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绿色物流论文

绿色物流论文

时间:2023-05-05 17:00: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绿色物流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绿色物流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绿色物流;环境;环境法规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物流活动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有利于下一代环境的维护以及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可持续型发展就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就是使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不至于影响未来商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环境及资源条件。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现代物流管理活动中,就是要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现代物流体系进行研究,形成一种与环境共生的综合物流系统,改变原来经济发展与物流之间的单向作用关系,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同时又要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发展的现代物流系统,于是社会就呼唤一种能够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物流体系——“绿色物流”。

一、绿色物流的概念

绿色物流是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定义。但是在国际上,绿色物流已作为继绿色制造、绿色消费之后的又一个新的绿色热点,受到广泛的关注。由A.M.布鲁尔、K.J.巴顿和D.A.亨舍尔合著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手册》一书中,认为由“绿色(Green)”和“物流(Logistics)”组合在一起的“绿色物流(greenlogistics)”一词,代表着与环境相协调的高效运输配送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中规定,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Logistics)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二、绿色物流的实施措施

1、树立绿色物流观念。观念是一种带根本性和普遍意义的世界观,是一定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和思想素质的反映,是人们活动的指南。由于长期的低生产力,人们更多地考虑温饱等低层次问题,往往为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为个体利益忽视社会利益,企业因这种非理性需求展开掠夺式经营,忽视长远利益和生态利益及社会利益,进而导致来自大自然的警告。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大自然,取之于大自然,复归于大自然。于是乎,循环经济或绿色经济应运而生,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变化,甚至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一系列新的市场制度和经济法规,迫使企业降低环境成本而采用绿色技术,进行绿色生产、绿色营销及绿色物流等经济活动。许多专家认为,21世纪是绿色世纪。因此,企业经营者必须尽快提高认识和转变观念、决不能存在“环保不经济,绿色要花费”的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世界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确认和面向绿色物流的未来。

2、推行绿色物流经营。物流企业要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制定其绿色经营管理策略,以推动绿色物流进一步发展。

(1)选择绿色运输。通过有效利用车辆,降低车辆运行,提高配送效率。例如,合理规划网点及配送中心、优化配送路线、提高共同配送、提高往返载货率;改变运输方式,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或海上运输;使用绿色工具,降低废气排放量,等等。

(2)提倡绿色包装。包装不仅是商品卫士,而且也是商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绿色包装要醒目环保,还应符合4R要求,即少耗材(Reduction)、可再用(Reuse)、可回收(Reclaim)和可再循环(Recycle)。

(3)开展绿色流通加工。由分散加工转向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边角废料,减少废弃物污染等等。

3、开发绿色物流技术。绿色物流的关键所在,不仅依赖绿色物流观念的树立、绿色物流经营的推行,更离不开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没有先进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物流的立身之地;同样,没有先进绿色物流技术的发展,就没有绿色物流的立身之地而我们的物流技术与绿色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如物流机械化方面、物流自动化方面、物流的信息化及网络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技术相比,大概有10年至20年的差距。要大力开发绿色物流技术,否则绿色物流就无从谈起。

4、制定绿色物流法规。绿色物流是当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绿色物流的实施不仅是企业的事情,而且还必须从政府约束的角度,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非常重视制定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绿色物流进行管理和控制。尤其是要控制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物流活动的污染发生源主要表现在:运输工具的废气排放污染空气,流通加工的废水排放污染水质,一次性包装的丢弃污染环境,等等。因此,他们制定了诸如污染发生源、限制交通量、控制交通流等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国外的环保法规种类很多,有些规定相当具体、严厉,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最新国际环境标志也已经颁布执行。尽管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环境污染方面的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颁布,但针对物流行业的还不是很多。制定和颁布这些环保政策或法规,既可以成为企业的压力,又可以为企业提供发展的机会物流企业经营者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明确方向,克服障碍,推动绿色物流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绿色物流发展障碍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加之一直以来对环境问题的忽略,人为地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日益恶化。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必须强化全民的资源环境危机意识,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应发展清洁生产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成本以及发展绿色消费以减少消费过程对生态的破坏,发展绿色物流以减少商品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消耗。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目前,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绿色物流作为绿色供应链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刚刚萌芽,还未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其理论与实践都尚处于摸索阶段。

绿色物流,是指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主体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经济利益,它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

绿色物流的内容

集约资源。这是绿色物流最本质的内容,也是发展物流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通过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绿色运输。运输过程中的燃油消耗和尾气排放,是物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绿色运输是指以节约能源、减少废气排放为特征的运输。其实施途径主要包括:合理选择运输工具和运输路线,克服迂回运输和重复运输,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改进内燃机技术和使用清洁燃料,以提高能效;防止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以免对局部地区造成严重的环境危害。

绿色仓储。绿色仓储要求仓库布局合理,以节约运输成本。布局过于密集会增加运输的次数,从而增加资源消耗;布局过于松散,则会降低运输的效率,增加空载率。仓库建设还应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充分考虑对所在地的环境影响。

绿色包装。绿色包装是指采用节约资源、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的的包装方式,包括包装材料的绿色化、包装方式的绿色化、包装作业过程的绿色化三个方面。实施绿色包装的途径主要有:使用环保材料、提高材质利用率、设计折叠式包装以减少空载率、建立包装回用制度等。

绿色流通加工。绿色流通加工是出于环保考虑的无污染的流通加工方式及相关政策措施的总和。实施途径主要分两个方面:一方面变消费者分散加工为专业集中加工,以规模作业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减少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是集中处理流通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与废弃物物流顺畅对接,降低废弃物污染及废弃物物流过程中的污染。

绿色信息搜集和管理。物流不仅包括商品空间的转移,也包括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储存和利用。绿色信息的搜集和管理是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战略的依据,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搜集、整理、储存各种绿色信息,并及时运用到物流管理中,促进物流的进一步绿色化。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

思想认识障碍

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绿色物流的思想还没确立;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局部效应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体制政策障碍

我国物流业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妨碍物流社会化、集约化进程,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目前我国在绿色物流产业政策方面还缺少相应的扶持政策,各种法律法规也有待完善。

基础设施障碍

近几年来,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首先,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均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美国为6869.3公里/万平方公里和253.59公里/万人,德国为14680.4和65.94,我国仅为1344.48和10.43,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其次,缺乏能够有效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大型综合货运枢纽、服务于区域经济或城市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现代化物流设施,严重影响物流集散和运输效率的提高。第三,物流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

技术障碍

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人才障碍

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专业人才也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滞后;物流师资力量薄,教育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发展我国绿色物流的建议

树立绿色物流全新运作理念

政府要加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唤醒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为绿色物流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引导工商企业打破其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的自我服务来完成的经营组织模式,鼓励企业实行物流外包,开展第三方物流,以提高物流资源的使用效率。物流企业要打破“环保不经济、绿色等于消费”的传统观念,应着眼于企业和社会的长远利益,树立集体协作、节约环保的团队精神,将节约资源、减少废物、避免污染等目标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

制定规范的现代绿色物流产业发展政策

现代绿色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装卸、货代、联运、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环保等行业,政策上关联交通部、铁道部、民航总局、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海关、环保、工商、税务等许多部门。为避免政出多门,确保政府部门间政策的协调一致,我们应该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设立统管物流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提出现代物流发展政策、协调全国和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解决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等。

绿色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来有效地规范、监督和激励物流企业的行为。通过环境立法、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和建立绿色物流标准来约束、干预物流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通过制定绿色补贴政策、税收扶持政策、贷款优惠政策等激励政策激励和引导物流主体的行为,促进绿色物流健康发展。

加快绿色物流公共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首先要重视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和改造,通过对其规模、布局、功能进行科学的整合,提高现有设施的使用效率,发挥现有设施的综合效能。其次要加强新建物流基础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应从整体战略的高度协调物流相关规划,理顺各种规划的关系,使物流规划、不同运输方式的场站建设规划、工业及商贸流通行业的仓储设施规划能够有机衔接和配合,防止重复建设,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第三,要继续扩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大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和城市配送等设施的建设力度。对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政府要增加投入,对经营性设施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扩大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经营。第四,要注重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加快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大力发展多式联运。

促进物流信息系统发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

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是发展绿色物流的重要基础,有助于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性。首先,政府应引导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包括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技术,全面提高企业信息管理水平。其次,政府应大力支持建设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网络,实现不同物流部门、物流企业的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为物流信息交流的畅通和高效创造条件。

物流标准化是资源整合的重要基础工作。针对我国当前物流标准化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政府应加强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重视,一方面要在物流术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运作模式与管理标准等方面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缺的标准应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绿色物流属于新生事物,政府应大力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科研工作,一方面要积极支持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要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物流教育体系是保证物流产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首先,政府应鼓励高等院校开设现代物流专业课程,包括与绿色物流相关的环境科学,开展本科、硕士、博士等多层次学历教育,为现代绿色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其次是加快推进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由于我国学历教育刚刚起步,人才培养需要一个过程,总量规模有一定的限制,仅靠院校培养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这就要求必须加速开展物流职业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通过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与认证,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类物流人才的需求。第三,优化物流教育师资力量,提高物流教育质量。一方面要不断充实物流师资队伍,大力引进海外物流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大物流师资培训力度,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出国深造,学习国外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通过邀请国内外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和短期培训,拓展教师知识面,提高物流专业师资水平。

参考文献:

1.濮小金,司志刚.现代物流[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夏春玉,李健生.绿色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第3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绿色物流;物流管理

1.“第三利润源泉”——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从生产到销售,是服务和信息流的产生的物质,并采取妥善保管。是有效低成本运作计划的实施和控制行为。现代物流管理整个的活动环节需要全方位的把控,对所有的信息进行监管。现代物流行业的兴起是社会化生产大发展和网络化生产大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国家综合实力的发展。它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平衡最重要的标志。现代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是国外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点。对于这种行业的研究成为许多部门研究的重点。现代是物流活动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物流活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等。

2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物流的产生

2.1物流活动和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现代经济产业的主要支柱。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导致的增加物流行业的迅速崛起,采购物流活动更加频繁。在某些方面,与最终的经济发展,以及现有的物流管理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表现如下:(1)公路货运的大量消耗太多的精力,增加环境污染的程度,交通会变的更加的拥堵。(2)一次性的外包装大多数是不可循环利用的材料,是城市垃圾变的更多造同时带来的是资源的极度浪费,环境的负担加重。

2.2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物流活动在社会越发进步的今天变的尤为重要,一切经济的发展都是在保护环境为前提而展开的。现阶段的活动开发要考虑到我们的下一代,不要拿下一代的资源买我们今天的账单。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为了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采取措施,以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之一,使今天流动的产品不会带来二次的污染环境。这个原则就是时代对于现代物流行业的要求,也是这个行业要想快速发展的法则,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从而促进经济的繁荣和保障消费者的生命和健康发展,并在同一时间形成的是环保物流系统,生产出的“绿色物流“这样一个新的概念。

3.物流绿色发展战略

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资源的环保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有着重要的作。绿色物流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绿色物流活动,包括社区的绿色物流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范围从企业的物流活动,包括绿色物流作业的每一个人,也包括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循环物流。

3.1政府根据长期的发展与规划应出台一些相关的法规,从政策上支持环境保护策略,法规和管理控制的物流系统从宏观层面看,可以看看三种简便的制定相应的规定:从污染的源头进行管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源主要运输车辆增加,政府应制定相应的管制政策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通过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的运输方式,发展共同配送,统筹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物流中心,提高了物流效率,并最终通过有限的交通量,特别是小型和中小型企业的物流效率。

3.2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环境目标物流企业的战略目标,资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是是重中之重,将保护环境和物流活动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这个举措对于大力的推进绿色物流行业的兴起有着具足轻重的作用。

4.结论

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高效快速的物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许多方面我们还是有欠缺的还需要日后的完善与改进,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中国的物流管理将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实现和国际水平接轨。为了实现绿色物流的发展,从政府政策层面和战略层面的业务发展响应对策,还必须建立一个广泛的循环物流系统领域的整个供应链,这是物流管理在21世纪有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宗平;杜文物流现代化与运输工具的发展趋势[期刊论文]-物流技术.2001(03)

第4篇

【关键词】物流配送;效益;配送模式;绿色物流

随着我国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结构调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配送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社会的发展对物流配送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立更为先进、科学的物流配送体制。因此本项研究——物流配送优化经济的探讨,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物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物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首先,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中各个部分的纽带。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由许多个产业、部门以及企业组成的整体,企业之间既相赖以生存又相互竞争,形成了十分错综复杂的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技术革命的兴起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消费结构带来一系列变化,物流把国民经济中的众多企业以及各类产业、成千上万种产品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物流的进步与发展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生产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但是,如果没有物流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这些要求都是很难实现的。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物流对生产发展的制约作用也越发明显。最后,物流是生产过程不间断地进行的前提,又是实现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坚实物质基础。国民经济是一个不断生产、消费、连续的循环过程。一个公司的生产要不间断地进行,需要按照生产所必须的数量、质量以及品种、规格和时间等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其他的公司。总而言之,物流既是保证物质资料不间断地流入到各个生产企业的必要条件,而且又是企业的产品不间断地流入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的保证。

(二)物流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第一,物流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环节。大量的库存积压需要物流来缓解,重视现代物流业是解决目前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第二,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条件。无论商品属于生产资料商品还是属于生活资料商品,在进入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以前,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是潜在的。为了把这样一种潜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转变为现实,物质必须通过实物的运动,也就是物流运动才能够实现。物流其实是实现商品的价值与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条件。第三,合理的物流对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济效益指的是各种劳动占用和物质消耗在所有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性的综合评估。合理的物流可以节约大量的物质资料,同时对于消除迂回运输、相向运输以及其他不合理的运输,节约运输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绿色物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自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全世界有一股绿色潮流盛行,代表这股绿色浪潮的理念包括有绿色制造、绿色消费等绿色环保型行为理念。绿色物流也是这股绿色浪潮中的一种行为理念,是绿色运动的结果。绿色物流指的是:“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绿色物流是一种绿色的经济活动过程。绿色物流的发展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此同时,绿色物流也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绿色物流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其形成的基础,以经济学理论为其形成的指导,主要针对物流运动过程当中的一系列经济关系、经济规律、经济行为及其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作研究。其目的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与完美结合,使得生态更加平衡、经济更加合理、生产技术更加先进。

三、物流活动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一)非绿色物流活动的负面影响。绿色物流的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发展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中,绿色物流充当了这一主角,伴随循环经济的整个过程,绿色物流过程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有效运行。

现代物流配送由一系列环节所形成,其中包括了交通运输、仓储、货物装卸、包装加工、货物配送等重要环节。在我们所常见的物流活动中,往往会由于缺乏计划、制度等的约束,从而在某些环节出现一些非绿色的物流活动,这些非绿色的物流活动对环境的保护、优化,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造成了各式各样,各种程度的危害,由此导致了其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

(二)绿色物流活动的正面效应。绿色物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利益,代表了未来物流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它不仅包括商品生产的绿色化,还包括物流作业环节和物流管理全过程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最终目标是可持续性发展,实现该目标的准则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还包括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并且是这些利益的统一。对企业来说绿色物流能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提升企业形象,增加其品牌的价值和寿命。表现在供应链方面,绿色物流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供应链成本,包括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废弃产品回收等物流环节。

四、结语

21世纪的物流应是绿色的物流,而绿色物流必须依靠管理方式的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应用新设备,创新管理方式,以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改造和整合物流管理程序,重建适应绿色物流发展需要的高效管理流程。绿色物流战略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企业应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要达到上述目标,企业应根据整个产业供应链的视野来组织物流,还必须考虑废弃物的循环物流。

参考文献

[1] 吴晓辉.物流经济学[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6-41.

第5篇

关键词:物流 理论 研究

探促进物流实践的发展具有现实而重要的意义。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物流的理论经历了许多的变革,也有了巨大的发展。由于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不同,其物流的发展进程也各有差异。由于美国物流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最为先进、最为完善,一般以美国为例,将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分为实物配送阶段(Physical distribution)、综合物流阶段(Integr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阶段(Supply chain management)三个阶段。

实物配送阶段指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 这一阶段对物流的研究以实物分销过程为主,即产品从制造商成品库到用户;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末,是以综合物流的形成为标志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是以供应链管理的产生为标志的阶段。

物流理论学说研究

国外物流理论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物流概念研究,还没有深入地涉及到其他的理论问题。到了20世纪50年代,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的影响和作用日趋明显,其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人们对物流的认识和关切程度也逐渐深化,有关物流理论研究逐渐深入,研究的视角不断扩大,从而物流理论研究逐步形成了独立运动,并产生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新学说。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学术界开始从不同角度研究和探讨物流问题,引进和介绍国外物流概念和物流理论研究的动态,并曾一度形成了物流理论研究热潮。到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国内从物流概念的界定和物流基本知识的介绍转为开展专题性研究――如物流行业发展问题和配送问题,物流模式、物流规划和物流运营等问题,并出版了不少反映我国物流理论研究水平的专著和学术论文。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在对物流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和研究虽然是较广阔,题目复杂繁多,但是总的来说都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大理论和学说。

物流成本中心学说

物流成本中心说强调解决物流问题,重点并不在于物流的合理化和现代化,而在于如何通过物流管理的方式来控制和降低成本。所以,成本中心说意味着物流既是主要的成本产生点,又是降低成本的关注点,“物流是降低成本的宝库”等说法正是这种认识的形象表达。

1962年4月,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首次明确提出物流领域的潜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标志着企业物流管理领域的正式启动。日本西泽修教授在研究物流成本时发现,先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算方法都不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导致对物流费用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提出“物流冰山”学说。他用物流成本具体分析了彼得・德鲁克的“黑大陆”学说。事实证明,物流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我们而言还是不清楚的,在“黑大陆”中和“冰山”的水下部分正是物流尚待开发的领域,也是物流的潜力所在。这无疑激起了人们对物流成本的关注,推动了企业物流的发展。但是,成本中心学说过分地强调了物流的成本机能,认为改进物流的目标是降低成本,致使物流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主体地位没法得到认可,从而限制了物流本身的进一步发展。

利润中心学说

第三个利润源的说法也是日本权威学者西泽修先生在1970年提出的。

人们把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劳动消耗的降低分别称为“第一个利润源泉”和“第二个利润源泉”。由于受到科技和管理水平的限制,第一、二利润源泉已近枯竭,有待于科技的重大突破。 “第三利润源泉”理论认为物流作为“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虽然没有被完全照亮,但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物流领域绝不会是一个不毛之地,肯定是一片富饶之源。在经历了1973年的石油危机之后,物流“第三利润源”的作用己经得到证实,物流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得到巩固。

服务中心学说

服务中心学说代表了美国和欧洲一些学者(如:鲍尔索克斯)对物流的认识,他们认为,物流活动的最大作用并不在于为企业节约了成本或增加了利润,而是在于提高了企业对用户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服务中心学说特别强调了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借助于物流的服务保障作用,企业可以通过整体能力的加强来压缩成本、增加利润。目前,在国内有关物流的服务的研究也是一个比较热的话题,有的从顾客满意度的角度,探讨物流服务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衡量指标体系;也有的从客户关系角度,研究客户关系管理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价值和方法。

效益悖反学说

效益悖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很普遍的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效益悖反是指在物流系统中的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也即物流系统中的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系统中的另一个或另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在认识到物流系统存在着“效益悖反”的规律之后,物流科学也就迈出了认识物流功能要素,寻求解决和克服物流各功能要素效益悖反现象这一步。系统科学的广泛应用为此提供了新的视野,人们不仅可以将物流系统细分成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功能要素来认识,而且还可以将这些功能要素的有机联系寻找出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进而有效地解决“效益悖反”,追求总体的效果。

战略中心学说

物流战略中心说是当前非常盛行的说法,学术界和企业界逐渐意识到物流更具有战略性。这一学说把物流提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地位,认为物流会影响到企业总体的生存与发展,应该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物流对企业长期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将物流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直接联系起来的观点,对促进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郝聚民博士在其研究中构筑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发展战略簇(2002)。马士华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提出物流管理战略全局化的观念 (2001)。还有学者从供应链的角度提出了“即时物流战略”、“一体化物流战略”、“网络化物流战略”和“物流战略联盟”等。物流规划是物流发展(战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战略投资、战略技术开发也是近几年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内容。

供应链学说

1983年和1984年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两篇论文(Kraljic Peter: Purchasing must become supply management和Shapiro Roy D.:Get leverage from logistics)开创了供应链研究的先河。目前,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研究呈现出多样性,有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和阐述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也有的从流通企业发展和物流运动的组织形式、组织模式等角度出发来探索供应链理论,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理论观点: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超集;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供应链物流;物流供应链。

绿色物流学说

绿色物流是部分学者近几年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立的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

目前,对绿色物流还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定义,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绿色供应链、生态供应链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绿色物流理论主要是改变原来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所构成的开环型物质单向流动模式,而构成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型物质流动系统。为此引入了逆向物流的概念,所谓逆向物流是指在废弃物回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物流活动。当前研究主要限于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管理等概念,研究成果还主要是针对物流系统某些环节的单项技术,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思想指导。研究工作一方面着重于研究物流与环境问题,而忽视了物流与资源消耗,物流与社会发展等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目前研究工作大多将资源与环境作为外生变量来加以分析,以寻求一些缓解物流与环境两者之间矛盾的办法,并未将资源、环境、物流与经济发展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物流成本中心说和利润中心说都是从物流的价值领域方面,分析现实经济活动中大量存在的物流浪费现象,并揭示了物流潜在的价值,从而使人们认识到在当今社会经济活动中还有一块非常肥沃的“经济领域的黑暗大陆”等待着去探索和发掘。服务中心说则是强调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认为服务重于成本,通过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实现总成本的下降。物流的战略说则强调站在战略的高度研究物流,认为对企业而言,物流不仅是一项刻意追求物流一时一事的效益,而是着眼于总体、着眼于长远。效益悖反说揭示了物流系统各功能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它们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表明解决物流问题必须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综合权衡各功能要素的效益,最终实现物流系统的总体效益的最优,而不是某一个功能要素的优化。供应链管理说从系统论的角度去研究物流的内在运动规律,探寻物流在生产制造供应链中的融合方式、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探寻物流自身供应链的整合模式及其运作规律,通过将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的市场、网络、过程和活动的有效联系起来,实现顾客服务的高水平与低成本,以赢得竞争优势。绿色物流说则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现代物流是一个循环物流系统,它是由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共同组成的系统,研究现代物流必须在综合考虑物流、经济、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分析现代物流系统的运行机理、发展战略和模式。

现代物流研究趋势

近10多年来,西方物流理论发展很快,并不断地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开创性地提出和研究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如精益物流、绿色物流和逆向物流,把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经济理念带到了物流理论的研究领域。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物流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系统和供应链集成研究、物流战略研究、物流组织研究以及绿色物流、精益物流和逆向物流的研究等方面。

从物流理论的引进,到研究热潮的兴起,国内专家学者和实业界的探索者们对物流理论做出了许多的付出和努力,使物流研究在系统体系、竞争战略、成本分析、供应链及其管理、物流组织、物流形成机理、新物流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随之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需进一步地研究和探索。

物流理论涵盖的内容体系的科学边界、基于流程管理的物流战略、物流组织变革的作用和结果、深入“物流产业”的研究、物流统计口径的统一和评价研究、物流活动规律等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目前仍有必要加大对物流基础理论研究的力度。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使理论研究起到为实践服务的作用,应逐渐将研究重心转到微观物流上,将研究视点从定性转到定量分析上,关注物流研究的新进展,对推动物流理论研究,促进物流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之泰.现代物流学.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1995

第6篇

>> 水产类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食品质量与安全 淮安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贵州省主要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力支持体系分析 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现状与思考 农产品冷链质量安全风险评价研究 基于蜈蚣博弈的非自营冷链物流模式的食品质量的主体合作机制研究 加拿大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对策的探讨 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农产品物流与冷链物流的价值取向 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与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 水产品冷链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 应对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的质量法与质量管理研究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比较与借鉴 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思考与建议 河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祁县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0.12.10.

[7]王寿全.福建省果蔬物流系统构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州大学,2008.

[8]杨芳,李梅芳.中国果蔬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需求趋势研究[J].学理论,2011(22):89-91.

[9]张雪莉,韩茜,张欣,贾立平.河北省鲜活农产品流通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136-3137.

[10][1]陈达.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02:112-114.

[11]赵芳妮.农产品冷链绿色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

[12]王玉侠.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03:80-82+84.

[13]于怀智.山东省冷链物流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4.

[14]王赫男.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15]朱则刚.食品安全质量可靠与冷链物流技术支撑研讨[J]. 粮食问题研究,2016,03:20-27.

第7篇

    论文摘要:物流活动具有悠长的历史,物流活动存在于人类最简单的贸易活动之中。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现代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高效、迅捷是现代物流业最显著的特点。本文阐述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具体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 

 

 

一、物流与现代物流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纽带。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由众多的产业、部门和企业组成的整体,物流通过不断运输各种物质产品,使生产者不断获得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零配件和燃料,促进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有序流动,又不断将产品运送给不同的需求者,使其生产、生活得以正常进行。国民经济也因此得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现代物流业是现代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适应市场竞争及市场协作要求并正在加快发展的新的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部门。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继由挖掘节约原材料的“第一利润源泉”、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第二利润源泉”后的“第三利润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落后的物流业,对应的必定是落后的经济;发达的物流业,必定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就是通过仓储、运输、配送等全面综合管理,令整个物流过程缩短时间及减低成本。因此,提高现代物流管理水平,促进物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将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二、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流产业发展的历史和国际经验表明,物流产业作为新兴的服务部门,已经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相比较而言,我国的物流产业仍然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但在相当一些领域和地区已经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潜力,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物流专业化程度低,影响物流效益。 

当前我国物流运输、仓储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建设以及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还比较缓慢。受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的企业仍然保留着“大二全”、“小而全”的经济组织形式,产、供、销一体化,专业化操作程度较低,直接导致了物流作业过程中的效率低下、成本过高,很难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也很难使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一体化。 

2、物流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低。 

现代物流设施,是物资空间转移和在一定时间内必要停留的载体。虽然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已经有较大的发展和改善,但与我国经济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不足,在仓储、运输、配送各个环节仍然以手工业为主,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物流效率的提高。 

3、物流信息系统现代化发展落后。信息在当代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我国传统物流企业自动化信息程度低,不能优化调度、有效配置、对客户不能提供查询、跟踪等服务。在物流过程中,难以做到在预定时间内送货,并经常出现断货、对客户的响应不及时等问题。从而造成物流组织效率低下,管理水平低,配送成本高,客户满意度差,盈利能力低,严重影响了物流业的整体发展。 

4、物流管理制度不健全,整体物流规划弱。 

我国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物流管理比较分散,政企不分,物流条块分割的现象比较严重,每个部门都自成体系,缺乏整体物流规划,加上大多数物流企业运营方式单一,综合性物流公司很少,使货物仓储、货物运输、货物配送无效作业环节增加,物流速度的降低和物流成本的上升,造成物流环节上的浪费,管理成本加大,因而导致了我国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

5、物流专业人才缺乏,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在物流人才的教育和培养上比较缓慢,市场上符合要求的人才较少,而且层次较低,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由于物流教育和培训的缺乏,能够切实为企业提供有效方案的中高级物流人才较少,制约了物流业的发展。 

 

三、推进现代物流的建议及对策 

 

要推动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必须将物流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资源,既要遵循物流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通过积极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物流管理技术,在我国有关政策和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发展现代物流。 

第一:制定物流发展规划,健全物流管理制度。目前,物流管理上存在的行业、地区分割,权利交叉,给物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障碍,必须由国家综合经济管理部门负责全国性物流产业政策的制定、物流网络的规划和统一布局,推动综合性、跨行业、跨部门的物流法规的制定,使物流业不仅与国家经济建设相协调,而且增强各区域内部环节的协调。同时,要针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和实际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题,以物流服务需求为依托,制定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总体目标。 

第二: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自动化网络化。中心城市、交通枢纽、物流集散和口岸地区大型物流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要充分考虑物流集散通道、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及物流功能设施的综合配套。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兼顾近期需要与长远发展,注重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相结合,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是现代物流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三:通过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不断提高物流发展水平。第三方物流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摆脱了物流的束缚,让企业的精力集中在它的核心业务,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不但可以丰富物流服务方式,而且还可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尽快与国际接轨。 

第四:推进物流的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全球化大生产、大流通、大贸易、大循环的经济格局逐步形成,与世界经济接轨、与国际惯例同步是物流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为此,我国物流的标准需要与国际一致,不能违背国际统一标准,从而促进全球贸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促进世界整体物流管理的现代化。 

第五:构筑绿色物流系统。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代表了现代物流发展与环境的协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政府有关部门还是企业界,都应强化物流管理,共同构筑绿色物流发展的框架。 

第六:注重物流领域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要结合我国物流发展的具体实践,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物流培训方法的基础上,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组织规范化的岗位培训、继续教育,着力培养物流应用型、操作型人才,提高物流队伍整体素质。 

总之,现代物流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物流的形成发展制约现代物流的发展。现代物流的发展要运用先进技术,要与现代经济接轨,注重信息、先进科技的使用。虽然现代物流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蕴含着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潜力,相信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大大改善国民经济运行效率,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健康发展,成为新的效益增长点。 

 

参考文献: 

[1]蒋长兵,王珊珊.国际物流学教程[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8. 

[2]彭志忠,周新平.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 

[3]彭志忠.物流管理学[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4]宋杨.第三方物流模式与运作[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5]高四维,吴刚.现代物流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第8篇

论文引用的内容要按顺序标注,文献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顶格写,然后再写作者著名等,不会写参考文献的不要紧,关注学术参考网就可以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了。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关于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璨.我国中药材物流管理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

[2]蒋小会.S公司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杨海鹰.MD公司冷链物流管理的改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王志珍.物流企业精益物流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5]朱廷军.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6]尹华龙.基于WEB的超市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7]李亚静.供电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8]周永鲁.基于ASP.NET的烟草物流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云南大学,2013.

[9]古奕端.基于RFID的大宗货物物流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10]刘迪迪.水产品批发市场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程传喜.郑州安利物流公司物流管理改进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2]杨娜.东莞市中小制造企业物流管理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董彩芬.S公司基于TOC的生产物流管理改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4]王楠.三菱电机放电加工机售后服务物流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3.

[5]吕悦.大连市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

[6]付浦君.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协同物流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7]杨波.精益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

[8]米宁.基于逆向物流管理的产品回收网络规划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

[9]李引.科技进步与创新对现代物流管理的影响研究[D].渤海大学,2014.

[10]肖莹莹.RFID技术在国内零售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11]师经昊.供应链环境下精益物流管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

[12]谢沛欣.基于SOA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西北大学,2009.

[13]耿明岩.基于供应链的物流管理系统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

[14]姜琼慧.基于B/S模式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7.

[15]陆滢.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

[16]徐华.中国现代物流管理与发达国家差距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17]陶宇.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现状及思考[J].企业经济,2011,01:58-60.

[18]周新韶.企业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15:125-126+128.

物流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骆宏.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J].对外经贸,2012,05:108-110.

[2]贺超,庄玉良.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

中国流通经济,2012,06:30-34.

[3]张安平.汽车企业逆向物流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

[4]周林.中小型制造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四川大学,2005.

[5]王峰.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物流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6]杨爱霞.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业务流程重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6.

[7]刘志学,付国庆,许泽勇.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比较[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S1:126-130.

[8]韦智伟.供应链环境下我国工业企业物流管理模式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9]周海霞.中国海产品物流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

[10]邱均平,宋恩梅.论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管理创新[J].中国软科学,2002,04:108-111.

[11]曾祥云,王强.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内涵与特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2,02:15-17.

[12]曾祥云,王强.试论面向电子商务的第三方物流管理系统设计[J].系统工程,2002,01:60-65.

[13]薄洪光.钢铁行业集成生产物流管理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14]程琦.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构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

[15]王海燕.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J].物流技术,2007,10:34-36+48.

[16]陈达.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02:112-114.

[17]刘俊兰,翟树悦,周裕法,李娅访,韩冬雪.医院物流管理的框架模型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08,07:29-32.

[18]王小莉,李金伴.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探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06:59-62.

第9篇

摘 要 论文根据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分析智慧图书馆高级智慧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建设智慧图书馆云数据中心的关键策略

>> 智慧图书馆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试论图书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图书馆发展中图书验收的流程及问题分析 试论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内涵式发展中的图书馆 浅谈图书馆发展中的思考 浅议发展中的高职图书馆服务 浅谈图书馆的文化在图书馆发展中的若干思考 浅谈现代图书馆在高校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对策 河南省区域高校图书馆联盟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高职高专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公共图书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制约企业医院图书馆发展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订单农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绿色物流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试论中学图书馆的发展策略 试论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及策略 制约基层图书馆服务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因素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 3 ] 李显志,邵波.国内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2013(8):12-17.

[ 4 ] 智慧[EB/OL].[2014-04-29].#fromoutpvid=NT

IxOTUwNDU.

[ 6 ] 广东省文化厅.全国首个智能型流动图书馆在广州图书馆问世[EB/OL].[2011-05-06]..

[11] 刘荣发.福州地区大学城文献提供云平台建设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4(4):9-12.

黄 辉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广东广州,510507。

(收稿日期:2014-05-14 编校:刘勇定)

第10篇

关键词:国际物流 物流专业英语 市场需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17-02

1 《物流专业英语》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动,国际贸易快速发展,国际间经济往来日趋频繁,物流发展国际化程度加深,精通物流业务、熟悉中英商务交流的物流人才越来越受市场青睐。物流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正是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而生,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必修课程,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应该引起企业界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以避免当今物流人才不懂外语、外语人才不精通物流的尴尬局面持续。

2 课程的定位

《物流专业英语》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课程设计的理念是遵循学生的专业认知规律,以认知行业、认识岗位、接受职业理念到养成基本职业素质的逻辑顺序,设计课程内容。它主要介绍物流专业英语方面的内容,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可以了解物流领域的最新信息,掌握物流专业英语词汇,能够进行国际物流单证的填写和录入,能够成为知晓跨国物流运作、物流国际合作的外向型物流管理人才。

在课程内容实施过程中,紧密联系专业实际,使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融工作内容于课程内容,融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于学习过程。旨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的热情,提高其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3 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

物流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体现工学结合,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旨在批培养综合素质强、开放实用型的物流人才。

3.1能力目标

物流专业英语课程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一是能够识别基本的物流专业英语词汇;二是能够阅读英文物流专业资料;三是能够正确填写和录入国际物流单证;四是能够进行日常因为物流业务文书。

3.2知识目标

物流专业英语课程培养学生比较全面的物流专业英语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掌握常用物流专业英语词汇、短语;二是了解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知名国际物流企业的发展历史;三是结合英语基础课程,掌握物流英语常见句式、常见会话;四是掌握国际物流单证的填写方法。

3.3素质目标

物流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的素质目标与培养工学结合、实践能力强专业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在物流专业英语的单元教学中,采取小组制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能力;具备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 具备独立的调查、分析与整理资料能力;能够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

4 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

教材是教师课堂授课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工具,教材质量优劣对教学目标实现和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影响。物流专业英语教材质量对物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选择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专业培养特点的教材,尤为重要[1]。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除了在课堂上选用高职高专类物流专业英语教材,教师还有必要多参阅本科类物流专业英语教材,更系统地形成自己的教学知识脉络。纵观市面上的物流专业英语教材来看,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可以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基础知识篇,介绍物流文化背景、知名物流企业发展史、物流名人、物流商务礼仪;二是专业知识篇,主要是讲授物流英语的专业知识,涉及各类物流活动,如仓储、配送、运输、国际货运、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等内容;三是物流业务篇,内容涉及物流专业所需的业务文件、物流新技术、新动态等。比如在物流信息管理的基础上,探讨电子商务、B2B、B2C等方面的内容,了解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技术发展趋势,ERP系统、MRP系统以及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国际物流、绿色物流、RFID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除了以上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外,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的内容还要有专业文献和科普读物,还需要又文献索引、专业论文、专著节选、技术合同、产品样本等多种形式[2]。

5 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

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文化成绩偏低,英语基础普遍薄弱,而大多高职院校对专业英语的教学往往重视不够,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多的是在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四六级考试,物流专业英语一般是作为专业选修课程,考试方式以考查方式居多,因此该课程的教学一度陷入比较尴尬的境地。而在教学中的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维护问题也存在不少问题,很多专业英语的教学由公共基础课部的英语教师来承担,但这些老师缺乏专业的基本理论与知识,针对专业性强的内容比如物流业务篇等章节,英语教师仅仅能从英语文字、语法结构的角度给学生讲解,而无法结合物流专业特色作更深刻、更客观形象的分析。而物流专业老师虽懂专业知识,但是缺乏英语语言教学的经验,同时也很少有机会开展教学探讨和交流,因此担任物流专业英语的教学工作也困难不少。

改进措施:(1)选用适合高职物流专业的物流专业英语教材,内容深入浅出,最好有电子光盘等有声教学辅助课件,既方便教师备课,又有助与学生们课后强化知识点,查漏补缺;(2)授课老师将物流专业英语知识与英语等级考试的知识巧妙地融合讲解,加大知识练习强度,定期考核学生的物流词汇搭配、物流术语等知识掌握程度[3];(3)组建成熟的专业英语教学团队,鼓励教师们多参加专业实践,培训交流活动,将专业教学与物流专业英语教学有效结合,提高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与包容性。

参考文献:

[1]段凤华.物流专业英语教材选择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2(2):56.

[2]王成林等.物流专业英语教学研究[J].中国市场,2007(49):124.

第11篇

论文摘要: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矿山企业有必要运用价值链管理思想和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念,构建自己的“绿色价值链”模型。本文就构建我国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进行探讨,提出在应用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其相应的对策建议。

矿山企业是直接从事矿产勘查开发、为国家提供矿物能源和矿物原材料的生产单位仁。我国矿山企业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是我国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然而,由于高强度的勘探开采,矿产资源接近枯竭、生态破坏严重,管理滞后、忽视环境保护,国际间绿色贸易壁垒在逐步扩大等原因,我国矿山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1绿色价值链的一般模型

价值链首先由迈克尔·波特在其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将其定义为“从原材料的选取到最终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价值创造的活动过程”。绿色价值链则是将环境这一新的价值层面合并进传统的价值链中,致力于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度和资源消耗度,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在以原材料供应者为起点,以消费者为终点的主要原料的流通过程中,废弃物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直接处理,即没有实用价值的产品被分解,分解后的再利用材料将重新回到价值链中;一种是间接处理,即采用化学的(如焚烧)和生物转化的方法产生再生材料,剩余的部分被运走填埋,进一步转化为无害的或可再利用的原料C27。

2我国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的构建思路

2.1模型构建的背景

我国矿山企业一方面要消耗人类有限的矿产资源,在矿产品的采掘、开采、生产等环节,开发过度、浪费严重;另一方面,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主要是废水、废气、废渣“三废”的排放。以河南省安阳市为例[3},矿山企业每年排放的瓦斯等废弃物约2000万TT13,其造成的污染是CO:的7倍,是煤矿区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铁矿开采过程中疏排的矿坑(井)水,选、冶废水及尾矿池水等含有大量有害元素,严重污染和破坏了矿山环境。

据亚化咨询统计数据显示川,2008年下半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原油价格和下游需求大幅度下降,矿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以华东市场为例,甲醇从最高点的4500元八下跌到1800元//t,二甲醚从6700元八下跌到了3400元//t,电石法PVC从8800元/t下跌到了5000元/t。但与此同时,金融危机造成中国矿业的衰退,也迫使矿山企业开始进行整合重组,实现行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矿山企业整合重组的契机,进行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的构建和运用,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赢得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

2.2模型构建的目标

与一般工业企业不同,我国矿山企业具有其特性:依托地质勘查工作,对天然的矿产资源进行开采;多地处荒凉偏僻地区,地理位置条件差;地下采矿不可避免地破坏地表、岩层结构、地下水循环系统等;在矿产品生产过程中,尤其是中后期环节,产生的大量废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远大于一般工业企业等等。考虑我国矿山企业的上述特点,本文所构建的绿色价值链模型,致力于达到以下目标:c1)适应发展循环经济和矿山企业“走出国门”的要求

2009年1月1日,我国施行了《循环经济促进法》,确定了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地位,要求矿山企业走节约、清洁生产、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绿色价值链顺应着这一战略要求,有助于我国矿山企业更好地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又可以整合提高我国矿业的集中度,使我国矿山企业能更好地“走出国门”。

(2)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构建我国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就是在价值链每个环节上都将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协调优化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3)形成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绿色生态工业网络

绿色价值链更强调的是企业间或产业间环境效益的平衡。将我国矿业价值链上的同一水平上的各类,企业集中在一个生态工业园区内,充分考虑企业之间的影响,有利于通过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形成循环的绿色生态工业网络。

结合我国矿山企业的特性及目前发展的现状,本着构建模型的上述目标,为赢得竞争优势,我国矿山企业必须运用价值链管理思想和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念,构建自己的“绿色价值链”模型。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是将“绿色”和“环境意识”融人整个价值链过程,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问题,通过地质勘探、矿山的采掘和选矿、冶炼生产、精深加工、营销、运输、消费到废弃物的处理、矿产品的回收处理整个矿产品生命周期的一系列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目标。

2.3模型的内容

构建我国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模型,沿用了绿色价值链一般模型的基本思路,即价值链上各个基本活动环节进行动态闭环流程,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废弃物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并结合我国矿山企业的特点,进行了改进。

(1)形成矿产品流的闭环循环模式

我国矿山企业绿色价值链,由绿色设计、绿色采矿、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物流、绿色消费、绿色处理等基本活动环节构成。从矿产资源地质勘探开始,经过矿山的采掘和选矿、冶炼生产、精深加工的生产环节,最后通过营销环节将矿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连成一个整体的正向矿产品流。此外,客户使用产品报废后,进行回收处理,物流从回收处理商逆向回转到采矿等生产环节,形成逆向回收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在价值链上,通过正逆向转换而实现绿色价值最大化。

<2)增加尾矿的处理和利用环节

我国尾矿种类繁多,资源量大,主要是采矿中的废石、选矿中的尾砂、冶炼中的烧结渣、浸出渣,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液态和气态物质,大量堆存的尾矿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模型中增加的尾矿处理和利用环节,旨在对矿业废渣进行二次资源开发。在行业内,或在某一区域范围,将矿业废渣可回收部分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充填采空区、覆土造田、植被绿化及用作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等方面,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采选成本,增加企业收入。

(3)贯彻循环经济的“5R原则”

整个矿产品价值增值过程中,贯彻“循环经济5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再思考(Rethink)、再替代(Repair)。我国矿山企业从地质勘探和采掘选矿设计开始,在源头上就要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而不仅仅是靠事后的补救和回收。例如,使矿区开采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同时也改善井巷工作环境;加大对矿井水的处理和循环利用,提高井下排水及生活污水的复用率。

3我国矿山企业应用绿色价值链模型的可能障碍

3.1人才储备和技术创新落后

绿色价值链模型是一种以环境为导向的企业综合创新,这种现代模型的构建是以人才和高新技术作为保障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矿山企业普遍存在人才短缺、人才储备不足、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滞后等现象。行业人才告急统计表明[5],目前国有煤矿中,大专以上程度的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左右,而在发达国家,这个数字在60%以上。在全国近40个年产500万t以上的大中型煤炭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不足2000人。这种现象可能导致在应用该模型过程中的诸多不适应,如对如何进行高效的绿色价值链管理,缺乏系统规划、制度保障及一些必要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思路,会使得绿色价值链模型的构建,仅仅成为一种难以实现和发挥其效应的主观愿望。

3.2产业绿色价值链分析不足

应用矿山企业的内部绿色价值链模型,需要分析材料、设备的供应、矿井通风、供电、运输、采掘、回采、排水、设备维护保养等业务单元,关注各业务单元间的关系及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加增值性作业和环保性作业。许多企业往往局限于价值链系统内部研究绿色经营的科学性,只是从矿区内部考虑各因素对循环经济的影响,未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产业生态网络的高效运作。企业内部绿色价值链只注重企业内部成员,而产业价值链更注重的是企业间的激励效益。

3.3逆向回收流的投入产出难以量化

与传统价值链相比,绿色价值链模型增加了回收商的支持,通过回收处理,实现绿色价值链的“闭环”动态流程。回收处理成本是报废产品的收集、运输、拆卸、再造、再生、填埋等的费用支出[6j。由于废弃后的回收处理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较大,许多矿山企业往往忽视了回收商角色的关键作用,缺乏回收处理系统或回收处理力度不够。逆向回收流的目标是改善企业社会形象、提升企业信誉和绿色竞争力,但要完成逆向回收流,会有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人,逆向回收流的投人产出很难量化。

3.4绿色价值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欠缺

传统的绩效评价指标常常用来评价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这些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包括生产效率、经济性能、技术性能等。当引人绿色概念后,如果仍沿用这些指标来评价,就忽略了对环境影响因素的考虑,难以反映绿色价值链模型下,我国矿山企业的整体绩效水平。绿色价值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必要对以往的绩效评价进行修正,加人环境影响因素、资源、能源的损耗度,以及消费者对矿产品绿色价值的认同度。

4我国矿山企业应用绿色价值链模型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模型应用中存在的可能障碍,我国矿山企业基于绿色价值链模型实施有效管理,需要从政府、市场、企业自身三个层面开展:

4.1加强我国矿山企业环保的专业立法和执法力度超级秘书网

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如2002年我国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并在辽宁和贵阳等省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2006年了《2006年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报告》,2007年1月了《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9年1月1日施行了《循环经济促进法》。我国已确立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矿山企业之间也都认识到绿色经营理念的战略价值。为了达到上述要求,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对矿山企业的资源开发、尾矿处理与利用问题、生态保护等问题进行专门立法;二是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考核责任制,完善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三是加大对矿产资源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我国矿山企业的法律意识;四是健全监督制度,强化新闻媒体、社会机构的作用。

4.2建立我国矿山产业市场机制的生态工业网络

以市场为导向,从区域总体出发,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广义的企业间或产业间的生态工业网络。各矿山企业或各产业内部,采用废弃物交换、清洁生产、产品结构调整等手段,把一个企业生产的副产品或废弃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人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资源多极利用,使区域总体资源优化配置,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

第12篇

“创业不能太好高骛远,不能只考虑要打造行业大平台、大系统、大数据……虽然这些很高大上,但大学生手里资金、技术支持,眼界都不足以支撑走得更远。所以,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做起,由小到大,创业路才能走得更顺畅。”郭晓凡告诉记者。

脚踏实地打造公益项目

“双11”刚落幕,不少“剁手族”拿到了心仪的网购物品,但也留下了海量的快递包装垃圾。据国家邮政局预测,2016 年我国将产生 300 亿个快递包裹,到 2018 年将达 500 亿个包裹。巨大快递量产生了以纸箱为主的包装垃圾,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同时,阿里研究院所的《校园快递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校园快递的包裹数量占到了快递业包裹总数的 6%,高校大学生人均年收快递达 16 个,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作为数字消费的中坚力量,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年轻人有着极高网购消费频率,使得众多快递企业纷纷在高校内设立自提点或校园站点,大学校园也成为了快递包裹的聚集地。但在校园快递欣欣向荣的同时,大量废弃快递包装也随之产生,其中绝大部分变为生活垃圾,侵蚀着校园环境。

截至目前,尚无有关纸箱回收的政策公布执行,在行业层面也缺少有计划、成规模的回收方案。但随着《推进快递业绿色包装工作实施方案》的提出,快递纸箱回收也开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基于此,通过郭晓凡对市场的调研和组建创业团队,基于开放式平台的快递纸箱回收系统项目于2015年10月启动。记者获悉,该项目在搭建成熟化、专业化团队后,已经完成了前期调研、平台开发及测试。团队目前正在与京东、菜鸟旗下的校园自提点进行沟通合作。随着软件系统与硬件设备的完善,团队也将在成都高校进行试点推广。并且,在纸箱回收、绿色物流、平台搭建等方面,该项目已获得来自集托网、成都英赛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的技术支持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近十万元人民币。

谈及创业初衷,郭晓凡告诉记者,他大学本身研修交通运输专业,在大三“双11”时在学校快递点兼职。“在发放快递时发现很多人把快递拆开后,就直接将外包装扔掉了,但这些包装盒都是完好,可以再次利用。”郭晓凡说道。“基于这个想法,我们参加一个节能减排大赛,然后去成都联想基地进行调研时发现很多人也认为包装盒可以再次利用,但是企业工作重心不在这,也不关注这件事情。待我考到研究生后,又进行了一次关于在校大学生、快递公司对于快递纸箱回收利用看法的调研,其结果是超过90%的学生赞成纸箱的回收,快递公司也同样愿意用二次回收的纸箱来节省成本。此时,我感觉建立回收平台的学术研究可以往创业上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位90后创业者较之其他创业者相比多了几分脚踏实地,并且在团队组建上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郭晓凡不与同校同专业学生“共舞”,其创业团队是由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并且郭晓凡告诉记者,团队组建起来“很费劲”,都是通过一层一层人脉才挖掘出来。

当记者问及既然组建团队那么困难,为何不找身边同学合伙创业时,郭晓凡告诉记者,一个团队如果是同一个专业同一个学校,思维就会被限定,而如果找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合伙人,每个人都能从自身专业的角度提出问题。“多角度考虑问题会更全面,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走出大学象牙塔

据郭晓凡透露,他创业的初衷除了要打造一个公益项目,想将环保、绿色理念推广出去外,对于自身来说,他希望通过创业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学术研究转化为社会实践,在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同时,走出大学生与社会脱轨的象牙塔。

对于项目一年来的发展情况,郭晓凡用“喜忧参半”来概括。

喜的是,郭晓凡最初建立这个平台并未想过获得盈利,但随着有学经济的同学加入团队后进行运营成本计算时发现,他们这个平台也有很大的盈利性。

“虽然一个纸箱利润空间很小,但如果说我们平台能占到市场上的1%,一个纸箱赚几分钱,那么在不亏损的同时,还能有少部分盈利。如果能占到10%,积少成多,盈利空间就更为可观。”郭晓凡如是说。

忧的是,营销方案有待推敲。郭晓凡告诉记者,他们在回收快递纸箱过程中发现,部分同学认为一个纸箱回收就是几分钱的事情,并不愿意去“找麻烦”。“那么,我们能想到一个让同学更省事将纸箱交给我们回收的营销方案是目前遇到最大的瓶颈。”

“并且,在创业中合伙人想法不同,也让我们下一步工作产生了分歧。”郭晓凡说。

但这并未削减他的创业意志。在郭晓凡看来,创业过程中重在学习和交流。

“我原来一直以为创业就与写个学术论文一样简单,但真正实践中发现,创业中事无巨细。”郭晓凡表示,也许这也是创业乐趣所在,能够接触到方方面面。

郭晓凡认为他们的另一优势是大家都是研究生,在知识理论方面没有任何问题。并且学校提供的创业基地,举办的创业讲座也给予他们很大帮助。“例如,当初创业时候只是从学术角度考虑项目有没有可行性,但经过学校创业导师引导后发现,创业并非只打造一个酷炫产品就可行,而是要‘以人为本’,了解客户的需求点是什么,并以这个为出发点进行相关的工作。”郭晓凡说道,“开始我们平台比较花哨,后来经过我们多次调研,尽可能以简便形式呈现,使客户一步化完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