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5 09:51: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体验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实习硕果。
在厦门生活的一个月时间里,让自己有了充分时间及精力,去深入当地做经济、生活调查,包括:厦门当地经济发展主趋向、就业新兴行业、营销管理类人才在当地的就业前景、物价水平、居住环境、房价、风土人情等诸多领域。
作为自己的实习公司——“厦门平安公司投资理财处”。平安集团在过去短短的22年中,总资产由最初的5000万猛增为今年年初的9954亿。在XX年世界500强中,中国平安以426.629亿美元市值排名第八,三度蝉联非国有企业第一名。我开始为自己能在这样的优秀公司中求得文秘专员的实习机会而深谙幸运。期间,认真学习了解该部门在投资理财方面的优势,并详细了解公司各职能处室,复杂缜密的职能分工,”部门设置“,“运营机制”,“晋升机制”,“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同时为着名“平安皇后”——叶云燕经理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
实习结束,除获得实习工资外,凭借良好表现,同时得到公司”实习证明“。
现在看来,整个实习过程,是对个人综合能力的检验和提高。在实际应用中,却发现了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确是两者不可分离。理论知识可看做是入门的铺垫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准备。实践操作,则是对理论知识的一种灵活应用,并且更重要。要注意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要以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提高理论可信度,深化认识。由此延伸到以后的就业,面对社会的选择,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不一致。那时就应该调整心态,找准个人定位,及时充电,更快更好地适应新工作发展的需要。
此次厦门行的圆满结束,进一步增强了自我今后顺利就业的信心和勇气。我们大学生有就业危机感是应该的,但不能过于自卑和担忧,否则会妨碍自己的学习。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多吸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自己有了能力,到时候才会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2:相知朋友。
厦门此行,最有意义的,莫过于结识了众多相知朋友。初到厦门,夜深人静的时,想到自己无亲无故,只身一人飘零,而常常为感到孤独无助。好在相识了这群同在一家公司实习的大学生朋友:小青,阿鹏,阿森,小玲‥‥以及我的上司:高级理财师——张春玲,他们大都来自福建本土。在困难的时候不断的关照我,休闲的时候,一起游玩,一起娱乐。临行前,为我送别。为此,我既已感到:真的不虚厦门此行。我也再次向他们真心道一声:谢谢!
3:心灵减刑。
大二的一段时间里,坠入了暧昧不明的纷扰中,一些令我焦头烂额的事情,一直折磨着我。而这时我是有些气馁的,一些时候甚至感觉自己体力不支,就要垮了。为了解脱,为让自己心灵减刑。忘却一份错误的情缘,而为了同样的理由,我踏上了厦门远足之旅。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与自己独处,努力在纷扰的城市生活中,让心回归平静,去想一些属于人生哲理的事情。我想:只有这样一次忘情淬火般的沦陷,方能将自我从那几近衰竭的虚无缥缈中解救出来。
4:休闲娱乐。
厦门小住的这段时间,有了机会去充分歆享这份惬意。工作的日子自然忙碌的很,但每每到了周六、日时,生活也是无比闲适的。早上在“青年旅舍”里,听鸟叫、喝闽南的功夫茶,吃又香又甜的茶点,听这里的住客“话仙”。下午就自己骑车去海边看夕阳,或者和朋友们去尝一点地道小吃。再坐船渡海去鼓浪屿闲逛,在那些各国的老别墅里拍照片,听练琴声从一扇扇窗户里飘出,不知不觉就醉了。夕阳快落入海里时,找一家海鲜小食店,吃小渔船上刚上岸的小海鲜,苦螺、叶子鱼、西公格 ‥‥
5:独立生存。
关键词 缺乏;精神分裂症谱系;分裂型人格;奖励系统;期待性愉快
分类号 R395
缺乏(anhedonia)指不能体验到愉快,或体验愉快能力的降低。Bleuler(1911)和Kraepelin(1919,1971)认为缺乏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特征之一,和其它情绪扰乱(emotional disturbances)一样,均属于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negative symptoms)。缺乏与病人的社会功能密切相关(Blanchard,Mueser,&Bellack,1998;Foussias,Mann,Zakzanis,Reekum,& Remington,2009;Katsanis,Iacono,Beiser,& Lacey,1992;Keltner&Kring,1998;Tso,Grove,& TayloL in press、),但是却又和其它的阴性症状一样非常难以治疗,即使经过长期、大剂量的药物治疗后都不能明显改善其症状。对缺乏机制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精神分裂症情绪异常的理解,并为临床施治与早期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缺乏与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
Rado(1953,1960)推测缺乏是具有精神分裂症倾向的个体在人格水平上的核心的心理动力学特征,并认为其存在具有潜在的基因基础。Meehl(1962,1989,1990)提出了精神分裂症病因与发病机制的模型,他设想基因上具有精神分裂症倾向的个体(他称为schizotaxia),表现在外在行为和人格组织上(personality organization)即为分裂型人格(schizotypy),它是一种精神分裂症的易感人格特质,而缺乏则是从分裂型人格发展到精神分裂症的指示剂(indicator)。在Meehl的早期理论里(1962),缺乏被认为在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它和认知滑动(cogmtive slippage)、人际厌恶(interpersonal aversiveness)、矛盾情感(ambivalence)被看作分裂型人格的四大临床特征。尽管Meehl(1989,1990)后来弱化了缺乏在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病因学中的地位,把缺乏只当做谱系疾病多基因增效剂(polygenie potentiatorl之一,但其存在仍增加了从分裂型人格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Lenzenweger,2006)。
Chapman等受Rado和Meehl的启发,发展出一套测量分裂型人格倾向的量表,包括躯体缺乏量表(Revised Physical Anhedoina Scale.PhAS)(Chapman&Chapman,1978)、社会缺乏量表(Revised Social Anhedoina Scale。SAS)(Eckblad,Chapman,Chapman,& Mishlove.1982)、知觉异常量表(Perceptual Aberration Scale,PAS)(chapman,Edell,&Chapman,1980)及神秘观念量表(Magical Ideation Scale,MIS)(Chapman,Chapman,&Raulin,1978)。其中躯体缺乏量表和社会缺乏量表被认为测量的是分裂型人格的阴性特征(negative schizotypy features,),而知觉异常量表和神秘观念量表则被认为测量的是分裂型人格的阳性特征(positive schizotypy features)。使用Chapman分裂型人格倾向量表,对健康大学生群体中相应高分组进行的纵向研究发现,缺乏和知觉异常一神秘观念相结合时,可预测未来发展为精神病(psychosis)的风险(Chapman,Chapman,Kwapil,Eckblad,&Zinser,1994)。另外一些研究则发现缺乏在预测谱系疾病时独立发挥着作用。Kwapil(1998)对社会缺乏个体追踪10年后,发现他们中有24%发展为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远高于对照组中的1%);即便从中排除了那些知觉异常,神秘观念高分的个体后,他们比对照组还要表现出更多的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症状、更多的社会适应问题、以及更低的亲密关系品质等;相反,社会缺乏组在10年后发展成为双向、抑郁等情感障碍(mood disorders),或其躁狂/抑郁的严重程度,和对照组没有差异。Gooding等(2005)发现社会缺乏组在5年的追踪后发展为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的比率比对照组以及知觉异常一神秘观念组都高,而知觉异常一神秘观念组的被试比对照组更有可能发展成为情感障碍。Blanchard等(in press)在更具代表性的社区样本中所做的类似研究,也支持上述发现。他们的研究中还发现,相对于对照组,缺乏组的社会支持较少,家庭冲突较多;并且,缺乏组中减少的社会支持和增多的家庭冲突与他们的精神分裂症谱系特征和社会功能有关。
在临床群体中,缺乏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前驱期表现。Watson等(1978)发现,在那些最初入院时的诊断不是精神分裂症的病人中,缺乏症状与其后来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成正相关。这提示缺乏可能是衡量精神分裂症前驱期的指标。另外,Herbener等(2005)考察了精神分裂症病人躯体缺乏与其认知功能水平在20年内的相关变化,结果表明尽管缺乏以及其它功能水平在追踪过程中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波动,但缺乏与认知功能的相关却变得越来越紧密,这提示缺乏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损伤综合症(deficit syndrome)有关。
缺乏具有遗传与发育基础。对同卵双胞胎与异卵双胞胎的研究发现,缺乏受基因和共享的家庭环境的影响,而阳性的分裂型人格特征只与共享的家庭环境有关,较少受基因影响(MacDonald_Ⅲ,Pouge-Qeile,Debski,&Mnuek,2001)。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的一个功能多态性
Vall58 Met与精神分裂症特征有关。在精神分裂症的一级亲属中,那些在此COMT功能多态性上的缬氨酸等位基因(val allele)是纯合的(homozygous)的一级亲属倾向报告最多的缺乏症状。虽然双相情感障碍的一级亲属也存在缺乏,但却没有发现此COMT功能多态性的缬氨酸等位基因与之的联系(Docherty&Sponheim.2008)。另外,微小的躯体异常(minor physical anomalies,MPAs)属于细小的发育异常,而社会缺乏的个体比对照组有更多的MPAs,并且,在社会缺乏组中,MPAs与分裂样人格障碍特征显著相关,与分裂型人格障碍的评分也有强相关。这表明发育异常与缺乏之间的关系,也提示当发育异常与心理测量属性的高危因素相结合时,会增加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发生的危险(Blanchard,Aghevli,Wilson,&Sargeant,2009)。
2 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缺乏的研究现状
精神分裂症中缺乏研究有两种取向:一种是临床取向的,也就是采取各种手段直接考察精神分裂症病人缺乏症状、缺乏特质、愉快情绪体验等方面的情况。另一种是高危人群取向,也就是把精神分裂症谱系看成一个从健康状态到精神分裂症的连续体(continuum),它的一端是健康人群,另一端是精神分裂症,在健康与患病之间,存在一种亚临床的状态,即那些有精神分裂症患病倾向、但尚未发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亲属、分裂型人格(符合DSM(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87)临床诊断标准的分裂型人格障碍和心理测量意义上的分裂型人格)、以及已表现出某种精神病性症状的前驱期个体(Phillips&Seidman,2008),再来考察这些高危人群的缺乏或愉快情绪体验的情况。这里主要总结的是精神分裂症和心理测量意义上的分裂型人格的缺乏研究。
2.1精神分裂症中评估缺乏的方法及主要发现
经典的评估缺乏的方法主要包括对临床症状的访谈,和对缺乏特质的自评。但从情绪过程来看。缺乏属于异常的情绪体验。因此一个潜在的逻辑是,一些用于评估情绪体验的方法也可以用来考察缺乏的情况,如使用实验室情绪诱发的手段引发出某种情绪体验,或是采用新发展出来的经验抽样法(experience-sampling method,ESM)(Delespaul,1995)调查被试日常情境下的情感状态。总结起来,在精神分裂症里评估缺乏或愉快情绪体验大致有4种方法(Horan,Kring,& Blanchard,2006;Tr6meau,2006.),分别是临床访谈(clinical interview)、自我报告问卷(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实验室测评(laboratory-based assessment)以及经历抽样法(详见表1)。
临床访谈主要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tale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gative Symptoms,SANS)(Andreasen,1984)中的缺乏一社交缺乏分量表(Anhedonia-Asociality subscale),,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Kay,Flszbein,&Opler,1987)中的N2情绪退缩fEmotional withdrawal)和N4被动/淡漠社交退缩(Passive/apathetic social withdrawal)来评估病人在过去一个月的临床症状,需要受过培训、有经验的评估者来测评。自我报告问卷主要使用Chapman的躯体缺乏量表(Revised Physical Anhedonia Scale.RPAS)(Chapman&Chapman,1978)和社会缺乏量表(RevisedSocial Anhedoina Scale,RSAS)(Eckblad et al.,1982)测评被试对所描述的正性事件所感到愉快的频率。情绪诱发的实验室测评,是在实验室的环境下,采用有情绪色彩的图片、影片片断、社会互动情境等来诱发出被试相应的情绪体验,并要求其对这种情绪体验进行主观评价。最后,经历抽样法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研究方法,被试携带时间抽样手表或BB机,在一天中随机抽取10个时间点,连续六天,被试在提醒的时间点里需要自评当时的情绪状态和所遭遇的事件(Delespaul,1995)。
临床访谈、自我报告问卷、以及经历抽样法的研究发现比较一致,即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愉快体验的减少。这些病人在临床评定时表现出缺乏的症状fAndreasen,1982;Fenton&McGlashan,1991,),在自评量表上通常报告减少的愉快体验(Blanchard,Bellack,&Mueser,1994;Blanehard et al.,1998),在日常状态下也报告出相对减少的正性情感(positive affect)(Myin-Germeys,Delespaul,&deVries,2000;Myin-Germeys,Os,Schwartz,Stone,&Delespaul,2001;Myin-Germeys et al.,2003)。但在实验室的情绪诱发任务中,精神分裂症病人常表现出相对完好的、有时甚至比健康对照组还要高的愉快体验(Berenbaum&Oltmarms,1992;Cohen&Minor,2010;Herbener,Song,Khine,&Sweeney,2008;Kring,Kerr,Smith,&Neale,1993;Kring&Moran,2008;Kring&Neale,1996)。
2.2分裂型人格中评估缺乏的方法及主要发现
这里所谈论的分裂型人格是心理测量意义上的,主要指通过Chapman四量表,或分裂型人格问卷(Schizotyp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SPQ)(Raine,1991)筛选出来的。但是,对分裂型人格的研究由于长久以来一直使用Chapman四量表做为大样本筛查的工具,因而比较强调阴性的分裂型人格与阳性的分裂型人格的区分。阴性的分裂型人格特征主要是以躯体和社会缺乏量表(Chapman&Chapman,1978;Eekblad et al.,1982)鉴别出来的,而阳性的分裂型人格特征则主要是
用神秘观念与知觉异常量表(Magical Ideation and Perceptual Aberration Scales)(Chapman et al.,1978)鉴别出来的。正是因为这种区分的传统,导致阳性和阴性的分裂型人格的情绪体验研究方法的差异。比如,对阳性的分裂型人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情绪特质的考察上,像对情绪的清晰度(clarity of emotion)和对情绪的关注(attention to emotion)。研究发现,阳性的分裂型人格比对照组表现出对情绪更强烈的关注,以及报告更多的模糊的情绪(Kerns,2005)。作为阳性的分裂型人格维度,它也与较多的对情绪的关注相联系(Berenbaum et al.,2006)。而对阴性的分裂型人格,则是采用与精神分裂症类似的实验室情绪诱发任务来评估他们在正性情绪体验上的情况。
对于阴性的分裂型人格个体的情绪体验及愉快体验的研究非常有限,发现也不太一致。Berenbaum等(1987)曾让躯体缺乏高分的被试与其对照组在观看负性和正性的影片片断时完成一个形容词表来评估他们当时的情绪体验,没有发现两组在情绪体验上有任何的显著差异。而Ferguson和Katldn(1996)则发现那些躯体缺乏的个体对正性的刺激材料报告出显著减少的愉快体验。Leung(2006)在社会缺乏的个体身上也发现他们对正性和中性影片片断表现出类似的减少的正性情感。这批被试同时还完成了特质的和状态的正性情感量表,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支持这些缺乏的个体报告出比对照组更少的特质的和状态的正性情感。
3 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的缺乏与奖励系统(reward system)
上述研究方法通常都是单维的。比如,临床评定通常考察的是病人过去一个月的状况,自评问卷也要求被试调动起自己过去的生活经验来给问卷上提及的事件评分,这两种方法都属于回溯性质的(retrospective)。而情绪诱发的实验室测评和经历抽样法,因评估的都是当时当地的某种情绪状态,因此都是即时性质的(on-line)。这些方法可能都只考察了病人愉快体验的某个方面,而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愉快体验的损伤可能并不是单方面或单维度的,而可能是整个“愉快”系统出现了异常。一些研究者争论,精神分裂症病人可能无法将情绪和认知有效地整合起来,这特别涉及到与动机、目标指导的行为等有关的适应(Herbener et al.,2008)。比如,病人主观报告的情绪体验、动机与正常人差不多(Barch,2008;Heerey&Gold,2007;Tremeau et al.in press、),但却无法有效地将情绪体验转化为动机行为(Heerey&Gold,2007;Tremeau et al.,in press)。同时,这些精神分裂症病人们也表现出对奖励信息学习能力的减低。而对惩罚信息的学习却没有这种现象(Waltz,Frank,Robinson,&Gold,2007),这提示精神分裂症病人可能不能有效地利用正性刺激建立反馈环路。似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奖励系统中的某些成分出现了问题。
3.1“渴求”(wanting)与“喜欢”(liking)V.S.期待性愉快(anticipatory pleasure)和消费性愉快(consummatory pleasure)
神经科学对奖励系统的研究区分了“渴求”(wanting)和“喜欢”(1iking)两个方面。根据动物的神经解剖学研究,Berridge和Kringelbach(2008;2009)将与寻求或动机有关的有意识报告或无意识反应定义为“渴求”,而将快乐、愉悦、满意、满足的有意识报告或无意识反应定义为“喜欢”。与“渴求”有关的脑区包括眶额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OFC)、前扣带皮层(anterior eingulate cortex,ACC)、脑岛(insular)、伏核(nucleus accumbens,NAc)、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以及下丘脑(hypothalamus);而与“喜欢”有关的脑区包括眶额皮层(OFC)、前扣带皮层(ACC)、脑岛、伏隔核外壳(NAc shell)、腹侧苍白球(ventral pallidum,VP)、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 matter,PAG)以及杏仁核(amygdala)。Berridge(2007)还讨论了多巴胺在这两种成份中的作用。指出多巴胺是导致期待性动机的充分必要条件,与“渴求”的成分更为关联,进而调控主观的愉快体验(Sharot,Shiner,Brown,Fan,&Dolan,2009)。人类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的研究发现“渴求”成分与“喜欢”成份涉及不同的脑区。当对之后的结果进行期待时,前扣带(anterior cingulate)明显激活,特别当期待的是某种奖励时,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显著地激活;而在收到反馈后,也就是消费某种结果时,眶额叶皮质(orbital frontal cortex)和内侧额叶皮质(medial frontal cortex)则显著地激活(Dillon et al.,2007)。
和这些神经机制研究异曲同工的是,Klein(1984)从对临床抑郁症病人观察中总结出病人两种不同的愉快体验,一种是期待性愉快,另外一种是消费性愉快。期待性愉快与动机或目标指导的行为有关,是当个体对某件将要发生的事进行期待时产生强烈的欲望(appetite)和追求的需要时所体验到的愉快,比如,饥饿的时候期待一顿丰盛的美餐;消费性愉快则是在享受、或正在体验、或某种欲求达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愉快体验,比如,正在享受美味或刚刚吃完某种好吃的东西时(Gard,Gard,Kring,&John,2006;Klein,1984)。期待性愉快对应着“渴求”的成分。而消费性愉快对应着“喜欢”的成分。
3.2精神分裂症中缺乏在奖励系统的机制
研究者们推测精神分裂症中消费性的愉快完好,而期待性的愉快损伤,这可能是精神分裂症中缺乏的实质。
在脑功能水平上,腹侧纹状体的激活与期待某种奖励有关,眶额叶皮质、内侧额叶皮质和消费某种结果有关。让一组精神分裂症病人观看正性、中性、负性的情绪图片并完成效价分类和再认任务,同时进行脑功能的扫描,发现病人的缺乏严重程度与情绪有关脑区的激活成负相关,这些脑区包括腹侧纹状体、眶额叶皮质、内侧额叶皮质等涉及奖励系统的成分。同样,精神分裂症病人在对正性情绪图片进行主观评价时,其腹侧纹状体也显示出激活的减低(Dowd&Barch,
2010)。使用MID(Monetary Incentive Delay)(Knutson&Greer,2008)任务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的功能核磁共振的研究发现,未服药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期待未来可能的奖励时,其腹侧纹状体的激活比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并且病人组左侧腹侧纹状体的激活与阴性症状的得分成负相关(Juckel,Schlagenhauf,Koslowski,Wfistenberg et al.,2006)。病人这种腹侧纹状体激活的减少,在服用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后可能会有部分的恢复(Juckel,Schlagenhauf,Koslowski,Filonov et al.,2006;Schlagenhaufet al.,2008)。由于典型、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作用于不同的突触后多巴胺D2受体,提示多巴胺在期待时的作用。
Gard等(2006)发展出一个自评量表,即愉快情绪体验量表(Temporal Experience of Pleasure Scale,TEPS)来分别测量愉快体验期待的和消费的两个方面。TEPS中有10道题测量期待性愉快体验,另外8道题测量消费性愉快体验。与过去测量缺乏的量表相比,它可以在主观报告的水平上同时测量愉快情绪的两个方面。Gard和同事们让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对照组都填写了TEPS,结果发现相对于健康对照组,精神分裂症病人在期待性愉快体验上存在损伤,而消费性愉快体验却保持完好(Gard,Kring,Gard,Horan,& Green,2007)。
在实验室任务中,采用了区别以往情绪诱发的研究方法,着重考察了期待性愉快成分相关的情况。比如,Heerey和Gold(2007)发展的一个区分了期待性条件与消费性条件的情绪任务,发现虽然精神分裂症病人对于不同的情绪刺激材料的主观情绪体验与健康对照组无异,但他们在连接自己的主观情绪体验与动机行为上存在困难,这种减少的能力特别体现在对未来的情绪刺激进行期待的条件下。其次,精神分裂症病人还表现出对未来潜在结果的主观价值表征(subjective representation of value)的减少(Gold,Waltz,Prentice,
Morris,
&Heerey,2008;Heerey,Robinson,McMahon,&Gold,2007),而对未来事件价值的表征失败可能影响了其实际的动机行为。病人在对延迟满足的金钱奖励决策时,会低估未来的奖励的价值(Heerey,Robinson,McMahon,&Gold,2007)。虽然即时的决策任务中,没有发现病人对奖励刺激的敏感度或对潜在奖励的主观赋值(weight3l与对照组的差异,但总体而言,健康对照组要比精神分裂症病人做出更多的最优选择行为(optimal choice behavior),而对奖励或惩罚价值的主观表征则显著解释了两组在最优选择行为上的差异(Heerey,Bell-Warren,& Gold,2008)。
3.3分裂型人格中缺乏在奖励系统的机制
分裂型人格中从奖励系统角度考察缺乏的研究还是集中在阴性特征明显的个体中,初步结果提示这些个体中可能也存在与精神分裂症相类似的期待性愉快成分的损伤。Germans和Kring(2000)让缺乏组和对照组被试完成一项情绪任务,这个任务中先会出现一个提示(cue),这个提示预示着接下来将要给予一个实在的正性、中性、负性的情绪刺激(包括触觉、味觉和视觉的)。提示出现之后和真实的刺激出现之前属于期待的过程,真实的刺激出现后属于对结果消费的过程,被试要分别对这两个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愉悦度和唤醒度进行评价。同时,还考察了被试趋向(approaching)性动机系统的情况。结果发现缺乏和对照组虽然对提示和实在的刺激的情绪体验没有差异,但是趋向性动机与对提示和实在的刺激产生的正性体验有关。在另一项研究中,声音提示预示着后面将出现一个有趣的、中性的、或无趣的视觉刺激,要求被试对声音提示尽快做按键反应,按得越快,越有可能更长时间地欣赏到后面将出现的刺激材料。结果发现缺乏组在期待有趣的刺激材料时,他们的生理反应出现异常(simons,MacMillan,&Ireland,1982)。
4 总结与展望
4.1对继往研究的总结
经过对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缺乏研究的梳理,主要有以下三点发现:首先,从谱系病因学来看,缺乏是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的潜在预测指标,它的存在伴有基因和发育的基础,增加了发生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的风险。其次,从奖励系统来看,精神分裂症消费性愉快相对完好,损伤的是期待性愉快,这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缺乏的内在机制。而阴性的分裂型人格(高缺乏特征)中似乎也存在这种与趋向行为、期待性有关的问题。最后,目前对分裂型人格的研究是不全面的。一是对缺乏或愉快体验的研究常集中在阴性的分裂型人格上,而对阳性的分裂型人格的相关探讨几乎没有。尽管缺乏这样的阴性特征对于预测谱系疾病更为相关,但是阳性特征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发展为精神病的风险。是否阳性的分裂型人格也存在期待性成分的损伤并不清楚。二是要完整了解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统一的研究方法必不可少,它将使谱系亚类中的结果具有可比性,然而目前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的研究方法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不仅存在与精神分裂症与高危人群之间,也存在于不同分裂型人格亚型之间。
4.2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今后对精神分裂症谱系缺乏的研究应关注以下两点:
第一,要探索期待性愉快和消费性愉快在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的情况。
从精神分裂症谱系同时考察期待性与消费性愉快,建立在研究方法统一的基础上。比如,在自我报告和心理测量水平上,可以对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不同的高危人群亚型同样使用TEPS量表、情绪任务(Heerey&Gold,2007)、或是延迟满足任务;在神经机制水平上,可以同时考察上述研究群体在MID任务上脑部功能区的相应激活变化,以此来比较精神分裂症谱系中各群体在缺乏及其相关成分上的差异和联系。这样,除了要在横向设计的研究中继续扩大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不仅只局限在分裂型人格上,还需要设计纵向的追踪研究来探索期待性愉快与消费性愉快在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中是如何随着疾病症状的发展而相应发生变化。
第二,要重视认知功能在情绪体验中,特别是期待性成分中的作用。
自我市年月中旬开展领导干部“民生体验”活动以来,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积极参与下,大多数部门班子成员都能坚持亲身体会和认真撰写感受,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得到了广大市民和省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但在活动中也存在部分参与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态度敷衍,提交的体验感受仅寥寥数语,或由他人填写,报告内容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等现象。为确保本次活动顺利进行,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有关问题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民生体验”活动是市政府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升民生幸福指数的高度出发,为改善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行政机关为民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又好又快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定。各工作部门班子成员要把思想进一步统一到市政府的部署上来,坚决克服厌战和畏难情绪,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
二、明确要求,严肃纪律。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有关文件的要求,把开展体验活动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班子成员必须每周亲身参与体验,并实事求是地撰写感受。因出差等原因确实无法按时参加体验活动的,应由本人提前向市政府办公室请假,并在事后及时补充体验。
三、强化督查,狠抓落实。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亲自过问本部门体验活动的开展情况,在带头参与,发挥表率作用的同时,督促其他班子成员认真参加活动并按时提交体验感受,严禁委托他人代为体验或杜撰虚假的体验报告。
四、加强整改,务求实效。市政府办公室负责对活动中反映上来的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并根据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转交分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整改。市政府督查议案室要对有关整改工作进行全程督办,并就整改结果写出督办报告呈送市政府主要领导。
五、积极引导,营造氛围。市新闻办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把握好宣传口径,引导新闻舆论紧紧围绕体验活动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实际成效进行报道,为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使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家乡建设做贡献,过一个祥和、文明、充实而有意义的暑假,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学校党委、团委有关文件精神,在院党总支、团总支的总体部署下,传播学院07数媒班积极开展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现总结如下:
我班这个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注重实效,成果显著。广大同学通过深入企业、媒体,深入农村,进行现场服务、问卷调查,参与劳动等多种方式完成了社会实践。内容主要有:关注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支教扫盲,志愿服务,支持环保,参与活动等。
一、关注教育制度改革
初入大学的我们时刻关心教育制度改革,很多同学在假期高度关注教育制度改革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吕**同学在社会实践报告中写到:“教育制度改革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根本,许多家长不理解,实行不易,但我们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到的改革的必然性……”。
二、关注新农村建设
由于我班大部分同学为农村户口,很多同学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切实关心新农村建设等问题。部分城市同学也能在过年期间深入到农村基层,切实关心农民问题。例如:李**同学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采访,发现土地转产承包制的诸多优点并进行了大力宣传;侯**同学利用假期到农村体验生活,并对感言农民生活不容易,从心里尊敬农民。
三、参与多种活动锻炼自己
这个暑假,我班还有不少同学参加了多种活动,在活动中,他们体验了社会生活,收获了人生的真理。谭**同学利用假期做网络广播;刘**、栾**等同学通过打工,提前接触社会,总结工作经验、丰富生活阅历;李**参加义务家教,发现做老师的不易,表示崇敬老师这个职业;李**则通过调查家庭成员的融洽相处程度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尽微薄之力……
在一个多月的暑假里,班里的同学认真积极地参与了实践与调查工作,为社会实践报告的完成准备了扎实的物质条件。社会实践报告的形式也同时有赖于实践调查活动的多样性而显得丰富多彩。我们团支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同学们真正通过活动,明白了作为一个大学生的职责,任务。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了一点贡献。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团支部全体团员还将继续努力,严格要求,不以这次活动的结束为结束把从这次活动中学到的知识,收获的道理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去。
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初初长成,人生经验浅薄,对人情事物的洞察力尚欠缺,学生在聚焦于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学习兴趣低下,他们在抱怨课堂的枯燥无味时,能力素质的提高也确嫌甚微,改变教师的教学手段迫在眉睫。同时,课堂的组织形式,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因为授课方法的改革也应相应调整,具体介绍如下:
1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新方法的尝试。如文献报告会,教学内容小组合作讲授体验,角色扮演,团体游戏活动,体现管理心理学精髓思想的中国名著的阅读分享,社会互动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成长
1.1文献报告会
教材往往撰写的是公认保守的观点,是对于某一知识比较浅显的介绍,而文献的查阅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朝纵深方面发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学生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与教材观点不同的声音,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具有“怀疑”精神,能从多视觉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同学在汇报文献的过程中也锻炼和提高了表达能力。当然,这种研究型的学习方法实施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可在同学对课程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放在课程的中后期使用,如可要求同学针对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等内容进行汇报。
报告会具有一定难度可在期末进行。
1.2团体游戏
提及“游戏”,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低幼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才需要引入的辅助教学方式,在大学教学中使用这样的方式显得幼稚。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一些跟课堂学习内容紧密联系游戏活动的引入,确实能打破以往课堂的沉闷,如个体心理环节教授“性格”章节时,可以“画自画像”或“我是谁”的活动展开。在群体心理部分,讲授群体动力,群体规范时,可分组“搭纸塔”,在活动中分析动力的产生,让同学在模拟的管理活动中体验到“从众”“群体思维”以及领导的产生。在教授态度章节时可进行角色扮演,请学生围绕态度转变(改变迟到员工的态度,改变吸烟态度,改变安全带使用等)表演场景。沟通章节讲授单双向沟通区别时可采用“你说我折”的活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体会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直观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兴趣,同学才有坚持学习的动力,在游戏活动获得了较高的愉悦情绪,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才更有利于知识的吸收。
1.3小组竞赛教学
管理心理教授群体心理的知识,旨在帮助同学能有更好的团队意识精神,小组合作讲授,组内人士分工完成幻灯片制作,报告资料的收集,课堂现场报告,让学生体会协调,组织。要能讲述,必须要理解,讲得好的前提是要理解透彻,这样促进了同学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课程的准备和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也更能理解老师授课的辛苦,更能将心比心,有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护。
1.4古典名著分享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千年古国,文化博大精深,管理学虽然看似舶来品,但在我们诸多的历史著作典籍都蕴藏了丰富的管理学思想,也有很多的优秀管理心理学的案例,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活动,《红楼梦》中探春管理院子等都可以进行群体心理的分析。名著阅读的分享,让同学拓展了视野,从熟悉的故事中找到课本的知识,接受度高,发人深省。
1.5社会互动式教学法
授课的过程中,同学普遍反映课程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授课教师也多为“学院派”,缺少实战经验。指导性不强。为此也可进行社会互动式教学,请进来,走出去。所谓请进来即是请来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的优秀管理者,请他们带着他们的案例为同学进行教学,走出去是让同学主动出去与这些优秀的管理者进行交流。如在沟通这一章节中笔者就设计让每组同学对医院或者学校企业的优秀管理者进行采访,内容可围绕管理活动中的最应该注意的事情,或者对同学学习管理的建议等进行,每组需要录像或录音(4分钟左右),完成后同学分组汇报,教师点评。通过这一形式一方面让学生有了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克服羞怯,锻炼勇气的同时也增强了沟通能力 ,另一方也让社会对学生有了一个更加深入和直观的认识, 对学生将来的就业也是有所裨益的。
2课堂组织方式的改革:拆分小组教学为核心
课堂组织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虽然仍然按照班级教学的方式组织,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管理,根据学生名单随机进行分组,分组后的小组自行推选小组长,并为自己的小组命名。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要进行本组同学课堂表现(回答问题,考勤,参与活动等)奖惩情况的讨论,这种方式实际模拟了管理现场,让同学体验了管理自治,小组长在接受小组学习任务后也务必带领同学努力完成任务。这一环节本身又让同学体验了分工和激励的重要性,与课程内容紧密挂钩。
3建立多元考核方式
既往单一以期末考试的考卷分数对学生进行学习考核,这对于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程内容本身就极为灵活,诸多问题缺乏标准统一答案的课程,显得过于呆板。这种标准化测试方法,让教师为考试而教学,同时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真实掌握程度,有碍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教育的目的不是在于让学生背诵多少知识点,而且要让学生有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懂得融会贯通,懂得学以致用,故考试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
同时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提高,在总成绩中期末开卷的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各占50%。平时成绩同时也按照小测验占10%,作业10%,课堂表现30%比例打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评价时除了教师的单向评价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也可纳入学科总成绩中,借此可鼓励学生做出最大努力。
一、商业企业的实习过程
(一) 实习单位简介我们实习的单位是郑州盛煌经贸有限公司,我们的实习主要是在它的营销部进行的。在人们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装修污染(装修污染的相关材料见附录一)却困扰着人们。而这家公司正是以改善人类居室环境为己任,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空气治理方案,以优秀的产品、专业的施工、合理的价位,为消费者打造一个无污染的家。治理装修污染是这家公司的主要工作,其主打产品是光触媒(光触媒的简介见附录二)。
(二) 我们组的实习安排从8月22至8月24日,我们在学校内部通过电子网络对专业知识进行初步浏览;8月25日我们组开始找实习单位,当天我们就选定了一家公司,但晚上经过考虑就把它辞了;8月26日,我们最终选定了郑州盛煌经贸有限公司;8月27日,休息一天;8月28 日,我们正式上班,这一天到公司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查阅公司的相关资料,对公司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8月29日,我们根据公司经理的安排到该公司的营销部了解情况;8月30、31日,9月1、2、3日,我们被分别派往业务经营点,跟着公司的业务员学习业务经营;9月4、5日,我们休息两天;9月6、7、8、9日,根据老师的安排,我们在校内写实习报告。9月9日实习报告的上交,标志着这次为期三周的专业认识实习结束。
(三) 我们的实习内容我们组的实习内容主要是在围绕专业认识主题的前提下参加郑州盛煌经贸有限公司的业务经营工作。我们在接触顾客时,主要了解顾客的消费需求及消费心理;在与业务员相处时,主要学习其洽谈业务的语言和技巧;同时,我们也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进一步了解我们的营销环境。我们以营销人的身份去参加真枪实弹的演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初步对营销专业有了感性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的专业兴趣。
二、商业企业的营销特点及分析
(一)盛煌经贸有限公司的营销环境营销环境是存在于企业营销部门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和力量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及其目标实现的外部条件。任何企业的营销活动都不可能脱离周围的环境而孤立存在进行。所以任何一次的企业活动都要以环境为依据,主动地去适应环境,同时透过营销努力去影响外部环境,使环境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营销活动的有效性。
1.该企业的微观环境分析微观环境是指与企业紧密相连,直接影响企业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包括企业本身、市场营销渠道企业、顾客、竞争者以及社会公众。微观环境直接影响与制约企业的营销活动,多半与企业具有或多或少的经济关系。该企业的微观环境对企业本身的发展有很多不利。企业本身实力不强,资金不富,影响力不强,这直接影响其营销策略和营销投入。该企业的顾客却是那些有钱的主,因此这一点对公司来说是有利的营销环境。该企业的竞争对手很多,但这是无法改变的市场竞争规律。企业所面对的社会公众都是一群思想观念落后的中国人,使其很难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这些微观环境直接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
2.该企业的宏观营销环境分析宏观环境是指影响微观环境的一系列巨大的社会力量,主要有:人口、经济、政治、法律、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及自然生态等因素。宏观环境一般以微观环境为媒介去影响和制约企业的营销活动,在特定场合,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营销活动。该企业位于郑州市区,郑州市是一个省会城市,人口集中,政治法律等都比较完善,但该企业面对的一个瓶劲问题是无法生产及引进真正能够消除污染的产品与设备,这也是目前的科技所不能达到的,这直接关系公司的营销策略。不完美的产品,肯定得不到顾客的十分满意,从而影响企业的销售额。
(二)该企业的营销特点及分析该企业采取的营销路子是绿色营销和体验营销,同时以推销策略为主攻力。
1.绿色营销绿色营销,广义的解释,指企业营销活动中体现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充分考虑社会效益,既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更自觉抵制各种有害营销。因此,广义的绿色营销,也称伦理营销。狭义的绿色营销,主要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目标,也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态平衡,实现经济与市场可持续发展。因此,狭义的绿色营销,也称生态营销或环境营销。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有着更为突出的特征:
(1)绿色消费是开展绿色营销的前提;
(2)绿色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
(3)绿色体制是绿色营销的法制保障;
[关键词]学刊年会;学术思想;知识创新;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6)11-0138-04
Doi: 10.3969/j.issn.1002-5006.2016.11.019
10月19日至23日,由北京联合大学和洛阳师范学院主办,洛阳旅游发展委员会、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旅游学刊》编辑部、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同承办的“2016《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在洛阳举行。这也是自2011年开始,《旅游学刊》承办的第六届全国性旅游学术盛会。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旅游学刊》创刊30周年。为探讨未来5年中国旅游研究及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前沿理论与实践问题,梳理《旅游学刊》创刊30年来旅游学术思想的发展脉络,加强旅游学界与政府管理部门及业界的沟通和交流,“2016《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秉承“前沿・理性・责任”的永久会议宗旨,以“学术思想、知识创新与价值取向”为本届大会主题,对未来5年旅游学术研究的前沿关注进行展望,探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旅游研究与教育面临的挑战,“互联网+”时代体验经济VS分享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大遗址保护与遗产旅游开发等理论与实践相交融的前沿问题,分享旅游研究的最新成果,引领中国旅游学术研究的发展,共商中国旅游及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之路。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英国、香港的40余位旅游以及智慧旅游、旅游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代表共400余人参加了此次 年会。
一、主题报告――学术思想、知识创新与价值取向
本届年会期间,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Noel Scott教授做了题为《A Cognitive Psychology Approach to Tourism Experience Design》的演讲,介绍了他使用眼动感知、肌电感知等设备测量游客生理反应从而获得游客情绪变化数据的经验,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研究游客体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Daniel R. Fesenmaier教授做了关于《Designing Tourism Places: Design Science, SMART Destinations and Big Data》的主题报告,深度剖析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强调体验经济时代下支持旅游体验的共同创造,用智慧方法去设计旅游目的地。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潘冰副教授做了关于《Advances in Tourism Big Data Research》的主题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数据研究、尤其是旅游大数据研究的现状,指出了旅游大数据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大数据分析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香港理工大学酒店与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Brian King教授做了题为《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 Capacity Building in Tourism Education: Hong Kong, China and the World》的报告,从香港、中国与世界三种尺度讨论旅游教育中的国际合作与能力建设,讨论国际组织、学者、本地政府与社区在旅游教育建设中的合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王宁教授做了题为《情感部落作为吸引物:从浪漫主义范式到部落主义范式》的报告,在旅游和休闲研究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社会学理论范式――部落主义,深刻对比剖析了旅游消费过程中的浪漫主义范式和部落主义范式不同的游客社会关系类型。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教授做了题为《旅游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与当代可能》的报告,戴院长谈到任何伟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践,除了思想家之外更要寻找需要思想并有能力转化为社会组织和生产实践的群体。旅游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尤其离不开学者的自我认同、历史自觉和学术坚守。
二、对话论坛――思想碰撞、智慧火花
本届年会专设了“河南旅游发展”和“体验经济VS分享经济”两个对话论坛。
“河南旅游发展”论坛
东北财经大学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院长谢彦君教授、河南省旅游局副巡视员李宗军、上海财经大学何建民教授、北京巅峰智业创始人及首席顾问刘锋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曾博伟副研究员参与了洛阳师范学院校长梁留科教授主持的“河南旅游发展”论坛,专家们就河南省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结合河南当前的旅游口号“老家河南”,从河南的历史文化、区位环境、产业结构以及河南旅游发展过程等角度深入探讨了其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与策略,分别提出“文化旅游”“旅游扶贫”“养老旅游”“乡村旅游”“度假旅游”“文化素养教育”等发展关键词,为河南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体验经济VS分享经济”论坛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院长王宁教授、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冯学钢教授、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院长马波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承照教授、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李柏文教授参与了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世界旅游城市研究中心张辉教授主持的“体验经济VS分享经济”论坛。在体验经济及分享经济时代,旅游及其产品被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和更高的期待。专家学者们就分享经济如何颠覆传统的旅游商业模式、如何把体验经济完美引入旅游产品开发和旅游服务的全过程,以及“体验经济”与“分享经济”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展开热烈的探讨。
三、分论坛――百花齐放、深度交流
1. 第一论坛:旅游、社区与社会文化
本论坛由张宝秀教授主持,王宁教授、谢彦君教授评议。
贵州民族大学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副教授范莉娜通过对贵州黔东南处于旅游发展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3个典型侗寨中526位居民样本进行个体对本族原文化及旅游者主流文化偏好研究。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院讲师万蕙等以傣族泼水节的网络游记文字为分析对象,从巴赫金“狂欢”理论出发,利用内容分析方法,研究游客在傣族新年泼水节活动中的旅游体验特征。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讲师张高军等结合中国当代社会巨变催生的具有独特性的XX后,选择国内典型旅游目的地杭州为案例,进行不同群体目的地形象的比较研究。参与第一论坛的还有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研究员崔庆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后魏雷、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文化产业与文化地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尹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张机、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汤利华。
2.第二论坛:旅游者与旅游消费
本论坛由蔡红教授主持,白长虹教授、谷慧敏教授、阎友兵教授评议。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蔡晓梅教授等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方法,援引邻避与迎臂效应的相关理论,探讨东莞豪华酒店与社区之间的互动关系,试图探究东莞豪华酒店与社区的景观模式及其相互影响效应,以及解释资本、地方政府及其社区区民在这一过程之中与东莞豪华酒店所展演的关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讲师季少军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近5年来经济背景下旅游与接待业的发展研究进行了梳理。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讲师曾丽采用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及焦点小组访谈等定性研究方法,基于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及消费过程的理论框架,通过中国公民赴日旅游购物消费探究中国出境旅游高消费现象。参与第二论坛的还有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周雪娇、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教授李志飞、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讲师张建荣、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赵强生。
3. 第三论坛:旅游体验与社会发展
本论坛由徐菊凤教授主持,朱f教授、舒伯阳教授评议。
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樊友猛从体验与经验相区别的角度,对体验的概念进行词源学和语义学辨析,继而借鉴伏尔泰、梅洛-庞蒂和杜威有关体验的代表性观点,进一步厘清体验的学术内涵,最后结合具体的旅游行为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旅游体验具有具身性、情境性、流动性和生成性的特征。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梁增贤以河南焦作云台山景区周边社区为例,针对同一研究群体于2014年和2015年开展两年度的问卷调查,研究表明周边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自己认为值得的生活状况以及过去最好的生活状况是旅游地社区居民对自己目前生活质量评价的关键参考,而非未来期待的生活状况。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博士研究生韩静关注社会旅游对弱势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同时探讨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作用,在对国内136名流动儿童进行旅游前后对比的问卷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的旅游参与对主观幸福感有正向影响,领悟社会支持正向调节旅游体验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参与第三论坛的还有东北财经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贾一诺、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研究生余构雄、武汉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刘苏衡、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讲师林敏慧。
4. 第四论坛:旅游经济与社会发展
本论坛由王兆峰教授主持,冯学钢教授、 张辉教授、马波教授评议。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讲师代姗姗以文昌东郊椰林为例,基于系统分析方法,剖析旅游地锁定在低水平均衡陷阱的表征与起飞机制,并构建了目的地脱离低水平均衡陷阱的起飞机制。浙江工业大学讲师赵磊基于中国1999―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以旅游业发展水平作为转换变量,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技术,对旅游业和贫困缓解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讲师等采用CFPS2014年的数据,选取与家庭旅游消费支出相关的部分变量,使用定量研究的“一般到特殊”的计量经济学建模方法,解释了城市居民家庭收入是旅游消费支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并针对家庭旅游消费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城市居民家庭旅游消费多元化,进一步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参与第四论坛的还有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卢凯翔、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徐文月、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赵宁。
5. 第五论坛:生态旅游与气候变化
本论坛由章锦河教授主持,钟林生教授、张玉钧教授、王静教授评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创新型;作业形式
新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与时俱进积极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中学生来说,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和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改革关注作业的创新,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设计合理的作业。对此,教师有必要对作业问题进行重新思考,积极探索创新型的作业形式和评价形式。
笔者在设计学生的作业形式的方面,做了诸多的探索。
一、搜索整理型作业
搜索整理型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生活、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量高度膨胀的社会,学生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笔者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考虑到这个特点,应该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和教学资源的限制下,教师在课堂讲授和传播的信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这种情况下,可以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利用阅览室、网络、电视、报纸等渠道广泛涉猎、搜集各种资料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既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社会和整理分辨各种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人口问题时,请学生查找有关中国人口问题的资料,让学生归纳总结中国人口的发展特点,这样学生对中国的人口问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对中国相关的人口政策有正确的认识。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相应的搜索方向和方法,这样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二、新闻时事型作业
新闻时事型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教师要求学生每天抽时间观看一些新闻时事类的节目,例如新闻联播、共同关注、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要求学生要对自己关注的新闻时事做下记录,并且做出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新闻热点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每个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针对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展开辩论。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家时事的关注,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看待问题的能力。
从新闻时事型作业开始布置之后,学生对新闻时事关注度明显提高,在课堂上学生经常能够提出一些当前的热点焦点问题,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党的十胜利召开,学生在十期间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对十的热点问题非常了解,在课间经常听到学生讨论相关的热点话题。笔者认为做这种作业对学生养成关心时政、关心国事的习惯,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非常有利的。
三、社会实践型作业
社会实践型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动手型作业。现在的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不强,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乏亲自动手的观念。实践证明,孩子从小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还能养成珍惜劳动成果,尊敬父母、尊重他人的品质,而且还可以让他们的身心更健康,间接地促进他们的学业。为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可要求学生回家学做一些家务劳动如打扫卫生、整理房间等。此外,也可以组织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区义务劳动,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2.动脑型作业。学生通过观察社会,获得对社会生活的种种信息,往往会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笔者布置了一些针对社会生活的动脑型作业,例如要求学生在公园、广场等各种公共场所,随时随地观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动脑思考观察到的各种现象,分析整理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可以针对印象深刻的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教师、同学一起探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敏锐的洞察能力,不断地积累生活知识,获得做人的直接经验,学会尊重他人,掌握和遵守道德规范,学会遵守社会规范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更能适应社会。
3.心理型作业。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心理往往敏感脆弱,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尤其是在和父母沟通方面,有很多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障碍。经常听很多父母讲,感觉到自己和孩子的代沟越来越深,孩子的心里话很少和父母讲,和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经常和父母闹别扭,造成家庭关系紧张。同样,有不少学生也反映自己和父母的沟通非常少,有的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到孩子的生活和思想变化;有的父母缺乏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沟通方式简单粗暴,造成交流的困难。
笔者设计了一些心理型作业,例如在父亲节、母亲节时给父母写一封信,信的内容是自己的心里话,并且要求父母给孩子回信,这样可以让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关系更加融洽,减少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隔阂,父母和孩子的心情更加愉悦,家庭关系越来越融洽。
4.体验型作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最终是要走出校门的。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安排适时布置一些社会体验型的作业。例如,在讲我国的环境问题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去参观污水处理厂,了解污水净化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这样身临其境的体验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领悟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报告型作业
报告型作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研究实践能力,通过布置撰写报告的作业,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思考到的个人观点,都写成报告。教师在布置报告型作业时,首先要对报告的形式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才可以顺利地写作报告,其次教师要对报告的内容做一定的规范,要求学生撰写的报告内容要积极向上,能够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情境体验是体验教学的基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体现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既要有文字描述,也要适当配以图片,开发相应的音像资源。教材应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放性情境,通过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新教材的编写大量采用了不同的情境,运用趣味事例、故事、寓言等具有启发性的例子导入新课,课题的表现方式明了、活泼,图文并茂,颜色艳丽,易于引起学生的兴趣。整个新教材鼓励教师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选择综合而典型的材料,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向,强化学生参与的体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升华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说,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情境的体验是采用得最多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能为学习者提供高质量的视听辅助,动画画面所展示的仿真环境使学习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了学习者的视觉功能,增加其感官刺激,十分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反思。例如,苏人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在讲《生命只有一次》这一课时,抛弃了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结构,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播放了汶川地震的一些视频资料,通过这样一些画面的不断刺激,学生的情绪开始被调动,表情开始变化,当学生完全沉浸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中,我不失时机地提出:“同学们,我们看到生命既是如此的脆弱又如此的坚强,我们对生命有什么样的看法?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呢?”在之前的体验下,学生不用看书就能说出很多关于生命的看法,基本满足学习的要求,并达成一致的看法,而且自己体验的会在记忆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另外,每年的《感动中国》我都会在第一时间让学生观看,我觉得这是非常难得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主体感受,在主体参与中完成情感的升华。当然,学生的感悟和生成往往带有情绪化倾向,他们更多地是借助个体的情感来体验学习内容和其他因素。在经历了建构学习阶段之后,学生往往会有成功的体验、愉悦的心情和求知后的满足。当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仍处于浅层次的体会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以更高的目标来提升自己的认知、感悟和情感。
二、生活体验是体验教学的根本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生活体验是指学生通过参加社会活动,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进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最好办法是回归生活。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新课程标准也要求,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学生生活化的体验,抓住学生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事件,进行教育引导。
因此,我们利用学校和社会的资源,大胆地创新和实践,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是全国“雷锋车组”的实验基地,我们邀请“雷锋车”巡讲团,进行了“雷锋车”事迹的报告会,参观了市民广场的“雷锋车雕塑”,同学们感触颇深,萌发了当一次雷锋车手的想法,所以报告会结束后,有同学主动提出要去车站亲身体验“雷锋车手”,我们积极与车站方协商,轮流安排各班团员先进行这样的体验活动,回来后,让他们在升国旗的时候在进行宣传,利用学生的视角重新诠释新时期雷锋精神的体现。利用这样的机会,在进行《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教学时,我们将体验“雷锋车手”的事情再一次从他们的记忆中调出,配合图片、视频资料,用同学们自己的观察、体会、感悟所得来的宝贵的体验,充分展示了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这样比较难理解的知识,让学生的体会淋漓尽致,这样的教学重难点在实践体验中轻松地破解。并通过正面教育让同学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正确的价值观得以生成。
三、实践体验是体验教学的关键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生活体验,社会规范也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本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思想品德课要想在学生的心理和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即必须找到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方法;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方法;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足够活动机会的教学方法。而实践就符合这一目标,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显然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勤于动手、勇于实践的精神是大有裨益的。也成为了新课程推崇的先进理念之一。
令人高兴的是,江苏省教研室举行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更是全方位展现了思想品德“体验式教学”的必要性和成效。“公民培养方案”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参与,具体有六个步骤:①确认社区中存在的公共政策问题;②选择班级要研究的问题;③收集班级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④制订班级(行动)方案;⑤(向班级或社区)报告方案、接受听证;⑥总结(反思)学习经验。在这六个步骤的研究中,学生的研究、合作、交往能力在参与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好的锻炼,学生有机会直接参与到社区公共问题的决策,对公民素质的养成有极大效用,同时动员了相当的社会力量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使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正面形象得到了大大提升,而且使学校、教育部门和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关系得到了友好沟通。
笔者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完成的“关于市民闯红灯问题的研究”这个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从问题的确认到选择、研究、接受听证,到最后本次活动方案的形成,活动的开展这些环节,都让学生体会到了汗水、收获、伤心、喜悦,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成为项目课题的学习者、研究者,成为问题解决的亲历者、参与者。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分工协作、合作交往的水平和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他们的策略意识、创新能力、演讲水平及思辨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也随之大大拓宽,学生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了养成、增强和提升。无论是这些孩子,还是笔者自己,参加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在过程中体验,在结果中反思。正是看到了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连云港市为了推广“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让教师能真正在平时的思想品德教学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推广和研究。所以笔者坚信,这个活动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给参与的学生以启发,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现了课程设置的三维目标。这个活动的多样性、趣味性和实效性,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课程。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在思想品德课中不断推广,深入研究,不断创新形式,更好地提高教学实效性。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理解理论精髓,不断开拓思维,设计和组织各种恰当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和发动学生投入其中、亲历体验的整个过程。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表达、活动组织、人际沟通和主持变通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由于个体经历的不同,可能会得出与教学目的不相符合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妥善分析和恰当处理,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又给予恰如其分的评点和指引。开展体验式教学特别要注意不能流于表面的感知和各种花俏的形式以及热闹的假象,在体验中思考和升华是体验式教学最后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把学生感知到的经验和情绪引导升华为理性层面的认知和情感,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
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呢?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在学龄中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份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思辩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作支持。而感性经验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得来的。
一、课堂教学,注重体验,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是“教”不会的。所以,课堂教学只是提供、营造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条件和环境,并在实践中得以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以情境体验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从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人手,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活动,是一种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激发创新潜能,促进学习成果内化的目的。首先根据特定的情感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情境创设可以利用语言、图像、影视、表演等手段。例如:学习《看戏》时,利用影视手段,播放一段戏曲表演,使学生体验一下看戏的情景,很容易使学生进人角色;学习《口技》,让学生上台试着表演一项口技;学习《回声》,让学生听一段有关回声的录音……。这些手段,让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行为,又能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培养创新意识。其次组织学生围绕某一任务或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活动,在交流的活动中提高认识,转变态度,培养情感。例如学习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的生活时,在让学生品味景物描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如何捕鸟,让学生现场表演捕鸟的过程,这种实践引导的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是内化创新,通过总结,澄清是非观念,内化情感.迁移训练,达到创新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口头作文,回味自己的童年生活,这是学生在实践中的再创造,也是自己情感的再体验。其他如课本剧的表演,改写文章结尾等,都是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
二、活动课程,落实实践,锻炼创新能力
语文的阅读,学生没有实践体验,就无法理解;写作中,学生没有实践经验,就无法产生创造性的文章。活动课程,给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的舞台。例如课本剧的表演,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活动。我在上完《皇帝的新装》后,组织学生分组改编课文,进行表演。学生都投人极高的热情,不时出现创造性的“火花”,学生在这里将知识与能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再如让学生编《班级日报》,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有一些读报、编报的有关知识,学习之后,我要求学生自己进行组稿、版面设计、题图插图、刊头设计、文学美术的搭配,亲身感受一下办报的辛苦和乐趣。经过几天的努力,大家的手抄报终于办成功了。通过展评,发现手抄报精彩纷呈.特色各异,同学们看到那一张张凝聚着自己心血的小报,都异常兴奋,格外珍惜,他们创造性在这样的实践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其它的如朗诵会、演讲比赛、赛诗会、讲故事比赛等,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非常乐意投入这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社会实践,展示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的外延就是生活”。从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来看,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基本环境。但是,课堂教学的空间毕竟是狭小的,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毕竟也是有限的。语文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培养适合现代社会的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语文教学这条途径,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造等基本素质。所以,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而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
1.写调查报告。一般做法是,教师给出调查研究题目,并且告诉学生报告的内容要求和写作格式,由学生自己去实地调查,去查找资料,按要求完成。还可让学生去调查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单独完成或分小组合作完成都可以。例如,我曾让学生以本地区环境卫生情况为例,写一份《关于本地区环保调查报告》,然后在全班展开交流,对可行性方案进行讨论答辩形成共性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知识,锻炼了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同时也学习了写作技能,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锻炼和运用。
2.实地观摩。语文课本中很多课文,由于学生实际经验不多,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有一定难度,如果适当地给学生创造实践体验的机会,学生就能对作品产生共鸣,甚至能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例如《秋魂》这一课,学生对这课所表达的情感难以体会,于是我带领学生看秋实,品秋色,体秋味,触秋风,摸秋叶,查秋土,观秋景,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生深深体会到,秋不仅是成熟的季节,同时秋本身也是成熟的,它有一个成熟的大脑,知道所有的收获并非自己独自创造,而是自然界共同的结晶。
3.读报用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主要方式是让学生们以编辑的身份为报刊上登载的社会新闻写评论.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通过读报、用报,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和信息量,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心社会生活,用学到的知识去解释身边发生的问题,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是语文、生活中充满语文”,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又提高了语文应用能力。此外,指导学生写“随感”,也是加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我的做法是,让学生时时、处处观察大自然,留意社会现象内容要求不高,先写学生看到什么,再写自己感悟到什么。长期积累,学生对一些平常的现象、事物就有了极深的认识。因此,要使语文教学充满生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在目标上要求综合能力的提高和自身价值的社会实现,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在内容上追求广博,关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问题和自然科技问题;在态度上主动地求知,能动地发现、探索和创新;在时空上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在手段上逐渐构建立体的相互交流相长的网络学习系统,这样,学生就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造。
“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为王。Dynatrace的数字性能管理平台从提高客户转换率和优化业务流程两个方面帮助客户提升运营。
“马化腾说腾讯创新的三大利器是用户体验、快速迭代、灰度机制。细致琢磨下,其实就是用户体验,因为后面快速迭代、灰度机制也是为用户体验服务的。归根结底,‘互联网+’时代,用户体验为王。” 6月17日,全球应用性能管理(APM)供应商Dynatrace在京举办Perform Day 2015用户大会,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琚伟在会上强调。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移动终端的风行催生了全新的数字化商业模式,促使商业社会步入数字化时代。今年,随着“互联网+”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拥抱互联网也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体验不但是决定企业业务成败的关键因素,更是决定企业能否顺利挺过数字化浪潮。在此趋势下,积极拥抱互联网、走向数字化已成为企业冲浪“互联网+”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Dynatrace之前是Compuware公司的一条产品线,2014年Compuware被私募基金收购后,将APM产品线与大机业务分离,Dynatrace成为APM独立公司品牌。在本届用户大会上,Dynatrace首次正式推出其数字性能管理平台――DPM的创新理念和解决方案。琚伟表示,数字化正在改变世界,应用性能管理也因此步入新的拐点。应用性能管理将不再仅仅是监控工具,而是注重用户体验管理、驱动企业业务创新和赢得竞争优势的数字性能管理平台。
各行业的多家用户在大会上分享了各自应用Dynatrace的经验。联想集团监控专家李晨表示,Dynatrace数字性能管理平台的模拟监测和用户体验管理强有力地提升了联想的IT服务,有效地支撑了联想全球的业务。中青旅遨游网CTO王安伟介绍,Dynatrace的用户体验管理帮助遨游网更好理解了旅游用户的需求,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和运维质量,使遨游网在竞争激烈的线上旅游市场取得了一席之地。
中国电信作为传统企业的龙头代表在面对“互联网+”的大潮时,也选择了Dynatrace数字性能管理平台来实现对用户体验的跟踪,以期在互联网时代继续保持领导者地位。安吉星应用支持经理车益超表示:“Dynatrace整体解决方案帮助我们实现了真正、全面、实时的监控整个系统,实现了服务质量的可视化,并通过有效预警,降低故障的发生率。此外,Dynatrace整体解决方案还帮助我们有效简化了运维流程,提高了运维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为我们提供了系统容量的规划参考,也为业务部门决策提供参考,有助于精确决策,避免浪费投资。”
凭借Pure Path专利技术,Dynatrace数字性能管理平台实现全数据和无缝隙数据采集,成为端到端监控的性能管理专家。立足于用户体验管理,Dynatrace数字性能管理方案实现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的有机结合:应用监测和数据中心监测能让企业全程跟踪交易,在数秒内实现代码级切换,从而快速精准地找到故障并解决问题;通过模拟监测和真实用户体验管理,企业足不出户就能监测世界各地的性能,并获得业务和开发相关的洞察。
2014年,在Gartner APM市场分析报告中,Dynatrace 再次坐稳全球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并且至今已连续5年被Gartner魔力象限评选为APM市场领导者。2014年, Dynatrace在中国市场便实现了115%的营收增长,全球范围内的营收更是达到3.269亿美元,占据 12.5% 的市场份额,
目前,Dynatrace的数字性能管理平台已被各行业的领导品牌所广泛采用,其中包括近80%的世界500强企业,行业涉及金融、电信、移动、电商、票务、航空、物流、制造、能源等。对于接下来的公司发展,琚伟信心满满。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研究性学习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性学习作为新的学习方式,有自主性和体验性两个最主要的特点。
1.自主性
自主性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主要体现在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上: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自主选择课题、自我研究、自我评价;其次,学校和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的教学组织应有利于培养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它是体现在研究性学习从课题的提出到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整个过程之中,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考察、测量、实验、劳动等多样化的自主探究活动使自己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2.体验性
研究性学习的体验性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目标,它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研究经验基础上的。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要体验课题的提出、分解、确定,到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可行性论证,研究方案的实际操作,研究小组人员之间关系的协调,最后的观察和实验数据的处理、结果的假设和论证、研究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等。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和反思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研究经验,真切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掌握和理解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规则和学习技巧,养成良好的研究习惯和道德。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体验的重要性是因为,学生的亲身体验可以促进理论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
1.课题选择阶段的指导
课题的选择是开展研究性学习最为关键的一步,选择好的课题并顺利实施,才能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并进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课题选择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选题进行正确的引导。
(1)指导学生选定课题研究题目
在研究性学习中,如果学生选择的课题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对课题感兴趣并觉得有研究的意义,那就有把课题做好的可能。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从何处选题,课题出处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课题的选择可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问题,多维度地看待同一个问题,从而发现值得研究的课题;社会实践活动中出课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参观考察和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把学生感兴趣又切实可行的问题结成课题供学生继续研究;课题可以就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某一问题来展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产生很多不同的观点,教师要对这些学生讨论的问题适时发现并进行挖掘,这样就可以发掘出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课题还可以就学生关心的时政、时事等来开展,选择这些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课题更容易调动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善于从学习和社会生活的多维度去发现和思考问题,并能多方面搜集问题的相关资料,最后归纳总结出具体的研究题目。
(2)指导学生根据研究课题设计实施方案
为了推进“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有效顺利实施,在课题选定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的开展程序设计实施方案和活动设计方案。在课题实施方案设计之前组织学生进行通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明白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一般步骤和阶段并能根据本课题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活动方案,以利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顺利实施。课题组一般采取学生自由组合,教师进行适时的调节的办法组成。在指定的实施方案中要有对课题研究目标进行清晰的表述、研究采用的具体的方法和研究工作的程序、步骤的设定。
(3)组织学生对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
在研究计划制定下来之后可以由教师或专门的专家组成评审组,来对学生设计的研究方案进行质疑和论证。在对课题进行可行性论证时,要把课题实施的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等客观因素考虑进去,同时还要看课题本身是否具有创新性和使用价值。同时要看选择课题是否能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是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主要方面;看课题的选择能否在提高学生的能力,尽可能做到以选择的课题为中心能组织学生开展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准备,最大程度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有目的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搜集、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课题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报告的撰写以及研究成果的展示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1)指导学生搜集课题相关信息
在明确研究课题题目和实施方案确定之后,学生就进入了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研究阶段,在明确了研究的具体问题、确立了研究的目标之后,学生便进入具体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个人研究和分组合作研究等多种方式,在研究的过程中搜集、加工和处理信息,以积极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来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学生在搜集丰富的信息资料的同时可以拓宽自己的研究思路;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帮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节省时间少走弯路。对于搜集信息的方法,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如上网查阅、动手实验、去图书馆、实地考察访问、问卷调查等来搜集信息。
(2)指导学生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总结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搜集到了大量的信息资料之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或小组经实践和体验所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加工处理。这些数据可能是来自于学生的实验或观察的记录,也可能是问卷调查反馈得来的数据或是查阅文献资料的统计数据,学生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时可以通过统计表、统计图、集中量或差异量等统计方式进行描述或推理,教师要在学生处理信息数据的过程中加以引导,确保学生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处理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或口头的形式总结出来。尽可能引导学生运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作为交流工具。
3.教师要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学生研究成果的表达交流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如撰写实验报告的形式和调查报告的形式等,也可以通过举办辩论会、答辩会、展示会以及编刊物、办板报等形式来表达,尽可能使学生的研究成果在班级或更大的范围得以发表。教师指导学生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坚持在科学性的前提下有所创新
首先,要有充足的论据进行严密的论证,通过在可靠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得到的数据资料作为论据支撑,同时还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事实和研究结果。其次,研究报告撰写的过程中,观点的表述要遵循准确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作为严谨的理论文章进行撰写。
(2)注意语言表述的观点和实际数据相统一
首先,要排除掉和研究课题无关或相悖的材料,围绕研究的主题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的数据资料。其次,要注意对材料真伪和价值量的大小进行鉴别,从而选取客观实际而又生动新颖的材料。在选取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进而提取论点、得出结论。
(3)指导学生展示和推广研究性学习成果
研究性学习的最后阶段要做的工作就是展示取得的成果,成果的展示可以依据课题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特长和允许的条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进行展示,可以是发表、研究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也可以举办专题的报告汇报成果、影像展览、专题板报以及实物模型的展示等。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刘新奇.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生成探讨.课改前沿,2007(8).
[3] 赵祥.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学与管理,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