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云技术论文

云技术论文

时间:2023-05-06 18:30: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云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云技术论文

第1篇

一、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概念是由美国的IBM公司在2007年提出的,其具体的定义指的是:所谓计算机云备份技术,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将计算机里面所要进行运算的任务都收集起来,然后,再把这些任务分配到那些大型的大规模的计算机数据处理中心或者是大规模计算机联机群体构成的计算机资源池里面去,这样就可以使得更重需要运算的程序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从大型数据处理中心获得相应的计算处理功能、数据存储功能以及各种相关的软件信息服务等功能。目前,计算机云备份技术常见的实现方式主要包括云存储服务和混合云备份。计算机云备份作为场内软件和次级存储的一种替代,它运行在远程的系统中并被集中控制,并通过浏览器的界面来访问计算机云备份。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之下,计算机云备份具有多个客户共享架构,并且需要付费才能够使用。被保护的系统上运行轻量级的程序,并将数据从主站点传输到云端上。

二、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优势

2.1效率高和可靠性强

在计算机数据库之中,现在使用的比较先进的存储技术,主要包括磁盘的备份、压缩、加密和存储虚拟化等保护。计算机云备份技术不仅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还应该考虑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但是,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效率和可靠性是由存储设备的服务机构来提供的。因此,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效率高和可靠性强是其重要的优势之一。

2.2可扩展性和投资少

计算机云备份技术还可以依靠第三方提供商的无限扩展能力,并且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投资比较少。但是,计算机云备份技术可以减少数据备份和实施中的问题,这种数据存储方式使得企业能够管理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的运行费用。

2.3降低数据量的恢复时间

计算机云备份技术一般是磁带开始恢复,计算机云备份技术管理人员只需要找到磁带,然后将其加载,就可以找到数据的位置再恢复数据。但是,从云中恢复数据一般较快,而不需要从磁带存放点运送磁带和寻找的恢复时间。同时,恢复的数据也是通过广域网进行传输,从而可以有效地节省时间,并且不需要建设本地磁带设备。

2.4可用性较强

为了提高存储的效率和降低公司的成本,计算机云备份技术更加具有吸引力。因而,计算机云备份技术具有可用性较强的特征。但是,数据副本能通过任何的因特网连接或设备来访问,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三、云备份软件可用性评估模型的运用

3.1启发式的可用性评估

云备份软件可以利用启发式可用性评估在少量用户参与的情况下对主流的云备份软件进行可用性评估,并且需要参与可用性评估的成本较低,从而获得相关的数据。目前,国内外主要的一些云备份软件都是选择一些具有影响力的云备份软件,主要包括诺顿在线备份、在线备份系统和远程数据备份等等。因此,启发式的可用性评估是匀备份软件评估模型中的主要应用。

3.2用户测试法可用性评估

目前,用户直接参与的可用性评估可以发现很多可用性问题,用户是重要的研究对象,因此,在真实环境中用户测试法可用性评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云备份软件可用性评估对象是云备份软件,但是,用户测试法可用性评估存在很多问题。然后,通过收集、组织、存储和管理备份的数据,提供开放访问,从而可以促进数据的共享,以制备出一个比较完善的云备份软件设计方案。在选择可用性评估各种人员时,应该充分考虑评估人员的专业背景、计算机的操作能力和英语水平等,以保证可用性评估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存储备份需求,选择素质较高的可用性评估设计方案更加重要。同时,用户测试法可用性评估还应该根据用户的备份目的,使得云备份存储软件能够满足用户的要求,主要包括备份软件的登录、备份、恢复和删除等操作。

四、总结

第2篇

广电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肩负着保障国家信息和文化安全的重要职责,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线。作为广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监管工作在保障广电安全播出、确保节目可管可控可信中起到重要作用。过去十几年中,我台陆续建设了广播监测、有线电视监测、卫星监测、互联网视音频节目监管等一系列监测系统,为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随着近年来三网融合和新媒体大数据监测业务的拓展,我台监测系统遇到了严峻的发展瓶颈:系统按业务独立监测的传统监测监管模式,孤岛效应明显,无法实现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更无法满足对全媒体大数据多元业务形态的融合监测监管需求;系统间孤立异构的传统资源存储模式,部署速度慢、弹性扩展难,无法满足几何级数增长的全媒体大数据的采集和存储需求;系统针对结构化数据的传统数据处理模式,无法满足对非结构化全媒体大数据的流处理或批处理需求,更无法实现对信息量大、价值密度低的大数据的多维高效挖掘利用。突增的海量媒体数据、飞涨的弹性存储需求、全新的数据处理模式等,这一切都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云计算具有大规模、虚拟化、动态伸缩、按需服务、成本低廉等特性,因而能够为大数据提供基础平台和技术支撑,其通过将分布在不同区域的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程序、服务)构建为一个可动态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通过虚拟化技术动态地、按需地为系统提供服务,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合理、高效、便捷地使用计算能力、存储空间以及各种软件服务,应对海量、多元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的需求。然而,云计算平台自身的技术问题,使得云计算平台存在安全威胁。可伸缩性、按需服务这些新特性使得传统的安全技术无法完全保证云计算平台的安全。为此,建立一个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扩展性的全媒体综合监测监管平台,提升我台在三网融合和全媒体大数据环境下的监测监管能力,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无缝连接切换,是目前我台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2全媒体综合监测监管平台总体架构

随着三网融合和全媒体大数据时代的到来,CMMB、DTMB、互联网视听节目及IPTV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传统的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工作无法满足对新媒体的监测监管需求。全媒体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建设需在兼顾我台原有传统监测监管系统的基础上,将其与IPTV、卫星电视监测系统、视听内容分析系统、CMMB以及DTMB监测系统、互联网监测系统等新媒体监测监管系统进行交互式集中监测监管,通过优化原有业务流程,逐步形成集质量监测、内容监管、安全调度、信息于一体的,具有高效、高可用性、高安全性的集中分析计算中心。全媒体监测监管云计算平台是整个监测业务运行的核心支撑,未来将成为我台安全播出监测的“神经中枢”,对我台本身业务拓展具有划时代意义。全媒体综合监测监管平台是一个利用虚拟化、云计算及云存储等技术手段搭建的基于x86的云计算平台,通过虚拟化技术全面整合刀片及机架式服务器等资源,为监控平台和各个子系统提供云计算资源,并对所有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的管理与自动分配,确保整个计算资源的合理利用。平台服务层次模型(图1),分为云基础设施IaaS层、云平台PaaS层、云业务应用层、运维管理层四部分。其中,云基础设施IaaS层位于服务层次模型的底层,是云计算平台的基础,由云计算中心操作系统通过基础软硬件管理、分布式文件系统和虚拟计算中心来实现;云平台PaaS层通过业务与资源调度中心来实现,利用云平台高性能的海量数据存储处理能力实现对监测台数据的深度挖掘和综合利用,并为云业务应用层提供必需的业务开发和运行环境;云业务应用层,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整合监测监管业务资源,为内容监测处理部门、信号和设备运营部门、局相关领导以及其他机构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运维管理层主要负责业务应用监测、系统实时性能监测、安全管理、网络管理、节能管理等工作,对监测台所有监测系统、服务进行集中监控管理,对核心网络设备、服务器、中间件、数据库进行实时监管及告警,确保网络安全互联、互通,确保共享数据和信息安全完整,有效实现平台的绿色、低碳运维。

3全媒体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安全架构

全媒体综合监测监管平台的系统安全设计是整个监测监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保障我台监测业务系统的物理、网络、主机、应用、数据安全,保障全省广播电视行政监测对象数据安全传输,保障监测监管业务的完整性、连续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台参照《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的相关规定,在充分分析云平台面临安全风险的基础上,对云平台安全进行整体架构设计,力图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升我台信息安全防护能力。

3.1云平台安全风险分析

云计算对用户使用与访问信息和计算资源的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和计算模式,其按需服务、虚拟化、动态伸缩、资源共享和开放等特性,为海量多媒体大数据的存储处理提供了便利,但同时也为系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根据美国Gartner咨询公司的调查报告(图2),安全性仍然是目前云计算服务用户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对新兴的云计算技术而言,它所面临的安全风险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云计算本身并没有脱离传统信息安全概念的范畴,其为数据用户及其具体应用提供服务时依然面临着传统IT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安全威胁,包括物理安全风险、基础网络安全风险、边界安全风险、终端安全风险、服务端安全风险、应用安全风险、数据安全风险等;另一方面,云计算服务自身存在安全隐患,由于云平台上的服务同底层硬件环境间是松耦合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安全边界,使得云计算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新的安全风险,如虚拟化安全、共享虚拟化资源池的数据保护和自销毁、多用户隔离、云终端接入安全等问题。结合全媒体综合监测监管平台服务层次模型,我们可以得到图3所示的云平台服务安全风险分析结果。从图3中可以看出,底层的物理资源、的网络环境、虚拟的服务平台、相关的业务应用以及上层的云端接入等层次都存在着相应的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严重阻碍云平台服务的安全性,亟待解决。IaaS层安全风险。作为平台服务层次模型中的最底层,IaaS层负责为模型的上层应用提供全面的资源服务,IaaS层的安全是云计算服务系统的安全基础。IaaS层的安全风险除了传统的物理安全风险、主机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外,最主要的是虚拟化带来的安全风险。虚拟化是IaaS层广泛采用的关键核心技术,是云计算技术实现的基础。该技术能够为使用云计算服务的数据用户提供数据安全和隔离的保证,是云计算多用户环境下数据存储安全保护所必须具备的环节。然而虚拟化平台并不是完美的,仍然存在安全漏洞。在多用户的云基础设施中,一台物理服务器上面通过运行多台虚拟机来同时为多个用户进行服务。理论上来说这些虚拟机之间应该完全隔离并独立,但由于共用相同的物理设备,这些虚拟机并不是完全独立的。研究发现,针对虚拟机之间的物理依赖关系能够对其进行攻击。目前这些攻击主要包括基于共用物理机的旁通道攻击和基于共驻子网的拒绝服务攻击。另外,虚拟化镜像安全同样值得关注,因为每个虚拟机的镜像与特定数据用户应用相关联,在对镜像进行访向或共享时必须要有完整性和安全性要求,否则将造成数据信息的泄露或者非法访问等问题。PaaS层安全风险。PaaS层作为平台服务层次模型的中间层,既需要屏蔽底层系统复杂性、为上层云业务应用提供简单、可靠的分布式编程框架,又需要具备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和分析能力。这种屏蔽使得云计算系统的内部组成架构和服务提供形式对数据用户完全透明,用户不再对运行环境和数据拥有完全的控制权。因此,用户无法确定其下达的计算任务是否被正确执行,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云服务执行的可信性欠缺,存在中间件和API接口不安全等运行安全风险,无法在发生攻击时迅速判断出问题所在。另外,数据存储的完整性和可用性、数据交互共享时的机密性、数据抽象处理时的隐私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存在关键数据的篡改和隐私泄露问题,大大增加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难度。云业务应用层安全风险。云业务应用层位于IaaS层和PaaS层之上,是平台与外界交互的通道,主要负责为我台提供监测监管、全媒体、资源展现、流媒体服务等应用业务。该层面临的安全风险有云应用软件未进行代码检测和安全加固存在安全脆弱性和漏洞风险,多用户共享的云服务器访问控制粒度不够严格存在非授权访问或越权访问的风险,应用系统未进行安全审计无法定位、追溯攻击源的风险等。云端接入安全风险。云端接入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终端安全风险,Web应用风险等。此外,还包括贯穿各层的通信安全风险、数据被篡改和隐私泄露的数据安全风险、用户身份窃取和假冒的身份识别风险、非授权或越权访问的访问控制风险等。

3.2云平台安全架构总体方案

云计算中的安全控制机制与传统IT环境中的安全控制机制没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特别是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数据传输和存储加密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系统安全加固技术等仍在适用于云计算系统。然而,云计算独有的新特性使得这些适用是受限的,一方面云计算环境中巨大的数据量(通常都是TB甚至PB级)使得传统安全机制在可扩展性及性能方面难以有效满足需求;另一方面,现有的安全体系架构是建立在传统网络结构以及应用的基础上的,不能完全适用于云计算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新威胁。显然,要推动云计算技术的全面发展,解决云计算环境中存在的诸多信息安全问题迫在眉睫。因而,本文给出了一个云平台安全架构总体方案(图4),在充分考虑相关传统安全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云计算平台特有的安全问题,为我台全媒体综合监测监管平台的安全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云平台安全架构总体方案由一系列云安全服务构成,是实现云平台服务安全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在该方案中,我们主要关注物理资源安全、虚拟化资源安全、云平台的安全、云业务应用的安全、云端接入的安全、用户身份的识别和访问控制,以及用户数据的安全、隐私保护和灾备等问题。

3.2.1IaaS层的安全机制

在云基础设施IaaS层中,主要关注物理安全和虚拟化安全两个方面。其中,物理安全主要通过物理设施安全、网络安全、主机系统安全、网络协议栈安全、主机加固、恶意代码防范、漏洞扫描和入侵检测等传统安全技术来实现;虚拟化安全主要通过虚拟运行环境安全、服务器隔离、虚拟化存储隔离、网络隔离、虚拟机容错、虚拟机迁移等安全技术来实现。1.服务器隔离:主要针对重要应用,通过虚拟化解决方案的分区组件对所有虚拟计算机之间CPU、存储和网络资源进行隔离,这样进程、动态连接库及应用程序不会影响同一台服务器上其他虚拟服务器应用。2.虚拟化存储隔离:基于NetApp-FC存储服务器,采用FC光纤交换网络进行虚拟统一存储,通过划分LUN并设置LUN访问权限从逻辑层保护虚拟化镜像文件等数据的访问安全。3.网络隔离:主要通过划分VLAN来保证网络的安全性。4.虚拟机容错:借助云操作系统VMwarevSphere的FT策略、虚拟机克隆技术以及虚拟机snapshot,可以实现虚拟机发生硬件故障时即时在新辅助虚拟机进行故障切换的容错能力。5.虚拟机迁移:借助云操作系统VMwarevSphere的EVC策略,实现虚拟机之间的vMotion热迁移,保证应用的连续性。

3.2.2PaaS层的安全机制

我台全媒体监测监管平台包括7组HP刀片服务器组、4组CISCO刀片服务器组、VMware虚拟化软件以及NetApp存储虚拟化设备,通过云计算操作系统将114个刀片服务器组建成4个HA集群,面向全台业务系统提供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的服务。在云平台PaaS层中,主要关注媒体数据存储安全、API接口的安全、平台运行安全、云可信基础设施、云信誉管理等安全问题。1.媒体数据存储安全。基于NetApp-NAS存储服务器,采用双控制器冗余方式,当端口故障时只降低带宽不影响链路通断,当主控制器故障后自动切换至备份控制器,保障云业务应用系统媒体数据存储安全。2.API接口的安全。全媒体平台对外提供第三方访问节接口API,供第三方系统获取视音频文件访问和流媒体访问。为了确保API接口的安全,根据我台监管业务应用的需求,平台仅提供登录类、认证类、业务类和审计类共四类接口,各类接口采用XML格式进行信息传递。平台通过在接口层建立统一的前端接口协议标准库,全面适配所有信号类型的监测数据接收、管理配制数据下发、视音频节目数据请求等。3.平台运行安全。主要通过补丁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监控等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平台运行安全。4.可信云基础设施和云信誉管理。当前,我台构建的全媒体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在部署模式上属于私有云。私有云的安全边界相对封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较好地满足了我台日常的监测监管需求。然而,当面对一些全国性的突发安全事件时,封闭云平台的应急响应能力不足,不能快速地满足应急决策需求,未来“私有云平台+服务”的混合云模式将是大趋势。在这种模式中,一些业务性、隐私性较强的应用通过构建私有云实现,另一部分普通服务需求可租赁第三方公有云获取计算服务。然而,这种模式也会带来新的安全问题。云服务器将由许多不在同一信任域的云用户共享,云计算使用主体之间的信任不对等性是云计算环境安全面临的重要问题。云可信基础设施和云信誉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新思路,不同之处在于:云可信基础设施是依靠一个可信平台模块TPM作为可信根,基于该可信根实现云计算的可信性;云信誉管理是将社交网络中的信任关系引入到云安全管理中,依靠可信任的第三方帮助云实体管理信任关系。可信云基础设施和云信誉管理是下一步我台重点考虑的混合云平台软安全措施。

3.2.3云业务应用层的安全机制

在云业务应用层,我们主要通过应用软件安全、云应用容灾、用户隔离、云内容安全监控、用户行为监控、统一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访问控制等技术保障云业务应用的安全。1.统一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有效的认证与授权机制是避免服务劫持、防止服务滥用等安全威胁的基本手段之一,也是云计算开放环境中最为重要的安全防护手段之一。为此,我们建设了统一的身份认证系统,通过统一的Portal集中认证,在异构的IT系统中实现集中和便捷的身份认证、单点登录、身份管理、授权管理和集中行为审计,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系统使用的方便性和安全管理的需求。2.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根据用户的身份或属性对用户的权限,包括能否执行某些操作或能否访问某些资源进行控制的过程。云平台通过访问控制机制阻止非法用户入侵系统,允许合法用户按照其权限访问对应的资源和服务。当访问控制粒度不够严格时会存在非授权访问或越权访问的风险。目前,访问控制主要形式有:自主访问控制(DAC)、强制访问控制(MAC)以及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RBAC可以避免DAC模式安全度较低、而MAC管理难度大的问题,但RBAC模型在角色分配时只验证了用户的身份真实性而没有考虑用户的行为可信性。信任管理的研究者提出将信任机制引入访问控制模型中以解决传统的访问控制机制无法对用户行为进行评估的缺陷,可以提供更加安全、灵活以及细粒度的动态访问授权机制,从而提高授权机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这也是未来我们设计访问控制机制的一个新思路。

3.2.4云端接入的安全机制

云端接入的安全主要通过应用级防火墙、防病毒软件、Web应用安全和Web浏览器安全来保障。为了保障云端接入的安全,在互联网接入域与监测业务域的边界上部署两个深信服万兆安全网关,基于心跳线连接形成主备机制,用于提供实时监测、包过滤与状态检测、应用访问控制策略、IPS入侵防护、服务器防护、网页篡改防护、病毒防护、Web安全防护、用户管理和网关管理等安全服务。当主安全网关故障时,通过心跳检测机制可以迅速切换到备份安全网关,保证安全服务的无缝对接。

3.2.5云运维审计、数据安全

1.云运维审计。为了保障云平台安全事件的可定位、可追溯,在平台上部署了两套运维审计服务器,通过运维审计系统(堡垒主机)以HTTPS或SSH方式,对进行设备远程管理和运维的人员进行身份认证、授权和审计。2.数据安全:数据安全主要通过数据加密、灾备、存储隔离和隐私保护等技术实现。

4结束语

第3篇

1保障服务器的稳定可靠运行

云计算技术具有多样化的服务模型,因此它能够保障服务器的稳定可靠。云计算技术可以划分为3种基本的服务模型,它们分别是基础设施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软件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利用互联网提供软件的作用方式,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计算机的基础设施得到基于自身的多样化需求服务。和平台即服务相比,软件即服务则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它的调用对象只为特定服务的应用程序开放。以上三种的云计算服务类型为服务器端的平稳运作提供了便利。

2云计算环境下高校科研信息查询平台的开发设计

2.1构建云计算共享系统。通过对云计算技术的上述介绍,不难发现要实现高校科研信息查询平台的设计工作应该首先为云计算平台创建信息查询的资源共享系统。事实上,将结合私有云和公共云的混合云基础设类型更加能够实现高校科研信息查询平台的高效性、经济性和智能性。在混合云的服务模式下,高校可以把自己掌控的科研信息资源组织成“云”的服务形式,当云用户访问云端资源的时候,平台通过识别用户的有效IP,进而进行自主分析,当平台查找到更加贴近用户需求资源的时候,会为创建一条基于用户需求和服务的最优连接路径,方便为云对象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2.2标准化的可视化页面技术。在高校科研信息查询平台下,云用户在访问科研信息资料的时候,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也就意味着平台应该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一个具有流畅外观的可视化用户服务界面,也就是WebService页面。而且这项技术实现了用户一次注册终身具有平台登录身份和相应权限的功能,除了平台中的用户数据信息和资料发生变化,以及用户实现了账号注销操作。云用户只需要进行一次注册,便可以随时随地轻松登录平台,还能够利用用户权限访问服务器上面的全部信息资源。这一技术从根本上实现了科研信息的共享。

3高校科研信息平台的功能性分析

3.1强化科研实践。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科研信息查询平台在高校日常的科学研究中起到了资源参考的作用。具体有效的科研参考信息资源能够指导高校科学研究计划的有条不紊,对于强化科研实践具有重要的作用。

3.2增强可靠性。互联网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信息共享的形势之下,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正规性也是备受争议,其中还包括了各类科研信息资源的版本问题。调用可靠的科研信息资源是开展科研计划的重要保障。然而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科研信息查询平台便能够实现信息资源的安全共享。同时,它还保障了用户资料信息和权限管理的合理化和统一化。

4结束语

本文通过研究云计算技术的概念、服务、结构和核心技术,分析了云计算技术的基础服务类型和服务模型,为高校科研信息查询平台提供了一个比较合理的开发和设计方案,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云计算技术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中的重要地位,点明了其在系统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领先作用,在云计算技术的帮助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朝向了更加先进的潮流方向发展,使得人们实现高效资源共享有了更加安全和先进的技术保障,是一项值得推广和深入研究的技术领域,同时还在于更多用户的积极使用,大力推动其技术研究方面的更多进展。本文设计的基于云计算的高校科研信息查询平台具有实现意义。

作者:易灿 李志勇 刘彦姝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学院

第4篇

在现阶段,云计算技术中的“云”已经具有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并且云计算不会针对某一个特定的应用程序,同一个“云”能够同时支撑不同的应用运行。由于云计算技术具备了这样的优势,所以从云技术问世开始,它就迅速地变成了IT产业中的一个热点。

2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需求

作为卫生系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单位,医院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此有着非常复杂的要求;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医院也同样需要融入到信息社会中来,服务于人民、服务于整个社会。由于信息化的需要,医院需要转变自己原有的管理模式,以信息化管理以及数字化管理为核心,医院需要在内部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为医护人员以及病人进行服务,需要建立符合本医院实际情况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以及高度信息化的教学系统和医疗研究系统,需要设立信息化的、全面的健康咨询系统以及医学研究系统,另外,还要通过现代化的设备以及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患者提供多种多样的特殊服务,例如远程医疗监控以及远程医疗服务等。在现阶段,我国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经历过单机单用、独立系统的多机多部门以及全院级的局域网络化应用这3个阶段。医院在处于信息化的区域医疗信息网络阶段时,由于各家医院使用的软件不同,储存图像以及数据的存储设备也有差异,另外,在各个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医院、专科门诊以及医生办公室等在数据的互通性问题上也存在着分歧。

3在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中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3.1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的信息共享

目前的医疗过程中,关于病例信息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纸质报告易丢失、数据资料不连续、缺少患者的信息等,电子病历能够将纸质病历的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将患者的病历数字化的同时就能够使患者的病例信息共享得以实现,这样患者就能够参与到与自己有关的就诊活动中,及时、有效地与医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并获得自己的临床信息。云计算技术还能够在医院的信息化过程里通过租用服务的方式为有需要的医院提供租用相关软件的服务,这样医院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在软件供应商处租用相应的软件。另外,软件供应商也可以进行一款应用软件的开发以及维护,从而降低软件的实际成本,这样做,也可以降低医院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投资风险。

3.2关于医学影像信息的储存以及共享

在当下的医院中,医生的诊断以及治疗过程几乎离不开超声、X光、磁共振以及CT等医学影像设备的辅助,医学影像检查所得到的结果呈现的数字化信息和别的电子病历信息之间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区别是数字化了的医学影像信息需要的储存容量是非常大的,云计算技术中所带有的储存功能能够通过分布式的文件系统、集群应用以及网格技术等功能,把网络中存在的大量的类型各异的存储设备通过软件集合起来,进行协同工作,从而达到共同对外提供业务访问以及数据存储的功能等,这样,医院就能够通过租用空间服务以及远程数据备份服务等相关功能,来建立起与自己情况相符的远程备份,从而通过云计算技术所提供的存储服务来使医院的海量影像的检查结果的存储得以实现。

4结语

第5篇

1.1基础环境支撑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具有业务复杂度高、数据类型复杂、规模各异、各类应用资源应用环境纷繁复杂等特点。这就使得如果按照在建线路进行软件开发和应用环境的部署按同比例搭建软件开发测试环境的基础环境支撑平台的话,会极大的降低开发测试系统的投资性价比。在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建设、运营等生产环境中,各类应用目前运行环境有基于IBMPower芯片的AIX小型机运行环境,有基于IntelX86芯片的Windows计算环境和各类Linux计算环境。如果按照目前的生产环境以1:1的比例建立软件开发测试平台,将会造成极大的投资浪费。因此,在建立统一的软件开发测试平台时,如何搭建一个能够包含各类标准的IT基础资源的资源池(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安全环境等),并且能够动态的进行IT资源分配和快速部署从而极大提升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将是统一开发测试平台的基础环境支撑平台的建设要点和难点。

1.2统一开发测试管理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软件开发测试平台主要针对两类软件业务,一类是轨道交通行业的核心生产系统,一类是轨道交通行业的日常管理系统。这两类应用软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主要采用“边开发、边实施、边测试、边上线”的策略,这样的开发流程往往导致系统开发周期长、成本高、前端生产需求和后端软件开发人员沟通不顺畅、需求描述不准确、上线版本控制不严格等一系列弊病。与此同时,随着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快速发展及线路规模的不断扩充,各类应用软件均需大面积的整合,但是因为各类IT项目所采用的平台工具不同、软件开发架构不同导致数据不能很好的整合,而且工具自身的功能也越来越不能很好的满足业务的需求,使得信息技术部门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因此,在统一开发测试平台上对各类软件开发项目进行统一管理,成为统一开发测试平台的基础服务同时也是系统建设的主要难点之一,随之而来的还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软件开发测试规范及标准的优化完善。

2方案架构和主要模型

按提供服务层次的不同,云计算平台主要有提供基础设施层服务、提供平台层服务和提供应用软件层服务的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1)基础设施层服务(IaaS)。基础设施层主要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整个基础设施也可以作为一种服务向用户提供,不仅包括虚拟化的计算资源和存储,同时还要保证用户访问时的网络带宽等。统一测试平台的基础环境支撑平台服务即为基础设施层服务。(2)平台层服务(PaaS)。在基础设施之上的平台层主要包括并行程序设计和开发环境、结构化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管理系统、海量数据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实现云计算的其他系统管理工具,如云计算的系统中资源的部署、分配、监控管理、安全管理和分布式并发控制等。平台层主要为应用程序开发者设计,开发者不用担心应用运行时所需要的资源,平台层提供应用程序运行及维护所需要的一切平台资源。(3)应用层服务(SaaS)。主要是面向用户提供简单的软件应用服务以及用户交互接口等,用户无需购买和管理服务器端软件,称为软件即服务。与传统的软件相比较,应用层服务解决方案有明显的优势,包括较低的前期成本、便于维护、快速展开使用等。应用层服务的底层可以基于基础设施层或平台层。统一开发测试平台的软件项目管理及配置变更管理的应用服务,即属于应用层服务。以云计算架构为基础,为了实现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统一软件开发测试平台最终的管理目标,我们将解决方案建立在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技术架构的基础上。SOA架构作为体系的支撑平台,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轨道交通行业的信息业务繁杂、信息资源分散、用户众多等问题。应用支撑平台基于SOA架构进行构建,提供完整统一的基于SOA架构的应用、交换和管理解决方案。SOA架构的实现机制如图3所示。

3统一开发测试平台方案设计

3.1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基础环境支撑平台的设计

虚拟化是云计算的一种基础性设计技术,它允许将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其他硬件视为一个资源池,而不是离散系统,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分配这些资源,通过快速提供虚拟机器或物理机器,迅速部署和增加业务环境和工作负载。除网络平台、服务器和存储整合之外,虚拟化还提供整合系统架构,包括应用程序基础设施、数据和数据库接口、网络、桌面系统甚至业务流程等。通过云计算中的虚拟化技术,我们可以通过对数据中心的各类闲散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重新整合,建立一套独立于生产系统之外的统一的开发测试云平台的基础环境支撑平台,动态的从各类资源池中搭建出开发和测试需要的生产环境,进行系统上线前的开发、测试和验证。如通过服务器虚拟化,可以将一个物理服务器S上闲散的计算资源抽象为一个或多个虚拟服务器实例Si(i=1,2…n),Si与Sj(i≠j)之间完全独立,每个Si均可以独立执行计算任务。结合杭州地铁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我们将物理资源、虚拟服务器资源均作为云节点,可以建立包含各种运算资源的云平台,如从现有的EBS系统的AIX计算节点上,独立出一部分AIX资源作为EBS系统的测试环境,从Maximo系统的Windows环境下的应用服务计算节点上独立一部分X86计算资源作为Maximo应用服务系统的测试环境等,通过云计算业务管理平台进行各类测试环境的资源分配、统一整合和业务调度,形成统一的软件开发测试基础环境支撑平台。开发测试平台基础环境支撑平台架构如图4所示。

3.2基于SOA架构建立项目管理服务,为统一开发测试平台建立基础管理服务

项目管理作为开发测试平台的基础管理服务之一,以电子化方式实现软件开发与项目的管理,为项目管理及软件开发过程中相关人员提供统一的工作平台,从而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结合杭州地铁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借助项目管理平台以期达成任务或目标。(1)建立最基本的以需求为驱动的项目管理平台,解决杭州地铁当前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建立一套健全的可以综合协调业务部门、技术部门、开发商的统一交互平台,以实现需求建设的透明化管理,提高需求的开发质量和效率。(2)建立统一的信息交互、处理平台:通过平台提供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收集所有项目数据;解决手工项目管理先天性缺陷,保证项目数据在各项目干系人之间传递的有效性、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一致性;实现信息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统计、共享、存储的集中处理。(3)建立可视化的项目执行和管理环境:保证项目执行过程和管理过程可视、可控,即实现量化管理和可视化管理。(4)建立多级的项目管理和监控体系:提供多级项目管理视图;各级管理领导、各个项目经理都能够从该平台中获取各自所需的项目管理信息,从而实现各个管理层面可以分别对项目执行不同粒度的监控。(5)建立标准化的软件配置管理规范,保证每个系统的变迁历史和代码资源的有效掌控。引入先进的工具管理软件资产,降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提高软件质量管理能力。(6)建立合理并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办法,能够对供应商起到监控和考核的目的,保证外包项目的进度和质量。(7)建立轨道交通企业软件项目管理统一门户。轨道交通行业的IT项目管理人员在应用该系统平台时,可以与现有网络办公门户集成,实现单点登录、消息和数据集成。对于开发团队,为了方便操作无需通过门户登录,可直接登录项目管理平台。长远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全应用生命周期的统一管理平台,从需求提出、分析、设计、开发、测试、上线、到运维部门的服务台事件问题管理,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实现标准化、量化的管理。本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是建立以需求为驱动的软件项目管理平台,如图所示5。针对轨道交通企业的实际需求,方案总体包括业务和支撑两大模块,其中支撑模块包含了角色权限管理、流程管理、风险库管理和文档中心等,为业务模块和企业知识库的建立奠定基础;业务模块包含了项目管理、需求管理、开发管理、测试管理、配置管理等,为轨道交通企业软件开发的日常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直至将项目管理平台建成一个多用户、全流程的IT综合管理平台。如图6所示是项目管理平台总体架构蓝图。为了便于将来集中部署,方案采用B/S体系结构,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系列、Linux及各种主流的Unix,如AIX、HPUX、SOLARIS、SUSELinux等;并且支持多种数据库,例如:Oracle、MySQL、SQLSever等;支持多语种语言环境,如中文等双字节语言;支持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上统一的应用编程接口(API),在系统层次可以实现异构平台数据格式的透明转换,还可以很方便实现与其它主流系统的集成,如QC、MSProject和Office等。因此,整个解决方案在统一的平台上通过定制开发完成,且使用统一的用户管理中心来管理。这样,系统内各模块之间的数据建立在统一数据平台之上,与项目相关的各方可以在统一平台上协作完成开发及项目管理。

4结束语

第6篇

关键词:云计算,工作流,jbpm,架构,学位论文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毕业论文设计在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尽管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但在 “过程管理”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从选题、调研、收集、资料、撰写论文、修改、定稿、答辩到论文成绩评定,没有明确的标准与考核指标,同时加上就业压力,造成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设计)漫不经心,教师指导流于形式,既缺乏对学生的全过程监控,也缺乏对老师指导程度的监督。

因此如何改革毕业论文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近年来,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计算技术促进了计算机行业的革新,云计算对网络教学改革也有很大的启发价值,积极推动云计算的 IT部署和交付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论文管理平台的功能与关键需求分析

通过将系统部署、运营于云平台,可以为很方便实现随时写作、审核、修改和全过程监督等关键功能。论文设计阶段主要包括选题阶段、开题阶段、论文阶段、结题阶段。在图1中详细描述了各功能模块。

图 1 系统功能模块图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学生通过系统提交论文,指导老师在线检查并且附上修改意见。当学生登录系统时,就可以看到修改意见。论文修改和审核是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这个关键过程中需要使用工作流技术。在图2中描述了论文审核方面的需求。

图2 论文审核需求分析图

在论文指导过程中,涉及到角色之间工作的审核、驳回。需要在系统中嵌入工作流引擎。工作流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的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描述。工作流要解决的问题是,为实现某个业务目标,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利用计算机,按某种预定的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在此系统中采用的工作流引擎为jbpm。通过该引擎可以有效的实现角色交互的工作流程。图3为在应用了工作流引擎情况下,如何处理工作业务。

图3 论文审核业务处理流程图

二 论文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

论文管理平台系统采用MVC三层架构,部署在教育云中。按照设计分层思想,能够更好的降低系统模块的耦合度,使系统更加强壮稳定。图4是该系统的

逻辑视图,逻辑视图主要表现了在处理业务逻辑时,系统各个模块的调用顺序。

图4系统逻辑控制图

系统部署在教育云平台上。云计算是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和虚拟化等多种技术混合演进的结果。云是一个巨大的虚拟化资源池(由硬件、开发平台和服务组成),这些资源能动态地根据能根据各自规模的负载进行自动配置、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优化。云计算在教育领域中的迁移称之为“教育云”,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架构,包括了教育信息化所须的一切硬件计算资源。

图5系统层次架构图

基于云模式的论文管理系统架构设计综合考虑了硬件设施的高校利用,采用了适应的系统平台和软件开发架构,以中间件及WEB服务等技术实现系统功能。系统建成后,将实现科学管理、信息统一、决策支持等功能,为高校提高论文质量管理建立基础。

四 结语

利用云平台构建立学位论文管理平台,为教师、学生、学校提供一个专门的交流指导和管理平台,提高了论文管理工作中各方面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够保证论文质量。部署在云环境,也使维护更加简单,为学校节省大量的资源。使用工作流技术,使关键的审核流程设计与编程变得简单而且高效。

【基金支持:湖南文理学院教改项目(编号12100032)】

参考文献:

[1]刘咏梅.浅谈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7):32~44

[2]蒲静,陈华月,傅饶.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西华师范大学, 2002,(20):80~93

[3]陶文平.网络环境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探索[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9,(5):88~91

第7篇

    刚刚闭幕的九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农业依靠科技增产的潜力很大,要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普及优良品种、推广生产、加工、贮藏、保鲜等方面的先进适用技术。”这是非常正确的。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就是产业化、科技化、现代化。目前尽管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比很多发达国家落后,但从绝对数量统计来看,我国的农业院校、农业科技文献,还是相当庞大可观的。如果能够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利用、其效果是不言自明的。

当前的问题是许多新见解、新发明、新观点、新成果还局限在实验室里、课堂上、期刊著述中、图书馆内。广大迫切需要脱贫致富、走向市场的农民又苦于找不到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拥有现代化设备、丰富藏书的农业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理应承担起开发利用农业科技文献的历史重任。本文试图从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开发利用这个角度入手,结合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所开展的这项工作进行分析研究。

1.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的独特性

云南是一个农业省,85%的人口在农村,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农业在云南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又是多民族地区,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都十分复杂。山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0%以上。高原独特的立体垂直气候明显,素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云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征尤为突出。由于农业生产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种植技术和养殖方法必须因地制宜。因此研究好云南,对于全国各种不同地区农业都会产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也正是云南农业文献的独特之处。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是记录农业科技与生产实践的载体。在内容上具有地方特点的天文、水利、自然灾害、气候、土壤、物产等资料,是反映云南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有价值的记载。一个学科的发展很大程度体现在其发表的文献中。地方农业是进行地方农业科研的情报保障。科研课题的实用性只能建立在充分可靠的情报基础上。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反映了云南农业科技生产的历史、现状、动态和水平,记载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留存了无数理论方法、实验数据和科学构思,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利用这一丰富的情报源,不但可以了解本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的动态和趋势,而且有助于研究全国其它地区农业发展的普遍情况,进一步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充分发挥地方农业文献的优势,有力地开发这一智力资源,对深化文献情报工作,直接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2.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书目控制的针对性

云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为全省培养农业科技高级专门人才,开展推广农业科研、科技扶贫等重任,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大量的农业情报信息。农业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而且也是全省的农业情报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藏文献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云南省各地农业生产技术状况以及种植业、养殖业的研究成果、实用技术和先进经验。揭示出云南农业的地区特征与地方特色。针对我省特殊的省情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依靠我馆54万册藏书,6388种期刊,4000多份内部资料的优势,把分散在不同类型出版物中,不同藏书范围内的云南地方农业文献予以集中,加以报导。第一步就是对云南地方农业科技文献进行专题书目编制工作,有针对性地全面揭示馆藏,充分反映馆藏特色,这样不仅可以弥补现有检索工具的不足,还可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与查准率,具有较强的情报检索功能。

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目录的编制主要针对我校所开设的主干课和科研课题,包括粮作、经作、植保、园艺、畜牧兽医等。为了方便检索,目录的编制体例依照《中图法》农业科学分类表序列,目录后附汉语拼音为序的著者索引。著录格式完全依照国家标准检索期刊条目著录规则中析出文献格式著录,为建立云南农业文献专题数据库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云南农大的图书情报工作也将采用微机处理系统,加大信息容量,加快传递速度,增强图书情报职能,提高服务能力,发展成以数据库为核心,以数据通迅网络为目标,兼有较强信息贮存和处理功能的信息检索咨询服务体系,目前主要是以数据库使用为核心。

3.开发期刊文献的重要性

期刊是重要的情报源,具有内容新、传递快、周期短、信息量大的特点。从已收集的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期刊论文占绝对数量,达90%。地方性农业期刊形式灵活、面广量大、综合性、时效性、地区性较强,它是本地区农业信息和科技成果的重要载体。从云南农大图书馆收集的3767篇云南农业科技文献看,农学、植保、园艺三部分论文分布在79种期刊中,省农科院主办的《云南农业科技》载文量最高,占30%;《云南农业大学学报》、《云南甘蔗科技》、《云南烟草》、《云南茶叶》、《云南热作》……载文量依排序递减。省内各地州发行的期刊如:《昆明科技》、《红河科技》、《曲靖科技》、以及省外期刊《西南农业学报》、《中国农业科学》《中国烟草》、《中国水稻科学》等也刊登云南农业科技文献。从期刊文献的内容分析,我省的烤烟、甘蔗、茶叶、水稻种植资源,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论文多,研究范围广。文献发表的数量随时间的增长而递增。由此可以看出开发利用期刊文献,引导读者利用,对深化本省农业技术改革,科技兴农都具有重要作用。

4.利用本校文献的实用性

云南农大的著者既是科技文献的创造者,又是利用者。他们所生产的文献主要特征是以提高教学质量、充实教材内容、完成科研项目为基点。所研究的课题与教学活动紧密结合、与指导学生课程试验、毕业实习紧密结合。本校作者著述的论文反映了我校教学、科研水平,充分开发利用之,对于促进本省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科技扶贫、科技推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本校著者所发表文献的内容上看,侧重于农作物、经济作物、果蔬花卉的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表文献最多的是水稻病害研究、蚕豆病害研究、花卉病害研究等。这和省属重点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建在我校有关。近年来云南农大著者发表的《云南农业生态》、《滇型杂交水稻》、《植物病原菌》、《云南甘蔗》、《云南兰谱》等专著,以及多种自编教材都是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为了运用现代技术和科学方法开发本校教学、科研人员的论著及科研成果,云南农大图书馆正在自建《云南农业大学科技论文专著、专利、科技成果数据库》预计收录3000多条信息。我们认为要想持续性地补充数据库内容,必须有可行的地方农业文献呈缴制度作保障。 云南农大图书馆围绕学校重点学科以及对硕士学位授予点的专业,开展定题、跟踪服务,对所收集的文献进一步深加工,撰写了《略述荞麦生产的现状和开发利用》、《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优质米生产现状和开发利用概述》等三篇综述性文章。以最实用的情报形式提供给用户,均被国家科委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其中《云南农业抗病育种研究近况》还被云南省农学会评为优秀论文。农大图书馆还开展了跟踪本校重点科研课题,如:滇型杂交水稻及两系利用,云南烟草品种资源的收集和综合研究,云南水稻、烟草、马铃薯病毒鉴定,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云南省及其英国中部土壤侵蚀率和土壤保持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云南高原苹果园昆虫群落及害虫防治研究等专题情报服务。将所收集的农业文献以文摘或题录的形式提供给用户。此外还很注重情报服务投入、产出的效益分析,不断总结经验。

农大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少、边、穷地区。农村缺乏科技知识已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云南农大图书馆在收集地方农业文献的基础上编印了《农业科技信息》,主要报道我校、我省农业科研、教学所取得的成果和科技动态,其稿件覆盖面达60%以上。从本省实际出发,重点刊载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新技术、新方法,体现专业性、针对性以及结合农事季节的实用性的特点,到目前为止刊出60期,赠送省内外各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农村基层单位,收到了大量的反馈信息,深得基层农技人员的好评。大学生利用节假期带回家乡,青年教师下乡锻炼、扶贫带到农村,为广大农民提供时效好、针对性强、信息量大、参考价值高的实用信息,为科技兴农和科技扶贫服务。由此可见图书馆能够通过对地方农业文献的深加工,缩短与读者需求的距离。

5.强化用户情报意识的必要性

高校图书馆按照科学的编排方法,对地方农业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加工、浓缩,以目录、索引、文摘、综述、通报等形式,从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开发,其最终目的是提供给用户利用。因此用户的情报意识和吸收情报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情报产品的开发利用。

第8篇

相关热搜:特殊教育制度  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教学

经过十几年发展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移动学习成为主流必将在各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成为主流的必然性原因;其次阐述了国内外移动学习研究现状,一方面论证广泛应用,另一方面通过论文解析出近年的移动学习研究热点;最后分析制约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发展的因素。以期给研究人员在特殊教育领域进行移动学习研究、实践提供思路。

 

一、引言

 

以计算机技术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变教育技术:第一阶段的电化教育;第二阶段是与网络技术结合而形成的网络教育,网络教育属于第三代的远程教育,并发展为E-learning(数字学习),E-learning迅速改变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第三段阶段是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而形成的移动学习。[1]移动学习(M-learning)是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计算技术在教育中应用而产生的,是网络教育的延伸,属于E-learning的新阶段。应该说移动学习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E-learning的必然选择。

 

美国新媒体联盟指出移动应用程序和平板电脑在教育中的应用将成为主流。移动学习(M-Learning)正成为一个多学科参与、多领域交叉、多主题综合的研究区域,也逐渐成为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研究课题。[2]移动学习在很多领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践应用,但是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却鲜有成果,有必要通过文献比较分析,探索国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描绘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轨迹,筛选研究主题。

 

二、移动学习成为主流的必然性

 

1.学习方式转变的必然性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速度不断提高,采用智能手机作为学习平台的移动学习自然而然产生,移动学习是E-learning的发展。移动学习是指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及无线移动通信设备获取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学习形式。[3]它打破了时空障碍,构建了灵活、开放的学习环境,满足碎片式学习的巨大需求,开展“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4A)”的学习。[4]移动学习是数字学习的特殊形式,也就是说M-learning是E-learning的子集,其核心特征是4A(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通过实施移动学习进行的教育称为移动教育。所以,E-learning必然发展为M-learning。

 

2.高速通信网络发展的必然产物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达到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到5亿,继续保持稳定增长。[5] 2013年12月4日,工信部向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发放了4G牌照,标志着我国进入了4G时代。[6]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第一大终端,加上网络环境的改善和上网成本的降低使得用户走向高流量应用。例如视频、语音等在应用越来越广泛。4G相对于3G来说,将更快,更便宜。4G环境下的基于视频等应用程序将更大发展,这些都将给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变化。

 

4G让移动学习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其实,在2G或者3G时代已经出现基于云端和客户端的移动学习产品,但是因为带宽、稳定性和费用,影响用户使用。4G网络将促使移动教育爆发式增长。[7]

 

3.移动学习的特征分析

 

移动学习是E-learning的子集,也拥有E-learning的共有特征:多媒体性、交互性、以学习者为中心。[8]

 

移动学特征是4A,所以其独有特征如表1所示。

 

移动学习的独特优势相对于传统的E-learning,满足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这奠定了它在未来学习中重要地位,再加上技术的成熟,使其必然成为主流学习方式。

 

相较于传统的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由于具有碎片化、便捷性等特点,4G网络又促使移动学习向互动化和移动化、游戏化和社区化及大数据的应用三种趋势发展,那么移动学习软件会越来越多,用户越来越多,所以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会促使移动学习越来越普及。[9]

 

三、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移动学习研究项目取得很多成果,如黄荣怀教授的“普适学习资源服务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2007年);华东师范大学的“终身学习视野下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研究”(2008年),此处不一一列举。[10]

 

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文献检索:篇名包含“移动学习”或者“移动教育”;期刊为国内教育技术学方面权威期刊(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开放教育研究)。如图1所示,四本期刊上刊发的移动学习论文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后。

 

2010年~2013年,在上述期刊有关移动学习论文共计67篇。下面对这67篇论文的主题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近四年移动学习的研究热点,以期给研究人员参考。

 

黄荣怀教授将移动学习的研究方向划分为理论、支撑技术、应用模式、设计方法和开发技术五个方面,本文进行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子项,如表2所示。[11]

 

为了提高分析结果可靠性、客观性,采用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对论文分类。67篇论文两人相同分类的论文是59篇。我们进行信度分析。[12]

 

相互同意度K为:K=2×M/(N1+N2)=2×59/(67+67)=0.88;

 

分类信度R为:R = n×K/[1+(n-1)×K]=2×0.88/[1+(2-1)×0.88]=0.94。

 

其中n为研究人员数,N1和N2分别为分析论文数,M为两人分类论文相同数。

 

信度为0.94,可以认为论文分类是可靠的,下表为N1分类。

 

从表2可以看出,近年移动学习研究的热点是资源开发,系统开发和应用模式。

 

(1)理论研究方面:侧重移动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学习策略研究;综述类论文比重最大,说明移动学习的关注高,但缺乏一定的创新;也提出一些新的移动学习模型,如高宏卿等人提出的基于云计算平台Hadoop的移动学习模型;[13]杨文阳等人依据终身学习理念设计了一个支持移动学习的框架;[14]王梦如等人提出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的结构概览功能图和以OSI为隐喻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框架。[15]

 

(2)课程开发研究:侧重移动学习的设计、课程资源建设和移动学习环境创设。顾小清等人探讨微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及实现;移动学习资源建设时有引入主题图(刘俊等,2012),有引入概念图理论(李浩君等,2013),还有认知负荷理论(司国东等,2013);移动学习的情境创设有采用MANET(郑云翔,2010),有采用接合自然增强现实(李婷,2011)还有基于知识可视化(李亚男,2013)。

 

(3)应用模式研究:侧重移动学习在教育中应用模式的实践研究。应用到英语的移动学习,甘文凝等人采用播客技术,曹超等人采用Podcasting技术,刘永权等人采用FRAME模型;有将高等教育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并研究移动学习的成效;有关注远程教育的移动学习应用及分析(郑炜,2010,王晓晨,2013)还有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农村的移动学习和农民工的移动学习和超常儿童教育。[16]-[18]

 

(4)系统平台开发:侧重教育不同理论或者理念开发出不同的系统或者应用程序。设计移动学习平台有基于专家系统(傅钢善,2010);有基于GSMModem(党小超,2010);基于位置服务理念(王萍,2011);有基于RFID(张豪锋,2012);有基于联通理论(宓小土,2013);有基于强化理论(王嘉琦,2013)。当然,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开发智能手机APP程序,研究人员开始关注3G和4G网络的程序设计。

 

四、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启示

 

1.移动学习研究存在问题

 

(1)偏重理论研究。

 

目前这方面研究主要在移动教育可行性、资源开发、短信息服务、WAP站点建设等四个方面,其中对具体的基层、基础教育关注极少(2013年的“基于云课堂的中学生移动学习实践研究”开始关注中学的移动学习),对移动学习学科学习效果提高的相关研究尤其缺乏。

 

(2)缺乏对特殊教育领域的关注。

 

以“移动学习”(或“移动教育”)+“移动教育”(或“盲”、“聋”、“培智”)作为条件检索,在上述四个期刊中为0篇,仅仅在《中国教育信息化》有《移动学习—未来聋生学习的新视窗》和《聋教育环境下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探究》,为移动学习应用于残障人士提供了个案。2012年12月南京聋人学校经配备了基于无线网络移动教学终端等教学设施,仅仅是下意识地将其作为先进的教学设备引进,尚未对移动学习理论、应用模式展开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对该领域以及该群体的关注是微乎其微,而国外早就关注这个群体(欧盟的E-learning项目)。

 

(3)片面追求技术,实证性案例不足。

 

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做了很多系统、平台或者资源的设计研究,但是普遍缺乏对同一个问题深入研究,这就导致研究深度不够。研究人员力图将各类高新技术引入,但是匮乏该类技术在移动学习本身应用中关键问题的突破。造成系统数量多,却鲜有如PCS简单又卖座的精品系统。即理论研究所占比例较大,但是鲜有深入创新研究,片面追求技术,缺乏针对性实证研究。

 

2.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研究滞后的成因分析

 

从婴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再到成人教育等都有广泛应用,还有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农村的移动学习和农民工的移动学习和超常儿童教育,而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却悄无声息。[19][20]

 

制约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发展的因素:

 

(1)作为移动学习平台的移动设备(智能手机)本身存在不足。

 

智能手机有限的存储容量很难满足自主学习过程中对视频音频的存储,特殊教育领域的用户对视频音频需求相对于普通人更大,比如盲用学习系统肯定采用更多音频。

 

智能手机的待机时间短,特殊教育领域采用更多的视音频,手机处理时大量数据,更耗电,所有特殊教育人群在移动学习时间更短,否则会出现手机没电的问题。

 

数据处理能力不够强,应用程序使用过多,会造成处理速度下降而死机,对于特殊教育领域的人群也是障碍。

 

特殊教育领域能够获得学习资源较少,缺少资料,缺少互动和交流,使得移动学习有效性得不到保障。

 

(2)用户群小,资源少,难以产生客观经济效益。这是最重要因素。抛开各种理论基础,特殊教育移动学习系统单从研发的投入要远超其他领域的。从婴幼儿教育到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到职业教育等各个领域的移动学习系统不胜枚举。如英语单词学习的移动学习系统,除了沪江词典、金山词霸等老牌应用外,还有百词斩、拓词、完美背单词等。移动学习系统获得盈利最主要是拥有庞大用户量,而特殊教育移动学习系统不太可能拥有庞大用户量。造成了缺少移动学习系统和学习资料,特殊教育人群更不愿采用移动学习,形成恶性循环。

 

(3)3G网络难以满足特殊教育的人群移动学习。

 

目前3G网络的速度虽然能够基本满足移动学习系统的数据需求,但是网络的稳定性对特殊教育的人群移动学习有较大影响。比如视障人群在使用移动学习系统,肯定下载大量音视频数据、上载音频数据,对网络速度、稳定性都有较高要求。移动学习系统的互动环节,视障人群一般采用音频作答,输入法也较多采用语音识别输入法,如讯飞语点输入法,字库是在云端,输入文字时需要上3G网才能输入。在这样的大数据环节下,每月200M左右的数据流量也很难满足特殊教育人群的移动学习需求。

 

五、4G网络环境下的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新机遇

 

其他领域移动学习的火热,由于硬件设备和网络等因素造成其在特殊教育领域遇冷。4G网络或许给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新机遇,4G网络高速度更利于音视频的传输。因此,4G网络环境下,特殊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研究新的机遇。

 

(1)参考移动学习的研究热点,将其引入特殊教育,将并探索出适合于我国特殊教育教学规律和发展要求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与策略;构建某学科的移动学习内容与资源的设计、分析框架,提出移动学习环境与资源设计的原则和资源共建共享的规范。

 

(2)将移动学习引入特殊教育,并进行应用实证。例如各学科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资源建设、基于手机的康复(尤其是语言)训练系统、基于手机的认知评估系统,基于机器学习的移动学习系统等,国内尚属于空白。

 

(3)将移动云引入到移动学习。移动云是云计算的扩展,即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等)通过3G、WiFi、4G等无线上网的方式使用云计算的服务模式。采用移动云后,大量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交由云端服务器处理,减少了移动设备工作量,这样就降低了对移动设备性能的依赖性,在获得良好的可靠性的同时也延长了终端电池的使用时间。这样,就能够较好弥补移动学习中的移动设备的缺陷,也就有利于将移动学习应用到特殊教育。根据移动学习需求和移动云计算特点,移动云计算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有三种模式:移动学习,即服务模式(mLaaS)、移动终端增效模式、微云模式。国外这方面刚刚起步,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

 

六、总结

 

移动学习属于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热点。笔者们首先分析移动学习将成为主流的必然性,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项目,详细总结了国内近年在权威期刊发表的有关“移动学习”的论文,梳理出近年移动学习的研究热点,同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尤其是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滞后,分析了其滞后的因素,在4G网络环境下,通过移动云计算技术或许能够给特殊教育领域的移动学习研究带来新的方向。

第9篇

论文参考文献的引用当中,作者要在论文引用的地方准确的标注出来,然后在论文的末尾用数字加方括号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关注学术参考网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网站开发论文参考文献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网站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1]黄宝玉,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9):72-75.

[2]史金昌.浅析基于ASP.NET的Web网络应用程序的安全开发[J].科技创新导报,2008(23):37.

[3]李志勇,魏红.高校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与推广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l0(2):485-486.

[4]张书梅,符蕴芳,刘智国.网站安全管理的方法与具体实现[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7(6):54-56.

[5]阳卫文,王建斯,基于P2P流媒体系统模型的研究进展[J].现代电子技术,2008(2):159-161.

[6]万荣泽.基于ASP.NET技术的统一后台网站群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7,23(8):260-262.

[7]王红雨,蔡成闻.基于ASP.NET的课程平台设计与实现[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1):78-82.

[8]顾正刚,毕海峰.网站规划与建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8.

网站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1]孔祥鑫.基于PHP技术的校园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李良.基于PHP的商业站点设计与实现[D].南昌:南昌大学,2010.

[3]杜闯.PHP在动态网站开发中的优势[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3).

[4]贾素来.使用PHP和MySQL开发动态网站[J].大众科技,2011(3).

[5]李晶.PHP技术应用于中小企业网站开发探讨[J].软件开发设计,2014(10).

[6]杜闯.PHP在动态网站开发中的优势[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13).

[7]贾素来.使用PHP和MySQL开发动态网站[J].大众科技,2011(3).

网站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1]靳莹.基于缓存技术的内容管理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14.

[2]黄菊.分布式缓存技术及其在车辆监控系统中的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5.

[3]崔解宾.分布式内存缓存技术在数据处理平台中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邮电大学,2015.

[4]李光瑞.Map/Reduce型海量数据处理平台中的内存级数据缓存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

[5]易会战,王锋,左克,杨灿群,杜云飞,马亚青.基于内存缓存的异步检查点容错技术[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06):1229-1239.

[6]韩陵宜.网页制作课程教学及考核方式的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2008(03).

第10篇

那么,云计算到底是什么?青年计算机研究专家王力哲博士,早在2008年就在国际上提出了科学云计算的定义。该定义是国际上最早的云计算的定义之一。定义一经提出就被广泛关注,作为云计算广为接受的定义之一。年轻有为的王力哲博士由此进入公众的视野。

年轻有为――“庖丁解牛”揭开云计算“面纱”

王力哲,1974年12月生。1993.9~1998.7就读于清华大学,期间攻读电气工程专业和应用数学辅修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2004.2~2007.12就读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应用计算机科学研究所,获工学博士学位。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为德国2007年首批三所精英大学,其中计算机专业德国排名第一。

沐浴在国内外各大历史名校的“阳光”下,王力哲博士迅速成长,并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叩开”了计算机研究的“大门”。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加坡高性能计算研究院;2009.1~2011.8,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普及计算研究院,任研究科学家、首席软件研究工程师。2011年8月至今,在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任“百人计划”研究员。

一步一个脚印,一跨一个台阶。三十几岁的年龄,一长串精彩的履历,王力哲博士当真称得起“年轻有为”。青春不虚度,他用执着和激情来点燃梦想。在云计算定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就是他多年注重基础累积,换来的劳动结晶。

王力哲博士提出的云计算定义致力于定义云计算的功用,特性以及使能技术等。“从云计算系统应该具有的功能角度给出了科学云计算系统的定义,指出计算云系统不仅能够向用户提供硬件服务HaaS(HardwareasaService)、软件服务SaaS(SoftwareasaService)、数据资源服务DaaS(DataasaService),而且还能够向用户提供能够配置的平台服务PaaS(PlatformasaService)。因此用户可以按需向计算平台提交自己的硬件配置、软件安装、数据访问需求。”北京理工大学的张建勋博士等在他们的论文中引用该定义,并做如此评价。

除此之外,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Fujimoto教授在论文中引用该定义作为文章立论的基础来解释云计算的特点。译文如下:“计算机资源提供服务成为一种方法,如软件即为服务,平台即为服务和架构即为服务。这些服务本质上是灵活轻便的,用户可以选择服务的粒度并只对他们需要的资源付费。利用上述模式,商用云计算资源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成功。亚马逊网络服务弹性计算云(EC2)提供了可以按小时、按月付费的计算和存储资源(Lizhe,Jieetal.2008)。”

据GoogleScholar统计,至今王力哲博士所提出的云计算定义总引用数已达360余次。相关论文获得2008年IEEE分布式信息处理前沿进展研讨会优秀论文奖,也作为云计算的重要理论文章被包括佐治亚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等研究型大学的云计算课程选择作为阅读论文。

古有“庖丁解牛”,任何事物一旦深知其机理,领悟其规律,就能做到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正因为深入理解了云计算的概念、定义,王力哲博士的“云计算”之路才越走越深远。

激流勇进――计算机科学研究屡结硕果

近年来,基于超算中心经典架构的高性能计算在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促进了包括从物理世界演化的理解到人类社会行为的分析等诸多社会、自然现象的深入研究。浪潮之上,激流勇进。王力哲博士围绕这一计算机领域里的前沿课题展开了层层深入的研究,在多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

在云计算与网格计算中间件研究领域,早在美国工作期间,王力哲博士就联合他的同事们开发出由美国自然科学基金(NSF)资助的网格计算与云计算的中间件CyberaideToolkit,包括CyberaideShell,CyberaideCreative,CyberaidePortal,CyberaideFarm,CyberaideonServe,CyberaideFlow等组件,可用于网格计算和云计算客户端界面,虚拟机管理,并行编程环境和按需提供网格计算和云计算的服务。该中间件开发了云计算和网格计算的最新客户端功能需要,如虚拟机管理,基于Web2.0的门户网站技术,大规模数据并行编程环境等,具有轻型、高性能、可扩展等特点。CyberaideToolkit具有广泛的影响,已经被美国大型网格计算和云计算平台和应用项目采用。包括美国国家级云计算项目、美国国家级网格计算项目美国和国家级超算平台-美国极大规模科学与工程发现环境(XSEDE)项目等。基于Cyberaidetoolkit,王力哲博士完成了纽约州紧急服务系统架构。该系统具有高可扩展、轻型、高性能等特点,被《罗切斯特工程师杂志》报道。

此外,王力哲博士还对高效能计算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包括集群计算、数据中心计算、网格计算和云计算的资源模型、任务模型、虚拟机模型和能量消耗模型,提出了多种资源管理机制、调度算法、中间件以及服务,如虚拟机部署机制、基于能量的并行任务调度算法、基于温度的数据中心任务资源分配算法,绿色计算性能评测,绿色信息监听服务等。该项工作被罗切斯特理工大学作为研究新闻报道。

放飞青春――“润花著果”研究有成

“我不知道是否会成功,但只要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我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永远是背影。”也许,在王力哲博士的研究世界里,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只有看似枯燥的公式和算术,但他却是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热爱生命”,去演绎着无悔青春。研究累积一定经验后,他开始致力于“润花著果”的工作中。

他应邀编辑关于云计算,网格计算、可扩展计算和e-Science的著作各一部,由国际著名学术出版社Springer、Wiley、CRC出版。以上著作已经成为相关领域最新的权威参考书。曾有ManishParashar博士(IEEEFellow,新泽西州州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在著作的前言部分如此评价王力哲博士有关于云计算的著作:“本书各章节的研究致力于解决(云计算)众多挑战的核心(问题),其目标涵盖了从基本概念到特定技术与应用的全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的概览。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对(云计算)这个重要而且持续发展的领域中的学生、研究者和实践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11篇

英文名称:Astronomical Research & Technology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云南省天文学会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2-7673

国内刊号:53-1189/P

邮发代号:天文研究与技术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77

期刊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消防系统,设计实例

 

1、前言

云南某千年古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上曾两度遭遇火毁。2009年的地震导致古寺大部分建筑受损,现正进行统一修复,而消防系统设计与实施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2、火灾危险性分析

1)火灾荷载大,耐火等级低

寺院以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形式,火灾危险性极大,而建筑构件的耐火等级很低,并且由于寺院是建在山上,发生火灾后火势能够迅速蔓延,极易形成立体燃烧。

2)建筑之间无防火间距,容易出现“火烧连营”

寺院以各式各样的单体建筑为基础,组成各种庭院。在庭院布局中,基本采用“四合院”和“廊院”的形式。这两种布局形式都缺少防火分隔和安全空间,如果其中一处起火,一时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

3、消防系统设计

由于寺院存在上述火灾隐患,而对其实施保护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消防安全对策。古建筑消防安全不仅要以扑灭火灾为第一目标建筑工程论文建筑工程论文,而且还要最大限度的保护古建筑的整体结构及形式。因此,火灾探测技术及消防安全措施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能够因地制宜的达到早期探测和早期灭火。整个工程中消防系统包括消防电气系统及消防灭火系统。

1)消防电气系统设计

消防电气系统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广播系统、消防电话系统、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1]。

(1)根据本工程对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要求,经过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论证,为该工程提供以下配置方案如下表1所示论文格式范文。

(2)根据《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2],并参照故宫等国内古建筑领域的常用探测保护方式,在本次设计中采用了点型感烟探测、点型感温探测、极早期吸气式探测以及视频火灾探测。

其中,视频火灾探测系统是现代消防的最先进技术。本工程在大雄宝殿设置一套8路视频火灾探测系统,大雄宝殿空间高大,点式探测器不能满足规范的设置要求,其他探测方式对古建筑的美观及使用会有一定的影响,综合以上因素,设置了视频火灾探测系统。它的特点是:

l系统不仅能够探测烟雾,还能够探测火焰

l能够起到视频监控的作用

l现场设备只有摄像机,安装方便

l管线少,不破坏建筑结构

l能够夜间探测

l能够适用于如大雄宝殿这类大空间古建筑

表1消防电气系统设置一览表

 

序号

保护区域名称

保护措施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联动控制系统

消防广播系统

消防电话系统

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1

鼓楼

 

 

2

钟楼

 

 

3

藏经阁

 

 

4

禅房

 

 

5

客堂

 

 

6

大雄宝殿

 

 

7

地藏殿

 

 

8

方丈室

 

 

9

圆通殿

 

 

10

后轩北院

 

 

11

斋堂

 

 

12

消防控制室

 

 

13

消防泵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