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4 08:42: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 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启示 高水平科研平台下的“本硕博互动”创新人才培养 与高水平科研相结合的创新人才培养 高水平特色大学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以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高水平的创新成果服务广东经济建设 培养大师级人才建设高水平大学 以创新人才培养为视角的研究型大学班级建设研究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关键 关于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探讨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科研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工科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活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校城融合下城市型大学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实践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模式下的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美国大学独立研究课及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历史选择 美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及启示 加强大学生科研训练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研究型高水平大学的人才保障机制研究 构建创新体系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郭曼.科技部联合七部门推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J].中国高新区,2013(11):18-19.
[3]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EB/OL].国科发政〔2011〕538号.http:///kjzc/gjkjzc/kjrc/201308/P020130823578459063528.pdf.
[4]张玲.浅析当前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J].中国外资月刊,2012(8):275.
[5]李桂霜.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其方法[J].教育探索,2006(5):48-49.
[6]唐承业.《创新》系列讲座第五讲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素质品格和道德修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6):76-81.
[7]翟艳.2016年就业形势分析[J].教育,2016(1):200.
[8]唐柳荷.论当前“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71-73.
[9].在同外国专家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5-24.
[10]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1):79-84.
摘 要: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在大学生中广泛地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批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然而,不少高
>>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研究 论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新思路研究 开展大学生自我教育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研究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目标设定研究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 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创业教育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基于大学生创业园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综述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践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和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创业现状和教育对策研究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创业胜任力的关系研究 培养创业型大学生体系与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朱崇实.研究型大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9).
[3]王生洪.通识教育:追求大学教育的本然价值[J].中国教育报,2007-
10-30.
[4]方倩琳.高校教学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6-11-24.
[5]关于印发《关于在重大项目实施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暂行办法》
的通知(国科发计字〔2007〕2号)[EB/OL]. http:///ztzl/
kjfzgh/content_883646. Htm.
关键词:创新人才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2-0054-0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2012年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一年,教育部确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以提高质量为主题,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各高校以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重要契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机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水平。但从总体上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重专业技能培养、轻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现象还较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尚需进一步巩同和加强。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1 创新培养教育机制
为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创新教育模式。国内部分一流综合大学创建了专门学院进行试点,如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元培学院,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2006年成立了匡亚明学院等。同时也有一些知名高校创建专项培育机构,突出办学特色,如清华大学1998年起建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创办了高等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建立了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中央财经大学2009年实施未来经济学家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探索无论涉及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都强化了教学革新和科研训练,形成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模式多样、竞相发展、相互借鉴和特色鲜明的总体格局。
2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的依托,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秉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加强基础学科教学内容,夯实人才知识基础,加强了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南京大学在2009级本科生中实施“三三制”模式,即“三个培养阶段”,将本科四年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三条发展路径”,在本科专业教育后可以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和就业创业类三条路径中选择。这些教学内容的调整伴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演进,也丰富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3 加强科研素质培养
科研能力是目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也是公认的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为此,清华大学优化生源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充分调动国内外学术资源,发挥校内几十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资源,鼓励师生开展原创性学术研究,特别是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着力加强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水平。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针对本科生的培养特点,大胆借鉴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优秀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一套完整的荣誉学士培养训练机制,单独编制班级,通过难度较高的课程训练以及课上课下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活动,发掘学生的学术潜质,引领学生进入学术前沿,为学生今后在国内外继续攻渎更高级学位以及创造性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内各知名高校都无一例外地大力加强学生科研能力锻炼,这已经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共识。
4 突出实践能力锻炼
实践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专业知识转变为专业技能的关键阶段,也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着力点应该是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协调发展,突出了专业领域中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突出地位。中央财经大学也将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强调创新创业能力即实践能力在个体知识、能力结构中处于统摄和综合其他诸元素的核心地位。总之,当前各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突出的实践特色,更加鲜明地强调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
应该看到,围绕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的有力回应。是大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但是,创新人才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现实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被贴上“失效”、“无力”、“失语”等标签,在高校整体工作格局中处于“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尴尬境地,这直接导致了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足和投入不够等现象,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这项重要工作中难以占有一席之地,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缺乏科学化教育,损伤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品质和效果。
二、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广义上包括分布于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二、三课堂的学生工作,是提升个体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主要教育手段,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或缺。同志指出:“在科技领域取得成就。不仅要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创新的思维能力、顽强的拼搏毅力,还要有高尚的思想品格。我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就既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又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精神榜样。”可见,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对创新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大价值。“在各种类型的价值形态中,最普遍、最实用的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不同划分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1 社会价值:提供方向,整合力量,净化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其实现社会职能而产生的社会作用和意义。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创新的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思想引导和政治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团结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升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解决创新的方向问题。”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起到激励大学生攻坚克难的整合作用。成长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奋斗的过程不能孤军奋战。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要经受国际化竞争和挑战,更需要时时处处学习合作与共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化解隔膜,促进团结,推动合作。同时在大学生遇到成长瓶颈时,积极的沟通和思想引导能够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激励他们继续前行。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净化校风学风,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引导、激励、规范等手段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积极推动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诚信、上进、开放、包容的良好环境。
2 个体价值:焕发精神,塑造人格,优化品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离开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就会变得空洞无物。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焕发大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动力。我们考察杰出人才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他们不仅具有极强的创造力,更拥有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即创新活动的精神动力。专业教育能够解决能力问题,但不能解决精神动力问题,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建设性作用。主要是通过思想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能力,引起主动思考,激发探索精神。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塑造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往往表现为责任感、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以及奋斗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促进人格养成。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优化大学生的道德品行。高校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自察自省的道德意识,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言行相符、知行合一,而长期良好品行的积淀将进一步促进创新人格的固化。
3 现实需要:“90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
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结构日趋复杂,思想文化呈现多元态势,高等学府也难以成为自我封闭的“净土”,社会对大学以及大学生个体的影响极为深刻,在开放环境中成长发展的“90后”大学生比以往任何一代青年都面临更多的选择与挑战,也更容易陷于迷茫与困惑。因此,“90后”大学生更加需要思想引导、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
林崇德认为,“在创新人才的心理学研究中,需要重视创新或创造性的三要素,即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非智力因素)和创造性社会背景(环境因素)。”川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工作中,教学科研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起着主导性作用。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必需的环境因素,以及创新人才所需具备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所以,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角度,还是从促进“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立场出发,我们都应该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思路和载体平台,促进“90后”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隐含了两个命题,一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新定位为统领进行自我革新。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看似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地扩张”,其实是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内在张力增大和范式嬗变的必然结果,也是符合规律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必然要求。所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势介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也将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包括:培养理念更加包容,创新人才“才”的提升将与“人”的成长齐头并进:培养团队来源更加广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将与专业教师甚至校外实践导师协同培养;课程体系更加开放,启发思想的思政课将与精于一业的专业课合力并举;培养场域更加广阔,第一课堂的教学科研将与第二、三课堂的主题活动相得益彰。
1 创新理念: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创新人才成长的本真生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高度融合的工作,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过分地强化对人的管理功能,这种管理功能的工具理性越是‘科学’和完备,就越会使人的对象化得到加剧。使人与自己的本性越来越疏远和分离。”因此,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大学生的“真实”校园生活,还原个体“成长”所处环境的本真面貌。亦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性把握大学生关注的政治话题。引导大学生的理性成长:学生工作部门要以饱满的人文情怀切实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心理波动及其与校同环境的融合,回应大学生的核心关切,保证大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具备优良的外部发育环境:有条件的高校要逐步引进和培养一支稳定的专业心理学教师团队,扩充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延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开展深度辅导和一对一的咨询,积极开展创新人格培养机制的学理研究与实践探索,对大学生开展普遍的创新型人格教育,为他们成才奠定稳定的心态成长基础。这样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增强其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教育科研活动的交叉性、共融性和互益性。
2 善用团队: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充分参与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改变目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由专业教师独挑大梁的局面,以制度保障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队伍全程参与目标设计、过程培养和日常管理等环节,积极发挥两支队伍在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形成创新人才教育引导的高效集成力量。如西安交通大学已经设立8个本科生书院,突出跨学科和全面发展理念,拥有一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学生工作人员,突出学生自主管理和学生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形成了常任导师、学业导师、兼职导师三支队伍在各个层面发挥着育人作用的全新格局。这就弥补了创新人才培养仅突出科研学术素质的缺陷,实现了高校创新人才培育工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覆盖。
3 开放课堂: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创新人才成长的思想和认知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不仅要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还要重点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安排,不能无足轻重,甚至处于“缺席”状态,要通过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辩证思维、发掘思想深度和点亮创新灵感的重要载体。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进行自我更新。第一是课程内容的兼蓄与教学手段的多样。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生命线,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在统编教材基础上,结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事热点和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吸收整合相关内容,实现课程的本校化,讲出特色,讲出品牌,更好地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明确成长成才的方向与动力;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影响日益加深,Web2.0的“贴身”服务更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较大冲击。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课上吸引学生与课外整合学生的双重压力,教师除了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外没有更好的选择,同时高校应该集中力量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网络数据资源库,并尝试打造优质的网络公开课。第二是授课形式的多态与课外指导的长效。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再同守传统课堂形式,还要创新授课模式,如全校公开课、团队作业和参观学习等形式,打造授课形式的多态化;第二、三课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用武之地,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优势投入大学低年级学生的假期社会实践指导工作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延展思想教育覆盖面,促进大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锻炼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掌握社会调研方法,形象感知科学研究过程,奠定创新人才成长的思想与认知基础,实现与专业学习和高年级专业见习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拔尖创新人才;长板理论;水桶理论;兴趣驱动;资源匹配
[中图分类号] G40-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4?0006?03
国家实力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竞争,人才竞争的核心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拔尖创新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竞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校面临的重大挑战,传统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主要以鼓励学生参加丰富的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通过各种锻炼弥补个体短板的全才培养理念,而没有注重使学生的长处得到发展,核心优势得以加强。学生往往淹没在各种类型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导致学生培养的同一化、平均化,没有拔尖创新人才的产生。如何有效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上海交通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经过在培养机制和教育理念上地转变和实践,在拔尖创新人才育人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在2011年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以团体总分450分的历史最高成绩夺得全国第一名,第二次获得“挑战杯”。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长板”理论,希望能够对高校的拔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长板”理论
相对于长板理论的是短板理论,短板理论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1]。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水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但是笔者认为,最高的木板同样能决定水桶容量,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长板的重要性。
1. 长板同样决定水桶装水容量
水桶容量意指一个人或者团队的总体素质和能力,在现实生活中,人一生当中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应该是静止不动,而应该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时刻在增加或者减少,因此木桶的水始终是流动过程。在这个前提下,长板能够决定水桶的容量,因为把水从长板上流动下去,在长板表面能够驻留水,如果长板足够,那么其表面驻留水的量可能是惊人的容量。
以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为例,他最大的成就是相对论,最强的能力是科学研究,这是他的长板,而个人生活和交际方面是他的短板,根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在爱因斯坦的传记《他的生活与宇宙》中披露,爱因斯坦与妻子的人际关系处理很恶劣,甚至与妻子约法四章,要求妻子为他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并拒绝进行,变相地把妻子降格为佣人。又例如美国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贾伯斯,根据《赫芬顿邮报》披露的《乔布斯传》书摘,比尔?盖茨表达了个人对于乔布斯的看法。“本质上说,乔布斯是个有缺点,甚至连缺点都非常怪”的人,他“要么会说你是垃圾,要么就会试图瞒着你设套”。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也持同样的看法。他称乔布斯是个非常不大气的老板,只要自己不称心,就可以当众羞辱属下。当然,这一切短板并不影响其成为伟人。
2. 集体创新能力取决个体长板
全社会的总创新能力不是由每个人的短板所决定的,因为在团队作战的时代,短板可以被迅速弥补,而集体创新能力的极限取决于个体长板的高度,这才是核心竞争力,无法短时间被提升。爱因斯坦在生活上的短板可以通过其他人来进行弥补,但是他提升了全人类科学技术的容量和创新能力的“长板”却是无人能补。
特别是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而国际竞争中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经济是基础,科技是龙头,能否在核心科技研发上取得优势,决定一国国际地位的高低。大学生作为我国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宝贵的人才资源,其个体在能力素质方面“短板”可以由其他个体来补充,而个体创新能力的“长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拔尖人才,应该力争在创新能力的“长板”上进行重点打造和突破。
3. 长板与短板理论相互不矛盾
短板理论与长板理论并不相互矛盾,尽管人一生当中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动态变化,长板可以影响水桶的水量,影响一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总量,但是短板决定了水桶的漏水高度,同样影响总体容量和社会评价,因此对短板的提升仍然非常重要,短板与长板是相互辩证统一的整体。
每个人之间的天赋、兴趣、智商等方面差异很大,而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特质需求各不相同,任何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因此要根据具体个体的特点来选择对长板的进一步打造还是对短板的弥补。在拔尖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方面,应该重视对长板的打造,因为拔尖科技创新人才在特定领域具有突出的天赋,花过多的时间在弥补短板上面,往往对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没有突破性的贡献。
二、“长板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能力培养思考
【中图分类号】 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009-02
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所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应该具有创新能力。要培养出数量充足、适应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做到正确的引导与教育。笔者结合在高职院校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就新时期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对创新及创新人才的一些理解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具有三层含义:一是更新;二是创造新的东西;三是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绪、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富有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拓工作新局面的人才。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下的基本素质和品格:合格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创新的欲望和探索的热情;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严格、严谨、严肃的科学态度;团结协作的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来取得,各种教学实习、实践环节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在新型的教育发展趋势下,高校不能够仅把传授知识作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人才培养的结果是要教给学生最多有效的“能力和方法”,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具备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大学的学习生涯学会“做事”和“做人”,让他们在进入社会时能够较好地应对各种不同情况的挑战和挫折。
美国高校在上个世纪就对培养创新人才提出了培养目标,包括:一是知识体系的全面性和基础性;二是突出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三是强调个性的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而正是从这种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美国各高等院校通过共同努力和培养,培养出了大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领军人物。表1是美国部分大学培养的精英人才举例。
对于美国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先进性和前瞻性,我国高校在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目标的设计规划上存在“趋同”现象,缺少对创新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具体设计和要求,导致各校在教学改革实践中培养的人才“千人一面”现象严重,缺乏各校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加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2000年高校顺利完成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但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起步相对较晚,在人才的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生产性实训场所的建设等方面都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还没有比较完整、完善的制度和保障机制,使得许多毕业生进入社会后,创新能力相对不足。
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所学校优劣的标准,而创新人才的多少更能显示出一所大学的未来前景。21世纪是信息时代,教育部2012年3月16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各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深入思考、认真实践。
三、加强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举措
第一,高职教育的服务目标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因此,它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在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上下工夫。为此,高职院校应重点强调“创新”,以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加强最新高职教育理念的学习,组织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讨论,加强教育教学的创新活动,打造合理、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融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元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培养机制与氛围。
第二,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院校要坚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有教学模式,深入企业、行业等一线调研,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与企业的要求一致,把职业资格考试逐渐引入正常的考核中,使学生不仅拿到毕业证,还可以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训场所的一体化建设,利用好项目教学这一方法,边讲边练,使学生更快掌握所学知识,加强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通过双方的深度探讨,在双方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建立“厂中校”和“校中厂”,同时加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制定合理、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训教学制度化,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与未来工作相融洽。同时,应保证毕业生有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1.思想观念保守,协同意识淡薄
教育部、财政部在2012年5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明确规定:“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二五’相关行业领域以及地方重点发展规划,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聚集创新要素和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的新优势。”〔1〕但是,现实中地方高校的管理模式仍按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层级体制”的制度原则进行运作。这种管理体系注重管理人员的职位体系与等级架构,并缺乏与系统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主动性。高校行政管理的“机关化”趋势严重,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保守,协同意识淡薄,学校内部协同合作尚可顺畅,但与社会、企业及行业协同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此外,由于受制于传统“本本主义”的影响,甚至有些教育官员及教育工作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协同资源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对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协同整合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性漠然置之。
2.法规政策体系缺位
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是高校协同创新战略发展的“助推器”,可调节协同创新发展前进的速度,而且也是高校协同创新战略发展的“稳定器”,对协同创新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迄今为止,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统一标准仍未出台,国内重点高校与一般地方高校分类实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层级分类标准也尚未出台。此外,高校本身也没有及时出台适合自身特色的实施细则,以致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探索中出现纷繁混乱及各自为政的现象,使地方高校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遭遇发展“瓶颈”,严重制约了国家整体协同创新战略改革目标的实现。
3.人才培养内部协同机制尚未完善
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被视为传统教学工作,缺乏协同意识,人才培养内部协同机制不健全,具体表现在:一是协同育人决策机制不健全。不少地方高校未能准确领会人才培养与协同创新战略关系的实质内涵,教书育人决策机制缺乏协同创新元素。二是内部协同体系存在壁垒。学科专业与教学科研之间存在条块分割,难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协同教育培养。三是人才考核评价机制陈旧。对信息时代人才的考核评价仍沿袭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范式标准,难以准确权衡人才考核“定量”与“定性”的辩证关系,协同育人模式孕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未得到充分重视。四是内部育人环境对外开放程度不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仍局限在“校本培训”的小圈子里,处于自我封闭、自我设计的状态,无法通过竞争机制引进和使用外部优秀的教育资源,共同参与人才协同培养。五是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和实践操作经验的师资力量缺乏,学术型兼技能型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六是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培养的结果性激励偏多,缺乏对协同创新育人过程的行为激励、组织激励和环境激励等。
4.缺乏外部环境的强力支持
地方高校创新协同人才培养的开展和实施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保障。目前,地方高校创新协同人才培养一直存在着妨碍其发展的诸多障碍,外部环境供给力不足是其中之一。政府、企业、行业对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缺乏协同沟通,造成各协同创新主体各自为政、互不配套、难以衔接。原因是,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给予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缺乏整合机制,分解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的各项支持内容、措施,未经科学整合与总体谋划,因而无法有效帮助地方高校推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略。
二、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1.树立全新的协同育人理念
协同创新战略改革是高等教育事业进入新世纪后遇到的发展机遇。借此契机,地方高校要尽快树立全新的协同育人理念,牢固树立“协同育人”的指导思想,逐步建立适应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唤起社会对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高度重视,使新时期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议题。
2.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推进给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则是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法规政策体系。简要来说,此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要尽快制定国家层面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管理规定》,以法律法规等形式确立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法律地位,明确高校、企业及社会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协同育人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合作各方的职责。同时,还应尽快出台配套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分类实施细则,“985工程”、“211工程”重点高校与地方高校应参照不同的标准,实施分类管理。二是地方高校应根据有关法规政策,并结合自身特色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为协同育人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三是应制定完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操作“说明书”,必须通过实际调研和组织专家论证,并根据地方高校现实发展阶段的状况,细化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条例,对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质量、主体责任、协同效益等作出具体规定。
3.完善具有特色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一是坚持推进专业知识教学与实践实习、技术服务、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培养“创业、创新、创优”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全面深化地方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打通学科、专业、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界限,探索建立跨学科专业的研究中心、实验中心和教学中心等教育平台,促成教育资源的共享共用、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模式优化、资源共享等方面的改革,形成以“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优能力”全面提升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评估机制,建立“开放、集成、高效”的协同创新管理与沟通机制,加强完善人才工作的各种长效保障机制。二是探索“以人为本”的培养机制,建立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研究,从而实现教学与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将知识能量转化为技能能量,提高学生主动改造世界的创新意识。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开展个性化、探索性、创新性的协同合作型教育试点,将探究思维引入教学过程。三是要解决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所急需的“双师型”师资缺口问题。地方高等院校要针对重点领域邀请相关企业的专家到校讲课、讲座或指导学生实习,以弥补校内师资在实践实训方面的不足。与此同时,高校的专任教师也要定期到企业行业参观学习及挂职锻炼,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实践操作技能。
4.营造良好的外部支持环境
大学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已成为政府着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取向。实践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过程诸多要素的协同,但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进行多元化的探索。在各种可能的模式选择中,学科交叉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及其关联,以及如何通过交叉学科建设推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性
逻辑上讲,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弄清楚何谓拔尖创新人才。人们不同的视角导致对拔尖创新人才内涵有不同理解,但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宽阔的学术视野,二是创新性的思维品质。其中,宽阔的学术视野是创新性思维品质形成的基础,没有宽阔的学术视野,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形成就没有根基。有学者考察466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知识背景时发现,绝大多数诺贝尔奖得主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哲学与人文修养、既专又博的科学知识结构。“知识背景交叉成为科学家打破习惯思维、扩大创新思维广度、取得原创性成果的源泉”,尤其是20世纪以来,“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既孕育了精彩纷呈的原创性成果,又造就了善于打破学科壁垒,把不同学科理论与方法有机融合的创新性人才”。这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趋势和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近代科学时期,自然科学注重精确实验,建立严密的逻辑体系,科学逐渐分化为精细的专门学科,与此同时,这种分化脱离了对自然界综合的抽象,难以真正认识自然现象内在的联系。现代科学时期,科学的发展把分化与综合紧密联系起来,把人为分解的各环节重新整合了起来。这种背景下,科学研究突破了单一学科认识世界的局限,交叉学科研究或跨学科研究逐渐成为认识世界的主流范式,以致“研究与学术成果在前沿领域与尖端领域的突破,通常涉及不同的学科;现代学术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的复杂性,要求综合的方法与技术合作”。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表明,原创性成果大都产生于交叉学科或跨学科领域,学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多具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这也是交叉学科领域容易产生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原因。
那么,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或者说,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大学要进行怎样的变革?现代大学不仅进行知识创新、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而且更要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新成果、新方法培养人才,通过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知识创新与学科发展。因此,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应该是一体的,人才培养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或学科建设来进行,跨学科、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必须通过交叉学科或跨学科来培养。现代大学学科众多,不同学科的学者云集,适宜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拉力及学科自身发展内在逻辑张力的驱动,要求大学降低学科围墙,打破不同学科领域间的体制性壁垒。一般来说,交叉学科主要源于问题研究的需要和学者学术研究的兴趣,不同学科或学科专家聚集在一起,研究相对于单一学科来说更为复杂的问题,学科之间经过不断推拉与拽扯,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专业化领域和新的知识生产范式。随着交叉学科的渐趋成熟,传统学科之外逐渐分化出人才培养的新专业。从培养目标而言,这些新专业大都具有知识结构的混合型特征。
学科交叉活动涉及不同学科间的合作及组织结构的变革,所以,在大学组织内部,有相当数量的学科交叉活动是以隐性的形式进行的,包括学者间基于问题研究的自愿合作、基于共同利益的小组协作,这些组织大多属于非正式团体,没有固定的组织机构,是一种自发的、持续潜在进行的新知识的生产方式。随着跨学科活动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科交叉活动以及学术创新性成就发生在更具学科交叉意识的学院、项目基地、研究中心、实验室等资源交汇的地方,并且开始建立专门的交叉学科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不仅成为知识创新中心,而且逐渐具备交叉课程开设和交叉学科教育的功能。在美国,交叉学科教育一直是随着交叉学科研究的发展而发展的。可以说,推动交叉学科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知识整合的理念与实践,以及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生产方式是最主要的驱动力。与此相应,大学必须打破传统的单科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更为全面的多学科教育。从根本意义上说,“交叉学科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的整合,其过程是各学科的相互作用,其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作为单科教育的制衡力量,交叉学科建设与交叉学科教育正成为世界各国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二、中国大学境遇: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困境
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面临怎样的现状,如何通过交叉学科建设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都是在新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背景下值得重视的课题。关于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或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不仅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实际上也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中国大学之所以创新力不足,是因为缺乏具有创新思想的拔尖人才,之所以缺乏这样的人才,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科技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可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实际上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标准不同于一般人才,一般人才要求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做事能力,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拔尖创新人才尤其是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要求有较为宽阔的知识视域,因为“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思想往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我国大学办学实践中,单学科设置的组织结构、狭窄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格格不入。实际上,当前学术界对交叉学科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交叉学科建设更偏重于科学研究,主要着眼于学术领域的创新。从较为理想的状态而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交叉学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途径。然而实践层面,无论是交叉学科建设还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都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更没有形成二者之间的协同和互动,中国大学面临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双重困境。
1. 一方面交叉学科建设与发展面临着传统的障碍,另一方面交叉学科建设成果难以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
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大门类科学之间发生的外部交叉,以及本门类学科内部众多学科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交叉形成的理论体系。交叉学科不是学科间的简单相加和有形学科组织结构的调整,学科交叉主要体现为学术思想的交融,以及学科之间思维方式的综合和系统辩证思维的形成。在我国,受传统的观念、理论根深蒂固的影响,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教育都处于单学科体制的边缘地带。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院校合并使许多不同学科类型的高校合而为一,学科专业数量增多了,但由于学科没有实现实质性融合,交叉学科和交叉科学研究有时难有立足之地。即使如此,不能说我们没有认识到交叉学科建设以及交叉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不少重点大学设置了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研究所或研究中心,但绝大多数挂靠在院系,是既无办公用房又无日常运行经费的“虚体”,更缺少跨学科研究的有效保障机制。迄今为止,一些大学交叉学科研究采取的措施都是“权宜之计”,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和系统性改革思路。因此,与认识上的重要性相比,我国大学交叉学科研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职权模糊、队伍不稳、方向多而杂、投入少而散等问题。
具体到研究者个体,交叉科学研究是每一位大学教师都能做到的事情,在20世纪科学发展进程中,跨学科研究已成为学者学术意识的一部分。用跨学科视野来处理学术问题不需要太多的勇气与独创性,但在大学内部用制度化的方式来处理交叉科学研究问题,形成稳固的交叉学科组织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难题。因为“学科互涉从一种思想发展成为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包括其主张、活动和结构,它是对正统的挑战,是变革的力量”,因此交叉学科建设在实践中遇到的障碍与挫折也是普遍存在的。与交叉学科建设的境遇相比,我国大学交叉学科教育更是刚刚起步。目前,交叉学科建设主要局限于学术研究或问题研究领域,相关资源、设备以及研究人员的调配更多地是为了项目研究的需要,交叉学科建设成果没有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的资源和优势,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交叉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没有成功地让学生掌握处理跨学科的复杂问题、复杂情形所需的整合技巧;大学内部组织机构的变革更没有体现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间的渗透与联系,科学研究与教学活动之间的体制性断裂依然难以弥合。这种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有时只是“纸上谈兵”。
2. 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还不健全,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大学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互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是交叉学科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实现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形成交叉科学的研究氛围,必须培养新一代坚持跨学科价值观的研究人员,同时,学科交叉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基本环境。实际上,我国的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具有交叉学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优势与资源,比如,不同学科专家云集,学术思想活跃,科研设备一流。但实践中,大学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还存在不少障碍,无论是本科生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大学的资源配置、教师编制、课程安排、考核评价等,都以相对固化的学科专业或自我封闭的院系为组织单位,学科以及不同学科学者之间有时壁垒森严、沟通交流困难,小型、分散的单学科组织模式把学生限制在狭窄的学科专业范围内,难以吸收多学科的学术营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值得指出的是,单科教育的体制困境没能阻滞大学特别是一些研究型大学交叉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自主性、零星式的探索。一方面是因为实施交叉学科教育、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基本趋势和主要动力;另一方面传统教育结构还有很强的“惯性”,无论是对现有结构的修正还是创造一种新的结构都需要一个过程。近年来,我国大学在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一是设置跨学科课程,二是设置交叉学科专业。然而,这些改革举措大多还囿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变革,或仅限于学科专业结构等形式的调整,实践中仍受到现行体制机制和资源整合困难等制度性因素的干扰。
三、制度创新:构建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提倡交叉学科建设,并不意味着单一学科的终结,也不意味着完全不要学科边界,而是提供一种从不同侧面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氛围。现代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某一门专门学科的研究仅靠本专门学科单科独进的方式可以深入下去”,因此,大学必须承担培养适应学科交叉和交叉科学发展的创新人才队伍。与传统大学组织模式与教育体制相比,学科交叉不仅是学术发展的动力,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变革。现在关键问题是要打破交叉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闭锁”状态,着力构建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协同机制。
1. 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人才培养都要树立大学科意识
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中,无论学科还是专业,其边界都是相对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固定“疆界”。科学研究本质是不断挑战人类未知世界的过程,科学进步本质上是学科知识边界和壁垒不断被打破又不断形成的过程。大学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学科专业不断分化、重组,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不断被淘汰,新的学科专业不断出现,其实质是知识创新在大学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分类上的反映。美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研究证实,学科专业划分不再是不证自明的,情景化的探索重新划分了边界,在拥挤的领域可以进行交叉研究,各种交叉学科专业也在科学研究所进行的知识融合中不断诞生。虽然大学内部单学科组织体系的主导性地位并没有削弱,但由于受到新需求、新利益、新技术的推动,催生出新的课题及看待旧课题的新方法。学生及其老师、研究者与学者共同生活在问题的复杂性既需要特殊技能,又需要整合技能来解决的世界,生活在一个文化边界总体削弱,等级取消、混淆范畴、机构界线日趋模糊的时代。这一过程被称为学科发展的“后现代阶段”,即“大学科时代”。因此,大学科观念应成为大学进行科学研究或人才培养的主导性价值观,具体表现为科学研究、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中破除学科壁垒与资源壁垒,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育,培养学者和学生开放的学术胸襟,使他们从更宽阔的视野看待单一学科的局限性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
2. 为交叉学科发展和交叉学科教育提供制度和政策保障
一般而言,新学科在大学内部得以发展与繁衍取决于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该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合法地位的确立,二是相应的组织机构保障,三是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建立。比较而言,当务之急是确立交叉学科在学科体系及大学学科生态系统中的合法地位。宏观层面,要进一步完善交叉学科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确定国家交叉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专业目录修订要给予交叉学科更多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是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都要鼓励交叉学科的课题研究,建立交叉学科专项研究资助与成果评价体系。在大学组织内部,学校层面要设立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领导机构,负责对交叉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活动进行总体规划和组织实施,建立不同院系、学科专业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院系层面,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组织管理有三种模式与院系发生联系:一是院系层面设立专门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机构,二是单独设立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院系,三是部分研究与教育活动由院系管理,部分由交叉学科研究与教育机构进行管理。具体采用何种模式,需要根据不同管理体制及交叉学科研究和教育活动的任务安排,进行因校、因事制宜的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可采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也可采用上下联动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制度创新针对性强,有助于学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和人才培养;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有助于调动基层院系的积极性,有利于进行交叉学科研究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探索。不管采用哪种路径,行政推动与调动基层学术组织的积极性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126-02
一、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人力资源大国,但并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是高等教育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明显不足。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中大多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在挖掘学生的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方面效果堪忧。因此,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内容。从整体看,我国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不足,有待提高。师生普遍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正确认识,并未单独提出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评价体系,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方法有待提高。
(一)制度问题
1.政治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政府机构调整。但是,由于政策的延展性,我国政治制度还存在高度集权的现象,表现在高等教育领域,则是高校还明显存在行政化,缺乏真正的学术自由精神,高校行政领导掌握科研资源,创新所需的民主、自由、开放的氛围不浓。
2.管理制度。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模式制约和影响,高校对于人才培养存在着整齐划一的模式化倾向,统一授课、统一学习、统一实验,统一考试、统一社会实践,泯灭学生的创造性。在办学过程中因循守旧,或者盲目跟风,不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管理制度有待更新。
3.评价制度。现行的评价制度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分数、考试为指挥棒,评价标准简单、硬性,缺乏灵活性和宽容度。为了应付考试和考级,学生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英语等公共课程的学习,牺牲了在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创新时间。同时单一的闭卷考试,使学生更多的掌握应试的本领,丧失创新兴趣和有效的动力,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师评价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学校的急功近利,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一味追求论文的数量,不仅压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发,甚至会造成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
(二)环境问题
1.社会环境问题。目前,国家正在进行转型,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是,社会整体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科技效益,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有些基础科学领域缺乏创新的动力。基础科学领域的创新,对社会的作用是巨大的,其社会收益也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基础科学公共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使其个人成本远远大于个人收益。其中的差额应由社会负担,但是远远不足。
2.校园环境问题。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形式以学分制为主、以教学计划为准,仍然存在应试教育的问题。在本科四年过程中,大一学基础、大二学专业、大三考证书、大四找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学生更多的在乎专业前景,在乎好不好找工作,而忽视对自己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忽视兴趣的选择,表现了整个学生群体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在校园环境中缺乏创新的氛围。
3.学术环境问题。自由、平等、积极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和提升,但是目前的学术环境缺乏创新动力,在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往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忽视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学术精神的培养,整个学术环境存在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的现象和严谨、客观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思想问题
1.过分看重学历。创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思想。在我国,人们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往往把创新人才与高学历等同起来,认为只有高学历的人才能称之为创新人才。这种思想观念制约人才的发展和培养,学历只是学习的经历,它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能力,更不等于创新力。这种任务学历万能的观点对创新本身就是有害处的,制约其发展前景。
2.过分看重技术。创新离不开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在我国,对于创新,大多认为只有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有了发明创造才有创新,急功近利,过分重视自然科学,而忽视人文社会科学精神的培养。
3.过分看重“出身”。在我国向来重视分数和学校的层次,认为只有全国重点高校、名牌大学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对于学校的层次,我们通常在意隶属关系,也格外重视“211”、“985”,这些院校拥有教学资源、政策倾斜、国家资助力度比较大的优势,所以,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也要优于其他普通院校。很多单位在招聘公告中明确提出要这些院校的学生,社会上任然存在看重“出身”观念,本科是不是重点,研究生是不是重点。我们必须承认国家重点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从层次上讲要更高一些,但不能片面地认定只有重点院校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造成创造性的垄断。
二、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一)宏观层面原因分析
1.政府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不够。由于我国的经济基础决定了我国的教育属于全民教育的形式,主要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部分地区经济不发达,对于教育投入不足,中央拨付配套资金不能落实。部分高校忙于扩大招生规模,扩充基础设施建设,教育经费不足,国家的投入是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为满足办学的需要,部分高校将重心放在获得收入,偿还贷款,忽视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创新人才培养更无从谈起。
2.政府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制度缺位。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主体是高校,但是并不是只依靠高校的力量就能完成的,政府作为制度和政策的制定者,对于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包括政府之间的有效链接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创新人才的体现在与培养的人才具有技术创新的能力,技术创新并不是一种自然或者必然的内在过程,市场虽然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是有时并不充分,技术创新还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外部支持。
(二)中观层面原因分析
1.高校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目前,对于一个高校的评价,往往以学校的科研水平为主,重视学校有高级职称人员多少、高学历人员多少,重视学校取得了多少科研成果、公开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多少篇、承担研究项目多少项、科研经费数额多少等等易评价的数字项目,对于不易统计的教学成果往往不重视。同时,创新人才又是一个不好定义的内容,很难有具体的评价标准,而且取得成果的时间还需要很长时间,在高等教育期间只有4年左右的时间,而一个人的创新思维发挥重要作用或取得显现成果往往要在工作以后才能得到明显的体现,因此,即使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成果也要在很长的时间以后才能显现,也不能计入高等学校评价的系统,提升学校的层级。因而,高校对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
2.高校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系不紧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在高校的管理体系中,明显存在条块管理,教学管理主要负责日常的教学工作,完成教学计划、维持日常教学秩序,完成教学程序。学生管理主要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对学生纪律的约束、党务的管理、学生社团和学生的自主管理等内容。而高校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整体,不仅要发挥课堂作用,课外的时间也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三)微观层面原因分析
1.教师参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不足。目前,高校对于教师的评价考核、职称的晋升标准以科研成果为核心,对于科研的过高要求,挤占了教师进行教学的精力和时间,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因此,高校教师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的动力存在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激励不够。目前,高校对于学生的评价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低年级进行基础课的学习,高一年级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然后就进入了实习和就业阶段,除了进行毕业设计的训练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外,没有进行单独的创新培养的课程设置和专门的辅导,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条件不足。
三、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加大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
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政府对教育作用的重要性非常突出。为了保证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性提升,政府要加大对高校的投资力度,对于人才培养投入专款,并专款专用,以保证资金用于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而不是学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或者偿还贷款。同时,政府有责任维护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环境,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鼓励知识技术创新,重视创新能力的转化速度,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让全社会形成重视创新、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观念,加大创新主体的范围,培育创新环境。
(二)高校要树立创新理念
大学一直是由其办学理念来支撑其自身发展的,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的理念也会随之改变,不断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尤其是当今时代,讲求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学更应该是创新的发源地,肩负重大的、艰巨的、前所未有的社会使命。而我国大学现有的办学理念不足以应对和解决办学所面对的价值和功能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反映出原有的办学理念已经不适应新的社会形势了。高校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高校进行创新理念的宣传和实施,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同时,高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方针,提升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于创新认识的理解和创新培养的重视,对于教师的职称考核,不能简单的以论文数量和成果奖项相结合,将对人才的创新培养水平也作为一个考核指标,增强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动力。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要适当的调整,适当改变传统的应试考试的模式,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掌握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以提升学生对创新培养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秀丽.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2] 杨清涵.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对策[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成人医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成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它以人才培养为方向,以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成人医学教育作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补充和延伸,承担着为社会在职医护人员进行再教育的任务。成人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含医护人员的培养目标、教育过程以及教育评价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各有差异的。
二、我国成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重视学历教育的发展,忽视了专业职业技能的培训。成人医学教育主要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不同的办学形式,成人医学教育的主要培养对象是一些基层的在职医护人员,他们大多学历比较低,临床经验也比较丰富。但是目前的成人医学教育中,学历教育仍然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很多成人医学生接受再教育,主要是为了拿到一张自己所需要的“文凭”,这就是他们学习的首要目的。抱着这种心态学习,导致成人医学教育逐渐成为了一种形式,提高成人医学生专业文化素质和基本技能的目标难以实现。另外,在职医护人员作为成人医学教育培养的对象,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能够适应医疗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在实际的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成人医学教育主要模仿和照搬普通医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认为这些成人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从而过分注重基础医学理论的传授,忽视了成人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所教学的内容难以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对成人医学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无法达到。
2.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脱离社会需要,与行业发展脱离。成人医学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的医护人员,应该采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的人才要充分了解行业发展的基本动态,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应该密切相连。但是就目前现状而言,很多成人医学教育和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对于学校和医院联合办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医学行业的发展现状并不是非常关心,这就造成了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中所教授的医学内容和医护人员的职业需求发生了非常明显的脱节,所培养出来的成人医学人才不符合社会医学发展的基本需求,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学质量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成人医学教育的办学不能实现应有的社会效益。成人医学教育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看培养出来的成人医学生能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当前医学行业的发展进行有效的衔接,这也是创新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3.成人医学教育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专业性不强。成人医学教育,主要采取的是集中面授式、课下自学的教学方式。成人医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职的医护工作人员,面授式的教学形式对成人医学生的专业学习是非常不利的,同时还严重影响到在岗医护人员的岗位调换等。为了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学任务,这些教师往往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把所要教授的知识一股脑传授给成人医学生,根本没有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比较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成人医学教育普遍专业性不强,达不到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
三、创新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成人医学教育对在职医护人员的培训和再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满足了很多基层医护人员的需要,还为医疗事业的新发展培养了许多专业性的人才。面对高速发展的医疗事业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向应用型的模式转变。成人医学教育机构只有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医疗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在目前医疗人才的大潮中精准的为自己找好定位,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满足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
1.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整合成人医学教育课程。应用型人才在医疗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显而易见,成人医学教育机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科学确定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将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指明基本的思路。建立实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符合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对成人医学课程进行改革和整合,实现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和优化。成人医学教育发展的目的,主要分为短期目的和最终目的。加强对成人医学生的职业设计,通过教育再培训,提高成人医学生的职业生存能力,这就是成人医学教育的短期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追求更高的生存价值,实现完美的职业规划。
2.创新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在成人医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针对目前比较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医疗事业的发展脱节严重的情况,在创新成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在成人医学教育中,加强学校和医院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合作,探索能够适应当前医疗发展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成人医学教育单位和其他单位之间进行合作,实现双方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实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普通高校中成人医学教育机构,要对医疗单位所有的医护人员的人才培养资源具有正确的认识,通过彼此之间的合作,把专业文化素质和医学技能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让成人医学生实现学习和实践的双重培训。
3.建设跨学科的综合性教师队伍,改革人才考核机制。成人医学教育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人医学教育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医学生人才培养的成果。成人医学教育机构,要明确定位自身的教育性质,对医疗发展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以及成人医学教育中教师队伍的重要性要具有充分的认识,加强成人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医学专业的基础上,聘请高等医学院校中优秀的具有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来进行授课,还要聘请大型医院的优秀医学专家来作学科的负责人。成人医学教育机构对于授课教师要鼓励他们不断深造,推荐他们到医院进行挂职,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在进行课堂授课时,能够根据医疗行业的发展动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另外,创新成人医学生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创新人才考核机制,大胆革新成人医学教育考核的内容和评价机制。在考核机制上,要集中体现新型人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多元化考核机制,为成人医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
21世纪市场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教育,所以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全民族的发展。艺术设计教育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教育,艺术设计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但在实际艺术教育中,我们必须改变妨碍艺术教育创新发展的旧思想和旧的教学模式,分析影响学生创新发展的原因,找出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有真深远的意义。
二、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情况的现状分析
1.学生的信息技术不足,对现代信息技术了解的不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获取、搜集以及信息加工和利用明显比较薄弱,很多艺术设计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和自认为较好的文艺素养就足够了,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认为是工科学生的事,不能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武装自己的头脑,阻碍了创新能力全方位的发展。
2.教师的教育缺乏创新理念,很多教师不能随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至于有的教师任教几年一直上同一门课,可几年来基本都是相同的教法,学生也都是相同的学法,归根起来,有老师个人的懒惰;也有部分学生缺乏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能力,老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老师不讲,我就不学,也没必要学,跟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一样,殊不知,大学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脱离了主观能动性,还有什么创新可言。
3.学生知识面较窄,在平时的学习当中,比较注重表现技法和风格的体现,并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际技能的提高,近年来,大部分学校意识到学生实际技能培养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中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的课时量,目的提高学生的实际技能,所以很多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陆续开始进行实验室建设。目前市场需要学生毕业即能胜任本职工作,很多学校即使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很多院校实践教学和实际需求是脱节的,不能跟社会进行很好地对接。要改善以上的状况,解决创新教育面临实际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具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经过多方面的考察和研究,本文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创新不足的问题。
三、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
1.信息化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
信息化教育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形态,使教师、学生、教学信息、学习环境为主要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性,目前信息社会人类知识的增长每12个月就会翻一番。我们都知道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Internet的使用是信息化教育最理想的环境,学生们可以在网上获取最及时的新闻报道,查找各种学习资料以及获取更多的灵感和素材,从而能较快地成长为适应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创新教育的培养离不开想象力,而信息化教育正是对想象力培养最好的途径,它能够很好地设立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信息化教育能利用多媒体把图像、声音等很好地融合到一起,给学生创立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教学更加生动,也借此开拓学生思路、激发想象、引发创意火花,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创新教育的培养。
2.教师创新意识的提高是创新教育培养的保证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过程,即以教师的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在和学生一起学的过程中会受到学生的启发,也是教师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意识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自己,具有创新教育的意识,方能进行创新教育的教学。
(1)教师应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教育的意识。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创新教育的培养对于民族未来的重要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个性特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创新人才有较为科学的认定方法,不能片面的认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培养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就是培养高科技人才,而应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
(2)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创造能力。教师应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努力完善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知识更新迅速,教师首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站在专业的前沿,努力完善自己,才能不断更新教育。
(3)培养具有科学的创新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教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对本专业感兴趣,使学生能主动进行创新性学习,成为创新性人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坚持创造性思维训练,在授课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此外,在创新教育中还应培养学生合作、敢于竞争的思想;创新教育同时也离不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新的重要性,给学生提供创新活动的场所和项目,对学生的成绩给与认可和肯定,鼓舞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和知识量的获取
Vocational Colleg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Inquiry
ZHENG Xiaoyan
(Guangdong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0)
Abstract The new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is an important way to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to achieve this strategic objective and the specific work embodies the basic guarantee. Building an innovative country,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to become the driving force of society have previous row. All along, the vocational community colleges are important training base, are responsible for transporting a variety of senior technical personnel for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important mission. It can be said,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is one of the urgent tasks fac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the current innovative vocational talents training, and put forward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目前,社会上普遍形成了这样一种认识,即高职院校主要目标是培养从事一线生产活动的技术性工人,他们只需要按照设计图纸和加工方案操作即可,无需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人与机器设备不同,他们是有自己思想和想法的个体生命,现代社会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只有不断提高社会劳动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才能够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果人才培养缺乏创新教育内容,那么高职教育无异于给机器输入程序,而不是培养有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的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1 ?{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和中职学校有所不同,其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从事一线生产、管理、服务的高级技术性人才。可以说,高职院校大大拉近了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实践性以及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其来说既有必然性,也具有必要性。
(1)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适应现代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迫切要求。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创新、创造、传播和利用的时代,其中创新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并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创新能力不仅包含技术创新,也包含知识创新,创新能力强弱直接影响到一国综合竞争力,决定一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随着全球科技飞速发展和进步,科技化时代对于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大力培养创新人才,不断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才能够赢得长期生存发展空间和机遇。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应对竞争和挑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2)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推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推手。高职院校是社会重要人才培养基地,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后盾。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体制等逐渐无法适应现代人才需要。主要表现为:教育观念保守,学科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教材内容落后,偏重理论知识灌输、创新教育缺失等,这种教育环境显然无法培养出具有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彻底地改变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坚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用科学、现代化的思想作指导,在学科设置、课程设计、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转变,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创新型人才。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推动现代社会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也是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推手。
(3)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核心内容,创新必须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随着学科之间不断交叉渗透,社会工作岗位对人才复合学科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传统高等教育思想影响下,高校人才培养过度强调理论知识灌输,造成理论教学大于实践教学的局面,忽视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毕业生“高分低能”问题十分突出,逐渐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形势。高职院校主要目标是培养一线技术实用型人才,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以致用,激活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毕业生适应就业岗位的能力,在为社会输送“抢手”人才的同时,实现自身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1)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创新教育氛围。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要在高职院校内营造浓厚的创新教育氛围,让全体师生“处处感受创新”。要在图书馆、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创新宣传和教育,培育浓厚的创新校园文化,通过利用环境感染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 具体到实际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媒介,在校园内开展创新宣传活动,将创新精神、要求和思想传递到每位师生,让师生感受到创新的力量以及重要性;教师要身先示范,做好创新教育的“实践者”与“推动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性、灵活性、开放性教学思想和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教会学生如何创新和创造;高职院校还可以争取地方政府支持,通过建设科技园、创新基地等方式,与其他高校共建创新教学基地和创新人才孵化器,不断夯实创新型人才培养硬件基础。总之,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不断地强化创新教育,只有在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才能够不断促进创新教学的实现。
(2)建立和实行创新激励机制。创新要持之以恒的投入和付出才能够收到效果,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让每位师生都能够感受到创新带来的成就感和认同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学习和实践当中去,最终实现创新良性循环发展,不断增强学院整体创新能力。就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来说,学生普遍缺乏成就感和认同感,他们难以突破自己,对创新活动更是缺乏自信,因此创新激励对他们来说尤为珍贵和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动脑、主动思考,鼓励创新,同时要对新奇思想和看法给予宽容态度;在实训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尝试,敢于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思路来解决实际问题,对不同做法给予尊重和包容;在创新竞赛中,要善于采用激励手段和政策,提高学生参与“小发明”、“小创造”积极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科学创新示范和榜样,为学生创新提供“助燃剂”,激发创新热情,开启创新大门。只有坚持不懈的引导、持之以恒的帮助,才能够让创新“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
(3)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夯实创新教育人力资源基础。人才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要想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首先要培养出一批富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教师人才,只有如此才能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基础和后盾。因此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首先,要摒弃传统选人用人观念,要在坚持现有人才招聘方案基础上,不断创新人才引进模式,要将企业技术人才引入到高校课堂内,不断丰富和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比如社会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有丰富的技术人才,他们是行业内权威专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高职学生开展实训活动提供指导;二是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一线,切身参与和感受实际生产活动,不断充实其专业实践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践水平,以达到“双师型”教师要求和标准。
(4)继续推进教学改革,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传统教育以单向灌输为主,带有浓厚的强制性、服从性色彩,容易让学生产生过度依赖性、盲从性和惯性思维,从而剥夺其学习自主性和个性。这种“一刀切”教学管理模式、“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输送的是“机器人”,大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意志和学习热情,使得他们严重缺乏创造力、灵活性和活力。因此,高职院校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制定高职创新教育发展规划和战略,尝试不同教学模式, 不断引导学生强化创新意识和能力训练;以主动代替被动,促使学生主动创新、主动创新,把创新精神与学习结合起来;同时要以创新方向为目标,引导学生时时创新、锐意进取。要实行弹性教学制度、教学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开放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学生学习自主化、教学效果评估多元化,主动实训实践教学,致力于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要逐渐将传统知识灌输式教育模式向创新教育转变,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不断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和思维,逐步完善新人格。
(5)加快创新团队建设,充实创新人才储备。创新实践团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土壤和微环境。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少之又少,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锻炼需要。高职院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全力支持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自主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团队是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成立社团开展创新实践活动。高职院校可以建立两种创新团队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一是以课程为导向建立创新应用团队;二是依托职业能力竞赛平台成立创新技能竞赛团队。例如机械加工专业学生,可以结合课程内容成立机械设计创新团队、新型模具设计团队等;还可以根据企业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成立机械自动化设计大赛、数控模型建模大赛等,通过发动学生积极参与不断锻炼其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在高校的众多学科中,管理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具有鲜明的特征。工商管理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和组织改革,其不断进行各种形式的理论实践创新,这就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之后要直接进入企业经营一线,面对变幻莫测的组织环境,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各项管理实践的挑战。
近年来,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在国内开始受到高度重视,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一次中美两国经济管理类教育现状的调研中发现,美国学生的创新性指标明显高于中国学生,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对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学生对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同。在我国传统的管理教育培养模式下,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被忽视,整个培养过程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体,表现为课程内容设置单一,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通常是以基础知识为中心,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塑造。大多数高校仍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操作模式中,个体之间的差异容易被忽视,个体的创造热情也极易被窒息。大学对于教师的管理客观上是一种让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模式,再加上当前教师劳动仍是一种谋生手段,因此高校教师也很难有动力和热情进行教学的革新。
对于高校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诸多问题,社会各界都在进行反思,如何培养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是当前高校讨论的热点问题。国内教育专家、工商管理类教师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例如改进教育模式、校园文化、教学方法和方式等,这些意见和建议为工商管理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可以选择的方向。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管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什么样的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怎样培养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需要倾听用人单位的诉求,需要倾听已经毕业学生的反馈,他们在实践一线,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要求,提出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建议和要求。
华侨大学是一所开放的国务院侨办所属侨校,上级主管机构及学校历来非常重视创新性人才培养问题,将其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并在切实执行,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也一直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11月是华侨大学50周年校庆,工商管理学院借助校庆校友返校这个时机,采用问卷的方式向校友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参加此次调研的校友来源比较广泛,他们代表各类用人单位提出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建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结论不仅对于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对于国内其他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借鉴意义。
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类人才
从调研结果看,按照李克特量表法,校友(代表社会一方)对工商管理专业人员的交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非常看重,校友认为这些能力非常重要的比例超过了50%。让校友对各种能力的重要程度按照得票多少进行排序,结果是交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专业知识、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说明此次调研是有说服力的。有些结论不完全一致,例如,按照李克特量表法,有47.82%的校友认为专业知识非常重要,即认为非常重要的比重并不太高,处在中等,但按照排序法,它排在第三位。实际上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也并不矛盾,原因在于认为专业知识重要的校友往往把它排在极高的位置。工商管理是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从此次调研也能看出这一点,校友所看重的交际沟通能力、适用能力以及执行能力都是应用性很强的能力。另外,创新能力也非常重要,校友认为创新能力重要和非常重要的比重为100%,也是最高比例。调研结果说明,如果将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结合,工商管理学院应该重点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如果将所有工商管理学院定位为培养理论型创新人才,确实要求太高,又有点不切实际;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比较切合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另外,校友认为工商管理学院在知识和能力培养上比较欠缺的是:抗压能力、创新性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和兴趣知识。这其中创新能力、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又非常重要。这说明创新能力是一种社会需要的重要能力,同时也是工商管理学院目前培养上还比较欠缺的地方,应该重点发展。
三、培养方式的选择
从统计结果看,校友认为,培养方式重要程度的排序依次为:教师带队参加与企业的交流、教师讲授、学生专题讨论、参加创业等计划大赛、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从该结果看,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时也能看出,校友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方式也非常重视,例如,学生专题讨论、参加创业大赛、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都是校友认为重要的培养方式。教师带队参加与企业的交流排在第一位,并且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培养方式,这一方面说明了校友对培养实用性能力非常重视,都很看重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又选择了教师带队这种方式,说明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很看重学院专业教师的参加,这样会提高知识的接受速度,并且有教师指导,与企业交流中获得的知识更有针对性。
四、人才培养需要加强的方向
对于人才培养需要改进的项目上,按照急需的程度从高到低排名前五位的项目依次为:学生的实践锻炼、与企业的交流、创新性课程和实践的锻炼、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其中教师水平和学校的宣传力度,校友认为也有提升空间。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的建议上,归纳起来主要有:注重实践培养,包括培养实践性人才、实践培养要结合职业道德和科技发展、信息管理多上机操作;培养全面型才,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加强英文教学;增加与企业的交流;培养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这说明,工商管理学院今后需要在与企业和社会的交流上增加力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方法、创新性课程和实践安排上进行必要的改革。
五、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举措
1.根据社会的需要,增强实践教学,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
调研的四个部分都说明实用人才的培养是校友们所看重的。这次在调研问卷设计上,为了获得正确结论,我们并没有特别强调创新性人才培养问题,以防止问卷出现引导校友按照我们要求回答的现象。但从调研结果看,校友对创新性人才培养都很看重。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将实用和创新结合,那么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加强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的内容、培养的方式及今后的改革都要向这个方向迈进。从调研结果看,校友非常看重学生的社会实践锻炼,特别是与企业的交流。今后工商管理学院需要结合企业的要求、与企业进行沟通,同时将企业请进来,让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通过与企业实践的结合来加强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学校课外的实践中,创业、创新等竞赛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2.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进行系统性思考
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通过一次课程、几次讲座、一些活动很难实现目标。这种人才的培养要通盘考虑,既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创新,也要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体现创新,还要在实践中体现创新,甚至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创新。因此,学院今后要从多方面加强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