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6 18:28: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产品创新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研发阶段,政府可以有多种方式从企业获取所需技术。完全偏袒竞争方式(如全支付拍卖)和不完全偏袒竞争方式(如图洛克竞赛)是两种常用的方式。政府应用完全偏袒竞争方式时,提供最高技术优势产品的企业能够保证获得政府的采购合同。政府应用不完全偏袒竞争方式时,提供最高技术优势产品的企业不能保证获得采购合同,但是获得采购合同的可能性最大。在企业投入技术研发之前,政府部门除了要决定具体的采购方式之外,还要确定公共支出的具体分配形式(是采用单奖励竞赛还是多奖励竞赛)。政府选择单奖励竞赛时,把所有的支出提供给竞赛中获胜的企业;选择多奖励竞赛时,会把租金分成多份,让竞赛中没获胜的企业也能获得一定的政府投入。这两种不同的租金分配方式对参与企业的研发投入会产生不同的激励效果,进而也影响了政府实际获得的福利剩余情况。因此,政府部门该如何选择最优的采购方式以及该如何确定租金分配形式,给企业提供足够的激励,就成为了政府必须首先解决的现实问题。政府在选择最优采购方式以及确定租金分配形式时,要考虑如下的一些因素。首先是参与企业的数量以及具备的研发实力,一般来说,参与企业的数量越多,研发实力差别越小,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激烈,政府越有可能获得较高的福利剩余。其次,政府还要考虑到实际技术采购过程中,能否充分了解企业提品技术信息的问题,一般来讲,政府部门作为采购者想要完全了解企业提供的产品技术信息是不可能的。以上因素对政府选择采购方式以及确定租金分配形式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先会建立模型分析不同竞争方式下企业的研发投入情况,然后,讨论政府通过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获取技术的实际效果。研究过程中,假定政府部门能够通过有效的“公共选择”机制来揭示居民的公共偏好,即了解居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信息,但是对投标企业产品技术优势了解得不完全。在创新竞赛中,参与企业包括一个高研发能力的企业1以及两个具备相对较低研发能力的企业2和企业3,企业2和企业3研发能力相当,各企业之间研发能力信息完全。具体过程如下描述:在第一阶段,政府部门根据居民实际需求确定租金额度以及租金分配方式;进入第二阶段,企业对租金价值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投入研发,提出产品的解决方案,假定参与企业之间信息完全,即了解彼此对租金价值评价的结果;进入第三阶段,政府部门评价企业提供的技术,采用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方式获取所需技术。
2政府租金分配与企业的均衡策略
本文将讨论四种不同的租金分配情况下投标企业的均衡策略问题。根据前文,企业2和企业3研发能力相当,企业1与企业2、企业3相比具有较高的研发能力,假定企业2和企业3存在对称均衡解,三个企业之间信息完全,即能够获得其他企业研发能力的信息。
2.1情形1: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单奖励竞赛此种情形下,提供最高技术优势的企业获得租金的可能性为1。
2.2情形2: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多奖励竞赛同样在完全偏袒竞争条件下,政府部门还可以将同等额度的租金一分为二,使提供最高技术优势产品的企业获得较多的租金,剩下的两个企业中提供较高技术优势产品的企业获得较少的奖励。政府设立两份租金的条件下,投标企业提品的技术优势如图1所示(令v=20)。α值越大意味着企业1的研发能力比企业2和企业3越高。保持λ值不变,α增加时意味着企业2和企业3获得最大份额租金的可能性降低,因此企业2和企业3愿意提品技术优势会较低。当α=1时,三个企业研发能力相当,为了赢得最高租金所提品的技术优势也相同;当α较高时,λ值越小意味着第二租金价值越大,因此企业2和企业3均会增加努力程度以提高获得第二租金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迫使企业1提供更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以保证自己可以获得最高租金。
2.3情形3:不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单奖励竞赛政府部门采用不完全偏袒竞争方式激励参与企业,在设立一份租金的情况下,各个企业获得租金的可能性为。
2.4情形4:不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多奖励竞赛同样是采用不完全偏袒竞赛形式,若政府部门决定将同等额度的租金一分为二,把λ(0.5<λ<1)份额的租金作为最高额度奖励,1-λ份额的租金作为第二高额度奖励。应用不完全偏袒竞争条件下多奖励竞赛方式时,企业提品技术优势如图2所示(令v=20)。保持λ值不变,α增加时意味着企业2和企业3获得最大份额租金的可能性降低,因此企业2和企业3愿意提品技术优势会较低。当α较低时,企业1为了提高获得最大租金的可能性,必然要付出更多努力提供更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当α较高时,随着λ减少,第二租金价值增加,企业1必然会提供更具有技术优势的产品以提高自己获得第二租金的可能性,企业2和企业3为了同企业1竞争也必然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3政府技术获取效果
假定政府采用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方式获取所需技术。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指的是采购者会参考以往的合作关系以及投标企业的专业经验等因素,不对最低竞标价格的企业做任何承诺,而是根据产品的技术特点、企业信誉等因素制定一系列的评分规则,分别对各个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进行测评,根据评分结果自主决定采购合同归属[14]。Engelbre-cht-Wiggans等通过实验证明了当投标者数量较多时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能为采购者带来较大的期望剩余,因此,本文也借助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来描述政府采购过程。根据前面的假设,企业1研发能力较高,企业2和企业3研发能力相当且研发能力较低,政府采用买方决定的逆向拍卖方式采购所需的技术,比较图3~图6,得到如下结论。结论1:如果政府决定采用多奖励竞赛,当企业1的研发能力远大于其他企业(α较大时),同时最大租金价值所占比重较大时(λ较高时),不完全偏袒竞争方式可以使政府获得较高效用;当企业1研发能力与企业2和企业3相比占优的程度较低(α较小时),同时第二租金价值所占比重增大时(λ较低时),完全偏袒竞争方式可以使政府在技术采购阶段获得较高的效用(见图3)。结论2:如果政府决定采用单奖励竞赛,当企业1的研发能力远大于企业2和企业3时(α较大时),不完全偏袒竞争可以为政府带来较高的效用;当企业1的研发能力超过企业2和企业3的程度不高时(α较小时),完全偏袒竞争可以为政府带来较高的效用(见图4)。结论3:若政府已经决定采用完全偏袒竞争,与单奖励竞赛相比,第二租金的引入将会使政府在最终技术采购阶段获得较高期望效用。同时,随着λ值的减少,第二租金给采购者带来的效用会逐渐增加(见图5)。结论4:若政府决定采用不完全偏袒竞争方式,只设立单个租金方式将会使政府部门在技术采购阶段获得较高期望效用。同时,随着λ值的减少,第二租金的引入给采购者带来的效用会逐渐减少(图6所示)。结论5:在技术采购阶段,政府获取的期望效用随着企业1与企业2和企业3研发能力差异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当企业1的研发能力超过企业2和企业3的程度不高时(α较小时),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多奖励竞赛能为政府带来最高的福利剩余;当企业1的研发能力远大于企业2和企业3时(α较大时),不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单奖励竞赛能使政府获得最大福利剩余。
4研究启示
(1)与企业技术创新不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研发阶段,影响企业研发努力的关键因素是政府部门制定的科技投入政策。首先,政府部门可以选择参与企业的数量,即使市场上存在多家具备一定研发实力的企业,政府也可以仅仅选择两到三家企业,把有限的科技投入提供给研发能力较高的两三家企业,鼓励其参与公共产品技术创新,带动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政府部门可以决定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在提供较大市场需求的情况下,企业也会更愿意投入技术研发,提供技术优势更高的产品。(2)政府选择采购方式的过程中,除了以上讨论的竞赛方式之外,政府部门还可以选择招标拍卖方式、竞价谈判方式或者是直接委托企业研发的方式获取所需技术。此时,政府制定采购政策要考虑到参与企业数量、研发实力、企业间可能发生的技术溢出效果,以及可能发生的技术研发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政府部门通过技术采购,鼓励企业积极研发,参与公共产品的技术创新,一般来讲,在不同的行业要使用不同的采购政策。如本文所述,如果行业中存在三个能力有差别的企业,当高能力企业的研发实力稍微高于另外两个企业时,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多奖励竞赛能为政府带来较高的福利剩余;当高能力企业的研发实力远远超过另外两个企业时,不完全偏袒条件下的单奖励竞赛能使政府获得较高福利剩余。(3)公共产品技术创新的研发主体是公共科研机构以及各类型的企业。政府鼓励企业参与公共产品的技术创新,在研发过程中与公共科研机构进行竞争,有利于提升企业技术研发的积极性。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与公共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企业可以在研发过程中从公共科研机构吸收利用新技术,这对推动新技术扩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政府在财政资金安排下进行公共产品技术创新活动,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可以明显降低企业创新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使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又提升了自身的研发实力。
5结语
2011年10月19日和2011年10月26日,2011年有限元与多物理场技术研讨会暨COMSOL第6届中国区用户年会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召开.会议由中仿科技公司和COMSOL公司联合主办,得到微软、惠普、北京科卓等公司的大力支持.会议以“多物理场耦合计算仿真”为主题,吸引400多位从事仿真技术的同行出席. 会上,中仿科技公司介绍COMSOL Multiphysics V4.2版本的最新功能.在本次升级版本中,除了已有模块的功能增强外,还增加电镀模块、微流模块、岩土力学模块和多孔介质流模块等.大会还首次设立优秀团队奖、创新奖、年度成果奖、最具影响力论文奖、优秀博士论文奖和优秀论文奖等奖项.
中国CAE软件自主研发―引领工程创新论坛在大连召开
推进自主CAE软件研发,以自主CAE软件引领创新设计
2011年10月13日,中国 CAE 软件自主研发―引领工程创新论坛在大连召开.会议由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有限公司总裁张群博士发起,由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力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旨在推进我国自主CAE软件研发,以自主CAE软件引领创新设计.辽宁省和大连市的相关领导,大连金网格科技有限公司、元计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自主CAE软件公司,北汽汽车工程研究院、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设计研究院、一汽技术中心、东风汽车技术中心、沈阳华晨汽车、哈尔滨锅炉厂、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东北大学等40多家单位,以及《计算机辅助工程》、2085网媒、大连电视台、《大连日报》和《半岛晨报》等多家媒体受邀参会.
大连力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吴志刚董事长首先致欢迎辞.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服务处吕南处长和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郭长明副主任在随后的致辞中指出:辽宁省和大连市高度重视包括CAE软件在内的工业应用软件产业的发展,今后将创造更好的环境,大力支持CAE软件产业的发展.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岳中第、北汽汽车工程研究院CAE及整车性能部部长徐仰汇、大连理工大学CAD/CAE中心主任关振群、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设计研究院李春亭等20多位专家就CAE软件的自主研发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作了报告.会议共评出“最佳自主创新商业CAE软件奖”“最佳高校CAE研发成果奖”“最佳自主品牌CAE软件工程实践案例奖”“最佳产、学、研合作奖”和“最佳CAE技术实践奖”等5个奖项,分别被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研发团队、元计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力软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设计研究院李春亭摘取.
岳中第研究员徐仰汇博士在10月13日晚由张群博士主持的圆桌论坛上,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大连力软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唐春安董事长、元计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谷元亭副总经理、东风汽车陈赣副总工程师、北汽汽车工程研究院CAE部徐仰汇部长、东北大学王成恩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宗智教授和北京超算科技有限公司钱华山博士等,从市场运作和工程应用的角度研讨我国自主研发CAE软件具体对策.
参会嘉宾讨论现场教授(左)和张群博士我国CAE软件的形成和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早且有一定规模,效果和市场反应都不错,但面对近年来国外CAE软件的冲击,其发展举步维艰.在这种十分不利的环境下,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创办了大连金网格科技有限公司,努力探索自主CAE软件研发及其市场化的道路.他在圆桌论坛上总结道:在现有的环境下,应该做最擅长事情,打造出性价比有优势的产品;应采取最合理的商业模式,如OEM,充分利用国际销售资源和平台.据悉,金网格公司的冲压件成形分析软件KMAS已在国外售出200多个许可,成为我国自主CAE软件研发企业的榜样,也为其他自主CAE软件的商业化模式提供借鉴.
当被问及为何花这么大的精力主办此次论坛,甚至还邀请自己的竞争对手来参会的原因时,张群博士回答道:“中国自主研发CAE软件的企业非常弱小,影响力很低,应该团结合作、共享资源,建立一个精诚合作的联盟,共同促进我国CAE软件产业的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工业创新;这正是我回国创业的目的,做好中国CAE软件自主研发不仅仅是我一家企业的事情.”
陈赣博士、徐仰汇博士和曹正林博士等则从工程技术应用的角度向自主CAE软件公司提出建议:虽然目前各大汽车主机厂研发部门采用的CAE软件几乎全部来自国外,但只要有新的、好的CAE软件出现,特别是自主CAE软件,各大主机厂都愿意尝试;自主CAE软件研发企业要将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目前将国外软件不成熟的领域尽快攻关下来,占领市场先机……
近年来,国内相继举办以CAE软件自主研发为主题的相关会议,如2006年举办的以CAE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为主题的中科院技术论坛第23次学术报告会议、2008年举办的以发展CAE软件产业战略对策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以及2011年《计算机辅助工程》主办的计算机辅助工程及其理论研讨会等.在这些会议上,参会专家们就CAE软件产业、具体的软件研发问题以及工程应用等进行过不少探讨和研究.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我国已经涌现出一批自主CAE软件公司,一些高校的科研团队也在尝试将已有的研究成果商业化,相信经过多方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国自主CAE产业将蓬勃发展.
关键词:高职毕业设计;问题;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1-0047-02
一、研究背景
1.问题的提出
高职教育不再是职业教育的模具,而是学生职业能力与生涯发展的平台,这个平台最终承载的是社会、学校、企业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实践改革的直接载体。但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毕业设计的教学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毕业设计的质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如何提高毕业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已成为高职院校目前亟须解决的课题。
2.目的与愿景
我们基于对苏州经贸学院毕业设计现状的研究,针对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反映出的当前高职毕业设计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寻找优化高职毕业设计的路径,完善高职毕业设计创新体系,拓宽高职毕业设计的理论视野,加深对高职毕业设计本质性和规律性的认识,使高职毕业设计走向成熟,走向丰富,这就是我们研究该问题的目的。
二、高职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本次调查以苏州经贸学院5个专业的毕业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调查对象400名,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378份,有效率98.6%。此外,还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为本研究的问卷调查、讨论分析提供理论参考。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我们发现目前毕业设计的各环节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表现如下:
1.毕业设计参与主体的主观认识不够明确
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是此次问卷调查的重点之一。 调查显示,有54%的毕业生认为,毕业论文写作是必要的,但是接近 35%的毕业生认为高职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不必要的或无所谓的。这种现象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未能做到让所有学生都对毕业论文的写作的意义有明确认识。有30%的毕业生能够做到始终主动与指导老师联系;有52%的教师认为,自己指导的学生对论文写作的态度不够认真;有28%的教师能主动与学生联系并给予指导。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发现,指导老师和学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都缺乏主动性(见下图)。
2.对毕业设计工作规范的执行力度不够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65%的论文题目是由教师确定的,学生缺乏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从网上拷贝粘贴,弄虚作假,论文质量难以保证;有10%的论文题目是由师生共同协商确定的,并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选择题目,这样既有利于发挥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防止论文内容空洞无物。因此,如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比例,是我们研究的聚焦点。同时,调查显示,有76%的学生写完论文初稿所花的时间居然不到一个月,更有12%的学生只用了10~20天就完成了论文初稿,时间太短,论文很难有好的质量。
3.毕业设计操作过程中的实践和创新精神不够
在论文资料搜集方面,有78%的学生倾向于在网上搜查材料,有18%的学生会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只有6%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论题到相关企业或实习单位进行调查采访获取一手资料。这一现状导致论文严重脱离实际,内容空洞无物。有78%的教师认为,自己指导的学生对资料的把握不是很得当,更有82%的教师认为,学生论文的抄袭痕迹比较明显。
三、实现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有机融合的路径和措施
1.基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程序重组
高职毕业设计应淡化学术性,突出实际应用性。因此毕业设计的流程应根据顶岗实习的平台进行相应的重组(见下图)。
毕业设计流程图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经过实践与理论的碰撞和磨合,所选的题目和范畴可以是相应的企业设计、生产和检验的实际问题,还可以是企业技术人员正在研究的技术关键问题,这样的选题与学生专业方向的相关性也会很好。基于顶岗实习平台毕业设计流程的重组,改善了以往的毕业设计中出现的与所学专业的相关性较差、与企业发展和建设脱节、选题的盲目性及创新能力不足和现实意义不明显等问题。
2.基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机制创新
(1)毕业设计选题形式创新
产业的发展使得会计学科边缘模糊,与其他工商类学科在工作设计和流程中实现交互,从“设计—生产—销售—反馈—实施”的作业流程中都呈现出会计学科与其他专业的交融。由于学生实践岗位的轮换和多维性增强,基于顶岗实习平台的教学方式开展毕业设计,可变“集中”为“分散”,师资由单一变多元。学生在企业专业人员的辅导下选题,所选题目均为企业实际生产所需要的项目,应用性很强,符合学生所学专业方向,并可呈现选题范畴和形式的多样化。根据顶岗实习的情况,毕业设计的选题形式可分为行业调查报告、企业财务案例分析、项目调研计划书、财务分析报告、产品定价设计书、成本分析策划和工作流程的改进等等。
(2)毕业设计评价机制创新
美国营销学家A?帕拉苏拉曼(A?Parasuraman)提出,只有顾客或用户才能评价服务质量。在以“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方针指导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是要为区域经济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用人单位是高职院校服务的对象。基于顶岗实习平台的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是动态的,教学过程也是动态的,抓住动态中不变的东西才能确定评价的框架。因此,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毕业设计教学只有满足教学设计的需求以及用人单位显性和隐性的要求,才能评定为好的质量。顶岗实习平台的毕业设计的教学评价,也应围绕价值取向明确质量标准,依据质量标准找出评价的切入点或抓手,然后制定具体细则,进行客观的评价。这一质量标准通常用质量差距来描述,即感受大于期望值为优质服务,等于期望值为满足服务,小于期望值为不可接受的服务。
3.基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三方协作
基于顶岗实习平台的毕业设计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运行应由校、企、生三方共同实现。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实施毕业设计。一方面,学生在企业一线进行会计及会计相关流程的运作实践,经过实践与理论的碰撞和磨合,学生从中发现兴趣所在,并作为选题,实现所学和专业的零距离结合。另一方面,在设备、技术等方面也做到了资源互补,大大缓解了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和技术不能即时更新的问题。
校内专职教师在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同时也能了解企业,也能在企业中得到锻炼。如指导老师在企业中通过实践详细了解企业的操作流程、技术难题和实践前沿等,为自己的科研开发和实践教学开拓思路。
企业一线专业人员由于处于操作和技术一线,对于实践操作的把握较为精准,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可以整理工作思路,搞技术革新和财务管理,同时也可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培养未来的新生力量,为企业输入新鲜血液。
顶岗实习平台的资源互补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资源互补,而且也是精神、文化和制度层面的资源互补。因此,学生毕业设计的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差异补短、共同提高都很有好处的,对于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文化融合、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意义深远。
4.基于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有效沟通
网络是顶岗实习期间的主要交流方式,搭建一个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管理的平台,对指导教师、带教老师和学生分别授予权限,可进行有关毕业文件的上传、下载、论坛的交流与过程的指导。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校指导教师、企业带教老师可通过该平台实现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信息,也可将信息发送到预先设置的学生手机上,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到毕业设计的相关信息。系统可定期向学生发送提示信息,提醒学生回复顶岗实习中毕业设计的情况,学生也可以通过手机回复短信,还可编辑短信发送到平台进行咨询或留言。根据系统设定,系统可以自动分析出某个时段某个班级( 或系或专业) 学生回复信息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关图表,便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实时进程。通过这一平台,学校可以与学生之间建立起广泛和及时的联系,学生和教师只须在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互动,以实现毕业设计事前和事中的有效沟通和控制。
基于企业顶岗实习平台的毕业设计是深化产学研多渠道、多层次教学的途径,无论从形式和实质上都积极地引导和推动了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改变了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被动情况,改变了校内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指导中的固有模式,改变了企业专业人员对高职教育的固有思路,有利于挖掘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在顶岗实习平台的潜能与隐形价值。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李熠,魏琳琳. 基于顶岗实习的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的思考[J]. 轻工科技,2012(3).
[3]A?帕拉苏拉曼(A.Parasuraman),等. 中国市场调研[M].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
供材作文的主要特点,是给学生提供审题、构思和发表议论的依据。学生依据所供的“原材料”,比较只面对一个议论的标题而言,容易调动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形象”,自然地产生联想,打开思路。这些具体、形象的材料,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必然地要“过渡”到对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概括等抽象逻辑思维活动。因为是供材作文,必须符合材料的要求;又因为是写议论文,必须按议论文的要求去审题、选材、组材和表达。
实践证明:教学供材作文,指导学生根据所供材料,提炼出自己有所认识并且能够论证清楚的一个论点,是学生通过习作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和议论表达能力的前提。怎样根据所供材料,提炼出一个论点,有一个思维导向的问题。
按照提炼论点的思维方向分类,大体上有以下四种导向形式:
一、顺向思维
“原材料”是正面褒扬的实例,而且作文命题是正面判断句式或短语。这样的供材作文,学生阅读“原材料”后的思维特征,大部分是调动自己感觉、知觉的同类材料,去论证标题确定的论点:一般很难提炼出一个既切合题旨,又有新意的论点。在“导向”教学中,可以循着“原材料”的直接指向,指导学生作顺向思维,使学生自然地说出相似的材料和自己的看法。他们这样说,不会感到困难。譬如写供材作文《愿做造桥人》,他们能读懂提供的材料:茅以升从小立志为祖国“造出长久不倒的坚固大桥”,经几十年奋斗,终成著名桥梁专家。他们也会从此例联想到茅以升成才后的事迹(如造南京长江大桥),联想到类似名人成才创业的事迹。教师针对学生“顺向思维”表达的看法,引导他们提炼出一个符合他们认识实际的论点,就不是困难的事了。有同学可在“顺向思维”的过程中,提炼出不同一般的见解:我愿人际和谐,做一个架设友谊之桥的人。“我学茅以升、更学上海造桥人。”大多能扣住“愿”、“做”两字进行论述,传输出较活泼的时代气息。
二、反向思维
供材作文的“原材料”如果是反面事例,或者是对所供材料以问句形式命题的,学生的思维如果是“顺向”的,往往是追究“反例”的根源,或者一味地对“原材料”质疑,而容易因阅历和认识的局限性,可能作出片面的偏激的结论。那么,一般的同学就会提出一个带片面性的甚至是不太正确的论点。这类供材作文,教师应首先做好提炼论点的导向工作。我认为,主要应抓住两点:一是引导学生对论题作正确的分析,提高思想认识;二是结合“原材料”进行“逆向思维”的指导。去年在大力宣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的观点时,同时也披露了一些忽视科技工作的现象。《解放日报》曾登过一则消息:某乡镇企业由于产品不对路,没有经费研制新产品,科技人员不得不改行。最后提出一个问题:“靠科技振兴经济难道只是一句空话?”老师就以这一问句作题,出了一个供材作文题目,在指导教学中,首先抓住题中“科技振兴经济”这个短语,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政治经济学常识,联系中外有关的实例,分析“科技”与“经济”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再进一步认识科技对发展经济的关键作用。然后,用这些认识去分析“原材料”,就把学生“追根”和“质疑”,从反面“逆向”地引导到“如何解决这一类问题”上,对文题中“只是一句空话吗?”作出正面的、积极的回答。经过“逆向思维”,学生大多能提炼出较正确较切实的论点,如“发展科技要有长远目标,振兴经济才不是一句空话”、“靠科技振兴经济,必须因时、因地制宜”、“科技人才对路,经济发展才能对路”等。
三、双向思维
供材作文中,有很多含蓄显示论点的客观性命题,如《谈谈“择善而从”》、《议“东施第二次仿效西施”》、《学然后知不足》、《徐洪刚的生命价值》这是倾向于褒扬的;《说“生日热”》、《漫话“自卑没有出路”》、《东坡错改诗》是倾向于批评的;《“我要学”与“要我学”》、《从课内到课外》、《“爱”的利弊》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在指导他们阅读、分析“原材料”时,注重从相反或相对的两个起点进行“双向”思维的导向教学,对他们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帮助。同时为他们提炼出一个自己能把握的论点创造了条件。对此类供材作文的“双向”思维导向,既要达到帮助学生由“原材料”提炼出正确论点的目的,又不要束缚学生的思想而有利于他们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打开思路。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对“原材料”的分析,要以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依据,以便做到“思维导向”的有的放矢:(二)由正而反或由反而正,从一方面到另一方面的“双向思维”引导,必须以原作文命题的倾向为重点,即使是“从比较中见褒贬”的命题,也不可平均用力,而须有侧重点:(三)要允许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双向思维”过程中,提炼出反映论题的新颖论点,但对其因个人体会局限而表述片面的文句,必须作引导,再加提炼,直至表述的论点理正句顺为止。抓住这三点,通过一两个学生的典型指导,对其他学生依据“原材料”,结合本人实际,提炼出切合题意的论点。
四、多向思维
所谓“多向思维”,实质上是指使思考中信息朝多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以引出更多的新信息的发散性思维。不过,在供材作文的指导中,由于受到“原材料”和作文命题的限制,是不可能“任其自然”的。进行“多向思维”导向的供材作文指导,也要针对“原材料”与“命题”的特点来选定。这类供材作文,多数在“材”和“题”上就不拘泥于一个指向,不局限于一个既定的理解,给学生留有可作出切题的多种解答,可作求异创新论述的余地。
有这样一道作文题就只提供一幅漫画(见下图),要求学生“先仔细观察漫画、理解画中寓意,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根据个人认识,写出一个看法(论点)并具体地写出理由(论据),自拟作文题,写300字左右即可。”
死里逃生
(附图{图})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5-0181-02
党的十以来,同志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而且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化学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化学工业包括炼油、冶金、能源、石化、医药、塑料、化纤、橡胶、涂料等众多工业,其发展速度和规模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化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特别是具有很强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培养大量化工类科技创新人才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任务。
一、化工类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研究化学工业及其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物质组成和物质性状变化的一般规律,以及相关工艺与装备设计、操作及其优化等关键技术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它以化学、物理、数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基础理论为基本知识体系,以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等为研究方法,通过工程应用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各领域,尤其是资源加工、原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生产等。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化学工程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提高化工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加强化工类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人类进行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产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要想提高化工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做的就是增强其创新意识。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研究生教育一定要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尊重科W、大胆创新的思想影响学生,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异想天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二)改革化工类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
化学工业是属于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涉及化学、物理、数学、机械、电子等多门学科。化工类研究生要掌握如此庞大的知识体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对研究生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比如过去一般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被动。改革后的研究生教学,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先对书本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再由学生讲述、教师听讲并提问,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可以采用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将书本里的主要理论观点、疑难问题、有争议的学术问题、学术前沿提出来,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查阅其他文献资料,独立钻研或和同学进行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欲望。
教师在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组织研究生到生产现场,利用工厂的机器设备进行实践教学,以研究生的独立操作和学习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结合工厂生产中的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工产品品种繁多,原料来源多种多样,工艺流程也各不相同,而且每种产品的生产都有可能涉及不同的技术。为了克服现场生产条件的局限性,教师还可将现场教学与计算机模拟仿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将模拟结果与生产实际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注重化工类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化工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创新思想也只有通过实践才会具有实际意义,因此必须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现场指导,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研究生主动观察,通过提问引导研究生积极思考,开展互动式的教学实践。[1]教师要让研究生在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有意识地培养研究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研究生提升创新能力打好基础。
在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导师应让研究生积极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开展科研实践。为了激发研究生的研究热情,导师可以让研究生独立负责部分课题研究内容的设计与实验,并且注意关注学生的研究进展与及时加以点拨。在科研实践中,导师要充分挖掘研究生的想象力,鼓励研究生提出新的理论观点,肯定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要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首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新意味着标新立异,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与张扬。导师要充分尊重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思想,让学生大胆地设想、实践, 并在实际科研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实验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导师要给学生多一些肯定,鼓励他们敢于挑战,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导师只有充分尊重研究生的创新精神,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创新能力。
其次要为研究生创造合适的交流平台。给研究生创造学术交流的条件,鼓励他们多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多听学术讲座,使他们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通过与不同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交流,研究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更新的科研领域,这不仅能开阔研究生的视野,活跃其思维,激发其求知和创新欲望,还能培养其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对其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2]
再次要尽早让研究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调动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的主动性,使其不被动学习,不过分依赖老师,并通过对实验设备的自由操作、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及时地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上,导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导师要以论文是否有创新作为评价选题价值的基本出发点,结合社会实际的需要,让研究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文题目,并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进行创造性思考,从而让学生通过自由、创新的选题,将创新思维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始终。[3]
(五)提高化工类研究生导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
导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导师具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专业技术和强烈的创新意R。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导师要加大知识的储备量,加快知识的更新,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掌握学科最新的技术、方法和工艺,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4]名师出高徒,导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有可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当然,导师在授之以鱼的同时更要注重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自身要敢于创新。一方面,导师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导师应对学生研究方案的创新性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导师掌握本课题最新的研究动态,也要求导师自身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有很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导师,肯定会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创新,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也会认真对待或给予解答或引导学生去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提出的新观点也会尊重,还有可能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结束语
化学工业将随着分子设计、催化、激光和化学仿生等方面的重大技术突破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既是化工类研究生的重要机遇,也使他们面临严峻的挑战。高校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基地,任重而道远。化工类院校只有增强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为研究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并不断提高研究生导师的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才有可能有效提高化工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化工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晓桂,高波.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与策略[J].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2010(4):70-73.
[2] 刘同娟,马向国.面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50-151.
关键词:社科学报;期刊品牌;选题;策划;学术定位
作为学术期刊之一的社科学报。由于其特殊的属性和任务,不同程度存在着发行量小、缺乏读者、内容重复、可读性差等问题,即目前社科学报界所称的“同质化”现象。这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于统一,无法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在客观条件欠佳的情况下,步履艰难,生存与发展受到严峻挑战。如何调整战略、拓宽思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挖掘其深层次中潜在的个性特征,赢得众多的读者,办出特色。创出品牌,无疑成为社科学报同仁们,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当务之急。社科学报要塑造好自己刊物的风格且独具个性特色,笔者认为需从选题与策划方面进行探索,以形成其期刊品牌。
社科学报的期刊品牌的界定
什么是期刊品牌?国内外都有很多的说法。有人认为,期刊品牌就是指期刊媒体里面那些由内在的丰富底蕴与外在的完美风采结合而成的高智力产品。只有这样的期刊产品,才能成为读者精神的伴侣、心灵的恩物。
对社科学报而言,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高校社科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刊登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的、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它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科学科研成果,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所以,笔者认为,社科学报的期刊品牌是指以社会效益为中心,能够全面展示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水平,引领时代学术前沿能力的,被学术界所公认的著名期刊。如教育部“名刊工程”是以社科学报品牌建设为核心,以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目的的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其推行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各学报的导向意义极其深远;其影响和作用已日益彰显。笔者试从选题和策划方面,来谈谈社科学报的期刊品牌建设。
通过选题构建学术个性,形成特色品牌
我国著名编辑学家邹韬奋说过:“没有个性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从内容到形式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个性就是期刊的整体风格,是期刊成熟的重要标志,因而也应该是社科学报编辑孜孜追求的目标。
一、选题是期刊品牌建设的基础
社科学报品牌建设的基础在于选题,而选题的出发点在于明确它的读者、作者处于什么样的学术文化层次。要依赖于所在高校的特点及发展,扎根于地方或行业的沃土,学术与应用兼容,侧重于应用性,选准在学术领域中的最佳位置。选题的目标需要明确:一是充分发挥各校优势,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社会主义小康目标的实现,发挥正确舆论导向作用;二是以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对当地的相关行业给予科学指导,解决经济转型中遇到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三是为本校的科研和教学服务;四是主动肩负起普及市场经济的科学、法律知识的重任,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二、选题创新应紧扣办刊宗旨
社科学报品牌建设的前提是有确定的办刊宗旨。社科学报要办出学术个性,其选题必须紧扣一个明确的、富有个性特色的宗旨。一般地说,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是传播理论、繁荣学术,其特色首先表现在学术性上。这就要求选题的观点要新、理论要深、学术价值要高。选题的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构成了社科学报学术性最主要的方面,只有具备了这四点,才有深刻的学术氛围,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是要站在学科前沿,抢先反映这一学科的全球最新理论、最新成就和最新学术动态。探索是创新前提,只有大胆探索未知领域,才能使学术研究具有创新性、超前性和引领性。为此,社科学报要转变思想观念,以全新的面貌和运作方式面对市场,一是在特色办刊上,另辟蹊径,以新的视角去研究问题,不断推出新成果;二是在内容编排上,变过去单向的灌输为双向交流,注重读者的反馈,并以社会效益为主,及时改进刊物的内容和形式,形成一种质量反馈调节机制;三是在期刊布局结构上,严守自己的办刊宗旨,突出个性,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社科学报的选题应从哪个角度切入、以什么形式体现自己的办刊宗旨和方针,以及用什么手段来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编辑同仁反复实践,因为这是个性特色形成的重要基础。
三、充分发挥选题的导向作用
社科学报选题的定向,是指应达到何种基本学术导向的作用。社科学报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在自己刊物的读者群中就好比一盏学术思想的指路灯,具有传播最新科研成果、汇载科学发展历史、积累文化结晶的作用。因此,社科学报的选题应掌握五个学术导向:一是通过刊发所选论文倾向于什么样的科学研究。引导读者向本学科、本专业学术研究的深度挖掘。二是传播学科领域的科研信息,引导作者对当前社会的一些重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三是将学术研究向社会实践引导,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建设的有力武器。四是鼓励不同学术观点进行商榷、争鸣,促进学术研究与理论不断深化。五是营造学术研究氛围,倡导创新求实、平等探讨、以理服人的学术风气。
通过策划找准定位,创建期刊品牌特色
社科学报要找准学术定位,其标准主要体现在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独特性、深刻性和吸引力上。社科学报编辑应根据读者需要,根据本校的科研优势,根据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色,精心策划,扬长避短,在刊物总体编辑宗旨和方针指导下谋划实施,创建期刊品牌。
一、独特性
社科学报的学术定位在编辑策划上的第一个标准理应是它在学术内容上的独特性。作为编辑,一定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办刊思想。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形式上的“人无我有”,即设法找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是想人之未想,做人之未做,在很大范围内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不同即为优势,如不少社科学报在当地区域经济、人文景观方面的研究占有地利,开辟了地域特色专栏,形成了一定的办刊优势,这也是任何名刊所不能取代的。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一层次上显然浅显,充其量仅仅具有一个“新奇”的特色。而稍深一点的含义就应该是学术内容上的,是它的特色质量,是“人有我优”。
有特色的期刊,不仅有自己的特色栏目、特色包装,还有自己的特色作者和特色读者,要达到“人无我有”这样的效应,显然离不开社科学报编辑的精心策划。从全方位的设计到具体谋篇布局,大到本期的主题,小到封面版式设计,如何吸引作者和读者,激发他们的情感,唤醒他们的需求?都力求有一个新视野、一个不同的感受。或在别人没有的栏目中别开生面,或在人家已有的形式上花样翻新,或在人家没有达到的高度上大显身手,把学术内容特色与外形特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自己社科学报的特色风格从内容到形式,都能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二、深刻性
深刻性是指所刊发文章应有深刻内涵。富有新意,耐人寻味,并能深刻持久地影响读者。它应当建立在“人有我优”的基础上,是针对同类期刊对同类问题研究的高一个档次、超一个起点而说的。当某一刊物多次刊登有关问题的高水平论文时,就会吸引其他作者参与讨论,形成积累。使其研究不断深入,带动相关学科发展,无形中形成本刊的专业特色和栏目特色。刊物的特色一旦形成,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还会与其支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使其特色得到加强。因此,务必通过自己精心设计的栏目,吸引一批高素质的作者,不仅要做到新见迭出、深入开掘,而且要尽可能深入浅出。
三、吸引力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创新型城市建设 作用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能力愈来愈成为增强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高校是知识创新和知识传播的主体,同时也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应用的主要参与者,因此高校在整个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创新型城市的涵义
创新型城市中的“创新”概念,是一个外延较宽的概念,它不是指仅仅局限于传统经济活动领域的创新或者产业创新,而是指包括城市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精神文化等广泛内容的有机体系。[1]创新型城市是指以创新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的城市发展模式,以知识、人才、信息为核心要素,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的城市形态。
二、地方高校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1)高等学校和高校的科技创新是城市自主创新的重要基础。高校承担着知识传授、信息传播的任务,承担着培养和输送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任务,因此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从高等学校发展的历史看,基础研究是高校科学研究的传统领域,也是高校的优势所在。因高等学校是培养城市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地方高校是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发挥地方高校的重要作用,不仅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对提高地方高校整体实力和打造学校品牌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在科技创新上的生力军作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决定了高等学校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根本贡献是培养城市创新人才。提升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本。高等学校对城市经济发展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最根本贡献是培养城市创新人才。
(3)高等学校是创新文化的引导者。创新文化是指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尤其是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制度等。高校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崇尚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营造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使其在城市创新文化建设中起着示范作用。作为城市创新主体的高校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素质,而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创新文化的营造,高校的创新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挥地方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作用的途径
(1)面向社会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创新型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人才。地方高校立足地方,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城市建设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人才培养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出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地方高校的教学改革应该立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创新培养模式,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强化实践环节。另外,地方高校要通过发展优势专业、支持重点专业、改造老专业、扶持新专业来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创新为引导加强专业建设,形成一批具有优势特色的重点专业;把一批适应地方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兴专业培育成为特色专业。[2]
(2)改善并加强与地方的合作与发展
地方高校必须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依托地方、支持地方,根据自己所在的区位优势和政府大力支持的有利条件,确定学校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首先,地方高校要把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生产力作为学校服务地方的目标,以地方服务为中心,努力提升为社会服务的水平。其次,地方高校要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原则,积极构建与地方政府互动合作平台,争取在政策导向、资金资源方面得到政府的支持,促进学校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
(3)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高校是城市的智力密集区和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源地。要建设创新型城市,就要提高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而这需要加快地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大增加高校的知识和技术供给。首先,要提高地方高校知识和技术产出的创新性。创新性高的高校研究成果才能通过企业的转化活动转变为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产品的竞争能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是要提高高校研究成果的成熟度。另外,要强化大学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并且充分发挥工程研究中心、中试基地和孵化器的作用。再就是要完善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的组织、机制和政策,搭建产学研良性互动平台,拓宽高校研究成果转化的渠道,形成良好的市场机制。
(4)营造创新的良好氛围
建设创新型城市,既是一个丰富物质文明的过程,也是一个丰富精神文明的过程。地方高校要发挥好在培育城市创新文化中的作用,重要的是要强化其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功能,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 [3]首先,地方高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要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此来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次,地方高校要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激发教师投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重点的自主创新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激励全校教师积极投身到创新型大学建设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来。最后,地方高校要围绕内涵发展,增强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地方高校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现阶段发展的需要,要将教育发展的重心加快转移到提高内涵、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上来。[2]
参考文献:
[1] 李永胜.论创新型城市的涵义、特征及其实现途径[J].天 府新论,2008,(1):98-101.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创新思维;改革
1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的现状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最后一个培养环节,毕业设计的完成,是大学本科4年教育完结的标志。毕业设计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分析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给予合适的解决方案并予以实施的一个过程,是对本科学生4年大学教育的一次系统检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1]。当前各高校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都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使得毕业设计环节的现状并不容乐观。1.1缺乏思考和设计毕业设计环节目前基本设置在大四第二学期,然而,这个学期也是本科毕业生们找工作的高峰期,难以就业的巨大压力使得学生根本无法将心思集中在毕业设计环节上,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和老师就纯粹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设立毕业设计,大部分的同学就是直接从指导老师那里拿课题,根据指导老师设定的方案直接做实验,但是有些人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实验是什么,不清楚自己的原料、产品的来源、组成、性能等,不知道整个实验过程中产生了什么等。大学生们普遍缺乏对整个实验的思考和设计,不会反思自己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对于毕业设计的认识度和积极性不高。1.2选题不够科学目前,高校毕业设计普遍存在选题难易不当,工作量差距较大的现象。有的老师为了完成项目结题工作,给本科学生选择过大的课题,超出普通毕业设计环节的工作量;而有的老师主要注重于教学,本身并没有科研课题,所选择的毕业设计环节可能一周时间就能完成,工作量远远达不到毕业设计的要求,起不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2]。1.3毕业设计教学时间安排不足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毕业设计环节都安排在大四第二学期,就业压力过大、实习基地缺乏等各种因素严重影响了毕业设计环节的培养水准和教学效果。据粗略统计,目前绝大部分学生真正用于搞毕业设计的时间平均不足规定的一半[3]。一部分的学生或在试用期间,或已正式在单位开始工作,而单位通常无法提供毕业设计的课题,这部分学生就只好在业余时间或请假回学校做教师给定的课题(考研的学生情况类似),甚至是找学弟学妹帮自己做课题。更多的学生则因为面临就业,其主要精力都放在找工作、面试、试用上。还有少量学生,虽然花在找工作上面的时间不多,但也并不认真做毕业设计。总体而言,把主要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的学生并不多。1.4写作质量问题即使做好了的毕业设计,也需要以论文的形式呈现出来。但近年来发现,学生在毕业设计中,论文写作水平低下,格式不规范,语言基本功差,语句不通,错别字多,外文阅读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的问题较多,个别甚至出现有抄袭现象[4]。
2造成现状的原因
本科生毕业设计环节所存在的问题,不只是个体责任,有来自于不同层次的影响,包括社会、学校、老师以及毕业生本人。下面总结出以下几个主要因素。2.1学生自身因素发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现如今,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的关键体现。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国家发展的关节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根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自主创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重点跨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有效途径;支撑发展,从现实紧迫需求出发,是我国科技发展的现实要求;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根本任务。国家提供了良好的科创环境,实验设施,一直鼓励大学生自主创新,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培养综合人才的最主要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手段,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阶段。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整个毕业设计核心和重点,是关系到毕业设计工作质量、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因此,如何在毕业环节中做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和攻关精神,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4改革可以采取的方式
4.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积极性是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表现。也是人内在潜力的一种外在发挥。学生在设计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是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保障,学生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既是受教育者,更是主要实施者,此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更为突出[3]。教师需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出发,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1)提高自主设计的能力;(2)多进行启发式教育,多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展示他们的才华;(3)培养兴趣,紧密结合实际;(4)提升教师素质,专业基础教学应该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专业课实践教学质量[9,10]。此外,还可以设置如“模拟竞赛”“仿真教学”等激4.2建立信息平台据徐州师范大学在校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倦怠,不能劳逸结合、有效地安排学习和娱乐时间,更多的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放弃[11]。所以,积极开拓新型学习模式势在必行。根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网络学习比较有好感,喜欢接触电子版的知识,而非课本。网络的便捷更是有目共睹。我们可以开始通过网络途径,改善学生的学习现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12]。例如:建立一个专供学生教师讨论的网络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我们不仅可以和该校的学生进行学术交流,还可以和外校的,甚至是国外的进行学生交流。通过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别的学校,甚至国外关于毕业设计的一些有效措施。同时可以在校内开设电子阅览室,再配有相应的指导老师,促进信息素质日常化,使专业知识全面化,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提供方便。4.3采取小型会议模式,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固有思维已经过时的今天,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是一种精神,创新是一种毅力,创新是一种拼搏。本科生在毕业设计阶段,开发和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同时,也锻造了自己在未来工作中应该具有的刻苦、坚韧、务实、不怕困难的奋斗品质。通过创新论坛,研讨会的形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更能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次小型的会议,不需要太官方,提供的只是一个交流平台,大家各抒己见,或许会争执,但是会让学生增长见识,取长补短,从而取得进步,最终的结果就是双赢。4.4鼓励学科交叉,促进学生交流现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创新火花的迸发也往往发生在学科交叉领域。交叉学科,顾名思义,就是超过一个学科进行的研究。学科交叉,可以改善因知识单一带来的局限性,通过学科交叉,提高学生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知度,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这对于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尤为重要。
5结语
(一)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具备的应对变革和竞争,并取胜于对手的能力的集合。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不仅仅是培养开发新产品、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市场分析和决策能力,或者企业品牌,更来源于核心产品的生产者员工素质的构建。
关于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目前学术界的主要观点包括:1.文化中心论。以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内核,以企业的系统管理作为辅助因素来构建和完成,以徐虹(2004)提出的“洋葱”模型为代表。2.知识创新论。还有学者认为知识创新是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动力,认为缺少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是导致旅游企业恶性竞争的关键。3.综合因素论。旅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由旅游企业的服务竞争力、企业策划能力以及企业文化构成,除此之外,影响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还有资源性因素、企业差异化因素、相关性产业因素以及成本因素等方面。
服务型企业竞争优势正是凭借这种系统能力体现在为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大的价值,由于旅游产品的特性,服务的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以及不可预见性,决定了旅游服务生产者是形成旅游服务和旅游产品优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优势将决定企业的市场开拓、品牌优化、产品创新以及营利水平的提高,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建立以人力素质模型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
(二)旅游企业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的框架
与传统的工作分析相比,素质模型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工作中的人。工作分析要看的是完成了“什么”,而素质模型要看的是目标“如何”达成和工作是如何完成的,即能力素质模型就是用行为方式来定义和描述员工完成工作需要具备的知识、技巧、品质和工作能力,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定义和相应层次的具体行为的描述,确定核心能力的组合和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熟练程度。素质胜任模型代表一个人能做什么(技能、知识)、想做什么(角色定位、自我形象)和为什么做(价值观、品质、动机)的内在特质的组合,这就要求对在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思想观念等三方面来构建旅游企业员工能力素质模型。
1.专业素质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旅游从业人员除了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求对人文历史、地理宗教、民俗文化、建筑园林等知识有所涉猎,成为知识广博的杂家。在能力要求上重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要求旅游业从业人员应该气质高雅、语言文明、平等待人、举止大方等,既要有美好的职业形象,又要有良好的职业习惯。
(1)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第一,讲好普通话,发音准确,音质优美,词汇生动,表达贴切。第二,外语素质。随着旅游事业的大发展,旅游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外语水平。
(2)协调组织能力。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导游,在整个旅游产品销售过程中担当着组织者和协调人的角色。从线路选择、车辆配备、酒店安排、景区门票、景点讲解等各方面,都需要导游的综合协调。员工是旅游接待计划的具体实施者,是企业营销和管理的基础,必须具备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3)人际沟通能力。旅游企业员工服务对象是游客,是具有丰富感情和各种各样心理需要的人,他们的处事态度、个性特征往往差异很大,为了做好服务工作,需要加强同他们广泛的交流、沟通,以达到相互理解,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员工的人际沟通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职业道德
(1)客户中心意识是旅游人才首先要树立的基本职业意识,旅游人才要求能够区分“顾客”与“消费者”之不同,“消费者”以商品为导向,“顾客”以满意为导向,职业化的旅游人才能够引导并且满足顾客需求,而不是仅仅完成安排顾客旅游的任务。旅游业从业人员在为顾客服务的同时,也在宣传着企业和个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顾客的满意度和下次购买的决定。
(2)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职业道德是旅游业人才的根本要求。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影响性,从而要求他们严格遵守社会公德和旅游职业道德。例如,导游人员在导游服务中要讲究文明礼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讲解中用语要文明,不宣传封建迷信的东西,不引导游客进行“黄、赌、毒”活动等;不得擅自增加、减少旅游项目或者中止导游活动;不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不得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或者与经营者串通欺骗、胁迫旅游者消费。
(3)诚信敬业是旅游人才思想素养的根本。旅游业具有服务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不确定性大、面临的诱惑大等特征,从而对其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要求高,尤其是要诚信敬业,这是完成好本职工作的根本。
3.思想观念
根据旅游业的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特征,所以在价值取向上要求旅游人才以为他人提供服务为根本,并把为他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作为使命与责任,而要求他们热爱旅游业,并能够在工作中体验到由衷的快乐。
(1)心理能力。旅游企业员工要具备承受来自企业内部管理层、企业外部市场竞争以及旅游突发事件的能力,时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善于自我调节,能变压力为动力,具备良好的心智模式。
(2)学习能力。旅游企业员工人不仅仅要向书本学习,还包括向世界级旅游企业学习,向国内外先进同行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向实践学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厚积薄发,是为了不断“创新”,为企业创造价值。
(3)自我激励能力。旅游企业员工要善于不断自我激发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综合运用有形激励和无形激励等方法,发挥最大潜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2、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旅游人力资源开发
素质模型的研究将逐渐成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在人力资源战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优秀任职者的行为标准成为员工招募、甄选、绩效管理、薪酬、培训、发展和晋升的基础,素质模型就具有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能力。对于管理者而言,素质为整合人力资源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整体框架,并且可以作为一种提升组织绩效和竞争优势的手段、一种沟通工具、一种实现变革和人力资源整合的途径;对于员工,帮助员工理解组织需要他们做什么,明确高绩效的标准,为员工提供清晰的通向成功的路径;对于教育者而言,素质模型提供了校企联合的桥梁,为旅游教学提供了新的参照系。
1.设计合理的素质模型为组织提供甄选、绩效考核的工具,并且可以为素质的发展和激励高绩效的任职者提供反馈。
能力素质模型的应用必须建立在系统的以能力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从人员的招聘、筛选、晋升,到培训和开发,绩效的考核,薪酬体系的制定,都应遵循能力素质模型的原则,保持企业内部行为与价值观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模型的作用,以它作为引导员工行为和努力的指向标,从而共同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
2.从表层和潜质来提高员工素质,为员工晋升和学习提供依据。
员工素质的提高要经历从表层素质到潜质、由外显到内隐的复杂过程,是一个艰难的、长期的由思想到外在行为的锻造过程,思想是基础,行为是表现形式,是企业的直接要求和最终目的。在潜质提高阶段,要求企业加强与员工能力素质模型为依托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的强制推行,结合企业文化的推动来培养员工的职业意识。
3.旅游企业员工能力素质模型在旅游教育与培训的课程设置、效果评估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职业化学习与培训是旅游人力资本形成的直接手段,旅游企业员工能力素质模型是对旅游教育的目标导向。第一,课程体系的开发。教育与培训的课程体系要对素质模型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旅游价值观、旅游职业道德以及旅游专业素质。具体根据岗位的不同应该包括以下课程:旅游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业务、酒店管理、营销管理、社交礼仪、旅游英语等课程。第二,教育与培训效果评估。能力素质模型为旅游企业员工职业化培训效果评估提供了一个标准,通过差异化比较教育与培训效果一目了然。
基金项目: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济南市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研究》(批准文号:09CE20)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徐虹,饭店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3]邵金萍,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6.12.
[4]朋震、孙敏,素质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J]科学管理研究,2004.08.
[5]马勇、李丽霞,旅游企业职业经理人能力模型构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01.
〔关键词〕 《焦氏易林》;文学视阈;经学典籍;文献价值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5)02-0084-04
一、文学视阈下的《焦氏易林》研究回顾
西汉著名的易学大师焦延寿所著《焦氏易林》(又被称作《易林》),正如钱钟书所言,其目的原本是“为占卜也” [1](539),乃传《易》之作。但是,由于《焦氏易林》是用《诗经》的四言诗形式,模仿并创新《周易》体例而成的4096首四言韵语短诗, 很多林辞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故而闻一多称之为“盖事虽《易》,其辞则《诗》”。[2](65)
(一)唐――清朝:对《焦氏易林》文学性的片言点评
《焦氏易林》自问世后,被正史所记载始见于《隋书・经籍志》,被列入子部历数类。与此同时,后人开始了对《焦氏易林》的文学研究。唐朝王俞在为《焦氏易林》所作序文《周易变卦序》中论述了《焦氏易林》作者、性质、占卜的准确性等问题,特别强调了《焦氏易林》“辞假出放经史”,具有“言近意远”的特征[3],标志着《焦氏易林》的文学性已受人关注。宋朝黄伯思赞其“文辞雅淡,颇有可观”[4];陈振孙则称之“皆韵语古雅,颇类左氏”。[5]而最早从文学的角度来探讨《焦氏易林》的,是明朝的杨慎。他在《升庵集》卷五三中说道:“《焦氏易林》,西京文辞也,辞皆古韵,与《毛诗》、《楚辞》叶音相合,或似诗,或似乐府童谣,观者但以占卜书观之,过矣……其辞古雅,魏晋以后,诗人莫及。”[6]明朝竟陵派诗人钟惺、谭元春编《诗归》时就从《焦氏易林》中精选了五十三首林辞,并且逐首品评。钟惺说:“其语似谶似谣,似浑似隐,似愚似脱,异想幽情,深文急响”,“其笔力之高,语法之妙,有数十百言所不能尽,而藏裹回翔于一字一句之中,宽然有余者。其锻炼精简,未可谓无意为文也。”[7]
古代学人对《焦氏易林》文学性的研究只限于只言片语式的评论,或从文辞入手,或从用韵落笔,但都明显认识到《焦氏易林》不仅仅是一部占筮之作,应该算是文学作品。
(二)二十世纪:对《焦氏易林》文学性的继续开拓
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焦氏易林》的文学性继续进行了深入的探究。闻一多首先慧眼识珠,选辑《焦氏易林》林辞一百二十多首,题作《易林琼枝》,置于《乐府诗笺》和《唐诗大系》之间,并高度评价易林文学价值,“《易林》是诗,它的四言韵语的形式是诗,它的‘知周乎万物’的内容尤其是诗。”[2](61)闻一多从《焦氏易林》的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确认了《焦氏易林》是诗,成为学界定论,廓清了人们对《焦氏易林》性质的认识,对后世影响深远。闻一多还列举了对《焦氏易林》研究的大纲,惜因罹难而未能完成。
钱钟书继而对《焦氏易林》的文学价值大力开掘,在《管锥篇》中立《焦氏易林》专题,论述了《乾》、《坤》至《未济》等三十林林辞的高超语言艺术、立象艺术和说理艺术等,旁征博引,妙论层出。[1](535-580)钱锺书对《焦氏易林》文学性的论述,往往就某林某个字词展开,对《焦氏易林》遣词、用韵等没有做宏观上的概括,但能小中见大、以点带面,在开拓《焦氏易林》文学价值方面功不可没,且影响深远。
唐明邦在《大衍新解・序》中高度赞扬了《焦氏易林》的文学性,“大都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诗句明白晓畅,引人深思,有雅俗共赏之妙,无矫揉造作之嫌。从切身事物谈起,便于读者触景生情,驰骋想象,通过日常见闻,启示深刻哲理。”[8]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还从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焦氏易林》以形象思维表述哲理的类型,可谓难能可贵,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展开。
杨书诚在《白话焦氏易林・序》中指出,“《易林》诗歌,不光是数量上,多达四千零九十六首,远超过《诗经》;其比兴手法之运用,词汇的丰富与音韵的讲究都有其不让于《诗经》的独特成就之所在。”[9]可惜的是,杨氏并未就音韵的讲究等问题深入展开研究。
(三)二十一世纪:对《焦氏易林》文学性的深入发掘
在当代学人的研究中,陈良运最为系统研究了《焦氏易林》的文学价值,并出版专著《焦氏易林诗学阐释》。全书分为三编,上编为《焦氏易林》诗选,选出《焦氏易林》林辞481首并进行了注解和诗意阐释;中编为《焦氏易林》诗论,从各个角度论述了《焦氏易林》的诗学意蕴和文学价值;下编为《焦氏易林》作者考辫及其他,详加考证《焦氏易林》作者为西汉焦延寿。陈良运对焦延寿评价极高,如认为其为我国第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第一位自觉创作哲理诗、寓言诗的诗人,第一位擅长炼字、炼句、炼意的诗人等。[10]
此外,卞孝萱明确指出《焦氏易林》“本为占卜所用之书,但其多以四言韵语写成,有一定的文学价值,故受到古今一些视野开阔的文学家、文学研究者的重视。”[11](172)卞孝萱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焦氏易林》的诗体文学意味:一是《焦氏易林》所体现出的浓浓的抒情性;二是《焦氏易林》中的哲理诗并不是直陈式的训诫说教,而是用具体可感的形象比喻或事物描述寓理其中,意味隽永,启人遐想;三是《焦氏易林》中某些林辞的词语简练准确传神,充分显示了其具有诗体文学的特征。[11](174-178) 卞先生对《焦氏易林》文学性的阐述,在某一方面如词语的简练传神,进行了深化,但总体上对前人并没有实质性的超越。
刘松来在《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中,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论述了汉代经学对《焦氏易林》的影响,从形式上看,《焦氏易林》“既受到《易经》的影响,同时更与《诗经》密切相关”,内容上则表现为《焦氏易林》明显受到三家诗的影响,同时表现出西汉今文经学的众多思想。[12]
张启成在《诗经研究史论稿》中充分肯定了焦延寿所著《焦氏易林》的诗学观点,“首先在于他能从《诗经》原文着眼,比较实事求是地阐述诗义;因而他的一些见解,与现代研究者的观点,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还在于他能提出一些比较独特新颖的看法,对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诗经》的本义,颇有一些启发作用。”[13](59-63)张氏还高度赞誉了《焦氏易林》论《诗》的三个优点:就诗论诗,附会之说较少;封建论理色彩较少,对情诗和恋歌有明锐的观察力;善用形象的语言阐述诗义,注重刻画诗歌作者的心理感受。[13](66)
汪祚民在《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中,分别从《焦氏易林》对《诗经》篇目的评述,对《诗经》词语的化用以及对《诗经》篇章的重写三方面论述了前者对后者的的文学接受和阐释。[14]
张新科在其专著《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中分别论述了《焦氏易林》的诗体特征及《焦氏易林》所体现的经术与文学融合的问题。张新科认为《焦氏易林》的诗体特征体现在外在的形式――四言句式和韵律,内在在精神――“言志”“抒情”的诗学传统以及大量运用比兴手法来抒感,将《周易》的哲理、思想形象化。张新科还认为《焦氏易林》是“经”与“术”的融合,又因为《焦氏易林》对《诗经》的解释,大量化用《诗经》的诗句,足以显示其独特的诗学特征,故而得出结论,《焦氏易林》“是《诗经》四言诗的继承和发展”,“是《诗经》与《易经》的融合,是经术与文学的结缘”。[15]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学界对《焦氏易林》文学性的探讨有蓬勃发展之势,陈良运开其先河,用力最深,成果也最为显著,这也得益于他长期对诗歌和诗学理论的研究以及学者加作家这一特殊的身份。可以这样说,在陈良运之后,《焦氏易林》纯文学领域的挖掘,留给当代学人的余地已经不大了。但当代学者还是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将《焦氏易林》的文学性研究放在两汉经学背景下,放在《诗经》研究史的长河里,放在文化的视野中,研究的视阈拓宽了,研究的进路发展了,不再局限于遣词用韵等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位论文有刘银昌的《四言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和在《四言诗研究》基础上撰成的博士论文《盖事虽,其辞则诗――文学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该文重点探讨了《焦氏易林》的各种诗体,如游仙诗、咏物诗、寓言诗等,并指出了《焦氏易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及其在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李绍萍《论与先秦两汉文学的融会贯通》(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重点从《焦氏易林》的取象以及它与《诗》学的贯通上,来体现《焦氏易林》在经学与文学的融会中,所呈现出的文化特征。但文章对《焦氏易林》与易学、《春秋》学以及汉代诗歌等关系,论述不足,留有遗憾。
此外,还有单篇论文如程建功的《略论对的影响》(《河西学院学报》,2004年第 6期),从《焦氏易林》师承关系、写实手法、句式特点、语言风格及表达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诗经》对其的影响;陈昌文的《卜筮之辞的艺术特征及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新论》(《学术探索》,2003年第11期),从《焦氏易林》用“象”的类型和塑造方式两方面论述其作为卜筮之辞的艺术特征,并进而考查“《易》文学”对古代文学的影响;钱健的《古歌发微》(《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和羽离子的《中的文学瑰宝――诗及其艺术》(《中国道教》, 2001年第4期),则主要论述了《焦氏易林》对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呈现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交融的特征。张玖青在《论的说――兼论的作者》一文中考察了《焦氏易林》与《诗经》的关系,认为《焦氏易林》是一部融汇贯通《诗经》和《易经》的文学巨著,且认为通过《焦氏易林》可以考察《诗经》对汉代文学,尤其是汉代诗学所产生的影响。(《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
智宇晖在《中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中,探讨了《焦氏易林》女性形象在情感世界和道德世界中的文化意蕴和审美价值,并述及《焦氏易林》母亲形象的象征意义(《齐鲁学刊》,2012年第4期)。田胜利在《沟通卜筮与文学的桥梁――中动物意象浅议》一文中重点论述了《焦氏易林》动物意象的分类和作者的情感指向,动物意象分布所呈现出的特征及原因以及动物意向所呈现出的多样化的艺术特色。(《学术交流》,2012年第7期)
上述论文往往就《诗经》或《易经》在文学方面对《焦氏易林》的影响展开论述,和上文论著有不同程度的重复立论之处,且对先前其他经典对《焦氏易林》的影响鲜有涉及,不无遗憾。智宇晖和田胜利的论文再次回归到《焦氏易林》文本当中,从某种意象切入,由文学研究迈向文化观照,算是有益的尝试。
二、《焦氏易林》有关研究的展望
《焦氏易林》的文学性、思想性、作者归属等问题,学界已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焦氏易林》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依然相当薄弱,还有极大的拓展空间。
(一)《焦氏易林》与先秦典籍之间的关系研究
对于《焦氏易林》援引先秦典籍,学界偶有提及,如刘银昌的博士论文《盖事虽,其辞则诗――文学研究》和杜志国的《研究》在部分章节涉及到《焦氏易林》对《诗经》的引用问题,惜未一一考证、深入展开。也有学者就先秦某部经典如《易经》、《诗经》等对《焦氏易林》的影响展开论述,但还未见综合考察、详加论述、一一考证先秦最重要的经典与《焦氏易林》之间关系的著作问世,这也不是单篇论文所能完成的任务,故在这一方面还有作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焦延寿通晓先秦至西汉中叶典籍,而《焦氏易林》援引经书尤为显明,其中又以援引《周易》《诗经》和《左传》最为突出。潘雨廷也曾论述《易林》道:“盖凡所系之辞,莫不渊源于《易》,且以《诗》、《书》,《左传》及史迹等以实其象,可谓善于文矣。”[16]据笔者统计,《焦氏易林》林辞中有140余首援引《周易》,涉及《周易》经传70余处;有500余首林辞援引《诗经》,涉及《诗经》篇目70余首280多处;有140余首林辞援引《左传》,涉及《左传》原文80余处(由于林辞达四千余首,笔者虽一一寓目,但也难免有所误差)。迄今为止,还没有专文专书对《焦氏易林》援引先秦经学典籍进行综合考察,这是《焦氏易林》研究方面有待开发的新领域。
而通过对《焦氏易林》与《周易》关系的考察,可以发现《焦氏易林》对《周易》的继承和新变,进而发掘《焦氏易林》在《易》学上的价值、地位和影响;而考察《焦氏易林》与《诗经》的关系,可以看出《焦氏易林》对《诗经》的借鉴与创新,进而体认作为《齐诗》之《焦氏易林》的《诗》学价值、地位和影响;通过对《焦氏易林》与《左传》关系的考察,可以发现《焦氏易林》对《春秋》学精神的继承和超越。通过综合考察《焦氏易林》本身及对《周易》《诗经》《左传》的援引,还可以发现其性质在流传过程中的变迁。
总之,考察《焦氏易林》与《周易》《诗经》《左传》等经学典籍的关系,可以发掘《焦氏易林》的易学价值、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可以发掘汉代经学对文学的渗透与影响,可以拓宽对先秦两汉文学研究的视野和方式,将目光投向被主流文学所忽视的领域,并如傅璇琮所言,重视“历史――文化”的综合研究。[17]
(二)《焦氏易林》自身文献价值研究
《焦氏易林》林辞达4096首之多,有众多林辞涉及到西汉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举凡西汉中前期的政治经济、战争外交、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等,无不包容于其中。通过对《焦氏易林》中这些林辞的考述,可以佐证西汉中前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汉高祖的“白登之围”,汉武帝的出击匈奴等;也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如林辞中描述了大量的农作物产品以及农耕渔猎场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汉中前期农业的长足进步;林辞中大量的道家人物的描摹和仙道形象的出现,印证了西汉中前期人们对生命意识的敬畏和对长生不老的企盼;《焦氏易林》中还有不少林辞涉及当时的民风习俗、异域风情,真可谓反映西汉社会现实的一面明镜。总之,《焦氏易林》的林辞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是当代研究西汉历史、哲学、宗教、民俗等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而对《焦氏易林》这些方面的研究,依然有较大的开拓余地和广阔的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 管锥编[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 闻一多. 闻一多全集[M].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3] 焦延寿. 易林[M]. 北京: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本.
[4] 焦延寿. 易林[M]. 北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校定焦赣易林序.
[5] 陈振孙. 直斋书录解题[M]. 卷十二,四库全书本.
[6] 杨慎. 升庵集[A]. 卷五三,. 四库全书本第1270册:468[C].
[7] 钟惺,谭元春. 古诗归[A].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337册:714-718[C].
[8] 王赣,牛力达. 大衍新解[M]. 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3.
[9] 邓球柏. 白话焦氏易林[M]. 长沙:岳麓书社,1996:1.
[10] 陈良运. 焦氏易林诗学阐释[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418.
[11] 卞孝萱,王琳. 两汉文学[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12] 刘松来. 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M]. 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516-518.
[13] 张启成. 诗经研究史论稿[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14] 汪祚民. 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75-188.
[15] 张新科. 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81-289.
一、现有研究成果状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社会科学I辑”、“社会科学辑”目录下进行文献检索,通过对2000-2015年间与本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关于高校管理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因而观点纷呈、莫衷一是;2、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比较多,体现了研究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的认可和重视;3、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文献检索结果较少,反映出研究者对这个研究问题角度的忽视。
二、现有研究的基本观点和认识
(一)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由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到外部取向的转变,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统一,强调管理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两大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认为“从实践来看,它是政府针对现实问题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从理论上说,它是以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为基础,对行政与管理概念、内涵的重新解读,对经济理论、私营部门和技术变革的关系进行再次梳理。”中央财经大学周湘林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民为本、市场化、结果导向、分权协作、民主参与、多中心自主治理等理念和指导原则,旨在促使政府职能从‘划桨’回归‘掌舵’,并走出规制导向的困境。”虽然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基本相同点主要有: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人为本,加强公共部门内部竞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措施等。对我们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研究高校管理具有启示和帮助作用。
(二)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现状
从已有文献来看,当前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着重点在政府与髙校的关系上。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把当前政府与髙校关系的问题主要归为两类:1、政府对高校行政的干预;2、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表示近些年来,由高校外调入高校任职的干部逐渐增多,髙校中政府对高校的严格管控,因而髙校中出现行政权力一家独大,让高校中逐渐缺乏学术氛围。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湘林教授提出政命应采取何种模式管理高校的问题。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分析,指出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管理模式仍主要表现为“政府服务”模式。并提出基于契约的高校管理模式,即政府与高校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协商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通过中介机构的评估,帮助双方判断和辨明对方是否尽到应尽之责,即政府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和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产出责任。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其他方面的研究有教师绩效评价角度、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等,目前尚不足,还有待深人完善。
(三)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完善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完善尚且不足之处。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髙骏敬在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引人竞争机制方面提出建议。主张建立现代化高校,树立服务型的行政管理理念,取代上级对下级的绝对管理模式,可以引人市场机制,并可以从人事制度人手。在完善髙校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上海外国语大学吴慧针对目前高效管理队伍中存在的管理角色模糊、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目标粗放等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责任和结果的强调及突出资源配置、竞争机制、对服务理念的追崇等理念,研究者吴慧认为应转换职员任用机制,在管理上强化岗位聘任和岗位考核,打破职务终身制,增强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髙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办事效率。
我国髙等教育长期以来属于紧缺的公共产品,髙校的规模和数量在短期内还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随着现在高校的复杂程度、参与社会领域的深入,对高校本身的管理也应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因此,对高校管迤的完善在今后也应更加深人的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的基本评价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从总体上来看,现有成果対于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稍重视,而对于结合具体问题的系统研究较少,客观分析问题的多主动建树少,而且从成果(文献)产出数量上看也不丰富,尚不足以形成基本研究的局面。
第一,对于高校管理改革尚未引起重视。新公共管理理论已发展多年,但是在高校管理方面运用并不妥善,学术地位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很少。也许,真正的高校管理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因此理论研究很少顾及至此,但是,任何实践都应是建立在充分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第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的深度不够。比如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问题上,研究者仍然在模式分析的层面,具体针对不同类高校的实施方法的研究成果还极为少见。同时,研究视野还比较狭窄,除了对政府与髙校关系、政府职能的问题有些研究之外,对与高校管理密切相关的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研究极少。
第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创新性不足。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分析问题阶段,少有提出新的管理方法的研究成果。这种缺乏创新点的管理模式在建国之初或是改革开放之初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现在在一体化、全球化的新世纪背景之下,没有创新便没有进步。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系 两个转变
1 科技管理体系要适应“两个转变”的新形势
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给科技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粗放式的、扩大外延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是对社会资金、人才等稀缺资源的无视和浪费。增长方式的转变,对科技造成了强烈的需求,也会腾出更多的资源支持科技发展。能否适应两个战略转变的新形势,关键在于观念更新和体制转变。科技活动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发展十分迅速,科技领域的生产关系则往往滞后。科技领域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这种不适应状况,使科技管理体系成为社会变革的前沿地带。这种改革或转变应是根本性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进入”、“放宽”、“放活”等现行政策上,如不从根本上改变科技领域的生产关系,要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是困难的。
与“两个转变”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系,有两个立足点,其一,通过市场对科技资源进行分配,它的活动遵循价值规律。市场依据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快速、灵敏而有效地把资源投入到经济效益好的领域或缓解,获得最大利润,借此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市场是它的归宿和主要出发点。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市场运作的机制,将应用和开发研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解放出来,进入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其二,由于自发的市场力量具有追求短期利润、忽视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弊端,因此,那些关系国家长远和整体利益的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及重大工程攻关,必须通过国家意志进行宏观调控,并支持其健康发展。
2 科技与教育、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融产、学、研为一体的新体系
科技与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他们诞生之后,又称为推动社会前进的支柱力量,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依靠,交流协作,共同发展。教育为科研活动培育大批英才,为科学发展提供最总要的人力资源。科研活动从探索自然过程中获得的新认识,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成为教育进步的源泉。科研与教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融合为一体的阶段。当时,科学研究知识少数科学家、发明家(其中许多本身就是大学教授)个人的活动,科学研究未发展成为独立的社会建制。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分工,其后出现了专事科学研究的机构。它们的诞生和发展,使科学和教育都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大学和研究机构各自的特点,在工作方向上有所侧重和分工,形成了彼此优势互补又相得益彰的格局。
科技研究单位、高校和企业从经济工作的热点、难点中,选准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近期和中长期有重大影响的项目,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办几件大事,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一条惠及科技、教育、厂矿企业的正确道路,必须坚定地走下去,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科技与经济结合,如果是简单地将科研院所并入企业,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以什么样的机制和利益关系沟通科技与企业,真正做到经济发展要依靠科技,科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就要从这些问题着手,一个一个地解决。要从宏观策略上制定能够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企业家积极性的政策,一步步深入解决科技与企业存在的结合难问题。现有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系需要调整,建立一个能够协调科技、高校、企业关系的高层领导机构,制定战略目标,抓好宏观政策调控,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
3 新的科技管理体系要引导科研大院大所抓好三大基地建设
中央要求,中科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和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它揭示了再当代综合国力竞争中制胜的基本要素,为大院大所指出了奋斗目标。作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地,就应当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要有强的创新能力,关键在于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科技创新的基本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还要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出大批高技术产品占领市场。生产力发展了,经济上去了,又会对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三者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长期以来,科研院所关注的目标是出成果、出人才,毫无疑问,这仍是我们的目标,但仅此是不够的。当前还要特别注意高技术产业化的问题。科研院所要从技术水平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既要出在科学前沿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成果,也要出有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科技企业家和规模化、国家化、规范化的现代企业。
要引导大院大所抓好三大基地建设,就要理顺管理体系,以解决谁来管、怎样管的问题。例如,对地方大院大所的管理,是否需要在国家科委设地方司院;政府职能部门、财税金融部门如何管好科技产业,以及怎样协调解决好地方院与地方科委、地方综合大院大所与行业研究机构的关系,等等。
4 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是否注意市场导向,是新旧管理体系的本质差别
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标志。丰厚的学科积累,是持续地产出高水平成果和接触科技人才的基础。因此,学科建设对当代科学、教育机构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科学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两方面:生产实践的需求驱动和学科前沿的学术带动。当代科技发展的态势以及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任务,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学科建设的应用任务导向。纯粹从学科、学术观点出发去选题,会形成这样的结局:国家、市场急需的工作,我们做不了,我们辛苦研究出来的应用性成果,市场、社会不感兴趣。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在学科建设中,要建立起适应我国国情和当代科技发展趋势的学科布局和学科发展战略。在基础与应用、长远与近期、大科学与小科学、自由选题与重大项目选择和安排上,要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任何偏颇或失误,在不久就会自食其果,影响科技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综合,是当代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新的科技管理体系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因势利导,加强组织,推动科研机构和学科建设顺应这一潮流。
5 既要跟踪、学习,更要创新、超越,新型科技管理体系才有生命力
在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内,跟踪学习是完全必要的。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一切依靠自己从头摸索的方式,完全不适应当代开放社会的发展。但是,跟踪和学习决不是目的。学习、借鉴的目的,职能是不断创新,超越他人,超越自己。在工业战线上,引进只是起步,引进之后的改造、创新,才是判断引进是否成功的关键。在科技工作中,创新更是生命线,是灵魂。科研的创新标准,要看是否获得发明、发现和知识产权。科研论文的数量是评判标准之一,但不是最重要因素。发表了大量论文,不一定说明科研有成就。长于模仿,缺乏创新,是我国科技界当前的关键弱点,排除创新的障碍时当务之急。缺乏创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因循守旧、论资排辈、近亲繁殖是重要原因,而在观念上缺乏自信更是重要原因之一。新的科技管理体系是观念创新、条件创新、组织创新的产物,其最为宝贵的品质就是突出一个“新”字。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要敢于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在一次次创新成功的实践中去建立新的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唐五湘.中国科技产业化环境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贺善倪.现代科技的社会化本性和功能[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8):10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