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时间:2023-05-15 15:20: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科技治理体系,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科技治理体系

第1篇

一、金融机构计算机安全管理重要性

金融机构开展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有助于整体行业的科学稳定发展,可良好应对金融机构自动化、电子化、现代化发展管理中面临的各类安全风险问题,净化行业环境,提升行业综合发展能力。计算机网络系统在金融机构中的广泛应用,机构自身的信息化发展及开展股份制改革与发展上市之后令各类人性化业务丰富拓展,充分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同时也令金融机构管理服务系统面临着各类安全风险因素的不良影响与侵害,因此金融机构在注重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等传统管理的基础上更应将计算机安全管理摆在重要位置,令其成为机构全面管理体系之中核心组成部分。这是由于金融机构一旦发生不良风险事故,不仅会影响到各类金融服务业务的办理与正常运行,还会令机构自身的市值-声誉受到危害影响,因此金融机构唯有强化关注计算机安全管理,对实践管理工作提出高水平保障要求,才能积极应对风险、杜绝不良影响,并有效提升IT行业综合治理水平。金融机构应依据行业管理治理模式、计算机安全管理与综合发展战略的一致性,将绩效评估、管理资源等构建成为IT行业的总体治理框架。

二、金融机构计算机安全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机构在开展计算机安全管理实践中由于对整体风险管理的流程、体系、工具与计量方式等层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真正构建一套行之有效、可量化管理指标体系,因此无法有效衡量金融业各类信息的安全隐患并科学满足风险管理要求。其管理实践中排除人为失误工作影响外,还同计算机复杂系统软硬件的应用环境密切相关,因此要开展准确科学的评估及度量仍旧包含较大难度。同时金融机构开展计算机安全管理中还欠缺良好的灾难备份系统建设,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动辄会令众多机密信息、商业数据遭到破坏性影响,因此应科学构建灾难备份管理体系,实施数据信息的安全保护,进而确保重要业务、设施系统的持续健康运行,并控制降低系统维护建设成本。另外金融机构开展计算机安全管理离不开各业务部门的参与与关注,因此金融机构应科学制定应急计划,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各个科技部门与业务部门则应提供必要的协作支持,进而共担风险,降低项目后期的变更需求现象,合理控制资源消耗,并提升产品投产效益。

三、金融机构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科学策略

1.创建金融机构计算机安全管理体系。为提升计算机安全管理水平,金融机构应科学组建安全管理体系,推举机构领导担任体系组长,各个业务部门、办公室负责人应成为体系成员,一同负责机构计算机安全管理实践工作中各类重大事件的灾难备份、应急处理、计算机系统恢复等各类安全防护工作。同时科技部门应向组长与组内成员定期汇报有关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实践工作状况。同时金融机构总部与子公司科技部门应专项设立负责实施计算机安全管理的机构部门,科学打造一批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的保障金融机构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大型工作队伍。

2.积极研发计算机安全管理应用软件。随着各类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机构应与时俱进,大力研发新型计算机安全管理软件,积极更新版本,为研发应用提供优质保障。首先应持续更新测试与研发管理流程,强化需求管理、研发进程管理,研发项目方案质量控制与审查。同时对应用软件版本的测试、与投产策略应做到及时调整优化,应科学遵循集中软件版本投产原则,有效解决频繁投产问题,降低由于软件生产、投产与版本变更带来的不良风险隐患。同时金融机构应强化同各类业务部门的积极配合,通过良好的协调沟通令风险有效分散并实现分担共担风险目标。

3.科学实施操作管理与运行维护。金融机构开展计算机安全管理实践工作中应科学避免生产运行发生风险,依据相关数据统计,约百分之五十的生产运行安全风险由于计算机安全管理操作不当而引发。因此金融机构应将计算机安全管理实践工作作为科技信息工作的首要指导思想,强化各项工作安全管理,有效避免系统运行风险的大面积发生。应科学建立集中统一的监控管理体系平台,对开放系统、逐级展开实时监控,并实现自动化运行。同时应通过部署有效提升各类网络系统、管理性能容量系统、资源系统及工具的自动化运行程度,完善建立应急管理综合体系,科学明确应急管理流程及预案,确保在发生紧急安全事故时可实施妥善及时的处理进而将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

4.开展信息安全及连续性业务管理。开展信息安全管理应首先创建完善健全的内部信息安全控制体系,借助管理技术手段确保金融机构数据与信息系统的完整性、机密性及可用性。金融机构应科学组建信息安全专业防护队伍,对各信息包含的安全隐患开展及时的分析并有效解决。同时,应科学落实相关信息安全系统规范、等级保护实践措施,部署扫描漏洞、检测入侵等安全信息防护工具,实现客户端综合安全管理。由于及时采取了各类行之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因此即便受到网络安全攻击也能降低对稳定运行信息系统的不良影响,确保系统及各项金融业务的正常运行办理,进而对金融机构的良好声誉实现有效维护。另外金融机构应科学遵循主机系统灾难备份、集中数据处理、多点平台接入、跨区受理业务等原则建设信息系统相关技术体系,创建灾难备份运行系统,开展同城磁盘备份镜像,进而确保信息体系的健康持续运行。金融机构还应定期开展业务级灾难的应急恢复演练,进而确保灾难备份系统操作的熟练性及优质功能的全面发挥。

四、结语

总之,基于金融机构开展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科学重要性及其面临的各类安全管理实践问题,我们只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全面开展计算机安全管理才能有效提升金融机构综合发展水平,为其创设安全、可靠的优质建设环境并实现信息化、科技化、安全化的科学发展。

第2篇

商业银行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关键环节,根据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优化的目标取向和当前面临的障碍,实现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优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晰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应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称原则。治理结构优化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商业银行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合理配置问题,只有坚持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称,才能有效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内部人”控制问题。二是公平性原则。主要是平等对待所有股东,如果他们的权利受到损害,应有机会得到有效补偿;同时,银行治理结构的框架应确认公司利益相关者(债权人、雇员、客户等)的合法权益。三是透明度原则。一个强有力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对银行进行市场监督的典型特征,是投资人具有行使表决权能力的关键。信息披露也是影响银行行为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力工具。良好的公司治理要求在信息披露中采用高质量会计标准和可靠的信息审计,以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四是风险控制体系的不可替代性原则,即不以治理结构优化替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要防止将治理结构优化作用夸大的倾向,那种认为“一股就灵”、银行上市就会自动走上持续发展道路的认识是极其错误的。事实上,无论是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还是美国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银行倒闭潮都是在商业银行具有良好治理结构背景下发生的。

2、实施商业银行硬预算约束,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优化的目标。渐进式改革、增量型改革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特征,目前已经进入到攻坚阶段,只有硬化商业银行预算,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减少外部的非市场手段支持,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而重造商业银行的信用基础。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应在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经营管理层的责任和义务,配套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治理机制;另一方面,加速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民营化进程,让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尽快退出商业银行,减少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与中央银行的博弈机会,通过解决商业银行产权问题来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恢复商业银行的企业信用基础。总之,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地方性商业银行或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有借助经济民营化进程,实施“国退民进”的改革,才能从出资人的源头解决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优化问题。

2、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关于商业银行治理准则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1999年了《加强银行组织的公司治理》,从银行价值取向、战略目标、责权划分、管理者相互关系、内控体系、特殊风险监控、激励机制和信息透明等八个方面阐述了良好的银行公司治理机制应具备的要素。根据这些原则,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实践,当前完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应着重突出三个方面:一是完善规范组织架构,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改变经营管理层权力过份集中的现状。二是建立董事会下属的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董事会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基本途径有两种:一是引进外部非执行(独立)董事以增强董事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并建立独立董事评价制度。二是设立专门委员会。从目前的实际看,独立董事受到供给源、社会声誉机制缺乏的制约,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而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将大于独立董事的作用,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建立将使董事会对公司高级管理层的领导和监督具体化,真正发挥董事会在商业银行治理中的核心作用。三是优化对银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防止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错位。由于银行高级经营管理层事实上拥有对商业银行资源的投票权、支配权和决策权,他们是否会积极运用本身的经营管理才能(“企业家精神”)为银行创造利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银行或者银行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状况。因此,必须以适当的形式(如相对较高水平的与业绩挂钩的奖金、认股权等等)给予这些高级经营管理人员以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同时,加大对经营结果的监控、考察和评估,促使这些拥有事实上投票权的人员对投票后果承担一定的责任(如风险金等方式),从而抑制“廉价投票权”的广泛存在对银行经营效率的侵蚀。

3、以优化董事会的运行机制为突破口完善治理机制,力求治理结构优化效用最大化。首先要规范股东大会的运行机制,防止“一股独大”和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通过进一步明确股东大会的议事规则、运作程序等措施,充分发挥股东大会作为商业银行最高权力机构在治理结构中的作用。重点要建立和规范董事会的运行机制,这是提高治理机制的关键环节。一是要规范董事会成员的构成和选聘程序,确保专家治理和适当的规模;二是要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美国花旗集团董事会的17名董事中有13人来自外部,美国十大投资银行的董事会中外部董事占68.4%)。董事会某些方面的决策,特别是涉及到对经营班子的考核评价、奖惩、薪酬政策等方面均主要由独立董事做出决定。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制定的“董事会批准与监控指引”,规定了贷款和或有负债审查程序、一定数额以上的投资、资产负债管理、融资管理、增资计划和财务预算等需董事会批准,衍生金融工具、利率风险和货币风险敞口的管理、审计方案、内部控制等事项需事后向董事会报告;三是要明确董事会的职责,设立执行董事,并建立独立的评价机制。可以由监事会聘请管理咨询公司对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进行绩效评估,并由监事会向股东大会报告并向董事会反馈结果;四是提供董事所需要的信息,以利于决策;五是董事会应就对银行经营管理层的监督和激励形成定期评估的机制,并至少要满足几个通用的标准:第一,至少要每年评估一次;第二,评估需要分析银行的年度以及长远表现,并且与竞争者进行横向比较;第三,必须通过行长个人目标和银行目标来判断其业绩的优劣;第四,行长必须对自己的业绩表现作出自我评价;第五,行长必须与外部董事直接沟通并能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反应。

4、改革银行业的外部环境,提高外部治理效率。外部治理是优化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必不可少的方面,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即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通过资本市场产生的替代效应,促使商业银行自觉改善内部治理;二是建立并实施商业银行的退出机制,加大行业开放程度,鼓励行业兼并,通过增加商业银行生存压力来促进治理结构优化,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三是大力推进商业银行的上市进程,发挥资本市场对于治理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商业银行上市有利于加速商业银行发展,借助外部力量改善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和机制。目前世界排名前50名的大银行除我国的三大国有银行外(建行已于2005年10月上市)均为上市银行,表明商业银行上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四是加强外部监管。以与国际接轨的监管要求对国内商业银行实行评级、并大力推行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引导公众和存款人关注商业银行的信用状况,强化债权人约束,进而促进商业银行自觉优化治理结构。五是大力培育银行家市场,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层的人员流动创造条件。

5、配套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从而在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之上建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框架。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专业机构,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只是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创造了一个较好的基础,要真正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还需要商业银行配套进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改革。这里首先是董事会必须建立清晰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具有指导性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使全行的经营行为能够得到统一。其次,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推行矩阵式管理,逐渐形成垂直化、集约化的经营系统,提高对市场的反映能力和对风险的识别能力。第三,建立垂直化的信贷风险管理系统,独立评估信贷风险,并建立直属董事会的风险控制委员会,对全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进行全面评估、监测、计量与控制,防止风险管理失控。第四,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在实行董事会直接管理稽核部门的同时,引入外部审计部门实施对内部审计的再审计,确保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

6、充分的信息披露是市场约束有效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我国要根据国际上有关银行信息披露的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2002年5月21日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己初步建立了信息公开披露制度。我国商业银行《暂行办法》的规定,对财务会计报告、各类风险和风险管理情况、公司治理信息及年度重大事项进行公开披露。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各商业银行要参照国际银行业惯例,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信息的公开披露水平。同时,要进一步改革会计制度,提高会计制度的透明度、可信度以及与国际通行准则的统一程度。监管当局还必须用经济、法律的手段,对信息的虚假披露和不按期披露进行严格处罚,以保证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公司治理问题归根结底是要在出资者、经营者、劳动者、相关利益者之间寻求利益的平衡,这是一道永无止境的课题。世界上也许不存在一种统一的、完美的、或一成不变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事实上,由于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各国公司的所有制模式和公司治理模式有很大差异,但是公司治理还是存在一些普遍的规则。随着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商业银行在借鉴国际规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自己的公司治理,既是一个必然选择,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二)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

在经济环境越来越复杂和变幻莫测,竞争异常激烈的形势下,认识发展战略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决策者从琐碎的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及时发现和解决那些有关商业银行生死存亡、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问题,有助于将银行经营活动的视野放在全方位的未来发展和广阔的市场竞争中,对系统、对银行进行战略策划,从而寻求出适合自己成长的最佳道路,使银行获得更大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要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巩固并保持传统的竞争优势,需要采取与竞争对手截然不同的战略。首先要结合银行自身实际选择一个独一无二的战略定位;其次,为了选择战略定位,必须列出尽可能多的可选择项;再次,在列出所有的选择后,必须做出明确选择,即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为此,我国商业银行需要认真思考并解决以下问题:

1、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商业银行的发展目标和市场定位是什么?是向全能银行发展,是以对公业务为主,还是以零售业务为主?在确定总体目标后,还应进行市场客户细分,明确提出追求什么,放弃什么。

2、市场战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国商业银行要研究制定自身市场竞争战略,是立足于巩固现有市场,还是发现一个新的市场,是用现有的产品来打开新的市场,还是开发新产品来打开新的市场,还是组合使用各种市场战略,来不断巩固、发展银行的市场。

3、区域战略。要确定业务发展的重点区域,对重点区域要在机构设置、技术投入、产品研发、费用分配、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倾斜,进一步形成在该区域的市场竞争优势;对于非重点区域,要实施果断的推出战略,减少资源的无效、低效占用。

4、客户战略。要对公司客户、机构客户和个人客户按照贡献度进行细分,确定本行重点依托的客户群体,建立起能长期合作、提供稳定收益来源、保障银行长远发展的客户基础。

5、产品战略。产品战略要以特色突出、品质优异、收益显著为目标,培育银行自身的核心品牌产品。对核心产品,要大力提高研发质量、适当加大资源投入,精心组织营销策划,有效开展产品包装,宣传营销和市场推介,落实具体人员,提升核心产品的售后管理,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凸显品牌价值。

6、科技战略。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金融产品创新中的支撑作用是提升金融服务的技术保障。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信息网络技术与金融的联系日益加深,依托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产品创新,创新科技含量高的金融产品,已成为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主旋律。

7、文化战略。要想赢得竞争,就要建立适于现代商业银行市场竞争需要的企业文化。突出的是要树立整体营销的意识和氛围,要主动为客户服务,主动去营销客户,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客户的需求为银行的需求,为客户提供他想要的服务。要通过建立营销的竞争文化来对银行员工的行为进行导向、约束和激励,从而促进整个银行更加健康、高效地运行和发展。

8、活化经营策略――面向市场,融入市场,抢占制高点,开拓生存和发展空间,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当前,商业银行的经营困难是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许多历史问题的累积、有些改革的不到位等多种因素造成的。活化经营、抢占制高点,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从根本上与外资银行抗衡的战略选择。我们要本着“发扬传统优势、扩大独特优势、培植后发优势、聚合整体优势”的指导思想,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了解、融入、服务、开拓、占有市场,审时度势地提升经营层次,突出经营重点。在组织资金上要把主攻点放在抢占黄金地段的滩头阵地、抢占市场份额上;在配置资金上要把落脚点真正放在壮强扶优上;在追求目标上要把根本点放在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经营上。摒弃大包大揽、规模扩张、粗放经营等习惯行为,注重人均创利和存贷款平均成本等效益性指标。当前,要研究、调整、拓展金融产品的消费群,真正实现有效投入。信贷配置要面向外需,抓好内需,巩固传统产业,着眼新兴产业。

(三)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控制风险是确保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加入WTO后,随着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银行经营将暴露在更多的国际、国内的不确定因素之中,承受更多的风险。所以,如何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估、预警、监测、消化、防范机制,规避经营风险就显得更加重要。还要看到,目前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很不宽松,潜在风险很多,防范和减震的难度增大,更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要十分地提高警惕,把防范化解风险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抓紧抓好。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吸取亚洲金融风波的教训,以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高效、稳健、安全运作。为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构建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管理的核心之一,建立符合银行战略定位的科学、完整、高效、可控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建设良好银行治理的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要通过风险管理委员会实现对风险管理进行整体战略决策管理;通过独立而权威的风险管理部门实现对银行内各机构风险的有机统一管理;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模式实现对银行内各种类型风险的全面有效管理;通过创新先进的风险识别、衡量、监测、控制和转移,实现对风险的全过程管理;通过合理明确的职能划分,实现风险管理职责在各业务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有效协调和联动管理,最终实现以促进业务发展为根本的增值型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2、建立健全风险识别、评估体系和完整的内控信息反馈机制。我国商业银行要按照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要求,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风险组织流程、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数据库、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建立科学的内部评级法,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和评价预警系统,并进行持续的监控和定期评估。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建立灵敏的信息收集、加工、反馈机制,建立完整的信息交流渠道,使各项决策和业务经营活动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支持的基础上,利用各种信息及时调整业务经营方针和发展策略,加强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及时协调解决内部控制中的问题,消除信息传导失真,有效防范和控制业务风险。

3、整合优化业务流程,有效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当对现行的业务制度和流程进行彻底的检查、全面整合和完善,使得制度具备自我修正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各类规章制度之间缺乏足够的相互制约性问题,真正做到“一个业务品种、一套业务流程、一套规章制度”的要求,实行内控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使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流程与职责有明确认识,将防范风险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

4、加强稽核审计,完善专业监督检查制度。首先,应建立独立、垂直、具有监督权威的内部稽核部门;其次,应建立合理有序的内部稽核检查制度。第三,要设置科学的量化监控指标体系,科学反映监控对象的主要内容,作为警戒线对监控对象的状况做出快捷的判断,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第四,要借鉴国外审计经验,将外部审计作为内审的有益补充,促进内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银行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竞争优势。一方面,要加强对银行业人才的培养,更重要的则是留住人才。因此,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增强凝聚力、归宿感;要建立起符合市场竞争规则的人才开发和激励机制,建立起较为稳定和可持续的人力资源有效开发和配置的制度体系;同时还要建立起一整套有效测度和绩效评估的技术指标和科学管理体系。留住人才并不是要制造人才流动的障碍,留人而留不住心是没有实际效应的。只有在人才的流动和竞争过程之中,积极地创造适宜金融核心人才发展的空间和机会,我们才能发现和真正留住人才。

建立和完善激励制度。激励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多层面的,在管理者的激励中,报酬激励和控制权激励是两个重要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基本方向就是将控制权激励内化于市场型的公司治理体系时,重视报酬激励机制,使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追求委托人的利益。各级管理者应按照公开、公正的选拔标准、制度、程序及其规则,竞争择优聘任,实施科学的控制权激励。

在员工激励中,建立市场化用人制度,优化劳动组合,加快实施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定岗定员、减员增效的全员竞争上岗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在优化劳动组合的同时,建立绩效挂钩、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分配制度。以岗定薪,加大工效挂钩力度。完善内部授权,依据经营效益、管理水平、客户结构、风险履历等多种因素综合授权,并根据情况不同进行调整,建立权限和程序合法有效的经营机制,使人力资本与银行经营资本优化配置。

考虑在董事会中设立薪酬委员会,制定书面的、制度化的对高级管理层成员绩效评价的标准和程序,以完善对高级管理层的薪酬激励机制。对员工的薪酬制度进行改革,薪酬标准由以职位和工龄为基础过渡到以岗位技能和业绩为基础,依据科学的岗位评价标准,将员工的薪酬拉开档次,以真正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劳动强度和技术含量,并在此基础上加大收入中与员工绩效挂钩的部分,以加强薪酬的激励作用。逐步考虑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属于长期激励收入行为,是通过资本投入取得红利;股票期权计划是建立在该银行股票上升的基础上的,运行程序是:银行授予员工股票期权员工更好地为本银行工作银行取得更大的业绩、利润股票价格上升股票持有人获得无成本收益员工持续地、更好地为银行工作、服务。该计划做到了“零风险、高收益”,克服了员工持股计划的垫资负担和套牢风险。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来激发员工在银行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并藉此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

(五)全面提升综合服务、业务创新,创建核心竞争力

“当变则变,不可自缚”。面对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和入世带来的各种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就要不断进行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产品服务创新。惟有创新,才能跟上市场变化,才能推进银行的有效公司治理、增强银行的实力。金融创新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它要求在一定机制下银行各部门协同工作,进行整体联动性的研制、开发、运用和推广。

首先,与客户关系密切的公司业务部门、零售业务部门、营业部门应及时收集、汇总和反馈客户的各种金融服务需求信息,针对这些信息,信息科技部门应及时为客户量身定做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对有普遍性的新型金融服务产品加大宣传、推广运用的力度,以赢得更多的新客户。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组织结构上、人员结构上、业务结构上对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及时调整优化,使业务流程安全可靠、快速细致、齐全周到。

第三,实现业务流程科学化,这样能减掉传统业务流程70%以上不必要的工作,从而节省成本;使经理人员得以集中精力和时间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方针以及人才培育开发等重大事项;减少管理层,实现管理的扁平化,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使银行组织系统更具柔性,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

第四,我国商业银行业务、产品和服务品种的创新应以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及安全性为准则,实现负债业务方面的存款证券化、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和个人退休账户等的创新,资产业务方面的银团贷款、并购贷款、保理贷款、个人信贷等的创新;中间业务方面的多功能高品位的银行卡、现金管理、投资理财、信息咨询、贷款证券化、贷款出售、衍生金融业务等方面的创新。

(六)加强信息科技建设

第3篇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不仅是商业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还关系到整个银行业的安全和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日益重视,对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商业银行也普遍提髙了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关注程度。

1.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是金融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与评价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根据近几年国际上出现的信息系统故障事件分析,如果银行信息系统中断1小时,将直接影响该行的基本支付业务;中断1天,将对其声誉造成极大伤害;中断2〜3天以上不能恢复,将直接危及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对信息科技风险的深刻认识和日益重视。2008年7月,银监会颁发了《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系统安全保障问责方案》,明确各银行的法定代表人为本单位信息系统安全保障的第一责任人,并要求逐级签订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责任书。同时,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组织全国金融机构开展了奥运信息科技风险全面自查工作,并相继对各主要商业银行进行了现场专项检查;国家审计署也在对6家大型商业银行的2008年度全面审计工作中首次引入了信息科技审计的内容,着重从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站在维护国家金融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髙度,分析当前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工作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国家有关监管和审计部门推出的这些卓有成效的管理措施,对银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充分体现出了我国政府对银行业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尚度重视。

2.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基本要求

在2004年正式公布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重新修订了银行风险的分类和定义,强调银行在进行风险管理的时候,不仅要重视传统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而且要将防范操作风险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并将信息科技风险明确划归操作风险的范畴,从而使得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成为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是银行提高IT治理水平的需要

根据IT治理模型,IT风险管理与战略一致性、资源管理、绩效评估等构成IT治理总体架构,而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各家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对信息科技风险的认识也在逐步加深,从单一的信息安全转变为涵盖生产运行、应用研发、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全面IT风险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水平体现了银行的信息化程度和整体的风险管理水平。在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和上市之后,商业银行已普遍认识到信息科技方面一旦发生风险事件,不仅会影响业务的正常办理,还可能会对银行的声誉和市值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更加重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对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髙的要求。

二、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相应举措

根据国际权威机构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委员会(ISACA)的信息系统风险控制和IT审计工作的最佳实践指南,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应关注IT治理、软件生命周期管理(即项目开发与变更)、IT服务交付与支持(即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等五大领域。在上述领域,各家商业银行纷纷采取了各种风险管理措施。下面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为例进行介绍。

多年来,工商银行坚持“科技兴行'“科技引领”发展战略,建立了集约化的科技组织体系,并逐步建立了与国际大银行相适应的先进的科技体系和技术平台。自2006年起,工商银行正式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了全行风险管理体系,作为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1.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工商银行成立了信息系统应急领导小组,由行长担任组长,主管副行长任副组长,信息科技部、办公室、个人金融部、运行管理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领导和组织信息系统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灾难备份和恢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等工作。科技部门定期向董事会、行长办公会、技术审查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同时,工商银行总行以及分行的科技部门均设有负责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部门,建立了一支专业的风险防护队伍,为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2008年,国家有关监管、审计部门对工商银行目前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情况都给予了较髙的评价,认为工商银行构建了较完整的信息科技治理结构,构成了信息科技管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和信息科技审计三道防线。

2.项目开发管理

针对由于版本质量造成的应用研发风险,工商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保障应用系统研发质量。一是不断改进研发和测试管理流程,加强需求管理、项目方案审查、研发过程管理和项目质量控制;二是及时优化调整应用版本、测试和投产策略,针对版本投产比较频繁等情况,明确了“版本集中投产”的原则,切实降低因版本投产和生产变更带来的风险隐患;三是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力卩强沟通和协调,实现风险共担。

3.运行维护和操作管理

生产运行风险是信息科技风险的突出表现,并且根据实际情况统计,大约有50%的生产运行风险是由管理操作原因引起的。为此,工商银行始终坚持“将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放在信息科技工作首位”的指导思想,并持续强化运行管理操作的各项措施,降低系统运行风险。一是建立了全行统一集中的监控管理平台(ECC),对主机和开放平台等各类应用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实现生产操作、监控的自动化;二是通过部署帮助台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性能容量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工具和系统,逐步提髙生产运行管理的自动化程度;三是建立了完备的应急管理体系,明确了应急预案和流程,确保出现紧急事件情况下能够进行妥善处理,将事件影响降至最低。

4.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的核心是要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银行信息系统和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为此,工商银行建立了一支专门的信息安全防护队伍,及时分析和解决存在的各类信息安全隐患。同时,积极落实信息安全体系规范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措施,部署了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一系列信息安全防护工具,实施了客户端安全管理。由于采取了及时有效的防御措施,假冒网站、网络攻击等事件虽然时有发生,伹没有对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工商银行成功抵御了针对网上银行系统的恶意攻击,保障了电子银行业务正常开展,维护了企业声誉。

5.业务连续性管理

多年来,工商银行始终坚持“数据集中处理、主机灾难备份、平台多点接入、业务跨区受理”的原则开展信息系统技术体系建设,自行建立了国内同业领先的完善的技术灾备体系。2003年以后,工商银行建立了核心业务异地灾难备份系统,实施了同城磁盘镜像,成为国内同业第一家同时具备同城和异地灾备系统的银行,为保障信息系统的连续性运行奠定了技术基础。与此同时,工商银行依靠自身力量制定了《信息系统连续性运作计划(ITCP)》,并从2005年开始,每年都进行一次全行业务级灾难恢复应急演练,模拟在上海的生产中心发生灾难或信息系统长时间无法得到恢复的情况下,将全行核心业务切换到北京的灾备中心的技术和业务处理,有效保障了灾备系统的有效性。

三、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需要思考的若干问题

目前,商业银行在实施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过程中主要面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要关注信息科技风险计量和相关标准规范体系建设

对于银行来说,操作风险本身就是一种比较难以控制的风险,目前世界银行业也没有一种公认的成熟方法来计量。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要求2007年所有的银行都要开始按照协议规定的三种方法中的一种来计算经济资本,进而控制操作风险。伹据调查,60%以上的银行未从2007年开始对操作风险实行量化管理,大多数银行的预期实施时间是2010年〜2012年。可见,银行业在对于整个操作风险的管理体系、流程、计量方法和工具等方面的探索还远远落后于传统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管理等领域。而银行信息科技风险除了人为误操作因素以外,还与日趋复杂的信息系统软硬件环境直接相关,因此要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度量和评估,存在更大难度。从全球范围来看,尽管国际上一些大银行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伹迄今为止真正构建出有效的、完善的、可量化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的银行却为数寥寥。因此,国内银行业需要首先考虑建立一套量化的指标体系,科学衡量银行的信息科技风险。同时,建议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在信息科技管理领域建立相应的标准规范,以指导和促进国内商业银行提髙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2.正确认识灾难备份体系建设的内涵

建立完备的灾备体系对银行的重要意义毋庸置疑,伹灾备体系建设应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和原则,是否所有银行系统都遵循同样的标准建设灾备系统,是商业银行在灾备体系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通常情况下,银行可以根据业务系统的重要性、灾难恢复的时效性要求和银行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参考相关国际标准n,综合评定划分灾备等级,确定业务恢复时间(RTO)、业务丢失时间(RPO)等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遵循成本效益的原则,按照相应的标准开展灾备建设。目前,国外现代化商业银行普遍采用此种做法,首先确定系统的灾备等级,并相应实施不同的灾备策略,重点对关键设施和系统实施髙等级的灾备保护措施。

因此,建议国内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引导各商业银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级实施、逐步推进的原则,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优先确保关键设施和重要业务系统的连续性运作,在实现灾备体系建设目标的同时,也相应降低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3.信息科技风险管理需要业务部门的关注和共同参与

与应用产品创新工作需要科技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完成类似,虽然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更多关注的是IT领域,伹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与业务部门息息相关。

在业务连续性管理方面,在科技部门建成了灾备系统的基础上,需要业务部门制定业务层面的应急计划,指导业务人员在信息系统中断和恢复时进行业务的应急处理,从而与科技部门协同开展应急恢复工作。

第4篇

【关键词】中国农业银行 公司治理 内部治理

一、问题的提出

按照加入WTO的承诺,中国银行业于2007年向外资银行实行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国际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对其经营理念和运营模式提出了挑战,国有商业银行更是首当其冲。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国有商业银行如何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公司治理架构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公司经营目标能否顺利有效地实施,能否赢得投资人和社会公众的信任,以及能否使国有商业银行获取更好的发展空间。截止目前,先后有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成功完成了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变并成功上市,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中国农业银行(以下简称“农行”)是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作为最后一家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其改革难度远超过其他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农行于2009年1月16日农行宣布改制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的背景下,农行如何深化内部改革和各项业务经营工作、致力于自身公司治理架构的建设已成为农行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内容。

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借鉴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三家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成功,为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进行深化改革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作为银行最大IPO的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行”),在改制上市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工行在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初期就提出了“一行一策”的工作思路,且股改始终坚持独具特色的改革路径,这充分体现在其财务重组、成立股份公司和引资安排方面。2005年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其两大股东财政部和汇金公司作为“委托管理人”分别持有工行50%的股权,对其行使对等的“发言权”,这是工行法人治理结构进行的“第一次改善”。到了2006年年初,工行法人治理结构的“第二次改善”是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根据协议,高盛投资团派驻一名董事进入工行董事会,参与工行各项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同时依据协议,高盛集团帮助工行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同时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从实质上提升了工行的公司治理水平。这是其法人治理结构的一次关键和实质性的改善,对于克服原国有改制企业“同一利益集团内部人控制”和“国有股一股独大”等弊病有很大帮助。工行实现了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再到国际公众持股公司的历史任务。

随后,工行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建立了“三会一层”的现代公司治理架构和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管理层之间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有效的运行机制。工行公司治理和经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还在于引进了国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和银行家担任银行外部独立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另外,实行董事长和行长分设,董事会和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均设立有专门委员会,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划分明确,他们各司其职、有效制衡、互相协调,不断完善企业管治、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不断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绩效,把为股东创造持续卓越的投资回报作为根本目标。

三、中国农业银行公司治理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1、进展

随着农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的推进,其在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与模式、市场选择和机制转换等各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总的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日趋完善。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之间逐步形成了有效制衡,各司其责,协调运作的架构与机制。同时聘请了专业化的独立董事,尤其是国际专业人才的加入,使董事会真正发挥作用。

第二,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意识开始发生转变。通过引入科学的指标,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从追求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向追求质量效益、股东价值及公司价值最大化转变,依法合规意识正在不断增强。

第三,经营模式转型,业务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全行在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收益结构、 营销渠道结构等方面不断调整和优化。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扩大中间业务的比重,使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不断提高。

第四,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近年来,农行初步建立了高管层目标管理体系和委托授权制度,同时充分考虑公司利益、股东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协调发展,建立了以市场价值创造为导向的正向激励约束机制。

第五,经营的绩效显著提升,资产质量明显改善。因此,农行的风险防范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控制风险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第六,透明度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按照建设现代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集团和大型上市公司的标准和要求,农行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同时不断加强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2、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最后一家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农行改革难度之大,远超过其他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农行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董事会的独立性不够。董事会由大股东掌握或由内部人控制,比较难以形成独立的董事会来保证农行健全的经营机制和决策机制。与此同时,由于法人股比例低,公众股东分散,外部董事制度刚刚起步、债权银行介入公司运作制度没有普遍推行等原因,所有这些使农行董事会缺乏内部相互制衡的机制。

二是监事会的功能非常有限。农行采用的是单层董事会制度,与董事会平行的公司监事会仅有部分监督权,而无控制权和战略决策权,无权任免董事会成员或高级经理人员,无权参与和否决董事会与经理层的决策。由于我国《公司法》等法律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方面以股东价值为导向,致使农行只重视董事会的作用而忽视了监事会的地位,从而造成监事会实际上只是一个受到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

三是股权结构尚未多元化。由于缺乏国际上的战略投资者,因而农行离股权结构的多元化还有一定的距离,目前的股权结构仍然是单一的国有资本。

四是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离国际一流商业银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股份制改革以来,中国农业银行注重完善全行的风险管理战略与政策形成机制,切实将风险偏好与风险管理战略目标贯穿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实施与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全程量化的全面风险管理,在探索建立垂直化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努力构建严密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努力向国际一流商业银行的标准靠拢。

五是信息化建设离一流的商业银行也有不少差距。目前,农行在信息化银行的建设方面落在了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后面,甚至落在了一些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后面,这与农行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形象是极不相称的。

四、完善中国农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的对策

根据农行近10的发展战略,到2017年左右,力争使银行治理建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使“三农”市场得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使其零售业务的经营管理资产规模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大;建设农行独特的先进企业文化,突出农行的综合竞争力,使其核心业务指标进入全球银行业前列;使农行成为立足本土、覆盖城乡和全球的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有鉴于此,农行应在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上采取以下对策。

1、继续完善法人治理架构

农行应充分借鉴国外银行先进有效的管理方式,以英、美商业银行矩阵式的组织机构为参照,加快以业务为主线的战略性机构重组,推行农行机构扁平化和业务管理垂直化,加快以业务为主线的战略性机构重组的速度,构建符合我国国情和适合农行发展的银行管理架构,从而真正发挥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和职工监事的作用。

2、加快实现产权多元化

可借鉴英、美的外部人控制的公司治理模式,将农行构建成为产权主体多元化、银行实体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股份有限公司。引进包括国有、民营和外资企业的战略投资者。农行下一步要重点引进境外的战略投资者,通过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带来新的理念、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和产品与服务,进而改善公司的治理机制,促进增长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

3、不断提升财务治理的水平

农行应构建现代商业银行财务会计管理体系,强化公司对经营管理者的约束力度,加强内部审计,健全公司的会计制度,加强内部的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维护股东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4、配置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激励机制,促使经理人员的经营决策与公司长期发展利益相一致,从而满足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实行对“剩余索取权”的合理分配,通过内部和外部双重约束机制,促使经理人员依法合规地开展经营管理活动,有效避免损害股东和债权人利益行为的发生。

5、积极推进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一方面,要在董事会下设风险政策委员会,全行贷款质量由总行按照统一标准集中进行五级分类审核认定;另一方面,要增强内部控制,构建稽核体系,成立内部控制委员会,及时建立分别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负责的内部审计体系和内控合规体系,使企业的内审监督更具有独立性和有效性,构建和完善比较严密有效的内控监督体系,实施与农行发展战略相一致的全程、量化的全面风险管理。

6、着力强化科技支撑作用

努力强化科学技术对农行在公司治理、内部管理和业务经营方面的支撑作用。建设大型的数据库系统,推动实施网络银行和数字化银行系统。同时,应研究制定信息科技发展规划,加大全行信息科技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数据中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不断推出新的金融创新产品,为客户不断提供一流的金融产品和安全、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 樊蓓姣: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比较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08(10).

[2] 姚铮、汤彦峰: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是否提升了公司价值――基于新桥收购深发展的案例分析[J].金融与保险,2009(7).

第5篇

当前信用联社的各项业务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给农村农牧业地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由于处于我国西部偏远地区,受到地域与自身发展需求影响,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的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改革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针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的需求,推动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势在必行。对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推动内蒙古地区金融体系成熟与农村经济发展。

1.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总体概述

1.1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概况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是以服务“三农三牧”为原则的地方性金融机构,始建于1952年。就全区范围来看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位于金融机构前列,是全区机构网点、员工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经过近几年的改革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基本上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任务,产权更加清晰明显,股权结构得到了调整优化,法人治理结构逐渐完善、平衡,经营机制转向成熟。

1.2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与股份制产权改革都全面成熟,推动产权制度改革,调整股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目标。至2013年末时全区资格股都转换为投资股,法人股比例上升10%。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市场份额不断扩展,贷款总量从全区金融机构第四位上升至第二位。经营效益显著增长,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增强金融抗风险能力,服务当地经济功能不断完善,农村金融的关键地位进一步凸显。

2.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经营定位分析

2.1农村地区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农村地区定位主要是在基于当前现有业务的基础上转向优势地区、优势产业、潜力企业,不断开拓全新的特色业务以及中间业务,培养、稳定具有潜力的客户,继续保持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2.2城区地区

当前部分农村信用社分值机构的服务区域从农村乡镇转变为了城区地区,从而导致了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与区域的变化。以当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规模、覆盖范围、竞争能力等来看,其要在城区地区进行经营定位应该强化个人与中小企业的业务开发力度,不断完善金融渠道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让城区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成为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中产品创新开发、业务试水、制度改革的基地,变为吸收资金、投资理财的平台[1]。

2.3城郊地区

在国家建设新农村,各项惠农政策的情况下,城郊地区加快了城市化的脚步与进程。城郊地区的市场环境与对象客户出现了显著的变化。因此在城郊地区农村信用社要适时调整的服务对象的市场定位,并且就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与优化。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城郊地区的发展经验战略要充分凭借着熟悉城区、农村金融需求与品牌优势等特征,进一步完善业务类型与内容,改善营销手段,提高服务质量,成为连接城区、农村的金融机构。

3.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思路与措施

3.1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思路

3.1.1深化改革体制。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一项任务艰巨,涉及范围广泛的系统功能涉及到内部制度建设、经营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推动产权制度建设,实现现代金融企业过渡的战略目标。重视内部控制的体系建立,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强化风险控制管理,保证农村信用社能够正常、稳定、健康经营。

3.1.2明确市场定位。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要尽快制定整体战略定位,在明确市场环境的情况下细分子目标市场定位,制定中、长期的战略发展规划,保证整体展露能够切实落实[2]。

3.1.3加快业务创新。内蒙古农村信用社要针对市场需求,顺应市场变化,把握农村、农民、农业的金融需求,实现从传统金融服务向多样化现代金融服务的转变。根据市场情境推出符合“三农”发展的金融产品,提供优质、完善的服务。同时,完善现有的业务处理流程,简化业务手续,分析客户的收入、消费、需求等行为,给客户定制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3.1.4实现科学发展。创新改革人力体制,强化升级各种类型的人事队伍建设,建立科学、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从而实现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员工之间长期和谐、稳定发展,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金融条规进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调配、优化现有资源,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实现质量与效率同步增长的科学发展。

3.2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措施

3.2.1大力开展业务。以“效率、质量”为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与优势,加快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农民、牧民为经济核心,强化对农业牧业的资金支持,主动拓展农村信贷市场;关注城区、乡镇居民,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发挥自身经营特色;着重注意县级中小企业,基于优质项目信贷支持,稳定农村信用社市场占领份额。

3.2.2实行机构改革。推进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方式,着重对区域网点部分、业务类型、支出分配等进行战略性调整。改善地区发展失衡、网点分布不平均的问题。引入绩效竞争机制,严格实行人才竞用制度,培养专业的金融人才,让员工能够掌握客户动态、勇于创新改革[3]。

3.2.3实施科技手段。构建电子银行体系,将其作为重要的市场拓展渠道之一。最大程度的发挥其服务、营销等功能,与传统业务有机的融合,构建综合型的服务体系,显著提升金融法业务办理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3.3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评价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改革后成果十分明显,机构网点覆盖全面,全区的农村信用社共有旗县级法人机构93家,网点2357个,从业人员达到3万余人。是当前内蒙古资产规模最大、服务范围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系统网络发达。综合业务系统是当前内蒙古最大的金融网络服务体系,能够实现全国通存通兑与异地结算。业务类型齐全。内蒙古农村信用社所开展业务类型齐全。在2013年末时,内蒙古农村信用社金牛卡发卡量高达1786万张,ATM与POS机的总量达到2000余台以及20000余台。经济效益显著增长,资本回报率提升,对股东与社会回馈更加明显。员工年薪收入稳步提升,年均增长达10%以上。

第6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经营管理;措施

几年前,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和

1 商业银行改革后仍存在的问题

在这场改革中,由于初级阶段我们的各种体制和经营模式还不是很健全,并且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不是某项具体业务制度、管理办法和管理方式的简单变化,而是体制和机制的根本性变革,是一种制度和体系的创新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仔细思考之后,就会发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后仍存在若干问题。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解决的方法。

1.1 治理结构尚欠规范和科学

(1)杂乱管理框架问题。根据西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及运行机理来看,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制度在同一银行中不能并存。但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不仅这两种制度同时存在,甚至还有

2.2 更新银行的管理体制

根据管理格局的落后建立“总行——一级分行(城市行)——支行”的扁平化经营管理体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就拟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改革风险内控体系、实行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推进人事激励改革、完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信息科技建设以及做好改革培训宣传工作等方面制定了专项改革方案,多项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银行还对考核体制进行系统化的调整,加大非财务指标、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考核的权重,以真正实行以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的新的绩效考核体制和财务配置方式,从而使绩效考核更加合理。

2.3 改善银行的经营状况

针对目前国有银行资本利用率低的现状,我们应该允许银行使用比分行经营竞争力更强的混合经营方式。这样不仅能扩大银行业务范围,还可以使银行的收益率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应努力扩大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寻求银证、银保合作的途径。国内金融界应积极寻找恰当的分业与混业的交汇点,探索分业条件下的业务交叉经营”。银行还应降低传统的信贷业务扩张对经济周期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性,特别是部分行业景气程度的敏锐性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2.4 外部相关政策的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外部环境,政府不要通过商业银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要给商业银行一个自由的经营环境。把权力通通交给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控金融市场,间接引导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打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局面,鼓励其他商业银行与其竞争,从而增加整个体系的竞争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加快金融法规建设,改善法律环境,规范金融信贷市场。

第7篇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 金融行业 标准化

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理论及优势分析

连锁经营管理是指在流通领域的行业中,若干同业店铺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许权等方式联结起来。理论定义为,连锁经营管理是标准化、经营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对于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势,本以下分析和概括:

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一是成本优势。通过集中进货和统一分配,降低中间环节费用。二是销售优势。分店专职于销售,专职化的销售服务人员比非专职化人员更具优势;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销售统计、簿记登录、存货盘货等电子化操作,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三是采购优势。总部集体进货既可以增强议价能力,又可以节约成本。充分利用品牌优势,较高的品牌形象可以促进分店业绩的提升,分店优良的业绩又可以进一步的强化品牌的形象。

McClelland(1962)、Ofter(1973)和Shaw(1989)认为规模效应是零售业得以迅速发展的根本驱动力。Cioni(1989)认为,企业运用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可以通过有效节约采购成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等多个方面来影响其成本与效益,达到预期目标。

标准化管理的优势,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决策计划,到柜台服务、职业用语都制定具体的执行方式,整合工作流程,提升企业整体运营效果,为客户提供可靠而稳定的服务,既维护客户利益,又可以强化企业良好的形象。

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实现“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广告、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等诸多统一,有利于企业内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使得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有效杜绝了资源浪费现象。

本文旨在通过结合相关理论的分析,汲取和借鉴其中的有益部分来改善金融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更好的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应用于金融行业的探讨

在理论界,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引起了一些国内学者的注意。姜真(2003)对中小企业连锁经营的管理策略进行了论述;赵泉午(2010)对影响零售连锁企业库存的因素做了实证分析,发现区域、业态、经营商品和开展连锁经营对库存周转率存在显著影响;余明南(2003)对当前国际大型连锁零售业的发展趋势做了研究,指出国内零售连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举措;姜向阳、任佩瑜(2011)利用DEA方法对中国零售连锁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少零售连锁企业的经营模式仍然比较粗放;范明(2003)对国有商业银行采用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限于篇幅,此类文献不再赘述。总的来讲,学者们的研究工作还是为我们基于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理论,探讨金融行业的经营管理方式,提供了极好的思路借鉴和有益的研究参考。

本文对金融行业的分析,主要是基于银行和证券两个行业进行展开,从金融行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金融行业借鉴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可行性以及如何借鉴连锁经营管理模式促进金融行业发展三个方面做出分析。

(一)金融行业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我国金融管理体系的改革一向是在行政主导下展开的,缺乏各自特色。李敏新、袁平、武绘(2005)和陈炳福、张屹巍(2002)等学者曾针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问题做过研究,刘增学(2012)、朱(2011)等学者也对证券公司经营管理进行了相关论述。具体来讲,对于金融行业经营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做如下分析:

1.经营管理理念亟待改善。当前,国内金融行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并没有完全同国际接轨。比如,国内商业银行往往将经营的重点放在存贷的规模上,在这种经营理念下,一方面,容易忽视存贷的效益性和安全性,促成了“超贷”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企、事业单位容易将贷款的风险注入到银行的经营发展当中。商业银行较高的不良贷款比率(Bad Loan Ratio)现象有力印证了这一点。以2012年温州地区为例,不良贷款额为262.84亿元,较2011年新增175.89亿元,严重的不良贷款率现象引人深省。

2.经营管理体系缺乏标准化和系统性。出于各自利益考虑或某些动机,单个部门所制定的执行标准缺乏针对性;本部门在制定执行标准时,没有和其他部门进行足够的沟通,产生了执行标准之间相互冲突或者重复的情形。这样既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会降低各部门执行效果。在金融行业中,这方面的案例也并不仅仅局限在证券行业中,从早期“327国债”事件,到南方证券管理不善而,再到中投投资集团投资黑石集团造成巨额亏损和中国平安折戟“富通事件”,都可以从本质上反映出其经营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和标准化。

3.经营管理体系冗杂问题。这一点在国有商业银行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其分支机构主要是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级市、县级市(县、区)、乡镇等行政级别逐级设置,形成了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等多个管理层次。这种分级管理模式会有如下弊端:管理层级过多,导致管理成本高和信息交流、反馈渠道不畅;等级观严重,由于各级机构与行政级别挂钩,管理人员相应的成为不同级别的干部,这种行政等级观,与市场经济原则是相背离的;每一管理层需要设立众多的、与上级相对应的内设机构,这样就造成了冗员问题,使得管理效率低下;权限与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信贷、人事、财务等资源配置和授权权限往往不以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和银行业务增长的潜力为主,而是按照分支机构的层级逐次分配,这种不以市场为导向的做法会导致权限与资源配置不合理现象的产生;按照省、市、区来分配市场,这种人为割裂市场的做法,与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和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相适应。

(二)金融行业借鉴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1.连锁经营管理模式适合于具有同质性产品和经营网点众多且分散的服务行业。首先,银行与证券公司的各分行和营业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很大的差异性,业务处理技术也具有通用性,彼此之间的竞争主要取决于服务的质量和速度,这一点极为符合连锁经营模式的要求;其次,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证券公司,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规模庞大,网点众多且分散,这一点同连锁经营模式所要求的经营网点分散且众多的特征相一致。

2.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同计算机技术、卫星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是密不可分的,例如,管理信息系统(MIS)、商业智能分析系统(BI)、商业ERP等高新计算机技术和全球卫星通讯系统的出现,就为零售连锁业企业管理者实施科学管理和快速决策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周殿昆(2006)等学者也认为,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统一化管理具有了可行性。在目前,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已经普遍应用于金融领域内的各个行业,这为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应用于金融行业提供了必要前提。

(三)基于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理论改善金融行业经营管理模式

1.经营管理机构集约化,将金字塔型管理结构转变为扁平型管理结构。借鉴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减少冗余的管理层次,建立简明而标准的管理流程,这样既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又可以消除等级观念,提高管理效率。

2.经营管理体系逐步实现标准化(Standardization)、专业化(Sepecializ ation)。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理论要求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标准化运营程序,这包括从人员招募、职工培训到采购、收货等各个环节。在标准化的营运标准前提之下,任何人在执行程序时,其操作标准都是相同的,避免了由于操作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带来的非系统性风险。

此外,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是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建立标准化、简明化、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体系的必要前提之一。目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的大股东基本都是国有法人机构,一些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利用其控股地位支配了公司董事会和经理层,董事会成为政府行政命令的中介,股东大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形同虚设,而且股权的高度集中也会造成“内部人”控制问题。这种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阻碍了现代化经营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因此,完善股权结构和董事会结构,建立对管理层的监督约束机制,彻底改变“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是建立现代化经营管理体系的前提。

3.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经营方式,其运作模式较传统方式具有难度大、要求严、技术含量高等特征,这就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管理人员。银行业和证券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以证券行业为例,面对金融全球化趋势下,金融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风险投资等新兴业务的兴起,原来的人才结构已经不再满足新兴业务的需求,培养专业的人才也成为企业面临的迫切任务。另外,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可以有效遏制违规操作现象的产生,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因此,金融行业必须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战略,从员工自我培养、员工选拔培训、员工在职培训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开展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从而使专业化、标准化、统一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开展和运行。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需要制定出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其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在1971年,加利福尼亚州制定了《连锁加盟投资法》,其余各州也紧随其后,陆续制定了类似的法律、法规。1979年,美国联邦政府又制定颁布了企业连锁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颁布,有力纠正了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良倾向,保障了其正常的发展。

经营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已成为连锁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过多的空白地带。例如,在证券行业中,虽然2006年制定了新的《证券法》,但现行的法律法规仍然没有同证券市场的发展进度保持同步,其余的《证券交易法》、《证券信托法》、《证券信誉平价法》等仍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证券公司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法可依”的现象。随着国内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创业板和各种新的期货品种的推出,必须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证券行业建立现代化经营管理体系。

结论

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其倡导标准化、集中化、统一化的经营管理方式,在国内外众多服务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些行业也不仅局限在零售业、餐饮业等传统行业,也涉及到了房地产业、汽车销售业、租赁业、不动产业、休闲旅游业等诸多行业。

对于银行、证券等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体系改革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极为庞大的理论课题,本文也仅仅是基于连锁经营管理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做了部分有益探索。银行、证券公司可以从管理机构集约化、管理体系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借鉴,构建和完善经营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美)彼德・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陈炳福,张屹巍.简析当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武汉金融,2002(5)

3.范明.国有商业银行采用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探讨[J].上海金融,2003(6)

4.姜向阳,任佩瑜,李允尧等.基于DEA的中国零售连锁企业经营效率比较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1(5)

5.姜真.服务业中小企业连锁经营的策略与管理[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6.李敏新,袁平,武绘.建立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J].经济研究参考,2005(93)

第8篇

1商业银行改革后仍存在的问题

在这场改革中,由于初级阶段我们的各种体制和经营模式还不是很健全,并且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不是某项具体业务制度、管理办法和管理方式的简单变化,而是体制和机制的根本性变革,是一种制度和体系的创新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仔细思考之后,就会发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后仍存在若干问题。我们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解决的方法。

1.1治理结构尚欠规范和科学

(1)杂乱管理框架问题。根据西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及运行机理来看,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制度在同一银行中不能并存。但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不仅这两种制度同时存在,甚至还有中国特色的岗位和管理层,基本上是“一个拼盘”,运作起来有许多问题。相关人士现在普遍存在一种担心,即这种“多龙治水”的管理框架可能会导致实践中的政出多门,进而降低经营管理效率。

(2)用人制度的问题。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一个主要标志就是职业经理人制度。可是,已成为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仍没有摆脱僵化的旧有组织管理体制的制约。其表现是各层级的管理者都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激励方式与一般提拔选用党政干部没有什么两样。这种现象扭曲了其本身的经营行为。

1.2管理体制比较落后

(1)管理格局没有实质性改变。原有的行政化管理格局和多层级经营机制没有实质性改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置,不仅付出了高昂的创设成本,而且导致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分散化与低效率。没有在组织制度创新这个根本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其内部机构的组织成本和外部市场的交易成本也就远远高于外资商业银行。

(2)绩效考核的缺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传统的绩效考评机制侧重于衡量短期绩效,核心任务是规模的扩张或既定规模下的利润最大化,基本上只能完成对短期业绩的结果考核,摆脱不了传统的结果管理,在实践中容易导致被考核机构或个人重视短期业绩而忽视长期成长性要求。我国经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的考核理念和考核模式引入国内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相对复杂的核算办法容易导致在传导和执行中来自分、支行的抵触。绩效考评机制的落后导致战略转型执行力实施的弱化。

1.3经营方面存在的不足

(1)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处于较低水平。就目前情况看,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还处于较低水平。资本金比率偏低,表明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不强。另外,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整体赢利水平不高,有的甚至亏损。引进的境外战略投资者,事实上并未参与各行的具体经营,更谈不上管理上的决策,希望其倒逼国有商业银行创新经营理念和管理体制的良好初衷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基本上没有起到引进创新的作用。

(2)资产质量基础存在不良隐患。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已从改革前的40%~50%,下降至2006年的7.5%,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剥离”的结果,而不是依靠自身机制的改善。也就是说,现在不良贷款被消灭了,可是体制、机制、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的问题依然存在。资产质量的基础还比较脆弱的这些深层次和潜在问题会在一定的时间暴露出来。较高的不良贷款给银行带来了沉重的包袱,大大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在不良资产剥离过程中,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暂时下降,可不良隐患仍然较多,不良贷款反弹的预期率和可能性还很大。

2针对商业银行改革后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

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看似很混乱复杂,但这是我国对于商业银行改革的第一次尝试,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很正常的。只要我们积极面对,仍然能找出坚实可靠的办法进行解决,使我国的商业银行及整个金融体系又好又快发展。

2.1建立合理的治理框架

要把公司治理的国际惯例与中国特色有机结合。可以借鉴美英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遵循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原则,按照股东大会、董事会和首席执行官三个层次,构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还应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按照集约化经营原则,实行机构扁平化,整合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按照现代金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深化劳动用工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审慎的会计制度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息科技建设,全面提高综合管理与服务功能;发挥中介机构的专业优势,加大培训力度等。

2.2更新银行的管理体制

根据管理格局的落后建立“总行——一级分行(城市行)——支行”的扁平化经营管理体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就拟定发展战略和规划、改革风险内控体系、实行机构扁平化和业务垂直化、推进人事激励改革、完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信息科技建设以及做好改革培训宣传工作等方面制定了专项改革方案,多项改革已进入实施阶段。银行还对考核体制进行系统化的调整,加大非财务指标、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考核的权重,以真正实行以经济增加值(EVA)为核心的新的绩效考核体制和财务配置方式,从而使绩效考核更加合理。

2.3改善银行的经营状况

针对目前国有银行资本利用率低的现状,我们应该允许银行使用比分行经营竞争力更强的混合经营方式。这样不仅能扩大银行业务范围,还可以使银行的收益率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应努力扩大中间业务和投资业务,寻求银证、银保合作的途径。国内金融界应积极寻找恰当的分业与混业的交汇点,探索分业条件下的业务交叉经营”。银行还应降低传统的信贷业务扩张对经济周期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性,特别是部分行业景气程度的敏锐性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第9篇

关键词:校园侵权 法律治理 法律责任

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然而,近年来频发的校园侵权事件不仅对学生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还给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对校园侵权法律治理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校园侵权内涵的界定

关于校园侵权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做出了不同的界定。本文将校园侵权界定为:行为人故意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内,实施损害或可能损害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人身或财产的违法行为。

二、校园侵权类型之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

总而言之,校园侵权大致可以分为刑事性质、民事性质和行政性质三种类型。

1.刑事性质的校园侵权之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所谓的刑事性质校园侵权,是指行为人在校园内实施具有暴力内容且对社会具有危害性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该行为应当受到刑事处罚。刑事法律关系是指发生在受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关系,若作法律推定,该关系主体是受害人和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和自然人。

2.民事性质的校园侵权之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民事性质校园侵权是指在负有管理责任的校园内或在校方组织的校内教育教学或校外活动中,行为人实施的具有暴力性质并对他人造成损害结果的民事侵权行为,该行为往往发生在学生之间或学生与教师之间。

3.行政性质的校园侵权之法律关系与法律责任。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42条规定,教师用暴力手段惩罚学生,由学校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造成恶劣影响的,对其教师资格予以撤销。所以,暴力体罚学生的教师应承担相应的行政法律责任。

三、校园侵权行为的治理体系构建

依法对校园侵权进行治理,有利于建立健全教育法制,校园侵权行为的治理体系构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制定校园侵权专项立法,构建预防体系。校园侵权综合反映了学生、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存在的问题,必须构建校园侵权治理体系,对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予以界定,完善法律程序与法律救济制度,校园侵权问题才能得到切实解决,从而预防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2.对法律保护条款进行细化,并体现在学校的常规管理当中。加强法律、法规中关于学生人格尊严等相关保护条款的建设,对侵犯学生人格权的行为制定严格的教育法律责任。此外学校还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加强督导和管理,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指导。

3.各部门齐抓共管,建立健全校园侵权法律救助制度。加快建立教育行政法律救济制度,制定关于校园侵权的教育行政申诉条例或办法,细化申诉程序,并发挥教育行政复议作用。将不规范行使教育公权力而导致产生的具有行政性质的校园侵权行为纳入到行政诉讼范畴。从司法上强化对校园侵权的预防,加大惩罚力度,利用司法威慑作用减少或避免校园侵权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校园侵权事件目前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学生的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体制中出现了各种新问题,使校园侵权具有了新特点,从而导致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并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需要加强对教育法制的建设,建立健全校园侵权法律治理体系,使学生拥有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杰,赵峰.基于多层次灰色理论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效果测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20(6):67-69

[2]赵峰,张娅萍.企业人力资源长效培训研究[J].知识经济,2013(6):17

[3]张杰,孙曰瑶.基于AdaBoost组合算法的衍生金融工具风险预测[J].统计与决策,2012,7(7):41-44

[4]赵峰,张娅萍.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13,(7):13-14

[5]张杰,赵峰.流数据概念漂移的检测算法[J].控制与决策,2013,28(1):30-35

[6]张杰,孙曰瑶.数据流分类中的概念漂移转移估计方法研究[J].计与信息论坛,2011,26(12):19-25

第10篇

摘要:当前我国正积极倡导和引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以好人正能量传播为切入点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准则的实现途径,

>> 我国媒体汇聚传播社会正能量空间很大 正能量的形成与传递 传播的“正能量”与“美丽中国” 浅析我国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构建 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策略与治理体系构建分析 浅析我国思政课教学创新思维与高职生良好人格培养策略 传播正能量的使者 浅析我国低碳金融体系的形成 传播正能量,构建法制社会 浅析我国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网络媒体传播正能量的责任与担当 关于微博“正能量”传播的分析与思考 我国制造业升级与现代制造业体系构建的行动策略 论我国行政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浅谈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通胀预期形成机制与管理策略 我国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策略 我国当前体育赛事传播的体系拓展与融合趋势 浅析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12-23]/[2016-2-28]

[2]贾产峰.出版物价值选择根向度:正能量传播及其正外部效益分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3(4):31-33

[3]金光磊.中国好人文化研究[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14

[4]新华网.: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OL]. [2016-2-20]/[2016-2-28]

[8]邵龙宝.中国社会的信仰问题及其实质[J].江汉论坛,2015(4):52-56

[9]朱金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榜样引领与政府推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0):176-178

[10]杨静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路径探讨[J].黑龙江畜牧兽医(综合版),2015(10下):221-223

[1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1-2

[12]陈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兼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J].探索,2013(2):171-173

作者简介:谢刚,1980―,男,安徽滁州,讲师。孟凡会,1980―,男,安徽阜阳,副教授。

第11篇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发展战略核心,并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过财税及科技部门多年的持续投入和重点培育,各地的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已具备了诸多优势。但是,由于目前的市场机制及资本市场结构等制度性缺陷,科技型自主创新企业仍然普遍面临融资瓶颈,并已成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阻碍。显然,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时,作为其中的关键要素――金融服务,在技术创新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明显不足甚至严重缺失。

因此,有必要在现有的投入规模和可支配资源基础上,着眼于集成和整合,从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条件财务模式向动员全社会资本力量共同参与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迈进,力求打造有益于高新技术产业长足进步和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制度化平台。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功能定位

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应是致力于建立一种能够加速技术创新体系形成并有助于要素聚集和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发达国家及地区的经验表明,在充分利用、发挥现有金融机构和市场资源的基础上,推动和完善以创业投资体系为主导的资本市场建设可以实现这样的聚集和转化效应。据此,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职能定位和功能设计上应遵从如下原则并力求成为服务于全社会资源效率提升的制度化平台;服务于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的要素支撑平台;服务于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的金融资源整合平台;服务于优质自主创新型企业健康发展的价值展示平台。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架构特征

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实施中,应以全面贯彻和落实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为目标,以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手段,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逐步建立以创业投资机制为主导,以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和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为依托,旨在为自主创新型企业提供创业资本、银行贷款、融资担保、科技保险和上市辅导等各类金融服务的多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制度化平台。

在指导思想上,坚持市场化原则,尊重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奉行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以服务型的职能定位妥善处置政府意志和市场选择的关系。

在主导机制上,积极推动和发展创业投资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化解自主创新型企业在传统的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模式中的资金可得性问题。

在依托载体上,充分利用和发挥银行、证券公司、担保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及中介服务机构的金融服务功能,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不同层级的资信联络和沟通机制。

在资金构成上,立足于构建以政府资金引导的、社会资本为主的,具备多层次、多元化金融服务功能的市场格局和资源网络。

在市场架构上,针对不同规模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的需求差异,利用不同市场层次的融资功能,分别导向主板、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三板及产权交易市场等。

在工作基础上,结合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及科技专项等工作内容,联合行业协会及相关机构,以客观、有效为原则,逐步构建和完善企业技术评价和征信管理体系。

在服务对象上,以有助于提升和实现自主创新型企业的市场价值为目标,通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促进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推动其中的优质企业快速成长。

在服务内容上,着眼于自主创新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多种金融服务需求,为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提供全程的一站式服务。

在政府投入上,基于现有的投入规模和分布格局,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为标准,对既有的投入施行有针对性的转移和调整,在必要时适度追加投入。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主导机制:推动创业投资发展

作为一项旨在提升全社会资源效率的制度化建设,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应当着眼于在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过程中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金融微观基础的重新构造,应当成为落实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有力支撑。如上所述,通过推动和发展创业投资事业,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可以实现创新要素的聚集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从而完成这样的重构和支撑。

银行体系对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构作用有限。在中国的金融资源分配中,商业银行的地位至关重要。但是,商业银行无论在治理结构、运营机制及财务状况方面出现怎样明显的改善,都不能对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产生革命性的影响,这些改革充其量是加强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降低。其原因在于,在分业经营条件下,商业银行作为信贷市场上短期资金的供给者,并不能对微观经济基础的重新构造产生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传统的金融服务手段和模式导致了严重的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资金可得性问题。中国的经济仍处于粗放成长阶段。所谓“粗放”,就是投入产出效率较低,就是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企业在企业总量中所占比重偏小。现行的以银行在资金分配中占绝对统治地位的金融体系已无法解决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和新科技吸纳型企业的充分金融服务问题。

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是重构微观经济基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决定性手段。要从根本上解决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金可得性问题,就必须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资本市场体系,让成长导向型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方便地募集到长期资本,突破其高速成长或新技术应用时必须突破的资金“瓶颈”。根据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一个企业一旦成为上市公司,其流动资金需求也就更容易得到银行的支持。只有在现有A股市场的基础上另外构建为成长导向和风险承受型企业服务的其他层次的市场板块,才有利于储蓄投资循环流程的改善,而这种改善既是微观经济基础的改良或重新构造,又是投资效率的提高。

以创业投资机制为主导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可以有效实现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价值展示功能。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参与者素质的高低,而在资本市场参与者中最重要的参与者就是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国外的经验业已证明,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形式,创投机构支持的上市公司大多都是成长性最好的上市公司。这种历史经验为我们的金融改革和资本市场建设提供了一种启迪:中国的资本市场苦于上市公司质量太差,上市公司股票缺乏投资价值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创业投资活动不发达,对富有成长性和投资价值的优质企业缺乏有效的资本市场输送机制,这种输送机制的缺陷直接表现为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大力推进创业投资体系的建设,通过政府资金和政策的示范引导,构建高效便捷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资本,推动创业资本的汇集和自主创新型企业的成长。

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实施手段

按照以上的功能定位和架构特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在建设实施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借助国家层面现有的资金和政策资源,着眼于引导行业和机构向符合相关规定和条件的方向发展完善;另一方面,需要基于各地的具体情况,制订和出台适宜本地特色的支持性政策和配套措施,其绩效应着力体现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服务效率提升及科技工作顺利推进。

引导企业申报和享受政府创投引导基金的支持。按照财政部、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创业企业和创投机构可以申报并分别取得该基金的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和投资保障等形式的支持。另外,北京、上海及江苏等地的地方政府均设立了类似功能的政府型创投引导基金。

落实创投行业的财政税收政策。按照《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创投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两年以上(含两年),可按其投资额的70%抵扣该创投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在以后纳税年度逐年延续抵扣。

另外,有些地方政府还出台了相应的财政性补贴政策。诸如,《北京市风险投资机构享受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确认办法》对创投机构采取先征后返的办法,在一定年限内返还企业所得税并全部用于公司资本金的增资扩股;厦门《关于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规定,符合条件的创投机构可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补偿金,用于补偿以前年度和当年投资亏损,并可按年度结转。

充分利用政策性银行的融资通道。科技部与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将通过科技投融资体制建设,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并于2007年3月签署了贷款总额为500亿元的《“十一五”期间支持自主创新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重点支持国家重大专项和列入国家科技计划的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

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多家分行设立了特别融资账户,作用即是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出口提供融资支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则是在农业科技贷款工作中,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施倾斜性的支持政策。

积极争取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按《中国银监会关于商业银行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较高、创新性强、成长性好、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经过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积极给予信贷支持。

另外,在现有的信贷模式中,通过协调和合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质押贷款和授信管理,诸如出口退税质押、股票质押、股权质押、保单质押、债券质押、仓单质押及知识产权质押等。

鼓励担保机构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以政策性担保为示范,引导社会担保机构积极参与,大力发展商业性和互助式会员制担保,同时给予担保机构在提取风险准备金方面一定的税收优惠。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高效便捷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进一步发挥科技保险的积极作用。按照《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继续推动科技保险的试点工作,以利于高新技术企业运用保险手段分散风险,逐步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让的保险保障机制。

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科技保险补贴资金”,对参加科技保险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适当补贴。

积极参与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随着多层次、多元化资本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借助不同市场层次满足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架构已基本完成。中关村、四川和深圳等地相应出台了主板和创业板上市资助计划,新三板市场和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推出了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业服务平台等。

探索和尝试债权融资、企业互保和打包贷款等创新形式。在高新区内,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捆绑式债券业务关联。统一组织、统一发行、统一担保、统一评级,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同时,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深圳等地已在尝试推行。

组建若干高新技术企业为融资互保组,在申请贷款时,各自缴纳一定比例的担保金,并由组内其他企业提供担保,其还贷后退还担保金。

积极争取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初创期投入及创新的支持力度,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及中试等阶段提供必要的无偿资助、贷款贴息。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及时的政策宣讲和政策指引,促动企业积极申报。

第12篇

村镇银行公司治理主要缺陷

主发起人治理缺陷

主发起行过度干预。少数主发起银行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或团队参与村镇银行治理,主要通过董事会决议采取三种途径参与村镇银行治理:一是组织保障,成立村镇银行管理处专司村镇银行筹建和运营管理职责,在特定情况下可协调总行各部门参与村镇银行业务条线稽核检查。二是人员保障,村镇银行的董事长、监事长均由发起行派出,选拔产生和委派村镇银行行长、副行长及部门负责人,并为村镇银行员工培训提供主要依托体系。三是文化保障,通过村镇银行章程将其服务农村的市场定位加以固化和贯彻;通过委派业务骨干传导内控文化,帮助村镇银行建设内控制度体系;通过允许村镇银行采用与主发起银行相似度较高的企业标识系统,使村镇银行能在较最短时间内复制其成熟模式。

上述治理模式能够快捷实现经营管理机制复制,但独立法人地位易受动摇。该类主发起银行为实现村镇银行快速实现适应县域、小企业、农村市场发展,并做好风险管控,需将成熟的内控机制、经营理念、市场定位、营销机制、企业文化快速导入村镇银行。但导入过程很难避免主发起银行超过村镇银行法人治理边界,对其战略、经营、财务直接“指手划脚”,有违公司法原则。但主发起行作为村镇银行第一大股东,对风险防范与风险传导重视的天然“性格”,决定了主发起行事实上的风险兜底,从而导致实际控制人管理倾向,因此,应尽力避免主发起行过度干预治理,有效实现村镇银行独立经营。

对人依赖的较大不确定性。主发起银行主要选择核心领域参与村镇银行核心业务,对村镇银行派出1名专职董事并充分授权其负责筹建和人员选择,尤其要对信息科技系统建设等关键领域进行重点参与。一是主导村镇银行IT系统前期规划,参照发起行标准建立村镇银行的核心业务、综合管理、信贷系统、网银系统等多个系统,并通过选派科技人员赴设立地提供当地支持和科技专家团队远程支持的方式提供人员保障。二是规划建设发起行和村镇银行之间的清算平台建设,转接现代化支付系统与村镇银行之间的业务通存通兑,提供清算保障。三是注重向村镇银行输出主发起行的企业文化,协助发放小额农贷,传播信贷理念。

这种治理模式能以相对较低成本解决治理核心问题,但存在对人依赖的较大不确定性。该类主发起银行投入硬件不大,通过规模化地解决IT等重点领域的帮扶,有利于村镇银行在主发起银行设定的业务架构下,较快地形成业务经营能力。该模式下,主发起银行对村镇银行主要负责人的授权充分、信任程度高,村镇银行的最终经营绩效与该主要负责人的关联程度极高,该主要负责人对主发起银行内控制度的把握程度、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以及经营开拓的能力水平对村镇银行影响重大,同时也需要重点解决村镇银行人才有效储备与风险有效管控问题。

决策链条过长。由国有银行为主发起行的村镇银行,其董事长一般由发起行当地分支机构有关负责人担任。主发起行当地分支机构在品牌、结算、票据业务等方面提供支持,村镇银行即借助国有银行网络平台在短期内实现结算网络平台对接,使其结算线路基本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规定所有重大事项均需向发起行市分行、省分行和总行逐级上报后通过董事会审议。该模式在短期内能解决品牌、渠道对接等方面问题,但该模式决策链条过长,重大事项决策流程少则一个多月,多则数月,效率有待提高。另外,国有银行总体企业文化、市场定位、经营策略方面与村镇银行专注服务县域农村金融政策定位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进一步解决好两个独立法人之间减少信息传递成本等方面的问题,使村镇银行更适应当地的金融生态,做好农村金融服务。

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由农村信用社发起行的村镇银行高级管理层全部由主发起行上级单位,即省联社指派组成。如某联社出台的《关于农村信用社发起设立村镇银行的指导意见》中规定:“(农村信用社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不能擅自向社会公开招聘员工,中层管理人员及员工应主要来自于出资发起的农村信用社系统,数量不低于村镇银行员工总数的80%。”受限于这一规定,村镇银行高级管理层全部由主发起行上级单位,即省联社指派人员组成,基层员工中除新招聘的大学生以外也都来自农村信用社系统,其他股东均未派员参与该村镇银行的经营管理,形成了事实上的一股独大和内部人控制。这种状况,既不利于公司治理和有效制衡,也不利于村镇银行吸引其他银行业机构的优秀人才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村镇银行主发起人,隐含“发起人埋单”要求,一旦难以埋单,会影响整个银行体系安全。村镇银行还在起步阶段,也是银行业中最脆弱的部分,目前在相关风险处置机制、退出机制、存款保险制度还未明确的情况下,一旦蜂拥而至成立数十家甚至上百家,发起行很难埋得起这个单。填补金融空白并非只能依靠物理网点,还有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等方式可以选择,不必为了完成1000多家村镇银行的指标,想尽办法利诱机构设立村镇银行。

董事会履职缺陷

一是《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的精神相悖。目前村镇银行《公司章程》中规定:“董事会由发起行委派人员组成,员工董事由本行全体员工选举产生”。而《公司法》中明确规定,董事应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由于“本行员工”未必是“本行股东”,因此,由全体员工选举员工董事的规定与《公司法》的精神明显不符。

二是董事履职不到位。如部分村镇银行均存在个别董事无故缺席董事会或委托他人代为出席董事会,但存在缺少委托手续的情况,个别董事甚至连续多次缺席董事会,没有达到《公司章程》规定的基本履职要求。

三是监事会职能不到位。部分村镇银行《公司章程》中明确规定了监事会的职权,但开业至今仍未设立监事会。有的村镇银行虽然设立了监事会,但从未派员列席董事会会议,不符合《公司章程》对监事会职责的有关规定,监事会职责形同虚设。

关联交易操作问题

目前村镇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关联交易问题。村镇银行关联交易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董事会普遍未设立关联交易委员会,关联交易均未经董事会审议批准。二是缺少关联交易内控制度,没有对关联交易审批标准、审批流程及信息披露等做出明确规定。三是关联交易信息披露不充分,经营管理层向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汇报时,均未提及关联交易有关情况。

强化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建议

主发起行应承担起对村镇银行的支持、指导和监督责任

在设立初期,村镇银行往往存在经营管理经验相对不足、社会认知程度低等劣势,需要借助主发起银行解决市场定位引领等问题,借助主发起银行的品牌优势、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和资金管理等渠道,解决员工招聘培养、对外宣传、流动性支持等问题。但主发起银行要着重考虑自身商业模式与村镇银行的相关性和兼容性,量体裁衣选择合适的对接路径;还要在选人、用人上坚持从实际出发,选择具有战略视野、具备全面风险能力的法人经营管理人才;而建立两个法人间畅通、高效的信息传递渠道也是治理的重要内容。此外,村镇银行的风险控制能力也相对薄弱,需要主发起银行的条线检查与稽核稽查的适度支持,但主发起银行要坚持通过公司治理途径引导入轨,不可地简单以“分支机构”的形式进行干预。

一是主发起银行要防止出现越位操作。独立法人地位是村镇银行竞争优势之一,应在公司治理、架构设置、经营机制等方面突出高效、灵活的法人机构特点,逐步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村镇银行主发起人的政策用意也在于通过履行大股东职责,帮助村镇银行建立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体系。在此过程中,主发起银行须以股权为纽带,通过有效议事规则途径等公司治理途径,对村镇银行的战略文化、人力资源、品牌建设、施加积极影响,同时兼顾中小股东的利益。此外,主发起行及其上级管理单位注意履职边界,把履职重点落在业务指导和系统支持上,避免对村镇银行人事管理和业务发展过多干预,应督促主发起行或其上级管理单位“不缺位、不越位”,充分尊重村镇银行的法人地位独立性。

二是主发起行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要在制度完善、系统建设、风险控制、案件防控等方面的优势,加大支持和监督力度,指导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形成独特的管理文化,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应指导村镇银行在成立伊始就建立规范完善的公司治理,为村镇银行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村镇银行应加强经营管理机制建设,实现规范可持续发展

一是准确选择自身市场定位,确保业务发展不偏离“三农”方向。加强金融创新,形成适应农村社区金融需求的产品结构,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建立完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组织体系与业务流程建设,建立严格的内控机制,强化合规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村镇银行在薪酬、晋升等方面的灵活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精通金融业务和熟悉“三农”业务的人才。加强业务和形象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二是村镇银行股东和董事应勤勉尽责,帮助村镇银行规范发展。村镇银行股东和董事充分认识到村镇银行经营发展的好坏关乎切身利益,切实摈弃“仅履行出资任务就万事大吉”、“占据董事职位却长期不出席董事会”等现象,发挥专业素质和管理经验,从各个方面帮助村镇银行探索建立规范运行的经营发展模式,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是村镇银行应尽快完善关联交易相关内控制度,防范关联交易风险。村镇银行加强对股东的政策宣讲,彻底改变部分股东想把入股村镇银行当作获取贷款便利途径的错误观念。同时,监督指导村镇银行明确关联交易的标准、审批程序、信息披露办法等相关制度规定,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处理关联交易有关事项,对新设村镇银行应将其作为机构准入审批的必要条件,严防关联交易风险。

完善扶持村镇银行发展政策,积极指导村镇银行完善公司治理

一是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完善扶持村镇银行发展政策。探索根据村镇银行的经营实效进行评级,据以决定相关优惠政策,以激励村镇银行的发展。财税政策支持上,允许村镇银行比照农信社享受免征所得税和减免营业税的优惠政策;落实涉农贷款补贴制度,对村镇银行发放的涉农贷款,由中央和地方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信贷补贴,鼓励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同时,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高农户对村镇银行的信任,保护农村金融的安全。将村镇银行发展纳入农村经济金融整体规划,支持其提高对经济的渗透力,使其尽快融入县域经济发展中。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持,有效解决村镇银行联行、支付结算等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