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国学经典论文

国学经典论文

时间:2023-05-05 17:0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国学经典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国学经典论文

第1篇

随着我国“读经热”的不断发展,实现了初中语文教学与国学经典诗词诵读的互相结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存在着教学效率低、国学经典诗词诵读内容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相脱节等情况。众所周知,发挥国学经典诗词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国学经典诗词诵读才不会流于形式。

一、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为了有效实现国学经典诗词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需要坚持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原则。立足于纵向贯穿角度,旨在能够根据各个阶段的实际教学情况,确定两者的侧重点和结合点,实现纵向推进,由韵文转变为散文,由阅读教学转变为作文教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

1. 实现以韵文为主的“集”类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在国学教育中,以韵文为主的“集”类经典诵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楚辞》等内容的古代诗歌。这些国学经典比较适合初中学生,具有音节美和意境美的特点,可以和初中语文的课外阅读相结合。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诗词的音韵格律进行体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汉语语感,并且在对这类诗歌体裁进行分类后,能加强学生对某种意境、情境的感悟,丰富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情感。

2. 实现以散文和小说为主的“集”类经典。实现以散文和小说为主的“集”类经典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互相结合,要以唐宋家的散文和明清小说为主;“经”主要指的是《四书》《五经》;“子”主要指的是《老子》《庄子》;“史”主要指的是《史记》。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散体文,从写作方面看属于经典文章,是古作教学的经典范例,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蕴含丰富的写作方法。初中作文除了记叙文形式之外,还具有议论文的特点,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吸收丰富的养分。

二、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

1. 抄录法。所谓抄录法,指的是运用手抄的方式,一笔一画、一字一句的对作品进行抄写,这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中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具有“零距离”接触作品的特点,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诗文中的细微意蕴进行体会,而且还具有静心清神的作用,使学生快速融入古典诗文阅读环境中。

2. 古今交通法。对于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影响古诗文学习的最大障碍就是受到古今时空不同或者心理阻隔因素带来的陌生感的影响。由于距离古诗文的年代较为久远,现代的学生不能身临其境地融入古人生活的环境中,对他们而言,古诗文已经没有了生命。因此,教师要注意古为今用,从心灵方面架起古今交汇的桥梁。

3. 意境法。由于意境是由文字表达出来的画面,要想进入意境中,需要运用自身的想象和联想,将诗歌的形象、意味、气氛等进行还原。对诗文的意境进行练习,能够锻炼学生运用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另外,教师可以运用自己具有形象性和启示性的解说,让学生静气凝神,跟着教师的节奏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

总而言之,为了实现国学经典诗词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需要运用国学经典诗词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而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将国学经典诗词诵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

第2篇

一、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

为了有效的实现国学经典诗词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有效结合,需要坚持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原则。立足于纵向贯穿角度,旨在能够根据各个阶段的实际教学情况,确定两者的侧重点和结合点,实现纵向推进,由韵文转变为散文,由阅读教学转变为作文教学,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

1.实现以韵文为主的“集”类经典诵读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

在国学教育中,以韵文为主的“集”类经典诵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了唐诗、宋词、元曲、《诗经》、《楚辞》等内容的古代诗歌。这些国学经典比较适合初中学生,具有音节美和意境美的特点,可以和初中语文的课外阅读相结合。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诗词的音韵格律进行体会,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汉语语感,而且在对这类诗歌体裁进行分类后,加强学生对某种意境、情境的感悟,丰富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情感。例如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然后教师对陶渊明的经典诗歌进行拓展,让学生对陶渊明诗歌的朴质温厚风格进行体会;通过阅读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教师对李白的经典诗歌进行拓展,对李白天马行空的诗歌风格进行体会。

2.实现以散文和小说为主的“集”类经典、“经、子、史”类的经典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互相结合

实现以散文和小说为主的“集”类经典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互相结合,要以唐宋家的散文和明清小说为主;“经”主要指的是《四书》、《五经》;“子”主要指的是《老子》、《庄子》;“史”主要指的是《史记》。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散体文,从写作方面属于经典文章,是古作教学的经典范例,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还蕴含丰富的写作方法。初中作文除了记叙文形式之外,还具有议论文的特点,这样能够使学生吸收丰富的养分。例如学生阅读《论语十则》,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言简意赅的风格;阅读《世说新语》,学生能够体会其中运用的简约传神的写作技巧。

二、国学经典诵读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

1.抄录法

所谓抄录法,指的是运用手抄的方式,一笔一划、一字一句的对作品进行抄写,这是我国古代蒙学教育中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具有“零距离”接触作品的特点,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诗文中的细微意蕴进行体会,而且还具有静心清神的作用,使学生快速融入到古典诗文阅读环境中。另外,还可以实现抄录法与语文课堂习字教学相结合,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古今交通法

对于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影响古诗文学习的最大障碍就是受到古今时空不同或者心理阻隔因素带来的陌生感的影响。由于距离古诗文的年代较为久远,现代的学生不能身临其境的融入到古人生活的环境中,对他们而言,古诗文已经没有了生命。因此,教师要注意古为今用,从心灵方面架起古今交汇的桥梁。例如,在讲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将诗歌中所表达的诗人的天涯沦落感情和现代人具备的孤独心态相比,并说明这种心态是人类永恒具有的心理感受。

3.意境法

第3篇

关键词: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004-02

读经教育就是以“读经”为主要教学方法的一种教育形式,即为学生提供经典文学的教学服务。自读经教育运动发起以来,其市场状况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各种读经教育机构纷纷开设,商业化发展蓬勃兴起。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分析的简称,这是一种常用的内外环境综合分析技术,以此分析读经教育的商业化发展有助于更好地探索其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潜力。

一、优势分析

1、国学经典丰富多彩,内涵深刻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活水,又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包括了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可使诵读者受到人生境界的熏陶,受到古人传统美德的熏染,继承圣贤的智慧,塑造时代需要的精神。这些带有根本性的教育,会使孩子受益终生,从而有利于将读经教育的正向功能与商业价值进行有效联接。

2、大师推崇,理论基础扎实

自1993年王财贵教授在台湾发起“儿童读经教育运动”之后,南怀瑾、冰心、赵朴初等大师纷纷提倡,并提出了“填牛理论”、“黄金记忆理论”等行之有效的读经教育理论。尤其是1998年6月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与技术学院合作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国学经典是儿童身心发展的有效方式。由此,大师的提倡以及理论探讨为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铺平了道路,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3、市场广阔,商业价值潜力大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与人民收入的增长,许多人转变了消费观念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不仅是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教育问题。根据调查研究,现在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众对读经教育认可度较高,这为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广阔的市场基础。就目前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不仅“读经班”通过培训与服务创造了商业价值,与读经有关的读经教材、读经教育推广服务机构以及读经影像制品公司也直接或间接的创造了商业价值。由此可见,读经教育拥有较高的商业价值潜力。

二、劣势分析

1、市场处于初创阶段,经营经验不足

读经教育开展二十年来,许多读经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由于读经市场进入门槛低以及缺乏借鉴经验,故各读经教育机构发展良莠不齐,出现了许多“昙花一现”现象,并暴露出许多经营当中的问题,如公司体制不完善、团队协作能力低下、公司人员素质不高、管理层能力有限等等问题。这种状况极大的制约了读经教育商业化的长效发展。

2、产品服务单一,师资力量匮乏

当今读经教育市场上读经教材普遍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且版本复杂,种类繁多,故也导致了不少滥竽充数的教材混入;同时许多读经教育机构的课程也缺乏系统的课程规划和有效的时间保障,教学方式也存在单一背诵的缺陷性;最严重的是目前各读经教育机构十分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这些因素导致读经教育的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三、机会分析

1、“国学热”带动人们关注传统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然而国民精神文化的缺失以及近年来外国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人们开始重视国学的继承与弘扬,“国学热”随之兴起。近年来国家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在国内开展“经典诵读工程”,也在许多国家成立了孔子学院。

2、文化政策提供了契机与机遇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的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传承,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报告中指出:以文化强国,建设优秀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威胁分析

1、中高端的市场定位可能面临经济环境不稳定性的冲击

读经教育机构的市场地位主要是针对中高水平的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如:银行利率的波动,通货膨胀率,行业景气度一节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经济低迷时期,公司的经营状况有可能会随之下降,目标市场也会随之减小。

2、市场竞争激烈,生存空间狭小

自读经教育商业化运营以来,市场上读经教育机构纷纷设立,数量众多,而且部分公司如绍南文化读经教育推广中心、北京香堂孔子学校、武汉童学馆等已经初具垄断雏形,隐隐有成为读经教育市场的“龙头”态势。且由于读经教育市场进入壁垒偏低,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会进入该行业,市场会涌现出更多类似的产品或服务,原有的竞争对手也会因此作出相应的调整来抢占市场,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新进企业生存空间狭小。

3、家长的功利化趋向制约市场的进一步开拓

客观来讲,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家长在选择读经教育机构时多进行功利化考量,更多的是关心读经教育对考试升学的作用。但其实,读经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不断积累的教育过程,故在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面前,读经教育的价值很难受到家长的重视。故“读经班”如何在“英语班”、“奥数班”当中抢占市场夺得一席之地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综上所述,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并不成熟,可谓是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因此,我们既需要发挥读经的正向教育功能,又要妥善进行商业化运营来规避负向功能。双管齐下,统筹共抓,促进读经教育商业化发展真正健康有序的发展,同时也能更加充分的体现读经教育的当代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文淦.读经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商业价值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广东:华南理工大学,2013

[2] 梁永昌.少儿读经教育市场营销分析(硕士学位论文) [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第4篇

一、国学操创编的“四需要”

1.教育的需要。当今社会存在信仰真空,社会浮躁,道德滑坡,文化低俗,追求享乐等问题,表现在学生个人身上的自私、冷漠,如师生、同学,亲友好友,父子等亲情之间缺乏尊重、理解、宽容等问题。国学经典的很多内容对中小学生具有劝诫教化作用,如《三字经》中的孔融才四岁,就懂得逊让之礼。将它的理念融于体操中,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养成教育。

2.文化需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传统国学是中华民族之魂,是构成中华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质的源泉之一;是维系全体中国人民精神的纽带。近年来学校教育淡忘经典,造成文化断层,为了传承民族精神,促进国学教育,我校体育课程选择了“国学操”这一模块方向研究,积极探索了校本课程建设策略,传承了民族文化,全面推进了校园文化课程建设。

3.新课程改革需。开展适合学校课程,以提高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适应性,走国家、地方、共同建设课程思路,探索我校国学操校本课程建设模块,是推进校本体育国学学校课程建设重中之重。

4.健身需要。将跳、唱与诵读结合,使博大精深的国学寓体操、舞蹈及游戏之中,让学生在诵、读、跳活动在健身、放松神经,、调空情绪、愉悦身心等这种拓展式的“变脸”,创新国学的弘扬方式,让学生在玩中诵读经典,感受国学经典的无穷魅力,使学生更有兴趣,更轻松的学习国学,既得到国学知识,又享受到锻炼乐趣的国学体育模式。

二、创编国学操“三因素”

1.创编国学操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因素。国学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要求创编者具有文化素质,教师必须掌握和了解当地民俗民情,民族文化的特点,熟悉和掌握民族体育、地方传统体育特色,如引进吸收武术、锅庄、传统体育游戏等传统文化体育知识。了解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演变与发展过程,全面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国学与体育的整合,使得学生既锻炼了身体,有得到了国学经典的熏陶,传承经典国学文化。

2.创编国学操应具有动作因素。国学操是操,要用动作说话。首先要构建国学操基本动作框架,收集整理国学操动作素材。体育教学中,国学操关键要把握不同内容风格,把握不同的动作因素,如锅庄舞动作欢快与松弛自如,蒙古舞动作的豪迈沉稳,武术动作自如舒展,跳皮筋活泼欢快,太极等动作缓慢等吸收。又如吸收那些动作对发展上肢运动,那些动作可以发展下肢,那些发展头部,那些发展胸部,那些发展腰部、那些发展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从肌肉发展看那些动作可以发展学生小肉群,那些发展大肌肉群。那些动作可以让学生易学,那些动作可以造成身体伤害,那些动作安全,一套体操创编动作要有伸、举、屈、绕、弹、踢、摆等动作组成,上肢与下肢合作,跳动与旋转结合配合等组成,动作节奏适宜,动作符合应以认知规律为依据,由易到难。

创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学生爱学、易学、多效的体操、韵律操、武术套路动作等,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和主体能动性作用。

在体育课中引进吸收多种元素动作整合,动作既有个人,又有双人,集体合作,既有原地,又有移动动作,既有动,又有静,动静结合,节奏适中,既健身,又增功效智。

第5篇

一、校本教材,传承情智

2009年暑假语文组将学校的情智语文校本教材编纂成册。其间收录了《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干字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国学经典,教师们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了相应的问题讨论和活动设计,并且还对译文进行了加工和修改,使其更有儿童情趣,符合孩子的阅读兴趣。

校本教材编好之后,所有语文教师一起思考共同制定了“《情智语文校本教材》实施意见”,对这套校本教材的使用作了明确的要求。

为了推动校本教材的教学,在“情智杯”赛课中,参赛的语文教师选用校本教材的内容作为上课内容,为探索校本教材教学提供了很多可研究的素材。每年学校语文组都要举行“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国学小院士们穿上华美的汉服穿梭在校园里,他们手拿印有论语的书签赠送给全校师生,宣传论语。学校的娃娃电视台播放了关于《论语》及其他国学的影视资料,各班也利用早读、展会及班会的时间宣传国学,三至六年级的每一个学生都办了“论语小报”,国学学习在学校蔚然成风。

二、情智语文组,引风气之先

在孙双全校长的带领下,语文教研组内的一些骨干教师都积极地加入到了学校的情智语文组团队中来。大家在这个和谐的团体里尽情地展现自己的特点,互相取长补短。大家一起研讨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一起探究教学中的困惑,共同切磋彼此的教学论文。情智语文组每周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定时定点,每周大家都要读新的教育著作、写新的教学反思,研讨的时候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彼此心心相印。孙校长非常关注这个团体的发展,常常参与其中给大家以引领,鼓励教师们大胆地创新。情智语文组的教师们学习热情高涨,硕果斐然,现已成为语文教研组的排头兵、领头羊。以点带面,北小语文教研组发展得更加欣欣向荣了,

三、学生社团,让每一个更情智

《鸡鸣》娃娃编辑部,小作家们的乐园。学校校刊《鸡鸣》已有十余年的办刊历史,内容主要以刊登学生的优秀习作为主,开辟了多个独具特色的栏目,如“娃娃小作家”“多彩生活”“童话城堡…‘人物素描站”“幸福感悟”“动物天地”“娃娃科学院”……学校还经常邀请专家、教师或是家长给孩子们写卷首语。校刊的采写编均由我校的小记者们担任,小记者向全校招募,定期更换,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如今,《鸡鸣》已成为同学们争相阅读的一本读物了,大家都为能在上面发表文章而自豪。北小孩子们的写作和表达水平也提高得很快。

四、情智语文特色活动,彰显师生生命活力

北小的语文教研组组织承担了多项大型语文学科活动,在省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语文教师全面的素质和较高的语文素养。

承办了江苏省“中华诵,我与经典有约”启动仪式。教育部王登峰司长和省市区各级领导参与了这次启动仪式。启动仪式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小时,但是学校学生的经典诵读表演却给所有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司长还饶有兴致地参与了学生的诵读互动表演。

第6篇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精选篇】

1.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 用东方智慧优化您的生活。

3. 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4.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5. 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6. 传播古典文化,成就华夏修养。

7. 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8. 东方文化之源,当代修身之所。

9. 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尊重学术,发扬民主。

10. 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精神文明。

11.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2. 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13. 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14. 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15. 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16. 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17. 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18. 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19.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魅力。

20.我 们的古迹,我们的祖国,你不爱护,我不爱护,谁来爱护。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热门篇】

1. 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2. 吸千秋文化,立万代基业。

3. 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4. 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5.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6. 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7. 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8. 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9. 传授东方经典,培训传统文化。

10.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11. 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12. 传播传统文化,修身美家平天下。

13. 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遗产。

14. 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

15. 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16.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17. 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18. 纵有金山银山 , 难买文化遗产。

19. 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20. 破坏古迹,就是破坏你的未来。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经典篇】

1.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 温习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平天下。

4. 复古代文化,展今朝风采。

5. 汇集东方智慧,传播华夏精神。

6.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7. 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土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8.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9. 留下历史, 保护古迹。

10. 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传承。

11.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12. 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遗产真谛。

13.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14. 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

15. 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16.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17. 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18. 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19. 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20. 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1.弘扬传统文化标语

2.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标语

3.保护传统文化议论文800字

4.保护传统文化的倡议书

第7篇

关于“国学”,有力挺派,也有讨伐派。我无能探明究竟。却希望平心静气地探讨问题。能不能平心静气呢?应该能。因为问题的症结在于缺少国学的大众目标。都为大众着想,这类争论可以平息。

所谓“国学热”,是面对社会的,走向大众的。不面对社会,不走向大众,只是少数人文学者在书斋里研究,或者在大学文科学生中提倡,那都无“热”可言。实际上,许多人力挺国学,也是向社会普及,向大众灌输,还力举从娃娃抓起。既然如此,我便觉得,国学应该有一个常态的大众目标,可以设定为:疏通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梗阻,提高大众的传统文化素质。传统文化应该传承,社会不要阻止;传统文化素质应该提高,大众不要拒绝。对此,即使有人反对,大概也不会多。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有志于倡导国学的人文学者,可以大有作为,不至于埋没才干。

我从网上搜索,认真阅读这类争论文章,觉得其中许多文章。超越了国学的大众目标,涉及的都是目标之上的内容。一方极力拔高,说得不着边际,做得神乎其神。一方矫枉过正,骂国学是“精神鸦片”,称“国学热”是“全社会的严重文化感冒”。如果消除大众目标之外的这些负载,不敢说争论就会平息,至少不会那么激烈。郁把精力集中到这个目标之上,对社会,对大众,该是更有利的吧。

国学的大众目标,并非出自力挺派,也许他们会觉得这个目标太低,不足以自神其术。对于这个目标,讨伐派也不会激烈反对,经历“”全面摧残传统文化之后,应该有新的觉醒。我之所以想到这个目标。倒是受了自然科学学者的启示,来自人文学者之外的提倡。

年过八十的北大物理学教授张之翔先生是我的长辈,他毕生教授物理,研究物理,退休后却在北大举办有关唐诗欣赏的讲座。人们觉得奇怪。物理学教授讲什么唐诗?许多人是带着这一疑问去听的,进去之后却不想走了,下次还来。物理学教授讲唐诗,还真有新视角,新观点。他说,有人认为,研究物理,做物理学的习题,很枯燥。其实不是这样。物理有物理的规律,像诗词一样,有意境,有韵味。弄通一个物理学的原理,解答一个物理学的习题,如同欣赏一首好诗,会觉得意味无穷。欣赏诗词,重在领悟。善于领悟的思维,也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思维。他鼓励他的学生,不仅要会欣赏诗词,还要学点格律,动笔去写,华罗庚的古诗词就写得很好。他也不断地写格律诗词。刊物登了他的论文他不以为意,发表了他的诗词他便高兴地复印给我。他认为,欣赏诗词与研究学问有相通之处。意境、韵味、悟性,对于搞自然科学的人,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我是搞文化的,他劝我学点自然科学知识。我在报编文化副刊期间,曾想弄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他挑选了两本册子,让我认真阅读,又给我讲了三次,我得以明白其中的原理,于是悟得一个道理:提倡丰富的想象与严密的思维之间的互补,无论对于从事自然科学的人。还是从事人文科学的人,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杨叔子也是提倡国学的自然科学家,他还规定自己的学生,包括硕士生同博士生都要背《老子》,背《论语》的前七章,否则不予通过答辩。他说,在基督教世界,几乎每一个人都要读一本书――《圣经》。在伊斯兰教世界,几乎每个人也都要读一本书――《古兰经》。那么,在我们每个中国人,是不是也要读一本书呢?要的。读什么书呢?分三个层次:普通的中国人要读《老子》和《论语》;中国的知识分子还要多读几本;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还要再多读几本。他还风趣地说:“你见过美元吗?上面有上帝。我特地找来一看,果然如此。上面印有In God,We Trust,上帝与我们同在。硬币Coin上面也是如此。美国的基督教印到了钞票上,铸到硬币上,可见其深入人心。”杨叔子致力于机械工程的教学与研究。他的学生按照他的规定读《老子》,读《论语》,读其它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做人、做事、做学问,都大有长进。杨先生还应武汉一些中学邀请,去讲“人文与科学并重”,讲“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让中学生领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听了他的讲座,学生们深有感触地说:“院士讲全面提高素质,既有妙趣横生的科普知识,又有饱含哲理的人生修养,会使我们终生受益。”

青少年学生的素质决定着未来大众的未来素质。未来大众的传统文化素质,不宜停留在“三字经”与“幼学琼林”的水平上。目前,素质教育难于落实,不适应青少年全面发展。传统文化素质的缺失是一个重要方面。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极为焦虑。在中学里,文理科分班越来越早,有些学生从高一进校起,就踏上了“专业成才”道路。过早地分道扬镳的结果,是文科学生缺乏现代科学基础知识,理科学生远离传统文化。他们带着先天不足知识结构进入社会,汇入大众,也就形成了大众素质的缺陷。先天不足,可以后天弥补。值得高兴的是。许多人后天补缺,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还相当高。这也许是国学能够吸引大众的一个原因。对此,应当多支持多疏导,顺应时代潮流,不要站到对立面去,成为传承和普及传统文化的梗阻。

国学自身的发展,也要从实际出发,从时代需要出发。如今培养国学大师的呼声很高,其实,这还得顾及现代人才的流向。封建时代,第一流的人才都去注释经典,研究儒学,即便如此,“大师”还是寥若晨星。近代以来人才分流。不少一流人才搞自然科学去了,专门研究传统文化(或日国学)的愈来愈少,从目前高中文理分科中也可以看出端倪。成绩好的学生。绝大多数走进了理科班,进入文科班的多数因为不得已。何况在文科之中,专攻经史子集等传统文化的更是冷门,这就很难使人有积极性,更不要说有持之以恒的动力。面对现代人才的这种流向。培养国学大师之类的口号喊过了头,只会让人摇头。

国学后继人才的培养,那是国学自身的发展,不是针对社会而言,不是面向大众说话。国学自身发展的规划与国学的大众目标,不是一回事。若做这样的区分,那就不宜用国学的大众标准去指责国学自身发展的规划,也不可将国学自身发展的规划借着国学热向社会推进。向大众延伸。领域不同,受众不同,要求也就不同。有意或者无意混淆二者的区别,混战便会没完没了。国学的受众广大,领地开阔。提高大众的传统文化素质,是提升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需要。国学走出书斋,向社会普及,向大众靠近,好事一桩。只是不宜无限拔高。任何事物弄到极端,都难免偏离方向,自神其术,也就成了卖弄。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送走了炎炎的夏日,在徐徐的秋风中,我们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

本学期我校的语文教研将以追求有效性教学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多样、高质量、有成效的校本研训为主线,以求真、务实、规范的教学常规为基础,以扎实、高效的课堂教学为阵地,以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为主线,确立“立足课堂抓质量,加强教学研究出效率”为本学科的工作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我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树立浓厚教研风气,加强校本研修,将教研活动落到实处。

2.加强教研学习,紧紧围绕教导处、少先队活动制定的工作目标,切实订好本年级的教育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扎扎实实学习课程标准。。

3.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形成学习型群体,全面提高本教研组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

三、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习,不断研究,提高教师素质

1.为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每周一次业务学习。每次学习围绕有效教学的主题进行,组内老师能有准备地参加学习,准备发言交流,每次教研,大家说话、大家交流。同时要努力将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型组织,重视老师之间的团队学习和合作学习,整体促进教研组业务水平的提高。

2.落实各项语文常规工作,使学校语文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做好“五认真”的检查记载。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做好课后辅导、认真做好其中测试质量分析。规范学生作业及批改要求。各班要针对本班实际进行修改,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修改、调整,写好教学反思。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的具体落实。课堂教学倡导真实、朴实、扎实的教学风格。本学期,关注教师课堂教学,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诊断、指导。

3.结合教研课题,上好语文(教研)课。

4.响应教导处提倡的常态课,随时接受教研人员和教导处的推门课。

5.加强教研组内的日常交流性听课(邀请听课)。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1.进一步强化写字教学和朗读教学,加大写字教学和朗读教学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写字和朗读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认认真真地读书,端端正正地写字。

2.围绕“经典国学诵读”,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利用早读时间和自习课前十分钟,有计划的背诵经典诗文。

3.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研究、实践的能力。如:中高年级的手抄报,低年级的生活识字等,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社会。

4.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班级的图书角作用,全体语文老师要通力配合,高度重视抓好这项工作,为打造书香校园而共同努力。要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指导学生利用早读课、阅读课、下午放学时间及双休日广泛开展阅读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从读书中收获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情操。让读书成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学习的自觉行为从而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1.教研组将结合本校课题《多元化阅读是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继续开展教研工作,并围绕课题组织学习,开展教学,及时记录、交流,组织教师围绕课题进行教学业务论坛使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配合学校大课题的要求,做好子课题的研究,对于自己所研究的课题,要做到研究在平时,处处实践自己的研究,勤于动笔记录自己的点滴收获,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继续加强对课堂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及时提炼成个人学期研究方向(问题就是课题),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反思,写成有价值的教学论文。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论文、案例、课件评比,提高自己的教科研水平。

第9篇

近十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新态势, 总的说来有:方法论的检讨、中国经典的诠释、出土简帛的哲学思想研究、从政治哲学的视域研究中国思想、探索中国哲学的内涵及致力于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建构等。在这些方面已取得丰硕成果。此外,儒学与当代、儒学的宗教性、《周易》、佛教、道家与道教、宋明理学、明清之际与清代学术、现当代新儒学思潮等,已成为热门或显学;三《礼》之学、名家与汉语语言逻辑哲学、中国政治法律哲学、生态环境哲学、和谐思想、身体观、身心平衡论与心理调节学说等,正进入重新探讨的阶段并不断深入。

从学界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来看,当前国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前沿、重点与热点问题或领域有:

第一,关于方法论的检讨或反思。许多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从不同视角,积极检视以西方现代化理论、启蒙理性、西方社会科学方法等来研究东方历史文化传统及学术文本的局限性,借鉴海外中国学家(或汉学家)研究中国哲学思想史的经验并检讨其得失,总结中国哲学学科创建百年来从依傍、模仿西方哲学到逐步建立起学科自主性的经验,研究哲学与史学、哲学史与思想史路数的区别与联系,试图摸索、建构更切合东方、东亚或中国哲学的方法学系统。

第二,中国经典的诠释成为主潮。“经典文本—思想学术”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思想空间和语言张力,关键是时代背景及学者们的学术方式或思想理路。由于中国典籍的丰富、深刻与远久,由于时代性问题的凸显和学者的理论自觉,由于中西之间的学术、学者的交流与对话,经典诠释的问题是近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研究的焦点之一。

学界引进伽达默尔诠释学方法或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等,同时思考自身的诠释传统,加强了中国经典诠释的方法学研究。而当前大家关注的经典诠释问题不仅包括经典诠释的方法或方式问题,也包括经典诠释方面有哪些人士做了哪些重要工作;不仅包括现代中西方学者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也包括古代中国学者与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经典的诠释;不仅包括西方经典诠释学与中国现代学术的结合,也包括中国固有之经典诠释的历史与内在理路。

中国的哲学经典汗牛充栋,在传统宋学、汉学的基础上,如何借鉴西方、日本学者的微观研究,以深入探讨儒、释、道三教及诸子百家的文本及其注疏的衍变细节,阐释其间所反映的不同时间、地域之学者的创造性解读及外域文化的影响,是极有价值的。特别是,经典文本与传统的民间社会生活,与传统政治法律制度的关联,经典文本在东亚地区的互动与发展中所获得的不同意蕴,经典文本的东西方翻译史,印度与中国佛教的传播及发展,近代中、西、日词语或范畴的格义与互释……这些都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并且不断深入和细化。

还要说明的是,当前中国学者更加重视国学即中国传统学问或学术,突出了文史哲不分家的综合性,尤其是重视对经学或某一单经的阅读与研究,并注意在传承历史与面向未来、面向世界与建构自我的意义上去培养后学。有关儒家、道家、佛家经典等的诠释,要花很大的气力,要有扎实的学术功夫和厚重的思想涵养,需要一代代学者的努力与传承。随着时代的步伐与对生活意义的开拓,学者们也将进一步创造性地阐发经典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第三,从政治哲学的视域研究中国哲学。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论总是与中国古代的天道论与人道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目前哲学界非常重视中国政治哲学的研究,尤其是以西方政治哲学、正义理论来分析研讨之。、自由主义与传统主义的对话,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社会秩序的重建,政治与法律问题的凸显,现代政治学、伦理学的挑战,都激发了本学科同仁去加强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疏理与阐释。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不仅仅重视价值或古人所谓的“义理”,而且重视公正有效的社会政治、法律之制度架构或制度建设。可以说,典章制度、各类文书即使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哲学”,但典章制度之学也一直是中国学术的重心之一,这些在儒家经典以及后来的大量史料或文献中可以得到印证。中国古代哲人的政治观念与制度追求,历代政治哲学思潮尤其是明清与民国时期的政治哲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及其变迁与影响,现代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与中国古代政治观念的差异、会通、超越等,这些都已成为学界的难点问题,富有挑战性。

第四,出土简帛的哲学研究仍然是热点。王国维先生有“二重证据法”之说,即地下材料与传世文献的相互印证。上世纪90年代出土的湖北荆门郭店楚简,上海博物馆藏的一批楚简,其哲学思想非常丰富,尤其关于孔门七十子、战国儒道诸家的资料弥足珍贵。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湖南长沙马王堆汉简与帛书、河北定州八角廊汉简,学术价值颇丰。以上简帛文献是研究先秦两汉诸家学说之流变、先秦两汉中国人之宇宙观念与伦理思想的宝贵资源。

另外,云梦睡虎地秦简、江陵天星观楚简、江陵九店楚墓、江陵张家山汉简、荆门包山楚简等,有很多关于当时民间信仰及官方法律文书的文字。2006年,湖北的考古专家又在云梦发掘出一批汉简,基本上是法律文书,与睡虎地、张家山的材料相呼应与补充,而且还有类似《说苑》一类的书。我国有深厚的法律文化传统,值得我们重视,希望哲学界与法学界联起手来研究。历史上观念、制度与民间习俗的相互联系及其具体内容,也应是哲学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意味着我们日益重视价值观念的生成及其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五,宋元明清学术一直是中国哲学界的研究重心。这一研究在上世纪前半叶就很发达,这是由于宋明理学与清学的巨大成就及二者的内在联系,由于宋明理学较前代学术呈现出了更高的哲学形式、哲学意味所致,另外也有时代较近、存世文献充裕等原因。

宋明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宋明理学的哲学范畴、哲学体系,学术人物与学术群体,派别师承和学术流变等。另外宋明理学的民间化、官学化与明清新哲学的兴起也日益受到学界重视,比如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明清哲学研究,就特别重视“宋明—明清”哲学的演变及其现代性之动向,萧萐父先生、许苏民先生与年轻学者吴根友等教授的研究成果颇有创见和学术影响。但也有不同学者的挑战,质疑侯外庐——萧萐父先生的“明清之际早期启蒙”说,质疑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乃至清代戴震与宋明儒学有根本区别之说,也有专家质疑清代以“礼”代“理”之说。由于宋明儒学的复杂面相和思想成就,并且历史上也深刻影响了整个东亚世界数百年,所以宋明学术与佛家、道家、文学、科学、商业、政治等的相互关系或联系,宋明理学在朝鲜、日本、越南、琉球等东亚国家或地区的民间传播及当地朱子学、阳明学的复杂性,宋明思想的东亚影响、不同走向以及与当时西学的结合,都已成为重要的考察对象或研究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宋明儒学本身所具有的现代性还需要重新探讨。

第六,探索中国哲学的内涵与特色,确立起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近年来海内外中国哲学专家特别关心中国哲学的真实内涵与自我形式或方式,注重研究中国哲学的宇宙论与形上学,研究中国人的思维、情感、行为方式与语言方式中的哲学问题与学说特色。

对此,我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一书中,曾综合海内外专家们的见解,总结出中国哲学的某些特色:中国哲学没有西方哲学中的上帝与尘世、超越与内在、本体与现象等绝对二分的构架,而是坚信人与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天人、物我、主客、身心之间不是彼此隔碍的,而是彼此包涵、相互依存、相成相济的,人在天地之中可深切体认宇宙自然蓬勃生机、创进不息的精神,进而产生了一种个人价值的美与善。

粗略言之:①“中国哲学的气论是自然生机主义的”;②“中国哲学把宇宙看成是创进不息、常生常化的”;③“中国哲学有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和智慧”;④“中国哲学重视存在的体验、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着力于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实践功夫的达成”;⑤“中国哲学实践性强”;⑥“中国哲学有自身独特的概念、逻辑、理性”;⑦“中国哲学中,道、诚、仁、性、理等本体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因而在中国哲学中,天人之间、形上形下之间、价值理想和现实人生之间是没有鸿沟的”等。

中国哲学或中国哲学之思的这些本原特征,都说明应该“在与西方哲学的比照、对话中,超越西方哲学的范畴、框架与体系的束缚,确立起我们中华民族的哲学传统、哲学智慧与哲学思维的自主性或主体性”。学界提出中国哲学的“主体性”或“自主性”这个问题,当然不是去排斥西方哲学或非中国哲学,犹如提出饮食的个体健康、个体选择问题不等于排斥饮食或反对饮食,不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是常识,我们当然不能陷入因噎废食和中西对立与隔绝的陷阱。

第10篇

学术史研究也是一种过程学,而且是一种相对纯粹的过程学。不具备一定的学术史视野,哪怕是潜在的学术史视野,任何经典作家作品研究几乎都是不能想象的。然而,后现代主义解构的结果是绝对的相对性取代了相对的绝对性。于是,许多人不屑于相对客观的学术史研究而热衷于空洞的理论了。在一些人眼里,甚至连相对客观的真理观也消释殆尽了。于是,过去的“一里不同俗,十里言语殊”成了如今的言人人殊。于是,众声喧哗,且言必称狂欢,言必称多元,言必称虚拟和不确定。这对谁最有利呢?也许是跨国资本吧。无论解构主义者初衷何如,解构风潮的实际效果是:不仅相当程度上消解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界限,甚至对国家意识形态,至少是某些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民族凝聚力都构成了威胁。然而,所谓的“文明冲突”归根结底是利益冲突,而“人权高于”这样的时鲜谬论也只有在跨国公司时代才可能产生。且说经典在后现代语境中首当其冲,成为解构对象。因此它们不是被迫“淡出”,便是横遭肢解。所谓的文学终结论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与其说指向创作实际,毋宁说是指向传统认知、价值和审美取向的全方位的颠覆。

因此,经典的重构多少具有拨乱反正的意义。正是基于上述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于二四年着手设计“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计划,并于翌年将该计划列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十一五”规划。这是一项向着重构的整合工程,它的应运而生标志着外文所在原有的“三套丛书”(即二十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时期中断———的“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外国古典文艺理论丛书”和“文艺理论丛书”)等工作的基础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也意味着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已开始对解构风潮之后的学术相对化、碎片化和虚无化进行较为系统的清算。于是,关乎经典的一系列问题将在这一系统工程中被重新提出。比如,何谓经典?经典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经典重在表现人类的永恒矛盾(用钱锺书的话说是“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呢,还是主要指向时代社会的现实矛盾?它们在认知方式、价值判断、审美取向方面有何特征?经典及经典批评与时代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关系何如?批评及批评家的作用(包括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及其与时代社会的一般和特殊关系)又如何?此外,经典作家的遭际与性情、阅历与禀赋,经典的内容与形式、继承与创新,以及文学的一般规律和文学经典的特殊性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将是本工程需要展示并探讨的。且说世界文学一路走来,其规律并非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童年的神话、少年的史诗、青年的戏剧、中年的小说、老年的传记是一种概括。由高向低、由外而内、由强至弱、由大到小等等,也不失为是一种轨辙。如是,文学从摹仿到独白、从反映到窥隐、从典型到畸形、从审美到审丑、从载道到、从崇高到渺小、从庄严到调笑……终于一头扎进了个人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死胡同。小我取代了大我,观念取代了情节;“阿喀琉斯的愤怒”变成了麦田里的脏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变成了“我做的馅饼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当然,这不能涵盖文学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事实上,认知与价值、审美与方法等等的背反或迎合、持守或规避所在皆是。况且,无论“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经典是说不尽的,这也是由时代社会和经典本身的复杂性、丰富性所生发的。

众所周知,文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经典作家向来重视文学,尤其是经典作家在反映和揭示社会本质方面的作用。马克思在分析英国社会时就曾指出,英国现实主义作家“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恩格斯也说,他从巴尔扎克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列宁则干脆地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这并不是说只有文学才能揭示真理,而是说伟大作家所描绘的生活、所表现的情感、所刻画的人物往往不同于一般抽象的概括、数据的统计。文学更加具体、更加逼真,因而也更加感人、更加传神。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载道与传道功能更不待言。站在世纪的高度和民族立场上重新审视外国文学,梳理其经典,展开研究之研究,将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世界文明的律动和了解不同民族的个性,而且有利于深化中外文化交流,从而为我们借鉴和吸收优秀文明成果、为中国文学及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他山之石”。前不久说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的大势,坚持立足国情,同时又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坚持立足当代,同时又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这和“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思想一脉相承。“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学作为人文精神的重要基础和介质,既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同时也是一时一地人心、民心的最深刻也最具体的体现,而外国文学则是建立在各民族无数外国作家基础上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认识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形象反映。研究人心自然不能停留在简单抽象的理念上。因此,走进经典永远是了解此时此地、彼时彼地人心民心的最佳途径。换言之,文学创作及其研究指向各民族变化着的活的灵魂,而其中的经典(包括其经典化或非经典化过程)恰恰是这些变化着的活的灵魂的集中体现。如是,“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从我出发,以我为主,瞄准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和思潮流派,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双向梳理。其中第一、第二系列由十六部学术史研究专著、十六部配套译著组成;第一系列涉及塞万提斯、歌德、雨果、左拉、庞德、高尔基、肖洛霍夫和海明威,第二系列包括普希金、茨维塔耶娃、狄更斯、康拉德、哈代、菲茨杰拉德、索尔•贝娄和芥川龙之介。

格物致知,信而有证;厘清源流,以利甄别。“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工程”中的经典作家作品学术史研究系列,顾名思义都是学术史研究(或谓研究之研究)。学术史研究既是对一般博士论文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学研究方法,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文化积累工程,同时还可以杜绝有关领域的低水平重复。每一部学术史研究著作通过尽可能竭泽而渔式的梳理,即使不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至少也能老老实实地将有关作家作品的研究成果(包括有关研究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公之于众,以裨来者考。如能温故知新,有所创建,则读者幸甚,学界幸甚。相配套的经典论文翻译,则遴选有关作家作品研究的阶段性和标志性成果,其形式类似于外文所先前出版的“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此次面世的每一部学术史研究著作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经典作家(作品)的学术史梳理。这是相对客观的。但其中的艰难也不可小觑。首先,学术史梳理既不像平素泛舟书海,拾贝书摊,尽意兴而为之的俯拾由己和随心所欲;其次,牵涉语种繁多,而且经过二十世纪的形形的方法论和批评思潮的浸染,用汗牛充栋来形容经典作家作品研究成果已不为过。

因此,要在浩如烟海的研究史料中攫取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方法,实在是件考验耐心和毅力的事情。战战兢兢,生怕挂一漏万,自不待言;且挂一漏万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只能择要概述,甚至把侧重点放在经典作家的代表作上。不然纵使篇幅再大,也难以涵括浩瀚的文献资料。换言之,去芜杂的枝蔓和重复的敷衍,留精粹要义和真知灼见是必然的,但也是不容易做到的。它考验我们涉猎的深度和广度,而且也是检验我们学术水准和价值判断的重要环节。第二部分研究之研究何啻是一大考验。都说二十世纪是批评的世纪,在经历了现代主义的标新立异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风潮之后,在各种思潮、各种方法杂然纷呈的情况下,如何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不炒冷饭,殊是不易;如何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前进,就更是难上加难。但反过来看,正因为文化相对主义的盛行和批评的多元,也才有了我们展示立场、发表见解的特殊理由和广阔余地。举个简单的例子,解构主义针对二元论的颠覆虽然是形而上学的,却不可谓不彻底。其结果是相当一部分学者怀疑甚至放弃了二元思维。但事实上二元思维不仅难以消解,而且在可以想见的未来仍将是人类思维的主要方法。真假、善恶、美丑、你我、男女、东方和西方等等实际存在,并将继续存在。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学者,面对西方话语,我们并非无话可说。

第11篇

[关键词]文学名著;电影改编;教学功能;综合能力

课题项目:本文系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项目。

英语文学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语言和文化方面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的文本资料,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正如美国哈佛大学英语系兼比较文学系主任詹姆斯·安格尔称,经过时间检验的经典文学作品可以“拓展一个人的灵魂”,并给他带来“终生的(审美)愉悦”。(2008:6)然而,文学教育的效果一时不那么明显,因此往往被一些短视和功利的教育者和学习者所忽视。在市场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在扩招带来的激烈竞争下,在高等教育长期与市场脱节造成的严峻的就业压力下,象牙塔中的很多大学生开始重技能轻人文,热衷于追求四六级、口译或BEC等在劳动力市场上含金量较高的证书,文学经典在他们看来成了没有“钱途”的鸡肋。不少高校一再压缩文学课的课时,无法引导学生细读品味;有些教师授课时空有激情而不讲究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文学教育逐渐式微,陷入越来越尴尬的境地。

一些文学课教师在感到忧心焦虑的同时,开始求助于名著改编影视这种现代化手段来挽回学生对于文学经典的兴趣。的确,电影观摩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之一。在我院的刘仪华教授关于英美文学必修课的问卷调查中,有65%的学生表示对此有浓厚兴趣。(2008:138)而笔者2008年对于选修英美女作家与作品这门课的222位学生所做的调查中,高达88%的学生最欢迎这种方式。(2010:127)不排除相当一部分学生避重就轻,怕苦畏难,在细读文本领略文字的美和对经典进行“快餐式”消费之间选择了后者,但也有学生在欣赏完电影后自觉找到原著来读,甚至把它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来立题。“一部成功的电影会促使文学原著的畅销,甚至使其成为文化热点”,(王松林、李洪琴,2003:24)现在的“90后”大学生疯狂追捧的《哈利·波特》系列和《暮光之城》系列正是典型的范例。当上一部电影留下一个悬念,观众如果等不及在续集中看“下回分解”,就会去找原著揭秘。在正式的中文译本出版发行前,网上已经流传了很多“哈迷”和“暮迷”自愿分享的译文,可见只要有兴趣的驱使,貌似很难的文学作品也不见得就啃不下去。

对于教授英美文学课程的老师来说,电影是他们苦心孤诣引导学生重新接受文学经典的“垫脚石”,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然而笔者认为应该从基础英语的教学开始,更充分地发挥电影的功能。

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上,大一大二是基础英语学习阶段,学生接受的主要是听说读写的语言训练,然而教师往往发现学生在需要表达的时候言之无物,头脑空洞。到了大三大四的高级英语学习阶段,学生开始接触文学、语言学、跨文化交际之类专业知识,教师这时又发现学生理解经典名著有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名著改编电影正好可以解决两个阶段脱节的问题。系统充分地利用电影教学手段,可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传统的语音课上,教师往往以学生的发音标准化为己任,其实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达到交际的目的才是最主要的。学生如果只是接受英式或美式的标准发音,会影响他们对其他地域和阶层的人群发音的理解。日本人、印度人、俄国人、阿拉伯人说起英语常常会带有本民族语言的口音,而他们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也没有问题。在英语国家里,不同的人群也会因为身份、职业、性别、种族、年龄等因素带有不同的发音。因此,很多接受标准化发音训练的中国学生到了国外,听起千差万别的发音时觉得无所适从,而他们说英语时,得到的评价常常是标准而没有特点。教师可以播放电影的片段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人说话的方式,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然后举行小组配音比赛,通过竞争机制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如果只是发音标准无懈可击,而在需要交流的时候无话可说,那也只能沦为学舌鹦鹉而已。在口语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的时候,教师往往发现有些学生不愿意开口。教师提供的一些抽象的话题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灵感、诱导他们表达的欲望。播放名著改编的影视可以给他们增加不少鲜活的话题,让他们热衷于讨论剧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训练他们用翔实的材料去充实自己的观点,用严密的逻辑去反驳他人的观点。

听力上的问题未必完全是技巧性的,有时是文化性的。笔者在教授听说教程的时候发现:即使词汇和语音没有任何障碍,学生也不能理解一个简单句子的含义,原因就在于文化背景的隔阂。书上讲到韩国民族信佛教的家庭和信基督教的家庭对圣诞节的接受大相径庭,前者根本不承认这个节日的存在,后者则用传统的韩国食物庆祝。学生对这段听力很难理解,因为我国缺少基督教氛围,圣诞节只是一个商业化的噱头。在欣赏了改编自狄更斯的同名小说《圣诞颂歌》这部影片后,他们对圣诞精神有了具体的认知,也明确意识到这个西方节日的宗教属性。

笔者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发现,学生很少会用到曾经阅读的内容。他们常常读归读,写归写,把两者完全分裂开来。不管是精读还是泛读,很多学生的阅读习惯往往是碰到一个生词就停下来查字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在很大程度上偏重于单词和词组的使用,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结构的把握却一带而过。这样下来,学生对读过的文章内容没有印象,记忆里只剩下单词和例句,写作的时候也联想不到课本里现成的引言和实例。然而,很多学生却往往对很久以前观看过的某个电影片段记忆犹新,在作文中也经常引用。笔者建议用电影作为学生写作的资料库,给他们提供不竭的鲜活材料。

蒋静仪主编的《阅读教程》第一第二册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Reading Salon,推介两本文学名著供学生阅读。比如第一册的第一单元推荐的是《简·爱》,而此单元的主题是亲子关系。关于这部小说学生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内容,但一般对童年简·爱同情怜悯,而对成年简·爱赞赏钦佩,并没有关注两者间的有机联系。笔者要求学生在观看电影时重点思考简·爱的童年对她成年后的性格的影响。在写作观后感的时候,很多同学发现了简·爱年幼时她的舅母一家对她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虐待和她后来不顾社会地位的悬殊和传统礼仪的束缚勇敢地向罗切斯特表白爱意之间的内在联系:正因为从小就在一个缺爱的环境中成长,简·爱对爱的渴望才如此不顾一切。

到了高级英语学习阶段,英美文学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上涉及了大量的作家和作品,教师限于课时只能蜻蜓点水,学生也因此只能走马观花。对于文学作品本身没有感性的认知就很难形成鲜明的印象,而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正好可以弥补这个不足。在两三个小时中,学生就能领略一部作品的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教授“英美女作家和作品”这门选修课时,笔者在课上穿插了诸如《诺桑觉寺》《时时刻刻》《奥兰多》等名著改编电影的欣赏和讨论,让他们见识到除了《简·爱》《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乱世佳人》等他们熟知的名著之外,还有很多“次著名”的文学经典也值得研究。每一部电影笔者都会给学生提示关键点——奥斯汀在《诺桑觉寺》中所讽刺的哥特式文风在电影中的呈现,《时时刻刻》中三代女性对命运的反思和生死的抉择,《奥兰多》中所表现的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让他们边观看边思考,而不只是耽于视听享受。

电影改编有三种类型,一是移植型,即电影尽量忠于原著;二是再解释型,即电影对原著进行个性化的解释甚至评论;三是模仿型或再构思型,即电影对原著的故事结构和人物进行别出心裁的彻底改写或模仿和讽仿。(王松林、李洪琴,2003:22)比如1968年版佛朗哥·泽菲雷里导演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不仅布景和服装符合16世纪意大利维罗纳的特点,男女主角的年龄也都接近原著,就是经典的移植型。1996年巴兹·鲁赫曼导演的《罗密欧+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虽然沿用莎士比亚的台词,却让罗密欧与朱丽叶穿越到了当代时代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维罗纳海滩,他们家的世仇也成了两个对立帮派间为了争夺地盘而导致的械斗和枪战,这属于再解释型。1961年的歌舞片《西城故事》借用莎翁原著的基本架构,却把罗密欧和朱丽叶的名字换成了托尼和玛利亚,台词也换成了现代语言,并通过歌舞去呈现,是再构思型的杰出代表。与第一种相比,第二种和第三种具有更强的创造性和艺术性,因此更适合作为学生毕业论文研究的对象。

自2007年以来,笔者一直担任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所指导学生通常只涉猎过古典文学。笔者通常建议他们比较影视改编和经典名著在人物、场景、情节等方面的异同,然后再得出孰高孰低的结论。每年都会有不少优秀文学作品被搬上舞台,除了传统文学经典(如莎士比亚和奥斯汀的作品)之外,还有现当代的得奖作品(如获诺贝尔奖的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和获布克奖的拜厄特的《占有》)或畅销作品(如尼芬格的《时间旅行者的妻子》和邝丽莎的《雪花和秘密的扇子》)。学生可以选择古典名著的影视改编,也可以选择现当代的热门作品的翻拍,以便在浩如烟海的文学评论中找到一个新鲜独特的切入点。迄今为止,笔者指导学生撰写了《小说〈傲慢与偏见〉与其2005年电影改编版之比较》《小说〈名利场〉与其2004年电影改编版之比较》《后现代版的莎士比亚——比较1961年的〈西城故事〉和1996年的〈罗密欧+朱丽叶:后现代激情篇〉》《被隐藏的文本——比较拜厄特1990年的小说〈占有〉和2002年的电影改编》《成功乃失败之母——比较2002年电影版〈认真的重要性〉和1895年的原著剧本》和《从小女孩到大女人——比较刘易斯·卡罗尔的小说〈爱丽丝漫游仙境〉与2010年蒂姆·伯顿的电影改编》共6篇毕业论文,学生在比较之后往往会发现:虽然影视有原著所不及的感官冲击力,但是由于时间所限,必然在大量删改中损失原著的广度和深度,有时导演还会为了电影的商业价值牺牲原著的艺术价值。

在基础英语阶段,名著改编电影不啻为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灵丹妙药;在高级英语阶段,名著改编电影依然是学生亲近名著的有效手段,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原著基础上对其进行批判性的思考,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 [美]詹姆斯·安格尔.人文学科的重要性:主谈英语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8(04).

[2] 刘仪华.名著改编影视与外语研究性学习——以高校英美文学课为个案[J].电影文学,2008(18).

[3] 黄立丰.关于大学英语专业文学课的调查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第12篇

“什么是时文?”

“时文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怎样写时文?”

“学习时文写作对于我们的高考写作有帮助吗?”

作为一名中学生刊物编辑,我常常被一些高中生朋友问到以上这些问题,他们说“时文”这个词听起来总觉得与18岁不搭调。于是,我就在想:这样的感觉是怎么形成的呢?尽管,我们每天都在早间的报纸上读到它;尽管,我们每天午餐的时候都讨论它――可大家依然对它视而不见……

于是,我想有必要以一种比较直观和感性的形式来解答上面的这些问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与湖州第二中学的杨帆老师相识,并且与他谈到了这个话题,他说: “为什么不从我们最熟悉、接触最多的时文形式――新闻评论入手呢?”

是啊,为什么不呢?! 新闻评论以其高屋建瓴的立意、聚向缜密的理性逻辑思维、准确且具有分寸的语言魅力,成为最经典的时文形式。它不知不觉地就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加有条理地思考各类社会生活现象,让我们学会了怎样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于时局的独特看法……

而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不正急不可待地梦想着作为一个成年人参与社会生活吗?我们不是渴望着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大声地喊出自己的主张吗?

当然,这不容易!那么,我们就一起假设有这样一节作文课,在这堂课上,我们仅仅就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社会话题一块儿来搜集资料、相互讨论,学习时文写作吧!

《作文新天地》时文写作课话题

2006年7月10日,上海登了这样一则消息:

在上海松江区新南路的一栋三层别墅里竟然有一所叫作“孟母堂”的私塾。每天,有11名孩子在这里学习生活,他们当中最大的12岁,最小的只有4岁。面对着墙壁上孔子的画像,这11名孩子每天的学习内容也与一般学校中的孩子不同:中文――背诵《易经》、《弟子规》、《论语》等古代传统经典;英文――背诵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十四行诗》等文学经典;数学――以数理读经教育为主,内容甚至涉及微积分等高等数学内容。此外,“孟母堂”还外聘教练教授瑜珈和游泳来代替一般小学的体育课。

我们提供给你的时文样本

7月10日的消息一经刊出,“孟母堂”的存在是否合法引起了各方质疑。《东方早报》对此进行了跟踪采访,上海教育局相关人士否定了其存在的合法性。翌日,该报刊发了名为《为什么这些教师钟情于私塾》的评论员文章:

对“孟母堂”属非法办学,不具备承担义务教育的资格,所在区的教育局已明确表态,应该不至于再造成违反《义务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的后果。但有关报道提到,那位负责人(“孟母堂”负责人――本刊编者注)自己原来是英语教师,送子女上这所私塾的“志同道合”的家长中大多也是教师,倒应该引起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也值得我们深思,为什么这些教师反而钟情于私塾?

照理,身为教师应该熟悉(教育法),知道这样的私塾不符合义务教育的要求,可是那位负责人至今还认为这样的私塾可以争取作为民办学校,却不想想义务教育除了办学条件外,还应该使学校的教学内容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其次,身为教师应该明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在这样一所只有十来个学生、年龄不一的私塾中,教学是不可能做到全面合理的。可是这些教师却不在乎,只能说明他们教育子女的目标并不是整体素质,或者他们迷信自己有家教能力,或者他们认为只要学了那些“经典”就够了……对自己的子女都是这样,这些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难道会做得更好吗?

出现这样的情况无非有两种原因:一是承担义务教育的学校积弊太深,以至连教师都不愿意送自己的孩子上这类学校;一是一些教师根本不认同《教育法》,更谈不上贯彻执行。无论是属于哪一种,或两者兼而有之,都是相当危险的。虽然我无法确定这样的教师在我们的中小学教师中占多大的比例。但即使只是少数或个别,也是值得引起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的。不过,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首先,一段时间来,对传统文化、“国学”、儒家经典、“儿童读经”、蒙学读物的片面报道和宣传,造成了某些人的思想混乱。我丝毫无意否定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但任何传统都不可能百分之可地适合于今天的社会,所以施之于儿童时必须十分慎重,要进行科学的试验。但有些专家学者或报道只强调优点和效果,闭口不谈同时存在的局限和弊病,以至使有些教师和家长误以为只要让孩子学“传统文化”就行,病急乱投医者更把它当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对某些家长的“成功经验”的片面宣传,使人产生误解,以为存在着不依靠学校的成才捷径。如大量报道某家长不让孩子上学,亲自执教,提前培养出了全国年龄最小的大学生,却根本不指出这种经验的特殊性,不可简单仿效。

对《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目标,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远未正确理解,更没有取得共识。所以对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升学率、教学内容、民办教育等问题的认识和做法,不是左右摇摆,就是阳奉阴违,甚至南辕北辙。

具体的“孟母堂”既然已经引起主管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相信不难妥善解决。但由此引发的争论、“孟母堂”的出现所反映的问题,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需要认真对待,更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

由于《东方早报》的跟踪报道和评论,“孟母堂”的存在引起了有关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2006年7月25日,根据国家相关条例,“孟母堂”被勒令关停。8月2日,《东方早报》再次刊发名为《孟母堂能“迁出”基础教育吗》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就外界各类有关“孟母堂”是否应该被取缔,它的存在是否是一种独特而新颖的―数学模式的质疑再次进行了评论:

对于孟母堂,现在有两点可以确定:其一,它现在的办学形式是不合法的;其二,它的教育尝试值得深思。对于这两点,第一点具有优先性。舆论界有不少人甚至有些学者仅仅从“孟母堂”打破了义务教育的垄断办学、提供了新颖而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模式等简单方面着眼,就认为它值得肯定,这是本末倒置的看法。我们认为,义务教育需要大胆尝试,但是,只有合法的尝试才能是好的、才可能是对的。“孟母堂”要获得法律支持,其前提只能是它自身的方式符合法律。

然而,我们更为关心的是,如果在“孟母堂”满足法律法规的条件之后得到许可,它的办学理念、内容、模式等等,是不是完全值得肯定?不可否认,现行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尤其充分表现在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孩子们所受教育就与“真正的人”若即若离。相当部分青少年经过多年教育,仍然没有明确的是非观,没有起码的责任感,没有基本的人格操守,没有相应的人文素养,等等,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多问题。不少家长有鉴于此,对于让孩子学习传统经典、棋艺书画等表现出浓烈兴趣。即

使“孟母堂”这样存在违法办学的私塾,也有相当家长愿意将孩子送入受教,这无疑表现了对当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的疑虑。

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评价现行义务教育体制与“孟母堂”的办学模式,需要使用同样的标准――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符合义务教育理念的好的教育。显然,现行义务教育体制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井最大可能地督促他们履行接受教育的义务,但由此造成教育的多样性受到损害,并因此危及相当适龄孩子以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成长――比如个性、德行、人格等等的养成。

传统的私塾教育模式对于多样性的实现,对于不同适龄儿童特殊性的关注,可能具有对于一部分适龄孩子的优越性。如果类似“孟母堂’这样的私塾教育模式在满足资质和条件要求后,能够得到法律许可,它的确能够成为实现义务教育的有益补充。但是,如果在现代条件下,仅仅偏重于传统经典尤其侧重在儒家经典上来实现现代教育的理念,我们认为,对于适龄孩子,这不是真正“好”的教育。

一个现时代的适龄孩子,必须接受适应于这个时代自身的教育。经典当然是可贵的,但脱离了当下的现实去对传统盲目地生搬硬套,只能适得其反。抽象点说,阅读与学习经典当然有助于培养人文素养,然而,对于究竟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完全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问题。比如,我们要培养一个富有知识、充满仁爱精神的人,这样的人在经典(如“孟母堂”让学生们背诵的《论语》等)中可能是“父母在不远游”的孝子,可是在今天的时代,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具有明确权利义务观念的、具有自主自觉能力的公民。一个现代的公民可能是孝子,但传统的孝子并不一定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对于现代公民而言,传统中的东西不是一种源初性的生命本原,而只是生命的养料。孟母堂的办学模式中,过分倚重经典,而忽略现时代优秀的文化成分,与培养一个现代公民的方向不相吻合。

当代教育的理念,一个应有之又是能培养可以独立自主生活在社会中的、具有相应行为与责任能力的社会主体。在“孟母堂”的教育内容及其方式上,我们忧虑地看到,它可能使受教育者远离这个目标。

我们反省当下义务教育体制的同时,对于新的尝试,也必须具有批判的眼光。

“孟母堂事件”历时15天,上海《东方早报》除了不间断地刊发相关消息之外,在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及时配发了特约评论员的时文评论,表现出了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态度,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可见,时文评论的力量和意义。于是,我们希望同学们与我们一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在这一新闻事件中,我闪的时文评论不幸缺,情况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也许你会给我这样一些答案:

1.可能我的婶婶会考虑明天把我的表弟转到上海的这所私塾,因为她认为我的表弟需要更另类的教育方式。

2.也许因为版面位置不理想,我们都不凑巧忽略了这则新闻,于是谁也不会去关心上海闽行这间小别墅里的事情。

3.我们都热烈地欢迎这间学校,因为它实在很“酷”,至于它的存在是否合法,它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学,我恐怕并不知道怎样判断。

4.我想――《东方早报》也许错过了2006年的年度新闻奖!

正是如此!我们发现时文评论的魅力更多的不是在于写作的技巧和文字的摆弄,它吸引我们是因为它表现出采的对社会生活密切的关照和积极的参与。它让问题本身变得不那么简单,它促使我们去思考事件的意义,它甚至让思考本身更有深度,它引领我们进人的是一个更加多元的思维空间,让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大声喊出自己的主张――

由孟母堂的倒掉想到的

杨 帆

上海的全日制私塾“孟母堂”被查封后,有关教育选择自由的争论达到了白热化;进入百度搜索引擎输入“孟母堂”三字进行搜索,获得的相关内容竟多达76页。对这样一个办学以复兴儒学为主要目的,教学手段以诵读为主的家长教学联盟(由于其未能获得办学资格,主要负责人也一再声称只是几个志同道合的学生家长一起发起并付诸实践,所以请容我暂时这样称呼它),各类评价意见都有,反对、谩骂者有之,以站在教育部对立面为基本立场的无条件支持者有之,幸灾乐祸者亦有之,但终归还是持有限支持态度的意见占了大多数。

这样一种观点构成显然是和当下众多学校办学的失败分不开的。几年来,教学改革的口号年年喊,可民间对于教育的质疑却从未停止过,从高分低能现象的扩大到教育无用论和教育致贫论的广有市场,有关职能部门也是难辞其咎。中国是人口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教育办得好,在国际竞争中就会成为巨大的优势。可当教育和政绩挂钩,和创收联袂,短视就会成为必然:我们的大学扩招一方面是为了多收费,给国家财政减压,更为了给就业减负;另一方面还成了货币政策的辅助调节杠杆,刺激消费,避免通货的紧缩。而事实上,真正被分给受教育者学习特性和未来人生的关怀则太少太少。哈佛教授约瑟夫・奈说,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含有一项重要的指标,那就是软实力,它包括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反观我们的教育,不论其教学目的被描述得如何冠冕堂皇,其实还是为考试、为文凭、为工作(现在看来,由于教学布局的不科学,教学资源分配的失策等原因,这个目的实现起来也是越来越难了)。培养出的学生注定只能是有知识,没文化。

笔者并不认为“孟母堂”这样的私塾没有任何缺陷,但相比目前的所谓义务教育,前者的教学方法显然更适合孩子的学习特性。人在5~14岁这个阶段是外显记忆、再认记忆、联想记忆的颠峰期。难道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全12册那130万字的平庸教材和2000字的常用汉字需要这黄金般的6年才能学完?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可一旦过了这记忆的颠峰,就很难再“腹有诗书”了。我是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我指导学生背诵时常说要站在理解的基础上,这其实是无奈之举,因为这些孩子的记忆颠峰已经过了,有些东西,真的是“过了这村就没了那店”的。

其实,没有人会认为“孟母堂”的教学模式能取代目前的公办教育,这涉及到法统、程序、学籍和教育费用等诸多问题,以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日渐拉大的现状,要普及根本就不现实。我们这些有限地支持孟母堂的声音也仅仅是希望这种私塾式教学能作为一种在公办教育改革进行不顺利的背景下的教学试验为教革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更希望这样的试验能在教学垄断(特别是教材垄断,诸多的民办学校、文武学校之所以能被批准,是因为外语、武术虽然是这些学校的特色,但也仅是副课而已,主课所用教材还是国家指定)的链条上打开一个小小的口子,教育界也需要这条能把水搅活的

鲶鱼。

好的教育应该是最具包容力的教育,即便它不能给予适合受教育者学习特性的帮助,也能给予其足够的尊重,甚至只是消极地不去同化他们。好的教育体系则应该给人们选择的机会。请记住这样一个事实:1972年年底,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压倒多数判决强制实行的教育法规(与我国义务教育情况类似)侵犯了阿米绪教徒的宗教自由权利。审判词上这样写道:“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一致之下,仍要为百分之零点一的异见留下呼吸的空间。”

在阅读了杨老师的时文之后,相信你也开始跃跃欲试了,你一定也有自己不吐不快的见解吧。正如你所见,任何观点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在我们的作文课上发表,不必拘于字数多少,不必圃于格式规范,关键在于你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了充分的了解和思考,并且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评价形成文字,且以这样的方式参与了社会生活。

可是,高三的同学问了, 时文写作的学习对我的高考作文有帮助吗?绍兴县鲁迅中学的胡少男老师认为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在对高三同学进行高考的辅导时,胡老师特别辟出了“时文”一课,指导同学们借鉴时文写作来复习高考议论文。一起来听听胡老师的课吧:

时文原指科举时代应试的文章,即八股文。今天则可以表述为反映当下的一些文字,更多地表现为议论时事的文章。它关注社会生活,紧扣热点内容;关注主流文化,注重思辨色彩。这一特点与当前高考作文贴近生活,注重思辨的命题特点正相吻合,因而在写作中,尤其是议论文写作中我们大可借鉴时文写作,

时文求“新”,敏锐地发现当代社会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道他人之所未道。古人云,“唯陈言之务去”,“文章最忌随人后”。议论文的观点、材料也当力求新颖、精辟,从生活中汲取源头活水。有些议论文,论据事例不够,老例来凑,张海迪、雷锋、司马迁、爱迪生、居里夫人频繁出现,令人望而生憾。

时文重“针对性”,针对社会的某个热点、焦点问题发表看法。一般先提出现象或问题,然后分析探讨之,再提出解决方略,或提请思考。而在议论文写作中,同样要有极强的针对性,才能有的放矢。在谋篇布局上这种由现象到本质的方法也值得借鉴。

综上所述,在议论文写作中我们可以汲取时文作为鲜活的写作素材,也可借鉴时文写作的方式方法。

课后,绍兴县鲁迅中学的同学们也都踊跃地把自己的文章拿出来与读者朋友们一块儿交流,我们择其一二,一起来看看:

示例一

我们认为:以下所选的《孝心无价》和《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两篇文章都选用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同学们通过阅读报刊时文对这些事例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都进行了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两位同学或铺排造势,或娓娓道来,自然而然地将鲜活的事例用于议论文的写作,使文章言之有据,观点自然鲜明。加上语言诚挚恳切,情理兼备,让人欣慰。

孝心无价(节选)

宋海芳

顾欣在呼唤,田世国无言,他们给了我们异样的故事,同样的感动。一封发自肺腑的网络遗书,收走了多少真诚的泪水;一个至情至孝的谎言,感动了多少有情有孝的中国人。

但是,社会毕竟复杂。有以上这些正面教材,自然有反面人物:三亚一不孝子为逃避赡养责任,竟把老母骗进山洞遗弃;云南一不孝儿将亲娘卖给一山东老汉为妻;北京一正常老人被不孝儿女送进精神病院……

这些事情,都太荒唐,令人不齿,我们在这里悲愤。但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真真正正地去回报自己的父母。那时,我们是否可以自信地说,我做得很好?未来的事毕竟无人知晓。但我们可以在现在就尽一份心,哪怕是一张简陋的卡片,一份满意的试卷,一句别扭的“我爱你”。

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徐 璐

歌德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对事业的爱,任长霞把自己深深扎根在登封大地上。对黑帮恶徒,她行事果断, 巾帼不让须眉;对父老乡亲,她嘘寒问暖,体贴备至。她以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对百姓、社会的爱,也为“责任”二字写下了最好的注解。于是,在她生命的尽头,在万人挥泪送别的街头,她的尽职与热爱,他们的尊敬与不舍,瞬间幻化成为无数黑色的挽歌,在路人胸前白色的绢花上,在挂着泪的眼角边,在大街小巷穿堂而过的悲凉的风里,在城市上空铅灰色的云层中,久久不去。

因为对生命的爱,大连街头一位普通司机,在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做了三件事:用尽最后的力气踩下了刹车,把车稳稳地停在了路边,按下了按钮打开了车门。然后他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没有人计算过,如果司机没有那样做,同时消逝的,会有多少生命?!所有人都被那一种对生命的责任与爱震撼了心灵。

因为对祖国荣誉的爱,张丹忍着膝上的剧痛挣扎着站了起来。2006年都灵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自由滑的决赛,当张昊把瘦小的张丹高高抛起,全场观众都屏息欣赏这个高难度的“抛四周跳”。可是伴随着华丽的乐章而来的,却是骨骼撞击冰面发出的惨烈的声音。张丹痛苦地倒在冰面上,正当观众为两人不得不中止比赛而发出阵阵惋惜声时,张丹与张吴却手牵手滑回了场地中央。音乐再次响起,托举、旋转、抛跳,优美的动作、绚丽的舞步,这真的是那个狠狠被摔落在冰面上的姑娘吗?当两人完成比赛,为中国队添上一银的时候,全场爆发出潮水般的掌声。这个清瘦的中国女孩,用干净澄澈的笑容和近乎完美的动作征服了裁判,更以一颗为国家荣誉努力拼搏的责任心感动了世界。

人从被投进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我们不是警察,不是司机,更不是运动员,但作为中学生,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的爱同样让我们明白,有一种东西凌驾于生命之上,它叫做――责任。

示例二

我们认为:相比前面两篇议论文,本文作者的思考更深入了一个层次,已不再仅仅停留在引用时事新闻为论据,而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思考,进而深刻剖析,最后又归结到时事重心,结构完整合理。尤其是结尾发人深思。文章字里行间透射出深沉的使命意识。

失落在何方

高梦琪

外国高等名校和中国清华北大曾联手搞过一次测验:请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样东西。外国学生列出的答案是:智慧、快乐、理想……而大部分中国学生列出的是:金钱、地位、名利……让外国学者大跌眼镜。为何中国学生的人生观局限在这一世俗的观念中?中国学生的积极人生观究竟失落在何方?

有识之士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之中,不得不再次审视我们的教育体系和中国人的思维教育因素。中国的家长普遍认为,读书是人生的一场交

易,是一种淘金行为。爬得越高,所处的地方越是遍地黄金。在这种狂热的金钱崇拜中,许多人开始为自己的欲望寻求实现的途径,将自己的目标定格在个人利益范围以内,不知不觉中也为自己的民族种下了苦果。学生时代,活动区域在僵化的教育中。工作后,经营范围在利益的追求中。国家的兴亡似乎与个人并无多大关联。

据调查,半数以上高等名府学生毕业后选择出国深造定居。是什么致使其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是什么让其置国家民族的建设于不顾?是国外优厚的待遇,是国外广阔的发展空间,还是优越的设备?我想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真正导致这个后果的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传统的教育,是责任心意识的淡薄。尽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相继出台,中国的人才仍不断地外流。

责任心,这个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的字眼,诠释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和凝聚力。古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将这份爱国的责任心上升到历史的高度,转变为自己的使命,甚至将一些并非能够靠个人能力扭转的国家兴衰也扛在自己肩上。苏武塞外牧羊,班超投笔从戎,不都是为我们津津乐道、引以为荣的史实吗?为何脱离了书本就停止了为此实践的思考?

法国总统曾为自己国家的学生不知道拿破仑是何许人而惊呼“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难道中国人面对这种责任心的缺失不该及时作出反应吗?

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我们必须拒绝纯个人主义的传统思想,拒绝陈旧的教育理论,呼唤一种全新的思想教育。

谁能替我们、替我们的民族找回那失落的责任心、使命感?我们期待着回答……

示例三

我们认为:下文所选的《气球的命运》与《可贵的创举》两篇文章就“长春市某中学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推行无班主任管理”这一时事焦点问题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这两篇文章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感知议论文与时文之间实不可分,多有共通之处,希望读者朋友们细细揣摩。

可贵的创举

任盈锋

据悉,长春市某中学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推行无班主任管理,决定由学生执行班主任职权,根据实际成立各自的执行班委。该校崔校长说:“此举真正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合乎新的时代对我们中学生的要求,能培养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并能为其提供难能可贵的实践经验,更好地理解班主任的工作,对以后走上社会也有莫大的裨益。”然而,此举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争论,有人大声叫好,而不少人却并不以为然,甚至有人说这样做是一种作秀,要更好地改进班级工作,只需调整班主任与班干部之间的关系即可,此举纯属无聊荒诞……我们不反对广开言路,但是,我认为有上述想法的人实在太过苛责,缺乏新思维,头脑僵化,因为这实在是一次可贵的创举。

首先,不论其收效如何,敢于开举国之先河,大刀阔斧,力排众议地推行先进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制度,便值得我们用更理性、宽容的眼光看待它。众所周知,应试教育已难于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弊端暴露无遗:学生只会死读书,啃着干巴巴的书本,脱离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真可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该中学的做法则适应了社会的发展步伐,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新事物,虽然可能在实践中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但可以肯定,它最终必将发挥或大或小的作用,即便难于推广,也是宝贵的创举,需要我们宽容鼓励的声音,而非毫无根据的责难。

其次,此举能更有效地推进我国的教育改革,使我们的学生对班主任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理解与尊重,实践出真知。唯有此举,才能增强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互相信任与支持,搞好班级工作。如果此举能成功试行,便可给我国传统教育事业以更宽阔的视野,更为合理的管理制度。因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由于其特定的年龄阶段,尚未成熟的思想,甚至流于幼稚、偏激、情绪化,平时可能对班主任老师的谆谆教诲或善意劝告难于接受,甚至闹情绪,对班主任心存芥蒂,推行此举,就有可能使学生更真实深刻地理解班主任的工作,更好地配合帮助,使班级工作蒸蒸日上,同学们也能拥有更良好的学习环境。须知,班级工作,人人有责,缺少广大同学的支持与践行,仅靠班主任与班干部,要处理好班级事务,也是难于想象的,只有每位同学亲自投身到班级管理中去,班级事务才能井井有条,学校生活才会更丰富多彩,更有助于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诚然,该中学的此次试验可能不会一帆风顺,甚至会半途夭折,但是其敢为人先的可贵创举和符合实际的合理想法,必将鼓励更多的人们,特别是教育工作者,思考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进一步优化,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进。

气球的命运

王盛盛

很漂亮的想法,首先应该这么肯定它。毕竟,“执行班主任”这样一个新名词的诞生来之不易,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圣人”恐怕未必能想出如此“高招”。老师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致力教研,学生也可以以此培养更多的能力,表面上看无可厚非,该立即实行之。但是且慢,他们忽略了几个最重要的现实问题,如此一来,中国教育的命运是否也会如同天空中飘浮不定的气球?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当今大喊素质教育其实还是应试教育的现实面前,谁能担保这种制度不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再说,管理亦是门学问,并不是凭仅有的经验能够解决问题的,身边有许多例子:有些班级学生调皮捣蛋,气得班主任辞职。连班主任老师都难以管理的事务,就确保学生能搞好?说不定会越弄越乱,影响班风,最终仍会回到班主任制度,这种所谓新制度的推出,就成了一场作秀。但是请问:学生耽误得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