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方文化总结

中西方文化总结

时间:2023-04-28 08:40: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方文化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西方文化总结

第1篇

王亚东Wang Yadong

关注生机、生态、生命,传播科技、艺术、文化,2014年5月12日下午,天津美术学院国际艺术教育学院中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像素与声音”课程汇报展成功举行,2013级中英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全体学生参与了此次展示,解读了各自对中西方文化的独特思考。这次展示的目的在于通过科技和艺术的融合创新,培养学生的文化使命感、民族自豪感和人文幸福感。这也是国际艺术教育学院办学思想融八课程教学的成功实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是艺术院校教学改革的重大尝试。

“像素与声音”是天津美术学院国际艺术教育学院的主干课程,其分组式教学、主题作品创作和课程汇报均体现了国际艺术教育学院的教学理念和办学宗旨,将价值取向植入课程教学,通过教学强调文化坚守和文化融合,培养具有独创性、创新意识及创造力的现代复合型艺术人才。在此次展示中,学生自由组合,形成10个具有鲜明特色的团队,拍摄动态影像并进行艺术处理,如配音、中英文字幕处理、影像处理及剪辑,用Photoshop、Premiere和After Effect等软件进行创作,运用科技手段实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而展示以“中西方文化交融”为主题则意在打开学生的思想境界,让大家站在国际化、全球化的角度,带着中国立场、东方文化的观念走出国门,赴英留学。YICHI小组从具体案例出发,深人解读中西方文化背景,发人深省;圆曲小组关注中国文化储备,借用日常事物进行创作,将看似一般的生活用品升华到中西文化;25小组强烈的创新性完美地诠释了艺术的特征,从中西方艺术的差异中找寻创新点;壹volution小组体现出了团队精神,同时也非常重视个人能力的发挥;红双喜小组的作品充满正能量;茶叶蛋小组则从小小的“囧”字插座切入重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必要性,利用虚拟互动、动静结合等方式,通过制度、文化、习俗等板块突出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从中寻找创新点,同学们都坚守着自己的文化立场,坚持面对面、平等地进行文化交流,理性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并表达着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促进文化融合的美好愿望。

国际艺术教育学院院长李志强教授在总结中表示,他今天深受鼓舞,非常感动,大家都站在国际化的立场上去思考了文化融合。如何把艺术和技术相结合,如何使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和谐交融,是国际艺术教育学院每一位成员的重要使命和艰巨任务,如何让艺术符合时代的要求也是一项重要课题。今后国际艺术教育学院仍将立足于全球化发展视野,在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吸纳英国优秀的艺术教育资源,实现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以跨界融合的国际化艺术教育观和人才观,培养体现中国立场、传播中国文化、实现中西交融的艺术使者。李院长还对此课的指导教师王中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大学是创新的场所,创意的孵化器,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在这里互相碰撞,为创新和发明创造了空间。国际艺术教育学院将明确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探索教育方法,调动学生热情,改变思考方式,培养价值观念,坚持课程是教学的核心,坚持创新是办学的亮点,在中西方文化交融和差异中寻找创新,在思维导向、日常生活和文化碰撞中寻找创新点,把创新提到新的高度。今后国际艺术教育学院认真总结从“情系家乡”活动到“生机、生态、生命”课程汇报展的经验,仍将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元素纳入教育范畴,从教学八手夯实理论基础,从课程人手践行办学思想,从创新人手促进教育改革,敞开胸怀,拥抱世界。

王亚东:天津美术学院国际艺术教育学院辅导员

第2篇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 文化教育 中西文化差异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和重要载体,文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被传承、传达、记载、反映出来。另一方面,语言又是文化的产物和主要表现形式,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变化发展,语言的正确使用一定要遵循文化的规则。由此可见,要掌握一门语言,必须了解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文化知识。如果忽视了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就无法真正理解、掌握和正确运用这种语言。毫无疑问,要让学生学好英语,就必须重视西方文化尤其是英美文化教学,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英美国家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培养他们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

然而多年来,我国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语言知识输入多、文化知识输入少,对语言形式和语法结构重视多、对语言的语用目的及所达的交际效果注意少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多将精力倾注在语言形式上,只强调语言知识的讲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语言背后所依赖的庞大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意识的培养。文化知识的欠缺和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不了解,不仅影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且导致许多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差,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出错,困难重重。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高职英语教学就必须一改以往的教学模式,把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与传递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有步骤地、系统地掌握文化知识,理解中西方文化的主要差异。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英语基础不太好,对英美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及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也不甚了解,那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该如何进行文化教学呢?通过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深深地蕴含在该民族的语言中,制约着语言的表达形式。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度引入文化教学,避免单纯的语言讲解,合理地将传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尤其要注意分析那些隐藏在语言背后,容易引起误解和冲突的文化因素,使学生正确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例如,《新目标英语》Unit 6“Grooming and Personal Hygiene”中有这样一句话:“If Americans have a bad hair day, they have no one to blame but themselves.”很多学生对这句话不理解。这是因为这句话中涉及到了美国人的一个生活习惯,美国人特别注重外表的整洁,并且喜欢自己洗头和整理发型。如果哪天他们的发型糟糕的话,心情肯定不好,所以“a bad hair day”指的是“很不顺利的一天”,而发型是他们自己整理的,因此他们也只能自责了。了解了这个知识后,学生不但理解了句子所载的信息和文化内涵,而且拓展了文化视野。

二、通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语言的交际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交际,而由于中西国家不同的历史、地理、传统等,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有相当大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往往容易造成交际的障碍与失败,甚至可能引起误解和冲突。比如一个中国人得知其一位美国朋友到了婚嫁年龄而没有结婚,就关心地说:“You reach the age of marriage and you should find a girlfriend.”这句关心和建议的话反而使对方很不开心。这是因为在中国,对别人的婚姻和家庭状况表示关心是礼貌的表现,但对英美国家的人而言,这些都是他们的隐私,别人不应干涉。所以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给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并及时归纳总结。教师可以分别把中西方在、价值观、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禁忌、英语习语等方面的差异作为教学中的话题,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较讨论。比如,在讲到“Table Manners and Customs”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就课文内容让学生比较中西方用餐礼仪上的异同,表演在具体就餐时“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意识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感知能力。

三、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学习自主性

大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缺乏英语学习自主性,对西方文化学习也不够重视,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了解西方文化,促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西方文化。比如老师可鼓励推荐学生多阅读英美原版的书籍、报刊和杂志,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扩大知识面,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高职院校一般都配有多媒体教室,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将国外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还可根据需要,安排学生观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的电影或录像,并在观看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情况。此外,还可组织学生排演英美国家的经典话剧,寓教于乐地让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方法,学生不但体验和感受到了英美国家的文化,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差异,而且强化了学习西方文化的意识,增强了文化学习自主性。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强化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传授文化知识外,教师还应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既拓宽了学生文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强化了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具体可在课余时间利用校园网播放英语歌曲或教学片来增加学生的视听信息输入量,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的文化氛围里,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西方文化。还可帮助学生成立英语学习社团,开辟英语沙龙,定期举行英语演讲比赛,邀请英语专家就中西方文化、风俗、礼仪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此外现在英语教学网站数量繁多、层次丰富,为各个层次的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资源。教师可给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英语学习网站,鼓励学生通过这些网络资源查阅和学习关于语言和文化的资料,增强学生对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

总之,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意语言教学,而要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注重文化知识的输入,重视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英语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英语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英语。

参考文献:

[1]尹锡荣.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J].合肥大学学报,2002,(6).

第3篇

关键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策略;人才培养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渗透的重要性

(1)文化决定语言。文化决定语言,语言是由广大人民在日常的劳动中总结发展而来。可以说,文化是语言背后的内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决定它的语言。一方面,每一句话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也就是每种语言都由其背后的文化所决定。另一方面,文化离不开语言,要是没有语言,也就不会有人类的历史。孩子们早在母亲腹中就开始了语言的学习,即开始了本地区文化的学习。通过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实现更加广泛的学习。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文化和语言,每多掌握一门语言也就多习得一种文化。

(2)文化影响交流。作为中国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英语呢?又为什么要学习西方文化?首先,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之势,各国之间的沟通交流离不开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沟通。笔者认为,语言文化有时往往比语言本身更重要。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见面问候语的恰当性、适时性,常用口语的特殊含义等等,都对人们之间的交流产生巨大影响。其次,光学会一国的语言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掌握英语,我们必须换位思考,从西方文化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英语、运用英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弊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学习。

(3)文化影响学习。在英语学习阶段,很多学生会发现一些会做、读得懂却做不对的题目。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文化积累,运用中式英语去答题而导致的。中西方语言和文化存在共性,也有各自的特性。与汉字构成一样,英语也是由各个部分组成,比如发音、词汇、语法、短语、写作等等。中西方生活环境存在差异,文化也就必然存在差异性。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上好第一课,给以后的外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英语的发音教学中,教师必须诠释与汉语发音的区别,教会学生各种口型和音标。其次,在短语、短句的构成上,教师必须注重对文化差异性的引导教学。

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渗透方法

(1)文化背景知识的课堂教材渗透。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合理利用手中的教材,实施文化渗透策略。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牛津版教材是在充分考虑学生水平的基础上而编制的教材,其中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更是数不胜数。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教材,实施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教学。从中西方文化的整体差异性而言,中方文化强调集体,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性。从中西方姓名的构成上可见一二,中国人强调姓,姓在前,西方人强调名,名在前。从中西方的称谓差别上看,中方强调等级和尊敬,西方则强调平等和统一,彰显个性。这些在小学英语教材中都有涉猎,例如在“Relationship”一章的教学上,sister、brother、cousin,这些关系词没有明确的等级,兄弟就是兄弟,没有哥哥、弟弟之分,只有谁大谁小的区别。说到中西方文化差异最大的方面莫过于节日,在小学三年级的“Festival”一章的教学中,着重对西方万圣节、感恩节进行教学,通过对教材的深入解析,教师实现了有效的文化背景知识渗透。英语教材是小学生最常接触的西方文化素材,英语教师必须通过教材教学,积极渗透文化背景知识。

(2)文化背景知识的课外活动渗透。除了课堂教学时间之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时间,开设班级英语角、举办一系列英语文化主体活动。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单纯的英语知识和文化教学,更多的英语文化的趣味性教学。首先,教师需要通过描述和海报,激发学生了解探究国外文化的欲望。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们讲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趣闻。例如,中国人见面常说:吃了吗、去哪啊之类的问候语;而西方人则更多的是问:How are you?What’s the weather today?有条件的学校最好给学生们拓宽文化交流平台,例如:外教的引进、多媒体聊天技术等,让学生们在真实的语言运用环境中实现文化学习和知识学习。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秉承教材宗旨,依托课本举办英语文化课外拓展活动,实现有效的文化背景知识渗透。

(3)文化背景知识的情境渗透。对于我国学生的英语文化学习而言,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学生们缺少英语交流沟通的媒介,难以形成英语学习思维。我们不难发现,那些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学生,他们的语言文化意识要比其他人强得多。要想实现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有效渗透,教师必须为学生们创设一定的文化学习情境,巧妙设置英语课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尽量使用英语,避免中式英语课堂的出现。可能学生们起初听起来十分费力,一旦学生们适应了这样的课堂,他们的英语听力、口语、语法都会得到迅速发展。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必须多给学生们营造交流的机会,常见的对话模拟、交流训练等,都必须在英语教学中占据相当的比例。由于小学生的英语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不能过高要求学生,此时只要学生们敢于开口即好。教师可以在教室创设英语角,安排每日英语任务,与学生们一起玩Bingo、猜谜。只有学生们充分融入英语课堂中,亲自接触、实践英语知识,他们的文化意识才会逐渐养成。笔者认为,英语教学必须以文化背景知识渗透为主,强调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总之,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渗透对学生英语学习作用显著。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和升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化反映着世界的文化。作为英语教职人员,我们必须从学生成才的角度出发,深入语言文化本身,努力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窦春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

师范大学学报,2006(12).

[2]孙颖.刍议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文化融合与文化意识的渗透[J].

第4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背反现象

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都有着不同的主导文化,对于各个民族,由于历史、地理、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不同,会使得处于不同区域的不同人群有着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其差异性是多姿多彩的。中西方的文化千差万别,究其根本表现形式可以归纳为历史传统的差异、地理位置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风俗习惯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和非语言交际的差异,如此众多的表现形式具体来说又可以有无数种具化的体现,因此本文只列举相关的几个表象加以分析,透过哲学的视角,分析中西方文化中的自背反现象以及自成背反现象,旨在使文化差异具体化,可以更好的了解西方文化。正确理解西方人的一言一行,在交际过程中充分了解对方,尊重对方的习惯,可以避免尴尬局面甚至重大误会的产生,从而有利于不断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

1.相关概念界定

1.1背反现象

这里的背反现象指的是原出自希腊文ANTINOM的二律背反,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二律悖反是康德的哲学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1】

所谓“白背反”,即自身的悖论,不是中国古代寓言所指的那种自相矛盾,也不是西方形式逻辑里所说的违反矛盾律,而是指白身的二律背反,即两个相互排斥而又同样是正确或是客观存在的命题之间的矛盾。【2】这种现象所描绘的对象主要是指一个主体自身的两面性,如中西方在很多方面的差异都是相反的,但是它们各自本身依旧有很多现象是自成背反的,总之

互成背反又各自背反的现象也是很多的,同样也是可以理解的,下面通过几组背反现象来具体的分析。

2.背反现象列举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自背反现象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文化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指器物层文化,一些可见的,实体的东西,包括房屋建设风格、家庭环境状况以及土地利用情况等等;软件部分主要指观念意识文化,包括实践观念、神灵观念、守纪观念、珍惜观念、教养观念和人情观念等。还有一部分是人体文化,包括人的动作、服饰、体触、姿态、身体领地等的习俗与观念,因呈外显型,故可看做是广义的器物层文化。下面通过器物层面的围墙设计、观念意识文化层面的人情观以及饮食这一现象上的差异来分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2.1围墙设计

2.1.1中国围墙设计的自背反

古时候中国人在造房子时,总喜欢筑起高高的围墙,以此起到一种与外界隔离的作用,不管是江南的园林还是北方的四合院,不管是农家小院还是皇宫都会在建筑物的外围设有围墙;就算是现在也是这样,一个社区总会有类似围墙之类的东西将此小区与外界隔离开。

2.1.2西方围墙设计的自背反

和中国相反,他们不讲究甚至根本没有大围墙和外围墙(除非一些特殊的部门或私宅),但在内部,他们却用层层围墙将各间房屋较为彻底地分离和分隔开来。这是中西各自社会存在的基础和民族文化心理的感性显现。大小围墙的设计;体现了家族制和个人隐私权的不同,中国的重大围墙轻小围墙体现的是家族制和社会集体观念以及对个人隐私权的无视态度,西方人轻大围墙重小围墙体现的是家族(或家庭)观念的淡薄和个入隐私的看重与保护。

2.2人情观

记得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曾把中国人的人际关系比作水的波纹,而把西方的人际关系比作各个独立的木棒捆绑在一起。很形象的说明了中西方在人情观上面的差别:首先中国人讲人情,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有人情在总会好办,似乎牵牵扯扯都有关系,但是却很难拧成一股绳。而且中国人的人情只针对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等等熟悉的人,对陌生人却相对淡漠。这就构成了中国人情观的自背反现象。

2.3饮食反面的差异

就菜肴制作部分来讲,中国人的饮食强调色、香、味俱全,其宗旨是服从和有益于健康,但也十分重视调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视觉和味觉而设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中庸”在饮食上的体现就是“调和”,但是这种调和的发生、发展,必然会对菜肴原有成分带来某种破坏,因而可能导致其部分营养成分的丧失。【3】这与现代化所持的科学营养观产生背反。然而西方国家却十分重视食物、菜肴的营养成分。此外就就餐环境来说,中国人喜欢热闹,而西方人喜欢安静。

3.总结

康德说二律背反必然存在,笔者也很认同“存在即合理”。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多差异,必然有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虽然是背反但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更好的了解彼此的文化有助于中西方的交流,而且全球化趋势已经很明朗,中西方各方面的合作已经越来越密切,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更重要的是了解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地域人群的生活习惯可以更好的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第5篇

1.初次见面交谈的话题

当导游和游客初次见面时,有些导游为了表示自己的亲切与关心,会主动的与游客们交谈,但是这时候他们选择的话题却不一定是正确的。例如,导游们最常问的是“Whatdoyoudo?”、“Areyoumarried?”、“Howoldareyou?”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人看来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这在中国这种询问往往表达的是对他人的关心与亲近。但是因为各个地区的文化与风俗习惯的不同。在美国,他们会认为这些导游在侵犯他们的隐私。因为受到历史传统文化的影响,美国是一个很注重隐私的国家。他们认为这些涉及到他们本人的问题都是他们的隐私,别人无权干涉。

2.尊老问题

有时候,当导游看到年老的游客在下车或下船时,会主动去帮助老人,并且充满关心的说声“Letmehelpyou.”然后导游就会过去搀扶老人,这时候,老人表现不是高兴或感激,而是生气与愤怒。这种话语信息传递错误是因为中西方对于尊老问题的看法不同。在中国,尊老爱幼是传统,因为中国文化认为老人在年轻时为晚辈们作出了贡献,而且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学识,所以理应受到尊重。当他们老去时,应该受到帮助。但是在美国文化中并没老少的界限,他们认为只有弱者才会接受别人的帮助,被人照顾是一种受到歧视的行为。

3.受到夸奖或感谢

因为哲学与宗教思想的不同,所以导致中西方在价值观和伦理观上也会存在差异。Tourist:Yourdresslooksverynice.Guide:No,it’squiteordinary.在上面的对话中,当游客夸奖导游的裙子很漂亮时,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集体中不应该过于的突出自己),所以游客很自谦的回了声“这很普通”。但是在美国,因为受到文义复兴思潮以及自我拯救清教思想的影响,美国人更多的是强调自我的个人价值。所以,当导游这种自谦的回答,会让美国游客觉得自己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受到损害,这是导游对自己的鉴赏能力的否定。

二、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1.注意词语文化内涵的教学

意思的表达是通过各种词语来进行的。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并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意思。如在美国,当听到别人诉说一件不幸的事情之后,可能会说“I’msosorry.”在通常的表达中,这句话的意思是“非常抱歉”,但是在此种特定的语境中,其所表达的是“听到这个我感到很遗憾”。换句话说,因为文化体系的原因,一个词可能被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掌握英语词汇的表面意思与外延,同时还应该了解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与使用习惯,而不是想当然的将中国的用语习惯搬到英语的使用。

2.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的对象是即将从事外宾接待工作的学生,这些学生将要面对的是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游客。因为各国、各地区都存在自己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体系,所以人们在价值观、以及生活习惯上都会不同,这就必然会使得各国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要培养跨文化意识,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既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相同之处,同时还应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点。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学习一定的西方文化知识与生活习俗。

3.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由于受到中国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中国一直以来采取的都是接受式学习方式的教学。但是导游英语口语教学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交流能力。所以,在导游英语口语课中,应该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展学生的旅游会话能力以及交际能力。如果可以还可以采用情景教学以及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融入到真正的旅游情景中,让他们去尝试着在面对各种问题时应如何解决,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与处事能力。

三、总结

第6篇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对比 汉语教学 应用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语言载体,因此对外汉语的教学必须以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基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之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要靠语言来表达,对外汉语教学是使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也是中国宣扬华夏文化、走出国门、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一步。认清中西文化差异,以文化观念加强汉语的学习,能帮助外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更轻松自如地交流,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个方面,因此中西方文化对比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并有得研究的内容。中西方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更显得十分重要。

一、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必要性

1.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对汉语的学习,既是对一种新的语言的学习,也是对一种异国文化的了解和积累过程。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它具有记录、存储和传播传承文化的功能,人类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外籍学生学习汉语既要克服本国文化习俗习惯的障碍,又要腾出空间来接受另一陌生国度的文化习俗,避免两者之间产生冲突。只有这样,才能熟练无误地运用汉语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传递,将汉语言扎实地作为自身所具备的一种技能来掌握。

2.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统一性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因此语言和文化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也已逐渐融合在一起。对外汉语教学不能单独地用语言来教学,拼音字母、语法、读音、词语、结构,光靠这些是不可能学会汉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要去使用这门语言交流沟通,参加交际活动,掌握文化背景、学习语言规则和语言技能是学习一门语言不可或缺的要素。懂得文化知识才能在语言交流中如鱼得水。因此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相互统一、没有分歧的。

3.文化对汉语学习者学习思维方式的影响

每个人思考问题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文化具备一定的差异。汉语学习者与我们之间的文化差异更大,思考事物的方式更加不同,而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必须用新的思维方式——即语言所在地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如果学习者不对比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用旧的思维方式学习新的语言,一定会产生交际障碍。另外,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这又导致了使用语言的不同方式。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下,对事物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义也不同。语言不是死的,特定的文化语言具有特定的引申意义,只有真正了解汉族文化才能懂得许多汉族文化中很多语言的特定引申意义。另外,汉语中有许多简洁的成语、格言、言语、习惯用语等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学习汉族文化是不懂得这些丰富内容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以汉族文化背景为基础,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内容,克服交际障碍,达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终极目的。

二、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民族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饮食文化在不同的民族中差异表现尤为突出,而且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一类常见的不可避免的交流互动内容。重庆火锅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比如同学们在讨论晚饭吃什么的时候,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统一意见准备去吃火锅。这时候老师应该加以引导,可以提问吃火锅的原因,火锅的来源,火锅的吃法等,促使学生加以思考,使同学们在讨论交流中逐步发现火锅在中国文化中的特点,与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另外,老师可以组织聚餐吃火锅,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这样同学们的亲身体会才会更加清晰,也掌握了讨论这一话题的形式特点,对以后的汉语交流学有裨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在平时日常生活的饮食中更主动积极地了解掌握有关饮食文化特点的知识,养成思考观察的好习惯。

2.地域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与其他语言产生形成在不同的地域,因此,地域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潜在默化而又尤为重要的。在中国,经常会遇到成语、俗语和歇后语等这种特殊的地域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浓缩和结晶。比如,中国老人经常会说“家和万事兴”,简洁而又充分有力地证明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对于初学汉语者肯定不会懂得这种汉语的特殊说法。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是为什么家庭和谐而所有事物都会兴旺呢,事业不是最重要的吗……可能一些国家非常讲求独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靠家庭。这时,老师应该将中国的家庭观念以及家族情感向学生加以细致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俗语的文化基础和根源、出发点上讲解,既传播了中国文化,又使学生扎实掌握这一中国特殊的地域俗语。在汉语教学中,应该多提及一些特殊的独有的文化现象,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3.习俗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生活习俗,这在语言文明和交际用语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比如,有人生病了,其他人会建议他去医院看病。这时,老师就可以借题发挥,问及一些在生病去医院的过程中的一些用语并让同学之间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果是在英美,可能在第一时间内遇到生病的人会说“Iamsorry”,而在中国肯定会第一时间建议你去医院看病。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表现在生活用语的方方面面,作为老师要细心积极地引导学生,不错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引起学生更主动的思考则更为有利。教师不仅要把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学生面前,更要教会他们自己的思考。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过自身的发现来总结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加深刻地学习到华夏文化的点睛之处。

4.宗教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宗教文化是在世界历史发展历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但是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国度又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特别注意宗教问题的教学,这有时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举止,避免对处在不同宗教文化下的学生造成伤害。教师应当谨慎地向学生讲解中国宗教文化的背景、类型、发展历程,避免学生对中国宗教文化的不理解甚至误会而对汉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是得不偿失的。和宗教有关的节日有不少,中国也有许多的传统节日也可以相互对比,了解异国风情,既增长见识又可对汉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西方圣诞节的设立便是为基督耶稣的诞生,圣诞节的性质就好像是中国的传统新年一样,教师可以讲解中国新年中的一些有趣的习俗等,让学生与自己的国家做一下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中国还有历史悠久的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可以与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宗教文化或行为规范。

结语:

以上从民族文化、习俗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应用到对外汉语的学习中,教师应当如何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做到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甚至相互统一。汉语教学是一门高深而又影响深远的任务,从文化教学到语言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更轻松自如地学习。这不仅能做到事半功倍,还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文化丰富度、语言的流畅和语言习惯等产生积极的作用。汉语言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更是一门历史悠久、蕴含丰富、值得学习研究的语言,透过汉语言窥视中国文化的神秘踪影更是一次心灵腾飞的奇特旅行。教师应当通过中国文化来引导学生,激起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兴趣,从而更可以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淑梅,缴维.略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马倩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3]徐青.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06)

[4]马倩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第7篇

【关键词】 高中学生 词汇教学 西方文化

自从实行改革开放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有了进步以及发展。因此在我国未来的道路上,增强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的。与此同时,在全球化进程的速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需要国内的相关工作人员与外国工作者,进行必要的交流或者沟通。其中英语现在是运用最多的外语,所以大部分情况都需要利用外语进行交流,从而要加强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其中,在英语的词汇教学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让学生对单词本身有所了解,或者进行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高中学生结合西方的文化,对词汇进行记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高效性,以及对词汇的理解更加准确、到位。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西方文化融入的必要性

1.1 目前,国际形势要求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西方文化进行融合

英语不但在中国获得了较好的传播以及实际应用,而且在国外的其他国家也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样就使得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的结合教育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以及语言领域的发展过程中,语言的教育教学理论获得了较快的进步以及发展。他们认为高中学生在进行英语词汇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对相应的英语语言进行教学,与此同时也需要教授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内容。我们在上学的过程中,也经常听到老师这样说:语言也文化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要想在真正意义上,提升英语语言的教学水平,就需要将西方的文化与英语词汇教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

1.2 英语学科的特点,要求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西方文化进行融合

对于很多高中学生来说,他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进行相应的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尽管对所有的英语单词都比较熟悉,然而却不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大意。与此同时这个难题,不仅仅困扰着高中学生,而且对于很多大学生,甚至部分研究生来说,他们也经常出现该问题。高中学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以及词汇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对英语的文化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

大部分的高中学校对英语的词汇教学,对于西方的文化不够关注,甚至有些高中学生对此一无所知。面临这样的现状,相关的高中英语教学老师,需要在平时的英语词汇教学工作中,尽量讲授一些西方的传统文化或者风俗习惯等等。其中可以对英语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外国地理知识,他们的日常用语习惯,甚至是他们所经历的历史进程等等各种西方文化,进行介绍。如果英语老师在进行词汇教育教学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对高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传授,那么就会提升学生们的跨文化的交流能力。与此同时,大部分的高中学校的英语教育,其主要部分就是词汇的教学工作,因此要尽量将西方文化与英语词汇的教学工作,进行相应的融合。

1.3 英语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要求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西方文化进行融合

高中英语老师在词汇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解释词汇的含义固然重要,但是对于词汇的文化内容的讲解,也同样重要。所以英语教师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提升学生们在语言与文化结合的情况下,所培养的词汇认知能力。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与国外友人的综合交流能力。

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以及教育形势,开始变得越来越国际化。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对高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要求,就变得越来越高。学校在开展英语课程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学生们能够对国外的经济、文化以及科学等等有所了解。并且希望学生们能够利用所了解到国外知识,对国内的文化、经济以及科学,进行有效的改革或者完善。如果仅仅让学生学习如何读或者写英语,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需要让学生们真正了解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内容,所以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英语老师将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将英语词汇教学工作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不仅仅可以学到国外的相关文化,与此同时便于学生将国内外文化进行比较。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国内的高中学生,对我国的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以及分析。

二、英语老师如何将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进行融合的概述

英语老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需要时刻把握其实践性目的。具体来说,就是不但要关注以及重视,英语词汇的讲解以及语法的分析,更重要的是进行西方文化与词汇的结合。与此同时也需要英语老师完善自身的教学策略,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杜绝。要想将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进行杜绝,就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词汇背后的含义以及文化。

无论对我国语言还是对外国语言来说,其语言都有着较为丰富的文化背景以及文化内涵。这些文化都是相应国家发展以及进步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事物的发展历程。高中的英语老师在进行英语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讲解的西方文化,大部分是指英语语言国家的相关历史、地理、风俗习惯以及文学发展等。如果高中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将这些基本的西方文化了解透彻,那么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们对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

英语老师在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过程中,不是直接将它们进行简单的结合,与此同时也需要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以及兴趣爱好等等。其中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有着该年龄段特有的优势以及劣势,与此同时学生的生活文化和对事物的认识水平,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这些因素的分析以及运用。只有将这些较为重要的关键性因素,进行有效的分析之后,才可能让学生们真正学会英语词汇,以及西方文化内容。

三、如何将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和西方文化进行融合

3.1 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词汇的文化背景进行综合讲述

我国的部分高中学校,在英语的词汇教学过程中,都仅仅对词汇的发声、概念以及语法进行了讲解。可能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以前的学生来说,是较为正确的。但是对于现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时代的发展以及进步,要求高中学生,不但对词汇的基本概念以及语法有所了解,同时对其隐含的意义也要明白。只有在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学习词汇的含义,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掌握该词汇。

在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重视,对词汇背景的介绍以及阐述,同时对词汇的文化背景进行相应的讲解。详细来说,就是英语老师所讲解的英语词汇,拥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内涵时,就需要老师讲述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比如:老师可以讲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或者经典的小故事,甚至部分宗教知识等。这些文化背景或者文化知识,如果不能够让学生有所了解,就可能使得学生的词汇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社会的实际调查研究,以及英语教学老师们的亲身经历,都说明了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融合的必要性。这种教学方式或者途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高中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与此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

3.2 在词汇的课堂教学中,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

英语和汉语无论在语法还是在用法上,都存在较大的不同之处。这就需要英语老师在词汇课堂教学时,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或者对比。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到汉语与英语的差异,从而更好的学习英语词汇以及西方文化。也就是说,要求高中英语老师,在课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从而让高中学生了解到词汇的内涵差别。

在英语中有部分成语,俚语以及句子,虽然与汉语的形式有所不同,但是其实际含义是相同,或者相近的。与此同时也存在部分英语的词汇,或者句子,与汉语的形式较为相近,但是意思却截然不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中西方的文化存在差异,风俗习惯不太相同。所以就需要高中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教学过程中,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时,可以采用较为有效地教学方式。比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讲述与词汇相关的神话故事,其中包含中国的以及英语国家的。这样的教育教学方式,可以使得高中学生在学习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觉得枯燥无味。

3.3 老师适当的营造活动情境,从而丰富课堂的教学氛围

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承受着学校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以及社会的压力,所以老师应该尽可能的,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在词汇教学与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可以要求英语老师,创造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去感受西方文化的内涵。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对比,从而提升学生对不同文化环境下,词汇差异的敏感程度。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以及练习,学生们就能够在文化的熏陶下,改变自己英语语言的思考方式以及分析方式。

3.4 英语老师也需要关注学生们的课外活动

英语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特定情境的创造,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质量以及效率。与此同时在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过程中,英语老师也可以进行西方文化的渗透,或者融合。其中在很多大学校园中,学校为了提升学生们的英语综合能力,设立了英语角、英语沙龙,以及各种英语演讲。其中这些学习英语的途径,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有效。所以高中英语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这些课外活动。

四、结束语

大部分教育学家以及语言学家,都认为学好一门语言的关键,就是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所以英语老师要想提升高中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就需要将英语词汇教学工作,与西方文化的教授进行融合。同时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仅仅是将文化背景进行介绍,而是需要将教学工作趣味化,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学习词汇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1] 杨美君.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与语义理解[D].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3).

[2] 商三英.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的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8(08).

第8篇

本文从分析谚语作为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与其民族的文化背景,在动物词的运用、宗教方面的映射、环境的影响等方面,总结出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谚语;中西方文化;动物词;历史;宗教;环境

谚语有着它无可替代的魅力,这种魅力体现着谚语不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瑰宝,又是一个国家的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宝贵经验的概括及总结。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文化包含着语言,语言中又渗透着文化;语言与文化,既相互制约又互相影响。首先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去分析,语言是文化的根基,即“没有语言,何来文化?”;而任何一种文化都是独一无二的,即独特、互不相同;其次从辩证唯物主义论的角度去分析,语言会受文化的影响,却又能反映出文化。总之,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涵着该民族人民在其生活经验中的态度、思想。谚语作为语言的一种,不仅在内容上的表现手法简练精辟,在寓意中更能发人深省;它不仅具有广泛地感染力,还可以反应出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以及生活哲理。谚语是出自民间的警示箴言或至理名言,不仅在用词上趋于简练、便于记忆,在用句上,语言生动、切合实际;而且在理解范畴因句子短小而通俗易懂。可以说是集该民族人民的聪慧、精神和经验的结晶。本文就中西方谚语在、习俗差异、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与共性,研究各自特点。

一、关于谚语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习俗上的差异

中西方谚语的最典型差异,就是以动物词为主体的习俗方面的差异。究其原因,无外乎是相同的动物词在中西文化背景中除了其固有的字面意义外,还存在着文化内涵方面的不同。众所周知,含有动物词的谚语在英汉语言文学中的数量相当庞大,而且构成了谚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说一个动物词“狗”,狗在汉语意义中是种卑微的动物,如果在中国,被对方比做是狗,那将是很恶劣的中伤。我们汉语中也有不少与“狗”这个动物词有关的谚语:“狗眼看人低”,“狗仗人势”,“狗改不了吃屎”,“狗腿子”等,但大多都是贬义词,虽然在现代社会有很多爱狗人士,社会上许多人把宠物狗当成家族成员的一份子,其在家庭中的“地位”更是与日倍增,可由于汉语文化的根深蒂固,狗在汉语文字及口语表达中的贬义形象却不曾改变。而在西方文化中,狗作为人类忠实的朋友,地位很高,并且在英语谚语中出现以“狗”这个动物词来比喻人的行为的一般为褒义或是赞美。如:“Youarealuckydog.”(汉语翻译为:你是一个幸运的人);“Everydoghasitsday.”(汉语翻译为:人人皆有得意时)等。不仅“dog(狗)”这个动物词,在中西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存在较大差异性以外,还有很多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谚语中的意义也存在很大不同。比如“dragon(龙)”,在中国文化传统中,“龙”在人民的心目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很多最尊贵的人或物都以“龙”冠之。而在西方语言中,赞扬“dragon(龙)”的词语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贬义。比如在英语中,“dragon”一词,指凶狠残暴之人、严厉严肃之人、恶毒的老妇人。

二、宗教上的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其信仰的宗教,它是一种人心向往,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英汉谚语中宗教对其语言的影响反映得也颇为具体。西方大部分国家的人们信奉的宗教都为基督教,所以在西方说英语的国家中的许多谚语都与基督教有关,如:“Christmascomesbutoneyear.”(汉语翻译为:佳节难逢);“Intherightchurch,butinthewrongpew.”(汉语翻译为:总的来说是对的,但细节上不对);等。众所周知,我国地域宗教种类繁多,在古代尤以古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儒家学派的影响最大,因此汉语中的很多谚语多与这些宗教有关,如:“借花献佛”(意为:拿别人的东西做自己的人情);“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意为:平时不用功,不提前做好准备,真正遇到棘手的事情时才慌慌张张开始准备);“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意为:即便一时可以逃脱,但由于其他无法脱离的牵绊,最后还是无法全身而退)等。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信奉佛教的人们相信有“佛祖”保佑必能成事,“佛祖”可以主宰世间的一切。“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混迹则乱”(意为:事物发展到了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等谚语则反映出了道家在汉语文化中的影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意为:别人不来侵犯我,我也不会主动去攻击别人。别人要是侵犯了我,那么我也就得侵犯你了)等谚语则反映汉语文化中融合了儒家学派宽待以人、礼仪为先的思想。

三、环境方面存在的差异

第9篇

论文摘要: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动下,两种构成要素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激烈的对抗与斗争。由于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循环作用,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必然会传递给整个社会系统,导致社会系统稳定状态的失衡。减少中西方文化冲突保障社会和谐,更需要的是降低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相对稳定,实现文化有限流动。为此,必须保持文化核心构成要素的稳定和表层文化要素的适当流动,并加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当前,我国和西方各国日益频繁的经济交往使得文化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此冲突已经逐渐进入到了社会和谐的“领地”中,如果我们不能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影响势必将越来越大,最终必将破坏我们的社会和谐,故此事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些迫切需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从而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这一冲突如何对我国的社会和谐产生影响?怎样才能减弱这一冲突的能量传递以降低其影响力,从而保证社会和谐?对于这些问题,本文将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

要探讨如何减缓文化冲突以保证社会和谐,就必须要探究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实质;而要探究这一冲突的实质,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的实质?对于这一重要问题,前代学者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作了大量、长期而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

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是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最早对文化概念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的人。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志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泰勒第一次给了文化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将文化视作一个复杂的整体,强调的是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的文化。他认为文化可以继承和学习而得,揭示了文化的传承性特点。文化功能学派的创始人、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则从功能的角度认识和阐释文化,认为文化以满足人类生活的需要而存在,“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满足人类的需要。一切文化要素,若是我们的看法是对的,一定都是在活动着发生作用,而且是有效的”②。在马氏的理解中,文化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体系,这个体系中的一切构成要素都具有各种有效的功能,并处于变化和运动中。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拉克洪在总结了160多种具有影响的文化定义之后,对文化作出如下解释:“文化是历史上所创造的生存式样的系统,既包含显型式样又包含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③ 他认为文化体系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有显型和隐型之分的行为模式,由某个人类群体的成员共同享有,反映了群体的意识和行为状况。另一位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则对文化有着这样的解释:“总之,我所坚持的文化概念既不是多重所指的,也不是含糊不清的:它表示的是从历史上留下来的存在于符号中的意义模式,是以符号形式表达的前后相袭的概念系统,借此人们交流、保存和发展对生命的知识和态度。”④ 格尔茨认为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系统,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对每一种文化的各种意义进行解释以达到能被理解的目的。

从以上几个对文化的“经典性”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几点相似之处: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可以继承和学习而得,并对人们继续发生着影响。第二,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个完整的人工体系具有严密的组织结构,各构成要素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运动中。第三,某一文化为某个人类群体的成员共同享有,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特定人类群体的意识状况和行为模式,各种文化具有各自特定的意义。由此,根据以上对文化内涵的一些共同理解,并进而由这共同理解来看文化冲突,我们可以认为,文化冲突实际上就是不同文化体系及其构成要素之间产生矛盾、碰撞,进而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乃至相互对抗的现象。由于不同的文化代表了不同人类群体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激烈的文化冲突必然导致不同人类群体之间的对抗和斗争。

现今全球一体化的格局使得中西方文化频繁接触,然而双方在接触之前就有着各自长期独立发展的文化史,都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其构成有着很大的差异。中国文化建立在包容着工商业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农耕经济的基础之上,良好的自然及地理环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不用依靠对外扩张就能够自给自足,所以文化体系几千年来一直有着较大的内涵量和较强的内生力。西方文化则诞生于自然资源及物质条件都十分有限的地中海,人们临海而居,粮食不能自给,陆地交通和交往又极其困难,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努力开拓海洋事业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因此商业航海贸易十分发达。与中国农耕文明相比,地中海文明的对外扩展力较强。由于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存在着很大差异,当二者频繁接触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构成要素差异小的文化体系冲突就小,构成要素差异大的则冲突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就是在全球化的外力推动下,两种构成要素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激烈的对抗与斗争。

二、循环作用与能量传递

文化是由人创造的,而人又是社会的主体,要探讨文化冲突如何影响社会和谐,就必须要以人为出发点来理解文化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社会是由社会成员共同建立的有组织的群体,某一社会的所有社会成员都共同享有一种文化体系,并处于一个共同的价值体系的持续影响下,因此每一种文化都是与某一特定社会相联系的。实际上,人、文化与社会之间是相互循环作用的:人创造了文化,同时文化又对人产生着持续的影响;文化决定了社会存在的模式,而社会又是文化的承载者与维系者;社会是我们人类生存斗争的单位,同时人的行为必须置于社会中才能被理解。

文化冲突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正是建立在这种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由于文化冲突是不同文化体系及其构成要素之间产生矛盾、碰撞,进而相互排斥、相互对立,乃至相互对抗的现象,因而也可以被看作为一种文化运动。社会和谐则指的是构成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均衡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有一个比较均衡、比较稳定的关系,社会呈现出稳定有序、协调发展的态势。正如我们所知,一切事物的活动都伴随着能量的产生和传递,能量传递的规律则是单向趋于平衡状态,即能量由高到低传递并最终达到相同为止。激烈的文化冲突使得构成文化系统的各种要素在摩擦、碰撞中处于剧烈的运动状态,加上文化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循环作用,冲突产生的能量必定会传递给整个社会系统,从而导致社会系统稳定状态的失衡。当代中西方文化冲突正是这种剧烈的文化运动,它不断地冲击着我国社会的底线和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有可能使社会陷入或至少局部地陷入混乱状态。激烈且长期持续的文化冲突具有极大的杀伤力,最终将导致社会陷入整体的危机。我国近年来不断攀升的离婚率、青少年犯罪率以及不断扩大的吸毒人数、艾滋病感染人数等就已经敲响了警钟。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对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内驱作用,给西方各国带来了巨额的利润,而经济力量又是当今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因此西方各国将会更为努力地开发更大的文化市场以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而且将很可能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继续加强。由于我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差异较大,决定了两者的相互融合就只能是部分性的,如果仅仅依靠文化融合来减少文化冲突,实际上大多是在作无用之功。因而减少中西方的文化冲突以保障社会和谐,更需要的是尽可能地降低由文化冲突产生的能量,使之尽可能少地传递到社会系统中。由于无法控制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的外部冲击,如果要降低文化冲突的能量,就必须将我国文化系统的运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即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相对稳定性。

三、文化有限流动

如前所述,文化是组织结构严密的整体,那么构成文化体系的诸要素间就有着一定的组合秩序和架构关系,各要素之间按照相对稳定的方式组织和联结起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认为文化结构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表层结构可以直接观察到,如器物和技术;深层结构无法直接观察到,深植于人们的头脑之中,指挥着人们的行为,在一切文化现象的背后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文化系统的真正决定者是深层结构即核心结构的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决定了文化系统之间的异同,同时它们的稳定与否也决定了整个文化系统能否稳定。因而,要保持我国文化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就必须要使文化核心的各构成要素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对于文化深层结构的认识,国内外文化人类学界有着大致相同的看法。例如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三分法:物质的文化、社会制度的文化和精神的文化。精神文化针对物质文化和社会制度文化而言,是二者的上层结构,所以也是文化的核心⑤。克罗伯等人认为每一文化体系都由显型部分和隐型部分组成,物态的、制度的及行为的文化是显型文化;精神的和心态的文化则是隐型文化。隐型文化即文化的基本核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传统的思想,一是与他们有关的价值⑥。怀特则将文化系统分为三个亚系统,即技术的系统、社会学的系统以及意识形态的系统。他认为技术系统由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仪器,以及使用这些仪器的技术组成;社会学的系统由人际关系组成,这种人际关系以个人和集体的行为方式来表现;意识形态系统由思想、信仰和知识组成,它们是以清晰的言语或其他符号形式表现的。意识形态系统是文化系统的核心,整个文化系统受到意识形态系统的控制⑦。

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文化结构的核心就是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它们决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可以说,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不同就是中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例如,中国人认为“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西方人则认为人必须战胜自然进而控制自然;中国人强调群体认同,西方人注重个体自由;中国人推崇依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西方人则崇尚冒险进取;中国人注重内心的修炼,西方人则强调上帝的意志。

那么,如果要保持文化核心构成要素的稳定性,就是要保持文化精神或文化心理的稳定性,如此则会表现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而轻易改变。同时,由于文化流动是文化系统生命力的保证,各构成要素必须处于不断的变化和运动中。在文化核心构成要素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表层结构的文化要素必须适当地流动,以保证文化系统的活力。这种系统内核不变,表层要素适当流动的文化流动实际上可称为文化有限流动。

文化有限流动不同于文化一般流动,文化一般流动是全面的流动,文化有限流动是部分的流动;文化一般流动是由文化系统自然调节,文化有限流动则是文化系统在一定控制下调节。相比较而言,在激烈的文化冲突中,文化有限流动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持自身文化系统的稳定。

四、加强传统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与文化有限流动密切相关,文化认同是文化有限流动的基础,文化有限流动是文化认同的结果。要真正实现文化有限流动,必须加强人们的文化认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类社会的现代性更多地表现为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流动性,而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又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阻隔,因此与以往相比,人们更加需要加强文化认同以提供安全基础。

如前面所示,文化与人的存在紧密相联,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都是文化的产物。因而文化认同与自我认同紧密相关、不可分割。当人们处于一种不同文化接触、碰撞、对抗的环境中时,面对着各种不同的事实存在,会产生一种自我认同以保持自身统一的反应,如果缺乏文化认同,个体就会没有归属感。一个中国人可以和一个美国人友好相处,互相谈论对方的文化,这个时候双方都有自己的文化认同;而如果这个中国人缺乏自己的文化认同,就会感觉到在精神上不能和那个美国人对等,则无论如何内心都会有焦虑,很有可能在行为选择上出现问题,而且如果一旦形成一种群体性反应,对社会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现今,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文化体系的深层结构被部分破坏,新的文化体系又正在建立之中,不可否认,社会上出现的所谓“文化虚无”、“文化荒漠”、“文化无根”等等说法,正反映了我们文化体系核心层面的某种缺失。再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人们大多不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来认识经济和科技,反而是被动地依据经济和科技力量来认识自己的文化,这种认识并不是建立在对文化本体的正确认识上,而此时西方文化挟经济实力和先进科技之强势与我国文化发生冲突时,再加以我国文化核心层面出现某种缺失,人们便很容易鄙弃自己的优秀文化而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文化模式论的创始人本尼迪克特指出,人类文化的形成是因为受到文化模式力量的支配和控制,正是这样一些模式,区别着不同的文化,同时也塑造着各自所辖的那些个体,控制着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由先民的原始思维发展而来的,以儒、道两家思想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为主流的长期形成的文化模式,两千多年来发挥着强大的作用,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为、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所以,即使人们在崇拜各种西方文化的同时,也不可能完全忘怀传统文化。而今,中国经济力量的逐渐强大,已动摇了人们认识西方文化的基础,对西方文化的普遍认同已经逐渐受到质疑。如,美国两大快餐业巨头麦当劳和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曾倾尽全力宣传本土饮食文化,使得国人趋之若鹜。而近几年,人们开始提倡多吃中国传统食物,少吃西方“垃圾食品”,麦当劳和肯德基的顾客比以往明显减少,这两位西方快餐巨头就都只有“入乡随俗”,烹制各种中国传统食品以吸引顾客。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餐饮业,在其他各行业也已经有了相似的情况。由此简单事例即可看出,国人的文化观念已在回归,所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上只是在“顺水推舟”而已。

五、余论:探寻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

如前面所述,文化的样貌由核心结构决定,那么与系统内核接近的文化要素进入,系统的排异反应会较小,则有可能被接受;反之,系统的排异反应会较大,就很难被系统接受。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距甚大,有时表现出完全对立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差异较大的文化体系之间可以部分相互适应、补充,但要做到完全融合、涵化,则有着很大的难度。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如同人类的身体有着共同的某些特征一样,人类的文化也有着某些相同之处,只是它们隐藏在各种文化现象的背后,处于文化的深层结构中,经常是人们下意识的反应,不易察觉。换而言之,人类文化应该有着某些共同的文化核心要素,这正是中西方文化之间实现平等对话与交流的基础。我们应该把握文化的整体结构,探究人类不同行为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寻找到这些隐藏于文化深层结构中的共同核心要素。

文化人类学界中有相当一批学者主张文化相对主义,他们认为:任何一种人类文化,无论多么原始或多么复杂,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研究某一种文化,不能由主观好恶而决定取舍,而应根据它自身的来龙去脉以研究其现象本身。这种观点无疑是正确的。现今,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研究文化冲突问题,更需要深入了解我们自己世代相传的文化,也更需要站在尊重对方文化体系的立场上,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积极理解、比较研究,从而真正地实现中西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

注释:

①[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⑤[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4-9页。

③⑥ 庄锡昌等:《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6、116页。

第10篇

[关键词] 新闻价值 观念 文化学

新闻传播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新闻价值观决定着新闻事实的取舍与报道的不同角度。中西新闻工作者在传播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大致相同的几个新闻价值要素――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重要性、趣味性等。然而,中西方以相近价值观指导出的新闻传播实践却表现出巨大差异。中国批评西方媒体报道无视中国国情的文化霸权主义,西方媒体则认为中国媒体报道忽视了对人权、公民知情权与个人尊严和价值的尊重。国际传播中的意见分歧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间的沟通交流。本文将从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来审视分歧的根源所在;把新闻价值观置身于文化传统的大框架下,以此思考全球传播新秩序构建,思考中国软实力建设中新闻传播功能的发挥。

一、“同”――对“人”的共性、新闻事实本体和新闻价值观形成历史的考察

如上所述,中西方在新闻传播实践中形成了对新闻价值基本一致的看法,这是中西方新闻信息交流和沟通对话的基础。学者赵莉在《从看美国的新闻价值观》中统计发现,“2002年美联社和新华社所评的十大国际新闻中,有四条是完全一样的,反映出中美新闻价值观中某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1]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相同性的存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作为社会化的人的共通心理与思维习惯。人的生命存在共同性,具有相同的身体结构和行为方式。人类共同的实践活动也面临着共同的外部环境。这些相同或相似性,使得人类实践活动所创造、形成的心理、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具有共通性,这必然会影响到新闻传播实践中的新闻价值选择。

其次,客观发生的事实对新闻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新闻事业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基于社会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闻事实――其中蕴含着能够满足受众需要的特定属性。这些特定内涵和属性决定了中西新闻价值观相同的一面。

考察新闻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历史就能证明中西方“同”的一面。

西方新闻价值观念的形成源远流长。1690年,德国人托比亚斯・朴瑟在一份关于报纸的论文中提出,为了在数不胜数的新闻事件中作出选择,应该把那些值得记忆和知晓的事件挑选出来加以公开报道。他列举了他认为值得报道的事件,涉及到了选择新闻的异常性和重要性等标准问题。这是西方新闻史上最早提出的新闻价值观念。后来,德国学者卡斯帕・斯蒂勒又在1695年提出了新闻价值的新鲜性、接近性、显要性和消极性等。[2]

西方新闻价值观念的真正形成,伴随着美国政党报刊的逐渐衰落和大众报刊的蓬勃兴起。在19世纪30年代的报业竞争中,西方各报社老板和主编为扩大报纸发行量,十分重视对新闻事实的选择。20世纪初,美国、日本的一些新闻学者把新闻事实的选择标准统一到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上。1922年,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中首次提出“新闻价值”这一概念。他明确提到突发事件、地缘接近、个人影响与冲突等新闻价值要素。20世纪60年代,西方学者再一次掀起探讨新闻价值观念的。其中颇具影响力的学者是约翰・格尔腾(Johan Galtung)和玛丽・鲁基(Mari Ruge)。他们考察了“事件”变成“新闻”的奥秘,并论述了新闻的12个要素。[3]

关于传统的新闻价值标准,西方新闻学者少则有5因素说,如麦道格尔;多则有20因素说,如英国汤姆森基金会专为第三世界新闻工作者编写的新闻教科书等。尽管西方新闻界在新闻价值标准的具体表述上有多有少、有轻有重、有先有后,但他们在主要标准的确定上还是相当一致,其中包括:影响力、接近性、异常性、显要性、及时性、冲突性和趣味性等。[4]

实践的需要与向外的学习中,中国学者对西方理论进行了本土化诠释,形成了与西方比较接近的价值观要素。徐宝璜在中国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新闻学》中认为,“新闻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并明确提出了新闻价值的三个要素,“重要之最近事实,自能引起较多人数与较深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高之新闻。次要之最近事实,仅能引起较少人数与较浅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低之新闻。”“同一新闻,其价值与发生及登载相隔之时间成反比例。此相隔时间愈短,则新闻价值愈大,愈长则愈小也。”“同一新闻,其价值不仅随时而异,又大抵随地而有别也。吾人所注意之事,大抵以己为中心,渐推及于己所熟悉之人及事。故现虽处交通便利之世,所最注意者,大抵仍为本埠之事,及本埠之人。”[5]

邵飘萍在他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介绍了美国威斯康新大学新闻学教授格兰特・赫德对新闻价值标准的概括:爱读者之数;时机之适当与否;距离远近之关系;性味集中之变迁。格兰特・赫德分析新闻价值减少的原因是:含有广告的意味者;揭发人之阴私者;有害社会之风者。[6]

20世纪40年代,萨空了在其《科学的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新闻价值“两个条件、两个要素”的观点。他把新鲜、真实列为新闻价值要素,而把新闻与人类“有关”、“有益”作为新闻价值的基础,体现了新闻价值的“有益性”原则。这种阐释对新闻价值理论有所突破,回归了新闻价值的本意,但他未对新闻价值的内涵作出详述。[7]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解放和新闻改革的逐步推进,新闻价值理论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西方国家的新闻价值理论再次被介绍到中国,中国学者对西方新闻价值理论采取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在广泛汲取和积极消化的基础上,对新闻价值理论再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形成了关于新闻价值的一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8]

对中西方新闻价值观形成历史的考察表明,不同文化背景与社会发展进程的地区,在人的共通性基础上,形成了大体一致的新闻价值观念。

二、“异”――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审视

中西方新闻价值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于新闻价值要素的不同理解,以及在实践中不同的选择上。

西方新闻价值观尤其是传统新闻观往往强调反常、冲突、矛盾,定位于媒体是社会和政府的监督者,习惯“多报忧少报喜”;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新闻价值观往往注重正面、健康、和谐,是党和政府的“喉舌”,着力于反映光明面,“多报喜少报忧”。西方新闻价值观注重以受众为本位,强调以受众的兴趣与需要作为新闻价值选择的主要依据;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则习惯传者为本位,将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作为新闻价值选择的主要依据。[9]由此,在诸多新闻价值要素中,西方新闻价值观更注重“趣味性”,而中国的新闻价值观更强调“重要性”。

为什么在基本要素认同的基础上,中西方仍对新闻价值存在不同的理解,甚至在实践中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取舍呢?笔者认为,中国特殊的国情、政治经济利益的不同取舍,是形成分歧的重要原因。同时,对新闻价值作出判断的主体,即生活在特定文化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人,也是造成新闻价值不同的关键因素。

认为,人的社会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者心目中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0]人从出生起就在进行社会化,其中文化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认为,“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创造物了。”[11]

文化传统是新闻价值观形成的历史渊源。中西方文化传统存在许多不同,在此文化生态环境下生活的“人”的心理、思维和价值观也表现出很大差异。司马云杰在《文化价值论》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形态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相应地可归纳为以土地为基础的人生本位价值取向,以家庭为基础的群体本位取向和以伦理为基础的道德本位价值取向。由此,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价值模式可简单地概括为:“安土地,尊祖宗,崇人伦,尚道德,重礼仪”。[12]

钱兆和先生在《西方文化精讲》一书中阐述西方文化传统的独特性认为,西方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为求知而不是为实用目的,热衷于探索自然界,热衷于探索现象背后的原因,注重理性思维和对概念进行严格定义,具有强烈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具有追求民主、自由、平等和人权的传统,法治传统源远流长,热衷于设计理想社会模式,注重对知识的检验和论证。[13]

从以上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特点的梳理可以看到,中西新闻价值观的不同,是与双方文化传统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完全一致。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影响到人的价值观差异主要表现为:西方文化较多个人主义取向,中国文化较多集体主义取向;西方文化崇尚科学理性,中国文化重人情伦理;西方文化注重对自然的征服,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这些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必定会在新闻传播中有所体现,从而导致了中西方对新闻价值观的不同理解和选择。

三、文化学阐释下的新闻价值观的意义

由文化的维度看待中西新闻价值观的异同,具有重要的学理和实践意义。

1.有的放矢,有效传播。

全球化的今天,闭关锁国肯定行不通。我们既要通过国际传播了解国际动态,以做好准确定位;又要借助国际传播,构筑自己良好的国际形象。这一切的前提是国际传播要达到“传通”的效果。分析以往国际新闻传播产生纷争,主要原因就是不同价值观的指导偏向,传播主体往往是从“我”的角度去思考报道新闻事件。从文化学的视角看,在国际新闻传播中,双方都要考虑不同之处,即清晰认识“异”后的深层次文化原因,用“他”的视角报道,分析和了解对外传播对象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做到有的放矢。

2.,和谐传播。

国际传播旧秩序指的是国际新闻传播中的不均衡和不公正现象。此时,信息的流向是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流向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信息的内容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以自己的价值观对发展中国家发生事件的偏向和误解性的报道。这其中除了特定的政治经济利益原因外,文化理解分歧是一个重要因素。从文化的视野看待全球新闻传播,使我们认识到每种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有其优点和特点,在全球传播中要,互相尊重,以共同致力于全球和谐传播秩序的构建。

3.文化立足,融洽沟通。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4]

这是当前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新闻传媒业发展的最大语境。我们的新闻工作应该从这一语境去思考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努力做好两个方面工作。对内,要发挥凝聚力向心力作用,从传统文化的发展来思考自己的工作,努力达到“传通”效果。对外,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充分考虑国外的文化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开展信息传播,有针对性地向外展示良好的国家形象,同时,尊重他国他民族的文化心理,相互理解,融洽沟通。

注释:

[1]赵莉:《从〈今日美国〉看美国的新闻价值观》,《青年记者》[J],2002年第4期

[2][3][4]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 ,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5][徐宝璜:《新闻学》[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6]邵飘萍:《邵飘萍新闻学论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9]郑保卫、刘新利:《论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新闻价值观》,《今传媒》[J],2010年第8期

[8]郑保卫:《新闻理论新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1]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2]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年版

[13]钱兆和:《西方文化精讲》[M],华龄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有效性;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阶段,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涉猎一些国外的文化,为此,教授课程的过程中应该逐渐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现代教学主抓学习成绩,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现在的学生从小学便认为“西方的月亮比中国圆”的想法出现,崇洋的行为非常普遍,针对这一现象,学校要增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德育教学的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素养,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正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认识到两种文化的优秀与不足之处。

一、德育教学需要以学生的学习环境做基础

汉语作为我国的母语,承载着中华文化,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有极大的帮助,同样,英语作为国外的母语,承载着西方的文化,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学生的价值观等观念逐渐发生变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要求学生掌握英语单词,学会大量英语词汇,听、说、读、写要兼顾,众多学科中英语和数学的压力最大,同样作为主要学习的语文则不能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并不是因为语文容易学习,而是学生处在汉语文化氛围较重的环境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所以学习汉语较快,英语则不同,没有语言环境,能够用英语交流的更是少数,为了提高英语学习成绩,学校和教师只好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压力,让他们认识到英语的重要性。恰好因为英语学习的压力较大,学生认为英语比汉语更重要,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的同时,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学习英语口语,而影视作品中含有大量的西方文化色彩,会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西方文化。国外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为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及文化学习的方向,教师和家长应该积极沟通,为学生的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良好的教育氛围应该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每一部分都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社会方面看,社会环境不同造成人们的思想文化参差不齐,不利于学生的德育教学,为此,社会应该保证整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相关部门在德育宣传方面应该加大力度,通过悬挂条幅、媒体宣传、印刷图书等手段面向社会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家长的角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成长,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家长的表态尤为关键。从学校的角度看,学校本着育人为本的原则,为社会和国家输送大量人才,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如果家长和社会对德育教育保持漠视的态度,那么即便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最终学生也会因为无法做出正确的取舍走向道德的“死角。”所以,家长、社会、学校共同营造的文化氛围是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基础。

二、校园文化的渗透,有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配合学校的文化教育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学生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中渡过的,因此,学校的文化氛围对于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中的德育工作可以配合学校的文化氛围开展,通过阅读文化典籍、学习先人经典,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蕴藏在文化中的无形的力量可以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而教师要学会减少学生学习的压力,利用现代媒体设备,将英语还原,让学生在一种英语氛围较强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理解英语,正确的面对西方文化,明白英语只是一种文化载体,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两者都存在着优点和不足,要善于挖掘英语的深层含义,学习不同文化的精髓之处。

三、教学过程中德育与授课相结合

小学生因为年龄较小,可塑性较强,教师传授的知识会影响其日后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角色都是非常严厉的,学生难免因为阅历的缘故对教师保持距离,对老师产生害怕的情绪,这种情况不利于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传统英语的听、说、读、写都要求掌握大量词汇和语法,为此,学生对英语产生厌倦情绪的机率较高,对英语教学持抵触情绪。教师上课授课的目的无非有两种,一种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人才,另一种是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做铺垫,提高其精神文化素养,同时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数学校的老师将德育与教学相分离,通过成绩的高低将学生分等级,使学生的心理遭受打击,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尚未完全形成,教师通过成绩的高低将学生分等级,容易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产生隔阂,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也说明教师将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分离,教师的本职工作便是教书育人,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传授给学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和方法。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带动气氛,在教学的过程中掺杂着德育教育,例如:可以找一些经典的英语文章给学生阅读,并且帮助学生理解,通过视频和历史典籍了解西方文化,这样,既可以学习英语,又能够帮助学生深层次挖掘西方经典文化,不要试图通过大道理说服学生,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大道理讲的多了,他们即听不懂同时也会产生厌恶情绪,将英语教学与寓教于乐相结合,既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又能够顺利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四、总结

小学教育是学生步入学校的第一步同时也是人生的起跑线,学校及教师应该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及发展负责,坚持在教育工作岗位的工作者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家长负责,小学英语教学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学习英语单词,身为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挖掘英语的内在文化,同时结合本国优秀文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道德文化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作者:曹梅华 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实验小学北街校区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教学特点

首先,从英语语言学习的学科特点看,英语学习不仅仅是记忆的训练,更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除此之外,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还涉及很多设计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英语的学习需要记忆背诵很多内容,例如单词、词组、句型等,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掌握课程知识。

其次,从初中英语的教学对象看,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阶段中的重要转型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从生理到心理上都在不断成熟。因此,初中英语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教学现状

从我国将英语学习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中后,我国的英语教学一向以语法结构、字词句翻译等为主,尤其注重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教学,往往忽略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的教学。改革开放以后,语言教学已经慢慢普及,在新课程理念的传播之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也在不断转变。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渗透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初中阶段,受到应试教育的限制,大部分教师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课本中出现的文化知识,只在遇到时说一下,并没有深入讲解,忽略文化背景的渗透。除此之外,在对学生的考核中,大部分仍旧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重视词汇和语法等的考试,对于文化方面涉及的比较少。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文化教学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分析

文化的载体是人类,人类生活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因此形成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核心思想是以孔子为主导的儒家思想,强调“仁”和“礼”。在这种哲学理念之下,中国文化中的群体主义思想要远远高于个人主义思想。除此之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意会”,这些都与西方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区别。西方文化发源于古希腊,海洋文化使得西方人充满了冒险精神,强调个人主义,与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相悖,并且在西方人的交流中,重视“直抒己见”,而不是所谓的“意会”。因此,如果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话,在使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也会闹出很多笑话。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文化教学是极为重要的。

(二)渗透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习英语除了基本的英语技能训练外,进行有意识的文化学习是很有必要的。英语教学中应当增加文化对比教学,让学生在感悟外国文化的同时,也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好的理解。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对教学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做好总结归纳。对于学生来说,在课前准备阶段需要搜寻和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做好预习。例如在阅读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相关的背景材料。

在课堂教学阶段,在正式的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的开始五分钟,介绍一些经典的英文谚语,并介绍谚语的背景,让学生感悟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对原有知识进行复习之后,要向学生介绍大致的学习目标,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师主导情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像、影像等资料呈现在课堂上,构建真实的英语文化氛围。在情景课堂中,让学生分组学习,不同小组完成不同的人物,自主探究。教师只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存在,指导学生完成分组任务。

在课后阶段,教师除了布置日常的作业外,还可以根据渗透文化教学的内涵,让学生利用节假日观看有简单而具有教育意义的英语电影,并让学生用英语交流观后感,或者撰写英文小作文。学生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在。

在教学评价中,应当将文化知识作为考核的重点。传统的英语考试往往集中在听力、阅读及词汇的积累上,这种考试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英语基础,但难以考核学生对西方文化的感悟。因此,在英语考试设置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关于文化的小考核,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尽量使考核更全面。

三、渗透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渗透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已经逐步开始推广,从学生的反映来看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英语教学让很多学生觉得学英语枯燥而乏味,增加渗透文化教学后,学生感悟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其次,在渗透文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丰富课堂内容,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及在英语方面的实践能力,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