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的经济地位

教师的经济地位

时间:2023-05-15 15:20: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的经济地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的经济地位

第1篇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每个人心中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与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思把自己塑造成为一名具有渊博的学识,出众的口才,可以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彰显智慧与魅力的老师。但是,接触到“高效课堂”,可能具有这种打算与这份愿景的青年教师会很失望,更失望的可能是已经具备这种素质与魅力的教师们,因为小组学习的引入已经使教师的授课时间不超过上课时间的15%,此时教师更需要随机应变、点石成金、拨开云雾见天日的能力。

那么在“高效课堂”中教师的地位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呢?我们做一个通俗经济学意义上的比喻,这个比喻恰能有效地反映教师地位的转变——“高效课堂”对“传统课堂”的改造是颠覆性的,正如“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改造,而教师也完成了像政府一样角色与地位的转变。以前的教师正如“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一切由教师统筹安排,计划分配,而“市场经济”有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着市场运行,学生们像一个微观经济体自主、自发、自动地运行着学习规则,但正如“市场经济”同样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样,此刻教师的地位便显现出来,学生们仍然需要教师的宏观调控,当市场运行产生缺陷,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出现问题后,便需要政府和老师们“看得见的手”出来引导与调控。

这便使一些个人魅力极强的老师减少了发挥的余地,是不是一种损失呢?我们再做一个比喻——我们知道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是运行的最好的,但是最后还是解体成为一个个不同的“市场经济”国家,因为“市场”代替“计划”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所趋,前苏联后来经济运行中活力的缺失便是证明,而“高效课堂”代替“传统课堂”这仍然是一种趋势,正如有些学者所言:“十年后都是高效课堂,晚改不如早改”一样,那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呢?首先我们教师之所以把自己塑造得如此具有魅力,无不是为了吸引学生,使他们的精力专注在课堂上,但如今有一种模式可以直接大规模的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何乐而不为呢?再者说,并不是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都能把自己塑造得如此完美,如此有魅力,有魅力者只是极少数,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少数精致的教师身上,我们更需要一种制度,就像我们不能把权力全部安放在一个没有监督的个体身上,我们更需要一种“法”,以法治国就是这个道理。最后,即使个人魅力极强的教师也是停留在“要我学”的层面,而“高效课堂”则是向着“我要学”的层面迈进,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是我们教育体制里喊了很多年的口号,而如今终于有实现的眉目,这当然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这也正如政治经济学里的那句话“不论多么英明的政府也无法在计划经济里创造出像市场经济一样的神话”。

可见,教师从一个统领者变成了一个引导者,这便是教师地位的转变。这其中一定会存在一段时间教师的彷徨期,就像我国“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的改造一样,路漫漫而修远,先让自己行动起来才是真谛,所谓“有胆量改造者,便一定会有收获的喜悦”,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希望在我们熟悉而又略带陌生的岗位上可以看到更多更出色的学生的涌现,就像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给我们创造的不可想象的财富一样数不胜数。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第2篇

关键词:乡村教师;义务教育;流失

教师是学校教育中的灵魂,倘若没有优秀的教师,就谈不上教育公平公正,尤其是在教育资源贫乏的乡村学校,更需要大量优质师资的引入。虽然,国家为解决乡村师资缺乏做了很大努力,如从2006年开始,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多部门联合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去祖国最需要的乡村学校去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但经过深入了解,大量的乡村老师后期却流出了农村教育实践。当前导致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教师的薪酬待遇较低

工作报酬偏低、经济地位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乡村教师的流失。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均衡,我国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的投入状况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乡村教师经济地位每况愈下,而许多农民外出打工或经商所获得的收入大大超过教师,乡村教师的特权和地位在市场经济面前开始衰退。我国中西部地区乡镇普遍面临财政短缺的困难,财政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当前乡村教育的困境,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债务偿还、学校基本建设、教师队伍及教育实绩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消极作用,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欠发教师工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难以改善。教师工资无法得到可靠保障,必然导致大量优秀教师流失,乡村教育师资力量严重削弱。农村许多优秀教师不满意于这种工资待遇而大量流向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正是待遇和地位的差异使一些优秀教师纷纷向外流动。我们常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于薪酬福利的保障程度较低,乡村教师的生活状况都普遍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例如,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等,这样的话何谈潜心于乡村教育事业。

二、乡村教师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

乡村教师流失的社会性原因,不仅在于“乡村教育”本身,而社会变迁、市场经济的力量、城乡二元分化加剧和教育体制等结构性因素也助长了乡村教师的流失行为。薪酬和福利是教师社会地位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一个以经济地位为成功标志的时代,较低的薪酬和福利保障导致乡村教师社会地位低下是造成乡村教师流失的一大原因,这无疑冲击了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另外,“城市取向”的价值观成为乡村教育的主导性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城市是成功者的天地,“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样使很多乡村教师很难获得来自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对于到农村支教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到乡村去教学并非是由于热爱乡村教育,而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同时,当前政府加大对乡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但从目前看来城市教育重视程度普遍大于乡村,政府的奖励指标大多会优先给予城市学校,使乡村教师的荣誉获得和职称晋升机会少之又少。

三、乡村教师的工作繁重

乡村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他们不仅要保证日常的课堂教学质量,还要尽心尽职地关爱每一位小学生。并且,农村学生在需要、兴趣、成就、动机水平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另外,从事义务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的工作具有很强的重复性和周期性,再加上乡村义务教育师资力量的相对缺乏,乡村教师的工作往往都比较繁重。同时,由于乡村学生家长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在同教师的配合和互动中往往比较被动,对教育教学和教师缺乏必要的了解和理解,使乡村教师在心理上普遍存在一定的负担。长此以往,乡村义务教育教师必然会在心理上产生倦怠,对自身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降低。

参考文献:

[1]熊国英.拿什么留住乡村教师[J].江西教育,2014(1).

[2]苗春凤.乡村教师流失问题研究回顾与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9(2).

第3篇

【关键词】弱势群体;现状分析;公平正义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入,社会各阶层的分化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扩大的趋势,一些阶层在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相对下降,成为“弱势群体”。民办教育的发展深化了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力度, 促进了教育的多元发展格局,也正是因为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 使得一些阻碍民办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凸现了出来。出现一群被“边缘化”的教师群体,他们无论在经济上、心理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明显处于弱势,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群新的弱势群体。因为缺少利益表达渠道和传统教师贡献精神影响,他们羞于“利益争取”,在“人民教师”的光环背后,他们的弱势困境很少为人们所关注。

1 民办高校教师的现状分析

我国当前教育管理制度不建全,民办教育发展受着各种条件的制约,所以民办高校教师的经济情况和社会待遇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如:民办高校财政资金有限,无法支付民办高校教师丰厚的工资薪酬;民办高校教师没有享受到公办教师一样的“五险一金”的待遇;民办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和发表学术成果过程中也受到很多限制与歧视。所以民办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差,大部分教师认为自己是新时代的“知识型民工”—民办院校的打工者。

另一方面,从教师队伍结构体系来看,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主要分五种:一种是行政领导层,主要从事学校的教学行政管理工作,这部分教师大部是分从社会行政单位退休下来。他们本身就有自己的退休养老金、住房医疗保险,对他们来来说,在民办高校工作只是退休后的“夕阳红事业”。第二种是民办兼职教师,他们一般是公办学校的教师,在民办高校兼职只是增加收入的方式。第三种是民办高校的专职教师,他们大部分是高校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极少一部分人是研究生。由于刚入社会,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条件要求较低,更不能奢望学校会给予更丰厚的待遇。第四种是民办高校的一般行政人员:如班主任、教学干事、学工干事、实验管理员、招生人员。他们大部是分民办高校的优秀毕业留校生,少部分外聘人员,其学历也一般也不高于本科水平。他们对学校充满感情,做着最繁杂的教学基层管量工作,拿着最低的薪金。第五种是后勤保障人员,这部分人员主要是城镇失业下岗的贫困职工和农民工。从以上教师结构层次上分析、领导层有自己的社会保障,体谅不到基层教学人员的生活的困难;基层的教学工作者逼于工作的压力,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又找不到正确有渠道去争取自己的权益。综上所述的原因使得民办高校教师在经济上、心理上、社会地位上都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2 民办高校教师弱势现状解析

2.1 民办高校教师的经济弱势

当前国家和地方财政对民办教育不给予经费补助,而社会资金也很少投入到民办教育中来,加上民办高校为了扩大学校规模,盲目扩建校舍,这种只靠学生学费来支撑教育经费的方式,使多数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严重短缺。另外民办高校常常聘请兼职教师、退休教师或减少教师的福利待遇来降低教育成本,所以民办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普遍较低。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不能享受国家事业编制,学校只能按企业标准为教师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教师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与公办教师相差甚远。在高物价、高房价、高消费的经济社会,大部分民办高校教师生活艰难。民办高校自身的经济困境,和国家对民办院校财政制度的缺失,突显了民办教高校教师在经济上弱势。

2.2 民办高校教师的心理弱势

民办高校的人事不纳入国家管理,民办高校的教师在绩效考核、职业培训、学术活动等方面没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权益,尤其在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方面,许多民办高校的教师享受不到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待遇。民办、公办学校教师的待遇不平等性,让民办高校教师产生极度的心理失衡,产生

了强烈了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民办高校与教师之间的是合同聘任制关系,教师时时处于学校、学生淘汰的风险中。除教学的压力以外,民办高校教师还要担负学校招生工作的压力,招生的业绩成为考核民办高校教师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准,招生成了民办高校教师额外的负担。校园文化的建设缺失,较大的工作压力,不完善的社会保障,这些不稳定的因素给教师带来了严重的不安全感,最后导致民办高校教师没有职业归属感,民办高校教师普遍存在心理弱势。

2.3 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的弱势

社会上对民办高校一直缺乏认同感。长期以来,人们受过去政策规定和一些旧观念的影响,普遍认为民办教育只是一种低层次、低水平的非正规的教育,加之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社会声望与历史地位等方面存在差距,造成社会对民办高校的不信任感,进而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产生怀疑,所以民办高校教师得不到家长与学生的认可,近而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民办高校教师觉得自己被排在“国家编制”之外,自己的教育地位也得不到国家的认可,民办高校教师有着明显社会地位弱势。

3 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待遇 彰显社会教育的公平正义

“民办教育是国家实现教育民主化和多样化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对增加教育供给,满足教育选择,扩大教育投资,推动教育竞争,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民办高校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民办高校的教师待遇水平低,无法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入到教学管理中去,无法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因经济的压力与心理的弱势,使民办高校教师没有归属感,造成了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大,既不利于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不利于民办教育的发展。解决民办高校教师身份和待遇问题,提高民办高材教师的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培养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建立他们利益表达机制,真正实现权益平等。  3.1 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经济待遇

一是改善民办高校的财务状况,这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经济收入的根本。明确民办院校的产权制度,开放教育资本市场,优化民办高校融资的制度环境以吸引民间资本和多渠道地筹措办学经费,调动社会资本积极的投入民办教育中。二是对民院校必须制定优惠税收政策,同时提高对公益事业捐赠的免税率,对任何组织向民办高校捐赠都可抵所得税,通过税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民办高校。三、让民办高校教师同样享受国家事业编制,把他们各种福利等待遇提高到与公办教师一样的水平上。再次在保证民办高校把充裕的资金用于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最后还要考虑到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的住房问题,政府要一方面对教师提供经济适用房,学校也要通过各种方式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民办高校教师的子女,可以平等就读学校就近的公立学校,不能因户口问题限制教师子女入学。

3.2 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是尽快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生存的不良政策环境问题。新闻媒体、文化、宣传部门,为民办教育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建议党和政府的主流新闻媒体要着重宣传宣民办教育的公益性质,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功能,是解决教育公平与推进社会和谐进程的需要,彻底改变对我国民办教育在观念认识的误区,不得将民办院校发展中的细节问题歪曲报道,多正面宣传民办院校的教育贡献。[2]要为民办教育发展营造规范的行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消除对民办教育和民办高校教师的隐性歧视。

3.3 增强民办高校教师职业认同感

对民办高校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增强自信,彻底消除他们的弱势心理。认识到他们对社会贡献与价值,让他们产生职业幸福感。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找到成就感,从教学过程中找到职业的乐趣,从专业发展过程中找到幸福感。另外民办高校教师应转变自己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伟大的奉献精神,升华自身的职业境界,自觉提高自身的职业归属感,提升职业认同感。

3.4 建立民办高校教师利益表达机制

民办高校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维权观念不强,自我保护意识淡漠,严重缺乏权利意识,面对自身权益受到侵犯,大量的是“能忍则忍”,无意抗衡。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对自己作为教师享有哪些法定权利不清楚,当权利受到侵害如何保护自己,也无从下手。因此,民办高校教师应提高维权

主动性,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质、法律素质与业务水平,增强维权意识及维权能力。[3]所以应当充分发挥民办高校的工会作用,合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民办高校的工会,应当是教职工争取合法利益的发声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会,座谈会了解教师的心声,积极满足教职工利益诉求,维护和争取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总之,要提高民办高校教师待遇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三方面的努力。作为民办高校教师应当认清我国现实的教育发展现状,充分理解国家与学校的发展困难,耐心的等待。相信总有一天,这些不公正的问题都会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的教育贡献会得到国家与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戴兴峤,阚阅.对民办教育公平待遇问题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3.

[2]张云林,姚卫国.务实创新的硕果[m].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

第4篇

关键词:高职;统计教师;素质

高职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应用能力的教育,而传统的统计教育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部分高职统计教师又是由传统的统计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他们数理统计、经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欠缺,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同时由于统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计划指标的统计数据的规范,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重理论、重公式推导而轻应用的授课方式,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也都是适应计划管理的需要,成为“填报表式”的“单一型”人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大量的统计人才,但所需要的绝不是“填报表型”的,而是既懂统计学,又懂经济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知识、能力“复合型”统计人才。这就要求培养统计人才的统计教师首先要是“复合型”的教师,否则,一切都将是空谈。

一、目前高职统计教师素质欠佳的原因

1.社会大环境

虽然从1993年开始统计学被正式晋升为一级学科,而且宏观统计依然为国家所重视,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计就是填报表”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同时《统计法》的约束制约力不够,以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反而被许多人忽视、不了解。有些企业甚至撤掉了统计机构,国民的统计意识淡薄,统计的地位未见实质性的提高,使人耳闻目睹的是“会计热”、“审计热”。这些都无疑给统计教师无形中增加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中一部分人动摇了统计专业教学的信心,对统计教育的现状和未来感到迷茫、忧虑。

2.学校小环境

受大环境影响,统计专业招生难、办学难、就业难,造成了统计专业由开始的“遍地开花”(开设统计专业的学校多且专业方向细),经过中间的“几朵芬芳”(开设的学校减少,专业方向粗),到最后的“几近凋零”(开设的学校少之甚少,而且专业方向走向“混合型”,如会统等混合专业)。由于统计专业减设或停设,统计课也只成为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使原有的统计专业教师成为“过剩劳动力”,而在实行按劳取酬的原则下,这些“过剩者”又不得不“忍痛割爱”去“移情”改行搞其他专业。尽管这样可使统计专业教师扩大一点统计以外的知识面,但长此以往,“久违”于统计专业教学,又何尝能保证统计教师的专业素质稳中有升呢?

3.教师自身因素

在高职统计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是大学毕业分配而来的,他们的统计理论、方法和计算机知识丰富,但很少有机会到实践中运用所掌握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解决问题,实际动手能力欠缺;还有少数统计教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光短浅,对统计教育失去了信心,不热爱统计专业。所有这些业务方面和思想方面的原因,都在客观上阻碍了统计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高职统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现代化的个性品质

培养和造就现代化的统计人才,要求统计教师的个性品质必须具有现代化。现代化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开拓进取意识、竞争意识、参与意识、独立意识、民主意识、时间和效率意识等。在当前中等统计教育步入低谷时期,统计教师的这些现代化个性品质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经济越是发展,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及微观管理越是要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否则就无法进行科学决策。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管理离不开统计人才,作为统计教师,应该明确市场经济给统计教育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我们应该坚定信念,积极参与统计教育改革,坚持统计学方向,抓紧时机以奋发进取的事业心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统计人才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上下功夫,增强统计人才在社会上的竞争力。

2.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和动手能力

高质量的统计人才的培养,要求“生产”统计人才的统计教师更应是高质量的“复合型”教师。这里的“高质量、复合型”,不仅仅指教师的统计专业教学水平高,而且还包括教师对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等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也应当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经济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是人才质量的竞争,是教育质量的竞争,而教育质量的竞争首先表现为教师质量的竞争。要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统计人才)符合市场经济的需要,能够运用现代化知识和现代化手段参与管理、决策,那么,“生产者”(统计教师)就必须在更高层次上熟练地掌握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并应用自如,成为懂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教师。教师有了宽厚广博的知识,就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就不会在教学中出现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的令人难堪的局面,才可能使学生接受的知识既广又精,既博又专,真正使培养出来的统计人才按照“面向世界”的要求,知识结构逐渐与国际接轨,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和微观管理的需要。

由于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的应用科学,所以统计教师除了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外,还必须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要求统计教师要有善于运用“复合”知识处理统计信息、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可能培养出适应能力强、一专多能的有用的统计人才。

3.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

现代教育不再需要只有某种专业知识的教书匠式的教师,而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教育理论和教育能力的教育家式的教师。统计教育也概莫能外。

教师毕竟不同于其他职业的劳动者,对于“吃开口饭”的教师来说,仅仅满腹经纶、知识渊博还不够,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将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要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钻研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能力,这样,才能把统计学等知识生动、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统计专业的积极性,达到统计教育预期的目标。

针对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理论抽象、内容繁多、案例分析少、缺乏实际技能的培养”的现象,统计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实际操作能力。要把传统的只注重讲授统计分析基本方法、基本原理的推导向注重公式、原理和方法的应用转移,减少统计分析计算过程的步步讲解,加大对统计分析结果的解释和剖析反馈信息的内容。

在教学内容上,要以实用易操作为主,摒弃大量的公式推导,重统计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与《统计上岗证》内容结合起来教学,达到学生就业导向的作用;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有利于高职学生的模块教学法,补充EXCEL、SPSS等统计软件的操作与分析。

三、怎样提高高职统计教师的素质

1.加强统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学校和统计教育部门可通过开办学习班、讲座、实地参观、奖励先进等形式,让统计教师真正认识到提高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促使他们忠诚于统计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地搞好统计教学、教研和科研,为培养高质量的统计人才甘愿作“人梯”。

2.对在职统计教师实行终身教育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不断汲取知识。在知识爆炸、日异更新的年代,随着统计的创新和改革,统计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能够达到社会前沿水平,并拥有“复合”知识,才能适应新时期培养统计人才的需要。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形式对在职统计教师进行终身教育,如教师自学、学校自培、教材教法短训班、新知识新技能培训班、函授教育、讨论或报告会等。更新教师知识,可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即请专家、教授“传经送宝”,让统计教师及时吸收新思想、新知识;送教师到大学深造,并用制度形式规定教师必须定期接受在职培训,如每隔2年或3年统计教师脱产参加进修半年等,这样把长远的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结合起来,通过进修,促进教学。此外,学校还应鼓励教师报考统计专业研究生,因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只有“深入”才能“浅出”。鉴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使统计教师经常接受一些有关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方面的知识,改革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走出校门联系实际,成为真正的“应用型”、“双师型”教师

现代统计教师不仅要有“复合型”知识,而且还要有较强的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如帮助企业开展调查、分析、预测、决策活动,就能“活学活用”统计理论和方法,进行统计咨询服务,为企业和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只有“应用型”的教师才能教出“应用型”的统计人才。统计教育部门和学校应采取一定措施,鼓励统计教师积极参加统计学术、教研、科研活动,为他们创造条件,报考统计师,并规定每隔2年或3年统计教师要到企业实践半年以上,支持他们与部门、企业“挂钩”,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以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知识,使统计教师在亲身的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4.提高统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

统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问题不是哪一个学校的事,而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与当前我国国民统计意识淡薄、统计教育未被人们真正认识等有直接的关系。一方面国家应在社会公众中普及统计知识,强化公民统计意识,提高统计教育地位;另一方面,统计教育工作者要主动适应环境,着力统计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大批真正有用的统计人才,这样统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地位和待遇的提高,为统计教师提供了精神的和物质的双重动力,教师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会自觉地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专业的和思想的等多方面的素质。

第5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专业 等中职业教育 实践性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职中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经济管理类专业属于应用学科,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如何实现这一教育目标?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加大实践性教学投资力度,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走校企合作之路。我根据中职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特点,结合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职中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进行探讨。

一、现阶段中职经济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主体地位不突出,专业技能培养被忽略。经济管理类专业课可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专业主干课往往是实务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熟悉,但目前专业主干课的实践课时在整个总课时中的比例是比较低的。实践教学地位并非得到充分的肯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每门专业主干课平均课时较少,专业主干课实践教学课时占该门课程总课时比例普遍偏低。

2.实践教学缺乏系统、实用的模拟教材。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国家经济政策每年都会有一些增加或调整,但模拟实习教材却跟不上这种变化,许多模拟教材比较老,漏洞也较多,这样即使经济理论与政策变动,教师能通过备课来使理论教学与时俱进,模拟实习教材却难以及时进行更新,这就使得实训的政策依据与最新经济政策脱节,达不到实习的目标和要求。

3.对实践教学深度的探究不够。在当前评估热潮的推动下,许多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前所未有的实践教学,但受诸多因素(例如经费少、指导老师少、场地有限)影响,大多浮于表面,实践教学深度不够,还不能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高质量地完成专业技能训练。

4.缺乏对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说,在课堂理论教学方面,各学校都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但对于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却还不完备,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价,指导教师各行其是,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改进中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加强实践教学,首先要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推进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与亮点方面的重要意义,彻底根除头脑中“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思想。

(二)改革课程体系设置,突出显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现状。要确立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应该从改革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开始。在课程体系中突出显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意味着实践性教学的学时比例要增加。根据教学实践,每门专业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学时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比例60%~70%较为恰当,其他各种类型的实践教学方式的学时比例也应相应增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突出实践性教学的主体地位”。毫无疑义,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史上的一场大变革,它将带来学校办学模式、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大转变,为此,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渐进式推进。

(三)建立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尽快培养出高质量的高技能人才,关键是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构建符合中等职业教育经济管理学科特点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并使之有机地统一于教学的实践中。

(四)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与企业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实现教育资源的有偿互享,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中等职业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是实现其教育目标的最好选择。

1.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前瞻性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包括需求的种类、结构以及各类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变化,掌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规律,以适时地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设置新的专业,培养更加适用的人才。

2.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有效地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目前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起步较晚,教育资源短缺,具体表现在“双师型”教师少,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等。现代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建设、经营、管理技术人才,他们可以为企业职业教育所用,而且通常不需要办理复杂的手续。学校与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可以将学校的科研理论优势与企业的资金优势、生产优势、管理实践优势相互结合,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缓解学校实验实习场所紧张、科研资金不够的矛盾,又能为企业及时输送适用性人才。

3.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特色,而参与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是学生实训、实习的最好机会,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具体岗位,这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和学习,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投资等环节中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现场突发性问题,培养应变能力和一定的操作技能,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民族精神、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等等。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管理;学生;主体;问题;策略 F20-4;G712.4

经济管理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意在培养管理人才,毕业生需要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念,具有较强的经济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综合及部门经济管理工作。专业特点以及行业性质决定了高职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很强的经济管理能力,需要过硬的实践技能。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一切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把学生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现代管理的知识理论才能真正变成学生的先进管理理念,所有的教学实践活动才能落实在学生的有效行动,才能把教学目标变成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在竞争不断加剧的市场环境下,人才成为市场竞争的核心,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步,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型人才。

一、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重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本,一切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都应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认真实践,积极合作,让学生真正获得旅游管理专业以及未来行业发展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但是,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不能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的教学设计不是从学生实际考虑,而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进行备课设计;教学目标不能真正立足学生实际,最后不能完全转化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组织也没有突出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发挥,很多的活动都是教师一人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讲解,学生理解不够深刻,甚至不能理解;也有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的学生的在基础和接受能力,只是教师一人在演独角戏。尤其是设计教学实践,不能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知识,训练基本素质,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示范演示,学生不能获得更加直观的体验,也不能培养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很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不能让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尤其不能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满足感,对于基础和自信本来就不足的高职学生来说,渐渐渐渐失去了学习的欲望和实践锻炼的动力,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就很难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强。

2、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能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重要能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就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全面发展进步。很多高职院校采用填鸭式教学,过分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不能让学生在学习找到自我存在感,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很多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师生之间必要的互动少得可怜,不能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发展空间,尤其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展示,表现自己的能力,暴露自己的不足,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很多的高职旅游管理对学生都是进行理论灌输,不能突出学生实践,尤其是教学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意愿,不能让学生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只有被动的跟着教师学习理论。教师不能在教学过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也不能注重养成教育,帮助学生不断树立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很多高职学生到毕业都是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不会主动学习探索,影响学生的未来进步和终身发展。

3、专业实践教学不能突出学生应用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高职培养职业型技能人才的根本是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让学生能够在具体实践中亲自体验,亲自操作获得最为直接的经验,逐步内化为自己的能力。现在的高职经济管理不能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尤其不能突出实践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不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偏重理论,轻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领导策划能力在实践教学中不能充分体现且有效保障质量效果。

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策略分析

1、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思想

教师的教学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不少高职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陈旧,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决定了教师不能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想和思路,把学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认识到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目标都要在学生那里得到体现才是有效教学。经济管理培养的是人才,而是教师的展示,学生的能力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决定了教学的价值。真正让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能力,才是有效教学。

2、强化师生互动,增强学生的主动性

高职教学需要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保持师生同步教学与学习。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思考,努力探索,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强化实践应用能力。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设置适合学生参与思考与展示的教学问题情境,开展不同形式的互动。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践应用训练

高职经济管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需要更好强化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具体感知,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动手,主动感知,能够真正获取能力。教师注重理论教学与现实的联系,尤其是能够和学生生活相联系,学生能够更好地把知识与自己的经历和感悟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案例教学法能够把相关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学生在分析具体案例中感知经济管理的相关知识,并在分析中培养能力。

4、凝聚更多力量,搭建更多平台

高职院校需要凝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努力拓展更多的合作企业和项目,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展示和应用实践平台。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以学生为主体, 不断改善院校的办学条件,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深化校企合作,让学生更多的参与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学会感知市场环境,适应经济发展变化,获得企业运营的经验,有更多的应用平台,真正培养适应我国市场经发展的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

第7篇

关键词:报考师范;原因分析;对策建议

一、问题提出

2015年,我国将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提高教师入职门槛,并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定期注册制度。中小学生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试点范围将扩大。试点区内,教师资格考试有效期为三年,教师资格证须每五年注册一次。

基于以上背景,通过对学生的个案访谈,我们分析了高中生愿意报考师范专业的原因,以及不愿意报考师范专业的原因,并且为师范院校吸引学生报考提供了建议。

二、问题与讨论

(一)学生不愿意报考师范专业的原因

1)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

要提高职业的吸引力,首先要提高该职业的社会认可程度。国内外的经验告诉我们,除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外,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是提高职业吸引力最为有效的方式。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提高教师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并获得了很大成效。但除了为数不算多的重点中小学教师外,多数中小学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其付出不成比例。西部地区、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依然要为生存发愁。一些地方无视教师人格,甚至威胁教师生命的情况也有发生。

2)师范生的免费制度取消

师范生的免费教育和强制义务服务是独立的师范教育制度的典型特征之一,也是独立的师范教育制度下确保招收高质量生源,并使培养的教师资源不至流失的有效手段。近些年,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普遍实行,特别是大中城市因教师待遇的改善使得教师职业相对有些吸引力,加之师范教育走向开放,师范院校似乎不再需要通过免除学杂费,提供助学金、奖学金等制度吸引生源。师范生免费制度取消,以及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相差无几的收费标准导致本来缺乏足够吸引力的师范专业连吸纳贫寒优秀子弟入学的手段都不存在了。在今天高校收费连年高攀,而助学金、奖学金有限,师范专业招收不到好学生就可想而知了。

3)社会期望太高

“现在老师难当,学生难教!随着独生子女的不断增加,教师的工作越来越难干。现在不少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在家里有四个或更多的大人捧着的孩子到学校对教师的善意的话能听进去的能有多少?”相当一部分家长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都是天上的星星或月亮,孩子在校发生问题时,一般首先把矛头指向教师,当教师的稍有不慎就会被骂被打甚至危及生命。表面上老师工作体面,事实上潜藏着不少的安全隐患。教师也是人,并不是神,是人都会犯错误有缺点,是人都是在学习与探索中成长与进步的。

(二)学生愿意报考师范专业的原因

1)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在个人的志向和职业选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个体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是影响孩子报考师范院校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觉得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高,待遇比较好,所以愿意将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女孩)送进师范院校就读。

2)个体因素

每个学生高中毕业后都有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许多学生非常热爱教育事业,他们愿意选择当一名师范生,以后从事中小学教学工作。对于一部学生来讲,他们的理想就是毕业后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有信心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甚至期望成为教育战线的骨干和精英。

3)社会因素

2009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教师收入向公务员靠齐,在有些地方甚至还略高于当地公务员。农村教师待遇与城镇教师收入差距正在缩小,教师的经济地位大为改善,无疑激发了许多学生从事教育行业的积极性,使得越来越多的非师范生和社会人士希望加入教师队伍(甚至一些师范院校还出现不少非师范生要求转到师范专业的情况)。另一方面,社会的就业环境不如人意。随着国家机构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深化,人员精简,企业转岗、下岗者不断增加,人们的就业压力越来越重。但教师职业的稳定和大量的需求,与当前的就业环境形成较大的反差。考虑到自身的就业前景,不少学生生便理智地选择了师范专业。

三、对策与建议

1)提高教师的任职标准和社会经济地位

提高教师社会经济地位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可和经济待遇。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受战争形势的影响,美国削减了教育经费,教师的待遇低下,加之中等师范学校水平低下,许多人不愿意就读师范学校,不愿意当教师。许多在职教师也离开教职转入其他行业。为了应付这一局面,美国采取了降低教师资格证书标准和颁发应急证书等措施吸纳社会人员从教。结果并没有解决教师短缺问题。为此,在美国著名的学者Warren Donald的倡导下,各地否定了从前的做法,出台各种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政策:如提高教师资格证书的标准,提高教师教育的层次(师范学校的学院化)。创造吸引人们从教的支持性因素――提高教师的工资。打破禁止雇佣已婚妇女作为课堂教师的限制,减少不公平的奖励制度等。结果,很快扭转了教师短缺的局面。可见,专业标准和经济待遇是解决教师短缺问题的非常奏效的措施。

2)重建师范生的免费制度和义务服务制度

已往的历史,免费和强迫服务制度是独立的师范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也是保证义务教育顺利推行的师资基础。虽然,今天我国的师范教育正走向开放,教师匮乏问题也基本解决,大都市因计划生育政策还出现了教师过剩的现象,似乎不需要通过免费和强制义务服务制度来确保教师来源。但作为一个经济文化不平衡的国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地区,以及西部贫困地区依然是教师缺乏的地区,也是很多受过专业训练的师范生不愿意从教的地区,更是义务教育普及的难点地区。这种情况下,师范生免费和强制义务服务在相当时间内还是必须的。与此同时,中央财政应该直接支付部分免费师范生的工资,确保到边远、贫困地区服务的学生获得较优厚的待遇。我们相信这一制度,一定能吸纳不少优秀且贫寒子弟从教。而且按目前经济水平,国家是有能力支付这笔资金的。

第8篇

一、教师职业道德问题表现

我国虽然重视师德建设,但目前的师德状况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出现了很多师德“失范”的问题。归纳起来,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学道德上的问题

教学道德上的问题,可概括为“三无”,即无敬业意识、无责任意识、无育人意识。具体来说,在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存在着消极应付的现象,对周而复始的教学工作感到乏味和厌倦。有的教师缺乏责任心,把教学仅当作简单的谋生手段。赫尔巴特认为,不存在无教育性的教学,但有的教师只注重教学而忽视育人,片面地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不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二)师生关系上的问题

师生关系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冷漠、冲突、错位。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的高效开展。但当前我国师生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令人无奈的现象,比如“师生关系的疏远与冷漠、师生关系的实用与功利、师生关系的对立与冲突等”,甚至出现“体罚”、“虐童”、“性骚扰”、“”等不道德的现象。

二、教师职业道德问题成因

师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表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市场经济下,教师的价值观念发生变化、对自身经济地位的不满以及制度建设上的不足等。

(一)市场经济方面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呈现多元化趋势。追求利益的经济动机合法化,“义利对等”的师德观出现,并被人们广泛接受,师德建设越来越趋向于功利化。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竞争加剧,教师的压力也与日俱增。然而教师的经济地位并没有根本提升,这本来就挫伤其工作积极性。另外,由于师德规范本身的问题,部分教师对其认同度不高。1.教师经济地位低下。教师在职业活动中付出了劳动贡献,就应当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回报,这是对教师劳动的基本尊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师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工资福利也获得相应提高,但现实情况仍然不容乐观。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可以说,道德的基础是经济,如果教师的劳动报酬偏低,直接后果就是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导致部分教师对工作敷衍塞责。2.教师的内在认同度不高。由于对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视,我国制定了很多相关规章制度。这些行政命令本意是好的,但由于把教师片面放在严加管束对象的位置,很难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认同。对教师而言,这种外在的规约要想真正持久发挥作用,最终还要取决于其能否通过自己的接受、认同、内化、升华,提升为自己职业道德的内在自律。

(三)制度建设方面的原因

首先,在师德规范方面,主要表现为表述简略、内容遗漏、层次单一。目前我国的师德规范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其一是师德表述过于简略,使教师在行动中常常不知所措。其二是内容上不够全面。相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师德规范是滞后的,其制定、出台有一个过程,所以在师德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反映进去。其三是师德规范的单一性。用一种规范去要求所有教师,而对于教师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研究不够,缺乏对于师德建设主体的关注,没有注意到师德中存在的差异性。其次,在师德教育方面,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是师德养成的一条现实而主要的路径。但当前我国的师德教育存在着低效、走形式化等问题,缺少人文关怀。另外,师德教育内容多关注法律制度要求、职业道德规约方面,缺乏感染力,缺乏推动教师主动改变的内在动力。再次,评价模式单一。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一方面由于对升学率的追求,另一方面由于师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评价方式难以度量,具有不明确性。学校为了方便,把教学成绩作为主要因素。所以,目前很多学校仍然把学生成绩和升学率作为对教师师德评价的主要依据。另外,师德监督体制不健全。除了学生和教师本人外,教师的工作很难得到外界有效监督。然而,教师的自我监督缺乏实效性,学生监督又迫于教师的权威,从而导致师德监督体制的不到位,容易滋生一系列的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师德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具体来说,可以完善师德制度、建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建构自主道德意识。

(一)师德制度的完善:底线伦理的外在规约

在师德规范建设方面,要注意表述上的明确性、内容上的全面性、目标上的层次性。在规范的表述上要明确、详细,尽量少使用模糊的词语,便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施和操作。在师德规范的内容上要全面具体,重视编制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保证教师在职业道德习惯的养成上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因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无论在教育境界层次、教育理解层次,还是在从业态度层次与爱生层次,不可能是完全划一的,所以,我们需要界定相应的师德建设目标层次。在师德教育方面,师德教育要注重从灌输走向养成。虽然师德灌输在一定历史时期确实起到过积极作用,但在社会转型的今天,其负面影响已越发明显。我们应该顺应潮流,注重师德的内化与养成。具体来说,一方面,师德教育要尊重教师的主体性,教师应成为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角。另一方面,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要贴近教师的职业生活,要能反映教师的需要。在师德评价方面,建立行之有效的师德考核制度。面对师德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寻找科学的路径加以完善,应注意把握全面性和综合性的原则。首先,评价主体应体现出多元性。学校领导、学生、同事、家长和教师本人都应成为评价的参与者。其次,评价方法应体现出综合性,将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由此,需要综合教师的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等因素,对教师道德素质进行整体的定性评价。

(二)社会环境建设:尊师重教的风尚浸染

2015年9月8日,国务院总理在讲话时强调:“强国必先重教,重教必须尊师……要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尊师重教的风尚有着不可置否的社会地位。这种风尚的营造应该是全社会的责任,而不单单是某一群体或组织的任务。为此,国家首先应大力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为教师提供优越的生活和社会环境。其次,学校也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不断满足教师需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要实行民主管理,让教师对学校的重大事件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的主体积极性。再次,媒体宣传要以弘扬正能量为主。应该看到,师德“失范”问题虽然客观存在,但当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和向上的。对于这些充满正能量的事实,“要加强媒体在师德宣传中的作用,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让教师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重的职业”[1]。

(三)美德伦理的养成:自主道德的意识建构

在以往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中,师德主要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发挥作用,督促教师履行职责,约束教师的言行。这种外在的规约只能约束教师的外在行为,始终无法引发教师自身内在的自律精神。从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规律来看,“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最终要超越外在的规约,以崇高的人格修养来引领自我达到‘从心所欲’的阶段。此时,教师职业道德超越了一般的职业义务和责任,开始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良心的指引作出一般决策”[2],即最终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使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而言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既内化为教育者的道德信念,又外化为教育者的道德行为。内化于心。师德的内化过程应是师德自律精神的养成过程,即对师德规范的自觉认同,并激发起师德情感,形成师德意志,最终使师德成为教师的自觉意识,并在教育行动中体现出来。教师的师德自律精神一旦养成,外在规约的作用将会减弱,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我国,师德历来注重自律精神的养成,董仲舒的“善为师者,既美道,有慎其行”、《中庸》中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都强调教师应该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发自内心地坚守道德律令,在有无规则的情况下都能做到表里如一。外化于行。积极进行道德实践。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不能仅停留于认知和观念层面,而是要把它转变为教育者的道德行为。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3],说明了教师职业道德不仅要内化为教师的精神追求,更要外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周易正义》中的“为德之时,必先践履其礼,故履为德之基也”也说明了师德的养成不仅仅是认识问题,更重要的是践履问题。师德的养成“必须紧密结合教育实践,为准教师营造真实的教育实践情境,让他们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体验教师行为的自我关切性以及对学生乃至社会影响的深远性”[4]。

参考文献:

[1]杨万义.当前高校师德建设的主要问题与解决路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2,(9):75-78.

[2][4]车丽娜.论教师职业道德发展中的自主责任意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12-16.

第9篇

代课教师这一角色是我国1985年停止招收民办教师时的产物。当时一些偏远落后地区由于公办教师缺编,加上分级管理的教育体制和地方财政困难,导致的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严重缺乏。因此,政府开始在这些地区的学校中大量聘用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师,即代课教师。

代课教师群体由此出现,数量大幅增加,在1997年达到100多万。随着形势变化,为保证基础教育质量,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代课教师应该逐年被清退出教师岗位,即“清退”政策。2006年,教育部发言人称要在短期内清退所有代课教师。但到2008年底,全国仍然还有44.8万代课教师,目前主要分布在偏远落后地区的中小学校,并在这些地区充当基础教育主力军。

二、调研概述

本项目组于2010年8月赴广东梅州五华县做实地调研,鉴于资料收集能力有限,本项目在查询相关资料及电话了解当地情况基础上,确定调研地点选在具有代表性的五华县。

本研究以学校为单位,采取整群抽样。首先在五华县16个乡镇随机抽取了华城镇(42所小学,136名代课教师)、横陂镇(24所小学,92名代课教师)、双华镇(19所小学,59名代课教师)、转水镇(17所小学,40名代课教师)4个镇,入选4个镇在地理位置上较为放散,在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气候等方面异质性较强。之后项目组在华城镇42所小学,随机抽取10所小学,10所小学共59名代课教师;在横陂镇24所小学,随机抽取5 所小学,5所小学共26名代课教师;在双华镇19所小学,随机抽取6所小学,6所小学共27名代课教师;在转水镇17所小学,随机抽取5所小学,5所小学共16名代课教师。最终通过整群抽样,在五华县16个乡镇,1848名代课教师中,确定调查代课教师129名,即129个样本。

本项目组于 2010年8月在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进行了为期15天的实地调研,由于很多代课教师被清退后,外出打工或者是不在家,导致很多被访者暂时无法调查,只留下了联系方式。同时,由于代课教师问题在当地比较敏感,以致很多受访者拒绝接受调查,这样我们调查的对象数量就大打折扣。预计调查129名代课教师,结果在很多因素的限制下,无法进行纯粹的问卷调查。为了解决资料收集的限制因素,本项目组采取了问卷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在59份问卷的基础上,着重做了16位代课教师(根据掌握的材料,选取的较有代表性的16名代课教师)的深度访谈。同时本项目组于当地政府处获取了五华县截止2010年全部代课教师(共1848名)的信息,从而对五华县代课教师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掌握。

三、代课教师的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资料,五华县代课教师总数为1848人,人均工资为507元(算入1500人,248人数据缺失)。代课教师平均代课9.293年;男性代课教师205名,占11.09%,女性代课教师1643名,占88.91%;1848名代课教师中,1141名代课教师没有缴纳五险,即没有基本社会保障,607名代课教师这一信息缺失,即在掌握的资料中,没有代课教师享受五险;在全部代课教师中,年龄集中在30-40岁,这一年龄档,占全部代课教师 71.4%。

我们可以看出,代课教师基本情况如下:

1.收入低,待遇差缺乏基本社会保障。在我们的访谈中了解到,普通公办教师工资一般在1500元以上,这一数字是代课教师平均收入的三倍多。同时作为较为庞大的代课教师群体,基本没有任何社会保障项目,代课教师的仅有收入依赖于微薄的工资收入。因此收入低,待遇差是代课教师的基本现状之一。

2.女性代课教师据多。据调查资料显示,88.9%的代课教师为女性,代课教师群体基本可以等同女性代课教师。女性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在代课教师这一特殊岗位,其弱势地位被强化。

3.代课教师年龄集中于中老年,据调查资料现实,36岁以上代课教师占代课教师总数76.4%。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代课教师是一个准弱势群体。在收入低、待遇差的基础上,女性本来的弱势地位及中老年人的弱势更建构了这一群体的弱势。

四、代课教师群体的新变化

当然,代课教师群体在保留传统代课教师基本现状基础上,其内部也发生着新变化。在我们的实地访谈和资料查询中就发现,代课教师这一群体在近几年又产生了很多新的特点。

在接受访谈的代课教师中,通过观察,绝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在当地处于中等层次,这和以往所描述的代课教师家庭收入低下等有所不同。一般代课教师家配偶具有一定的经济收入,能够维持家庭生活处于一定水准,有些代课教师家庭甚至在村里属于富裕家庭。对于部分代课教师家庭的富裕化这一现象,是值得探究的。

代课教师年龄发生新变化。根据代课教师资料显示,代课教师年龄集中在30-40岁之间,不同于以往研究中所描述的代课教师40岁以上的较多。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代课教师年龄在25岁以下的已经占据一定比例。代课教师清退政策从2006年即开始提出,截止调查日,清退政策已经有4年。这一变化说明,在清退政策提出后,仍有大批人进入代课教师群体。

代课教师群体内部分化。根据传统代课教师界定,代课教师集中在偏远落后地区,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类高级代课教师。此类代课教师以高收入著称,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地区。在发达地区,高收入代课教师的出现也是耐人寻味的。

五、代课教师存在的原因分析

在了解代课教师基本情况,发现代课教师群体新变化基础上,就需要对代课教师当前存在的原因进行探究。以往的关于代课教师的研究和解释,基本上是从客观需要的角度分析的:边远贫穷地区难以招募到正式教师,地方经费有限,难以保证安置足够的教师,少数民族地区语言不通,代课教师这一职业相比农民收入稳定且稍具优势等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变动,代课教师群体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就需要重新对代课教师的存在原因做新的、进一步的探索。只有在弄清新世纪代课教师存在的原因,才能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尤其农村交通状况已经有很大改善,尤其是随着“村村通”的实现,目前所谓的边远地区已经大大减少。而国家财政收入的提高,对教育的投资也有明显的增加,与此同时学生数量锐减,在农村学校安置足够的公办教师难度并不算大。同时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代课教师收入在农村已经严重偏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整个社会经济水平大幅提升,农民收入增加明显,尤其国家农业补贴政策,以及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而代课教师总体收入并没有出现太多变动,以五华县为例,当前代课教师人均收入仅有500多元,这一收入在农村已经属于较低收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何代课教师依然数量庞大且居高不下?

笔者通过访谈以及观察分析,对这些情况有着以下认识:

(一)社会地位优势

中国历来是一个崇尚文化的国家,从事教育工作尤其是担任教师具有较高的声望。因此代课教师的“待遇低下”并没有阻碍人们选择代课教师为职。这也正契合了韦伯关于社会等级划分的标准,即代表政治地位的权力、代表经济地位的财富和代表社会地位的声望——正是由于代课教师声望上的优势,弥补了收入和权力上的弱势。目前不少代课教师家庭较为富裕,在没有太多经济压力情况下,一些人选择这一职业,也是为谋求一种高声望。

(二)对教育事业的偏好

教书育人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们视为一项伟大和光荣的事业,成为一名教师是很多人的理想。在代课教师队伍中,不乏有人出于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而坚持做代课教师,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教育投资不足、公办教师不愿前往任教等,导致大批学龄儿童教育问题凸显。于是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就甘愿牺牲,选择低待遇的代课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

(三)职业困境

通过资料可以看出,代课教师年龄绝大部分集中在30-40岁,尤以女性居多,这一部分人由于较早选择代课教师职业,当达到一定年龄后,转业存在一定困难,而代课教师这一职业虽然待遇低,但也拥有着不少优势,如社会地位较高、相对稳定、地域上方便等,因此许多人在难以找到其它出路后,便选择继续担任代课教师。另外,一些人在“代转公”、“转岗安置”等政策出台后,更倾向于留在代课教师岗位,以期将来转正或转岗。

(四)政策的负效应

为了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当前采取的最主要的措施是通过统一考试,实现代转公,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了代课教师的数量。但是与此同时,这也给了一些人可乘之机。在我们的调查中了解到很多年轻毕业生,在通过正当途径无法成为公办教师,就想尽办法成为代课教师,然后通过代转公考试进入正式教师系统。相比之下,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考试难度小,操作难度小,而刚刚毕业的学生在考试中占据优势,更容易通过考试。因此,代转公考试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促进代课教师数量增加的负面作用。

正因为如此,原代课教师一方面在减少,另一方面又有许多新人进入代课教师群体。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在调查资料中年轻代课教师群体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五)地方政府利益

一方面,代课教师相对于公办教师,教育部门不需要太多的工资福利投入,临时合同关系也使地方政府不用背上包袱,这就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尤其是对于财政紧张,教育投入有限的落后地区更是如此。虽然教育部明确表示清退代课教师,但是地方政府能从聘请代课教师这一方式中减少财政支出或获取利益,因此清退政策在基层的实施力度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当前实施的清退政策,需要地方政府较大的资金投入,而代课教师较多的地区本来就多为边远贫困地区,这就造成政策的严重不平衡,缺乏地区间的统筹,从而使那些代课教师较多的地区,短时间内难以有效解决解决代课教师问题。

六、总结

第10篇

一、我国传统教师伦理道德观念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我国有着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把天、地、君、亲放在同样的地位,表现出了非常极端的尊师思想。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渐发展,这种思想演愈演愈烈,演变为变为严格的师道尊严不容侵犯的状况,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日常的生活处事,都强调绝对服从教师。这也是我国师生之间身份不平等问题的起源。这种思想在后来的历史长河中也遭到许多有识之士的反对和指正,然而这种思想仍然影响了许多人,许多教师受此影响,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不尊重学生甚至打骂学生的状况时有发生。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使得教师的劳动以商品价值的形式得到了认同,但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看重了投入与回报的比例,为社会和国家默默付出辛勤汗水的人民教师的劳动价值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如收入、地位与其职业价值不符,这使得教师对自己的社会价值、地位产生了怀疑。在没有足够的理性把握和缺乏相应的有效机制约束的条件下,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产生了日益膨胀的功利思想,加上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腐败现象,使得教师很容易陷入狂热追求个人利益实现自我价值的迷途。尤其是在我过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法制与道德等各种调控机制的不健全,市场经济潜伏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潮容易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种种负面思潮的影响下,部分教师的心态严重失衡,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思想泛滥,师德出现了较严重的滑坡现象。

三、社会政治、法律生活等各种因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是我国的政治生活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公民意识增强,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参与,表达自己意见与看法的意愿更加强烈。但由于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较少,有些愿望得不到合理的表达。再者,现阶段社会上偶有一些腐败行为如,拖欠工资、挪用教育经费等,引起广大公民尤其是教师强烈的不满。这些现象往往被舆论谴责,但往往又容易诱发民众的效仿,会出现连一点点权利都善于利用的现象,我们姑且称为“贫民的腐败”。因此部分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容易犯这样或那样的道德或法纪错误。

四、社会价值观多元化因素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外各种政治文化思潮的涌入,冲击着传统的社会形态和思维模式,人们一贯尊崇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逐步改变,对于自己人生的定位及其价值取向呈多元化趋势。泛滥的功利主义和权利寻租使得社会风气浮躁,急功近利现象普遍,反映在学校教师上就是部分教师不甘愿勤勤恳恳地教书,不能够踏踏实实地做学问,通过各种手段去追逐名利实现,通过取得经济效益来实现自我价值。学者急于当官或下海,来获取出书或者科研项目的捷径,形成“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商”的风气。知识分子的急功近利必然导致学术界的规范混乱、道德滑坡、学术腐败等现象滋生蔓延。

五、学校管理上的不完善,人事制度、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失衡

当今,一些地方部门只是纯粹地用考试成绩和升学人数来考核学校,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其他例如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生的思想状况问题都没有得到重视,一些道德问题便随之而来;一些学校的教师招聘工作考核内容单一,只看考试答题以及讲课能力,完全不顾及思想道德状况,致使一些思想道德低下的人混进了教师队伍;一些学校只重视教学工作,评价教师和评职称等只看考试成绩升学率以及等硬性指标,忽视教师的师德表现。现如今教师的招聘及流动都比较自由,这对教师队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受到了更加严格的考验,能力较强的教师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但教师行业内的一些问题,如教师的待遇低,各地方不平等等问题,造成了有些教师心态的不平衡,再加上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对教师的任用调动等管理手段过于死板,致使有些默默无闻的教师受到不平等待遇。一系列的因素使得部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出现职业倦怠,无法全身心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更加无法顾及其职业道德的履行,极大影响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建设。

六、我国目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欠缺,导致教师道德意识淡薄

第11篇

一、市场化背景下开展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1.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市场化背景下强调的就是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这一点相比较传统的高等教育方式具有变革性的意义。开放式的教学方式给予了学生最大限度的自和最为宽泛的自由度,有助于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市场化背景来完善自身能力、强化知识结构,在教育系统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2.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高职教育活力。传统高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模式僵化的窠臼,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一种相对较为“温和”“宜人”的环境中成长,虽然有助于学科知识的构建,但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助长师生的懒惰情绪。但在市场化背景中,所有办学目标都围绕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来运转,既保证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化,同时也会激起师生的危机意识,从而刺激原有僵硬的高职教育激发出更多的活力。

3.开放式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长期以来高等教育都给人一种“温室中花朵”的感觉,其资金、师资、人才、招生等诸多方面依靠财政和政策支持,自身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一点与市场经济的整体氛围相比似乎显得“格格不入”。而开展开放式教学模式,将高职院校置于大的市场化背景之中,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

二、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开放式办学模式初探

高等教育向市场化发展是当前的一大趋势,但各地高职院校应遵循自身的办学特点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在遵守市场运行规律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现高等教育与市场化的结合。尤其是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相比相对滞后,因此在教育理念、校企合作方式等诸多方面也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所以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在面对市场化的发展趋势时既要“尽力而为”,更要“量力而行”。

1.正确处理好主体与主导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开放式办学模式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居于主体地位。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实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基于以上特点,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居于主体地位,亲手练习各项技能并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也就显得更为重要了。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则是学生主体地位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和保障。高职教学、实习工作固然要围绕学生来展开,但在该项工作的背后离不开教师的辛勤指导。另一方面,开放式办学模式中计划居于主导地位,市场居于主体地位。无论高职教育如何发展,无论市场化因素如何向高职教育内部渗透与发展,关系到国家命脉和民族兴衰的高职教育的决策权都要掌握在国家手中,唯有如此才能保证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也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这也是坚持计划为主导地位的原因。至于发挥市场的主体地位,则是在坚持原有办学原则、尊重高职教育发展基础、考虑欠发达地区经济实际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给予高校市场自,充分发挥市场化的各项积极因素来弥补原有高职院校沿袭的各项弊病。

2.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开放式教学的核心在于创新,离开了创新,这一教学方式就失去了最具特色的特性,同样也就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尽管创新在高职院校的开放式办学模式中居于重要地位,但众所周知,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离不开对原有技术的继承、消化、吸收。从这一层面上而言,高职院校管理者应将继承原有知识体系和教学方式作为学生、教师进行突破与创新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妥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具体说来,教师应在开放式教学中给学生设定足够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学习、拓展、应用的课程,让学生尽快掌握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并尽快将理论转化为生产力,使学生自身具备初步的实践技能和知识储备。以上所介绍的是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来实现突破,而要实现创新与创造性思维,则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教师在给学生设定原有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不拘一格、“不走寻常路”,创造性地思考问题,鼓励他们利用自己的独特思路和方式来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捷径和新措施、新方法,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将原有学到的知识进行升华和拔高,从而真正掌握起来、为自己所用,也才能真正实现开放式办学的初衷和目的。

3.着力提升师资队伍素质,致力于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加大“双师型”教师人才引进力度,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也关乎欠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能否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逐步适应市场化的冲击与挑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更加看重学生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这也就从某种程度上给高职院校自身引进教师树立了标杆和榜样。有鉴于此,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应着力引进一批能将自身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并具备前瞻性和经济眼光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对教师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考评。长期以来,我们过分重视对“双师型”教师职业资格的考察,即任课教师既具有教师资格证、也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从业证,却对“双师型”教师的实际授课能力和教学技能有所忽略,致使有相当一部分“双师型”教师没有发挥出自身应有的水平和能力,更有甚者教师队伍中还混进了一批“唯证书论”的教师,使实际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此,欠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应对“双师型”教师制定完善的考评机制,既要保证引进的教师具有过硬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也要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创新力与创造力。

4.通过校企合作,提高高职院校育人质量。从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到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制定,再到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都需要企业的参与,都需要校企联合培养学生。“校企合作”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就业地区的实际经济状况和区位环境,立足本地区的区域经济和支柱产业,通过调研、考察当地市场对人才种类的需求,发挥市场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思路的改革和教学内容的增删。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与当地企业相结合,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和智力资源库的共建,即学校为企业培养优质人才、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而用人单位也定期向学校回馈人才的使用状况和对未来新型人才的各种需求和意见,以此来实现高职院校与用人单位的良性互动,最终培养出使双方都满意的高素质人才,以实现人才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作者:谢宏 单位: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第12篇

关键字 新课程背景 初中教学 人文教育

【引言】

人文教育是教育界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人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于整个个飞速发展的经济时代的而言是有很大的益处的。而化学教育中落实人文教育也是必须的,因为化学教育的好坏对整个化学实验的研究有很大影响,因此,对科研也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众所周知,我国教育一直以来都是应试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抑制了学生才能的发挥,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行人文教育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摆脱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因为在人文教育下学生的主题地位得到了体现,这就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他们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说人文教育有利于冲破传统教育的弊端。并且可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能够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人才,在人文教育下的学生的素质相对而言会高一些,这就有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能够使社会发展一个质的变化。

一、人文教育的概况

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就增多了,而且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也是促进给教育界改革的一个关键。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教育上就应该实行人文素质教育。 在课教学过程应该遵循一些原则,首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与传统的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传统的教育中都是以教师讲解学生听从的模式,这一模式下学生并没有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而人文教育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除了要保证学生的主题地位在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实践,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的形式不在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比较开放的模式,在课堂中更具灵活性;在组织形式也会发生一些变化,组织形式更宽松,民主性强,在进行评价时会逐渐的多元化,而不是单一化的老师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上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通过目标定位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具创造性。

二、如何更好的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地落实人文教育

初中的化学教育对于学生在化学研究上的影响是很大的,要想保证初中化学教育的质量就应该在教学中施以人文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会对学生造成直接的影响。实行人文教育更是如此。在进行人文教育时教师的教学理念首先应该有所调整,应该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倡导个性化的发展,主张人文精神,教师要明白学生才是教学中的主体,自己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一个指导作用,要想使教育自主、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应该保障学生的主题地位。这是教育发展的一个保障。 教师的人文素养的高低,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对于教育的改革是很关键的,尤其是在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更应该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展现自己的素养,表现出自己的人格,展示自己的个性。这样学生就会受到影响,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但是却是深远持久的[2]。学生会自然而然形成一个好的素质,会热爱本民族文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们生活习惯的形成也是有直接的影响的。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教育界发展的要求,是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所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通过对学生头全面的改进,来时学生发展成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人才。在进行人文教育中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要尽可能的突出人文性的特点,遵循人文性的规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致力于将学生打造成社会所需的人才。

三、结语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的竞争也日益的激烈,那么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有所在教育上做出调整,因为文化经济政治是互为影响,相辅相成的。教育的发展会推动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社会的进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行人文教育对于化学学科的进一步的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所以,在文化上进行调整能够使经济和社会都发生一定的变化,而文化的改进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上作调整,不再运用以往的教育模式,实行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而是实行人文教育,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出社会所需的高素质的人才,以此推动经济的发展,使教育事业发展的更好。因此说在初中化学教育中实行人文教育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