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5 17:04: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物理教材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初二物理,是一部很好的物理启蒙教育教材。物理启蒙教育一般可由三个方面组成,即物理学知识启蒙教育,物理学方法启蒙教育,物理学思想启蒙教育。物理学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教育,以培养、保持和发展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掌握正确的物理学方法,树立基本的物理学思想。
人教社初二物理新教材从整体结构上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和前六章各种物理现象的简介和了解;第二部分为后八章经典力学的基础知识。这种新型的知识结构,在国内的众多初二物理版本中还是少见的,这已是它的成功点之所在。
第一部分通过各种有趣味的物理现象介绍,可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和普遍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心理上不仅感到物理知识很有趣,而且也不难学。
通过这一部分教材的学习,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这正是本教材所注重要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部分教材的学习,可为后面学习打下一个牢固的知识基矗这点不仅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更适应了少年儿童的学习心理。
如本书中的光学部分,总是以具体形象的光学现象和光学实验为依据来说明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成像规律、光的色散规律等。书中采取的方法是列举大量光学事实、光学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判断,来认识和发现各种光学现象中的固有规律。而不是通过什么物理概念的繁衍,或数学、逻辑的推理得出规律。其实,前六章的知识结构都是这样的模式。即是就事论事地让学生了解各种基本现象,建立一些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如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力的单位、平均速度、温度、熔化过程、凝固过程、液化过程、光线等等。
总之,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学生的感性认识,直观、形象地认识和发现物理知识。这种学习的模式,不仅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后面的物理学习可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第二部分是经典力学的初步基础知识。众所周知,经典力学大厦的三大基石是质量、时间和空间三大概念。而初二学生此时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已基本具备了绝对的时空观的初步概念。因而第七章开始只进行绝对质量观的教学,接着进行密度概念的教学。再后面几章即分别对力的初步概念、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压强的概念及其在流体力学中的应用进行教学。最后进行简单机械和功的知识的教学,本书的这种知识结构,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完全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结构,可使学生在经典力学知识的殿堂里,攀登初步力学知识的阶梯而不感到负担沉重。第二部分的物理知识,为何能产生这样良好的效应呢?这与前面第一部分物理知识的学习分不开。从认识论角度来说,第一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为学生奠定了感性认识的基础;第二部分的教材多从理性上展开,为理性认识的阶段,众多的物理实验也是为理性认识服务的手段。从逻辑思维方式方面来说,第一部分先给学生一些形象的、具体的物理知识,而第二部分多为一些深化的、抽象的物理知识。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可见这两部分是前后呼应、相互衔接的统一体。
第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基础,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深化和发展,二者不可分割,这种新型的知识结构,是教材改革的一大成果。
【关 键 词】初中物理教材;人文教育;学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4)01-0163-03
2002年初审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教材分为三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一册。总共分十六章,概括了声、光、电、磁、力、热六大部分。本教材较以往的初中物理增加了很多图片并且这些图片都是以彩色的形式呈现,使得学生在看书和学习时增加了新鲜和乐趣。在每一节中都有“想想议议”或是“想想做做”使得学生可以主动的积极思考和动手,可以开动学生的智力和动手能力,并从中找到学习物理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本教材较以往教材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使得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例子和科学前沿联系起来,使得学生学习物理时更多的联系到生活和社会,体现了STS教育的理念。STS教育重点在于要求教材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对知识形成整体的感念。本论文针对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1]
一、物理教材内容的次序编排调整
(一)物理教材内容次序调整的理论依据
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教材内容的安排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要考虑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的学习,其中一条要求是学习的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也就是说能够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建立起联系。这就要求教材内容之间也要注意这种知识内部的联系,在教材内容安排时要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和承接性。
(二)物理教材内容的次序的调整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要了解实验的工具和基本的测量单位,在教材中可以分在与之相关联的章节中讲解,也可以集中把比较常见的或者是基础的测量工具放在一起呈现。例如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中的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分为四节来讲物理中基本量及其测量的方法:一是宇宙和微观世界;二是质量;三是密度;四是测量物质的密度;五是密度与社会生活。但是这些量都是常用的基本量,放在九年级这一册来讲不如放在八年级上册来讲,基本物理量的内容要放在其他内容之前来讲。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第四章物态变化分别有以下四节:一、温度计,二、熔化和凝固,三、汽化和液化,四、升华和凝华。但是第五章到第十章都是电磁学部分,第十一章是基本的物理量的内容,第十二章到第十五章是力学部分的内容。直到第十六章才是热学部分。第四章和第十六章的内容具有知识内在的连贯性,并且第四章物态的变化和第十六章热和能放在一起讲可以使得学生对热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放在一起还可以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中在教学内容按照声、光、电、磁、力、热的顺序依次呈现。力学部分和热学部分放在了教材的最后来学习。本教材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和九年级全册。而力学部分和热学部分位于九年级这一册。总体来看力学分布在最后。按照物理的六大部分分布来看,本教材。但是力和热是学习电和磁的基础。例如,第八章电功率中第一节能,在这一节中涉及到了机械能、热能的概念。但是在这之前,力学和热并没有学习。如果在学习这一章之前,力和热已经学习了,那学生就可以很容易知道并且有助于学生对电能和电功率的学习掌握。但是由于力热部分在电磁学后面学习,八年级的学生没有关于力和热的整体概念,更不要说机械能和热能的理解啦。当给学生讲到机械能和热能时就比较吃力,并且还得不到好的学习效果。
经典力学作为物理学最早研究成型的理论体系,是后来物理学研究的基础。本论文认为在初中物理教材编排时要考虑到学习内容之间的承接性,所以本论文认为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应该把力热部分放在电磁学的前面。大体上要按照物理科学发展史上的顺序来安排教学内容。物理科学发展前后有顺序的问题,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整体上也要按照物理科学发展的先后顺序。物理学发展顺序是人类认识的过程符合学生的学习认识过程。因为学科内部具有一定的前后具有一定的承接性。所以无论是物理也好其它自然科学学科也好,在编排教学内容是都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脉络。
二、物理教材中加强人文教育的内容
(一)物理教材中加强人文教育的理论基础
工业革命后大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自然科学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人类进一步的大分工,学校教育的学科划分也越来越细,自然科学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在培养技术工人,科学家时,教育者忽略了学生本身,忽略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培养人。在自然科学的学习中增加人文教育的内容。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的结合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初中学生大多数都是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人文精神的养成有助于学生逐步树立起科学人生观、价值观的世界观。所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到的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注意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关心科学技术的新进展,关注科技发展给社会进步带来的影响,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5]
教育本身是关于人的教育,在查尔斯・赛尔博曼的《教室中的危机》提出“未来所需要的并非是成堆的知识分子,而是大量受过教育的人”。而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对一个人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人本主义取向的教材观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更加强调学生的情感教育,重视学习的自发性、自由性、情感性、向善性。强调教材内容编排上引导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而使得学生达到向善的目的。所以在教材编排上要体现人本主义取向的教材编排的观念。[6]
(二)物理教材中参透人文教育的可能性
虽然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但是在物理教材中参透人文教育也不是不可能。物理学发展史本身无数的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付出了艰辛的奋斗史,每一个新思想、新理论的形成过程都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他们奋斗的过程充满了“人情味”他们奋斗的过程本身就是人文教育最好的素材。
在众多的物理学家身上有许多宝贵的精神,例如爱国精神,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为科学大义献身精神,不畏困难和权威的科学精神等等。学生在阅读和学习物理学家的奋斗过程中对学生本身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在物理教材中或者是除了物理教材之外另外附加一本与教材学习内容相一致的一些物理学家的奋斗故事。例如在物理教材学习浮力时开始让学生学习阿基米德的故事,阿基米德在提出浮力时的小故事,起初国王要做一顶纯金的王冠,但是等王冠做好之后,国王认为这顶王冠里掺杂了银,但是王冠的重量和起初国王交给工匠金子的重量一样。国王和大臣们都没有办法了。国王把验证王冠是不是纯金这件事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也试过很多方法,但是都没有得到好的效果。有一天,当他一边考虑这个另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边洗澡时。他看见浴池里的水由于他的进入而溢了出来,他突然跑了出来大喊“我知道了”。然后他通过验证得到了浸在液体里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以此他验证了王冠里掺杂了银。一边洗澡发现了浮力,这是由于阿基米德对问题专注和对真理的不懈的求解。学生看完故事可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也想做一下实验。这样利用物理学家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和科学精神的陶冶。还有很多物理学家的精神是我们学生人文教育的良好素材。例如牛顿,伽利略,本杰明・富兰克林,爱因斯坦等等。
将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材中不仅可以增加物理教学中对人文精神的教育。物理学史融入物理教材中还有其他的优点:第一,有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第二,物理学史的融入还可以拉近学科之间的距离。第三,物理学史的学习可以有力的消除物理课堂中的教条主义。[2]
三、物理教材向学材过渡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的建构的过程。斯腾伯格(R.J.sternberg)和卡茨(D.Katz)等人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教材要变成适合学生学习的学材。以便于学生的自学,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3]
(二)教材中的问题
2002年初审通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教材不适合学生自学,内容讲述不详细,学生自学有困难。例如九年级全册中第十三章第一节压强,在压强这一节中开始是“想想议议”给学生展示了几幅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还有蝉的口器。接下来就是“探究”这一模块,在这一模块中根据上面提到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主要讨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接下来就讲到压强和压强的应用。我们知道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压强的形成或者说存在的前提是一定要有压力,但是在这一节中并没有对压力做出解释。初中的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概念,这样在学生自学时就会造成困惑。
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一个学生的发展来说很重要,物理学科相对于其它学科更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学习是不会遗忘的”,他们强调“顿悟”并且认为通过“顿悟”获得的知识不仅不容易遗忘而且有助于学生的迁移,这种“顿悟”不是靠老师灌输而是学生自己内化理解从而真正掌握的知识,这种“顿悟”要基于学生的自学。[4]在教材编订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在内容编排上把一些需要解释的概念和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内容述说详细以便于学生自学。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物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孙嵘.转变学科本位思想重视物理教育的人文价值[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0,4(4).
[3]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雅士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关键词】中美大学物理教材;分析比较;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89-01
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许多影印或翻译版的国外教材陆续被引入到我国的大学物理教育体系中。学习和借鉴国外教材的优长之处,结合我国物理教育的实际,编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质量的大学物理教材,是当前教材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物理教师和教材编写及出版工作者的重要责任。这里简要分析一下美国的两套大学物理教材,以期对我们国家大学物理教材的改革有所启示和借鉴。
一、两套美国大学物理教材的特色
苏珊・李(Susan M.Lea)和约翰・罗伯特伯克(John Robert Burke)舍著的《物理:事物的本质》作者苏珊・李和约翰・罗伯特伯克是旧金山州立大学教授,苏珊曾是剑桥大学理论物理专业硕士、加利福尼亚伯克利大学天文学博士。《物理:事物的本质》一书是他们多年来从事物理教学研究和改革的结晶。此书的特点是:
1.重要概念及理论由一系列精心编排的例子引入和展开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的,大学物理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像物理学家那样思维和解决问题,成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者,而不是公式的获猎者和使用者”。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使学生提高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2.丰富多彩的图片展示了物理学与实际生活广泛的联系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书中每一章的第一页都有一幅引人入胜的彩色图片,该图片引出一个与本章内容联系密切的实际问题,本章的知识由此而展开。例如,波动一章前的图片是一幅大型交响乐队演出的照片,提示出交响乐队每个乐手的演奏以及音乐的传播都与这一章的物理原理有密切关系,学完这一章的整个内容后,乐器的演奏及音乐的传播原理就很清楚了。其他一系列图片分别分布于实例、讨论、习题中,不仅给学生以生动活泼的感官刺激,还展示出物理原理的普遍应用性。
3.安排不同的模块从而实现不同的教学功能该教材每章都有“主要概念及目的箱”、“数学工具箱”、“论文箱”以及“章后总结”等模块。这些模块的设立,既归纳总结了每一章所要讲述的知识内容,又可以使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学习时方便地使用。章后小结除包括对本章主要概念、理论的复习外,还列出了若干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例子。
二、美国教材形象生动,我国教材朴实严谨
美国教材中物理内容由大量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片和图表引导、展示出来。从基本粒子到宇宙星际,从El常生活到高科技应用,从自然现象到实验技术,图片内容极为广泛,教材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饶有兴趣、爱不释手,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而我们国家的教材从总体上看,文字比较严谨,风格比较朴素,缺乏生动形象且与实际联系密切、内容丰富多彩的插图。美国教材强调实际应用,我国教材注重逻辑推理。美国教材无论是知识内容还是课后习题,从总体来看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处处体现出物理既来源于实际又应用于实际的特色,而数学推导则比较简单,注重强调物理概念和实际意义。我们国家的教材大多理论推导占的篇幅比较大,而且理论系统、推理严密、逻辑性强,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相比较而言,教材内容的应用性偏少,例题和习题大多是理想化之后的抽象模型,显得与实际脱节。美国教材形式多样,我国教材体系单一美国教材在教材编排形式上有讨论,有交谈,更有用实验串联起来的活动课教学,突出了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教材编写理念。我们国家的教材体系和形式过于单一,行文多是阐述式,且大多从专家的角度以撰写学术专著的高度和深度来编写,缺乏亲和力,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和厌烦情绪,难以与学生达到共鸣。
三、我国大学物理教材改革应把握的几个重点
1.加强基础,融合现代。发扬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物理教材严格、严密、严谨的作风,对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给以细致的剖析和说明,给出清晰、透彻的论述和简洁的推理。同时在经典内容中尽可能地融人现代知识内容和方法,将经典和现代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注意经典和现代内容的教学相关性,找到新内容在基础层次上的“根”。这样,才能在讲授有关基础内容的时候,把新内容辐射出去。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吸取美国教材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优点,增加实际应用的例题和习题以及内容丰富的图片、图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物理不是深不可测或高高在上的理论空谈,它是可触可摸的,我们的生活和现代科技都离不开物理。
3.增加模块,强化功能。增加不同功能的模块,如数学工具、计算机程序、讨论、小结等,可以考虑将实验也结合到理论内容中,增加演示实验、验证实验、探究实验等模块。
4.增加课后习题的比重。适当增大课后习题量。习题类型要增多。安排层次,循序渐进,特别是要增加计算机习题,培养学生用计算机这个功能强大的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我国大学物理教材改革应坚持的基本方向
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有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特点,这就要求教材改革要从人本主义的学习心理出发,从大学生学习特点出发,通过教材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教学模式的改革相联系,体现教法和学法教学模式包含了教材的传授方式与掌握教材的学习策略,教材对教学模式的作用体现在教材内容对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影响上。在教材设计过程中。要呈现教材的教学模式系统,便于师生在具体条件下选择使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双语教学 英文教材 自主学习 blackboard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21
根据教育部2001年4号文件的精神,我校从02届开始对工科大学物理开展了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在教学中,我们结合中西方教学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建设丰富的网络资源平台,鼓励学生积极自主学习,注重本科生科学研究基本素质的培养与理性逻辑思维的培训,提供教学交流和互动的网络渠道。教学中不断积累总结教学经验,探索并完善双语教学模式,以下是我们对双语教学经验的几点体会。
1 关于双语教材的选用
语言传递知识,也传递思想,采用原版教材授课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国外教学体系,使学生体会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他们将来在专业领域的工作及对外学术交流打下基础。双语教学直接选用影印的原版教材,相比较国内的普通物理教科书,中文教材重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和数学推导,知识体系清晰,叙述严谨,归纳总结性强,符合学生传统学习习惯。但普通中文物理教科书学到了公式和物理定律,不重视实践和实验,使学生只集中精力去学习现成的公式和解题方法而不是思考相应的物理概念和自然本质[1]。
英文教科书融入对自然的深刻认识,聚焦物理本质及物理现象的描述和理解,细致刻画物理思想和概念的演化历史,以科普的方式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对物理进行学习,从而掌握丰富的物理知识和深刻的物理学原理。英文教材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配以精彩的照片和图表,文辞优美。教材注重对实验的描述,强调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理论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每一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在运用高等数学的推导演绎上,也力求用最简单明了的数学公式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不求助于复杂和冗繁的推导。
英文书课后习题启发性强,趣味性强,锻炼学生的理性逻辑思维和对公式定律的综合运用, 以及公式定律中的每一物理量力求深入的理解。英文教材与生活经验和实际工程联系密切,紧跟高科技的发展,注重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强调物理规律在真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不力求模型化,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生活中物理和对周围事物具体的定量描述。
英文教材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富含哲思。强调每个时代都有一个转折点,都有一种新的认识和判断世界秩序的方法。科学家对科学的某一部分都做出了革命性的开创工作,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2]。考虑到英语与大学物理教学深度广度的和谐统一,我们现选用藤小英改编版的《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with modern physics》,这版教材也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好评。
2 提倡自主学习
大学本科阶段是锻炼学生理性逻辑思维,培养科学素养,增强自我学习能力的可贵时机。我们希望以双语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为契机,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鼓励学生课前5分钟英语发言,内容主要是对物理规律在实际生活及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或学生专业相关及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期末的时候鼓励学生自己做习题总结课,自己归纳总结知识点,习题讲解,难点解析。我们在网上给学生一些有难度的研究型的题目,征集答案,选取最佳的答案挂到网上公开展示,这样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适当增加专题讲座和讨论课,通过讲座,引导学生对某一领域深入了解,活跃思维,拓宽知识面,寻找探索创新点。讨论课培养学生的理性逻辑分析问题,判断问题,求异思维。每个人都有自己看问题的观点和角度,课上大家积极参与,热烈讨论争辩。培养学生养成从问题入手,注重问题的求解过程,而不是过多关注答案的对错,培养逻辑理性思维模式,而不是先看答案。
组织学生做小组课程论文,每学期提供给学生一些课程论文题目供学生参考,论文题目比较宽泛,也可以对感兴趣的问题自拟题目。学生需要围绕题目查阅相关文献,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 归纳总结,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然后撰写论文,按格式要求形成书面论文。通过从拟定题目到论文完成整个过程,学生锻炼了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如何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科技论文的写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同时作为课题小组的分工合作,商讨定论也增强了同学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各有分工,取长补短。通过撰写课程论文,尽早开发学生的探索研究能力,让研究能力与知识学习同步进行。学生的各种观点思路让我们老师受益匪浅,我们会把优秀的课程论文挂在网上展示,并给予奖励。
3 建设网络资源平台
Blackboard是一个由美国Blackboard公司开发数位教学平台,老师和学生可以在多媒体、网络组成的平台内进行各种课程方面的交流,全球有超过2800所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在使用该平台。在整个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依托blackboard平台与学生共同建设教学、交流的互动空间。期间我们不断完善丰富平台内容,将教学基本要求,日历,课堂ppt, 习题解答,章节总结,补充内容等挂在网上,还建立交流、答疑、问题讨论及教学反馈的专区,开辟学生成果展示等版块,生活中的物理,前言科技进展。既有利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也方便教师与学生的及时交流,学生也习惯于在网络平台去讨论问题,自由发言,及时反馈。学生们也积极参与,提供各种素材,丰富我们的内容,共建我们的网络学习平台。
我们还充分利用平台自带的网上测试系统,对每个学习模块进行网上考核,平台自带的公式编辑系统很好地解决了物理中大量的公式运用和计算,测试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与应用,督促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作为双语课,我们选取相关的网络知名大学物理公开课挂在网上,节取大量的国外公开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这些短片生动形象,让学生课余感受原汁原味的国外课堂教学,拓宽视野,有所增益。
4 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双语教学大量的英语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语言障碍,从中学开始多年的英语学习,学生并没用得到相应的能力的提升,实际应用中依然存在诸多困难,希望双语作为一个切入点,让学生双语和物理双赢,通过物理的学习来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口语水平,融入西方的教学理念,提高科学素养。当然这对学生的英语基础有一定要求,克服阅读障碍,直接从英文教材获取知识。这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地制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他们的意志,更要灵活全面的考核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双语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同和喜爱。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英语水平也要求较高,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全面掌控,灵活多变,既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把握英语比例的使用,双语课教师还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这需要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多多合作交流,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双语教学是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复合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本科教育的一项全新探索。只有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经验、相互交流才能促进双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与成熟。
参考文献:
[1]The mechanical universe. Richard P. Olenick, Tom M. Apostol, David L.Goodstein 影印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Douglas C.Giancoli著,藤小英改编.Physic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with modern physics [M].高教出版社出版,2004.
[3]陈肖慧.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中基本科学研究素质的训练[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94-95.
关键词 物理;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171-01
物理教材是学生较系统地获得物理知识最基本的重要工具。物理教学的全过程中,学生不能完全抛开教科书;同时学校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又总是在时间和空间、知识范围和深广度、智能培养和训练方面存在很大局限。在学校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读书能力的问题就显得至关重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才是物理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
1 在中学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重视学生读书,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读书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读书方法,是当前物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是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
从学生在初中开始学习物理的时候,教师就应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阅读教材,以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使他们逐渐学会抓住问题的核心和教材中所叙述的思路,从而学会在阅读中就能够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
在初中,每一节物理课一般只传授给学生一两个概念、定律或公式,但围绕这些概念、定律和公式的教材编写都会有明朗的层次,它们一般的特点是:(1)现象的提出;(2)概念的引进;(3)定律、公式应用的实例。按照这些特点,学生阅读一段,我就提问一段,讲解一段,逐各地解决他们在学习教材中所碰到的问题。这样读议结合,不但使学生容易理解,且通过教师的穿插,也可以把课文中的各个层次有机地联系起来。经过实践证明,这样的学习方法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浓厚,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更加活跃。
2 加强阅读指导的同时离不开提问
在加强阅读指导的同时要重视课堂提问,课堂提问的方式较多,如: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然后带“疑”看书,有的则是提几个思考题让学生带“题”看书。说到思考题,出怎样的思考题也是关键。对此,我有很深刻的体会。(1)思考题要紧密地结合书本上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在书本上找到问题的答案。(2)思考题一定要能够反映教学特点。解决思考题的同时也就使学生理解了课本上的知识。(3)题目一定要简单明了,能够起到便于学生回答和记忆的作用。
通读和重点阅读,是培养学生读书能力常用的好方法。对于一些较浅显的课文,适宜用通读的方法。学生通读了全文,也就大概能够概括本课所学的内容。这种做法,可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关键的概念、定律和定义一定要做到认真读,反复读。
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做一定的工作,其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督促,有检查,从而把阅读和理解教材落到实处。一般要求学生实行“三读”,即课前通读,课上精读,课下细读。这种阅读帮助理解教材的习惯一旦形成,就可以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正确地引导到在书中寻求解决问题或理解物理知识的途径上来。
3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本依据,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初中课本文字精练,用语准确,且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探究性于一体,适合学生阅读理解。而基本知识重点读,对于基本概念,其规律是要逐字逐句的读,对于其中的重点字句要深人领会,准确理解,一定要注意关键字眼特定的科学含义;重、难点内容要通过反复阅读以了解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并顾及上下文,切忌顾此失彼,断章取义;而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对比读,可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列表加以比较,使之条理清晰,以加深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化对于概念的理解,能够更确切地把握住本质;文中插图一定要认真读,因为它能以最简洁直观的语言,创设出科学的情景,其内涵丰富,切不可轻易放过;相关知识要经常读。学习科学固然要掌握课本中最重要的精华部分,课外多读一些与现代生活、经济建设相关的知识也是必要的。
物理教科书上列出了许多的阅读资料,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这些阅读材料多半与教材上的内容相关,认真学习它们,既可以加深理解教材上的知识,又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可以利用讲课之余或课外时间,让学生学习“阅读材料”并指导学生正确地阅读它们,让学生找出不懂得地方,思考并钻研它,利用课余时间查找相关资料、请教老师,有条件的还可以请教专家,然后将新学到的知识容纳到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这样会使学生越来越聪明,学习的信心也会越来越强烈。
4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还可举办一些活动
如:每月办好一期“物理园地”,在这个园地里开辟“物理学家”、“身边的物理”、“自学体验”、“优秀小结”、“物理小论文”等专栏。结合语文科的说明文教学,要求学生以物理实验或物理仪器为题材写论文,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学习重力、摩擦力后,让学生写一写“失重了会…”、“假如没有摩擦,世界会怎样”等等。学生通过阅读自已亲手主办的“园地”既感到亲切、成功而又自豪,又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能力。
在近30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林诗老师在福州秀山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工作近20年,期间她曾担任区工会女工委员,校教务处副主任、工会委员、党支部组织委员等职务。2000年8月因区教研工作的需要调到福州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中学教研处,现任中学教研处主任兼物理教研员工作。她在1987年执教的初中物理《功》的课堂教学实录,作为由福建师大物理系主持的“五年跟踪”教学改革实验的“自学问题讨论法”的代表课,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录用并播放,1991年3月获1990年度福建省女标兵光荣称号(首届),1993年3月获福州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首届),1997年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1997年4月被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二十五届劳动模范,2006年9月荣获福建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2007年4月被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聘为“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物理课程团队核心成员,2007年10月荣获福州市晋安区“第四批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光荣称号。
一、教改实验名师引领,同伴互助促进成长
1984年林诗老师参加了由福建师大物理系组织的中学物理教学法“五年跟踪”教学改革实验,这为她提供了高层次的名师引领、同伴互助的机遇,她像海绵吸水那样抓住一切学习、锻炼的机会,每个学期都要承担1节以上的公开研究课,课题在开学初就定下来,选择的是最难教或一般教师认为没什么好教的课题,而承担课题的她,总是想开课时让听课者有所收获,不浪费老师的时间,这样课堂教学设计就必须有精彩突破,课堂教学有效性就要高。而当时“五年跟踪”教学改革实验的宗旨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不但让学生知道物理概念,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这个物理概念”,用今天的课改术语表述,就是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研究课对学生各种能力即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这就无意中引导承担研究课的教师,从开学的第一节课的设计开始,对每一节课堂教学中要达到的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作具体安排,并扎扎实实地落实。这样承担一节研究课,提高的是一系列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和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1.深入研究课堂教学,长期坚持自制教具
林诗老师在参加“五年跟踪”教学改革实验时,福州秀山中学正处于创办的初期,学校还在建设中,教室租用在民房中。据她回忆,1981年参加工作时,学校物理仪器只有一台物理天平,平时教学中需要的实验仪器能自制的就自制,不能自制的就回自己中学就读的母校福州第七中学借。而承担研究课时遇到的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等效果不理想时,首先想到的是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思维特征,改进和增加演示实验,实现无痕迹的引导,或增加分组实验,引导学生体验。而当时的学校经济很困难,常规实验仪器虽然每年也有所添置,但还是远远满足不了常规实验要求,何况许多实验仪器是自行设计的,教仪站也买不到,只能靠大脑和双手,利用坛坛罐罐,变废为宝,自制课堂教学需要的教具和学具。随着学校的发展,物理配套仪器也逐渐完善,但这时她通过比较发现,许多自制仪器的实验效果比配套仪器好,这促使她长期坚持自制仪器。直至今日,身为教研员的她,在通过推门听课、研究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与困难时,还经常进行自制仪器或对配套仪器进行改进。多年来因教学需要自制教具和学具有数百件,《自制物理仪器一套》在1987年8月召开的1987年全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经验交流会上被评为全国二等奖,省、市一等奖,这意外的收获,让她体验了另一种成就,鞭策她在教学研究上快马加鞭。在秀山中学一线教学的近20年时间里,她先后承担区级以上的大型公开课近30次,曾受到中央人民教育出版社雷树人教授等国家级专家、特级教师的高度评价和赞扬,1993年3月她执教的初中物理优质课《机械效率》课堂教学实录被中国教育电视台录用并播放。她放弃了许多休息时间,在名师引领、同伴互助下,努力探索物理科教学规律,刻苦钻研教材,开展教法研究和学法指导,不但自己进行教改实验,还大力宣传教改思想,介绍教改经验,推动教改活动。在上世纪90年代曾多次被省高师培训中心邀请到厦门、三明、宁德、南平等地举办的教学法培训班讲课,多次被省、市教育学院和省中学物理教学法研究会邀请给第一线的物理教师作教材分析,被邀请到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讲课,多次被福州师专邀请给毕业班学生作“当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的体会”的报告,多次被福建师大物理系邀请给学生作教改经验和自制物理教具的技巧等讲座;曾参加《趣味物理》《初中物理知识结构表》和《初二物理解题题典》、《双基优化》物理部分等书与教辅的编写修改工作。她撰写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能力培养》论文,在1997年第2卷第3期《集美大学学报》上发表,还有多篇论文获省级奖,有多篇文章在《中学生物理园地》上发表,还担任过《中学生物理园地》的编委。
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物理竞赛曾获全国二等奖,市、区一等奖。任教的班级学生参加中考的平均成绩均名列区第一、市前茅。她在秀山中学连续10年指导福建师大物理系100位毕业生实习,她对工作一丝不苟、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实习教师树立了良好榜样,于1996年被福州市教育学院聘为“物理科中心组成员”。
2.练就一专多能本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物理学科的特色,加上长期的自制教具使林诗老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此基础上,她充分利用农村中学的条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制作了“乡土中草药”标本,植物“花瓣”标本,植物叶贴“动物画”,“叶影”标本等;利用可乐瓶做各种“动物”、“灯笼”、“花篮”等。她指导的作品《水平、竖直检测器》在第十届市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指导和培训学生参加市舰模比赛,其中有2位学生分别获“镇远”号第二、三名,填补了当时郊区此项活动获奖的空白,她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同时自身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曾荣获福州市青少年科普工作先进个人。
3.再苦再累无怨无悔,工作家庭花开并蒂
1995年7月林诗老师的爱人支援山区教育工作调任山区中学任校长,为了全力支持爱人全身心投入山区的教育事业,在五年半时间里,她全部承担了照顾家庭和教育儿子的重担,其间有几年还承担了跨年段教学:初三年级1个班初二年级2个班,或初三年级2个班初二年级1个班,每天早出晚归,晚上还要加班学习、研究、备课、写教案。在每年对学生进行的无记名调查中,她总获得各个教学班学生全满意的评价。她承担年段管理工作中在家长会年段集中时,对家长作的家教指导,得到家长的高度评价,家长们反映希望多召开这样的家长会。她对毕业班学生的中考报名指导,对于对自己特长和兴趣朦胧不清的学生的终身发展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感动终生。在担任教务处副主任时,这种作用就发挥的更大了。在这期间,她儿子从小学升入初中,又从初中升入福州一中。她常说我们当学生时,遇到好老师深感荣幸,孩子读书总希望能遇到好老师,每个学生家长的心情跟我们是一样的,因此,身为老师必须凭良心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尽最大努力实现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同时,家庭也是很重要的,孩子教育更重要,要尽量让孩子享受与学生一样的待遇。独生子女的教育就像中、高考命题和课堂教学一样,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若每个家庭的教育都能把做人放第一位,会使遗憾减少,每个家庭和谐了,社会可能就会更和谐、更安定。所以,她宁可放弃自己业余活动、少休息,也要做到学生、孩子、家庭三兼顾,孩子在妈妈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孝顺长辈。孩子对妈妈的理解,爱人、家人、长辈的理解支持也是她重要的精神力量和动力之一,用她的话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辛苦心不苦,忙却快乐着,累却幸福着。”她爱人为彻底改变山区学校的面貌,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肯定和称赞,这与她的支持、关心、帮助是分不开的。
4.任教农村中学20年,辛勤耕耘收获不凡
林诗老师在农村中学这平凡的教育工作岗位上工作了近20年,她以良好的思想品质和业务素质,敬业、乐教,爱生、忘我工作的精神,勇于奉献的高尚品质,为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除前面提到的之外,1991年荣获福州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1994、1997年均在“佐藤明雄福州教育奖评奖”中,荣获优秀教育工作者奖;1995年被评为市普及实验教学先进工作者、被评为福州市青少年科普工作先进个人;1997年评为福州市普通中学优秀教研组长;历年来累计荣获各级先进称号40多次。
二、及时把握课改机遇,研究创新促进成长
因工作需要,林诗老师于2000年8月调到福州市晋安区教师进修学校,担任物理教研员,赶上了课程改革的浪潮。因为她有“五年跟踪”教改实验的体验与收获,在这一轮的课改过程中,对许多问题的思考具有前瞻性,她在使用课改教材之前,就对物理课改进行先期的“穿旧鞋,走新路”和“试穿新鞋走新路”研究,2003年6月将研究成果分成《案例汇编》《论文汇编》,为一线教师真正使用课改教材时提供参考,使老师们少走许多弯路。
1.努力研究教学过程,精心指导教学设计
担任教研员工作10年多以来,林诗老师深信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效果有时无声胜有声,通过推门听课发现问题,找准提高物理教师综合素质的切入点,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执教能力。2001年以来听推门课、研究课累计1500多节,指导区级以上公开课、参赛课累计168节,录制课堂教学、教学比赛、专家报告等学习研究资料100多片光盘。
林诗老师常说:“提高老师执教能力最好的方法是让老师体验,设计和执教一节成功课之后的喜悦、成就感以及过程的思路与方法,而这种精神享受会转化为老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内动力,思路与方法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日常教学设计与执教中”、“课堂教学设计与执教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永远没有最好,但有更好,而每一次的研究与修改总是向更好的目标提升”。因此她非常重视参与承担公开课、参赛课的一线老师教学设计、执教过程的研究,其流程如下图:
一线教师每承担一次公开课任务,综合素质就提升一次,公开课后与课前比较,老师的自信心、气质、魅力、亲和力、语言的简洁度、问题的指向性、引导的恰当度、组织能力等均会有较大的提高。因而她视每一次的指导研究过程为难得的学习机会,只有公开课、参赛课才有机会与一线老师一起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因此这个过程是一线老师为她提供了研究学习的平台。同时她还认为推门听课是另一种很好的学习提高方式,在这一形式的听课过程可以发现许多研究课中所无法发现的真问题,而有效的教学研究源于真问题的发现。所以她总是真诚地感谢老师们为她提供发现问题、学习、研究的机会。听课、交流、研究使她受益匪浅,并与一线老师共成长。
2.立足教研工作本职,尽心尽力培养教师
林诗老师指导过的一线老师参加教学比赛累计获:国家级二等奖1人、优秀奖1人,省级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1人,市级特等奖6人次、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课堂教学设计国家级一等奖1人次,省级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教案国家级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1人次。课堂教学实录国家级二等奖1人次。课堂教学实录参加市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3人次、二等奖2人次。在晋安区首届“骨干教师”认定中,被认定的7位中学教师中有2位是物理教师;晋安区首届“教学名师“评选中,被评上的5位中学教师中有2位是物理学科教师。她还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聘为2007年秋季“普通高中新课程远程研修项目”物理课程团队核心成员,参加2007、2008年“高中物理新课程远程研修”中“如何理解和落实课程标准对实验的要求”讲课、素材收集和小视频拍摄、批改培训作业等。利用多次参加中考命题的体验,进行评价研究,借助本区质检命题和市级质检命题机会,为晋安区物理学科培训了3位市质检、12位区质检命题人员。参加“2007年福建省基础教育新课程物理学科教学设计大赛”获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
3.脚踏实地教研创新,不懈努力成绩显著
林诗老师长期坚持参加福建师大物理系主持的“导控探索式教学法”的课题研究(“五年跟踪”实验10周年时将研究课题命名为“导控探索式教学法”),身为教研员的她,曾承担福州市立项的重点课题“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导学’研究”、福建省中学物理“科学探究教与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提高科学探究实效性的教学案例研究”,并带领晋安区的物理教师共同研究。她还曾是市立项的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班”学习,在指导晋安区实验校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深入学校培训老师,亲自承担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课题,起到了示范性指导作用,案例和部分培训内容收入中期总结交流会的汇编中,并被评为福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课题组先进个人。2003年3月被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聘为《福建省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成员。2008年10月被邀参加为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中小学科学探究指南的制作与实施》的编写,负责整理编写《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科学探究学习资源的开发》部分的初稿,组织部分省级子课题“提高科学探究实效性的教学案例研究”的课题组教师整理了13节案例,提供给相应的编写组。2009年12月被福建省中学物理教学法研究会聘为“中学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专家评审组成员、子课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组长。她在课题研究过程,一步一个脚印地带领晋安区的物理老师共同研究,而研究成效由教学效果体现。研究源于问题、创新源于解决,本着虽没最好却有更好的宗旨,沿着有效高效目标努力,实施具体的研究――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及时反馈、课后配套作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自制实验仪器、配套实验仪器的改进等等,如自制了无需暗室即可操作的“光学系列仪器”等许多简易而效果好的仪器。
林诗老师于1995、2001、2004、2005、2006、2009年累计6次被邀请参加福州地区物理科中考试卷的命题工作。她不但善于进行实践研究,还重视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提升。担任教研员以来她撰写的论文《初中物理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导学”初探》被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评为一等奖,并发表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试教通讯》2005/24-25合刊(总第194-195期)上;论文《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导”的感悟》收入福建省特级教师论文集《名师论教》;论文《让学生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人》刊登在《福建教育督导与德育》2008年第3期;论文《浅谈提升教师素质的策略》刊登在《福建教育督导与德育》2009年第1期;论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巧用实验提高教学有效性》刊登在《福建教育研究》中等教育理科(3)2010年8月号,2009年11月论文《提升教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在华东六省一市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评比中,荣获二等奖,担任教研员以来累计撰写论文26篇。她还参加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教师教学用书》、《综合实践活动》,“中考总复习丛书《新考点指导》物理”、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初中物理同步训练》等书与教辅的编写工作。她还善于将研究成果的资源共享给物理界同仁,2000年9月以来承担的省、市、区级讲座累计77场、63个专题,由于内容理论联系实际好,很好地体现了真实和实用,深受与会、参训老师欢迎和高度评价。2008年11 月荣获福建省中学物理优秀教研员称号,2009年3 月被评为福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科研先进个人。
三、既教好书又育好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一 树立正确的新的课程观
物理新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以具有教育价值的物理知识为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出“浅、宽、活、新”的设计思想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要求。
物理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获取实验事实、概念、定理、基本理论以及物理科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观察和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周围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可认识性,体会到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学生、教师与教材的关系,以及教学方法、教学环境、仪器设备等因素间的矛盾,真正贯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获得较高的教学效率。
二 注重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
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位真正的教师不是在于直接教给学生真理,而是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真理。”
长期以来,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就是教师讲解教科书以使学生掌握教科书的内容,形成了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加工变为考题检查学生。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要求转变学生学习中的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会,教师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但“放”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
例如: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中,新的教材的编写摒弃了以前“照方抓药”的教学方法,注意学习过程的探究互动,不是直接呈现所有的结论,结论以空白的形式留给学生自己完成,让学生通过亲身的实验探究成像规律,学生学会不是教师教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会的,在体验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发现构建新的知识,这比硬塞给他们强百倍、千倍。
探究过程具有教育意义,一定要重视,教师要花大力气去组织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明确的探究目标、科学的活动程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很好的分工合作,记录、分析、描述都要实事求是,在讨论时鼓励学生的新发现、新见解或提出新一轮的探究问题。另外千万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得出结论。重视探究过程是针对以前过分重视结论的情况提出的,应当注意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变成只重过程而轻视结论,事实上,教学的结论也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探究教学虽能很好的促使学生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用探究方式来进行。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使用包括接受式、探究式在内的多种学习方式,如讨论法、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实验操作法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灵活地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生方式的转变。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策略和方法都应该得到提倡。
三 在生活,科学、技术、社会(STS)中进行物理教学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知识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与物理的进步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生活、科学、技术、社会来展开。
1.加强物理教学与生活、STS的联系
(1)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
如:纳米技术、超导体、激光、现代航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等。
(2)重视学习内容与家庭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的联系。
如:将电的知识与安全用电、安装照明电路、修理各种家用电器相联系;将浮力与潜水艇的浮沉相联系;将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相联系等等。
(3)关注一些社会重大问题。
如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能源危机、燥声污染等等。
2.让生活、STS走进课堂,将课堂引向生活,引向社会
(1)带领学生走出学校,参观、采访工厂、农村、电站等,了解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与实践的能力。
(2)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媒体通信工具搜集各种科技信息。如收看科技节目,阅读科技书刊,利用互连网查询、搜集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
(3)开展各种小发明、小实验、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搞科技发明高不可攀的神秘感,例如,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潜望镜、望远镜、指南针、潜水艇电磁继电器等实验仪器或模型;引导学生进行“纸锅烧水”,“烧不死的鱼”等小实验。
(4)举办各种物理知识讲座、介绍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增强科技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人类的进步与环境的变化”、“人造地球卫星”、“中国的火箭”、“神州系列宇宙飞船”等。
(5)开展写小论文活动,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以及参观、实践活动中的所想写成小论文,培养学生的科技能力和写作意识。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物理教师的理论素养
(1)开学初组织教师学习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新的教学理念武装头脑,全面提高本组教师的理论素养。
(2)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改革的有关材料,把握新时期物理教学目标与重点,学习新教法,力求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具成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3)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心得体会交流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并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反思,6篇论文获得市一、二等奖并收入汇编,还有多篇论文、教学案例与反思参加学校汇编。
(4)认真组织教师参加远程培训,所有教师都积极地完成规定学时,成绩至少合格。
2.加强了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各项活动有序地进行
(1)严格按照开学时的工作计划,落实教研活动制度,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并做了详细的安排,真正做到了教研活动有计划、有内容、定时间、定地点。
(2)完善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提高了各备课组的教研质量。集体备课做到了“四统一”(统一进度、教案、练习、测试),加强各组之间的交流、听课、评课等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高一级备课组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3)认真成功组织了本组的教学公开周活动,陈飞腾老师开了示范课,罗智强、李萍杰、宋锡海、余赛红四位老师分别开了公开课,全组老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使全组教师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3.新课标的理念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学期初组织教师学习教材教法,认真进行教材分析,熟悉各年级知识体系及教学目标、教学要求。
(2)全面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
(3)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和情境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实践能力。
(4)定期开展了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物理第二课堂活动,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5)高一、高二备课组认真抓好学科竞赛辅导工作,分别举行了校级物理竞赛,发现了一些物理学习尖子,取得较好的成绩,为参加奥赛做好充分准备。
(6)加强了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为了配合学校“十一五”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的研究,积极探索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全组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刘玉树负责的《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的整合》、陈飞腾负责的《信息技术与物理创新教学》、方秋月负责的《中学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都在本学期完成了结题,研究成果上报学校。
4.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卓有成效
(1)组织了青年教师进行教育理念、理论的学习,定期检查学习笔记,全面规范教师的学习活动,各青年教师均在学习中得到了不断提升。
(2)组织了新教师上好汇报课,做好各方面的指导工作,各青年教师通过各种讲座、交流会议、参观等活动,对教师业务进一步熟悉,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3)积极做好“青蓝工程”建设,老教师积极做好新教师的指导工作,协助新教师成长。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极大促进了我组青年教师的成长。翁志鹏老师和林志臻老师参加“砺青杯”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分别获得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5.各项常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定期进行教学常规调研工作,及时获取了反馈信息,不断地改进教学。
(2)定期抽查教案、听课记录,检查作业批改情况;林志臻老师的教案获得校优秀教案。
【关键词】新课标 物理 教学设计
八、九年级初中物理(人教版)是适应国家新课改的需要,本着“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立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教本位,以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为宗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编写。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加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兴趣,联系生活,突出STS思想。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活动中,对施教的主导者——教师来说,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教法,极大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提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实施新教材教学的过程中,备课的要求更高,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下面,笔者就联系本人的教学实践,对新教材的备课略作探讨。
一 、课堂内容设计应趣味横生
对现面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如何选择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并能十分有效地组织表达出来,的确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任何事物都在发展,都需要不断地完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也是如此。教材内容补充的余地较大,如何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结合当地的民俗特点,结合当地的生活习惯,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进一步使初中物理教材符合青少年的心理与生理特点,更显示出科学可行、生动有趣的特点来,让现行初中物理教材成为初中生一本爱不释手的通俗科学读物,令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为此,我认为在备课时可在趣味性上多下工夫。如:
1、 实验游戏化:“寓教于乐”是青少年教育的一条基本原则,我们每个人的启蒙教育都是从游戏中开始的。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比以往物理教材增加了许多实验,其中添了不少学生实验与小实验。为了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乐趣中培养观察能力、得到科学知识、提高基本技能。我个人认为,可将部分实验精心包装游戏化,如小魔术、趣味小游戏、小制作等。我校相当一部分物理教师自行尝试过,效果良好。另外,可将部分演示实验制作成类似游戏软件,利用计算机、投影TV等电化教学设施的再显性重现实验的基本情况。
2、物理历史趣闻:科学知识本身是严肃的,可表达的方式是可以多样化的。初中物理的教学对象特别是初二学生,其少年儿童的特点十分鲜明,感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入门的首要动力。因此,在教材整体可行的情况下,刊登些物理历史上的趣闻,再配上前面所说的卡通化插图,如阿基米德验证黄金王冠的故事。这样初中物理教材的“能量”不是更足吗?
二、教学过程应体现主体和主导的最佳配合
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为防止出现放任自流的倾向,我们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过去有种观点,认为“知识就是力量”。课堂教学中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学到的是知识的结论,但却往往忽略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初二物理课本上明确指出:“物理课不是仅仅简单地向我们揭穿谜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物理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
要实现主体和主导的最佳配合,教师应善于挖掘和调动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学生乐学、爱学,从而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学习气氛。特别是初中学生,兴趣往往是他们学习的一种动力。活动课程与物理课有机结合,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教学的切入点,往往是观察和实验,教师应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我觉得,适当增加一些书本外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物理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如果能认真地思考、讨论,将会加深理解,活跃思维,师生将在这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感到欢愉,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学方法应采取启发式、探究式
教改的其中之一就是改革教学方法,以加强实验为基础的启发式教学,经近年的探索,我们初步形成“观察现象(实验)──提出问题──自学讨论──猜想判断──分组实验──启发思维──总结规律──练习运用”的课堂教学结构,而在每一项教学活动中,始终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即使判断错了,也不要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障碍作适当的调控,使课堂呈现合作和谐的气氛,发展学生初步的探究精神。当然,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手段,上述各环节也可变通或有所侧重,平时可把一些小实验、小制作让学生回家创造条件去做,要把活动课程延伸到课外,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学评价应体现期望性、激励性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非线性物理在理工科本科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非线性物理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提高非线性物理的教学质量。
非线性物理是大学物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物理是所有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非线性物理作为非线性科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现代知识,它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非线性现象和规律,是人们对世界认识的提高和发展。非线性物理知识点跨度大,而且由于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的需要,非线性物理内容在大学物理学中占的比例呈增大趋势。连续几年的高校扩大招生计划的实施,使得高校里理工科学生的素质差距拉大,甚至出现整体基础水平偏低的情况。总之,种种原因,致使学生们在学习非线性物理时倍感吃力,困难重重。为了适应我国教学改革的需要和高校学生现状,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对非线性物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以及不断探索与改进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安排等。本文通过对目前非线性物理教学现状的分析和探讨,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对其中一些问题形成了初步的看法,特此提出,与同行一起商榷。
一、非线性物理教学的现状
为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理工科本科生具备深厚理论基础和开拓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非线性物理作为大学物理学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物理学教学改革中,增加或体现非线性物理的内容已成为专家学者们的共识。为此,许多专家学者做了积极尝试,促进了非线性物理教学的发展,但目前非线性物理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在教学安排上,出现“无”或“少”。目前,在新一轮课程内容改革中,为了体现实践性与应用性,理工科专业的大学物理课,学时一减再减,而大学物理学所涉及的内容多,给非线性物理学和关于物理学前沿的讲授带来很大的冲击。其结果是造成在教学实践中有关非线性物理学和物理学前沿的知识少讲或不讲。
2.在内容介绍上,出现“一多、三少”。在许多教材中,介绍非线性物理现象多,这得益于自然界的本质和典型的特征是非线性的。混沌作为非线性物理的一部分,则是一切对初值敏感的非线性系统共有的特征和行为,费根鲍姆常数是混沌具有普适性的标志。混沌运动作为自然界中一种典型的运动形式,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征,有别于线性的规则运动和统计系统的随机运动,有着自己的规律和特征,非线性物理理论也因此具有一套独立的、全新的思想、语言、概念及方法。为此,目前,在非线性物理内容讲授上,有关非线性物理现象的介绍,特别是有关混沌的发现、发展以及混沌基本理论的部分多。
介绍非线性物理控制的内容少。非线性物理控制——混沌控制与同步,经过十几年的研究与发展,建立了众多的控制方法,其中一些在实际应用中已取得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它没有典型控制理论的成熟理论体系和既定的方法与控制模式,再加上所需的数学工具深奥、繁杂,讲授所用的时间多,学生难理解等,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就出现了对于这部分内容讲授少或避而不谈的现象,使得一部分学生只知道自然界中存在非线性物理现象,而不了解非线性物理现象还可以控制与同步,形成“非线性就是无益”或“非线性等同于混乱”的不好理念。
介绍非线性物理的应用少。研究非线性物理的目的就是利用它为人类服务,但这些非线性物理应用技术还处于实验室阶段,没有形成相应的产品,这就给介绍非线性物理应用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出现少讲授非线性物理应用或不讲的现象。
非线性物理现象课堂教学的演示少。非线性物理控制理论研究的对象是非线性复杂系统,而描述非线性系统的数学工具是非线性方程,即研究非线性物理及高深的数学新概念。在非线性物理教学中,难以用实物实验来进行教学演示,加上讲授课时的限制,往往非线性物理现象课堂教学演示就被忽略了。
3.教材建设滞后。对众多非线性物理教材研究分析后我们发现,当前很难找到一本较适合本科用的非线性物理教学专用的专门教材,更不用说理工科专用的教材了。目前,非线性物理内容往往只是作为一小部分编入大学物理学教材中,且居从属地位。通过对理工科大学物理教材的学习和比较分析发现:一部分教材没有把非线性物理作为大学物理学的一部分放入教材中;另一部分教材,仅仅把非线性物理作为一种科普性质的课后阅读材料纳入教材中。从目前非线性物理教材的建设看,不利于非线性物理的教学、普及,也不利于该学科的发展。
4.在非线性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无”或“仿”。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非线性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可以触摸到这个非线性科学的重要分支,让学生了解这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的现象,理解非线性物理等混沌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非线性物理的兴趣,使之知非线性物理、知混沌,并使用它来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由于非线性物理实验,特别是非线性物理实物实验对实验条件要求特别苛刻,而且市场上的非线性物理成套仪器较少,因此,一些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没有非线性物理实验,使学生无法验证非线性物理存在的真伪,更谈不上理解非线性物理的特征。更多的院校是利用EDA软件开出了仿真实验,这虽有助于学生对非线性物理现象的了解,但这种了解也只是停留在计算机显示器上而已。
二、非线性物理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为培养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参与国际竞争,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在大学物理中增加非线性物理内容,是已形成共识的符合学科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更高层次地讲授非线性物理是大学物理学课程应尽的义务和职责,也是大学生科学素质养成的客观需要。但是,从以上非线性物理教学现状分析来看,非线性物理教学仍是一个需要不断完善与加强的过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结果,笔者认为,要改变当前非线性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非线性物理教材建设。非线性物理教学的开展,最基本的参考材料就是教材。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和方向。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将教师传授知识、思想、方法与学生的分析、归纳、抽象等各方面能力的训练进行整合的过程。要把混沌的基本内容、基本规律、思想方法传授给学生,没有适合的教材做基础,是难以实现的。同时,有了教材,基础较好、能力强、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因此,建设一批适合各种层次需要,特别是适合理工科本科需要的非线性物理学教材,是推动非线性物理学科教学与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非线性物理在各方面应用的关键。
如果是受篇幅所限或因处于起步阶段,非线性物理没有被绝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则可以在大学物理学教材中,单独安排一章非线性物理内容,以实现非线性物理逐步受到重视,被更多的学生所认识、理解并掌握之目的。 转贴于 2.对非线性物理教学内容编排精简到位。非线性物理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其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思想方法,它的生存、发展依赖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需求,依赖于服务社会的质量。非线性物理正是人们认识自然界发展的结果,也正是因为它具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潜在价值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从理工科学生实际出发,非线性物理教学内容安排上应少而精,注重非线性物理应用内容的安排,繁杂的数学工具介绍要进行删减,适量即可。
3.引入计算机仿真技术。在教学上多应用优秀数学工具软件Matlab和EDA仿真软件,对非线性物理现象及混沌控制与同步内容进行模拟和仿真,并在课堂教学中演示。例如,用Matlab模拟经典非线性物理模型Lorenz系统、Chen系统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确定性系统存在不确定性”“蝴蝶效应”等非线性物理的特征;用EDA软件,如Multisim仿真Chua电路、Liu系统的同步控制及应用实现等,体现非线性物理系统的应用性、可控制性、电路可实现性。同时,为了吸引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非线性物理及混沌的浓厚兴趣,要求并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相应的模拟与仿真。这样,学生既学到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又亲身体验了展示非线性物理现象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收效甚佳。
4.以选修课形式独立开设非线性物理。非线性物理以独立形式开课,在教学上形成一种既定的认识——非线性物理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开课的课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进行适当安排。我们在理科类专业开出“非线性物理学导论”选修课,为51学时;工科类专业开出34学时的选修课。选该课的学生较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5.非线性物理实验教学应以仿真为主、实物实验为辅。非线性物理实验本身对实验要求高,运用传统的实验设备,教师会遇到一些难题:市场上成套非线性物理实验仪器少,即使有也只是经典现象演示仪,没有非线性物理控制与同步及应用方面的实验仪器,无法满足实验的需要;自行制作非线性物理实验仪器所用元件参数要求较精确,难以实现;同时,如果所有开出的非线性物理实验都以实物仪器进行,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也无法满足,因此,在教学实践上一般只开出1~2个非线性物理实物实验。而利用软件(如Matlab,Multisim)对非线性物理进行虚拟实验研究,可以减少实物实验仪器少所带来的压力,提高实验效率,使实验不受仪器品种、性能、时间地点的限制;不需搭制错综复杂的实物电路,可以对新出现的非线性物理模型、新的控制与同步及应用进行仿真;没有损坏仪器设备的担忧。应用仿真模拟技术,学生可以自己设计电路进行实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既提高了学生学习非线性物理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非线性现象的理解,学生也可以在业余时间进行更广泛的非线性物理实验研究。所以,以仿真实验为主、实物实验为辅,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与研究非线性物理。
三、结束语
本文就非线性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非线性物理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课时以及教学手段相关联,还与师资水平、学科自身发展与建设等相关联。因此,在理工科本科非线性物理教学中,作为担负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第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把非线性物理的思想方向、框架,学习非线性物理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去了解、学习这一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的学科;启发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应用它,实现优化和扩大学生知识面,夯实和巩固学生理论基础的目的,并形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专业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等,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物理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秀珍,赵巨东,等.《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5).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当代工程技术的理论支柱。它不仅满载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蕴藏着具有重大教育价值的研究方法和人文哲理,具备了丰富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资源。物理教育本是一种广义的文化活动,一方面保证了物理文化在新一代学生身上的再生,同时也保证了物理文化的延续。论文百事通另一方面也培养了适应社会需要的、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具有一定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接受物理文化全方位的熏陶。
一、物理文化的教育功能
1.物理文化
物理文化是由物理学家群体在认识物理世界和相互作用中自觉形成的一种相对独立、稳定的,且能被广泛群体所共享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理学家在创造物理理论过程中,发现、创造和形成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物理概念、物理定律、物理语言符号、价值标准、科学精神、物理仪器设备以及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的总和。
2.物理文化的教育意义
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又是一门崇尚理性、注重思维、极富想象力的科学,它是一种知识体系,是一种人为的研究活动,又是随着人类社会在认识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一种体系。因此,物理本身具有文化的特征,物理文化的实质就是从文化的视角来理解物理。物理文化作为人类认识自然的伟大成果,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创造智慧,唯有深入到高中物理的文化层面,超越学科极限,充分体现和扩展具体知识中潜在的文化教育价值,对教学效果的持久和深入才具有现实意义。
物理知识侧重专业,物理文化侧重于强调物理学的历史性、整体性、思想性以及人文性,侧重于物理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全面体现物理学的社会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说,物理文化的教育价值更为内在、更为能动、更为持久。
物理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以及形成健康、高尚的人格。
二、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文化的策略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对高中物理学科的诸多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追求人生美好境界,追求自我价值完善,推崇感性和情感,关注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盲从的人文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增加德育艺术技巧。
物理课文中内涵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通过发掘、引导,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在思想、品德和其他心理素质上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发展。
在教学中我注意强调德育渗透的三个原则:有意原则、有序原则、有机原则。“有意”:即教材与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同步性,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的目标控制。“有序”:即对教学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优化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有机”:即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找准某一知识或训练点为突破口。这样我们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师”。
一、政治思想方面
自己能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热爱教育事业,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用教师的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中专业思想稳固,敬业精神强,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有良好的师德,表里如一,为人师表,尽职尽责地完成了本职工作,逊色地履行了作为教师的职责。
二、文化专业知识水平方面
自己具备系统的文化专业知识。物理学科的基础上,进修了相关的电工专业知识、电工实操证等多方面的内容。根据学校需要,先、后担任过《物理》电工基础》仪表与测量》电机与变压器》平安用电》等专业课的教学。对所教授的专业课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教材、大纲的精神,并能准确掌握和熟练运用;清楚教材的重、难点及内在联系;教学经验丰富。注重对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于1998年7月至2000年7月在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参与了研究生主要课程班”学习;1998年9月至2001年1月利用课余时间进修了第二学历,取得外语大专学历。
三、教育教学能力方面
教学: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贯彻教学大纲,准确掌握大纲和教材内容,有效地组织实施教学活动,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准确地教授知识并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组织能力。教学过程中,能正确运用教学原则和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将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于教学中。曾多次讲授市、区级观摩课、公开课、研究课、评优课。
1996年在青年教师评优课”中获“表扬奖”
1998年所教《电工基础》统考中超市平均分、及格率。
1999年在本校申报“国家级职高重点示范校”验收中。获“校级先进个人”称号。
2001年在区青年教师评优课”中获“表扬课”称号。
教育:自己在教育工作中。所带班级的学生,素质较差;学习效果较低,教育管理难度很大。工作中,首先作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其次,正确运用教育原则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实际进行教育、组织管理工作,妥善处置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书育人,寓教于乐。再次,重视干部的培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形成集体的合力。不懈努力下,每个班都能很快地建立起,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组成强有力的班委会和团委会;学生们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态度逐步端正;效果明显提高。并培养出一批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学生干部,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电工班的侯晨耕同学任学生会主席;史国旗同学任学生会宣传干事,由于工作逊色,连续两年被评为区优秀干部。所带班级多次获得“先进班级体”环境卫生达标班”财富先进班级体”等荣誉称号,并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文、体竞赛中获奖。
1997年辅导同学参与外地区《离开雷峰的日子》征文竞赛获“二等奖”辅导和等同学参与市电车公司组织的向李同学学习。
1998年参与全市水平测试。分别取得全区第一名和第二名的成果。
1999年组织的主题班会和技能大赛均获“优秀奖”
自己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不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不时进行改革创新。
参与编写了仪表与测量》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技能训练规范。
2000年所写论文《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文化素质和思维素质的作用》获校级三等奖。
2002年所写论文《利用“合作教学法”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获区教育学会首届论文评选表扬奖。
2004年所写论文《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获区教育学会第三届论文评选表扬奖。
自己能够将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授给年轻教师。认真协助青年教师备课、分析教材、改进教法,听课后能指导她改进教学,培养高老师成为一级教师。
2000~2001学年度和2002~2003学年度考核被评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