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5:20: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业培训会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关要求,认真总结我省近年来尤其是2009年阳光工程实施情况,研究部署今年阳光工程工作。7月29日,吉林省2010年阳光工程管理工作会议在辉南县召开,省阳光工程指导小组8个成员单位代表、54个项目市县农业局(农委)主管领导及阳光办主任和信息员、农民创业培训基地负责人、新闻媒体记者共计28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省农委科教处副处长秦吉主持。
省农委副主任吴晓光到会并讲话。吴晓光主任对2009年阳光工程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2009年全省共有50个市州和县市区实施阳光工程项目,先后分两批认定培训基地330个,重点围绕农机手、沼气工以及地方特色产业等类专业(岗位)开展了阳光工程培训,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给我省的14万人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会议强调2010年阳光工程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统筹城乡和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支撑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实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全省“三农”工作中心任务,以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为目的,以强化政府推动、搞好部门配合、确保培训质量为根本要求,引导农民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农业产业延长链转移,为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确保完成2010年14万人的阳光工程培训任务,今年要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不断完善阳光工程管理工作体系。二是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不断完善和创新阳光工程运行机制。三是要切实抓好项目监管,确保阳光工程培训质量。四是要大力培树典型,引导阳光工程健康发展。五是要认真履行职责,全面做好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情况统计调查。
会议其间,全体与会代表还实地参观考察了辉南县农民创业培训基地、农广校农民培训档案管理和利民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并安排省阳光办王丽文副主任、省农广校曲永勤副校长分别就《吉林省2010年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和《2010年农民创业培训试点工作方案》进行了解读。(省阳光办供稿)
2015年,“创客”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两万字政府工作报告13次提“创业”,国家明确表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2015年2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支持发展“众创空间”的政策措施,为创业创新搭建新平台。会议指出,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对于激发亿万群众创造活力,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经济发展新的“发动机”,具有重要意义。
从去年下半年起,在高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邦辰公司正式开展“众创空间”建设项目,以努力建成在保定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基地为目标,依托高阳县纺织产业集群优势,整合创业空间、资金帮扶、财务管理、技术支持及政策引导等多种服务,主要面向县内及周边地区的应往届大学生及创业者和创业团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激发创新活力的目的。
为加快众创空间建设步伐,邦辰公司积极推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线上虚拟空间”与“线下实体空间”相结合的新型众创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为“创客”群体拓展创业空间。
空间引进知名的创客培育管理模式,与行业领军企业、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管理运营众创空间。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互联网+创业服务”,打通创业服务中间环节,提供线上服务。
在服务内容的层面,除场地的基础运营之外,向不同的创业者提供各种类别、不同程度的基础服务。这些基础服务包括会议培训、研发设计、质量检测、电子商务、融资对接、活动沙龙、财务法律顾问等等。依托研发检测中心,为创业者提供研发设计、质量检验服务。研发检测中心拥有研发检测仪器12套,可提供花型设计、工艺改进以及毛巾产品全工序质量检验服务。与国家纺织人才交流培训中心、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大学、高阳县职教中心合作,组织专家、教授为入驻创业者定期举办技术指导、创业培训。此外,帮助初创企业进行鼓励、补贴的政策申请;通过与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提供注册等的工商服务;与河北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高阳县毛巾行业协会合作,利用他们的在线服务资源和产业技术信息资源为创业者提供服务。
空间还将重点发展电子商务,对入驻的电子商务企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设置更低的门槛:提供电子商务仓储空间,总仓储体积达24000立方米;促成创业成功企业对新入驻创业者进行帮扶;与ebay跨境电子商务、中国网库、京东B2B云平台、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子商务、1688诚信通、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合作,为创业者提供技术、人员、销售、平台支持,并定期举办培训及活动沙龙。
对于入驻的个人或者团队,空间不设置过高门槛,只要属于创业初期,有创业理想但缺少创业资源的项目及团队都可以入驻。创客空间从起始阶段起主要预期起到孵化器效应,对创业初期的创业者只免除工位租金,减少创业成本,项目基本成熟后开始实施工位租金+创业辅导的扶持创业模式。创业项目经过调查研究,符合目前市场发展趋势且前景看好,开始实施除上述优惠政策外+创业投资+产业链服务的合作模式。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有关农民工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新挑战,做好帮助、扶持、服务和造福农民工的工作,促进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现就进一步做好当前和今后的区农民工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对做好农民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目前部分农民工面临下岗失业问题,不少地区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失业潮”、“上访潮”,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增大,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给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长治久安带来不利影响,已引起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关注。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出现的新情况,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和农村内部增收空间;省委、省政府召开专题电视电话会议,对农民工工作做出明确要求和部署;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近期将研究出台政策,举办一系列活动,加大转移就业、促进创业、权益保障和服务农民工的工作力度。
为做好区农民工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各镇办和区直相关部门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做好农民工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卓有成效地引导和促进农民工就业培训,支持和帮助农民工创业,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推动全区农民工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加强组织领导
区农民工联席会议领导小组要继续加强对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农民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区人劳社保局作为农民工工作的主要责任单位,要加强政策研究,制订和完善符合区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农民工工作指导性文件,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操作办法,对农民工工作落实情况实施监测,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奖惩,协调解决全区农民工工作推进落实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农民工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按照各自职能,确定为农民工服务的项目,及时认真研究农民工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特点和新趋势,重点研究农民创业园、三农大学等农民工工作新载体的规划建设以及农民工就业培训、创业、合法权益保护等办法,营造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抓好重点工作
年,区将围绕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维权四个方面,以促进就业为目标,“培训为龙头、产业为支撑、创业为动力、企业为载体”,进一步加大农民工工作力度,着力为农民工办好九件实事。
(一)实施“就业信息对接”活动,挖掘就业岗位
区人劳社保局要制定统一表格,由镇办配合,全年至少开展2次农民外出务工、本地务工、培训意向、就业去向、企业用工等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三项对接活动,全年开发就业岗位1.2万个,其中公益性岗位至少1000个。
1.建立重点项目用工制度。积极协调项目引进单位和招商部门,促进用工单位签订优先使用当地农民工的用工协议;通过劳动保障信息网、劳动保障宣传栏、招聘会等形式,及时用工信息,每月定期一次。
2.举办重点行业(企业)用工衔接会。区人劳社保局牵头,围绕建筑、交通、水利、市政、农业、绿化等吸纳农民工较多的行业,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用工衔接会,督促签订劳动合同,并将吸纳农民工就业作为系统内评优创先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3.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城市绿化、环保清洁、治安保卫、交通秩序、市政公共设施日常维护、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及政府投资性项目等,都要按一定比例安置农民工,全年开发公益性岗位至少1000个。凡具备公益性就业岗位条件的用人单位,要及时将公益性岗位情况报送区人劳社保局,建立起公益性岗位信息档案,随时优先安排农民工就业。
(二)实施“农民工培训倍增计划”,提高技能素质
围绕转岗就业开展新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升级开展提升培训、围绕回乡创业开展创业培训、围绕新农村建设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完成农民工免费培训5100人以上,其中农民工引导性培训3600人以上、创业培训210人以上、技能培训1300人以上,将国家培训补贴政策落实到农民工身上。
全面启动“农民工培训倍增计划”。各镇办要严格按照下达的每期培训计划要求,积极组织辖区农民工轮流到区就业培训中心,开展引导性培训、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根据培训内容、时间、规模、人数、资金补贴政策等具体要求,每周举办一期农民工引导性培训,每期200人左右;每月举办一期农民工创业培训,每期30人左右;每月举办一期农民工技能培训,每期设电工、焊工、月嫂等多个专业。
另外,继续做好区科技局每季末的送科技下乡、教文体局的送文化下乡、卫生局的定期卫生知识宣传、农经委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法制局的企业经营人员和农民工法制培训及法制宣传等教育培训活动,区妇联要组织做好妇女权益维护培训工作,为全区农民工提供充分的培训服务,贴心的扶持帮助。
(三)实施“农民工服务月”活动,帮助农民工就业
1.开展“区就业援助周”活动。自本文件下发之日起,由区人劳社保局、教文体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共同组织各镇办,统一开展“就业援助周”活动。通过开展入户家访,掌握就业困难人员情况,制定计划,开展“一对一”重点援助,切实帮助困难农民工就业。
2.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4月中旬,各镇办要针对包括进城务工妇女、青壮年劳动力在内的各类农民工特点,一批合适的岗位信息,为农民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要举办一次农村劳动力家门口专场招聘会,集中一批招聘农村劳动力或适合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岗位信息,掀起“春风送岗位”的活动。
3.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4月下旬,区人劳社保局、经委、商务局、总工会、工商联、各镇办要联合行动,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搭建民营企业与各类劳动者之间的供需对接平台。
4.继续实施“家门口就业计划”。各镇办要积极配合区人劳社保局,实施“家门口就业计划”,在返乡人员、被征地农民较集中的镇办、社区(行政村)巡回举办招聘会,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全年组织开展54场以上家门口招聘会,就地就近安排农民工就业3600人以上。
(四)实施“创业促就业”活动,鼓励农民创业
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郑政〔〕30号)精神,为鼓励农民工创业,由区财政安排相应资金,通过创业服务补贴、风险补偿、创业奖励等方式,用于创业服务体系、创业平台建设,用于支持科技型、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型、资源再利用型等企业的发展,用于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孵化园建设以及对创业先进典型的奖励扶持等,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1.举行“年区服务农民工暨全民创业工作启动仪式”。以创业项目推介、培训招生、企业招聘、职业指导、权益维护、政策宣传为主题,最大限度地激活全民创业热情,掀起服务农民工和全民创业的。
2.鼓励创业企业和人员积极参与创业孵化园区建设。发挥园区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序有效地组织引导各类创业企业和返乡创业人员入驻园区,各镇办、区直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为进入园区的创业者提供创业孵化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融资服务、信息服务,跟踪扶持、提供劳动用工等“一条龙”创业服务。
3.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完善出台贷款、税收等扶持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利用其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优势,大胆实施自主创业,开发生产具有特色的农产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加快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4.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要充分利用区的生态、旅游等优势资源,加快优势资源转变为生产力的步伐,发挥优势产业资源的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渔家乐,发展旅游、餐饮、维修、商贸等领域的个体私营企业,推动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5.充分利用现有的剪纸、烙画等民间艺术资源,引导、帮助、支持农民投身专业艺术村落建设,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五)力争开工建设农民创业园
区人劳社保局牵头,区国土资源局、建设局、规划分局、相关镇办配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农民创业园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报告,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同时,做好立项、申报、规划设计等基础工作,加快建设实施进度,将农民创业园建成引导农民创业的重要载体。
(六)全面推动三农大学项目筹建工作
区人劳社保局牵头,区国土资源局、建设局、规划分局、相关镇办配合,积极落实各项筹建工作,年内完成立项、规划、选址和设计等工作。要加强对三农领域的决策性研究,与农大、省社科院等院校加强横向合作,寻求理论和专业支持,探索独具特色、切合时展要求的综合性改善教育的研究和应用机构。
(七)开展“帮农民工维护劳动权益”活动
区人劳社保局、公安分局、建设局要加强配合,每季末集中开展一次清理用人单位非法招工行为。新建项目开工前,建设和施工单位必须按工程总造价,向有关部门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对有欠薪、欠薪逃匿等重大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区司法局要选拔5名优秀律师,组成农民工法律援助应急服务队,协调解决涉及农民工的维权纠纷。应与农民工主要流入地、流出地党委政府建立联络互动机制,探索多方协作照顾帮扶农民工的机制,掌握工作就业生活动态,协调解决农民工问题。
(八)实施“集中帮扶农民工”活动
区人劳社保局、卫生局、教文体局、建设局、总工会、残联等部门要定期开展向农民工送卫生、送文化、送温暖等活动,继续做好农村医疗、义务教育、各项惠农补贴和家电下乡等工作,切实保障特殊困难农民工的基本生活。区人劳社保局要扎实开展好“农民工服务月”活动,帮助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区卫生局、司法局、建设局要深入工地,每年开展1-2次送医、送药活动,开展“送法进工地”活动,全年组织到施工现场播放法制电影10场以上,提高农民法制意识;区司法局要开展“为企业服务”,力争年为20家以上企业担任法律顾问,建立“148”法律服务所值班制度,及时帮助解答农民工法律盲区问题。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团的十六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农村共青团工作会议部署,通过开展农村青年春季培训行动,切实做好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的跟踪摸底、技能培训和其它服务工作,同时,结合“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的深入开展,帮助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二、服务主体
受金融风暴影响的外出务工返乡农村青年。
三、工作任务
1.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外出务工返乡青年基本情况。
广泛开展“真心访谈、热情助困”活动,依托基层团组织深入村组、农户、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对返乡青年情况进行调查,全面了解本地近期集中返乡的外出务工青年数量、返乡青年目前的思想情绪、返乡后的生产生活情况和今后打算,详实掌握农村青年春季培训行动的第一手资料。
2.精心组织,切实做好返乡青年的服务工作。
(1)向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致一封慰问信。通过广播、宣传栏、信件等多种形式向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致慰问信,介绍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凝聚共识,激发返乡青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慰问信连同当地企业招工信息一并印发。
(2)鼓励外出务工青年投身新农村建设。通过各种形式在返乡青年中大力宣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在农村的政策法规和当地有关创业的优惠政策措施。组织召开由当地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能人和返乡青年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对当前返乡青年关注的土地流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家乡建设的现状和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帮助返乡青年深入了解,以更好地为家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引导和扶持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自主创业。通过宣传返乡创业青年的典型事例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动态,引导、鼓励、帮助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自主创业。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土地流转力度加大的好形势,大力培育青年种植、养殖大户,创建返乡青年创业示范基地,积极引导返乡青年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为农村青年提供实在的服务,更好地团结凝聚广大农村青年。
(4)为返乡青年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一是要求全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畜牧、食用菌、水果等种植、养殖产业,以培训班的形式,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下乡进村”活动;二是各县级团组织把农业生产和就业技能培训班办在乡镇、办在村组,使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能够得到就地短期免费培训,提高他们的致富能力、再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三是由县级团组织牵头,深入当地工业园区,了解园区企业用工情况,开展订单式培训;四是各地联系青企协、青商会会员企业,联合劳动等部门建立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基地,为农村青年培训提供阵地支持;五是加强与劳动、农业、扶贫等部门的联系,由各地团组织负责联系培训对象,开展联合培训。六是团委重点抓好一批农村青年春季培训行动服务和联系点,加强工作推动。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由团组织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常务副组长的市两级农村青年春季培训行动领导小组。
2.精心组织,迅速行动。组织返乡青年及农村劳动力填写调查问卷,收集有关情况。进一步增强政治敏感性,高度关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青年的思想状况、利益诉求及相关社会问题。
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深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近日,市人社局、就业局到我区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对我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进行调研。调研对象包括基层就业服务人员、企业负责人、培训机构负责人、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代表等。调研活动中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对我区培训工作具体困难、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合理化建议。调研结束后,我区进行全面梳理,深入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2018年,我区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经济发展,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提高各类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水平。一是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年初召开会议,要求每一个计划当年脱贫的村举办一期技能培训。二是创新模式、针对性强。学习与应用相结合;集中授课与自学交流相结合;传统教学与视频指导相结合。三是后续服务,带动就业。向创业培训学员提供创业指导、创业巡诊、创业担保贷款等后续服务。四是加强监管、确保质量。严格按照“开班申请、过程检查、结业审核”的程序,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规范培训行为。
2003年以来,成都市锦江区滨江路社区通过不断创新就业服务思路,积极推行“轮值主席会议”制、全民寻岗组建“岗位银行”、多渠道援助就业困难人员等措施,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06年10月,社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率达到96%,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4050”人员就业率达到100%。
创建“轮值主席会议”制
所谓“轮值主席会议”制度,是在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道办事处倡议下,由滨江路社区和辖区内各单位、企业共同发起的工作协调议事机构。“轮值主席会议”旨在通过建立讨论、对话和交流平台,推动各成员单位之间互相借鉴、资源共享、共同发展。“轮值主席会议”由社区单位轮流出任轮值单位,每两月一任,其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轮值主席。“轮值主席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协调成员单位服务社区综合治理、就业等工作。
“轮值主席会议”制度的执行,促使辖区各单位共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去年以来,滨江路社区辖区内四川省人大办公厅、四川省监狱管理局、锦江宾馆索菲特万达大饭店等单位和企业“腾岗”,帮助100多名社区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通过将“轮值主席会议”制度执行情况与单位在社区年度精神文明考评成绩挂钩,强化了驻区单位文明共建意识,营造了共建和谐社区的社会氛围。
组建社区“岗位银行”
为了帮助辖区内居民比较充分地就业,滨江路社区创新了岗位储备制度,组建了社区“岗位银行”,将拟用岗位存进社区“岗位银行”供居民备选。
为了扩大岗位储备范围,滨江路社区要求社区干部个个都是寻岗员,利用工作关系、亲朋关系,抓住上下班途中等一切时间,深入大街小巷、区内区外寻找各种岗位。近年来,社区干部共寻回就业岗位500余个。同时,社区通过“轮值主席会议”制度,动员社区单位将闲置的岗位储存在“岗位银行”。
为方便下岗失业人员能随时“支取”岗位,社区按照管理职责,由社区干部“送岗上门”。去年以来,社区先后将“岗位银行”的10余个空岗上门推荐给社区居民古淑清等失业人员,从而帮助他们实现了就业。同时,还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兄弟社区送岗,实现了就业资源共享。截至目前,已协助兄弟社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00余人次。
创新就业援助方式
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大都面临年龄偏大、技术单一、就业心态不稳定的现状,滨江路社区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其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竞争力。截至目前,社区已累计组织了185人次参加各类职业培训,144人次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培训后就业率达77.84%。
滨江路社区根据区职业介绍三级网络平台建设要求,建立了社区职业介绍服务分站。服务分站为下岗失业人员免费提供多层次就业岗位信息,多渠道搭建职业介绍服务平台,将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延伸到居民家门口,实现就业服务“零距离”。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引导、自主创业”从提高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优化创业环境等具体环节入手,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不断激发城乡居民的创业激情。增加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全民创业局面,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对创业型城市创建标准,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城乡一体的创业扶持政策,加快创业培训力度,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年至年全镇创业培训100人,新增350人成功创业,带动2400人实现就业,私营企业净增200家,建成2个创业孵化基地。
三、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根据国家、省、市、市创建工作要求和创建工作方案制定实施意见。
(二)组织实施,贯彻落实城乡统一的创业扶持政策,强化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开展面向城乡劳动者,多形式、多层次的免费创业培训,建成2个有特色的创业孵化基地。
(三)自查评估,对照市下达指标进行自查,迎接市检查。
(四)整改验收,根据上级检查要求进行整改,确保通过省和国家考核验收。
四、实施内容
(一)贯彻落实城乡一体的创业扶持政策
根据政策规定,工商部门要放宽市场准入,降低创业门槛。税务部门要求落实扶持创业(含创业园、农民创业、干部创业、随军家属创业等)的税收优惠政策,人社部门、财政部门要做好创业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对涉及创业孵化基地的有关部门要给予创业者租资费、管理费减免,残联要对残疾人创业给予特惠政策。
(二)大力开展创业培训
扩大创业培训范围,面向城乡各类人员开展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免费创业培训,每年对复退军人、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专场创业培训。要在“SYB培训”的基础上逐步开展“IYB培训”,每年“SYB培训”不少于60人。
(三)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创业服务体系
镇成立创业指导中心,借助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展创业服务,各村、居社区全面建立“创业指导站”,村、居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对有创业愿望的各类人员要跟踪服务,从创业培训、创业到创业成功,进行全程服务,使相关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今天会议上,区作了交流发言,、区、市也从不同角度作了书面交流。局长对去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做了总结,对今年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进行了安排和布置,我完全赞同。希望各级各部门要按会议要求认真加以贯彻,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个问题。
一、充分认识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新特点,确定新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思路
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有了很大变化,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非农产业就业已成为主体。随着城乡统筹的深入推进,我市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从2004年的35.01%提高到年的66.47%。二是跨省劳务输出规模逐渐减少,已成为劳务净输入城市,年出省劳务输出仅30.88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9.65%,占农村转移输出劳动力的14.52%,而从以外进入就业的劳动力已达156万人。
根据以上特点,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思路也应相应调整。一是要围绕全市主导产业加大岗位开发,让更多农村劳动力在本市就业。二是要加大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筹。三是要加大中高级技工输出,减少一般劳务输出。
二、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新需求,提升农村劳动者就业层次
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对促进农村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和不断提高就业层次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培训仍面临着一些问题。今后几年内,我市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要按照“全域”理念和新的城市发展定位,紧紧围绕“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工培训和转移输出工作。一是根据中心城区集中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金融、商贸、物流、科技人才的需求,大力加强服务型、管理型人才培训转移。二是根据近郊区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对机械加工、汽车制造、新能源、电子元器件、化工、冶金等人才的需求,重点开展技能型人才培训转移。三是根据远郊区加速发展特色农业、涉农工业和生态旅游对新型农业技术、旅游服务等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加大专业人才的培训转移,从而实现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此外,今年我市在去年实践的基础上,实施了十大“特别培训就业行动计划”,各区(市)县政府及市政府相关部门要以就业培训为基础,以政策落实为支撑,以职业指导、就业推荐、维权服务为重点,以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提升就业层次为目的,全力推进10个培训就业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层次。
三、以品牌战略为抓手,大力创建有影响力的劳务品牌
今年,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劳动保障局关于打造劳务品牌的意见》,我们要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多方联动、形成特色”的思路,通过政府大力引导、扶持、培育,有关社会组织积极支持,瞄准省内外劳务市场,进行技能化开发、市场化包装、组织化输出、产业化打造,增强市场就业竞争力,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有影响力、有规模、有信誉度、有综合竞争力的劳务品牌。在打造品牌时要有五个意识。第一,要强化质量意识。品牌往往是质量的象征,所以打造品牌时必须注重质量。第二,要强化营销意识。除了我们内在培训提高质量、素质外,外在方面要注重品牌包装。第三,要强化规模意识。没有规模就形不成大的效益。市场占有率不高,就不能形成竞争优势。要把劳务品牌的规模做大做强,塑造精品。第四,要强化标准意识。打造劳务品牌需要全市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要按照国家有关职业技能要求,结合我们实际,制定规范的质量标准,保证品牌的质量。第五,要强化全局意识。如果各区(市)县各打各的品牌,就难以形成规模、形成优势、形成竞争力。因此,各区(市)县要精心选出具有特色、具有发展前景的专业来培育,并在市上统一规划、统一布局下,集中打造劳务品牌。
四、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促进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动就业
年2月,我市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扩大就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我们要继续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我市全面实施“五大创业工程”中,认真抓好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施的“转移创业工程”,针对返乡民工实施的“回乡创业工程”,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配套功能完善、承载能力强的创业孵化园,重点引导富余农村劳动力在集中居住区创业和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创业,帮助更多有创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成功创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者在新办的中小企业中就业。
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对于稳定农村劳动者就业,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争取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更大的突破,取得更好的成效!
龙华创业基金公示:创业会员陈伟国捐款200元
龙华基金结余: 117019元
读《创业》二年以上读者,有过多次创业经历,具备创业能力,有一定创业资金,有选定的项目。创业成功必须归还领用的基金,并自愿、量力为基金捐款,反哺困境中的创业者。基金申请:通过QQ、邮箱或信件提出书面申请。提交简历、家庭情况、彩色免冠照片4张、身份证复印件,写出五次以上创业经历,并找出教训和失败的原因(不得编造、虚构),制作一份创业计划书(可虚拟)。
2013年第九届创业年会暨三期创业强化培训通知
继第八届创业年会暨二期创业强化培训圆满成功后,应广大读者的要求,第九届创业年会暨三期强化培训决定在广东东莞举办。
一、报名:中国创业港 用真实姓名、电话、QQ报名。二、会期:四天。三、时间:2013年4月28日全天报到,4月29-5月2日为培训时间。四、报到地点: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塘厦大道中120号(培训地点: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明珠海岛训练基地)五、内容:一天拓展培训,3天理论学习。六、目标:提升创业能力,解决创业问题,找到创业的方向。七、会议形式:全封闭。
报名要求:1、创业三次以上,提前发来对历次创业的总结。2、激励、乐观、开朗、有善于改变自己善于学习;有爱心、有助人利他的奉献精神。3、写好个人简历、带好身份证或者复印件。4、会上网使用QQ,方便网络交流。5、费用:四天时间包吃包住1000元,用于学习期间各项开支。
承办:创业东莞办事处。联系人:黄军华
联系电话:0769-23023795 13713075412
杂志社咨询电话:023-67537097 67537283 67537279
QQ10059467 Q532149053 Q76981785 Q249509711
百万项目扶助创业大行动
咨询电话:023-67537097,67537283(传真) 地址:(401147)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1889号A座1601室《创业》杂志社收 邮箱: QQ:532149053
网址: 中文实名:中国创业港 创业港
企业及项目:由企业提供技术或项目优惠,读者学习掌握后,自行创业。
读者通过QQ、邮箱、书信申请报名,写出创业简历,申请理由,经《创业》评审后即可参与,其车旅、食宿费用自理。
参与企业、项目名单:
郴州创业办事处万能印刷、环保袋技术 (每月两名半价)
河北大城稳利洗涤设备厂 (每月两名半价 )
重庆郑氏卤菜、火锅、小面、酸辣粉 (每月两名半价)
圣旨骨酥鱼 (每月两名半价)
重庆“禾香颐”特色卤菜 (每月两名半价)
湖南怀化新民生态养殖公司 养鸡 (每月两名半价)
李飞特色烧烤 (每月两名半价)
【关键词】 陕西省;就业促进法规;制度建设;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邦之策。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转变发展方式成效的重要标准。因此,要高度重视制度在促进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立法确立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使就业制度不断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一、《就业促进法》中需要完善的两个问题
《就业促进法》主要在于强化各级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责任和义务,该法的颁布和施行对于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就业促进法》中尚未包含有关“就业安定”的内容,同时对于“消除就业歧视”的规定也过于笼统。
1、关于就业安定
就业安定即安定就业或稳定就业。保障就业安定是促进就业的措施之一。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就业安定被列为促进就业的一项内容,它不是着眼于对失业的事后治理,而是致力于预防失业,是一种积极的促进就业的制度。它主要是通过政府给予企业的补待遇以及对企业解雇劳动者的限制来实现的,而在岗的职业培训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就业安定措施。
解决就业问题,一方面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降低失业率;另一方面,要努力保持在岗人员就业稳定,尽量避免产生失业人员。我国《劳动法》第27条规定,“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者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需裁减人员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裁减人员”。而现实情况是企业的岗位设置和劳动用工完全由企业自主决定,对于因市场环境变化或经营状况改变而引起的岗位变化导致的企业减员,政府和法规都无权干涉。就业岗位安定应重点规定以下内容:其一,依法规范裁员行为;其二,支持企业稳定劳动就业关系。对在不景气经济影响下坚持提供安定工作岗位的企业,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资助;由于受到经济不景气冲击,或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企业被迫暂时停止工人的工作(但并没有解雇工人),或对工人进行暂停工作的职业培训教育,以及采用其他方法维持了劳动就业关系而有费用支出、效益减少的企业,政府应向企业提供资金补贴。在企业不景气时,允许企业和工会、工人集体谈判,通过适当降低工人工资,达到降低企业成本,避免裁员,继续维持劳动就业关系。
2、关于就业歧视
《就业促进法》在第一章《总则》第三条,和第三章《就业公平》共七条中规定了“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等不同而受歧视”方面的内容,这些法律规定都是个别的、操作性显得不足。事实上,我国并没有―个可操作的禁止就业歧视的制度体系,各级政府中也没有一个具有绝对权威的解决问题的部门。对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定仅限于原则性的、口号性的内容,劳动者在就业中遭受了不公平对待,往往投诉无门或者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在我国当前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下,就业歧视主要表现在年龄歧视、性别歧视、户口歧视、身高歧视、面貌歧视、学历歧视以及健康歧视等。由于反就业歧视缺乏可操作的法律保障,因而实践中“4050”人员、女性、农民工、低学历、残疾人以及乙肝等病毒携带者等弱势人群,在求职中普遍受到歧视,且申诉困难。
二、就业促进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各级政府出台的就业促进的各项法规、规章和制度,其目的是要保障法律的实施,所以建立科学的调研和预警制度也是非常必要的。研究发现,陕西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就业促进方面并不缺少出台各项规章政策,而是在规章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协调机制不畅通
《陕西省就业促进条例》第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就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具体负责本地的就业促进工作,发展改革、财政、教育、农业、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税务、工商管理等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就业促进工作。”现实情况是,根据2009年12月31日的陕政字[2009]149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将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调整为省就业社会保障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陕西省仅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设置了联席会议办公室,显然这种会议制度只是一种议事的组织形式,该办公室属于非政府部门编制,不具有行政执法权力。由此可知,没有组织权力和制度作为保障,陕西省各级人民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就业促进机制不可能畅通。
2、行政听证制度缺位
行政机关实行听证制度不仅有利于政府行为的法治化,而且有利于双向沟通、民主参与,消除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信任。听证制度所体现的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行政法原则,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行政行为现代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就业促进法律规范调整对象是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行为。显而易见,政府既是法律规范的制定者,又是被规范者,但其制定和执行法规的结果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广大的弱势群体)来埋单。因此,政府立法必须符合行政立法程序,而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核心。
3、缺乏失业调控和预警制度
就业促进法律规范的相对人是需要就业而就业困难的人群。目前,在我国,这类人群主要包括城市下岗职工、高校毕业学生、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和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促进法》第四十二条和《陕西省就业促进条例》第三十二条都规定要建立“失业预警制度”,失业调控和预警制度应该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其一是建立失业动态监测制度,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岗位流失情况实行动态监测,及时制定应对规模失业的预案;其二是建立健全企业空岗信息报告制度,以便及时了解就业岗位信息;其三是加强失业救济金的发放工作。没有了失业预警制度,促进就业的法规政策制定和实施将无的放矢,其效率和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促进陕西省和谐就业的法规制度之完善
《陕西省就业促进条例》与《就业促进法》相比,在内容上多了“第五章 创业扶持”部分,其立法用意是明确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创业性就业一直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形式。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高失业国家纷纷鼓励和奖励劳动者以各种形式进行创业性就业。在美国,创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发生金融危机之前的10年中,美国平均每年新创企业60万个,提供1000多万个新的工作岗位,并且67%的新发明来自新创企业。在美国,2/3的就业岗位是由小企业创造的。可见,以创业带动就业具有乘法效应。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新时期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的主要任务。从现在开始,要争用3-5年的时间,实现劳动者创业人数和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基本形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从制度建设层面考虑,提出以下建议:
1、变“应当”为“必须”
《陕西省就业促进条例》“第五章 创业扶持”部分共有6项条款,其中4项中都使用了“应当”字样,如第33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化创业环境”等。“应当”是履行义务,而不是肩负责任,法规中使用“应当”弱化了政府的执政责任和资源调动权利。人民政府既然有责任扩大就业,而创业又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人民政府就有责任“必须”为创业者提供必要的创业条件,并帮助其解决创业中的困难。
2、建立和完善鼓励非正规就业发展的制度
发展非正规就业有利于创造就业岗位,缓解城镇就业压力,有利于增加弱势群体收入,减轻社会负担;有利于满足多样化的社会劳务需求,促进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失业人员和新增劳动力就业。总之,发展非正规就业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失业人员、就业困难群体的特点。因此,发展非正规就业应当成一种战略选择;要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为非正规就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对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退役士兵,以及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要自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3、完善劳动力培训体系
目前,创业就业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类型主要有:职业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分别针对不同的就业人群和就业需求。劳动力教育培训需求总量巨大而供给保障不足已经成为阻碍就业促进的突出问题。导致劳动力教育培训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经费不足和产品缺陷,因此必须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教育公平和弱势劳动者对职业教育培训的需求,建立教育经费预算和决算的法律监督机制;扩大劳动力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建立政府、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力量的培训费用分担机制;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建立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模式和梯次教育培训体系,构建教育培训的市场化运作模式。
4、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就业服务体系不仅是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调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工具,现行的就业服务运作模式是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的组织下,以公共、私营就业服务组织为核心,在各类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实现劳动力的配置。总体而言,现行就业服务的运作模式实现了服务形式多样化,但仍存在着各自为战、相互分割,各自封闭、自成体系,缺乏联系、信息不畅等问题。因此,除了通过行政和市场手段促进就业服务系统协调发展外,建立以业绩、收入、成本和内部管理四维度,以综合评价指标、分类评价指标和单项评价指标三层级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就业服务系统运作效率进行绩效评价,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来克服单纯主观臆断管理就业服务所造成的种种弊端。
【参考文献】
[1] 任晓.促进就业法律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4.
[2] 马从辉.把保就业放到第一位.光明日报,2009.04.18.
2015年,全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政法五个能力”为总目标,以加强刑释解教人员衔接安置、就业培训、走访帮教、教育帮扶和服务管理为基础,全面落实安置帮教工作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推动我区安置帮教工作再迈新台阶,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推进平安法治建设。
一是加强职业培训基地和过渡性安置基地建设。加强培训基地和安置基地认定工作,将符合条件的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和热心安置帮教工作的社会企业认定为安置帮教对象的职业培训基地和过渡性安置基地,积极开展技能培训,落实国家和省税费减免、培训补贴政策。按照中办发〔2010〕5号、皖办发〔2010〕22号、司发〔2010〕13号文件要求,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关心重视与支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大以政府投入为重点的基地建设,试点建立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为一体的过渡性安置基地,安置“三无”等重点帮教对象。
二是健全刑释解教人员基本信息沟通机制。各职能部门要强化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做好刑释解教基本信息、综合评估信息录入统计上报工作;认真开展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核查反馈,完善监所与安置帮教机构之间信息沟通机制。2015年服刑在教人员基本信息录入率达到100%,信息核查反馈率100%,核实率95%以上。
三是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与管理服务。贯彻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扶持政策,全面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失业登记,将刑释解教人员纳入就业困难群体实行就业援助,积极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政策,并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就业招聘推介活动,培育帮扶创业典型,开展就业服务活动,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民政部门应落实刑释解教人员低保、临时救济,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保障基本生活。职能部门要加强刑释解教人员排查、帮教、服务与管理,预防重新违法犯罪。
四是加强刑释解教人员教育帮扶。落实首次帮教、日常帮教、跟踪帮教制度。职能部门要依托基层党政组织、自治组织和志愿者对刑释解教人员第一时间开展帮教,了解掌握其基本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帮教方案,落实帮教责任;开展走访谈心帮困和经常性思想政治、法制、道德和文化教育,引导刑释解教人员走正路;通过信息网络、短信、电话和驻地单位,实施跟踪帮教,建档建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避免脱漏管及失控;加大对重点对象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关于对刑释解教人员实行分类管理的通知》规定标准要求,做好安置帮教对象等级评定、深化重点人员“五帮一”帮扶和管控措施;妇联、共青团、工会、个体劳动者协会、私营企业协会等群团组织,要发挥自身特点优势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及其亲属的教育帮扶工作,疏导化解消除他们的消极对抗情绪,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与问题,保障基本生活。2015年帮教率要达到95%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下。
五是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安排,积极配合民盟组织实施黄丝带帮教计划。“黄丝带帮教志愿者行动”是民盟中央和司法部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加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的活动,旨在依托司法行政系统帮教工作平台,发挥民盟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法律等方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提高特殊人群帮教工作社会化水平,彰显帮教工作社会效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各职能部门要利用党派活动影响,扩大安置帮教社会帮教的宣传,努力形成社会力量参与的示范效应。针对服刑人员、安置帮教对象等特殊人群开展关怀、帮扶、教育和救治等方面为刑释解教人员提供支持和帮助。
六是进一步完善安置帮教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健全完善领导小组会议制度工作规则,明确领导小组会议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充分发挥领导小组会议制度作用,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统筹协调安置帮教工作。要及时调整充实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及各级工作站人员和结对帮扶(含志愿者)人员并做好报送工作。
七是在工作中要积极挖掘培育帮教安置工作典型和刑释解教人员创业先进典型。继续完善创业典型储备库,总结宣传好的做法与成功经验,发挥典型经验与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安置帮教工作水平整体提升,为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做出贡献。
——**同志在全镇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全镇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全镇农业农村工作,布置和落实今年农业农村工作任
务,动员和组织全镇农村干部群众认真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理清思路,落实责任,进一步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为提前一年实现小康镇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现在,我根据镇党委、政府研究的意见,讲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握机遇,树立信心,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
200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宏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的大背景下,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进取,真抓实干,突出以高效有机农业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是“三资利用”成效明显。积极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农产品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行专业招商、借“节”招商、以企引商等方式,加强招商信息跟踪落实。同时,广泛组织村企挂钩、村企互动,动员和引导工商企业投资现代高效农业,加快民资投资农业,促进社会资源涌向农业。2008年共完成农业招商引资项目7个,招商引资总额1.35亿元,其中,外资到账500万美元。醉翁园生态农业、浙江花卉苗木、大湖子有机稻米转换等一批体量大、带动性强的农业项目纷纷落户高效农业园区,为促进农业加快发展增添了新的增长点。
六是班子建设显著增强。充实调整了村级干部队伍,坚持从农村一线选拔任用
年轻有为、热爱农村事业、政治文化等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村级班子领导岗位。经组织考察,先后调整了9名村的支部书记,副职干部30人次,村级班子基本达到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革命化“四化”要求,进一步增强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有效推进了农业农村工作的开展。
2008年,我镇农业农村工作虽然在宏观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矛盾和困难明显增多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较好成绩,连续五年在全县农业条线考核中荣获一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更是各部门单位共同努力,广大农村条线干部群众艰苦拼搏,奋力进取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镇党委、镇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镇广大农业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我们也应该看到,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尽管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发展高效有机农业的制约因素还较多,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新的突破,龙头农业项目和企业的拉动作用还有待加强,部分村集体经济基础仍很薄弱,统筹城乡发展还待进一步加强。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业农村发展带来的冲击不断显现的新形势下,我们要辩证地看到农业农村发展的诸多有利因素。一是全镇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县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社会关注“三农”的浓烈正在形成;二是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都把“三农”作为扩大公共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把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农村市场作为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重要内容,还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政策,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三是经过多年的探索,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思路日趋完善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具备了一定工作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我们在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方面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这为我们应对挑战、化解风险、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因此,我们要正视困难和挑战,准确把握形势,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先机,乘势而上,牢固确立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进一步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务实奋进,奋力开创全镇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实现小康镇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扎实推进全年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一)、突出高效农业建设,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求突破
(二)突出强村富民工程,在加快小康创建上求突破
大力推进强村富民,是实现全面小康达标的关键。强村富民的前提是致富农民,“要致富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一要积极开展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利用镇成人校、职业学校、村党校和人口学校等阵地,加强对农民群众劳动技能、创业知识、文化科技知识、健康知识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培育和打造现代新型农民。今年要确保举办各类培训班40期以上,参加培训学习农民达3500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1500人,努力为广大农民就业、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加强科技培训。通过听讲座、看电教片,召开现场会,举办科技展览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让农民群众掌握新技术、新农艺,不断提高粮食种植、水产畜禽养殖产量和农产品品质,培育更多的种养大户和科技示范典型。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围绕就地就近转移,加强企业订单、订定培训,缓解企业劳动用工矛盾,抓好农民外出打工和出国劳务培训,促进劳动力境外转移。加强创业培训。增强农民群众的创业本领。二是引导农民创业致富。加强教育引导,营造创业氛围,激发农民群众的创业欲望,让有一定技能和经济实力的农民,大胆走上创业之路,尽快通过创业富裕起来。尤其是要积极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联合创业,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三是大力拓展农民就业渠道。要着力培强水晶玻璃工艺、服装纺织、乱针刺锈、电子装配、出国劳务等特色行业,扩大农民就业面。进一步做大建筑业产业。加快发展农业技术服务、农机作业、农资经营等生产服务业,开辟文化娱乐、休闲、购物等生活服务业,教育、医疗、托幼、养老等公共服务业。努力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今年要确保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4800元。
壮大村级经济是推动农民致富,加快实现小康目标的有力保障。一要发挥临城优势,发展三产服务业,盘活存量资,通过土地招、拍、挂,加快经营城市,搞好城市开发,不断增加集体积累。二要搞好土地流转。通过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土地承包权长期不变的情况,加速土地流转,为引进项目,解决项目用地瓶颈制约创造条件。确保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收。三要配合园区建设。镇党委、政府决定将逐步对基础条件差,经济薄弱村的政策补贴,鼓励经济薄弱村通过加强招商引资,配合园区建设,吸引项目入住工业园区、创业园,在房屋租金和收益上向村返还,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四要加强资产管理。积极通过明晰河道、林地及闲散土地权属,再返租收益,增加集体收入。今年要力争每个村减免达20%以上,要争取实现 个无债村。
(三)突出农村改革发展,在推进制度创新上求突破
要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重点,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一要大力发展农村“三大合作”。按照“扩面、拓展、规范、提升、扶持”的总体要求,加快扩面增效。要因地制宜,加强引导,狠抓建设,着力抓好组建工作。今年全镇要新增农村“三大合作”组织13家以上。要注重规范,正常运营,发挥效能。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在发展中注重规范、在规范中加快发展。继续开展“四有”合作组织创建活动,提升合作组织发展层次,今年力争创成省级“四有”合作组织1家、市级3家。要大力扶持,加快推进,整体提高。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县有关扶持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合作经济知识培训,提供登记辅导、产业发展、市场营销、运行管理等服务。二要深化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前提下,积极探索建立镇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要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适应农业发展新要求的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强化植物病虫害防治、动物防疫、共性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等公益性职能。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专业化服务。大力发展农村各类服务性、公益性、互社会组织,提高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四)突出新农村建设,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求突破
三、团结奋进,创新突破,努力提升农业农村工作组织程度
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我们不断提高驾驭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各村(场)、居委会、各部门单位要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开拓创新,务实工作,努力把今年全镇农业农村工作推上新台阶。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三农”工作的地位,把“三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每个党员干部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动员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支持,真正营造起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要细化任务,加强考核。镇三个文明总结表彰大会上,镇党委、政府已经与各村(场)、相关社区居委会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在今天的会议上,我们又对农业农村主要工作任务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各村(场)、社区居委会、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分解、细化,要及早订计划,拿措施、排序时、抓进度,确保早谋划、早落实。要进一步明确分工,加强考核,要按照镇党委[2009]3号(**镇2009年农村经济工作暨干部目标考核奖励意见)和政府[2009]9号(**镇2009年农业条线目标考核细则)要求,牢固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求真务实、努力工作,取更大成绩。
三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围绕新农村建设要求,尤其是农村“十大工程”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既要各司其职,更要同心协力,协调配合,真正形成合力推进,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