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材料作文论文

材料作文论文

时间:2023-05-06 18:29: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材料作文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材料作文论文

第1篇

近十年来,全国高考作文为话题作文和新的材料作文。这两种类型的作文最大的特点是“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它与命题作文相比,为考生创设了写作的广阔天地,有利于考生发挥特长、张扬个性、施展才华。但是,不论从平时的练习、检测,还是从会考、高考阅卷不难发现,“四不像”的文章比较普遍。不少考生作文缺乏清晰的文体概念,没有主导的表达方式,结构混乱,内容空洞,缺少真情实感。文体特征不明显、结构混乱,可谓当今许多中学生作文的通病。因此,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强化文体意识、讲究结构章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不妨对材料作文进行文体限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体自觉行为和布局谋篇的能力。这里重点谈谈材料议论文的基本章法。

材料议论文的主导表达方式就是议论,辅助表达方式为叙述。应明确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及其相互的关联。结构框架应明确引论、本论、结论的“三段式”模式,掌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材料议论文的基本思路为:①全面把握材料的内涵或就某一角度在切合材料主旨而立意的基础上,巧妙简述材料,并引出论点;②围绕中心论点,选用丰富的材料论据,展开分析论证,并巧妙照应论点;③联系实际,使问题得以解决,收束全文。这种思路在作文教学时,我们把它简化概括为“引―点―联―析―结”。它与议论文的引论(材料作文的引、点)、本论(联、析)、结论(结)的“三段式”基本框架相对应。像读后感、思想评论等议论类文章的基本框架结构也符合“引―点―联―析―结”这一基本思路,只不过在这五个步骤中,读后感侧重“联“,以情动人,思想评论重在“析”,以理服人。材料议论文和命题议论文一样,快速成文还有一种基本的思路是“类―因―法―果” 。 “类”指所写事物(材料)或问题的本质、属性、特点等,即“是什么”;“因”就是对“类”的分析,即“为什么”;“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等,即“怎样做”;“果”就是“这样做”的意义等,即结论性的内容。这种思路与提出问题(类)、分析问题(因)、解决问题(法、果)的思维方式基本一致。如以“习惯”为主旨的一则材料,写成材料议论文,可侧重于“类”这一要素及其角度阐释习惯;可侧重于“因”这一要素及其角度论述为什么要养成良好习惯,为什么要改正不良习惯;可侧重于“法”这一要素及其角度谈怎样养成良好习惯。从“类―因―法―果”的思路去作文可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审题立意,理清行文思路,展开论证,使文脉贯通,语意连贯。在议论文“三段式”框架结构中,本论(分析问题)是全文的主体,也是体现内容充实和充分展开论证的部分。不少学生对这一作文思路不清晰,致使作文结构混乱尤为突出。对此,要指导学生恰当熟练地运用议论文基本结构方式:总分式结构,致使作文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

中学生作文叙事不清、说理不明、结构混乱、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的现象比较普遍。为此,笔者大声疾呼,即便是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的时代,我们也要强化文体意识,重视作文章法,重视规范写作,重视积累感悟。

甘肃省高台第一中学(734300)

第2篇

考生作文得分不高,大多表现为文章单薄、材料不足或议论文论据不充分,记叙文则大而无当,缺乏细节。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读精美时文、名人传记、中外历史、通俗哲学,在阅读中分门别类地建立起自己的素材库,这样广泛的阅读,必然会增加我们的文化积淀,不仅从根本上解决材料问题,而且能为提升文章的思想品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在阅读中提炼话题,然后试图表现话题,能够有效地做到阅读与写作统一,这既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又解决了材料问题,训练了作文能力。

我们不仅要读书,还要关心社会生活,特别是与社会发展、青少年成长相关的事件。

二、做人与作文统一

高考作文非常注重青年人的思想修养和思想方法的锻炼。

文以载道。做文与做人是统一的。我们要做真实的人、高尚的人,不能做虚伪的人、卑劣的人。这样作文时就会说真话,抒真情,展示真我风采,从根本上杜绝假大空式的文章。有些同学认同一些市侩哲学,接受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并反映到写作当中,认为这就是他们的心里话,是真话。这其实是伪真,这些同学更需要加强思想修养。

高考作文既重视贴近生活,又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如写“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每个人认识的差异就能够体现出考生不同层次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高的考生往往在这种话题的写作中脱颖而出。

三、基础与发展并重

高考作文确立了“基础”与“发展”两个等级的评分标准。这给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在作文训练中,要落实好基础等级的各项要求,其中内容四点:题意、中心、内容、感情;表达四点:文体、结构、语言、文字。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按照这些要求全面地衡量自己的文章,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大的突破。

四、暗伤与硬伤分治

高考作文训练不仅要依照《考试大纲》,对照“等级评分标准”逐一落实到位,而且还要对已出现的“病文”开好“诊所”,对症施治。根据作文“伤”的显、隐部位可分为“硬伤”和“暗伤”。

有些病文之“伤”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的,特别显眼,称之为“硬伤”。有些“硬伤”等级评分标准有扣分说明,如缺题目扣2分。还有些“硬伤”也是致命的,如直接以话题为标题或抛开话题,另起炉灶,等等,这些“硬伤”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若听之任之,则会贻害无穷。

还有些“伤”是一眼看不出来的,稍加分析,便可看出的,称之为“暗伤”。如:明扣题暗跑题,不合文体要求,结构松散或不合等。这些“暗伤”直接影响着作文的得分。对此,要按考场作文的规律办事,针对关键环节切实做好训练。第一是审题和入题训练,解决好审题的准确性和入题的独特性;第二是编提纲训练,养成在编提纲过程中的修改和优化能力;第三是拟题训练,在与内容相合的前提下拟出别致、精彩的标题;第四是片段训练,训练写精彩语段的能力,以瑜掩瑕,从而显著提高作文档次。

五、突出训练重点

要确立高考作文复习的总体构想:以写作能力训练为纵线,以文体训练为横线,交织起来构成一个既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又有助于完善表达能力的网络。要沿着写作流程一步一步地练习、推敲,把每个能力点的训练融入到不同的文体写作中,以形成一种写作习惯。训练中要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1)作文题型方面,突出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

(2)文章体裁方面,突出议论文、记叙文;

(3)文章构成方面,突出内容、语言;

(4)表达方式方面,突出议论、记叙、描写、抒情。

六、培养良好习惯

1.先列提纲

平时训练中,有的同学不注意编写作文提纲,写出的文章往往前紧后松、头重脚轻。高考语文的文字书写量较大,如果先列一个详细的提纲,然后按照提纲行文,就显得尤为重要。

2.迅速入题

迅速入题就是开门见山,迅速表现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时分几层说,也要做到“开篇点题”,然后再层层推开,把主题说清楚。如写议论文,要尽快进入说理,不能大量复述话题材料或大摆存在的问题。因为“以叙代议”往往会冲淡说理的内容。

3.认真书写

书写潦草、乱涂乱改直接影响着内容的表达和阅卷教师的情绪,甚至因此而得低分。而整洁的卷面、端正的字体,本身就给人以美的享受,往往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4.依题行文

诗人说“海阔凭鱼跃”,好像海中的游鱼是无比自由的,实际上鱼只能在“水”中,不能游到岸上来,从这个角度看,它的自由又是有限度的。话题作文也是如此,考生一定要在话题涉及的范围内行文,即依题行文,为拿高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5.遵守规则

考场作文是一场有规则的比赛,每一个参赛者都必须遵守规则。如,①字数,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写得太多,给人臃肿之感,少了按规定每50字扣一分。②高考作文文体自选,一旦选了某种文体,考生就必须遵守这种文体的写作规范,否则就会失分。

6.精铸亮点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高考;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走出校园走向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存在问题

(1)教师在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甚至讲开头、结尾等等方面的引导上存在较大问题,不注重专项训练,作文教学流于形式,导致学生作文普遍大而空。同时,教师提倡的优秀范文又离学生写作水平较远,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无从谈起。(2)教师过分点拨作文技法,不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给学生造成了思维定势,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和创意,更谈不上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二)学生存在问题

(1)行文不够流畅,语病太多,很多错别字。学生作文往往在行文中,抓不住重点,抓不住论点。如在《论理想》中,学生多写什么是理想,而不是理想的重要性和对人生的意义。(2)论点提出不够合理,不够明确,论证方法的选择上没有章法,论证过程重复嗦。在学生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往往先保证的是字数,但很多学生只停留在这个层次,没有在扣题、深挖思想上下工夫。(3)论据相当缺乏,不具有代表性。学生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没有静下心来读书,积累的素材和论据少之又少,在写作中一个论据反复用,生搬硬套,不讲究切题,极大地削弱了文章的论辩性。(4)文章写作缺乏深入思考,名人名句堆砌现象减少的同时,日记化、私人化写作的内容比比皆是,不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同时,在深挖材料的深层内涵上欠缺很大,造成文章没有深度。(5)学生作文脱离了当下社会热点、时代特色,这与高考要求相背离。

二、新课标高考下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创新途径

(1)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向生活要素材。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感人画面,发现生活中的趣事奇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观察生活趣事,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观察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材料,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是一种很好的积累,也是成长的记录单、生长年轮的岁月证明。长期积累,丰富生活阅历,同时,也可以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总之,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观察生活,保证学生写出生活的丰富多彩,展现个性,展现个人化的生活和情感,才是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归宿。

(2)鼓励学生记日记,走出纷扰世界,走进小宇宙,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学生有一颗赤子之心,用一双单纯的眼,把身边经历的,把自己听到、看到的都记录下来,养成一种记日记的好习惯。对每个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说,都是一种好习惯,而日记则成为人生的巨大收获,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同时,在记日记的时候,只有思考了,走进内心了,才会有见解;走进了心灵世界,才会看到真实的心,不停地用岁月打磨粗糙的心,让它晶莹剔透;不停地用情感去擦拭疲倦的心,让它清爽无比。

在整个时代“压力山大”的时候,学生更不能例外,学业负担太重,有那么多看不懂的人和事,有那么多放不下的人和事,而当学习之余,翻开日记,面对日记,一切纷扰都统统放下;面对日记就像是面对自己一颗真实的心一样,日记里住着一个真实的自己,住着一颗勇敢的心。

(3)鼓励学生课前进行两分钟的演讲,增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分享中积累素材。每天出一个话题给学生,让学生课下准备,让学生从各种媒体上找素材,让学生也当一回演说家,过段时间,让学生逐一展示。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取筛选信息,个性化解读能力。学生可以从新闻中获取营养,不管是国内外新闻还是身边的新闻,都会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贯彻了国家提倡的“大语文”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素材和语料,为学生写出言之有物、内容详实的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鼓励学生预先小组互评作文,找到不足。首先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小组互相批改作文,在批改中找到不足,在作文互评中了解高考作文评价标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和平时的训练中能够按照高考评阅标准去进行每一次作文的写作。长此以往,学生的高考意识强了,作文的规范性也提高了,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5)鼓励学生课前介绍名人名言,拓宽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扩充论据积累量。

安排学生课下搜集名人名言,经过课下准备,锻炼了学生的搜集能力,并且让学生课前进行集中演讲。采取分组搜索有关话题方式,最后找出集中时间进行学习和认识。扩展了学生视野,扩充了材料积累,增加了作文论据积累量。

(6)组织学生分组收集论据,增加论据积累。分组给每一个小组一个话题,分组收集论据。学生课下充分地准备,再选时间集中交流。一个小组收集论据,全班分为8个组,长期坚持学生的资源实现共享,论据量得到几数倍的扩充。

(7)举办辩论比赛,在实战中锤炼辩证思维。组织学生举办辩论比赛,在辩论中锤炼辩证思维。双方的辩题就是自己一方的观点,论证自己的观点正确需要有充分的论据,而且更需要辩手有清晰的辩证思维,而这极大地锤炼了学生的思维。例如辩题“金钱是万恶之源”和“金钱不是万恶之源”,学生在作文中辩得不很理想,于是我们发动大家去准备一次辩论比赛。我想对于学生而言,正也是一种锻炼。

新课标高考背景下,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积累素材,扩充论据量,激活学生辩证思维模式,进而提高高考作文得分,最终提高高考成绩。

参考文献

第4篇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分析如何做到议论文论点的“见解新颖”。

一、反弹琵琶法

在寻常观点扎堆的时候,我们可以打破常规,巧妙地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如:围绕“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话题,多数学生沿着“可以移植”的前提进行讨论,但有篇文章却一反常态,采取否定的态度,“初看到这条关于记忆移植的信息,我还觉得挺遗憾的,然而我又有些迷惑,如果这成了现实,我会不会整天在迷茫与困惑中寻找自我呢?我们每个人都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特点,是这个大千世界里的一道风景。”这样的观点掷地有声,发人深省。不过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反弹琵琶是为了柳暗花明,为了曲径通幽,但不能一意孤行,剑走偏峰,否则就误入歧途了。

二、见仁见智法

这要求学生能敞开思路,广泛联系,从多个角度着眼,尽可能挖掘材料各方面所揭示的思想意义。同一事件中的不同人物,同一问题中的主次矛盾,都是写作中可以切入的角度。尤其是在新材料作文当中,这种方法运用得相当多。如一个作文题的材料:

有一次,大才子蔡澜到印度深山拍外景,杀青那天剧组破例进行庆祝,蔡澜忽然极想吃鱼,哪知道厨子一生住山上,不知鱼为何物。蔡澜摇摇头说,如此美味,不懂真可惜。厨子耸耸肩,说:“蔡先生,不知道的东西,又有什么值得可惜?”蔡澜俯首称是。

针对这则材料,如果从厨子不知道鱼的角度,可以提炼出中心论点,“人需要走出去,才能知道世界有多大”“走出小我,才能成就大我”等;如果从厨子“有何可惜”的角度,可以提出中心论点“人不必为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可惜,也不必为自己不曾拥有的东西伤神”;如果从厨师的地位和蔡澜俯首称是的谦逊态度入手,可以提炼出中心论点“令人折服的未必是地位、金钱,胸怀淡然心自平”等。这些见解互不相同却又自成一家,令人耳目一新。学生在吃透材料内涵的前提下,如能运用发散性思维,多侧面地进行分析,找准适合自己的角度进行挖掘和演绎,定能写出上乘佳作。

三、层层剥笋法

认识问题如果仅停留于事物的表象,就难以获得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只有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层层剥笋,事物的本质才能逐渐被挖掘出来。如《寻找》一文中,作者首先写到的是“寻找曾经拥有的友情与美好”“寻找未曾拥有的文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出“寻找是一种进取与努力,寻找也是一种精神皈依”的道理;结合寻找过程中的得与失,进一步得出对“追求成熟却失去了纯真,追求繁华却失去了宁静。不断寻找的过程,也是不断失去的过程。得到也意味着失去”这一事理的认识;最后站在人生的高度进一步提炼观点,“寻找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寻找的过程,是我们在寻找的过程中获得成长。寻找中把握拥有,且行且珍惜,这才是最有味道、最有价值的寻找。”事物的本质就在这种逐渐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浮现出来,环环相扣,最后提出的中心论点才最有深度。这个过程要求学生能由感性到理性,能辩证地思考问题,甚至是站在人生、发展、成长的高度来认识问题。

四、辩证分析法

高中生看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和高度,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所以在议论文立论时,要能做到正反对照,一分为二,全面地看问题,这样提出的观点才会更全面,更合理。如一个作文题的材料:

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鱼,但两个人只能选一样。一个人要选择鱼竿,一个要选择鱼,争执不下。

第5篇

【关键词】作文;修辞;文采

近年来,新材料作文在高考中屡次出现,这在审题立意方面给学生增加了难度,但综合2009年全国各省高考试卷,作文试题的难度都有些下降。80%的学生基本不会跑题。那么怎样才能把作文写的更好,更与众不同,就需要我们下大功夫。有鉴于此,语文界许多有识之士和考试中心都强调应该重视议论文的写作训练。经过几年的训练,学生的论证思维有所提高,然而从平常阅卷情况来看,学生的议论文水平有待提高。考生应该提高的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说理不深刻,立意不高不新;其二是语言没有特色,干巴巴的。而后者表现最为明显。许多考生在议论文写作中不够注意表达方式,缺乏生动语言,文章枯燥、干巴,“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清・李渔语),不能达到“融情入理”、“感人心灵”的目的,缺乏灵气,因而很难使评卷教师“一见钟情”。

俗话说:“三分姿质,七分打扮。”写作文也是如此,只要经过“事事四五通”的装扮,何愁它不 “精妙世无双”?装扮的手段很多,而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运用修辞。修辞能增加作文的文采。

(一)巧用比喻,语言更生动

亚里斯多德说:“善比喻者为天才。”比喻是增强语言形象性的最常用的手法。比喻,常常能使深奥复杂的道理变得形象具体,使议论显得生动活泼,从而收到良好的论证效果。

比喻运用得恰当,能加大议论文论证力度,有时能使评卷者拍案叫绝,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比如:“生命应当是漫天风雪中的一剪红梅,尽管深山寂寂万木萧萧,也要在枝头燃烧!生命应当是挺立于悬崖一侧的树根,用智慧和力量去熔化山岩,顽强且韧劲十足地去开垦坚硬的土地;生命应当是游鱼,寻找激流,寻找飞浪,寻找银鳞的闪光,笑仰于波涛之上。”总之,运用比喻进行论证,可以使说理生动形象又言简意赅,当然亦应避免滥用现象,是否运用和如何运用,必须从表达思想内容的需要出发,而且应当力求处处妥贴,得体。

(二)巧用排比,语言更有气势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近,语气连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句连接起来用,叫排比。它可由词组构成,也可由句子构成,在引论、本论、结论等各部分中,均可以使用。假设句、因果句、条件句、正反对比句皆可使用。 而在议论文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排比句式,往往能增加文采,增强文章的语言气势,并给人一种整齐匀称的美感。

2009年河北一考生写到“李煜虽有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诗才,却被政治上的无能束缚,终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遗恨;秦观虽有吟风弄月的雅趣,却被仕途的失意所束缚,抑郁地了解了余生;郭沫若虽有‘风兮――归来’的豪情,却被治国之路上的坎坷所束缚,留下遗憾的一笔。 ”充分的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如果不能发挥特长而难以逃脱弱点的束缚,就会坠入可悲的深渊。又如2009年江苏满分作文《品味时尚》“当人们的血脉中奔流着各色汽水饮料时,似乎再有哦没有一杯香茗高山流水般诗意地流淌的踪迹;当人们恣意地将头发烫染得卷曲蓬松,五彩斑斓时,似乎大家忘记了自己原本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的秀发;当人们开始将衣服穿薄,甚至“衣不蔽体”、奇形怪状时,似乎特立独行成了时代的标签。老祖宗的含蓄之美渐渐让步于时尚装扮。” 这一系列的排比句,使文章内容集中,节奏鲜明,酣畅淋漓,有气吞山河之雄伟,水泻千里之壮观。

(三)巧用名言,语言更大气

名言警句大都是些经典的、历来为人们传诵的佳句,有的本身就极具文采且富含哲理;巧妙地引用一些诗文,使文章平添了许多人文内涵,使语言更大气。

我国的古代语言,往往凝练隽永,音韵和谐,形象生动;尤其成语言简意赅,古诗文名句典雅而富于文采,适当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2009年湖北一考生在《站在文学的门口》中这样写道:“当暮色四合时,一灯如豆,一书如帆,送我至文学的门口。那东临碣石的一代枭雄,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依旧能够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不屈之音,那一份遒劲雄浑的意气,常使我击节而赞。那在乱世里漂泊沉沦的诗性女子,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得哀愁,纵然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也依旧要在绝灭之境,用柔弱的才情,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些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荡起遥远的绝响。”

再如这样一段文字:清人涨潮在《幽梦影》中曾写道:“卷中有山水。”不错,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前人的话犹在耳畔。读书是一种感悟的过程。那一本本书就仿佛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跃历史的长河,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于是我看见坡在明月下起舞,高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看见梭罗独自坐在瓦尔登湖垂钓一天星河,脸上是不尽的悠然;我看见千年的帝王将相,看见千年的兴亡成败。是的,书如翅膀,它带我的心灵飞出狭小的窗口,让我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大千世界,开阔眼界,丰富思想。

熟语中的俗语、歇后语等多流传民间,简练通俗,不乏幽默诙谐的佳句,引以入文,或增加生趣、或显露大气,亮点会骤然闪现。

(四)巧用对仗,使语言更有韵味

那些两两对举出现,而字数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不要求完全工整的对仗句。在议论文中,对称句既可用来说理,又可用来举例。因为它要求用大至整齐的句式,对称的结构来证明论点,所以训练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对仗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而且因为对证据极为简洁,还可锻炼学生对事例的高度概括能力。如果说"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那么,对称句的应用,也会使文章因之生辉。如2009年湖北一考生写到:青山隐隐,绿水迢迢,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转的,是墨笔生香,勾勒出清风明月的韵致;梧桐细雨,西窗红烛;我站在文学的门口,窥见那门内流淌的,是令人心旌摇动的浓愁与长情。正是运用了对仗,语言才更有韵味,更富诗意。

议论文应讲究文采,多用一些修辞,如此方能文质兼美。让修辞带我们走进文学的殿堂,拿下“半壁江山”,为高考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第6篇

关键词: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30-01

著名文学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长期深入研究写作,他认为“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发表了相关专著《作文论》及论文《漫谈写作》、《写作杂话》等等。对写作的诸多问题作了大量而科学的论述,其语言通俗简洁,阐说全面深刻,构成了一套严整的理论。本文拟从作文的写作态度,写作训练两个个方面浅述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观。

一、写作态度观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中,许多老师了应付考试,教会学生一套编排罗织的技巧,其结果是脱离实际需要,导致学生思想上的僵化、无病,拿到实际生活中去就用处不大、捉襟见肘。针对这一弊端,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当以应需为目标,不能为了应付而进行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作文训练。“惟练似宜通乎课内外,不宜专以课内外作文为练。课外应需而作文,固用也,而亦练也。学生能明乎此,则随时随处认真,不以课内作文为特殊事项,进步事业殆可较快。复次,课内作文最好令作应需之文,易言之,即令非叙不可之事物,令非吐不可之议论。课内练习,固将求其应需,非欲其徒然弄笔也”。应当是写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如果不是这样,“强不知以为知,徒然说一番花言巧语,实际上却没有表白内心的什么。写作到此地步便与生活脱离关系,又何必去学习它?”

另外,叶圣陶先生提出写作应该“求诚”,他在《“好”与“不好”》等文章中都谈到了“求诚”。什么是求诚?一言以蔽之,“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也就是“从原材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如果不诚实,就会“欺己欺人,那内心的愧疚永远是洗刷不去的”,既“贻人以谬误”,又“耗己之劳思”。

因此,在写作教学时,要让学生写自己的话,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懂得的,真正体会到的东西,不要舞文弄墨、口是心非。当然要做到求诚,首先做人要“立诚”,以司马迁和杜甫为例,“我们欢喜读司马迁的文,认他是大文家,而他所以致此,全由于修业、游历以及伟大的志操。我们欢喜咏杜甫的诗,称他是大诗家,而他所以致此,全由于热烈的同情与高尚的人格。假若要找反面的例,要找一个生活空虚的真的文家,我们只好说无能了”。并为学生创造“立诚”的条件,重视对学生志操的陶冶,培养感情,锻炼观察,“训练学习写作,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积蓄,无非要他们生活上终身受用的意思。这便是‘修辞立诚’的基础”。

二、写作训练观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表达的习惯,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另外,每逢用文字发表,须尽力在技术上用工夫。叶圣陶先生认为可以从下面三处锻炼语言习惯:一是“锻炼语言要有恒心”,“无论何时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话一定要表达出一个意思”,“无论何时不把一个不很了解的词硬用在语言里,也不把一个不很适当的词强凑在语言里”;二是在读别人的文章时,注意汲取别人的长处;三是注重朗读,“从前人学写文章都注重诵读,只要把几十篇文章读熟,自然而然就能够下笔成文了,这其实就是锻炼语言习惯。”而语言习惯的训练,还需重视思维训练。因为“思想是脑子里在说话,说那不出声的话,如果说出来,就是语言,如果写出来,就是文字。朦胧的思想是零零碎碎不成片段的语言,清晰的思想是有条有理组织完密的语言……说他说得好写得好,不如说他想得好尤其贴切。”

在写作教学中,不仅要立足于模仿,更要立足于创新。叶圣陶先生提出了作文可学“写生”――“写生为主,临摹为辅”。他在《临摹和写生》一文,用绘画的临摹和写生来比喻写作:“学写文章也有临摹的方法,熟读若干篇范文,然后动手试作,这是临摹。在准备动手的时候,翻着一些范文作参考,也是临摹。另外一个方法是不管读过什么文章,直接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见怎么样就怎么样写,所闻怎么样就怎么样写,其余类推。这就是写生的方法。”他认为写生的方法既能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又不一味模仿,可以推陈出新。

三、结语

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全面深刻,其理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叶先生提倡的“应需”的写作目的、“求诚”的写作态度、“写生”的写作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依然具有极重要地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1994 年.

第7篇

常言道:“题好一半文。”“人靠衣装,文靠题装。”好的题目会让读者眼睛为之一亮,顿生好感。拟题的技巧多种多样,其中利用修辞方法就是一个诀窍。有人说:“修辞是作文的魔水”,拟题目也是一样,修辞会让题目异彩飞扬。

如以“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为话题,可巧用这样新颖的题目:《颠峰上的蜗牛》、《掀起结果的盖头后》、《冬天花开有花开的理由》、《初思诸事出人意,后想又在情理中》;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可巧用这样新颖的题目:《自私自利,愚者之见;打造双赢,智者之举》、《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者,天下之大本也》、《双赢,何乐而不为?》等,这些题目都用了各种修辞格。

二、奇用文章题记

凸现和揭示文章主旨、情感的句子,贵在简洁含蓄。或引用,或创新。好的题记会显“奇效”之功。

如《好样的同桌》题记:“人生的真谛,别人无法教你,只能在生存的过程中自己体味(井上靖语)。”《“回声”的启示》题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语)。”《五彩的幸福》题记:“生活如花,姹紫嫣红;生活如歌,美妙动听;生活如酒,芳香清醇;生活如诗,意境深远;生活如梦,绚丽多姿。”《感悟高中》的题记:“那是心灵深处一股清泉,流不尽,吐不完,一直奔流到永远永远,去浇灌我人生旅途中的每一草、每一木。”

三、善用整句开头

清人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文章开头一般要“开门见山”、“开宗明义。”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排比句式、设问句式。或引用经典诗文,或采用含蓄隽永语句。

如作文《杂是一种生命的奇迹》的开头:“可曾见过,沧桑褪色的万国建筑群?可曾赏过,阳明山的紧簇春花?可曾听过,爵士乐的错杂鼓点?可曾品过,青藤阁的浓香花茶?如果倏然抹去那些杂体,那么生活将变得多么单一、多么可怕啊!我说,杂,就是一种生命的奇迹。”

四、多用中心句

“中心句”是展示作者主要观点,反映文章要点,显示作文亮点的最佳形式。因此,一般来说,论说文的“本论”部分的结构要么是并列式,要么是递进式,要么是正反对照式。每个段落最好用中心句开头,这样“一目了然”,层次也很清楚。有的作者还用小标题来代替中心句,也是一种办法。

如在《杂,也是一种美》一文中,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的:杂,意味着变化;杂,意味着进步;杂,也是一种美。同是论“杂”,另一位在讲怎样成为“杂家”时,也是从三个角度论述的:要“杂”,就要有海纳百川的勇气和胸襟;要“杂”,就要有贯通古今的眼光;要“杂”,就要有思考,有选择,有提炼,有发展。还有一个则是从三个领域来谈:文化学术离不开“杂”,社会发展离不开“杂”,自然界也离不开“杂”。

五、化用诗文名句

要使文章有文采,并有文化底蕴。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恰当地借用和化用诗文名句,“拿来”为我所用。这些名句,言简意赅,寓意深刻,以一当十,可唤起读者的联想与思考。

如《矮纸斜行闲作草》文中有这样一段:“对着月亮,买一面明镜,手掬一捧清辉,抚摸着那凝脂般的肌肤。猛然深谙,这用浓黑装饰的夜的本质竟是那么可爱!有了这面明镜,你不会让自己的心迷离彷徨,不会让自己的心黯然神伤……相反,你会体悟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韵致,寻觅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空灵。”

六、活用生动材料

在议论文论述中,要做到“有理有据,层层深入”,必须要有充足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值得注意的是,叙事时宁简勿繁。旧材料可“以旧翻新”,可“新瓶装旧酒”,可变换角度。

如在《选择永恒》中,这样论述永恒:“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生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

七、插用整齐句式

穿插一些整句,会使叙事简明,说理充分,情感充沛,有强烈的气势,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尤其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重点处,会给读者深刻印象。

如优秀作文《别人的风景你的梦》一文中穿插这样的整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以人为镜,可以知兴替。”

八、妙用蕴语结尾

李渔曾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笔留连,苦难遽别”。所谓“媚语”,即富有文采、意蕴深刻的语言。有文采的结尾,耐人寻味,会让读者爱不释手。

第8篇

新闻类素材,有正面、反面之分。这些素材,有时可以作为文章开头的引子,引出所需要论证的话题、观点;有时可以作为文章原因分析部分的佐证;有时可以给自己解决问题的建议、策略提供示例;有时可以作为某种结果的验证。新闻类素材,可以在文章里单独列举,也可以枚举。但无论是哪种运用方式,都要注意对素材的裁剪与概括,不可以在文章里大段介绍素材内容,以免议论文记叙文化。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今年的高考作文中,许多同学有意识地将新闻作为素材,获得了理想的分数,下面我们以2016年高考一些优秀作文为例,来探讨一下新闻类素材的运用技巧,近距离感受一下新闻类素材的魅力。

【新闻素材一】

2016年4月4日,我国作家曹文轩被授予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成为中国首位获得被誉为“儿童文学的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在宣读结果后说道:“曹文轩的作品书写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他的作品也非常美丽,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的挑战的榜样,能够赢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原生生活中一些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高考运用】

“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子都扑进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闪忽闪地飘落……”乍看两图,忽记起读《草房子》时,曾一下子被吸引进主人公桑桑的童年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肆意自然、诗意悠长!那不就是我们曾经拥有的真实童年吗?童年,不就应该像油麻地小学校园外的满地紫云英,蓬蓬勃勃地生长吗?成长,不就该像桑桑看到的一串串淡紫色小花,散发着甜丝丝的香气吗?(2016高考作文全国卷1《功利落尽,诗意悠长》)

【技法解析】

这则新闻是优秀人物类素材,作者是将之作为文章引子而运用的。文章开篇,作者首先截取了这位国际安徒生奖中国获奖者的代表作《草房子》中的一个片段,然后分析了主人公桑桑童年生活的特点,巧妙地过渡到了“功利落尽,诗意悠长”的论点上。本文论点的提出策略,实属巧妙之至。

【新闻素材二】

5月5日,一家名为“必要”的公司先于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宣布劲爆的AR技术上线,成为中国第一家将AR技术应用到网购之中的电商平台,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第一个将此技术和奢侈品制造商贯穿打通的购物APP。AR即增强现实技术,通过这种技术,看到的场景和人物一部分是真一部分是假,可以将虚拟的物体带入到现实世界中。在“必要”APP上线的AR技术下,你只需用手机摄像头对着房间的任意位置,将选中的家具投放到画面中,便可随意移动、替换、摆放家具,还可调换家具的颜色、材料等。你家真实的房间场景,通过手机就可以感受到家具的尺寸是否合适、搭配起来是否漂亮等,十几秒的时间便可把你钟意的家具“搬回”家,彻底告别了测量、估算、拉回家又不满意的“原始网购时代”,而是进入了“身临其境”的新电商时代。国外财经专家,将“必要”定义为“唯一可以撼动马云的新模式电商”。

【高考运用】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世界,无论你是否愿意,你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了VR这种虚拟技术的浪潮里。网上购物、视频聊天、虚拟游戏,这一切都在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中渗透到了你的生活中,没有人能够在这场科技风暴中置身世外。也许你听惯了人们对大数据时代真假参半的诟病,但这些都无法抹杀它对我们这个时代所做出的贡献。如果没有马云的阿里巴巴,我们又怎能享受到足不出户却送货到家的快捷便利呢?同样,如今更为先进的AR技术正发挥着它巨大的能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AR,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哲学,一种态度。它在本质上迎合了现代人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改善了人们的消费体验。(2016高考作文浙江卷《一种生活》)

【技法解析】

这则新闻是科学技术类素材,作者是将之作为VR技术的比较对象而运用的。作者首先介绍了VR技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然后列举了这则素材,指出AR技术,更胜一筹,它是对人们更高消费需求的有效满足。通过前后比较,AR技术的先进性在读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闻素材三】

直播下跪求排片,《百鸟朝凤》好心酸

《百鸟朝凤》于2016年5月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百鸟朝凤》歌颂了民间艺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全片充满了浓郁的地域色彩,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作为情感发展线索,师徒之间不是父子胜似亲脉的真情感人至深。而曾经制作过《观音山》《二次曝光》《后会无期》等片的制片人方励5月12日晚第一次登上时髦的直播平台,为《百鸟朝凤》向全国影院经理争取排片,呼吁他们给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一个机会,同时也跪求网友帮忙传播扩散,支持这部吴天明导演的绝唱之作。

【高考运用】

5月12日晚,网络视频直播《百鸟朝凤》制片人方励,一头跪向影院经理们求排片,一头跪向观众们求关注。这一举动瞬间吸引了不少注意,排片量和票房上去了。喧嚣过后又怎能不让人感叹,从何时起民间艺术竟到了如此尴尬的境地,要靠下跪来取得关注。那些原本根植于土地的艺术,如今却曲高和寡。除却激越高亢的老腔,生动拙朴的皮影、精致和美的团扇等莫不如是。这些传统民间工艺,近年来竟逐渐变得暗淡无光,甚至渐入无人应和的境地。(2016高考作文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技法解析】

这则新闻是文化艺术类素材,作者是将之作为反面素材运用的。作者首先在段落开头,扼要概述了跪求排片的新闻,然后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从何时起,民间艺术竟到了如此尴尬的境地,要靠下跪来取得关注。接着,作者联想到了与《百鸟朝凤》有同样命运的一些其他民间艺术,这样就拓展了文章视野的广度,使得个性的问题具有了普遍性的意义。

【新闻素材四】

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以105岁高龄于2016年5月25日在北京逝世。杨绛,1911年生于北京,江苏无锡人。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9年后历任苏州振华女中(沪校)校长、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文系教授、国立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著有剧作《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散文及随笔集《将饮茶》《干校六记》《杂忆与杂写》,短篇小说集《倒影集》,文论集《关于小说》等。

【高考运用】

语文从来都是平易近人的,那些沉淀在历史风云里的文学大家,哪一个不是在生活里处处留心时时受教的。杨绛先生从幼时受学到耄耋之年、期颐之岁,一直在学习,一直在社会上探索着、寻找着。如今,“我们仨”终于在天堂团聚,先生已逝,留下后来人,仰慕先生风范,学习先生作为。语文是指路灯,是助登梯,是导师,更是朋友,帮助我们不断前行。(2016高考作文全国卷Ⅱ《语文点亮美丽人生》)

【技法解析】

第9篇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一学期即将匆匆过去了,一路上我们欢欣鼓舞,收获颇多,深感喜悦。借此,我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做个总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

一、教学常规管理正常化

1、中心学校对我校30位教师进行,教师工作检查中获得评价较高,其中优+12人,班容班,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貌优+

7个班级,学校总评优级。在我校的管理工作确实竖立管理兴校、管理立校的理念,教师各项常规工作都有条不紊的开展,并认真落实贯彻中心学校的工作精神。

2、我校严格把关,从每个月的月自查入手早做准备,树立很强的迎检意识,确实抓好抓实,很好的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

二、积极认真参加业务理论学习及教研活动

1、星期三的业务学习由两位副教导主任负责把关,每逢学习期间,各位教师都能很好的出席并认真的观看学习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vcd,不时还会针对课堂教学中得某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可谓兴致高昂,效果甚佳。

2、在校本培训研修上,根据上级文件有关要求,我校形成以谢淮河副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从做好校本培训工作方案、工作计划、安排表、阶段小结、过程记录、材料收集等,粗细搭配,有实际课堂研讨、理论学习、师德师风教育、安全法制宣传,可谓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让老师们在一个和谐愉快的情境下思想得以提升、理论得以形成、业务得以提高。

3、在新课改的大好形势下,全校老师开拓进取、勇挑重担,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加以完善,我校的校性教研已蔚然成风,形成开课、说课、评课一条龙,这个学期已上过公开课的老师有:王清霞老师、吴月鸿老师、谢良友老师、陈春苗老师、柯美丽老师、翁碧秀老师、王石柳老师、汪梅凤老师。这8位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各显风采、各彰其节,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同时我们在9月下旬接受兄弟学校校长的随堂听课,等级都是优级以上。正是有我们这些任劳任怨、勇挑重担老师的密切配合下,在学校语文、数学教研的直接参与下,才能让我们学校的教研水平得到很好的提高,让老师们的教学艺术不断精湛。

4、启用新教材的一年级老师,严格遵守“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利用双休日准时出席认真准备参加中心学校组织的8次集中培训,培训过程中我校的3位老师多次受到中心学校领导的好评,出版的培训简报刊登了温培芳老师的教学小故事,得到同行的认可;汪梅凤老师的提供课堂教学vcd更是给与会老师带来很难得的教研素材,同时也使我校的教研工作得到中心学校的表扬;王石柳老师积极参与现场讨论在培训总结中给予了肯定并提出表扬。

5、在业余时间,老师们积极撰写论文、热情高昂、成绩可观,有柯美丽老师获得《小学语文教师》作文论文比赛二等奖,王泳昆老师、陈春苗老师分别在《安溪教育》发表,还有20几篇汇篇在《长坑教育》。

三、备、教、批、辅、考成绩斐然

1、2004年秋季,是我们丰收的大好年头,喜事频传,师生参赛硕果累累,其中有李海波老师获得安溪县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三等奖;年会论文评选中有王清霞老师撰写的《走向新课标,让农村小学语文课“有趣有味”》获三等奖,陈春苗老师撰写的《浅谈作文源泉——情感的激发》获三等奖,吴月鸿老师撰写的《最是书香能致远》——让农村孩子亲近阅读获三等奖,翁碧秀老师撰写的《教给学生方法提高写作能力》获三等奖;学生参赛成绩更丰:“泉州市小学生作文通讯赛初评”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长坑中心学校手抄报、想象画比赛”一等奖6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2名;“长坑中心学校一、二年级普通话比赛”二等奖1名,三等奖2名;“长坑中心学校中、,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高年级作文竞赛”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长坑中心学校六年级数学竞赛”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1名。

2、以上成绩无不渗透老师们、同学们的一片汗水,每一次的活动,老师们都很有责任心,通过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辅导过程循循善诱,善始善终,终于在参赛中脱颖而出。回顾一路留下的串串足迹,我们深感自豪。

3、几年来,我校注重学校的外塑形象,内重本质,总是把育人与教书提到并重的位置。提倡老师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其中在学校的号召下进行了“献爱心,捐款医治白血病患者”活动中,师生踊跃捐款共达1500元,虽然这点钱不是很多,但这很深凝聚我们的一片爱心,为病人及送去的不仅是钱,还送去我们深深的祝福和问候。

4、继续加强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从先学会做人到学做事,逐层深入,熏陶感染,立足学校实际,以少先队为依托,充分重视校园文化的传播作用,发挥红领巾广播站的舆论导向作用,继续做好学生在校一日常规教育、认真组织学生参加“三优一学”评比,从集体到班级逐步转换,从学生的学习上、生活上为着力点,关爱儿童、倾听他们心声,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积极创设搭建平台。

5、学期抽考中六年级成绩居中心学校中上水平。

四、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瑕疵

1、保证教育教学正常运转的值日工作,有个别老师不到位,虽然没有产生什么重大问题,但我们要有危机意识。

2、教研工作准备不够充分,致使教研的实效性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有学校管理上、设备上的添置不齐全,新学期将进一步完善一些制度。

3、学校“三风”还有待于进一步形成。要学会将一切不利于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4、班级文化氛围不够规范,拟订新学年每班分发一份报纸供学生浏览,让他们初步了解掌握最新国内外新闻,增长学识。各班要做好管理工作。

第10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健全人格;培养

一、作文教学健全人格培养的内涵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出现了许多关于作文和做人的研究。文如其人,在古代的文论当中就有许多讨论。曹丕的《典论论文》,刘勰的《文心雕龙》就是著名的探讨做人与作文的著作。作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是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应将人格的形成(包括价值观的形成,人生观的形成,道德情感的形成)学生的书面表达结合起来,把主客观世界作为写作的对象,在培养写作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加深对世界的认识,抛弃传统的写作方法,用人格发展相结合的书面表达能力来进行习作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写作的同时提升精神世界并健全和完善主体人格。

二、作文教学中进行健全人格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利用作文教学进行健全人格培养,意义重大,这一问题的提出,打破了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传统的作文教学,是写作技巧的和写作能力的训练。却没有重视作文的人格完善作用,甚至僵化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而目前的这种作文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严重影响学生和谐完整健康人格的建构,总之健全人格培养是作文教学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利用作文教学培养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

教育的发展对现代作文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打破僵化的教学思想和写作模式,要尊重学生个性,改变按死套路,固定模式去写作文,不能抹杀学生个性的发展,淡化生命个体和差异性,要进行心全方位,多角度去写作训练,写真性情,肺腑之言,在具体的作文写作训练应该关注学生人格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通过阅读教学完善健全人格

对于写作来说,素材很重要,而课内和课外阅读是为写作积累素材的重要方式。为了积累材料,指导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观察思考,大自然奇妙无比,只要用去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个伟大的人对话。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另一方面阅读的内容还应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这样会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使学生养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提高思维水平,进而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通过阅读可以增加知识积类,增强语言的表达能力,拓展视野,陶冶情操。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内和课外阅读,读的过程中要写出自己的阅读感悟。好读书,读好书,让阅读塑造和谐健康的人格。阅读是作文教学培养健全人格的基础。

(二)让学生写出真性情,不拘一格

写作时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拘一格,打开心门,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鼓励学生大胆去写,不要在乎形势与能容,中心与其他的关系,写出真性情,做到有真情实感。教师不要过渡干涉,不要束缚学生的思路,让他们的思绪飞扬,放飞梦想。降低作文的难度和要求让写作成为一种行为习惯,成为学生自由表达自己情感的阵地和方式,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的一部分,长久以来,学生觉得写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事。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们的人格得到了完善和提升。作文教学的育人目的就达到了。

(三)有针对性的去写,唤起人格觉醒

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但生活经历相对单纯,我们利用作文教学诶出发点,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展开训练,唤醒学生的独立人格,努力去去完善和健全,首先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出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手写我心。语文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多写一些题目自拟的的作文,把更多的权力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去选择,并开展相互讨论,联系事实思潮,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或者针对学生人格发展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特定的命题,让谈们展开论述,在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引导他们的人格走向健康和完善。唤醒他们对人生的思考和觉醒。

(四)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自我塑造的能力

鲁迅先生说道:“写作是一种‘人格的自动控制’,是思想和人格的表现,写得好的关键在于‘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为此,语文教师要利用作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摒弃假恶丑,追求真善美,自我完善建构健全和谐完整的高尚人格。这也是当今教育发展对作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五)改变作文的评改方式,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措施

作文评改不能仅仅注重于字词的运用,结构的完整,语言的生动,修辞手法的运用,更要注重学生和谐人格的建构和心理的完善,既要开展教师评改,更要注重生生评改,让学生在评改的过程中,发现别人的缺点,完善自我的人格,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提升和完善人格。

第11篇

[内容]

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当今时代赋予中学语文教学的重任,也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之一。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有人认为学习语文之目的唯在作文,而读书为作文之预备,……。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则其功至伟。”“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单说写作程度如何如何是没有根的,要有根,就得追问那比较难捉摸的阅读程度。”可见,研究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从近几年的语文高考试卷看,现代文阅读能力测试都占有20%左右。但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的平均得分率却很低,如何才能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呢?我们认为,关键是必须认识到,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具有一定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具体而言,这一过程有四个阶段构成。

第一是基本知识的积累阶段。现代文阅读教学须以阅读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以具备准确、敏捷的思维为关键。我们知道,基本知识是思维的基本因子,知识面的宽窄是阅读思考时联想是否丰富、思维是否活跃的关键。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从狠抓基本知识的积累做起。这里的“基本知识”不仅指语文知识、文化常识、历史常识、哲学常识、生活体验以及音乐、雕塑、美术、建筑等艺术常识,而且还包括人文科学(如文化学、历史学、美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领域和自然科学与科技应用(如心理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现代通讯技术研究等)领域较新的研究概况,还包括边缘学科和科学学的研究概况。在当今的中学语文界,能全面反映这些既有时代性又有深度和广度知识内容的教材还很少。在这方面当首推由谷公胜编著、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于1995年联合出版的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近几年语文高考试卷所选的现代文均具有丰富的“内蕴”,涉及的知识既广又深:有的涉及艺术常识和艺术鉴赏知识,如1996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贝多芬之谜》;有的涉及文艺美学,如1991年“三南”卷“四/32~40”题;有的涉及思维科学和教育心理学,如1993年全国卷“四/22~28”题;有的涉及对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如1995年全国卷第四题的选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著);有的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1992年全国卷“四/26~30”题;有的涉及科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如近几年高考中连续出现的科技文章。然而,相当一部分教师一味注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学生“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相当一部分学生急功近利,为了应付高考,一心只读教科书,很少过问课外书,对以上“基本知识”他们知之甚少或根本不知。没有“厚积”,哪来“薄发”?基本知识积累不够导致了学生知识面的狭窄,阻碍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因此,近几年语文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测试部分得分较低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教训提醒人们: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基本知识的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宽非狠抓不可。

第二是基本理论的掌握阶段。现代文阅读的有关基本理论是对现代文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一系列规律的概括,是确立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必须狠抓基本理论的掌握。这里讲的“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一是指现代文阅读,一般应从文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二是指篇有中心段,段有中心句,句有关键性词语。文体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记叙文的内容指描叙部分(人、事、景物及其特点、与景物有关的传说故事等)和议论抒情部分(或抒感,或揭示哲理);议论文的内容指论点和论据;说明文的内容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指某种物品的制作过程,或指某种物品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点等。形式方面,记叙文主要是指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依据、线索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及其作用等;议论文主要是指论证结构方式和论证方法;说明文主要是指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中心段、中心句和句中关键词语的确立都有规律可循,还有概括反映这些规律的有关理论。篇有中心段,记叙文的中心段一般是抒情议论性语句,往往位于篇首或篇尾,或者是几个片断之间的过渡性语段;议论文的中心段一般为文章的引论或结论,通常也位于篇首或篇尾;说明文的中心段一般也是首段或尾段。段有中心句,中心句的确立可通过分析段落的构成情况来进行:若段落由一个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句群中心——通过分析句与句的关系所得的中心句;若段落由几个并列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几个句群中心句之和;若段落由几个主从关系的句群构成,段落中心即为主句群的中心句。句有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确立理论,可参阅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室编定的1990年版的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一、二册中的有关单元知识。这是对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理论指导,即对学生授之以现代文阅读基本理论的阶段,这是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第二阶段。

第三是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阶段。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对基本方法的灵活运用程度。学生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上文论及的“基本理论”,我们便可引导学生确立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现代文阅读基本方法。根据上述第一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确立以下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文章阅读,首先要确定文体,接着须根据文体特点理解内容。以记叙文的内容理解为例,须以记叙部分的内容理解为基础,以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理解为根本。记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理解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过程等记叙的要素。议论抒情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应根据表达方式的运用特色理解感受理或情,议论性语句揭示生活哲理,抒情性语句抒发作者情感。其他文体的内容理解,也要根据文体特点进行。譬如小说,其内容不外乎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第三步,研究形式特点并理解其作用。这方面的操作,可根据形式方面的基本理论进行。形式特点的作用,主要是研究形式特点是如何有利于内容表达的。根据第二个基本理论,我们便可指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即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层次来理解文章内容。以议论文的内容理解为例,篇有中心段,找到了中心段,也就把握了文章的内容。段有中心句,这个中心句可通过分析段内层次或句群关系找到。找到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段落的内容。学生如能熟练而又灵活地运用以上这些基本方法,现代文阅读就不会无从下手或抓不住重点。倘若能这样,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第四是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巩固阶段,即基本训练阶段。阅读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真正的完成,因而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基本训练。所谓“基本”,是指训练量要适中,训练题要精选,这一点在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训练量要适中,太少不足以巩固阅读能力,不足以提高阅读的熟练程度;太多则滥,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而且事与愿违。要做到训练量适中,我们就必须精心制作或选择训练题。在高一、高二的现代文阅读教学阶段,我们紧扣课本编制测试题或导读提纲,进行按部就班的阅读能力训练。第一步,教师示范,向学生示范:如何将深广的“基本知识”和文章阅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充分运用于现代文阅读的具体过程中。示范课文是第一册中的《雨中登泰山》、《记念刘和珍君》、《灯》、《拿来主义》和《景泰蓝的制作》等各单元难度较大的讲读课文。第二步,找来难度不大的课文,如《难老泉》(第一册)、《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第一册)、《雄关赋》(第三册)、《作家要铸炼语言》(第一册)和《一个好树种——泡桐》(第一册)等,对学生彻底放手,积极鼓励并耐心引导他们根据教师示范,通过有意识地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自编阅读提纲,自读具体课文。在这过程中,教师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因人而异的点拨。最后,我们便开始实施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第三步:适当选编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课外阅读材料。其来源主要是高中语文选修课本《现代文阅读》和近几年的高考题,因为这些阅读材料及其测试题是经过许多专家精心选择和设计编制的,完全能够较为准确地测试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也便于我们对高中阶段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查漏补缺。对这些阅读材料和测试题,学生阅读解答时要真正消化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要熟练运用基本方法;教师讲析时要举一反三地讲透讲深,要着重分析三个“基本”在现代文阅读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证明,高中阶段如能对学生进行这三个层次的基本训练,他们的现代文阅读能力是能够得到真正培养的,他们的现代文阅读水平是能够得到较大提高的。

综上所述,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过程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在现代文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过程中,我们必须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训练为核心和主体,因为这四个“基本”的综合体正是现代文阅读基本能力的重要内涵。所以,现代文阅读教学如能狠抓这四大“基本”,是一定能达到真正培养阅读能力和不断提高阅读水平这一目标的。

第12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老鹰获得了飞行冠军,鸟儿们纷纷向它祝贺。燕子和云雀要拜老鹰为师,向它学习高飞的本领。老鹰非常高兴,欣然收徒。它们刻苦练习,老鹰悉心指导,不长时间,燕子和云雀的飞行技术都有了很大提高。它们见麻雀只能在低空飞行,便劝它让老鹰指点指点,好飞得高一些。谁知麻雀却说:“鸟各有志,咱不学老鹰的那一套。”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该寓言寥寥数语,然可谓言浅意深。从三种鸟儿的不同表现上,可以读出材料包含的丰富话题,如:学习、追求、理想、个性、借口等。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现实中的一些人和事,反映了不同的观念、不同的人生、不同的处事态度的碰撞,启发读者深思。具体来说,可有以下立意角度:

1.成功要有宽广的胸襟。(从老鹰欣然收徒、悉心指导切入。)

2.虚心学习,方能进步。(从燕子和云雀拜师,刻苦练习,飞行技术都有了很大提高切入。)

3.人各有志,不能勉强。(从麻雀的“鸟各有志”切入。)

4.不为自甘落后找借口。(从麻雀安于低飞和其有狡辩色彩的言语切入。)

5.甘做一只低飞的鸟儿。(从麻雀的回答切入。燕雀之志何尝不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境界。)

【佳作展示一】

倾听心的声音

李林柳

小溪不羡慕大海的宽广,所以它有它的源远流长;小草不羡慕大树的茁壮,所以它有自己的顽强;麻雀不盲从老鹰的振翅高飞,所以它有享受低空飞行的乐趣。向他人学习固然重要,可多少人在学习中走向了盲从,失去了本真,让自己的快乐和幸福消逝在时光的匆匆脚步中。

这是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惟有拒绝盲从,倾听内心的声音,在兴趣的指引下奋力前行,才能让人生更加绚烂。

拒绝盲从,让兴趣指引自己前进的方向,促使乔布斯走出一条成功的苹果之路。如果他不是在潮流面前挖掘内心的兴趣,也许就不会获得大批果粉对苹果产品的疯狂追求,不会收获成功的商业奇迹。

乔布斯17岁被父母送进里德大学――全美最昂贵、热门专业最好的贵族大学。在父母铺就的“金光大道”上,他硬着头皮走着,没有一点兴趣。反复斟酌后,他选择了退学,去旁听自己感兴趣的书法专业课。十年后,他在设计第一款麦金利电脑时,将书法融入电脑文字系统中,让人类首次用电脑打出漂亮的文字。乔布斯说:“凭着兴趣做的事就是为成功播下种子,和潮流走在一起未必能凸显特色。”正是在热门专业与自身兴趣的权衡中找到支点,听从了兴趣的指示,乔布斯才为自己的未来找准了方向。

拒绝盲从,让兴趣为理想遮风挡雨,正因为此,马云开创了阿里巴巴,建立了电子商务帝国;李嘉诚成为李氏“轮船”的船长,让长江集团在波峰浪谷中前行……无数成功的企业家,在回忆起创业之路时,都不约而同地说道――拒绝盲从,遵从内心的兴趣。

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也是在拒绝盲从中开创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吗?不也是在拒绝盲从中变得强大、让世界越来越关注我们的声音吗?

然而,生活中,仍有不少人盲目羡慕他人,似乎只有别人的才是最好的,只有不断赶超他人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选择加入各种补习班,也因此催生了许多培训机构。当这样的现象席卷而来的时候,孩子的兴趣逐渐被抹杀,没有了童年,没有了生气。可这些“好心”真的适合孩子的发展吗?如果真的适合,为什么会有十三岁神童考上清华却因生活无法自理而被劝退学?而且这样的尴尬现象越来越多。这些孩子都过早地丢失了兴趣,因而变得平庸至极,在潮流中被磨光了棱角,因此没有了特色。

学会在繁芜中倾听内心的声音,学会在潮流中拒绝盲从,学会在前行路上发掘自己的兴趣。这将让我们的人生更加辉煌。

内容:本文紧扣“拒绝盲从”这一观点,以两个典型的创新人物为例,结合自然界的类似现象,联系现实中令人担忧的某些做法,点面结合、正反结合,告诉读者要“学会在潮流中拒绝盲从”,令人信服。故本项评20分。

表达:文章层次分明,表达自然流畅,开头排比句式生动形象。故本项评19分。

发展等级:文章对所举事例不是泛泛而论,而是加以深刻地分析,与文章主旨巧妙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故本项评18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内容20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18分=57分。

【佳作展示二】

不同,让世界更美丽

张絮飞

燕子和云雀的飞行功夫本已超群拔俗,但仍然向飞行冠军老鹰学习高飞的本领,这是它们的自觉追求,也是志存高远的表现。这不仅无可厚非,而且令人肃然起敬。然而,麻雀坚持着低空飞行,又何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一种对自我的坚守?正是这样不同的选择或者说追求,才让世界异彩纷呈,更加美丽。因此,这两种不同的选择无所谓对错,谁也不能单纯地以它们飞行的高度一判高下。我们反而要感谢这三种鸟儿的选择,感谢它们的不同选择让天空不那么拥挤,呈现出一幅和谐而又美好的景象。

人类社会也如此。在求职率与失业率居高不下的今天,人们往往会一同拥向高薪酬、高福利、体面风光的工作,而忽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可是,工资高的工作毕竟有限,需要付出大量劳动力的工作又必须有人做。有的人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不肯做,一边回去“啃老”,一边还嚷嚷着“我是要干大事的人”。这显然是错误的。

大事需要人做,小事也自然需要人做。人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人的才能不同,这也就决定了每个人所选择的工作也应该不同,只有在自己的岗位有所发挥,有所创造,才算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才向应属于自己的成功又迈近了一步。

生活之中,也因为不同而更加精彩。与朋友交往,因为各自在性格、爱好、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所以得到了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的机会;在与家人相处时,即使会因各自看法不同而产生小摩擦,但却能让家人之间更加相爱;与邻居相处时,因为各自不同的习惯和交往方式,会让大家更加了解对方而和谐相处。

我们要允许“不同”的存在,要尊重“不同”的存在,要鼓励“不同”的存在,但前提是这个“不同”要对个人、对社会有利,这才是我们所应提倡和支持的。

通往彼岸的路原本就有多条,每条路都拥有着不同的风景。选择在于你,坚持走你选择的那条不同于别人的路,一定会收获另一番成果。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你的内心。人活于世,最重要的是勇敢地去追随自己的心声,并坚定地走下去。

既然高飞不适合自己,为什么一定要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走好自己的路,哪怕会孤独。

内容:本文在对材料整体审视的基础上立意,以一种辩证的态度肯定了“不同”本身就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现象。结合个体生命的有限,联系现实就业的困境,大大增强了文章的针对性。故本项评20分。

表达:文章层层深入、语言警策。故本项评18分。

发展等级:本文论证思路清晰,文笔凝练,观点深刻。故本项评17分。

综合以上亮点,该作文最后得分:内容20分+表达18分+发展等级17分=55分。

【同步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雨果有句名言:“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

加拿大物理学家罗伯特在进行环球考察时,来到智利北部的一个十分干旱而又荒凉的小村子,发现了一种奇异的现象。这里除蜘蛛外没有其他任何生物。蜘蛛在这里四处繁衍,生活得很好。为什么蜘蛛能够在如此干涸的环境里生存下来呢?罗伯特借助电子显微镜,发现这些蜘蛛具有极强的亲水性,极易吸收雾气中的水分。而这些水分正是蜘蛛能在这里生生不息的源泉。

在这个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勃勃的绿洲。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立意时要抓住“世上没有真正的绝境”这一点,可从“绝境与积极心态”“绝境与生命精彩”等方面展开思考:人处于绝境时,只要凭借坚韧的精神力量,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就能创造条件,走出原有的困境,开辟新的天地。绝境之所以为绝境,是因为它可以置凡夫庸子于死地,但对那些怀有坚定信念和远大抱负的人而言,却是成功路上的一块垫脚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说:“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

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一位历史学教授对他的学生说:“如果你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