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就业问题论文

就业问题论文

时间:2023-05-06 18:31: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就业问题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就业问题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城市化;征地;失地农民;再就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的土地被大量占用。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000万人左右,今后每年还要新增200多万人。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2000—2030年的30年间,失地农民将超过7800万。有研究显示,估计到2030年我国失地农民将达到1.1亿人,其中有5000万以上的农民既失地又失业,而从动态来看,这一数字可能达到8000万人。由于征地制度不完善、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非农劳动技能欠缺等因素,导致农民失去土地之后,有很多农民未能就业,成为失地无业农民。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失地农民是农民中的弱势群体,应该关注这部分人的生活,而就业是解决生活的较好途径,因此有必要重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研究。

一、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影响

(一)失地农民就业渠道少,并且缺乏稳定性

张彦丽等认为,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大致有两种:(1)在本地企业务工或开店经商。这些农民有的会随着企业技术进步以及用工市场化,由于自身缺乏知识技能而失业。(2)做临时性工作。受季节性或市场需求等影响,失地农民就业不充分或失业[1]。

(二)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民失地后消费增长的幅度大于收入增长的幅度。徐忠红认为,失地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化为市民的生活方式,家庭的食品如粮、菜从市场上购买,这样食品消费的增加导致固定消费支出增加[2]。

二、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因素

(一)城镇吸纳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孙绪民认为,我国许多地方的城镇化陷入误区:用城镇建设代替城镇化。用城镇建设的现代化代替工业化来推进农村城镇化,不仅没能带动经济增长,反而排斥了农民就业[3]。李培林指出,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加快,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优势日趋强化。在制造业,大量的手工操作过程变成了机器的流水线;即使在管理领域,电脑的广泛应用使很多人脑的工作岗位缩减[4];有些地方超常规开发,但经济总量尚未超常增长,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二)征地补偿不合理

征地补偿标准没有考虑土地对农民承担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又没有体现土地市场的供需状况。张彦丽等指出,失地农民不但得不到土地的增值收益,就连在发放补偿安置费中,政府巧立名目提留发展基金或收取税费等层层盘剥。除此之外,村委会很可能会截留补偿费。李世平等指出,征地人为降低行政成本,将安置补助费与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也一起交给了村委会,这为村委会截取安置补助费等提供了方便[5]。

(三)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跟不上

对失地农民的培训没有硬性要求,导致培训率低。徐君认为,失地农民培训弹性大,约束力不强,对失地农民是否组织培训、失地农民是否参加培训,往往取决于培训部门和失地农民对培训的认识[6]。许方丽指出,国家承担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费用,政策上也有许多优惠,而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无具体安排[7]。

(四)失地农民观念陈旧

失地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养成了保守的观念,武玲娟认为,许多失地农民对政府和集体有“等、靠、要”的思想。大部分年轻人“死要面子活受罪”,他们认为“低工资、重劳力、苦脏活”是外来民工的职业,自己从事这些工作会丢面子,存在着“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8]。

(五)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劳动技能欠缺

失地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专业技能缺乏,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陆飞杰认为,学历越低,意味着他能够从事的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也就越低,工作的可替代性也就越强,竞争也就更为激烈。一个劳动力要找到一份工作,除了要具有比较高的人力资本之外,就业信息对他来说也比较重要,而就业信息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的数量。失地农民与其交往对象之间大多具有共同的背景,从关系网中获取的信息比较单一。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薄弱,严重影响就业信息的获取[9]。

(六)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马弛认为,国家向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而农民基本上没有。失地农民不能享受“国民待遇”,导致农民在市场竞争中失败时没有社会保障这个“避风港”。如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其适用的范围仅限于城市居民,而将广大农民排除在保障范围之外[10]。

三、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对策

魏有玲等认为,县级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国土资源局负责征地补偿,公安局负责做好“农转非”工作,劳动局负责就业培训工作,民政局、社保局、人寿保险公司负责社会救济、养老保险,扶贫局负责扶持产业开发,为失地农民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11]。

(一)发展经济,创造就业空间

工业化是带动就业的基础,葛红岩等认为,工业化进程将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直接的需求,而工业化对服务业的衍生需求也增加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12]。沈志兰指出,政府应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力度,加大发展第三产业[13]。

(二)建立公平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有必要合理分类提高现行补偿标准。付娆认为,对纯公益性项目用地仍由国家统征后拨付,但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对准公益性项目用地,除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还应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同征地主体协商谈判,让农民分享所征土地的增值收益;对开发性项目用地,引入谈判机制,让集体经济组织代表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一方,直接参与市场交易[14]。

(三)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1.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培训要根据失地农民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求职意愿等,开展多层次培训。林惠玲认为,政府要协助建立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不同岗位进行对口职业培训,并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模式——即先在培训机构学习文化理论知识,然后到定向单位学习实践知识[15]。政府通过制定评价标准、对培训单位进行考核、并向社会公布等方式加强对培训单位的监管,促使培训单位提高培训质量。培训费用要遵循政府补贴与农民合理分担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比例和法律责任。

2.应转变失地农民的观念。鼓励失地农民破除“等、靠、要”的思想。武玲娟认为,使失地农民由原来散漫的小农意识转变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纪律性强的企业管理意识[8]。通过大众媒体,加强择业观念的教育。邢月梅认为,使农民摒弃只有正规就业才算就业的传统观念,树立工作不分高低贵贱,职业平等和劳动光荣的观念[16]。

(四)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

考虑到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为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时,应该坚持低标准缴费,并建立合理的筹资机制。惠晓峰指出,在国家财政负担不起的情况下,应建立国家、集体、个人及征地主体各负担一点的筹资机制[17]。中国的传统和现实决定了社会养老不可能替代家庭养老。刘同昌认为,不能把养老的责任推给家庭后只是事后被动的监督。精神宣传和鼓励远远不够,要求建立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相一致的约束机制,加快完善地方性老年法规[18]。

参考文献:

[1]张彦丽,王峰.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6,(12).

[2]徐忠红.建立湖南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穴1?雪.

[3]孙绪民.我国失地农民保护问题研究[J].理论探讨,2006,(5).

[4]李培林.中国就业面临的挑战和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0,(5).

[5]李世平,江美丽、孙寒冰.失地农民贫困现状缘于中国农民权利贫困[J].农村经济,2006,(1).

[6]徐君.现代远程教育?押失地农民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J].远程教育杂志,2005,(2).

[7]许方丽.对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思考[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1).

[8]武玲娟.城市化进程中“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J].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2006,(2).

[9]陆飞杰.对城郊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思考[J].城市问题,2006,(3).

[10]马弛,张荣,彭霞.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就业[J].华东经济管理,2005,(1).

[11]魏有玲,王青娟.青海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6,(1).

[12]葛红岩,吕彦儒.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思考[J].农业经济,2006,(5).

[13]沈志兰.南汇区失地农民就业状况和对策建议[J].上海农村经济,2006,(1).

[14]付娆.失地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现实分析和政策思考[J].开发研究,2006,(4).

[15]林惠玲.关于失地农民就业的几点建议[J].台湾农业探索,2006,(4).

[16]邢月梅.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

第2篇

>>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新常态下河南省经济运行特点与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河南省金融服务的实体经济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潜力与发展政策研究 新常态下河南省技术转移人员能力提升研究 新常态下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河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实证研究 新常态下河南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中原经济区建设下河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体育产业集聚与集群化发展研究 人口红利转变视阈下河南省人口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新常态下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及转型路径 产业融合背景下河南省旅游新业态发展研究 产业升级背景下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工业设计现状研究 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体育协调发展研究 跨文化视域下河南省的国际形象:现状与构建策略 河南省就业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排污权交易制度配套政策研究 河南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战略的政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占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113.

[3]赵志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4]武文韬.经济新常态下优化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创新环境问题分析[J].创新科技,2015(08):73-75.

[5]陈怡.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10):44.

注 释

[1]人民网河南分网:

[2]占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12):113.

[3]赵志伟. 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4]赵志伟.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政策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

[5]武文韬.经济新常态下优化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创新环境问题分析[J].创新科技,2015(08):73-75.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 2011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大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田一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0]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0]李雄等.我国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保障研究.政治与社会,2010(5)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就业模式创新,外包服务,社会组织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高速发展及竞争的加剧,能否安排其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充分的就业对职业院校的发展和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许多企业出现技术工人大量短缺、技术工人招工难的问题,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中等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仍然保持着旺盛的需求,职业教育仍然需要继续大力发展。另一面,却是许多职业学校学生和没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岗位空缺与失业现象并存,凸现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另外,职业院校传统就业模式单一,造成目前初次就业率偏低,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凸显出来。要解决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应当充分利用毕业生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对社会岗位需求的适应性,在就业的渠道和模式上进行创新,这已经成为职业院校生存和发展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国外职业学校的就业模式与形态变化

1.国外职业学校的就业模式

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国外对职业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展开的,微观分析主要涉及职业学生就业力的供给与需求,宏观方面主要围绕是否存在失业、失业存在原因及如何实现充分就业等就业失业理论展开研究。近年来,西方经济学关于职业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积累了一系列的成功经验,根据创造就业机会的不同方式可以把就业模式分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荷兰模式。美国模式的主要特征是自由经济和高新产业的制高点战略弹性市场,结果是美国不缺工作,但是缺钱,主要问题是在实现高就业的同时收入差距急剧拉大。日本模式具有东方文化的某些特征,准终身雇佣制,比较僵化的就业市场,福利较低,就业比较充分。目前荷兰是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荷兰的主要经验是,不用对社会产生巨大动荡的国家福利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来降低失业率,提倡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在工资增长的情况下,为关闭企业职工提供优厚的社会保障,反过来,由于社会保障优厚外包服务,大家能够接受低工资增长。上述就业模式为我国缓解就业问题提供了参考,一是具有完善的就业模式,二是以社会力量为主导,加强对毕业生的技能培训,三是具有健全的创新激励机制。

2.国外就业形态发生的新变化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曾经研究了美国1965-1984年间的就业结构,发现新增就业机会基本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并且几乎全都是创业型和创新型企业。从当前世界各国企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规律看, 95%以上的企业是微型和中小企业,每个微型和中小企业平均就业规模9—15人,65%—80%的劳动力在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中就业,发展中国家每千人20—30个企业,发达国家每千人45—55个企业。新创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是吸收劳动力就业的基础组织单元。资料显示,包括具有微型和中小企业规模的个体经济, 目前我国每千人只有4至5个企业,大大低于世界各国每千人企业数量水平。因此,大力发展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将政府投资、国家创业、劳动者就业的道路,转变成大学生创业,国家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二、目前我国职业学校的就业模式创新

我国就业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失业高峰形成,理论工作者才逐渐重视了对社会主义劳动就业的研究。传统主流就业方式主要有学校主导型,学生主导型,校企联合型和政府组织型四种模式。本文提出两种就业新模式,即基于外包服务的灵活性就业模式和基于公民社会组织的“社会型”就业模式。

(一)基于外包服务的灵活性就业新模式

该模式是指大学毕业生不受雇于任何单位,根据自身专业技能与相关单位建立技术服务关系,接到任务后往往独立完成,以工作量计算并获取报酬。如IT市场的系统集成、软硬件管理服务、房地产及二手车估价咨询经纪、财会审核、保险人、图纸设计、翻译导游等。

1.美国外包产业创造新就业机会

许多跨国公司对“将IT工作外包即是使工作流失”的观点表示反对,如通用电气指出,近10年内公司在美国内的员工规模一直保持稳定。一些经济学家提出,海外工人更多时候是美国内工人的补充,即使大量低档产品的生产发生在海外,像管理、研发、供应等环节仍留在国内。ITAA提出,从理论上讲,利润增加必然会导致企业购买新设备,建立新实验室,最终增加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工人工资也会因为业务外包进一步提高。ITAA和劳伦斯·克莱因教授的研究均指出2003年外包为美国创造了9万个净就业岗位,2008年将增加到31.7万个。

2.印度外包产业市场份额巨大

目前,印度是全球离岸IT服务外包市场的最大承担者,占有了80%的份额,2001年其软件出口为60亿美元,2002印度在软件外包市场年是77亿美元。据统计,2004年,印度仅在业务流程外包的收入就达12亿美元,占海外业务流程外包市场的67%。2006年印度占据全球离岸IT服务外包的24.89%,主要服务于美国市场论文格式范文。据麦肯锡公司预计,2011年,印度在全球软件和后端办公服务外包市场所占份额将达到55 %以上。

迄今为止,印度前四大IT公司均已经在中国开设分公司,并将印度公司的品牌优势带入中国。如同《世界是平的》所描述的那样,在全球市场大开放的时代趋势之下,以印度模式为代表的外包产业彻底席卷了全球市场。大量工作从高人力成本地区转移到低人力成本地区,同时公司有机会到国际市场上参与国际竞争。在这个过程IT项目之外的外包业务量庞大,仅仅将外包与IT相联系的时代己经成为历史。非IT项目,特别是涉及企业咨询管理等传统欧美大型跨国公司特有的业务市场份额,现在正逐步被印度企业蚕食。

3.我国外包产业亟待发展,优势明显

我国具有高级人才丰富、日益完善的高端人才培养机制、众多的科研院所、质量和数量均占有优势的海外留学人员、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质优价廉的人力成本、凭借风险资本而创业的服务外包企业、社会资本进入人才培养体系、我国独有的日韩语言文化优势等九项高级或专门性生产要素,在一般生产要素方面具有大量的质优价廉的职业教育毕业生等优势条件,将会有力地支撑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我国具有优良及低成本的电讯基础设施、巨大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基础、跨国公司在中国研发中心的运作、优良的通信业基础和相关服务业基础等多方面优势,为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持,以及相关产业的互动。

(二)基于公民社会组织的“社会型”就业新模式

该模式是指由公共部门及民间组织等社会力量提供的满足全社会或是一类社会群体共同需要的服务,具有公众性、公用性和公益性。需要大量的社会力量去积极参与,包括教育培训、公益慈善、福利保障、社会救助等。该模式在发达国家是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因其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失灵,又能减少政府成为社会矛盾焦点的概率,有利于解决职业学生就业问题,从而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具有挑战性的就业模式。

1. 我国社会组织具有吸纳就业的潜力

2009年,我国每万人社会组织数量为28.8个外包服务,社会组织就业占非农就业的比重为3.98%,占服务业就业的比重为7.23%。这表明我国的社会组织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同时也说明我国社会组织还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在宏观经济保持预期增长速度的前提下,“十二五”时期,城镇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在1130万个左右,但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供求总体形势是供给大于需求,供需缺口在1710万人左右,城镇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在社会组织吸纳就业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着明显差距。按动态计算,假设社会组织吸纳就业人数占非农就业人口的比重每年平均增长0.12个百分点,“十二五”期末该指标可达到4.82%,与国际平均水平基本持平。据此比例和预测的非农就业人员,可以计算出“十二五”时期我国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潜力平均为127万人。对比我国城镇新增就业的供需缺口,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潜力在弥补城镇就业缺口方面的贡献平均在7.9%左右。可见,大力发展社会组织确实是我国促进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

2.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以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来创造就业机会

我国社会组织发展过程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资金的缺乏,因而政府在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吸纳就业时就必须要对社会组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政府投入引导社会资金的参与,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层次的社会服务事业发展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模式。从国内外经验来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国外已经成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国内却很少。尽管上海、深圳、北京等地政府已经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就整体而言,政府购买服务仍然是零星个案。因而,目前可以考虑从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有关民生、农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节能环保、灾后重建拨款中明确划出部分资金去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由社会组织去组织完成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需求。通过加大利用政府公共资金的使用,解决目前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缺乏瓶颈,有了充足资金支持的社会组织自身在公共服务的提供过程中,能够充分提高在社会组织部门工作的就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能够吸引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社会组织部门就业。

3. 社会组织吸纳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创新

在促进社会组织吸纳更多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过程中,政府也应该进行制度创新,实现对社会组织的法制化管理。因而,国家应该加快对社会组织的立法,减少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阻碍因素,把在社会组织部门就业的人员纳入国家正常社保体系当中。建立国家、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共同缴纳支付的社保基金制度,解决职业教育毕业生到社会组织部门就业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周晓燕.中印承接外包服务的比较研究.中国知网.硕士论文数据库.

[2]骆勇.金融危机下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前景、困境及政策干预.[J]现代经济探讨.2009(7).

[3]王国义.社会组织开创大学生创业就业新局面[N].组织人事报 2009-12-29.

第5篇

论文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连续大规模扩招,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开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及早规划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时机,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己经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了客观的把握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状况,笔者专门对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商丘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永城职业技术学院的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对象大部分是三年级的学生,每个学校2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569份。通过问卷调查对商丘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进行全面地把握和分析。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涵义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分析影响个人发展的主客观因素,结合大学这个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特点,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行动的过程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生的择业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使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科学定位,正确认识社会竞争和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比较顺利地解决就业问题,施展自己的才华,创造社会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制定发展计划

在大学期间,高职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影响了自己的就业准备和准确定位,以致就业和工作环境的适应。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不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85%的高职院校学生没有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如表1

表1你是否清楚自己未来三到五年的职业发展计划

选项

非常清楚

不太清楚

不清楚

没想过

合计

百分比:%

5.3

9.7

58.4

第6篇

关键词:城市化;大学生就业;民办高校;动画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58-01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据教育部2009年4月的资料,2012年全国有280万民办高校毕业生,比2009年增加68万人,增幅达32%。全社会新增劳动就业岗位900万个,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最大难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二、大学生就业相关理论概述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第一,专业能力,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才能。第二,基础能力,指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它是建立在每一个学生经过接受大学教育应达到的各项基本能力的基础之上。第三,特殊能力,指大学生所拥有的某种特殊素质和能力。第四,求职能力,支大学生在实现从“学校人”向“职业人”过渡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只有能力和技巧。

(二)大学生就业背景

我国大学扩招后,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 2011年全国民办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民办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

三、黑龙江省动画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

省教育厅学生处根据国家教育部和《黑龙江省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规则(试行)》的规定部署截至每年9月1日和12月31日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工作,而据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中心统计:2008年毕业大学生16.6万人,2009年毕业大学生18.95万人,2010年毕业大学生22万人,加上往年未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数量之多创历史新高。因此,黑龙江省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这说明大学职业指导工作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四、黑龙江省动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及成因分析

目前民办高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片面追求理论知识培养,目前我国民办高校课程设置重理论, 轻实践的失衡现象, 学校多注重理论课程学习, 且专业教材较为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适应不了企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太注重应试理论教育, 实践课程的比重不高, 轻视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这日益成为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解决黑龙江省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缺乏对社会的足够认识,自身定位不准确,没有根据自身的综合实力进行准确的工作定位。过去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 走着独木桥过来的, 所以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 较高的心态。可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加, 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必须进行调整。就业市场化即大学毕业生全部进入人才市场, 由人才市场配置人才就业。各类人才要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要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

六、结论

动画专业毕业生就业是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这一问题解决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只是学校的本职工作,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关注。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只有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开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本论文是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指导)项目《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12010105

参考文献:

[1]姜国忠, 郑瑛琨.黑龙江省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类型初探[D].哈尔滨:龙江省委党校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2011.

[2]赵曜.浅析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D].江苏苏州:苏州大学,2010.7.

[3]郭玉东.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浅析[J].人口与经济,2010年10月.

[4]高霞光.民办高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

[5]许巧仙.我国城镇残疾人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河海大学学报,2012.3.

[6]蔡宁.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汤录忠.才产业集群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8]魏民州.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

[9]马永堂.国外改革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措施[J].中国劳动,2012.

[10]张跃飞.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民办高校学风建设[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

第7篇

[关键词] 现状;就业;指导;可行性;全程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169-1

一、现今大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在十中就明确提出把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当成高校问题的中心。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现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集中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就业市场对大学生要求更加严格

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660万人、2012年为680万、2013年为699万、2014年为727万。随着就业人数的递增,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时也更加有选择的余地。面对多种选择,一些用人单位往往提高门槛,在应聘人中间选拨更加优秀,综合素质更加突出的毕业生。以联想集团为例,在2014校园招聘过程中,该集团的招聘毕业生多为硕士或是博士,且有工作经验,或者对某些岗位的工作具备特定的技能。

(二)就业地域多偏向中大型城市

由于受到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毕业生以大中型城市为第一选择,有些毕业生甚至产生”非大城市不就业“的观念,所以导致大中型城市就业困难。虽然国家对大学生跨地域就业、党大学生村官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补助,但是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地区开放水平等条件的影响,部分高校毕业生还是偏向往大中型城市发展。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

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足,这种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专业技能,第二是社会能力。由于目前高校教授的课程多以理论课为主,学会缺乏专业技能的实践性指导,而用人单位则更偏向与录用专业实践能力较高的毕业生。其次,由于部分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社交活动范围较窄,造成沟通与协作能力不强,使自身的能力与社会所需相脱节。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与问题

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就业情形,优化各大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就成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对现今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调查研究后发现,比较国外高校的就业指导,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一定问题,集中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持续性不足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仅仅针对即将面临毕业的学生,更加重要的是从新生开始。但是由于受到更方面的影响,现今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往往缺乏持续性。从上文中对目前就业情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专业技能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阶段性的就业方向指导和就业政策解读不能起到根本上帮助学生就业的作用。

其次,毕业班学生在面临就业的过程中也同时面临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课程等多方面的压力。在这一阶段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他们往往抓不住重点,亦或者不能投入较大精力来吸收就业指导知识。所以,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更加持续,更加系统。

(二)就业指导力量不足

虽然现今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重视,但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人才还是相对缺乏。由于当今社会对于毕业生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大学生应该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目前在就业指导方面,辅导员、班主任或者就业指导老师是主力,但是势单力薄,这样就缺乏对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践性。

(三)就业指导课缺乏实践性

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与社会连接最紧密的课程,其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可是由于受到教材、任课教师等因素的影响,就业指导课程通常缺乏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受到国家政策,毕业生人生、社会岗位数量等多方面的影响,每一届的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都会不一样。但是受到教材更新速度、任课教师的信息接收程度不同,学生所吸收的就业指导知识往往滞后,甚至不能应用到就业当中去。

三、就业指导改进措施

根据上文分析所体现出的问题,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应把侧重点导向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实践技能上。如何向这一方向努力,根据国外大学的就业指导经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系统性的指导

各大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应该转变观念,把阶段性的的指导变为全方位的系统性的指导。例如,高校可以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设置有关就业指导的必修课、讲座、实践等内容。把就业指导落实到大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让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更好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其次,增加大学生实习环节。现阶段各大高校虽然增加了许多大学生实习,但是对学生实习的反馈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生敷衍了事。所以,各大高校应对不同年级的实习情况作出系统的分析,以便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

(二)提升就业指导力量

各大高校的就业指导力量不应局限在部分老师,应该落实到每一位教师。专业任课老师可以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就业情形和专业技能要求、辅导员和班主任应该向学生教授沟通技巧和互动能力、就业指导老师应该向学生传授目前社会就业形势等等。学校也可以应该设置专门的就业补贴,奖励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教师。学校也应该鼓励有社会就业资源的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渠道信息,这不仅仅针对毕业班学生,也应该针对其他年级,因为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岗位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方向。

(三)增加就业指导课的实践性

就业指导教师在进行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应该不仅局限于教材。更应该从时间角度入手,通过案例来分析学生的就业问题。其次,就业指导教师应时时更新自己的就业指导信息,根据不同届的学生做出不同的指导,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课程实用性更大。再次,就业指导教师可以丰富授课方式,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短期实践活动等来实地感受就业。这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定位。

参考文献:

[1]杨伟国.国外大学生就业指导及其借鉴[J].中国高教研究,2007,(1).

第8篇

1.美国金融研究生的商学院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2.强化金融研究生金融计算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

3.多维互动式:研究生金融双语教学模式探究 

4.高等院校金融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5.关于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层次实行双语教学的探讨 

6.校政企研联合培养金融硕士模式创新与策略研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为例

7.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

8.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9.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0.工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研究 

11.我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12.“分类协同型”金融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3.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索

14.金融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调查与探析——以苏州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为例 

15.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录取1982年度硕士研究生

16.美国金融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分析

17.金融危机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报考的实证分析与引导机制构建

18.金融危机背景下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19.协同创新视角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20.知识结构·素质要求·创新能力——以金融学专业研究生为例

21.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金融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22.金融危机对医学研究生就业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3.我国金融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分析 

24.金融学研究方法论的思考

25.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探讨——以金融学研究生培养为例 

26.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建议

27.关于金融学专业研究生层次实行双语教学的探讨

28.金融专业研究生基础理论课教学改革浅议

29.后金融危机时代研究生就业分析与探讨 

30. 财经类研究生“三个自信”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以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研究生为例

31.金融危机形势下研究生就业情况探析

32.探讨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及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基于金融学研究生论文特点的分析

33.对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34.在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开设金融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35.对金融学研究生教育的探讨

36.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37.金融危机下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38.校企协同模式下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39.金融数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40.西部地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分析

41.谈金融学专业研究生论文写作 

42.金融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建议 

43.金融危机前后中国通胀惯性特征及货币政策研究

44.对金融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思考

45.金融学中大数据思维的应用研究

46.试论金融学研究中大数据思维的运用

47.金融危机条件下硕士生的择业心理与政策评价——基于高校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

48.地方高校金融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49.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 

50.协同创新视角下金融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51.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52.金融危机对医学研究生就业与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53.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研究生就业问题探索

54.金融危机下研究生创业的几点思考

55.金融危机形势下研究生就业情况探析

56.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研究生就业机制探析

57.高等院校金融学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58.对匈牙利银行改革的考察——刘鸿儒同志在总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的报告(摘要)

59.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一九八八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60.金融危机形势下研究生择业状况调查分析——以上海市三所高校的调查为例

61.金融危机条件下硕士生的择业心理与政策评价——基于高校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

62.金融与财务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63.金融危机背景下女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64.金融危机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报考的实证分析与引导机制构建

65.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1983年招考研究生试题

66.金融危机笼罩下美国高校研究生资助的理念、策略与价值借鉴

67.金融全球化新时期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转型之思考

68.首届财经院校研究生经济理论讨论会(金融组)综述

69.我国金融业人力资源现状及需求预测

70.我国金融从业人员学历结构及供求状况研究

71.金融院校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72.浅析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

73.财经院校金融数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74.金融危机下硕士毕业生求职状况调查

75.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艰难探索

76.理工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77.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

78.金融学专业《计量经济学》双语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讨

79.关于金融学科界定的探讨

80.统计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研究——《金融统计学》教材编写初探

81.基于校企合作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双师”制探索

82.金融学术硕士与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比较探究

83.东南亚金融风波与港元联汇制

84.全球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

85.战后日本的政策性金融

86.浅谈应重视金融电教教材建设

87.加拿大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科技发展的新举措

88.衍生金融市场的正面经济效应

89.金融危机时医学教师的职业素养培养探讨

90.黑龙江省金融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

91.以科学发展观构建金融学专业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92.构建适应金融人才差异化需求的课程体系

93.转被动为主动——金融IT人才培养机制当与时俱进

94.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对接新兴服务业发展研究

95.新疆与全国金融学课程内容及体系差异分析

96.数理金融研究前沿与公司理财问题探讨

97.知难而上 创新突破 积极调整产业战略应对全球金融风暴

98.高层次金融人才培养途径之浅见

99.吕家进——结合邮储实际积极做好农村金融创新

100.英语专业硕士金融翻译课程教法探索

101.全日制金融专业学位“双导师”制

102.一个执著金融梦想的人——记80级校友高飞

103.我亲历的中国金融教育历程

104.在国际金融的研究道路上

105.面试闯关终结金融职场“七年之痒”

106.总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甘培根谈——当前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

107.美经济学家认为控制资本并非防范金融危机的良方

108.基于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金融硕士教育研究

109.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110.金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及对策研究     

111.探讨当前金融学研究方法及研究生教育存在的缺陷     

112.金融危机影响下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的问题与对策      

113.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已婚女研究生压力源探析  

第9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 就业问题 未来前景 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20-01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资料,为本论文提供有力依据。

(二)访问法

通过访问各个高校的体育专业教授和专家,了解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以及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

(三)数理统计法

通过SPSS整理,统计出相关数据。

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与问题

(一)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近几年企业等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的时候最看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其次是能力,再为品德,而专业技能、专业成绩相对来说就不是那么重要了。另外,现在还要求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思想道德素质较高,身心健康,诚实可信,踏实肯干,还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队精神。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学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没有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全面的综合素质修养,就很难在今后的社会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二)当前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难就业的原因分析

1.学生的自身原因。其一,就业观念比较落后,知识运用能力不强;其二,学生缺乏自主能力;其三,大学生的理念滞后,能力也有限。另外,影响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是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要提高就业率,内在原因还是在学生自身的素质,而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外语的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而文化素质低和就业能力单一是全国体育专业学生的通病,这些缺点逐渐成为了体育专业毕业生致命的问题,而且现在大部分用人单位还要综合性比较强的就业生,但是体育专业的学生从开始上大学就比其他专业的起点低,因为他们大部分是通过体育加试和单招步入大学的校门,文化成绩本来就很低,进入学校之后也是主要学习体育项目和自己的专项,所以进入社会后就没有跟上社会的变化和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2.学校方面的因素。近年来,体育专业学生的招生人数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也处于饱和的状态,这也导致许多的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不得不选择其他的职业,又或者为了就业的选择而在学校里面继续深造,而选择非专业的学生就无法胜过别的专业型的学生,更有甚者被拒之门外,由此一来,就业的形势就更加严峻了,造成人才浪费,使学生无奈放弃自己的专业,否则就无法就业。

三、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未来前景

随着全国高校扩招,体育专业近几年的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也随之增加,体育专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诞生的一个新专业,如果体育专业的毕业生不能通过就业市场的考验,就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所以,高校应该审时度势,把社会需求和自我发展与不断加强综合素质以及专项能力紧密结合,从多方面拓展学生就业的空间。

现阶段,就业是大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首先面临的问题,也是最为严峻的问题。于是,也就成为了众多大学生需要最先解决的问题,这种情况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一直持续着,然而,在紧张和焦虑之后,我们就会在经验中得到知识以及动力,为自己的将来设定更好的目标。

四、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1.由于现在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是很理想,存在着困难和压力,从中反映出了学校的教育问题和学生本身存在的不足。

2.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特色,专业界限太过于细致化,课程体系不是很合理。

3.体育专业的大学生都是通过体育加试的方式进入到大学校园,文化程度低,进入大学后也是靠着自己的单一专项来逐步增强自己,最后进入社会也只能靠自己的专项,没有多方面选择。

(二)对策

1.应该按照社会的需要和不同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各个方面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也是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不应该一心只想找个铁饭碗,应该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通过不断寻找自己的位置来开拓自己发展的空间,历练、提高和发展自己。在生活实践中提高经验,积累经验。

3.应当注重培养每个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自己良好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够根据就业形势来调整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培养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1]姚晓丹.三招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N].光明日报,2010:07-16.

[2]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6(1):101-108.

第10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 全面素质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1-141-01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受到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要靠国民经济的拉动和促进拓展就业空间,而且需要国家行政引导、扶持,高校提升培养能力,毕业生自身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也需要企事业单位承担起社会责任,吸纳更多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因此,我们可以说,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个系统问题。

既然是系统问题,我们就用系统的方法进行一下剖析:

表面上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也就是工作岗位少,希望得到岗位的人多,导致供大于求、竞争加剧。但是究其根源却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超出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既总量失衡,高等教育结构已经亟待调整既结构失衡,高等教育质量仍需进一步提升既质量失衡。造成上述失衡的原因,首先,是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加之靠教育拉动内需的隐性要求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型转向大众型;其次,是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和结构不尽合理、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亟待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毕业生质量下降;还有,就是大学生服务社会能力不足,缺乏与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员进行竞争的能力;最后,很多大学生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存在所谓“眼高手低”的现象,加剧了就业的区域失衡和结构失衡。

针对上述导致大学生就业失衡的诸多原因,作为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我们的研究可以凝练为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如何修正培养方案使之更加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其二,如何改革培养模式,使得大学毕业生不仅有不逊于在职人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同时还能凭借更开放的视角和更先进的理论知识使自身的岗位能力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其三,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轻松步入适合自己的就业之旅。

要想解决上述问题,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深入进行调研,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科学制定招生计划

高校每年的招生计划,都应该以当前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作为前提,不能为了5年一度的教育教学水平评估而自毁50年乃至上百年的教育基业,不能为了上专业而上专业,对于已经出现供大于求的专业一定要在下一年的招生计划中予以削减调整,同时要具有教育的前瞻性,合理预测未来3-5年人才需求的情况,把招生计划做成滚动计划,以5年为一个周期,每年都根据上年的就业情况进行微调,有效解决招生计划相对稳定性和社会需求的现实波动性之间的矛盾。

二、完善培养方案,搭建公共理论和实践背景平台

近几年,部分高校不断完善自身专业设置和课程平台建设,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知识结构全面的大学生,以此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的广度。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高校应该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考虑就业、深造两方面因素合理设置课程,搭建好课程的大类平台。按照理工、农、医、商、法、文等学科大类构建基础教学课程,打通学生专业转换的渠道。

三、适度推行3+1模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素养

高校毕业生求职壁垒之一就是工作经验问题,可以在合适的专业实行3+1的教学模式,既3年的在校理论培养加1年的校外实习实践。诚然,高校培养学生不可完全职业化,但也不能一味强调学术性、知识型,而忽略实践和创新。尤其是在基本完成专业学习阶段之后,学校的毕业环节应该既有学术研究型的,又有工程实践型的,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从事实践活动。特别是一些理工类学生,他们基本无法像文商类学生那样通过单位实习来完成自己的论文,毕业环节常常太学术,缺乏工程实践类因素。因此3+1模式不失为一个有效解决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好办法。高校不妨尝试通过毕业趋向志愿的填报,分类指导毕业生最后的论文环节。允许理工类学生在有资质的企业、研究所的课题中完成自己的论文,或者在暑期创建专门的企业实习环节。如此,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满足那些不打算深造倾向于就业的学生在职业教育方面的部分需求。

四、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重视个性化职业指导和就业心理问题的疏导

很多高校学生都有着老师虽多,但是遇到重大决策却无人求教的困扰。随着大学规模的扩大,课程教学无法实行个性化指导,因此在学生后阶段学习中,学校有必要通过类似“导师制“的方法,每名教师负责提供几名学生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并针对就业前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疏导,了解学生的就业观,引导学生理性就业,消除学生心理上的不自信,意志上的不坚决,就业态度上的不主动,避免自我认识的不现实,就业观念的不解放。注重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克服浮躁的心理,脚踏实地的开拓自己的职业生涯。

五、重视素质教育,鼓励在校大学生学有所长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对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全面的素质教育。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那就是对高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该是全过程的素质教育,包括学生未入学的招生计划设计――到初入校门的军训与校史学习――在校期间的各学年培养方案的实施――学校毕业实习的各环节――学生就业前的指导工作的开展――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之后的沟通和辅助等一系列过程。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也应该是全体教师的职责,高校的每一名授业教师、每一名教辅人员、每一名工勤人员身上都有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责任。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存在于课堂之内,更存在于全体高校员工的言谈举止当中。同时,高校的学生素质教育也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是高校各级党政领导要着力做好的工作,同时也是全社会要共同为之努力的。最后,高校素质教育的方法、手段要多样,高校是学子们的象牙塔,校园文化的繁荣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剪影。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方方面面,出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教书育人”的宗旨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国家和各地方政府则应多多进行实际的调研,制定和完善就业政策,提供一定的体制保障。在经济发展中,促进地区间、城乡间的良性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后,作为学生本人要注重真才实学,树立理性的就业观,克服在就业中的盲从性,客观合理地做好自我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余永英.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思考.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3)

2.新华网教育频道.高等教育矛盾转移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2006.6.19

3.安俊学,闫明,王振.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第11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取代农民工、下岗职工就业问题而成为了就业市场的核心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从理论角度寻求相关的依据,为政府等公共部门做好相关激励措施等提供支撑。

【关键词】就业 激励 政府

目前的就业理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失业问题,我们认为,这些理论也同样适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在西方,无论是古典学派、新古典学派还是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他们的一般经济理论中都包含有就业理论。包括劳动力供求因素分析、一般就业水平的确定、失业原因的探讨、就业对策的制定等。其中,有的就业理论是赞成政府就业促进的,并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政策取向。

一、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总量就业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以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了政府促进就业的必然性。首先,他对“充分就业”做了新的解释。认为除了“自愿失业”和“摩擦失业”之外,还存在“非自愿失业”,即工人愿意按照现行货币工资水平受雇于资本家,却仍然找不到工作的状态。在凯恩斯看来,只有想办法消除了“非自愿失业”就意味着“充分就业”。其次,他还提出了有效需求原理,即就业总量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失业是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要解决“非自愿失业”问题就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增加就业量和增加有效需求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就需要政府出手拯救经济、促进就业。他建议扩大政府职能,依靠政府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从而扩大有效需求,提高社会的就业水平。凯恩斯的主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带来了经济理论和财政政策研究的空前繁荣。从“自由放任”到“积极调控”,凯恩斯构建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政府干预经济,采取积极的手段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

二、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就业理论

二战以后,德国、日本两个战败国在实物资本饱受战争破坏的条件下迅速崛起,而伊朗、利比亚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所实行的以资本积累为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却未取得预期效果。经济领域中这些难以解释的特殊现象的出现,引起了西方经济理论界的高度重视。人力资本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代表人物是舒尔茨和哈比森。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中阐述了许多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明确提出资本可划分为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

三、20世纪70年代新古典综合派结构性失业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普遍的“滞胀”,凯恩斯理论对此无能为力。以萨缪尔森和索洛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诞生,其实质上是将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综合在一起。他们认为,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仅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劳动力市场政策和人力资源政策来实现充分就业。具体的就业促进包括、对劳动力进行全方位的继续培训,使技术过时的劳动者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大力发展职业介绍中介机构,使企业和求职者实现充分的信息沟通、减少户籍等行政性人口流动障碍,降低人员流动成本,帮助解决劳动力和企业地区间的迁移。

四、20世纪80年代新凯恩斯主义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20世纪80年代中期,新凯恩斯主义以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姿态出现。其代表人物包括斯蒂格利茨、曼昆等。该学派是用“粘性”取代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刚性”理论,并且从理性预期的角度对这种粘性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弥补了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微观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劳动市场论的关键是工资粘性理论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名义工资粘性理论包括、长期劳动合同论。劳方为避免劳动市场风险工资变动和失业风险,希望与资方签订长期合同,资方为了减少谈判成本,以及谈判可能引起的劳资摩擦也同意签订长期合同。这就使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难以随市场变化而变化,使工资具有粘性、交错调整工资理论。交错调整工资是指劳资双方可以通过合同来调整工资,但经济系统中所有的工资合同并不是同步的,即签订时间与到期时间是错开的,因而工资只能交替调整。当国家试图使工资水平稳定时,必然要求货币政策与总工资的增加相适应,结果就出现了通货膨胀。与此同时,剧烈波动的超额需求会使产出下降,对劳动力的引致需求减少,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因此,其结果就是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的同时并存。实际工资粘性理论认为,厂商愿意支付较高的实际工资是因为他们假设工作效率和工资成正比,工资的提高会导致工人的积极性提高,从而增加产量,降低成本,而高工资就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不能出清,从而出现失业。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应当多考虑长期失业者,同时要积极干预劳动工资合同,以促使其具有较大弹性,从而促进就业。

我们还发现,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失业回滞理论强调政府有必要通过积极的需求管理政策、培训政策与恢复劳动力市场功能的政策以促进就业。这其实体现的就是就业工作综合化、体系化的全方位覆盖。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大量的就业促进政策、包括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积极聘用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服务外包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与就业援助等,这些政策出台之快,力度之大,涉及部门之广,历史少有。综上,我们列举了一些就业服务相关的理论,碍于精力有限,这些理论虽不能穷尽,但当面对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许能为研究对策找到一些路径。

参考文献:[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徐毓扔译.商务印书馆,1997

[2]林毅夫.就业理论与失业治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厉以宁,吴世泰.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M].华夏出版社,1988

第12篇

论文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学生切身利益、家庭幸福、学校发展和社会稳定。既是教育自身的系统工程,也是整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本文从主、客观方面分析了制约当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主要因素,结合我院自身实际,提出了某些建设性的提议,以供同行借鉴。

国情问题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鞍钢曾讲过这样一句话:“中国正面临着世界上重大的就业战争。”而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又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央和有关部门对就业问题的重视和一系列有关文件的制定和颁布也反映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相关的研究、探索正在加紧进行中,但问题的有效解决有赖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及相互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学校的就业主管部门,我们责无旁贷的投身到这场就业大战中,以期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协助学生顺利地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一、探求问题根源,找准切入点

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直接牵涉到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利益,要想解决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找到相应的良策,就必须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以便对症下药。

(一)就业环境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经历了统包统分,双向选择,直至2001年全面进入了“自主择业”阶段。曾经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从昔日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到全国各地赶招聘会场,承受用人单位的品头论足;不但参与本校同学的竞争,还要同全国各地的毕业生进行竞争。压力和机遇共存,就业或者待业,充满悬念。高校毕业生就业基础已全面市场化,且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这是一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性转变。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的优势地位使得他对毕业生的要求加重了砝码。不但要学习成绩好,还要综合素质高,身体健康,有特长。同时也衍生了某些不理性的行为,人才“高消费”、性别歧视、生源歧视、品牌歧视(“选媳妇还要看娘家”)等等,无疑给本已十分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雪上加霜”,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就业市场,人为抬高了市场准入门槛。另外,影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

(二)学生和家庭“精英”情结深厚

连续几年的扩招,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时代,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相对多数人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为“普通老百姓”,大学生的就业同普通老百姓一样要参与社会竞争。通过竞争,有些进入了社会的精英岗位,有些则要从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普通基层工作。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国家,特别是德国,这是一种普遍的就业现象。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太快,学生、家长、甚至社会舆论环境难以在短期内把就业观念转变过来,无法彻底摆脱精英意识影响下理想化的特征。“铁饭碗”、“学而优则仕”、“包当干部”等依赖性的社会心理弊端仍然明显,这必然会阻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有业不就”、“无业可就”现象并存,结构性、摩擦性矛盾突出。教育学者杨东平教授认为,“高等教育即使扩张到目前规模,也还没有到大学生过剩分不出去的地步。”

(三)学校“产品”营销意识滞后

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高校是这个市场中“产品”的生产者,产品质量如何直接决定“销路”如何。如果说过去学校只管搞好“产品”的生产就行了,那么现在还要搞好“产品”的营销工作。虽说现在的大学生是自主择业了,事实上高校的责任比以前是更大了。然而,由于受办学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高校盲目扩招,不做市场调研,不重视就业市场的信息反馈,不管“产品”是否适销对路,重进轻出,招就脱节。这不仅影响了办学质量,而且也给本已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更大的压力和困难。另外,高校就业主管部门仍固守以往作风,等“鱼”主动上钩,不愿主动出击,怕遭受用人单位的闭门羹、冷板凳。学校片面地把就业问题归咎于学生和家庭,粗暴地把就业困难学生定位为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忽视了自己的责任。就业率及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个大学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它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生源。事实证明,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化“营销”意识,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高等教育未来的必然发展趋势。

二、创新工作思路,理性提升就业

市场经济充满竞争,市场需求主体的苛求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高校只有准确定位,选准目标,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才能最终赢得社会。

(一)客观应对形势,创新工作思路

我院是国际著名企业家及公益慈善家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兴办的汕头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以创新强校为指导思想,积极主动地在办学规模、教学和就业指导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各高校纷纷扩招的形势下,果断推出了“精品”教育的发展战略,拒绝盲目扩招,做到招就结合。学院推行新教学模式,将以往的“以学科为主”教学转变为基础课、临床课和临床实践“系统整合”和“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取得明显成效,四级英语通过率一直高于全国重点院校平均通过率,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名列全国前茅,2005至2007年分别为第3、第4和第5名。毕业生质量的提高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

在自主择业时代,就业指导是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不可或缺的学校常规性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院就业主管部门立足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拓展就业新渠道,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2000年我院出台优惠措施鼓励本科生考研,尝试从升学途径减轻就业压力,这也是对“人才高消费”社会现实的前瞻性预见,是建立在市场调研基础上,准确定位的一大举措。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我院就业工作的另一亮点。非认知技能的培育是市场强烈呼吁的问题,尤其作为医学生。因此,我院组织了众多社会实践活动(如医德医风宣传队、宁养医疗服务队、医疗扶贫活动、健康使者、“关心是潮流”等等)进行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实践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完善综合素质,更加坚定献身医学、乐于奉献的信念。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我院就业工作的另一特色。由于我院推行“精品”教育,每年毕业生数较少,不超过500人,而我们有专职的就业指导老师,加之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完全有能力展开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逐一排查每一位学生的就业能力、存在困难,给以针对性地指导并协助解决。另外,就业咨询、职业规划、就业宣传、密切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用人单位资料库、组建就业信息网络、课程建设、优秀校友创业教育等是我院就业工作的常规手段。

(二)科学自我评价,调整就业期望

目前,大学生失业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这与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不无关系。造成这种期望值偏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学生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定位不准是一大关键因素。

就业是大学生从“我想干什么”到“我能干什么”的现实转型过程,也就是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化。如何才能在激烈的择业竞争中保持一份理智与冷静,不错失任何就业机会,实现顺利择业和成功就业,这必须依靠主体的客观自我评价。费希特认为自我对其自身的必然反思,乃是它的所有从自己本身向外去的活动的根据。然而,由于年龄、阅历的局限,对社会的复杂情况、人情世故等缺乏充分认识,只凭满腔热情,面对千变万化的就业形势,自我评价难免会出现问题。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学校的就业主管部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科学地进行自我评价,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尤其是对自己的主体需要、主体能力等要有清楚的了解和正确的评价,从而明确就业目标、思考就业策略、进行职业规划,避免盲目追求精英岗位的不良心态的产生。清醒地认识外部就业环境,是科学自我评价的前提。通过加强形势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行业用人标准,整体就业状况和服务基层的必然性。每年我们都要对每一位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行评估,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综合各方面因素,筛选出“问题”学生作为重点攻克对象,直至毕业就业。

(三)挖潜储备资源,理性提升就业

为使学生能充分的就业,学院就业主管部门总是千方百计地拓展就业渠道,充分利用人际网络,例如校友、教学医院、附属医院等,建立有形的就业信息市场。校友是毕业生就业可挖掘的一大资源,而附属医院是我们的坚强后盾。虽说“人才高消费”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但作为附属医院,从讲政治的高度,每年会招聘学院一定名额的合同聘用制本科生充实到临床第一线。对于报考外校研究生上线而不被录取的,学院优先考虑调志回来。学院实验室招收实验员、行政系列招聘人员均优先考虑我院的应届毕业生。对于就业特困人员,如身体残疾,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等,学院为其“量身定做”物色就业岗位。通过种种渠道,旨在使每位同学均能充分就业,这任务的完成是学院贯彻落实全员就业思想的集中体现。

近些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由于指导思想明确,措施得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七年一次就业率全省第一就是对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充分肯定。由于就业严峻形势持续升温,我们还需不断地总结,大胆地尝试,开拓进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