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听力课的技巧

听力课的技巧

时间:2023-05-15 15:20: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听力课的技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听力课的技巧

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作者从分析影响听力课的因素入手,提出了听力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有效教学方法如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听力技巧,利用网络教学等。作者希望能够为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的听力现状提供一些建议 。

听说一直是我国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很多学生通过多年英语学习后能够看得懂文字,却听不到声音,更张不开口说英语,形成了“哑巴英语”。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国家教育部推行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听力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了主要地位。但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不利于听力教学有效进行的因素。本文将从分析影响听力课的因素入手,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听力教学的一些建议。

一、目前听力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对听力课兴趣不高。尽管教学改革已经进十年,但是在中学,传统的方式无疑还是因为考试分数的原因而备受青睐,老师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只要会做题,其他可以放松。再加上高考的压力,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比较注重语法和词汇,学生很少有机会上听力课,所以很多大一新生入学后普遍不适应。由于听不懂,久而久之很多学生把听力课当成了休息课,即使勉强去上课也是“人在曹营,心在汉”,学习兴趣普遍不高。

(二)听力课时少。虽然教育部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很长时间了,很多学生也为改革提供了必要的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等先进的工具,但是在可是安排上,听力课却一周只有一次,多的也只有两次,而且往往两次连上,造成了学习效果不理想。

(三)大班上课。高校刚开始扩招时,英语教师的短缺成了主要问题,所以很多学校实行大班授课。尽管近两年英语教师的师资得到了补充,但是大班上课的模式很多学校都没有改变,造成了教师难以驾驭,很多活动难以展开,因此听力课老师只能采用单调的听,影响了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

尽管以上影响听力教学的因素并不是教师本人完全能够完全操控得,但是教师有责任和义务从现状出发,从教学本身出发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听力教学提供可行的建议和经验而努力。

二、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条改变现状的对策

(一)调动学生听力课的兴趣。兴趣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重所周知,为了改变学生不习惯上听力课的现状,教师要选择一些难以适中的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为了消除学生对听力的恐惧感,教师课以选择一些故事性强,与学生年龄段适合的片段,首先让学生看着文本听,给他们的任务就是找出自己发音的问题。然后让他们跟着录音大声朗读,在这时教师可以在主控台上随意抽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给予建议,避免了学生因为读音尴尬的问题。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上有了语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没有文本的听力测试,最后逐步过渡到只听录音记录文本的阶段。在这期间,教师可以适当选择对白清晰的英文电影片段让学生对西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有个了解。

(二)注重学生的听力技巧培养。实际上学生的听力障碍一部分是由不了解英语中的音变现象而引起的,很多看似很简单的句子,听的时候却容易一头雾水。因此,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有必要向学生传授语音学习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英语的语调,重音,明白连读,弱读,爆破等技巧。比如:连读现象又分为1) 相同辅音的连读。如bad dog.不是把音节给吞掉,只是这个音节不发音 2) 辅音+元音:如of all ages 3) 元音+元音元音i后面再跟一个元音,两个元音间要加入一个“耶”的音,如stay up 元音o后面再跟一个元音,两个元音间要加入一个“我”的音,如grow up ;而爆破则是两个爆破音连接在一起时出现失爆。爆破音有p, b, k, g, t, d,六个爆破音任何一个后面紧接着另一个爆破音或摩擦音或鼻音时,前一个爆破音将失去爆破,如good time。

(三)精听和泛听。在学生基本上适应听力课堂,对听力需求有了增长的情况下,要对学生进行精听和泛听练习。进行精听时应让学生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集中起来,一遍又一遍地反复播放。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把新的单词写下来,甚至允许学生查阅有些影响理解的生词。接着让学生再从头至尾听,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可促使学生提高辨音及听力理解能力。在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记录文本,锻炼他们记录的速度,随后进行复述练习。相对于精听材料要选择故事性强或者科普文章来说,泛听则相对灵活,可以选用一些口语教材或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接触大量的原汁原味的英文材料,以求熟悉英语发音,感受英语的真实性和趣味性,扩大知识面,提高听力。

(四)听力考试中的答题技巧培养。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就是有些学生平时听力很好,但是一到考试的时候,成绩却不是很理想,这其实就涉及到答题技巧的问题。其实无论在平时还是考试的时候,学生在听的时候很容易将注意力过度放在某个单词上去,而且由于母语的影响,在听的时候大多都是在边听便译,因此,在平时上课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忽视不熟悉的单词,善于抓住关键词,能够快速记录文本等听力技巧。大学听力测试主要有选择和记录两种形式。选择题又分为对话和短文,在做这一部分时,预览选项非常有必要。因为从选项中可以获得相应的词汇,尤其是关键性的表达,有时阅读完选项就明白对话大致内容或文章大意,这样听起来自然就顺畅多了。对于记录的试题,一般都会读三遍,因此,第一遍在听的同时,要把握住要填写句子的长度,第二遍听的时候要把关键词都记录下来并增加写的速度,第三遍查漏补缺。最后,做完试题,还可以根据已有的语法知识进行完善。

大学英语的听力教学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的研究,最终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听力教学不只是限于课堂上,在课堂外,教师也应该积极协调,帮助学生参加英语角,演讲比赛等活动,从多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成绩,并且通过观赏电影等活动加强文化导入,提高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教学因素 教学策略 英语环境

一、导言

听力作为一种输入型技能在学生的语言习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著名的美国语言专家和外语教学专家W.M.River在其专著中指出:“在人们日常交际过程中,45%依托于听,只有30%靠说,16%来源于读,仅仅9%依靠写的实践。”听的技能不但是语言技能的一项内容,而且是基础英语教育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同时还是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

然而,我国的英语教学在语言方面往往单纯地强调视觉输入(阅读),而忽略听觉输入(听力),从而导致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听力低下,严重影响学生语言的吸收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有多方面的因素。要想提高听力,首先要从本质上认识听力,找到影响和制约听力发展的因素,然后才能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二、听力的基本构成要素

听力是一项综合能力,它包括了辨音能力、逻辑和语法认定能力、背景确定能力、各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

能力以及信息存贮能力。

三、影响和制约听力发展的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要学好一门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到该语言环境中去学。在中国,很多学生学不好英语,原因之一就是缺少英语环境。这一点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除了能在课堂上说几句少得可怜的英语外,试问还有什么地方能让他们听到英语(且不说地道的英语)或用英语交际?既然学的英语没地方用,那么学英语怎么不会厌烦?学的东西怎么不会遗忘?听力怎能不低下?

2.学习者自身因素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一个人的能力也是如此。同样坐在同一间教室,同是一位老师教,听力水平也有差别。这是因为听力跟个人的素质有密切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学习英语的动机不足,目的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还认为学英语无非就是“记记单词、背背语法、做做练习”,只注重读而忽视听,势必会造成听力技能薄弱。

3.教学因素

在农村,用汉语组织英语课堂教学还是屡见不鲜。原因有二:一是教师素质不高,无法用英语授课;二是学生素质不高,讲英语怕学生听不懂。另外,教法滞后或不当也是影响听力发展的重要原因。

4.评价因素

评价制度对教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例如,以前的高考、中考没有把听力作为考试内容,这使得听力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这种评价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只能看懂一些英语,而在听的方面,则几乎没多少能力。

四、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1.努力创造真实的英语环境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上课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和进行课文整体教学,尽可能地创造真实有效的听力环境,培养学生听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去听去说。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多听是弥补由于缺乏英语环境而造成的听力低下的一种重要手段。教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除了使用课堂用语外,还要用英语简单地解释词汇含义和用法、句型结构和语法现象,利用教材中的词汇、句子、句型和习惯表达法等进行英语教学,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听力水平。

2.过好语音关、词汇关、语法关

语音知识是听力理解的必备条件。语音知识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听力水平的高低。在听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中,摆在第一位的是辨音能力。辨音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理解能力的高低。辨音能力需要一定的语音知识为基础。没有一定的语音知识基础,要听懂是困难的。

3.培养听力理解的技巧

听力是听和理解能力的综合。要提高听力水平,除了要掌握良好的听音技能外,还要掌握一定的听力理解技巧。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训练。掌握听力技巧有助于提高听力水平。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理解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这里着重讲理解技巧。

4.讲究训练方法

听力水平的提高不能仅靠听力课的时间,还要靠大量的课外时间。英国著名的学者D Johns认为,“良好的听力训练在外语学习阶段对克服语音困难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的。下面就听与说、读、写的关系,介绍三种简单有效的训练方法:

(1)听说训练

听说训练包括听音回答问题、听后复述、听后解释和听后辩论等。而中学阶段的听说训练则侧重于听音回答问题和听后复述。听音回答问题就是让学生就所听到的句子、对话、或短文回答问题。教师要根据遇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讲解,帮助学生克服语音、词汇、语法障碍,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逐步提高听力。

(2)听读训练

听读训练,即听完一两遍录音后,进行模仿跟读。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是为了听懂语言并能识别其特征。同时,朗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发音、动作、习惯方面的模仿能力极强,学生在跟读时仔细揣摩句子的重读、弱读、失爆规则,从而掌握一些朗读技巧。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传授诸如语音、重读、音节,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一旦学生掌握了一定技巧,模仿起来就有声有色,有腔有调。

(3)听写训练

听写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它对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很有帮助。听写要求学生具有精确的听的能力和快速的写的能力。听写的方式刚开始时可以是听音画勾,听音选图,听音标号,或听音排序。随着能力的发展,可以让学生听写句子、段落或短文,此时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听写速度,因为听写速度反映着思维的敏捷度。在听写语速比较快的材料时,教学生听第一遍时可只记下每次的首字母,等到听第二遍、第三遍时再补全单词。通过一个阶段的听写训练,学生的听写精确度和听写速度会有所提高,因而听力水平逐步提高。

五、结束语

听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求具备各方面的能力。听力教学必须彻底改变以往那种“放录音,对答案”的做法,代之以有系统有重点的听力技能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断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更新内容,改进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听的能力。从教学的实际出发,科学地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针对他们听力中的薄弱方面加大投入,并采取适当的训练形式,合理地提出训练要求,重视参与听力理解活动的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单荤丽.制约听力的障碍及改进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3,(10).

[2]刘华良.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倾听”与“任务叙说”\[J\].教学与管理,2003,(8).

[3]刘彀.我谈中学英语听力教学\[J\].中小学教学与研究,1999,(12).

第3篇

1.因语言基础知识积累的程度不同而形成各不相同的理解障碍

(1)语言障碍。有的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正确的音标,不能准确地拼读单词,所以,听力材料中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而对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更是不知所云。

(2)词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对学生听力会带来最直接的影响,而那些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更会给学生的听力理解造成很大的困难。

(3)母语干扰。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词逐句翻译,用母语思维来考虑问题,而不能直接将外语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考,在听力中亦是如此,无形之中就多了个中间环节,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2.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够而形成的障碍

把英语作为外语学习的学生,必须对英美的文化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要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人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如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势必会对英语听力理解造成影响,形成理智障碍。

3.英语学习中外部环境的影响

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与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高速心理变化,从而造成了听力理解上的困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有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意愿,其效果就好,反之,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绪。

二、听力理解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1.严把基础知识的传授关。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务必使学生掌握单词正确的发音,严格把好音标关。只要初中生从初学英语开始便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英语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音标记忆法。英语与汉语的最大不同就在于英语可以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就自然会拼写,并且记忆时效也较长。最后,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

2.注意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技巧与习惯。英语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续、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要快速审题,从中获取一切可以解题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注意记录的重点与技巧。如:缩写、数字、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长句抓住主要成分;听句子回答问题要从题干中找与问题有关的判断,并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注意听主旨大意,切忌一句一听,而要从全文角度去理解。

第4篇

一、听力理解障碍

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2、母语干扰的障碍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3、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如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 Thanks giving、April Fool,学生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4、心理因素的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

二、听力理解的训练策略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

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让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提高英语的朗读技巧。 转贴于

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的读音与拼写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会遗忘。

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的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写,长句抓住主要成份。“抱住西瓜,再捡芝麻”,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和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

3、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中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应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的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

第5篇

作者:李志萍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只有听明白了,才能答得准确无误,而不是答非所问,它更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呢?笔者想就此略陈管见。

一、听力理解障碍

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语音障碍: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长此以往,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sheep―ship,house―horse。

语速障碍: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的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再遇到一些连续、弱读、重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更是无所适从。

语汇障碍: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会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2.母语干扰的障碍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3.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把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如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Thanksgiving、AprilFool,学生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

二、听力理解的训练策略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提高英语的朗读技巧。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音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的读音与拼写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会遗忘。

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句,长句抓住主要成份。“抱住西瓜,再捡芝麻”,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和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

3.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中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

4.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第6篇

关键词:学习策略;听力;课堂教学

1. 引言

听在外语学习和交际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适应国际和国内环境变化,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为了进一步探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本论文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合学习策略理论进行研究,希望提出适合听力教学的方法。

2. 理论背景

学习策略由著名语言家O’Malley 和Chamo提出。它包括三个重要的部分――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通过考虑如何储存和检索信息以解决问题。在培养听力能力方面,它主要涉及听力技巧。

元认知策略包括对学习过程及理解的计划,监控和评估。元认知策略对学习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习者可辨认和分析用于理解的语言及社会语言提示,可将语言输入与已有的图式知识加以整合,并能有意识地使用已有的中介语系统来控制其语言行为,因此在学习中,能确立学习目标,选取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要求,积极主动地对学习任务进行组织,计划,敢于面对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并设法克服困难保证学习的成功。

社交/情感策略包括请求对方澄清问题,自言自语以减轻压力或焦虑等。Krashen(1981)的情感过滤假设(the Affective Hypothesis)认为,学习者处于紧张的情绪中时,“过滤器”会阻碍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并影响学习者对信息的有效解码。

3. 研究问题和方法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策略使用情况和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如何?

(2)针对所发现的问题,老师在听力课堂当中应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听力训练?

4. 结果和讨论

本研究对大二非英语专业的10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英语听力重要性的认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学生听力策略的使用和教师课堂教学情况。问卷调查在课间休息时进行,共发放107份问卷。通过整理,有效问卷共有92份。

4.1听力策略的使用

通过调查发现,100%的学生在听力训练中,会通过已知信息(如,选项中的文字描述等)来预测听力材料的内容,并且所有的学生(100%)都认为这样的预测在听力训练中是必要的。在听力过程中,82%的学生会主动用笔记下一些要点及如时间,数目,年份等细节信息。从数据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认知策略,知道在听力过程中,运用此种听力策略来指导听力训练,提高听力水平。

4.2 元认知策略的使用

从调查中发现,62%的学生在课后的听力训练中,不会进行自我管理或自我督促,课后的听力训练具有随意性。76%的学生对于上课时未掌握的内容不会进行再次听力。但86%的学生下课后会进行额外地听力训练,并且大部分的听力材料以四级或六级的题型为主。从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学生还不能较好地使用元认知策略来进行听力训练。学生的听力训练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以过四级或六级为主,但在实施过程中又比较随意,没有计划。

4.3 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方面,本研究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重点和教师在授课时的讲授和处理方式来进行。通过问卷发现,老师的教学重点主要围绕对听力材料内容的掌握和单词的介绍和解释进行。语法不再是老师听力教学当中的重点。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处理方式按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公布答案,讲解一些语言和语法,介绍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口语训练和介绍听力技巧。对于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大部分学生(75%)表述认同,认为能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并且老师的教学方式能帮助他们提高听力水平,了解有趣的文化背景知识。但部分学生(25%)认为,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不好。其原因有:1. 教材内容过于枯燥。当前,现行教材是新视野听说教材,教学内容与精读课程紧密相扣。教学内容的重复,在听力训练时,可以降低训练难度,但由于是学生所熟知的东西,所以在进行听力训练时,失去了新鲜感,让学生失去兴趣。对此,大部分学生建议老师重新选择听力材料,增加听力内容的趣味性和时代性,提出可以通过看原版外文电影,听英语歌曲或外台广播来进行听力训练。2. 丰富教学重点。部分学生提议,听说教学不单以听力为主,培养口语能力也是必须的。因此建议老师,可以将听力训练和口语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真正提高听说能力。3. 老师对听力技巧的介绍不够。建议老师介绍听力技巧,并结合四六级考试,进行相关训练。

4.4 英语听力教学建议

针对研究中的上述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1. 丰富听力内容。课本并不是听力内容的唯一来源。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可结合教学要求丰富教学内容,如使用原版的外文电影,纪录片或即时的广播节目(VOA,BBC)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听力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提高听力课的教学质量;2. 注重听力技巧的介绍和训练。老师应该充分介绍学习策略,帮助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来指导听力训练,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3. 丰富教学重点。在现行的听说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老师的教学重点偏重于听力训练,而忽视了口语培训。因此,建议老师在教学当中,应把听力和口语相结合,通过听力材料的使用或口语材料的使用来促进口语和听力水平的提高,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互动性。

5. 结论

听力是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现外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尺。本文以英语学习策略和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为研究点,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对改进和提高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有所帮助。(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听力教学 母语思维

英语传统听力课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教师先放录音.让学生听儿遍后,再做书上的理解练习,最后核对答案。当学生抱怨听力材料的播放速度太快,跟不上时,教师通常足利用录音机的暂停键,让学生一句一句听;若还听不懂,教师就是慢速重复句子,直到学生听懂,完成练习为止。听力课上单一的材料输入易使学生感剑乏味、疲倦,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听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达到提高听力整体水平的日的。

许多高职生在高中阶段一般未接受过专门的听力训练,进入大学上英语听力课时,由于听懂的内容很少,便产生紧张、急躁、焦虑的情绪,而且越紧张就越听不懂,越感不知所措,缺乏自我监控能力。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在听力方面仍然感觉不到进步时,学生又易产生畏难心理,缺乏学习兴趣。

因此针对这些焦虑型的学生心理因素,首先要向学生阐明英语听力训练的特点、过程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听力训练的艰巨性和渐进性,帮助学生克服焦虑感、树立自信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重读、弱读、同化、英美发音中的差异等语音知识的讲解与练习。在听音前先给出部分生词,提示难点和关键词,提出一些听后要回答的问题。在学生遇到生词或难题时,要求他们不要放弃,把注意力集中到新的信息上,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克服难点,另一方面还要督促他们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逐渐得到加强。

长期以来,英语听力教学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应试为最终目的,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即:教师注入听力材料,学生被动地接收。每堂听力课成了“放音-做题—对答案” 三步曲的重复,忽视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结果往往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对自己的听力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且进行了一些尝试。认为在听力教学中应该改变原有的以测试为主的单一模式,把听力课变成学生主动参与的并且以学生为主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兴趣,使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中寻找乐趣。

听力的训练过程一般分为听前、听中、听后三个环节。而教师在这三个环节中的角色也绝不是一个“看官”。我们听前要注意选材、创设情景、鼓励和帮助学生预测。听中要适当提示、引导,不断提供帮助,并向学生介绍听的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听录音材料时练习并掌握该技巧,这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注意力和善于记录重点的习惯。听后要进行有效反馈、总结经验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信心。教师在听力教学活动中的主要作用在于教给学生听的方法以及训练学生的听力策略,引导学生不断练习并掌握该方法及策略,从而促进高职高专听力教学达到较好效果。

根据长期从事大学英语听力课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课堂两课时”和“课外零课时”的结合能够使学生的听力能力最大化的提高。所谓“课堂两课时”是在每周两节课的课堂上有教师按照教学大纲指导学生掌握听力技巧,讲授课本知识以及展开话题的讨论。所谓“课外零课时”是指课外不设固定的听力课时,教师将相关视听材料按难易程度划分为若干个等级,通过多媒体教室,网络,电子邮件和博客等媒介向学生提供听力学习资料,听力技能指导和在线答疑,这个结合解决了听力课时量少的问题,将教师课内教最大化的延伸至学生课外自主学,自主听,自主练。另外,在“课外零课时”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放音机器,而是监控者,指导者和信息提供者。从而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放音—对答案—讲解—再放音”的教学方法,而是采取“有课程有教师无课时”的教学模式,强调听力是一项自主的活动,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完成多样化的听力任务。“课外零课时”教学理念是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就为“零课时”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人本主义学习观强调学习动机和意义学习。该教学特征是: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探索新问题,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评价,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教学效果。教师检验学生在“零课时”学到的知识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英语演讲大赛、英语辩论赛、英语歌曲大赛等等。

综合上述,要上好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听力课首先就是要注意语音的教学,选择好教学资源,利用合理的教学资源进行全面的教学,同时也要兼顾文化背景的讲解,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生动性、趣味性和目的性。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也要重视课室外的时间利用,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听力训练主要通过新语言材料的介绍和操练、听录音、做听说训练等方式进行。听力教学过程简单说来可以分成听前、听中及听后三个阶段。

一、Prelistening 听前阶段

在听前阶段,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预测所要听的内容的主题、体裁和听力目的,为他们根据不同的听力目的选择适当的听力技巧做好准备。教师还应该在这个阶段帮助学生做好语言、词汇和背景知识的准备。由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听力训练时缺乏语境,对于理解听力材料会形成一定障碍,所以教师提供一些背景信息来设置语境是Prelistening阶段一种有效的做法。在这个听前阶段,教师一般要为学生布置听力任务,使学生带着问题听, 进行有目的的听。

实例活动:人教版高二Unit 20 Humor听说课。

教学目标:通过听使学生了解听力内容,能捕捉到此故事的幽默点所在,让学生初步了解英文幽默,为后面的说、读和写做好铺垫。

在让学生听之前,笔者设计以下的听前活动(T——教师,Ss——学生):

1.根据书上的图片和题目做听前预测。

T: Please talk about the pictures with your partners. For example, what can you see? What are they doing?

2. 通过一个IQ题,把听力过程中学生会碰到的障碍——“marry”一词介绍给学生。

T: A man has married many ladies but he is still single. Why?

Ss: ... (It doesn’t matter whether Ss know the answer or not.)

T: He is a minister.

T: How do you understand “Will you marry me?”

①Will you be my husband/wife?(娶/嫁……)

②When I get married, will you be the minister who marries me and my husband/wife?(为……主持婚礼。)

3.布置听力任务:图片排序和回答课文相关的听力题目。

二、Whilelistening 听力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和逐渐运用一些基本听力技巧,达到理解所听材料的目的。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训练学生以下听力技巧:

1.略听(Listening for gist)。

目的是让学生在听之后能够总结出所听材料的主要内容。教师一般可以设计一些帮助学生获得听力对话或文章主旨大意的问题或任务。

2.寻听(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听广播或新闻时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自身感兴趣的信息上,而忽略与我们关系不大的其他信息。如听天气预报时,我们认真听我们所居住城市的天气情况,这就是寻听(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在听力训练中,寻听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技巧。

3.精听(Listening for details)。

精听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细节的能力。

4. 推断(Inferring)。

推断是指对所听材料中人物的态度、关系,事件前后联系做出正确的判断。教师训练学生猜测和推断:What will happen next? 听细节完成表格填写或正误判断等相关题目。

5.记笔记(Notetaking)。

记笔记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我们写下别人的电话号码、开会地点、发车时间等。所以,它也是听力训练要培养的一项重要技能。

在听力阶段, 学生进行听力活动,教师则掌握和控制录音机或计算机设备等。学生在这个阶段所进行的活动称作听力活动(Whilelistening activities),他们运用不同的听力技巧,通过不同的听力活动获取不同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题材和体裁采用适当的听力技巧,教师设计的听力活动必须符合听力训练的目的。笔者结合在北外“歆语工程”中学骨干教师培训专家老师袁昌寰授课的《英语听说技能的教学》中所学及教学实践列出一些相关教学活动和一些操作性强的听力任务。

1.标注、检查与所听相关的项目(Listen and tick/Listen and circle)。

这项活动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在图片上或备选项目中勾出与听力材料所说内容相同或相异的地方。

2. 选出与听力材料一致的图片或句子(Listen and choose)。

第9篇

听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里弗斯(Rivers)的研究表明,听占整个言语交际活动总量的45% 。由此可见,训练听力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随着英语新教材的启用,加强学生的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已经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但是,笔者认为,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笔者初三学中做过一次关听力测试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近50%的学生以为目前英语学习中最感困难,最为头疼的是听力理解,37%的学生感到每次考试之后听力部分是最没有把握的。听力理解障碍何在?如何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笔者想就此略陈管见。

1.听力理解障碍

1.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语音障碍: 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长此以往,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 sheep――ship,house――horse。

语速障碍: 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的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再遇到一些连读,弱读,重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更是无所适从。

英语语音差异: 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的差异外,在读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而我国英语教学过去基本上采用英国英语教学体系。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增多并有流行的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的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

词汇障碍: 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有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1.2母语干扰的障碍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1.3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把英语作为来学习外语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如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Thanksgiving,AprilFool 学生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1.4心理因素的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高速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因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个体 , 其效果就好。反之,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绪。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

2.听力理解的训练策略

2.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要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英语的朗读技巧。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音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的读音与拼写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会遗忘。

2.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句,长句抓住主要成份。“抱住西瓜,再捡芝麻”,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和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

2.3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中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道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其次,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

第10篇

初中英语 听力训练 交际能力

目前,初中英语的听力教学还处于起点阶段,距新课标所规定的目标尚有一定的距离。听力理解障碍何在?

一、听力理解障碍

1.语言基础知识的障碍

听力是听和理解的总和。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听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听力理解及反应速度的差异。

(1)语音障碍

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每个单词的准确发音,长此以往,特别是对发音相近的词,不能正确辨别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如“sheep-ship”“house-horse”。

(2)语速障碍

有些英语教师讲课语速比较慢,学生形成了习惯,遇到正常的语速的听力材料就不能适应。如再遇到一些连读、弱读、重读、失爆、重音转移等语音语调的变化,更是无所适从。

(3)英语语音差异

英美英语除了在词汇上的差异外,在读音上也不尽相同,有些读音差别还相当大。而我国英语教学过去基本上采用英国英语教学体系。随着对外开放,美音教材增多并有流行的趋势,有些学生因不熟悉英美语音的差异,就产生了听力障碍。

(4)词汇障碍

学生英语词汇量的大小,掌握的熟练程度,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有给学生听力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

2.母语干扰的障碍

许多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信息后,常受母语干扰,习惯用中文逐句逐词翻译出来,而不能直接将语音信息转化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多了个中间环节,这种心译影响了反应速度和记忆效果。

3.文化背景知识的障碍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把英语作为来学习外语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学知识,还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中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听力理解便产生一定困难。如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Thanksgiving”“AprilFool”学生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等不甚了解,就会对这些感到茫然。

4.心理因素的障碍

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时,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授课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的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高速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因难。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个体,其效果就好。反之,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绪。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听力理解能力不仅与听者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有关,而且与听者所具有的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要针对英语听力障碍对症下药,采用适当的训练策略。

二、听力理解的训练策略

1.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要使初中生人人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等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英语的朗读技巧。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音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的读音与拼写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也不会遗忘。

2.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与良好听的习惯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听力技巧。语音技巧包括连读、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词用缩句,长句抓住主要成分。“抱住西瓜,再捡芝麻”,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和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两个词而忽视全文。

3.寓听力理解训练于日常教学中

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道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在课时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5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一些有关材料,作为“热身运动”或者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教材中的内容改成听力材料。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以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进行训练。

第11篇

关键词:预测训练;预测能力;听力教学

在大学英语听力理解能力的培训中,听力预测训练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它的进行与否直接影响到听力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

本次调查分析是通过问卷的方式,让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对相同的听力材料进行评估。

一、预测的概念及重要性

针对“预测”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Corder指出“预测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运用和学习的基本技巧,是理解口头语言的主要程序”(1983)[1]。语言学家Hutchinson和Waters也说“预测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去猜测新情况下可能发生的事情的活动。[2]”由以上三位学者对“预测”的解释可见,“预测”是根据已知信息,最大限度地推测未知的信息,是一项语言学习中的基本技巧,它在理解口头语言中起着重要作用。合理地运用预测技巧可以减少记忆负荷,缩小搜索范围,提高听的效率;可以根据已有的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猜测、分析、推理,起到漏一补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降低难度,消除紧张心理,增强自信心,进行准确理解,学生就可以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起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预测在听力理解中的角色极为重要,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个环节。然而,在实际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预测训练是否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对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又是否已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为了对预测训练的实际运用情况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与了解,对24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各120名,且少数民族学生中绝大多数是彝族和藏族学生。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对英语听力预测的认识;在听力训练中使用预测的情况;预测的效果以及预测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二、英语听力预测训练的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实际的教学中,汉族大学生对预测训练的认识以及使用比少数民族大学生明显要强,有83%的汉族大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就已经接触到了预测训练,而仅有65%的少数民族学生对预测训练有些了解。92%的汉族学生认为预测训练对听力理解有帮助,但只有62%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为预测对听力理解有促进作用。46%的汉族学生经常使用预测,40%的偶尔使用;而30%的少数民族学生经常使用,24%有时使用,46%的学生很少使用。

由于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在预测意识、习惯方面也存在差异,他们反映的预测效果也不同。在汉族大学生中,占比例最大的是效果一般(45%);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占比例最大的却是效果差(40%)。

但是,在听力预测训练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方面,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是相似的,即缺乏预测习惯(少数民族学生占35%,汉族学生占12%),缺乏进行预测训练所需的背景知识(少数民族占32%,汉族学生占22%)和不懂预测技巧(少数民族学生占42%,汉族学生占19%)。

总体来说,尽管汉族大学生预测意识、习惯和效果方面比少数民族大学生略强一点,但实践证明,预测意识强、预测习惯好、预测效果佳的学生都占少数。学生们在预测训练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和困难有相同之处。

三、启示及意义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分析中我们了解到,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学生在听力预测训练中所遇到的困难都具有相似之处,这些问题和困难引发了我们对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预测训练的进一步思考。

1.选择适当的材料,培养学生预测的习惯。“听力材料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所听内容的语言信息的关注程度[3]”。尤其是54%的少数民族学生很少或从不预测,那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选择贴近现实生活、语言信息适中的听力材料,因为这样的材料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主动预测,并使他们的预测容易实现,从而能体验到预测成功的喜悦。当然,由于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听力理解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在需要的时候,要给学生补充相应的家教、风俗等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累积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提高听力预测的效果。

2.留给学生充分的预测空间,发挥学生主动性。李翔鹰[4]曾在研究中指出,在听力教学中,如果把学生可能遇到的语言学习障碍都在听之前解决了,会削弱学生对语言信息进行预测的积极性,造成学生被动地听。所以,如果教师让学生意识到材料上所提供的一切书面信息,从题目、关键词句到插图等,都会对所听材料有所揭示,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加以分析利用,以便预测即将听到的材料的中心内容及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将从被动地听化为主动地听,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设计听前、听中、听后的预测活动,训练预测技能。实践证明,受过专门预测训练与未受过专门预测训练的学生之间的听力水平有着极大的差距。这就表明学生的听力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调查中发现,45%的少数民族学生和40%的汉族学生反映他们难以预测的主要困难之一是缺乏必要的预测训练。

笔者认为,听前、听中、听后的一系列预测训练有助于提高预测技能。听力预测不只是在听力开始前,还可以在听力中和听力后。比如,听力中,如果“Hello”是用兴奋的语调来读,它所附加信息的意义已远远超过了词汇本身的意义,它传输出来的说话者的情绪,就不可能是悲伤的。这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注意;听后,在学生对于所听文章的相关记忆还没完全消失前,还可以前后联系,利用后面听到的信息来补充前面的信息中有疑问和漏听的信息,可以对听前预测加以分析、推理、修正,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全文。

总之,听力课的预测训练是听力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系列的预测训练能为听力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教师在听力课的教学中要积极地、有针对性地考虑到不同学生群体的差异,尽可能地训练学生的预测技能,培养学生对语篇理解的能力,从而真正地提高听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S.P.Corder.应用语言学导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

[2] Tom Hutchinson& Alan 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 英语 听力 训练

从中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看,中学生年少好胜,善于模仿,听觉灵敏,活泼好动,如果能注意培养他们的听力,在情趣盎然的气氛中加强听力训练,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克服听力障 碍培养学生听英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笔者想就此略陈管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

首先,要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握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 的前提 。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打好语音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英语里有许多读音相似,但意思却截然不同的词汇,如:cure-kill, sheep-ship, horse-house等。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注意区分和模仿正确的语音和语调。

其次,要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传授语句的重音、节奏、音变、连续以及语调知识,加强学生的朗读技巧 。朗读技巧的培养 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加强。

第三,要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的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办法是根据读音规则进行记忆。拼音文字的最大优越性就是词的读音与拼音一致。根据这一特点,会读的单词自然会拼,按读音记忆的单词自然也不易遗忘。学生的词汇量大,掌握得熟练,同时掌握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的现象,都有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重视培养学生听力理解的技巧初中 学生缺乏听力技巧,不能在语流中理解 语意,而要试图听懂每一个单词,当一个单词听不懂或听不清时,不能继续听,而是把思维留在这个词上,后面的内容跟不上。所以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技巧的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所谓听力技巧,包括语音技巧和理解技巧。

语音技巧包括连续、弱读、句子重音、意群划分等。而理解技巧是指对所听内容的检索、预测、取舍等技巧。教师要教会学生听音前注意操练,捕捉信息,即要快速地浏览习题,捕捉一切可以从 题面上得到的信息,听的时候要边听边 记,强化记忆,记录时要有重点、有技巧。如数词用阿拉伯数字记录,地点人名用代号,长句用短句,长句,抓住主要成分。“抱住西瓜,再捡芝麻” 听句子回答问题时要把题干和问题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听对话和短文时,要抓住主旨大意,切忌因一两个生词而忽视全文。其要注重日常教学中的听力理解训练训练学生听力要与日常教学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 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听力训练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最有效的听力训练方法。

首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听的领会能力和辨析能力。如单项性听和整体性听相结合的方法,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理解和反应相结合的方法。同时要坚持听写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可以适当开展“Duty Report”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听力训练兴趣。

其次,在课堂安排上,可充分利用课前 5 分钟或每节课的复习时间,让学生听有关,材料,作为“ 热身运动 ”或利用课 堂 教学结束前数分钟安排训练听力。

第三,在内容选择上,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听力材料,不要轻易放弃,在内容的呈现上,应遵循听、说、读写的教学顺序,做到先听后说,先说后读,先读后写,或者把材料中的相关内容改成听力材料。

第四,与课本配套的同步听力及练习册,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更是要坚持随着教学合理地进行训练。

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听 力 理解的过程是一个较复杂的心理活动过 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当人的情绪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就会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使原来可以听懂的内容也大打折扣。

另外,外部环境对学生也有较大影响,环境的变化会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相应的变化。同样的听力内容,学生在教室里听教师讲授和在语音室里听录音的心理准备和活动方式是不一样的。而多数学生又不善于高速心理变化,从而造成听力理解上的困难。

学生在听音时的情感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也有着直接的联系。如果学生听音目的明确并有强烈的听音兴趣,其 效果就好 。

反之,就会产生心理抵触和厌恶情 绪。因此,保持良好的状态,自觉养成好习惯对于听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目前,初中生的心理控制能力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他们又有心理状态可塑性强的特点。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段就应强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首先,要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教育,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听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之一,要予以重视。

同时,不否认听力理解有相当的难度,只要正视它,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是能克服的。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气氛,努力消除学生因害怕、担忧、反感而产生的心理障碍。

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听的兴趣,看到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要适时给予表扬。如在训练时可采用抢答方式,看谁反映迅速,答得正确。

适当传授文化背景知识 把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英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美历史的语言文化知识,还需要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国家居民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不少学生由于对英美文化了解甚少或受我们固有的生活习惯等固定思维的影响,听力理解便产生了一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