长,造成信息失效,严重影Ⅱ向了档案信息的应用价值。档案信息电子化,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

档案信息电子化,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手工编研信息成果出版需要较多的经费,但目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依靠自身解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解决不好,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只能“待字闺中”。

档案信息电子化,信息成果可多份拷贝,将拷贝成果送到领导及各个部门,就扩大了社会影响,拓宽了服务范围,档案部门的地位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档案信息电子化,可使档案信息顺利地与最新技术接轨。档案事业超前拿出对策,使档案工作适应这一客观形势的变化和要求,使现在的劳动电子化,为将来“信息高速公路”中有一束档案信息打下基础。

慎重选定技术路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当代技术革命的主要特征

目前,对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工程影响最大的技术是微机口工作站、服务器性能的提高,网络技术的成熟及数据库技术和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发展促使局域网、广域网以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开通。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条件下,选择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路线是十分重要的,应当推行适应的先进技术,使经济效益的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相统一,技术路线的选择要符合我们的实际。档案部门对先进技术的潜在需求很大,但现实的需求又往往跟不上,要实事求是地分析现状,充分考虑先进技术的发展,再进行每一项具体的决策。

实事求是地改进管理体制

集中统一是管理任何社会化大生产所必需的方式,信息自动化这一高新技术系统也不例外。人机结合是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针,其含义为档案业务人员直接使用微机开展工作,这亦是研究自动化系统管理时必须考虑的原则之一。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要能使高度集中管理和方便使用相结合。目前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同时存在集中统一管理不力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下的分散式系统,是较理想的模式,但这种高技术结构,必须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不具备这些条件,从集中向分散过渡,反倒有可能退回到分散式。

第3篇

【P键词】扩围;会计档案电子化;现状

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革命已经席卷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档案因它独特的优势,更加适宜会计档案管理部门自身的发展需求。

1 会计档案电子化发展的必要性

1.1 会计档案管理部门自身发展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档案管理部门由以往单一、有型的数据管理模式向现实和虚拟馆藏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在对档案的收集管理方面也由传统的单一渠道向多渠道、多载体、多接受地点等方向进行转变。这样做,不但对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有了更加全面而高效的手段,还能够提升服务质量,提升了档案信息服务的工作效率。

1.2 会计档案用户对于信息化数据的需求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数据量变得非常庞大,随之而来的,是数据价值密度的降低。用户想要在海量数据中,寻找对于自己有用的数据,就必须依托档案网站,这样用户在查询数据时才更有针对性,用起来也更加的高效。由于现在对于信息的实效性要求越来越高,用户想要获得精准、新颖和全方位的信息,就需要档案信息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普通大众开放更加高效的档案查询系统,而这,无疑要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会计档案信息进行电子化、数字化。

2 会计档案电子化试点或将“扩围”现状研究

2.1 会计档案电子化试点在企业内部的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档案电子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西门子公司作为会计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十点,受到了财政部、国家档案局的高度重视。这说明在未来,会计档案电子化不但会包含内部会计原始凭证,还会向外部原始凭证进行扩展。到现在为止,对于会计档案电子化试点工作的展开主要是围绕单位内部的原始凭证,使用范围还非常有限,仅仅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银行回单等小范围进行实验。在医院中,由于档案保管期限较长,有些档案甚至要保存25年,数据量非常大,销毁工作需要在院领导的审查后才能执行,因此,会计档案电子化势在必行。但是试点工作的展开并不顺利,需要借鉴下其他行业的优秀成果。下面,我们将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两家广东分公司会计档案电子化试点工作开展的状况进行分析。

在电信公司工作开展过程中,已经基本实现了电子凭证、电子账簿等方面的应用。在实验过程中,电信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在电信部门,将会把会计档案电子化试点工作范围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包括银行对账单、银行余额调节表、总账、日记账、固定资产卡片及其他会计档案等方面,这对未来电信公司会计档案工作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会使得内部业务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使得企业内部的业务、财务等相关信息的处理更加便捷而高效。

为了实现会计档案电子化的闭环控制,建立长效的档案管理机制,联通相关负责人认为,会计档案电子化试点工作需要以档案电子化为工作重心,逐步实现网络发票、银行回单等的电子化,这样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实现公司上下生产过程的集约化和经济化的发展。

2.2 会计档案电子化试点在电子发票方面的应用

当下,会计档案电子化试点工作已经席卷了现代社会的各个行业,例如在保险农业利用电子化会计档案,能够简化发票联次,对公司的工作展开产生了极大的便利。利用网络优势,实现发票在线开具,若互联网不发达的地区,可以取消保费发票的记账联。到目前为止,保险业务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保费发票联次的现象,主要以一式三联、一式四联为主要形式,导致换算保费发票的成本非常高。在未来,取消财务联,简化发票的联次必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若能将电子发票和电子商务纳入会计档案电子化试点工作,这些问题将会迎刃解决。

电子发票,顾名思义,能够起到发票的作用,但是以电子记录的形式进行显现。现在,电子发票的形式主要是纸质发票的电子影像,在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电子发票的应用,能够极大的简化纳税人在领购、开具、传递,申报等方面的工作,不需要再去相关部门,直接实现在线操作。虽然,电子发票在我国应用还不广泛,但已经在美国、日本、印度、智力等多个国家投入使用,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要想实现发票的电子化大范围应用,首先,可以借鉴国外应用的相关经验;其次,要增加企业电算化的应用,摒弃原有的“以票管税”的方法,提高企业的电算化进程。电子发票的大范围使用,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在未来,必将在我国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4篇

一.加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重要性

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室、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加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是贯彻中央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行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1.加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

档案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记录,是国家的一种原生的、独有的、不可替代的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公共信息资源;档案信息化建设是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和各级政府,对于我国“三个文明”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对此,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档案资源的开发应用,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

2.加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是提高档案资源利用率的需要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档案管理也伴随着信息资源的交流和互换进入社会信息网络的新天地。而传统的档案工作模式是手工信息加工工作模式,即:“选题一选材一编辑~ 出版”的工作方式,从文件资料形成到开发“二次文献信息”时间长,造成信息失效,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应用价值。档案信息电子化,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档案信息电子化,建立企业信息资料库,选取最能体现企业优势、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信息资源上网,企业通过网络,宣传自己和展示自己,吸引客户和占领市场。

二、当前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办公自动化、文档双轨制的推行,对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当前,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硬件和软件设施有待完善

目前,许多档案馆的计算机硬件配置高低不一,通用性较差,一些设备安装在低配置的计算机上,无法实现其自身的功能。比如扫描仪、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等一些高端设备,在比较落后的计算机上根本无法使用。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这严重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2.缺乏标准化、规范化

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目前,由于历史原因,馆、室、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

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制约了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

3.档案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实行档案信息电子化,必须有高技术人才来管理。目前,许多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只会一般的计算机操作,没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的技术水平,缺乏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无法充分使用现代化设备,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建设。

三、新形势下加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的途径

加快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建没,实现档案工作各个环节的计算机化,是实现档案工作现代化,提高档案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因此,必须提高对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认识,采取各项措施,提高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水平。

1.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

档案部门领导要有现代化管理意识,增强档案信息电子化管理意识,要在基础硬件、软件开发、信息收集和利等方面加大投入,完善计算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照相机、扫描仪等设备配置。加大软件开发力度,加快开发一套综合功能强大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使各地档案信息数据能相互转化,使利用起来快捷方便。

2.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内涵包括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中首要的是档案业务要规范。当前,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是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滞后和应用软件混乱,严重影响了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制订《数字化声像档案著录规则》《档案资料数字化怀准》《纸质档案数字化操作规程》《照片档案数字化操作规程》《缩微胶片数字化操作规程》《录音档案数字化操作规程》《录像档案数字化操作规程》《多媒体信息采集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提高档案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3.提高档案人员素质

推进档案信息自动化的关键是人才。当前,许多档案人员素质不高,提高档案人员的知识素质迫在眉睫。因此,要有针埘性地对档案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育其事业心和奉献精神;要有计划地组织进修培训,让他们综合学习档案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知识,掌握信息化技术。

总之,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完善硬什和软件设施,加强管理,提高档案人员素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档案事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文书档案;信息;电子化

中图分类号:G275文献标识码: A

目前,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的工具的就是电子计算机,其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这为企业的办公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使企业办公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信息技术时代,最新的档案方式就是电子信息档案。目前国家提出了文书档案管理的改革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应用,来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水平,并且及时的提供准确、完整的档案信息满足需要。

一、文书档案电子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办公自动化逐步普及,但尚未完全社会化,而档案电子化管理在我国是随办公自动化之后的后起事物,完全实现电子化档案管理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办公自动化尚未普及。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前提条件是办公自动化,而办公自动化虽然已声势浩大地推广,已有相当单位的在内部实行办公自动化,但毕竟还未完全普及。而在机关单位办公自动化则要求一体化,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业务往往与上下级密切联系,对上履行职责任务,汇报上级下达任务的完成情况,答复上级机关或管理部门的业务范围的问题;对下达任务和传达上级指示精神;同级兄弟部门之间的业务联系也相当密切。而业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还需依赖纸质文件的相互传递,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1.2 电子化档案的利用率不高。虽然办公自动化系统推行多时,但很多单位并没有把提高电子文件管理当成一项紧迫的任务来抓,人们仍延续传统观念和管理模式,对文档的借阅和检索都由人工来完成,计算机在整个过程中的应用仅限于文字录入、编辑和打印,成了名副其实的“高档打字机”。人们只看到伸手可及的有限的纸质文件,而忽略了以电子格式传递的浩瀚的资料宝库,不仅消耗了人力物力,而且使得电子文档由于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而造成双重的浪费,也造成了档案电子化管理进程缓慢。

1.3电子文件兼容问题。随着信息化得普及,电子文件的问题凸显,其中电子文件不兼容的现象尤为明显,电脑软件开发的通用性差,不同的系统生成的不同的电子文件,他们之间不能识别,或者是不同的软件生成的电子文件难以实现格式的转换,这些问题丞待解决。

1.4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1.5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

1.6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应用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文书档案的管理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懂得在纸质文书档案管理的操作理论、方法还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使用电子计算机,懂得数据传输的技术。这样的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电子化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不能适应电子化进程的需要。电子化管理中出现了复合型人才奇缺的尴尬局面。

二、关于做好文书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对策

档案电子化管理必须是在办公自动化条件下,将如何应对日益增多的电子文件进行更科学、更准确及时地归档并保证其安全性呢?我认为必须把握好几个环节:

2.1文书档案要从日常管理抓起。电子文件的日常管理一般来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电子文件形成过程中的管理,另一部分是电子文件的归档处理。划分出不同的保管期限。同时编制文件索引,供查询调阅使用。

2.2建立电子档案管理制度。为了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建议由上而下建立起一套电子档案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可以根据需要授权档案管理人员自己制定制度,统一规范电子档案的制作、收集和归档的方法、程序、时效等内容,定期整理、分类归档、专人负责、妥善保管,避免因机构改革、个人工作岗位调整、所用计算机更迭、工作移交过程中的疏漏等原因引起的电子档案历史资料的遗散,确保历史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2.3严格执行电子文档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时进行预防和保护,消除风险。档案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字资料,有的可以完全公开,有的则需要保密。保密文件需加密码。密码文件的管理,应该做到多把钥匙开一把锁,即操机人员的相互制约。就是要通过采用多级权限和密码管理,多层结构,加密通讯、防火墙等各种安全控制方法,有效地保证系统的保密性,使系统以及系统内的数据不被非法访问、修改和破坏。

2.4针对安全性问题,积极引进最新技术。计算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同时结合多种措施,而规避风险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新的技术,使得文书档案只能在某一范围的局部网络内传输,防止文件流向外网。最简单的方法是设置隔离的路由器,路由器的作用是屏蔽不在范围内的IP地址,这样就可以有选择的进行文件的传输。也可以通过设置防火墙的方法,对网络数据进行过滤,检测不安全的攻击行为。再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设置密码,这是现代操作系统最常运用的方式,在对电子信息档案实施密码设置后,要积极的训练一些计算机技术人员来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信息资源被一些外界因素干扰等。

2.5分散风险的措施

在电子信息档案管理中,有一种经常使用的规避风险的措施就是转移策略,即把风险转到其他的地方,以此来把已经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一般而言,能够从多个角度对风险转移的方法实施修正。此外,还可以与网络供应商互相协调,让供应商的安全服务符合电子信息档案的使用需要。所以为了预防人为因素而造成损失,那么那些使用电子信息档案的人员要做的就是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标准。

2.6建设专职队伍,提高管理水平。随着当今世界信息爆炸式地增长,档案管理也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转为现在的以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为依托的知识密集型工作。这就要求管理者应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对一些专业性强的档案要做到精确把握。此外,还根据利用者要求提供大量的数据档案信息。这些都要求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员才能胜任 ,保证信息的安全可靠。

3、结 语

文书档案电子信息化平台建设应用后,用户只需在个人电脑上轻点鼠标,输入检索字段,各种所需档案文件就能以电子形式清晰呈现。用户或查阅数据,或打印复印,或资料收集,均可自行快捷完成。但也有一定的不足,比如与传统的纸张档案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针对在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应用中实际出现的问题,管理者或管理部门在对电子信息档案管理时,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即电子文件的风险不是主观的,而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还可能带来很大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有对风险的警觉度,把预防风险看做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有效规避风险和降低损失。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文书档案管理现代化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每一位文书档案工作者都要有紧迫感,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把文书档案管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宁红.浅谈文书档案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应用[J].黑龙江档案,2011(01).

[2]骞丽萍.文书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J].经营管理者,2010(19).

第6篇

1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

2在我国至今还没有建立一个达到数据交换的机读目录档案系统,档案信息系统和网络建设形式各行其是,层次不一,规范性、开发性、服务性、共享性较差,不能适应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3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有待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电子化的前提是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但由于历史原因,馆室藏档案业务基础差,案卷质量不高,特别是各类档案的著录细则相容性不强,系统软件移植性差;档案自动化工作尚无统一标准,仅着眼于某一个馆或某个专业系统,无法全面实施、推广统一标准,这也制约了档案信息工作电子化。

4档案的技术标准、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著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

5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实现档案信息电子化,首先要有现代化的人,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知识层次和先进技术水平,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计算机操作。从目前看,许多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甚至有现代文盲现象。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就谈不上档案信息电子化了。

二、档案信息电子化的发展趋势

办公自动化、无纸化等事物的出现,使档案的生成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诸如文件的起草、签发、催办、归档等运作过程在计算机和通讯线路中进行,这样档案的前身必须以机读文件为主要形态,那么档案也自然以机读形式存在,这些档案的利用方式与纸质载体档案的利用方式有很大差异。这种变化预示着档案工作者将面对更多的机读形式以磁盘为载体的档案。广大信息检索者关心的是信息的内容,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不同的机读形式的档案中,把这些档案信息综合系统地提供出来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失时机地提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必须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使得机读形式的档案信息具有系统性、真实性、有价值性,用户才能获得更为完善的服务。由此看来,档案信息电子化是档案利用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档案信息电子化的益处

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室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其益处有:

1可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微机的潜能,提高利用率。目前,大多数基层档案馆室对计算机的应用单一,开发功能简单,有的仅仅用于档案著录或文件打字贮存,利用的低效率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使现代化设备不能尽其用。

2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加工时间,提高档案信息的时效性。手工信息加工工作模式是:选题—选材—编辑—出版,这条“慢工出细活”的工作方式,即从文件资料形成到开发“二次文献信息”时间长,造成信息失效,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应用价值。档案信息电子化,编者可直接利用机读形式的档案,利用电脑的功能完成信息加工工作程序,快捷地出版二次文献。

3档案信息电子化,可一次投入,多次产出,可改变信息加工工作受经费限制的局面。手工编研信息成果出版需要较多的经费,但目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企望国家给档案部门拨较多的经费进行信息编辑是不现实的,依靠自身解决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解决不好,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成果只能“待字闺中”。

第7篇

1 水文行业档案电子化的特点

水文行业除与建筑、电力、机械、气象等专业联系紧密外,还牵涉农业、工业、交通、通信、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水文档案在种类上也具有多样性,包括水文基建档案、文书档案、财务档案、声像档案,等等。这类档案涉及各机关部门正式发文的文件及各类科研项目在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招标投标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试验报告、总体规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投标文件、设计修改等有关文件。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文件材料主要由设计单位提供给管理单位归档,工程投产运行管理阶段的文件材料由管理单位归档。施工建设阶段涉及的文件材料比较多,有设计文件、建设管理文件、监理管理文件、施工管理文件、设备文件等。这些档案包括了纸质和电子两种文件。其中,有些文件只有纸质形式,如收到外单位的来文、验收签证等,有些文件只有电子形式,如邮件、外界报道、各种类型的数据库文件、声像、照片等,也有些文件同时以两种形式存在,两种档案归档形成了两种介质的一套档案。对于纸质文件按照传统的做法将其归档保存,对于各种电子档案则根据电子文件档案管理规范管理,为了保证有效利用,应根据电子档案特点,对电子档案采用两种格式归档的方式。

2 水文行业电子档案的移交

在电子文件归档过程中,各归档单位要按电子文件移交目录及有关说明归档(移交),填写电子文件登记表,电子文件载体要求为光盘,并刻录为一次性只读。这是因为光盘既具备大容量和低成本的优点,又是一种可以移动的存储介质,并且不能被修改。存储归档电子文件的载体中除存有归档的电子文件外,还应同时存有相应的说明文件和电子文件目录,说明文件内容包括案卷名称、档号、形成时间、电子档案份数、归档时间等。

3 电子档案的利用

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把带有归档标识的电子文件集中,拷贝至耐久性好的载体上,一式三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使用,一套异地保存”。为了更好地使用,应采用“一档三存”的办法管理电子档案,即一种电子档案三种保存办法,既保存了原始文件的原始性,又使使用者能正常使用。由于光盘多次使用易磨损,易造成无法读取数据。如果使用大容量移动硬盘,不仅能减少光盘的磨损,也不用从大量的光盘中查找,而且硬盘容易组织数据,体积小,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查找时间。

4 水文行业档案电子化的长处与不足

电子文件实现了快速检索查询,提供重复利用,减少档案利用人员工作时间,提高生产,同时减少对纸质档案造成的磨损,有利于保护纸质档案。减轻电子档案管理人员的劳动量,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水平。但电子文件具有不稳定性,①所依赖的软硬件不稳定性。现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更新换代快,尤其是软件系统,几年的时间就出现新的电子文件存储的数据结构变化而需要转换的问题。②载体的不稳定性。从磁带到磁盘、光盘电子档案的载体也在发生变化,有的载体寿命短,不易长久保存。③电子档案具有可改性,经更改后除与原文对照,否则,不能确定是否更改。④容易被损坏。如碰撞、电磁干扰等都易造成全部数据的不可用。

5 水文行业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端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要加强培训学习,以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6 水文行业档案电子化管理的作用

第8篇

现状分析

传统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档案管理模式,工作量大、步骤繁琐,且难以对已经归档的档案材料进行信息提炼与加工处理,档案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被闲置甚至浪费。随着现代化管理技术和设备的引进,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档案信息的快速共享成为可能。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人社业务搭乘“信息高速公路”逐渐实现异地信息共享的背景下,档案管理业务却仿佛“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减速带”,受限于纸质载体的特性而发展滞后,限制了人事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发挥。人事档案电子化可以使信息资源实现跨区域流动,提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人事档案电子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新的档案管理理论、方法和原则等不断涌现,对人事档案电子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易被破坏。原始性、真实性是档案所具有的本质属性,纸质文件内容原始性和真实性很容易确认,而电子档案具有可变性以及载体可分离属性,计算机内存储的电子档案无个人笔迹特征,无书写墨迹和新旧区别,单位负责人也无法在形成的文件材料磁盘上签发,更没有极具权威性、可辨识真伪的公务用章,一旦被删改,复制或篡改内容都很难被识破,给日后档案材料真实性和权威性认定带来很大困难。

电子档案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用网络的任何终端设备都能索取到存储在网络某一个设备上的电子文件,一个终端上的电子文件也可同时发给若干个网络终端,这对于在一段时间需保密的内容或限制提供利用的内容的安全保密问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电子政务系统中大量的政府公文通过网络、高效流转,电子文件档案信息通过网络传送时容易被窃听、泄密、篡改和伪造。同时,电子档案在发送、接收、保管、归档时又面临病毒的入侵。接入互联网所遇到的非法访问难以计数,现有的防火墙等技术对黑客高手往往防不胜防,使电子文件档案信息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没有统一的档案管理软件,电子档案法律效力低。档案系统各地区之间、单位之间不使用统一的软件,势必会影响到互相之间的利用以及材料认定工作,加之电子档案没有固定载体,制定相应的法律认定条文就有一定困难,致使电子档案难以被法律认定。

人事档案电子化管理实施策略

面对大量的电子文件,档案工作者要解决电子文件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建立统一的电子文件档案归档基本结构标准。在电子文件大量产生的今天,档案部门进行电子文件接收归档的首要任务是对所需归档电子文件信息内容的原始性、真实性鉴定,而“保护体系”的实现正是为解决该问题而提出的一个重要途径与方法,制定科学、合理及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统一的归档电子文件及电子档案的基本结构标准,是全面实施电子文件归档及电子档案管理的基础。

多措并举提高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一是提高档案管理者的信息素养。档案信息安全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生命线,而档案工作电子化需要人来实现,这就要求档案管理者必须具备计算机、档案学等多元化知识背景。因此,建立一支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业务知识的专业队伍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学习相关知识,同时上级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送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深造,进行离岗培训,并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互帮互学等方式建立复合型人才群体和梯队型人才结构。二是让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前介入电子文件档案系统的设计。把原来纸质文件管理系统中的许多后控制手段提到最前端,尽可能把文件各个阶段的管理要求放在设计阶段予以考虑,以功能合理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作为管好电子文件的先决条件。三是对电子档案实行备份制度。保证用作处理和存储电子档案的计算机专人专用,并对电子档案进行加密,最大限度防止计算机病毒感染、文件破获等。对电子档案实行分布式双机备份制度,当工作计算机出现问题时,另一台备份机立即开始工作,使存储和处理电子档案的计算机不会发生崩溃,电子档案不会丢失,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加强立法,确保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通^立法给予电子文件充分的证明力,在已有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如《档案法》中,进一步明确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并制定与《档案法》相配套的切实可行的电子文件管理法规及实施细则,保证电子文件的关联性、真实性、凭证性作用,从而保证电子文件的法律效力。

第9篇

本文作者:王权民张颜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城建档案馆

大部分城建档案以电子文档的形式生成

在城建档案的形成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直接以电子文件的形式产生,就已经是数字化了的城建档案。如由勘察设计企业形成的地质勘探报告、工程设计图、施工图和竣工图,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等合同,甚至施工日志、验收记录等建设工程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也是以电子文档形成,只是为便于归档、直观利用、亲笔签字的传统习惯等原因,又将其打印为纸质。这部分档案在一个工程项目的全部城建档案里,约占90%以上。有城建档案的学者提出,引入电子签章等技术,城建档案实际上便可直接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归档。

城建档案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

历史档案,其载体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并且不可复制。珍贵的历史档案,载体的价值甚至超过了信息的价值,例如该份档案使用的能反映当时工艺水平的纸张或绢帛、竹简,书写使用的墨、笔,书写人的笔锋、力道等,这些因素无不构成该档案所包含的全部价值。对于这样的档案,载体和信息密不可分,妥善保管、尽可能延长其载体寿命是首要的。对于城建档案来说,情况有所不同。城建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一类科技档案。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可以全部转化为电子数据,或者说城建档案的价值在于其信息的重要性和真实性,而与载体形式无关。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记录信息的载体和方式都显示出与当今电子信息技术相一致的特点,即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如前所述,一部分城建档案形成之初就是电子文档的形式,而随着城建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全面开展,城建档案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特点,使其实现全电子化接收、管理成为可能。

档案载体的历史发展

我国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西周出现金石档案,即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档案。在随后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又先后出现了简牍、缣帛,一直到今天仍广为使用的纸张。纸张作为档案的载体材料,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了。工业革命后,档案载体呈现多样性特点,出现了照片、录音、录象等档案。20世纪中后期以来,档案的载体材料又接连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以代码和激光等为介质的磁性载体档案、光盘以及电子档案等。纵观档案载体材料的发展演变过程,每一次改变都是人类生产力水平随技术进步而发生的一次大跨越、大革命,都对档案从制作、形成,到保管、提供利用等一系列工作产生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深远的影响。基于计算机和数字信息基础上的电子档案,作为异军突起的新型档案,已经而且必将给档案工作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技术进步

1、“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界元老吴宝康教授提出并已被社会普遍接受与认同的档案的本质属性,正是因为这一本质属性,才使得档案具有凭证价值,这是档案与同为信息范畴内的其它事物,如图书、情报、资料等最根本的价值区分。失去原始记录性,就失去档案存在的价值。关于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引起了档案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由于电子数据的易改性,使得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难以得到保证,这是电子档案最薄弱、最致命的软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档案这一软肋问题已经有了解决方案。2002年12月,国家档案局了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适用于党政机关产生的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其他社会组织的电子文件管理可参照本标准。元数据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有关电子文件归档的国家标准规范里。元数据描述和记录了电子文件在形成和发送阶段的背景、内容、结构及其整个管理过程的诸多信息,并在描述与记录的同时,将元数据与电子文件通过数字签名固化为一体,建立起与电子文件真实性相关的元数据结构,这些元数据一旦形成就不能更改,由此元数据能说明和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性。2、在防止电子档案载体的物理性能变化和设备故障而信息丢失方面,备份是目前已有的、比较成熟的对策。城建电子档案的备份要从硬件级备份、软件级备份和异地级备份三个方面考虑、多层次综合应用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城建档案的异地备份惟有采用电子档案才可行,此举为城建档案的安全保管又增加了有一道防线。3、在防止非法访问和病毒入侵方面,运用“防火墙”技术。运用“防火墙”这种访问控制技术,在专用网络和公用网络之间构筑起一到保护墙,对符合预先设置的安全规定的信息允许通过,否则拒绝。由此杜绝外来非法访问和内部信息被非法输出。4、在防止无权限者操作系统方面,采取身份验证技术。在确保文档信息的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方面,使用文档加密技术,将公共密匙和私人密匙结合使用。5、消息认证技术。用分组解码的方法进行消息认证,可以判定电子档案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是否被篡改或替换过。

第10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电子化;信息检索

档案电子化指的是利用电子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手段对档案、文献等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和加工,建立档案数据库,提供高效信息检索功能。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数据的不断更新且呈爆炸式增长,为企业发展长远计,档案电子化管理是必然趋势,其不仅能够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节约档案管理成本,还能为档案二次开发打下良好基础[1]。然而档案电子化也会带来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信息安全、管理标准等。笔者将结合本单位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实际情况进行探讨。

一、 档案电子化管理的优势

1、 管理便利

档案电子化管理过程中,所有的档案信息的存储,都是通过数据库系统来实现的,档案的内容可以囊括文字、图像、音像、影像,以多媒体的形式进行保存。在信息录入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复制、黏贴、剪切等操作,大大节省时间,有些内容还可以直接导入,避免人工输入时的疏忽大意而产生错误。利用网络技术,可以进行远程操作,在档案馆外面也可以进行档案管理。

2、 查阅简易

档案电子化管理以数据库的方式来对档案进行处理,大大方便了档案的查询和检索,提高档案信息查询效率,特别是可以利用网络登陆数据库,这样管理员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档案信息进行查阅。

3、 传递和保密

电子化的档案都在系统里面可以进行独立查询,避免了传统档案传递中单个档案传递困难且容易丢失的问题,在传递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检索后直接提取所需要的档案,不会对档案本身造成任何影响,也不会担心档案会丢失。另外档案管理系统可以设定档案管理权限,大大提高档案保密性。

4、 存储和共享

电子档案的存储要相较于传统档案的存储更为便利和长久,电子档案一般采用光盘、磁盘来进行存储,其保存时间可以达到几百年,而纸质文档则不可能存储这么久。存储空间和存储量也是传统档案不可比拟的。电子档案的存储相较纸质文档更为便利也就促进了档案的共享,为档案共享提供了坚实基础。笔者所在企业由于技术性比较强,档案信息中存在着大量的技术档案,比如有关设备的技术改造方面的、有关设备维修方面的信息,就要求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提供强大的共享功能,利于档案的二次利用。

二、 档案电子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1、安全性问题

不管是传统的档案管理,还是电子化档案管理,档案信息的安全性一直都是档案管理的核心。我们在建立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时,由于客观或主观的原因而没有及时的为档案电子化系统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缺乏专门的人才来对档案安全性进行管理。另外档案电子化管理依靠的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在这方面的欠缺也会导致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缺乏保障,档案管理系统漏洞频频,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以攻击和危害档案安全的入口。这些都是档案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档案安全隐患,从不同程度上威胁了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保密性[2]。

2、管理标准问题

建立于数据库基础之上的档案管理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中就会要求考虑档案信息管理标准,以方便档案信息的录入、存储、检索和使用。但是我国由于档案电子化管理起步晚,相关标准相对落后,尽管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档案管理标准,但是各个企业都会针对自身特点而去重新建立一套管理标准,造成管理标准相对混乱,给档案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3、二次利用问题

档案管理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存储档案,更为重要的是对档案信息的二次利用,发挥档案的信息价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技术性强的企业,档案的二次利用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由于管理标准的混乱,也对档案的二次利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4、法制问题

我国现有档案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档案电子化管理的需求,法律依据不足,经常出现档案管理方面的违纪违法事件而无法进行处理,如档案没有及时更新或者档案泄密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三、 档案电子化管理优化对策

1、加强档案电子化管理的重视力度

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的建设需要企业的高度重视,只有企业所有人都认识到档案电子化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把档案管理做好做实。企业应该加大投入,不仅在物质资源上,更要在人力资源上,加强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素质,才能实现档案电子化管理的放好发展。

2、加强档案电子化管理的安全建设

安全性问题是档案管理的核心,所以在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安全性保障,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要建立一套安全性能强的档案管理系统,加强网络监管,降低被攻击的可能性;更要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安全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防护能力和意识。另外,对于档案管理,要设立有效的管理权限,对于不同的用户采用分级管理方式,设定其可以进行的操作,通过权限来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降低档案管理的安全风险。

3、加强档案电子化管理的标准建设

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档案管理系统的高效使用,有赖于所有用户在同一个管理标准下进行操作,这就要求档案管理部门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档案管理标准,将企业的各个部门都衔接到一起,防止脱节。并且尽量与国家标准相吻合,以提高本系统的普适性。

4、加强档案电子化管理的法制建设

为了促进档案电子化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高效率,国家相关部门必须针对档案电子化管理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必须要求所有的档案管理人员依照法律法规来进行档案管理,并结合企业自身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在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上进行补充和修正,以确保档案管理科学地、高效地开展。

四、 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电子化管理是今后档案管理的趋势,但是其健康成长还要依靠企业所有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贡献,不断提升自身的档案管理能力和意识,在科学的管理标准和体系下进行档案管理,才能杜绝在档案电子化管理中出现各类疑难问题,加快企业档案电子化管理进程,为企业发展打下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11篇

中图分类号:G275.2;G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291-01

摘要:文书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应用对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水平,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档案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电子化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笔者将探讨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的优缺点,同时对其劣势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文书档案;电子化

文书档案重要的内容是社会发展历史。它通过历史的客观记录,来反映在某一时期领导的决策、部门建设、研究开发、问题处理等的过程和成果。文书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化的到来,使人们进入了电子网络时代,许多的信息通过电子网络管理和传输。目前国家提出了文书档案管理的改革――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应用,来提高文书档案管理的水平,并且及时的提供准确、完整的档案信息满足需要。

一、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的优点

首先,使用方便,便于检索,办公效率大大提高。电子档案使用光盘、磁盘作为载体,将信息存储在上面。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极高,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这是计算机参与文书档案管理的最明显优点。它解决了在传统档案管理中人们使用手工操作的时候出现的信息收集不完整,出现漏抄,字迹不工整等问题,节约了人力也提高了准确性。电子档案使得人们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按照资料的分类进行收集、统计和查阅,时间大大缩短。因此,电子信息化管理文书档案相比传统的管理方式,最明显的就是方便,检索效率高。

第二,信息易于保管。与纸质载体相比,电子档案使用高科技材料制成,不仅能够防止虫蛀、防潮,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解决了纸质载体在高温、湿度大的环境下发生氧化或者是被腐蚀的现象。电子档案但它最大的有点是存储在DVD、光碟、硬盘等电子设备上占用的空间小,操作简单,不需要占用大量的人财物力。所以,它的特点是存储时间长,不易受损,节省资源,稳定性好,易于保管。

第三,电子传输,实现资源的共享。在传统的手工操作中,各个单位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达到及时的交流和共享,大量的文书档案像古董一样闲置和保存着。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信息化的到来和网络的发展,方便人们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利用电子网络传输资源。电子传输可以在瞬间完成大容量信息的传递,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特点。比起传统的手工传输或者是交通工具辅助传输,它所起到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网络化的应用更是扩展了信息的传递范围,人们以网络为载体进行资料的传输,并且相关资料存放在相应的资料库内,人们可以通过协议进行网上检索和资源的共享,查找、利用更加便捷。档案管理实现了从外部的目录管理到内部的内容管理,并且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工联,人们可以交流共享同级部门之间的信息,也可以交流共享历史不同时期的信息。电子传输,资源共享,提高了部门之间的了解,增强了业务联系。

第四,提高了文书档案传输的安全性。传统的档案传输是靠人力,不免会出现在传输过程中资料的丢失,并且通过邮递极高费时费力,安全性也随之大大降低。电子传输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保证文书档案的及时传输,而且能够确保其安全性,不会造成档案的延误或者丢失现象。

二、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的缺点

首先,档案真实性难以保障。因为电子介质具有可读写性,人们可以对电子档案进行反复的输入和修改,并且没有修改后的特殊标记。文书电子档案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它的固有形式,人们不能通过辨别字体字号的形式判断文书档案的原始性,并且电子档案没有印章和亲笔签名,相关单位也无法鉴别真伪。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就难以得到保障。

其次,网络化的发展,电子档案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通过网络系统拦截电子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黑客通过特殊的程序可以拦截人们之间重要的数据信息内容,病毒的入侵使得人们的电脑瘫痪、信息丢失,假冒的非授权用户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对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第三,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应用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文书档案的管理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懂得在纸质文书档案管理的操作理论、方法还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使用电子计算机,懂得数据传输的技术。这样的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电子化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不能适应电子化进程的需要。电子化管理中出现了复合型人才奇缺的尴尬局面。

第四,电子文件兼容问题。随着信息化得普及,电子文件的问题凸显,其中电子文件不兼容的现象尤为明显,电脑软件开发的通用性差,不同的系统生成的不同的电子文件,他们之间不能识别,或者是不同的软件生成的电子文件难以实现格式的转换,这些问题丞待解决。

三、改革措施和解决办法探讨

针对在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应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举措。第一,针对安全性问题,在文书档案传输的网络中设置隔离带。通过这个隔离,文书档案只能在某一范围的局部网络内传输,带防止文件流向外网。最简单的方法是设置隔离的路由器,路由器的作用是屏蔽不在范围内的IP地址,这样就可以有选择的进行文件的传输。也可以通过设置防火墙的方法,对网络数据进行过滤,检测不安全的攻击行为。第二,针对人员素质低的现象,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通过在工作中的培训,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电子化管理方法。同时,提法他们的综合文化水平,比如外语水平、计算机操作水平等。

参考文献:

[1]张宁红. 浅谈文书档案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应用[J].黑龙江档案, 2011,(01) .

[2]骞丽萍. 文书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J].经营管理者,2010,(19) .

[3]殷素芬. 电子档案应用中的利与弊[J].现代医院管理,2006,(04) .

[4]张桂珍. 关于人事档案工作改革的设想[J].河北科技图苑,1998,(01) .

[5]赵思媛. 浅谈文书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利弊[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2)

第12篇

一、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的优点

首先,使用方便,便于检索,办公效率大大提高。电子档案使用光盘、磁盘作为载体,将信息存储在上面。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极高,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这是计算机参与文书档案管理的最明显优点。它解决了在传统档案管理中人们使用手工操作的时候出现的信息收集不完整,出现漏抄,字迹不工整等问题,节约了人力也提高了准确性。电子档案使得人们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按照资料的分类进行收集、统计和查阅,时间大大缩短。因此,电子信息化管理文书档案相比传统的管理方式,最明显的就是方便,检索效率高。

第二,信息易于保管。与纸质载体相比,电子档案使用高科技材料制成,不仅能够防止虫蛀、防潮,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解决了纸质载体在高温、湿度大的环境下发生氧化或者是被腐蚀的现象。电子档案但它最大的有点是存储在DVD、光碟、硬盘等电子设备上占用的空间小,操作简单,不需要占用大量的人财物力。所以,它的特点是存储时间长,不易受损,节省资源,稳定性好,易于保管。

第三,电子传输,实现资源的共享。在传统的手工操作中,各个单位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无法达到及时的交流和共享,大量的文书档案像古董一样闲置和保存着。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信息化的到来和网络的发展,方便人们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利用电子网络传输资源。电子传输可以在瞬间完成大容量信息的传递,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特点。比起传统的手工传输或者是交通工具辅助传输,它所起到经济效益是无法估量的。网络化的应用更是扩展了信息的传递范围,人们以网络为载体进行资料的传输,并且相关资料存放在相应的资料库内,人们可以通过协议进行网上检索和资源的共享,查找、利用更加便捷。

档案管理实现了从外部的目录管理到内部的内容管理,并且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工联,人们可以交流共享同级部门之间的信息,也可以交流共享历史不同时期的信息。电子传输,资源共享,提高了部门之间的了解,增强了业务联系。

第四,提高了文书档案传输的安全性。传统的档案传输是靠人力,不免会出现在传输过程中资料的丢失,并且通过邮递极高费时费力,安全性也随之大大降低。电子传输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不仅保证文书档案的及时传输,而且能够确保其安全性,不会造成档案的延误或者丢失现象。

二、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的缺点

首先,档案真实性难以保障。因为电子介质具有可读写性,人们可以对电子档案进行反复的输入和修改,并且没有修改后的特殊标记。文书电子档案的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它的固有形式,人们不能通过辨别字体字号的形式判断文书档案的原始性,并且电子档案没有印章和亲笔签名,相关单位也无法鉴别真伪。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就难以得到保障。

其次,网络化的发展,电子档案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目前通过网络系统拦截电子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黑客通过特殊的程序可以拦截人们之间重要的数据信息内容,病毒的入侵使得人们的电脑瘫痪、信息丢失,假冒的非授权用户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这些问题对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第三,文书档案管理信息的电子化应用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大大提高。文书档案的管理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懂得在纸质文书档案管理的操作理论、方法还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使用电子计算机,懂得数据传输的技术。这样的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电子化文书档案管理人员技术水平有限,不能适应电子化进程的需要。电子化管理中出现了复合型人才奇缺的尴尬局面。

第四,电子文件兼容问题。随着信息化得普及,电子文件的问题凸显,其中电子文件不兼容的现象尤为明显,电脑软件开发的通用性差,不同的系统生成的不同的电子文件,他们之间不能识别,或者是不同的软件生成的电子文件难以实现格式的转换,这些问题丞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