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科研仪器

科研仪器

时间:2022-10-23 08:25: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研仪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科研仪器

第1篇

(1)核电及火电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企业仪器设备的更新周期加快。

(2)企业购置的仪器设备由单一配置的设备向技术含量高综合系统更性的成套设备发展。

(3)科研企业对各类仪器设备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而企业每年的科研经费有限,因此,设备采购及管理人员须提高技术水平,根据企业实际项目需要,保证科研经费合理高效的利用。

2加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

大型仪器设备的购置应符合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技术研发和市场经营提供有力保障。合理选购仪器设备,利用有限经费获得最大使用效益,对于购买价格昂贵的大型仪器设备尤为重要。因此,需加强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期的可行性论证相关工作。

2.1提交可行性论证报告

可行性论证报告是大型仪器设备采购审核的重要依据。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前,技术人员必须进行充分调研,做好有关信息的收集工作。对于仪器设备的采购,应根据企业长远发展,各专业研发方向和科研项目实施编制预算,预算逐级审核通过后严格执行,既要保证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又要保证科研项目顺利实施。

2.2专家论证

企业从实际出发,根据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具体专业和项目,组织院内外有关专家对可行性论证报告进行审批。重点关注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指标,既要满足科研、经营的实际需要,又要防止片面追求高端,尽量避免为某一项目、某一课题而购置大型仪器设备,以保证仪器设备较高的使用效率。

2.3审批制度

企业设备科研管理相关部门根据专家的审查意见,结合企业建设发展计划和经费投资计划,按照企业的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等,从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会同主管领导审核,确认购买大型仪器设备的项目。

3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

在科研单位仪器管理的规章制度方面,应当首选遵循“归口管理,专人监督,明确权责,资源共享”的管理及使用原则。既要在宏观层面上有专人统一负责,掌握每一项仪器的使用去向,集中收集该单位设备仪器的使用信息,统筹调配设备的使用、归还和仓储,并做好设备仪器的报废和更新工作;也要将设备仪器使用的权利和义务落实到每一位使用人,要在单位内部形成“我申请,我使用,我保管,我归还”的统一认识,集中全员的力量做好设备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3.1归口管理、专人监督

对于科研单位来说,设备仪器的数量众多且种类繁杂,因此,需要建立起专门的机构并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在单位内部各部门也需要设置兼职人员负责协调该部门内部的具体使用信息,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管理模式,确保单位内各部门各设备各使用人的信息均能得到有效监控。

3.2明确权责、资源共享

在单位内部应建立起以责任制为核心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将“我申请,我使用,我保管,我归还”的理念贯彻到单位每一位员工心中,真正做到“明确权责,资源共享”。归口部门应提前做好统筹安排,将设备仪器的申请、使用和归还落实到每一项细节,以利于各部门各使用人执行。因此,配合以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的是明确的、可执行的设备仪器使用管理流程及规范。

4建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

大型仪器设备既是企业的财产,也是国家的财产。目前许多企业都需要一些仪器设备的补充,但是经费有限,因此,为提高资料利用效率,各个企业的仪器设备信息应互通共享。这就需要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互联网为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提供了信息上的支持。苏州市借鉴电子商务理念,集聚全国大型仪器服务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配置、模式创新、服务集成”四措并举,建立了研发资源共享平台,建成立足苏州、服务长三角的集仪器设施、研发专家和中介机构协同服务的虚拟开放式实验室。

5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由于企业仪器设备数量较大,涉及人员环节较多,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应该做到科学管理,利用目前迅速发展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机制,对所有设备进行计算机建档,并对设备状况(采购、入库、管理、使用、维护、报废、处置等)进行统计和内部,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类、记录、计算、汇总、分析,提供各种统计报表,这样既能够提高日常工作效率,还可以使各实验室、中心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使用仪器设备,更能够给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必要信息。

6结论

第2篇

[关键词]科研优势;测控技术与仪器;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TH70-4[文献标识码] A

对近百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化学的得奖人的研究表明,在他们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都是那些在发展测量方法或者是设计科学仪器等方面,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当今社会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时代,信息技术的源头一度被认为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不仅是信息流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还与信息技术一同发展,为促进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创新能力,我国为培养专门的测控与仪器专业的人才而设立了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本科专业,该专业培养出来的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国防的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建设,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1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随着当前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席卷,各国不断地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希望自己可以在某些科技上处于领先地位。我国的技术投资主要体现在测量领域,自1999年起,教育部在许多高校都增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将仪器、测量、控制三个各自独立的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使测控技术得到了不断地更新,对测控人员进行了专门的培养,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此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专项人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工业的生产方式不断地向智能化以及自动化转变,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培养出来的本科人才,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非同凡响的促进作用。教育部为了开发其专业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不但对其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在反映该学科的技术特征和基本知识结构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为了更新教学理念,还将计算机技术、测量技术、通信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融合与贯通,使处于在校期间的学生,不仅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了较为扎实地掌握,还使他们有了初步解决工程测控实际问题的技能。就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是实现我国与国际全面接轨的重要途径

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实现我国与国际接轨的桥梁,也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就全世界范围而言,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成为了高科技人才的竞争,目前的整个国际社会都在争先恐后地进行人才的培养,我国为了在严峻的国际竞争中,屹立于不败之地,在本科阶段就大量培养专项人才。然而随着整个世界制造业不断向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发展,就要求国家加大对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使其不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及素质,还拥有较高的为人处世所具备的涵养。

1.2是测控领域不断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测控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过于单一,学科设置的内容和体系已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阻碍了当前经济发展的脚步。因此,传统的测控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对高新技术的需要。另外,传统的测控技术专业安排的课程内容的起点都比较低,过多地重复测控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基础知识,课时和课程的安排无法适应当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这给培养新时代的复合人才带来了较大的难题。因此,急切需要对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进行适当的改革,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2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体系探究

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创新人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2.1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

培养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不仅需要学校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筛选,而且还需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具体的课程。

在筛选学生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根据成绩的高低来筛选,还应该看学生对测控仪器与技术专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还可以适当选取几个测控专业的教师,安排对学生的面试工作,通过面试的方式来实现对其的筛选。因为,在面试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得知学生的知识深度,还可以通过学生在面试中的表现,来判断该生的学习态度和做人的原则。进而,选择出品学兼优的学生,参与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科建设中。

在课程的设置上,要结合本学校教学的具体特点,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来安排课程的多少,以此来进行本学校课程的设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某些学校内已有较长的历史,因此学校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时,可以借鉴以前设立光、电、算相结合的教学经验,借鉴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进而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

2.2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

培养新时代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地优化。仅在为期四年的本科教育中,不仅需要对光、电、机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而且还需要对测控仪器进行熟练地操作,对于每位本科生来说,其难度都是比较大的。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对其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地优化。

由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多个学科的结合体,涉及的理论知识涵盖多个方面,而每一个方面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单独地成为一个本科专业。因此,在多种理论知识的体系中,要抓学科的主导知识,并且将主要的理论知识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

例如在了解机器基础知识时,需要将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与机制的基础知识分别形成单独的知识线路;而在学习电学时,又需要将电子技术、电工基础、数字电路等基础知识融合成为一条统一的知识线路;同时这两门学科又能够进行不同程度的交叉,包含于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中。

2.3适当增加选修课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出了灵活多样的特点,校方可以适当地多安排一些选修课,让学生们在完成必修课学习的基础之上,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本专业的其他的选修课,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巩固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使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到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教学内容,在充分掌握了理论知识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相关的企业进行企业实习,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其对理论知识有更为深刻的掌握,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提出较高的要求。所以,应该不断地调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以满足社会需要。然而,相应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而且还需要社会、企业给予大力的资助,以培养出测控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惠柳,潘盛辉.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专业――以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科学中国人,2004,(11):33.

[2]温秀兰.应用型本科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5):122-123.

第3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仪器设备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服务 对策

[中图分类号]TH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39-02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被公认为现代大学三大职能,服务社会功能的强弱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尺度。高校分析测试中心作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重要平台,拥有学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人才培养、科研支撑和社会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仪器设备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工具”,是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和重要保障,科学仪器设备对科技创新、国民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因此如何科学管理和充分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大型仪器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强大优势,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高校科研仪器测试服务情况现状

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功能之一。充分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为区域经济发展做贡献,已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很多高校在最大限度满足校内实验教学和科研测试服务的前提下,依托大型仪器设备,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该校分析测试中心建立了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平台和分析测试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实行网上提前预约制度,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等广泛建立联系,基本满足社会各界的测试需求。仅2011年测试样品数量1945个,开机时数1380小时。长期支持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有:河北省果树研究所、河北燕山试验站、昌黎县植保站、秦皇岛海港区园林绿化发展中心、北戴河集发有限公司、昌黎县碣石源水泥有限公司等等。长期支持服务的中小型企业有唐秦地区的园林绿化公司26个,京津地区的园林绿化公司5个。还有很多园林设计公司、水产品养殖单位、动物饲养单位、饲料加工单位以及周边地区的农民。中心服务的对象还包括相当数量的科研院所和兄弟院校以及政府部门。中心的测试服务质量已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但是,根据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服务社会情况的调查,部分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偏低,主要表现在:

首先,管理不到位。由于缺乏前期调研和科学论证,导致部分仪器设备规格型号不适合实际需要或配置不全,设备买来就不适用,造成资源浪费;有些部门仪器设备没有专人管理、操作和维护,导致很多贵重仪器使用故障多、寿命短,甚至无法使用。

其次,运行维护经费不足。部分贵重仪器配套设备和零部件配置及耗材费用偏高,单位科研仪器维修费用不到位,造成仪器长时间闲置乃至报废。

最后,开放共用程度低。很多单位实验室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只供内部使用,局限于实验教学和科研测试。对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接受外单位和社会测试任务,导致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用程度低。

二、高校大型仪器设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走进基层,对外开展技术服务

在保证本单位教学、科研测试服务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和对外宣传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加大社会各界人士对高校科研仪器的技术指标、当前运行状态、预约使用状态,特别是仪器的应用领域、服务功能和用途的广泛了解。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通过科技下乡、科技支农、阳光工程、联村帮建、科技特派员、科技讲座等多种形式,鼓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走进基层,积极对外开展技术服务。

(二)推进“产、学、研”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通过“产、学、研”紧密结合,紧紧围绕地方优势资源及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依托高校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构建重点实验室、创新实验基地、校地(企)合作基地,将高校创造的科技和知识优势尽快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地方政府要加大科研经费投资力度,鼓励以校际合作、院地合作等多种形式在科研平台领域开展重大技术联合攻关。支持高校科研平台与地方平台集成,强化高校科研平台和地方平台各类资源和服务的融合和衔接,合理布局建设跨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积极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利用科研仪器设备资源,服务行业技术创新和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三)构建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

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实行开放共享管理制度是当前高校提高大型贵重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促进教学科研发展和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

首先,建立院级共享平台。在学校内部把原来分散使用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集中调配到分析测试中心,实行“统管共用”。每台仪器配备专门的仪器负责人,实行“责任到人”。从仪器设备申购、调研、论证,到实验技术人员的调配,仪器的日常使用、维护维修等各个环节均统筹安排,合理部署,统一管理,使仪器设备使用有序化、协调化,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共享率。

其次,建立社会共享平台。重点购置一批通用型、覆盖多学科和不同领域的贵重分析仪器,面向社会开放。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相关部门成立“贵重仪器协作共用网”,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为社会各界提供测试服务。

(四)建立仪器设备信息开放平台,完善网上提前预约制度

首先,建立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中心网站汇集全校开放共享仪器设备的各种信息,校内、校外用户通过互联网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所有仪器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用领域、服务功能和用途、当前运行状态、预约使用情况等各种信息,方便用户使用。开辟宣传窗口,定期在网站由仪器负责人进行讲座,详细介绍仪器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应用领域、服务功能和用途以及对样品前处理的注意事项等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仪器设备的用途。

其次,建立仪器预约管理平台,完善网上预约制度。中心指定专门的管理员,对仪器信息、用户信息、预约信息、通知信息进行管理,重点对预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根据预约时间以及仪器使用状态及时审批并下达通知,保证用户及时得到服务。这种网上预约、网上审批、网上用户管理、网上系统分析的网络预约管理平台,对大型仪器既能实现集中管理,又能实现分散管理,灵活,方便,快捷,满足校内外各类用户的不同需求,明显提高仪器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熊娟,杨向荣.高校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及资源共享的探索[J].分析仪器,2010(5).

[2]陈敬德,温光洁,周海涛.贵重仪器设备共享激励机制的系统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

第4篇

1 医药院校科研、教学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现状分析

目前,大部分高等医药院校设立了专职的仪器维修人员,由于编制的限制,一般设置1~2名,由他们承担全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任务。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仪器设备出现故障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求专职维修人员随时待命。然而,由于专职维修人员少,往往使出现故障的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得不到及时保养。一方面,各医药院校普遍缺乏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实质性管理。虽然制定了实验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与措施,但很多院校只将这些规章制度挂在墙上束之高阁,缺乏执行的约束力。目前,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重购置,轻维修;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2]。往往是通过补充新的实验仪器设备提高其完好率,以保障教学、科研的正常进行,从而造成很多仪器设备提前报废,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这样,有效的资金不能完全投入教学、科研所需的高新仪器设备的需求上,制约了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医药院校的教师和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大部分毕业于医药院校,他们普遍缺乏仪器维修、保养的基础和经验,有的甚至缺乏基本的仪器故障排除能力。例如:电源插座短路、连接线路短路等简单的故障都需要找人维修排除,很多人认为自己毕业于医学专业,不懂机械、电路等维修很正常。因而,往往很简单的仪器故障也会影响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为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很多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只能等待专职维修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甚至为了救急不得不通过个人关系请人维修,造成实验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不到位,给教学和科研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在医药院校,实验技术人员自己动手维修、保养实验仪器设备,可为教学、科研工作带来很多方便,有效提升教学、科研工作的效率。

2 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的措施

实验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可以通过仪器设备采购、管理以及加强实验人员仪器设备维修保养技能培训等多项措施,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2.1 实验仪器设备采购

采购环节是保证仪器设备完好率的关键。高质量的实验仪器设备运行稳定、性能可靠,可有效减少出现故障的几率。因此,在购买仪器前,要征求使用单位一线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意见,因为他们对实验仪器最了解,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知道什么样的仪器性能好。在这方面我们有较深刻的切身体会,尤其是实验教学仪器,因使用频率高,如果所用的实验仪器质量低,就会频繁出现故障从而严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也给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增添许多麻烦。而科研仪器性能的不稳定,将严重影响科研工作的可信度。因此,在购置仪器设备时应购买技术力量雄厚、产品性能稳定的厂家的仪器,这样的仪器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否则,购买质量不过关的设备,维修工作量将大大增加[3]。因此,要从仪器采购源头严把质量关,采购高质量的仪器设备,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2.2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

为加强实验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确保仪器设备的有效使用与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制定严格规范的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同时保障制度的有效实施。制度应明确仪器设备使用、维修、保养的规范化管理,层层落实到人,并实时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对新购置的一般仪器设备由设备处专职人员、使用部门实验技术人员和经销商进行开机验收,对存在问题的仪器及时退换;对大型仪器设备由专职维修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和厂商共同开机验收,并对仪器设备性能和使用保养进行严格培训,确保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2)在仪器设备使用时,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要做好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对实验教学用的同类型号的每台仪器都要做好使用维修记录。除了日常的维护保养,实验课前实验技术人员还要对每台仪器设备预试,杜绝仪器设备“带病”使用。每次课前教师都要强调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对仪器设备规范使用,防止误操作对仪器设备的损害。

(3)要加快老旧设备的淘汰步伐。长期以来,教学经费的不足,导致了教学和科研实验设备更新换代慢,实验设备陈旧老化。为保证实验教学和科研的顺利进行,实验技术人员将很多时间花费在老旧仪器的维护上,影响了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家逐年加大了教育经费投入,实验仪器设备短缺的现象逐步得到改善。我院从2007年开始加大实验教学、科研经费投入,如物理实验室先后更新和增添了现代实验教学仪器,包括数字示波器、A类超声诊断仪、人耳听阈曲线测定、压力传感器特性及人体心律与血压测量实验仪、分光仪、模拟电路实验箱等教学仪器,为实验与科研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4)运用网络化管理手段建立维修管理档案。利用校园网平台,建立全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网上仪器设备维修、保养跟踪管理。实验技术人员要将维修保养的仪器设备型号、编号、购买日期、生产厂家、故障的症状、维修时间、维修结果、使用科室等信息输入网络管理系统,以此 积累仪器设备的故障频率信息及维修保养经验,同时也可作为购买仪器设备的参考。

2.3 实验技术人员维修技能培训

由于医学院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大部分是医学专业人员,普遍缺乏对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的技术基础和经验,加之大部分实验技术人员缺乏对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的正确认识,因而很多简单的维修工作都需要请专职维修人员修理。而专职维修人员的缺乏往往使很多故障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进而影响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开展对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知识培训就显得十分必要。通过对实验技术人员基本维修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仪器设备的简单维修保养技能,将有效提高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2.4 开设仪器维修选修课,普及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知识

开设仪器维修选修课,一方面可使学生熟悉仪器

(下转页)

(上接页)

设备的使用原则和简单的维修保养知识,从而减少因不规范操作造成的仪器设备损坏;另一方面可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快速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奠定基础。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大部分将到各级医院从事临床、检验、影像、麻醉、护理等专业工作,会接触多种诊断、检验和治疗的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大多十分精密和贵重,需要使用者具备一定的维护和保养知识,从而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束语

针对医药院校在仪器设备使用和维修保养上存在的不足,除了要制定严格的实验仪器设备采购及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外,要着重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维修技能培训并开设仪器维修选修课,在医学生中普及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知识,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以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燕鸣.提高高校实验室设备使用率途径的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1,197(2):51-52.

[2] 胡芳,汪正力.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8):106-107.

第5篇

关键词:实验室 维修保养 仪器设备 高校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82-02

高校实验仪器设备是保证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基础[1]。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的标志不仅仅是仪器的好和坏的区分,它的性能及完好率的程度将直接影响科研进度和科研成果以及教学质量,所以必须加大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力度,确保科研成果的高水平、高精度。

1 建立实验室定期检查保养制度

随着高校科研队伍的不断壮大,各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对实验室的建设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经费购置先进的仪器设备,以改善实验室的实验条件。同时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使这些设备能够正常高效地工作,维修和保养就成了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群体多为学生,他们人数多对仪器的使用性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各有所异。随着实验室仪器设备种类的不断增加,实验室应对初次使用仪器的每一位具体使用者,都必须学习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正确的使用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否则将不授予该仪器的使用权限。对每一位仪器使用者都应严格执行使用登记制度,使用前后的状态都应记录在案。多数仪器的损坏源于因操作使用不当而引发的故障,人为的造成了仪器使用寿命的缩减。

(2)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

为了节约经费,避免仪器的重复购置,建议各实验室对实验仪器的采购应具有计划性,采购前应详细论证和调研。目前在学院许多实验室重复购置仪器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方便自己课题组仪器的使用,不同课题组均向单位申请经费购置相同仪器,降低了仪器的利用率,造成了经费和资源的巨大浪费。另外,学院之间应加强交流,共享仪器。一些单位以集体的名义申请经费购置贵重仪器,但是由于缺乏公用的平台,把购置的仪器安装、放置于某一个实验室单独使用,不利于仪器的分享,同样造成资源的浪费[2]。

实验室大多数仪器比较贵重,应该合理配置,提高仪器的利用率,避免仪器的重复购置。可以参考中科院系统对仪器的管理方法:将仪器,尤其是大型贵重的仪器配置到科研平台,形成一个配备完善、开放的科研仪器平台。对仪器有使用需求的研究组可以通过网上预约系统对所需仪器进行约定,包括起止的时间、测定的项目等,然后平台对仪器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以维持平台的正常运转以及仪器的正常维护。这不但可以杜绝实验仪器的重复购置、合理配置实验仪器,同时可以降低新近运行的科研小组在仪器购买方面的压力,为实验快速、有效的开展提供可靠平台。

(3)及时保养维护仪器。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种类繁多,常规仪器和精密仪器并存。科研使用的实验仪器因要求数据精确,故需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以延长其使用的寿命。仪器出现的大故障基本都是从小的问题累积造成的,应该防微杜渐,定期、仔细的对仪器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予以重视,及时解决。严禁仪器设备“带病”工作,这会影响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导致提前报废、造成极大的损失[3]。对于消耗性仪器配件应该提高检查频率,严格按照说明进行使用,切忌超负荷长期使用,保证更换及时。

2 建立高水平的维修队伍

(1)建立自己维修队伍的必要性。

随着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仪器设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智能化程度越来越强,维修的难度相对也越来越大。自己没有维修队伍的单位,长期以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依赖于厂商维修,认为厂商维修方便省事。的确在仪器购买保修期内,厂家对仪器的安装调试负有完全责任,相对它的售后服务也比较及时,仪器在这个阶段的性能也比较稳定,原则上不会出现问题。几年后保修期已过,仪器在频繁的使用中,故障开始逐渐出现。这时厂家的仪器已更新换代,维修的配件已难寻找,即使能修,厂商因路途遥远,时间上已不能保证,有的厂商只能要求用户将仪器设备发回厂家,产生的费用很高,来回耽误的时间也很长。因此设备的维修总是跟不上要求,致使仪器在小的故障时期不能得到及时修理,而致仪器最终维修成本增高或不能使用而报废。还有一些常规仪器如:离心机、干燥箱等,厂家基本不管,出现故障只能从外面找人来修,不仅维修费用大,又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实验室迫于无奈只能再购买新的设备,造成了经费的极大浪费,也直接影响了实验的正常进行。 所以要想保证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维修队伍。

(2)如何建立高水平的维修队伍。

有些实验室重购买、轻管理,重使用、轻维修。这种情形下,仪器会因为小的故障得不到及时处理而引发设备的损坏,甚至报废。那么维修人员必须在故障的初始期,就将故障排除,所以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关键。

目前仪器种类繁多,出现的故障更是不尽相同,那么维修人员如何做到手到病除呢?维修人员要及时关注设备的更新动态,了解仪器的性能和工作原理,熟练掌握仪器一般故障的解决方法。对于疑难故障所需的零配件,及时协作厂商解决。对于购买年限久远因更新换代已无法找到合适零配件的仪器,可利用拆旧组合的办法,使仪器恢复使用功能。

为使维修人员在技术钻研上能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我们把仪器分成几类,维修人员按类分工。如:光电仪器、电热仪器、精密仪器、制冷设备等等。实验室每购进新的仪器设备,分管相同类型的维修人员必须到厂家进行培训,及时掌握该仪器的性能及工作原理,方便日后维修;另外通过多参加仪器展销会、参观兄弟院校实验室、自修钻研、传帮带培训等方式来提高维修技能;对于大型精密仪器必须派出到厂家学习,达到掌握原理结构、熟练使用与维护的目的。只有培养出一支热心服务、技术精湛、专业知识面宽、勇于奉献、思想稳定、掌握现代多种技术、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素质维修队伍,才能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应坚持“专人负责,预防为主,经常保养,及时检修”的原则。

3 加强日常管理,健全实验室档案资料

建立健全实验室档案资料,可以全面及时的掌握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档案资料包括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技术档案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主管部门在设备购置和管理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所购置仪器设备的随机技术资料、仪器设备的账、卡,报废资料以及在采购、验收、使用和维修等方面所产生的文件材料,如:仪器类型、名称、型号、适用范围、准确度、生产厂家、仪器出厂编号、购进日期、使用说明书、管理编号、管理者等等;维修档案主要是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随机建立的档案,它包括仪器使用记录(放置于每台仪器旁专用)、维修保养记录、操作规程、开机时数、使用运转情况、仪器损坏原因和故障现象及故障排除情况等的详细记载,为仪器的正常运转和维修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

通过对实验室档案资料的建设,可为学部主管部门提供仪器使用的基本信息,为今后实验室在购置仪器设备时选择厂家、型号提供重要的参考,有利于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合理配备,保障仪器设备的完好率,提高使用效益,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4 大型精密仪器的保养

大型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使用环境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对仪器安放位置的稳固性、温度、湿度、避光、电压稳定性都有严格的标准。贵重的大型光电精密仪器,应在单独的房间内安装和使用,并且按照仪器的最佳使用条件对仪器所在的环境进行调整,最好能为大型精密仪器提供安装备用的电源,保障在断电情况下仪器能正常运转,防止电流突然变化造成仪器损伤,以确保仪器的精度及使用寿命。

因大型精密仪器的精确度要求比较高,须设专人管理使用。要求操作者对相应的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使用程序熟练掌握,能及时发现异常现象。要建立登记预约制度,严格规范操作程序,严防因操作不当造成仪器故障,严禁“带病”使用,发现异常立刻停止操作。

对使用率高的精密仪器,每月要进行定期检修、保养;按时通风、干燥;对光学镜头要防尘、防霉;计量标准要按时检测,确保数据精准。

5 结语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是实验室仪器管理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一支精湛的维修队伍,不但能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确保实验室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减少实验室不必要的经费开资。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高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助力护航。

参考文献

[1] 张淑玲,骆,马红霞.固定资产最佳更新时机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6,25(7):881-883.

第6篇

摘 要:通过对北京体育大学精密贵重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情况和人员的调查研究,认为:学校的科研项目主要集中在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解剖、康复研究等方面,随着对该类学科仪器设备的不断投入,将使北京体育大学在人体运动科学研究领域中涌现出更多的科学技术成果。必须加强实验仪器管理队伍的建设,引进一批技术过硬、高素质、高学历的年轻队伍,同时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掌握深厚的技术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精密贵重仪器的效益。

关键词:实验仪器;管理人员;科研;效益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12-1674-03

Precious experiment instrument management and personnel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IA Jinba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Through to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precise precious experiment instrumentation equipment's use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personnel's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ought: The school scientific research item mainly concentrates in aspects and so on movement physiology, movement biochemistry, sport biomechanics, sports medicine, movement dissection, recovery research, along with to this kind

of discipline instrumentation equipment's unceasing investment, will cause 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 to emerge the mo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in the human body movement scientific research domain. Must strengthen the experiment instrument management troop the construction, introduces one batch of technologies perfect, the high quality, the high school record young troop, simultaneously improves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s basic quality unceasingly, masters the deep technology base knowledge, can display the precise precious instrument's benefit well.

Key words: Tests the instrument;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Scientific research; Benefit

近几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家对高校投入的不断加大,实验仪器设备的整体条件日益改善,其在学校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加大,精密贵重实验仪器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如何对学校贵重仪器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使其发挥最佳效益,已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课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北京体育大学现有精密贵重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试图对这一课题进行初步探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5万元以上贵重实验仪器设备210件及该仪器设备的管理人员19人。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1.2.1.1 问卷的设计与基本内容

在访谈的基础上,按社会学原理设计问卷,就高校贵重仪器的管理、使用、维护、效益等情况以及管理人员的困惑、建议等进行调查。

1.2.1.2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调查对象均在校内,采取当面直接发放与回收的方法;共发放问卷92份,调查时间为2007年11月15日―12月15日,回收问卷89份,有效率达到96.7%。本调查的回收率和有效率能够满足论文分析和研究的需要。

1.2.2 数理统计法 将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通过微机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运用Excel7.0电子表格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北京体育大学精密贵重实验仪器设备现状

2.1.1 贵重实验仪器设备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学校5万元以上精密贵重实验仪器共210件,其中国产33件,占15.71%,进口177件,占84.29%。贵重实验仪器分类情况是仪器仪表类最多,占41.3%,电子设备类其次,占20.6%,医疗器械类排第三,占19.0%,其他类贵重仪器的比例并不高。说明近几年学校对精密贵重实验仪器的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科研仪器、电子、医疗设备等方面。学校的科研项目主要集中在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运动解剖、康复研究等方面,因此与该研究领域相关的科研仪器设备比重自然最大。相信随着对该类学科仪器设备的不断投入,将使人体运动科学研究领域中涌现出更多的科学技术成果。

2.1.2 贵重实验仪器设备使用年限分析

通过使用年限分析发现,北京体育大学接近一半的贵重实验仪器是在最近几年内购置的,统计表明学校2004-2007年间购入的5万元以上贵重实验设备占全部贵重设备的87.0%。主要是为了迎接奥运会,成立科研实验中心,购置了大量的新设备,可见近几年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对体育事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增强,日益重视引进高水平、高质量、高科技含量的科研仪器。北京体育大学若想向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方向迈进,必须重视建设一批尖端科技仪器装备,以便更好地研究运动科学技术,为科研、训练、教学服务。

2.1.3 贵重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方向分析

使用方向统计表明,贵重实验仪器主要以教学为主,平均选择系数为2.0,科研其次,平均选择系数为1.3;用于训练的并不太多(表1)。作为学校,教学永远是第一位的,这些贵重仪器能首先应用于教学第一线,将对培养高水平技术人才奠定良好基础。但体育院校不同于其他高校的显著区别在于其体育特性,体育训练也同样重要,今后应加大贵重仪器在训练中的应用力度,才能使科研工作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还应更多的面向社会,取得社会效益。

2.2 北京体育大学贵重实验仪器管理人员现状

2.2.1 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分析表明,贵重实验仪器的管理者中男性占61.5%,女性占38.5%。年龄分布呈老龄趋势,41岁以上占到81.7%。可见我校仪器管理队伍中非常缺乏年轻力量。几年后随着一批经验丰富的管理者逐步退休,可预测出未来5~10年内会出现断层现象。

2.2.2 管理人员素质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贵重仪器管理人员的职称结构比较好,中级以上占到70.0%,但仍有26.9%的管理者没有技术职称。加强对贵重仪器的管理还应努力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素质,让管理者充分掌握相关学科知识,了解仪器设备的发展变化,具备仪器设备的专业知识,包括其原理、结构、性能、规格型号、用途等。只有不断提高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掌握深厚的技术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发挥精密贵重仪器的效益。今后,应加强仪器管理队伍的管理,引进一批技术过硬、高素质、高学历的年轻队伍。

2.3 北京体育大学贵重仪器设备管理情况分析

2.3.1 贵重仪器设备管理方式分析

学校在管理贵重设备时,其管理方式和制度建设都不健全。调查显示,39.7%的仪器没有建立专项的管理制度,28.6%的仪器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41.3%仪器在使用中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登记制度,说明我校对贵重仪器的管理工作还不够仔细,管理手段比较欠缺,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表2)。今后要加强对仪器设备日常的使用方面的管理,每台仪器都应有使用登记本,其数据作为定期统计使用率的依据;并且要不断健全和完善有关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加强监督检查,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估等,从而提高使用效益。

2.3.2 故障分析

贵重仪器设备是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质量,提高设备的完好率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工作。调查显示有11.1%的贵重仪器发生过由于故障而耽误教学、科研使用的情况(表3);由于多数仪器是近几年为备战奥运会购置的,完好率相对较好,完好率调查也表明处于完好状态的贵重设备占89%,三成以上的设备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有57.1%的贵重仪器发生过故障,其中发生4次以上故障的比重最大,占50.0%(表3、表4)。完好率得不到保证,将严重影响教学、科研任务完成,无法发挥仪器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对于贵重仪器发生故障后的解决办法,选择最多的是请公司保修或请服务人员上门,也有使用单位教师自行解决的(表5)。

单项平均值=总选择人数/项目总数=70/5=14;平均选择系数=单项选择人次/单项平均值=单项选择人次/14。

在评价故障排除是否及时,平均得分为3.88,属于比较及时。分析不同解决办法时发现,选择由教师自行解决的,其故障排除时间最快,平均得分4.31分;报设备管理部门解决的也比较快,而由公司保修的排在最后(表6)。

同时,我们还请仪器管理者选择发生故障后希望由谁解决,选择最多的是产品售后服务部门,占88.5%;其次是希望设备管理部门解决,占46.2%;大多数管理者并不希望由使用单位自行解决(表7)。而问卷统计结果表明产品售后部门的解决速度是最慢的,这就为我们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管理部门应更加重视与使用单位的协调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尤其要加强对公司服务水平的监督管理,责成公司严格履行合同,按其合同中签订的售后服务条款来解决问题。总之,对于精密贵重仪器设备,更要加强管理,保证完好率,这需要使用单位和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努力,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科研和训练工作。

单项平均值=总选择人数/项目总数=48/4=12;平均选择系数=单项选择人次/单项平均值=单项选择人次/12。

2.3.3 维护保养情况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对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北京体育大学在仪器设备维护方面还做得不够,调查显示,在仪器设备使用中遇到得最大问题就是维护保养经费短缺,选择人数占65.4%,平均选择系数为2.7;同时认为设备严重老化的也较多,占53.8%。这些都说明长期以来不重视对设备尤其是贵重仪器的维护保养工作,设备也就无法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统计管理者对贵重仪器管理的建议表明,中选率最高的就是要设立专项维护保养经费,占73.1%。只有配备充足的维护资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贵重仪器的使用维护工作,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教学、科研、训练工作的正常进行。

加强对仪器设备日常使用和维护的管理,必须健全和完善有关仪器设备管理使用的规章制度。调查显示,44.4%的仪器设备没有建立维修记录登记本制度,41.3%的仪器没有建立定期保养制度,87.3%的仪器根本没有专项的维护保养经费。可见我校在贵重仪器的维护保养方面还十分欠缺。

3 结论与建议

1) 贵重仪器的共享多以校内为主,较少走向社会开展服务。由于贵重实验仪器购置时间比较短,课题数及获奖成果还不显著。北京体育大学在贵重仪器的维护保养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制度不健全,经费没保证。对于贵重仪器设备更要加强维护保养的管理,建立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通过监督检查,定期考核,根据仪器购置金额设立专项维护经费等工作,全面理顺贵重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2) 为提高贵重仪器的综合效益,首先要完善采购论证制度,进行必要性、可行性论证,并要对日后维护费做初步核算,以便科学决策;其次,为提高使用率,必须加强跟踪管理,详细记录使用时间、人数、项目、测试内容等信息,通过使用监督加强管理;第三,要健全贵重仪器管理制度,明确专人管理,细化实施方案,做好使用、共享、维护保养工作;最后,应指定部门抓好贵重设备的维护工作,建立维护保养制度,设立专项维护经费,尽快排除故障,保证学校的教学、科研和训练工作。

参考文献:

[1] 左铁镛.对高校实验室建设和技术物资工作的看法[J].中国高教研究,2000(6):1.

[2] 苗艳丽.关于充分发挥实验室效益,实现实验资源共享的几点思考[J].技术经济,2004(10):31-33.

[3] 张润杰,等.析高校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共享服务体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4(11):1.

[4] 刘丽丽,等. 共享的实验室资源的网络化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1):1.

第7篇

设备维护经费不足,缺乏专业维修人员。大型精密仪器由于价格昂贵,操作精细,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实验耗材和试剂药品等。实验室由于经费不足难以维持部分大型精密仪器的运转,加之学校经费紧张,难以投入大量维护经费,导致大型仪器的维护保养不足,缺乏常规专业检修。而且绝大部分仪器设备是国外进口,一旦出现故障,必须花费大量资金请专业工程师维修,所需配件也要从国外订购,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行。

人多机少,大型仪器的实验教学不能满足需要。由于大型精密仪器价格昂贵,一种类型的仪器往往只有一台,不可能像基础实验课一人一组进行实验,在大型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一般是通过教师演示,学生采取分组循环实验进行操作,动手机会少,很难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目前,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数量快速增加。在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人多机少的矛盾。在开放实验中,学生只能采取4人或6人一组进行实验操作,这就导致学生的动手机会少,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达到大型仪器实验教学的预期教学效果。

改进大型精密仪器管理工作的思考

集中管理,构建高水平的校级分析测试中心。针对西南民族大学“一体两翼”的发展规划,以及我校民族药物、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特色专业,结合我校大型仪器设备体系现状与基础,购置用于特色专业的大型先进仪器,对大型精密仪器进行集中管理、综合配套、通过资源整合,为仪器资源提供体制保障。实现大型仪器“专管共用”、提高大型仪器的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大型仪器的效益,使其成为多学科的技术服务平台。

建立完善的大型精密仪器管理体制。

①改革和完善大型仪器集中管理、开放共用的运行机制,实行专人专机管理,每年对大型仪器进行综合考核,根据仪器使用机时、科研项目、发表文章等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对仪器的开放和管理起到激励、督促的作用。利用校园网建立专门的实验中心网站,为全校师生介绍各种大型仪器设备的分析测试方法、适用范围、操作规程、管理人员及对外开放情况等。同时,可定期举办大型精密仪器讲座,扩大师生视野,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多掌握仪器性能。

②完善大型仪器设备的日常运行和维护制度,建立大型仪器设备专用基金,建立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运行制度,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包括说明书,操作规程等技术资料,详细记录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定期维护保养。对大型仪器设备采取有偿使用制度,收取分析测试费用,作为仪器维护运行的专用基金,用于仪器故障维修和常规维护。

③建设先进的仪器管理技术队伍。仪器管理人员承担着仪器设备的管理使用的责任。要引进高学历的相关专业人员,组建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科研水平高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加强仪器培训和技术交流,建立既能熟练使用大型仪器,又能进行维修的技术队伍。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来加强仪器管理技术队伍的建设,使大型仪器管理人员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提高仪器管理水平。

第8篇

[关键词]大气环境监测 途径探究 市场前景 仪器科研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8-162-1

环境质量的评析脱离不了大气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是全部大气环境职能的根本,无论是实施大气环境指标监测,还是实施大气环境科研,都必需在精确地监测大气环境的基础上施行。

1大气环境监测仪器科研进展

大气环境监测仪器首要包含大气环境指数监测仪器、污染来源监测仪器和救急监测仪器等等。

(1)大气环境指标检测仪器

从世界各区域来看,在所有类别的环境监测仪器中,运用区域最宽广、运用时间跨度最长的就是大气环境指标监测仪器。第一代空气环境指标监测仪器是运用反应液的湿度监测仪器,它的计量定理是库仑法和导电法,比如:运用过氢化氧液体的电导效率变幻和液体吸收大气中SO饱和度的关联测量大气中SO的饱和浓度,使用NO饱和度和它在重氮巧合反应法溶剂中透色程度的曲线关系测量NO的饱和度。湿度法必需有大量溶剂,存有溶剂调控和废溶液处理等相关问题,操纵它的时候异常繁杂,仪器故障发生频率高,维修工作量异常巨大。第二代大气环境指标监测仪器是应用物理光学监测定理的干度法监测仪器,比如:运用紫外线荧光法则计量大气中SO的饱和浓度,运用化学透光法计量大气中氢氯化物的饱和度,使用紫外线吸取法测量OA。干度法使监测样品一直维持在气体形态,没有溶液试剂的多余消耗,使其维护的耗用量很少。英国主要是利用湿度法,然而从1998年开始,英国在常规的测量方式中增添了干度方式测量方法,湿度方法如今早已列于被弃置状态。西欧国家主要使用干度法,其引导了现今的主要发展潮流。

(2)大气样品采集器

大气样品采集器是针对大气环境中微弱粒子、二氧化碳和氢氯化物的采样仪器。其为有成效地提升大气环境检测资料的可信度和可靠性提供了依据。具体来说有以下种类的大气采样器:TSP采集样品器(中、小流量)、PM12采集样品器(中、小流量)、灰尘样品采集器、粗(PM3.5~12)/细(PM小于3.5)颗粒物双流量样品采集器、PM3.5样品采集器、大气环境颗粒物分阶段样品采集器、酸化雨水自动采集样品器、酸化雨水监测器、气体样品采集仪等等。

在21世纪初,我国发明的大气环境采集样品器由传统性能简化、维稳性差、手工操纵渐渐向自动化、微观化、颇具功能优势的新型仪器拓展。充分保障了大气环境监测的仪器需求,保障了资料数据的稳定可靠。此类商企中例如天津市虹光智能仪器厂和海南岛电子仪表分厂都具有高科学技术能力,实施科研、发明、生产大气环境监测仪器。他们发明了一连串的自主化层次高、功能可靠的大气采集样品器,例如虹光TH-4000B系列微机大气环境平均污染浓度采集样品器等。现今这类仪器早已逐步在许多大气环境监测站点大范围地运用,完成了大气监测仪器的自动化。

2探究大气环境监测仪器的科研难题及进展途径

2.1存在的科研难题

综合来说,大气环境监测采集样品仪器主要是半自动、被动化仪器,可读型、直线型、救急监测用仪器市场大多被外国科研产品垄断;我国现今大气环境指标自动检测体系很大程度是引进外国科研技术和设施,而引进的设施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特别在体系组构、数字采集、远程调控和诊断方面和客观需求有很大出入;现今供需给各层次监测站备用的国产持续自动采集样品器的类型很少,此类仪器的工作程序、建设策略比较吻合国情,某些电子、电路建设比较超前,然而在操作流程中经常突发各种性质的问题,操作者需耗费很长的时间来维修、补充采集样品,转换大气环境监测仪器等等,严重削弱了自动监测的持续性,使日常工作变得繁杂琐碎。

2.2进展途径

(1)使微机电子技术大范围运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仪器中,将多微机编程数据采样处理、处理流程调控和与管制体系联机完成智能化视频监控调控,科研发明具有讯息采集、资料储存处理、显示、复印而且能依据监测对象情况主动变化量程的新兴环境监测仪表产品。

(2)增大科研开发的强度,使数据自动化采集样品、采集样品处理、远程中端调控等技能运用到监测仪表中,提升先进研发的产品种类、层次,强化产品的智能度、精确性及可信度。集中拓展大气环境监测仪器和调控体系、有毒气体自动监测和清理仪器、污染来源监测仪器(油烟、机械尾气、工厂废气等监测体系)。

(3)强化所有用于有毒害气体和别类污染物品现时监测技术和相关的便携带现场可读仪器的科研化程度。比如,采取电化学传导仪器的氯化氢电子辨析器,能应用于室内空气指标的监测方式的一种。

3结束语

综合论述,伴随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大气环保意识日益提高,大气环境监测愈发凸显重要性,伴随一些新兴的测量原理和监测方式的发明,将电子激光、传导仪器、光谱学说、精密监测、微机等区域内创新技术和各类新兴材料及创新工艺统一集成以完善大气环境监测技能,其大气环境监测仪器早已发展成新兴技术的代名词,仪器精密度和自动化层次逐渐升高,有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以保障监测仪器资料的精确可信。

参考文献

[1]仲元昌,汤宝平,谭春禄等.用于大气环境监测的无线智能传感器阵列研究[J].通信学报,2010,29(6):137-140.DOI:10.3321/j.issn:1000-436X.2008.06.022.

[2]董兆杰,关于大气监测问题探讨及监测工作的注意事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3]丁琳,朱伟兴,蒋道霞等.用于城市大气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32(10):74-76,79.

第9篇

一、建立完整的设备管理制度,重视设备的全程化管理

专业实验室中仪器设备的购置、使用与维护,是设备管理的全过程。

1.加强设备购置的前期论证工作

部分高校对于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的论证和审批程序还不健全,因此,完善设备采购审批程序是当前一项迫切的工作,要抓紧建立一套科学、健全的设备采购的可行性研究规章制度及使用的评估机制。对于专业实验室来说,应避免出现由于所购置的一些设备档次过高,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受益面过窄;或者某些贵重设备几家单位同时重复购买,造成布局分散浪费等问题。

在购置仪器设备前,高校应组织专家及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先对实验室现有仪器及其所能开展的实验项目进行分析,确定在教学和科研发展中还需要新添哪些仪器,对所购仪器设备的型号、档次、性能、用途、价格及售后维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评估论证,本着先进性、实用性、通用性、价格合理和售后服务好的原则选择购置仪器,同时还应考虑仪器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的工作条件。如我院应用物理实验室的基础光学综合设计实验系统、EDA可编程逻辑器件实验系统、虚拟仪器等设备就能同时满足多项实验的开展,而且能应用到科研项目的开发,使用率较高,受益面较广。所以严把设备购置关是提高专业实验室仪器使用率的第一步,这样才能使购置的仪器设备达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科研和教学上适用。

2.完善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

根据各院系专业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且实验室应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在实验过程中应当科学地使用仪器设备,并进行合理的保养和及时维护。大型精密仪器设备需要严格制定操作规程,建立使用登记制度,指定实验技术人员负责调试和指导使用,其他人员必须经过考察合格后才能独立使用,在使用中要保证仪器的完好无损,杜绝不正常的损耗,对于正常故障能随时发现及时修复。

3.建立仪器定期检查、调试制度

我院应用物理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百余套,价值两百多万,为了保证现有仪器设备完好率不低于80%,实验室建立了仪器定期检查、调试制度。对仪器进行定期检查和调试是仪器设备周期性、预防性的维护措施,可以通过检查、调试工作来考核和发现仪器本身的潜在问题及保养情况,防止仪器故障的发生,提高使用率。对于损坏的仪器设备要及时维修,仪器设备损坏至修复的时间不应超过半年,最好做到随坏随修。

4.建全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资料

建立和完善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资料也是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基础性工作,技术档案资料的内容应包括:生产厂家的仪器资料、仪器的原始资料及仪器的使用档案资料等。认真做好设备技术档案资料工作,实验技术人员可以清楚了解设备的运行状态,对设备的操作使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合理使用设备,使其长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加大科学教研力度,拓宽专业实验室使用方向

1.搞好教学和科研两条线的结合

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很多专业实验室设备主要应用于实验教学,就会出现仪器设备的使用面单一等问题。我院专业实验室以“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并重为原则,首先,把科研工作与实验教学、选修课、指导学生科研论文的实验尽可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注意及时将科研中取得的成果反映到课堂教学中去,将一些新的实验技术充实到教学实验内容中,使学生既可拓展知识面,又可接受新实验技术的训练;最后,我院专业实验室近几年购入许多精密仪器设备,鼓励教师充分利用这些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开发新课题、新实验,提高教学质量。这样使教学和科研同步发展,不仅避免了人员和仪器设备使用上的浪费和混乱,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

2.积极提高专业实验室开放度

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的设备和人才资源,提高实验室的开放度,避免出现“有课开门,无课关门”的现象,增设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强的选修课、学生科技小组、科技竞赛等,让广大学生有更多机会走进实验室,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兴趣,利用专业实验室现有设备资源进行一些设计性、研究性的实验,这样做不但增强了专业实验室自我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加深了对理论课的理解,并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

三、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提高实验人员素质

随着专业实验室中精密仪器设备的不断引进,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说来,很多精密仪器都具有结构复杂、功能多、维修费用高的特点,如果实验技术人员对仪器设备还缺乏基本了解,甚至还不会很好地使用,就会降低一些设备的使用效率,更谈不上维修养护了,因此,各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对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多层次多方式的培训。例如,参加仪器设备的展示会,生产厂家的技术培训等,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使他们对仪器设备的性能、结构、使用、维护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以便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些设备的功能,开发综合性、探索性实验,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四、增进学术共建,促进资源共享

为了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避免校内重复购置,高校应该打破部门禁锢,打破过去传统的部门占有仪器设备的观念,对校内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重新进行优化组合,相近或相临专业的仪器设备实行共同使用,各实验室充分享用共有的资源,促进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功效,使全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真正地流动起来。如我院应用物理实验室与大学物理实验室共同承担应用物理专业学生的基础物理实验课程、课程设计的开设。这样打破传统的小而全的实验室体制,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以及必要的技术力量,实现资源共享,既能节约开支,提高科研效率,又能服务于多学科、多专业,还能把专业实验室中精密仪器设备的有关资料提供在学校网页上,以便学生选择使用,争取更加充分地共享有限的仪器设备资源。

五、推行实验室与地方单位共建联合

第10篇

关键词 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3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87-01

Abstract The opening and sharing of laboratory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management situations of the laboratory equipment opening and sharing,the main problems were expounded,a series of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including the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s,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operational mechanism innovation,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eam and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Key words laboratory;instrument and equipment;opening and sharing;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的重要科技资源[1-6],是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科研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抓手。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对科技的投入,科研院校的实验室建设力度得到不断加强,购置仪器设备的规模和档次也得到不断提升[1-7]。然而,与此不相协调的是,诸如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分布不均衡的现象却在日益凸显。因此,合理、有效地利用仪器设备资源,推进开放共享管理以充分发挥其效益,已成为当前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 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现状

近年来,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已成为各个科研院校的新课题。为了促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我国有很多地区的科研院校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2]。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当前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开放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虽然部分实验室拥有高精尖的大型仪器设备[4-6,8-9],但由于体制机制不同,难以推进开放共享工作,致使部分仪器设备利用率偏低。当前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机制还缺乏系统性,许多仪器设备归属不同主管部门,呈现明显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现象,各部门相互协调存在一定难度。

1.2 开放共享力度略显不足

仅靠市场化服务难以维持部分仪器设备的较高的运行维护成本,需要政府给予扶持,但由于每年投入的运行经费尚不充足,每年仅能在有限范围内对部分仪器设备进行奖励和补贴[1-6],使用单位的根本问题难以解决,从而导致对外开放共享的积极性不能得到有效调动。除此之外,受传统观念等的影响,部分实验室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开放共享贵重仪器设备的力度,尤其对于高精尖的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享较少[3]。

1.3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够重视

现阶段,实验室建设偏重硬件建设,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重视[2-5]。工资待遇偏低,职称晋升相对困难,再加上缺乏绩效评价机制,导致很难吸引高技能、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到实验室工作,缺乏能够承担仪器设备管理、运行、维护以及保养的人才[3]。

2 对策

2.1 完善开放共享管理制度

要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如贵重仪器购置专家论证制度、实验室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实验室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3]。同时,抓好相关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以使这些制度充分发挥作用。

2.2 整合优化仪器设备资源,加强合作与交流

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过程中,全面清查梳理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实验用房、承担的科研项目、人员和经费等情况[1],优化整合学科相关、功能相近的实验室[4-8],集中管理各实验室的人、财、物,打破学科、专业界限,以实现实验室的最佳建设效益[9]。仪器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加强内部各部门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并完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统一安排和调度仪器设备,扩大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1-6],充分共享仪器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场地和设备资源。同时,也要不断加强与其他单位在技术和科研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2.3 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实验技术人员是仪器设备的直接管理者和使用者,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坚力量。为此,实验室必须将资源共享与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发展,以保证仪器设备开放共享长期进行下去。一是要重视引入和使用高素质实验人才,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二是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实验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创新实验室专职人员激励与评价机制[3-6],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三是要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类进修和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四是为深入挖掘仪器设备的工作潜力,带动实验技术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要针对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与功能开发,定期组织开展高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活动[3-5],不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如研讨会、论坛和协作研究等)。

2.4 创新开放共享运行机制

各个科研院校要依据自身学科特点,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室,组建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集中管理、结构完整的现代化实验室,实行中心化管理,形成实验室管理体制。同时,要创新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建立并完善开放共享管理系统,网上公布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实验项目、开放时间等信息,形成网络化、信息化、开放式的管理运行机制。

3 结语

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对于科研院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推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有助于促进科研院校实验室由传统发展模式向现展模式转变[3,5-8],有助于科技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以及仪器设备使用率的不断提高,增进实验室建设效益。然而,实验室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作为一项涉及面广、环节多、关联密切、管理内容和方法处于动态与发展的系统工程,当前在实施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作为实验室管理部门,需要不断探索出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策略和方法,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实现实验室建设的跨越式发展[1]。

4 参考文献

[1] 李建辉,刘丽丽.实验室仪器设备科学管理策略[J].农业科技通讯,2016(3):21-22.

[2] 张原,李鑫.资源共享与实验室科学内涵式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4):151-154.

[3] 潘蕾.基于资源共享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2):205-207.

[4] 潘蕾.提高实验室投资效益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119-122.

[5] 孟庆如,孙兴莲,徐琴平,等.江苏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开放共享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1):24-25.

[6] 龚美娟,孙兴莲,徐琴平,等.高校校级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管理平台的建设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49-51.

[7] 陆建玲,秦娟,夏春阳,等.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9):89-91.

第11篇

作者:梅全喜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加强科研工作的基础建设

为了保证科研课题的顺利开展,科管部门必须加强科研基础工作的管理,并帮助科研业务部门建立起一系列管理制度。加强研究室管理,建立实验室(研究室)工作制度①进入研究室(实验室)时必须穿戴工作衣帽,无菌研究室要穿隔离衣、帽、口罩。②研究室内要保持清洁整齐和肃静,不得存放非实验用物品和私人物品,不得高声喧哗谈笑抽烟。③一切物品要妥善保管,贵重仪器设备不可随意挪动,、贵重药品试剂应有专人专柜保存。④工作时要集中精力,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认真记录操作过程、数据、计算式和结果,记录字迹工整清晰,保持记录的原始性、真实性、可靠性。⑤下班或实验结束时要检查仪器,整理物品,搞好卫生,关闭水阀电源,确认无异常方可离开。建立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本办法的规定,同时要方便科研,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科研经费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截留、挤占和挪用。经费由科研处统筹管理,并接受学校计财、审计部门的监督、审计。科研经费的使用应做到有计划地使用,坚持专款专用,合理使用,定期检查,节约有奖的原则,因此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逐级审批手续。对于取得立项资助的课题组应给予立项奖励,一般单位都是对科研项目立项根据来源不同,按不同比例提取经费,用于课题组的立项酬金。如某大学制定的立项奖励规定:凡是获得立项的课题根据资助的级别不同可分别获得资助金额不同比例的现金酬金,国家级项目20%;省级项目10%;地、市级项目5%。科研经费落实后,科管部门、财务部门应协同课题负责人一起研究制订经费使用计划,使科研经费充分合理地得到利用,经费在实际使用中可采用“科研经费卡”的办法来管理,即由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发放科研经费使用卡给课题负责人,课题组负责人根据需要凭卡申请购买仪器设备,领取实验材料,报销科研旅差费用等,经费卡上应注明课题名称、负责人姓名及本年度经费数额等。各部门发放物资和报销单据后应在卡片上注明支出款数,这样既便于科管部门管理,又利于课题负责人在经费使用上做到心中有数。科研经费的使用亦应建立逐级审批制度,科管部门应根据课题经费总数额的多少而制订出申请支出额的大小分级审批制度。项目经费不允许课题组以外的人员使用,不得用于与课题无关的开支。科管部门应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如发现科研经费挪作他用或超支使用等应立即停止经费使用,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予以纠正。严格经费总额控制,课题开支原则上不得突破下达的经费总额。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经费或专项补贴的项目,由课题组提出申请,科研处进行审核,校主管领导同意后报上级计划主管部门予以增补,或通过其他途经予以解决。所有科研项目必须按项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各项研究任务。对已结题、评审、鉴定或验收项目所留存的项目经费余额(除本单位资助基金外),应提取一定比例奖励课题组人员。如某大学规定课题结余经费40%继续作为项目主持人的科研经费,转入其新科研项目的启动,60%作为项目研究人员工作酬金发放。实验动物管理制度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条件,中药科研也不例外,而且实验动物的条件合格与否对研究结果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立合格的动物实验室(包括开放系统、半屏障系统、屏障系统和隔离系统)、加强实验动物的管理、制订实验动物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动物实验的质量,使之早日达到国际标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的实验动物管理制度应根据国家科委提出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草案)》和卫生部制定的《卫生系统实验动物管理暂行条例》以及中有关实验动物管理的精神,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订,它应包括动物房的设置与管理,实验动物的来源与供应、饲养管理,实验动物工作人员的职责,动物实验前后的处理,消毒隔离,动物的检疫和传染病的控制等制度。另外,对动物编号标记,抓取固定方法以及实验操作技术等要有详细的规定。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建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科研仪器设备是医院开展中药科学研究的主要物质条件,为了保证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防止器材损坏、积压和浪费,必须加强管理,各单位应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暂行办法》并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严格制订出以下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计划、预算、采购制度要根据科研工作的需要和科研计划来制订科研仪器计划、预算、采购制度,并报有关领导批准后实再采购。要实行专人采购、责任到人,采购回的仪器设备,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设备,从需要和可能的原则出发,积极引进和更新一些先进仪器。购置仪器设备必须先做好调查研究,避免盲目采购,防止浪费和不适用。仪器使用操作规程必须根据各种仪器性能制订出相适应的操作规程,操作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不熟悉仪器性能,没有掌握操作规程者不能操作仪器。仪器使用、维修、保养制度①仪器使用前必须熟悉该仪器的操作规程,使用时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②贵重仪器应由专人使用,并建立贵重仪器使用登记卡,并实行使用登记、签名制度,以示负责。③仪器使用前应检查仪器性能,发现问题停止使用进行检修。仪器使用时,应轻取轻放,用后应以干净的软布或专用工具擦净仪器,盖好布罩,检查电源是否关好,各种开关旋纽是否回复原位。④仪器及其附件应由专人保管,应有固定放置位置,仪表、衡器、量器应定期校验,合格的应贴上合格证,并规定使用期限,到期再行校验。其它仪器也应按规定要求,定期检查,并做到防潮、防尘、定期上机械油等保养措施。⑤仪器用完后要清洁去垢,各种附件,电缆导线放回原位,防止接触水、盐及腐蚀物品及气体,经常保持各种传感器的清洁。⑥如仪器发生故障,应由专门技术人员检修,不懂机器构造原理者,不准随便拆卸。⑦建立器械检修卡,内容包括品名、规格、型号、厂牌、安装启用时间、使用单位、保管人等项,每次检查或修理后,应详细在检修卡上注明故障原因或现象、检修情况、结论或意见,以供使用时参考。

科研课题管理

一个科研课题经上级主管部门正式批准后,科管部门和药学部分管科研的主任即应向课题组下达好“计划任务书”,应做到组织、计划、措施三落实。分工负责严格明确科管和科研责任制,科管部门负责人和药学部分管科研的主任,要有明确分工,要有专人负责指挥并组织科研工作的实施、科研协作工作以及协调财务、后勤供应、人事调配等工作。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课题进展情况,发现并及时解决存在或出现的问题。保证课题组长负责制的实行,课题组长对课题的实施及完成负有全责。签订合同凡已立题并实施研究的课题均应由医院或科管部门与课题负责人签订责任制合同。获得科技基金资助的课题必须由批准资助部门与课题承担单位和课题负责人签订合同,协作课题应由协作双方签订合同,以明确各自的任务、责任、成果分享以及违约处理办法等。并经各有关单位领导的批准和签字盖章。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对重大的、关键性的课题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倾向性支持和保证。定期检查每季度或半年要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检查的内容:研究进度情况,取得哪些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经费开支是否合理,还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等。若同时有若干个科研课题而要对比检查时,可采用下面方法进行检查评价。检查方法:主要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查:①计划执行情况:按原定计划完成年度任务或超额完成;②经费使用情况:按原定计划使用无超支挪用无非正常开支;③科研协作情况:开展科研协助是基层医院早出成果的有效方法[3],课题组人员学科结构合理、协作好;④仪器设备管理情况:有专人管理、有使用及维修记录元人为损坏;⑤科研档案管理情况:规范准确完整有专人管理有固定存放对各个科研项目进行评分,计出总分,得分多者为科研项目的完成和管理情况好的课题组,应予以表扬和奖励。得分少者为科研项目完成和管理情况差的课题组,应予以批评,同时应根据存在的问题及错误,帮助其解决和纠正。总之,医院中药科研工作是整个药学科研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在医院药学全面转型的新形势下,加强医院中药科研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医院药学工作中,科研工作将成为主力军,科研工作的好坏将会直接决定药剂科在医院中的地位[4],因此,加强医院中药科研管理,对于提高医院药学技术水平、提高药剂科在医院的地位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12篇

论文摘要:以建设“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契机,建立和完善管理规章制度,总结探索出高校科学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的有效途径。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近年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先后利用“985工程”、“211工程”、“世行贷款”、“生物学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等专项建设资金购置了大批先进的仪器设备,其档次之高、数量之多、品种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为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极大地提高了办学实力。为了更好地发挥仪器设备的资源优势,切实为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搭建坚实的平台,为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先进的物质保障,体现投资效益,必须科学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我院以建设“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契机,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总结探索出高校科学管理和使用仪器设备的有效途径。

1 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状况

高等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及使用状况直接反映出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由于旧的管理模式的延续,目前许多高校的仪器设备管理普遍存在着仪器使用率偏低、资源浪费严重、维修环节薄弱等一类的问题[1-3]。

1. 1 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虽然有一定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但内容陈旧,许多条款已不适应当前仪器规模、数量和档次的管理,从仪器购置到使用缺乏全程有效的管理章程和约束监督机制。

1. 2 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低

由于购置前缺乏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项目主持人经常会根据自己某个研究课题的临时需要或只考虑本学科使用上的便利而购置,没有全局观念,不考虑可持续性的问题,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相关学科人员之间缺乏交流,以致订购者没有全面了解本区域类似设备的情况,造成重复购置;尽管有可行性论证,但是设备购置后没有及时落实利用,例如没有及时开设新实验,对开放共享等问题没有进行科学规划,暂时造成仪器闲置;有些专用于科研的大型精密贵重仪器功能单一,使用面窄,科研成果少。

1. 3 设备维修费用不足,技术力量薄弱

没有维护和修理大型精密仪器的专项资金,维修人员奇缺,一旦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尤其出现较复杂的故障,将在较长时期内影响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

1. 4 实验技术管理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实验技术管理队伍没有形成合理的技术梯队,素质不高,制约了一些仪器功能的利用和开发。

2 科学管理仪器设备的有效途径

2. 1 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模式

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目标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使其最大限度地体现投资效益,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服务[4]。而建立健全一种适合学科发展的仪器管理运行模式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任务。

(1)实践中,我们以建设“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契机,建立和完善了科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促进了技术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实行责权明确,奖惩分明,管理严格,充分激发管理者主人翁精神的激励机制。

(2)建立大型仪器设备采购前的论证工作制度。首先结合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方向对购置的必要性进行充分的论证,其次是经过收集资料、咨询专家和实地考察等程序对仪器选型进行论证。申购者和审批部门都认真填写“项目申报审批表”,杜绝轻率申购、草率批准及仪器拥有者占而不用或少用的现象。

(3)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制的工作制度。选定相对稳定的仪器专职操作人员,并对他们进行操作使用仪器的专门技术培训。坚决杜绝用者不学,学者不用的情况。适当考虑各实验人员的专业背景和知识结构,结合各自承担的课程,均衡分配仪器的管理范围。

2. 2 重视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大型精密仪器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加强使用过程中的管理是正常运行的可靠保证。建立完善的大型仪器技术档案,这些档案资料包括:可行性论证报告、审批手续、订货合同、装箱单等原始资料或备件;说明书、安装调试报告、操作规程、使用注意事项等技术资料;运行记录、维修记录、增购配件、功能开发、效益考核记录等动态资料。专职管理人员要对仪器的技术性能有全面的了解,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进行,做好使用登记和技术检测记录,还要定期做好维护保养、性能检定和精度标定,如定期放电和更换老化元件,检查防潮防尘防震情况,有的还要定期、加油,做到防患于未然。

对学生严格要求,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使用前后要对仪器的状况进行认真的登记,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结束后要细心检查,认真整理,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大型仪器造成损坏,确保仪器设备的完好。

2. 3 重视仪器设备的维修环节

为确保大型仪器正常运转,经常需更换老化元件和升级软件系统,这些都要花费一笔昂贵的费用。如更换一次质谱仪的电池需花去几千元,增添一个液相色谱的色谱柱就几千元。所以学校必须设立大型精密仪器的维护修理专项经费,可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来筹措维修经费: 1.每年从购置设备经费总额中预留一定比例作为大型精密仪器维修基金。2.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情况下,面向社会进行创收,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制定各种仪器的测试收费标准,从对外测试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维修经费,做到以机养机,提高仪器的使用率。

学校或学院可以成立仪器设备维修部,担负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做到预防维护相结合,保证仪器的完好率,节约维修时间和费用。

3 科学使用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3. 1 开发利用大型精密仪器设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各学科的实验方法和分析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正是这些高要求又不断促进了实验室的更新和完善。我们要充分挖掘大型精密仪器的潜力,扩大其功能和使用范围,使其在教学、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 2 构建开放性的大型仪器平台

为了充分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的投资效益,促进跨学科发展,加强横向联系,不断提高设备利用率,建立“专管共用,资源共享”的大型仪器有偿共享服务平台是一项重要措施[5]。

将有关设备的性能指标、适用范围、收费标准和管理人员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在网上公布,供全校的老师、科研人员和研究生查询,在保证教学科研的情况下,还可以为校外单位提供有偿服务。平台建立以来,仪器的开机率和利用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避免了国家资源的浪费,对优化资产配置,盘活现有资产,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 3 促进仪器设备在本科教学中发挥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大型精密仪器结构复杂、稀缺贵重、运行费用高,加上受传统的管理模式的制约,大型仪器设备主要限于教师和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很少用于本科生实验教学。随着学科的快速发展,对相应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鉴定已由过去的手工操作逐步依赖于质谱和色谱技术,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更新观念,结合专业特点,利用精密仪器设备开设新的实验,同时,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这些仪器设备,通过做大学生创新课题、君政基金、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工作来了解大型仪器设备的用途、性能、使用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4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管理队伍

由于大型精密仪器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最新技术研制而成的,集光学、电子学、机械学等多学科科技成果,通常被称为智力密集型装备,因此,对管理技术队伍有很高的要求。一方面,管理技术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主人翁精神和奉献精神,刻苦专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先进的仪器设备只有在高水平的科技人员使用操作下,才能得到满意的测试结果,所以,要创造条件,培养管理技术人员,使他们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

5 结束语

科学地管理和使用好大型精密仪器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敢于创新改革。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约束监督机制,促使仪器设备完好率和使用率的不断提高;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技术力量,才能充分发挥仪器应有的功效,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实现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资料

[1]朱西桂,彭小平,金嘉禾.加强管理创新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 23(8): 84.

[2]余孟华.切实做好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1): 116-117.

[3]魏高明,郑合勋,赵瑾.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实践与思考[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 23(10): 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