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5 09:50: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贸市场建筑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内农贸商场的发展建设历史短暂,但是在这短暂的三十多年间我国的经济社会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居民的生活文化水平和食品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而与此同时农贸市场的建设并没有完全跟上基层居民的生活需求,根据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尤其是乡镇原有的农贸市场在规划建设与管理方面亟需提升。乡镇原有农贸市场规划建设的滞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乡镇农贸市场及其周边规划的配套建设部分薄弱,例如交通环境差,秩序混乱,停车场地与管理都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商场的使用与吸引周边居民消费的能力受到影响;二是目前大多数农贸市场的购物环境和卫生条件难以达到消费者的潜在要求。相对于目前城市内生鲜超市的购物环境舒适与洁净,农贸市场给人提供的却是难以满意的购物环境,即市场垃圾设施不完善,垃圾随意堆放等现象明显。三是农贸市场的商品质量缺乏规范的监管。它的管理模式大多以招商兼摊位出租为主,经营户以自主小商户为主,进货、销售均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市场内没有农产品质量的检测程序和相应的设备,这些都使消费者在逐渐远离农贸市场;四是农贸市场的规范化统一管理难度较大。由于市场内经营户多,种类杂,经营渠道多样,运营与销售情况很难统计掌握,难以进行市场调控,这些状况不利于对消费者权益的长期维护。鉴于农贸市场存在以上多种不利的形势,对其规划建设进行优化提升是现实性所迫。
2沂堂农贸商场规划建设现状分析
2.1沂堂农贸商场概况沂堂农贸商场所在镇义堂镇,下辖35个村,镇域总人口10.1万人,镇辖区范围内有固定建材市场、农贸市场5处,市场面积130万m2。沂堂农贸商场位于山东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大义堂村双岭路东段南侧,商场占地1.67hm2,其中的经营范围包括成衣、熟食、面食、粮油、蓄禽水产。该农贸商场有着良好的区域位置,其北侧的双岭路是义堂镇的重要对外至区市的道路,同时义堂镇是临沂市区重要的西门户,商场所在地周边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有着发展农贸批发与零售的优越条件。因此对该商场进行研究分析,以提升其规划建设,增进其发展的硬实力,提升竞争实力,拓展其发展前景有着现实性意义。
2.2沂堂农贸商场规划建设现状通过实地的调查走访发现现状的沂堂农贸商场在规划建设中存在一些显著的现象与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规划建设、环境卫生、经营与建设管理。首先沂堂的规划建设存在诸多不符规范导致的使用不便问题。商场外部的交通环境较差,表现在停车场地的设置与管理,商场周边车辆随意停放,人与车流交织在一起,交通秩序混乱。商场内部功能布局相对混乱,尤其是熟食部分与成衣部分交错布置在一起,造成人流穿插,影响购物环境。沂堂商场的建筑以厂棚为主,没有严格的建筑质量标准,这种形式的建设冬季不利于保温取暖,夏季不利于通风乘凉,室内购物环境相对较差。其次,沂堂商场的环境卫生条件较差。其外部由于排水设施老化,部分地段采用了明渠排水,有些地面铺装损坏导致积水,恶化了其外部的环境卫生条件;内部的水电与排水设施不齐全,没有取暖设施,内部的各种线路暴露在外,整个室内的环境给人一种粗糙感,很难营造出令人舒服甚至愉悦的购物环境。与目前与日俱升的超市购物环境相比存在着很大差距,尽管农贸市场与一般意义上的超市存在着根本的不同,从资金与操作的层面看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提升为超市的建设标准,但根据其自身的特殊性,进行与当前城镇建设水平和大部分消费者潜在的消费需求相适应的改造建设是当前的迫切需要;从另一方面讲也能够提升其竞争实力,拓宽其发展前景。再次,沂堂农贸商场缺少统一规范化的经营管理体系。经调查发现,沂堂农贸商场的产权归义堂镇政府,经营管理主体是工商部门,环境卫生基本无人管理,城管部门只负责市场秩序的维护,这种无序与主体的缺乏,给监管部门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超市相对农贸市场是一种较成熟的大宗消费实体,其在管理上主体明确,管理模式成熟。成熟的管理模式和明确的管理主体队与农贸商场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必要性。
2.3沂堂农贸商场规划建设存在问题分析沂堂农贸商场存在以上问题现象,并不是短时间内产生的,它的问题也并不仅仅存在于这一个案例上,在国内众多的农贸市场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上述的这些问题,针对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认识,以更好的解决问题,优化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为居民提供良好的日常基本的消费环境。
3乡镇农贸商场规划建设优化建议
首先针对农贸商场的规划建设需要进行改造提升。针对农贸商场的外部环境进行改善,包括交通、排水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改进。由于商场使用有着一定的时段,高峰时段人流拥挤,合理的组织其外部交通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一方面要将出入口设置在主要的人流方向,并结合周边道路等级进行设置;另一方面要布置合理规模的停车设施,包括小汽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的停放场地,具体规模根据农贸市场使用人群的规模来合理确定,同时可以参照地方的农贸市场建设管理条例设置。农贸商场外部的铺装和排水直接影响着其外部的环境卫生状况,对于需要改造的农贸商场要结合其周边用地的竖向进行排水设施的改造,尽量采用暗渠或者管道排水,避免明沟带来的气味影响商场环境。对于农贸市场的内部要注意三个方面:合理布局功能,组织交通流线,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内部进行功能布局应尽量将相同或相似的功能组织在一起,形成不同功能模块间的大类分区,小类集聚的特点,避免生鲜区与环境卫生要求较高的成衣区交叉布局。市场内部交通流线的组织和功能布局是相辅相成的,同时需要结合出入口进行组织,在主要地方布置一定的休息集散场地,避免人流过度熙攘而没有缓冲空间进行调节。集贸市场内部的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决定着其购物环境的舒适性,对提高农贸市场的营业额存在着间接的推动效应,一方面应该布置一定数量的环卫设施和公共卫生间,另一方面应该有着相应的卫生管理措施同步进行,雇佣一定的环卫人员维持市场内的环境卫生。这三个方面的改进将能够极大的改善农贸市场内部的购物环境。其次是农贸市场的建筑质量的规范化。
据调查发现现有的大部分农贸市场的建筑质量存在多方面的隐患与不足。沂堂农贸商场同样存在着建筑质量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建筑空间尺度的规范化,沂堂商场现状建筑进深以6m为主,在使用中存在储存货物与店面销售共用拥挤的现象,参考规范,将其进深拓宽至8m以提供足够的使用空间,使得购物空间有了很大的提升。其次要突出改善其消防防疏散条件,现状商场流线交叉,不利于日常和应急状态下的使用,通过调整功能分区使其流线明确;建筑施工质量也需要根据当地情况逐步提高,尽量达到冬夏两季能够舒适购物;同时建筑内部的管线、电路和水管能设备也要提高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些都是建筑安全的基本要求。再次加强农贸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农贸市场产权和经营权不明晰的现状亟需改善,首先要明确这两项权利主体,与此同时应该结合灵活化的原则,实现产权的多样化,鼓励各种投资主体兴办农贸市场,但是在根本的管理上应该由工商部门进行统一的监管。集市的管理要具体责任落实到具体职位和人员,加强市场日常管理,健全环境卫生、消防和物业管理的制度系统,加强入市产品的质量监督,监管人员针对集市中存在的违法和不规范行为严加防范与治理。另外,相应的经贸、规划、卫生、农业、质监、城管、交警、市场业主等部门单位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本范围内的工作,实现全方位的集贸市场管理。
4结语
一、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基本原则
(一)市场建设应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与城市化发展相适应。
(二)市场建设要坚持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布局,以整合、改造、提升现有市场为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提高管理水平,推进传统商品市场向现代流通业态发展。
(三)市场建设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发展有关规划。
(四)设置商品交易市场不得占用道路(但不包括政府规划设置并定时开设的夜市、集市等),不得占用绿地、林地,不得给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明显影响。新建的农贸市场外侧营业房距离居民住宅不得少于30米。
(五)市场建设应达到适用、卫生、安全、环保等要求,其建筑、给排水、供电、供气、消防、人防、道路、绿化、停车场等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工程建设标准》以及消防技术规范等国家和专业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二、市场商业用房面积基本要求
各类市场商业用房面积按建设项目验收合格的建筑面积计算。
(一)农贸市场
根据规划区域的居住人口、服务半径、消费需求等因素确定农贸市场商业用房的面积。其中中心城区及为中心城区新建小区配套的农贸市场应按2—3万居住人口、服务半径500—800米予以设置,商业用房面积标准为2000平方米以上;其他农贸市场设置,其居住人口和服务半径标准相同,商业用房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
场内商品交易区域按下列要求划分:
1.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要分开设置;
2.按蔬菜、肉类、豆制品、水产、熟食、活禽等商品分类,进行划行归市分别设置;
3.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要分开设置;
4.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要分开设置;
5.经营鲜活畜禽、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要隔开,区域间的距离不小于5米;
6.经营餐饮服务应设置在专门区域并相对集中,周围不得有污水或其他污染源,20米范围内不得经营鲜活畜禽;
7.家禽经营区、活禽及水产宰杀区要相对独立、封闭;
8.市场内可根据需要设置农民自产自销交易区。
(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1.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营业用房面积根据当地的产业规模、消费需求、地理区位、交通条件等因素确定。
2.专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商业用房面积不少于4000平方米。
3.场内根据经营商品的特点,划行归市设置交易区。货物出入口一般应设在次要道上,设置专门的货物装卸区域和通道,确保运货车辆进出畅通。
(三)工业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1.工业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营业用房面积根据当地的产业规模、消费需求、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商品类型等因素确定。
2.工业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商业用房面积,中心城区不少于10000平方米,其他区域不少于5000平方米。
3.场内按经营商品的特点,划行归市设置交易区。批发市场货物出入口一般应设在次要道上,设置专门的货物装卸区域和通道,确保运货车辆进出畅通。
三、市场基础配套设施基本标准
各类市场的基础配套设施指与市场商业用房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公共卫生设施、物业管理用房、消防设施等。
各类市场建设应当按国家规范确定的配建比例配建停车场(库),同时满足项目规划要求。停车场(库)宜地上、地下相结合设置,其中地面停车面积不少于市场用地面积的20%,鼓励适当超前配建停车场(库)。停车场(库)不得挪作他用。
(一)农贸市场
1.商位设施。按照整洁、美观、实用的要求,借鉴超市功能,科学设计市场商位,要充分考虑经营户的经营需求、市场卫生管理要求和商品的特性、商品陈列需求、防水要求等,配置相应货架(柜台)和专用水产、肉类柜台。每个商位的显著位置要设置证照悬挂设施,配备良好的照明设施。
2.公共卫生设施。要按照《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设置食品卫生设施。配置完备的通风系统,设置公共厕所、垃圾集中设施。每个商位设置加盖的垃圾筒(箱),配备必要的卫生保洁设施。
3.物业管理用房。设置保卫、财务、卫生管理、设施维护等物业管理用房及必要的办公设施。设置投诉处理点,并配置复秤等必需的设施。500个商位以上的市场应安排监督管理用房。
4.消防及安全设施。配置消防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应配置防盗设施;地面使用防滑材料;有条件的市场可设立监控设施。
5.给排水设施。通道地面、商位设计应按照以防水为重点的要求,科学设置给排水管道,应采用沉井式暗渠排水系统,窨井间距不大于10米。
6.宣传设施。配置市场招牌、导购牌、商品区域标志及商位号牌;场内显著位置要设立公示牌,有条件的可设置广播、公用电话等服务设施。
7.检测设施。200个商位以上的农贸市场要设置检测室,安排相对独立的检测工作间,配备检测项目所需的快速定性检测设备。
8.储存设施。根据需要配备冷藏保鲜设备。
9.市场绿化。应按照市场项目建设规划要求设置。
10.临时设置的农贸市场,标准另行制定。
(二)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1.商位设施。大开间设计。每个商位的显著位置要设置证照悬挂设施,配备良好的照明设施。根据经营户的需要,配备电话、宽带入网设施。
2.公共卫生设施。要按照《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设置食品卫生设施。配置完备的通风系统,设置公共厕所、垃圾集中设施。每个商位设置加盖的垃圾筒(箱),配备必要的卫生保洁设施。
3.物业管理用房。设置保安、财务、卫生管理、设施维护、档案等物业管理用房及必要的办公设施。设置交易结算、信息交流、交易统计等服务设施;设置投诉处理点,并配置磅秤、复秤等必需的设施。根据需要设置监督管理用房。
4.消防及安全设施。配置消防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应配置防盗设施;地面使用防滑材料;有条件的市场可设立监控设施。
5.宣传设施。设置市场招牌、导购牌、商品区域标志及商位号牌,场内显著位置要设立公示牌,设置广播、公用电话等服务设施。有条件的市场可设立价格行情电子显示屏。
6.检测设施。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要设置检测室,安排相对独立的检测工作间,配备检测项目所需的快速定性检测设备。
7.储存设施。根据需要配备储存库房和冷藏、冷冻仓库等冷藏保鲜设备。
8.服务设施。市场周边应有配套设置的饮食、住宿、运输、银行、邮电等设施。
9.市场绿化。应按照市场项目建设规划要求设置,场内绿化面积应不少于市场总面积的5%。
10.场址以市场外墙为界,直线距离1公里以内不应有下列情况:
(1)有产生有害气体、烟雾、粉尘等污染源;
(2)有生产或储存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的场地。
(三)工业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1.商位设施。根据市场经营户需求,可按柜台式、商铺式或商务楼式设置商位。每个商位的显著位置要设置证照悬挂设施,配备良好的照明设施。有条件的市场可在商位内设置商品展示、商务洽谈室等。批发市场商位应当配备电话、宽带入网设施。
2.公共卫生设施。配置完备的通风系统,设置垃圾箱、垃圾集中设施和公共厕所,配备必需的卫生保洁设施。
3.物业管理用房。设置保安、财务、卫生管理、设施维护、档案等方面的物业和监督管理用房及必要的办公设施。设置投诉处理点。批发市场应设置交易结算、信息交流、交易统计等服务设施。400个商位以上的市场应当安排监督管理用房。
4.消防及安全设施。配置消防设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配置防盗设施和监控设施;地面使用防滑材料;安装自动扶梯、客货电梯的,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要求;有条件的市场可设立监控设施。
5.宣传设置。设置市场招牌、导购牌、商品区域标志及商位号牌,场内显著位置要设置公示牌,设置广播、公用电话等服务设施。批发市场应设置信息服务室,建立市场网页或网站,设立电子显示屏幕。
6.储存设施。根据需要设置商品短期周转的储存库房。经营大宗商品的市场,应设置必要的商品堆放或停放场地。
7.服务设施。合理设置顾客休息处,总面积不小于商业用房面积的1%;市场周边应有配套设置的饮食、住宿、运输、银行、邮电等设施。
8.市场绿化。应按照市场项目建设规划要求设置。
四、其他类型商品交易市场的要求
其他类型商品交易市场商业用房面积和基础配套设施的最低标准,原则上按上述分类要求分别掌握。非实物现场交易的市场和信息、人才、房地产、产权等市场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五、实施要求
(一)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在适用于**市吴兴区和南浔区,各县可根据省、市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标准。
我县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秩序管理工作主要由建设局环卫站和城建监察大队负责。环卫站有在职在编职工19人,聘用临时工5人,并成立城卫服务部,实行企业化运作,聘用清扫、清运及管理工人61人,主要对县城建成区的绿化、亮化和环境卫生进行管理;城建监察大队有在职在编监察员7人,聘用临时协管员15人,主要对城市建设专业规划管理、市政设施营运安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活动进行监察,负责整治市容市貌,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
二、主要问题
(一)城市管理人员不够,工人工资待遇不保障。
由于在职在编人员远远满足不了城市管理需要,为加强城市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管理,经请示县人民政府批准,招用了82名临时工人(男职工34名,女职工48名),其中环卫站6名(女职工3名),城卫服务部61名(女职工44名),城建监察大队15名(女职工1名)。因县财政困难,城卫服务部每名临时工财政拨付工资仅520元/人·月,城卫服务部补助100元/人·月,其月平均工资仅520元/人·月;其他500元/人·月。远远达不到全省平均最低工资1202元/人·月,工人的基本生活开支难以保证,致使管理队伍不稳定。根据新的《劳动合同法》规定,发生劳动关系的用工方必须与工人签订《劳动合同》,且必须交纳五项保险(养老、工伤、生育、失业、医疗),县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也多次到我局督办此事,并根据相关规定作出罚款要求。经核算,男职工每人每月应交纳各项保险客为495.224元(其中单位应负担363.004元,个人应负担132.22元);女职工每人每月应交纳五项保额为507.224元(其中单位应负担375.024元,个人应负担132.22元);每年仅保险一项支出就达506097.972元(其中单位应负担372820.212元,个人负担133277.76元),加之工人工资过低,难以承担个人应缴部分,因此,适当提高工人工资和解决五项社会保险迫在眉睫。
(二)城市管理资金投入不够,相应装备不保障。
一是城卫服务部收集、装运城市生活垃圾的装备差,目前尚用人力三轮车收集,用拖拉机、农用车清运,导致收集不及时,清运不干净,甚至因清运过程中装车不封闭,到处泼洒而导致二次污染;二是城区没有设立垃圾集中处理点(垃圾中转站),清运车辆全城流动收集清运,不但清运不及时,且发生大量燃油费,加之未通过挤压处理的垃圾体积大,运输困难,运往垃圾处理场后堆放占地面积大,难于有效填埋,每年需投入大量资金来清推垃圾处理场才能保障连续堆放;三是城卫服务部虽实行企业化运作,但实行有偿清运的收费标准过低(2007年4月已废止,新的收费标准请示未批准),每年收取的垃圾清运费仅257840元,各种补助325608元,共收入583448元,工人工资、车辆燃油、设备维修需开支561529元,城卫服务部无力改进装备和提高工人工资待遇;四是旱季绿化苗木萎死严重,现有的一辆洒水车因使用年限过长,难于保证正常作业,加之城市绿地面积成倍增加,新实施的绿化带较多,旱季因浇水不够而旱死的绿化苗木较多,出现连年补苗,连年死苗的现象。五是路灯线路老化严重,大量原装老式路灯仍在使用,全城约7000米(农贸市场至白糖厂路段两边)路灯线路风化、氧化严重,各种广告灯、牌搭接路灯线路加重负荷,断线、烧线连连发生,老式路灯耗电高、寿命短、维修费用高,部分路段时有局部停电、熄灯现象出现;六是没有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合理建设停车场,部分商业集中地段和农贸市场、学校、医院等车、人集中地点没有停车场,街道施画的临时停车泊位十分有限,难以满足日渐增加的车辆停放需求,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仍然难于控制;七是城市公共设施集中的地方没有安装电子摄像设施,夜间监察难以取证,大量环卫、绿化、路灯设施被盗和受损。
(三)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不够,部分街道仍然存在有街无景,有路无灯的现象。
环城路、帕当路、城东路建成后,部分地段尚未实施绿化和安装路灯。经测算:实施环城路、帕当路亮化工程,需安装路灯158盏(含线路),需资金53万元(其中环城路需安装路灯84盏,需资金29.4万元;帕当路需安装路灯74盏,需资金23.68万元);实施城东路烈士墓至白糖厂段和帕当路环岛至帕当一组路段绿化工程需投入资金31.5万元(其中实施帕当路绿化带总面积2604m2,需资金11.7万元;城东路种植行道树2144.6m,需行道树716株,需资金19.8万元)。
(四)框架结构房屋设计含钢量偏大,建筑工程造价偏高
2003年以来我县采用了新的计价程序,2005年国家对“安全防护文明施工费用”的进一步投入,将该费用直接列入了工程造价,具体取费标准是由人工费和机械费的18.75%计取,税金也上调了3个百分点,2008年1月1日起执行的新人工综合工日单价由原来的27.72元/工日调整为34.77元/工日,造价也随之上调了40—60元/㎡。加之建筑工程设计采用国家新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其附录a中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之规定,××县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为提高我县房屋的抗震能力及国家对建筑设计相关规范的修改,从2001年后我县全面实行2001版新规范,在1989版老规范基础上提高了25%左右的含钢量,一栋房屋每平方米的含钢量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20%至25%,水泥含量随之提高了15%至17%。而且我县地处边疆,钢筋、水泥等主要材料必须从省城运来,由于思澜公路的扩建、油价的上涨等导致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的节节飙升,我县的工程造价又一直未严格实行统一管理,从而造成了我县建筑工程造价有所提高。
三、整改措施
(一)积极向县委、政府、人事和劳动社会保障局争取成立城建监察局和公共事业管理局为县建设局下属的副科级二级局,通过提升机构档次来增加人员编制,解决城市管理人员不够和工资待遇低的问题,并将工人工资和五项保险纳入财政预算(其中城建监察局将规划中队、市容中队、城建中队全体人员纳入核定编制;公共事业管理局将环卫站、
城卫服务部全体人员纳入核定编制)。
(二)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出垃圾中转站和停车场建设地点,积极争取划拨建设用地,结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项目的上报实施,积极争取实施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约需建设资金100多万元),并多方筹措资金购置2辆封闭式垃圾清运车和1辆洒水车,在城区街道生活垃圾集中点设置垃圾临时堆放货箱,在绿化带上铺设旱季浇水管网。注册成立物业服务公司为环卫站下属企业,组建30—50亩的绿化苗木基地,保证城市绿化用苗的供给。
(三)加强与公安交警、运政部门的协调配合,理顺城市公共客运,车辆乱停乱放,非法营运等管理主休,依法、合理、灵活的治理好城市秩序,并逐步形成由县人大通过的城市公交车辆管理办法。
(四)原《城市生活垃圾清运收费办法》于2007年4月到期后,通过市场调查和走访附近县(区),提出新的收费办法和标准上报物价部门,尽快召开听证会,确定新的收费办法和标准,并扩大清运范围,把农贸市场、新开发区及城乡结合部部分农村纳入城市保洁范围,逐步规范城市生活垃圾清运管理工作。
【关键词】建筑设计 建筑风水 风水设计 风水文化 建筑文化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建筑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被广泛应用。我国的建筑文化在几千年来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都包含了建筑风水的因素。无论是皇宫建设、皇陵规划,还是普通民宅和村落,各式建筑都包含有风水学的因素。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建筑风水学开始传入西方,受到了相关学者的重视,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风水文化在国外受到了高度重视,大量的外国建筑在设计中都受到我国风水文化的影响,开始融入风水元素。建筑风水学和现代房地产进行有机结合,既体现了风水文化的与时俱进,同时也融入了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贵州省遵义市区南端,海尔大道的东侧沿线。工程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区域内商业价值较高,项目以高起点的商业天街定位进行打造,预计建立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心商业圈。工程地块狭长,在建筑平面图上呈现出两排沿着城市干道一字排开、两排建筑形成一条商业街的模式。建筑由商业群房、五栋点式高层住宅和地下架空层商业建筑组成,周边无较大型的绿化用地,建筑绿化基本上都只能在建筑架空上进行种植。(空间分布如下图所示)
3.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水。
3.1.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水概述。
建筑风水是我国传统文化—风水文化在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我国的风水文化是古代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古到今一致沿袭下来,通常人们都认为是趋吉避凶的术数或是一种民俗、一种人与自然环节的学问。建筑的风水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灵魂所在,通过建筑风水和造园学、营造学等其他科学,构成了我国传统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建筑的风水是研究地理磁场和生命磁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调节所处的磁场,来提供有利于人体的环境。众所周知,地球具有磁场,各个生命体也存在磁场。地球的磁场影响着人类的身体状况,同时也对人类的“运气”造成影响。各类建筑工程中,达到城市规划,小到个人家庭建筑设计,都需要考虑到人体同地球磁场相协调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普遍认为地球的磁场主要是通过位置来对人体产生影响,一般对住宅区和办公区等人类生活的主要区域影响较大,地球磁场处理不当,轻则影响业主的情绪,重者会损坏人类的身体健康。
3.2.建筑主体结构形状和建筑风水。
(1)五行。
1)水形建筑。水形建筑的主体呈曲形,通常外墙颜色有浅土色、咖啡色。因咖啡色同黄色皆属木,而曲形的建筑物在五行中属“水”,水具有周流不息及源远流长的寓意。水形建筑外形好似波浪,其造型较为新颖,显得较为时尚,但由于整栋楼的中心点通常不在楼宇内部,即风水学上所说的没在中宫之位,一般不适合做居住住宅。但由于五行属“木”的建筑物是适合建筑和人体,由于水生木,因此该建筑可以作为住宅。
2)木形建筑。木形建筑多位廋直高的长方形的木形建筑。在风水学中,木代表树木和草,代表的生命中生的根源及功能,木形建筑一般事宜从事文艺、研发、教育、服侍、创意等工作或相关行业,其主体颜色为浅黄色。风水中为,黄色属土,而土可生木。在建筑风水中,火生土,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即为不同的方位及不同的人和物。由于长方形的建筑不存在缺角,因而不会缺失任何乙方的卦象,所以一般认为木形建筑比较适合居住。
3)火形建筑。在建筑物中,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状的建筑在五行上都属“火”。建筑风水中,三角形是非常不好的形状,而不规则的形状又容易造成缺角或失去多方卦象容易引来祸事。若建筑下部为方形,符合高直瘦的特点,可称之为“火形建筑”。
4)土形建筑。土形建筑的外形较矮,通常都是厚实而宽阔,形状方厚而稳重。由于方形的建筑不存在缺角,因此也不会有任何卦象的缺失,磁场较为稳定,此种建筑通常适合从事政治或用于办公。
5)金形建筑。因金主方,因此外形无论是长方形还是正方形,都为金形楼盘。金形楼盘适宜从事金融行业。
3.3.建筑环境及建筑风水。
(1)建筑外部格局及建筑风水。
在建筑的外部环境中,存在三种情况,在建筑规划设计时,如果存在类似情况,需要考虑各个建筑平面关系并采取避免措施。
1)外部环境煞气。外部环境煞气主要是指在外界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形成的对建筑或人体所不利的磁场。外部环境煞气主要包括:刀煞、光煞、天斩煞、路冲煞、磁电煞、反弓煞、孤阳煞等。
2)外部环境阴气。所谓外部环境阴气,是指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如容易造成悲伤、凄惨的心情等不利人体健康的磁场,通常由于阳气不见,所以阴气较盛。建筑若位于低洼之地,则阴气和湿气较重,容易滋生细菌,长久居住必然有损身体健康;建筑位于殡仪馆、墓区、庙宇附件时,由于悲凉的气氛,容易造成建筑内部的人体健康出现问题。
3)外环境秽气。外环境秽气主要是指臭气熏天、瘴气连天,对人体产生不利磁场的环境。垃圾场、贫民区、烟囱、排水沟等容易造成人体郁闷自闭,导致人缘缺失。
(2)建筑内部格局和建筑风水设计。
1)大门的格局。建筑中,大门的磁场在建筑风水中代表事业,大门对内的区域称之为内名堂,即所谓的玄关;大门对外的空间区域称之为外明堂。建筑的大门内外要保持明亮,要增强阳性磁场。大门的外明堂宽敞,而内明堂则较为狭窄,此种情况下,容易造成气流运行不畅,造成气不聚。在建筑风水中,通常为宅大门大,而宅小则门小,需要搭配和谐,要注意阴阳平衡。
2)客厅格局。一般情况下,客厅都将客厅置于房间的最前面,而将卧室放在后面。在建筑设计中,存在某些开发商为了营销效益及需要突出与众不同,往往设计为最前面为卧室,而将客厅放置于卧室的后侧,此种结构在风水上称之为退财之所,由于将内明堂放置在后,造成纳气不畅。建筑风水认为,明厅暗房,要求客厅要保持明亮宽敞,这样才能纳气催旺,但有不宜过大,否则容易造成气散,面积过小,则不利于聚气。除此之外,客厅要具有足够的阳光,由于阳光具有驱暗智利,能助长阳宅生旺之气,才能让人生机勃勃。
3)厨房格局。住宅厨房一般不适合布置在西方、北方或西北方。由于厨房属火,而西方和北方都属金,其方位受制于火,因此不适宜布置厨房。在进行厨房格局布置时,要注意厨房要和房间相配合,根据房间大小,来合理分配厨房的大小。另外,厨房要保持方正的空间,要利于气流的稳定及通行顺畅。对于复式住宅,在厨房上不要设置成为卧室,也不要在将厨房放置在卧室和卧室之间,在厨房旁边,不要设置小孩的房间,更不要将床依靠在卧室和厨房相邻的墙壁上,避免布局造成火气太重,影响小孩的性格养成。厨房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这样才能造成磁场良好,才能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4)卫浴格局。
《易经》有云,乾为天,为西北,为尊贵之所。建筑卫浴在风水中属于坑脏之所,因此不适宜布置在西北方或南方。在设计卫浴面积时,要根据房间面积来进行合理配套,若房间面积较大时,可安排较大的卫浴面积,房间较小时,卫浴面积也较小。卫浴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利用阳台的辐射来达到杀菌消毒的作用,有利于室内的清洁卫生。
4.本工程建筑设计及风水分析。
本工程西南位置较高,学校在外,有堡坎;东北位置较低,门前即为道路,呈左高右低分布。工程整个用地的地块为狭长形,沿着公路一字排开。在建筑设计取向时,设计为巽山乾向。由于八运当旺,为财官两旺,而且本工程有依靠有朝向,工程位置缺点为气散不聚,容易造成先富后贫、始吉终衰。为了避开不利影响,要将大门开在“乾方”。在民俗传统中,通常认为“乾”为极贵之位,正所谓乾方贵气太盛,常人不敌,虽然大门开在“乾方”,但要经过调整才可使用。大门位于“乾”位,同时也是驿马之位,言外之意为贵人驾马而来,所以可在大门外设置铜制麒麟一对。工程大门方向为巨门,而公路的高差所形成的斜角也从立交处延伸而来,因此大门的门柱要设计为下方上圆的形式,大门要保证方正、阔大。
各房屋呈一字排开,其背后有坎,而坎上有建筑,在建筑前面的主入口处面临大路,故:虽主入口位置气不聚,方位为财位,少贵,必须要调整方位才可纳财。改变的具体做法为将内明堂要设计为尽量阔大的面积,在平台下面的外明堂入口处,要设置引导,引导方法为:从路边开始,按照左右两侧的楼房外观造型,来排布雕像,并在其中种植玉兰、银杏及桂花等,种植花草要排列整齐,合理利用对仗方式,以迎财气、贵气。
工程东部和南部位置均有圆形建筑,同时也是小区的车辆出入口,意味破军星飞临此方,要在圆形建筑的顶部位置树立旗杆造型来化解,否则不利车辆出入通行。工程东部为农贸市场入口,其对冲的位置建筑基础要有石敢当,避免造成意外之伤。西南方向为武曲吉位,同时也是最利出口。小区内B区2号和1号楼的入口都在背靠坡的一侧,中间的间距较为狭窄,为避免从背后出入造成意外,虽小区无景可借,可以通过利用套景法,利用玻璃或反射化煞,或动静相套、石水相套来化解。(附:工程方位分布图)
5.结束语:
建筑风水和建筑设计的有机结合,涉及内容非常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提高了对高品质建筑的需求,人们开始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开始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就要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将传统的建筑风水等中国元素和建筑设计进行有机结合,打造精品建筑工程,改善生活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其锋 基于建筑设计与建筑风水的探析 [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 -2011年11期
[2]戴瑛东 建筑设计与建筑风水的科学性研究 [期刊论文] 《科技与企业》 -2012年14期
关键词:商业建筑 设计条件 变化 自我更新 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师理想状态下的建筑设计条件
建筑师(Architect)是指受过专业教育或训练,以建筑设计为主要职业的人。建筑师通过与工程投资方(即通常所说的甲方)和施工方的合作,在技术、经济、功能和造型上实现建筑物的营造。在逐步复杂的建筑营造领域,建筑师越来越多的扮演一种在建筑投资方和专业设计方(比如机电设计,结构设计等等)及施工方之间的沟通角色。而业内传统建筑师更偏重与工程技术的控制,较少从经营和后期管理方面考虑问题。大部分建筑师希望得到的设计条件是用地、规划技术指标、业态分区指标,然后开始投入到设计中去。不希望设计条件的变更导致设计的反复和工作量的浪费。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化,市场随时的改变、业主的招商的形势和入驻商户的要求,都每天左右着设计条件的变化。设计师需要变换自己的角色,思考更好的应对方式,才能满足业主与时代的要求。
二、商业街设计分析
1、项目概况
1.1 地理位置
象山风情商业街项目项目位于象山丹城。本项目东临兴盛路(在建),西依东谷湖路(规划中),南靠丹河路,北临史家泾河。
同时周边分布着水木华庭、世纪花园、金域华府等居住区,勇金国际广场、财富中心等商业建筑、象山重要文化建筑――象山文化中心,城市公园――陈家山公园。所以,项目在地理位置上虽然不是象山最中心位置,但还是处于城区比较优越的区域。该地块环境怡人、交通便捷、闹中取静,规划总用地面积29646.62平方米。
1.2交通条件
项目地块西为城市主干道――东谷湖路,南为城市次干道――丹河路,东为城市次干道――兴盛路。项目地块的交通便利,人流可达性好。而且,又避开了城市交通流量最大的象山港路与天安路产生的不良影响。乃闹中取静,发展特色休闲商业的有利位置。
2、设计原则
形式对应功能业态、环境配合商业气氛、空间适应消费心理。
体现先进性、超前性的同时映射传统。充分利用环境优势、地理优势,把建筑置身于环境氛围内,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设计先进的中高端休闲商业街。
3、总图设计
3.1 概述
从城市设计要求和本方案设计原则出发。
为增加商业面、联系西侧城市景观带与东侧陈家山公园,方案用内街形式将地块分割成南北两个区域。
沿丹河路一侧由西向东布置集中式商业,满足大型餐饮、休闲、娱乐对大型空间的需求,并且隔离了丹河路交通、东侧农贸市场、医院对地块内侧的不良影响。沿史家井河一侧由西向东布置独栋式商业形体,满足高档餐饮、公馆会所等对独立营运的要求,同时最大限度的对地块开放史家井河及对岸沿河公园景观,引入自然环境,满足餐饮消费群体对视觉环境的较高要求。
北岸景观公园与本地块联动设计,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环境提升作用,并帮助解决一部分停车需求。
北侧公园、史家井河、风情商业街共同作为城市中心景观带与陈家山公园的联系组成部分,从整体上提升区域环境,使其成为周边区域乃至整个象山县重要的休闲、娱乐区域。
3.2 交通组织
基地人流主入口设置于地块东西两侧,沿丹河路设有三个人流次入口。人流进入建筑内街一层平台进行分配组织,利用连廊、平台进行水平向联系,使人流内方便的到达沿河景观带。利用电梯、自动扶梯形成竖向交通,联系上下层。使人流能够自然串行于各层空间,达到良好的商业可达性。同时,沿河独栋区每栋拥有单独出入口,有独立楼梯和电梯,满足这些商业体对独立性、私密性的要求。而沿路集中商业区则通过内廊、外廊、平台等多种形式将各家店铺有序组织,形成高效、便捷的人流流线。
基地车行入口位于北侧靠河两角位置,通过坡道直接进入地下开放式车库,环形双向车道组织车流。同时由于地下车库完全对下沉广场开放,所以车库将是有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区域,驾车人流也能自然的进入下沉广场开始购物、娱乐及休闲。
4、建筑设计
4.1 平面设计
设计将整个组群分成四大区域:
地下车库、下沉式商业广场、地上沿河独栋区、地上沿路集中区。
地下车库布置在地下一层,包围下沉式休闲商业广场。全部平面停车,可容纳344个车位,加上地上车位的补充,满足项目对停车位的要求。由于车库对下沉式广场的完全开放性,既改善了地下车库的环境条件,又方便了驾车人群直接进入风情街。
下沉式商业广场作为内街的地面层存在,与一层通过台阶、坡道、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全面联系。地面人流能够极其方便的到达下沉广场进行消费,同时也能够快速的到达各个楼层。下沉广场两侧布置项目大部分的中高端零售业态,既与地面以上的餐饮、娱乐等业态达到有效的分割,又加强了可逛性,帮助项目聚拢人气,增强商业气氛。
地上沿河独栋区设计了7个独立建筑体,各栋2~3层。每栋沿河一侧设有单独出入口,沿内街一侧有廊道联系,在各层部分设置出入口。各栋配有独立的竖向交通,方便其单独经营。沿河独栋区主要布置风情餐饮及大型会所功能,满足这些业态对功能及景观的要求。
地上沿路集中区集中了一层商务餐饮、二~三层大型娱乐休闲等需要大空间的商业业态,解决了项目的大部分面积需求。通过内街一侧的3组竖向交通联系各层空间,并通过平台和廊道空间联系沿河独栋商业区,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互动。
4.2 剖面设计
地下部分:1层
层高商业4.2米、车库4.4米
地上部分:2~3层,
层高4.5米
三、商业建筑的自我更新
然而在商业建筑中,变化才是唯一不变的设计条件。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项目在
推进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变数。
项目沿路一侧大面积商场空间,被大型银行、洗浴中心、酒店、影城及个人店铺所分割,与原先商业业态布局产生了较大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原设计的店铺分割,消防系统,空调系统都需要相应的改变。不仅严重影响了工期的进度,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这其实也是国内一部分本地商业开发的通病――业态随着市场走,缺乏一贯与坚定的招商思想。
作为建筑师,面对这样的项目应该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改变应试答题的工作方式。在概念设计前期,全面了解项目的情况,参与业态与空间的对应关系,提出意见帮助策划部门及开发商调整业态的分布。在方案设计期间,及时与策划招商部门协调,根据招商情况,做好大部分的空间适应性调整工作。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营业商户的具体要求,进行平面流线、功能布局,立面需求等的调整工作。在施工图阶段,最后进行每个商业空间的细部空间利用、与未来装修协调等细微的调整工作。
在实践中我们遇到最多的可能性是直到施工图完成,项目招商还没完成,甚至在项目开街之时,业态还在变化。作为建筑师只能采取最大化加强空间的容纳性和可变性来弥补开发过程中业态变化对空间不同要求的问题。象山商业街就是这样的过程,所以我们在一开始就在内街两侧,分别布置了两组不同空间形态与不同面积的建筑用来适应未来不同商业业态的需求――沿河独栋小面积和沿路集中式大空间。
然而,商业建筑的自我更新不会停止,或许在开业的几年之内还在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如空间分割,立面改造,景观等。细微的变化会一直持续直到商业街的没落,比如广告牌、店面标志等。
所以,建筑师必须以最大的包容性接纳并理解商业建筑自我更新的特性,并在每一阶段的设计中充分考虑如何提高所设计的空间的适应性。
一、 总体情况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加大了投资,加强了领导和监管文秘杂烩网力度。一是制定了县城总体规划和工业园区、西南片区控制性详规,为规范城市建设开好了头;二是精心打造新区,拉大了县城框架;三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兴建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和排污管网建设改造,净化了城市环境;四是湿地公园、人民广场、沿江路景观大道等休闲场所相继建成,教育、医疗、商场、菜市场和服务行业布点合理,县城道路形成网络,城市功能不断提高;五是城市建筑异军突起,建筑风格文秘杂烩网各异,高层、多层、低层文秘杂烩网错落有致,使我县县城环境更优美、更宜居、更人性化,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规划编制落后,详规覆盖率不到位。其一,我县虽然在20__年重新修订编制了进贤县县城发展总体规划,并报上级有关文秘杂烩网部门审批,但因各种原因尚未获批,给我县县城规划建设带来诸多不便,特别是各项详规的制定没有一个可靠统一的依据。总体规划是母规,详规是子规,子规必须依据母规而制定。没有总体规划为依据详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详规与详规之间难以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城市公用建筑、基础设施布局困难,特别是道路、管网的高程、走向不得相互一致,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很容易造成片区与片区之间难以接口,甚至无法接口,还可能出现重复建设,既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协调又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其二,目前我县仅编制完成工业园区4平方公里、西南片区3.94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县城绝大部分没有编制控制性详规,详规覆盖率极低,在没有编制控制性详规的区域实施建设,很容易导致城市土地使用性质不明确,城市建设用地随意性较大,建筑布局混乱,道路、绿化、休闲场所、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公用建筑布局的不合理,甚至基础设施、公用建筑用地被挤占,给市民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严重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
2、违规违章严重,城中村建设混乱。由于利益驱动、审批程序复杂、把关不严、执法不力等原因,造成乱搭乱建、未批先建、少批多建、甚至不批强建等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城中村建设更是混乱。表现为:一是,有的开发商以村民建房的名义搞房产开发,批三、四层建七八层;二是,房前屋后乱搭乱建,公用过道大都被个人挤占;三是,握手楼、搭肩楼、占道楼随处可见,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不配套,道路窄小弯曲,脏乱差现象严重,与县城极为不协调,既影响城市整体美观又给城市管理增加难度。
3、老城区改造问题多,拆迁补偿难度大。我县老城区建设历史久远,由于长期缺乏科学规划,房屋依路而建、因用而设,导致各个年代的建筑交错并立,古今共存;单位大院与私人住宅勾肩搭背,相互拥挤;有的区域危房烂房较多,安全隐患严重;有的大街小巷左拐右折、起伏不平,一些小街小巷,时至现代化的今天,车辆尚不能通达,居民出行只能靠两腿;有的公用设施修了又毁,污水管道通了又堵;集资建房,见缝插针,房屋建筑密度令人咋舌;有的倒闭企业、搬迁单位空地,因管理权限原因,规划协调困难。以上总总都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品位的提升,有待于改造。要改造就必定涉及到拆迁,拆迁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难事,各种矛盾应运而生。如部分群众城市建设意识、全局观念淡薄,只考虑个人得失,在补偿、安置问题上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给拆迁、安置增加难度,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
4、设计理念陈旧,审批把关不严。由于我县具有建筑设计资质的单位少,缺乏必要的竞争,设计单位没有忧患意识,竞争意识,在设计审批上要求不高,把关不严,一些挂靠资质单位的设计人员水平低、要价低,居民又满足于可居住心理,导致我县建筑设计理念整体落后,设计方法陈旧,设计成果质量低下,使我县很大一部分建筑外观单一,建筑面貌雷同,走到哪里都似曾相识。
三、办法与对策
1、加大投入,完善规划编制。规划编制是城市建设的指挥棒,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的品位高低。一是要加强沟通协调,尽早出台总体规划,为县城详规编制提供可靠依据;二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尽快完善县城控制性详规,确保城区布局合理;三是规划编制在出台之前要向社会公示,广泛征求意见,让全社会共同关注县城规划,为县城规划建言献策;四是规划编制一旦出台就要用规章、制度加以保障,如可以由县人大制定关于执行规划编制的法规性文件,用法规的形式加以保障,确保规划编制真正得以贯彻执行;五是要加强领导力度,主要领导要亲自把关,分好地段、划清责任,板子打到人,严厉打击违反规划编制的行为;六是加大对贯彻执行规划编制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县上下了解城市规划对城市规范建设的重要性,提高执行规划的自觉性,确保全县上下共同维护规划编制的严肃性,确保县城建设规范有序。
2、走出去,请进来,更新设计理念,提升城市品位。走出去,就是把我们的设计人员派出去看别人的城市建设,学习别人的设计理念;请进来,就是一方面请专家学者来上课,提高我县设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是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在房屋建筑、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中吸纳 外地设计单位参与,储备多种设计方案,通过设计招标,达到好中选优的目的。在总体布局上做到风格各异,相互协调。在设计审批上要从抗震能力、外观效果、节能环保和结构实用、人性化理念等方面严格把关,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如在小区规划上,要引进大开发商,扩大规划面积,把小区道路、绿化等公用设施规划在内,运用市场化手段,本文来源:文秘站 让开发商承担小区内公用设施建设,减轻政府投资负担;在城区道路的设计上要减少十字路口,增加丁字路口,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丁字路口的交通事故要远远小于十字路口。
3、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规行为,规范建筑市场。一是规范城中村的建设,把城中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联合城建、城管、镇、村、组按照农村建设用地标准划定城中村建设用地红线,按照小区模式规划城中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逐步规范建筑风格,实现建设成果共享,城市农村和谐协调发展;二是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便利为建房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杜绝未批先建;三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规建设。联合城建、城管、公安等执法单位对县城违规建筑进行清查处理。划定时间界限,对在时间界限以前出现的建筑物采取一补二收三拆的办法。一补,即对符合规划的农民自建住宅采取罚款,限期补办手续的办法,压缩处理工作量;二收,即符合规划,但外观不美、间距不足、楼层超高,属开发性质的由政府收储,用于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三拆,即违反城市规划的坚决拆除。在时间界限以后建设的,不管是否符合规划,只要是没有批准的建筑一律拆除,并确保不再发生违规建筑,发现一幢拆除一幢,决不手软,坚决打消不法建筑商的饶幸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杜绝违章建筑屡屡出现,确保建筑市场规范有序。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设计;总图
Abstract:In the residen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such as construction, landscape, water, electricity, gas ,etc. , they are linked together.With unified deployment and unified planning, projects could be a virtual circle.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identity that he is a general planning designer, the author participates in pre-planning and design.
Keywords:residential area;planning and design;general plan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090-03
1 前言
一般的民用建筑设计的周期比较短,通常只要1~2年或2~3年。但是,在进行大型居住区项目设计过程中时,尤其在前期规划设计阶段,不单单要注意到建筑设计的美观,还要注意项目分期操作的需求:可实施性和持续性。“东方明珠·世纪花园”是一个设计历时逾7年的大型房地产项目,下面将就该项目在规划设计阶段的一些理念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如何将专业总图技能运用到居住区前期规划设计阶段。
2 项目背景
2.1项目区位
大型房地产项目“东方明珠·世纪花园”地处安徽省马鞍山市,距南京市仅30分钟车程。地块位于城市东北郊,距离宁马高速马鞍山出口仅5分钟车程,距离城市中心15分钟车程,同时紧邻城市核心区,是马鞍山市东北方向的入口门户。
2.2项目概况
整个项目占地约60.57hm2,位于慈河路,江东大道,健康路,葛羊路的围合区域。地块东北角遥望葛羊山,西与花果山公园接壤,自然河道穿行其中,具有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等天然优势,是马鞍山市“东拓南进”的热点区域中最具吸引力和活力的居住生活区域。
整个基地沿城市主干道江东大道南北方向展开,跨越桥山路,长度越1300m;东西方向沿江东大道至慈河路,宽度约730m。以桥山路为界,将桥山路以南分为4个地块,分别为S1、S2、S3、S4地块;将桥山路以北分为6个地块,分别为N1、N2、N3、N4、N5、N6地块。
东方明珠·世纪花园的建筑规模总计72.73万m2,综合容积率达1.2,绿化率不小于37%。住宅类型从高层住宅到多层住宅,从联排别墅到叠加别墅,户型面积从50m2到300m2,多样性的住宅可以满足各种阶层居民的需求。
社区内拥有花园、广场、廊架,水池和极富上海地域特色的商业步行街以及功能齐备的幼儿园、小学、社区中心,农贸市场、医院、体育馆等8大类,近30个类别的高标准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东方明珠·世纪花园是马鞍山市一个配套完善的大型住宅项目。
2.3实施情况
本项目于2005年3月完成整体规划方案设计,正式进入项目实施阶段。项目共分为三个阶段实施:一期包括N1、S1、S2三个地块,其占地14.3hm2,建筑面积共计14.1万m2。一期除了两个居住组团,还包括一座先期完成的社区体验中心、集贸市场和一所九年义务制学校,并于2006年底建设完成。二期的N2、S3、S4共三个地块已于2009年底建设完成。2009年中,根据市场变化及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公司对最后一期用地做了规划调整:将最后一期的原N3、N4、N5地块并入原N6地块,统称N6地块。原N6地块作为N6地块1期进行开发建设,原N3、N4、N5作为N6地块2期进行开发建设。截止2011年12月,N6地块1期已基本竣工;N6地块2期施工图设计已全部完成,现场施工正在进行。整个项目预计于2013年底全部竣工,历时8年之久。
图 1-规划调整前的总平面图
图 2-规划调整后的总平面图
3 以人为本的规划
3.1新都市主义
本着对“新都市主义理念”的实践性探讨,也基于马鞍山市本身是一座城市尺度不大的三线城市,本案没有做成一贯的“大围墙封闭社区”,而是致力于将用地拆分成更小尺度的若干分地块;最终以“开放的街区,封闭的组团”的方式,着力在城市郊区边缘地域“复制”出一种城市中心生活模式。
在这里,有公共开放的街道广场,有更亲近自然的河岸公园,便捷而齐备的配套设施,更多种可供不同家庭选择的住宅产品,还有教育医疗甚至就业机会;同时,却没有城市的拥堵、尾气与喧嚣……。这是一个获得1+1>2效益的和谐社区。
3.2巧妙利用地形布置地库
根据地形图及现场踏勘,我们发现基地周边的市政道路已经施工完毕,现有的道路标高比基地内的自然标高平均高出1m。为了减少土石方工程量,规划设计考虑在多层住宅之间设置若干半地下停车库。半地下车库顶部设计为入户庭院空间,高侧窗为车库提供自然采光,更为其带来了自然通风。节省了机械式排风等设备造价及运营费用,同时也是更为环保节能的做法。同时利用高差处理的踏步与跌落花坛既满足实用需求又是景观亮点。
3.3尊重原始自然现状
基地东侧的慈湖河以及基地内部的原生态水系是本项目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资源。规划伊始就立足于对其进行充分保护和利用,并且因势利导,创造出一座人文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优质社区。天然河道的处理遵循了以下的基本原则:
1)在基地两端,以保持自然岸线为主,生态处理为基本手段;
2)基地中央,人群活动密集的地方,人工处理的岸线,结合商业铺面、生活广场等,形成生动活泼的生活环境。
3.4先进的社区管理方式
通过对出入车辆的控制,以及对人行的过问,本案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考虑,具体可以细化为:
1)公共领域:人、车均自由出入;
图 3-鸟瞰图
2)半公共领域:人自由出入,对车的通行的适当管治;
3)私有领域:只有本组团的住户才可以自由出入。
这也为商业以及相关配套提供了更多的更为合理有效的设置区域。
3.5节约型规划
在社会资源分配日益紧张的现今,如何做到资源节约化、集中化与共享也是本次规划设计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由于在项目的控制性规划中要求设置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本案在规划中充分利用了紧邻用地西南侧的现有安徽省重点高中“马鞍山二中”这一优势教育资源。我们把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规划在沿江东大道东侧二中以北,同时通过建设单位与二中的多次沟通协商,使其成为了二中的附属实验学校。由此,不仅丰富了沿江东大道一侧的城市立面,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教学器材以及教学场地也很好的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使得本社区居民的子女就学更加有效便捷。东方明珠·世纪花园规划也是一次对人文的规划。
图 4-踏步和花坛
图 5-原始河道
图 6-整治后的景观河道
4 可实施的规划
管线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是不可轻视的。供电及通讯系统犹如城市动脉,供水及供气系统犹如城市静脉,雨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犹如城市的消化及排泄系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4.1防洪排涝
基地内存在发达的自然水系。自然河道与外部河道互通,原用来满足农田灌溉及城市防洪排涝的需要。根据地形图所示,在一期工程N1地块的西南角处(江东大道桥山路交叉口)有一处自然河道。经建设单位询问相关部门,此河道起防洪排涝作用。鉴于排洪箱涵(设计长223m,断面4m×4m,埋深1m)的相关技术要求,结合首期“标杆”建筑——社区会所,我们将此处设计成市民广场,与S1学校相呼应,成为桥山路商业街的入口。
4.2污水排放
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市政管线资料中,周边市政道路下只有江东大道和桥山路下敷设污水管道。在配合建设单位和当地相关部门沟通过程中,我们发现:①江东大道污水管道的承受能力有限;②桥山路污水管道仅仅是敷设了管道,并未与周边江东大道污水管道连通;③最近的、可利用的污水管道在离基地S4最南端外300m处的健康路上。
针对这些情况,规划阶段就加强对管线综合设计的要求,并将与市政雨污水的衔接点的标高为场地竖向设计控制依据。
在首期项目实施时,建设单位根据管线综合的要求,将S2地块与S3地块之间的规划道路(东塘路)下的污水管道敷设至健康路原有市政污水管道,为本项目的后续施工的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5 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在进行前期规划设计时,我们考虑到本项目是一个占地60hm2,总建筑面积达72万m2的一座超大型综合居住区,总的开发周期将持续5~8年的时间。这其中,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应的法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同时市场也会因为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反应。为此,规划方案的“可持续发展性”尤为重要。而本项目的城市“街区化”规划方式为这种规划变通提供了最便捷有利的可能。
5.1首期开发:
规划项目的开始需要一个“标杆”,本案的首期开发界定在沿江东大道,桥山路两侧的N1、S1、S2地块。
N1地块的社区会所成为整个项目的先行体验中心,而同处于N1地块的1号小高层也是整个项目面向城市界面的标志性建筑。
桥山路以南S1地块的学校和S2地块的多层组团之间保留下来的原生态河岸则成为了项目一开始的景观实景样板段。
5.2规划调整
1)第1次
随着项目的推进,两年后(2007年)的二期规划实施。鉴于国家出台新的规划政策,市场也有新的反馈,方案进行了适当调整,桥山路南北地块各增加一处邻里中心,S4地块由小高层社区调整为低密度联排别墅社区,区内路网也作适当改变。
2)第2次
2009年根据市场变化及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公司对最后一期用地做了规划调整:将最后一期的原N3、N4、N5地块并入原N6地块,统称N6地块。原N6地块作为N6地块1期进行开发建设,原N3、N4、N5作为N6地块2期进行开发建设。将原N5的联排别墅取消,新N6地块的住宅类型为多层与高层。合并后N6地块作为一个整体区域进行统一管理,两个车行出入口分别位于东塘路和望山路,另有一个消防紧急出入口位于江东大道。
鉴于以上规划设计理念的先进性和实现的完成度,东方明珠·世纪花园近年来获得了以下殊荣:
(1) 2007年上海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2) 2009年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二等奖——马鞍山二中实验学校;
(3) 2010年上海市优秀住宅工程小区设计二等奖——S4地块;
(4) 2006年中国地博会中国名盘最具居住价值社区奖;
(5) 2006年中国人文环境典型楼盘;
(6) 2006年中国城市标志性楼盘。
6 结语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池州市贵池区397家“三合一”小型服装加工厂的排查数据,详细对商业“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状况的成因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国家有关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实际消防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强“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整治的方略,增强处置此类火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火灾事故发生和人员伤亡。
【关键词】 “三合一” 消防安全 现状 成因 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大量集住宿、生产、加工、经营等场地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的商业“三合一”场所大量出现,各类火灾事故多发,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财产造成巨大威胁。例如:2012年12月25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一门面方发生火灾,造成3人死亡;2013年1月6日上海市一家农贸市场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6人死亡,10余人受伤。而根据相关统计,发生在“三合一”场所的火灾、爆炸事故占火灾总数比例逐年上升,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屡见不鲜,给地区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危害。为进一步加强管理,切实做好商业“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下面就从“三合一”现象的现状、成因、火灾隐患,以及预防“三合一”场所火灾的方法对策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思考“三合一”场所如何治理才能达到有效根治,才能遏制火灾事故的发生,才能为我们的生命营造和谐安定的安全环境。
1 “三合一”场所的现状和成因
近年来,全国各地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在地区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通过长期的对本地区走访排查调查发现,池州市贵池区“三合一”场所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小型服装厂、宾馆、餐饮、储存场所、机动车维修、各种易燃易爆物品经营场所等。这些场所经营结构复杂,所涉及的经营模式和经济种类众多,大多以个体工商户和无证经营的家庭、个人的经营方式为主,以小型服装加工厂为例,池州市贵池区397家小型服装加工厂,其中有一半以上厂房均存在“三合一”现象,并伴有以下几点问题:
(1)安全疏散问题严重,多数消防疏散通道拥堵。从排查情况来看,265家厂内的唯一疏散通道被堆积的大量货物阻塞,占总数的67%,其中154家设置影响疏散和施救的防盗铁栅栏,占总数的39%。
(2)居住人员复杂,弱势群体居多。对全区397家“三合一”小型服装加工厂成份分析,主要有以家庭作坊为主的家庭住宿和以外来人员为主的员工住宿。这些场所普遍集加工、储存、办公、食宿为一体,在同一建筑、同一空间内既有生产又有食宿的就有246家,占总数的62%。
(3)建筑耐火等级低,装修材料不能满足防火要求。调查发现:有131家小型服装加工场经营户为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自行增加夹层,夹层楼板和楼梯往往采用木质材料或未经防火处理的钢质材料,占调查总数的33%。
(4)电器使用不规范,用电线路集中混乱。被检查的场所中,90%以上都存在电线私拉乱接,空调、电灯、电热器、电动机、广告牌线路布置零乱,线路没有穿金属管或阻燃的PVC管进行保护,接线处没有设接线盒,总线处未安装电气过载保护装置等现象。
(5)物品堆放杂乱,排烟通道受阻。397家“三合一”服装厂内,有195家在窗户、通风口等自然排烟通道处堆放大量杂物,封堵了有效地排烟通风设施,占总数的50%。一旦发生火灾,火场产生的烟雾与热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疏散人员的视线,导致人员缺氧而窒息死亡,造成火势加速蔓延,妨碍战斗员的侦察救人和进攻。
(6)建筑消防设施不全,灭火器材缺乏。很多经营业主由于受“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作崇,只考虑自身经济利益,消防投入不足,消防器材配备缺乏,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缺少对基本的防火、逃生知识缺乏了解,对火灾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单位场所面积小,建筑物情况都在视野范围内,一旦发生事故,有能力及时发现并控制。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他们火灾处置能力。
(7)人员安全意识差,消防责任不落实。大多数“三合一”场所上至业主,下至员工,普遍文化素质较低,消防安全意识差,员工消防安全观念淡薄,缺少相应的消防培训,灭火和逃生常识缺乏,没有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制度,没有落实相关责任,消防安全责任意识淡薄,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很难组织起有效的灭火和逃生,容易导致人员伤亡。
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不断扩大,个体私营经济逐渐占据市场成为政府鼓励和支持的经济类型。一些投资少、成本低、规模小、工艺简单、经营方式机动灵活的“三合一”企业应运而生,某些房地产开发商则利用商家的这种需求,在建筑设计施工上,形成了以楼下经营、楼上储存经营模式存在的“三合一”建筑。
其次,商家对社会治安的信任度低,导致各家各户都宁愿通过安装防盗网的方法来换取“安全感”,这样就无形中便将消防通道“网死”。从调查结果来看,有67%的 “三合一”小型服装厂建筑在唯一的安全出口处堆积货物和生产原料;其中有39%的厂房在窗户、阳台处设置了影响疏散和救援的防盗铁栅栏。这治安防范措施虽然在防范各种违法犯罪行事件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大量的火灾事实告诉我们:火灾烟气无法及时排出、金属卷帘门受热变形和窗户上安装铁栅栏导致安全疏散通道不畅和灭火救援困难是造成火灾时人员伤亡的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对商业“三合一”进行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不但要在现实状况加以限制,而且要从政治层面加以引导,从法律层面加以规范。
2 “三合一”场所的整治对策
(1)通过“网格化”管理,全面排查整治火灾隐患。消防管理重在经常,也难在经常,2012年,贵池区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对全区397家小型服装厂火灾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整治,取得了良好成效。因此,在对“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时,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常态化工作机制,保证消防工作规范有序运行,发动各乡镇、街道、社区积极参与消防安全集中行动,每周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摸清辖区单位底数,并登记造册,对存在火灾隐患的单位,下发书面通知督促整改,逾期不改的移交公安派出所或消防部门依法查处,着力构建全覆盖、无盲点的隐患排查网络。
(2)通过宣传手段,增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主动将“三合一”场所的现状以及危害向党委政府汇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发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政府有关部门在“三合一”型商业区内部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不断加大消防安全宣传力度,争取得到更多的群众支持,加强对生产经营业主、员工和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培训,大力普及相关消防法律法规和基本的防火灭火逃生常识,最大限度减少“三合一”场所发生火灾的危害性。
(3)通过法律手段,加强“三合一”场所监督。消防部门首先应当会同城建、工商等部门认真研究制定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三合一”建筑的法律界定和防火要求作进一步的明确。这样才能使“三合一”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大大提高监督执法效率,有效控制“三合一”建筑火灾事故发生。同时结合“96119”火灾隐患举报电话,发动群众对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单位进行检举,积极配合执法工作,对于照成严重后果的隐患单位,必须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4)通过与社会各部门协同配合,齐抓共管,加强火灾隐患源头管理。要使消防管理能够适应“三合一”场所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消防社会化。建筑立项、设计等环节中要明确使用功能,建筑设计未经消防部门审核同意的,建设部门不得颁发施工许可证,施工单位不得投入施工,工商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时,必须将消防行政许可作为受理前置条件,对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方可办理。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和制止“三合一”建筑的产生。
(5)通过技术手段,预防“三合一”场所火灾的发生。采取有效的防火隔离措施,在场所内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将住宿场所从经营场所中独立分离出来。对有人员住宿的房间必须开设外窗作为疏散救人的第二通道,不得安装影响逃生和施救的固定栅栏等障碍物。恢复楼梯间和人员住宿场所自然排烟条件,有效的排烟排热环境,可以为人员的安全疏散和灭火救援行动的开展提供有力保证。因此,“三合一”建筑的楼梯间和人员住宿场所窗口通道阻塞导致的自然排烟系统瘫痪的情况必须得到有效解决,以恢复其火场排烟作用。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做法
(一)坚持规划先行理念,全面完善城乡规划编制工作
上半年,我局紧紧围绕构建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化、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完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提高城乡规划编制水平,健全城乡规划决策机制,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监管,完善健全城乡一体的规划管治制度,充分发挥城乡规划在城乡建设中的战略导向、统筹协调和空间资源配置作用。主要做好“五抓五促”工作,即:抓规划编制,促进规划体系完善;抓规划引领,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抓城市设计,促进城市品位提升;抓规范管理,促进权力运作公开;抓队伍建设,促进管理水平提高。具体做法是:积极配合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做好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的前期资料收集、调研工作,及时对接县城最新规划建设动态,包括近期已挂牌及拟挂牌的地块情况、重大项目的专项设计等等。重点对城镇体系规划作专题研究,以更好的统筹城乡发展。同时,我们还邀请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高资质、高水平的编制单位负责我县乡镇总规的修编工作。全县23个乡镇除车门、四河两个乡尚未明确规划编制单位外,其他均在编制过程中。此外,双沟、半城、梅花、石集等4个乡镇镇依据新一轮总规修编,正在进行重点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截止2013年5月,我局共出具乡镇规划设计要点及用地红线图11份,涉及出让土地614.27亩,预计开发总量可达65.53万平方米。上半年共审批孙园宏源小区、龙集龙庭嘉园等6个居住区规划。同时,我局还进一步深化专项规划、城市设计和各地块规划编制工作。一是配合交通、教育、卫生、城管等相关部门分别完成了公交站台、中小学校、医疗卫生、公共停车场、农贸市场等各公共设施布点工作;二是开展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八个出入口、汽车城4S店集中区等重大项目规划编制工作,近期还将启动S121两侧片区规划编制工作;三是抓好各开发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今年上半年以来,完成花鸟市场、征东软件园、东尚花园、公安监管场所等4个项目约38万建筑面积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报批工作;四是主动服务城乡建设经营。完成大修厂、南山龙郡东侧、城市花园西侧、佳和新城等15个地块(总用地面积约1442亩)的用地红线图及规划设计条件拟定工作。五是积极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围绕“9110工程”和“2013年城区建设项目开发计划”,配合主体单位推进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开展了城区路网、地下管线梳理工作,确定了道路横断面设计。同时,完成花鸟市场、东尚花园、半岛花园、河滨一号、天星花园、孙园宏源小区、龙集龙庭嘉园等14个项目的规划方案审核工作并报评审委员会审批通过;组织评审半岛国际、首义中央公馆、澜庭湾等6个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的评审工作,切实把好方案审核关。
(二)严把工程质量关,全力以赴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进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建设品位,切实把重点工程打造成老百姓的放心工程,上半年,我局从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程序、原材料进场、工程实体检测、施工工艺、竣工验收等六个环节入手,严把工程质量关。我局质监站联合建管处,以日常巡查、不定期抽查、季度检查等相结合的形式,对全县在建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监督,特别是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安置小区工程进行重点检查。针对现场监理人员存在的人证不符、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精等问题,我局重点对监理的持证上岗情况、施工资料的审批情况以及现场监督控制情况开展监理专项检查,实行施工现场监理人员指纹考勤,定期不定期对考勤情况进行抽查,对违反规定的企业和人员进行不良行为记录,并在季度大检查工作总结会上进行通报,符合清出市场条件的立即清出市场。上半年在监督巡查、抽查过程中,我局共下发质量问题整改通知单28份,发现不良行为,给予不良记录10条。上半年,我局共新受理工程监督申请注册351项,建设规模73.4万平方米,去年接转监督工程587项,建设规模266.38万平方米,总监督规模339.8万平方米,监督工程中城区监督覆盖率100%,乡镇监督覆盖率90%。通过对工程实体的抽测,保证了试块反映实体质量的有效性,促进了实体质量的不断提升,通过抽测,既提升了工程质量水平,也增强了施工、监理企业的实体质量意识。今年上半年竣工工程77项,总建筑面积37.9万平方米,其中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98.00%,上半年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所监督工程总体质量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目前,我局承担的90余项重点工程项目和1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大部分在按序时进度推进。
1.市政道路工程
正在实施和即将实施的道路工程共计17项。其中有4项是2010年结转工程(包括太湖路、韶南路、运河路、衡山南路),这4条道路均已完成80%。今年新开工的3条道路是祁连山路(S121-淮河路)、沱河路(武夷山路-蚕桑场)和北戴河路,正在实施中。下一步即将开工的有淮河路(S121—祁连山路)、汴西路(黄河路-青阳南路)、五台山路(泗洲大街-顺河路)、健康西路(五台山路-衡山路)、黄河小区北侧5条道路,这5个项目勘探已完成,图纸设计正在进行,现正在办理立项手续。
2.路灯安装工程
2013年我局计划实施21条道路灯安装工程。目前已经完工的有青阳供电所东路和黄山南路两条道路路灯工程;五台山路和汴西路正在施工,此外有7条道路正在设计招标,另外有10个项目由于道路建设未完工,暂不能实施。
3.环境景观工程
围绕2013年争创省级园林城市的目标定位,今年,我局计划实施4条风光带和城区6大出入口景观绿化及部分道路和道路节点绿化工程,共计26项。目前,正在实施的景观工程除2010年结转的5项工程将于近期完工外,尚有早陈河风光带东侧(嘉陵江路至北戴河路)、高速路入口(收费站至泗州转盘)、梅花火车站方向建设北路出入口(金沙江路至钱塘江路)以及黄河路(汴河-武夷山路)、武夷山路南延两侧绿化工程和部分道路节点景观工程正在施工。另有濉河风光带南侧(青阳南大桥至跃进桥)、汴河风光带东侧(汴河大桥至黄河路大桥)、S121南京方向出入口(S245至洪桥转盘)3项工程计划下半年实施。此外,老濉河东侧风光带(洪桥转盘向南)、S121宿迁方向出入口(金沙江路至长江路)、黄山路S232洋河镇方向出入口(金沙江路至青阳东桥)三项工程正在进行方案设计,考虑到该三项工程造价约1个亿,为缓解经济压力,建议明年实施。其他道路绿化工程待道路实施完工后再行施工。
4.市场小区工程
今年,我局承担精品小区13项、危旧房改造工程6项、商贸市场工程5项、旅游重点工程3项、公共设施项目2项。目前这29项重点工程中已开工项目15个,尚未挂牌项目3个(二里坝小区西侧、三中南侧、原检察院片区),已挂牌但规划方案尚未通过审批项目11个。目前,所有在建项目基本按照序时进度逐步设施(其中玫瑰西班牙项目地块中电信局基站及二层办公楼尚未拆除;富园天郡、富园广场项目地块内尚有部分住宅楼等建筑未拆除到位)。尚未挂牌的3个项目为2013全年计划挂牌项目,部分已列入挂牌计划。已经挂牌但规划方案尚未通过审批的11个项目分别为:首义中央公馆、河滨一号、半岛国际、澜庭湾、佳和新城、银河国际广场西北角、洪盛购物广场、橘子洲头。其中河滨一号、半岛国际、澜庭湾和洪盛购物广场方案正在报批中,其余正在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另大修厂地块、南山龙郡东侧地块、城市花园西侧地块刚刚完成土地挂牌手续,目前开发单位正在做相关准备工作,进行方案设计。上半年,我局共对150个单体工程进行分户验收监督及全数复核,总面积46.5万平方米,分户验收覆盖率100%,与同期相比,投诉下降28%,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及复核工作得到社会认可。截止目前,我县城区房地产新开工面积55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7.93万平方米。城区批准预售面积约42.2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3.65万平方米,商业8.56万平方米)。上半年,办理产权发证5987本,办理预购商品房抵押预售2780户,面积32.46万平方米,现房抵押登记1894户,二手房交易327户,交易面积212191平方米,交易额2.01亿元,征收契税676万元。目前,城区住宅在建或许可销售的楼盘共计24个,其中取得预售许可销售的16个,别墅1个(金鼎湾),安置兼自销2个(周李小区、中皇城),动工在建尚未取得预售许可或合同备案的5个(星河上城、翡翠庄园、瑞丰翡翠城、香江花城、卧龙湾);在建的专业市场5个(波涛物流城、红利来建材市场、农机大市场、洪泽湖水产城、花鸟市场)。即将开工建设的项目6个(半岛国际、河滨一号、中央公馆、澜庭湾、富园广场、洪盛国际购物广场)。
(三)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2013年,我局进一步明确任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在旧城拆迁改造过程中推动城市建设,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当作—项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按照以需定建的原则,在保障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同时,积极做好绿化、管网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品位;按照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并举的原则,实现公开公平合理分配,以不同的保障方式解决城区低收入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今年,我局负责启动实施7个保障性住宅工程。上半年已经启动的有楚天小区高层、黄河花园和杉鑫小区3个项目。其中黄河花园和楚天小区高层项目进展顺利,预计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4年底竣工,但是杉鑫小区由于附近住户阻挠施工,导致工程无法开工。计划下半年实施的主要有红星花园(天星花园西侧)、牡丹花园、富康花园北侧、高庄公租房省级示范区4个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征地拆迁和图纸设计。此外尚有2010年结转工程3个,即东方花园西区、太阳城二期和富康花园二期。目前富康花园二期主体已全部竣工,正在进行附属工程实施,计划7月底交付使用;其他两个小区多层已经竣工,高层计划年底竣工。至2010年底,我县共开工建设了天星花园、富康花园、东方花园等10个保障性住房小区,总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共16500余套,总投资达24亿元,目前已建成面积140万平方米,在建面积约32万平方米;解决了12325户安置保障对象、2510户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331户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住房问题;同时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621户次,总金额300.297万元,财政收购保障性房源500余套。我县连续四年被表彰为全省住房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四)突出城当城建理念,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我县村镇建设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安排,不断强化“镇当城建”理念,强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工作,持续开展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全力打造梅花赵庄、双沟下草湾等特色村庄,树立示范典型,以典型促进集中居住区全面发展建设。同时,打破现有“县城、中心镇、一般镇”三级城镇结构布局,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在目前23个乡镇中选择8个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较好的乡镇作为未来优先发展的重点乡镇,形成“一心、两核、五节点”的城镇布局形态,以县城为中心,以工业重镇双沟镇、旅游商贸名镇梅花镇为南北“两核”,以半城、上塘、界集、金锁、龙集等五个镇为节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县城镇体系规划,统筹和整合城乡资源,优化城镇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截止目前,全县小城镇新建住宅1000户,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三靠近”集中居住区新建住宅1486户,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康居示范村新建住宅1096户,建筑面积15.3万平方米;农村集中居住区新建住宅259户,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
双牌是一个集边远山区和水库水淹区于一体的省级贫困县。1970年建县初,县城面积仅1.1平方公里,人口仅0.8万人。建县40年来,双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2006年县城面积增加到4.43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4.1万人,城镇化率24.3%。如今,县城规划框架达20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达5.3平方公里,人口达5.56万人,城镇化率达31.41%。同时,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公共绿地占28%,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为75%以上。
双牌的巨大变化,不仅是全县18万干部群众辛勤汗水的结晶,更凝聚了历届县委政府的不懈努力。该县本届县委、县政府近年来精心构思了“兴工、促林、扩城、活商、旺旅游”的发展思路,把城市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巧妙勾勒了“控制三面,发展北线;老区提质,新区扩容;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城市建设蓝图,推动城市发展步入快车道。仅仅五年时间,山区小城面貌焕然一新,一个山水园林生态县城蓬勃涌现。
一、交通一体化,开创城市新格局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为了改变“双牌自古一条街”的现状,构筑城市新框架,该县不断加大城市道路建设力度,完成县城主次干道总长度达60多公里,并与二广高速公路、207国道、永连公路省道紧密综合改造,配套建设,开创“三纵五横”的城市道路格局。2008年以来,县委、政府决定按照“六统一”的标准,对老城区道路进行综合改造,即:统一街道色调、统一“三线”入地、统一路面标准、统一管网配套、统一建筑物立面改造、统一门店匾额招牌。三年来,共投资8200万元,对总长7200米的紫金路、兴隆街、阳明路、林峰路、双电路和背街小巷进行了综合改造,基本实现了老城区“绿、洁、畅、亮、美”的目标。与此同时,该县加快推进新区扩容建设,县里把重点抓好一批单位的建设或搬迁作为加快县城北扩建设的第一着棋,着重加快工业园区、火车站商贸区、城北安置小区、城北农贸市场、城北路网等项目建设。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县中心医院大楼、县法院审判庭等一批项目已完工投入使用;城北大道路网建设如火如荼,廉租房建设拔地而起,棚房改造破土动工,火车站商贸建设紧锣密鼓……,双牌县城北扩战略已初见成效,以潇水河为景观中心轴,以新老城区为两翼的城市蓝图日渐清晰。
二、环境宜居化,增添城市新亮点
优美的城乡环境既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为了改变单家独户、浪费土地、人居环境差的传统住宅建设模式,该县以旧城改造为突破口,通过区域配套开发建设,实施老城区综合改造项目10个,大大改善了老城区环境。其中总投资3亿多元的紫金国际改造项目,项目总占地面积70多亩,总建筑面积为8.6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已完成,主要由“紫金国际花园”住宅区和“紫金国际商业步行街”商贸区两部分组成,其中紫金国际花园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为7万平方米,前有商铺街道,后有青山绿地,清静幽雅,延期环境一流。商业步行街街区总长265米,街宽14米,一二屋为全线独立商铺,是一个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观光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成为了老城区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通过对潇水河的堤、坝、路、桥、园进行“五位一体”综合整治,致力打造城区生态景观轴。截止去年底,已投入资金2.2倔元,完成了滨河大道2800米的道路路基建设任务,累计施工土石方40万方,修筑护河堤9600米,建设高架桥1痤、广场1个,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配套建设的集文化、健身、休闲、娱乐设施于一体的滨江广场成功交付使用,不仅给了群众一个合适靓丽的休闲好去所,更是成为了双牌城市发展的一精美名片。据统计,该县近年来共建设中高档住宅区5个,总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这些居住区各项设施齐全,建筑设计新,物业管理规范,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该县加快城区内紫金路、双电路、平阳路等城市道路两侧绿化带和县城重点区域绿化建设,投资近百万元的县城街道绿化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实现了“一街一树、一路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化景观,县城绿化覆盖达到48.5%。此外,对主要街道路灯亮化工作进行完善,使路灯亮化率达到95%以上。另外,该县加大环境卫生的净化力度,在县城各主要路段更换、安装新果皮箱300余个,在各背街小巷新安装果皮箱100多个;资32万元,购买新型多功能垃圾垃圾压缩车一辆;坚持每天早晚用洒水车对县城主要路段冲洗两;安排环卫工人和城市协管员加大对街道、人行道以级卫生死角的清扫保洁力度,全天保洁。一个“绿化双牌”、“洁净双牌”正逐渐形成。
三、功能系统化,提升城市新品位
一个和谐的城市,应该是一个功能与人居和谐的城市。在城市建设中,该县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工业、商贸、娱乐、医院、学校、行政服务等功能区,以打造功能区加速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品位。一是将工业企业全部从中心城区退出,坚持生态环保优先的原则,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产业,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聚集效应,在县城北部打造绿色工业园;二是本着合理布局,就近便民的原则,建设了城北商贸区、步行一条街、城南市场等商业网点;三是合理安排高层建筑,注重建筑与山水环境相协调、造行政服务区;四是依托滨江广场、文化广场、商业广场、车站广场打造群众文化娱乐区。
与此同时,该县加大了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县中心医院、县敬老院、老干部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投资3000多万元对县城水厂进行技术改造,彻底解决了居民的吃水困难;投资65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于2010年底建成投入使用,日处理污水能力1.0万吨;2011年6月,建成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日平均处理垃圾能力2537吨。
四、管理规划化,树立城市新形象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更是建设现代文明城市不可缺少的要素。为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该县成立了城管执局,对全城实行分区网格化管理,实行严格的执法区域责任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人、约束人,并加强执法人员业务培训,严格按《处罚法》规范和约束执法行为,做到管有依据、罚有力度、惩有程序。对主要街道实行一级管理,取缔一切店外经营、占道经营行为,各类车辆一律定点划线有序停放。在其他道路上分段设置便民服务点,划行规市,实行定点经营,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今年来,全县共出动执法车辆500余次,执法人员3600余人次,对县城紫金路、双电路等主要路段的各类违章摊点进行了入行归市管理,依法取缔违章摊点231处,纠正占道经营90余处,查处违章停放车辆800多次,拆除临街的大、小广告牌850块,清理旧广告510余张。
目前,双牌县正在围绕打造宜居城市的目标,按照“老城改造变新貌,北区建设高标准,东区规划促提升,潇水河畔扮靓景”的思路,进一步加快老城发改造、新区开发和景区建设步伐,力争通过2-3年的努力,进入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和园林县城行列。到2015年,双牌将成为一个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人口容量8万人,功能齐全、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宜居的新县城,双牌的明天会变得“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民更富!”
作者简介:
【摘要】液氨的储存和使用是国家安监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重大危险源冷冻企业存在的安全问题多且复杂,主要存在十大安全隐患问题,很有必要对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逐一探讨研究。为了配合冷冻企业开展安全评价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对企业的安全监管,推动重大危险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本文针对目前西宁市涉氨企业的安全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监管部门及企业应采取的消防安全对策措施,供各级综合安监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日常检查和涉氨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时参考。
【关键词】液氨;消防;冷冻;监管
氨为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呈碱性)、乙醇和乙醚,具有毒性、强刺激性和腐蚀性。气态相对密度(空气=1)为0.6(比空气轻),液态相对密度(水=1)为0.82/-79℃(比水轻)。氨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会引起爆炸燃烧,爆炸极限为15.7%-27.4%。若遇高热,存储容器内压力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氨与氟、氯、溴、碘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氨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引起人员中毒、灼伤,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中度者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重度者可引发中毒性肺水肿,咳出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昏迷、休克等,吸入一定的量能致人死亡。氨在空气中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氨气通过加压以液态形式进行储存和运输,即为液氨。液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制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导致燃烧爆炸和中毒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区域性污染。
一、重大危险源液氨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概况。液氨是一种有毒、易燃易爆气体,国家标准《危险化学品品目录》将液氨归类在有毒气体。液氨一旦泄露,会立即气化为氨气,易造成人员中毒,严重可以引发群死群伤事故。液氨的储存和使用是国家安监部门的重点监管对象,使用液氨为制冷剂的大中型的冷冻厂都属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液氨泄露事故时有发生,周围人员大转移,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应引起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的高度重视。截止目前,西宁市的涉氨企业数量为18家,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冷冻企业有8家,主要分布在城北、城东区。其中存储量大于10吨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青海百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2吨)、青海三江集团有限公司农贸市场(15吨)、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50吨),青海华电大通发电公司(50吨)。全市18家涉氨企业中,除青海华电大通发电有限公司使用液氨作为环保脱硝工艺使用外,其余17家企业均为制冷保鲜库。
由于历史及其他的原因,冷冻企业的建设过程基本上都没有经过“安全设施三同时”的程序进行审批、建设。普遍存在企业内部建筑物、设备装置之间、与周边建筑(构)物的安全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企业的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不到位等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多数冷冻厂建设前建筑物、设备装置及管道的图纸没有送质监或消防部门审核,有的甚至没有设计施工图纸就擅自进行违规违法建设。
二、解决主要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安全对策措施。
(一)大多数使用液氨企业没有取得消防审验手续。西宁市大部分涉氨企业的建设至今没有按照“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要求进行建设,且属于80年代早期陆续建设项目。此类企业大部分车间、厂房没有通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现在也难以补办消防审批手续,工程建设审批程序不规范。有的企业建设前的图纸并没有送消防部门审核,有的甚至没有图纸就擅自违规违法建设,因此这类企业没有也不可能取得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等消防审批手续。根据此现状,企业应做安全评价报告,并有必要设立“消防安全专篇”对液氨企业厂房、车间及附属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火灾危险性、消防设施等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即对企业的消防设施的配置对照国家有关消防和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逐项进行评价,对不合格项提出整改对策措施,评价机构应指导和帮助企业进行整改。
(二)大部分企业尚未安装防雷设施。氨机房及液氨储罐区的火灾危险等级属乙类,按照规范要求应设置防雷设施,并经防雷检测部门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防雷设施比较好整改,只要企业肯花钱就可以整改合格。县级以上气象局防雷检测部门有指定的专门有资质的机构负责对防雷设施进行设计和施工,企业可以委托他们对防雷设施进行改造设计、施工。防雷设施的建设属于安全设施的投入,企业必须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建设配置到位,且应取得气象部门的的防雷检测合格报告书。
(三)氨机房的压缩机的电机为非防爆型。依据《冷库设计规范》 GB50072-2010、《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 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等相关标准范,对于生产、加工、处理、转运或贮存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下列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环境之一时,应进行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电力设计,即在大气条件下、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等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为此,氨制冷机房是需要进行防爆设计的。为了使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因地制宜地采取防范措施,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但氨发生泄漏后引起爆炸的风险很小,强制所有氨制冷机房进行防爆设计不符合立法目的“经济合理、安全适用”。氨制冷机房照明应选用防爆型灯具,在氨制冷机房应设有事故通风机及氨气浓度报警装置。当出现氨气意外泄漏时,能保证制冷机房氨气浓度控制在4%以下,远远达不到氨气的爆炸下限(16%),因此氨制冷机房是安全的,但氨气浓度报警装置和事故风机(防爆型)还是必须安装且要实现联锁控制功能。
(四)液氨车间与周边建(构)筑物的距离不符合规范要求。如氨机房与明火点安全距离不足的问题,锅炉房与氨机房的距离往往不足25米,整改难度大,是否采取防火墙进行隔离或整体拆迁。根据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解析,明火指的是有外露火焰、高温赤热表面的固定地点;散发火花指的是飞火的烟囱、室外的砂轮、电焊、气焊(割)的固定地点;明火设备指燃烧室与大气连通,非正常情况下有火焰外露的加热设备和废气焚烧设备,如明火加热炉、废气焚烧炉、乙烯裂解炉等。笔者认为,在液氨车间与周边建(构)筑物本身建筑材料耐火等级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周边环境,若无以上明火区域,可适当做以技术处理,采取防火墙分隔或加设水幕保护等措施。
结束语 只有通过深入开展液氨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强监管,切实落实好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体责任,严格按照“五落实”的要求进行隐患整改,确保整改到位,才能逐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应急处置能力。当地政府以及安监、质检等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应督促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三同时”手续的企业,及时委托安全评价机构开展安全现状评价,通过评价找出不足完善安全设施特别是液氨车间内安全设施不完善的企业,应聘请具备相应设计、施工、监理资质的单位完善报警器、喷淋、通风系统等相关安全设施。此外,安监、质监、消防、商务等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联合执法,形成部门之间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在日常的监督检查管理工作中,不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强化日常监管,督促涉氨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民增收、产业增值、企业增效为目标,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品牌创新为动力,加快养殖方式的转变,着力提高山羊良种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推动山羊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力争到2015年,山羊年饲养及交易量超260万只,全市建成年饲养千头以上规模羊场100家,百头以上规模羊场250家,五十头以上适度规模养羊户500家。大力培育山羊交易市场,发展山羊产品精深加工企业10家以上。着力抓好纯种山羊的提纯复壮和扩繁工作,将山羊全力打造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产品。到十二五期末,每年向社会提供山羊种母羊1万头,过提纯复壮使全市面上30%左右的山羊基本符合山羊的品牌特征。
二、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山羊产业发展水平
(三)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提高生产水平和效益。过整合畜禽产业建设项目,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推进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建设一批现代特色山羊产业重点乡(镇)。以乡镇为单位布局生产基地,以村为单位布局养殖小区,使山羊养殖实现布局区域化。实施山羊养殖设施建设标准化工程,实现“人畜分离,种养结合”,确保山羊圈舍选址、羊舍建筑设计、防暑御寒、排风饮水、预防灾害等方面符合标准化技术规范要求。至十二五期末,发展标准化饲养规模养羊示范户200~300个,饲养量达到10万只以上。
(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立足畜禽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着力构建山羊地方特色的产品精深加工体系,增强产业市场竞争力,提高抗风险能力,重点培育在全省、全国市场有影响力的山羊肉等精深加工型龙头企业,并延伸羊制品产业链。积极开发山羊笔料毛这一宝贵资源。至十二五期末,培育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以上,超5000万元的龙头企业5家以上。
(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大力实施“种养结合、适度规模、循环发展”战略,推行“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的生产模式,促进山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至十二五期末,种草养羊、秸秆养羊、高架养羊、生态养羊比重达到90%以上。
(六)加强山羊产品物流体系培育。鼓励山羊产品加工企业和流企业建立包括屠宰、储藏、运输、经销等全过程的冷链物流体系,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参与山羊商品流和市场开拓。积极培育山羊专业交易市场,至十二五期末,新增4家规模化、标准化山羊交易市场,农民经纪人队伍达到400人以上,培育1000吨级山羊生鲜(冷鲜)分割肉加工销售企业4家以上。在京津沪、浙皖主要城市建立山羊产品系列专卖店,各农贸市场、超市、批发市场实现山羊生鲜(冷鲜)羊肉专卖,有效带动山羊产业发展。
三、推进体系建设,夯实山羊产业发展基础
(七)加强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山羊良种工程建设,建立以市种羊场为核心,以区域性规模羊场为良种扩繁示范场,以乡镇规模养羊场为示范基地的山羊良种繁育推广体系。进一步扩大保种选育范围,积极培育生产性能和市场前景好的肉用、毛用型山羊新品系。重点做好提纯选育工作,防止近亲,避免品种退化,确保特有的品质不改变。到2012年底全市建立至少4个区域性纯种山羊扩繁示范场,由其向全市乡镇规模养羊场提供纯种山羊种羊,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建成50头以上的纯种山羊规模繁殖基地超120家。
(八)加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推广科学养羊配套技术,进一步提高山羊生产水平与产品质量。重点推广种草养羊、秸秆养羊、高架养羊、育肥补饲、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疫病综合防治等技术。加强对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乡村干部和养殖能手的培训,提高管理者和生产者的技术素质与服务水平。加快良种良法的推广步伐,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牵引带动作用,实施“畜牧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等工程,促进良种良法广泛应用。
(九)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科学编制免疫计划,建立完善免疫制度,依法对口蹄疫、山羊痘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加强和完善免疫档案,全面推进山羊地方特色畜产品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到2015年,全市要建成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地方特色畜禽疫病防控体系。
(十)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制度,充分利用现有检测力量和检测资源,加大对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的执法监管力度。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实行备案制度,强化山羊养殖日常管理。一是建立健全由市、乡镇畜牧兽医站、山羊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组成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切实加强山羊生产安全及产品质量监管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山羊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严把环境、疫病防控监控、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产地检疫和产品检疫检验等“五关”,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制度,农业部门要加强山羊饲养环节产地防疫检疫、山羊屠宰检疫检验环节的监督执法,质监部门要加强产品加工环节的监督执法,工商部门要加强流领域的监督执法。同时,建立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制度,为山羊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四、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山羊产业发展动力
(十一)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鼓励、引导以农民为主体的山羊产业生产者、经营者组建规范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参与广泛、自愿联合、平等互利、管理民主”。大力扶持“公司+合作社+基地+养殖户”等生产组织形式,不断扩大山羊产品的生产、销售规模,提高市场份额,增加养殖户经济效益。
(十二)加大科研投入,不断开发精深加工产品。以南京农业大学山羊研发中心为平台,实行“高等院校、农业龙头企业共同投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政府助推”的运行模式,充分利用南京农业大学科教优势和资源优势,引导企业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和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力度,重点在开发多胎肉用山羊系列课题,解决纯种山羊产仔率低、体重轻等方面开展研究。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加快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在保证山羊特色风味品质的基础上开发多个产品系列,提高山羊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不断完善和壮大市肉羊产业链,把市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优质羊肉主产区和特色旅游、餐饮基地。
(十三)加强宣传力度,建立标准体系,努力打造特色品牌。过国家、省、市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宣传媒体,系列化宣传山羊地方特色产品;过各类展销会、招商会等平台,不断扩大山羊地方特色产品的知名度。搞好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省名牌产品、中国名牌农产品的认证。建立健全山羊品种标准、饲养技术规范、产品质量标准、加工技术操作规程、产品分级标准等标准体系。
(十四)加大资金投入,出台扶持配套政策。市财政每年投入不少于200万元,用于扶持山羊产业发展。加大对市种羊场、社会化山羊扩繁场等山羊良繁体系的建设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山羊良种覆盖率。同时出台相关扶持配套政策,解决养殖户的用地问题和环境保护等问题。鼓励规模生产,扶持山羊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扶持山羊优质优价羊肉收购加工销售龙头企业3-5家,建立山羊业发展奖励、激励机制,鼓励山羊产品打入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