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部门预算论文

部门预算论文

时间:2023-05-05 17:03:54

部门预算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支出评价;部门预算监督

Abstract:Budgetperformancemanagementideahasbeenrecognizedbyfinancialandpublicdepartments,therelatedregulationshavebeenmade,departmentbudgetexpenditureperformanceevaluationsystemisinitiallysetup,anddepartmentbudgetsupervisionhasbeenconsolidated.However,governmentbudgetperformancemanagementsystemhasnotbeenbasicallyreformedbecausereformtheoryresearchneedstobeenhanced,reformrestrictionfactorsaretoomany,reformorganizationandinsuranceabilityisnotenoughandreformexaminationsystemneedstobecompleted.Overallandsystematicdepartmentbudgetperformancemanagementsystemshouldbesetupbytakingbudgetoutputandresultascore,bytakingdepartmentbudgetandoutputitemsasinitialpoints,andbyincludingdepartmentbudgetestablishment,expenditureevaluation,organizationandsupervisionandsoon.

Keywords:departmentbudget;performancemanagement;departmentbudgetestablishment;departmentbudgetexpenditureevaluation;departmentbudgetsupervision

一、我国部门预算改革及其绩效管理制度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政府预算管理制度也经历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改革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是尽快实现政府预算管理活动的科学化,提高预算管理的绩效。主要的改革内容包括:部门预算改革、复式预算改革、预算收支分类改革以及公共支出管理改革等。其中,部门预算改革作为其他预算管理改革的具体制度载体及其追求绩效的改革方向与创新理念逐渐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已不同程度地付诸实践。

1.我国部门预算改革进程

2000年是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起始之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前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按照法定时间批复预算;将以往自上而下的代编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汇总方式,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编制预算;采取综合预算编制方法,要求部门将所有收支统一纳入部门预算;实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统筹安排,将一个部门所有的收支都按照统一的编报内容和形式在一本预算中反映;开始向全国人大报送部门预算等。之后,我国部门预算改革逐步深入。2002年,正式按照新的方法编制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按照新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正式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加大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力度,试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005年,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定员定额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扩大管理范围;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研究制定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管理办法。2007年,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积极进行项目支出经济分类试点。[1]此外,项目支出预算滚动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金财工程”、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等改革内容都在不断完善和推进之中。

然而,我国部门预算管理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目前的改革仍只是主要以对预算资金投入的控制为导向。随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推进,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滞后必将制约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总体效能的发挥。因此,作为部门预算改革的延续、提升,乃至制度变革,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已经成为确保我国政府预算制度适应社会发展与财政体制制度改革新形势并高效科学运行的重要管理措施。

2.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探索孙克竞: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评价与深化思路

目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相关探索主要表现在以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为代表的改革实践。[2][3]同时,将绩效管理与部门预算改革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与国外借鉴也正逐步深入。

我国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后不久,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实践探索也随之展开。从2003年起,财政部就开始制定部分行业的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组织部分中央部门开展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这些实践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部门预算支出效果的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了绩效管理理念的普及。2005年,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财政部选定了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4个项目进行绩效考评试点;2007年,财政部选择了教育部“高校建设节约型社会”等6个项目继续进行绩效考评试点。此外,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与部门预算单位也制定了一系列绩效考评工作规范,并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2][3]同时,近年来,无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无论财政部门还是各部门预算单位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都对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制度创新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各自深入的理论研究。

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总体评价

通过近几年中央预算部门和各地方政府围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展开试点工作,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践已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

1.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

首先,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已经得到各级财政和公共部门的广泛认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此体系的建立可使公共财政框架下的预算支出范围更加具体化、准确化,有利于我国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提高我国政府决策水平、转变政府治理模式和建立高效廉洁政府的客观需要。经过近几年的理论研究、经验学习和改革试点,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无论是出自部门自身利益考虑,还是遵循统一的改革安排,都对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有了必要的认识,并取得了广泛的改革共识,这为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其次,建立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有关制度。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许多试点部门和地方相继制定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或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专家咨询组工作规则、中介机构参与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或支出评价工作管理办法、自评报告撰写规则与上报复核程序以及评价结果审核标准等一系列工作规范。同时,初步形成了职责明确、分工合理的试点工作组织体系,加强了财政部门、试点部门、中介机构及有关专家的协调配合,目前,基本形成了财政部门统一领导、部门具体组织实施的改革分工体系。以上工作成果,为规范今后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行为和程序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框架基础。

再次,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初步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所提高。当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是以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现已摸索出一套较为合理的工作流程,并初步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构成和绩效评价方法。指标评价体系主要分为共性评价指标和个性评价指标,共性指标又可分为绩效目标完成程度、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管理状况、经济和社会效益、资产配置和使用情况等。同时,采用长期效益评价和短期效益评价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统一指标和专门指标相结合的评价办法。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提高部门预算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试点部门增强“成本—效益”观念、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奠定了技术基础。

最后,部门预算监督得到加强,透明度有所提高。通过改革试点,部门加强了对预算资金落实情况、实际支出情况、财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状况等的绩效管理与考评,更加清楚地掌握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流向,加强了对项目资金使用环节的监督。同时,一些部门在试点中将考评结果在部门内部公开,增强了部门预算管理的透明度。

2.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目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部门预算管理中引入了绩效理念,但由于将绩效管理与部门预算相融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在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总结实践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基础条件、组织实施、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改革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目前,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以借鉴国外经验居多,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创新较少,特别是与我国现行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的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不够。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绩效考评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之处,这就急需用有中国特色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理论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让改革者客观理性地认识到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及其改革目标与内容;同时,指导制定出现实可行的改革规划,不但要避免人们对改革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更应坚定信心,在改革困难面前消除悲观情绪。

第二,当前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探索与创新,仍未实现我国政府预算管理制度的根本变革,仍是传统预算管理制度本身的调整与转换,是形式与细节方面的变化,而并没有改变或是脱离投入控制型的预算管理模式。一方面,部门预算的编制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财政部门与经费申请部门之间的讨价还价,预算编制带有较重的经验决策色彩,部门预算编制与部门事业发展目标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即没有明确的部门预算产出和结果的要求。另一方面,部门预算管理重视对预算资金投入的控制,而对预算支出效果的评价与考核则较为薄弱,结果往往是只管投放进度、不问投入效果,只管使用合规、不问效益大小,只强调支出的财务责任、不考核项目的执行效率与质量,从而造成部门预算资金浪费和效益较低等问题。这样的预算管理水平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成为公共财政框架建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

第三,改革的基础条件尚不健全,制约因素较多。[4]一是仍需进一步树立科学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观念,转变一些人内心深处认为部门预算资金和公共资源是“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以及支出编制与耗费使用只要合乎规定而不必考虑结果的错误观念。二是财政体制改革还不到位,公共部门事权划分仍不明确,制约了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目标选择与考核体系的建立。三是部门预算编制更多的是依据政策法规、会议决定和党政领导的批示,而不是部门的绩效战略目标和项目及资金运行的绩效,预算编制的自主性和可预见性较差。四是在部门预算执行与监督上,真正追求和尊重预算产出与结果的制度、机制仍未建立起来,部门预算“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预算结余的绩效概念未被理性认识。同时,预算监督体系不健全,缺乏绩效追踪问责,重投入、轻绩效的监督手段还未根本改变。五是技术基础与管理手段还需进一步完善。目前,以部门预算产出和结果为标准的数据信息收集系统还未建立,具体的绩效指标和标准仍较难确定。同时,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仍未在我国全面展开,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会计基础并未建立。

第四,改革的组织保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受传统“重投入、轻产出”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不足,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不高,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改革尚未形成合力。当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财政部门提出来的,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发达国家的经验,愿意在预算改革之路上走得快些。但由于传统控制型政府治理理念的惯性,政府系统整体的改革动作相对财政部门的改革愿望则存在一定差距。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需要政府行政体系、制度建设的整体推进和思想改造,仅靠财政部门是无法完成的。

第五,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考核体系建设仍有待完善。现行的绩效考评实施程序同规范的程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使得绩效考评很可能成为事后预算执行情况的总结或项目竣工验收。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依然存在定性考评指标较多而定量考评指标较少、投入考评指标较多而产出考评指标较少、合规性指标较多而结果性指标较少等问题。同时,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绩效考评结果的真实性也有待提高。

三、未来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基本思路

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转变传统预算管理模式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提高我国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步骤。通过推动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未来我国此项改革的基本思路可以阐述为:按照建设公共财政的总体步骤和要求,把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引入部门预算管理,依据“客观真实、内容多样、透明公开、广泛参与、渐进推动、富有前瞻性”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预算产出与结果为核心,以部门预算及其项目支出为切入点,包括部门预算编制、支出评价、组织监督等内容在内的,全面系统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同时,要结合我国预算管理改革实际,分步实施,并为远期绩效预算探索道路。

1.基本原则

一是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无论是绩效目标的设定,还是产出结果的核实都必须满足规划客观、数据真实可靠的要求。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则,避免跟风式的改革作秀,弄虚作假,改革才有现实意义,这还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予以保障。

二是由于政府部门职能分工的不同,各公共部门所要实现的绩效目标与内容也就存在显著区别,改革中应注意处理好改革基本要求与部门特点相融合的问题,鼓励内容多样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设计,充分发挥部门改革的积极性。

三是改革要坚持透明公开、广泛参与的原则。政府部门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其绩效责任与目标的制定、结果的考核需要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同,过程也需要民众、媒体、政府、中介机构、监察部门的广泛参与,只有真正做到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公开透明、广泛参与,改革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也才能更有实效。

四是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在我国还是一项全新的改革事业,需要稳步推进、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应以部门预算改革为依托,项目支出为重点,统筹安排预算绩效编制、支出评价、结果运用等改革步骤,注重试点改革的重要性,充分尊重我国预算管理改革的现实基础,坚持渐进的改革方式。

五是此项改革应坚持前瞻性的原则。部门预算绩效管理体现了我国预算管理改革追求公平、效率,特别是效率的基本内涵,毋庸置疑,预算效率与效益的改进是建设公共财政必须要做,也是一定要做好的核心内容之一。虽然,当前改革刚刚起步,但改革的艰巨性和重要意义要求改革者具备广阔的视野、创新的精神,对改革进行不断的前瞻性思考,这样才能使改革永远充满活力与生机。

2.范围与内容界定

目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范围与内容可界定为:以部门预算为基础,以项目支出为重点,以产出绩效为核心,兼顾结果绩效。

从部门预算的具体结构来看,其编制主要是根据支出功能分类,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中基本支出由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组成。目前的人员经费是“养人”支出,与部门绩效关系不大,所以,这部分支出可不作为绩效管理的对象。公用支出是用来维持一个部门的正常工作和运转的需要,和部门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务密切相关,目前这部分支出编制主要采用定员定额的方法。从理论上讲,这部分经费由财政部门根据多重综合的指标来核定,并且这部分经费的核算考虑了部门的工作性质和业务量,或者说公用经费与部门的产出或提供的服务相关。但是从实践上看,公用经费包罗万象,部门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对公用经费的绩效管理很难大范围开展。[5]首先,由于公用经费的复杂多样,对每一项公用支出都作绩效分析是不可能的,只会为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行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而且在目前部门抱怨公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对这部分支出做过细的评价只会招来部门的反感。其次,有些公用支出和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或者说很难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对部门的会议经费,有两个建议:一是采用产出分析法,可用次数考察,不必一定要测量这些会议产生的成果;二是采用定性的方法,只需说明会议的召开有利于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和人员、公用经费相比,项目预算具有较为明确的支出目的和标准要求,是目前推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最佳选择。目前,我国部门对中长期和短期目标缺少明确的绩效规划,可能是没有制度要求和操作习惯,更可能是没有把握规划实现的能力。部门只能对现实的产出负责,而对于结果绩效应该由政策的制定者负责。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从选民到被选举的人大代表和官员,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再到预算的决策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政策制定者和预算决策人被淹没在长而复杂的委托—关系链条中,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很难用预算绩效管理来评判和约束。所以,建议改革初期还是侧重于对部门预算产出的评价,部门预算绩效报告中必须明确产出,对支出结果,只要说明目标的产出有助于产生特定的结果就可以了,待改革进一步深入再研究部门对预算结果的责任问题。

3.改革步骤设想

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从时间上可区分为近期改革与远景规划。目前,预算支出绩效考评工作是改革探索的主要体现,应该明确其只是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探路先锋。在逐渐完善此项实践工作的同时,要努力尝试在部门预算绩效规划编制、产出与结果数据审计监督、绩效报告撰写、绩效结果公示与运用等方面健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内容,并建立合理的管理程序。此外,还要尽快夯实改革的技术基础。一是部门要提高制定中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计划的能力,加强对部门和项目产出、结果的定义;二是预算会计制度的转变和预算账户的调整,将改革重点放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建立和调整上;三是培养部门领导和财务人员的绩效概念,从技术层面培训基层绩效分析人员;四是要不断完善绩效管理的方法、指标与标准体系。最终,在近期内建立起包括以上内容的公共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在远景规划方面,要彻底实现预算管理模式从投入控制型向产出结果型的转变以及各预算管理参与者权利与义务的转换,强调管理权利的灵活性对应的是更多的产出义务与效益责任。要进一步研究绩效文化的形成问题,如果真能使预算绩效管理对预算资源分配产生有效影响,可能最终是一种缓慢的、持续的文化变革的结果,要将绩效文化渗透到政策制定过程中。同时,应注意各项配套措施的完善。一是建立健全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加强部门运用预算绩效管理的能力建设,包括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等。最终,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并通过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实现中国式的“政府治理”模式创新。

最后,改革的具体路径选择应该发挥多方优势。中央层面可以确立改革的原则和方向,并给予技术指导,发挥中央部委统筹全局的优势,实现自上而下的纵向改革推动;同时,通过试点改革,鼓励地方政府自下而上的改革创新;此外,各级政府内部部门间也要相互学习借鉴,并在此级政府的统一规划下科学有序地横向推动改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预算司.中央部门预算编制指南(2008)[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刘昆.绩效预算:国外经验与借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3]过剑飞.绩效预算:浦东政府治理模式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交易成本;部门预算;制度构建论文摘要:按照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部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属于事前交易成本。编制过程中由于各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的差异及信息不对称必然导致交易成本产生。因此,应加强基础性制度构建,使财政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工作规则制度化,建立预算资金使用的激励机制。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以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为主体的财政支出改革是我国构建公共财政框架、完善财政管理制度的重要改革,而部门预算改革在这三项改革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从实施的情况来看,我国目前的部门预算编制、执行与公共财政对部门预算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没有完善的制度规制预算编制参与主体的情况下,由于编制参与主体行为目标差异以及信息不对称,导致编制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很大。一、理论回顾在交易成本的理论界定方面,威廉姆森论证了“契约人”人性假设与“经济人”人性假设的内在联系——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在交易成本存在原因方面,他特别强调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人性以及资产的专用性,同时将交易成本分为两部分:一是事先的交易成本,即为签订契约,规定交易双方的权利、责任等所花费的费用;二是签订契约后,为解决契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从改变条款到退出契约所花费的费用,包括当交易偏离了所要求的准则而引起的不适应成本,纠偏引起的争论不休的成本,建立和运作管理机构的成本,安全保证生效的抵押成本。交易成本经济学作为一门分析经济组织的制度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被运用来解释公共预算制度的设计(Bartle & Ma, 2001; Patashnik, 1996)。在这种分析框架中,预算被看成一种合同。实际上,四十多年前,公共预算专家瓦尔达沃斯基就已经表述了这样的观点(Wildavsky, 1964,p.2)。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预算过程就是制定和实施预算合同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交易成本:形成预算合同时必须支付事前交易成本,如讨价还价费用、信息费用、决策时间和协调费用等;确保预算合同能够实施的事后交易成本。本文分析的形成部门预算合同的交易成本,从其内涵来看,为威廉姆森定义中的事先的交易成本,即签订预算契约的交易成本。在对官员行为的研究中,尼斯坎南认为,官员与其它所有人一样,都是效用最大化者。而官员的效用最大化即预算最大化。根据缪勒的模型(1999,中译本),设预算部门通过预算获得的收益函数为:B=B(Q), B′ > 0, B″< 0由预算部门提供的公共服务的生产函数为:C=C(Q), C′> 0, C″< 0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预算单位官员,其追求预算最大化的约束条件是获得的预算数要能弥补其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成本,其目标函数为:Ob=B(Q) λ[B(Q)-C(Q)]其一阶条件产生B′(Q)= [λ/(1 λ)]C′(Q)B(Q)=C(Q)其中λ为拉格朗日乘数。预算资金最有效率使用的条件应为预算支出给官员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给其带来的边际成本,即:B′(Q)= C′(Q),而拉格朗日乘数λ却表明了预算支出的扩大趋势,即B′(Q) < C′(Q)。由此可知,预算单位官员不是在预算资金效率最大化的生产条件下提供公共服务,而是追求预算最大化。二、各参与主体之间交易成本分析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分配预算资金。由于预算资金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因此,作为预算委托—代理关系中的重要一层委托人,财政部门需要对预算编制的效率及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负责。因此,在本文中,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这一层委托—代理关系中的行为目标被设定为预算编制效率最大化和预算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官员(即预算用款单位)“追求预算最大化”,即意味着预算单位以追求本部门预算最大化为目标。而具有预算

第3篇

[关键词] 绩效预算;部门预算;关系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1. 018

[中图分类号]F8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11- 0029- 02

为提高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从编制2000年预算起,我国开始实行部门预算改革。部门预算,是指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及其履行职能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开始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通俗地讲,就是一个部门一本账。近些年,为提高预算资金使用的绩效,我国开始了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的试点和探索。但部门预算和绩效预算之间的关系,在预算改革的理论和实际工作中,仍存在很多模糊认识。因此,理清两者的关系,对顺利推行绩效预算意义重大。

1概述

1.1 我国部门预算改革进程

2000年是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起始之年,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前编制预算,延长预算编制时间,按照法定时间批复预算;将以往自上而下的代编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汇总方式,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编制预算;采取综合预算编制方法,要求部门将所有收支统一纳入部门预算;实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统筹安排,将一个部门所有的收支都按照统一的编报内容和形式在一本预算中反映。

之后,我国部门预算改革逐步深入。2002年,正式按照新的方法编制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按照新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正式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加大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力度,试行“收支两条线”管理。2005年,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定员定额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扩大管理范围;加强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研究制定部门预算绩效考评管理办法。2007年,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积极进行项目支出经济分类试点。此外,项目支出预算滚动管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金财工程”、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加强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等改革内容也在不断完善和推进之中。

1.2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探索

我国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后不久,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实践探索也随之展开,各级财政部门与部门预算单位也制定了一系列绩效考评工作规范,并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从2003年起,财政部就开始制定部分行业的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组织部分中央部门开展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试点工作。2005年,财政部研究制定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财政部选定了农业部“农业科技跨越计划”等4个项目进行绩效考评试点;2010年共批复确定115个中央部门的200个绩效评价项目,绝大多数中央一级部门已纳入绩效评价的范围。目前,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相关探索主要表现在以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为代表的改革实践。

2部门预算与绩效预算之间的关系

2.1 部门预算是绩效预算的前提和基础,为绩效预算的开展提供平台

部门预算改革对绩效预算改革意义重大,如果没有10年来部门预算改革的基础,绩效预算改革可能就无从谈起。部门预算改革为绩效预算改革建立了一个平台,只有在这个平台之上,绩效预算改革才可能顺利进行。

绩效预算需要比较部门的产出和预算资金投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这个前提就是部门的收入要有一本总账。这在过去传统预算中是无法实现的。传统预算编制将预算支出按行政经费、事业经费、基本建设经费等不同性质分成若干类,分别由财政部的不同司局管理,对于一个部门来说,究竟已经安排了多少预算资金是搞不清的。而且在传统预算制度下,部门的大量预算外支出游离于预算监管之下,预算也无法搞清部门的实际资金拥有量。经过部门预算改革,采取综合预算编制方法,要求部门将所有收支统一纳入部门预算,实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将一个部门所有的收支都按照统一的编报内容和形式在一本预算中反映。加大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力度,试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将预算外资金逐步纳入了预算的监管和控制中。编制部门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对预算部门的支出进行了分类,摸清了预算部门的各种支出的方向和用途。按照新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细化部门预算编制,对预算部门的各种支出能够进行多维的定位。这些改革都为预算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数据信息支持,大大方便了预算绩效评价的进行。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部门预算改革,绩效预算改革就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绩效预算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2 绩效预算是部门预算的深化和升华,是部门预算改革的方向

部门预算虽然加强对预算的监管和控制,但预算的编制和资金的分配仍缺乏明确的导向。由于缺乏目标的设定和产出的考核,预算编制带有较重的经验决策色彩。由于缺少绩效方面的考核,部门预算编制与部门事业发展目标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同时也限制了部门预算功能的发挥。

在预算的执行阶段,主要是强调对合规性的遵从,预算执行中只管投放进度、不问投入效果;只管使用合规、不问效益大小;部门预算“只能做加法,不能做减法”;只强调支出的财务责任,不考虑支出的实际结果责任,从而造成部门预算资金浪费和效益较低等问题。

绩效预算改革的滞后必将制约公共财政预算体制总体效能的发挥。作为部门预算改革的延续、提升,乃至制度变革,绩效预算改革需要在部门预算的基础上逐步引入绩效管理的要素,逐步将投入控制型的部门预算改造成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是在部门预算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是部门预算长期改革的方向。

2.3 在部门预算基础上进行绩效预算改革

我国的部门预算已经推行了近10年,各级政府已基本熟悉部门预算的工作流程,可以在部门预算的基础上推行绩效预算的改革。实行绩效预算,首先必须明确财政支出所要达到的目标,因此绩效计划目标的制定是实行绩效预算评价的前提和基础。在编制部门预算的同时,需要一并制订年度绩效计划。绩效计划的制订应与部门战略发展规划相结合,以部门的战略规划为依据,进一步细化为年度绩效计划,保证预算年度之间的相互衔接,实现经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

应继续完善部门预算,严格按目标、功能、绩效要求来细化预算编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和预算定额。绩效预算改革可以先以项目支出绩效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扩大到部门人员和公用经费。人员和公用经费在部门预算中按定额管理,通过对部门的绩效结果的考评,合理修订人员和公用经费定额,提高基本支出使用效益。根据考核结果做出奖惩与预算调整。根据绩效预算按效果拨款的原则,财政部门按照各机构的计划制订情况以及工作绩效的考核结果调整下一年度财政预算,根据内外部评价结果对于绩效好的部门给予奖励,对于目标完成不好的部门则予以公告削减直到取消这项预算。

部门预算改革在改革措施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方面仍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部门预算改革绝对不能放松,需要在投入控制等方面继续完善。同时,在部门预算改革中逐步将绩效管理的各要素引入部门预算中,向管理导向型预算转变。

3结语

尽管目前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的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部门预算管理中引入了绩效理念,但由于将绩效管理与部门预算相融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在中央层面还是地方层面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在总结实践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国部门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基础条件、组织实施、技术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改革的理论研究亟待加强。目前,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以借鉴国外经验居多,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创新较少,特别是与我国现行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的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不够。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绩效考评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之处,亟需用有中国特色的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理论指导我国的改革实践。

第4篇

关键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101-02

一、高校预算管理模式改革对资产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一)目前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偏重于对增量资产的控制而忽略对存量资产的管理。高校在编制预算过程中普遍缺乏对上一预算年度高校资产变动情况的全面深入了解,以及高校内部普遍存在的各部门争经费和资产管理情况缺乏透明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预算编制难以脱离以投入控制为主的轨道。尽管中国在高校预算管理领域进行多次改革,但这一环节仍然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2.预算资金分配较随意,缺乏科学依据和操作规范。目前高校在预算资金分配环节,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科学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导致各类资产日常维护和消耗费用缺乏有效到位的监控,使之与各部门占有使用的资产实物量相脱节,预算编制部门在进行预算资金分配时难以取得合理依据,加大预算编制难度,也使得预算资金分配的结果演变为部门间为实现各自利益相互博弈,而最终达成妥协的结果。

3.缺乏预算执行评价体系。中国高校普遍缺乏预算执行评价体系,个别高校正在尝试构建该体系,主要是建立一个预算执行信息传递与反馈网络并落实专门人员,定期进行预算跟踪分析并对照预算目标,及时对差异作出调整,以其提高预算执行约束性。

(二)改革高校预算管理弊病过程中对资产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1.目前国家对高校通过预算管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所提出的更高要求,预算管理也比过去更加注重资产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重点在于掌握和分析存量资产数量、价值、结构和分布状况,以此为依据寻求存量资产与高校今后发展需求之间的差距,并作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决策和及时合理调整经费投入的金额和用途。

2.建立健全资产信息动态管理系统。该要求其实是以上所论述的要求的延伸,是实现其的前提条件。高校只有建立健全资产信息动态管理系统,才能真正实现对高校资产数据的实时监控和采集,准确掌握各部门(院、系)占用资产的增减变化,以此对全校资产配置结构作出合理判断,从而使各类资产的购建必要性论证和购建成本评估做到有理可依,是预算管理走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轨道的强有力保证。

3.构建一个科学、可执行的实物资产限额标准体系。2007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结束后,唯一不足之处是没有构建实物资产限额标准体系。实物资产限额标准体系不单是评估资产构建项目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且还是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的关键点。这套体系的构建是项大工程,因为是要以大量考察数据和分析为依据,所以笔者建议可以先从办公用房装修费用、通用办公设备购置和机动车辆配置限额入手。

二、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脱节的原因分析

(一)部门领导缺乏对资产管理和预算资金执行的强大责任心

目前,高校资产管理和预算资金执行情况尚未列入部门领导任期考核目标内,部门领导在调离原岗位时,只对其进行财务审计,这会加大部门领导对资产管理的松懈和预算资金执行的随意性。

(二)资产配置和预算资金分配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因素

笔者认为,无论是资产配置还是预算资金分配,都是一个将高校有限资源合理分配给各部门(院、系),以达到满足高校整体发展需求和各部门(院、系)均衡发展的过程。然而这种本应公平公正的统一分配过程,在各部门利益竞争驱动下,渗透太多的人为干扰因素,逐渐演变成两个没有太多关联性的管理系统。

(三)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

目前我们所指真正意义上的预算管理应该是对包括预算内与预算外所有财政资金的管理,但事实上由于预算外资金来源和形式的多样化以及其中所牵涉到的部门利益,使高校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往往只将一小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编制范围,导致大部分预算外资金游离于预算管理之外。预算外资金被滥用也是造成高校资产重复购置和浪费的主要源头之一。

三、与预算管理紧密结合的高校“三级”资产管理模式设计

(一)构建高校“三级”资产管理体制

1.构建高校“三级”资产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随着中国高校办学体制和模式的转型,高校在财务管理领域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如实行国库集中支付、不断加强并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成立专门采购职能部门等,这些变革都或多或少牵涉到高校的预算管理。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资产管理体制也应当做出相应的变革,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校资产管理的需求。笔者所建议的“三级”资产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如下:(1)国外公共资产管理模式理论。由于本文所论述的高校资产类似于国外的公共资产,因此在重新设计高校资产管理模式时可以借鉴他们相关的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韩模式、德澳模式、美加模式和巴西模式。无论以上何种模式,都为我们进一步理顺高校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且基本上可以囊括国内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所采取的全部资产管理模式。相比之下,美加模式更符合中国国情下的高校资产管理,即预算管理部门除负责编制部门预算外,还负责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法规,在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高校设置独立的资产管理部门,除负责资产管理的具体事务外,还担负起随时向预算管理部门提供各类资产数据、资产购置与处置等手续证明和预算资金使用状况。(2)国家有关规章制度。2006年财政部颁布执行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两个办法”不但提出“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而且明文规定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这为高校今后进行“三级”资产管理模式改革指明了方向。

2.高校“三级”资产管理体制的框架结构。根据美加模式理论和“两个办法”,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设计高校“三级”资产管理体制架构:“一级资产管理部门―二级资产管理部门―三级资产管理部门”,“一级资产管理部门”是指高校预算管理部门,“二级资产管理部门”是指高校内设立的专门资产管理机构,“三级资产管理部门”是指各部处(院、系)。在这个体制结构内,“一级资产管理部门”将编制好的预算项目和额度直接下达到“二级资产管理部门”,“二级资产管理部门”在审批“三级资产管理部门”提交的资产购置申请时,不但要负责监督各预算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还要充分行使闲置资产的调剂职能,并随时向“一级资产管理部门”反馈预算资金使用状况,“一级资产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及时对预算资金作出合理调整。

(二)与高校“三级”资产管理体制配套的制度建设

1.一级资产管理部门的制度建设。高校在实行“三级”资产管理体制后,一级资产管理部门作为整个体制运行中的主导部门,其制度建设重点应放在宏观层面的把握,要充分结合高校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的特点,针对资产信息采集、预算执行监督等出台具体实施办法,使一级资产管理具有可操作性。

2.二级资产管理部门的制度建设。二级资产管理部门是该体制中具体负责管理监督高校资产取得、使用、保管、配置、处置和评估等各个环节的部门,其制度建设的重点应放在细化各个环节的管理上,将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使高校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化。

3.三级资产管理部门的制度建设。三级资产管理部门是该体制中使用占用高校资产的部门,其制度建设的特点是更具体、更细化。因为其对高校资产的管理工作会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因此在制度建设上要根据二级资产管理制度来制定本部门的资产管理办法。

(三)与高校“三级”资产管理体制相对应的管理手段

1.有效整合预算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实行软件升级或开发一套新系统。目前,高校普遍将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于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在先进的管理系统帮助下,大大提高了两者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但最大的缺陷在于两系统间相互独立,缺乏有效整合,使得数据信息无法共享,令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解决以上问题的唯一办法是通过有效整合两系统的业务流程,对原有软件实行升级或重新开发一套符合工作需求的新软件。

2.建立内部控制体制,强化预算主导功能,形成资金资产运作的良性循环。(1)建立内部控制体制离不开“收支两条线管理”的管理手段,只有完善内部控制体制,才能保证高校在资产出租和处置等环节所产生的收益得以真正集中,便于预算部门进一步统筹安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2)强化预算主导功能可以加强预算刚性,是防止盲目购置资产和避免造成资产浪费的有力保证,也是提高高校对资金和资产运作控制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上两条管理手段基本渗透于高校资金和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是形成资金资产运作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

3.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理念”在现代管理学中被称为“管理软手段”,运用得当,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资产管理引进精细化管理理念的目的在于综合考虑高校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力求达到内部管理规范化和资源效益最大化,从而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积极引导和自下而上自觉响应的常态式管理模式。对资产管理中的购置、使用和处置等环节进行细化,例如对资产保管使用环节进行建账建卡,细化到部处(院、系)和个人;对资产处置环节,细化到具体资产及其处置结果等。对预算管理则细化到具体项目。

无论是资产或预算管理模式改革,其最终目的都为维护高校资金和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并提高其使用效率。本文以“两个办法”的文件精神为指导,构建高校“三级”资产管理模式,旨在理顺目前高校内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关系和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全面预算;管理审计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06-0089-02

关于全面预算,传统管理会计将其表述为“企业总体计划的数量说明”,它的原理是“将企业的年度经营(战略)目标,分解并下达到所属各部门,以预算,控制,协调,考核为管理手段,以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李天明,1987)。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适度的分权和授权,战略驱动的业绩评价,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战略有效贯彻,经营持续改善,价值稳步增长的目标(谷静、苏万贵,2008)。但是,目标的实现总是有风险的。无论是传统的目标,还是现代管理的目标,公司治理的完善程度、内部控制和组织文化的差别、人员素质以及管理基础等一系列技术因素,都会成为影响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

一、全面预算的编制体现公司治理的要求

(一)全面预算的编制主体及关系

从国内一些企业的情况看,编制全面预算的主体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业务部门(包括分公司,下称部门)和财务部门;第二种是部门和董事会(或其他权利机构,下称董事会)。本文认为,全面预算作为管理活动有两项职能:决策和控制。决策是指组织目标和部门目标的制定;控制是通过预算的编制和考核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从决策的视角看,全面预算的决定者应该能够代表公司(组织)的利益和意志,因此非股东会莫属;而编制的预算是需要被执行的,所以应该被预算的执行者――部门所接受,或者符合部门的利益和需要。从控制的角度看,全面预算的编制、协调、考核者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并较充分地掌握公司(组织)经营业务的重要信息,一般来说董事会具有这样的条件;同样,部门也是控制的参与者并更加具体地掌握信息。根据以上的分析,全面预算的主体应该包括三个层次:股东会、董事会和部门。

具体地说,董事会制定预算,应该包括预算的编制、协调、考核等作业,因此,一般设置董事会下属的专门机构――预算委员会来承担这些作业。预算委员会是预算工作的组织机构(CCA2101:2005标准第2.8.7条)。预算委员会的基本职责是审查部门预算草案,分解预算目标,解决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的分歧,编制和预算,检查和分析预算执行报告,提出避免或减少浪费和改进效率的建议和措施。预算委员会还负责审批预算期内对预算的重大调整。预算委员会是组织预算的工作机构。其成员一般由董事长任命,他们通常是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和总会计师等,也可吸收各职能部门的人员参加。预算过程中内部单位的参与程度应该有一定的控制,按照公司治理的要求,应该有一定比例的外部或独立董事参与。

中国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第38条规定了公司股东会的职责,其中第5款是“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第47条规定了公司董事会的职责,其中第4款是“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本文认为,《公司法》的制定本身体现了现代公司治理的要求,所以,全面预算的三个主体的关系应该是:董事会制定预算,股东会审议批准预算,部门执行预算。虽然《公司法》规定的是财务预算,但全面预算的层次和范围都高于财务预算,更加应该执行公司治理的要求。

(二)全面预算的编制流程

预算的编制流程有三类:第一类是自上而下,由预算委员会根据组织目标编制,下达各部门执行。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保证组织(公司)目标的实现,缺点是不能保证各部门预算目标的实现。一般适用于存在来源于外部的、强制性的目标,如监管部门的要求、国际标准的认证等。第二类是自下而上,由各部门制定部门目标,上报预算委员会汇总成总目标。这种方法不能体现公司(股东)的意志和市场机会,虽然易实现,但失去了全面预算的意义。第三类是上下博弈,以上为主,这种方法是在保证组织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充分兼顾和协调各部门的条件、潜力和利益。目前,国内外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企业大部分都采用这种方法。具体来说,第三种方法的流程是:(1)由公司预算委员会根据公司总目标的要求,分解提出关键性指标,如营业收入、生产成本、目标利润等,但不必确定具体数值;(2)将这些指标交由各职能部门充分讨论,直至形成一致意见,委员会需对讨论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3)预算委员会据此确定预算总量指标,并初步分解到各职能部门;(4)各职能部门根据分解的预算指标分别制定本部门的预算,并报预算委员会;(5)预算委员会对部门预算进行审核和协调,据以编制全面预算方案,报股东大会进行审议和批准;(6)股东会审议批准后(或责令修改后),由预算委员会下达各部门执行。

二、基于公司治理的全面预算编制审计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1999年通过的内部审计定义中指出,“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可见公司治理是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可是内部审计究竟如何在公司治理完善中发挥作用?这个问题在中国的理论和实务中都尚未完全解决。公司治理要解决的有两类问题:一是在股权相对分散的情况下(如美国),解决股东利益和管理层利益的关系;二是在股权相对集中的情况(如中国),解决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的关系。根据以上的认识,内部审计在公司全面预算编制的审计中,应该关注以下的问题:

(一)预算委员会的人员组成

预算委员会是董事会的专门工作机构,应该具备以下的职责特征:(1)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应该代表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协调股东利益与各部门利益的关系,所以应该控制管理岗位内部人员和员工代表的比例,保持一定的非管理职务的,且具备一定专业能力的外部人员参与。(2)从预算编制的技术视角,应该掌握与公司战略目标决策及实现途径有关的信息,因此应该吸收营销、财务、技术等部门及其他部门负责人参与。(3)在审计中,也应该关注预算委员会的成员,尤其是外部人员的工作状态,例如提供的信息和意见及被采纳的情况等。

(二)预算编制基础信息的沟通

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事实上是一个信息采集、分析和沟通的过程,内部控制要素之一的“信息与沟通”,成为所编制预算的重要质量控制点,决定着预算是否体现公司(股东)的利益和意志,是否与市场和行业的发展相适应,是否体现本组织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或优势,是否与本组织的各种资源状况相衔接,这些资源包括生产能力、营销网络、人力资源以及品牌和商誉等,最后也决定着预算分解到各部门后能否得以实现,即预算执行的效果。因此,内部审计应该检查预算编制中信息采集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对市场信息、行业信息、政策变化、股东意志、资源信息和部门信息等是否遗漏,信息来源渠道是否可靠,信息交流沟通的渠道是否畅通等进行测试和评价。

(三)预算编制基础选择的适当性

现行预算一般以年度为基础进行编制,易于理解及用于业绩评价,但历年制并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因为组织的经营活动并不是以年度为周期,企业活动或成果在年度与年度之间并不存在着明显的规律性。以战略目标为基础编制长期战略预算优点明显,因为战略管理是现代科学管理的发展趋势。将战略预算分解为具体指标,不仅在观念上为组织经营活动提供指导,更从具体指标上防止组织行为的偏向,以防止短视行为对战略目标的影响。还有一种选择是以周期(包括企业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为预算编制基础。因为周期是对组织环境和行为的规律性描述,是对预算期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进行的概括性的分类。周期制将使预算编制时首先明确组织所处的周期阶段,根据周期性规律,对未来状况进行预测,使预算更加符合实际。同时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式就是实行周期战略,即以周期为基础确立企业的阶段发展战略,这就更加要求企业采用周期制来编制预算。内部审计可以评价全面预算编制基础选择的适当性,应该注意的是以上三种编制基础并不是互坼的,而应该是互补的关系;一般来说,以年度为业务经营周期(如学校、农业)可用年度编制基础,实施战略规划的组织可以补充战略编制基础,新建立的组织或以某经营项目为核心的预算,则可以补充周期编制基础。

(四)全面预算编制流程

前文中已经说明“上下博弈”式的预算编制流程所包括的若干环节,也说明了预算编制主体之间的关系如何体现公司治理的要求。根据以上的论述,内部审计对编制流程的审查中应该重点关注两个环节:(1)组织目标的指标分解。全面预算事实上就是一套相互衔接的指标链,审计要关注的是其中的关键指标(KPI),例如利润、销售、生产、成本、现金、资本支出等预算指标的衔接程度。预算指标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一套体系,对于简单的成本中心或利润中心可以建立单一指标,如成本额、费用额或产量、毛利率等;对于投资中心,由于其经营目标是价值最大化和股东权益最大化,单一的预算指标显然过于片面,应建立财务和经营指标相配套的指标体系,以评价经营者多方面的业绩水平。系列指标体系可由基本指标、辅助指标、修正指标和否决指标构成,具体指标的选用应根据所处行业特点确定。(2)公司治理原则和《公司法》的贯彻。前文中所列举的编制流程六个环节可以简化、合并,但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应该遵守的,主要就是“董事会制定,股东会批准,管理层执行”的原则。现行中国的不少组织预算都是由董事会批准、总经理批准,甚至财务部门批准,内部审计应该按照《公司法》和公司治理的要求提出纠正的建议,为公司治理的完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吕炳林.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难题及解决对策[J].商业会计,2007,(21):59-60.

第6篇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模式 推进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075-03

预算绩效管理不仅是当前财政部门的中心工作,也成为社会各界逐步关注的热门话题。支持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探索者有之,观望者有之。本文从预算绩效管理的必要性、理论依据、模式选择、如何推进等方面进行了认真研究,特别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适合国情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一、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历史演变及对“绩效预算”表述的更正

2003年,财政部出台了《中央级项目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明确了中央部门的项目支出绩效考核范围和具体考核措施,该办法适用范围较窄,仅限于中央部门的项目支出。2005年,财政部出台了《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适用范围不仅包括了项目支出,而且还包括了基本支出,比2003年的管理办法有了较大突破。2009年财政部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适用范围不仅包括中央部门,而且还包括地方各级财政及其预算单位,这也是首次以官方名义就绩效评价工作出台的规范性办法。2011年,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导意见》,绩效管理不再仅限于绩效评价,而是明确要将预算绩效管理贯穿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结果反馈等全过程,即“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运用”的有序循环。2012年财政部印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2013年4月财政部又印发了《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从财政部推广情况来看,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先后经历了项目支出绩效考评—绩效评价管理—预算绩效管理三个阶段。

几乎与财政部同步,各地也就预算绩效管理进行了大胆探索。2001年湖北省恩施市选取了5家单位进行绩效评价试点,拉开了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序幕。2004年8月广东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印发{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的通知》,这是较早在全省大力推进绩效评价工作的。此后,上海、湖南、河北等省市纷纷跟进。

从以上我国预算绩效管理的历史演变看,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这两个概念已不能涵盖目前工作实际内涵,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的提法已稍显落后于财政形势发展,特别是与财政部2011年以来出台的三个文件不相协调,准确地表述应是“预算绩效管理”。鉴于此,下文我们统一采用“预算绩效管理”这一概念,尽力回避绩效评价和绩效预算这一提法。

二、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财政理财水平的必要性

1.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造“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有效举措,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有效手段。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对切实增强政府工作人员效率观念,建设绩效政府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我国在传统政府治理框架以及投入控制型预算模式下,政府行政运作一直表现出低效率,甚至出现无效益、浪费等问题,由此引致的税负增加、财政低效益、管理落后和民众信任危机就成了我国推行绩效预算的直接动因。这一动因也决定了遏制政府开支迅猛增长的势头,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改善政府效能,进而提升公众满意度已经成为我国政府政治改革的主要目标。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在我国的兴起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治理模式变迁的需要,也是新公共管理思想在预算管理领域实践的必然。

2.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截至目前,我国财政基本建立了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支出绩效管理、财政监督和非税收入管理等六项制度为框架的财政管理体制,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基本成型。但是,随着经济形势和财政事业的不断发展,一些制度亟待改革和完善。主要问题集中在如何科学分配和有效使用财政资金两个方面。在这两个方面,虽然我们也实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以及政府采购制度等等,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未能触及,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就是未能彻底实行预算绩效管理。近几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多次提出要完善预算制度,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之后,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深化预算编制制度的改革,完善执行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等要求。党的十以来短短的一年时间,党中央和国务院在不同场合、不同媒体也多次提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而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就是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

3.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实现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是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科学性、公平性和财政资金使用有效性的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财政管理离科学化、精细化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预算编制比较粗放,与政府部门履行责任目标联系不紧;预算执行缺乏预期科学导向,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项目资金监管松懈,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项目评价体系不完整,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脱节等。在财政支出分配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配置依据和标准、资金配置不规范、不透明;上下“博弈”、讨价还价;地区之间、部门之间、项目之间苦乐不均;资金短缺与资金浪费并存等。通过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将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所需经费分解为可考核的绩效目标,结合上年绩效目标及绩效结果,编制合理的年度资金分配预算,从而实现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通过设立政府支出绩效目标,并用来考核衡量政府主管部门业绩,从制度上建立起政府主管部门财政支出责任约束机制,有利于抑制政府部门之间普遍存在的争资金、上项目的需求冲动;有利于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打破政府部门支出利益格局,减少无效和低效支出。正如一位西方学者说过的那样,预算是政府的血液和生命,如果我们不说政府应该怎样做,而说政府预算应该怎样做,就可以更清晰地看出预算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

4.加强预算绩效管理是对新时期反腐倡廉的有力支持。当前,我国的反腐倡廉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最初的“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到现在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表面看是反腐倡廉工作,实际上也是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工作。财政资金管理好了,或者说我们对财政资金实行了绩效管理,那么奢侈浪费现象就会少得多,奢侈浪费现象少了,反腐倡廉工作就轻松得多。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对每个项目的财政资金实行了绩效管理,设定了绩效目标,那么纪检监察部门就可以按此线索,顺藤摸瓜,轻易地找出“老虎和苍蝇”。可以说,预算绩效管理与反腐倡廉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三、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理论依据

任何实践活动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或指引,作为财政改革的重头戏,预算绩效管理更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如果预算绩效管理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就不会被部门所接受,那么该项改革就不会顺利推进。从现代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看,预算绩效管理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理论和新公共管理中的3E理论均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

公共产品理论是公共财政的基础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政府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由于公共产品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和消费上非竞争性,所以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过程中会出现效率大小的问题,甚至还会出现支出“越位”或“越权”的情况。基于此,公共产品理论认为应对公共支出实行绩效管理是和必要的。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部门(预算单位)是以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为目的,而与政府部门(预算单位)产出绩效大小是无关的。因此,对部门安排多大的预算规模,是否设置产出目标,就成为很有必要的问题。该理论与公共产品理论一并成为公共财政的两大基础理论之一。

委托理论认为财政资金属于公共资金,所有权属于纳税人,分配权在财政部门,使用权在各单位。这样,纳税人就成为委托人,财政部门成为人,纳税人委托财政部门用好管好财政资金。同时,财政部门与预算单位之间又形成一种关系。这样就形成两种委托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方侧重于投入而忽视产出及效果。因此,绩效管理显得很有必要。

新公共管理中的3E理论提出了“经济性(efficacy)、效率性(efficiency)和有效性(effectiveness)三者之间有机结合的公共支出绩效管理模式,该理论是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原则。该理论认为政府支出要讲求经济性,即节约性,争取较少的投入办成较大的事;政府支出也讲求效率,也就是注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同时也关心公共支出预期目标与实现程度及实际的影响,如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公众的满意程度等(即效果性)。3E理论不仅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也提供了技术操作层面的指导。

从以上四项理论可以看出,实行预算绩效管理有多种理论支撑,这为我们大张旗鼓地宣传绩效预算管理,大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模式选择

现实很紧迫,理论很充分,那么在我国该如何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行何种模式,如何选择突破口和切入点却是需要我们认真思索的。

从国外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看,主要有四种模式可供我们选择和借鉴。

1.美国模式。美国与1993年颁布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将政府支出绩效管理上升为法律范畴。模式可概括为“以公民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以市场为基础,国会立法,政府主导”。数十年来,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改革的核心工作加以推进。美国模式侧重于法制化。

2.英国模式。1983年英国颁布《国家审计法》,明确规定“可以对凡使用公共财产履行其职能的任何部门、领导或个人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英国模式侧重于绩效审计。

3.澳大利亚模式。澳大利亚于1997年以来,相继颁布《公共服务法案》、《财政管理与责任法案》和《审计长法》等一系列法案,进一步完善了政府部门的公共财政责任管理力度,使结果导向的政府部门绩效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澳大利亚模式侧重于将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和事业与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和规模联系起来。

4.新西兰模式。新西兰于1989年开始相继颁布《公共财政法案》、《履用合同法案》和《公共财政责任法》,都不同程度地强化了政府各部门及其执行机构的公共财政支出责任及其绩效管理权限。执行部门要签订绩效协议。在绩效结果与下年度预算有机结合方面,新西兰是做得较好的一个。新西兰模式侧重于签订绩效协议。

以上四种模式各有特色,完全照搬任何一种模式都是不符合实际的。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国内实际,我们应选择的模式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把预算绩效管理上升到法律范畴。借《预算法》修改的契机,应专门明确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将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主导部门、责任主体等予以确定。这样一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就有了法律依据,这也是上述四国模式都具备的一个显著特点。第二,借鉴新西兰的做法,政府与预算单位签订预算绩效管理协议,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目前,各级政府与下属职能部门每年都签订年度目标责任书,将职能部门的工作纳入到目标管理。将预算绩效管理这一事项纳入目标管理是可行的。第三,明确预算单位(部门)为绩效管理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绩效管理工作负责。第四,将财政部门作为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组织实施部门,牵头组织实施工作,在法律框架内,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规范性制度,负责指导预算单位绩效管理工作,负责制定评价指标,负责考核预算单位实施情况。概括起来就是:人大立法(修订预算法),政府主导(签订绩效协议),部门执行(实施具体项目),财政考核(制定考核指标,组织考核评价)。

五、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1.充分认识实行绩效预算的艰巨性。预算绩效管理虽然显得迫切和必要,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还不一定完全被社会认同,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和阻力。需要我们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认识。

(1)来自预算单位的阻力。预算绩效管理不仅是一次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而且还是一种政治变革。它首先将引起政府决策机制的根本性转变,要求政府在安排财政资金时,处处以效果为中心,彻底改变以“养人”为目的、以“办事”为假象的无效做法。如果没有这种转变,实行预算绩效管理就不可能。其次是实行绩效预算会削减一部分行政机构的开支,甚至有的长期人浮于事、职能和绩效不明显的行政机构将会有撤消的可能,因而必将损害这些部门的既得利益,自然会遇到来自有关部门的种种阻力。

(2)来自预算绩效管理本身的方法性问题。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是效果,但效果不是目的,而是根据效果据此安排的预算。因此,预算绩效管理本身存在三个难点。一是如何确定政府各部门的绩效指标,并建立与之适应的考核体系。二是如何将部门的绩效指标与预算有机地结合起来。三是如何将部门预算的绩效化与部门之间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共同提高结合起来。国外对这三个问题已有成功经验和做法,指标也制定得非常详细和具体。但这些对我们来说几乎还是一片空白,尤其缺乏(下转第79页)(上接第76页)全国性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指标。一些地方虽然探索性地做了一些工作,但这些指标是否可行、科学,还未能给予全面的对比分析和论证。这些困难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认识。

2.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步骤。虽然实行预算绩效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和阻力,但实行预算绩效管理所要做的前期性和协调性工作已经到位。特别是现在部门预算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得到各预算单位的认可,基本的方法已被掌握;预算内外资金基本上已纳入到预算中;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制度业已初步建立。虽然,预算绩效管理还未进入立法程序,但我们可以大胆尝试,靠实践来推动立法。我们应抓住当前财政形势发展的有利时机,把预算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就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试点”相结合的原则,同步推进。

(1)顶层设计。国家财政部负责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的规章制度,当务之急是制定考核评价指标,指导全国地方财政开展具体工作。虽然财政部已引发了《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财预2013[58]号),但这些共性指标太过宏观,对具体项目指导意义不大。我国政府部门较多,职能差别较大,各自的项目不完全相同,急需一部微观的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微观的考核体系,预算单位才能比照模仿,逐步推进。鉴于此,我们结合财政部《2013年预算科目》和部分省市绩效评价指标,草拟了《预算单位具体项目绩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作为本课题的附件,此处不再多叙。

(2)基层试点。具体步骤是有选择性地在部门或行业内进行预算绩效管理试点,然后再逐步推广到各部门,这应是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稳妥做法。具体来说应采取三步走的做法:

首先,选择环卫、城建两部门先行试点。从国外及我国部分城市的做法来看,这方面已有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如青岛市,早在几年前,就对街道清扫服务这一项目实行了绩效管理,通过竞争招标方式,面向原环卫部门和社会上的清洁公司及个人,公开招标,最后承包给中标人负责。这些做法明显地降低了财政支出。对于这些成熟的经验,只要我们积极借鉴,是能够大力推开的。

第二,在环卫、城建部门试行成功的基础上,开始扩大第二批试点单位。这一批单位应是业绩可以衡量,具有量化的成果指标的事业单位或部门。主要有:教育、卫生、农业、林业、水利、体育等。

第三,在第二批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所有预算部门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 张雷宝.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绩效管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2] 马国贤.中国公共支出与预算政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 张少春.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考评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第7篇

【关键词】 预算公开; 部门预算; “三公经费”

中图分类号:F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7-0088-05

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拉开了我国预算公开的序幕,到2014年,已走过6个年头的预算公开依然牢牢占据着公众的视线,在改革之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其中明确提到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2014年3月5日,总理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着力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要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

为什么预算公开的受重视程度如此之高呢?

一、预算公开的理论基础

国家预算是国家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依据是生产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自萨缪尔森明确提出公共产品概念以来,公共产品理论成了解释税收存在必要性的重要理论。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税收都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形式,所占比重一般不低于90%,而国家财政支出主要是税收的使用过程。依据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税收可以通过改变国民的收入投向,变个人所得为政府收入,同时通过财政支出引导资源配置。随着政府职能的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财政支出占GDP比重不断增高,公民对财政信息的公共需求同时也在不断增加。

西方财政政治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当一个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是通过税收获得时,整个社会和国家的权力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为了维护和保持纳税人的纳税意愿和征税的合法性,国家不能再关着门花钱,必须要公开钱袋子,返还纳税人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依据国家契约论,国民将部分权利让渡给国家是为了获得国家的保护,因此国家的义务就是满足国民的要求,我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是这个宗旨。国家只是国民财产的托管人,国民将自己的部分财产交给国家并表示无偿的赠予,国民仍然是财产的所有者,当然享有财产使用的监督权,纳税人享有监督权不但有其理论依据而且有其必要性。以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理论为代表的早期古典经济学派就提出国家预算应遵循公开性原则。

中国现代政府预算是在近现代社会转型背景及资本主义列强的外力作用下,以“后发外生型”的方式进行的。这种“后发外生”的方式正说明了我国政府预算民主性的先天缺乏,但随着我国社会民主与经济的发展,预算民主性在逐步提高。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更加完善,纳税人意识逐渐觉醒,社会公众对预算资金的筹措使用等愈加关注;另一方面,近年来,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但我国2010年的税收收入占GDP比例为19.5%,低于发达国家平均值7%左右,从数据而言,我国税收占GDP比重较低。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的2011年度“税收痛苦指数”认为,我国的宏观税收负担排名全球第二;世界银行与普华永道联合的2007版《经营》报告也认为“中国总税率高达77%”。这种数据上的“低水平”同公众切身感受“高痛苦”之间的强烈矛盾冲突,使得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更加直接,对预算信息公开的要求也更加强烈。

为适应这一形势,政府改革工作不断强调预算公开的重要性和急迫性,我国预算公开的帷幕已拉起。那么,我国预算公开工作推行至今应如何评价呢?

二、2013年预算公开的进展

客观地评价我国预算公开情况首先必须肯定各项预算公开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其中,主动接受全国人大和审计署监督、报送全国人大审议预算的部门数量不断增加,2013年达到99个。报送全国人大审议预算的部门数量不断细化,内容更加清晰。财政部对我国2013年预算公开有关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披露。

(一)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情况

2013年4月18日,中央部门公开了2013年部门预算5张表格(收支预算总表、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表)及文字说明。公开的内容细化到款级科目,其中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支出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中央部门随同部门决算公开了本部门“三公经费”2013年预算总额和分享数额,并对增减变化的原因进行了说明。

与2012年相比,2013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的主要特点是:(1)时间更加集中。部门预算集中到4月18日一天内公开。(2)内容更加丰富。增加了政府性基金收入和结转结余情况,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结余情况。(3)数据更加细化。公开到项级科目的支出在上一年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务、住房保障支出五个类级科目的基础上增加了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两个类级科目。(4)“三公经费”公开方式进一步完善。“三公经费”预算由2012年7月份随部门决算公开改为2013年4月份随部门预算公开。(5)舆论反映较好。各大主流媒体、商业报纸以及主要门户网站均给予了大量的正面报道和评价。

(二)2013年地方预算公开情况

在积极推进中央预算公开工作的同时,财政部加大了对地方财政预算公开的指导力度。2013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公开了省级财政总预算和省级预算单位部门预算。

三、我国预算公开现状的总体评价

我国预算公开起步较晚,在肯定其取得进步的同时,还应意识到我国与世界预算公开水平之间的差距。预算公开指数是国际预算项目合作组织的用以描述相关国家政府预算透明度的指标,满分为100分,已连续了2006、2008、2010、2012年四年的预算公开指数,除2006年以外,我国政府预算公开状况也被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本文对2008、2010、2012年三年的有关数据进行查阅后发现,我国得分情况不容乐观,与预算公开指数得分最高的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具体得分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到,我国预算公开水平同最高得分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也差距较大。

上海财经大学的《2013年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中,在对我国省级政府部门预算透明度进行评估后发现,我国中央部门预算透明度较低,中央部委间预算透明度存在差异,中央部委间预算透明度趋同现象明显,不同预算信息的公开程度存在明显差异;省级政府部门预算透明度较低,省际、区际间得分存在较大差异,不同部门之间预算透明度存在较大差异,支出的经济分类信息是省级政府部门预算信息公开中缺失最为严重的。

四、2013年预算公开的不足

笔者逐一登录各级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通过各部门公布的2013年预算报告,手工收集各项数据,主要从三个方面对2013年我国预算公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

(一)预算编制科目不够细化

许多学者曾指出,我国预算表的科目不够细致、过于笼统,公开的预算让人看不懂,难以了解政府的钱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2013年4月18日,超过80家中央部门同时公布了本部门2013年预算报告,本文对每个部门预算报告里的收入预算表、支出预算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中出现的各级科目进行分类统计后,以收入预算表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预算科目分为类、款、项、目四级,图1是收入预算表的科目汇总对比情况。浅色柱状表示预算表中的款级科目数量,深色柱状表示款级科目中涉及到项级科目的款级科目数量。目前,中央部门公布的预算表已经涉及到项级科目,但是图1显示,绝大多数部门预算表中浅色柱状和深色柱状的高度明显不一致,这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款级科目都已深入到项级科目,而且,不同部门的公布深入程度之间也存在着差距,这从浅色柱状和深色柱状的高度差异可以看出。支出预算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的统计情况也呈现出相同的趋势。整体说来,不管是预算工作量大还是工作量相对较小的部门,其预算表的详细程度都不能够令人满意,公众能从预算表中获取到多少信息令人质疑。

83个中央部门目前还没有一家预算报告公布到目级科目。对于那些本身涉及款、项级科目较多,工作量繁重的部门(浅色柱状较高)公布到目级科目确实存在难度,但是那些款级科目较少、预算工作量相比而言较小的部门是否可以率先进行尝试呢?的确,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改革的突破却可以渐渐累积,相信公众想看到的是更具诚意的预算报告。

总之,从83个中央部门公开的部门预算表中,还不能够详细了解各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在肯定预算公开工作进步的基础上,还是希望预算科目进一步细化,预算编报工作进一步完善。

(二)中央部门“三公经费”解释不力

83个中央部门在2013年4月18日同一天还公布了本部门2013年的“三公经费”预算情况。在中央颁布“八项规定”要求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情况下,各部门2013年预算数普遍低于2012年预算数。本文将各部门2013年预算数同2012年预算执行数进行对比后发现除了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无法取得2012年预算执行数据、全国总工会不存在“三公经费”支出外,余下的81个部门中(如图2所示):“三公经费”2013年预算数大于2012年预算执行数的部门有59个,占比73%;预算减少部门数为12个,占比15%;预算持平部门数为10个,占比12%。

2013年预算数同2012年预算执行数相比有所增加的部门占大多数。本文对这59个部门按照增加额大小进行排序,并加入未披露2012年执行数的中央国家机关工委,逐一翻看了增加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以及未披露2012年执行数的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的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公开报告,以确定这些部门是否就预算增加情况进行了解释说明。进一步的统计情况如表2。

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报告公布了三项经费总额,并在预算表下方配以部分文字说明。在查阅2013年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报告的过程中,笔者对是否能够了解预算增加的原因进行了人为判断,大致分为报告中有解释和无解释两类,当然,这个过程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增加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部门数为40个,加上未披露2012年执行数的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共有41个部门。其中22个部门对预算增加缘由进行了说明,占比54%,还有19个部门并未对预算增加缘由进行说明,占比46%。

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数同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数相比增加额超过100万元的部门中,近一半的中央部门未在预算公开报告中披露增加缘由,并且在归类为有解释的部门报告中,解释说明大多比较粗略,甚至解释话语一带而过。这样的预算公开报告给公众看到的只是表面数字而已,而数字背后的各种活动以及原因难以被公众所知。

总之,在“三公经费”预算控制压缩的大趋势下,可以发现73%的中央部门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数大于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数,而在增加额大于100万元的部门中,46%的部门没有公开数额增加原因与用途,即使有所解释的部门其解释力度也不大,说服力不够。“三公经费”预算只是整个预算公开的一角,窥一叶而知秋,我们离预算公开的完善和彻底还有很大的距离。

(三)省际之间公开水平差距较大

我国预算公开制度首先从中央开始,然后逐步推行至地方。上文提到过上海财经大学的《2013年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中指出,我国省级政府部门预算透明度较低,省际、区际间预算公开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依旧以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公开作为切入点,探讨地方部门的预算公开情况。

广东省在预算公开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笔者将广东省财政厅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表同其他21个省(不包括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表进行了比较。在列举对比分析结果之前,首先展示广东省财政厅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表的范式(图3)。

图3显示,广东省财政厅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表的编制十分详细,与一般只有“三公经费”的三项总额相比,广东省财政厅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表公开到了项级科目,并且在表后还有文字解释以说明具体用途,令公众能够了解广东省财政厅2013年“三公经费”的去向。从笔者目前手工搜集的数据来看,广东省财政厅“三公经费”预算公开程度在我国同级政府部门中最为详细。

表3显示的是本文对其他21个省(不包括自治区、直辖市)的财政厅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报告进行查阅后的统计结果。将广东省财政厅“三公经费”预算表格式定义为详细格式,将仅公布三项经费总额、未编制到具体科目的“三公经费”预算表定义为简略格式。通过对比发现,首先,有16个省的财政厅已公布本部门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尚有5个省的财政厅未公布有关预算,而已公布的16个省财政厅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表全部采用的是简略格式,即公布的仅是三项经费的总额,对于数据是怎样计算得来的则毫无披露。其次,在已公布的16个省的财政厅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报告中,只有7个省的财政厅对报告内容进行了具体说明,余下的9个省公开的报告中均无具体说明。最后,对无具体说明的9个省的财政厅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表进一步分类后发现,有5个省的报告中没有任何文字说明。试问,这样的“三公经费”预算除了数字公众还能知道什么?

诚如前文所言,“三公经费”预算只是预算公开的一个方面,但仅从这一个方面就发现省际之间预算公开的差距十分大,各省在预算公开的过程中应该向广东省学习。同时,这也反映出我国预算公开制度在向地方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并且地方预算公开的程度和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

综上所述,我国的预算公开尚不够彻底,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各级政府依旧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正如主席关于《决定》的说明所言,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我们必须正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加快预算公开步伐。

五、改进预算公开的实质性措施

(一)提高预算公开的法律地位

现实生活中,公众向有关政府机构询问预算公开的信息时,常常会被官方以“涉及国家机密,不允许透露”为由拒绝。这是因为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目前是由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从法律位阶来说,我国《保密法》要优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因此在实践中会出现公民就信息公开向政府提出知情诉求时受到《保密法》的阻隔。所以,应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法律地位。

(二)进一步修订《预算法》及其实施细则,使预算公开法制化,政府预算依法公开

虽然我国2014年8月31日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但还应进一步修订,从法律层面上明确预算公开的主体、范围、内容、详细程度,公开的形式与步骤、相关主体的责任以及其他基本要求,出台实施细则或释义,避免各方在对条例的把握和理解上出现歧义。通过《预算法》完善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为增强财政预算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透明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比如,各政府部门对“三公经费”的理解不一致,因此,哪些开支应该列为“三公经费”、记入行政经费,立法应该明确。

明确预算公开的具体层级和内容,一切政府收入支出都必须列入预算。取消所有“预算外”收支,避免大量的非税收入以各种名目游离于预算案之外,逃脱出人大的监管视域。如果不能做到涵盖全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预算法》也必须明确预算收支和预算外收支的范围,如此才能达到预算监督的目的,清晰呈现出政府开支账单。同时,还应进一步明确《预算法》的法律责任,明确对违反《预算法》有关规定的惩罚责任条款,以增强《预算法》的可问责性。

(三)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

政府预算会计科目一般分为类、款、项、目四级,目前我国政府部门预算公开涉及到了项级科目,但并不是所有的会计科目都已细化到项级科目,所以应该在肯定预算公开工作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会计科目的细化。对于一些预算本身类款级科目较少、预算编制工作量相对较小的部门,试点推行将预算编制细化到目级科目,使预算公开内容更加详细,便于公民更好地了解各项资金的来龙去脉。

报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预算草案,应做到细化预算编制,完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设置,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其经济性质分类,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支出。这样才能有利于人大代表看懂政府的预算报告,并参与监督。

(四)积极推进预算公开力度

以重大民生支出作为预算全过程公开的突破口,全面公开预算安排的“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财政支出的分配依据、预算安排情况、预算执行情况。不仅要公开预算编制信息,还要逐步更多地公开预算执行、审议、变更、决算、绩效、财政经济运行预测等信息。

(五)预算公开形式多样化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预算公开的方式,可以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公开预算信息,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等场所和设施,甚至在档案馆、公共图书馆公开政府信息,这样便于公众知晓,方便接受更多的社会监督。

【参考文献】

[1] 邓淑莲.部门预算透明度:指标、问题与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12(9):38-42.

[2] 嵇明.推进财政信息公开的研究思考[J].财政研究,2011(5):14-17.

[3] 胡锦光,张献勇.预算公开的价值与进路[J].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72-78.

[4] 姜维壮,王文静.人民民主、政务公开及国际比鉴[J].财政研究,2012(3):37-39.

[5] 李燕.财政信息公开亟待法制保障与约束[J].财政研究,2011(9):29-32.

[6] 李红霞.让政府预算在阳光下运行:预算公开透明的思考[J].财政研究,2011(1):18-19.

[7] 赵倩.财政信息公开与财政透明度:理念、规则与国际经验[J].财贸经济,2009(11):61-65.

[8] 王洛忠,李帆.我国政府预算公开的实践进展、现实差距与提升路径[J].中国行政管理,2013(10):66-69.

[9] 温娇秀,郑春荣,曾军平.中国财政透明度评估[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0-57.

第8篇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股份制经济的日益成熟,企业集团是母子公司体制为基本结构的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系统。财务控制,企业集团的管理和控制的核心部分是财务控制核心组成部分,也就把握和抓住企业集团管理的生命线。首先,提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可以给带来经济利益的企业集团。其次,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应具备的必要条件的分析。最后,在分析的基础上,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的核心内容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财务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一定条件下,以财务目标为导向,用全面的预算方法,对财务人员的财务信息链条,以确保财务管理,执行控制现金,资本预算控制,成本控制,财务控制利润分配控制,几个关键的环节,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使财务管理真正落到实处。本文通过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当前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财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管理问题的对策,希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财务预算管理;企业集团;财务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129-02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李相林(1968-)女,黑龙江省佳木斯人,经济学学士,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管理;许杨(1992-),女,黑龙江省牡丹江人,本科,研究方向会计学。

一、财务预算管理理论分析

(一)信息传递的成本效益理论

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在集团内有关行政部门提供更好的服务于管理决策的财务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并根据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活动的规划与控制。企业管理系统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必须是财政预算信息效果和经济性的有机统一。因此,企业集团应该采取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财务预算管理模式。在考虑信息的相关性,可靠性,及时性,信息价值的影响质量的因素,必须重视提高质量,这些成本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形成与应用基础上的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

(二)委托代理理论

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和代理法有不同的含义,如果依照法律定义我们通常所讨论的“委托代理”问题,我们会发现漏洞和矛盾。然而,这个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术界已基本理论和学科前沿研究领域中的一些弱势。由于经济和法律行为的随意性,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学术不必要的混乱。本文的目的是使一些探索,试图澄清两者的区别和准确的定义各自的含义。因为委托代理关系的非均衡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要求,有一个协调,监测的委托代理关系管理机制,促进其降低代理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客户的收入。虽然企业集团是一个多层次的法人联合体,在本质上,是一种多发性的合作关系,代理双方更多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在企业内部集团母公司董事会和集团的母公司,以使受托财产保值增值的,代理各子公司——最有效的措施是一个控制系统。在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系统的建立,该集团的母公司,子公司的财务状况的监督和控制,协调,监测内部委托代理关系管理机构结构中的一个核心内容。该控制系统是解决企业群体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应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金融公司作为连接各分公司的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关键因素是提高,这无疑控制系统具有独特的优势。

(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特征

第一,预算管理具有机制性。预算管理,其根本点是要通过预算来强化管理,使预算成为一种管理上的制度性安排,而不是临时性、分散性的管理手段,也就是说要把预算管理当作一种机制来看待。从本质来说,预算管理绝不是简单的数据罗列,而是与公司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在预算的编制、执行、考评中往往涉及企业内部各管理层的权、责、利划分,而要通过这种权、责、利划分来实现内部管理与控制就必须保证以下两点:权、责、利必须对等,以保证预算的顺利分解和推行;预算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必须相互分立,以保证权力的制衡和系统的有序运转。

第二,预算管理具有全员性。由于预算管理是一种涉及企业内部组织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安排,因此,它从来就不是某一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上下配合,全员参与。首先,预算的编制、预算的审批、预算的执行都必须由企业领导授权甚至亲自参与,否则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将得不到体现;其次,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无论是预算的编制、执行,还是预算的控制、考评,都离不开完整、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来作保障。最后,从其他部门来看,无论是管生产的,还是管销售的,甚至包括下面生产人员和销售人员,他们实际上都是一个个预算主体,都对应着一定的权力、责任、利益,因此,预算管理如果离开了各部门的配合,离开了全体人员的参与,那么势必会变得步履艰难,甚至成为纸上谈兵。

第三,预算管理以市场为导向性。离开市场导向,企业管理便丧失方向和目标。强调市场经济体制,强调预算管理的市场导向,在于表明一切预算都能以市场销售为预算编制前提。市场导向是中性的,市场风险也是中性的,对于那些不以市场为导向进行预算管理的企业,其预算风险可能极高。

二、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管理问题分析

(一)财务预算管理认识不到位

把财务预算管理等同于财务行为。企业集团的管理者都认为预算是财务行为,应由财务部门负责预算的制定和控制,甚至把预算理解为是财务部门控制资金支出的计划和措施。但财务预算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现,包含业务、资金、财务、信息、人力资源管理等众多方面。尽管各种预算最终可以表现为财务预算,但预算的基础是各种业务、投资、资金、人力资源、科研开发以及管理,这些内容并非财务部门所能确定和左右。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作用主要是从财务角度为各部门、各项目提供关于预算编制的原则和方法,并对各种预算进行汇总和分析,而非代替其他部门去编制预算。只有明确企业的董事会、财务部门、业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科研开发部门在预算中各自的角色和应履行的具体职责,才能使财务预算管理得到有效实施。

(二)资金管理控制环节缺乏责任约束

目前,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需要,内部多层次的企业资金占用的现实矛盾,已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公司是多个开放的现象更普遍,一些集团下的子公司帐户,少则几百,许多超过千,基金管理严重失控。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大,有的企业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盲目投资,热衷于铺新摊子,投资失败,损失严重,使本来就很紧张的金融形势雪上加霜。资金沉淀严重,职业是不合理的,拖欠货款高,成品资金周转缓慢,企业信誉和盈利能力下降。

(三)成本控制方面管理不严格

企业集团成本管理不严格的。成本控制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管理任务。无论什么企业改革,激励并不能替代强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这个工作,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的企业成功。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抓住它可以促进整体。成本会计为主的各种方法,预先确定的成本的限制,以限制费用成本,比较实际成本和成本限制,衡量企业绩效和效果,以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并超过预期成本上限。

三、加强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战略财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战略财务预算管理是一个战略优势也是企业集团建立了重要地位的工具,从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战略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企业集团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应包括战略目标,预算计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模块。战略财务预算管理客户,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构成了一个“战略三角”,因此它提供企业集团新的面对市场的机遇和空间,在预算过程的企业战略的总体思想指导整个财务预算管理团队,也不会使预算部门和其他部门有冲突,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企业集团有效地实施战略预算,优先建立一套完善的战略财务预算管理体系。战略财务预算管理涉及的战略目标,预算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价模块,该模块系列有机统一于纪和战略管理系统。使战略财务预算管理在集团内部操作,只有技术,方法,原理是不够的,还需要企业集团与员工的积极合作;还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激励机制,设立专门的战略财务预算管理组织,包括战略预算的最高权威,预算,预算,预算制度监测反馈机构。企业集团管理部门应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战略财务预算管理,提高企业集团的整体竞争优势,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电器集团。

(二)加强对资金管理控制

企业集团预算的内容主要以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在预算中,就是以市场销售为起点和中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销售预算。销售预算是预算期间,预算执行单位销售各种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可实现销售或业务量及收入预算。它主要是以年度利润目标,预测市场销售或服务的需求及提供的产品结构和市场价格体系。生产预算。生产预算是根据销售预算和必要的期末存货生产资源计划。主要以销售预算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产品,生产能力,劳动和材料消耗定额及其价格水平和期末存货的编译。在采购预算。采购预算,预算执行单位在此期间,为了保证生产或管理需要从外部购买的各种商品,各种材料,消耗品等存货预算。主要以销售或业务预算,预算,开始生产库存和库存股份制经济。直接人工预算。直接人工预算是从事制造预算执行单位反映预算期,人工工时消耗水平,劳动力成本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制造成本预算。制造费用预算是从事生产预算的执行单元,在本预算期为完成生产预算所需要的各种间接费用预算。主要以生产为基础的预算成本项目,根据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期降低成本,费用的要求。

(三)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内部管理

为了保证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运行,除建立金融部门的监控与审计系统,企业集团也应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对企业财务会计监督内容,监督,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向集团管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措施来解决该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维护合法权益,促进集团整体效益的提高。在企业集团,内部审计监督,评价,管理,服务等功能,身体功能,取决于设置合理,权威,完善制度,提高人员素质的提高。由于长期忽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是在比较弱的条件,或者干脆没有内部机制,导致内部审计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组内,不同层次的企业,分布广泛,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更多的内部审计,加强财务监督和制约。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必须符合集团的经济目的和组织的特点和要求,根据工作组成员的经济关系密切,采用多层次,多种形式和方法,审计。

参考文献:

[1] 王飞飞.基于公司治理下的预算行为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

技,2012,(01).

[2] 高勇.预算与绩效评价有机结合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3,(01).

[3] 马妍.财务预算管理研究及其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的运用[J].东

方企业文 化,2010,(01).

[4] 扶群英,彭小平.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需求[J].中国管

理信息化.2010,(02).

[5] Leon Korobow.David Stuhr.David Martin.A Nationwide Test of Early

Warning Research in Banking [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第9篇

项目支出预算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支出预算,对规范和强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部门履行行政职能,实现事业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水文事业投入的加大,水文事业项目支出预算在水文事业单位经费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如何加强水文项目预算经费的编制、促进水文事业单位严格执行项目支出预算、加强水文项目预算经费的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 对水文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水文项目经费预算的特点

水文项目预算是水文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完成水文工作任务及事业发展目标设立的经费预算,主要包括水文事业发展专项经费、经常性专项业务费等,水文项目经费预算具有以下特点。

(一)、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构成水文项目预算的主要部分。

水文预算项目中经常性专项业务费占项目经费的绝大部分,加强经常性专项业务费项目的管理成为预算项目管理的关键。经常性专项业务费是单位为履行其职能,在开展专业业务活动中持续发生的费用,每年都要发生,工作内容基本相似,具有经常性、连续性的特点,其开支内容必须与特定的工作任务相结合。

(二)、公益性和政策性强,项目成果难以计量。

水文工作属于社会公益性工作,以支持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的,项目的开展主要是为了保证水文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益性和政策性相对较强。因此许多水文项目工作,更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很难精确量化,在项目管理和考核过程中,实际完成的工作任务变得异常重要。

二、当前水文项目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中央部门预算改革不断发展,预算编制工作不断趋于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水文部门也不断完善项目支出预算管理工作,出台相关规定,对加强水文项目经费预算管理,取得了很大的管理成效。但在项目预算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当前水文部门项目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谈几点认识。

一)、项目预算编制管理意识薄弱。

单位没有认识到预算编制的重要性,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在编制项目预算支出时认为预算是财务部门的日常事务性工作,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预算考评都由财务部门完成。单位未组织业务部门参与预算编制,财务人员对项目的相关内容了解不全面,只能依据上年情况编制,没有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工协作,未调动和发挥各业务部门在预算编制方面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造成预算不能与单位的实际业务紧密结合,不能充分体现和满足单位事业发展的需要。

二)、项目预算的编制方法不够科学。

目前项目支出预算编制质量不高,水文项目预算编制大多采用“基数增长法”编制,这种预算编制方法编制的项目预算收入增长脱离实际,各经济分类的增幅也没有足够的依据,只是人为的将经费进行分切,导致整个项目收入支出预算缺乏严密的分析论证。直接影响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新增项目预算的编制对编制政策、资料依据掌握不够全面、准确,不能结合单位发展需要进行项目的申报及测算。项目申报不注重代表性和急需性。项目预算与单位事业发展规划不能较好的结合,经费测算不合理,预算标准不明确。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精细化程度不高。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协调机制不够,影响项目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三、完善水文项目预算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预算管理观念,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单位预算编制工作,提高对现行项目支出预算制度的深入了解,强化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意识,明确各部门分工协作,建立促进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互相支持和理解,共同确定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各业务部门由于了解本部门的需求、发展以及未来的变化,他们编制的项目预算更接近实际,增强了预算编制准确性。财务部门要广泛收集业务部门提供的资料,充分吸取各方面的意见,拿出预算方案,详细论证、充分研究,不断完善。确保项目预算的真实、及时、准确、完整。使预算编制更加趋于合理、符合实际。

(二)、加强项目预算编制科学性,促进预算精细化管理

项目预算编制要结合单位下年度工作目标和规划,尽早准备并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建立规范的项目库,准确细化项目支出分类,在细化预算编制的同时增强项目预算编制的全面性,这样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更大,有利于深化项目预算管理。

(三)加强预算执行过程管理,严格预算执行

准确合理地项目预算本身并不能改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只有认真严格执行预算,使每一项业务的发生都与相应的预算项目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项目预算管理控制的目的。再好的预算如果不认真执行,就不会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预算执行进度慢、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就是预算执行与业务工作缺乏有效衔接。不仅影响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也是年底突击花钱的重要诱因。在抓预算执行的同时,要做好资金支付的监管工作,杜绝弄虚作假、转移资金等行为。严格资金使用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在项目预算执行过程中,要做好预算执行进度分析工作,及时向领导层汇报预算执行进度,找出导致预算执行不理想的原因。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第10篇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依法治国”的方针,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近年来,,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我市在预算管理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行和完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制度,这对于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市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进展情况

按照财政支出预算改革的总体思路,结合教科文部门的行业特点,×市财政部门在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主要措施是:

(一)积极实施部门预算,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各部门按照市财政局的统一规定和标准报表、编制反映部门所有收支情况的预算,个人部分按实际,公用部分按定额,专项经费经科学论证后进入财政项目库,编制滚动预算,由财政部门视财力按轻重缓急排序安排。

实践证明,实行部门预算,硬化了预算的约束力,强化了部门和单位和预算观念,提高了使用财政经费的责任心,促使部门提高管理水平,集中精力抓好本部门的主要工作,自下而上编报、汇总使产生的部门预算更符合基层实际。突出表现为以下特点:

首先,制定和完善了分部门、分行业的支出预算定额,科学和文体广播部门采用定员定额方法,高等院校和中专技校实行生均综合定额,按照各院校学科设置特点、发展规模和水平,实行七大类十四种定额标准。

二是加强项目科学论证,明确资金投入方向。市财政、市教委共同成立了由财政、教育等有关专家参与的“教育财政咨询委员会”,就×市教育财政性资金投入的重点方向和具体项目提出指导性意见,为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参考依据。结合专家和市教委高教处、科研处、基教处等业务处的意见,就××××年教育专项资金预算再次进行修订,加大对重点前沿学科的扶持力度,提高我市高校重点学科的知名度,加强学校基础办学条件建设,落实扩招政策。

三是进一步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使部门能够集中精力抓好本部门的大事。市科委将科学事业费与科技三项费用统筹使用,年初全部按领域安排到项目,并按照部门预算的改革思路,转变政府职能,由以往科技经费预算划块式管理转变为领域式管理,由过去的单纯抓科研项目,转变为抓项目的同时抓好平台的环境设施建设,理财思路更另清晰,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二)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规范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加强专项经费论证工作。鉴于×市财政局教科文处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比重较大的特点,选出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锅炉改造等大额的修缮类资金,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定,由评审中心按照“科学、客观、公正、高效”的原则进行审核,待评审结果出来后下达预算,从而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资金左右。

二是为用好大额文物专项资金。与市文物局共同研究,制定了《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建筑抢险修缮专项补助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由市财政局与市审计局、市文物局的领导和职能部门共同成立专项资金管理小组,对文物抢险经费的管理形成了一个完事的工作程序。专项经费的审计工作由市审计局负责,对文物专项经费实事前、事中、事后的审计检查。同时,还建立了上报制度,使市政府能够及时了解文物抢修工程的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三是加强科技专项资金管理,建立科技专项经费管理制度体系。年,市财政会同市科委制定了《×市科技课题预算编制规定》,年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草拟了《×市科技经费财务管理办法》,使科技经费从预算、执行、会计核算到监督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目前,我市已经出台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市科普活动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市科技新星计划经费管理办法》和《×市创新创业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专业性经费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的科技预算经费管理制度。

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们在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认真加以研究。

一是支出预算定额需要进一步细化。尽管学校实行了文史类、理工类、农林师范类、医类、综合类、艺术类、高职类七大类十四种定额标准,但即便对农林、师范这样的学校,内部也要算细帐,剥离非师、非农林专业,不搞大而同的拨款。

二是专项资金管理需进一步规范。首先是资金使用不规范,有些专项资金,特别是基金预算、项目预算比较相,且习惯于“先确定资金,后论证项目”,影响使用效益;再者是一些管理办法还是前几年制定的,有些条款已不适应部门预算的要求,如:目前教育费附加管理执行的政策是年修订的《国务院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

三是事业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人员经费所占比例过大,教育中的人员经费约占学校事业费总支出的,并且这种状况还在是上升趋势,特别是一些财力比较薄弱的区县人员开支已达左右,事业发展的经费了了无几。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财政再怎么增加投入也很难保证教科文事业的发展。

三、进一步深化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几点设想

为了推进×市教科文部门支出预算改革的发展,今后一段时期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教科部门支出预算定额,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

这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技术要求程度高的工作,在制定过程中必须兼顾需要与可能,预算内外资金相结合,节俭高效,简便易行的原则。

完善教育综合定额要与落实国家支持各类教育发展的有关政策一致。由于教育综合定额是从财政生均拨款逐渐演化而来的,本身存在着较明显的基数概念,而且一经确定多年不变,与各类教育今后的合理发展及中央各类教育发展的不同政策存在一定差异。依据国家各类教育发展定位,以高等教育综合定额为重点,进一步研究如何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调整各类教育综合定额,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二)强制度创新,规范支出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教科文部门预算中除保证正常经费外,还有一部分是用于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是教科文部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关键。

一是要做好专项资金论证工作,引入科学的决策机制进行科学的评估、评审、建立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和预算管理制度。科技经费要继续完善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立项审批制度,保证科技项目选择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并体现两个统一,即:专家管理与政府决策相结合,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相结合。教育经费要充分发挥教育咨询委员会作用,由教育咨询委员会议确立各类教育的发展方向及资金安排的比重意向,然后联合市教委高教处、科研处、基教处及财务处具体组织各类教育项目的专家论证工作,并逐步引入招标方式将项目落实到具体使用单位,市教委部门预算的科学编制做好基础工作。

二是对核实资金后下达预算的专项经费,签订专项经费合同书,以合同管理的模式,规范支出行为,牢固地树立起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观念。

选择高中优质资源扩招等专项资金实行项目合同管理试点,在下达专项的同进与区县签订合同书,明确项目的具体目标、责任、进度、区县配套资金落实情况及项目效益考评等。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金的分配与管理。随着国家对教科文事业投入力度的加大,各项规章制度必须及时跟上,否则,投入再大,也难以发挥应有的效益。特别是专项资金,要做到有专款就要有制度。建议首先制定出教育费附加具体实施办法、市级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区县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科研课题核算制管理办法,提高我市教科文部门的专项资金管理水平。

四是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建立起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对专项资金从论证、资金拨付使用到效益评估实行全过程的监督。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制定出×市的“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先选择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部门和单位试行,在是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

(三)紧紧围绕教科文事业改革,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方式,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对现有的高校、中专、技校进行优化重组,通过提高高职生财政补助标准、解决中职与高中在收费方面的倒挂问题等财政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较高层次的专门人才。

二是落实×市基础教育工作会任务,优化基础教育经费支出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要向关心教育投入一样,重视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通过调整中小学市局达到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目的。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盘活教育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产和低效运转。结合基础教育规划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通过资产置换、学校撤并及城市改造等多种形式,逐步形成规模适度、办学规范的良性资源配置。

研究探索我市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教师队伍要合理定编,减少冗员,建立合理的师生比和员工比。安排专款重点解决超编教师分流转岗和再就业前的培训,并对这项工作完成得比较好的区县给予奖励。

三是支持和促进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社会公益型院所的改革已全面启动,要认真研究有关配套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各项工作,对应该推向市场的坚决向企业化转制,与财政拨款脱钩,对确需政府支持的按非营利机构管理和运行的,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要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并会同有关部门严格核定编制,建立新的运行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11篇

这次布置200*年部门预算工作的会议非常重要,会前局里对今后部门预算改革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刚才,司处长从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内容、程序等各方面总结了部门预算改革成果并提出了200*年部门预算编制的具体要求,大家要认真研究落实。下面,我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严格200*年部门预算执行问题

目前,200*年部门预算已经人大审议通过,并批复下达给各部门执行。各处要严格按照部门预算执行的有关要求,认真履行好财政监管职责,执行中除确实急需安排的项目外,原则上不予追加,经过充分论证后可纳入200*年部门预算。要坚持监督与检查并行的办法,按预算安排掌握好拨款进度,加大对部门预算执行的跟踪问效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重编制、轻执行、虎头蛇尾”现象的发生,使部门预算真正起到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规范单位经费支出的作用。

二、关于加强200*年部门预算编制管理问题

在认真做好200*年部门预算执行工作的同时,要加强200*年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对部门收入预算的监督审查。近年来,部门收入尤其是自有资金收入预算执行结果与年初预算相比变化很大,这既有经营、服务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年初预算安排没有很好地参照上年实际收入情况、预算编报过于保守、漏报收入等原因。从200*年报市人大审议的60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看,自有资金收入实际执行结果比年初预算增加1.8亿元,其中:社保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增加1.7亿元,教科文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增加843万元,行政政法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增加618万元,农业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增加174万元,经济建设处、企业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也与年初预算有所变化。对此,市人大已提出了疑义,要求我们在200*年部门预算编制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各处在审查分管部门的200*年预算时,要重点审核单位组织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一定要参照上年实际收入情况并充分分析当年增减因素变化编报,不能报多少就是多少。另外,在预算内管理的排污费、水资源费等专项收入预算的编制时间要与部门预算时间同步进行,200*年部门预算编审中不能再出现专项收入预算编制确定晚,影响部门预算汇总时间问题。

二是进一步加强项目支出的论证审核,避免执行追加。近年来,部门预算执行变动和调整大多数为项目支出,有些部门反映,根据工作需要编报的专项经费预算,年初不安排,在预算执行中通过追加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基层单位编报部门预算的积极性。市人大对部门预算调整也提出了意见,并准备制定相应的条例,对预算变动进行规范,对此,我们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各处在编制200*年分管部门预算时,对能够在年初安排的项目,尤其是属于每年都需安排的补充正常经费性质的资金,一定要编入年初部门预算中,不得在执行中追加,支出安排不能留有硬缺口。各处要充分利用预算编制周期延长的有利条件,提高项目论证的科学性、规范性。今年市领导提出在今后部门预算项目编制方面要建立编制、审查相互制约的机制,因此,各处必须建立健全部门预算项目审核资料,加强对项目资金的考察论证,对项目的审核要考虑充分,经得起推敲,注重支出绩效的考评,维修项目必需提前经由投资评审中心进行评估,从而为预算编制、审查相互制约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三是推进200*年部门预算项目库建设。项目备选库建设已经提了几年了,但目前各处的项目库建设不平衡,除农业处等个别处已初步建立项目库外,大部分处仍未建立分管部门项目库,主要原因是对项目库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无论从规范项目支出管理,还是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来看,建设项目库的方向都不能改变,不能后退。各处要在现有条件下,根据上年部门预算项目安排情况,结合部门单位申报的200*年项目计划以及项目审核论证、排序情况,加强项目库建设。已经建立项目库的要进一步规范,尚未建立的要抓紧时间建立分管部门单位的项目库。要对项目库中的项目实施滚动管理,从中排序筛选出部分项目编入200*年部门预算,并将调整后的项目库内容于9月末前报预算处备案。

四是强化生产建设性资金编入部门预算的工作力度。目前,生产建设性资金除科技三项费外,其他资金纳入部门预算力度还不够大。有关处要尽快与省财政厅相关处室沟通,借鉴省今年的有关做法,加大对有预算分配权部门的协调力度。按照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调整、改革资金分配方式,根据各部门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前项目论证时间,并将细化后的生产建设性资金编入部门预算,保证部门预算的完整性。对尚未编入部门预算的教育费附加、基本建设等资金要加大工作力度,纳入200*年部门预算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60%,并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我相信,省里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

五是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指导。部门预算改革以来,多数部门的预算编制是围绕自身工作和发展需要进行的,但也有少部分单位工作缺乏计划性、随意变更已申报的预算项目及内容,预算编制的反复性过大,不仅损害了预算的严肃性,也使得我们重复论证审核项目,影响了部门预算的编报时间。各处要加强对分管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指导,保证200*年项目计划紧紧围绕本部门单位主要工作任务来编制,项目上报后,不能随意变更。

第12篇

这次布置200*年部门预算工作的会议非常重要,会前局里对今后部门预算改革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刚才,司处长从部门预算编制范围、内容、程序等各方面总结了部门预算改革成果并提出了200*年部门预算编制的具体要求,大家要认真研究落实。下面,我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严格200*年部门预算执行问题

目前,200*年部门预算已经人大审议通过,并批复下达给各部门执行。各处要严格按照部门预算执行的有关要求,认真履行好财政监管职责,执行中除确实急需安排的项目外,原则上不予追加,经过充分论证后可纳入200*年部门预算。要坚持监督与检查并行的办法,按预算安排掌握好拨款进度,加大对部门预算执行的跟踪问效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重编制、轻执行、虎头蛇尾”现象的发生,使部门预算真正起到加强财政预算管理、规范单位经费支出的作用。

二、关于加强200*年部门预算编制管理问题

在认真做好200*年部门预算执行工作的同时,要加强200*年部门预算编制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对部门收入预算的监督审查。近年来,部门收入尤其是自有资金收入预算执行结果与年初预算相比变化很大,这既有经营、服务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年初预算安排没有很好地参照上年实际收入情况、预算编报过于保守、漏报收入等原因。从200*年报市人大审议的60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看,自有资金收入实际执行结果比年初预算增加1.8亿元,其中:社保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增加1.7亿元,教科文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增加843万元,行政政法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增加618万元,农业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增加174万元,经济建设处、企业处分管部门自有收入也与年初预算有所变化。对此,市人大已提出了疑义,要求我们在200*年部门预算编制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各处在审查分管部门的200*年预算时,要重点审核单位组织的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一定要参照上年实际收入情况并充分分析当年增减因素变化编报,不能报多少就是多少。另外,在预算内管理的排污费、水资源费等专项收入预算的编制时间要与部门预算时间同步进行,200*年部门预算编审中不能再出现专项收入预算编制确定晚,影响部门预算汇总时间问题。

二是进一步加强项目支出的论证审核,避免执行追加。近年来,部门预算执行变动和调整大多数为项目支出,有些部门反映,根据工作需要编报的专项经费预算,年初不安排,在预算执行中通过追加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基层单位编报部门预算的积极性。市人大对部门预算调整也提出了意见,并准备制定相应的条例,对预算变动进行规范,对此,我们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各处在编制200*年分管部门预算时,对能够在年初安排的项目,尤其是属于每年都需安排的补充正常经费性质的资金,一定要编入年初部门预算中,不得在执行中追加,支出安排不能留有硬缺口。各处要充分利用预算编制周期延长的有利条件,提高项目论证的科学性、规范性。今年市领导提出在今后部门预算项目编制方面要建立编制、审查相互制约的机制,因此,各处必须建立健全部门预算项目审核资料,加强对项目资金的考察论证,对项目的审核要考虑充分,经得起推敲,注重支出绩效的考评,维修项目必需提前经由投资评审中心进行评估,从而为预算编制、审查相互制约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

三是推进200*年部门预算项目库建设。项目备选库建设已经提了几年了,但目前各处的项目库建设不平衡,除农业处等个别处已初步建立项目库外,大部分处仍未建立分管部门项目库,主要原因是对项目库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无论从规范项目支出管理,还是从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来看,建设项目库的方向都不能改变,不能后退。各处要在现有条件下,根据上年部门预算项目安排情况,结合部门单位申报的200*年项目计划以及项目审核论证、排序情况,加强项目库建设。已经建立项目库的要进一步规范,尚未建立的要抓紧时间建立分管部门单位的项目库。要对项目库中的项目实施滚动管理,从中排序筛选出部分项目编入200*年部门预算,并将调整后的项目库内容于9月末前报预算处备案。

四是强化生产建设性资金编入部门预算的工作力度。目前,生产建设性资金除科技三项费外,其他资金纳入部门预算力度还不够大。有关处要尽快与省财政厅相关处室沟通,借鉴省今年的有关做法,加大对有预算分配权部门的协调力度。按照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调整、改革资金分配方式,根据各部门发展规划,进一步提前项目论证时间,并将细化后的生产建设性资金编入部门预算,保证部门预算的完整性。对尚未编入部门预算的教育费附加、基本建设等资金要加大工作力度,纳入200*年部门预算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60%,并进一步细化项目预算。我相信,省里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

五是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指导。部门预算改革以来,多数部门的预算编制是围绕自身工作和发展需要进行的,但也有少部分单位工作缺乏计划性、随意变更已申报的预算项目及内容,预算编制的反复性过大,不仅损害了预算的严肃性,也使得我们重复论证审核项目,影响了部门预算的编报时间。各处要加强对分管部门预算编制工作指导,保证200*年项目计划紧紧围绕本部门单位主要工作任务来编制,项目上报后,不能随意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