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6 18:24: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作文训练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了进一步使获奖的课题成果转化为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能力,湖南省电教馆于去年在桃源县召开了湖南省小学语文自能作文推广应用会。推广了小学自能作文的电教模式:“激趣导向----拓思激情----表达融情”。在提供给教师观摩的九堂自能作文示范课中都体现了这一模式。从这九堂课中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我省小学语文自能作文的现状。
一、声像并举,注重感知的主体性心理学实践表明:多方式地为学生提供感知的多种形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
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真清实感,说套话、空话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小学生虽然置身于现实生活,却往往对周围的人和事、景和物视而不见,打不开思路,无从下手。
自能作文训练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运用电教媒体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清境,较好地渲染了入景入情入境的作文氛围,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之间,自觉与不自觉之中被深深吸引,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目标捐向上,调动了写作文的情绪。
如一堂《介绍一种动物》作文训练课,上课伊始,“汪汪汪----,喵----,哞----呱呱呱----”当录音机播放出各种小动物的叫声,小学生立即瞪大了眼睛,努力去辨别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开始全身心地投入,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调动起来。而当电视----展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小狗、小猫、小羊、小青蛙……学生的耳之所闻转入目之所见,学生迫不及待,跃跃欲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至此,《介绍一种动物》的作文训练序幕已经拉开,学生已进入角色,教师只需轻松地驾驭训练的进程,让学生尽情地发言叙述说话。
在《找春天》的作文训练课中,教师在节奏明快、曲调欢乐的《春天在哪里》的乐曲声中,投影展示一张张充满春天气息的投影片:百花盛开的公园,一片碧绿的田野,小鸟在树枝上鸣叫,桃树缀满了粉红色的花蕾……学生被绚丽多彩的画面吸引,??激趣引人入胜的音乐将学生带入到一种兴奋的学习环境之中。
“找春天”的教学目标不言而喻已出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产生要表达的愿望。
九节自能作文课都采用了多种电教媒体导入新课,创设感知的情境,学生的注意力被紧紧抓住,对展现的情景、事物产生了兴趣。这种自能作文训练开端为下面所要进行的训练奠定了基础,充分显示了电教模式“感知----理解----表达”三个环节的独到之处,注重了感知的主体性,提供感知的表象,促使学生展开想象与联想。
二、纲要演示,突出训练的有序性
自能作文训练的电教模式中有一个突出的标志,即“感知激情----理解动清----表达融情”的三环节。体现三环节的训练步骤是从整体入手,从低年级开始。
但侧重点各有不同:低年级侧重句子和句群训练,中年级侧重片断训练,高年级侧重篇章训练。在训练的要求上,一改过去的“从形式入手”而为“从内容入手”。
在提供了思维的原材料之后,随之而来是叙述的有序训练问题。学生往往容易犯两个毛病:一是记流水帐,无条理、无中心,二是写得不具体,抓不住主要事件。那么在《学记日记》和《晚饭之后》的两节作文课中采用电教媒体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障碍。
在《学记日记》的训练中,老师运用自能作文的“感知----理解----表达”电教模式,在训练方法上来取先役影,让学生看到某某同学一天生活中所经历的事件:(1)吃早餐;(2)参加升旗仪式;(3)做眼保健操,(4)看到小朋友打架上前劝阻;(5)做课间操,(6)打乒乓球;(7)搞卫生;(8)做功课;(9)看动画片,(10)睡觉。
这一节课的重点是理解。老师指导学生理解,在这一大堆的素材中哪些是有意义的。经过筛选,只剩下(2)、(4),当然可以挖掘的素材还有(5)、(6)、(7)、(8)。只要自己认为有意义或感受深的事,都可以写下来,但不要写成流水账,把起床、洗脸、睡觉等琐事都写进去。可以叙事写人,还可以对某一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关键一条是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老师再根据学生们的发言,再投映日记的基本格式。
要强调的是,记日记要能以小见大,从小事琐事落笔,在细节上描写逼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或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
如果说《学记日记》用投影展示起了训练有序性的重要作用,那么在《晚饭之后》这一课的训练中,则将作文写作中的“动词用准,神态描写要真,语言有个性”等要求用投影方式具体化。
这一课的关键是表达。当学生看完一段录像,老师出示一段文字投影,让学生寻找描写圆圆动作的词汇:蹑手蹑脚、捧、叫、栽、揉、嚷……动作的动词用准了,把圆圆晚饭之后走进客厅的一系列事件维妙维肖描写出来,把一个调皮有心计的小女孩写活了。寻找描写爸爸神态的词汇:慢条斯理、悠闲……这种生动形象描写使作文语言富于变化、不呆板、不干巴。
再如,描写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语言:圆圆棒着肚子,嚷着说:“哎哟!肚子疼死了。”爸爸慢条斯理他说:“让她去吧,说不上人家都等急了。”妈妈则反驳:“你们都这么阴阳怪气的,我不去了。”圆圆一听妈妈说不去了,立即说:“你不去了?!那我的肚子也不疼了。”这些语言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富有人物的个性。指导学生要丰富积累自己的词汇,使作文语言更丰富更生动。
三、直观评阅,提高写作的反馈性
这次观摩活动采用了投影讲评的方法,如前述的《晚饭之后》、《学记日记》,还有《植树》、找《春天》、《介绍一种动物》等作文训练课。
采用投影进行作文讲评,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快刃。在短短的一节课内集指导、讲评、修改为一体,充分发挥电教手段的作用。其次指正见效快,学生作文中可能会产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发现后立即及时指正,学生比较对照发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予以改正。
摘 要: 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在一次次的模仿、写作、修改中实现的。这个训练过程离不开教师精心的挑选,细致的指导,细心的批改,到位的点评和真诚的鼓励。这一切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在考场上灵活发挥,在生活中适时运用。
关键词: 学以致用 作文教学 经验总结
近几年的福建高考作文,议论文成为大多数考生的首选。我将作文的训练重点定为写新材料议论文,每个月集中一周时间进行系统训练。下面将经验总结如下:
精心地挑选作业内容,选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的话题作文素材,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方法,积累素材,学以致用。曾经在《高考作文鲜活素材与运用》中,看到诸如“担当”、“创新”、“定位”、“正能量”、“分享”、“细节”等作文素材的编写,里面除了有名言的运用、最新的同类素材外,还有对示例的评析和优美语段的示例。对于初学写议论文,素材不多,在文笔上不够灵活的学生来说,这样的素材归类,既可以让他们在写作中掌握方法,又可以让他们在模仿中增强文采,还可以让他们在运用中积累素材,一举多得。所以依照这个方法,我通过网络搜索和书籍剪贴进行选择、归类、汇总,在每次作文训练中都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素材,在训练中积累,在训练中提高。为了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我利用课前5分钟,按座号顺序轮流,每日请一位学生上台,为同学们介绍一个写作事例,并分析此素材的适用话题,展示一段自己运用这个素材的作文片段。
用心地备课,选择最实用的课件或资料,总结写好议论文的方法,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轻松掌握,并学以致用。(一)巧妙设计议论文结构,突出议论文的论证方法,适时展现文采,多次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在学生写作前,我会用15分钟的时间,帮助学生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安排方法和好处,让学生在同桌互动中掌握基本的议论文结构,探讨更好的议论文结构,达成共识,然后根据最终确定的文章结构进行写作训练。写作训练分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类,但不论哪一类,都重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安排。(二)将议论文结构分解成分论点、主体段落、开头与结尾三部分,逐段指导,重点突破,多次训练,让学生学以致用。以段为单位进行仿写训练,是议论文写作的一个较好突破口。一个完整的段的结构,其实正是篇的缩影,会构段,何愁构篇?在教学中,我选择分段指导的方法,先让学生掌握每一段的基本写法,再布置作业进行训练。在批改中发现问题,在讲评中解决问题。1.分论点指导。提炼分论点的方法:阐释内涵法,分析理由法,探寻方法法,运用对比法。2.主体段落指导。构段主要模式,引导学生掌握写好第一个主体段落的具体方法。3.开头与结尾指导。开头的创新技巧:巧妙引用,巧用设问,巧用比喻、对比与排比,巧用类比推理法、开门见山法。结尾的创新技巧:前后照应式,总结归纳式,引文作结式,巧用修辞式,号召劝诫式。(三)重视审题训练,重在传授方法,以历年高考真题为训练内容,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炼中心论点,学以致用。单则材料分论点的提炼:由果溯因法,关键词句法。多则材料分论点的提炼:从同义材料中提炼论点;从反义材料中提炼论点;针对一个问题提出几种不同的看法。
细心地批改学生习作,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身的优缺点,以便在今后的写作中扬长避短,学以致用。批改作文,往往可以将学生的习作水平分为三类:(一)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根据作文课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习作。对于这类作业,我除了打高分外,还会指出这份习作的优点,并采用第二人称,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该生。例如:“你文章的语句表述很灵活,表达切中要点,具备写出优秀作文的潜质,多积累点作文素材,老师相信你能在考场作文中取得好成绩!”“你分论点写得不错,懂得细化中心论点,从小处着手来构思,很好!”(二)习作中既存在一定的不足,又有闪光之处,我会既表扬其优点,又指出其不足,引导他进行修改。例如:表扬:“议论文的结构掌握得很好,表扬!”不足:“你习作中有很多优点,只是书写不够工整,卷面不够整洁。这样就会让改卷老师看不到你的优点,有可能给你打低分。”(三)习作中存在较大的问题,急需改正,我会一针见血地指出其不足,并在今后的课堂表现或习作批改中予以跟踪。例如:标点符号类:“反问句、设问句后面要用问号,请修改,并永远记住!”错别字类:“请将错别字记录在错别字本上,一一纠正过来。”写作方法类:“所选的事例一定要能有效,到位地论证中心论点,请再挑选三个合适的事例,并加以修改。”学习态度类:“基本的议论文结构都没有掌握,望珍惜课堂45分钟,当堂记住。”
尽心地讲评作业,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树立学习的好榜样。让优秀的学生在讲评中更自信,让写不好的学生在讲评中找对方法、找出差距,并在修改中慢慢进步。(一)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树立学习的好榜样。在讲评作业这个环节,我尽可能地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学生鼓劲,让他们懂得,只要努力了,用心了,不论是谁,都有机会得到掌声。表扬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公布表扬榜鼓励法;优秀习作展示法;优秀学生朗读法;优秀习作汇编法。(二)印发高考标杆作文,在模仿中修改提高。在讲评作业这个环节,我会挑选适合本班学生的各种层次的标杆作文,印发后,结合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分类反馈,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与同层次的标杆作文进行比较,寻找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老师的评语进行有效的修改,借助高考的评卷标准,让学生明白不能走进写作的误区,着重修改回归材料段、分论点及其例后论证。在一次次的写作、批改、讲评、再次修改之后,我发现学生写议论文的能力有所提高。经过修改,大部分学生的习作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文采飞扬。(三)面批辅导点拨,在讲解中领会改进。除了全班讲评外,我还采用面批的方式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点拨,效果很好。在写评语时我力求准确到位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告诉他应该如何去修改。如果有些学生在犯了一次两次同样的错误后,我就觉得有必要进行面批了。因为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当他看不懂老师的评语时,面批是比较好的选择,可以直接地解决学生的疑惑,通俗易懂地告诉他应该怎么修改。
参考文献:
[1]范纯正.新材料议论文点拨与训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11.
[2]刘信中.2012年全国各省高考优秀作文报告.重庆:课堂内外杂志社,2012.7.
[3]俞发亮.议论文课时写作教程.呼伦贝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0.8.
散文化议论文最受高考作文青睐。纵观高考作文,历年高分满分作文90%都是散文化议论文。当然我们不是以高考作文来衡量(也无法衡量)一切作文的优劣,但散文化议论文的确有其自身独特的优越性。在高考作文自选文体的时代,散文化议论文,一枝独秀!
散文化议论文集散文与议论文两种文体优势于一身。散文重在语言的形象生动,议论文重在有思想见解,用优美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这就是好文章。它不仅具有充足的论证力和说服力,而且更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
散文化议论文最大的成功在于它的散文化,有散文的特质,避免了传统议论文语言的枯燥乏味和空洞抽象。“语言就是力量!”雨果如是说。它最有利于展示语言的魅力,能把语言做好、做精和做美,使文章锦心绣口,文采飞扬。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也明确规定要富有文采。而且评卷时,同等内容的作文以语言的优劣评定分数的高低。
因此,散文化议论文也最能体现出文学性。它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也能展示较深厚的文化积淀,最能见出考生的文学功力和文化底蕴。而且语文阅卷老师也大都喜欢此类文章,因他们最钟爱于文学。
散文化议论文的本体是议论文,而议论文往往观点明确,便于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能迅速抓住全文观点和所写内容,不致于费时费力,阅卷既快捷又准确。很多学生包括语文老师都认为记叙文多年写作,十分熟悉,写记叙文最稳妥。殊不知,学生最难写好记叙文,一是语言平凡甚至平庸,二是难写出叙事的波澜曲折,所以学生不具备写好记叙文的能力。况且记叙文必须全文看完才知所写内容,而如此则会耽搁很多时间,不合考场阅卷习惯。因此记叙文难得高分,除了经典的小小说,但经典的小小说又是极难写成功的。而散文化议论文适宜于写任何内容,可谓以不变应万变。何况,散文化议论文还可做出具体模式,供学生借鉴运用,学生极易操作,精益求精,大多学生都能写好。
当然,练好散文化议论文必须首先练语言,而语言必须从高一开始慢慢训练,而且要用多种方法全方位训练:积累语词,尽量运用新鲜、新颖和新奇的词语,避免运用大众词、常见词,因汉词丰富多彩;多用典雅、纯正的书面语,少用或不用乏表现力的口语,可增强文章的书卷气;练句练段,不在乎句段的长短,重在其有意蕴,耐人寻味,力争练经典句段;练各类仿写和扩写,强化整句意识,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练修辞手法尤其是比喻和排比,这是散文的重要特征;练各种描写,描写是最重要的写作能力,最具文学色彩;提炼诗语,诗歌语言是语言矿藏中的铀,能提炼或运用诗语,更增文章的含金量。不仅如此,老师还要经常给学生介绍名言警句、经典语段、新诗精品、古典诗词名句名作,学生多加领悟、背记和运用。通过种种举措,学生可提高语言水平,写好散文化议论文。
能写好散文化议论文,其它文体的写作就可游刃有余,这既是基础,更是功力的体现。而且写好了散文化议论文,许多各类语言表达题也就能迎刃而解,因为语言表达题多是对语言能力的直接考查。
笔者每一届高一集中强练散文化议论文,人人必须学会、学精。高二讲练创新文体作文,这是高考作文的退路。如果高考作文确实刁钻,实在无法写散文化议论文,那就写创新文体作文。由于学生具备了散文化议论文的基础和功力,那么这类作文至少可得中等分,写得好的同样会得高分。这样,既有散文化议论文的法宝,又有创新文体作为退路,高考作文可万无一失。笔者每一届高考语文成绩优异,而拥有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占据了绝对优势。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程改革
一、高中语文新课程与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之现状
1.高中语文新课程
据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由选修和必修两大模块构成。新教材是按模块编排的,其中作文训练都附在各单元之后,是结合单元教学内容来安排作文教学的,这种安排主要侧重于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按照高考的要求,它还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同时五本必修课用一年另半个学期讲完,另外一年另半个学期进行选修课的学习,这三年当中如何安排作文教学与训练,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要考虑的问题。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新课程设计思路,高中作文训练也应该从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使高中作文训练做到内容设置科学合理、训练过程全面有序、训练效果省时高效。
2.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之现状
很久以来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着一种无序状态,临到写作文的时间了,教师随手从手边的资料中拿起一个就让学生写,或想起写什么就让学生写什么,缺乏系统性。至于作文写作方法,教师更是东一块西一块地讲解,三年后学生要参加高考了,有的作文技巧教师还未给学生讲解,作文教学的系统性很差。
作文教学的这种现状,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写作兴趣,造成了作文教学效率的低下。因此,当前作文教学内容也必须科学统筹安排,作文教学的效率还亟待提高。
现在各个学校的老师都已经意识到了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好多学校的老师都在积极探讨作文教学的序列化问题。
二、新课程下作文教学与训练的系统安排
首先,明确新课程下作文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课程下作文教学需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③学习作文写作的方法技巧;④规范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计划;⑤处理好平时的作文教学与高考的衔接问题。
其次,制定系统的高中作文整体教学与训练计划
为了改变高中作文教学与训练的无序状况,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结合高中语文新课标,查阅了大量资料,特制定了一套高中作文教学与训练计划,以供全体语文老师探讨。
高一第一学期
(一)在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安排学生讲成语故事。
(二)办班级小报。让每个学生主办一份作文手抄报,共出两期,一期为精彩描写片断专刊,另一期主要发表自己满意的的作品。在规定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展出。每期小报评选评讲过后都要装订结集,学生可经常翻看。
(三)写作训练:
1.文体方面:训练记叙文写作
训练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一方面结合语文必修教材一、二册“表达交流”部分,安排作文教学,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写作技巧即抒情悬念式、双线结构法、凸现细节式、细小场景切入法、旧瓶装新酒、纯朴感人式、第一人称拟人抒情法、虚实互化法等。
2.在表达方式和能力方面,结合必修课本第一册学习“描写”即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手法。
(四)课外积累系列:观察生活、写记叙文片段或日记,阅读散文名篇、小说名篇。
高一第二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包括审题、立意、布局、描写、思维、修辞与语言表达训练等。
(二)名家散文品鉴与交流(手抄报)
(三)写作训练系列
文体方面:短篇小说、议论文
(1)短篇小说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开掘(新、小、深)以及短篇小说情节的安排与设置
(2)议论文初步写作。结合课本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学习论证、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法等。
高二第一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进行议论文的审题、立意、写提纲、写标准段、论证方法训练等。
(二)学生办手抄报(讲名人名言名人小故事)
(三)新闻写作与播报。
(四)写作训练系列:
文体方面:议论文的写作、新闻的写作
(五)课外积累系列:读议论文名篇,摘录名言名句名人故事。
高二第二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讲故事包括微型小说,或名人故事等。
(二)思维训练系列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训练
(三)写作训练系列:
文体方面: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
1.记叙性散文(①记人散文②记事散文③记物散文)
2.议论性散文
3.写景抒情散文
(四)课外积累系列:读议论文名篇,摘录名言名句名人故事,背诵诗词名篇。
高三第一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进行命题作文、看图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拟题训练。
(二)手抄报(时事、新闻、当代热门话题)
(三)写作训练系列:
1.文体方面:自由选择
2.训练类型方面
(1)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总论、怎样写好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类型、比喻型话题、多概念关系型话题)
(2)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写作总论、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寓意型材料作文、诗意型材料作文、图文型材料作文、事实感悟型材料作文)
(四)课外积累系列:时事新闻材料、当代名人事迹。
高三第二学期
(一)语文每日常规中安排学生进行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拟题训练。
(二)作文材料积累本(记录训练过的材料立意、命题及选材)
(三)写作训练系列:
文体方面:自由选择
训练类型方面(进行高考步骤作文训练)
1.准确审题,巧妙立意;2.拟题;3.文体;4、开头;5.结尾;6.结构;7.感情;8.选材;9.内容;10.创新;11.文采
(四)、综合写作训练
三、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应确立的观念
1.明确作文教学指导思想
针对学生写作实际,努力探索学生作文的规律,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努力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作文是语文的“半边天”,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语文分数的优劣。我们要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逐步调动学生的兴趣。
3.力求有序,注重技法
关键词: 高中作文 议论文 写作思路
作文作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考核指标,在高考中近年来常常以议论文的形式出现。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引起很大的重视,但是训练的次数并未和分数的提高成正比,很多学生在高考中仍然写不出立意明确、文从字顺的议论文。针对这样的现实境况,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路整理的训练,从根本上扭转议论文写作的态势。
一、以大量阅读为基础,连接生活巧构思
议论文不同于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其最大的特点是行笔之前先构思。关于构思,现代文学大师鲁迅以笔代枪,针砭时弊,其杂文可以说是现代议论文的雏形。在他的创作过程中,鲜少有摊开纸笔就写作的情况,总是要先打腹稿,这个打腹稿的过程就是构思。
构思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大量的阅读。阅读是一个发现文章中心思想的过程,这个中心思想不是读者的主观臆想,也不是作者的任意捏造,而是一个逐渐深入,将创作与阅读进行连接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发现中心思想的过程看做是发现作者构思意图的过程,因为构思的成立本身就是在对社会生活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
构思是一个消化的过程。文章的构思必然要锁定一部分内容,而这部分内容最可能是来源于生活。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并不算丰富,要完整地经历这样的过程,就需要大量的阅读,阅读和生活在学生发现构思进而主动构思的过程中相辅相成。因此,构思是基于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没有活生生的材料,就无从构思。在构思过程中,随着对生活理解的深入,文章主题思想会逐步明确。然后根据主题的需要,对材料加以整理、选择,进而深化主题。所以,大量阅读是为自己提笔写议论储备,储备达到一定的量,学生的构思提纲就将成型。
构思确立后要明确观点。观点的形成建立在大量的阅读上,各种联想、对比、质疑、想象等方法无非是为更好地体现观点所采取的外部方法。阅读的深刻程度决定着阐释的深度,也决定着论述观点的辩证性。由此可见,阅读是议论文写作的基石。
二、以整体布局为出发点,搭建思维路径
议论文的构思和行笔都离不开整体布局。整体布局是一种原则,指引着思维的轨迹,最终又呈现出思维的质量。一般来说,议论文的写作有比较固定的布局模式:首先是提出(发现)问题,然后是分析问题,最后是解决问题。因此,常见的议论文的结构模式有并列式、总分式、对比式、递进式和综合式等。
并列式与总分式都是首先提出论点,然后运用横向思维,并排从几个方面对某一观点进行论证。提出论点的同时,齐头并进地阐释论点,最后进行总结与升华。这种模式的关键是用客观真实的眼光进行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认识事物运用理性的头脑,找到事物的共同共融之处。
递进式则是运用纵向思维,逐层深入论证,达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目的。以“诚信”为例,学生可以先从社会上的信用危机入手,逐步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然后就这一原因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阐述,引领读者的思维层层深入,那么文章的层次就会分明递进,一以贯之。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分论点地提出要逐步深入,每一步的深入都有理有据地论证,它们之间是逐层递进的逻辑关系,前一个分论点派生出后一个分论点,论据也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其最终都是要为共同的中心服务。
对比式的结构是提出观点,然后运用反向思维,正反对比论证。如论证“微小”可以从“巨大”入手,论证“柔软”可以从“坚硬”开始,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论点更清楚,启示的意味更浓厚,主张的阐明更具有戏剧冲突。
综合式的结构是将上述结构模式综合运用。其实,写无定法,只要是立意明确,观点清晰,阐释到位,运用哪种结构模式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反而是创造性地运用对于议论文的写作更有利。
三、以行文为依托,处处皆是教学
在确定全文的中心论点,设计好全文的结构思路之后,就开始进入提笔写作的实质阶段。每一个自然段所要表达的意思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否则整篇文章很难整齐划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作文常常出现文章脱节、衔接不够的现象,就是在行文中不注意合理安排的结果。因此,把握行文的流向,使文从字顺,逻辑严密,是议论文写作思路训练的重要一环。
首先要做好段内的安排。每一句的顺序都不是盲目的,而是有秩序与规律的,先写什么,为什么先写,后写什么,都要有意为之,不能说整体架构完了,每一个段落开始都是“胡言乱语”。段内的层次,句子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安排。运用好起承转合,在教学实践中结合优秀的文章进行讲读,并立刻让学生付诸实践,引导学生在别人的作品和自己的作品中分析、揣摩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组合顺序,从而培养学生行文的秩序感,达到文从字顺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语言感受能力决定思路的流畅程度。平时一定要注意读写不分家,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在此基础上复述、口头作文、书面作文等进行练习,以达到学生在表述过程中思路与语言的清晰与完整的目的。
本文分列的三个步骤将高中议论文写作进行清晰的思路训练整理,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为考试,更是为个人的语文素养服务。
参考文献:
[1]张钟玉.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模式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9.
一、精读范文,培养文体意识
阅读和写作思维,都可以说是一种文体思维。没有“文体感”就不可能有应有的“语感”,离开“文体”的规定,“语感”便落空。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从强化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的角度来看“以读促写”,却又不乏创意。学生以阅读范文体会并掌握各种文体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文体意识。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作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综合运用和实践,阅读指导作文,作文巩固阅读。以范文为模,认识理解掌握各种文体,学生再依照着仿写,最后才是创造。其实,就人们学习语文和写文章的发展进程来看,完全离开摹拟是不可能的,孩子从婴儿时期就是不断地在摹拟中学习的,作文也是有一个“抄写仿写有所创造”的过程,宋代大诗人陆游说过“文章切忌参死句”(《赠应秀才》)的名言。但是,他回顾自己的创作过程时,也说过“我昔学诗未有得,残余未免从人乞”(《九月一日夜溪诗稿有感起笔作歌》),说明他在初学写作时,也曾经历过一个“从人乞”的摹拟阶段。只有在长期的历练中,逐渐感悟到“诗家三味”,才达到“天机云锦用在我,裁剪妙处非刀尺”(同上)的境界。可见讲读课文教学对学生的作文,特别是文体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教师在讲读记叙文时,要教学生明确认识这种文体:记叙文主要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具体的说,它是借助叙述、描写、抒情等手段记叙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及其发展过程,用以表现作者的思想,抒发作者感情的文章。如朱自清《背影》一文,作为一个从教者,应当教好并引导学生写好这篇优美的叙事散文,并可以借鉴这篇优美的散文对学生进行有益的作文指导。从叙事角度看,实现这种文体的真实性。在《背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真实”的父亲,以及“真实”的我:“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家庭的情境是真实的;“望父买橘”一段对父亲颓唐的背影的刻画是真实的。学会真实,是指导学生写作的一个起码要求。从叙事中把握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人要通过事来表现,叙事离不开写人的活动,而人物活动和事情经过又有它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有它的原因和结果,它们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反映事物的全貌。《背影》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更值得借鉴,就“车站送别”这一段父亲买橘时的“背影”的刻画:从语言、动作、外形、神态描绘的合理,形象鲜明。“攀、爬、探、缩”,“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蹒跚”,“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学完这些,父亲鲜活的伟大形象就浮现在我们面前。
讲读说明文时,就要让学生明确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说明文是种作者用来介绍事物,阐明事理的文章,它要求说明事物有合理的顺序,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给人予科学知识。在讲解课文时,一要明确说明文的布局顺序,如《苏州园林》一文,作者叶圣陶一开始就作了“游客”:苏州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必使每个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将这幅画的自然美、立体美、细节美、典雅美、色彩美,依次的展现出来,才用先总后分,先整体后局部的结构形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中间石拱桥》则是按照修建时间的先后选择了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几座石拱桥来表现我国建造石拱桥的辉煌成就。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顺序,懂得只有恰当地给作文安排一个合理的结构和合适的顺序,才能使作文达到言之有物,又言之有序。二在学习说明文时,一定要学会正确使用说明方法,讲解课文时,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方法: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等,用文中的例子逐一学习并掌握好说明方法的基本要素要求,使说明有条理。
讲授议论文要明确议论的特点是以理服人,用说理的方法,以简练、判断、推理等逻辑形成,直接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证明。学习《谈骨气》一文明确全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论证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中心论点。引用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释“骨气”的含义,接着举三个事例:“文天祥的故事”、“嗟来之食”、“闻一多怒对枪口,拍案而起”。论证有力,观点鲜明。学生学习这种文体以后,就较为形象地把握住这种文体的特点:议论的主导性、材料的论证性、结构的逻辑性、语言的概括性和观点的鲜明性。学生通过课堂这一阵地,学习了各类不同文体的精美范文从而能熟悉论文体裁,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可以模仿范文格式写作。比如,学生在学习了《白杨礼赞》《囚绿记》之后,就可以练一练笔,以梅、兰、竹、菊、松、蜡烛等物为题仿写,进一步巩固这些文体的特点。
精美的范文,是我们学习各种文体的典范课堂的讲授,帮助学生在范文中掌握各种文体的特点和基本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讲解范文,阅读范文,把握范文,把握文体,明确规范,才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写出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来。
二、加强文体训练,深化文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古人说:“文章以特别为先,精工次之;失其体制,虽浮声切响,抽黄对白,极其精工,不可谓之文也。”写作思维是一种文体性思维,人们对信息的整合往往表现为一种文体性处理,文体制约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作品意义的生成。作文教学要遵守文体,才能得以创新,不能因为“文体不限”而导致“深化文体”甚至”不要文体”写作,信马由缰,写成文体上非驴非马的“四不像”作文。大谈“淡化文体意识”就会对作文教学形成误导。文各有体,不可忽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切实引导学生把握文体特点,按照文体的基本要求进行作文。
作文教学中,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的训练是训练使用文体和文学作文的基础。要想写出来的文章合符一定的规范,就要从对主题、材料、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训练入手。首先,文体训练时,明确不同的文体,其主题的显示方法是不同的,材料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用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语言特点也各异。记叙文中,主题总是隐含在丰富生动的具体材料中,从文章内容自然流露出来,具有隐含性,文中记录的是事物的具象面,这种文体是采用以记叙描写为主抒情议论为辅的表达方式;语言生动、活泼形象。议论文中,以阐述道理为主题,具有确定性;材料必须超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表达方式的议论为主辅以叙述,语言严密、概括、鲜明。说明文中,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说明对象,主题明确,语言准确、客观、浅显;选用的材料符合科学原理,对事物的解释必须是客观的、冷静的,不带感情倾向的。三种文体特点不同,目的也不同,记叙文动人以情示人以范,议论文晓人以理导人以行;说明文授人以知教人以用。作文教学让学生要有清晰的“文体感”深化作文的文体意识。
作文教学中,文学类作文训练:即训练学生童话、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方面的文学。文学训练要以课本为依托。如,从诗中发展诗,把意象还原成生活本身,再揉进自己的立体感受,去解读作者浓缩的感情和思想,只要及时把心中的独特感受写下来就成了诗。例如,一位同学阅读《悯农》诗后忽有所感,写道:“想起粮食/我心情就全复杂/总有一种神圣/从心灵纵深处苏醒/在锄禾日当午的诗句里/站成黄土地的背景……/令我会激动不已/我意识到一颗颗粮食/是一句句结实的语言/在证明着一种命运/牙凿咀嚼的声音/……/父辈们滴湿禾下土的汗珠。”这首诗以《锄禾》为素材,写了自己对粮食独特认识。训练学生写童话小说、戏剧,也是同样之理,我们也能训练学生写童话,写小说和戏剧的作文能力。实际上,作文教学要重视文学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有意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这是对学生文学性的文体训练,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总之,作文教学无论是文章的训练,还是文学训练,都要加强文体训练,使写作遵循文体法则。
[关键词]体育生作文想象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80024
作文是语文之魂,语文高考备战中,作文更是重中之重。农村高中学校中,教师针对体育生的写作训练自然也是常抓不懈,两三年下来,学生一般都能写出四平八稳的作文。这些四平八稳的作文,不论是议论文抑或是记叙文,都有一个很大的硬伤――缺乏想象力。
想象力为何物?想象力就是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体育生的作文一般都没有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基本上只是对材料作俯首听命式的记录,难免显得单调、刻板。
这种现象背后的深层因素有很多,主要的有三点:一是体育生体育训练占据了大量时间,文化课的学习相对少;二是缺乏科学系统的想象力训练,每临写作文,都会按思维定式而行;三是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低。这时候,非常需要我们为师者的临门一拽,指点迷津。
指点迷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进行想象思维的训练。“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来都是灵活解决问题的最佳原则。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对于想象力的培养,我们摸索出了一些做法。
一、理念的构建
思想上的认识统一是一切工作的良好开端。好作文不是对生活依样画芦葫的记录,要有加工和创造。另外,一个人特别是中学生阅历是有限的,需借助想象的句段来丰富文字,务必使学生明白个中道理。同时,要针对高考作文阅卷的审美评分依据进行解读,强调想象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生活的感悟
艺术来源于生活。想象力有了现实生活土壤的培育,才能盛开美丽的花朵。
体育生有其不同于文化生的校内外生活,训练的艰辛,成长的烦恼,成功的喜悦,这些都可用写周记的形式记录感受。另外,体育生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熟悉体育赛事和体育明星。体育明星的奋斗史和生活琐事也可作感悟的素材,感悟他人的生活是一种智慧。生活感悟有了量的积累,才能提炼成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学识的积累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体育生术科训练繁重,要读破“万卷”之书不可能,需要教师有选择性地指导阅读,指定篇章,指定句段。比如指导阅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师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创造出来的这一奇幻神美的想象世界,领悟想象手法在写作中的妙用,并进行模仿学习。
除了向经典学习,还可指导学生阅读各省市高考优秀范文,在这些佳作中寻找想象句段,用心研究,尝试仿写。
四、细活的切入
高中阶段的作文训练,以议论文和记叙文为主。本文就此两种文体略谈一些做法。
1.议论文。体育生的议论文,看多了不免感觉枯燥无味,倘若要使其具有文采之美,有散文之抒情味,可尝试运用想象手法。
化抽象为具象,虚构意象植入干巴巴的说理。意象之库在哪里?在广阔无比的大自然中:山川草木、花鸟虫鱼、日月星辰、云霞风雨……如若不够用,再把目光转向人类的文明产物:亭台楼阁、灯火佛塔、妙手丹青、天籁乐音……只要练就了发现美的眼光,意象俯首可拾。请看高考范文成功的佳句:“即使自己是一枝娇艳美丽的牡丹,也应明白,一枝独放不是春天,春天应是万紫千红的世界。即使自己是一颗傲然挺立的孤松,也应明白,一株独秀不算英雄,成行成排的树木才是遮风挡沙的坚固长城。”本句论证的是“有双赢才能共辉煌”,作者虚拟了“牡丹”、“花”、“孤松”、“树木”、“长城”等意象来说理,可谓妙笔生花。
想象力的运用,能使说理展现别样的风貌。
2.记叙文。相对于议论文,记叙文更需要想象力。虚拟情节,虚拟细节,虚拟心理,虚拟梦境,等等,这些都是想象的细活,它们能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从而也使主题思想得到提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写作训练 方法初探
初中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少年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没有大小轻重之分,尤其处于作文提高阶段的中学生,他们不会根据中心思想选取相关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所以大多学生写起来思前不想后,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到哪里就到哪里,这就难免出现辞不达意、详略不当的毛病。因此,教师有必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肤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是一种个体行为,是一种心灵的倾诉。教师应当成为学生感情的激发者和反应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自发走向自觉,使写作成为精神上的享受。兴趣和爱好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原动力,学生一旦有了作文的浓厚兴趣和爱好,就能满腔热情地参加作文训练。教师引导和激发学生激情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的是在于不断激励,多从正面肯定和激发学生。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调查、访问、阅读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作文素材和生活源泉,激起他们以文章的形式表达内心感受的愿望。要善于发现和肯定学生点滴的进步,及时给学生以鼓励,树立佳作典型,经常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运用网络的多媒体功能向学生展示绚丽多姿的画面,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写作兴趣,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真实的生活空间里,得到更真切的感受。拓展课本资源,改编课本剧。阅读和写作具有协同关系,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过的阅读知识,对阅读资源加以整合、拓展,将会极大地焕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积极开展文学社团活动,鼓励和推荐学生习作的发表。从校园文学刊物到各级各类报刊杂志,都可以是学生展示自己文学功底的舞台。
二、教师要帮学生打好基础,适当提高
作文,与人类的日常生活关系日益密切,她在语文,乃至各门学科中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作文教学败不得。作文教学要求一味拔高,那是揠苗助长,得不偿失。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得从基础抓起。基础是什么?就是各种文体的写作。老师们可能已经发现了一个怪现象,到了初三高三,本应产生质的飞跃的学生作文却没有产生飞跃。可以说,话题作文就是为学生作文松绑,让学生在自由王国里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写出有文采、有个性、有思想、有深度的作文来。然而事与愿违,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成了四不象,教师苦无对策。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学生作文的基础打的不牢靠,在必然王国中还没走好,你就硬把他拽到自由王国里,他怎能自由,怎能生存?只好东拼西凑,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四不象了。我们在教学中不应该急于对学生进行话题作文训练,而要扎扎实实的练基本功。记叙文是基础的基础,教师要以此文的训练为主,让学生能熟练的运用记叙文所适用的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文最能锻炼、也最能体现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所以,记叙文练好了,作文便成功了一半。议论文是中学作文的另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虽然现在的教科书对议论文的训练不是太多,但是议论文能反映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各科知识的综合能力。所以成功的习作有不少就是议论文。其他诸如说明文等应用文体也要进行严格有序的训练。各种文体都训练到位了,就不可能出现四不象的话题作文。此外,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爱好写作。要想真正把学生作文教好,教师要擅长写作,要通晓各种文体。一个没有技术的师傅要想带出好徒弟,这是不可想象的。学生有了好的写作基础后,教师就可适当提高要求。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长,让其专攻一体,涉及文学创作,或微型小说,或散文,或美文,或杂文,或政论文,从而真正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师要强化课内课外作文训练,悉心指导学生作法技巧
针对当前中学生作业多,时间紧的具体情况,本人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即每学期除了写若干篇大作文外,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小作文、周记、甚至杂感、语丝上。课内作文自不必说了,我还非常重视鼓励学生到我们农村的乡间田头捕捉瞬间的灵感写成文章,不求篇幅,只求富有内涵和生活情趣。只要写得生动活泼,哪怕不成文不成章,只有三言两语也给予鼓励。这样做学生摆脱了“写作文”这个框框的束缚,能够轻装上阵、畅所欲言。许多文章虽短但却相当精美。妈妈的手、春雨、门前的鱼塘、听风等等都进作文天地。体裁也变得形式多样,经常就写作技巧和他们探究,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写作技能。
四、教师要注意说写结合,加强训练,提高作文指导效果
关键词:高考作文;写作能力;策略
近年来新课标下的高考作文都是新颖的材料作文,在作文的立意和选材时,都会针对不同角度和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认知能力。高考作文不仅能考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作文素材的积累,而且能够从智慧、情操、人格、审美、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对于考生本身来说具有较高的要求。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探究了关于高考作文的写作策略。
一、有计划性地为材料作文确立目标
要学会多角度地看待生活,体验人生情感,丰富生活经历,感悟社会、自然和人生。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目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独特的看法,针对目标要有科学理性、认真负责的态度。明确表达自己观点,充实作文内容,融会贯通思想情感,围绕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合理安排作文内容和结构。在作文的表达实践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在对作文选材上不要脱离材料作文的立意和要求。追求有创造性和有个性的表达,根据自身所擅长的和创作兴趣进行写作。在学习和生活中多积累作文素材,多感悟,多实践,做到笔随心动。写作中独特新颖的部分就是自身情感最好的表达。
二、有针对性地为材料作文开展训练
1.思考积累
教师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身边周围的事物、关注民生、关注个体和群体,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对于这些素材,学生要学会改变角度,整合运用,思考这些关注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以及含义。善于写作的人都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能够辨别生活中的是非,辩证地看待问题,并融入自身的情感,只有这种写作态度才能创造出丰富且有内涵的文章。
2.练习审题
多项组合类、评述论说类、寓言故事类、析思名言类的写作材料都要让学生有所涉及。教师在指导学生高考写作的时候,要训练学生审题的严谨性和认真性,引导学生揣摩材料作文含义,特别要重视要求学生在开始写作时不能脱离材料作文的立意,不能扩大或者缩小材料作文的内涵,在教师的日常指导工作中,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3.选择立意
对于考生来说,什么是最佳立意?最佳,指的就是考生在读完材料作文后,运用感悟最深的、掌握最多的、认识最深的素材积累而写出的文章。在这些前提下,新颖和独特才是要考虑的。
4.文体训练
文体训练多以议论文和散文为主,考生应该在练习过程中,弄清自己所擅长的文体进行练习,针对所选文体的语言要求、结构特点,选择自己的训练方向,让自己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自身的写作优势,创造出丰富有内涵的文章。同时,学生也应该根据考试对文体的严格要求,尝试其他文体的写作,这样可以从总体上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一般来说,议论文重点是如何挖掘更深的立意,如何丰富论证材料,如何避免“二段式”写作,这些都是议论文写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此外,记叙文写作相比较议论文来说更容易出彩,但是记叙文写作需要丰富的语言表达和对于故事事件的真情实感,在记叙文选材上,除非是故事情节具有感人性和独特性,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否则尽量别写。
5.联想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写作中需要重视的环节,新课标写作中应该是由两大理论组成的,一是理论,二是联想和想象。新课标中提出:“写作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在作文中,运用好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就能在高考众多作文中脱颖而出。如,在2012年的材料作文中,一个油漆工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却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事。根据这个材料作文,如果是一个对社会漠不关心的学生,很难写出让教师满意的文章。这既需要学生具有独特的思维,也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高考作文正是期望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心。
总之,学生要想提高高考作文写作水平,必须重视思维的培养,除了严谨审题、准确立意之外,还需要重视自身联想和想象能力的提高。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脚踏实地,积累作文素材,多体验生活,做好每一次高考作文训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使学生创造出丰富且独特的文章。
参考文献:
二十多年来,就这个问题,本人不间断地进行摸索,冀望能教给学生一点实实在在的能力,让他们写出的文章有棱有角,有一定的文体特点。初中作文的弹揭点拨教学,是本人作文教学的一项尝试。
弹、揭、点、拨,四个词都是近义词,都含有对问题的精要挑动、拨动、启发、指明,使其特点、要脉显露的意思。本人把“弹、揭、点、拨”串成一个短语,用作作文教学的一项尝试性方法,目的是就初中学生要掌握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大文体各自的写法问题,对节骨眼的一步,关键的一着,分别弹弹揭揭,点点拨拨,让学生明道悟理,茅塞顿开,“啊”然来神,挥毫成文。
针对面上学生作文的普遍性弊端,本人的作文教学从下列四个方面进行弹揭点拨。
一、宏观上的弹揭点拨
不同体裁文章靠不同的选材立意角度和谋篇布局方法、走笔行文方式等等,粗线条的体现了各自的文体特点。宏观上的弹揭点拨,就分别从这些方面入手作精要的叙说。与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对不同文体文章作阶段性着重编排同步,某一阶段某一文体可系列式的连开五、七个宏观性的弹揭点拨专题课,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像记叙文类的散文一项,就开了“透过景物揭示景物的深层意义”、“托物咏人散文的构思路子”、“借物点理散文的构思路子”、“写叙事散文应善于捕捉有典型意义的言语动作或场面”、“散文的‘行散’在于生发和联想”等五个课,每个课后面都有一个对应性的作文训练题目。宏观上的弹揭点拨,让学生明晰文章的体裁特点,心中有问题意识,笔下有文体经纬,篇中有问题胚模。
二、微观上的弹揭点拨
微观上的弹揭点拨是指对文章“部件”写法的具体导引。“部件”是文章的血肉。因此,弹揭点拨教学特别注重对文章“部件”的弹揭点拨。“记叙文文段的写法”、“说明文文段的写法”和“议论文文段的写法”等专题课,就是集中分析不同体裁文章“部件”的不同写法问题。对于“部件”的弹揭点拨,要力求准确、中肯,言简意赅,点到理彻,立竿见影。例如同属议论文的首段,题目中带“感”字的这种类型文和一事一议这种类型文首段的写法就有差别了。对前者首段的一般写法,本人作了这样的弹揭;“先概要地写你读了什么或观了什么,再阐明你读后或观后的什么感受;一是用叙述性语言,一是用议论性语言。”而对后者首段的一般写法,本人则这样点拨:“文章的首段摆出一张现象或是一种情况,一般是不正常的现象或情况。语言,是叙述性语言。这段文字是作为下文议论的依据。”微观上的弹揭点拨,实际是从细微处对不同体裁文章文段的不同写法作技术安排,让文章的具体“部件”体现文体特点。
三、直观性的弹揭点拨
物理课化学课在实验室里的直观教学,也适应于作文的弹揭点拨教学。对作文弹揭点拨教学直观性的弹揭点拨本人研究、实践了下列几种形式:一是名家范文、本人下水文和在教学生优秀习作剖析法形式。每讲一个专题课,得事先准备三两篇上述的对应性文章,通过解剖评析,使同学仿效有实体,生发有依据。二是不同问题专题课只是图示法形式。这种形式多用于不同文体文章框架结构的直观性弹揭点拨。三是体现文体特点要领的口诀歌形式。口诀带有文学形象,让同学在熟读口诀的同时,意想体现文体特点的形象。例如在“体现说明文文体特点的重要因素”这个专题课中,每个因素用两行诗点明,凑成这首口诀歌:“说明类属要辨明,实体事理先弄清;说明对象要明确,不能有声不见影;说明对象是形体,‘特征’二字是眼睛;说明方法有多种,量体裁衣看适应;说明顺序管文路,经纬分明文严谨;语言不求华丽句,平实之中见神韵。”直观性的弹揭点拨,内容贴实亲近,可望可即,学生易学易懂,举一反三有效,是从“文有定法”向“文无定法”飞跃的基础阶段。
四、实践性的弹揭点拨
在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同时,注重教师的参与意识。教师的参与,对大多数认真进行能力训练的同学来说,是一种精神激励!是实打实的弹揭点拨。例如在讲“说明文几种类型文的写作要领”这个主题时,学生对程序式事理说明文和内在关系式事理说明文的写法还模糊不清,本人根据妻子制作豆腐的“浸豆”、“磨豆”、“烧浆”、“虑浆”、“定浆”和“压浆”等工序,说明制作豆腐细致,严谨的科学性,给同学以启发;又布置了《用高压锅做饭》的同类文让同学实践,结果程序式事理说明文的写法要领大家掌握了。另外,本人又根据自然现象和物理现象,写出了内在关系式事理说明文《为什么屋檩会“流汗”,地板会“流泪”》给同学参考,再布置了同类文《单车内胎为什么夏季容易爆胎》给同学训练,这样,内在关系式事理说明文的写法要领大家也就掌握了。实践性的弹揭点拨,无论在树立教师的教学形象,激励同学的写文积极性,获取学生作文训练最佳效果等等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它的作用都无可置疑。
北京高考英语作文考题经过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基本趋于稳中求变的态势。“稳”表现为题材、分值及位置稳定,包括20分的“情景作文”(60个词)和15分的“开放作文”(50个词)。“变”体现为变中有序。我认为英语作文的试题变化是有规律和特点的,主要表现如下。
一为题材特点。英语作文题材广泛,以贴近现实生活为主,话题较多,反映了时代精神。涉及多种体裁,包括书信(申请信、求职信、交友信等)、日记、通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其中,书信、说明文和议论文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二为形式特点。图文结合已成近年高考英语作文的命题趋势,这种考题易入题且更有发挥空间。近几年,看图作文在高考书面表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自2002年以来,全国大部分高考试卷都是看图作文。这类题型形象、直观、内容具体,且在图的前面一般还有文字说明,因此考生一般都有话可写且不会走题。近年来,北京市“开放作文”就倾向于“就图论事”,和2004年的“续写型开放作文”有很大差异。情景作文仍沿用了看图说话的形式,略有变化的是以书信形式表达,增加了实用性;画面清晰,主题分明,有特色,易理解,内容源于学生家庭和学校生活,能有效激发学生情感,使他们“有感而发”,题目也更灵活、宽松,思维的自由度更大。
无论英语书面表达试题多么“花哨”。其实得分点仅体现在三个方面:表达准确,句子结构美观,行文逻辑连贯。因此,教师在平时进行英语作文教学时就要有意引导,勤于训练,注重积累,可以有针对性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第一,训练学生用高频单词准确表达思想。我的训练方案是:先给学生中文信息,要求学生用英文表达出来。如讲“北京很迷人”,若不知道“迷人”或“吸引人”用英文怎么说,可以绕开生词,换一种方式把这句话写出来,比如这么写“Beijing is so beautiful that many people come here.”你看,“so…that…”结构是初中学过的,这句话里的每个单词都很简单,而这个档次的句子,就足以使学生作文脱颖而出了!
第二,训练学生把短句拼成长句,并能够美化句子结构。我的训练方案是:在学生写的句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通过简单变换“化腐朽为神奇”,如学生写出“Nowadays parents expect their children to become a famous man in the future. They make them work and study all kinds of thing all the day.”这句英文后,我立即启发学生美化该句的结构,将其改成:“Nowadays parents expect their children to become a famous man in the future, so they make them work and study all kinds of thing all the day.”
第三,训练学生运用常用的几个连接词实现“行文连贯”。建立学生的“行文连贯”意识,让学生明白英语句子前后是有逻辑关系的,这种逻辑关系需要连接词来表现,这样才能满足试题“行文连贯”的要求。如“After it ate up the apple, the monkey jumped on to the fan. Then it jumped on to Wang Lin’s desk and opened it,but there was nothing inside.”一句中的after,then等连接词,能给作文增色不少。教师可通过类似句式进行训练。
高三英语写作教学中,只要始终贯彻以下写作基本要领,写作将不再是头痛的事,取得高分也就变得很自然了:“审题准,构思巧;列要点,防遗漏。写日记,同汉语;应用文体格式要牢记;看清图表细梳理;写人记事按顺序。完稿后查遗漏,书写工整又干净。”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105中学
一、作文教学缺乏系统的规划
长期以来,课堂作文训练缺少系统性的一以贯之的目标。翻看苏教版教材的作文训练要求,不难发现虽然每一单元都有相关的写作训练,但单元与单元之间,初中三年各册书之间,几乎没有整体性的衔接规律。每个年级要训练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每一个阶段要完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和计划,采取怎样的教学步骤等都是一笔糊涂账。
举个例子:八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的作文训练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写作内容”,但是到了第二单元突然又转向了以写简单的议论文为主题的作文训练,到第四单元又转向了“写人记事突出中心”的训练主题,到第五单元则变成了“从生活中提取有价值的写作材料”的训练内容。这种盲目的训练势必会导致教师临上作文课时随手拈几个题目或是拷贝一下教参上的“陈题”的状况出现。至于每次的训练重点是什么,要么凭教师的经验,随意点拨几句。要么“放羊”,让学生“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这种盲目教学导致学生的作文训练基本处于盲目无序的状态。
二、作文训练观念陈旧、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认为,作文是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会和体验,是生活在他们心目中烙下的独特印记。学生能否写好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但同时与学生的个人经历、个人修养、天资有很大关系。教师即便帮助他们去理解、体会,也难以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这种特殊的人生体验。在当今功利化的教育体制下,与其“浪费时间”在虚无的感觉上,还不如把时间花在其他可以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教学上。于是大部分教师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人为地割裂开来,在阅读方面大讲特讲,而用在作文教学上的时间甚至一个星期只用不到一个课时。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学生只能东拼西凑或是胡思乱想,丝毫达不到训练目的。
有些教师甚至把作文教学当成一种负担,认为完成每学期的作文数量或者多布置几篇作文达到一定的量、多练习就好了。然而实际上这导致了学生的作文水平长期处于自生自灭、原地踏步的状态,甚至于形成了作文教学的恶性循环。
还有一些教师则一心想把作文的全部技巧都教给学生,对学生现阶段的写作能力不管不顾,希望通过几堂课就让学生速成写作高手,写出十全十美的作文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例如,初一新学期,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要求学生从基本功练起,即书写规范,标点、格式正确,减少错别字,完整地记叙一件事,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真实感受等。若我们的第一次作文课便将审题、立意、选材、构思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学生还弄不明白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又怎么能写出符合教师要求的好文章呢?因此,这样的作文训练所带来的结果,只会是老师越来越不满学生所写的作文,而学生则越来越惧怕、厌烦写作文。
三、作文评改方法失当,收效甚微
作文评改方式通常有两种:负责任的教师从字斟句酌到构思立意无一不加以点评,眉批、旁注、总评满满当当;更有甚者,还亲手大段大段删改学生的习作,真可谓煞费苦心。岂不知学生拿到作文后,大多是注意一下分数就把作文放到一边了。他们也许并非敷衍,而是因为这些都是老师自己的思想,离他们有距离,让他们一时“难以下咽”。这种做法,教师辛苦,却事倍功半。
另一种是教师选择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互评互改。这种做法看似符合新课改理念,但深究一下,便会发现有不少弊端。一个班学生写作水准参差不齐,水平好的、悟性高的去评点自然能中规中矩,说出个一二三来,但这只是个例,毕竟班上大多数学生还是在学习提升阶段,他们自己也没弄清该着眼于哪些方面,所以只能是走马观花浏览一下同学的作文,再写上几句“不痛不痒”的话,根本评不出个所以然来,更谈不上有质的提升了。
面对作文教学现状,选择熟视无睹当然也能“混”下去,但笔者认为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多一些忧患意识,多一份担当。以下是笔者对于根据学段的不同逐步构建循序渐进的训练体系的一点探索与思考:
“揠苗助长”的故事众所周知,作文教学一同此理。作文教学首先要符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于不同学段的学生,作文教学的目标、能力等级、训练侧重点都应当进行合理的安排。
1.七年级作文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主,重点着眼于“写什么”,多引导学生观察积累,少强调技巧、思路等的限制。一开始教师可以进行一段时间的自由作文训练,适当提一些作文日常规范的要求,比如字体要工整等,而对内容则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可以采用自由作文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命题,自由写作,不加任何限制。等学生的兴趣高涨时,提出具体写作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目的的训练。还可以引进一定的竞争机制,通过评比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下学期,可适当指导学生鉴赏及修改同学的文章,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与修改能力,使学生作文初步规范化,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八年级作文教学应以“怎么写”为中心,重点做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对生活现象做深入的思考;规范写作,强化文体训练,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完整地叙事,能简明地阐述道理,准确有序地介绍事物特征。教师可采用创办班刊、手抄报、个人作品集等形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多角度观察,多角度地发挥想象或展开联想。此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通过一系列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能写出具体生动、主题鲜明的记叙文,写出的记叙文能选择较合适的切入点视角,从不同的层面去表现和升华主题。初步学习写议论文、说明文,初步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论点和抓住特征有序地展开说明。
3.九年级作文教学应以“怎么写更好”为重心。此时学生思想逐渐成熟,对事物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对自我写作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主要进行综合的作文思维训练,即要深化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训练。在记叙文训练中指导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学会灵活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和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以及对作文形式的创新运用。写说明文要学会借助描写、比喻、拟人化的方法使说明生动形象。写议论文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立论,运用不同的论证方式去证明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