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8:38: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结构调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内容摘要: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由弱变强之路,可以说就是一个产业不断调整的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在不同的产业中重新分配社会资源,使资源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这都离不了资本市场的参与。
关键词:资本市场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我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激烈的竞争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国要想赢得竞争,产业结构调整就迫在眉睫。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离不了市场化的竞争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有限的资源流向技术含量高、效率高的行业,控制资金的流向就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突破口,我国需要一个市场化的资本市场来支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建立完善的资本市场,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优效率的配置,对于我国的产业升级,增强我国经济的竞争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
(一)资本市场的相关理论
资本市场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现代经济的显著特点就是社会化大生产,这就要求企业应扩大规模,而资本的投入是企业规模扩张的前提。在现实社会中资金持有者与投资者并不是相同的,由于信息的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两者很难自己有效地达成协议,资本市场将两者连接起来,促进了资本的形成,因此资本市场是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
资本市场的作用。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三个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融通资金,把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有效的沟通起来,动员社会闲置资金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其次,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使资源从效率差的行业流向效率好的行业,从而淘汰落后的产能;最后,能够根据资本市场上的参与者的风险偏好和资金实力来分散风险,资本市场上有大量的金融产品,各种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是不一样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来建立投资组合,从而分散风险。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使一个国家的经济从低级层面向高级层面发展。现在很多经济学家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现在比较认同的观点有:罗斯托通过研究发现,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一个优势产业来带动,这个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整个产业升级调整。赫希曼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时,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可以把资源分配在所有产业上,必须把有限的宝贵资源放在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上,进行非均衡的发展,慢慢的实现产业优化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要义就是:通过一定的机制将整个社会的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使资源流向效益高的产业,从而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效率。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两种不同的调整机制:计划调整和市场调整。计划调整,就是政府以行政指令的方式来决定资源在各产业中的分配;市场调整,就是发挥市场的功能,通过供给和需求的不断变化来调节资源的分配。但是不管是市场调整还是计划调整都有不足,计划调整容易造成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使市场产生较强的扰动;而市场有时候是失灵的,对很多变化的调整都是滞后的,会形成一定的浪费。因此成功的产业结构调整,应该是两种机制的结合,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经济的发展。
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一)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关系紧密
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产业结构的调整,离不了经济的发展,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 面对着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产生了发展新型高科技行业淘汰落后产业的压力,同时此时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有一定的实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政府往往会选择几个产业进行大力的扶持,国家会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资本市场驱使资金向这些行业流动,同时完善的资本市场也能够顺利完成由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帮助产业资本的形成,从而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资本市场和产业市场血肉相连,我们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可见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多么重要。
(二)完善的资本市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1.是产业调整的重要条件。资本市场能够有效的配置资金资源,使资金从效率低的行业流向效率高的行业,因此能够督促产业进行提高效率的结构调整。资本市场有大量的产品种类,各种类型的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风险偏好进行资产组合,资本市场上因投资者的投资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投资者对各个产业都有一个价值判断,并且通过做空做多表现在资本市场上,使有效率的产业可以筹得足够资金,而效率差的产业很难融得资金。在资本市场上可以进行参股、控股等交易,通过股权的集中或分散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加快制度内的结构调整。
此外,完善的资本市场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资本的聚拢,在资本市场形成规模优势后,就可以为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在资本市场上方便的投融资,可以让高层次的产业突破资金的束缚,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进行快速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结构的升级。
2.催生主导部门的扩散效应。资本市场能更好的促成主导部门的扩散效应。主导部门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力军,会有较大的资金需求,没有完善的资本市场是很难实现的,资本市场的募集资金和风险分散功能很好的满足了这一要求。当主导部门高速增长的时期过后,生产效率的提高速度以及生产成本下降的幅度都会降低,这时主导部门的效应会传到其他行业中去,在资本市场的推动下会推动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可能会产生更高的生产力,形成新的主导部门。完整的资本市场一般都会有创业板市场,创业板的出现为极富创造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需求,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资本市场在产业的各个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产业的初创阶段,产业是个新生事物,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风险极高,靠债券很难融得资金,必须靠股票进行筹资。国际上成功的做法是建立二板市场,从而为这些高风险的企业募集到资金;在产业的成长期,企业快速增长,产生了巨额的资金需求,资本市场通过多样化的金融工具为企业筹集到了足额的资金,加上资本市场上的流动性方便了企业之间的相互参股、控股,在成长阶段完善的资本市场有效的解决了企业在资金上的约束;在成熟阶段,产业要进行投资的改造升级,以及进行新产品的研制,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债券、股票等形式为企业进行融资;在衰退阶段,这些产业出现萎缩,投资严重老化,大量的资源不能再呆在这些产业,资本市场可以有效的将资源转移到其他的产业中,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完善资本市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一)国际经验的有益借鉴
1.美国经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萧条,美国为此开始了长期的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互联网、通讯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等高科技,实现了从制造业向信息业的转变,同时也用信息化技术改造了原有制造业,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美国经济的再次起飞资本市场至关重要,特别是纳斯达克,孕育了苹果、微软、谷歌等高技术企业。从美国的经验可以看出,要想使经济获得高速的增长,就必须靠创新的推动;要想把高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必须要有资本市场的配合,要建立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等平台,为极富创造力的高科技公司融得足够的启动资金,从而将高科技孵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2.韩国经验。韩国经济的发展,离不了政府的产业政策,韩国政府为实现韩国的工业化,在不同的时期结合国内外的局势和需要,会重点扶持一些产业,为这些产业优先注入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产业会不断的变化,引导着韩国的产业升级。从上世纪80年代起,韩国的产业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由传统的重工业转向高科技行业,投资的主体由政府变为民间,也就在这个时期韩国的资本市场也逐步由自由走向成熟,促成了韩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也带动了韩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深化。韩国的经验就是:第一,产业调整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要同时进行,两者是绝对不能分开的;第二,资源的配置决不能一直靠政府的引导,这样会造成资源分配的不合理,造成资源的浪费,就在适当的时机引入市场竞争,靠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第三,资本市场的发展要和国家的产业政策结合在一起,还要预防过度的金融泡沫。
(二)资本市场能支持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缺乏高端技术,创新能力不够,产品的层次比较低,比较优势薄弱;只有量的扩张而没有质的突破,我国的传统行业规模很大,但生产效率比较低下,造成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对于高科技发展的投入,还是我国的一个弱项,高科技对我国整个经济的贡献很小,发展潜力有限。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参考国际上的成熟经验,可以确定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方向。首先,提高现有产业的生产效率,使现有的产业升级,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其次,通过对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正确引导,重点扶持我国的优势产业,通过优势产业的发展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调整,同时要关闭落后的产业,让资源撤出这些领域,杜绝资源浪费;最后,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重点发展高水平的第三产业,让高科技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从现阶段我国产业的现状和发展重点来看,资源的分配必须要依靠市场的机制,没有了竞争和市场机制,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就不会有效率。资本的非市场化是造成我国产业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进行资本的市场化,完善的资本市场能更有效率的分配社会资源,促进高科技行业的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因此完善的资本市场能够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三)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能够对产业形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可以大大加快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一,我国的资本市场投机过剩,战略投资者过少,因此要加强对投资者的培养和引导,理性投资;第二,我国的金融产品种类过少,政府要降低法律的门槛,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第三,不能仅仅依靠沪深两市来为企业融资,这样很多高科技企业筹集不到资金,建立多层次的资本交易市场;第四,进一步加强证环⑿械氖谐力度,不论是增发还是配股均要引入竞争,促进产业的结构调整;第五,我国对上市企业的业绩表现缺乏约束,要建立严格的退市制度,优胜劣汰;第六,大力发展融资的中介机构,帮助更多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
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发挥市场的配置资源功能,会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分配,促进新兴行业的发展,淘汰落后的产业,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结论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表现,经济发展史就是一个先进产业取代落后产业的过程,推动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因此我国面临着巨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压力。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很大原因上是因为我国的资源没有实现市场化,很多产业的发展靠政府的主导,推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市场化。资本市场和产业是紧密联系的,资本市场的完善,可以引入足够的市场和竞争机制,合理的配置资源,使新兴产业得到足够的资金等资源,逐步淘汰落后产业,从而实现我国产业的结构调整。因此,我国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促进高科技的发展,提升我国经济的层次,推动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美娟.证券市场与产业成长[M].商务印书馆,2001
2.王兰军.股票市场功能演进与经济结构调整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一、面向市场的银行结构调整
1、调整的背景。
1994年,我国银行业接受了一个国际准则,即巴赛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制定的资本充足率标准。这说明我国的银行业开始走向市场、走向开放。巴赛尔条约要求银行的核心资本与其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至少为4%,其总资产或净值占其加权风险资产的比例至少为8%。这是一个保证国家金融系统安全的有效准则,不仅为35个契约国所接受,而且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承认,我国还将该标准正式载入商业银行法第39条中。按巴赛尔标准,商业银行必须要按照有风险的企业来进行经营,而不能以空壳银行通过转手经营储蓄者资金来生存。这与空手套白狼的传统银行理论不同。按照传统的银行理论,银行是将资金所有者“典当”的资金视为自己的资金贷给需求者,银行本身并不在经营中投入资金。由此造成了银行的道德风险(高风险经营)、破产威胁及信用下降,给银行业的经营带来了困难,所以,为控制风险,提出资本金标准是一个最有效的办法。这就是巴赛尔条约的含义。
80年代,我国的银行与财政分离,开始承担独立的职能,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的遗产,再加上国家财力因放权让利而削弱,政府为控制经济,我国银行业采用了近乎垄断的国有银行体制,国家通过该体系将收集的资金投于国有企业。为了使该流程不至于被中间截流,国家通过各种手段限制居民的资本选择,如取缔民间非正规金融,限制证券市场发展,控制直接投资等,但是,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单一的资金获取渠道无法满足不断增加的社会资金需求,于是,90年代初我国银行业经过了一轮自由化的改革,出现了一些非国有股份制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国有银行垄断了社会资金的分配,不利于正在兴起的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于是在一些地方开始自发形成以信用社和基金形式出现的金融组织,担负着地方性的资金融通工作,成为乡镇企业和城市非国有经济资金供应的主要渠道。至1994年,全国的城市信用社达5000家以上,其贷款的一半以上流向城市集体企业,8%左右流向私营企业。据估计,提供给私营企业的贷款相当于国有银行的5倍。但是,这些金融机构所具有的先天不足是信用度低,资金量小,只能以高利率来吸收社会资金或从国有银行借款,然后以较高利率借出,这就增大了经营风险。在经济高涨时期,风险通常被掩盖起来,而一旦经济紧缩,普遍出现经营困难,不仅资金来源成了问题,而且贷出去的款也难回收。国家借此进行了金融整顿,合并了机构,走上了金融集中化的道路。这些合并后的机构又成了另一类垄断型的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来源由此也被切断。与此同时,国有银行也搞起了第二银行,即信托投资公司。在银行的带动下,其他机构也加以仿效,于是成立了大量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名义上从事委托存贷业务,实质上是利用关系以低利息从国有银行弄来资金,然后以市场利率贷放出去,或干脆自己从事房地产等高风险高盈利投资,这实际上是国有银行逃避国家信贷管理进行风险投资的手段。据估计,到1995年底,国有银行对信托机构的放款数额达5500亿元,这也是国有银行呆坏账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整顿金融秩序,央行采取了压缩信托投资公司规模使其与商业银行脱钩的办法,其数量从1994年底的393家降到1996年底的244家,但其造成的资金损失大多已无法挽回。
还有一个因素也要看到,国有商业银行迅速在全国布网经营,但由于实行地方的分权式管理,这些机构成了地方政府的钱口袋,再加上银行经营管理不善,许多基层机构成为国有银行的包袱。90年代中后期,随着银行商业化的推进,巴赛尔标准的实施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国有银行不仅追求效益的冲动开始占了上风,而且金融风险意识逐渐增强。于是,在国家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形势下,各个商业银行开始收缩战线,压缩基层银行机构,上收贷款权力,货币市场出现了逆细分化倾向,一方面存贷款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中,其垄断趋势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其他商业银行也从基层行集中资金,进行大额度放款,使得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资金的渠道进一步萎缩。这一格局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变得更严重,银行收得越来越紧。由此可见,在垄断和集中化的主导趋势下,我国的银行体系还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国有银行包袱重、经营管理水平低,且资源垄断严重;二是非国有银行实力有限,信用度不高,规模过小,抗风险能力差;三是没有形成合理的利率决定机制,致使银行经营风险大。在这种格局下,因为国有银行的资金主要投向国有企业,资金的流向不尽合理,所以给整体经济发展造成了困难,这是银行业调整面临的基本矛盾。2、调整什么,怎样调整
从一国的整个资金流动过程看,个人获得的各种资金有三个流向,即消费、储蓄和其它投资,社会资金流入银行业暂时或长期地存放,银行所能动用(贷款)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银行能够完全履行其作为资金集散中心的职能,则经济运行中的资金供应是基本平衡的,因为资金供求者与商品市场上的商品供求者正好地位相反(不考虑外部因素)。但是,在经济剧烈波动或资金流动存在结构性失衡时,上述的对称性被打破,就会形成资金供求失衡。在我国的资金流动过程中,这种失衡主要由结构性因素引起,银行吸收分散资金集中供给国有企业的结果是,资金过多地流向并没有那么大需求和能力的国有企业(甚至有些充当了资本金),而其它需求者的资金无法满足,于是形成资金的二次分配和多次分配,人为地造成资本高价和配置扭曲,而且形成了一条长长的资金食利链,滋生腐败。不仅如此,国家控制储蓄利率也是对供给者的利益剥夺,因为储蓄者被取消了资金使用的选择权,只能以低价获得利率。对于从事资金集散的银行来说,更是获得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垄断地位,资金支配权成了获利的最佳工具。通过低价收集资金剥夺储蓄者的利益,并没有通过商品的低成本和低价格返还消费者,而是成了各类中间取利者的收益和无效益的投资,结果是银行反而背上了重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没有正常的融资渠道,为高利贷的盛行大开了方便之门。这就决定了我们调整银行结构的基本出发点,即疏通资金流通渠道,形成有效率、市场化的资金集散中心。由此而涉及的政策问题相当复杂,主要有:
一是要坚决消除资金无效分配机制,使资金流向合理化。目前,国有银行给国有企业服务的情况并未改变,国有企业提供了二、三产业整个产出的不足40%,但却占用着60%以上的资金投入,这是造成银行业困境和社会资金失衡的主要因素。使资金能真正按市场规则进入资金的真正需求部门,是体制和政策调整的主要目标。
二是要形成合理的银行结构体系,打破银行业的国家垄断。在我国,国有银行的资金流入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国有银行的服务对象。由此而提出的问题是,如果我国银行体制还基本上是国有银行的一统天下,资金的合理分配就不可能,银行业的正常竞争也不会形成。所以,要求国有银行扩大服务对象,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厢情愿,最根本的办法还是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鼓励和发展紧贴市场的非国有金融机构。一般来说,一个稳定而有效率的金融体制是从民间部门的利益冲突及其协调过程中生长起来的,而在计划体制背景下进行的金融市场化改革,其实质更应是政府部门的退出与民间部门的进入和成长,变政府配置金融资源为由民间部门配置金融资源,进而在民间部门之间确立正常的金融交易关系。不仅如此,资金服务是一个多层次、多样性的体系,因为资金需求是复杂的,单靠正规的银行业并不能全部解决需求者的问题,如农民贷款,城市小型工商企业、个体劳动者、风险型企业、贫困人群和特殊人群的资金需求等,只有通过各种特殊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才能提供服务;银行体系完备了,资金的结构性流动失衡才能最终解决。所以,开放银行业的投资,形成多元化的银行格局,是提高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降低金融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重要一环。此外,现有100多家中小商业银行也有一个调整问题,包括存款保险、重组合并、剥离不良资产等。三是对国有银行进行调整。在这方面,政府开始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提高银行业的资本金,降低不合理债权;将逐步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改制,引进其他投资者;从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入手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精简机构人员、提高银行竞争力等,使国有银行逐步走向市场。同时,为了缓解宏观资金分配的矛盾,合理划分了银行贷款权限,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各类非国有经济。这些政策调整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摆脱困境,提高竞争力,但要真正取得突破,必然涉及到产权、人员、资本金、治理结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改革。如果说国有企业的改革困难,那么,国有银行的改革就更难。而能否在这方面取得突破,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途。四是实行利率市场化,使资金价格有一个合理的定价基础。现在,国内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外国银行办理外汇业务,其利率已经市场化了,且目前价格走低,利率水平不高,正是改变形成机制,使利率市场化的最好时机。这时放开贷款利率以形成资金的市场定价,能够促使银行改善经营,使资金流向更合理。目前,利率市场化的障碍有二:一是思想上的顾虑,担心放开以后利率升高,失去控制。其实,放开以后,利率升降都是市场的正常反应。在价格普遍走低的情况下,利率也不会升得太高,况且央行控制着再贷款和再贴现手段,可以进行调节。二是技术上和操作上的困难。一般来说,国债收益率构成长期收益曲线,是市场利率的基准线,但在我国目前情况下,由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事情正好反了过来,不是国债收益率影响和决定银行利率,而是四大银行的成本决定国债的招投标价格,国债利率的涨跌取决于四大国有银行的行为,因而目前的国债收益率还难以成为市场利率的基准。在削减四大国有银行垄断地位的同时,能否作出适当安排,限制四大银行的行为,使国债收益率逐渐成为市场利率变动的参照。以提高银行竞争力和市场化为核心的银行业结构调整,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改变过去集聚社会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也是对改革以来出现的银行业集中化和垄断化趋势的修正。做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国过去和未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还是促进经济发展,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单纯通过资金的输入来达到高增长的效果越来越差,而且后患无穷。这就迫使我们的金融结构要进行分散化、市场化的调整,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提出的要求和加入WTO的需要。以银行调整为重点的金融结构调整,将对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二、证券市场发展
在银行业开始结构调整的同时,做为金融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成员,证券市场正在稳步发展,以《证券法》的实施为标志,我国证券市场经过10多年试点后正式纳入金融体系,并在经济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1、我国证券市场概况
为了使本文的叙述更有针对性,这里的证券市场主要指的是股票市场,而其它类型的证券,如政府和企业债券暂不做分析。
企业的股票是该企业资产所有权的代表物,是一种明晰的产权,股票的持有和交易是一种所有权的拥有和让渡,前提是该代表物(股票)必须是真实的。所以,股票本质上是与国有企业的含义相冲突的,因为国有企业理论上归人民所有(当然实际上是政府所有),其产权无法分割,如果分割则利益应归于全民,这在理论上是无法实现的(实际分割与此无关)。好在我国90年代搞的企业发行股票的试点及自发交易市场的形成,并没有考虑理论问题,也就有了可操作性。
不论是80年代中后期各地兴起的证券交易场所,还是90年代初在上海、深圳建立的证券交易所,开始时都是地方行为,国家没有设立专门的证券管理机构。这里的证券市场可以说是一个自由放任和不规范的市场。一是上市公司的上市规则是由证券交易所制定的,而证券交易所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单位(上市挂牌交易的公司每一年缴纳挂牌费,而证券经纪商上交手续费给交易所),所以,从监管的角度看,它只有权力保证上市公司本身是存在的(即股票的资产实际存在),但没有权力去保证上市公司不搞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所以,上市规则事实上对上市公司并无约束力。这就需要政府来提供保证上市公司质量的监管体系。二是上市公司到底是怎样的情况,投资者是不清楚的。当一个企业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化为一种代号以后,事实上,投资者也并不需要再去了解该符号的实际内涵,因为符号的收益能脱离企业的资本变化,这就为大批投资者提供了自由炒作的空间,符号本身也就具有了价值。但是,对符号的炒作是有限度的,所以最终股票价格就会波动。对投资者和股票价格进行直接控制是不可能的,但如果由此延伸至投资者可以为所欲为,操纵市场,就是监管的问题。监管是一种公共产品,就象警察维持公共秩序一样。所以,规范市场行为自然是政府要管的事情。1991-1993年初,由于证券市场的运行缺乏制度保障,资金大户肆意做市,投资者盲目炒作,股价连续翻倍,造成市场无序,于是,国家正式建立证券管理机构,开始介入监管,在上市公司的选择和控制投机上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是,政府介入证券市场监管并不必然是有效率的。如果管制过度,其效果相当于引进老虎来驱赶狼,使市场陷入另一种无序状态。无奈,我国的证券市场就走入了这一极端。随着管理权限上收,政府的证券管理机构事无巨细地插手证券市场的运行,其一是上市公司的审批制和额度制;其二是直接监管制。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其增长由政府掌握,指标由政府分配,审批办法由政府制订,审批过程由政府执行,一句话,实行的是指令性计划。这样做的结果虽然解决了上市公司无序增长的问题,但却造成供求不协调,市场剧烈波动,地方政府与上市公司合伙欺骗投资者等问题。不仅如此,政府监管不是从规则上着手,而是采用无规则的(救火式)一事一议的处理办法,引导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去寻找监管的漏洞,市场的无序性有增无减。其间以琼民源事件最为典型。这段时期的证券市场是被管制的无序,表面上国家监管,但该管的没管,反而使用了计划经济的办法来管市场,结果是加剧和放大了市场波动。深沪两地的股票指数从1993年上半年达峰值后一泻千里,至1994年6月份两市股指跌幅近80%,大多价格只相当于一年前的10%左右。跌幅之大非常罕见,两市资产损失达数百亿之多,许多投资者血本无归。在1996-1997年,政府曾经发动了一波行情,1998年又归于沉寂。这一时期,两市的市场覆盖面在不断扩大,上市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市场影响力越来越大。但市场的不规范则是显见的事实。对于股票市场的发展规律,理论上有五阶段之说,即停滞阶段、操纵阶段、投机阶段、巩固或崩溃阶段、成熟阶段,具体来说,这五阶段情况如下。
①停滞阶段。股票市场处于初创期,仅有少数人知道股票市场的存在,交易手段落后,手续烦杂,交易成本高,挂牌上市的公司少,股票价格基本上保持在票面平价水平,有可能随时间推移使股票价格低估。在变动的经济环境中更是如此。不过,当投资者开始发现股息收益超过了其他形式的收益时,就开始购买股票,起初很谨慎,然后逐渐踊跃。
②操纵阶段。当一些市场参与者发现,股票供应量很少,流动性有限,购买少量股票就有可能使一种或多种股票价格上升时,操纵阶段就开始了。只要价格扶摇直上,其他人就会开始购买,操纵者赚钱后就可以迅速离开市场。使股票投资者更有吸引力的政府措施和交易手段的变更,可以引起更活跃的交易。
③投机阶段。当一些人开始获得大量资本收益和利润时,更多的投机者就会受到吸引而加入市场,当价格被哄抬到高过股票基本价值,交易额迅速上升后,投机阶段也就开始了。新发行股票过多地被认购,以致使许多公司公开出售股票,股票供应量迅速扩大,这时,再加上政府开始介入市场采取行动控制投机,如保证金要求的提高,较高的经纪人佣金,机构投资者的销售,增收交易和收益税,过多出售政府所拥有的股票或刺激对大公司股票的新的包销等。但是否能控制投机效果并不明显。
④巩固或崩溃阶段。随着政府的介入和市场的迅速扩大,到一定时候,股市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枯竭,新发行的股票已无法认购,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股票价格已升得太高,股价与其基本价值已无任何联系,股票价格开始下跌。相对于繁荣程度的大小,股价下跌的速度有缓有快,这里就开始了调整或崩溃阶段。在发生这样的价格下跌后,投资者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才能重新获得信心。这主要取决于价格下跌的程度,也取决于一国当时的利率、经济增长、公司利润率、通货膨胀、其他投资方式的收益、政府对鼓励股市发展的刺激措施及机构投资者的行为等。在这一调整阶段,许多投机者会成为投资者,他们不愿亏本卖出,把股票作为长期投资形式持有,希望将来价格回升。
⑤成熟阶段。当最初的投资者重新获得信心,而且在第一次价格跌落时未受到损失的新投资者也参加市场活动后,一个新的成熟阶段也就开始了。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加入市场活动,会促进市场逐渐走向成熟,交易量会趋向稳定,投资者也会更有理性,股票供给范围更大,流动性也得以增强。股份虽然会继续波动,但已变得不那么剧烈。如果出现大幅度的价格波动,这通常是由于重大政治、经济问题,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大幅变动,其它重大经济政策调整和政府过度干预等因素所致。
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了前四个阶段,现正在进入第五阶段。目前,我国深沪两地上市挂牌交易的股份公司1000余家,股票总市值近4万亿元,流通总市值1万亿余元,是一个影响力日大的和发展中的市场。
2、证券市场的发展与政策调整
在正式确立了证券市场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以后,我国的证券市场开始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对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重新评价,确立了其作为直接融资市场的身份,而且通过各种具体措施来提高证券市场的地位(如证券法的出台等);二是在市场的规范化方面下了大力气,特别是在规范政府的监管行为上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使过去的投机市、政策市的状况大有改观;三是市场的投资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投资者的结构有了改进,使得市场呈现稳步上扬的格局,与经济大环境的走势基本相符。这些变化,得益于证券市场的政策改进。在证券法出台后,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规,在规范投资者、上市公司、政策的行为上有了很大进步,使证券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成为主流。这些政策变化有以下几方面:第一,针对整个股票市场投资者分散,易于造成股指剧烈波动和投资者行为难以规范的缺陷,着力培育和发展长期机构投资者,如组织大型证券投资基金,改组证券公司以扩大其股本,允许和鼓励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入市买其股票,允许保险公司资金入市买卖挂牌交易的证券投资基金等,允许基金管理公司和证券公司进入银行业同业拆借市场从事拆借、买卖债券业务,允许证券公司所持股票抵押贷款等,鼓励一批有资金实力的投资机构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票,以起到稳定市场、规范市场的目的。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证券市场创造了一个逐渐改进的市场环境。不过,也要看到,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还没有一个规范化的约束机制,上市公司的质量没有相应提高,再加上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资金与散户投资者的资金之比为1∶10,存在严重的结构偏差,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其行为也不规范,短期化倾向严重。须知,营造机构投资者、长期投资者生存发展的市场环境,是证券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之所以会经历五个阶段,而且还会出现反复,其重要原因就是市场投机严重,投资者的行为长期无法规范。所以,造就一批高质量、规范化运作的证券市场机构投资者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准备在现有机构投资者的基础上,再发展和造就一批大型证券投资基金,以增强机构投资者的实力。如果能够在2-3年内使机构投资者与散户投资者的市场资金实力之比,由目前的1∶10变为3∶7或4∶6,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也就有了可行的基础。第二,政府行为不断规范,按市场规则监管证券市场的政策环境正在形成。这是我们看到的最可喜的变化,前十年我国证券市场的不规范,除了市场本身的运行原因外,主要是由于,所谓政策造成的剧烈波动给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上市公司资源的行政配置造成了利益的再分配格局和加大了市场风险。政府的不合理干预造成了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行为的扭曲等。可以说,当时是以行政管理和计划经济的思维在经营和控制这一高风险的市场,结果该管的没去管,不该管的管得太多,给市场的发展造成了障碍。目前,这些障碍正在逐步消除,其表现有:
一是正在逐步推行股票发行审核制,取消股票上市的指标分配。今后企业股票发行上市,不再需要政府控制和分配的发行指标以及地方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推荐,而是只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经省级政府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同意,股票主承销商就可向中国证监会推荐并报送申请文件,证监会对拟发行的股份公司核准后,由外部专家组成的发行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批。这是按市场规则分配资源的重大改进,也是规范证券市场的重要步骤。过去实行的所谓发行额度分配办法,是典型的政府经营市场的体现,由此造成了政府、上市公司、投资者行为的巨大扭曲。如1993-1994年的市场崩溃,深沪两市股指在一年半左右时间内暴跌80%,大多数股票价格被压缩在1-5元之间,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信心,起因于国家公布在1994年度要新发行55亿股票。上市指标的行政分配,造成上市资源利用效率低。如为了控制上市公司家数采取数量控制,地方新发行的股票是大盘而家数少,形成人为资产膨胀;而为了控制股票数量不控制家数,则大量上市一些流动股极小的公司,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监控和防范,留下的漏洞比堵住的漏洞更多。更为严重的,为使国有企业脱困,大量经过包装的国有企业上市圈钱(如ST红光事件),造成大量亏损或毫无发展前景的企业市场,给投资者信心造成打击。直到目前,许多大盘股国有企业的股价还在发行价附近波动,受到了市场的长期冷落,企业本身也没有变化。所以,改变股票供给方式,形成一个市场化的股票供求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是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是通过股票发行价格的市场化改革,逐步消除一、二级市场上的价格套利机会。过去,股票的一、二级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差价(1-5倍),使得一级市场的申购资金多达数千亿元,无风险套利盛行,而且那种发行方式给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提供了一个暴富的机会,由此产生了各种腐败行为(如已暴露的大庆联谊等)。通过股票上市的上网发行和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相结合,发行价格采取不事先确定而由市场申购者的需求确定等措施,为股票的合理定价奠定了科学的基础。这样,一、二级市场价格的人为差别消失,使投资者处于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也消除了利用股票上市暴富的基础。
三是市场的扶优汰劣机制正在形成。这主要表现在,通过创设二板市场鼓励国内高新技术企业上市,鼓励重组的政策和退出证券市场的机制。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是真正的终身制,一只股票上了市,只要自己不宣布破产,即使早已资不抵债或已形成巨额负资产(如PT农商社、ST百文等),股票照样交易,而且市场价格不低。投资者之所以敢于冒险买卖这种股票,就因为他们认定,这类企业不会真正破产清算,而是会有各种政策使其复生或以壳资源转让。对于这类已经结束其经营期的企业,要形成合理的淘汰机制,才会激发证券市场的活力,使投资者真正投资于有价值的股票。正在推出的连续三年以上亏损的上市公司逐出证券市场的试点,将是改变这一困境的良策。需要就此搞出一套具体实施办法。不仅如此,在实施汰劣的同时,也出台了一些扶优的办法,如对于国家需要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创设二板市场来促其发展,对这些企业采取更宽松的政策,只要求上市公司上市前有一年盈利记录、最低资本额为3000万元,并对这些股票不设单日买卖涨跌停板限制。该市场有可能在年内推出。这样,发展证券市场就与实施产业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紧密联系起来。历过十年的试点运作,我国的证券市场正以快速的步伐逐步走向规范。不过,要使证券市场走向成熟,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如上市公司和政府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大户提前知道重大信息进行炒作的现象严重;大资金者的行为没有得到规范和监管,造成庄股盛行,短期炒作,给市场的稳定形成威胁;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薄弱,目前通过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业绩进行审核的机制不完善,虚假报表时有发生;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机制不完善,投资者没有更多的风险回避渠道,只有股指上涨才能获利,因而,投资者风险大,机构投资者尤甚等。这些问题的正确解决对于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三、证券市场与银行业协调发展
在证券市场规模扩大和市值增加的同时,作为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居民的储蓄增量呈现不断下滑之势。从去年6月以来,居民储蓄增长率不断下降,有的地方已经出现负增长。这就引起了人们的忧虑,提出了银行和证券市场发展的相容性问题。从宏观资金总量看,从银行流走的一块资金进入了证券市场是必然的,问题在于流动的合理性和规模分配格局应该如何理解。
关键词:生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 市场化路径
对市场化产业存量结构战略调整的再认识
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是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更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着力点。产业结构调整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现有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即存量调整;二是对新增投资、新增产能进行调整,即增量调整。由于存量结构的调整涉及复杂的既得利益关系,如果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单纯依靠以“政府主导”为特征的行政手段或产业政策进行调整,不可避免地会使产业结构调整陷入两难困境。
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传统思维定势的作用,产业结构调整沿用了计划经济的行政命令、会议发文等形式,其中,行政审批是惯用的工具。如在20世纪90年代,国家为了控制纺织等轻工业重复建设,加强了项目行政审批,但由于行政审批赋予了部门更多的权利,导致了部门追求利益最大化和寻租现象出现。进入新世纪以来,为抑制重化工业投资增长和盲目建设,国家采取了供地、核准、审批、检查等行政手段,限制部分行业投资。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为稳定经济增长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由此造成了新一轮产业结构性过剩与膨胀。而在产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上,我国长期以来都是通过关、停、并、转的行政措施来实现的,产业的成长仍属于“他组织”状态。这种过多依赖“政府主导”的行政手段和产业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从计划经济延续至今的调整产业结构的方式需要反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要从行政化转向市场化。市场化产业结构调整,就是在充分发挥以价格、利润为杠杆的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的基础上,利用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使生产要素按社会需求分配于各个生产部门,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过程。就其内涵而言,一是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发挥市场的自组织、自反馈和自我修复功能,通过影响市场需求和供给的规模以及结构,形成消化和再造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向合理的方向调整。二是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会主动进行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三是市场化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排斥政府的合理调控和引导,但要求政府不能直接干预,而是积极创造有利于产业结构市场化调整的必要环境条件。
推动生产业参与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生产业是为满足中间生产需求、通过市场化模式向生产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投入品的服务活动,主要包括金融、信息、流通、商务服务等服务行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生产业在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地位的迫切需要
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目前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产值中的比重已达到19.8%,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制造业“大”而不“强”,除家电、玩具等少数行业外,许多行业都集中在加工组装领域,处于“微笑曲线”中间,而在原创研发、品牌、销售、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没有比较优势。同时,由于我国还未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完整的生产技术体系和商业销售网络服务体系,我国制造业企业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却仍然处于为全球价值链高端的跨国公司“打工”的地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流通服务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等生产业,具有天然带动和调整制造业结构的能力,通过传导市场信号、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整合优化产业链,可以促进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中国制造业要摆脱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地位,必须加快市场化改革,运用市场机制,使生产业深度参与、渗透、融入到制造业产业链体系中,推动制造业向产品设计、现代物流、品牌营销等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这是我国实现产业结构全面升级的必由之路。
(二)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根本出路
当前,我国产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主要发达国家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反思“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严重后果的同时,开始回归“实体经济”,大力推行 “再工业化”计划。这对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将产生重要影响。与此同时,国内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是“两高一资”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土地、资源、能源约束明显加大,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过去那种以低工资、低成本、低价格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传统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二是结构性产能过剩矛盾没有得到根本化解,并呈现向新兴产业蔓延趋势。三是在人口结构方面,“刘易斯拐点”临近,人口红利开始逐步消失,劳动力成本迅速攀升。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生产业作为一种无污染的产业,具有推动制造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重要作用,通过推动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可以提高制造业技术含量,促进制造业节能降耗。因此,在发达国家抢占战略制高点和国内在以高投入、高能耗为特征、内生集约型增长动力不足的大背景下,我国只有从战略高度重视生产业深度参与市场化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才真正有可能完成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重任。
(三)推动“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十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坚持走我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这实质上要求工业化和城镇化相协调、三次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并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缩小城乡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生产业作为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的中间投入,不仅是一个“产业”,还是一种经济调节的“机制”,对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在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工农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离不开生产业的渗透、服务和调节,没有金融、流通、信息等生产业的支撑和引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就无从谈起。其次,城镇化意味着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农民工转化为市民要求服务业提供更多的创业、就业空间。最后,信息化作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本身就体现了生产业对产业存量结构进行市场化调节、引导和渗透的机制,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服务快速发展,各种新概念、新业态、新方式不断涌现,无不对现有制造业结构调整、升级和提高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产业优化制造业结构的市场化路径选择
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在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对于制造业结构优化,也要改变过去依靠行政手段“限产”的方式,抓住我国服务业大发展的机遇,推动生产业参与制造业结构调整,通过这种市场化方式,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一)加强自主研发,推动制造业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升级
从全球价值链构成来看,商品物流、技术开发、品牌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生产活动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据着核心环节。市场化存量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一个路径就是推动生产参与制造业功能升级,实现制造业沿OEMODMOBM的路径升级和结构转换。一方面,可以通过侧重于从制造向研发设计环节延伸,通过“干中学”掌握产品创新、设计的隐含性知识和技能,提升到ODM,最后转化成集设计、制造、经营于一体的制造企业。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侧重于品牌和渠道建设,借助我国流通企业海外扩张,培养自主销售渠道和品牌、价格主导权,提升制造业的分销能力,逐渐从OEM或OEM与ODM相结合转化为自有品牌生产商,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二)发挥渠道作用,推动制造业从“以产定销”向“订单化生产”模式转变
要控制结构性产能过剩,必须充分重视生产业―流通服务业的市场调节作用。流通服务业作为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能及时、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到生产企业那里,引导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市场细分、流程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从“以产定销”的模式向“以销定产”、“订单化生产”模式转变,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更加有效的对接,建立供求长期均衡机制。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发展模式就是流通企业引导生产企业的典型案例。沃尔玛通过让上游供货商进入自己的零售链(Retail link)系统,让供货商充分了解自己的产品在沃尔玛公司每一个店中的销售情况。借助这些信息,与沃尔玛合作的供货商可以做出产品的开发、生产、配送、营销等各种决策,大大降低了供货商的库存水平。同时,沃尔玛能够及时地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给厂商,帮助生产企业对产品进行改进和完善。因此,要加快推动流通企业与制造企业合作,建立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联盟或企业联合体,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全产业链信息共享和合作,消除周期性制造业产能过剩。
(三)创新融合机制,推动制造业竞争的重心由技术和产品向应用和服务转变
顺应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和制造业服务化趋势,鼓励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流通服务业等生产向制造业渗透,与制造业融合,在研发、创新、投资、风险、采购、销售等关键环节建立长期契约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制造业市场竞争的重心由技术和产品向应用和服务转变。一是要发挥政府协调功能,做好制造业和生产业的发展规划,综合运用产业发展政策,推动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均衡发展,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二是以制造业产业集群为立足点,加快配套生产服务业的发展,以渗透、延伸和拓展各生产环节为突破口,通过整合资源,不断提高生产供给能力。三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为着力点,通过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生产企业和制造企业相互合作,促进生产业集群式发展。
(四)构建多层次分销体系,提升“中国制造” 流通渠道控制权和定价权
根据各类商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完善工业消费品流通体系,构建多层次的分销渠道,是提升我国制造业产品在全球分销渠道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快专业贸易平台的建设。以国内重点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市场为依托,打造品牌孵化中心、信息中心、商品定价中心、进出口集散中心和国际采购中心,实现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对接、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融合,推动传统的平台向专业贸易中心转变,通过服务平台的专业化,形成工业消费品的双向流通。二是探索建立一批专业的内销商品交易平台,鼓励外贸企业组建销售联盟,组织一批质量较好、适合国内市场销售的外贸产品与国内知名百货企业、连锁超市进行对接,推动优质外贸产品逐步投向国内市场,促进居民消费。
参考文献:
1.宋则,常东亮,丁宁.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J].工业经济,2010(8)
2.宋则,常东亮.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方式研究[J].流通经济,2011(5)
3.路红艳.生产业与制造业结构升级―基于产业互动、融合的视角[J].财贸经济,2009(8)
关键词:土地市场;流转模式;农产品结构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 A
目前,农村土地的经营模式造成广大农民难以加人到高投人、高产出的产业结构调整行列,而另一方面,有经济和技术实力的种养能手,却苦于经营空间的限制,又难以形成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因此,要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加快农村土地市场的流转。
一、我国农村土地市场流转的主要模式
土地流转的模式是指土地流转的方式,即采用什么方式将土地在土地的各种产权形态上进行转移。土地权益人流转土地的方式取决于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单位土地面积的边际收益的变化趋势。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租赁土地使用权
土地承包户将承包土地以出租方式租给其他农户或农业经营单位。土地出租后,虽然不再由原承包方耕种,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并没有发生变化,承包关系并不是发包方与接包方的关系,而仍然是原承包方与发包方的关系。《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给第三方,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这就是说法律赋予了农户出租承包地的权利。
2.土地使用权入股
土地作为农村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许多农民不愿轻易放弃土地使用权。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日益增多,鉴于担心经营非农产业失利而留有从事农业后路的顾虑,既不愿转让土地,又难以精心地经营土地。于是,土地承包农户将土地入股给龙头企业或农业专业大户,也有农户自愿以土地合股组织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营土地。农户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按照自愿原则组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股份合作制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由它来统一经营农民的土地,农民既可按土地使用权作价股分红,又可在企业工作,按劳取酬。在股份的构成上,农民主要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在用人机制上,企业与农民实行双向选择,企业原则上优先录用股民。这种土地流转方式展示出了深化农村的方向,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而且还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模式和主要途径。
3.土地互换
在土地承包期内,主要是承包方之间为各自需要和便于耕种管理,交换其承包地块的使用权。互换后原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权利义务有的仍由原承包者承担,有的经发包方同意后随互换而转移。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户在自愿的基础上,在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互换。互换一般是农户自发流转行为。
4.转包土地
土地承包户将其土地的使用权转包给其他农户或农业经营单位。承包方与发包方仍按原承包合同履行权利义务关系。该模式是新承包人向原承包人履行义务,原承包人再向发包人履行义务,由新承包人和原承包人共同承担风险。这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具体又有两种方式:一是土地承包户私下与新承包人协商,将承包土地转包出去;二是土地承包户委托有关组织进行转包,即自愿将承包土地委托村委会转包他人。该模式运作方便,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其主要特点是:从转包主体看,多数是从事非农业生产,举家入城但户口未动的农户,或是主要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如外出打工、经商等无力耕种承包地的农户。从转包的运作方式看,多为自行转包,私下运作,口头协商,无正规合同,不够稳定。从转包范围看,多为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或邻近的亲朋好友。据有关土地流转转包不完全抽样统计,在1998年到2007年10年之间,经过村委员会和私下运作这两种情况转包,全国有偿转包耕地由1997年的146.7万亩上升到2004年的1065.7万亩,到2007年,转入户共计支付转包费就达76.3亿元之多。
5.使用权拍卖
承包人把承包的土地,主要是“四荒”土地的使用权,一是通过集体经济组织,一次性作价卖给他人。拍卖年限、价格及其他有关事宜协商确认并签订拍卖合同。早在1983年,山西省柳林县龙门垣乡村民李马才,率先以1750元的价格买下了本村15.7亩“四荒”地的使用权,成为全国“四荒拍卖”的第一例。另一方面是承包人把承包的土地使用权私下拍卖其他经营户。到2007年底,由于农村承包的土地的经营户长期在外打工或已经在城镇私人企业就业,根据调查,全国已有3700多万农户将自己经营的土地使用权放弃拍卖给他人经营。
二、农村土地市场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土地成片流转难,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利益得不到保障。所属土地位于成片流转土地中间位置的个别农户出于种种原因,就是不愿把承包的土地流转出来,影响产业规模化经营政府的统一规划。另外,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利益也得不到保障。一是土地流转价格比较低,与业主收入极不相称,农民应得的流转收益存在较大风险。二是部分流转的土地期满后,如数复耕困难,即使复耕后,也将影响耕地的质量,农民的长远利益难以保障。由于土地作为农村居民一种最基本的生活来源保障,加之农户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土地在大部份农户心中的基础地位还是没有改变。部份农户在进行土地流转时,只着眼于一时的利益,而对自己在土地流转以后的基本生活考虑不够充分,加上国家法律法规在这方面的空白,造成部分土地转出农户以后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2)土地流转费用确定困难。目前,土地流转的租金主要有两种方式来确定:一是现金租金;二是实物租金。这里主要的问题就是现金租金,现金租金的确定没有考虑到物价水平的涨落因素,这是引起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
(3)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中缺乏环境保护的制度和意识。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对规模化经营业主的环境生态效益考虑较少,由于多数从事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业主资金限制和无相关的制度约束。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对周围环境将造成巨大的破坏,影响到周边群众的生活。如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农家乐的生活污水等,大部分没有经过处理而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河流、沟渠中,对水源造成了严重影响。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中环境保护是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过程中的一个突出而又被忽视的重要问题。
(4)相关法规、政策不配套、不协调。在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感到相关法规、政策不配套不协调不具体。目前的《土地管理法》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有关条款就存在不协调的地方。《民法通则》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关条款过于笼统,实际过程中难以操作。在具体的土地管理规定中也没有对土地流转的相关条款说明。如《土地承包法》规定,到农民手中承包土地,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然而,到底如何才算“农用”这个问题是不清楚的。这个问题不清楚,投资者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就难以受到法律的制约。另外,相关法规、政策不配套也造成土地被闲置。
(5)土地转入方在其转入土地上的基础设施不符合相关法规。这个问题主要是指土地转入方在获得成片的土地以后,在其经营活动中在转入土地上进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没有报请有关部门审批、核准。而这些设施的修建在土地流转之前并未申明,协商,这种情况往往会变相改变转入土地的用途,使土地以后的复耕可能减少,这也是目前农村土地流转过程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三、加快农村土地市场流转,积极调整农村农产品结构
合理配置农村土地市场资源,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是调整农村农产品结构和提高农民收入的的关键。加快农村土地市场流转,积极调整农村农产品结构的主要措施有:
(1)加强农村土地生产开发和经营的综合规划,统筹安排。结合制订“十一五”规划,要将土地流转与农产品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纳人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进行统一管理。充分调动村社基层组织积极性,广泛听取群众愈见,依法完善托管经营.积极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合法流转。在流转目标上.依靠城乡两个市场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发展特色产品、生态农业产品和可持续农业,调整农村农产品结构,以不断的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2)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国农民生活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探索,政府应当对土地转出农户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积极试验。如,可对土地转出农户进行基本生活养老保险,基本生活养老保险金可由流转土地使用权租金大小或区域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标准确定。
(3)建立土地流转的市场体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户市场化意识的不断增强,今后土地流转通过市场来完成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应该建立土地流转的市场体系。土地流转的市场体系包括村、乡镇、县市三级体系,即村一级的土地流转服务站、乡镇一级的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县市一级的土地流转交易管理局,依法推进土地的有序流转,形成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市场环境。(1)依法进行土地流转
(4)建立土地流转的风险保证金制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土地流转受让方搞规模经营不能损害农村生态环境,不能搞掠夺式经营,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的性质和用途。为此,政府应建立流转土地的风险保证金制度,以保证土地按约使用、合理使用。风险保证金可以按业主每年收入的一个比例收取,每年提交给政府管理部门,由政府管理部门统一监督和使用。
(5)土地流转必须依法进行。土地流转必须依法进行,务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应该尽快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法》,从法律、法规上规范土地流转的程序、流转的方式、确认机构以及发生纠纷的处理方法等,在法律中明确土地流转的条件、土地流转费用等方面的条款,并对土地转出方要督促其签定流转合同,形成稳定的流转关系,特别是要对土地转入方是否按规定使用土地进行监管;对其在土地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在流转合同中确定说明,并不得有危害土地复种的行为。保证土地流转的公开、公正、合法以及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利。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麦伟.探寻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3):14-16.
[2]王洪亮,徐翔.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理论思考[J].经济问题,2004,(2):47-78.
基于利率市场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模式有着一定的影响,且其所涉及的影响因素比较多。所以在后期干预阶段,为了减少不利因素的过度干预,应当及时对应用形式进行有效的调整,充分的发挥好货币政策和经济结构的作用,在满足发展要求的情况下,促进体系结构的和谐发展。
一、利率市场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
1.现有的利率结构得以优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率结构的发展动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利率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加重了利率干预的难度。为此,在干预过程中,必须认真探索在市场经济下,利率市场发展模式的硬性规则,了解结构发展的动态,以更好的实施相对应的干预措施,进而提高利率的应用准则。在我国当前的存款流程中,虽然央行已不再对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等不在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但依旧会出现存款利率为零或者小于零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前货币政策的应用模式,随时都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1]。所以在进行利率干预时,针对利率市场发展路径的合理转变,必须倚着高效和高质量为准则,不断优化现有的利率结构,进而为我国日后的发展路径奠定坚实的基础。
2.金融体系得以完善
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货币政策的结尾阶段,在很大程度上,货币政策一直在扮演着经济发展指挥棒的角色。而基于利率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要想从中发挥货币政策的重要作用,那么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对货币的种类、资本的使用状况以及拆借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究,以实现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指挥过程中倚着最佳的状态推动经济模式的优化。同时,在进行价格数据处理过程中,由于拆借市场的主要力量不能确定,交易金额高与底的情况也是数不胜数,银行在处理低金额的交易款项时,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落差,给整个市场发展的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为此,为了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不断的完善金融体系来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把控观念。
3.货币政策的效力周期得以推迟
基于利率市场化对货币传统的效力周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利率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对控制模式进行相对应的转变,以满足当下发展模式的需要。那么就需要我们根据利率市场的变化,一旦影响货币政策得以推迟的情况发生时,就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应用模式实施及时有效的变更工作,进而有助于在日后的货币推迟问题上显现出有效给予干扰的优势,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2]。
二、利率市场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
1.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的有序发展
由于利率市场化的特殊性,在经济体制的日后发展过程中,完善利率改革对于经济体制的发展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特别是基于利率发展模式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密切联系,必须以金融市场发展的形式为基准,实现经济体制中价格模式的科学化管控,确保经济体制的有序发展。与此同时,利率市场化对于实现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经济的整体干预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当前还没有规范化的市场发展模式的情况下,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及时的发现市场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有效的对发展政策进行调整,解决相应的问题,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取得应有的效果。
2.有利于实现市场经济的宏观控制
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通货膨胀,那么利率的发展形式就会对利率的管制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未能及时的进行合理调控,那么就可能造成大幅度的上升或者下降。因此,在后续的管理阶段,必须知晓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准则下,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针对市场的主要问题和重要环节实施合理化的调控,以确保市场利率的稳定发展。与此同时,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一旦市场出现问题,就可能因此引发一系列的不可管控事件,其重要性不可言喻,在对市场进行实施宏观调控时,必须充分考虑设计的效果,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对应用指令实施变更,促进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3]。
3.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的需求
结合当前的一个经济结构发展可知,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对所有调控阶段的干扰效果进行明确相关目标,那么就会严重制约了资源的具体应用,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此,在常规性调控和应用阶段,应当把重点放在战略模式和产权关系的调控上,客观的去分析所有干扰内容,并根据市场发展模式的相关准则,第一时间对其进行相关调整。与此同时,由于利率市场的发展形式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就应该根据当前的市场发展形式的要求,知晓资金的应用,客观的看待金融市场的调控模式。进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十五"计划的主线,是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原则。由于这一乾结构调整是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因此具有了与以往的结构调整明显不同的一些特征。
调整的背景一开放性而非封闭性.当前的结构调整是在对外开放环境下的结构调整,这与过去封闭半封闭状态下进行的结构调整有着本质区别。经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在过去封闭半封闭的条件下,进行结构调整只能是在国内范围的"调整"和"平衡",而且多用行政命令、计划手段去实现。在开放的条件下,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国内市场已经成为国际市坊的一部分,国内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发挥我区经济的比较优势,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对接互补。
调整的目标一战略性而非适应性.适应性结构调整是指从短期出发,哪里结构失衡了,就在哪里以应急的方式加以缓解。我国历史上曾多次进行过这种适应性经济结构调整。实践证明,这种短期、应急的"适应性"调整,容易引起比较强烈的结构性周期波动,甚至产生影响长期健康发展的负面效应.要改变原来者是在"适应性"调整上反反复复的状况,政府制定长期发展战略与结构调整政策时,应当尽快转到"战略性"调整轨道上来。与适应性调整不同,战略性调整强调长远性、科学性和宏观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是以结构优化升级为战略目标,立足长远.二是在具体的产业、部门、地区、所有制等结构调整中,不是采取应急的"救火"方式,而是有预期地打提前量.从这个角度看,战略性结构调整更具科学性。三是战略性结构调整的主要层面是宏观.微观层次的结构调整,靠市场机制来完成,靠微观经济主体的自由选择来实现.政府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主要应从宏观、全局着眼,而不是从局部着眼。
调整的对象一不仅是供给结构,还包括需求结构的调整;中国短缺经济的时代已经结束,全国绝大部分商品供大于求,基本上不存在供不应求的商品。在我区市场上也基本上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供过于求的占绝大多数。原煤、木材、纯碱、乳制品和液态奶、糖、原盐、羊绒制品等产品产量,进入全国前10位。在过去短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主要是对供给结构进行调整,而且调整的依据并非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主要是根据"形势需要"进行供给上的"填平补齐"。战略性调整对供给结构的调整,主要是依据市场需求,即以市场为导向.同时,战略性调整对需求结构也进行调整.通过供给结构的调整,使供给结构更加符合需求结构同时,通过需求结构的调整,使需求结构更有利于供给结构的调整,两者实现互动式的调整.
调整的方式一市场导向型而非政府主导型。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大量的竞争性领域,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这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体制基础.结构调整的目标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产业结构升圾,提高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一个基本原则是,市场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事,就应该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让企业自主决策。政府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应集中于一些大的结构问题,尤其是集中于那些市场无力解决的领域,要增加对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公共环境和社会福利性事业的投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地区经济结构协调发展;实现国有经济"有进有退",对国有经济布局和全社会所有制结构进行引导增强农业基础性地位,大力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等等。
调整的主体一企业而非政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企业已成为市场主体。在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过程中,政府要在宏观层面上从全局角度出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需注意的是,基础性的导向机制是企业而不是政府。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放手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结构的优化升级,要把基点放在企业,让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并通过这种市场竞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调整的范围一系统性调整而非局部性调整。这次战略性调整,不是经济结构的局部性调整,而是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所有制结构等在内的系统性调整.当前,我区产权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还没有完成,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与国有企业转轨的困难交织在一起,尤其要重视产权制度的创新.要把产业、地区、城乡结构调整与产权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着力破除束缚经济结构升级的体制,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关键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5;F2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6.1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6-25-02
一、引言
近年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历来是财务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权衡理论认为,企业负债在为企业带来税盾收益的同时也会带来破产成本等负债成本。所以企业融资应当是在负债收益和为此带来的财务成本之间选择最佳点,即存在目标资本结构。公司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就是在公司存在目标资本结构的基础上,在某一期间内公司实际资本结构向最优资本结构调整的快慢程度的度量。Flannery and Rangan(2006)认为公司向最优资本结构水平调整的速度由调整带来的成本和收益决定。由于具有不同特征的公司处在不同宏观环境之中,其进行资本结构调整成本也不同,因此表现出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也是不同的。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资本结构,因为他们认识到在把握投资机遇、面临债务危机等种种突况时,其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获利能力甚至是生存能力。因此研究影响资本结构调整的因素已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重点之一。
二、企业特征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
企业特征对资本结构的影响一直是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问题的研究重点,企业特征方面的因素是指企业自身具有的影响其资本结构调整的一系列因素。不同公司特征因素从不同方面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成本,并最终体现在调整速度的差异上。
(一)企业规模
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下,由于规模效应的影响使得大公司的相对固定成本更小,因此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加快。在企业的实际活动中:一方面,由于规模效应的影响使得大公司的相对固定成本更小从而加快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另一方面,规模较大的公司在获得融资方面的机会相对较多,融资约束较小,从而降低其交易成本。反向影响反应在大公司经营决策层面灵活性较小,当面临企业相关决策时,需要公司内部多层决策,这无疑会降低决策效率,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大规模企业的交易成本更有可能来自于企业自身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和公司的决策效率。显然,企业的治理结构越完善,决策越有效率,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成本越小,其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也越快。Banerjee et al(2000)的研究表明,公司规模越大、透明度越高、抗风险力越强,相对于小公司而言面临更小的融资约束。所以,存在调整成本的情况下,大公司比小公司拥有更多机会调整资本结构,即规模较大的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更快。
(二)成长性
对于高成长性的公司而言,为了抓住更多的机会迅速做出反应和决策,长机会,企业越有动力进行投融资,并且这一类公司多处于新兴行业或者成立不久并渴望长远发展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往往较为强烈。他们在运营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多样性的投融资渠道,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成长性高的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往往较快。Drobetz,Pensa & Wanzenried(2006)采用1983-2002年来自于欧洲多国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成长快的公司调整更容易”的结论。
(三)盈利能力
权衡理论认为,考虑到成本、破产成本和税收等企业内部因素,具有较高盈利能力的企业往往倾向于采用较高的负债率。而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首先会使用大量的内部资金,因此公司盈利能力越强,其自由现金流就越充裕,从而降低企业对债务融资的需求。在现有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数结论与优序融资理论相一致,即认为企业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越会减少债务融资,由于企业资本结构惯性的存在,这也很可能影响不到企业对资本结构的调整;但陈必安(2009)基于我国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则认为盈利能力与调整速度正相关。他认为公司盈利能力强,经理人就有更充裕的内部资金来调整资本结构,并且大量的盈余有助于企业吸引投资,所以公司的盈利能力应能促进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
(四)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距离
由于资本结构调整的固定成本的存在,在资本结构偏离较小时,调整成本往往比调整所能带来的利益大得多。因此公司只偏离目标资本结构越远,公司越有动力去调整其资本结构。一方面,在资本市场较为完善的情况下,固定成本为主要调整成本时,公司的资本结构偏离程度越大,其调整速度也就会越快。另一面,当公司面临的资本市场摩擦较大,交易成本就会成为主要的资本结构调整成本的来源,从而导致资本结构偏离程度对调整速度的影响不那么显著。
肖作平(2004)和屈耀辉(2006)等也分别从规模、成长性等多方面的公司特征进行了研究,但他们的研究结论也存在差异。
三、宏观环境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
在不同经济和制度环境中,企业会采取不同的投融资政策,且这些决策所对应的调整成本也会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表现出的调整速度也不尽相同。并且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之中,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经济环境也不容乐观,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更具有不确定性,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无疑会受到这一系列因素的影响。Drobetz &Wanzenried(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越好,调整速度越快。何靖(2010)对1998—2008年间中国的上市公司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果,并且认为宏观经济环境不仅影响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还做为外生的冲击作用于资本结构的动态调整。
(一)经济发展程度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较快时,市场投资和融资需求就会变得相对活跃,投资人对企业的盈利水平也具有良好的预期,并且投资者也愿意参与和积极响应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等行为,这种相对宽松的市场环境决定了企业进行资本结构调整的市场摩擦较小,其资本结构调整的成本也较小,故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较快。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步入衰退周期时,投资者在参与市场资本活动时,就会更多地持观望态度,甚至会对当前市场失去信心,资本市场的气氛也会变得紧张。由于投资者对企业盈利的期望水平较低,并且企业实际的盈利水平刚好也验证了投资者的担忧,那么公司如果需要进行资本结构调整,其调整成本相比经济繁荣期无疑会上升不少。所以,经济越繁荣,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越快,反之亦然。
(二)财政政策
一般来说,税率的高低反映了政府财政政策的倾向,也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结构。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而为了抓住这些投资机会,公司往往会偏好债务融资,并享受节税收益,企业更有动力进行资本结构的调整。并且为了确保公司资本结构的安全性,理性的公司在资本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往往会提前做好资本结构调整途径的储备,一旦资本结构的偏离达到一定程度,便能迅速做出调整。另一方面,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则意味着市场机会的减少,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企业将面临更大的融资约束,公司将面临更大的调整成本。显然,在宽松的财政政策下,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越迅速;反之亦然。
(三)货币政策
货币和利率是国家的货币政策,当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说明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企业更有可能以较低的成本从银行借得资金。并且这时也使更多的投资倾向于股票市场,使得股权融资也变得容易,企业调整资本结构遇到的市场摩擦也较小,面临的调整成本也较低,企业会加快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与此同时,政府往往会增加货币供应量,这意味着公司能获得的贷款量增加,使得企业资金充裕,很有可能抓住机会进行资本结构的调整。相反,当国家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公司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则会变得较为困难。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加快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
(四)资本市场发育程度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假设资本市场完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可以自由进行调整,而不会产生调整成本,此时资本结构的调整能瞬时完成。资本市场越发达,企业在进行投融资时面临的约束越小,从而付出的调整成本越低,表现出更快的调整速度;相反,如果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企业依靠资本市场进行投融资时往往遭遇更为严苛的门槛限制,这无疑使得公司在进行资本结构调整时会遇到较多的市场阻碍,表现出较高的调整成本,最终使得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较慢。
四、结论
除上述因素外,行业因素,企业资产的独特性,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资金缺口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因素。另外,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因素还有经济景气指数,GDP的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等也会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
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对于正处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的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将直接关系着公司对投融资机会的把握和对公司安全性的保障,所以对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
参考文献:
[1] Banerjee S, Heshmati A, Wihlborg C. The dynamics of capital structure [M]. New York University Salomon Center, 1999.
[2] Chakraborty I. Does capital structure depend on group affiliation? An analysis of Indian firms [J].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2012.
[3] Flannery M J, Rangan K P. Partial adjustment toward target capital structure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6, (03): 469-506.
[4] 肖作平. 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和双向效应动态模型——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证据[J].会计研究,2004,(02):2.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调整农业结构是当前农村经济一个热点问题。因为解决农民增收问题,解决农产品结构性过剩问题,解决加入WTO后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乃至解决农村稳定的问题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结构的调整。调整农业结构,农民是主体。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民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观能动性?搞好农民培训教育,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关键。当前,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都把农业结构调整摆上了议事日程,在资金投入、市场开拓、种苗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等方面下了较大功夫,但忽视了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长此以往,会极大地影响农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本文就二者的互动关系,作一初步探讨,并据此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
(一)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农民提高信息获取处理能力,从而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超前性
农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随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地动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且由于市场的蛛网波动性以及农业生产的长周期性,这种调整应该是超前的。为适应这种动态的调整,作为调整主体的农民就需要较强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敏锐地觉察到市场机会,果断地调整经营方向,拓宽经营领域。而要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就必须要得到较好的教育培训。否则,只能盲目跟风,被动地跟在市场后面。近年来,句容草莓事件、东台的西瓜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有利于引导农民转变思想、更新观念,从而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动性
自从93年中央政府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应该说,市场经济体制宏观上的确立,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制度环境。然而,长期以来农民的观念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主要表现在缺乏市场意识,缺乏效益观念,缺乏竞争观念,从而使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缺乏主动性。良好的教育培训可以引导农民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而后走向市场,适应市场,主动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可以帮助农民掌握适用技术、技能,从而增加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信心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首先是生产内容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在生产内容上,过去只种水稻的现在要种蔬菜、经济作物。在生产方式上,水稻生产要改双季为单季,或套种油菜、蔬菜,诸如此类等等。生产方式、生产内容的转变,使得农民原有的生产技能已不适应,必须要进行更新。很显然,良好的教育培训可以帮助农民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为他们主动调整农业结构提供技术保障,增强了他们调整农业结构的信心。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一个外部驱动力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特征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保证,以效益为目标。这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否则无法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因此,农业结构调整将从外部要求上客观地推动农民接受更多的教育培训,更新观念,掌握新技术。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资金支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我国农民目前收入水平还不高,用以教育支出的收入十分有限,地方各级财政用以教育培训的支出也十分有限(据统计,农村教育经费不足GDP的2%)。而需要接受教育培训的农民还非常之多。教育经费不足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主要制约因素。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资金支持成为可能。一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用于自己及其子女接受教育支出的承受能力。二是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财力,从而为政府增加教育投入提供基础。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市场引导
目前,农村的人力资本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知识、技术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很低,原因在于现有的人才结构、知识、技能结构与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不相吻合,而造成知识技能结构不合理的原因又在于缺乏有效的市场引导机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带来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终引起教育结构和教学培训内容结构的变化(例:普高和职高的比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面向市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供了有效的引导机制。
(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激励机制
目前,农村的教育个人收益率十分低下,有专家估计,还不到5.32%,总的看来,教育和个人收入的关联度不高,即受教育年限越高而个人收入不一定越高,这一现象削弱了农民投资于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普遍认为关键因素在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刚性的农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提高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从而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激励机制。
三、政策建议:人力资源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的统筹
(一)落实教育超前发展战略,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人力保证和支撑
如上所述,教育培训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人力资源开发具有长期性的特征,因此在处理二者关系时,必须把教育放在超前发展和优先发展的地位上,优先保障教育培训经费的落实,不能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名义挤占、蚀食教育培训经费,真正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二)统筹协调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当前,尤其是加入WTO后的农村经济,两大基本课题就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两者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说是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教育培训侧重于长远利益,具有较强的社会利益,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更注重于当前利益和经济利益,因此必须协调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人力资源开发,另一手抓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持续、稳定发展。
(三)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机制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往往强调条线的作用,形成部门分裂,就农业论农业、就科技论科技、就教育论教育,造成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实际,教育的经济功能大为削弱。在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时必须注重能适应产业结构动态调整的人才培训,加强农科教三结合,提高农村工作的整体效益。
就当前而言,加强农科教三结合关键在于广泛开展绿证培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四)探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结合形式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合作效应;农业信息化
现代农业的改革,一定要在以农业信息为基础的条件下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是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其生产前、生产中、生产后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农民与市场都是需要信息的,信息能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市场的发展和增加农民的收入[1]。
1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
目前,我国的农业改革事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再是单纯的解决温饱与追求产量增加,而是已经提升到追求效益与质量提高的可持续发展层次。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种植业比例相对来说还是偏高。根据发达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一定要相应下调种植业比例,适当增加畜牧业比例,这样才能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国内外众多农业改革经验都表明,农民增加收入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但我国目前还存在着农业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优质农产品少和农产品加工程度不够深等大量问题。而且因为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流通不及时,产生了农产品市场价值不能有效实现的问题。同时,农民本身的思想观念落后,也没有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导致我国的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主观方面就出现了落后现象。在新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广大群众往往采取观望的态度,致使大部分实用且先进的生产技术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农民看不到先进科技带来的效益,就对其难以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生产问题也尤为重要,如果生产没有规模,产品的加工率较低,就不能很好地进入市场,也不能给市场传递出准确的信息。
2农业信息化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新的效益增长空间
将农业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能够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农民的人均收入水平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扩大,其主要原因就是粮食的主产区没有及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农产品没有价值提升的空间。再者,市场的需求是复杂多变的,因为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够及时,农民就不能对产品结构作出正确、及时与有效的调整,造成生产和市场脱节。所以,把农业信息作为基础,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时了解市场信息,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率,给农业产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2]。农业信息能够对农业内部、各地区之间,甚至国与国之间形成一种协调作用,这种作用可以使彼此的交流与协作更加频繁。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式也在不断改进,如从原来低效益的种植为主方式,有计划地转变为根据区域独有的特点来发展特色农业。而且在各个地区都因地制宜地发展其特色产业与加工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供求关系出现混乱的现象,这种不能够满足大量消费者需求的混乱现象的出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供求信息的不对称,才造成了不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而以为没有准确的信息流通,农产品的生产就不能实现有效的配置,导致农产品市场效用不大,农民所获得的收益较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也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条重要途径,也能够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3]。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低信息化的状态下进行运营,各产业的主体只能实现小规模作业,各个区域都比较分散,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相对偏低,农业产业调整所产生的效益并不明显,农民的收入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如果实现了根据市场特点对农业信息进行掌握,来对农业产业资源进行配置,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区域合作模式的形成,如此一来,就大大提高了效率,同时对交易费用也是一种节约。伴随着信息系统的更加完善,其促进作用也就越来越明显。企业是农业产业链重要的一端,企业能够快速准确了解市场信息,可以对市场的供需关系有一个快速、准确的了解并迅速作出判断,也能够为农民提供准确的信息并给予他们一定量的信息技术方面的帮助,企业的这些做法都是带动农民实现增收的重要行为。农民的产品也可以通过企业的生产来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在此过程中,国家的重点龙头企业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3结语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重要的意义,能够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的效益增长空间。国外成功的经验表明,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为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但如果不能正确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的收入水平就会降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促进农业信息化,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地结合起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
参考文献
[1]张磊磊,王华丽,王新哲.“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推进农业信息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实事求是,2016(3):40-44.
[2]王璐.河源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5.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金融支持;产业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8-0061-03
产业结构状况是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产业结构的改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的产业结构则会极大的推动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要求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而言,无论是改善产业间的比例,还是提高产业结构之质量;无论是采取以投资倾斜为主的增量调整,还是采取以资源的再配置为主的存量调整,都离不开资金,离不开金融。可以说,金融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转换的直接推动力。
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的过程可简述为:金融影响储蓄、投资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影响资金存量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即金融活动主要作用于资金分配,进而作用于其他生产要素的分配;而在资金存量与资金流量的相互作用中,它首先作用于资金流量,进而再作用于资金存量,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中企业须具备取得金融支持所需的条件,金融须具备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条件,金融才能更好地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金融具有产业范围选择功能,金融通过使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一、产业结构调整中取得金融支持所需的企业条件
1.利润空间。产业结构调整依赖技术进步,结构升级意味着新技术产业化,也意味着以新技术改造发展原有产业。产业结构升级源于科技创新引致的生产率的上升,只有生产率上升,才能保证金融资源作用于某一产业后的盈利水平。金融资源的趋利本性使得那些生产率上升速度较快、盈利水平上升速度较快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反过来,这也保证了依托其发展的金融活动具备了较之于其他金融活动更强的盈利能力及更持久的资源供给能力,实现了产业经济与金融机制的良性循环。
2.资本空间。产业的关联度越高,为之服务的金融资源就越有独立运作的条件与可能。那些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具有很强的资金约束条件,而且它们往往又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和扩散效应,蕴含着一个由产业本身的经济技术联系而产生的巨大资金流。这就为金融资源的支持提供了资金保证:一方面是依托产业关联性所产生的资金流,另一方面是通过一系列的金融运作所实现的产业发展的资金循环,使相应的金融活动得以发展。
3.市场空间。需求弹性高的产业能够为金融活动提供更加独立的市场运作空间。产业的市场需求弹性越高,相应的金融活动可作用的市场空间也就越大。比如,在我国,住房和汽车产业的市场容量十分巨大,因此住房金融和汽车金融就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当然,不同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产业的市场空间也是不同的,总有一些发展较快的产业,相应的金融活动也就有了存在和发展的市场条件。通过金融资源对这些产业的支持,有利于培育这些产业的市场需求,由此也可以看出,产业的发展与金融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二、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具备的条件
现代金融工具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完善,为相应的金融活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要在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中进行。金融脱媒、金融管制的放松和资产证券化已成为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这些趋势也正是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调整的必备条件。
金融脱媒。一些大型公司凭借自身优良的资信条件可以进行直接融资,从而逐步脱离银行这一信用中介。比如,美国商业票据市场目前的总规模已接近银行存款,主要发行机构就是一些重要产业中的大型跨国公司。通过发行商业票据,直接对相关产业部门提供金融资源的支持,促进了那些产业的发展。所以说,如果没有金融脱媒,一些金融资源就很难这样方便地投入到相关产业,那些产业也难以获得如此快速的成长。
金融管制的放松。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一些大型企业集团不仅开始涉足众多的金融领域,而且纷纷设立独立的金融机构,以满足对客户的多种金融服务需求。比如,发达国家的一些汽车集团设立的财务公司,现在已能够对客户提供从购车到汽车关联消费所涉及的信贷、信用卡、保险甚至代客理财的全方位金融服务,直接支持了这些产业的发展。
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流动性更强的金融工具,满足了资金运作高效率的要求。比如,在汽车产业的金融服务中,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是依赖旧车市场变现实物资产,但现在运用较多的则是汽车抵押贷款的证券化,这就大大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丰富了支持产业发展的金融手段。以上三个方面对于我国金融业如何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甚至可以将其作为我国金融业发展的改革方向与途径参考。
三、金融支持的产业范围选择
金融资源的物质载体即是其所投入的产业的物质内容,金融资源的价格、构成等方面的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各产业的相关信息。因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也可以看作是金融资源的产业范围选择问题。所谓金融资源的产业范围选择是指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框架下,根据一定的产业准则,对金融资源的结构、顺序、规模进行安排,对金融资源的活动进行引导,使有限的资源通过金融市场流入某一产业,从而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金融资源的选择过程有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金融资源相对于其他生产因素具有易于分割、流动性较强的特点,便于配置到优势企业中,不仅优化产业内部的资金循环(存量资本),而且能够吸引社会其他资金(流量资本)流入这一产业,对特定产业的发展起到加速作用,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有效解决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素的分化组合与所有制、部门壁垒之间的矛盾。利用金融市场,通过对金融资源的配置,还有利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金融资源的注入还有助于做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企业发展的约束、创新机制的培育也需要金融资源的参与和支持,由资本意志对企业的各项行为进行表决,有利于企业各项机制的健全与完善。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以自利为前提的投资活动在客观上会带动金融资源向优势产业中的企业倾斜,使有效益、有竞争力的企业得到资本的支持而成长壮大;反之,那些没有效益、没有竞争力的企业由于无法得到资本的支持而受到抑制或被淘汰出局。这种由金融资源的产业选择所引发的优胜劣汰机制最终必然会使产业结构得以优化。
四、金融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资金的运用结构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产业结构反映资金分布状况。金融也正是通过资金形成、导向机制和信用催化机制,改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结构,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1.资金形成机制。资金形成机制是指金融通过提高要素投入的绝对水平,推动国民经济总量的增长。金融活动的出现使储蓄和投资分离为两个独立的行为,金融机构本身既不是投资者,也非储蓄者(只有小规模的直接投资和储蓄),它们通过对储蓄者和投资者资金供求的重新安排,提高了储蓄与投资的总水平。
2.资金导向机制。资金导向机制主要基于两点,即商业性金融的利益竞争机制和政策性金融的校正补充与倡导机制, 它们共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协调发展。在实现资金导向和资源配置功能过程中,商业性金融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根据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所决定的收益水平和资金价格进行金融活动,按照收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对竞争行业的投资性项目进行评估,促使资金从低效部门向高效部门转移。同时,它们也通过一定的组织制度,对资金使用企业实行经济控制和监督,促进信息沟通,减少资金配置中的短期行为,提高投资收益。政策性金融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资金导向的倡导机制与矫正补充机制上。一方面,政府通过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提供一个迫使旧的产业结构发生松动、淘汰、改组与发展的宏观氛围,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先决条件;同时,通过区别对待的利率政策,对不同产业、行业和企业进行鼓励或限制,或采用信贷选择政策,由中央银行根据产业政策进行信贷配给或行政指导,直接干预民间金融机构的信贷,引导资金投向。另一方面,政府往往出面建立若干官方或半官方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私人(民间)金融机构不愿或无力提供资金以及投入资金不足的重点、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和贷款,实现对市场机制的矫正补充机制。
3.信用催化机制。信用催化机制实质是通过货币量的扩大,即信用创造,加速资本形成,促进生产中资源的节约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从而把潜在的资源现实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总量增长。适当的信用扩张对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加速和催化作用,它使资金的形成机制得以突破对闲散资金的总量。在信用催化机制作用下,资金投向不再限于已存在明显效益的产业或项目,而往往以资金的增值返还为出发点,选择具有一定超前性以及有广泛的前向、后向和环向扩散效应的产业项目进行投资,催化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及其合理的产业结构体系的构建与调整更迭,在资金良性循环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发展和提高。
五、金融与产业结构合理化
金融市场具有筹集资金并引导资金流向,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信息、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重组的作用。金融市场通过这些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第一,金融的信贷杠杆对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筹集资金并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为主,而这种转换,不论使用增量途径还是通过存量途径来实现,都需要大量资金注入,金融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杠杆功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仍以间接方式为主的情况,在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指导下,还可以运用信贷杠杆,制定信贷政策,有目的地倾斜来调整贷款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比例,从而引导资金流向,有区别有侧重地支持某些地区、某些产业和不同所有制发展。在直接融资方面,证券市场作为金融资产的供给场所,它可以按收益性、流通性、风险性、期限性不断排列组合形成不同金融产品满足不同的投资者,成为现代资本形成的最佳场所,从而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中快速集聚资金的要求。
第二,金融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和高级化的变革必然伴随着社会资源的大范围、大规模流动。而产业结构调整归根到底就是不同类型企业的市场进出问题,这必然涉及资源的优化重组和合理配置。无论是以银行为中心的货币市场还是资本市场,均具有联系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支持企业的兼并和重组,使资源自动流向有竞争力、市场成长性好的企业并辅佐其成长,而效益差、无市场生命力的企业无法得到资本甚至资源流失而受到抑制或被淘汰。这一过程最终促使产业结构的优化,因为无论是资本市场主体还是货币市场主体其经营原则决定的投资活动必然刺激市场资源向具有优势地位的产业倾斜。
第三,金融市场为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及时提供信息、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重组。产业结构的调整依据资源的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变动,而这些变动无疑是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出来的日趋复杂的信息结构,而金融市场的构成部分之一证券市场具有反应信息的灵敏性和传递信息的有效性,这能较好地解决产业结构调整过程对信息的依据,并据此来引导资本的流向;同时,金融市场也能加快技术创新,而今,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正是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内容。但是技术的创新与商业化是一项不确定性强、商业风险性极大的活动。而创新性企业规模小,发展前景不确定,资信程度低并缺乏担保资产,很难从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筹措到大量资金。而资本市场则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尤其是风险投资市场,不仅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资本,而且推动这些技术创新渗透到相关产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纳斯达克市场就是典型的例子。除此以外,资本市场还促进企业重组。目前,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企业结构整合,无论是收购还是重组,大多都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的。尤其是风险投资资本市场较好地解决知识产权的价值和企业资产价值的市场评价、股权的可交易性、投资风险的分散等问题,使企业重组的道路更畅通。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具备了取得金融支持所需的利润空间、资本空间和市场空间,金融具备了支持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金融脱媒、金融管制放松和资产证券化发展趋势,金融才能发挥产业范围选择功能,并且金融通过资金形成机制、资金导向机制和信用催化机制,改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结构,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金融市场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信息、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企业重组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金融通过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来支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参考文献:
[1] 张军.经济紧缩背景下的金融政策选择[J].上海金融,2000,(7).
[2] 易纲.为什么要坚持货币政策的稳健原则[J].金融与保险,2000,(2).
[3] 伍海华,等.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金融发展[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4).
[4] 李仁芬.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发展资本市场[J].江汉论坛,2000,(11).
[5] 徐剑钧.风险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J].当代财经,2000,(9).
[6] 朱锡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金融与政策支持[J].国民经济管理,2000,(8).
[7] 钱志鸿.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政策导向[J].城市金融论坛,1998,(8).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金融;市场机制;政策机制
金融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核心地位。金融通过降低经济运行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控制经济管理风险、提高经济发展效率等功能作用于经济各个部门,促使经济平稳增长。金融在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协同发展。
一 产业结构优化
所谓产业结构优化,指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需求结构、技术结构相适应的状态,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以各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经济发展效率提高为原则,以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宏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使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不断升级的过程。
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在一定价格和技术条件下,对产业供给结构调整,即对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行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进行结构性调整,以适应产业需求结构的调整,即家庭、企业、政府以及国外各部门需求结构变动而引起的对经济社会要求的国民经济各行业产出水平适当比例的结构性调整。从调整方式上来看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存量结构调整,二是增量结构调整。增量结构调整要通过促成存量结构调整来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在产业结构达到合理化状态后,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业技术结构,对产业结构进行全面升级,实现产业发展由资源推动型模式向技术创新驱动型模式的科学转化。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根本动力就是科技创新,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是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核心因素。
二 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架构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高级化的动态过程。本文也将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为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机理和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来研究。为了便于说明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本文特别画出了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性架构图,如图1所示。
(一)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方向
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有两个基本方向:一是作用于产业供给结构调整,二是作用于产业需求结构调整。产业供给结构调整是对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行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进行结构性调整。产业需求结构调整是对经济社会要求的国民经济各行业产出水平适当比例的结构性调整。
(二)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渠道
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有两个基本渠道:一是通过间接融资为主的信贷市场,二是通过直接融资为主的资本市场。间接融资的渠道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行为将其所聚集的资金向不同的行业进行分配,包括生产信贷和消费信贷两种方式。直接融资的渠道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证券来筹集资金,并在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流通市场将资本市场聚集的资金向不同的行业进行分配。
(三)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机制
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化有两种基本机制:一是市场机制,二是政策机制。市场机制主要表现为通过市场化的利率、最大化收益原则下的投资活动以及市场自发的购并重组活动,影响银行信贷资金以及资本市场资金的流向,使资金自动流向高利润率和高投资回报率的行业,促成产业供给结构的调整方向与需求结构相符合,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政策机制主要是政府通过政策性金融贷款、信贷倾斜、差别利率和市场准入等政策机制来引导资金流向,以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重新配置和整合资源,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
(四)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途径
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途径,是通过金融支持技术创新,作用于产业技术结构优化间接实现的,其作用机制同样包括市场机制和政策机制。
三 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机理
(一)政策机制下通过信贷市场渠道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机理
在既定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以及通过信贷倾斜、差别利率、信贷配给或行政指导等金融政策,影响生产信贷资金、消费信贷资金的流向以及生产信贷资金的投资方向。一方面生产信贷资金的流向,将影响增量资本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间的分配,进而作用于存量资本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之间配置比例的调整,同时带动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其他生产要素在各行业之间配置比例的调整,从而促成产业供给结构的动态调整,并与产业需求结构相适应,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另一方面消费信贷资金的流向以及生产信贷资金的投资方向,将影响经济社会对消费品和资本品的需求,作用于市场消费需求结构和投资需求结构的调整,从而促成产业需求结构调整,并引导产业供给结构调整与之相适应,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
(二)市场机制下通过信贷市场渠道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机理
在有效的市场机制下,市场化的利率必然影响生产信贷资金、消费信贷资金的流向以及生产信贷资金的投资方向。在市场化利率机制之下,信贷资金将自动流向持续盈利能力较强、正处于良好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同政策性间接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机理的一样,从作用方向上来看,生产信贷资金的流向将作用于产业供给结构的动态调整,消费信贷资金的流向以及生产信贷资金的投资方向将作用于产业需求结构的动态调整。
(三)政策机制下通过资本市场渠道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机理
政府通过市场准入政策,即在证券发行市场上规定上市发行标准和再融资政策,引导资本市场资金流向符合既定产业政策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使产业供给结构的调整方向与需求结构相符合,最终实现各产业协调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
(四)市场机制下通过资本市场渠道作用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机理
在有效的资本市场中,在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之下,通过市场主体收益最大化原则下的投资活动和市场自发的购并重组行为,资金将自动流向资本边际收益率高的优质产业和部门,将促进效益高、竞争力强的产业和部门的发展,并抑制效益低、竞争力差的产业和部门的扩张,或淘汰无法再获得资金支持的产业和部门,最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四 金融作用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
(一)政策机制下通过信贷市场渠道作用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及相关金融政策,一方面引导政
策性金融机构对技术创新型项目实施低利率的政策性贷款,并为技术创新型项目贷款提供便利的操作服务,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信贷倾向进行干预,通过积极指导或利差补贴的方式,激励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对技术创新型项目的低利率贷款业务,从而有效改善产业技术结构,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二)市场机制下通过信贷市场渠道作用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
商业银行是以预期收益率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商业银行的信贷偏好必然是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较强、正处于良好发展阶段的项目或产业。技术创新项目获得信贷资金支持,可以更大程度地提升产业的产能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产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因此,在不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技术创新项目给予商业信贷支持与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一致的,故技术创新能够有效地获得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从而改善产业技术结构,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
(三)政策机制下通过资本市场渠道作用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
以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为目标,政府设立风险投资基金,以政府资金为主导,再吸收部分社会资金,克服以银行信贷为主导的间接金融因难以承受风险而无法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缺陷,为高新技术产业初期的发展提供非常重要的资金支持。在高新技术项目发展的中后期,一方面可通过政府全资组建的政策性担保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发行债券提供低费率担保,另一方面可通过政府设立创业板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提供渠道。
(四)市场机制下通过资本市场渠道作用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机理
国内外学者关于资本结构调整问题的研究中主要遵循调整机会和调整成本影响因素两条思路展开。Fisher etal(1989)在Mrcus 和Mcdonald(1985)的基础上着重强调资本结构调整成本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有在资本结构调整后产生的税收成本节约数额大于债务发行成本时,企业才会有调整当前资本结构的动机。Rajbhandary(1997)采用资本结构部分动态调整模型,也发现了调整成本对资本结构调整产生较大影响作用。现有研究基本出发点是分析调整成本的影响因素对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而没有研究成果很直观的分析资本成本对资本结构调整的影响。Leary and Rovert(2005)指出,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存在三种形态的调整成本,不同的成本形态决定了企业资本结构调整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洪艺珣和王志强(2011)在总结资本结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未来相关研究应清晰界定清楚调整成本的组成部分并进行精确计量,以更真实、直观的描述公司资本结构调整行为。本文认为资本成本是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成本中重要组成部分,资本成本高低水平直接影响了企业融资决策。同时,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是转轨经济下的产物,其初衷是为国企改革和脱困服务的,这也注定了政府干预力量在企业资源配置决策中有着至为关键的作用。那么,政府干预是否有助于企业资源配置决策改善呢?为此本文尝试分析三个问题:政府干预是否显著影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资本成本是否显著影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在企业政府干预水平存在差异情况下,资本成本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是否有显著不同?
二、文献回顾
中国证券资本市场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轨的产物,是为国企改革和脱困服务的,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国上市公司是由国企改制过来的,他们承担着维持国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担,因此在资源的配置上国家也给予了较大的扶持。同时政府又是作为国有银行的实际控制人,其制定的金融政策可能使得资金更容易流入国有企业。相反,由于我国债券市场欠发达,法律环境不健全等原因,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意贷款给民营企业以承担较大的风险。国内外不少学者支持前述结论,Brandt和Li(2003)强调了所有制金融歧视问题。孙铮等(2006)发现,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更容易获取政府补助,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赵兴楣和杨小锋(2010)发现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性质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赵兴楣和王华(2011)研究了政府控制与制度背景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有利于负债调整而不利于股权调整,在经济环境越差时,政府控制的公司更容易成为银行贷款对象以规避外部经济风险。然而,关于公司治理与企业经营绩效(或企业价值)的不少研究成果却显示国有企业却比非国有企业的绩效更差。本文认为,国家作为实际控制人或国家持股比例较高时,可能会出现实际控制人缺位(治理职能未有效履行)等现象,其可能不会及时调整实际资本结构至最优资本结构,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基于前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说:
假说1A:相比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更快。
假说1B:相比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更慢。
依据动态均衡理论的观点,本文认为资本成本是企业资本结构调整成本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本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融资行为。
基于前述分析,提出下列研究假说:
假说2:资本成本越大,企业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越慢。
假说3:相比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资本成本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要小一些。
(二)研究样本与数据 本文以1999-2011年沪深证券市场712家公司(1998年12月31日前上市)9194个样本公司非平衡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样本筛选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1)剔除ST、ST*等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2)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3)剔除同时在B股、H股或N股上市公司;(4)剔除资产负债率小于零的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数据来自于CSMAR数据库。
(三)检验模型与变量定义 本部分将建立资本结构的部分调整模型考察政府干预、资本成本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之间的关系。
(1)资本结构的变量。关于资本结构的计量,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衡量方法:(1)账面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短期负债)/账面总资产,主要支持学者Fama和French(2002),国内大部分学者均采用这种方法;(2)市场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短期负债)/(账面总资产-流通股总账面价值+流通股总股数*每股市价),主要支持学者Welch(2004)。值得提出的是,Cook 和Tang(2009)、黄辉(2009)发现采用这两种方式衡量资本结构时,得出的结论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本文将采用账面资产负债率作为资本结构的变量。
(2)资本结构动态调整模型。借鉴Flannery和Rangan(2006),姜付秀等(2008)的做法,本文将公司目标资本结构定义为企业特征因素的线性方程:
levi,t*=α0+■K=1αKXk,i,t-1+vi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