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疗保健论文

医疗保健论文

时间:2023-05-05 17:03: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疗保健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疗保健论文

第1篇

医改法案为患者节约处方药开支

自可负担医疗法案(ACA)颁布以来,美国超过500万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在处方药开支上实现了37亿美元的节约。根据医疗保险和医疗援助服务中心的数据,2012年前5个月,医疗保险计划的70多万人在处方药的“甜面包圈”上共节约了4.5亿美元。

所谓 “甜面包圈”是指医疗保险计划在处方药的实际支付过程中可能出现某个支付区间需要全额自掏腰包。可负担医疗法案对加强医疗保险计划有非常有益的影响,医疗保险计划的参保人需要自己付费的比例越来越低。专家表示,到大约2020年,“甜面包圈”可能会被全部覆盖。此外,医改法案还规定了很多重要的有益条款,比如每年的免费体检和慢性病筛查等免费的疾病预防服务。

新算法预测基因与药物相互作用

近期,美国西奈山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项新的计算方法,可以使科学家更简单的对基因、药物靶点进行识别和重点排序。此外,该方法还有助于对市场上已有药物进行重新定位。新算法还将帮助科学家识别出那些可以进行合作的研究伙伴。据悉,使用这一新算法,西奈山医学院药理学和系统治疗学的研究人员已经创建了15种不同类型的基因—基因网络,并还发现了药物和副作用之间的新型联系,并基于此前发表的论文将西奈山的研究人员进行连接,建立了一个合作网络。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算法简化了从数据建立网络的过程,一旦多维度的复杂数据被转换为网络,就可以更好的理解数据,发现数据间新的有意义的重要联系。

手机筛查工具协助贫血症检测

近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学生开发了一款名为HemoGlobe的新型手机筛查工具,将社区卫生保健工作者已有的手机转换为一套“无针刺”的贫血检测和报告系统,为发展中国家的妇女贫血症检查提供一套非侵害性的方案。据悉,将设备的传感器置于受试者的指尖时,设备可以发出不同波长的光透过皮肤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水平进行测量。社区卫生保健工作者可以在手机屏幕上快速的获得以颜色标识的检测结果,提示轻度、中度和重度贫血状况。此外,每次检测结束,手机还将向中心服务器发送一条检查结果摘要,利用这些数据可以生成贫血症流行状况的实时地图。

儿童医疗保健支出高于成人

医疗照护成本研究所(HCCI)的一项最新报告表明,2007年~2010年,儿童的医疗保健费用增长要快于成年人。支出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各类商品和服务成本的增加。报告指出,尽管参加商业保险的儿童数量较少、昂贵健康保险服务的比例降低,但儿童医疗保健消费水平仍在增长。这是首份以参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儿童为对象的医疗保健服务研究报告,其内容包括该服务在消费、价格和使用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发现,2007年~2010年,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增长幅度要超过儿童卫生保健费用的增长幅度,并且超过了同期的通货膨胀率。2010年,儿童卫生保健人均花费增长到2123美元。据观测,出诊费用方面的支出增长最快,4年平均增长34.4%,达到同期通货膨胀率的6倍。

第2篇

【关键词】2型糖尿病;SF-36量表;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27-02

近10年来由于广州市番禺农村地区生活条件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日渐增多。但受文化程度、健康意识及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影响,农村糖尿病患者对自身患病状况及如何治疗疾病的认识还很低,久病可引起全身多个系统损害,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并且给其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分析影响番禺农村地区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遗传因素等,旨在了解该地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帮助,并且为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针对性干预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

1 对象

收集2011年5月--2012年2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农村户籍的2型糖尿病患者163例。均按1999年WHO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予以确诊。排除①恶性肿瘤患者;②神志模糊、神经系统疾病和精神病患者;③合并严重器官病变患者;④合并严重感染者;⑤妊娠的糖尿病患者

2 方法

2.1 调查内容

①问卷调查:患者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与婚姻状况以及家庭遗传史);与疾病有关的因素(发病年龄、病程、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数量和治疗方法);治疗依从性(血糖控制情况、饮食控制情况、运动、吸烟、饮酒、接受健康教育);家庭和环境支持情况(家庭关怀,社会关怀,医疗保健,经济收入等)

②生命质量测量与评价:采用SF一36量表对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该量表属于通用量表,王文绢等评价了其效度、敏感性和可行性认为SF一36适合中国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测量应用[1]。SF一36包括8个维度:躯体健康(PF)、社会功能(SF)、躯体角色功能(RP)、躯体疼痛(BP)、心理健康(MH)、情绪角色功能(RE)、精力(V)、总体健康(GH),每个维度包含2-10个条目,共36个条目。按照SF一36量表制定者的评分标准对所有调查对象的8个维度进行评分,各维度转换得分=[(实际评分-最低可能评分)/一般平均可能评分]*100,分值越低,说明该维度损伤越严重。

2.2 统计学方法:所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分析内容包括一般性统计描述、相关分析及逐步回归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l3.0统计分析软件,以P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的描述,

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0-75岁,平均年龄(53.1±9.5)岁,男性78人(47.9 %),女性85人(52.1 %),患者以中小学文化程度居多约占(78.0 %),文盲 24人(14.7%)。婚姻状况 :已婚 137人(84.0 %) ,丧偶 (包括离婚 ) 26人(16.0 %) 。医疗保健形式绝大多数为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47人(90.1%);家庭人均收入每月500元~ 6 000元,病程:~5年78人(47.8%),5-10年69人(42.3%),≥10年16人(9.8%),其中56人(34.4 %)患者接受过糖尿病相关教育;32人(19.6%)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无并发症8l人(49.7%),有1~ 2种并发症55人(33.7%),有3种及以上并发症27人(16.6%)。治疗方式:1-2种药物25人(15.3%),3种以上药物73人(44.8%),只使用胰岛素22人(13.5%),药物联合胰岛素43人(26.4%).

3.2 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评价 患者生命质量综合评分482.8分,糖尿病对患者生命质量损伤的严重程度依次为总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精力、躯体疼痛、躯体健康和社会功能。(见表1)

3.3 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方式与婚姻状况、发病年龄、病程、糖尿病并发症的种类、数量和治疗方法、血糖控制情况、饮食控制情况、运动、吸烟、饮酒、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经济收入等等与各维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文化程度与躯体健康(r=0.106);家庭月人均收入与总体健康(r=0.145);居住方式与社会功能(r=0.133);运动与心理健康(r=0.120)和精力(r=0.108);吸烟与躯体健康(r= -0.178);医疗保健与情绪角色功能(r=0.103)和总体健康(r=0.199);并发症与躯体健康(r= -0.136)、躯体疼痛(r=0.144)和心理健康(r= -0.105);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r=0.137)和总体健康(r=0.131)相关有显著性(P

3.4 将相关因素文化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居住方式、运动、吸烟、医疗保健、并发症和健康教育为自变量,总评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对生命质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为并发症、医疗保健、健康教育。(见表2)

4 结论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糖尿病的治疗目的不仅要控制血糖水平,而且更要防治并发症、缓解疾病的症状、帮助患者心理适应及改善生活质量[2]。番禺农村地区糖尿病的患病率随着生活改善而逐渐升高,但农村居民文化程度及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相对滞后。这一矛盾导致农村糖尿病患者的疾病认知度、治疗率、预后及生命质量明显低于城市患者。

本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居住方式、运动、吸烟、医疗保健、并发症和健康教育8个因素对番禺农村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有直接影响。其中并发症、医疗保健、健康教育是影响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糖尿病合并并发症与患者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躯体疼痛有关,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同样,Huang [3]的研究结果发现并随着发症的加剧患者生命质量呈现下降趋势,终末期并发症给患者生命质量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益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本研究显示强化糖尿病健康教育,获得糖尿病知识对患者有积极的影响,它改善患者心理健康、总体健康维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这与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4] [5]。因此,加大社区卫生服务力度,以乡镇为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多让患者交流治疗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改变患者的态度及不良行为,同时在社会上加大糖尿病知识的宣传,以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关怀。此外,本文结果还显示家庭收人和支付医疗费用的能力也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医疗保障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目前番禺地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保障水平不足,应加大政府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支持力度,

总之,影响广州市番禺农村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通过规范农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强化糖尿病健康教育,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最终能让更多农村糖尿病患者更好实现其社会功能,并且大大减少家庭及社会医疗经费的支出,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文绢,施侣元,王克安. 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患者生命质量评价[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1):26-29.

[2] Bradley C,Speight J.Patient perceptions of diabetes and diabetes therapy:assessing quality of life[J].Diabetes Metab Res Rev,2002,18(3):864-869.

[3] Huang ES, Brown SE, Ewigman BG. Patient perceptions of quality of life with diabetes-related complications and treatments [J].Diabetes Care. 2007 ,30(10):2478-83。

第3篇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体制改革 农村公共卫生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3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农村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进行,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提高农村公共医疗服务水平[1],本文就总结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和农村公共卫生的现状,分析体制改革对农村公共卫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更好的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和提高农村公共卫生的水平。

1 农村公共卫生的基本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占有很大的比重,农民的卫生保健仍然很重要,农村公共卫生保健需要重视。近年来党和政府针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广大农民劳动者受益,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平均寿命期望值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民身体好,就能较好的投身于新农村建设,从而达到保护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村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农村稳定[2]。可见,农村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现状

目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以及更好的适应国家政策有关提高农村医疗水平的需求,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由于各县市的具体情况差异,各个县市的的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改革存在差异。但是基本上符合医疗管理、监督及服务职能的改变,发展社区服务;网络化管理的应用和以医养医,减轻患者看病负担等三个方面[3]。县卫生局与乡镇医院共同管理、监督当地的卫生服务体系,同时改变医疗理念,以服务性医疗的方式开展农村医疗工作,此外目前乡镇卫生院基本能拥有自己的法人权利和成为单位的主人,避免了以前什么事情都得从县卫生局批准等,县卫生局将权利下放到乡镇卫生院,同时也提供便利和政策指示,指导乡镇卫生院的发展,这既起到监督的作用,又给乡镇卫生院自由发展的空间,利于农村公共卫生的建设。

3 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对农村公共卫生的影响

3.1 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对象是广大农民,同时我国提出的卫生工作方针是预防为主,公民健康和公共卫生是公共品,政府的责任是构建保障公民健康的公共卫生服务机制;现代公共卫生服务和治理机制是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走政府主导和社会治理结合的道路。这样的政策改变以往的全面牵制的方式,给乡镇卫生院以加大发展空间,利于乡镇卫生院的发展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建设[4]。但是也存在着些影响。

3.2 管理和监督体制不到位,阻碍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功能发挥。

由于改革的进行,部分单位的变迁和重组,导致管理体制的整合需要时间,短时间内得不到优化的配置,这阻碍了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建立和功能发挥。

3.3 农民和院法定代表人认识的偏差导致对体制改革的认识不够。

农民来医院主要是看病,而对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承包或私有化等现象一般很少考虑,在体制改革后他们担心的主要是费用的变更情况,此外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后,经营方式的改变和经济效益的驱使,使得院的法定代表人以经营理念为中心,而忽略了农村公共卫生建设。

3.4 体制改革后,各部门制约机制和重视程度不够。

体制改革后,由于权力分数到各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在进行管理时可能存在双重管理模式的缺陷,同时由于预防为主的思想,加之农村可以说是防保的边缘地段,因此有些负责任则认为从事乡村防保工作的人可以使非专业人员,从而导致从业人员技术不过硬,影响农村公共卫生的建设,虽然这些缺陷都能经过以后的实践来改进,但是对农村公共卫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因为他们是政策的宣传者和倡导者。

3.5 国家投入的农村公共卫生补助存在被挪用现象。

体制改革需要经费,国家给经费以促进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改革,然而在对于在改革过程中所得到的经费有可能被医院挪用,来作为养老金或补偿费等。

3.6 医疗费用给农村公共卫生的发展带来的难题。

目前乡镇卫生院经过改革后,医疗服务水平提高,引进先进设备也增加,医疗费用也跟着提高,这加重的农民看病的负担,同时也淡化了预防保健为主的服务,阻碍了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4 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对农村公共卫生影响的对策

4.1 加强管理监督,尽快明确功能定位。

深入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改革,仍然需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在体制改革过程中需按照《关于农村卫生机构改革和管理的意见》,将乡镇卫生院的人员、业务及财产管理划到县级行政部门,而预防保健等方面等由县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局管理,统一管理以克服双重管理模式。

4.2 宣传体制改革,加强思想指导,促进农民的保健意识。

体制改革的进行需要在农民的眼皮底下进行,需要加大宣传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改革的原因、目的和改革后的费用情况,同时禁止对乡镇卫生院采用承包或私有化的方式,加大农村公共卫生的资金补助,尽量用补助更多的部分购买医疗设备,利于农村公共卫生预防为主的建设。

4.3 加强防保人员的素质,提高服务质量。

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参与防保的人员素质需要提高,并非人人都能胜任。防保人员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有医学背景,包括对流行病学、统计学、心理学、人口学等都要有了解。唯有这样才能较好的提高农村公共卫生的服务质量。

5 小结

农村公共卫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乡镇卫生院的体制改革能较大程度上促进农村公共卫生的发展,提高农村医疗水平,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会给农村公共卫生带来不利的影响,改革是把双刃剑,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革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参考文献

[1] 陈铭琪.乡镇卫生院体制改革探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88-90

[2] 赵杰.邓名然.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公共卫生体制改革[J],医药论坛杂志,2008.02;29(4):109-112

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医疗保险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对于如何解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医疗保障,如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医疗保健制度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种对策和方案纷纭迭出。其中,最引人注目和让人称道的当属合作医疗保障了。作为我国农村卫生工作基本制度之一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是在各级政府支持下,按照参加者自愿和互助共济的原则组织起来、为农村社区人群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一种医疗保健制度。[1]

合作医疗,是中国农村社会通过集体和个人集资,用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低费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互助互济制度,它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有特色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2]。它是以农村居民为保障对象以群众自愿为原则以集体经济为基础以全方位服务为内容。

新型农村医疗保种制度是在2003年进行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的,到2010年逐步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推广实施使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3]该村根据本村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对策,解决了村民们看病难的局面。下面就是该村的相关情况。

一、戴汇镇童村的基本状况

(一)人口众多

该村人口众多,再加上受拆乡并镇政策的影响,该村与另一个村合并,如此一来,村民的数量明显增多,而卫生院的数量却没有增加,几千户人家共用两个卫生院,从而使村卫生院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

(二)医疗费用较高

这两个卫生院都分别属于私人所有,虽然政府会定期检查其卫生状况,但是政府管不了其医药的价格。毕竟是私人所有,在利益的驱使下,医药价格业就显得不那么便宜了。

(三)就医难

该村仅有的两个卫生院却分别主治外科和内科,所以村民们得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去不同的卫生院。如果有人不知道自己换了何种病,那么有可能他得跑完两个地方才能找到能够住址自己的医生。这样一来就造成了人们就医很困难的局面。免费论文。

(四)经济水平不高

就该村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大多数人以在外地打工挣钱来养家为主,留在家里的农民大多以种田为生,而且村里面的副产业几乎没有,就最近一两年有人办起了养鸡场吸引了一些人回村就业。但是,村里大多数还是以外出务工为主,经济水平平均来说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而且,外出务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留在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居多,而这两类人就医的频率也较高。但是这两类人更不舍得把钱花在就医这方面。

(五)需要照顾的孤寡老人较多

他们无儿无女,生活的十分艰苦。他们大多以政府的补贴为生,而这种补贴也仅仅只能维持其温饱问题,他们根本就不能花更多的钱在就医方面,即使是感冒,发烧等病情他们也都会强忍着,认为挺一挺就过去了。免费论文。这种情况也是造成农村医疗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戴汇镇童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践的境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 戴汇镇童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践的境况

针对以上情况,村委会采取了相关措施来解决村民们这种就医难的局面。村委会决定申请将原本两个私人所有的卫生院收归政府所有,而且将两所卫生院规划在一起,由政府统一管理。给予该两个户主相应的补偿措施,并且聘用他们为新医院的主治医师,给予他们一定的工资待遇。这样一来,方便了村民们就医的程序也减轻了高额的医疗费用。(私人所有诊所的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针对那些村民没钱治病或者担心费用太高的情况,村委会决定全面贯彻实施合作医疗保障制度,也就是采取“按服务付费”的后付制,村民先看病,然后凭病历和发票到合作医疗管理机构报销。免费论文。

具体而言就是,村民可以拿着在卫生院就医的发票单定期向政府申请“报销”百分之几十的医疗费用,不同的生活水平人家可以“报销”不同百分比的医疗费用。通常情况有以下几种“报销”百分比:65%、75%、85% 。如此一来,就大大减轻了村民们的就医负担以及生活负担,对提高村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也起了不小的积极作用。

(二)戴汇镇童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农民的缴费能力有限与支付意愿不强。

因为政府和集体对合作医疗投入少,缺乏吸引力,难以对农民起到引导作用。医疗机构的等级性和交通的便利使农民的医疗选择有较多的自由,也是他们意愿不强的原因之一。再就是农村经济发展减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农民剩余较少和缴费能力低下。[4]

由于受知识水平、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考虑到风险的原因,村民们大多不愿意接受这种先支出后获益的政策。在这一问题上我个人认为村委会,甚至是政府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解除村民们心中的疑惑。

此外,村民们仍然需要自己先掏钱就医然后才能获得政府补贴,对于那些没钱治病的人来说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因此还需更进一步的努力全面提高村民的就医情况,使其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2.满意度较低且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人们医疗费用报销的多少是有农民自己决定的,由于农合制度的原因,有不同比例的报销政策。村民们交给政府关于医疗费用的钱越多那么他们所获得的报销比例也就越大。这样一来,那些贫穷的人所获得的政府补贴就越少,而那些稍微富裕一点的人就会获得的越多,这样显得似乎很不公平,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们就医难的局面。

此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而常见病和多发病通常涉及更多的社会成员,一些大病涉及的人员数量较少,致使受益面窄,部分农民患的虽然是常见病、慢性病等可仍旧花费很大,却可能因为不属于大病范围,无法得到高额报销,所以虽然得到了新农村合作医疗医药费报销,但由于花费巨额医药费,家庭仍旧十分贫困。这对不同的参保个体来说是不公平的。[5]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发挥领导作用

在全面落实和贯彻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同时,我们要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对于该村而言,应当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利用村民自治的优势以及村民们对其的依赖,努力起带头作用,鼓励和支持村民们不断参加到农合制度中去,努力帮助其解决疑问。

(二)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统一规划

在该村中,村民的只是水平和意识水平并不是很高,他们对农合制度也不甚了解,因此,村委会应当加大宣传力度,极力做好宣传力度,是村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解开心中的疑问,使其毫无顾忌的、积极地加入到贯彻这一制度的伟大实践中去,使其不断地为村民们谋福利。

(三)加大投入缓解贫富差距

以上已经说明了该村中存在的不公平以及贫富差距现象,所以加大政府投入显得十分迫切。比如说提高那些无保户的福利待遇,给予他们更多的福利支持;还能适当调整农合制度的报销比例,给予那些贫困的人优厚 一点的待遇;除此之外,还可以努力提供一些工作岗位,让那些需要工作的人或者是贫困的人获得经济来源,拥有生活保障。

另一方面,应当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尽力减少村民们的医疗投入,比如说合理的调整医药价格。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加大对卫生服务质量的改善,让其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素质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该村存在的问题,我们还是脱离不了发展经济。所以,应当加大对村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其素质,使其更有资本去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参考文献:

[1] 宋士云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7 .(3): 60-66.

[2]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998,08.

[3]方忠敬.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若干思考. 2009,4.

[4]宋士云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7 .(3): 75.

[5]王中政. 知识经济,论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共平性, 2008(08).

第5篇

关键词 老年人 需求 辅助医疗产品 可用性 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自我保健观念也日益增强。医疗产品由起初的医疗机构开始进入各个家庭,使用者也由专业医疗、医护工作人员逐渐转变为普通百姓,医疗产品褪去原有复杂冰冷的特点,逐渐家用化。国外研究家庭医疗产品的最高水平――家庭医疗保健工程,即在医疗产业中,让医疗和保健进入居民家庭的系列工程,简而言之就是把医疗产品逐步家电化的过程,使每个家庭像拥有家电一样拥有医疗产品。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将此列为卫生保健计划的重要部分,予以高度重视。

我国家用医疗产品经过多年努力,已经获得初步阶段性进步,建立起集科研开发、工业生产和质量管理一体的初步发展体系,拥有自己的品牌产业,并有专门人员投身于我国家用医疗产品初步研究与探索中,不断更新我国产品的创新程度。同时一些国际医疗产品企业在我国建立其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虽对我国产品构成技术、品牌等威胁,却从侧面促使了我国家用医疗产品的不断更新发展,家用医疗产品己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在HHCE方面,我国近年来也有较大的进步,部分国内知名大学和相关研究单位已经开始此方面的研究,一些研究成果相继应用于临床。

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国家对家庭医疗保健工程的重视,我国家用医疗产品势必将会获得更好、更快地发展,不断推进医疗产品家用化,为老年家庭晚年生活增添一份安全、舒适的保障。

1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资料查询法、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法。

(1)调查表内容。调查表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调研受访者的基本状况, 比如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月收入状况等;二为调研受访者家中是否具有辅助医疗产品及其使用情况、购买因素等;三是调研受访者对现有家用辅助医疗产品的满意度、最新期待等。

(2)受访对象的选择。受访对象200名(男女各100名,男性年龄为60岁以上, 女性年龄为55岁以上)。

(3)样本采集地域划分。调研时间为2014年11月,调查地点设在天津市西青区华苑地区,以小区居民为主。

(4)问卷回收情况。问卷发放200份,回收191份。有效回收率为95.5%。

2调研结果分析

2.1家用医疗产品普及情况

调研数据显示,约有93%的受访者家中拥有至少一件辅助医疗产品,充分说明了辅助医疗产品在天津市老年群体中己经有了相当普及的市场,逐渐成为家庭的必需品。同时也可以看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衰退,对辅助医疗产品的需求逐步增大,说明辅助医疗产品的老年市场拥有巨大潜力。

2.2家用医疗产品的使用情况

调研数据显示,一般受访者的家用医疗产品使用率都低于每月一次,35%的受访者的使用频率在一周以内,仅有不到10%的用户坚持每天使用。并有部分用户只是在不舒服的时候或者想起产品时才会使用,好转后则不再使用。

在使用人群中约有17%的老年人是自己操作使用,17%老年人首次使用时需要他人帮助,70%的老年人则需要在子女或他人的协助下完成使用;在使用时需要他人帮助的老年人群中,有33%的老年人是因为操作界面或操作方式复杂而不知如何使用,有20%的老年人是因为害怕操作失误引起产品的损坏,15%的老年人则是因为害怕操作不当而误伤自己。

2.3家用医疗产品的购买情况

对于产品的购买情况,32%的老年人自己购买所得,68%的老年人由晚辈和子女赠送。而产品的质量则是购买者首先注重的因素,有53%的老年人把产品的质量性能作为购买时的先决条件。其次是操作便捷性,约有26%的老年人选择此因素。再者是产品的价格、品牌(15%)。最后是产品的外观(6%)。

2.4产品的满意度情况

调研数据显示,对于市面上现有老年人辅助医疗家用产品,70%的老年人对产品的稳定性、精确性不满意,尤其是对电子检测类产品,检测数据稳定性较差;73%的老年人则希望产品的操作界面更加简洁,简化操作步骤;58%的老年人认为产品外观的提升空间较大,希望产品造型更加人性化,减少机器的冰冷感。

3现有产品问题剖析

3.1产品功能需求

(1)功能稳定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现有家用电子医疗产品虽然在家庭使用上比传统机械医疗产品更为便捷,但其测量的数据有偏差且经常变动,稳定性与准确性较差,须待提高。

(2)观测效果较差,操作方式繁琐。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功能减退,色感降低并伴有复视现象。部分产品显示屏幕较暗,显示字体略小,产品操作十分繁琐,增加了老年使用者的操作难度,带来了极大不便。

(3)产品智能化较为局限。近代产品设计的发展中,将产品的智能化作为主线路。其中包括了用户对产品易用性、方便性、有效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综合需求。现在市场家用医疗产品发展范围比较局限性,没有集成发展趋势,测量数据针对项目较少。不能满足使用者智能的要求。

3.2产品外观设计

(1)家用医疗产品的外观造型分化。我国家用医疗产品在外观造型上大体分为两个方面,一为较为理性的几何造型,简洁却给人以机器的冰冷感,忽略了使用者使用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和内心情绪;另一方面则过重追求外观的华丽,华而不实,忽略了产品的功能性。在老年人家用辅助医疗产品造型的设计上要简洁大方,富有活力。以老年人实际使用需求为基准设置功能种类,简化操作步骤,利用色彩的物理原理设计产品操作按钮,弥补老年人视力的退化,使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

(2)家用医疗产品的色彩过于单调。色彩的功能主要是指色彩对人的视觉、心理和生理上的作用,以及在视觉信息传达等其它各个方面的功能。市面现有家用医疗产品,多以白、银色为主色调,少部分选用冷色系其它颜色。色彩较为单一,产品缺乏生命力。色彩方面可以考虑选用暖色调,鲜亮而稳重,给老年人温和、安全的感觉,避免过多使用冷色调强化医疗产品的冰冷机械感,从而加重老年人孤独寂寞的内心情绪。

(3)家用医疗产品材质的使用缺乏对用户的考虑。产品的功能性是消费者使用过程中获得的核心利益,核心利益的体现离不开材料作为载体,材料的选择是老年人产品设计的重点,材料的性能、质感、温度感及手感等是产品设计材料选择的首要因素。市面上现有家用医疗产品的使用材料多为塑料材质,价格便宜,易于加工成型,可批量生产,降低了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却给使用者以冰冷的感觉,缺乏产品的亲和力。

老年人家用辅助医疗产品在材质的选择上首先要考虑到材质的安全性,其次是材质的舒适性。让老年人使用产品时既感到安全可靠,又温馨舒适。

4设计策略

本文基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对老年人家用辅助医疗产品进行针对性设计。

4.1设计定位

通过资料查询和实地考察学习发现:区别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的作用对某些疾病是非常见效的,例如通过血液循环的改善来修复人体脏器的功能或人体局部组织的状态。因此本设计试图根据中医治疗关节疼痛的穴位,如图1所示,采用物理治疗方式,用以改善膝盖血液循环,缓解膝关节疲劳,预防膝关节病变。

图1:中医治疗关节疼痛的穴位图

4.2设计方案

图2:膝关节理疗仪展示图

图3:膝关节理疗仪外部结构图

图4:膝关节理疗仪内部构造图

附图3、4图标记说明:膝盖套(A),产品外壳(B),安全衬垫(C),夹层(D),显示仪主板(1),上下级控制器(2),开关控制器(3),固定把手(4),温度控制装置(5),按摩球(6),温度记忆装置(7),自动计时器(8),红外灯(9),发热内芯(10)和温热导子(11),电源端(12),圆形安装座(13),电机(14)(注:按摩球7个,红外灯26盏,发热内芯7个,温热导子7个,电机为3个,为图示简洁,图中只标注一个为代表)。

4.3设计说明

本设计如图2、3、4所示,将按摩球按照中医治疗关节疼痛的穴位所置,将热疗、红外线放射、磁疗这三种纯物理疗法结合在一起,改善膝盖血液循环,缓解膝关节疲劳,预防膝关节病变。

使用时,将膝盖套(A)套在膝关节的位置,采用膝盖固定带固定在固定把手(4)上,并且调整到舒适为止,将AC适配器与电源端(12)连接,再将AC适配器连接外界交流电源,打开开关控制器(3),待加温后采用上下级控制器(2)将温度、按摩频率调节到适宜的级别进行理疗,理疗完毕后,关闭开关控制器(3),解开固定在固定把手(4)上的膝盖固定带,理疗完毕。

安全衬垫(C)用于防护膝关节,避免膝关节因红外灯(9)、发热内芯(10)和温热导子(11)受到损伤;红外灯(9)用于提供红外线放射;发热内芯(10)用于提供热灸;温热导子(11)提供非机械振动和磁疗。按摩头(6)通过圆形安装座(13)安装于电机(14)上,圆形安装座(13)的中心与电机(14)主轴对应,电机(14)一转动就带动按摩头(6)转动,提供穴位按摩。电源端(12)用于通过AC适配器与外界交流电源连接。

外形设计简单大方,包裹性好,并且在加热之后散热速度缓慢,安全系数高,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便于中老年人使用。

5总结

随着老年人对医疗产品需求的口益增长,如今市场上的医疗产品的“需”远大于“供”,严重制约着老年人对自身健康需求的满足。因此,本论文在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天津市老年人辅助医疗产品的调研和对市场上现有家用辅助医疗产品的分析,初步探究了天津市老年人家用辅助医疗产品设计的普及、使用、购买、使用满意度情况,对现有问题进行剖析,基于老年人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制定具体形式的设计策略。从而对老年人辅助医疗产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程永亮,以人性化设计为导向的家庭医疗器械设计[J].中国医疗器具信息,2005,11(4):35-37.

[2] (美)约翰?韦伯斯特主编,医学仪器:应用与设计[M].北京:北京新时代出版社,1983.

[3] 柳鑫,我国医疗器械的产业特征与发展趋势(下)[J].医疗保健器具,2006,3:6.

[4] 黄子通,中国家庭医疗保健工程的现状与发展[J].医疗保健器具,2005,4:35-36.

[5] 刘荣丽,我国现实社会背景下的家庭医疗产品[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31.

第6篇

关键词:期刊;读者服务;问卷调查;结论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12-26 -02

一、调研目的与项目

为了全面了解搬入新馆后期刊阅读的状况以及读者对期刊服务的更好需求,为图书馆更好地做期刊服务提供依据,特组织了本次调查。

1、你的性别是?2、你是新生还是老生?3、提到期刊室,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4、你对新馆期刊室的阅读环境满意吗?5、你平均多长时间到期刊室阅读一次期刊?6、你阅读最多的是哪类期刊?7、你是否愿意把你看过的好的期刊推荐给他人?8、你是否希望图书馆提供定期的个性化期刊推荐服务? 9、如果你希望期刊室提供定期的推荐服务最希望推荐哪种期刊?10、你希望期刊室增加哪些方面的期刊?

你希望图书馆期刊室还能提供哪些更好的服务?

二、调查结果

1、共有100人参加了此次调查,其中男同学54人,女同学46人,老生72人,新生28人。2、提到期刊室,有28人首先想到的是休闲娱乐,42人想到的是信息咨询,26人是为了查找资料,4人想到的是参考咨询。3、在被调查的100名学生中,有11人对新馆期刊室的阅读环境表示非常满意,60人表示满意,28人填写基本满意。 4、你平均多长时间到期刊室阅读一次期刊的调查中,有4人每天几次,56人是每周几次,28人是每月几次,9人是每年几次。 5、有45人阅读最多的是文学类期刊,20人是科技类,36人是生活娱乐类,4人是医疗保健类,16人是专业类,有6人是阅读最多的是其他类期刊。6、在调查中,有26人非常愿意把看过的好的期刊推荐给其他人,57人表示愿意,17人表示无所谓,没有人不愿意推荐。7、有34人表示非常希望图书馆提供定期的个性化期刊推荐服务,59人表示愿意,6人无所谓,1人不愿意。8、在如果你希望期刊室提供定期的推荐服务最希望推荐哪种期刊调查中,有38人希望推荐文学类,15人希望推荐科技类,32人希望生活娱乐类 ,8人希望医疗保健类,30人希望推荐专业类,6人填写其他类。9、在希望期刊室增加哪些方面的期刊调查中,33人希望文学类,19人希望科技类,35人希望生活娱乐类,10人希望医疗保健类,33人填写专业类,11人填写其他类。10、最后的一项你希望图书馆期刊室还能提供哪些更好的服务?

多数同学对现在的期刊服务很满意,也有部分同学非常热情地提出了自己对期刊室和图书馆的更好希望。其中体现在:多放点绿色植物,美化环境。可以适当放点轻柔音乐,使得环境更加温馨。多一些服务人员,提供更方便的咨询,导读。增加期刊报纸。增加一些类似面试心得,实用口才及其论文方面的书或期刊,多些时尚杂志。多些新闻时事,政治外交,新闻评论方面的期刊。保持桌椅更清洁。文化气氛单调,建议图书馆建立小型影院,咖啡馆,楼上装隔音设备等。

三、结论

期刊管理核心要素是期刊利用,期刊利用主要包括读者利用期刊传播信息, 增进学识,是期刊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终极目的。[1]传统期刊信息服务是以馆藏印刷型期刊信息的开发与利用为主要方式, 读者利用期刊资源的主要途径是到图书馆查找所需期刊和论文, 直接接受图书馆的服务。我们是在期刊阅览室和自修室这两个读者比较多的地方组织的此次调查,读者的范围广,男女比例平衡,为图书馆更好地做期刊服务提供了比较充足的调查依据。从调查的结果看,多数同学对新馆的环境,服务的质量都比较满意。比较多的同学来期刊室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和资料,让我们高兴的是多数同学平均一周要来期刊室几次。更有部分同学一天就来期刊室几次,证明期刊室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多数同学还是喜欢阅读文学类和生活娱乐类的期刊,由此我们可以再多增订些这方面的期刊。对同学们提出的多些新闻时事,政治外交,新闻评论方面的期刊之类的杂志我们也反应给采编组尽快增订。在这次调查中,反应出老生对图书馆的热爱多于新生,所以我们要加大力度在新生中做图书馆的宣传工作。读者同样希望图书馆提供个性化的期刊推荐服务及期刊分享平台,即满足读者对数字化图书馆的迫切需求。

措施: 本次调查对期刊室更好地做读者服务工作帮助很大。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更加认真细致地做好这项工作。比如一些具体措施,把读者的呼声尽快反映给领导:加强新生的图书馆宣传,使更多的学生尽快喜欢上我们的图书馆。加强对图书馆数字化平台的宣传,使图书馆的资源更好地被利用。积极主动地为读者答疑解难。提醒读者公告栏上有新的期刊目录,为读者详细解释期刊有双月刊及季刊等之分,期刊及时上架。读者可以把自己喜欢的期刊名称写在公告栏内推荐给其他读者,丰富阅览室的温馨文化气氛。把读者希望征订的期刊尽快反映给采编室,尽快增订。现刊按中图法重新编号,给学生明确的中(下转第30页)(上接第26页)图法导读指南。我们还要以读者阅读倾向调查为依据, 注重阅读指导, 开展期刊推荐工作。主动向读者推荐他们所喜爱的刊物, 把热门刊物用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介绍给读者, 让读者随时了解阅览室的藏刊内涵。在室内摆放“ 读者建议薄” , 时刻关注图书馆网页读者留言板上读者的建议和要求, 这是与读者交流、 沟通的两个重要渠道。几年来,对于读者的需求和建议, 我们及时反馈给采访部门, 适时调整采购方案, 使得馆藏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并逐步得到完善, 期刊的利用率得到了有效的完善。[2]期刊是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源。 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已进入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新阶段, 传统的期刊服务模式已无法全面适应网络时代和读者的需求,期刊管理实际已步入一个创新发展和多元策划时代,这对期刊管理既是挑战,又是重要的发展机遇。为此,我们试图通过本次的调查和研究找到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实践为基础,上升为理论,又回归实践中去指导和认识实际工作,以切实可行的管理创新,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挖掘阅读价值,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期刊开发效率, 发挥并增强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得天独厚的价值之作用。

参考文献:

[1]曾红.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期刊工作的变革与创新[J].江西图书馆学刊.

[2]林昱.关于高校图书馆期刊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思考[J].党史文苑.

第7篇

【论文摘要】2003年的非典危机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防御系统存在诸多缺失。弥补公共卫生领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市场失灵”,必须发挥政府的公共经济职能,同时培育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保障系统是保障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要条件。

2003年的非典危机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防御系统存在诸多缺失,对我国的公共卫生保障体制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公共卫生保障体制改革要达到三个目标:其一,要根据需求(反映收入和健康状况的需求)分配有限的卫生资源,更有效地为整个社会服务;其二,要引入社会效率高的医疗服务保障体系提高卫生医疗服务的质量;其三,建立健全高效运转的公共卫生防疫系统。第一和第三个目标更注重公平性,需要适当的政府干预和充足的财政投入,第二个目标更注重效率,需要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实现。所以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也体现为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补充。

1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大政府对公共卫生保障系统的投入

从1998年起,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保障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增长,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到2002年的5年间累计已经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了经济增长优先的目标,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相对忽视了公共健康、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等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非典疫情的突然出现,不仅使得忽略这些问题的代价在短时间内集中显性化,而且对宏观经济造成了更大损害。这迫使我们重新评估以前的宏观经济增长目标模式,财政政策目标转型也就成为必然。今后的财政职能必须向公共财政转变,更多的关注市场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如公共安全、公共健康、环境保护等。

2通过政策干预纠正公共卫生保障领域中的“市场失灵”

公共卫生保障部门是一个不能简单听凭市场调解的领域。这是因为,第一,医疗保健的需求弹性非常低,价格的高低对需求的影响极小。卫生需求的低弹性和服务的随机性,让市场需求来确定医疗的价格将会使卫生保健的费用很快超出社会和普通人的承受能力。第二,很多疾病的危害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病人本身,而可能是整个社会。就拿非典事件来说,它造成的危害不仅是患者的生命危协,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国家,甚至全球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其危害之大,单凭市场调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由国家和国际组织做出统一部署和安排。第三,医疗服务行业含有专业条件的限制性,一定范围内的垄断性,医生和病人知识的不平衡性及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等特点。第四,在以知识经济为特色的21世纪,国家承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这不仅可以保护人力资源、改善劳动力整体素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国家竞争力,增强国家的整体实力。由于公共卫生医疗行业的特殊性,需要通过适当的政策干预来纠正其“市场失灵”,并确保医疗服务利用的社会公平性,以保证社会福利和公平目标的实现。政府介入该领域,实行价格规制,让医疗企业依法经营,可以实现医疗保障普遍供应的社会公平原则,实现政府保护消费者利益、向弱势人群提供保障,加大社会福利的政策目标。

3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效率

公共卫生服务领域应由政府来介入这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国家对这一领域进行垄断经营,既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配置失效,同时也会造成该部门的低效率。在公共卫生领域必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医疗服务领域既可以由国有企业经营,也应该让非国有企业进入。这既可以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提高了效率。我国的公立医疗机构已经开始了服务收费,这标志着公共卫生部门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商业化改革,但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却缺少充分的竞争,病人面临的选择非常有限,并且医疗机构对公众提供的基本信息缺少规范而且非常不充分。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允许病人选择医院和选择医生,引入不同付费方法以及不同所有制和不同组织形式的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在改革付费的方法中,应当加强对医院的成本制约机制。各国医疗保障系统改革的经验表明,成本制约的关键不在于医疗服务的需求方,而在于供给方。如上所述,我国通行的“按服务付费”的付费办法,会产生“供给诱导需求”。这种付费方法与医疗服务机构的药品补偿机制相结合,更成为近年来我国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在医疗服务费用中药品费用比重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鼓励不同所有制的医疗机构开展竞争,能够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在这些方面,国外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

4选择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保障模式

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经济和政治体制不同,公共卫生保障系统的建设具有不同的模式,呈现出多样性和变动性。OECD1987年的报告曾把各国公共卫生保障系统模式简要分类为以下三种:一是以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和新西兰为代表的NHS(NationalHealthService)模式,即国民医疗制度,其最大特征是医疗机构国有国营,医疗费用基本上由政府支付。二是以德国、法国和日本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制度,又称为陴斯麦模式(BismarckModel),其特征是强制保险,雇佣者和个人共同负担保险金,医疗机构既有公有又有私有。三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个人保障模式,又称消费者模式,其特征是个人和企业负担保险金,医疗机构完全私有。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应实行社会统筹保险与国家财政保障相结合的公共卫生保障模式,医疗保险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卫生防疫系统的建设和疫情的防控主要由政府负担。

5参考文献

1李长明.中国农村卫生发展现状与策略[C].北京:中国卫生发展论谈-中国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国际研讨会,2000-11

第8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着力构建和谐小区,打造高效服务队伍"的工作方针,以人为本,认真落实"诚信热情、用心服务"的工作要求,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把二厂各小区建设为环境优美、人文和谐、安全祥和的高效社区,使我厂后勤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奋斗目标

1、小区物业管理达到省级优秀物业管理小区、国家级生态小区、国家级绿化示范小区标准,营造优美和谐的文明小区。

2、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医疗保健、公共卫生、计划免疫、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二厂职工家属人人享有较高水平的卫生医疗保健,健康水平主要指标走在所在地区前列。

3、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保教工作水平,充分利用家庭、社区等到教育资源,力争在五年内把幼儿园办成领导放心、家长满意的正规幼儿园。

4、招待所坚持原则"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宗旨,树立窗口形象,力争在五年内达到"二星级"宾馆标准。

5、加强站机关服务的管理工作,实行"首办负责制",落实"事务处理认真及时、高效,来宾接待主动热情周到,解答问题耐心细致准确"的服务精神。

三、小区滚动规划

1、完善小区绿化工程,设置自动喷淋系统、休闲小品、雕塑、游泳池、假山等,逐步向公园化靠拢。小区增设各种标示牌、警示牌。20*年实施。

2、为保证社区居住安全,矿区安装监控设施,在每个角落及楼幢间安装可视探头。在1#、7#、11#、西1#楼、北一面墙及6#、10#、16#、18#、南一面墙安装防盗报警系统,围墙加高或建成网关围墙。

3、消防系统重新规划设计:(1)消防通道太窄,消防车无法通行,是严重的安全隐患,加宽消防通道。房前屋后的便道两侧同时拓宽到3米,总长度22000米。(2)小区内消防栓太少,需加密,特别是栋间。消防管道也需改造。

4、小区中心花园建设地下人防工程,地面建综合楼,楼层为2层,功能为商铺、物业服务综合楼。商铺面积1500M2,其余地面部分进行整体园林式绿化设计(堆土成假山,山上建人工瀑布、喷泉,山下建游泳池,采用自动喷灌技术,形成一个自动喷灌系统,节约资源。

5、小区建一所教学、休息、饮食、娱乐为一体的全日制幼儿园,建设地点在14#楼西头。(或将现职教楼改成幼儿园。)以解决前线双职工带小孩的困难问题,消除前线职工的后顾之忧。

6、在方便居民休闲的地方加设长椅200个。为居民提供休息场所。同时,将小区绿化带用护栏圈起来,防止人为损坏。栋间绿化带增加1米宽人行通道,总长度600米。

7、拆除现有球场,新建多功能室内体育场馆。

8、在17、18#楼西侧空地建社区卫生所,共三层,底层建商铺,二、三层作办公用房。

9、完善户外健身器材,垫橡胶板,将所有器材集中到电信楼旁的空地上。

10、将小区向数字化方向发展。(1)实行"家家通网络",利用现有的闭路电视系统建设小区智能网络。(2)建立小区便民服务局域网。

11、在适当位置设置一个大的电子屏幕,更方便、及时、快捷地为广大居民服务。

12、将小区液化气改造成管道气系统,建管道井,把水、电、气、网络集中在一起,实现一户一根总管线。

13、所有房子外墙重新粉刷,色彩重新进行整体调整,使之和谐统一。

14、招待所向上扩容,加两层客房,每层1000M2。增建1000M2的职工食堂。将房间整体调整,一楼做职工食堂,二楼做招待食堂。

15、金北地下水网严重老化,漏水现象十分严重,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利用现有的暖气管线和保温层改造成水管线,老水网甩掉不用。

16、石油大厦沿街建筑室内外翻修整治,门面房维修改造,楼上部分建成职工公寓。

17、拆除石油大厦锅炉房、煤场及停车场,建职工健身娱乐场所,进行整体绿化设计,绿化整体重新设计,种花草、铺绿地、凉亭,设长椅,给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场所。

18、现有的换气点太小,将花房移到小区西北角空地,换气点在原花房处扩建200M2。小区西北角重建花房1500M2。

四、具体目标

1、深入开展"小区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小区创建活动,建立激励机制,掀起小区建设管理热潮,有计划成本地开展小区文明竞赛活动,形成小区居民共管的文明氛围。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营造小区文化体育氛围。

3、到2010年,油区法定传染病发病率下降至1‰,职业病系统管理率100%,食品卫生突发事件为零,儿童计划免疫"五苗"全程接种率达100%,职工就诊在卫生院所首诊率90%以上,将卫生院所建成一所方便职工、设施齐全的正规卫生所。

第9篇

Abstract: First we ask a question about health seeking behavior of resi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then sort out the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and summarize the relevant studies and discussion on the medical treatment for residents of social capital, to hope to provide some enlightenment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residents medical aspects.

关键词: 社会资本;就医;研究

Key words: social capital;health seeking behavior;study

中图分类号:F8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129-02

1问题的提出

当前中国居民“看病贵,看病难”已经成了一个社会性的焦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其增长速度既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增长,也大大快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快速上涨的医疗费用已超出了现阶段人们的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社会蓝皮书《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我国城乡居民认为“看病贵、看病难”是最突出的社会问题。2009年新医改方案指出,2009-2011年要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主要是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就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行为。在现实的医疗服务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患者就医一般都首先选择自己认识或熟悉的医生和医院,如果不直接认识或熟悉,患者就医之前一般都会动用一切社会资源,通过关系人选择关系人认识和熟悉的医生和医院就医。2008年8月中旬,《生命时报》联合搜狐健康频道和专业医学网站丁香园对900名患者的调查显示,53.3%的人看病有时会找熟人,18.2%的人每次都找,14.84%的人想找但找不到,从来不找熟人者仅占13.65%。也就是说近九层患者通过“关系”就医。[2]

可以看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也增加了,对医疗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就医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许多居民去看病会咨询家人、朋友以便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这其中就是社会资本在起作用。因为与就医有关的信息会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网络来传递。

2社会资本与就医相关研究

2.1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社会资本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由法国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提出的。皮埃尔・布迪厄指出:“社会资本是现实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这些资源与拥有或多或少制度化的共同熟识和认可的关系网络有关,换言之,与一个群体中的成员身份有关。它从集体拥有的角度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在这个词汇的多种意义上,它是为其成员提供获得信用的信任状”。[3]随后詹姆斯・科尔曼、亚历詹德罗・波茨、罗伯特・D・普特南等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界定。其中对社会资本概念的表述、指标测量和理论模型的建构做出最大贡献的是林南。

国内学者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国内学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四种:一是把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关系网络(张其仔,1997;符平,2003)。二是把社会资本定义为行动主体所动员的持有回报预期的社会结构资源,是一种有助于目的性行动实现的工具或手段。(杨雪东,1999;钟涨宝、黄甲寅、万江红,2002);三是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网络关系及更广阔的社会结构来获取稀有资源的能力(陈健民、丘海雄,1999;边燕杰、丘海雄,2000;朱国宏等,2002);四是认为社会资本本身是一种资源。(周建国,2002)。

社会资本理论引入中国之后,已经在各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卫生领域,相关研究证明,社会资本水平高的地区人们的健康水平普遍较高。美国学者Berkman和Syme研究发现,与家人、朋友联系紧密的居民死亡率较低;Skrabski,Kopp,Kawachi对匈牙利20个社区社会资本与居民死亡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资本指标中信任、互惠、组织参与等均与中年人的死亡率有显著相关性,其中,尤以信任为最。

2.2 就医的相关研究爱德华・A・萨奇曼(Edward A.Suchman)的研究试图发现个人的医学取向和行为与特定社会关系类型和相关群体结构的关系。他认为群体关系与个人对医学的取向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了他的就医行为。一些医学社会学研究强调社会网络是求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伯尼斯・佩斯克索里多(Bernice Pescosolido)在研究就医行为理论时,强调了在获得医疗保健过程中社会网络的重要性,他描述了各种社会中人们生病后潜在的寻求咨询的种种选择。认为人们寻求卫生保健的策略是通过与人们互动而获得帮助的机会,是社会所组织的一种行为。还有一些医学社会学家认为拥有固定的保健来源是求医行为的重要变量。安德森和阿迪(Andersen&Aday)指出影响就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是某一特定医生能否作为病人固定的保健服务提供者。

在国内,邢海燕等研究了农村居民就医行为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认为影响居民就医行为的因素很多,包括居民的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经常就诊单位、疾病严重程度、离卫生组织的距离、医疗保障形式等等。[4]张静、海闻利用沈阳、杭州、上海、深圳和北京五个城市入户调查的数据,研究了影响城市居民就医选择的重要因素。[5]吴晶寻找影响就医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探索求医行为的时间文化趋势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利用中国卫生和营养调查(CHNS)1993年、1997年和2000年的数据,寻找影响就医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探索就医行为的时间变化趋势以及医疗资源利用的公平性。[6]

国内学者研究就医行为的方法主要集中在描述统计方面,大多数是开展一些定量研究,进行理论研究的很少,国内对于社会资本与就医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主要是针对就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调查与分析,尽管其中涉及社会资本理论,但是大部分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影响因素,如许多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文化或教育程度会影响就医行为,在所建立的模型中只是一个解释变量,与其他解释变量一起来解释被解释变量,至于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就医,以及影响的程度如何,具体影响到哪些方面,这些内容都是值得研究的。

3讨论

目前学者们对就医的研究主要是影响就医的因素,虽然也有学者研究了社会网络在获得医疗保健过程中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社会资本对就医整个过程的影响,董恒进(1998,2003)[7][8]认为病人就医行为可分为就医前、就医中和就医后的行为。

就医前的行为主要是推迟看病以及对医疗机构的选择。在这个阶段,患者在会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价格的等信息进行了解,并根据了解的结果进行决策,称之为患者信息搜寻,这时患者可以咨询亲戚、同事和朋友等是否去看病,如果确定需要就医,就会涉及到选择医疗机构的问题,尽管大部分患者会涌向综合性医院,但是每个医院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医生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患者会通过自己的社会资本,直接找到熟人推荐的医生,更好确定自己病情,对症下药。从而避免多次就诊,耽误治疗的情况。

就医中的行为有对药品使用情况和整个服务的费用等。医疗信息包括医院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医疗服务质量、关于医生的信息、病历记录信息以及医院管理方面的信息等等。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信息由医院掌握,患者虽然比较关注,但是了解这些信息的程度有限。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所学知识的不同,医患之间必然存在着专业知识、认知水平的差异。一名医生要经过多年的正规医学理论教育、实践操作、成功与失败的体验,才能形成对一种疾病的认识。在我国,由于医学知识的普及教育十分薄弱,人们的医疗知识普遍匮乏,所以具有特殊专业知识技能的医疗者,自然处在知情者的优势地位,而患者群体则处在不知情的劣势地位,很容易产生医疗服务的诱导需求。医疗服务的诱导需求就是医院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有意识地给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有时这些医疗服务是不必要的或者是不合理的,医院会给患者提供一些不必要的过度的医疗服务,如开大处方,开昂贵药品等等。诱导需求实际上是相对于合理的基本需求而言,即由于受到某些诱因的影响,超出合理的、基本的需求范围,造成某种资源的过度使用。如医疗服务过程中重复用药、大处方、重复或不必要检查项目等等,均属于诱导需求范畴。在就医中,如果有熟人,至少可以避免大处方现象,或者不必要的检查项目。

就医后的行为是病人的遵医嘱的情况。这时医生一般很少过问,大多数情况是病人复诊时才会涉及,许多大型的综合性医院的医生,由于门诊量大,对于病人就医后的关心也不多见。可能差不多所有病人都遵从医生的指导,不过有些病人不听劝告,尤其是在他们觉得病情有所好转或者症状不明显的时候,这种情况,也许在关系就医时可以避免。

大部分研究是针对就医前的情况作相关研究,而对于社会资本对就医后的影响相对较少。其次,关于社会资本在个人就医过程中局限性的研究很少,研究者主要研究社会资本对就医的积极作用。这可能与社会资本本身概念界定不清晰有关,如果社会资本对就医确实有消极作用,那么如何减少和剔出就医过程中不利的社会资本来促进就医将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第三,一些弱势群体,如老年人,探索如何增加他们的社会资本以减少他们在就医过程中的劣势,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还有就是针对农村的就医研究也有帮助,现在许多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存量在减少,这对就医的形象也是不可而忽视的。因此,在当前“看病贵,看病难”的情况下,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寻求解决居民就医问题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目前我国关于社会中资本方面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其理论体系的构建还不是很完善,从社会资本的视角研究居民的就医行为,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以及就医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文献:

[1]黄志强.“看病贵、看病难”的经济分析与对策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7,4(4):44-47.

[2]江大红.看病非要找熟人吗[N].生命时报.2008-8-19(22).

[3]布迪厄,华康德(Bourdieu,Pierre and Wacquant,Ioic).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992.

[4]邢海燕等.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对应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2(5):12-15.

[5]张静,海闻.中国城镇居民的就医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第四届经济年会人选论文,2004.

[6]吴晶.中国患者就医行为研究[C].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2006.

第10篇

(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5)

摘 要:截至2013年,武汉市老龄化程度高达17.7%,远超国际7%的标准。而当前武汉市社区老年群体预防干预保障制度尚未全面建立,进一步发挥老年群体“知、信”的传统中医药保健养生、未病先防、“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减轻家庭、社会医疗费用负担势在必行。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武汉市青菱乡社区和百步亭社区约500名老年群众,了解到当前老年群众普遍通过电视媒介关注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但真正了解者却极少;老年群众养生方法多集中于饮食养生,希冀社区中医文化推广站建立,获得切实可靠的中医卫生服务等相关现状,并提出相应建设性对策,为社区开展老年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2.023

*基金项目:2012年湖北中医药大学科研项目“本土中药日化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收稿日期:2014-10-21

当前,大力开展基层社区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已成为我国基层医疗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举措。特别是在社区卫生医疗工作中,积极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末病”的优势,已成为国家政府和各专家的共识。当前,在国家政府及各相关部门、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中医药相关服务已逐步走进社区,各系列医疗养生保健服务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愈来愈受百姓青睐。而社区老年群体作为医疗保健中的脆弱人群,也是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的主要服务对象,研究其老年群体当前中医养生保健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加强老年人疾病预防管理,做到未病先防、即病防变、病后调护、瘥后防复,对进一步促进社区养生保健工作发展,合理配置相关医疗资源具有重大意义。

1 社区养生保健相关概念及研究

中医养生是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调节饮食、保养精气、调适寒暑、活动形体等各种手段,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社区中医养生保健通常指的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面向社区人群施加于人体的一种简易有效的预防手段,其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包括食疗、艾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药浴、气功、八段锦等养生保健。

现阶段,国内相关专家学者为解决国内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简、便、廉、验的社区中医药服务寄予厚望。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进行老年人医疗保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张敏、陆庆荣、韩礼婉早在2003年就指出:目前我国中医养生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形式简单,宣传途径及内容不完善,缺乏科学系统的中医养生规划与评价;石碧霞、方丽鸿、刘登蕉等学者于2010年通过研究发现城市社区老年人对中医养生保健认知程度较为匮乏;黄艳、黄卫东则于2011年提出经济水平和知识水平影响着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行为等观点;孙晓晶、段功香、张颖杰同年调查发现预防骨质疏松、防治高血压病及颈肩腰腿痛的知识指导、日常生活中饮食注意事项和常见疾病饮食指导等是社区最受群众喜爱和欢迎的5项中医保健服务;李明今、冯应强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社区人群对中医药知识及相关技术行为态度面临着“低利用度,高需求度”的尴尬局面。

目前,尽管国内学者对有关社区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钻研较多,但大多都体现在中医药养生保健技术或手艺等“硬件”在人群中的“知、信、行”问题,而轻视了当今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对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指导咨询、健康教育等“软件”的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根本性改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兴起。2009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医学高峰论坛上,各医疗专家就“临床治疗与平时预防保健”问题达成《北京共识》并强调:医学必须有较大改变,必须提供平常预防保健,要特别照顾到老年、妇幼、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另从地域角度分析,武汉市地区关于此方面的研究较广州、北京等一线城市偏少,而截止到2013年,武汉老年人口数高达146万,老龄化程度高达17.7%,已远远超过国际标准7%。同时人们随着年龄的增大,身体素质每况愈下,疾病随之而来,进一步加重了家庭、社会的医疗费用负担。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国传统中医药老年保健养生、疾病预防特色优势,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弊端,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相应的调查,认知武汉市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现状,并剖析相关原因,提出相应策略,以便为社区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提供相关科学依据。

2 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选择武汉市青菱乡社区和百步亭社区进行抽样调查。共计500余名老年人参与调查,调查于2013年7-8月进行组织实施。

2.2 调查方法

2.2.1 问卷调查

通过对500名老年人开展相应调查问卷,针对部分文化水平低或不识字的老年人,由调查人员逐条询问并如实填写。本次调查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87份,问卷回收率达97.4%。问卷分为个人相关信息和老年人对中医养生保健相关资讯关注、了解程度,养生方法、了解途径等9个条目。

2.2.2 文献研究

通过查阅30余篇相关论文和大量阅读系列文献,大致了解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需求脉络,设计访谈提纲及问卷。

2.2.3 个人访谈

通过与20余名老年人交流访谈,了解社区老年人对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普遍心理体验意向和加强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解决途径,大力挖掘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研究盲点。

2.3 统计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Epidata3.1建立相关数据库,进行处理及相关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样本概括

本次调查共收集487份有效调查问卷,样本在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项目进行了相关描述统计,具体见表1。

3.2 社区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现状

3.2.1 面临“高关注,低了解”尴尬局面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健康与医疗一直是人类最强烈且是无法避免的最基层的需求,是人们行为的强大动力。调查发现,67%的老年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20%的老年人处于疾病的状态,特别是老年人普遍深受慢性疾病病因不明、病程长、恢复慢的侵扰,健康水平直接决定着老年人对医疗健康知识的关注。而中医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和沉淀,特别在疾病的预防上面凝聚了自身独有的特色。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对老年人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大部分老年人已接受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并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部分来自中医的保健经验。调查中,在回答“老年人对养生保健知识关注程度”这一条目时,所有老年群体普遍表示关注。但当问及“老年人对养生保健知识了解程度”这一条目时,仅有37.37%的老年人表示了解,17.04%老年人表示不了解,1.44%的老年人表示完全不了解。关注程度和了解程度成了“鸳鸯火锅”一般冷热不一,说明大力传播中医药文化和知识势在必行。

3.2.2 养生保健方法,感兴趣养生知识普遍集中于饮食养生

自古“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根植于中华名族血液里,广为流传的饮食三字经正好说明这一关系。人到老年,身体机能逐步弱化,对健康的需求也愈来愈大,而食疗作为一种较易获得方式一直深受广大老年群众的欢迎。在调查中,79.47%受访人群表示了解饮食养生,另外动形养生,进补养生也是老年人较为熟知的养生方法。在回答“愿意选择哪种养生方法”条目时,66.12%选择饮食养生,这正好可以说明老年人养生保健方法普遍集中于饮食养生,另外动形养生、静神养生、进补养生也是老年人乐于接受的养生方法。

不仅如此,在调查感兴趣养生保健知识中,61.6%受访老年人表示喜欢了解饮食养生知识,拔罐、针灸占57.29%,推拿按摩占51.54%排在其后。

3.2.3 了解途径多通过电视节目

目前老年人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途径多通过电视节目,约有66.94%老年人在回答“当前了解中医养生保健途径”条目时,均认为是电视节目。这与中国老年健康服务促进大会(2014)的《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结果“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知识获取的主要渠道以电视为主”相符。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电视也作为一种普通家电走进了千家万户。老年人的娱乐生活与电视有着紧密联系,电视已成为当今老年人生活消遣、资讯获取的主要渠道。另外,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愈来愈重视,养生类节目应运而生并大行其道,电视养生节目众多。全国20多个省市的上星电视节目中,基本上都有养生保健节目,如中央电视台有诸如《健康之路》等3套养生节目,山东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电视台也有类似《养生堂》相关养生健康保健栏目。

3.2.4 希冀社区驻地宣传

通过对老年人获取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途径对比可以发现(见表2),老年人目前多通过电视节目获取,其次是口耳相传,占44.35%,社区宣传仅占23.61%,排在7种获取途径中第6位。而在老年人希望的知识获取途径中,电视节目凭借着64.89%的支持率仍居榜首,社区宣传(46%)从第六一跃成为第二获取渠道,增长幅度高达22.39%,增长幅度独占鳌头,而电视节目反而略下降2.05%,说明老年人在肯定电视媒介重要性的同时,内心希望在居住地社区周围能够了解、获取到相关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另外,手机短信、收听广播、上网搜索也是老年人现希望扩宽的的获取途径。

4 讨论

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体现了我国卫生服务的特色,是发展现代社区卫生服务的有益尝试,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传统医学的优势。但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武汉市社区老年人养生保健中也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社区在开展相关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时可以考虑下面几点。

4.1 立足社区,多渠道多形式加大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宣传

通过调查发现,老年人普遍希冀通过社区宣传就近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建议各卫生单位、政府部门在社区成立中医文化推广站。在本次调查中,调查人群对所住的社区有中医文化推广站的建立,希望的占65.98%,一般的占26.49%,认为可有或可无的占8.21%。数据显示群众对于中医文化推广站的建立还是持积极态度的,也表明群众意识到中医文化推广站的建立能切实地给他们带来好处。对此,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能充分利用中医文化推广站大力宣传国家相关中医药方针政策,宣传普及中医药常识,特别是针对老年群体常见病、多发病、易发病,推广老年人易接受、易操作、有明显疗效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知识需求。亦可以通过举办专家社区义诊、健康教育、文体表演、健身锻炼、知识竞赛、科普游艺等活动扩大中医药在当地影响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印象,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调查发现,老年人养生保健方法及感兴趣养生知识普遍集中于饮食养生,社区在开展老年人养生保健服务时,应以老年群众需求为导向,侧重加强饮食养生知识的传播。

4.2 加强养生保健类电视节目等规范化管理

调查发现,目前老年人了解中医养生保健知识途径多通过电视节目,约有66.94%老年人在回答“当前了解中医养生保健途径”条目时,均认为是电视节目。笔者在与老年人面对面访谈时发现,电视媒介在老年人获取健康知识特别是饮食保健知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不可忽视的是,当今电视广播养生保健类节目虽然繁多,节目质量却良莠不齐。有一些制作人为片面追求高收视率,大力包装节目,将正常的中医知识描述得天花乱坠,使得健康类节目逐渐变得娱乐化。其中更有一些所谓的类似“张悟本”的“排毒教父”、“养生教母”、“太医”堂而皇之登上电视节目,兜售那套“治病神术”,诱使观众受骗上当。笔者建议相关单位应努力加强养生保健产品媒体市场监管和规范,特别是饮食养生类电视节目管制,净化电视广播,防止认知度低的老年群众上当受骗。另外建议相关部门联合媒体单位自制食疗、生活保健类节目,传播各医疗单位特色医疗实惠项目,努力做到一方面使得中医养生保健等健康知识得以快速传播,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又有效缓解当前老百姓看病难的现状。

4.3 加强建设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养生保健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现有社区中医养生保健队伍整体素质低,服务水平不高,已无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缺乏足够的中医药人力资源已严重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与中医药知识与技术的融入。各相关部门单位应积极引进中医、健康医学、全科医学类人才,开展中医养生等健康教育课,并把它作为重要环节和切入点,以提高养生保健服务质量。如联合各中医药院校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加大资助力度引进人才;加强和各医疗单位合作开办养生保健的系列教育;对社区现有人员提供岗位专业培训和技能操作培训,建立各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成立养生保健协会,确定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和产业标准,提高养生保健从业人员理论水平及实践技能。

5 结语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重,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是当前无法回避的重大挑战。结合老年人身体特点与养生需求,在社区积极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系列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独特优势,将是今后社区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工程。各相关部门和社区在开展相应卫生保健预防服务时应注重多渠道多形式加大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宣传,提高养生保健产业的管理水平,加强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中国养老事业和卫生医疗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郑丽维,邓丽金.内科门诊病人对中医养生的认知需求调查[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5)

2 张敏,陆庆荣,韩礼婉.用中医理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02(9)

3 石碧霞,方丽鸿,刘登蕉.100例老年人对社区保健需求的调查[J].海峡药学,2010(10)

4 黄艳,黄卫东.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中医养生[J].护理研究,2011(8)

5 孙晓晶,段功香,张颖杰.社区中老年人中医保健知信行现状及需求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1(13)

6 李明今,冯应强.社区中医药知识与技术认知、应用及需求调查研究现状[J].亚太传统医药,2010(2)

7 邬红波.武汉老龄人口去年陡增8万 2020年或成重度老龄化城市[N].楚天金报,2014-02-21

8 董梅娟.中医药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J].社会医学杂志,2007(1)

9 夏姗姗.老年人保健品满意度不足一成[N].北京商报,2014-04-16

10 武树红,袁建民,王光荣,等.推进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5)

第11篇

关键词: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Panel Data模型;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3)05-0069-06

1 引言

上海市作为我国沿海城市,具有海岸带区域的典型特征一高人口素质、高人口密度和高产业集聚度。同时由于上海市对计划生育政策的高效执行,也使得上海具有非常显著的人口老龄化特征。上述人口特征影响并形成了上海市特有的居民消费结构,进而对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都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因此,动态跟踪研究上海市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将是非常必要的。

2 基本概念界定和消费结构分类

消费结构指一定时期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对消费结构的分类,依据研究角度不同其分类也不同。如果按照消费的内容来进行分类则主要分为吃、穿、住、用、劳务等,甚至还可以再细分。囿于数据资料的易获得性以及问题研究的需要,本文将仅从消费的内容分类来进行研究。按照《上海市统计年鉴》关于消费品的分类,本研究中消费品将主要包括七大类,即食品、交通通讯、衣着、医疗保健、居住、文化教育及娱乐、家庭用品及服务。

3 文献简要回顾

关于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问题,学者们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了。从学者们关注的内容来看,基本都集中在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特征和变化趋势预测上。从研究方法来看,由于不同学者研究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方法也呈较丰富的特点,归纳起来大致有:(1)较多学者采用了扩展的线性支出模型研究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特征和消费趋势预测。(2)陆虹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上海市居民的消费结构问题。(3)田晖等运用增长率比较分析方法就上海市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进行了研究。(4)顾蓓青等根据上海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统计数据,对居民的八项消费支出进行因子分析,并对上海市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做出评价。(5)王领利用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统计数据,研究和分析了上海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增长率、消费结构变动度等经济参数。(6)邵民智尝试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GM(0,2)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研究上海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上述诸研究均未关注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水平群体消费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等问题,也未见有学者运用Panel Data方法对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水平下消费结构特征进行的研究。而国内学者赵卫亚早在2003年就认识到Panel Data模型对上述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并采用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相应问题进行了研究,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海市拥有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不同产业层级由于其科技含量、附加值等特性决定了其给就业者带来的收入水平相差悬殊。家庭收入水平不同是影响家庭消费结构的一大关键因素。自1999年到2010年期间,上海市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高端人才引进、人口老龄化等,使得城市居民从消费习惯、消费理念、消费方式等都不同于那些仅依靠城市化发展起来的城市居民,进而引致其城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也呈现不同特征。

4 模型选择的依据

对上海市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有显著影响的是:收入水平和诸多随时间变化的宏观因素。因此为了能够全面验证上海市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随时间变化和不同收入水平变化是否有显著变化,需要选择Panel Data样本,而只有Panel Data模型才具有同时研究同一时间不同收入水平和同等收入水平不同时间期间的变化的能力。本文将选择Panel Data模型进行上海市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问题研究。

5 模型的建立、参数估计与模型运行

(1)模型的建立

Panel Data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it=αit+xitβit+εit,i=1,2,…,n;t=1,2…,T (1)

其中xit为1×K向量,βit为K×1向量,K为解释变量个数。模型中的系数随着时间和个体的不同而改变,因而可以反映模型中被忽略的时间因素和个体差异因素的影响。

①变系数模型。如果消费需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横截面的不同个体之间,即参数不随时间而变化,则模型(1)可以表示为

yit=αi+xitβi +εit (2)

模型中截距系数αi,和斜率系数βi随着个体的不同都在改变,即用αi、βi共同反映模型中被忽略的潜变量的影响。

②变截距模型。在模型(2)中若再假定斜率系数是常数,则得到

yit=αi+xitβ+εit (3)

βi即潜变量影响所形成的个体之间的消费差异只反映在截距项的不同取值上。

③混合回归模型。在模型(3)中若假定截距和斜率系数都是常数,则得到

yit=α+xitβ+εit (4)

即模型中被忽略的潜变量(包括时间因素和个体因素)对截距和斜率系数都无影响,此时相当于将T个时期的横截面数据融合成一个“混合样本”(样本容量为nT)。

(2)模型的参数估计

①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本研究收集到的数据主要来自相关年份的《上海统计年鉴》,具体包含的数据有:从1999年到2010年上海市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并按照收入水平分组数据,共分五组: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水平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从1999年到2010年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及其构成值。并以1978年为基期,以上海市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剔除通货膨胀因素。

②模型识别与参数估计。建立Panel Data模型时首先需要正确地设定模型,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F检验来识别模型。在对模型识别之前,首先需要采用Hausman统计量检验来确定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还是个体随机效应回归模型。检验水平为0.05,x2/0.05(1)=3.84。有关Hausman需要的估计系数及标准误差省略,而检验结果是:除了医疗保健,各收入水平存在个体固定效应,所以要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并采用F统计量进行了模型应当采用变系数、变截距还是混合回归模型检验,详细过程省略。

经过计算,最终得到各种消费的参数估计模型的选择依据,按照总消费、食品、衣着、家庭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居住的顺序分别对应的模型选择依次为变截距、变系数、变截距、混合回归、变截距、变系数、混合回归、混合回归。

需要说明的是,对医疗保健采用的是SAS软件中默认的FGLS方法进行估计,而其他模型均直接采用Eviews进行估计。

6 上海市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特征实证分析

基于上文确定的各种模型及参数估计方程,以及为了分析不同收入水平居民对各种消费品的消费倾向,以正确判断收入水平影响下上海市城市居民的消费偏好,本文计算了从1999年到2010年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水平下的边际消费倾向,并排了序,结果见表1。

以下将对表1的结果进行实证分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2008年到2011年,由论文作者先后主持了上海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上海市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实证研究”,以及上海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实证研究”(2009JG023-BJB210)。两个项目在进行大量入户调研的基础上,获得了上海市城市居民不同收入水平消费偏好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下文的分析将部分采用这些资料中的信息。

(1)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随着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各收入群体对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明显的递减态势,这一点与恩格尔定律相吻合。

其次,上海市城市居民用于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是排在首位的。究其原因:第一是生存原因。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吃饭问题是人类生存的首要问题,上海市城市居民无论收入情况如何,最先需要考虑的必然是温饱问题。第二是消费观念原因。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居民综合素质高,接受先进消费理念的机会多、能力强,为了自身的营养和健康,在收入有所增加的情况下,首先倾向于对生态、无公害、绿色、健康食品的消费。第三是消费模式原因。由于上海市城市居民生活节奏紧张,原有食品家庭加工制作的模式逐渐被市场上加工的半成品、便利食品所替代。此外,由于上海市餐饮服务业相对比较发达,许多居民选择在外吃饭的几率增高。

(2)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下降一上升一再下降特征。主要原因在于:①低收入水平居民要解决吃饭问题必须外出打工。出行对这一群体而言具有刚性需求,再加上上海城市居民每次出行换乘各线路的累计费用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显得偏高。因此,其消费倾向仅次于对食品的消费。②中低收入群体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子女教育等更高层次消费需求会挤占交通通讯消费为其带来的满意。因此,中低收入群体的交通通讯边际消费倾向较低。③中高收入者,无论是自驾车还是公共交通给他带来的满意远远大于交通通讯的费用,所以其边际消费倾向较大。④高收入群体,其更倾向于休闲娱乐和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所以,交通通讯给其带来的满意度要次于娱乐与食品消费,因而表现相对稍低的边际消费倾向。

其次,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的排序总体上处在第二、三位。究其原因:第一,上个世纪80、90年代起,上海市大规模老城区改造,使得中心城区人口向远郊扩散,打破了原有的居住格局,增加了城市居民的出行交通成本。第二,上海市大量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创业园区的布局与落户均倾向于远郊区县和新城区,增加了城市居民上班、出行的交通成本。第三,大量外来集聚人口、引进人才多数由于房价和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新城区建设等因素而分散寄居于近郊区和中心区边缘区域的新建居住小区。第四,私家轿车消费成为时尚,燃油材料等价格的快速上涨增加了交通成本。

另外,由于近些年通讯技术的日益成熟,硬件设备的成本日益降低,手机、固定电话、计算机、宽带网络已经很普遍,人们相互之间的沟通更多通过互联网、电话等途径实现,因而增加了通讯方面的支出。综合上述诸原因,上海市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排序总体处于第二、第三位。

(3)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边际消费倾向在由低收入水平向中高收入过渡过程中表现出持续下降,而到高收入群体,其边际消费倾向有一个突然的增加。其次,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排序在第三位及以前。

对于中高收入及以下收入水平的居民,这主要是由于:第一,教育培训需求旺盛。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不仅落户上海的产业发展速度惊人,而且其优惠的人才吸引政策快速地集聚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大量高端人才,这无疑为上海市城市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上海市城市居民及其子女为了抵御失业的风险,尽可能地花费更大支出用于文化教育培训。且居民收入水平越低,这种需求越显得旺盛。第二,教育培训国际化、产业化特征显著。上海市显著的国际化趋势引致了许多教育和培训项目在内容与费用上都与国际水平接轨,从而增加了城市居民在本领域的刚性消费支出。第三,教育成本冲淡文化娱乐开支。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支出普遍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是这种增加的幅度远不及教育培训的成本增幅。且随着收入水平的递减,这一开支在总收入中的比重持续增加。因而,总体表现出随着收入水平的递减而递增的边际消费倾向。

对高收入群体而言,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显示最高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他们追求文化教育的高端消费,由此引发的高层次跨国培训的开支很高。二是高收入阶层更多倾向于高档娱乐场所消费,这是普通大众所没有能力承受的,因此两方面加总形成了他们偏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三是高收入群体在文化娱乐方面的消费,其实质是以为发展业务而拓展人脉关系的目的居多,因而边际消费倾向居高。

(4)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对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动规律,且相互之间的差距不是很大。总体而言,低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都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中低及中等收入群体则有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衣着的边际消费倾向排序基本保持在第四和第五位。

究其原因:第一,由于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促使服装等制造业成本普遍上升,引致服装类商品物价大幅度提高,这对低收入群体而言压力偏大。服装又是具有刚性需求的必需品,因而边际消费倾向偏高。科技使得服装具有一定的耐用性,因而其边际消费倾向排在食品、交通之后。第二,随着消费多元化、需求个性化日益显著,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追求高品质、个性化时尚化的奢侈服装消费成为他们身份的象征和生活中集物质与精神追求于一体的必要消费品,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偏高。第三,对于中等及中低收入群体而言,在收入适度增加前提下,自身以及子女教育和发展等支出挤占部分对服装的消费,因而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5)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

上海市城市居民在居住方面的消费倾向总体特征是:中低及以上收入水平的群体,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持续递减。而低收入水平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则孤显最低。究其原因:第一,对低收入群体,上海市持续飙高的房价使得他们基本无望消费,他们索性选择仅居住在老公房或小阁楼里,因而对居住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小。第二,对于中低和中等收入家庭而言,首先,自身与子女教育和培训的需求较大,所以更倾向于选在比较中心的便利地带居住;其次,购买私家车对他们而言属于奢侈消费,因而在远郊买房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交通不便。所以他们宁愿选择在中心地带购买小户型、旧房居住。如此这一群体的居住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第三,由于远郊空气清新适宜居住,房价普遍低于中心城区,强有力的房产市场金融支撑政策,方便快捷的私家车购置增加出行便利,所以上海市中高及高收入群体一般都会选择在中心城区以外、中环以外的近郊或郊区区县居住,这些开支、以及贷款花未来的钱使得居住边际消费倾向不高。

另外,居住问题之所以成为上海市城市居民需要考虑的排序第四、第五位的消费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上海市房地产市场过于火热,房地产市场金融政策扶持力度过大,使得许多上海市居民出现以房养房、花未来钱现象,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在其现有总收入中的消费支出,所以边际消费倾向排序靠后。

(6)家庭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家庭在家庭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消费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高收入群体却有个突降。究其原因:随着上海市步入信息化、现代化、电子化时代的大潮,中高收入及以下水平的城市居民倾向于这类高档耐用消费品,且随着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呈现边际消费倾向增加态势。而高收入群体则更倾向于能够带来较广泛人脉关系和业务范围的诸如文化与娱乐、交通通讯等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由此挤占了部分对家庭用品和服务的消费。

其次,家庭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总体上排序在第六。究其原因:尽管近些年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家庭用品多数属于高档耐用品,新技术、新产品也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类商品的更新消费需求弹性较大,因而其边际消费倾向排序较后。

(7)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

首先,上海市城市居民医疗保健类边际消费倾向没有规律性的增长或下降趋势,但是总体特点是:低收入水平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而高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医疗需求。中低收入者无论从营养摄入、身体锻炼、健康意识都远不及高收入群体,医疗需求高于高收入群体。第二是收入水平。城市居民看病虽有医疗政策可以享受,但还需要自己支付一定的医疗费用,这笔费用对于中低收入群体显得较高。所以,显示出偏高的边际消费倾向。

另外,从边际消费倾向排序看,医疗保健排在最后。究其原因:低收入水平由于高昂的医疗费和收入制约,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消费而言,医疗消费是最不情愿的开支。而高收入水平由于比较注重身体保健、营养健康等,所以生病的几率减少,用于医疗的实际消费量不大。因而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排在最后。

7 几点启示

由“不同收入层次城市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排序表”中的测算结果可以综合评判出,上海市城市居民总体上边际消费倾向的顺序大体是:食品第一,交通通讯第二,文教娱乐第三,衣着第四,居住第五,家庭用品第六,医疗保健第七。基于这样的顺序,本文将获得以下几点对相关行业发展的启示:

(1)食品消费。鉴于收入水平变化趋势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的数量关系,上海市在食品、餐饮产业发展方面,要面向高收入水平群体更多开发和供应高品质、高附加值的绿色、无污染食品。而对低收入群体,考虑到其庞大的消费群体基数,是拉动产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应当在大量低价食品、便利食品等餐饮方面给予倾斜和政策扶持。

(2)交通、通讯和文教娱乐。首先基于上文中的测算表以及上海市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压力,建议:完善公共交通网络覆盖体系和人性化服务体系,增加短途小型公共交通车辆的使用和公交车运行时间的信息等服务,争取使中低收入者能够出行便利。降低公交转乘费用,建议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有公交换乘的累计费用以5元作为上限,充分发挥公交公共服务功能。同时在私人轿车市场调控方面鼓励高档小排量车型,限制中低档车型,因其庞大需求基数会对道路交通造成拥堵,以及对环境造成污染。此外,从教育培训角度看:应加大对教育培训行业的管理,规范运营,完善教育培训产业体系,以保障庞大的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和消费权益保障。对于娱乐而言,则倾向于增加高品质、内涵丰富的短期旅游以及城市夜生活场所,丰富居民文化。

(3)衣着、居住。关于衣着,面向高收入者,服装向高档的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方向发展,而对于中低收入者则更多向优质、耐用、低价的大众化方向倾斜。关于居住,从政府层面严把地价控制关,除了加大廉租房供应外,还应减少政府对商品房市场、租赁市场的干预。目的在于:①使高收入群体具有绝对购置住房、投资商品房的自由,减缓对不动产投资刚性需求的压力,也为廉租房分流出去一定数量需求群体。②大幅度增加不动产财产税,有效促进收入的二次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4)家庭用品及服务和医疗保健。家庭用品倾向于高新技术、新材料、环保节能、智能化产品的研发。为此,相关的科研政策、人力资源引进和培育、市场研究等都是必须先行的。而对于家庭服务,则更重要的是以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业务培训、行业规范及标准体系建设为首要任务。对于医疗保健,以加大宣传为主,引导广大居民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居民身体保健和强身健体的意识,尤其是诸如经济又便利的广场舞等活动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增强区域和谐与稳定,还能营造区域休闲文化氛围,可以有组织地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志雄.2009~2010上海经济形势:回顾与展望[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0.27-31.

[2]张效莉,等.上海市人口老龄化问题实证研究[R].上海:上海海洋大学,2012.

[3]田晖.消费经济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48-52.

[4]田圣炳.“十一五”期间上海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J].消费经济,2006,22(1):34-37。

[5]陆虹.上海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统计研究,2000,(5):12-17.

[6]田晖,刁康.上海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与优化对策[J].经济问题,2004,(11):71|73.

[7]顾蓓青,徐晓岭.上海城市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J].数学理论与应用,2010,(3):13-15.

[8]王领.上海城市居民消费发展的实证研究[J].消费经济,2010,(4):31-34.

[9]邵民智.上海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系统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1,(1):5-7.

[10]赵卫亚.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变系数Panel Data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11):50-54.

[11]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1-202.

[12]李子奈.高级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56-58.

第12篇

[关键词]FTA;自由贸易区;产业互补;绿色产业;服务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46-0055-02

1背景介绍

中韩自建交以来,经贸规模增长了50余倍,在我国整体外贸中所占比例为66%[1]。2013年,双边贸易额274248亿美元,2013年,韩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2]韩对华投资方面,截至2013年12月底,韩累计对华投资项目数56224个,实际投资金额5595亿美元[3]。随着两国经贸合作的加强,中韩两国对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期望越来越高,2012年5月2日,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正式开始,2014年8月,主席访韩,双方确定了加快自贸区建立的意向,预计2015年,两国将正式签订自由贸易的协定。从经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看,自贸区建立后,两国之间资本、技术的跨境流动会更加频繁,原材料的往来也更加便利,这对于提升两国整体的竞争力也有益处[4]。江苏在过去的20多年中,与韩国的交流尤其经贸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1年,韩国已经跃升为江苏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在江苏投资的韩资企业已经达到4500家。在中韩即将签订FTA的背景下,对于江苏来说,机会与挑战并存。

2中韩签订FTA后经济效应

中韩如能正式签订自由贸易区协定(FTA),那么其作用不仅是在生产品的往来自由化,也包括其他领域如服务、技术、资本等;建立自由贸易区能明显促进经济的发展,产生的经济效果分为静态和动态效果,如表1。

4对发展江苏与韩国的经贸交流及互补产业的启示

41江苏可与韩国扩大绿色及能源产业的合作

双方可以构建绿色产业有关战略、技术等合作机制,加大技术和商业创新力度,为中韩经济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及江苏的产业升级注入新的动力;双方可以开始或扩大绿色产品贸易,加强在第三国的能源市场的合作。[6]通过合作,保障传统产业部门能源资源供应,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也能通过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技术、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合作,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为能源资源领域的新技术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因此政府部门应该致力于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制定积极有效的促进政策;通过示范性项目的实施,将能源合作落到实处。[7]

如果将世界水准视成100分,韩国绿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打分分别如下:风力68~79分、太阳能61~88分、氢燃料电池50分、煤炭燃气化发电56分、智能电力网85分;韩国在电子、半导体产业能在太阳能电池、化学产业在太阳能材料领域;钢铁机械产业在风力发电的单一零件领域;造船重工业在海上风能、发电涡轮机、汽车产业燃料电池等领域有较强的优势。[8]江苏在绿色产业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拥有良好的太阳能及新能源产业,具有大型的石化能源产业,因此在构建绿色产业及能源产业合作方面可以走在全国其他省份的前列。

42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服务业是未来产业发展趋势,服务贸易业是中韩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韩国在金融、信息服务、医疗保健、旅游、电子商务、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和促进出口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而中国服务市场容量大、发展快、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江苏是教育大省,文化强省,金融业发达,旅游资源丰富,中小企业发达,电子商务业正在兴起,医疗保健市场有巨大的需求。

43不断扩大投资合作

截至2013年年底,韩国对华投资比建交时扩大了440倍,目前韩国对江苏省的投资的企业在中国所有省份中位居第一位,2012年6月,在江苏投资的韩资企业已经达到4200家,实际投资90亿美元。而中国对韩投资相对却很少,只有10亿美元。因此双方合作的空间很大,尤其中国对韩投资方面。江苏应该抓住双方产业互补的优势,大力引进韩国的投资发展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同时,双方应大力支持工业园区的合作,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依托,促进科贸结合,加强成果转化。

江苏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赴韩国投资发展,尤其在中韩FTA背景下,江苏的企业完全可以在太阳能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中药生产、医药保健、蔬菜生产、河豚鱼、泥鳅、海产品、水果、园艺产品、绿色植物、济州岛旅游开发、机械产品、消费电子、电池、服装业、纺织业、酒店用品等产业,江苏在以上的产业中都是具有很好的优势,可以通过独资、合资的方式进入韩国市场,做大做强。

44进一步密切双多边协作

多年来,中韩建立了经贸联委会、投资合作委员会、财经界高层对话、民间经济协议会等政府和民间交流机制,签署了电子商务、劳务、产业、质检等谅解备忘录,合作编写了《中韩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报告》,为推动经贸合作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指导性作用。

5结论

本论文重点探讨了中韩FTA背景下,江苏的可为之处,探讨了江苏应该和韩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及政府部门应该为此所做的各项工作。在本论文的结尾,本人还想强调的是,韩国既然已经与美国、澳大利亚、南美和欧盟多个国家和机构签订了FTA的协议,因此江苏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中韩合作的形式,充分利用FTA带来的产业优势和贸易优势,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徐长文中韩FTA时代的经贸合作展望[J].区域合作,2012(11).

[2]王刚,田泓2013年韩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中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EB/OL].环球网,http://worldhuanqiucom/exclusive/2014-03/4871370html.

[3]陈青松中韩贸易额20年增长了50余倍[EB/OL].http://techsouthcncom/t/2014-03/26/content_95981276htm.

[4]中韩FTA拓展合作潜力“敏感领域”需特殊对待[EB/OL].http://intlcecn/sjjj/qy/201205/04/t20120504_23295039shtml.

[5]邓莹中韩产业竞争性和互补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6]张鑫森“中国梦”与中韩经贸合作的前景[EB/OL].http://wwwfmprcgovcn/mfa_chn/dszlsjt_602260/t10280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