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5 17:0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新闻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新闻报道;人文精神;误区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124-02
新闻传媒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是“是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更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最直接关怀,也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当下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实施及体现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例如:为追求所谓“卖点”而大力渲染不幸事件;对弱势群体的忽视和歧视;缺乏报道的艺术性,无端伤害他人的感情……这此问题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应当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也是对人类的明天的思考,人文关怀的关注点应当是人类的和谐发展,应当体现对所有生命的呵护和尊重,而不是盲目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公众情感。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媒介更应重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精神。社会的和谐以社会对人的尊重和关注为基础,以人的和谐为前提。如果媒介只顾一己之利而弃人文关怀精神于不顾,就很难履行媒体的角色职能。新闻采访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及表现和当今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误区,都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内容。
本文分析了人文关怀在新闻采访必要性,揭示了人文精神的内涵,通过案例着重从对隐私报道缺乏慎重,漠视他人感受、缺乏同情心,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和歧视和对女性和儿童的话语霸权等几方面探讨了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不足,并指出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三大误区:人文关怀行走在道德的边轨,人文关怀的相对过剩,人文关怀的“摆拍”。本论文希望能有助于新闻工作者更好地认识新闻采访中人文关怀精神的重要性,为新闻传播中人文关怀精神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尽点微薄之力。
一、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1]。而当代的人文主义,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完整等问题而外,又增添了新的内涵,不仅要关注自己,还要关注他人;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类的未来;不仅要关注人的人文环境,还要关注人的生态环境。使人文关怀的视野从纵横两个向度大大拓展,从人类社会延伸到了自然界,从当下延伸到了未来,体现出极强的辩证思维。
1.现代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新闻报道。首先,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其次,新闻报道人文关怀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交流。再次,新闻报道人文关怀对引导受众个人树立健康文明向上的人生价值观和乐观积极的生活观念有积极作用[2]。2.新闻媒体自身的探索和发展离不开人文关怀。第一,新闻报道人文关怀体现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性,有利于社会主义新闻媒体社会功能的实现。第二,塑造媒介良好形象,提高市场竞争力离不开人文关怀。3.新闻报道人文关怀是现代社会自身发展的需要。其一,新闻报道植入人文关怀精神有利于进步价值观的确立,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其二,新闻报道人文关怀有利于疏导社会矛盾,维护国家稳定。
二、当代新闻媒体的状态
1.对隐私报道缺乏慎重。新闻报道中隐私侵权的行为屡见不鲜。一些媒体大量刊登侵犯受众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的报道。新闻传播中有意或无意造成对被报道人的名誉侵权,有的还造成由此带来的物质上的损失。一些新闻媒体为追求市场卖点,不能客观公正地报道娱乐圈中的事件与人物,一味地迁就少数受众,为迎合少数人群低俗的心理,不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考虑可能带来的后果,造成当事人的难堪。这种不良的传播倾向使新闻沦落至低俗的层面上去。
2.漠视他人感受、缺乏同情心。有的新闻媒体为了挖到独家新闻体裁而不顾及受害者及其家属的情感,硬是刨根问底,问一些人家不想回答或令人痛苦的问题。诸如此类的不人性化的采访报道并不是少见的。对于记者和编辑们来说,此时他们的采访报道已经丧失了怜悯之心。也就是说,现在很多的采访,寻找猎物的刺激和新鲜感已经取代了原本从事记者这一职业最为珍贵的东西,即对于人的关爱与温暖。汶川地震举国哀悼,很多新闻媒体赶赴四川采访,带给我们很多的感动,可是在这其中不乏有些记者不合时宜的胡乱煽情。蒋敏是汶川救援中的巾帼英雄,面对母亲、女儿离开人世还毅然决然的留在救援第一现场,可是我们有些记者竟然问“你在救助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起自己的母亲和女儿?”还有在对一些失去亲人的灾民采访的过程中,问其伤处,给被采访人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这完全背离了我们社会所要求的人性化采访,加深了受访者的痛苦[4]。
3.对弱势群体的漠视和歧视。首先多数媒体对弱势群体的曝光力度明显偏小,留给弱势群体的版面和报道太少。其次对城乡部小型工业的卧底式报道也是歧视弱势群体的一个体现。近年来,在不少打击社会阴暗面的新闻报道策划里,往往矛头指向弱势阶层群体,尤其是新近兴起的对城乡部小型工业的卧底式报道,这一阶层本身就比较落后,富有脏、乱、差、黄、赌、毒、残、劣、次等现象。媒介在报道这些问题时尝到了甜头,于是各个媒体一哄而上,做出“黑纸巾”、“黑腊肠”等报道[5]。每次报道一登出来,记者就会同有关部门对“黑企业”进行打击。当然,这样做是维护了正义的一方,维护了消费者的利益,但也简单粗暴地对待了复杂的社会现象,因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多原因造成的,不只是草根企业家单方面的问题。而在批评报道中,大企业、大老板或白领以上阶层受到的批评就要少得多。
4.对女性和儿童的歧视和话语霸权。女性和儿童及其利益常常被大众传媒忽略、谴责、贬低,她们的生活和兴趣没有得到大众传媒的准确认识和反映。据首都记者协会妇女传播监测网调查,1996年3月,首都八家全国性大报要闻版共发表报道2923条,其中涉及女性的仅占11.9%,而涉及女姓问题的比例更低。较新的统计数据是《人民日报》2000年3月要闻版涉及女性的报道比例,仅占4.5%[6]。各种形式的调查还发现,不仅是女性报道的数量无法令人满意,这些女性报道所体现的女性形象基本上也是片面的、传统的,并不能完全体现新时代女性的特点。
三、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误区
1.人文关怀行走在道德的边轨。曾经有一个新闻类综合栏目对高考作弊事件作过一次颇有影响力的隐性采访,这个栏目在受众心目中权威性和信赖度都是非常高的。该栏目的记者深人到作弊事件的发生过程当中,目击了当事考生作弊从准备到落实的全过程。可以说无论是对受众的思维震荡还是从新闻事实的持续冲击力而言,那次隐性采访的确成就了一期难得的好节目[3]。客观、真实、全息、热点,可以说这些好节目所应当具备的要素在这期新闻报道中一个都没有少。但是,许多受众观看节目之后,认为该节目缺少了一种切实的人文关怀精神,传媒人缺失了伦理常情中最基本的道德标准。这样的新闻报道把事件中的当事考生当成了一个牺牲品。传媒作为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应该保持这种记录和见证的公正性,尽量避免以“人为真实”的姿态成为新闻事件的参与者或以种种手段促成预期新闻的诞生。试想当时记者如果能够在该事件的部分到来以前就及时阻止当事考生的错误行为,那么这名考生或许就会悬崖勒马。而事实上记者却是一步步地亲眼看着其滑向错误的泥潭。传媒需要秉承新闻事件客观真实,而且传媒需要考虑能够“吸引眼球”的节目才是好节目。我们不难看出,该类新闻事件报道以普通人群为关注焦点,报道的最终目标是对广大受众传递一种告诫和警示,从而避免类似的错误重演。可以说这样的节目的确在宏观层面上对目标受众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精神,而这种宏观却恰恰忽略掉了对当事考生本人在微观上的切实关怀,虽然起到了警示大众的作用,但却违反了人文关怀的原则性。
2.人文关怀的“摆拍”。平等意识在人文关怀精神中是非常重要的。社会上每一个人的人格和尊严都是平等的,尊重和关爱每一个人是人文关怀精神最本质的内涵。传媒是否真正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和人性意识,都会在新闻报道的细节中流露出来。新闻媒体在关注弱势群体时,应该尊重他们的尊严、情感和个性。真正的人文关怀精神需要传媒设身处地为行为主体考虑并且潜心捕捉,而不是生搬硬造虚伪的画面和场景。通过这种虚伪的摆拍所传递的讯息对不管对行为主体还是受众而言,都只能是拙劣的煽情故事而远非新闻报道。
四、结 语
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是个深远而长久的命题,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诠释,那就是报道社会新闻既要“有意思”更要“有意义”。只有这样,社会新闻才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质和塑造良好形象,从而赢得受众的尊重,在市场上长久立足。当然,为社会新闻构建人文关怀的“主角”――记者和采编人员,更应该提高责任意识、审美情趣和道德水准,把人文关怀当作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时时做到“眼光向下,心中有人,笔下有情”。
参考文献:
[1]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2] 宏伟,高蕊.道德与新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 冯天瑜.人文论衡[M].湖北:武汉出版社,1997.
[4] 刘娟,刘九洲.对当代传播中人文关怀的反思[J].新闻前哨,2003(1).
最近几年常常遇到都市类报纸的老总们发问:竞争对手的报纸都大同小异,很难想出新的内容点,报纸同质化这样严重的情况下还有没有新的招法?这里所说的都市类报纸指的是都市报、商报、早报、晚报、晨报、时报、快报等自办发行、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性日报。确实,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同质化一直都是困扰都市类报纸老总们的一个大难题。
何谓同质化?“报业同质化现象表现在两个层次。其一是内容层次,典型特点是千报一面。其二是报业运营层次,表现为各报策划手法相似、营销运作雷同,缺少独树一帜的报业盈利模式。第一层次的表现是最为显著的。体育、娱乐、财经、IT等热点报道,‘你有我有全都有’。”[1]通常的同质化是针对内容方面来说的,主要表现是:1.新闻报道和版面内容的重叠和趋同2.编排手法和版面风格的重叠和趋同。3.读者定位的重叠和趋同。[2]简单的说,就是大的结构安排和编排手法是相同的,具体的内容又很少有独家的。对于同质化问题,当前在业界基本被解读为是影响报业发展的一个负面命题,学者们也作了不同角度的许多研究。[3]对此,更多的都是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困惑。
二、同质化的正确解读——我国报业发展成熟的标志
其实,同质化的正确解读应该是:我国报业发展成熟的一个标志。下面从我国都市类报纸内容产品的发展来论述。依据对我国都市类报纸内容发展脉络的梳理与分析,本文将我国都市类报纸的内容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填补空缺的阶段、结构完善的阶段、同质化阶段。
填补空缺的阶段是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早期。这个时期是都市类报纸刚起步的阶段,面对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各个城市的晚报。这些晚报还是一种计划体制思维下的办报理念,市场观念非常淡薄,很少顾及读者的阅读需求;而都市类报纸却是一种市场取向比较突出的办报理念,提出了面向市民生活的新办报理念。[4]也就是说,这个时期只要顾及市民阅读需求的报纸,都能填补一些读者市场需求的空白,从而取得一定的差异化市场空间。如1995年创刊的《华西都市报》等一大批都市类报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迅速成长的,《北京晨报》在早期靠主打新闻而获得的一些市场份额等。这点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很相似,只要敢往市场方向想、敢去做,成功的几率就很大,因为市场几乎是一片空白。
紧接着是进入了结构完善的阶段,这个时期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经过第一个阶段的空白填补,报业竞争的对手发生了变化,由早期的计划体制思维下的办报意识与市场办报意识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化为市场办报意识之间的竞争。读者需求的空白填补已经差不多了,比拼的是哪家报纸能够更好的完善自身的结构,使报纸产品没有明显的结构缺陷。这点喻国明教授作了深入的阐释:“改革开放二十余年以来,我们这个社会经历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由一元化的社会逐渐向着多元化的社会发展。反映在社会对于报纸内容的要求上,就是要求报纸在内容结构上越来越平衡、对称、全方位地提供新闻和资讯服务。”[5]典型的是《成都商报》在成都市区的成长,与《华西都市报》相比,没有那么多新闻策划,但依靠其相对完善的结构在成都市区的读者占有率却能稳步上升。减少结构缺陷意味着减少了相对应的整块读者群体的损失,即在这个时期弥补自身的结构缺陷就是最大的差异化。
进入本世纪后,报业市场的内容竞争开始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同质化阶段。在这个阶段,都市类报纸在内容结构上没有了明显的缺陷,都基本掌握了一系列适应市场竞争要求的新闻操作手法。用《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英美、及我国港澳的报纸来比照的话,虽然各家都市类报纸有个体差异,但基本的内容结构该有的都有了,面向市场的基本新闻编辑观念和操作手法都具备了。也就是说,我国的都市类报纸在外形上基本都长全了,报业竞争至少在内容方面开始走向成熟。
在同质化阶段,作为一张综合性的都市类报纸不可能忽略那一板块的内容,所以就会有前面学者说的“体育、娱乐、财经、IT等热点报道,‘你有我有全都有’”,也没有哪一张报纸能够忽略哪个重大的事件,或者热点话题。这点在美国、英国、我国香港等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是一样的,这是一张综合性日报的基本要求。如果按照我们的同质化标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报业一直都处在同质化的环境下,而这恰恰是我们由传统计划体制思维的办报模式走向市场思维办报模式的成熟标志。所以,在这个阶段要寻求结构上的差异化是很难的,因为这种思维基本还停留在我国报业市场发展的前两个阶段,诸如《北京晨报》早期那种填补空白式的做法在这个阶段就很难奏效了。
三、同质化下的竞争特点——结构优化与精确打击
这里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都同质化了,还怎么竞争?也就是同质化下的竞争特点是什么?在论述问题之前,有一个现象需要特别提出来,在同质化的报业市场上,总是有报纸特别好卖,而有报纸卖得不好,甚至卖不出去。既然都同质化了,为什么不同报纸的读者市场效果差异还很大呢?
实证研究发现,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其实就包含了同质化下的市场竞争特点——报纸结构的优化程度和内容的精确打击水平。这分别是报纸内容的总体结构[6]和具体版面质量两个层面的问题。
[page_break]
1、结构优化
报纸结构的优化有两点。一是指报纸内容版块之间的比例问题,也就是虽然各家报纸的结构都完善了,但内容结构之间的比重是否得当,各版块数量是否能够满足各自读者群体的需求。比如,一张报纸的娱乐和体育新闻版面的最优比重是分别占总体内容的10%,或者各四个版。但现在娱乐占了15%,增加为六个版,而体育只有5%,减少为两个版,这样的后果就是体育读者得不到基本的信息量需求,可能流失很大的比例;而娱乐内容的超量信息吸引的读者数量又不会很大,远远低于体育读者的流失数量。
其二是各个版块内容的定位是否清晰,能否有效的吸引住相对应的读者群。最近几年常常可见的是对报纸的定位,比如做什么所谓的“主流报纸”、“社区报纸”等等概念时时可见,对于都市类报纸来说,这些都只能是一些对外宣传用的话语,或者是一些想当然的空洞理念。这点在后面的文章中再作专门的实证论述。都市类报纸内容建设真正需要定位的是每一个版块。因为作为一张综合性的报纸,都市类报纸的基本功能单位是一个个的内容版块来具体完成的。比如,体育读者可能就看体育版块和国内外新闻,而对娱乐和时尚等内容不会看,财经读者可能就只看财经版块和时政新闻内容,其他的内容不会过多关注。再具体点说,在香港,读者买一张报纸,常见的是只将自己看的内容版块挑出来,其他内容根本不看。所以,各个版块功能的有效发挥程度就决定了整张报纸内容的市场水平。
我在一些报纸讲课时发现多数报社对于结构优化是非常的含糊,要么是过分强调某些方面,指望靠某一点取胜;要么就是内容版块的编排不讲究;要么只有空洞的报纸定位,而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容版块定位,各个版块没有明确的编辑思路;或者有内容版块的定位,但定位的依据是凭空想当然的。这里,如何定位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包含了读者群体是怎么样的?该有怎么样的编辑思路?该有什么样的用稿原则?等等。如,一张报纸的体育版主要是男性读者的话,硬性的信息是首要的。如果定位成《南方体育》那样的思路,则真正的体育读者会觉得不过瘾,满足不了信息的需要,娱乐读者对这种主题根本就不感兴趣。结果就是什么读者都想讨好,但是可能什么读者都吸引不了。
2、精确打击
结构优化解决了报纸的整个框架问题,更进一步就是具体新闻稿件的阅读率问题,也就是精确打击。在不同城市的调查发现,同一个新闻类别里面的不同新闻小类的阅读率差异是非常大的,比如,同样是本地新闻,或者再具体些的本地社会新闻,情感类的本地社会新闻阅读率就远远高过离奇古怪类的本地社会新闻。这样,如果两张报纸同样的社会新闻版面比较,第一张报纸只有上半版的两条主要情感类社会新闻,阅读率可能都是百分之五六十以上;而另外一张报纸的相同版面是整版离奇古怪类的社会新闻,有四五条主要稿件,但每条新闻的阅读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显然,前者的内容数量虽然少,但版面质量远远高于后者,对读者的吸引力也远远超过了后者。精确打击就是报纸的各个版面内容能否最大化的吸引读者,每一条新闻是否有较高的阅读效果,这就好比是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的精确打击,每一枚导弹的目标性都是非常高的,而不是一战二战时期的狂轰乱炸。这也是各家都市类报纸初看很同质化,实际上却有很大的读者市场差异的原因。
精确打击的实质就是对新闻稿件如何选择与组合的问题。
当前一张都市类报纸要有大量的独家报道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有,也因为量少而对报纸的市场拉动效应有限。如对重庆地区的报纸新闻来源做过的统计发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内容的获取机会各家报纸都是均等的,包括体育、财经、国际、国内、娱乐、本地时政等等,而本地新闻的许多信息来源也很少有独家的。在独家新闻缺少的情况下,竞争的核心就是编辑对新闻的选择与组合能力。
具体来说,选择与组合就是选择哪些稿件上报,哪些稿件需要做大,哪些稿件只做小,哪些稿件上头版、具体稿件的切入角度、记者如何判断新闻来源、切入的角度如何等,同样的内容在这种选择与组合下,就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打个比喻,现在的报纸就象是一个人的五官,都发育成熟了,五官都长到位了。但并不是有五官就一样好看,不同的五官组合就会有不同的漂亮程度。对于报纸内容来说,就是怎么样通过选择与组合让每一版的主要新闻都能够发挥最大的阅读效率,能够最大程度的吸引读者。这其实就是新闻观念的问题——什么是好新闻?什么是需要的新闻?有什么样的判断标准?
那么,如何提高选择与组合的水平呢?
基本的一点是市场取向——以读者的阅读率高低作为选稿的基本依据,建立一套编辑的选稿标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都市报的版面质量都是取决于每个版面具体编辑的个人感觉,编辑感觉好时,编辑稿件的读者阅读率就高,版面价值就大;反之,编辑感觉出些偏差时,选取稿件的阅读率低,报纸的版面价值就小。这样就容易存在编辑个人的喜好替代大众偏好的风险,因为往往编辑的个人喜好与大众偏好是有很大差距的,编辑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判断标尺。对此,我在北京、重庆等多个城市的对比调查中得到了证实,如“**市人大任命**为副市长”这类本地时政内容在编辑记者看来有高达百分子八十以上的阅读率,实际上读者的阅读率很低,只有百分之三十左右。还有,精确打击率的高低摇摆造成的一个后果是报纸版面质量的不稳定,不能稳定地给读者以预期的满足。
3、结语:结构优化与精确打击的实证操作
要让报纸的结构得到优化、内容稿件作到精确打击,需要通过读者市场的调查分析来进行,通过建立科学的读者市场研究来建立分析模型。最近几年在对重庆、北京等多个城市的读者调查的数据模型进行分析时发现,报纸普遍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结构优化问题,结构的设计都有明显的可调整的空间。而稿件的精确打击问题更是明显,在将报纸每个版面的新闻内容和调查的阅读率模型进行对比后发现,许多新闻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常常可以发现做头条的新闻阅读率只有百分之二三十,而只有一行内容的标题新闻的阅读率却有百分之六十以上,两者的大小判断刚好相反了。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编辑的选稿标尺平台,将市场的新闻观念贯彻在这个选稿平台中,编辑就有了可依靠的标准来帮助作出判断。
还有一点是在不同的报业市场上,读者的偏好有差异。如在2005年底我对比了成都、重庆和泉州三地的具体新闻内容的读者阅读模型,发现除了在大的内容结构上有些局部差异外,在具体的精确打击上,差异就很明显。比如,“十大产业构筑核心城市”这类城市宏观发展的内容在成都的阅读率较高,而在重庆较低;“‘消灾’骗走老太7.8万”这类社会新闻在泉州的阅读率较高,而在重庆却偏低等。这是因为在不同的报业市场上影响读者偏好的变量是有差异的。所以,对于“好新闻”的判断标准也应该依据市场的不同而有区别。
注释:
[1]朱春阳、邰小丽,《同质化竞争:风险与理性》,《新闻记者》2002年第6期
[2]参见唐慧卿,《报纸同城竞争:尽力避免同质化》,《新闻战线》,2004年第七期
[3]如董天策等,《成都报业趋同化的实证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二期,是讨论该问题中具有较强学术价值的论文;还有陈东等,《避免同质化的对策与实践》,《新闻实践》2005年12月,等等。
[4]参见《都市类报纸现象研究》一书,有诸多论述,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关键词:电视新闻;语体;融合语体
语体是适应不同交际领域的需要形成的语言运用特点的体系。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过程中,由于交际条件和社会功能的不同,因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语体。有关语体的分类问题,众学者意见不一,一直存在争议和分歧,在此只是陈述本论文的观点,前辈们的看法不做赘述。
语体的分类各异,主要是因为分类的标准不同。语体的形成是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决定的。交际领域是语体形成的外部因素,由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言运用的领域也随之不断扩展。类型化的交际领域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语言的运用和语体的形成。语体形成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语言运用所形成的特点体系。有的把外部因素作为分类的依据,有的把内部因素作为分类的依据,袁晖和李熙宗学者认为语体的分类应将内外部因素一起考虑,并以内部因素为主。我们也赞同两位学者的观点,因为这样的划分标准是有科学性的,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根据外因和内因相结合的标准,首先可以划分出两大性质不同的、处于高层位置的语体:口语语体和书卷语体。口语语体根据具体的交际环境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语言特点,可以再分为日常谈话体、演讲体和实况广播体;书卷语体又可以分为应用语体、科学语体、文学语体和政论语体,各个分语体下有可以分出其下位语体。“语体与语言表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只要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际,其言语成品就必然从属于某一种语体”〔1〕,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达手段的电视新闻也不例外。
关于电视新闻的语体归属和划分一直众说纷纭,存在争议。目前对于这个问题,归纳起来,有这几种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新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自己特定的语体——新闻语体。电视新闻作为新闻学科中的一部分,应该从语体的角度可以分出电视新闻语体。众所周知新闻语体是指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了适应新闻交际领域、目的、任务等的需要,运用全民语言传播新闻信息而形成的语言特点体系。新闻作品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别。从内容上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等;从报道意图上分为简讯、深度报道、动态新闻等;从传播媒介上分为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等。这些分类虽说在语言上也各具特点,但都属于新闻作品的工作分类,不是从新闻语体的角度作出的分类。应该看到,并不是社会上产生了一门学科或行业就会随之出现一种新的语体的。这种划分是难以找出语言运用上的规律的。语体的形成是由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决定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电视新闻属于口语语体。认为电视语言是一种规范化的口语,应属于口语语体。论者认为电视新闻是一种借助于电子传播技术创造语境、面对广大观众而又无及时反馈的有准备性的谈话语体。论者抓住了电视新闻语言区别于其他语体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使用电子传播工具,面对着广大受众而做的有准备的谈话。确实,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播音员的“播”,其实质就是对着那些“虚拟”的、不在面前的广大而又分散的受众而“谈”。不过,虽然“谈”是必须以语音形式出现的,但是,以语音形式呈现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口头语体,还包括书面语体。在电视新闻中,有些节目在播出之前,第一手资料都是经过编辑精心加工过的文字稿件,然后再由我们的播音员把它们转换为语音的形式,最后通过现代电子技术将他们传播开来。就像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其实更倾向于口头形式的书面语言。
还有人认为电视新闻属于书面语体。他们给电视新闻语言的定位是内容为书面标准语,形式为口头表达,所以,电视新闻语体是书面语体的一个分支。这种观点虽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来了,但是由于它散见于语言学概论一类的著作之中,而研究语体的人们大多把视线聚焦在修辞学的论著上面,因而一直为人们所忽略。徐通锵、叶蜚声先生也曾说过:“新闻广播就是书面语的口头形式”。虽然他们的著作由于出版年代较早未能论及电视,但都把广播归入了书面语体。
有的人则认为电视新闻语体则“大体须有,定体则无”。意思是电视新闻根本不存在语体,他或是新闻语体的一个分支,或是各种语体的一个综合体,他可以使用各种语体的语言形式。这种说法只能说是泛泛而言,显然电视新闻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固定的媒介和受众,有其特定的语境,电视新闻语体应该有一个确切的归属。
我认为,上述四种观点也都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的道理,但都不是很全面。比如认为电视新闻语体是书面语体的,仅以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为分析对象,其中记者和受访者的同期声又怎么解释呢;认为电视新闻语体是(规范)口语语体的,也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这些认识多是从某一类节目出发,没有着眼于整个电视新闻系统。目前学术界站在全局角度涉及电视新闻语体归属问题的就是著名语体学家袁晖先生在语体分类上提出了一个融合语体,并把电视新闻语体归入其中。所谓“融合语体”应该是融合了其他语体的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新的语体。这也是随着交际范围的扩大、交际任务的增多,各个语体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的语体的交叉问题。电视新闻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表达手段,分有稿和无稿两种形式,有稿是编辑、播音员根据稿件内容后期加工而成的,可以说是书面语体的口语化;无稿(记者、受访者的同期声)主要是以规范性的口语为表现形式,可以说是规范化的口语。因此电视新闻语体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语体形式,即电视新闻语体是一种融合语体。
本论文初步认为电视新闻语体是新闻语体和演讲语体的融合。电视新闻作为新闻学科中的一部分,其性质特征跟新闻语体有很多相同、相似之处,如它们都有很强的时效性、再现性、信息性等,这也决定了两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相似性。而“演讲语体是在同一时空环境中,采用口头形式说明事理、传道授业、抒感而产生的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言语特点的综合。”〔2〕。演讲语体实际上就是一种阐说,而电视新闻中的播音员、记者等所进行的现场直播、现场报道、现场解说、新闻点评等就明显带有“阐说”的特征。因此电视新闻语体是位于新闻语体与演讲语体之间并兼有二者优势特征的一种特殊的融合语体。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申报》 办报理念 业务革新 舆论影响
截至2012年10月29日,笔者在中国知网文献检索项“关键词”中输入“《申报》”,搜索结果如下表所示:
一、2008-2012年国内对于《申报》研究的现状
从上表中所集纳的278篇文献中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2年对于《申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申报》刊载的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新闻、广告和副刊
在对《申报》新闻报道的研究上,最为突出的两则案例就是“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和“杨月楼案”。学者滕瀚从舆论监督的角度出发,“以中国近代大报《申报》对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报道为例加以分析,通过近代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道路上的勇敢探索,探寻其对当今新闻报道的启示。”①并在文中突出强调了“媒介接近权”对于普通群体的重要作用。
也有学者通过梳理《申报》“杨月楼案”的报道过程,发现“《申报》的新闻报道因为能够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明确报纸的定位、善加引导社会舆论、积极探索新闻业务,才会使得‘杨月楼案’的报道形成巨大的舆论影响,赢得良好的民间口碑,提升报纸的民间形象。”②并据此提出这些报道经验对于现代媒体的借鉴作用。
除此之外,近五年来对于《申报》报道内容的研究更加趋向于多元化,有学者研究《申报》对远东运动会的报道,甚至其77年来的有关体育运动的报道,有学者关注《申报》中关于戏曲文化活动,尤其是关于梅兰芳的演出活动的报道,有学者探讨《申报》中有关电影的报道和社会文化的关系,也有学者关注《申报》副刊,如对《瀛寰琐记》的研究。也有学者从历史学角度出发,以民国双十节的广告投放为研究对象,探讨广告与政治之间的联系。还有学者选择一段时期的《申报》作为研究的样本,探讨20世纪30年代《申报》美容、化妆品广告所展示的审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探讨“广告是如何来构建审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
从以上文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申报》中的广告研究已经自成体系,内容丰富,并且已有不少学者开始梳理对于《申报》广告内容研究的综述,如学者李伟的《2009年至2011年国内〈申报〉广告研究综述》和吴宛青、陈靓的《〈申报〉广告研究综述》等。
2、以《申报》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办报理念、业务革新,自身发展的历史和生存状态
基于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层面对《申报》进行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申报》研究的主流,近五年来的研究也有涉及,但研究者同时也结合了当下的社会现实和对于媒介出路的思考,因而有了创新之处。
有学者从传统理论研究的视角出发,从五个方面论述了《申报》前期的新闻理论:报刊的性质、报刊的功能、新闻的报道原则、新闻自由、新闻从业人员,并且提出:这些理论,在近代中国报业发端之际,提高了人们对报刊性质和作用的认识,开创了“有闻必录”的报道方法,积极争取新闻自由,促进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自身修养,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有学者从《申报》报道问题的研究出发,观察清末民初中国报纸中通讯文体的发展,并结合社会需求来探讨这种发展出现的深层原因。
有学者避开以往研究的热点时期,转而把眼光放在研究的空白期。学者杜新艳选择了从1905年至1916年这段研究空白期作为研究对象。在其论文《〈申报〉的过渡时期》中,分析了以经理席子佩为代表的报业团队,以蔡乃煌为代表的官方力量,以张謇为代表的立宪派对报纸运作的影响。作者认为“从文化的角度看,这一时期关涉到晚清报业、书业以及立宪派与官方等多种力量的博弈,对《申报》而言,则具有关键意义”③。
这些研究,探讨《申报》发展的渊源、理论业务上的进步和媒介生态视角下的意义,并以历史研究观照媒介现实,提出有建设性的、总结性的理论成果,指导媒介在新时期的发展,寻求媒介活动在新时期的突破。
3、结合时代背景,探讨《申报》的舆论影响力,以及其对社会现实的构建
在这一层面上的开掘,可以说是近五年来有关《申报》研究的又一热点。有学者研究《申报》上黎烈文时期的《自由谈》,以此探索近代社会的“公共领域”的产生和知识分子的社会认知及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在探讨《申报》对于近代社会的影响时,有学者从报纸的社会功能出发,指出了《申报》在关注弱势群体上的特殊贡献,这一领域的代表文献如学者李新军的《转型期弱势群体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他在文中指出:“《申报》报道中民国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急赈、工赈、移民垦荒、遣资回籍、防疫等措施,也有针对儿童(包括灾童、婴幼儿、孤儿),东北难民、贫民、乞丐残废、出狱犯、不幸华侨等特殊人群的保障。”通过对《申报》中这些史料的分析,学者提出“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无独有偶,同样是对《申报》报道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关怀意义的研究,有学者在全面梳理30年代《申报》中的社会新闻的基础上,透视《申报》的民生关怀并呈现出它的整体样貌,并从社会、报纸本身、报人思想的角度分析体现这种民生关怀的深层原因。
探讨《申报》的舆论影响力,就必然不能缺少对该报报格的研究和分析。对此,有学者具体考察“《申报》对近代若干重大社会新闻的报道演进过程,剖析它如何通过贯彻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实现商业策略和新闻道德的平衡、承担对社会进步的责任,成功从初创的商业小报向有影响力的社会大报转型,形成‘义利兼顾’的报纸品格”,④通过这一研究,肯定了《申报》在近代社会中的地位。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以外,对于《申报》的研究也围绕着报纸不同时期的著名报人展开,如研究史量才时期的广告策略,史量才的“史家办报”思想,黄远生时期的《申报》,邵飘萍和《申报》等等,但其开掘视角与以往相比不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二、国内对于《申报》研究的不足及趋势
近年来,对于《申报》研究的热潮依然未减。从最初的理论和业务探索到现如今对其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舆论影响的考虑,对于《申报》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首先,从研究内容上看,对于《申报》的报人、主持者的研究一直以来被学界所关注,通过对这些报人的办报思路进行梳理,探讨其肩负的时代担当,从而分析《申报》的“报格”和社会地位。但是,较为引人注目的是,除了这些传统的研究思路,对《申报》刊登内容的研究有细化的趋势,诸如对其副刊、广告的研究都呈现出繁盛状态,在此基础上,选择特定的视角,诸如女性视角、文化视角等,从中分析时代背景下女性形象构建或是文化影响等问题,这种转变值得探究和讨论。
其次,从研究方法上,对于《申报》的研究,基本上是立足于丰富的史料的,主要以报纸上刊登的内容作为分析和探讨的依据,有个案分析,有连续报道的分析,也有一定时期一定主题的史料分析。立足史料有充分的说服力,但是仅仅依靠史料未免范围太过局限。在今后研究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以理论为依托进行实证研究,使研究展现出现代新媒体元素的价值。
最后,从研究趋势来看,中国新闻史的研究正由单一学科视角向跨学科方向发展,由革命史、政治史的研究范式向政治传播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多视野发展。⑤《申报》完整的史料文献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体现某一时期的新闻报道水平,更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体现和缩影。因此,近五年来对于《申报》的研究不再局限于新闻学学科视角,更多的向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领域延伸,并且产生了丰富的成果。同时,以理论研究的成果观照现实的媒介实践、社会生活实践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史研究的突破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新闻史研究如何改革,如何与现实相结合,如何发挥其研究成果对于当下的意义,这些都是学界应该思考的问题,当然,对于《申报》研究来说,这同样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①滕瀚,《近代新闻媒介舆论监督的启示——以〈申报〉报道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为例》[J].《新闻世界》,2012(7)
②马薇薇,《〈申报〉“杨月楼案”报道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1)
③杜新艳,《〈申报〉的过渡时期》[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2)
④梁雪莱,《〈申报〉的媒介生态分析》[J],《新闻世界》,2011(8)
⑤陈靓、吴宛青,《2001-2011年国内〈申报〉研究综述》[J].《新闻世界》,2011(8)
论文摘要:当今电视节目空前繁荣,中国电视进入商业化发展的黄金时代。新闻娱乐化的趋势愈演愈烈已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探寻新闻类节目娱乐化“度”的把握和发展,提出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走向泛滥。
一、引言
电视新闻娱乐化最早在国外盛行,可追溯到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但是我国直到21世纪初才出现这类新闻娱乐节目。尼尔·波兹曼曾经说:“问题不在于电视为我们展示娱乐性的内容,而在于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随着电视传播理念的悄然改变,形态多种多样的电视新闻节目大量涌现。这些节目具体表现即在新闻报道中软硬结合。软新闻的比重大幅上升,硬新闻也在此基础上被尽量软化;既突出硬新闻的本质要求,同时以软来增加新闻与生活的关联度、亲和力,强调在硬新闻写作中加入人情味。内容和形式上愈发注重报道那些具有娱乐色彩的新闻,偏好现场却轻视解说地对节目进行包装。在新闻价值取向中,趣味性、娱乐性的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编排手法上多用娱乐的方式来传递新闻,走新闻故事化、情节化和细节化的道路。节目后期动用多种制作表达方式,比如主持人的另类评述,音乐、影视素材的加工利用,字幕、漫画、Flash的应用等,以此充分调动受众的试听阅读兴趣。不能否认的是一些新闻类电视节目渐渐丧失了媒体的责任,缺乏理性和自觉,违背了娱乐化存在合理性的度。如果对当前新闻娱乐化日益泛滥的现象不加防范的纵容,一直发挥着政治舆论武器的电视新闻节目作用将改变并发生扭曲或异化,很容易偏离健康、良性发展轨道,进而沦为娱乐的工具。
二、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存在的“度”
(一)传播主体的“度”
笔者看来,娱乐化的“度”,这不仅仅表现为节目的量度,更是在态度、法度、公信度、满意度等方面都有体现。有了度就会防止节目制作一味追求娱乐性地盲从而丧失新闻本来意义。我国法规、政令中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从业人行为都有所监管。电视媒体在传递信息进行报道时必需对社会公众负责,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以人性化角度发掘有价值的信息。在现行法律制度的范围内完成自我约束更好的为受众服务。要履行好、牢记住、发挥出自己把关人的身份和作用。报道有意义的选题,精选新闻信息内容。而最重要是应遵循把握以下两点:
1.把握新闻节目的本质内涵
电视新闻作为新闻中的一个分支,因各自所具有不同的传播优势,与广播、报纸、互联网形成了新闻传播领域中新的格局。电视新闻节目是当前观众了解社会新闻、国家政策走向的重要平台和途径。作为电视媒体本身来讲,一直追求公信力,提高观众兴趣打造吸引力提升节目品牌。但娱乐化的新闻势必会影响到新闻的公信度。面对残酷激烈的媒介市场竞争,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新闻一定要回归本位,以“内容为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履行新闻的社会守望功能,遵循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肩负新闻传播的诸多传统功能。否则会因漠视新闻内涵,无法涵盖新闻价值丧失节目本质失去新闻灵魂。
2.明确电视媒体责任意识
当前电视媒体处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电视媒体更要意识到自身“社会公器”的角色切不可失职。要自觉地把握自身社会文化角色,充分发挥新闻的舆论作用和教化引导的社会功能。在追求收视率的同时思考如何更好地传承文明、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转变思维层防止片面追求收视率加强媒介的自律。其实,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也折射出现今我国电视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技术含量低、粗制滥造和盲目跟风的弊端。开拓前进的动力在于努力创新。只有大胆创新才能提升魅力。电视新闻媒体应该真正起到“纽带”“桥梁”的作用,通过制作和把关,传播有价值、客观、公正的信息,制作出高品格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提高关注度认可度。 转贴于 (二)接受主体的“度”
科技的发展,使得现今电视事业步入多元化、立体化时代,同一空间多套电视节目将通过多种形式播出。加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质确立,多元化和市场化促使社会结构向自主分群转变,信息数字化时代的革命,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各个阶层的受众对于电视媒介的需求也日趋丰富和复杂。这些因素加速了大众传播以受众为中心的地位的确立,并为之建立社会基础。受众的意见也直接左右着电视制作人的思路和考量,引领着媒体传播的趋向。因此,在新闻节目大肆娱乐化时作为接受主体的电视观众应该做到以下两点:
1.正确的认识看待娱乐化
从当前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现状来看,尤其是新闻极端娱乐化趋势的愈演愈烈使得人们对娱乐新闻的这种认识已经陷入误区。有人观众欢迎支持表示赞同,也有观众深表担忧的反对。我们可知娱乐潮流无可避免,既然大众媒体的功能包括娱乐性,必须正确认识辩证对待杜绝其无限膨胀,轻重颠倒。如若过度强调夸大娱乐功能或刻意地吹捧娱乐化,压制其它功能易导致新闻和娱乐的错位流向低俗失去受众。反之则亦然。娱乐并不等同于低俗也并不排斥高雅。我们的观众应该理性分析辩证把握,在轻松的语言风格和活泼氛围中分享到新闻资讯,了解节目价值取向和定位。
2.提升电视受众的整体素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播电视传播手段经营体制都发生着变化,广播电视受众等媒体接受者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进而求得自身的发展。自觉抵制媒体从业人员因为素养低下引发节目中利益的渗透和诱惑。避免道德伦理的滑坡及自身追求的人文精神缺失。诸如一些观众对于播报新奇怪内容时放弃良心和原则的围观,节目主持人念稿出错时看热闹心态,事后对于新闻报道胡乱吹捧或发表看似新潮另类实则哗众取宠的评论,对新闻事实的随意解读。忽略了自己言行会对周围环境和群体带来恶劣影响,同时严重损害受众自身形象。
三、结语
我们知道,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的存在有着种种的合理性,而且,不可否认的是,现今新闻节目中媒体的普遍做法都是为节目注入娱乐化元素,并且这一现象在一定的阶段内肯定还会持续下去。但是娱乐化作为一种电视新闻传播报道地制作方式和手段,它需要有一个度,并正确拿捏好这个尺度。
度是中庸中平衡的状态,也是在动态变化的状态。当然,度的看法和标准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大环境不断改变着。人们对度的认知也不停地发生变化产生着偏差,但始终都循着一个不变的规律发展前进,即保持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在制作新闻节目时,电视节目应该紧紧遵循“三贴近”原则,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充分发掘新闻的娱乐功能,力图有深度、负责任,树立精品意识真正赢得观众,最大限度的优化节目内容,不损伤新闻本身的严肃性和真实性。以此来保持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长久公信力,保持节目的旺盛生命力。受众也应该真诚地观看节目提出自己的见解。各方因素相互协调制约,有节有度才能防止出现偏差,避免电视新闻节目娱乐化走入同质化、低俗化、商业化的误区,让我们的电视荧屏更加健康丰富和精彩。
参考文献:
[1]尼尔伯兹曼.娱乐至死[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4.
[2]张玉坤,李大敏.浅议新闻娱乐化对媒体发展的影响[J].新闻知识, 2009(09):35-36.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231-250
关键词 网络;新闻传播理论;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4-0012-02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新闻活动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交流活动,是人类认识自我与认识世界的常态形式。新闻理论研究是在忠于现实的基础上追求真理的基本理念研究,它的目的在于探究社会新闻现象以及新闻活动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1 主要新闻理论体系模式
1.1拉斯韦尔模式
拉斯韦尔模式的新闻理论体系是指由美国的传播学家和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机构与功能》中提出的“5W”模式。即Who (谁)Says What (说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对谁)With what effects (取得什么效果)。新闻学是大众传播学的其中一种,因而用大众传播的理念方法指导其构建属于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能够相得益彰。另一方面,新闻学也有自己特定的话语方式、传统、研究对象以及问题领域,如何借鉴传播学研究成果,构建新闻学的理论体系,至关重要。
1.2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上世纪的90年代初由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提出。即所构架的理论体系由新闻、新闻报道、新闻媒介和新闻媒介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四个实质性单元组成。而所谓的离散性是指这四元在结构方式上所具有的外在的特征,也就是其在相互集中的基础上也会出现的分离和交叉。此种理论体系具有明显自觉意识,提出新闻学理论是展示理念化和演绎原理体系的知识系统。
除了这些理论体系之外,还有板块结构模式、一分为二体系的结构模式、以新闻活动范畴作为红线的理论结构模式和不大追求体系结构模式等,因为在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我就不赘述了。
2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模式的方式转变
根据上面所提到的拉斯韦尔模式,新闻传播的过程主要由5个基本要素组成,依次分为5个传播阶段。即传播者―信息―媒介一接收者―传播效果。那么在网络时代里,每一个传播规律都可以通过这5个要素表现出来。
2.1传播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在传播者这个要素方面的主要区别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网络是一个开放,人人参与的媒体,网络新闻三大主传播者是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经营者、新闻单位和个人。虚拟世界中真实多元化的媒体环境,挑战了传统的新闻宣传部门执行的对新闻信息流向、流通以及新闻源的有效管理机制。
2.2信息
网络传播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传播及时等特点使广大的新闻受众获得信息的途径更为方便和迅速,内容也更为海量,置身于信息海洋中,体验知识爆炸的新时代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媒体不仅仅为其广大受众提供了大容量、超文本、跨时空的海量信息,而且它相比于传统的传播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具有强大的互动性。网络时代里,人人都是新闻源的提供者和接受者,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生活空间。
2.3传播媒介
互联网的特征是广容、实时、交互、多媒体化。那么网络作为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传播媒介,其特点也会影响新闻传播的特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采用多样化的技术,营造强烈新闻视觉听觉冲击,充分运用FLASH动画音频视频等多角度的多媒体技术,激起受众参与意识;双向流动性和互动性改变了传播者和受众以及受众和受众之间的孤立状态,在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新闻时间及时、实时、全时,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新闻本身的特征;突破地域局限,全球化、全方位、多角度直接全球热点时事新闻动态。
2.4 接收者
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的接收者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大众传播有向小众传播的趋势转变。新闻接收者不再是单纯的接收者,它同时也可是新闻的传播者。现在各种个性小众网站也应运而生,人们在某一个特定的兴趣点上达到共识,组成一个小的社会团体,相互交流观点和提出意见,产生一场信息化的革命。
2.5传播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人们的民主观念产生改变之后,对于舆论的引导方式也需要得到改进。网络新闻给广大受众提供的不仅仅是新闻信息和宣传,它同时也给广大受众带来了多样化的选择方式,采用人性化的特色定制。在此种情况下限制和堵并不能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这时候的新闻传播就要善于利用舆论的引导作用,抓住广大网民的心进行有效宣传。
3 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内容
从网络的角度单独来考量的话,我国的网络新闻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阶段:1994年~1999年的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发生期、2000年~2003年的发展期以及2004至今的繁荣期。每一个时期下的网络新闻理论研究都各有其特点,在这里,主要探究当今的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的内容,以便为之后的发展趋势预测做基础。
3.1理论研究的多元化
首先是对外国学者学术研究进行翻译,我国研究人员进行相应的吸收和融会贯通。2003年,克里斯廷・L・博格曼的《从古腾堡到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保罗莱文森(美)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罗兰・德・沃尔克的《网络新闻导论》等在我国的翻译和出版。作为网络时代下传播理论研究领域的经典著作,开阔了我国学术研究的视野,对国内的学术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其次是国内相关专家对自身领域的拓展研究。钟瑛的《网络传播伦理》、巢乃鹏的《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和秦州的《网络客文化》等都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论文著作具有学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结合了一定的社会的现实和与时俱进的新闻传播理论,对于解读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研究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3.2 新闻理论研究的舆情监测
在这个全民娱乐的网络时代,要研究新闻传播理论,就必定离不开对于网络舆情的检测和管理分析。刘毅说网络舆情是指人的态度情绪以及意见交错总和体现。王来华则认为所谓的网络舆情既网民对于社会的政治态度。当然各自的观点都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但是总之,认识和充分利用广大受众的接收心理,把握好网络舆情的实质问题,是网络时代下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4 网络时代下新闻传播理论的趋势
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要追溯到最早的传播学的研究范畴,而在当今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则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欣欣向荣的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广泛被运用于各种领域。学术领域也与时俱进。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有了更大的知识传导空间,在接收的途径、方式方法和范围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扩展。那么,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理论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4.1 新闻来源渠道向多样化扩展
传统的新闻传播都是来源于专门的新闻记者等专业人士,大众对于社会问题的观点和建议很难或者无法为大众所知,而新闻的来源也比较局限。如今,网络的发展,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各类新闻娱乐网站的兴起,随时随地的新闻动态,只要连接网络,在任何地方登陆都可看到。拿前段时间的温州动车事故做例子,官方的新闻来源和结果统计毕竟有限,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由于距离和空间的局限,事故在发生的一瞬间也不可能全程直击。而网上点击量非常高的一位由当地居民在事故发生的一瞬间用手机拍摄的短片则还原了新闻瞬间。
4.2 理论研究以中国为根基
现实世界的多样化导致了学术领域文化的多样化,作为中国的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就需要以中国为根基,以中国人的思想和观念引导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新闻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当今的社会热点问题,首先要把立场站坚定,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才能走的更远。科学原则和基本的精神要求实事求是,紧靠“中国”这个实事,才能创造出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新闻理论体系。在网络时代下的新闻理论研究要善于从海量的新闻信息中提炼出想要的典型事例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把握好研究方向。
4.3 具备世界眼光时代特色人文胸怀和原创精神
既然全球化的趋势势不可挡,那我们就只能积极的适应时展的要求,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看问题,研究问题。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要有中国社会发展的特色。我国虽然处于一个社会大转型的阶段,但是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开始进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在新闻传播学的领域里,进入“后新闻业”的时代。这个宏观层面的大背景下,对于理论研究也要与时俱进。而文化作为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意识的总结和反应,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反作用于客观存在。网络时代的新闻传播理论关注的焦点应该同时也具有人文的胸怀和原创精神的理念意识。
5 结论
新闻传播理论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之一,从另一方面来讲它也记录和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步。在新的网络时代下,它将具有更多的时代特色,更加与时俱进的来有效指引人类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保军.简析当前我国新闻理论教材的主要结构模式[J].今传媒,2009(4).
[2]尹韵公.我国新闻理论与实践迈出新步伐[J].当代传播,2007(5).
[3]杨保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宏观走向[J].当代传播,2011(2).
[4]李芳.新闻理论研究的历史改革――试探中国的新闻理论沿革[J].才智,2009(28).
收集的个人简历相关资料。谢谢浏览!
前两天无意中听到这样一件事,说是在湖南的一些高校毕业生群体中,流行写长简历,学生往往把自己的在校课程、专业介绍,甚至高中时起的所有证书都附在简历中。这样的简历少则几十页,长达上百页,最长的甚至有200多页,简直比一份毕业论文都多了。
听听这些怀揣“长简历”的同学心里是怎么想的:
“这是成绩的体现嘛。”——湖南应届生史亮。
“这是对用人单位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总结。我觉得还是要充实一点。”——湖南应届生赵磊阳。
“我想,没有谁敢和前途开玩笑,简历至少是态度的体现。”——湖南应届生曾慧宇,这位同学不仅准备了长长的简历,而且还用彩打的方式,将简历准备得十分漂亮。
更有甚者,很多同学还把简历搞得十分花俏,比如有一位同学在简历封面用触目惊心的字体写着——“通缉伯乐”,出发点似乎很好,追求三国智士的风范,不过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拿在手里,实在感觉哭笑不得。还有人将简历装订成书本的形式,在扉页上写着朦胧悱恻的诗句,让人不知所云,莫名其妙。总之,为了让自己的简历在雪片般的简历中“脱颖而出”,同学们真是费尽了心思,力争让自己的简历更加“引人注目”。
现在竞争激烈,常常是一群能力、素质差不多的人竞争同样的岗位,这样一来,就不由得让人不把心思多放一些在“自我包装”上。于是,简历越写越长,花样越搞越多就成了一种“时尚”。殊不知,这些费尽心思为自己“加分”的行为,适得其反,恰恰是在用人单位负责人心目中为自己“扣分”,而且搞不好,这种“扣分”真的是印象深刻的了,负责人可能会牢牢记住这个简历花哨的学生,一定不录用。
就像HiAll讲师老吴说的,HR是体力工作者,每到招聘高峰期,HR们每天要看几百份简历,面试上百个人,这样大的工作强度,导致每份简历大概只能在HR手中停留8-10秒钟,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一份几十页甚至上百页的简历摆在他们面前,HR怎么可能花费时间去一一翻阅呢。而且,在招聘过程中,HR们最关心的并不是应聘人才的全面综合素质,而是人才具备的能力是不是与所应聘岗位的职业要求相匹配,比如你去应聘报社的社会新闻采编,简历中却附了一大堆高中时参加数学竞赛的证书,这就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无论是从实用的角度还是从环保的角度,简历都是越“简”越好,一页足够,两页嫌长。在这里,HiAll附上一份简历模版,这份模版是HiAll的人力资源专家精心研发的,简洁实用,希望可以帮助到还不十分清楚简历应该怎么写的学生朋友们。如果看了模版还是有些不明白的话,你可以将自己的简历发送到,我们会有专业人士负责,对你的简历进行修改。
播音主界面风格的创新尝试
学者黄匡宇在5年间对3000个受众调查样本进行研究表明:新闻节目在60秒内,若不能在光、影、声、色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形式冲击,观众则会按动遥控器“宣判”该频道的“死亡”而另寻“新欢”,而某一频道的某一节目如果能在节目开始的60秒~120秒以过目难忘的形式留住观众3次,该节目往往会成为观众下次开机的首选。①因此,观众手持遥控器,仅仅在几秒钟内便依据电视画面传达的信息,决定了对节目和电视台的取舍。
因此,为了能在电视新闻节目的开头就吸引住观众的视线,播音主界面的设计尤为重要。因为在进入版头音乐之后,观众第一个接触的就是主界面。而每播出一条新闻,都要由播音员作为引导和连接。不同的主界面能在观众的心目中形成不同的、各具特色的风格,可以代表该台的总体形象,而且,也是决定能否吸引住观众的关键环节。
近来,台湾地区两家电视台――台视和TVBS,对播音的主界面的设计狠下功夫,力图给予观众最大的信息量,增强视觉冲击力,两家电视台的播音主界面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面的图示,把台视和TVBS在播音主界面上瞬间内,有可能出现的、能带出巨量信息的视觉点作了个比较,得出了数据:
从表格上,我们看到在播音主界面出现的这一段时间内,TVBS最多的时候会有8个可视点出现在画面上,而台视则有5个。这相对于大陆的电视新闻画面一般只有3~4个可视点的情况来说,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和突破。因为,如果视觉点布局得当,那么就能有效地发挥出每个视觉点所携带的信息的传播功能,也就是能实现瞬间最大信息量的传播。
新视觉习惯的开创
其实,人类在传播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克服三大难题:传播的速度、信息的容量和信息的准确性。②台湾两个电视台之所以这样“丰满”地安排他们的播音主界面,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观众在接触播音界面的瞬间接收到最多的信息,满足观众的信息需求。这两个台的播音主界面主要借用了以下三个突出的画面构图的特点来增加信息传播量,创造新的视觉习惯。
第一,语言、非语言画面符号的丰富运用
对各种画面符号充分运用,使文字、图像与声音巧妙结合,是这两个电视台播音主界面的一大亮点。
两个电视台的新闻导语和小标题制作得特别详细,一条新闻往往有两三条小标题,有效地减少了电视线性传播所带来的瞬逝信息的不确定性,给观众的收看和阅读带来了方便,使文字、图像与声音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信息结构。
TVBS和台视对字幕的重视可以说是对报纸追踪报道和导读的借鉴。TVBS在左边还设置了关于正在播报的新闻的“较早前录影”字幕滚动条,追求的也是这种追踪报道的效果。这相当于报纸的新闻背景,把新闻的大概资料重新整理,让观众知道前因后果。而台视则把当天的其他新闻预告设置为滚动字幕,在播报新闻的时候同时出现。这样一来,观众就可以知道当天还会有什么精彩新闻,也相当于现在很多报纸头版的导读。
两个电视台对图表、空间、色彩、表情等非语言符号的运用也是非常充分的。两家台的播音主界面上,播音员的头像都很大,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个细微的表情都会加倍放大在观众面前。例如3月11日的TVBS新闻《为夫伸冤,妇人带骷髅头机场抗议》中,播音员先是眉头轻轻皱了一下,流露出惊讶和害怕的表情,而在讲述这个妇人的悲惨经历的详情时,播音员微微摇头表现出同情的神态。虽然播音员是否应该在观众面前流露带有倾向性的表情还值得进一步研究,但对于以煽情的社会新闻为主要卖点的台湾新闻节目来说,这种有效引领观众情绪的表现手法无疑能带来更多的关注,使信息传播的效果更加到位。
第二,播音员在画面构图中的视觉分量减弱
在电视画面中,有效地运用视觉强点的分布来设置画面构图,可以收到理想的视觉信息传播效果。一般来说,按照人们心理注意的规律,在电视屏幕中,可以分为4个视觉强点(见下图),④诱发力从强到弱的顺序分别是A、B、C、D。
TVBS和没改版前的台视,播音员的位置一般位于视觉最薄弱的地区,按上图所示,都处于B和D之间的位置,而新闻画面则安排在视觉最强的地区。这样的布局,把新闻画面的信息主次分明地传播给观众,观众的接收效果也会得到提高。而有时候,虽然把播音员的位置调到左边的视觉强点,但是右边活动的新闻画面又能调动观众的视觉反应,把其视线引回新闻画面一边,既避免了播音员固定位置的单调,又不会减弱观众对新闻画面的注意力。
第三,灵活带出新闻画面
很多的电视新闻节目都采用由播音员播音直接转入新闻画面的方法,而TVBS和台视则增加了过渡画面:一边是播音员,一边是新闻现场画面,播音员向现场的记者提问现场情况,记者在新闻现场回答。这称为“一屏多画面”或者“画面分割”,一方面以多幅画面扩大了信息量,还可以产生一种蒙太奇剪接效果。⑤另外,这种对话的构图和剪辑形式,使新闻的真实性得到证实,更好地发挥了电视新闻的现场证实性,特别是将画面处理成活动变化的效果来展现,现场感更强烈,信息接收效果更好。
瞬间最大接收量≠瞬间最大接受量
TVBS和台视在播音主界面的创新,创造了新的电视语言“语法”,确实给同行带来很大的启发。但是这种创新的方式也带给受众超负荷的瞬间信息量,也是对受众接收量极限的挑战。接收并不等于接受,观众能承受得了这么巨量的瞬间信息吗?信息瞬间最大接收量就等于瞬间最大接受量吗?
如果强加的视觉点超出了观众瞬间能承受的强度,那么,这些视点就有可能成为干扰信息传播的噪音。例如,有人质疑TVBS在新闻画面插播的“较早前录影”,因为字幕是向上滚动的,与人一般从上往下看的阅读习惯相反,如果受众要认真看清这些字幕,必然分散了观众对播音员声音的注意力,造成传播信息的流失。台视的新闻要点预报也受到不少非议,有人批评说,观众很难一边听播音,一边看新闻画面,同时注意到预报的新闻内容。
另外,仅从画面上看,如此多的视点布局也不利于观众接受,一个画面中没有空白或者空白不够,必然使人的视觉应接不暇,这样既杂乱无章,使人感到烦闷窒息,又削弱了画面的表现力量,那观众对画面信息的接受能力也会被削弱。今年3月25日台视改版,减少了播音主界面的可视点,简化了布局,看来似乎是开始注意到这些问题了。
注释:
①黄匡宇:《技巧,电视节目创优的必由之路(代序言)》
②王承友:《电视声画关系论》,选自《中央电视台优秀论文集:首届专业论文评选获奖作品》(刘宝顺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③黄亚安:《电视编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1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资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成长,受到很好的学校教育,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传统的书本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其对知识的获取。新媒体的发展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网络资源库、在线专家、专题学习网站等途径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和解决相关问题。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融合在一起,使得知识的获得更加全面、生动,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多彩。
1.2新媒体给大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拓宽了交流渠道
在信息化程度很高的今天,新媒体已经实现了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面覆盖和渗透性影响。新媒体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的平台。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等设备,利用微信、飞信、QQ、微博、电子邮件等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互动,将学习资料共享,与同学进行讨论,并可以与任课老师或相关专家进行答疑互动。例如: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发送到相关平台或圈子中,平台和圈子中的其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相关信息并参与到讨论互动中来,这样可以通过即时的互动交流迅速地解决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交流,更好地提高学习兴趣。
1.3新媒体的方便快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单单地依赖纸笔的记忆和图书馆的书籍资料,而是更多地采用音频、图片等数字媒体的方式进行记录和保存,并通过电子邮件、QQ群等相关交流软件进行迅速的资源共享,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新媒体海量的学习资讯及方便快捷的搜索方式,使很多资料的获得变得轻而易举,学生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相关文章和数据,大大节约了学习时间。
1.4新媒体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新媒体由于传播形态的集大成性,使传播的信息具有海量化、全面性的特点,这无形中在大学生学风营造的过程中起到了监督的作用。首先,借助新媒体庞大的数据库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到学生提交的报告、论文等作业与其他文献的重合度和相似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学生敷衍应付的现象。其次,新媒体广大的覆盖面和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使得其广大受众成为学术行为的监督者,这对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可以起到较好的遏制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严谨端正。
1.5新媒体的发展增加了移动学习的可行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深入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中。新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使得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移动学习,把零散的时间化成整块的时间,作为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有效补充,及时进行预习、课程总结、英语学习、解答疑惑等,也可以看畅销电子书、点播移动视频、观看异地实时教学及英语手机互动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1.6通过新媒体的媒介作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的跟踪反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只能通过期中或者期末考试的成绩反映出来。新媒体的出现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飞信、QQ等网络社交工具和交流平台与相关的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互动。通过这样的交流,老师们能够随时了解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跟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节奏,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
2新媒体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消极作用
2.1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具有多元化特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使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偏差
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具有海量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在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有很多虚假或者是伪科学的信息。甚至有些带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有毒思想也能畅通无阻地通过新媒体到达大学生的眼中。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具有兴趣广泛,自我意识、竞争意识、成才意识强等特点。但是,大学生往往甄别能力不强,思想意志不够坚定,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最终导致他们被一些不良思想所左右,自己的价值观出现较大偏差,学习态度浮躁、功利化,并在一些虚假信息和不良思想的传播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2新媒体的娱乐功能被放大,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
新媒体的学习、新闻功能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很多学生却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娱乐、聊天功能上,并将后者功能放大,在上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甚至染上“网瘾”,荒废学业。在我们与学生家长的接触中发现,学生购买电脑的主要原因是帮助学习和获得信息,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60%以上的学生表示电脑主要用来打游戏、看电影、聊天、网络购物,真正用到学习上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新闻的关注也主要是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对政治新闻和经济新闻关注度极低。新媒体的功能被本末倒置,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已经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阻力之一。
2.3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导致学生产生学习惰性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料和知识有了更广阔的渠道,而且更加的方便快捷,这些已经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获益,很多学生通过新媒体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很多学生利用了新媒体上信息内容的可复制性来代替自己的学习,有的学生通过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抄袭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导致有些论文形式的作业出现大量雷同现象。此外,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还使很多学生通过“改造”别人的学术成果来完成自己本该通过实践完成的学习任务,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学习和实践脱节的学习倾向。了这些学习惰性一旦形成,将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术活动的原创性。
2.4新媒体的发展导致对网络学习产生依赖,忽视了课堂学习
新媒体的发展导致很多学生对其产生依赖。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资料和相关知识都能从网上找到,或者在考试之前很多学习重点和历年的考题类型都能得到资源共享,因此部分学生产生了课堂无用论,开始出现旷课、上课不听讲等现象,忽视了传统的课堂学习过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并使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2.5新媒体的不正当使用,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
面对新媒体强大的娱乐功能,很多大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他们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游戏、视频、网络小说、聊天上面,每天都在虚拟的世界中生活,有些甚至染上“网瘾”,导致退学。很多沉迷于网络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苦闷、自制力差、焦虑等精神障碍。由于饮食、睡眠不规律,很多学生经常出现头疼、胃疼、神经衰弱等生理疾病。
3新媒体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应用的对策
3.1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是公民素质的基本内容。媒介素养教育以跨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保护青少年免受大众媒介内容的污染,使得青少年能够防范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和腐蚀,自觉追求符合传统精神的美德和价值。因此,要想新媒体能够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凸显其积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重要对策之一。首先,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穿插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中,让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认识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同时,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自己在具备较好的媒介素养的同时,应该通过班会、讨论会、网络交流、形势与政治课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就应该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引导,从而培养其认知媒介和利用媒介的能力,以及媒介的批判能力等。其次,培养专业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开设专门的课程教学。现在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师资队伍缺乏,相关教育大部分由辅导员完成,相关课堂教学也仅限于穿插到其他学科中。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甚至是将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作为教师的岗前培训,提高整体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在条件成熟时开设专门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操控力。
3.2搭建校园应用平台,拓宽新媒体在学习应用中的渠道
高校应该通过建设图书馆、校园网、贴吧、论坛等平台,给学生提供安全、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在学风建设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通过相应的调查找到学生比较关注的交流平台,有重点地对其加以关注、建设,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定期对学生登录的情况以及学习的收获等进行跟踪反馈。建立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公共邮箱或者QQ群、微信群等,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或将最新理论成果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放到这些平台上,方便大学生自主学习。
3.3加大新媒体使用监管力度,注重信息传播把关
[论文摘要] 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从消费视角来看,这与受众消费权力的掌握和媒介追逐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 " 在商业逻辑的影响下,电视民生新闻呈现出新的态势 : 传受界限模糊 ! 受众渐逐主体化 ; 叙事方式主观化 ! 故事化 ; 文本的模式化 ! 复制化 ; 语言的能指化等
这两年 , 关注人民生计 , 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 "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 , 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 , 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因此 , 本文的写作 , 试从消费文化的角度出发 , 来解读这热闹的“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一
在现代化社会里 , 新闻信息也正像食物一样日益成为人们必需的特殊消费品 , 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本生活资料”。但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 , 新闻具有不同的意义 , 服务于不同的目的。
在消费社会中 , “随着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逻辑 , 交换价值开始主宰人们对文化的接受精英文化所奋力追求的境界 , 让位于受人操纵的大众 , 而正是这样的大众 , 参与着具有最低共同点的可替代性的大众商品文化消费。”这就意味着在消费文化结构里 , 受众掌握了一定的权力。为新闻信息的消费在于受众 ( 消费者 ) 透过消费行为去裁定 , 而受众为何会产生消费的欲望 , 从现象上来看 , 或许是受到信息刺激 ( 如传媒广告宣传和看过该节目受众的口头传播 ) 、因特定类型叙事或是信息满足了受众的、梦想、欲望 , 然而从本质看 , 或许是受到了当代文化与社会的渗透或影响 , 而产生了某种消费意识 , 引起了消费行为 " 受众的消费行为主要通过节目观看来完成。费斯克指出 , 电视节目首先在演播室被生产出来 , 然后作为商品被卖给经销商 ; 此后 , 在电视节目被播出时 , 它又由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生产出受众 , 并把受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这二者共同构成了电视的金融经济。但我们不要认为这种消费过程当中的权力完全操纵在新闻制作者或发行商手里 , 受众其实也负担着莫大的权力 , 那就是受众的“消费欲望”或“消费趋向” , 往往决定了电视新闻在消费结构中的地位与未来。因为在电视的文化经济中 , 受众则从商品转变为生产者 , 透过节目制作商的广告宣传及信息本身 , 形成他们某种符号性的消费意识 ( 如品味、阶层偏好等 ), 再加上受众在生活过程所培养的文化意识 , 使得受众对新闻产生是否消费的判断 , 或为自己生产出属于自己社会经验的意义和。而受众个人的消费意识又会受到群体的影响 , 产生所谓的群体消费意识 , 这种消费意识会形成群体消费行为 , 而正是这种群体消费行为 , 在消费文化的生产与消费之间达成一个共识 , 也就是“新闻制作者与受众群体之间形成一种双方均可接受的“社会契约” , 去鼓励新闻制作者再次复制或大量生产同类型的作品 , 去影响新的受众群落。”因而受众的消费欲望主宰新闻采集、制作与表达成为常规。
但是新闻制作者为何甘心围绕着消费者的要求来运作新闻呢 ? 这是与其在市场逻辑的影响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之目的分不开的。对于商业化电视而言 , 广告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而广告收入的多少又由收视率所决定 , 收视率“百分比的一位小数点就可能意味着一年内的利润额相差三千万美元”。因此 , 收视率就成为了衡量栏目价值的唯一尺度。受“大数原则”的支配 , 媒介也就会宿命般地会走上追求受众数量最大化的道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制作者 , 必须考虑文本在任何特定环境中遭遇到什么样的话语以及这种遭遇如何重组文本的意义及其遭遇的话语。也就是要将新闻选择与制作中新闻价值的评判权交给受众 , 文本的意义根据受众赋予文本不同话语 ( 知识、偏见、抵制等 ) 而分别建构出来。这正如费斯克所言 , “我们应当要求我们的电视新闻符合大众口味 , 并努力使它们融入大众化的社会意识。若想鼓励各种各样的人收看电视新闻 , 并让他们记住和思考它所提供的事件 , 电视新闻必须符合大众趣味 ! 相关性和令人满意的生产力的关键标准。” [1] 。
什么样的媒介制品才能吸引最大数量的受众呢。那就是能满足受众消费欲望和兴趣的媒介产品。在我国 , 由于长期以来对“工具”和“喉舌”性质的片面理解 , 媒体将自以为重要的严肃新闻灌输给受众 , 固守在僵硬的政治关怀模式之中。这种“我播你看”的媒介本位思想使媒体较少关注受众不断变化的消费心理 , 忽略了对寻常百姓生活的全方位关照。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伴随文化需求的增长也不断增长 , 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受众不再仅仅满足于新闻信息的告知 , 而是更希望新闻能够体现社会对受众个人主体意识的重视 , 以人性化的报道实现与自己心灵的契合。心理学中的“自己人”效应认为 , 如果受众感到传播者在许多方面与自己有相似或相同之处 , 就会在心理上将其定位为“自己人” , 从而消费其话语。如果新闻报道能够从普通民众的立场着眼 , 或者在新闻报道中以普通民众为基点进行报道 , 就会激起受众的心理感应进而产生消费行为。因而电视民生新闻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上 , 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 , “完全褪去说教色彩 , 从报道内容、角度、方式上都以受众利益、喜好为出发点 , 分析满足其需求。”通过逗引消费的 , 达到虚拟的满足;通过提供“生活投诉、家长里短、实用讯息” , 营造了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相对封闭的时空――存在落差、相对处于弱势的百姓被夸张成世界的全部 , 现实生活的落差与缺憾被新闻里“冷暖有人管、疾苦人共知”的虚妄的媒体景象缝合 , 消费者被关注被承认的心理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补偿与满足。因而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及蓬勃发展也就成为必然。
二
现代经济的核心是以需求为主导的生产模式。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为获得最大消费群体 , 走上了“受众本位之路。从而使其新闻报道呈现出新态势来。
1 、传受界限模糊 , 受众渐趋主体化
为适应需求提高收视率 , 电视民生新闻制作者积极为受众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 , 变单向传播为受众的双向参与 , 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 " 受众的参与意识和公共意识空前高涨 , 传统的“传者――受者“模式被打破。受众站在自己立场维护其所代表的群体利益 , 通过现场热线、手机短信、网站以及市民的记录等多种方式 , 主动参与到民生新闻节目的制作、讨论和传播过程中。在民生新闻中 , 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次要位置 , 市民成为主角 , 其出镜率超过了 50%, 有的甚至高达 80% 以上。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 , 生动的画面 ! 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心理的契合。并催生了一批为媒体提供素材、稿件、照片、录像或的业余记者群。如《南京零距离》约七成的新闻线索来自于受众 , 部分新闻的摄制甚至由受众自己完成 , 在其开播之初就聘请了百多名市民摄影师 , 组建一支市民大军 , 让市民成为特约记者 ; 并且每期节目中都有一个社会热门话题 , 观众可以短信或热线电话表达看法 , 并以选择结果决定下一次故事的“续篇”主题。再如湖南经视《都市一时间》曾推出“到你家”活动 , 首创双向互动讲述都市人们的家庭故事等。这些节目通过对不可预知的日常生活事件的日常化直播 , 把受众的日常生活变成电视内容 , 电视就成了生活本身 , 尽管电视里面的生活经过了选择 , 这实际也是新闻的真人秀 , 人人都可以参加 , 人人都在被观看 , 人人都在体验别人的生活。同一时间中 , 人们出入于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新闻与生活的界限开始模糊 , 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也不再清晰 , 人们从角色的不断转变中体会到消费的 , 并逐步主体化。
2 、叙事方式主观化、故事化
小说家詹姆斯曾略带夸张地说 : “讲述一个故事至少有五百万种方式。”每一种讲述方式都会在受众身上唤起独特的阅读反应和情感效果 , 因此讲述直接决定着这种效果能否得到表现。在电视民生新闻中 , 采取了不同于传统新闻报道的叙述方式。
首先是叙事视角主观化。传统的新闻报道多以客观化的第三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 " 而电视民生新闻却大多采用参与主观型视角。它以记者作为电视自身的代表 , 由记者带领电视机前的受众来经历事件的发生过程。在这里 , 记者不再代表全景式的客观世界本身 , 而是身处其中直接以所体验角色的个人化角度参与 ! 了解和体验现场 , 去捕捉更细腻 ! 更真实 ! 更深刻的信息 ; 而受众在其带领下 , 像目击者一样一步步地观察和体验 , 凭借对现场声音 ! 图象的完整捕捉和传递 , 去感受强烈的感官冲击。在这样视角中 , 叙事由宏观转为微观 , 使自己摆脱传统的叙述角度带来的宏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矛盾与尴尬 , 通过平等式的与受众的对话形式完成了自身向符号真实而非客观真实立场的回归。
其次民生新闻多采用故事化、骟情化和悬念化的新闻叙述。它的导语常常并非清楚地交待五个的问题 , 而是如讲故事一样地设置出一种悬念。如杭州电视台的《阿六说新闻》 , 主持人阿六常以抖包袱、卖关子等手法设置种种悬念 , 令观众感到新奇。再如江苏卫视的《 1860 新闻眼》 2004 年 10 月 23 日播的一则《骑马能不能进闹市》的新闻 , 开头叙述到 : 一位男子正午时分骑着枣红大马 , 在闹市区的人行道上信步闲逛。在他身体一侧的铁栏杆外 , 是滚滚车流。警察拦住他 …… 新颖别致的开篇挑起了观众的好奇心 , 这是在叙述一位中世纪唐吉诃德式滑稽、悲剧人物 , 还是 ……? 在离奇的故事情节叙述完后 , 主持人还设置了一道选择题作为悬念 : 马究竟能不能上马路让观众参与选择 , 结果要到一小时的节目结束时才公布。观众就在心怀新奇、期待和激动的悬念中自始至终守候节目。 [2] 尽管新闻的具体报道形式多样 , 但大都采用戏剧性结构 , 有情节、有铺垫、有 , 来展现新闻的故事性 ! 戏剧性和新奇性从而赢得受众的青睐。 转贴于
3 、文本的模式化、复制化
正如法兰克福批判学派所指责的那样 , 电视作为一种“文化工业” , 具有较强的“可复制性” , 这种可复制性对民生新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栏目风格的雷同和栏目设置的跟风上。
一是民生新闻栏目风格的模式化。电视频道以栏目为支柱 , 而栏目节目的生产总是在叙事上不断地复制整块栏目策划时设计的叙事蓝本。越是工业化的流水线生产 , 其个体电视文本对叙事蓝本的总体复制就越强。当然 , 这样的复制能鲜明地显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标识――即报道均瞄准市民关注的热点、焦点及衣食住行等切身问题 , 将老百姓作为新闻的主角 , 让老百姓讲述他们自己的故事――叙事蓝本的识别性特征。使其成为一种“约会式节目” ( 国际总编辑语 ), 便于对其感兴趣的受众能够“如期赴约”。而在其具体的叙事流程上 , 叙事模式化也更显突出 , 每一个节目的开头 ! 中间 ! 结局 , 都是在准确无误地复制栏目的叙事蓝本 , 从而生产出质量水平相当的标准件来。
二是栏目叙事蓝本的相互复制。中国媒体发展区域化分割明显 , 每一个台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资源 , 在内部发展欲念涌动 , 外部领跑媒体不断刺激的情况下 , 模仿成为媒体跟进改革的主要形式。电视民生新闻在国内发韧于《南京零距离》 , 该节目的很快走红和成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电视新闻栏目使得各地电视台纷纷效仿 : 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南京电视台的《直播南京》、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四川电视台的《新闻现场》等都红红火火办了起来 ; 这般繁荣景象又导致制作者们“扩大再生产” , 实行台内各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复制以期进一步提高利润点和扩大影响 , 如成都电视台就有公共频道的《成都全接触》 , 经济服务频道的《第一现场》 , 都市生活频道的《直播 60 分》 , 新闻综合频道的《绝对贴近》等。从积极方面看 , 将别人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的叙事模式直接复制过来 , 既节省脑力又减少节目的商业风险 ; 但从消极方面来看 , 每一种文化产品的模型不可避免地潜蕴着它的文化无意识和政治无意识 " 而且国内栏目之间相互克隆导致节目的高度同质化 , 这不仅对电视节目的丰富性 ! 多样性造成损害 , 同时也是一种内耗 , 造成人 ! 财 ! 物和频道资源的浪费 , 还会带来相互间的恶性竞争 , 导致新闻内容报道走猎奇、媚俗的路线。
4 、新闻语言的能指化 [3]
符号学将符号分为能指与所指。电视符号的能指即为图像、声音 , 所指为音像传达的“义”。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全球渗透的时代 , 人们消费的是电视符号的能指而非所指 , 因此精心制造能指的视听幻觉王国是当下受众的普遍心理需求。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 , 克隆现象的增多 , 原创新闻逐步减少 , 大量没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充斥其中 , 内容 ( 义 ) 的匮乏导致制作者追求形式的表现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因而在人们对影像文化贪图能指化的胁迫下 , 电视民生新闻渐趋呈现出语言能指化倾向 , 即大量制作以奇观、为目的的能指化作品 , 注重制造视听 , 消解意义深度。具体表现为 : 强调节目包装 , 注重片头的视听冲击 , 精心制造出后期的特技效果 , 如在节目的后期制作中加进的音响效果 , 以及每隔几秒出现的特技、字幕等视频效果 ; 通过颠覆传统新闻主持人观念的手法唤起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 如主持人形象的变化 , 《南京零距离》的主持人孟非的光头、歪嘴形象 ; “另类”语言 ; 怪异动作如主持人的边打快板边评论等 ; 都是在疯狂制造一种能指的诱惑。总之 , 电视民生新闻语言的能指化倾向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在电视文化领域中的具体表现 , 通过能指的精心制造 , 达到一种制幻效果 , 让受众在欺骗性的幻觉中得到本能满足。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 , 一味以收视率为衡量标准的电视民生新闻在构筑新的新闻样式的同时 , 也消解着传统新闻的一些基本立场。以受众为上帝的作法弱化了传播者对社会的话语引导功能 ; 追求新闻节目的短平快效果 , 使节目内容琐碎 , 节目形式流俗 ; 而内容的肤浅和包装的矫饰使得民生新闻走上形式化和庸俗化的道路。这不仅破坏了民生新闻的形象 , 更亵渎了民本思想 , 必将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 同时也断了民生新闻自己的前途 " 因此电视民生新闻应把握好“俗度” , 强化信息服务意识 , 注重新闻的深度开掘 ; 同时坚持差异化策略 , 不断创新 , 以创新去适应受众需求的变化 , 用创新去战胜对手的“跟进” , 努力提高自己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才能在“不进则退”的竞争中不断开拓未来 , 更新自我 , 独领。
注释 :
目前对民生新闻的讨论很多 , 有的将其叫公共新闻 , 有的将其归属于社会新闻 , 但它们都具有共性 , 即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 因而笔者仍采用较普通的称呼――民生新闻。
参考文献 :
[1][ 美国 ] 约翰 费斯克 . 解读大众文化 [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201-202.
一、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因材施教
高一新学期一开始,我就不断利用上课、课后时间摸底,了解学生大致水平。通过了解,我发现这两个班级的学生基础都比较差,虽然好些同学在中考时英语都考了13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但很多都是通过考前的突击背诵考出来的,而真正地,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整体上都比较差,甚至大多数的学生连最起码的48个音标都没掌握。
针对这么一个情况,我在刚开学初一个月的早读里,经常给学生教读、复习这些音标,让学生能够准确、熟练的辨认这些音标。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我又不断鼓励学生根据音标法来记诵单词,增加词汇量并长久地记住单词。此外,根据新课程标准,我们在前半学期就要完成第一模块的课本。但是,这本书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又很高,这刚好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点,所以在第一单元的教学里,我放慢教学脚步,先引导学生们熟悉这本教材、教法,适应高中课程,等学生们熟悉之后再慢慢加快脚步。也让他们做好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二、研究教学大纲,注意教学的灵活性。
刚开始,我没有注意研究教学大纲,只是认为教材里出现的就要呈现给学生,一切依照教材来。但是后来我发现,教材里的内容并一定都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来的,而且也不一定都适合我们的学生。比如说,这本教材里的听力,跟高考的听力比较有出入,而且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太难了。每次听力时,不仅成果不好,而且学生也趴倒了一大片,大大打击了学生听力的信心。因此,后来注意到这种情况之后,我和我们高一年段的其他老师一起合作,对听力材料进行改编,降低听力的难度。同时,我对教材上的听力进行适当删减,而部分用征订的英语周报上的听力替代。接近学生,接近高考。
三、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视学习为乐趣,而不是负担。只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因此,我经常把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说在上阅读课时,我经常导入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历史、社会新闻消息;讲解语言点时,我经常用一些与学生生活比较相关的或幽默句型来举例,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加强教学的效果。比如在讲到虚拟语气时,我举了这么一个例子“If I loved you, the Pacific Ocean would be dry.” 那因为the Pacific Ocean couldn’t be dry,所以I don’t love you.第一次举这个例子时,学生们都觉得很有趣,而且也很容易理解。而在以后讲到虚拟语气时,只要我稍微提示一下,学生们马上能想起这整个句子来。这样,学生就能够通过记忆这个句子来类推出其他的虚拟语气类型来。
四、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直以来,阅读在英语特别是考试中占的比例很大。而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阅读能力都不是特别好。因此我把阅读理解的训练作为一个重点,平时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从教材作起。本学期的教材就是一个很好的阅读材料,囊括的内容多种多样,有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人物传记、文化教育、社会、史地、科技等内容。内容多样,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体裁多样化。包括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不局限于某种体裁。
3.掌握必要的阅读理解解题技巧。注意先看题目,再去文章中寻找信息、答案。
(一)
学界对王韬的生年均无异议。因王韬生前所撰的“弢园老民自传”已有明确交代。“自传”中说:“老民以道光八年十月四日生,初名利宾”。(2)换成公历,王韬的生日应为1828年11月10日。
可是,还有比“自传”更具体的记载。原来,1861年8月,王韬曾将其个人出生及家庭情况开列给赵烈文,赵氏遂将有关情况记于其日记中。日记写到:“王瀚,原名利宾,字子九,一字仲衡,号兰卿,又号嬾今,行四,道光戊子年十月初四日戌时生,新阳县人,附生。曾祖鹏翀,祖科进,父昌桂,母朱氏,慈侍下姊一、弟利贞故、妻杨氏、林氏,女二(3)。”
赵烈文日记中的这段记载,于王韬的籍贯及早期的名,字、号记载较详,特别是日记所记王韬为“戊子年十月初四日戌时生”,已将其生日精确到“时”,古人重视生辰八字,如把赵氏所记和王韬自传结合起来,王韬的生日应是比较完备了。因这一记载,不少研究王韬的学者未能予以充分的注意,故在此略作补充。
(二)
王韬逝世的具体日期,史料有明确记载。其中,除过去有研究者已经提到的《沪报》的记载外(4),《新闻报》的记载也较为详细。《沪报》的记载因该报不存而无法查证,故《新闻报》的记载弥足珍贵。
《新闻报》为近代上海著名中文报刊,曾一度与《申报》、《沪报》比肩而立,颇有声誉。1893年2月17日正式创刊。与王韬私交很好的蔡尔康和袁祖志等人曾先后出任过该报的主笔。王韬逝世的第二天(1897年5月25日),《新闻报》即以“天南星逝”为标题,在该报社会新闻栏内作了报道。
“天南遯叟王紫诠广文韬著作等身,才名藉甚,前时曾为申报馆主持笔政,颇能一秉大公。近因年迈,退居西门内红阑干桥,建屋一楹,颜其名曰,“畏人小筑”。闭门谢客,颐养余年。不料近报沉疴,一病不起,于昨日骑箕仙去(重点号为笔者所加)。从此诗坛酒国中顿少一风流老辈,言之能无沮然!”
这则消息刊于1897年5月25日的《新闻报》,据其内容提示:“昨日”应为1897年5月24日,故王韬辞世于1897年5月24日当为定论。
上述材料除提到王韬确切的逝世日期外,还同时透露出王韬是突然得病而离世的。因为至迟至1897年5月8日,王韬还曾就《商务报》擅用其名,谎称“本馆敦请王紫诠先生董理馆政,鉴定报章”(5)一事在《申报》刊登告白,言其“贱名并未列报”,对《商务报》盗用其名的做法予一澄清。这说明,至少在他辞世的半个月前,王韬还未得重病,依此推算,王韬从身染沉疴到不治而亡,大概最多仅有十多天时间。
《新闻报》的上述记载表明,蔡尔康在其《铸铁庵读书应事随笔》中所记王韬于丁酉年(1897)“夏四月,卒于城西草堂”(6)的说法基本正确。而邱炜萲在其《菽园赘谈》卷七“王紫诠有二”一节之小注中所记“后阅沪报,知君于丁酉四月二十三日卒于沪寓”(7)(即1897年5月24日)的说法精确无疑。除此而外,其它说法,诸如王韬死于1890年,1896年及1897年秋等均属错误。
这里有必要对邱炜萲有关王韬辞世的记载再花些笔墨。
邱炜萲(1874——1941),号菽园居士,啸虹生,福建海澄人。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参与“公车上书”,为康有为“拜门弟子”。工诗文,尤好作小说,著有《菽园赘谈》、《菽园诗集》、《啸虹生诗草》、《五百石洞天挥尘》等。
邱炜萲除在其《菽园赘谈》中记有王韬辞世日期外,还于另一部文学评论著作《五百石洞天挥尘》中同样涉及此事。书中提到,王韬“去岁丁酉四月卒于沪寓,年七十一,先捐广文,后保太守,无子,遗一孙尚幼”。(8)这一记述短却重要。文中除点明王韬“丁酉四月卒于沪寓”外,更提到两件重要事情,一是王韬的“广文”和“太守”头衔分别是先捐后保而得的。二是王韬无子,但有一孙,且尚幼。
王韬生前很长一段时间,正式场合都有“广文”的头衔,这已为人所熟知,称“太守”,并不多见。目前仅见于孙镜湖自撰的挽王韬联中。如在挽联前的序说中说:“王紫诠太守,别号天南遯叟,生平足迹曾绕地球一周,著述不下百余种……”。(9)邱氏一说,交代了王韬这些头衔的来历。如所周知,王韬从早年屡试不第之后,即极力抨击科举制度,同时也对清政府的“捐纳”制度提出尖锐的批评,其洋务政论集《弢园文录外编》中即收有“停捐纳”(10)篇。然其“捐广文”和“保太守”恰又展现出他步趋正途的另一面。近现代思想史上,思想巨人和行动侏儒并立的现象屡见不鲜,王韬似也留有这一痼疾,说来颇可令人玩味。
王韬无子,实为他生平一大憾事。他曾为此痛心疾首。“自明以来,巍然硕果,仅存老民一人而已。……恐王氏一线之延,至老民而斩矣。噫嘻!不大可痛欤……老民每一念及,未尝不拔剑斫地,呵壁问天也。”(11)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农业社会中,王韬的这一思想不值得大惊小怪。这也是王韬续弦,甚至直到晚年,仍过继他人之子为孙的一大思想动因。由此同样展示出王韬较为传统的一面。
邱炜萲交代了王韬留有一幼孙这一重要事实。结合孙镜湖自挽王韬联中所言“校文之暇,偕幼铨令孙散步沪北”(12)这一叙述,可以断定,孙氏所提到的“幼铨令孙”即是王韬过继来的孙子,也就是邱氏所说的“幼孙”。顾名思义,“令孙”者,是王韬之孙,而非其外孙。“王韬卒年月日考实”一文错把幼铨当成王韬的外孙,即钱征的儿子,显属误断(13),应予改正。
另有学者称,王韬晚年曾过继一殷姓男孩,原名殷子望,而殷子望过继给王韬后,并未改姓王(14)。因此事久远,查无实据。但不管过继者后来姓王与否,王韬晚年过继他人之子为孙则是事实,当无疑义。
[page_break]
(三)
王韬是当时上海文化界颇负盛名的人物。他的去世,自然会引起不小的震动。这可从《申报》、《沪报》、《新闻报》这些报刊的报道中反映出来。其中,《申报》1897年6月28日对于王韬“出殡”时场面之大之隆的报道,尤能说明问题。除此而外,王韬逝世后所留下的时人的一些挽联也不同程度地展示了这一影响。可以想见,以王韬在上海文坛地位之尊,交游影响之广,这类挽联当不在少数。但目前仅见四副,兹胪列于此,以见其凡。挽联一,孙瑞(孙镜湖)撰。联曰:
公长诀矣!南极星沉,东山木萎,千百卷六艺群言,名山著述,直剩邺俟架满,陆氏厨盈,家学守遗经,砚捧范乔,他日桮棬绳祖德;
我师谁乎?谈经遯窟,问字弢园,十余年论文载酒,丽泽交孚,讵料梦醒庄周,琴孤牙旷,海滨惊噩耗,赋残王粲,伤心鲁殿泯灵光。
此联分别刊于《申报》和《新闻报》,只是《申报》刊于1897年5月26日,《新闻报》刊于1897年5月27日,前后相差一天。《申报》刊发虽早,但却刊于最后一版的广告栏内,字体较小,且不易发现。《新闻报》晚一天刊出,刊出时省去了挽联前的一段说明性文字,但却位置醒目,刊于报头之下,且字体较大,显得比较庄重。相比而言,王韬和《申报》的关系远比和《新闻报》密切,王韬晚年襄理《申报》笔政为人所熟知,但为什么王韬逝世后《申报》对王韬的报道和吊挽要比《新闻报》低调,似不好理解,还有待进一步考察。
挽联二,青藜旧主撰
海峤共知名,旷达不羁博物,允推君子望;云天空洒泪,蜚腾俦逝英才,洵裕后昆谋。
此联刊于1897年5月30日《新闻报》,刊发时,联前还附有“青藜旧主以挽天南遯叟联见示,录之以志哀悼”一语。青藜旧主真名为何?现未查得,此处暂用其别号。
挽联三,倪锡光(倪载之)撰。经传西国,诗重东瀛,华夏名流推一个;归自天南,闲居淞北,译编手泽足千秋。
此联刊于《新闻报》1897年7月12日。作者倪锡光,具体情况不详。
挽联四,邱炜萲撰。看花海上,载酒江头,人到中年知后乐;呕血囊中,修文地下,我从大集遇先生。
此联存于邱炜萲《五百石洞天挥尘》卷六。
以上四联,长短不一,风格迥异,侧重点亦各有不同,但大都道出了王韬的风骨和神貌,讴歌了王韬的才情和贡献。颇值得细细咀嚼和品味。
上述四联之外,目前发现的还有一些零星的挽诗,限于篇幅,姑从略。
王韬是晚清思想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相比于这一时期的其他思想家而言,有关王韬的研究仍显乏力。王韬逝世日期的判定长期以来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即是一例。历史研究离不开细节问题的研究。细小问题的研究和突破不仅无碍于历史学的发展,而且恰恰是其取得重要进展的基础和动力。深盼学界在王韬研究方面多做扎实细致的工作,以使有关研究走向深入。
注释:
(1)邬国义《王韬卒年月日考实》《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2期。
(2)《弢园文录外编》卷十一,第269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出版。
(3)赵烈文《能静居日记》第一册,第614页,台北学生书局1964年12月版。
(4)李景光《关于王韬二三事》、《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5)《申报》1897年5月6日。
(6)吴静山《王韬事迹考略》,上海通社1936年版,第686页。
(7)李景光《关于王韬二、三事》《辽宁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8)邱炜萲《五百石洞天挥尘》卷六。
(9)《申报》1897年5月26日。
(10)《弢园文录外编》卷二,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1月版。
(11)《弢园文录外编》卷十一,第272页,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2)《申报》1897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