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视觉艺术教育

视觉艺术教育

时间:2023-01-26 04:45: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视觉艺术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视觉艺术教育

第1篇

一、视界政体中主体的看与被看

认知主体作为信息的接收者,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选择充当观看者的角色,但主体的认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单向性的特点,认知主体在观察对象时,自身也是客体观察的对象。不同于文学文本中存在的全知视角,在这一组看与被看的关系中教师和学生的“看”分别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受限视角,学生从观看视觉性资料的活动中获得,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活动中被观察,同时也在观察学生对信息的反应。这种通过视觉建立的交互行为,使这两种角色在教育活动中相互影响、扮演着彼此旁观者的角色。视角受限的朦胧感使得“看”与“被看”的行为似乎具备了更多互动的可能性。看是认知主体与生存世界建立关系的基本方式,我们认识事物、与外界建立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视觉感官实现的。表面上“看”是一种具有自主性的认知活动,主体可以根据自身价值取向来选择观看的对象。自从进入图像化时代以来,人们每天都被灌输各种视觉性元素,在观看的过程中获得视觉的、形成价值观,也是通过观看形成对自身的评价。被看在认知活动中近似于一种表演。认知主体与对象之间存在一定的互动性,就是视界政体中主体对所接收信息的反馈。为了迎合认知主体的视觉,客体会更多地呈现希望被看的内容,并根据主体的反馈信息随时调整,这种互动使得视觉艺术教育具有一定的表演的形式,认知主体和客体在看与被看中相互作用,彼此驯服。

二、平面设计教育中的视觉维度

“单向度”是法拉克福学派代表学者马尔库塞提出的观点,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们缺乏批评社会现实的意识和能力。在课堂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中,教师展示的资料变成了一种“奇观化”的元素,大量的图片、文字和音视频资料积聚,主体观看的内容看似是主体自主选择的结果,实际上观看的对象是经过教师筛选的,体现的是教师希望被观看的信息,此时的视觉走向是受到教师诱导的,即一种单向度的视觉。大量的“奇景”视觉元素被呈现在认知主体的面前,一再被强化的信息传递模式等同于灌输,这种观看使得主体从视觉上接受它、顺应它甚至被驯服。笔者认为视觉艺术存在大量需要被观看的信息,这极易造成视觉教育单向的视觉维度。这些视觉元素不仅仅是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能创造和改变着世界、也影响了个体和民族价值观的实质化的力量。虽然这种单向度是对文化、科学的合理化的态度,但是这种视觉维度会使得认知主体驯服而缺乏创造力,对吸收来的信息只会全盘接受而不会质疑和批判,丧失了独立性和自主精神的特性并不符合视觉艺术教育培养创造能力要求。

三、结论

海德格尔说:“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具有挣脱表象思维的能力。”经历的工业社会的洗礼,在强大的意识形态面前人们学会了顺从和适应,长期的无反抗、无想法的社会生活使得人在感官和精神双方面都更加驯服。当图像化时代到来,人们面对的是大量的信息,顺从与它们只会使人们感到茫然和麻木。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主体的第二向度,挣脱事物的表象,用批判的、质疑的方式去看。提高自我意识是保持主体第二向度的最重要方法,只有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通过认知活动训练主体的“看”与“被看”的能力,以批判、质疑的态度观察认识客体,才能脱离“视界政体”中表象的“架构”,也只有充分挖掘视觉艺术的文化内涵,才能促进人自身的合理发展,构建一个理性的、独立自主的“视界政体”。

作者:杜婷婷 单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2篇

一、后现论及对艺术教育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换的西方社会,主要集中在美国。由于其本身反对规范和约定俗成,所以各领域就后现代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后现代主义反对统一的、连贯的、确定的、权威的解释,不是否定道德、真理、现象等,而是设定多种可能,从多角度思考。其在文化上具有不追求文化思想内涵的深度,只承认文化具有当下的意义并否认继承关系等特点。由于后工业社会的发展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社会现实和大众生活成为后现代主义的关注焦点。后现代美术也打破了生活和艺术的界限,形成了以生活化来融会艺术。[1]这种多元化特征在各种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商业文化、传媒文化、消费文化、都市文化、大众文化)中得到发展和交融,并注重多学科的联构和融汇。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贝尔教授认为:“当代文化正在逐步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2]后现代主义在艺术教育中,青睐于视觉艺术教育,因为视觉图像在不断充斥着社会发展,各种文化也越来越依赖视觉,而我国台湾学者郭祯祥认为:“视觉文化在教育中的功能,这个名词也不一定要有精确公认的意义,相反,正式与非正式的教育中所鼓励的‘艺术’的多元定义,更可能有助于维持艺术的活力,使之不断改变创新。”[3]由此可见,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推动着艺术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视觉文化艺术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研究领域。

后现代思想认为,经验是非线性的个人自我感觉,且意义与价值是社会建构的,会随着时代、地域和社会结构的变换而改变,因此,要接受“小叙事”,允许多种诠释的并存。在复杂的视觉环境里,学生对各种视觉影像重组及重新赋予意义,建构自己的文化符号。后现代课程的特征是注重代表教师和学生的“声音”,视课程为学生与教师互动的产品,学习要同时发生在校内与校外环境中,而且这两种环境中的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是相互渗透的。因此,课程更强调学生要用自我反映的生活经验看世界,这正是学习意义与知识建构的基础。在美国,学科本位的艺术课程往往只涉及欧洲艺术殿堂里的大师作品,忽略了对非西方的、非主流艺术品的学习和不同文化与民族背景的学生的需要。[4]

二、视觉艺术教育中的多元文化

进入21世纪之后,图像媒体对人们视觉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视觉文化”的概念。视觉文化的内涵至今也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而言,其有两个组成要素:一是含有视觉成分、涉及以视觉手段来传递的信息;二是人类的生活经验,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而视觉文化产品,既包括实体的,如绘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摄影、摄像灯,也包括非实体的,如文化现象与事件。[5]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各种视觉影像就是视觉文化的内容,视觉文化的现象是当下社会的重要现象,并具有建构社会与解构社会的双重责任。在当今,信息技术的提高、后现代的张扬、文化交流区域的扩大使多元文化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给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视觉带来冲击。后现代主义的教育观认为,课程内容应该有不确定的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引导我们学习和探究。关注课程的不稳定性、非连续性和相对性,以及分体经验相互作用的复杂性。[6]而当今的美术教育教学正体现出了这种“不确定性”,只给出课程标准,不固定课程内容和课程形式,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从多方位、多角度研究当今的美术课程。本文以后现论中的视觉多元文化为基点,通过艺术教育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

多样性文化是艺术教育的巨大资源,应该充分利用世界上的各种传统艺术,如戏剧艺术、服饰艺术、视觉艺术等,为了解我国和其他各国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多样视角。重视多元文化观的视觉艺术教育,就要使学生了解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自己的特征、独特的贡献和发展规律,提倡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国际化视觉领域中继承、尊重和创造多样化的美术和文化。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各种价值观、文化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改变和影响着学生,而他们则影响着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要结合我国学生艺术教育的现状,认识到艺术教育的核心点应在国家教育宗旨基础上调动本土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结合学生身心发展,并为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更持久的传承,建构有未来意义的学生视觉艺术传承模式。

三、开发本土综合艺术文化资源、提高学生民族文化教育意识

当前,在推进视觉综合艺术教育过程中,艺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艺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艺术学习不仅是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也是一种文化学习。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吉林省省会——长春市,其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在国内经济、教育等发展方面均可定位为中等发达省份,也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具有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其自然、社会、文化资源有很大的挖掘潜能。本土文化资源是当地人们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积累和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他们耳濡目染的最熟悉的事物。其是在当地特定的历史、宗教和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是当地人们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长春本土文化艺术课程资源是指具有长春地方特色的资源,是长春本土艺术课程和中小学学校艺术课 程内容、教学活动与艺术课程评价的资料来源。随着新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开发整合为课堂教学,带来一种崭新的文化教学理念。

开发本土艺术文化资源必须具有代表性,具备视觉审美价值,如长春皇宫博物院,主要建筑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砖木结构建筑,又有欧洲哥特式楼房,还有东洋式殿阁,充分显示出的殖民地色彩和皇帝的傀儡性。学生在参观皇宫博物院过程中,既享受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真谛,同时也认识了艺术品的生成背景和蕴藏的文化历史。又如拥有20年历史的长春电影城,也是有益于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资源,其承载着独特文化特色。电影城内的电影历险宫、电影配音馆、电影艺术表演馆以及采用现代声、光、电技术和影视表现手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予学生视觉冲击力,学生通过参观电影城内景观或美术教师运用影像与图片教学,可大胆运用这种文化资源与学校美术课程结合起来,在美术课堂创造出地方美术文化资源艺术作品。[7]依据这些独特建筑的造型,均衡的构图、和谐的色彩、古朴的风格以及这些建筑与建筑力学、艺术审美、民情风俗之间的联系,可以设计出更加丰富、具有个性、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艺术教学课例。

利用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已成为优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主要涉及内容为:1.通过后现论中所涉及的视觉艺术图像、故事等资料揭示本土文化资源所映射出的当地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价值观;2.本土文化资源的功能、形态、色彩、材质及制作方法的分析;3.本土文化资源的教育功能和课程整合;4.本土文化资源的教学案例和课例;5.地方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当然,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并不限于上述内容,需要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结合自己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课程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让他们体验到本土文化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让学生享受到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乐趣,提高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本土文化意识。诚然,我们不能排除艺术作品除了具有视觉冲击力以外还有空间、触觉等方面的刺激。

综上所述,艺术课程不仅是学习审美、创造的课程,也是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图像与影像直接感知、认知发展艺术思维,感悟个人思想与情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艺术课程。而这一课程提倡的是以后现论为思想基础,以适应本土化视觉文化时代的学习方式。总之,在视觉艺术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新的艺术思想和艺术理论接踵而来,要在学校艺术课程中导入本土化视觉艺术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会鉴赏,突出视觉艺术的能动性。艺术教育者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理论与当代视觉艺术的关系,还应该让他们借鉴前人的方法,创造自己时代文化背景下的视觉表达方式,以新的理论思想和视觉方式创造新文化。每一个时代,因不同地域的文化背景,视觉表达方式也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形式,在面对多元的视觉文化艺术作品时,要引导学生辨别精华和糟粕,培养其审美能力与批判精神,以视觉艺术和教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相辅相成,学校综合艺术教育将成为传达文化价值的使者。

(注:本文为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研究项目“后现论与本土化视觉艺术教育综合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GH12011)

参考文献:

[1]齐凤阁,周绍斌.外国美术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Paul Duncum.Visual culture:Developments,definitions,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J].Studies in Art educatin,2001(4).

[3]郭祯祥.视觉文化与艺术教育——台湾地区实施“视觉与人文”课程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04(5).

[4]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挑战的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陈美.传统方法培育的美术教师能教好当代视觉文化吗?[J].亚太艺术教育学报,2004.

[6]尹少淳.后现代主义的艺术观和教育观[J].中国美术教育,2004(5).

第3篇

在幼儿园里,视觉艺术主要表现形式有绘画、折纸、泥工、手工作品等。那么,如何利用视觉艺术这一手段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发挥每个幼儿的能力和创造热情,认识自身价值,引导儿童去发现美,并形成对这个世界至情至理的美感,形成完善而健康的人格,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呢?那么,在幼儿进行视觉艺术活动中就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的发展:

(一)培养幼儿对视觉艺术的兴趣,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情趣。

视觉艺术能促进幼儿审美能力,视觉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主要形式内容,要让幼儿在视觉艺术中受到熏陶和享受,首先要培养他们对视觉艺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扩大视野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动力,幼儿对某样事物有了兴趣,就会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以视觉艺术手段去陶冶幼儿的性格、情操、培养高尚品德,启迪智慧,训练幼儿敏锐的感受和反应能力,促进幼儿对视觉艺术的兴趣及身心健康发展和培养幼儿审美能力。视觉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是幼儿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基础,幼儿学会了绘画、折纸、泥工、手工作品等就能感受到美,幼儿对视觉艺术的喜爱,激起学习视觉艺术知识、技能的积极性,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通过观察使幼儿去感受与欣赏大自然的色彩,姿态和意境美,幼儿有了心中的千姿百态的外界事物,才能发展自己的美感,如上绘画、手工、欣赏课时,教师要在幼儿面前展示美好艺术形象,让幼儿欣赏,教师画的范例,不但要直观性,而且要讲究形象、美色、彩美,只有这样才能较快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为儿童创设一个充满艺术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美的感受性得以深化,演化为自身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与表现,并通过各种不同的艺术活动,使幼儿把自身对美的体验和真实情感倾注在艺术创作之中,从中体味现实生活的美好,这种创造对幼儿来说是很快乐的。

(二)使儿童个性得到自然发展,幼儿可通过视觉艺术来表达个人的感受。

赫伯、里德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启发培养人的个性,顺应儿童自然本性的发展。”幼儿通过视觉艺术这一形式来表达个人的感受,从中体验到快乐、成功、确定自身内在的本质和价值。视觉艺术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自我表现的最佳形式。教师应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利用现有的课程,创造性的教学形式,在尊重幼儿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尊重每一幼儿的这一权利,并给予被承认的快乐。使儿童增进自我了解,自我肯定从而促进其自我成长。将来的社会是个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所有独具个性的美的艺术和文化将在这里获得展示,达到融合。因此,美育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鼓励儿童拥有自发的艺术倾向和创造。正如罗恩菲尔德所倡导的:“让儿童以异于其他人的方式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以此树立自我表现的信心。”

(三)挖掘幼儿的视觉艺术创造潜能,培养创造能力。

艺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多少职业艺术家,而在于利用这一手段启迪儿童成为他人艺术的欣赏者和自己艺术的创造者。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创造,21世纪更需要富有创造性的人才,促进科技的日益进步,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为美好。而人类社会也正是遵循这一规律更高一层次的向前发展,这是教育的总体目标。

每个幼儿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孩子们喜欢敲敲打打,搓弄着泥巴,堆砌着沙堆,趴在地上涂画。对各种各样的形与色有着浓厚兴趣,他们总是忘我地投入。发展儿童在视觉艺术活动中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的主要方法:

1、是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丰富多样的材料。

2、鼓励他们把想到的和感受到的,自由、轻松、愉快地进行表现。

3、在这一自然而然的过程中使幼儿的创造性逐渐丰富。

4、切忌用成人的模式去教导、要求幼儿。急于让幼儿学会写实地表现和掌握技能是不可取的,而应顺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

视觉艺术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感兴趣的快乐的游戏,一切教育的概念都应立足于这个现实基础之上。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当幼儿感到需要时,教给他们一些视觉艺术的知识和技能,这将会有助于幼儿更好地进行创造活动。

(四)完善幼儿的人格?,提升幼儿对美的教育。

未来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是世界教育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教育应面向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幼儿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育的目的不是用世界准备好的知识观念去教导幼儿如何接受,而是如何使幼儿成为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个体,具有自主的人格和自由追求生活的理念。视觉艺术活动为幼儿真正人格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其中意义上来说,视觉艺术活动的实质就是人格化的过程。在视觉艺术活动创造的实践过程中,包含了幼儿对美的事物的感知、领悟,以及把这一体验赋于自己的热情和生命加以描绘,从中领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使真、善、美的熏陶得以人格化。正如马克思.德索认为的那样,幼儿创造视觉艺术活动时,决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写,而是表现一个整体的世界,它是幼儿的一种内部语言,幼儿经常借助这一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美好的愿望,泻泄愤怒,流露忧伤。幼儿的视觉艺术创作就像一面镜子,明明白白地映照出他们的思想和心态以及对我们这个现实生活的感受和看法。

我们应正确地把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实质,敏感地找到教育的定位点,不要以成人为中心,总想试图教给她点什么,那些刻板的模仿和干扰,只会使幼儿变的小心翼翼而带有功利性地去迎和成人的意愿,从而失去自主的人格。教育应顺应幼儿这种天真活泼情感的表现,使幼儿成为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这也正是幼儿发自本性的人格化的需要。

第4篇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省内同行和部分艺术考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吉林农业大学的视觉艺术学院教学理念新,管理制度严,老师责任心强,教学质量好,如果不图名气,想要学知识,那就报考吉林农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这就是口碑。这就是吉林农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在外界的影响。

艰难起步 展希望之帆

培养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是教育工作者最为重要的使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拥有健康的人格和智慧的人生。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2001年是吉林农业大学高职学院设立艺术设计学专业的第一年,尽管在招生考试前做了精心的准备工作,考试当天却只有1人报名。每当谈到这件事,李文成总是微笑着说:“这个经历也是一种财富,它时刻告诫我们要把困难理解为‘超乎想象’,认真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行动才是对理想最好的回答。万事开头难,虽然当时只有1个学生报考,但是让我们看到了在农业大学办艺术教育的希望。”2001年艺术专业只招收到9名学生,其中5名同学是由文理科考生调配过来的,毫无绘画基础。起初同学们对农业大学办艺术专业不信任,没有信心,情绪低落。在这种情况下,李文成院长带领几名专业教师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沟通,教学上认真负责,管理上严格要求。生活上细心关怀,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在创立艺术专业的几年里他每天都会出现在学生的课堂里,随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农大的艺术教育。科学的教学方法,细致的人文关怀,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灵性。在他的培养下,当年毫无绘画基础的同学,在专业学习方面取得了令人不可置疑的成绩:他们的作品有的在省级美术展览中获奖,即使是课堂习作也能达到美术院校的教学要求。李院长经常说:“热爱大于责任。我热爱艺术,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更热爱我的学生,为了热爱的事业我会乐此不疲。”这不仅是李院长从事教育的信条,也是他做为教师的行为写照。为了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李院长聘请了国内艺术院校一些志同道合的知名教授共同创造吉林农业大学的艺术教育事业,在艺术专业成立的头3年里,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他每天开着自己的车接送这些外聘教师。他的一言一行在省内的高校同行中赢得了赞誉,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关注农大的艺术教育,为视觉艺术学院的发展提出了诚恳的设想和建议。几年来,在李文成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同心同德,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克服了办学中资金匮乏、设备紧缺、人员不足等因难,使学院走过了艰难的始创阶段。

尊重艺术规律 兼顾市场需求

艺术教育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一样,都有着自身教学的系统性和规律性。视觉艺术学院并没有简单的模仿、照搬现成的教育模式,而是经过反复的论证,制订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不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保证教学质量;创新课程设置,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承上启下,注重能力,学时合理,重点突出”的原则安排课程结构;实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推敲教学大纲,教学有章可循,建立档案制度,保证可持续发展。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4次调整,使其不断完善。李院长总结学院的教学得失,提出了“夯实基础,鼓励创新,完善人格”的教学理念。他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从严把握人才质量关,视觉艺术学院率先实行教师考核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考核项目由最初的单一考核专业基础技能发展到考核应聘教师的基础能力、专业水平、文化素质的综合考核,并在招聘新教师的考核中弱化学校门第和学历的偏见,注重实际水平和能力。他认为一个教师人品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将会影响到考入视觉艺术学院的每一个学生,也会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只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才能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准。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教育的关键是“找准定位、面向市场、适应就业、以人为本、按需施教”。设计领域人才既要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又要兼顾社会对人才使用的要求。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创造力,把基础能力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就业竞争和适应社会应变能力中,以良好的基础能力为后盾,以较强的综合素质为契机,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金石砺炼 成绩斐然

李文成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学院的发展和教学上,为此耽误了他自己在艺术上的进一步发展的宝贵时间,做为院长他甘做教师和学生的铺路者,却从来没有为自己争取一点利益,他与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距离,不摆架子,平易近人,为青年教师争取艺术创作和学习交流的条件,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支付参展费用,在他的鼓励下学院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并取得了好成绩。

近年来学院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展览40多人次,其中入选国家级4人次,5件作品获得省级奖励。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作品50余件,10余篇。承担的吉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已完成90%。学生作品多次参加各类展览并获奖。其中2001级民间美术专业吴庆建的陶艺作品《渴望》获吉林省青年美术展览二等奖;2003级商业广告专业学生盛家林的设计作品获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优秀奖;在全国大学生设计大赛吉林赛区选拔赛中,学院多名同学获奖,其中获得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2人,优秀奖3人。在首届吉林省设计高峰论坛暨全省高校大学生设计大赛中,有5人获得一等奖,4人获得二等奖。在全国核心期刊《艺术教育》2005年第六期上发表学生基础课作品16幅,在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美术》2006年第一期上以40个版面的篇幅发表学院教学论文和作品,主编徐恩存先生以一个亲历者的角度撰写了评价文章,对学院的艺术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2006年5月在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年会上,中央美术学院乔晓光教授在他的报告里,对吉林农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设立民间工艺美术专业的深远意义和学院的艺术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吉林农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的艺术教育在国内艺术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学院成立的3年多时间里,共收藏学生优秀作业200余幅,在这些作品中,很多可以代表现在国内艺术教育的学术水平。目前学院生源充足,在校本科生已达307人,社会对吉林农业大学的艺术教育认可率高,在已经毕业的两届学生就业统计来看,就业率达到100%。

目标――与国际艺术媲美

为了开阔师生的视野,更多的了解外部世界,同时也向外界介绍视觉艺术学院

艺术教育的发展情况,学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先后应邀参加了“2003年联合国教课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延川年会”,“2004年上海平面设计艺术研讨会”,“首届吉林省艺术设计高峰论坛”,“2006年联合国教课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年会”,今年3月,日本岩手大学组织教育学部访问团来农大进行了为期5天的工作访问,对吉林农业大学的艺术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表示愿意与学院在多个领域进行合作交流。2006年9月,世界著名艺术学院法国巴黎国立高等装饰美术学院资深教授米赛勒女士应邀来学院讲学,艺术沟通心灵,交流使双方彼此增进了了解,米赛勒女士表示一定把她亲眼见到的视觉艺术学院介绍给法国的同行,并希望通过她的努力架起艺术教育的桥梁。通过会议和学术交流打开了学院与外界的大门,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时也坚定了学院创办高水平艺术教育的自信心。

自2003年以来视觉艺术学院第一志愿录取率均为100%,文化课高考成绩2005、2006连续两年位于吉林省高校艺术类前列。生源基数的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李文成院长和他的同事们为视觉艺术学院规划出了宏伟的蓝图,在下一个五年计划里学院将科学合理的增加1-2个专业;申报硕士学位授权点;有选择的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深入地打造吉林农业大学视觉艺术学院这个品牌及其社会效应,力争成为吉林农业大学招牌学院;继续巩固视觉艺术学院在艺术教育领域已经取得的地位,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勇于进取创新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在完成教育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的同时,为吉林农业大学的做大做强,为艺术教育的改革创新写下更加浓重的一笔!

视觉艺术学院从荆棘中一路走来,他会沿着一条鲜花铺就的坦途走得更远!

第5篇

【关键词】现代视觉艺术 创造性思维 现代主义设计

一、艺术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界定

创造性思维是以创造人类主观思维活动中并不存在的事物为思考目标的一种思维活动形式,也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基本思维手段;它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是各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心理学家泰勒将“创造”思维分为两个不同内容和不同复杂程度的层次:一是基础性的即兴式创造,另一种为革新式创造。“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思维以不同形式做多方面的运动,从不同角度展开想象,提出问题,将各方面的知识、信息、材料加以综合运用。艺术的创新思维是高效综合运用和反复辩证发展的思维过程”。

二、现代视觉艺术创造性思维的源起和表现

创造性思维是现代视觉艺术发展的直接智力动因。它同时受到社会、科学等各种文化成果的影响。每当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变革时,人们的审美就跟着发生变化。每当有科技理论和思想有了新的内容时,人类在艺术领域就会有新的突破。长此以往,艺术和人类社会生活、科学、思想等各个方面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其中,现代视觉艺术是20世纪的一个重要文明现象,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扩展了人类的视觉体验,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设计、摄影等各种艺术方式,在短短的100年中,几次经历大的变革,而每次的变革都是对前人成果的继承和极大推进,其中在艺术思维上的创新变化最为明显。

1.现代视觉艺术产生和突进的动因

19世纪是个蕴育思想的世纪,随着工业革命推进社会大发展,在当时科技发达的欧洲涌现出多位大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们思考着人类的本质和去向,探索生命的真谛,为现代视觉艺术的产生创造了思想的土壤。自然科学发展也同时为现代视觉艺术的萌发创造了物质条件。光学、化学等材料学的进步直接刺激了现代艺术形式的诞生。

20世纪也是现代视觉艺术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的世纪。前卫的艺术思想和风格流派走向传统的反面。科技发展有利于生产的进步,效率的提高又丰富了商业的繁荣。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设计成为利用视觉艺术手段最为成功有效的例子,20世纪也可以称为设计的世纪。设计的巨大成功同时又反作用于视觉艺术在新领域的拓展,艺术方式成为表达人类情感的有效手段。

2.现代视觉艺术的发展概况及表现

现代视觉艺术体现了强烈的颠覆性,以往几百年都岿然不动的审美和艺术风格却在短短100年中被不断地否定,以往大众接受和认同的传统审美意识被彻底打破。艺术家在自我意识的释放中把个性和艺术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由于历史和科技发展的原因,现代视觉艺术基本上是以西方的现代艺术史为主体内容。从19世纪印象主义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极少主义为止,整个西方造型艺术就是视觉、知觉、语言系统的演变进程,不间断地进行着艺术的革命。现代主义视觉艺术流派包括: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艺术、达达派、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极少主义概念艺术等形式。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国际性、实验型、反传统、形式化、追求自我和新秩序的建立,以及结构的条理性。

艺术作为人类精神和社会的产物,必然会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后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生存危机和人格的扭曲使艺术家敏感地发现“重新发现和表现自然的人性”和“对人类面临的本质问题的关注”成为艺术思想新的共识。后现代艺术包括:新绘画艺术、多媒体艺术、集成艺术、装置艺术、影视艺术、照相艺术、观念艺术、环境艺术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为:复归民族意识、地域性,复归传统;多元共存和差异性、多向度、多样化;复杂的折中和不确定性、亲近自然、承认大众文化、打破公式等。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与升华,其深层意义在于:它是人类对精神解放的期望。重新发掘人的潜能,发掘人类的文化智性,在此艺术被赋予了新的使命。

3.创造性是现代视觉艺术的本质特征

视觉艺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经过了若干次否定之否定的前进。从对于艺术本体的关注到对于艺术对象以外的拓展,从传统的表现方式到多元性、多样式、多角度、多维度的形式突破,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创造力、创新思维成为20世纪发展的代名词。创新带动了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也更新了艺术家的创作主题。高科技多媒体艺术更加激发了艺术家的灵感和创作热情,新兴艺术形式和作品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艺术形式向多元和多向度扩张,各种有效的方法被艺术家拿来表达各种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三、艺术的创造性思维推动了现代视觉艺术和现代设计在互相促进中融合发展

现代设计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过程,它同现代社会工业化大生产和现代生活密不可分。而20世纪最重大的发展和突破则无疑包括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对于当代设计的认识和了解,特别是对于后现代主义的了解,应该是建立在对于现代主义认识和透彻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现代主义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不但深刻影响到整个世纪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同时对本世纪的各种艺术和设计活动都具有决定性的冲击作用。在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和环艺设计等现代生活的诸多方面,艺术向现代工业和商业领域延伸,许多重要的设计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和教育家,如米斯梵得罗、格罗皮乌斯、佛兰克赖特、李西斯基、盖里等大师,他们在西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构筑中起着关键作用。

现代设计发展到今天,一些超前卫设计作品走向概念性,这些作品弱化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强调作品的独创性和艺术语境。从形式上看,我们很难分辨这些超前卫设计和一些后现代装置艺术的区别。随着电脑的发明和图形制作软件的使用,结合数字摄像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设计师开始把设计和艺术搬上荧幕,从小小的电视广告到网络游戏再到投资数亿美元的科幻电影,艺术和设计完美地结合创造了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商业和视觉神话。电脑成为这些艺术家和设计师思想和灵感的主要创造平台。20世纪是设计和现代视觉艺术相伴而生的世纪,就像一个双腿行走的巨人,一条腿是现代视觉艺术,一条腿则是现代设计艺术。我们无从判定孰先孰后,人类文明在这个“巨人”的带动下步入了辉煌的21世纪。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葛鹏仁.西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0.

[3]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

[4]董占军.外国设计艺术文献选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第6篇

关键词:创造力;比较研究;小学美术教育

一、国内外文件

1.国际文件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6年3~6至9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了主题为“为21世纪营建创造力”的世界艺术教育大会。在这次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艺术教育路线图》中明确指出要开发孩子的个体能力,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而美术提供了发挥想象力的环境和动手实践的机会。

2.国内文件

在中国《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并要求“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研究对象

在《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对“创造力”的定义是:运用材料、技法、过程、要素和来创作视觉艺术作品;变通、流畅地产生独特、复杂或精致的观念。除了教导技术之外,更要鼓励独立的思考、自发性和创意来培养艺术才能和创造力。

三、创造力的定义

创造力是积极主动想象的过程,通过这一内在思考,结合实际的动手制作,能产生带有个人主观想法和反映个人思考的原创性作品。创造力是手、脑、心集体作业的体现,发散性思维可以看做是它的一个构成部分,创造力不单单是个人的认知体现,也可能受到外界的影响或刺激进而产生微妙的变化。

四、中美教科书的异同之处

1.相同点

(1)教学内容丰富

从两国教科书的内容看来,并没有孰优孰劣的情况,都包含相当丰富的内容;绘画的主题也同样很广,从描绘身边的事物到联想遥远的未来;也都鼓励学生使用各种不同的美术材料来创作丰富的画面。

(2)注重基础知识

无论是在中国的美术教科书中还是美国的视觉艺术教科书中都出现了以“点、线、面”这样的知识点为中心的单元课程,在色彩的学习中对“冷色、暖色”以及“三原色”这些最基本的美术概念都以最详尽的方式编成课例。

(3)重视创造力的培养

从中美两国的美术视觉艺术教科书上可以看出:无论是中国式的“对手形的联想”还是美国式的“图画工作室”,都是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的的课例。

2.不同点

(1)教学内容侧重不同

在美国的视觉艺术教科书中出现了相当数量的现当代的绘画作品,相比之下,中国的美术教科书中这部分的内容就比较缺乏。另外,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的小学美术课例中有较多撕纸拼贴、综合材料这样比较先锋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中国的课例中较多的是对手绘的要求,也有较多类似于手工和拼贴之类的课例,但是在难度上与美国课例存在一定差距。

(2)教科书排版

排版很容易被忽视,但是美术教学本身就贯穿着审美能力的培养,经常被翻阅的美术教科书的美观度值得重视。在排版上,美国的教研书很简洁,没有因为图片多了而过于凌乱,或者文字多了太过呆板的情况。中国的美术教科书在排版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3)想与做的差别

在对比了中美两国的美术视觉艺术教科书之后,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两国对于美术学习的诉求不同。通过对比课后的作业要求以及书本中的作业范画,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的美术学习对学生的画面美观、画面完整以及表现手法等有更加强烈的要求。而美国的视觉艺术的作业更加侧重于学生们“想”的部分。

(4)学科间的融合

美国的小学视觉艺术教科书比较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贯穿运用,并且要求学生将他学科的知识运用到美术学习和创造中来。而在中国的美术教科书中,却很少出现类似的课例。

五、中美小学美术教学对比的反思

在思考、联想、想象以及设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无穷创意,激活学生们的创造潜能。从教学设计和实际实施的结果来看,关于创造力培养的必要条件为:学生需要充分的思考和构思的时间,以提问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充分体现出美术教学中格外重视激发学生创造的精神。

参考文献:

[1]约翰・马赫尔曼.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刘沛,译.北京:北师大出版社.

[2]柯森.当代美国中小学课程概观[M].1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8).

第7篇

关键词:艺术教育体系 音乐教育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98

艺术教育属于美育的范畴,是意识形态的教育,是一种自由的,感性的人格教育,艺术教育主要涵盖了音乐,舞蹈,戏剧和视觉艺术四大类别。而在这四大类别之中音乐艺术又以其独有的特性和特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从音乐艺术与艺术教育体系中其他三类艺术的关系来看其重要性

艺术教育体系主要包含了音乐、舞蹈、戏剧、视觉艺术等四大艺术类别。音乐艺术与其他三个艺术类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以其独有的特点对其他三个类别的艺术起着引导、促进和补充的作用。

1.1 音乐与舞蹈艺术的关系

音乐和舞蹈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们的起源都非常早,非常广泛,而且是很富于群众性的艺术。人类从原始形态起就把歌、舞、乐融为一体,在舞蹈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音乐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和引导的作用。音乐在舞蹈中不仅有完成舞蹈作品艺术形象的作用,而且对揭示其主题思想其重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舞蹈表演者的情绪变化,要通过音乐来体现。舞蹈的形体动作必须与音乐的速度、旋律、节奏等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才能展现出舞蹈的魅力,表达舞蹈自身深刻的思想内容。要想塑造舞蹈艺术形象,都必通过音乐才能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也只有融入音乐才能淋漓尽致展现舞蹈艺术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在我们平时的舞蹈教学当中,也是离不开音乐的,音乐可以规范、协调、统一舞蹈者的动作以及调动舞蹈学习者的情感,能够开发学习者的思维,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使他们能深层次地去感受舞蹈艺术,使舞蹈者的动作更富于感染力,从而增加她们的艺术魅力。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舞蹈和音乐的关系理解为一种“鱼水关系”。

1.2 音乐与戏剧艺术的关系

戏剧艺术是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的,一是戏剧文学即剧本;另一个是舞台表演艺术。戏剧艺术与音乐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戏剧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并且与其他的艺术门类不断地相互交织和融合。戏剧艺术在当今社会的涵盖范围比较广泛,几经发展成为一种综合了语言艺术(戏剧文学剧本)、造型艺术以及音乐、舞蹈、灯光照明等各种艺术样式的综合体。音乐又以其独有的特点,从人的听觉作用于人体,使人的内分泌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人的心理、情感的变化,使人在敏锐程度和感知能力上也会提高。音乐的这种特性能够帮助戏剧艺术完成对戏剧人物的塑造,对戏剧氛围的烘托,增强戏剧艺术的感染效果和感染力度。

1.3 音乐与视觉艺术的关系

视觉艺术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直观形象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实用装饰艺术和工艺品等。这是一种狭义上的定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艺术不断的交织融合,现在的很多综合性的艺术种类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也可以是视觉艺术的一类,例如影视艺术。我们可以从最能体现视觉艺术特性的绘画艺术与音乐关系上来看:音乐是时间艺术,诉诸于听觉,绘画是空间艺术,诉诸于视觉。音乐是一串串的音符堆砌而成,绘画是以各色颜料涂抹而成。一个是以运动形式来表现世间万象,用意境来填充时间;一个是把生动的情景和状态凝聚在一瞬间,把形象展开在空间里。音乐以擅长于“描情”,表达人的心灵;绘画以取胜于“状物”,表现事(人)物的造型。但它们共同一致的特长,就是能把艺术家心灵深处最微妙复杂的情绪变化和对客观事物的感受表达出来。

由于受心理学通感及联觉的作用,音乐与绘画早已互相渗透,交融在一起,并互相影响对方。音乐的曲式结构,可以和绘画的构图相对应。旋律与节奏原本是属于音乐的概念,在绘画及空间造型艺术中却被广泛应用。比如,我们会用富于“韵律”来形容建筑物的布局节奏,用“流畅”来形容人物的线条等等。可能是绘画太过“寂寞”了吧,所以画家们都喜欢让色彩“动”起来,像音乐那样“响”起来或者“奏”起来。摄影术发明至今才不过百余年的历史,我们熟悉的作曲家都没有拍过照片。我们今天在保留的书籍和图画上看到的历代音乐大师的尊容,是要感谢古典派画家安格尔和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阿等人了。由于他们爱好音乐,又是同时代音乐大师的知音。和这些音乐大师长期的朝夕相处,大师的音容笑貌早已印入他们心中,所以经他们的妙手画下的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的肖像才会那样的传神,栩栩如生,让乐迷们爱不释手。这个例子更加说明了视觉艺术“活”起来,视觉艺术可以从流动的音乐中获取灵感,使其视觉效果更生动更饱满,更具有“动感的”生命力。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也是一把启发视觉艺术灵感的“钥匙”。

2 对进一步完善我国音乐教育的一些建议

简要论述了音乐艺术的特性和其重要性之后,还是要回到 音乐教育这一本体中来。要发展一门艺术要从教育入手。而音乐教育的发展如何也直接影响到全社会艺术教育体系的发展情况。

2.1 以法律确立音乐的重要地位,加强执法力度和监督力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指出,教育法的制定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音乐教育在开发全民智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因此音乐艺术的教育实施细则应纳入教育方针之中,同时我们还要加大音乐艺术教育的执法力度和监督力度,确保有关音乐艺术教育法则的贯彻执行。

2.2 重视高校音乐教育的作用、完善高校的音乐教育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地,因此重视发展高校的音乐教育,对于完善全社会艺术教育体系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在高校各类专业的学生中普及音乐教育,不仅能丰富他们的学习生活,开发他们的创造力。还能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审美品味与审美层次。这就为提高全社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品味做了必要的准备。完善高校的音乐教育首先是领导能够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其次是建立和完善普通高校音乐系的课程,改进教学形式与方法,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使第二课堂活跃起来;最后还要加强音乐教育的科学研究和国内外交流。

2.3 重视音乐教育的全民普及与专业性的提高

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一个社会系统的工程,因此要重视音乐教育的整个社会环境。音乐艺术教育的普及要注意全民性,从幼儿园、中小学就开始注意音乐艺术的熏陶,用优秀健康的音乐对学生进行美誉的教育。同时也要利用好各种宣传和媒体工具营造全社会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对全民的审美趣味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提高专业音乐教育的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对艺术特长生的专业性教育,加强他们的艺术实践教育,令其在实践中更好的掌握业务。还要重视社会上的专业音乐团体的运作与发展,充分发挥专业团体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3 结语

音乐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从人的听觉角度入手,作用于人的感性、感知层面,并能以此层面切入启发人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教育的目的应该是用优秀的音乐来创造美,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审美趣味。从声音的艺术来保持个体的人本身精神的平衡、和谐和健康,通过维护每个人的精神的和谐来维持人际关系的和谐。音乐艺术也和社会上众多的其他科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在全民艺术教育体系中音乐教育也与其他三门艺术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起着关键的作用。了解音乐艺术的特对建立和完善全社会艺术教育体系以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更好的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齐易,张文川.音乐艺术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2.

[3]中国音协音乐教育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音乐教育参考资料[M].1986:103-104.

[4]沈时松.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函授教育丛书――声乐教材(二)[M].吉林音像出版社,1999.

第8篇

关键词:数字媒体;语境;视觉艺术;创新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人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媒体传播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开拓了视野,视觉传播作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为数字媒体的发展及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需要适应数字媒体时代的发展,才能有效的促进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进而是实现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因此,在研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工作中,相关管理部门应结合数字媒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提高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能力。

一、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发展的现状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都急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数字电视、互联网及手机终端等媒体的形式不断出现,促使我国媒体语境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的数字媒体语境时期。以文化为体、科技为媒的时代,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问题。简而言之,数字媒体语境主要就是以数字媒体为载体,通过数字媒体、互联网及移动网络的形式,融合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及视频等多种艺术形式,借助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进行互动交流的一种崭新的文化语境形式。在一定意义上,数字媒体语境具有全面参与、无界传播、可复制性等特点。在数字媒体语境的发展背景下,视觉意识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传播的速度更加快。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工作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技术创新

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工作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技术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基础上,数字媒体艺术有效地将技术与艺术进行了融合及创新发展,同时增加了很多艺术门类,促使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获得了更好的发展。然后,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在技术性艺术发展方面,并不是单一依靠技术发展的,而是在数字媒体的语境下,通过对视觉艺术进行合理的创新,逐渐提高其应用技术的。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获取的组成内容。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组成因素。

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

为了更好的进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问题。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的活动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对于其本身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可以有效的实现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创新特征探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更多的表现在内容创新的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切实的将视觉艺术创新落实到具体的环境中,才能有效的实现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工作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形式创新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四、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观念创新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创新研究,还应注意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中,进行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可以为视觉艺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都知道,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和价值,其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更多的是需要实现心灵和艺术的融合。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中,重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的观念创新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媒体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成为传统视觉艺术发展改变的重要原因。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视觉艺术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实际工作中,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研究过程中,注重数字媒体发展的特点,并强调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发展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丁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D].南京艺术学院,2013.

[2]董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中国新通信,2014,(24):94.

[3]张柏安.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信息与电脑,2015,(6):75-76.

[4]王骥腾.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4,(19):20.

第9篇

关键词:视觉传达 平面要素 结构性 表现性

在视觉艺术领域中,视觉效果是结构的外在显现,“结构”是作品的灵魂所在。“结构”犹如一块千变万化的神奇魔方,不断地转动,从而不断地产生新奇的视觉效果。在经过了漫长的演化后,各个时期的视觉艺术作品在构成形式上呈现出很大差异。在众多视觉艺术的结构特点之中,有针对性地选取不同的结构形式加以比较,深入研究其构成方式上的异同,可以极大地拓展我们对形式系统的积累。

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中优秀视觉效果的形成,有赖于强烈的形式感,而形式感的形成一方面来源于创作者的天赋,另一方面其来源于对结构的敏感和对各种视觉艺术构成方法的积累,以及在创作时对于这些积累的选取和发展。视觉对象最终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是视觉效果形成的关键因素,虽然对于作品的认可离不开“结构”以外一些更深层次的因素,但是,就犹如生活中穿衣打扮一样,衣冠得体了,才能被更好地了解,因而,结构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视觉艺术作品提供了可能性。

既然是“视觉语言”势必需要某种程度的交流,这种交流是设计者与观者的交流,是设计者以可视化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语言上的交流需要有一定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表现说话者的情绪,传达说话者的思想,这种交流可以是舒缓的,也可以是激烈的,可以是劝慰性的,也可以是强迫性的,和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需要一定的语言及符号以此来达到一种沟通、理解和信任一样,平面视觉设计同样需要一种语言,因为缺少了文字、声音这样一些直观表达设计者思想的媒介物,就需要有另外一些载体来替代设计者表达意图,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组织结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充当这种载体;另外,组织结构形式支撑作品的思想和灵魂,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组织结构形式可以以设计者的思想意图为出发点,用不同的方式来营造与设计者意图相符的结构形式,因此,平面视觉设计作品的组织结构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就像人的心理活动和由此显现出的一切表情有赖于五官的微妙变化一样,设计作品所传达出的信息则依赖其组织结构形式,这种组织结构同样可以传达出文字般的感彩。

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创造过程中感觉固然是重要的,但是仅仅靠感觉来完成作品是不够的,如上所述,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结构形式对传达作者的意图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在注重感觉的基础上加以理性的分析会使设计者的思想更加准确地表达出来。英国著名的风景画家康斯太勃尔曾经说:“绘画是一门科学”[1]其实不只是绘画,所有的视觉传达艺术都离不开科学的方法。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对作品的组织结构形式加以理性的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组织结构”即代表了一种规律,又是一种秩序。所有的艺术作品其构成元素并不是任意安排的,从理论上讲是按一定的规律和秩序组织起来的。这种秩序的产生有时是偶然的,下意识的,发自情感的,但更多情况下是经过作者反复推敲,深思熟虑的,是值得研究者去深入研究的。正是这种规律和秩序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及心理感受,深入研究这些视觉艺术的构成秩序,设计者便能更好地利用它来传达自己的意图,才能真正感受到视觉艺术的魅力。

结构性和表现性是一种因果关系,其中组织结构是因,其表现性是由这种组织结构形成的结果,西方形式主义美学家贝尔曾经提出“有意味的形式”[2]这一著名的美学观点,就是将艺术作品的结构形式及其表现性结合起来而提出的。

视觉传达效果及其表现性是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生命,而视觉效果及其表现性又依赖于作品的组织结构形式,优秀的平面视觉设计作品的组织结构是十分讲究的,对于平面视觉传达艺术的结构特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偏好,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特征,平面视觉传达艺术中结构特点的演变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身能力的提高以及人类所面临问题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对平面视觉领域发展演变历史的掌握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理智地面对我们所处时代和环境下的平面视觉传达艺术作品的结构特点。

一种结构的创造,有合理与不合理之分,然而其具体到艺术领域并涉及到有关“艺术意志”的问题时便没有优劣之分。任何形式的视觉艺术作品都是伴随着时代的脚步而产生,随着某一时代的结束而消亡。因此,并不能说原始人所制造的陶罐上粗糙而简单的图案的组织结构形式在表现性和反映时代精神方面逊色于现代艺术家所创造的组织结构形式,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其时代的“艺术意志”视觉艺术作品,所反应的是其所处时代的“艺术意志”。因此,对作为时展产物的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结构的研究,必须了解作为创作主体的创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及其思想变化,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组织结构形式的变

化,不可能是由一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它是由社会发

展和创作者思想变化以及相关学科的进步共同形成的结果。

绘画作品与平面视觉设计作品在功能效用以及制作过程上有十分明显的差别,但是二者的组织结构形式却有相当多的共性,这些共性都可以被包含在“形式”的范围内。平面视觉传达设计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宣传、教育等作用;绘画作品作为一种高级的欣赏艺术,常常被供奉于高堂之上,在技法与结构上极尽所能;而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作品受其功能的限制,结构上往往趋于简化,即使是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结构比较复杂的工业革命以前,其结构的复杂程度与绘画作品相比仍然是相对简单的。当代的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以印刷和批量化的生产为主要特征,加上科学的进步,视知觉、视觉心理学等领域不断发展,在结构上日益简化,而在视觉表达上却愈发精确、有效。

在大规模印刷应用于设计领域之前,并没有画家与设计师的分别,往往是由画家在需要的时候动手来制作一些宣传用品,这也是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组织结构形式受到绘画作品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

平面视觉设计作为平面视觉艺术的一个分支,其组织结构形式的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绘画的影响。现代主义以前,平面视觉艺术无论怎样发展,始终都没有逃脱写实的藩篱。这时期平面视觉设计受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其结构特点也局限在写实的范围内,个别带有抽象符号的作品也只是主流之中的一个特例,并不影响写实风格的主导地位;而在现代主义之后,各种流派及思想观念迅速诞生并发展,之前写实传统的主导地位被瓦解,这种现实情况及思想观念对平面视觉传达设计的结构特点有着直接的影响,促进了现代设计的诞生。

随着现代主义的影响和印刷技术的发明进步以及商业的发展,绘画与平面视觉传达设计逐渐分化为两个不同的学科,由于功能的差异逐渐变大,在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20世纪初期构成主义开始在俄国初见端倪,这个西方的设计流派对于表现的单纯性、摆脱代表性之后自由的单纯结构和功能的表现的探索,以结构的表现为自身的最后终结。[7]这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其后将构成主义的理论方法介绍到了德国的包豪斯,从而对包豪斯的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种对平面视觉传达艺术作品自身组织结构构成感的加强,对各国的传统艺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各国的平面视觉艺术作品也都十分重视作品自身组织结构的构成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国际风格”,至今仍有影响。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著,范景中等译.艺术与错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1.

[2]易英著.超越形式,http:///wenhuakongjian.

[3]王受之著.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60.

[4]朱光潜著.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68.

[5]何广政主编.世界名画家全集——塞尚[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序言.

[6]何广政主编.世界名画家全集——塞尚[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7]王受之著.世界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60.

第10篇

关键词:基础素描、设计素描、差异性

Abstract: the basic sketch and design sketch with art foundation is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Basic sketch (also called the conventional sketch), as a basic course painting art, with simple sense, light and shade, and space, the actual tune processing, etc as the key point, study the basic laws of modelling, the picture with visual art effect as the main purpose. Design sketch, the scale with scale and perspective rule, the three dimensional space conception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form, and association, and analyzes the space between objects association for creative key, training design thought the ability of the graph drawing, express design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intention. These is worth deeply research.

Keywords: basic sketch, design sketch, difference

中图分类号:J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人们对视觉艺术探索的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艺术家、美学家、文学家、设计师、传播学家,甚至一般公众,都从不同的视角对视觉艺术的价值、作用、走向、表现方式、表现语言、训练手段等等发表着见仁见智的观点、议论。人们发现,沿用传统的观念、经验、训练手法已无法满足商品社会的需要,视觉艺术设计的训练平台必须在重新审视传统、现在、未来的视野下重构。而作为视觉艺术的基础中的基础:素描课程必然也须根据其目的、任务、作用、功能、含义加以改造和更新。

首先,视觉造型艺术的基础训练离不开扎实的素描功底,这是无可非议的,任何全盘否定素描在视觉造型艺术中的价值和作用都是错误的;其次,以纯艺术的绘画性素描观念指导设计专业的基础训练是不科学的。设计基础素描的教学必须考虑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并与其他专业训练相结合,才可能取得切实的效果

纯美术教育和艺术设计教育分属不同的教育体系,而目前艺术设计教育中有许多直接从纯美术承接的结构内容,这或许会影响艺术设计教育的良性发展。作为基础课程的传统的素描教学不能适应艺术设计的培养目标,如何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问题突显出来。

二十世纪的高等美术教育呈现极端分野的事实,其一是纯美术教育的日趋衰落;其二是艺术设计教育的日趋完善。教育目标的不同就需要依托不同的教育结构内容。

无论怎么说,艺术设计和纯美术教育对造型能力的要求标准是不一样的,不是孰高孰低的问题,而根本就是两个系统。那么如果素描课程还在艺术设计专业继续作为基础课程设置的话,就应该用适应艺术设计的造型能力的特点和标准来要求素描教学的训练目标。

一、观察方法与构图安排方面的差异性

观察通常理解为“看”, “看”是要求画者整体地、比较地、有联系地观察对象的全貌和本质。整体观察的原则是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都必须遵循,除了整体观察之外,设计素描还得更加注重联想的、立体的观察方法。基础素描的所谓“立体观察”,是指观察时注意对象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立体物,其视点是固定的,对象的位置也是固定的。设计素描的立体观察 是多视点、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方法。写生对象的位置不需固定,可以经常移动,是全方位的立体观察,有利于更正确地理解和分析其内部构造特点。推测也是观察手段之一。在看不到的地方通过推测的透视原理的运用自始至终贯穿地观察的过程中,不同于基础素描注重肉眼感觉的直观方式。

二、方法步骤方面的差异性

基础素描掌握了作画步骤,通过几个阶段的逐步深入,通晓了作画的全部过程,也就基本上领会了素描方法的要领。但基础素描的学习,到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具备了相当的水平之后,允许而且有必要突破某些步骤的束缚,打破某些清规戒律,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为能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可以允许不择手段、不拘常法的特殊艺术处理,这是基础素描作为美术基础的绘画性特点所决定的。正如古人所谓:“从无法到有法,再从有法到无法,无法是为至法”。可见对于基础素描来说,掌握作的方法步骤,还不过是手段而已,方法步骤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画面效果。

对设计素描来说,作画的过程比画面的效果更重要。设计素描是以表达设计意图为目的,重点就是要放在理解领会对象的结构方面,它强调领悟结构比效果更重要。领悟结构必定要通过有条不紊的作画步骤才能达到。正确的、规范的方法步骤,同时是分析、理解、思维、领悟、推理的过程。作画的步骤不乱,思路清晰而有头绪,在结束阶段就顺利地达到理解形体结构的目的。

基础素描在定点切块、抓基本形阶段,一般不硬性规定首先抓准哪一条线条,而是注意整体感受,抓住线条之间的比例、斜度关系。设计素描则不然,它要求在开始阶段必须先抓基准线。基准线确定后,根据透视的有关原理画出另外两条透视缩减更为强烈的边线,从而得出准确的基准面。D

三、表现形式和手段方面的差异性

基础素描通常的表现形式是明暗调子,基础素描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分析明暗规律与理解结构。它要求画者以明暗层次为手段,充分地、生动地表达客观对象的体积感、质感、量感、空间氛围感以及某种程度的色感(指色度区别);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主张紧扣专业要求,主要用简练、明了、准确的线条表达形体结构,尽量避免明暗手段。线条的价值在于准确,在于符合透视规律,因此设计素描对比例尺度的要求尤其严格。

为了适宜以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来进行造形,设计素描写生对象的照明不用打灯光,多用自然光、漫射光,或者采用多光源的光照,“光”不是设计素描的主角,表达和理解物体自身的结构本质才是目的。

基础素描的绘画性,决定了它以画面视觉效果为最终目的,因此,明暗调子是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设计素描的专业性决定了它以理解、剖析结构为最终目的,简洁、明了的线条是它通常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段。

由于基础素描与设计素描的表现形式不同,基础素描的画面效果注重视觉形象的表现,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是衡量画面效果的标准。设计素描的画面效果注重对形体结构的理解,对形体结构表达得是否正确、科学,是衡量设计素描画面效果的标准。

第11篇

摘要:在人们仅仅把学生的考试成绩看作教育成果、并且不遗余力地追求降低教育成本的大环境下,这种无效率通常被认为是荒谬的,艺术因其目标不明确和耗时过长而处于不利地位。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9-0052-01

爱德华费思克在《变革中的优胜者:艺术对学习的影响》一文中高度肯定了艺术的一些非学术性价值,这些价值是为严密的科学研究所证实的:

艺术能以不寻常的方法启发那些通常的教育所开发不到的孩子,从而降低学生迟到、旷课和辍学的几率。

使学生能更好地与他人交往,更多地体会到友谊的可贵而减少打骂、讽刺他人和种族歧视的行为。

艺术教育需要营造一个鼓励创造的环境,以重新激发为填鸭式教育所困惑的学生的求知欲。

艺术对所有层次的学生都提出了挑战,无论是先天不足的还是天资聪颖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表现自己的能力。

艺术让学习者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戏剧、音乐及创造等艺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众。

大脑的所有区域都参与了认知活动:额叶处理信息、后脑叶接收和想象视图、顶叶协调感官、小脑控制运动、中脑反馈情绪。在五种感官中,视觉系统更多地发挥了脑的功能。所以,要想把学习与艺术联系起来,视觉系统是一个很好的起点。

视觉艺术包括印刷、影像制品、电脑美术设计、多媒体艺术、网络开发、通讯和市场开发资料,还包括设计图、工艺品、纸制品、布艺品、摄影、素描、图解、油画等。

从集服装设计、化妆、灯光、布景于一体的技术性很强的戏剧作品中,视觉艺术的价值可见一斑。很多学生把技术作为一种视觉手段来使用,其他利用视觉艺术的方式还有建筑、电脑绘图、用脑构图、书画编排、画展等等。

科学研究鼓励学校对视觉艺术加以利用,这里以一个以处境不利的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跨文化学龄前儿童研究项目为例来说明。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市和美国俄亥俄州哥伦布市的215名未入幼儿园和228名已入幼儿园的小朋友参加了这个旨在发掘视觉艺术价值的研究,他们中的一部分得到了艺术工具而没有受到指导,其他人则受到了包括运用讨论、观察、接触和技术等手段的指导。研究人员用专门工具来考察研究对象的艺术进展和认知能力的变化。成效是显著的:两个国家的试验组的孩子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该研究的主持者得出了一个结论:绘画是提高认知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美术教学既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根据美术教育的特点提出来的。这种源于美术本体;但又超越美术本体的价值功能,对美术教师提出了双向要求。

首先,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大胆投身于改革实践;同时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他们在美术创作活动中能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进行质疑和探索,并且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

其次,美术教学是一种形象塑造与审美欣赏的特殊文化教育,它不但作用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作用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确立学生实践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具备主动积极的学习心态,产生执著的探索精神。这就要求主体主动参与,唤起创新,培养实践能力。 要注意学生创作潜能的开发,真正地给他们探索知识,探究问题的空间,既要让学生积极思索,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要让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标新立异,具有独创性。想象力是人在过去知觉基础上构建新形象的创造能力。爱因斯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主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

第12篇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 引导 培养 能力 基础

“教育”的本义是“引导”。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用一定的物质材料与手段来塑造可视的形象,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与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大学教育体系中的中国高校美术教育,因学科具有其特殊性,因此美术教育应该具有不同的教育模式。

一、本土性:民族美术与高校课堂

本土美术是文化的传统基因,亦是延续本土文化的文化资源。我国有56个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丰富。不同区域的民间美术承载着富有本土特色的观念形态与文化资源,区域性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土的民间美术资源,重视与本土文化结合。高校美术教育要发展中国本土民族语言及审美,才可构成本土性的美术教育本土语境。

上世纪初期,中国高校美术教育主要参照了西方艺术传统教育模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国内有些高校出现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教学模式的矛盾,因此纷纷调整其课程结构。所以,高校美术教育应适当开设本土传统文化艺术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在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研究与发展方面,中央美术学院具先导意识,创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并在2002年召开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不仅发展了科学研究,同时聘请民间美术艺人进课堂,如陕北剪纸、环县皮影、天津泥人张泥塑、武强年画、朱仙镇年画、山西面塑等民间美术进入课程教学。所以,高校教育体系是现代教育体系,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导入传统的文化活态基因,它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基因得以传承,也使学生在传统文化语境中让现代性与传统性互相融合,这种课程模式体现了高校对文化传承的责任,也给民间美术注入了鲜活的文化资源。

二、实验性:艺术的非规则性

艺术具有非规则性,不同于科学的秩序性,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性精神。美术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形式,其自身的魅力非常独特。大学美术教育是高等教育,应该具有高等美术教育的特点。不能仅仅将教学过程视为知识的熟练过程,教师不能停留于技艺的传授,更应该超越技巧的学习,导引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艺术需要发展创造性的思维,创造想象是进行创造活动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学应超越框定的模式与风格,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在探索和研究中发挥艺术技巧的关键。对于艺术创作来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此,高校美术教育尤其需要重视对于创新精神的培养。毕竟,开拓想象力是美术教育学科特点的需要。

大学美术教育创作课尤其需要提高课程设置比重,同时,需要建立正确的创作课观念,充分培养学生主体性。艺术具有不同于科学知识的特点,艺术需要创意,需要作品的唯一与独特性体现。艺术是非规则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具有实验性。优秀的艺术作品具有独创性与实验性,是艺术家想象的外化。审美判断力是美术专业学生具备的基本艺术素养,因此,高校美术教育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判断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创造精神。因此,在多种课程中,应贯穿学生审美判断力的培养,在技法课与理论课中贯穿美感的培养与艺术精神的领悟。审美判断力的丰富、想象力的开拓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美术教育的学科要求。同时,培养学生技法,亦是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艺术态度与精神表现。

三、实践性:艺术为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让艺术走进生活。学生只有深入到生活的实践中去,通过艺术与日常生活的链接,丰富艺术体验,丰富艺术感知力,才能拓展艺术实践能力。美术教育应该重视实践性,重视课堂的内外结合。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于世界的思考与情感的反映,视觉艺术是文化的视觉呈现,艺术创作是思想物化活动,具有精神性与实践性。因此,必要的实践能力对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不竭的源泉。高校美术教育应重视艺术考察课程、展览观摩课程、外出写生课程、专家专题讲座等,由此,在实践中,学生的创作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如,采取多种实践模式,开拓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社团活动这类鲜活的艺术教育模式可促进艺术的生活性,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关注社会生活情景,使其生活经验与艺术经验链接并发生关联,最终在作品中得到真实的再现与转化。

此外,工作室教学模式是教学与研究以及实践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空间依托,在专业教师的主导下,教学与研究及实践相互辅助。中国高等美术教育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复合型美术人才不仅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加大实践课的比重。工作室模式可以迅速地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工作室模式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与创作热情,培养他们具备将抽象的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实现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转化,实现知识的实质价值。

四、人文性:人文精神积淀

绘画是具有自有秩序的存在样态,是艺术家思维的再现,也是艺术家对生活世界的情感外化。美术是一种非语言的视觉艺术,是人类文化的造型载体。美术学具有其独立的研究范畴,具有独立的存在价值,因此是人文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美术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美术专业课程,同时应赋予学生艺术家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视。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要导入跨专业知识,艺术之间具有相互合作性。

高校美术教育除了素描、色彩等技术基础课程,还需要培养学生素养的人文课程,艺术理论、美术史论以及美学等相关课程需要加大课程教学的力度。传统美术专业课程设置主要有素描、色彩、速写;国画、油画;透视学、构图学、解剖学;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书法与篆刻、工艺美术设计、创作、摄影、计算机辅助绘画等。现代社会正是从文字文化转型为图形文化时期,从而进入了视觉传达社会。视觉艺术的样态发生转型,不仅有油画、水墨、水粉、水彩、版画等手工图像绘画,同时产生了新媒体艺术。因此,当代美术教育课程设置结构及课时比例需要科学分配,同时,需要在基础课中设置重点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可开拓新型的文化类课程及系列讲座,如美术批评、国学、历史、哲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相关人文课程。在开设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设置相关的人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与精神导向,培养学生对社会的敏锐度及高尚的文化品格。总之,高校美术并非单一的技能训练,应将美术教育建立在关于“美”的哲学体系之下,培养学生高度的美学内涵及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W・F康纳尔.20世纪世界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易英.学院的黄昏[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4]威廉・荷加斯.美的分析[M].杨成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