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5 15:20: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可持续发展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雾霾频现、环境持续恶化之后,“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机制走到了尽头,挥舞近30年的GDP“指挥棒”终于落下了。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企业该如何应对?
玫琳凯(中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何为“审时度势”。
当绝大多数企业还在关注社会责任,也就是CSR的时候,玫琳凯已经先行一步,2013年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改为“可持续发展报告”,推出《玫琳凯中国2012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玫琳凯大中华区总裁麦予甫表示,相比过去的报告,这一份报告更有专业性。“我们对利益相关方及其参与做了进一步的细分和界定,并明确了相关可持续发展的议题。为了持续追踪和管理,我们针对不同的议题制定了关键绩效指标。”
玫琳凯会根据关键指标持续跟踪,借此了解自己是否取得进步,又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通过这样的监督,玫琳凯对未来发展考虑得更为长远。所有策略的制定与出台,并不是由某件事情就可以决定的,而是退后一步,与过去对比,根据市场、环境、消费对象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之后再做定夺。虽然最后的结果可能跟一开始想到的策略不谋而合,但是综合各个利益相关方,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做出判断,将有助于对玫琳凯整体发展进行思考,由此持续创造价值。2013年12月,玫琳凯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升级后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荣膺“金蜜蜂2013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外资及港澳台企业”,为众多企业树立了标杆。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热门话题之一。随着大量的媒体报道和巨大的公共利益,企业以负责任的态度经营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跨国巨头,比如爱普生、戴尔、沃尔玛,也像玫琳凯一样,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升级为可持续发展报告,以谋求企业可持续发展。
2013年11月,在由全球领先的检测、鉴定、测试和认证机构——瑞士通用公证行(SGS)主办的第五届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上,企业可持续发展成为一大话题,它关乎绿色技术发展,关乎能源管理,关乎环境保护,关乎企业社会责任,关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SGS认为,如果把可持续发展变为企业持续的竞争力,将创造更多的价值。在过去的14年里,玫琳凯(中国)的销售额增长了75倍,这也验证了SGS的观点。一旦可持续发展转变为企业持续的竞争力,那么玫琳凯为可持续发展付出的一切,都将获得丰厚的回报。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要点
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
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
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
从产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
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
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
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平衡的区域内,在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很高的态势下,在城市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状况时,必须及时地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实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流之中。这一转折的特点是,在不降低城市生产力的前提下,降低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减少贫富差异,推进社会公平,补助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城市对农村的转移财政支付力度,从政策导向、物质扶持、资金倾向、项目带动等对农村实施全方位的反哺。
我国在2003年,已经达到了人均GDPl000美元的水平,工业化水平也已经达到了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已经平均高达1:3.0以上,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都处于较高的数值,因此我国城市化战略进程进入了第二个转折期,即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今后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流。
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城市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了解我国城市化50年的状况,明确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发展中的经验,探索新时期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的选择、战略形态的转变以及发展动力的提升,由此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国城市体系,寻求引领国家财富台阶式增长的制高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战略机遇期的总任务和发展总方向的把握,必须回答七个严肃的问题:
(1)如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
(2)城市发展方向是否仍然依照传统式的单极扩大?
(3)如何改变城乡分离、城际分离、地方保护、恶性竞争的弊病?
(4)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效克服二元结构的社会矛盾?
(5)如何消除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如何构建生态城市和绿色人居?
(6)如何扩大城市就业,创造可持续的就业机会?
(7)怎样实现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以上七大问题的统一解决,只有明确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并通过城市化发展形态的革命性变革,即由原先的单极式城市扩张转变为组团式城市群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培育,一举克服传统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病,真正做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取高额“发展红利”、降低发展总成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才能达到社会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许多国外学者都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统计数字表明,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明显加速是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
中国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仍然过于偏小。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与国家竞争力增强的“巨大瓶颈”。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尤其是寻求城市化战略的进一步提升,缓解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社会公平的二元结构矛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五、中国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0%提高到75%左右。这就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约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万—1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在急剧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以下的挑战:
(1)城市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
(2)城市对能源和资源的超常规利用。
(3)加速城市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向右侧移动的良性逆转。
(4)促进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
(5)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6)加速克服“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
(7)城市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8)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六、城市化是解决“_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国家投入了巨大的力量,从政策到资金,对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但是就其整体性解决的目标而言,目前仍有很大的距离。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的到底在哪里?我们认为,中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的一个要点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大量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唯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大力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最终完成。一旦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达到市场化要求的成本阈值,此时农业土地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才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有了大幅度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至此,中国“三农”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才能得以彻底解决。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乡体系,是解决中国“大城市能力不大、中城市经济不活、小城市实力不强、小城镇总体不优”的根本战略举措,由此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七、中国城市化已经走出四大误区
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健康实施,已经走出认识上的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下,形成“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之二: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成与完善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正确选择。
误区之三: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必须考虑到自然基础的差异、地理区位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对于城市格局与结构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宏观布局在三维模型中(时间、空间、速度)必然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必须认识“以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均衡,换取实现社会公平程度的相对均衡”这个基本道理。
误区之四: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必然拉大城乡差距,造成更大程度的贫富差异,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程度。事实上,只要严格把握城市发展两大转折的要点并实施城市补偿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大力推进乡村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上述误区必定可以得到很好的克服。
八、中国应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社会先进生产力体现的平台,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世界银行认为:国家的GDP达到1万亿美元是一个标志性台阶,意味着财富积累将步入新的航道。与国际已有的经历相对照:美国的GDP总量在1970年达到1万亿美元,在10年后的1980年,GDP总量达到2.7万亿美元;日本的GDP总量在1978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在其后的10年中GDP总量达到2.4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在2000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依照国家规划在其后的10年(即2010年)预计GDP再增加1万亿美元。为什么美国用了10年的时间使得GDP增长了1.7万亿美元,日本增长了1.4万亿美元,中国分别比它们少增长0.7万亿至0.4万亿美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注意到美国当时的城市化率达到81.5%,日本的城市化率超过64.5%,而中国在2000年的城市化率仅为36%时,也许可以更深一层地认识到城市化率的不同所导致的社会财富集聚能力的差异。因此,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的城市化步伐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中国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成为激发新一轮财富充分涌流的载体。
九、中国城市化的高端平台:三大组团式城市群
组团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空间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城市发展的高级演替形态。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从而分享尽可能高的“发展红利”,完整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公平”三者在内涵上的统一。
城市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其空间形态的演进,具有明显的特征:
城市的点状表征:0维模式(传统城市中心,强调集聚性,容易产生城市病)。
城市的线状表征:1维模式(沿江沿路城市带,强调通达性,腹地相对狭小)。
城市的面状表征:2维模式(城市群,强调网络性,功能相对不对称)。
城市的体状表征:3维模式(组团式城市群,强调等级、有序、互补和立体协调性,最大限度获取“发展红利”)。
而大力培育组团式城市群,既是中国城市化战略进程的跃升,也是中国新一轮财富涌流的高端载体,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城乡区域一体化的必然举措。
今后中国必须首先坚持发展三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组团式大城市集群,打造中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主力与经济增长能力的“航母”。国家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必然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城市体系,以寻求资源利用的空间最大“整合交集”为根本出发点,让发展红利得到充分体现。
组团式城市群发展模式的战略突破主要表现为:
(1)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单极化扩张。
(2)形成了以大、中、小城市相协调为特征的区域镶嵌体系。
(3)建立了以地缘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城际战略联盟。
(4)构筑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城市等级系列集合。
(5)实现了效率最大化的城市结构在区域中的逻辑充填。
(6)充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的城乡时空耦合。
(7)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文明典范。
用组团式城市群代替单一城市扩张:经济上可以取得台阶式的提升;社会上可加速消除二元结构;生态上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文化上便于多样性的充分交融;系统上形成等级有序的效率体系。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美国三大城市群、日本三大城市群与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全国的经济贡献率有着较大差异,表明了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国家GDP的贡献率在目前仍比较偏低。
如果按国家首位城市比较:美国纽约的GDP,占全美国的GDP总量的24%,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87倍。日本东京的GDP,占整个日本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2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0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7倍。英国伦敦的GDP,占整个英国GDP总量的22%,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5.5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9.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10.5倍。法国巴黎的GDP,占整个法国GDP总量的18%,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2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7.9倍。韩国汉城的GDP,占整个韩国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1.9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8倍。
上海的GDP总量是美国纽约GDP总量的1/40。
上海的GDP总量是日本东京GDP总量的1/20。
上海的GDP总量是英国伦敦GDP总量的1/6。
上海的GDP总量是法国巴黎GDP总量的1/4。
上海的GDP总量是中国香港GDP总量的1/3。
上海的GDP总量是韩国汉城GDP总量的1/2。
中国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偏小,尤其是大城市群集聚财富能力偏低和贡献偏小的现象,已经到了必须认真考虑的时候了。
十、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设计
中国城市化战略设计必须突出“三维分布”制高点:
(1)培育三大组团式城市群(面)。
珠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
长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
京津环渤海组团式城市群。
(2)创建七大城市带(线)。
沿长江城市带;
沿京广铁路城市带;
哈长沈大城市带;
济青烟威城市带;
绵德成渝沿线城市带;
长株潭城市带;
海峡西岸城市带。
(3)发展若干中心城市圈(点)。
未来中国城市化战略制高点一旦成熟与完备后,在国土面积只占全国8%的总面积上,将容纳全国人口的55%(平均人口密度1600人/平方公里,不高于世界大城市带的平均人口密度),将有全国GDP的80%,将有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0%,将有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5%在上述地域中生成。这样中国其他广大地区的“发展压力”才会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十一、三大组团式城市群是获取“发展红利”的最佳载体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展的整体表现呈现出“点状拉动”的经济增长形态。以4个经济特区为起始,紧接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近50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0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上海浦东、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陕西杨陵等,努力发挥点状突破的带动作用,起到了窗口、辐射和示范作用,成为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引领国民经济在20多年的时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经济总量提前翻两番,为21世纪整体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平台,必须注入全新的动力源。十分明显,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红利”的支撑,从农村改革、对外开放、生产关系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一直到全面的制度创新,给经济的快速成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这种动力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仍然是根本性的依托。同时,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已经具备了从“发展红利”中索取的成熟条件。所谓发展红利是指“一个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由于空间结构、网络结构、产业结构、人力结构和营销结构的趋优调整,区域发展在等级、有序、互补、高效的整合中所获取的额外收益和潜在收益的总和,即区域整合之后所带来的发展潜力与整合之前的现状能力之差”。事实证明,当经济主体从一个低级平台向一个高级平台整合时,生产力要素的组合趋好、资源配置趋优、专业化分工趋强、发展成本趋低,发展红利的“自发”获取将呈非线性增长。例如从地级向省级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倍;但从省级规模向跨省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0倍。以上规律告诉我们:人类长期以来一直追求在全世界筹划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其最高理想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发展红利,而组团式城市群则是目前得到发展红利的最有效途径。
发展红利的大小反映了以下七类区域优化的综合结果:
(1)区域整合的规模与程度。
(2)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程度。
(3)产业链布局的合理程度。
(4)发展成本的降低程度。
(5)大、中、小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程度。
(6)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程度。
(7)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
三大组团式城市群的发展红利初步估算如下:珠江三角洲约提升GDPI.8个百分点,相当于21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长江三角洲约提升GDP2.2个百分点,相当于2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京津环渤海约提升GDPI.3个百分点,相当于1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发育成熟后,所获,取的发展红利平均约为6400亿元(2001年不变价)。
十二、中国城市化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
城市化必须支付社会成本。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户口和身份的转变,更本质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与手段的升级。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11亿,依照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1个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人,“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人,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人(2000年不变价格)。在现有城市人口的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约增加6亿—7亿城市人口,城市化所需的社会总成本达到15万亿”16万亿元(相当于1.8万亿—2.0万亿美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这个数量是2000年GDP总量的2倍。在未来50年期间,平均每年支付城市化成本约为3000亿~3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0年全年GDP总量的4%左右。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发展成本的高低,与城市的经济实力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经济实力越强,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财富集聚能力越强,城市发展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加速中国城市化步伐,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这是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群引发经济社会变革
组团式城市群的构建,既有空间布局上的整体思考,又有产业布局上的合理调配,以达到组团式城市群在结构上与功能上的完善,以此去获取“发展红利”。即从知识互补、人力互补、技术互补、产业互补和设施互补中,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最终享受发展红利为区域带来的整体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构建组团式城市群过程中,必须逐步实现三类经济社会的根本转变。
l.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解决城市化成本的基本出路。
在未纳入组团式城市群范围时,土地是作为第一产业(以绿色植物作为初始生产力的存在形态)的载体而存在,其基本属性是作为资源,加上其他自然投入(如水、太阳光)和劳动力投入,形成了农业的初始生产力。当土地纳入到组团式城市群之后,其功能形态和使用价值将会发生根本变化,从原先以生产农作物为主转变为高资本型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
2.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培育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城市化进程中一要在数量上将农民转变为市民,二要将农民的素质与积聚财富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迅速转变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本,是建设组团式城市群的本质要务。
3.促进民间储蓄向民间银行的转变:逐步走向扩大“内投”的稳健方向
现在我国的民间储蓄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与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相当,加上固定资产的占有,民间财富已经达到一个十分可观的地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将这个庞大的资本释放出来,转变为逐渐制衡外部投资额的程度,是推行城市化进程中扩大生产、解决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全面纳入市场体系的重要步骤。
十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七原则
研究报告拟订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七原则:
(1)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规模、等级、互补、共生及其在国土空间布局中表达出的有序充填(空间谱);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结构、功能、协同、进化及其在时间序列识别上表现出的整体协调系统(时间谱)。
(2)在城市系统的内部结构中,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增长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等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等级性、共轭性、异质性、多样性。
(3)在城市系统的外部结构中,通过城乡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等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特别是通过城乡的物质代谢过程、能量传递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优化配置过程,去培育区域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
(4)在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既要考虑区域承载力对于城市需求的制约,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扩散力、带动力。只有当一个城市向乡村的索取被该城市对乡村的回馈相平衡时,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才是健康的与合理的。
(5)宏观监控城市发展的“动力表征”、城市内涵的“质量表征”和城市状态的“公平表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基本依据。上述三种表征的定量化,共同构成了城市化进程中质量的统一判别,并以此作为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评价基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国家城市化的数量规模与空间布局应当有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建立以高密度为特征的三大城市区(群);建立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七大城市带,建立以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几十个城市圈,分别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军,完成中国城市化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上述的城市化战略空间布局,将充分发挥城市集群“发展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市场竞争力和生产集约能力高、综合‘成本—收益’指数高、积聚国民财富能力高、能加速实现社会公平等优势。”
(7)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国家城市化战略设计的着力点在于持续培育城市的竞争力,通过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积极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经济全球化已成历史潮流,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城市发展已经纳入世界城市化进程。这就意味着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使用同一游戏规则,即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接受全球化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迅速提升城市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切实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
十五、关于中国城市样本选择的说明
本报告选择全国一些主要城市作为评价对象(暂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有关城市),其中包括:
(1)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6个):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在这36个城市中有:直辖市4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副省级城市(包括省会城市)15个,分别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地级省会城市17个,分别是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合肥、福州、南昌、郑州、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2)沿海开放城市和港口城市(9个):秦皇岛、连云港、烟台、威海、汕头、湛江、珠海、北海、南通。
(3)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2个):大庆、包头。
(4)特别选择的城市(4个):唐山、无锡、苏州、温州。
(5)拉萨由于统计数据缺乏暂未列入统计分析范畴。
(6)本报告由于资料口径原因暂未包括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省有关城市。
法电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观
履行社会责任是法电集团的根本使命
首先是所有制性质所决定的。作为国有绝对控股的电力企业,必须考虑国家的整体利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促进可持续发展。
其次是行业性质所决定的。法电集团认为:电力和能源是重要的生存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发电、输电、配电和经营电力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并切实落实到涵盖该领域活动的所有企业和全体员工。
再次是企业性质所决定的。法电集团在法国经济社会发展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和责任,是法国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影响巨大,政府和社会对法电集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有着很高的期望。
价值观注重全面履行社会责任
尊重人:法电道德观的核心。个人权利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重视通过对话建立信任,包容多元文化。
尊重环境:考虑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以负责任的态度处理业务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参与制定和遵守环境保护国际标准,并保持执行结果的透明。
绩效:公司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是全体员工贡献的结果,用户、员工、股东、伙伴和社会均从中获益。
团结:确保能源供应的可靠和公平,保障贫困人群用电,反对社会排斥,服务无电人群用电。
正直:面对多重利益的诱惑,保持清正廉洁,反腐败、诚信、坦率和无私。
公司发展战略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业绩的统一
法电集团明确要求所属企业选择能够提高效益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加强竞争力和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业绩的平衡。
法电集团业绩模式的三个支柱是经济效益、卓越技术和业务专长、环境和社会责任,期望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成为国际典范。
法电集团的社会责任落实机制
对外公开承诺
承诺可持续发展,于2001年12月21日了《可持续发展21世纪行动指南》,分为透明、负责、坚持可持续发展、与利益相关方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共21条。承诺支持联合国“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在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公布具体的行动和成效。承诺实施《法电集团道德规范和行为守则》,成为法电集团全体员工服务公众利益的行为准则。承诺履行《法电集团企业社会责任协议》。法电集团管理层和员工、工会组织共同签署的协议,对公司社会责任作出了明确的阐述,希望通过法电集团每一位员工的努力,切实把公司社会责任承诺落到实处。承诺切实履行《公共服务合同》,满足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需要。承诺在全集团范围内执行统一的环境管理方针,是全球为数不多的集团内所有企业都通过ISO14001国际管理体系认证的跨国公司。
建设利益相关方对话和参与机制
一是与利益相关方共享信息;二是建设与利益相关方的对话机制,包括与用户、供应商、社会居民和地方政府、协会等,重大决策通过参与和组织国家级的公开辩论,听取社会各方建设意见;三是建设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
公司治理机制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要求
公司董事会及所属的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包括外部利益相关方代表、法国政府股东、员工代表。成立了独立的职业规范委员会。成立了以外部专业人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小组,帮助法电集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落实社会责任。建设管理体系,把可持续发展融入日常业务运作。
进行社会责任全员培训
把社会责任理念根植员工心中,化为员工价值观、素质和习惯。广泛开展员工对话和社会责任培训。鼓励员工采取履行社会责任的模范行动。
全球化
在世界范围内的经营区域,承诺执行相同的社会责任标准,与经营所在地的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落实社会责任,应对业务经营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借鉴全球经验,利用全球资源落实社会责任,应对公司运营的社会和环境风险。
管理工具
创新社会责任管理工具,如环境管理系统、社会责任行动计划、用工平等和多样化管理项目等。建立健全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包括落实“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借鉴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AA1000社会责任报告审验指南等。开发集团层面的项目和投资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估工具。
报告的基本框架
报告分为五个方面内容。一是董事会主席致辞,介绍EDF公司的责任观和公司对利益相关方的承诺,包括与法国政府缔结的公共服务协议,与各方代表缔结的企业社会责任协议,表明公司一贯遵守经合组织及全球契约的态度,积极应对全球能源和环境挑战,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二是公司可持续发展小组评价,评价公司2005年践行承诺,与利益相关方进行对话,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协议、公共服务协议和可持续发展21世纪行动指南的总体情况,以及落实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三是2005年承诺、目标与完成情况,包括2005年公司支持联合国全球契约的具体行动,以及在企业社会责任协议中对全球契约十项原则的具体对应,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承诺目标、实践行动及2006年展望。四是公司概况,介绍了EDF集团所属企业在全球的分布和主要业务。五是2005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包括三部分:践行和深化对利益相关方的承诺、践行公司对社区的责任、共同的地球-应对长期挑战。
法电集团主要社会责任实践
一是践行承诺,包括《法电集团21世纪议程》、《全球契约十项原则》、《法电集团商业道德和员工守则》、《法电集团社会责任协议》、《公共服务合同》、《法电集团环境方针》。二是优化公司治理机制,切实把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包括利益相关方参与机制建设,特别是与用户、供应商、社区、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各类利益相关方的对话机制建设;董事会建设;道德委员会建设。三是培训激励员工全面落实法电集团社会责任协议。四是践行公司对社区的责任,包括确保安全;实施14001环境管理体系,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确保社区居民的健康和舒适;通过带动就业、服务社区、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资助公益事业等方式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社区和谐。五是应对能源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电力普遍服务和贫困人口用电、保护环境和生态多样化等三大长期挑战。包括加大研发力度;促进环境立法与推动社会关心能源资源短缺和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实施环保政策,切实实现碳低排,坚持发展核电和可再生能源,引导客户参与碳减排,发展电动汽车;确保低收入家庭基本用电,帮助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用电;保护生物多样化。
EDF 2005可持续发展报告简评
一、镇蛋鸡养殖产业发展的经验
镇蛋鸡养殖始于年。近年来,在政策推动、能人带动和市场拉动下,全镇蛋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积累了蛋鸡产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1、规模化发展构建支柱产业。全镇蛋鸡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由年65万只扩大到年的483万只。年被省农业厅授予全省蛋鸡养殖第一大镇。全镇现有养殖规模在1000只以上的专业大户1087家,专业大户蛋鸡养殖量386.5万只,占全镇蛋鸡总量的80%,另有育雏36万只,种鸡5万套。全镇蛋鸡养殖规模过10万只的专业村有12个,年存笼5万只以上的养殖企业有3家,禽业、四方种禽、华联禽业、东门河合作社4家蛋鸡企业被评为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品牌化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靠品质求生存,大力发展曼蔓粉、罗蔓褐、海南灰、尼克珊瑚粉等极品蛋鸡养殖。靠品牌争市场,镇鸡蛋已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商标2个,全镇已有18个专业户通过国家农业部门无公害产品认证,赢得了广阔的市场销路和市场占有份额。目前,鲜蛋已销往、、、等地各大超市,全镇11个蛋品销售专业户将蛋品销往、、、等省,鸡蛋在市场上小有名气。
3、专合组织多元化完善产业体系。全镇已成立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8个,探索了四种比较成熟的运作形式。一是以东门河禽业合作社为代表的“五统一”模式。二是以三台禽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先统后分”模式。三是以四方禽业公司为代表的提供技术服务兼营饲料模式。四是以、华联为代表的标准化养殖企业模式。通过发展专业合作化,技术支撑及配套服务不断完善,全镇养殖户成熟掌握了蛋鸡生产、防疫、防病等各个环节的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种鸡、孵化、育雏到成年鸡养殖生产链条,实现了从配套设备、幼雏孵化、饲料供应到鲜蛋销售的全覆盖。
二、蛋鸡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随着蛋鸡养殖规模的不断壮大,投资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农户缺乏养殖、防疫和环保等方面的知识,只顾盲目建设,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1、生产水平参差不齐制约规范化发展。蛋鸡产业发展历时十多年,生产标准前后不一致,特别是早期建设水平很低,基础设施落后,栏舍标准低,抗灾能力差,行业管理水平低,没有统一规划,没有建养殖小区,生产规范化水平低,给行业管理带来难度。
2、无序发展导致耕地林地资源受损。蛋鸡养殖发展迅速,且大多处于盲目发展的无序状态,滥占耕地林地养鸡的现象较为普遍。据调查,全镇占用耕地林地建鸡场的有333家,占有面积17万平方米,个别存在占用耕地、林地建鸡舍的现象。
3、鸡粪污染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隐忧。据有关资料显示,全镇蛋鸡每年产生的鸡粪有14万吨以上。除一部分通过建沼气池和外运外销处理外,绝大部分未经处理排入河流和耕地,对水源环境造成极大污染。未经处理的粪便直接施用到农田,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并可造成作物减产甚至毒害作物。鸡粪污染已成为束缚本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三、推进蛋鸡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促进全县蛋鸡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整合多方力量解决好上述问题,并集中精力做好疫病防控、鸡粪处理、蛋品销售和深加工等工作。
1、强化规划引导。县政府要把推进蛋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整合土地、城建、环保、畜牧、工商等部门力量,出台规范蛋鸡养殖业健康发展总体规划和指导性意见,合理规划引导,规范管理,切实解决好标准化小区建设、疫病防控、污染治理、品牌创建、蛋品销售等问题,不断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全县蛋鸡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根据项目研究,公司质量损失成本可细分以下8项内容:
废品损失;返修损失;停工损失;质量降级损失;保修费用;索赔损失;退换货损失;产品折价损失。
对于质量损失成本按上述内容作统计和比较分析,可了解公司中各种不合格或质量缺陷项目引起的损失内容和严重性。
造成质量损失成本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公司的各个部门。要进行公司质量损失成本报表,统计计算出计划期内质量损失成本总额及计划年度内累计总额,并与目标比较求出增减值及增减率。此外,还要进行相关指标的分析,指标包括:质量损失成本各构成项目所占的比重,内部损失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外部损失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表1为质量成本结构分析,并根据质量成本结构分析,做出质量成本四项费用构成饼分图,见图1。
二、质量成本综合分析
1.质量成本四项费用构成比例分析
从上述质量成本结构分析和质量成本四项费用构成饼分图看出,2007年第一季度实际发生质量成本总额218.5446千元,其中预防成本94.70千元,鉴定成本38.40千元,内部损失成本75.9226千元,外部损失成本9.522千元,分别占质量成本总额的43.33%,17.57%,34.74%,4.36%。
与计划相比,预防成本减少1.1千元,与2006年同期比较增加0.5千元,其中由于工资水平提高引起的工资增加0.2千元,第三方监督检查费用增加0.3千元。鉴定成本较计划减少4.29千元,较2006年同期增加4.84千元。内部损失成本较计划增加15.9226千元,较2006年同期增加7.613千元。外部损失成本较计划减少2.838千元,较2006年同期减少1.84千元。
2.内部质量损失情况
2007年第一季度,内部损失成本75.9226千元,较计划增加15.9226千元,较2006年同期增加7.613千元。原因之一是由于2006年同期部分新产品的没有内部核算价格,无法计算这部分损失。在2006年下半年制定了这些新产品的内部核算价格,使内部损失成本的统计有了计算依据。仅a产品内部损失较2006年同期增加了5.2千元;二是2006年第一季度加强了各产品内部损失统计核算工作,使上下道工序之间的内部损失没有及时得到全面统计,也使内部损失成本的统计数据更趋于真实,从而导致了内部损失额有较大幅度增加,从数据的统计分析过程看,内部损失成本的提高并非生产过程失控造成。
从各产品内部损失折线图看出,损失额最高的产品为a产品,发生额为32.65千元,占损失总额的43%。该产品的内部损失成本一是原材料、零部件发生的不合格,占该产品损失额的34%,二是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占该产品损失额的26%,三是产品返工返修工时损失,占该产品损失额的18%。其次是 b产品,发生额为18.57千元,占损失总额的24.46%。从上述分析,两种主要产品的产值内部损失率与总产值内部损失率基本持平,从单位情况分析,生产过程基本受控。
3.外部质量损失成本
2007年第一季度,外部损失成本9.522千元,较计划减少2.838千元,较2006年同期减少1.84千元,其中a产品增加5.00千元,c产品增加2.95千元,d产品减少3.20千元,f产品减少1.4千元,b产品减少3.5千元,e产品减少1.69千元。外部质量损失成本一是用于技术保障及产品维护检修发生的售后服务人员工时费、差旅费;二是用于产品已保修零备件费用。
4.措施和建议
(1)应进一步加强质量成本的控制;各分厂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用量,在原材料价格逐步升高的情况下,稳定产品成本和质量成本。
(2)技术部和三车间应加强质量改进工作,对a、b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问题组织人员进行攻关,探索适宜的工艺参数,降低内部损失成本。
关键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可持续发展 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064-01
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意义
被调查的图书馆一致认为在信息社会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只有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才有可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可持续发展战略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已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出发点之一。文献信息在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服务体系乃至共享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状况和面临问题
1.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已建成文化共享工程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六级服务网络;建立了覆盖广泛的公共电子阅览室,通过网络可以分享国家文化共享工程中心的文献信息、红色历史文化和电影等多媒体视频资源,分享省市图书馆开发、整合的地方特、科普知识、艺术欣赏、电子书刊等信息资源;建立了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建设标准规范体系,开展了文献共享资源联合编目工作;正逐步建立健全资源建设机制,进一步完善资源的推送、揭示和服务工作。
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面临的问题
2.1信息资源共建缺乏有效的整合方法。信息资源整合就是将本地实际馆藏和各类虚拟信息、数字信息进行全方位的优化、重组,建立起全新的拥有统一检索入口和检索方法的信息资源系统。这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行之有效的整合方法,面对当前复杂的图书信息服务环境,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如果仅是单纯的技术模仿,已经无法吸引更多的用户。
2.2共享意识薄弱。近年来,信息资源的共享虽然已经被图书馆的情报界大致认可,但是共享资源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预想的效果。以前的图书馆实行的管理模式一般都是自给自足、追求“大而全”的建设模式,这既不能达到预期的文献资源共享,还造成了资源的大量的浪费,这种做法与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合作双赢”的理念互相违背。
2.3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我国目前存在公共图书馆系统、科技系统和高校图书馆系统三大文献信息服务机构,这三大机构所隶属的行政部门都不相同,且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统筹规划。这就在进行资源共享时制造了阻碍,还会浪费大量的有效资源。建设和共享文献信息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涉及到多个系统和部门,需要建立高层次的具有宏观调控功能的共享协调组织。
2.4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制约共享。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资源越来越网络化和数字化,这就让知识产权在传统意义上受到很大的冲击,且各国也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如何有效的在网络环境中保护自己的产权。一方面,在网络环境下,以数字化的形式传输、下载、复制信息产品不仅成本低廉,而且非常方便。另一方面,为了切实保护产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世界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知识产权,这将严重制约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
2.5专业化的技术型、管理型人才紧缺。人才问题与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成败息息相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是做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重要保证。但目前我国从事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研究人员较多,从事文献信息资源管理和研发的人员相对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影响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顺利实施。
2.6缺乏统一的标准和通用的规范。众多成员单位的共同协作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的前提,然而在现实当中,很多文献信息中心和图书馆各自为政,采用的存储、检索与数据传递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既导致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的重复和浪费,又严重制约了各个信息服务部门的发展。
2.7缺乏长期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目前我国资源共建共享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十分严重。首先是文献购置费明显不足。包括购置经费短缺,以及重复购置造成资源浪费;其次是资源本身的经费投入难以满足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现代化技术需要经费稳定的支持。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建立在共享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但是通讯费、信息费、入网费、设备费等众多的费用,令大多数图书馆望而止步。
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整合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1.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信息共享
目前数字资源不断丰富,资源种类逐渐增多。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促进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呢?综合各馆意见,归纳为三条:
1.1以书目控制理论为依据整合信息资源。书目控制是“运用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的理论与方法去记录、检索、管理和协调人类已出版的全部文献的书目信息的一种理论,对信息资源的全面控制包括对书目信息的时空控制、学科主题控制、类型形式控制及语言文种控制”。
1.2以在版编目为纽带整合书目信息。不管是对信息资源的存取还是检索,都要通过联机、检索与编目来实现其在功能上的整合。所以,经过编制和整合信息资源,制定出一些可靠实用的手段与方法。其中一些学者就提出了以在版编目作为沟通与整合图书馆目录、出版社在版编目和新华书店征订目录三种书目信息的纽带。对于整合后的信息资源与书目信息,都要以书目信息的数据库的形式应用于数字网络。
1.3以高新技术为后盾整合服务功能。整合信息资源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的降低数据的输入量,这样就可以把常用的几种功能一步切换到位,并提供优质服务。如Ebrary公司,用户不仅可以按作者、书名、出版社或者学科查找自己所需的图书,还可以建立网上个人书架以保存自己对已阅读文章的链接,并具有书签和评注功能。另外,该系统还提供了网上评注、链接、书签等功能。这些功能的集成都是以高新科技为支撑的,包括数据库技术、统一界面Web技术、网格技术、个性化定制技术等等。
2.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共享理念
更新观念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图书馆应该从战略高度上认识文献信息共享重要意义,彻底根除资源共享中的本位主义、利己主义,切实树立全局观念和共享意识,将共享看成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另外,图书馆应该充分认识到,任何一个图书馆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把所有的文献收全。通过网络,可以满足用户对信息的查阅,并可以实现对信息需求的的多样性与个性的特征,这样,图书馆就要建立全新的相互信任与密切合作关系,在既满足用户需求的同时,还要实现自身快速发展。
3.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必须要打破图书情报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格局,营造一个良好的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环境,必须建立一个由政府统一领导的、具有宏观调控功能的横向协调管理机构。该机构应该具有制定统一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发展规划、确立统一标准及资源共建共享规范的权力,由它组织开展联合采购、联合编目、馆际互借,还可以在数据库加工、联合进行图书馆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等方面进行协调。
4.加快法制建设,寻求均衡发展
我国应该尽快出台《图书馆法》以及配套的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对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资源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涉及到的文献复制、计算机检索、本馆资源的保护和加密、用户隐私权不被侵犯以及文献信息资源不被窃取和篡改等作出明确规定,以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公共借阅”。
5.建设高素质的人才管理队伍
人才是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重要保障。图书馆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除了要有计划地引进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化人才之外,还要加强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文献信息管理、数据库加工和参考咨询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发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网络技能,使其真正成为网上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
6.切实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工作
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比如文献类型描述标准、联合目录编制规范化和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等,要在统一的平台上进行信息加工,确保信息产品的一致性和共享性。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信息加工标准体系的研究和制定,遵循开放互联的标准协议和国际化接轨。
7.争取资金支持,奠定共享基础
要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必须要有长期充足稳定的资金支持,一方面争取国家对共建共享的专项投入,另一方面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如鼓励社会各界支持文献资源建设,争取各方面的经费投入等。
2月25日,伊顿公司在北京主办了伊顿中国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与专家、学者和媒体就推动新形势下跨国公司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高责任竞争力,推动绿色产业和低碳经济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当天,伊顿还正式了2009年中国地区可持续发展报告及中国绿色产品行业调查报告。
“今天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绿色产品行业调查报告既表明伊顿将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带到中国,也表明我们致力于推动中国绿色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社会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伊顿公司中国区总裁周涛在研讨会上表示。
据了解,伊顿公司于2008年首次了在中国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体现出公司在中国致力于可持续性业务增长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努力。今天该公司再次2009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现过去一年在这一重要领域取得的成果,同时回顾伊顿在中国市场提供的广泛的创新环保绿色技术及合作项目。
在华首发中国绿色产品行业调查报告
伊顿在华首次了中国绿色产品行业调查报告,通过对经销商和客户、员工、行业协会和社团、政府部门和媒体等绿色行业利益相关方的问卷调查和案头调研,深入了解中国绿色产品行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绿色产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机遇和障碍,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产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提出若干改进建议。
伊顿公司中国区总裁周涛表示:“这是对总结和揭示中国绿色产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一次有益尝试,也是为致力于中国绿色产品行业发展的各方提供的一个参考。”
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公众对控制污染、减少排放和能源保护等话题的关注在稳步上升。所有被访者一致认为,“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伊顿中国业务的核心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可持续发展之绿色产品行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之企业社会责任”两大主题,深入讨论了新能源、节能减排、中国绿色产品行业发展、中国低碳经济建设,跨国公司在华企业社会责任等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伊顿公司中国区总裁周涛指出:“伊顿多年来一直把‘正当经营’作为公司愿景和日常工作的核心,并早已把可持续发展融入到经营方式和为客户提供的尖端技术、产品和服务之中。可持续发展也一直是伊顿中国业务的核心。我们不但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社区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努力帮助中国社会以更环保、更可持续的方式进步。”
身为多元化的动力管理专家,伊顿重视在中国的长期承诺和社会责任,一直以来都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身体力行,积极推动绿色产品和技术创新,并与国内产业紧密合作,为本土客户提供更有效的动力管理方案。
自1992年以来,UNESCO_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SD)。自此以来,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对于全球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通过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要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这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伴随“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如何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具体落实,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日前,UNESCO《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学习目标》(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Learning Objectives)。报告提出,教育可以通过培养相关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可持续发展教育旨在培养个体的相关能力,使其能够对自己的行动进行反思,并从地方和全球的视角考虑其行动对于目前和未来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影响。基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从跨学科关键可持续发展能力(cross-cutting key competencies for sustainability)和特定学习目标两方面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具体目标。其中,跨学科关键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实现所有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都必需的能力,是所有年龄学习者都必需掌握的能力,这些能力具有普遍适应性、多功能性和不依赖背景变化等特征,具体包括:系统思维能力、预期能力、遵守规范和标准能力、战略能力、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自我意识能力、整体性问题解决能力。特定学习目标是报告针对每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具体要求,每一方面目标都从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社会-情感领域(socio-emotional domain)和行动领域(behavioural domain)提出了具体的能力要求。认知领域包括对于更好地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必需的知识和思维技能;社会-情感领域包括使学习者合作、协商和交流,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及自我反思的技能、价值观、态度和动机;行动领域主要描述行动方面的能力。
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说,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必须关注培养学习者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学习目标,并将这些学习目标与关键能力培养相结合,内化为学习者的核心素养,从而为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作出贡献。具体策略包括:首先,在顶层设计层面,发展适切、连贯的教育政策,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纳入到具体的职业教育政策、战略和项目中。其次,把可持续发展教育学习目标作为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参照,确保所有青年人都能获得相关的基础技能,以及包括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倡议和矛盾解决等在内的可转移技能,把每个学习者都培养成为负责任的全球公民。第三,把可持续发展教育学习目标作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内容,为此,必须对教师的职前和在职培训结构和内容进行改革,包括教师教育的学科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实践培训等,从而把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原则、知识和方法论纳入进来,全面培养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素养。
《企业财务》2007年第2期:
可持续发展报告:经济、环境、社会构筑三重底线
总部位于阿姆斯特丹的荷兰银行是全球最大的银行,其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可以说是全球标杆,其在风险管理和绩效改进方面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荷兰银行的首席财务官休-斯科特-巴雷特说:“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核心业务,在荷兰银行处于最重要的位置。”荷兰银行的机构分布全球53个国家,拥有13000亿美元的总资产和11万员工。在每一财年,荷兰银行都会随年度财务报表一起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其资产保值和持续增值是否成功的考量标准。在全球最大的250家公司中,有2/3的企业已采用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企业未来绩效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关系策略以及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该方法还能提供关于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非财务数据,可以说与财务报告相得益彰。如今,可持续发展报告已初具规模,更多的企业已将可持续发展报告从非正式陈述转为正式陈述,并将其作为企业绩效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依据。荷兰银行使用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2002年的可持续报告指南,但GRI已于2006年10月了作为新版本的第三代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3)。GRI成立于1997年,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其为可持续报告建立了通用框架和指南,并与联合国全球协议机构(UN Global Compact.)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尽管企业奋力争取更高生产力、降低风险,向可持续发展报告靠拢,但现在,强有力的外部影响力正推动一些原先不愿采用的公司现在采用可持续发展报告。美国企业在遵从可持续报告方面要远远落后于欧洲同行,但是各保险公司、银行以及投资者日益要求美国公司缩小该差距。
《CFO》2007年2月
高利润的水处理行业
绝大多数首席财务官们都在思考有关“流动性”的问题,他们需要知道资产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转变为现金。但是美国Aqua America水务公司的首席财务官David Smeltzer非常想知道水流过该公司10000英里长的输水管道的通畅度。作为美国最大的公开上市公司,Aqua America的主要业务是净化自来水并将其输送至居民,其在从缅因州到德克萨斯州的13个州中拥有业务。Aqua America保持着稳定的并购势头,过去5年中,平均每年参与25至30次并购,Smeltzer称该公司仍将继续保持这种扩张势头。水资源――这一任何人都离不开的物质,忽然间炙手可热。标准普尔的证券分析师Stewart Scharf说:“长远来看,其远景比过去任何时候更令人欣喜。”现金短缺的州市需要帮助以更新或运行老化的供水系统。城市里的绝大多数输水管道和其他地下设施也非常有必要更新。根据美国环保总署的评估,从2000年至2019年,该工程需要的投资大约是5000亿美元。尽管发展迅速,但总市值相当于30亿美元的Aqua America在市场中“第一”的宝座还是很可能被American Water所取代,因为American Water的母公司计划今年将其分拆上市,预计IPO的规模在40亿至60亿美元。过去2年,该公司的市盈率从10增长至20,近20年的利润也好于Exxon、沃尔玛和Home Depot。随着2005年美国国际集团(AIG)发起的私募股权基金AIG Highstar收购Utilities Inc.公司以及澳大利亚麦格理银行正等待监管部门同意其收购美国康涅狄格州的Aquarion Water公司,一些私募基金正虎视眈眈地准备进军水处理行业。Janney Montgomery Scott.的分析师Debra Coy认为:“未来若干年,那些成功进入水处理行业的企业的增长率很可能会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一旦这些企业进入该行业,他们就可以期望形成事实上的垄断。”
作为一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的中远集团,本身就像一艘行驶在浩瀚的海洋中的庞大船队。在履行全球契约中,选择核心的企业作为试点先锋,然后以先锋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企业,成为中远集团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
如何选择试点先锋?最终为何选择中远集运为试点?而中远集运又给出了怎样的试点答案?
中远集运以上海为基地,与其说是中远集团选择了中远集运,倒不如说是中远集运的成绩为集团公司所认可。
良好的基础让中远集运成为试点先锋
“中远集运是中远集团的核心资产。”中远集运安全技术管理部综合质量处处长顾伟华告诉记者。中远集运是中远集团所属专门从事海上集装箱运输的核心企业,由中远集团集装箱运输总部与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合并成立。2005年6月30日中远集运作为中国远洋(HK.1919)的重要资产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远集运的船队共经营139艘船舶,总运力达399,237TEU,在中国集装箱航运公司中排名第一位,在全球集装箱航运公司中排名第五位。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远集运共拥有306个境内和72个境外销售和服务网点,管理和使用89个境外销售和服务网点,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销售和服务网络。正是因为中远集运这样的地位,被选择为试点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中远集运还具有良好的创新基础,根据集团安排,中远集运多次开创了中国航运业的第一。顾伟华介绍说:从1995年开始国家在摸索航运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时,中远集运就第一个做这个体系, 1996年,原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安全管理体系率先通过了由船旗国政府主管机关――中国海事局审核认证,从而成为全国第一家取得公司“符合证明”(DOC)的船公司。美国“9・11事件”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保安规则》(ISPS保安规则),也是由中远集运第一家来做得。创新的基础让中远集运始终走在了航运业的前列,因此,履行全球契约,中远集运也是当仁不让的。
事实上,在中远集团开始履行全球契约之时,中远集运已经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大管理体系。2005年开始,中远集运委托第三方机构上海质量技术咨询事务所、上海市顾客满意度评价中心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相关方的调查,根据公司管理情况来征求社会相关方对中远集运的看法,包括诚信、道德、公益方面做一些评估。而这些调查正是中远集运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基础。
顾伟华说,中远集运刚刚开始做的是安全管理体系,后来加入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就形成了安全管理质量体系,随着中远集运业务的发展和客户的要求,中远集运将环境、职业健康加入了体系,建立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大管理体系。这为中远集运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先锋就要有先锋的样儿
成为试点先锋,就意味着要“将履行全球契约融入日常管理细节”,中远集运副总经理韩成敏告诉记者。
中远集运根据集团的统一部署,在全系统认真学习了全球契约;将推进履行全球契约和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列入年度重要议事日程;采取了细致的有力措施,在公司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上,系统地融入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因素,搭建了全面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形成了履行全球契约的体系保证。
韩成敏说,要让履行全球契约真正融入到公司的日常管理中,必须从组织、资源、机制和管理着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加强宣传培训,为顺利履约奠定基础
让公司上下所有员工了解,是履行全球契约的第一步。于是,中远集运利用各种手段拉开全球契约培训教育的大幕。一是通过网站杂志和每周要闻等途径,宣传和报道全球契约推进意义和要求,得到全体员工的积极响应并达成共识;二是邀请了中企联全球契约办公室和挪威船级社的专家到公司讲解全球契约的出台背景和推进要求;三是派员参加集团组织的专题培训班,同时组织相关部门领导和推进骨干学习契约内容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写要求,并将这种学习培训贯穿于全球契约推进的全过程。
建立组织保障,让履约顺利推进
中远集运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主管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全球契约项目推进领导小组;成立了以主管副总为组长、主管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以推进骨干为组员的工作小组,并规定相应的工作职责;还成立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写小组,负责数据收集、报告起草和相关工作的协调。
同时,中远集运成立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研究和决策相关事务,以确保中远集运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目标得以实现。其次,中远集运在成立相应组织的基础上,制定了详细而又周密的推进计划,从时间进度、工作内容、主要目标和责任部门等方面进行策划和部署,以确保相关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并按要求开展推进工作。
研读标准典范,为报告编写汲取精华
一方面中远集运组织推进骨干和编写小组学习和解读全球契约相关内容,结合中远集运管理实际和传统做法,诠释可持续发展报告相关指标的编制内涵。
另一方面中远集运组织力量研究和分析国际500强企业履约实践,研究和学习国际著名企业,并收集翻译了大量相关履约资料和报告编制信息,以帮助解读和领会履约实质。
此外,建立工作小组与咨询专家的每周例会制度,加强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研究和解决推进过程中所出现的难点和疑点问题,从而指导中远集运履约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写。
建立新的管理体系,为履行契约形成机制
虽然中远集运已有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全球契约履行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其内容范围和责任目标尚不能完全包含全球契约在人权、劳工权益、环境行为和反贪污等方面的相关要求。因此,为配合全球契约项目的推进,同时为满足可持续发展报告内容要求,针对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有关指南的内容,中远集运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
根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在中远集运现有综合管理体系三本主手册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编写中远集运“社会责任管理手册”,特别对人权、劳工关系和反贪污等相关要求作了规定。在综合管理体系原有程序基础上,新增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七个程序文件,并对原有程序文件也按要求作了修改和完善。修改员工手册、条例等操作文件,增加有关人权和劳工关系的条款,并将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综合管理体系进行了整合。
编制发展报告,为履约实践展示业绩
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对于中远集运来说,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他们首先从报告的框架策划着手,根据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G2版)的有关规定,同时结合中远集运实际,并参照著名航运公司经验,确定报告的侧重和章节。
第二,发动各部门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中远集运近年来所经历的事件和取得的成就,挖掘中远集运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各方面的闪光点。尤其采集当前社会主义制度下中远集运在人权、劳工关系和反贪污方面的突出贡献。
第三,根据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要求,整理和统计中远集运现有量化的指标数据,并对尚不能量化但已实施的指标内容作出文字描述。
第四,形成报告之后,由各部门对相关内容和数据进行审核确认、修改和完善。
通过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写,系统收集和总结中远集运近年来致力于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所付出的行动,以及各项指标所达到的程度,中远集运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从方针目标、管理机制、行动措施和主要业绩几个方面向社会各界回顾和展示中远集运在履行全球契约中的成果。
履行全球契约试点先锋的价值
基于资产核心地位和创新管理基础,中远集运作为中远集团履行全球契约的试点单位,独立了《200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中远集运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价值在哪儿?客户又如何看待中远集运? 韩成敏说:“中远集运作为首个试点单位,根据集团总公司统一部署,同步与集团总公司推进实施和履行全球契约,独立编制2005年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并由此加强了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交流,将公司发展视野扩大到社会范畴。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公司作为负责任企业的积极姿态和认真承诺,从而增强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吸引力,为赢得公司更大的发展空间奠定了基础”。
中远集运的客户、上汽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采购经理李梁说:“看他们的报告,对中远集运的业务到中远集运的员工个人,你都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进一步推动了负责任企业运行机制的建立
在推进全球契约过程中,中远集运围绕其十项原则的基本要求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所规定的内容,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指标体系。两个体系的建立,为中远集运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要素从战略策划到具体实施,都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并落实到相应的责任部门,在运行机制上保证了中远集运在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中长期目标和年度指标的实现,同时也促使打造负责任企业的各项要求不只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落实在行动中。
进一步加大中远集运日常管理的内外部监督
通过建立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和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由于中远集运将自己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要素的发展方向和实现目标向公众作出了承诺,并通过每年一度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将中远集运管理活动和经营业绩展示在公众面前。这些信息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同时,也会受到社会各界相关舆论的外部监督,促使企业进行有效管理。
同时,中远集运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报告所规定每年一次的内部审核,是中远集运的一种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
进一步规范中远集运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和措施
可持续发展报告和运行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其实质是将中远集运原有无意识、无组织、无序的环保行为,以及盲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变到主观的、有组织的、有序的和有目的的轨道上来,为企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行为和相关措施作出了规范。
进一步展示中远集运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
中远集运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并通过印制中英文本发放(共发放3000多份)和网络上载(海内外已有3500多人点击了该报告),公正而又透明地将有关信息传递给公众,既表明了一个负责任公司的进取姿态,又进一步树立了中远集运良好的社会形象。
进一步增强各利益相关方的发展信心
如果说通过财务报表,主要可以观察一个企业已有的实力,那么可以说通过可持续发展报告,能够预知一个企业的未来。中远集运有效运行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并通过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载体,向股东、员工、合作伙伴、政府社区和客户等所有利益相关方,展示中远集运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承诺、体系、行动和业绩,可以提高上述利益相关方对中远集运在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满意度,从而增强了他们对中远集运的发展信心。
中远集运的故事
顾伟华:
顾伟华的办公室里放着一袋废电池,莫非他有收集废旧电池的爱好?事情是这样的,顾伟华的老家在农村,因为他的工作内容,回老家的时候经常说到废电池的危害,有一次他要从老家回上海,他的老母亲拿了一袋废旧电池让他带回城市回收,现在,那袋废旧电池已成顾伟华的重要纪念品了。这个故事的背后就是履行全球契约,一个生活工作品行合一的执行负责人,这是中远集运一条重要的经验。
韩成敏:
将履行全球契约融入日常管理细节,中远集运韩成敏副总给我举了相当多的例子来说明。回想我访谈韩成敏的过程,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样一句话:“公司里有女员工怀孕生孩子一般是很普通的事,通过履行全球契约,我们头脑中就有这种概念,这是一个人权嘛,是妇女的权利,在她怀孕期间,如何来帮助她,提高她,关心她,关爱她,成了我们常规的管理议题……”
利益相关方是指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受企业目标实现所影响的组织或个人,包括并不限于:消费者、股东、员工、供应商、债权人、债务人、社区、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并可以分为内部利益相关方(如员工)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如股东)。
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张的是“在不损害下一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提倡一种能够持续到未来的发展模式;主要指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资源、建设循环利用型社会、解决贫困问题和公平正义的问题等等。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
三、企业公民
所谓企业公民,就是指在一个国家进行正式的注册登记、根据该国法律享有企业权利并承担企业责任和义务的法人。企业公民的权利就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享有的财产权利、生产经营权利、法律保护权利等。企业公民的义务就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既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包括环境责任和道德责任等。
四、公司价值观
企业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决策者对企业性质、目标、经营方式的取向所做出的选择,是为员工所接受的共同观念。价值观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核心价值观是这个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尤其是认同企业的追求和愿景;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对目标的追求;形成一种共同的境界。
五、三重底线
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就是指经济底线、环境底线和社会底线,即企业必须履行的最基本的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六、金字塔模型
阿奇・卡罗尔在1979年提出的模型,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层次和重要性。
七、社会责任品牌
社会责任品牌是公众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理念、实践及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社会责任品牌还可以指企业及合作伙伴在开展社会责任活动时采用的标志,它由名称、名词、符号、象征、设计或它们的组合构成。一般包括两个部分: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
八、AccountAbility
这是一个国际性非盈利网络。它成立于1995年,旨在推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责任创新。基于包容性、实质性和回应性原则,该组织了AA1000系列标准。此系列包括各种评估标准:AA1000原则标准为各种组织提供对可持续发展做出战略回应的原则,AA1000审验标准在对公开的可持续发展信息(特别是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审验方面是国际领先的标准;AA1000利益相关方参与标准为高效的利益相关方参与提供了框架。
九、GRI
以制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框架为目标,位于波士顿的非营利组织“对环境负责的经济体联盟”(Coalition for Environ
mentally Responsible Economies,简称CERES)。在1997年成立了GRI,199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加入GRI成为合作伙伴。2001年GRI成为一个独立机构,总部设在阿姆斯特丹。GRI报告框架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各类规章以及行业附加指引。G3版本指南是在2006年的第三代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是GRI报告框架的奠基石,也是全球运营的公司最广泛使用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它包含两部分:“报告原则与指南”和“标准披露框架”。其中有四条针对报告内容的原则――实质性、利益相关方参与性、可持续发展背景和完整性,六条针对报告质量的原则――平衡性、可比性、准确性、时效性、可靠性及清晰性。“标准披露框架”包括三部分:战略与概况、管理方针和绩效指标,包括49个核心指标和30个补充指标,涵盖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
十、联合国全球契约
成立于2000年的联合国全球契约是战略性政策举措,参与的企业承诺依据人权、劳工、环境和反腐败方面普遍接受的十项原则进行运作。截至2012年2月,它有近10000家来自130个国家的组织成员。它要求每一个成员提交年度“进展情况通报”,向利益相关方披露成员企业在践行这十条原则以及支持广泛的联合国发展目标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截至2012年2月,有3123家公司已被除名。
参 考 文 献
[1]陈英,孙玉萍,王晓光,李伟阳,钟宏武,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208~237
中国科学院了《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公布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新排行榜。在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排名中,新疆在后10位的排名中,位居第四。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在节约型社会建设水平方面,在全国的排名比往年上升一位,但依旧处于全国的后十位。
记者就《报告》的排名情况以及新疆应该采取的对策等方面,专访了新疆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阿不都伟力・买合普拉。
《报告》排名客观合理
记者:《报告》公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新排行榜中,新疆位居后十位的第四位。您认可这个排名吗?
阿不都伟力・买合普拉(下简称阿):我认为这个排名还是比较客观、合理的,依靠了大量数据和定量分析,指标体系很完善,比较权威。
从位居全国前十位的排名来看,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辽宁、广东、吉林、福建、黑龙江,这些省市绝大部分位于东部地区,也是区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中心市场也大部分集中在那里。
而排在后十位的河北、四川、山西、新疆、云南、贵州、青海、宁夏、甘肃、这些省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事实上,中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于上述东部地区而言,确实比较低。
相对于云南、贵州、青海、甘肃这些省份,新疆的特点是区位优势比较突出,既是中国战略能源基地,也是中国向西延伸的战略通道,有很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上升空间。
工业化要重视环境
记者:新疆在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存在怎样的难题?
阿:首先,新疆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程度在全国处于中后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是一个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概念,还主要体现在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新疆的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的,数量型增长比较明显,而不是通过企业创新。沿海地区很多企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是集约型的,在产品结构、管理等方面已经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疆在这方面的差距是明显的。
其次,还要看新疆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这要看企业的研发经费在投入中的比重,相比而言,新疆企业的研发经费是比较低的。
第三,还要看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新疆在工业化程度方面相对滞后,虽然有资源,但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队伍,而工业化的重要标准是工业人才充足。
虽然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丰富,但没有相应的产品。而且我们离东部沿海的中心市场远,产品运输成本高。中国的中心市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我们的产品还是应该供应东部发达地区。
规划产业加强职教
记者,新疆在节约型社会建设水平方面,在全国的排名比往年上升一位,但依旧处于全国后十位,您怎么看?
阿,在《报告》中,节约型社会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后十位的省区有江西、云南、广西、甘肃、山西、内蒙古、新疆、青海、贵州、宁夏,这些省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尤其以西部地区居多。
新疆在排名中的位置是由新疆粗放型增长方式决定的。
单位GDP是指万元消耗的资源量,一般用煤炭来衡量,比如1万元要消耗多少煤。目前,新疆企业产品产量的增长主要依靠原材料的消耗,这一特征比较明显。
记者:《报告》认为,我国环境问题仍在不断加重。在这样的背景下,新疆应采取何种对策?
阿:新疆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而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底线,当然也是制约因素。新疆土地多,但开发土地需要充足的水资源,而新疆恰恰是水资源紧缺的地区。
另外,新疆的沙漠化程度严重,虽然局部地区有改善,但整体呈恶化态势。
因此,新疆在工业化过程中要非常重视环境问题。我们从东部招商引资时,不要引进对生态有损害的项目,不要引进东部地区已经淘汰的设备,不要给新疆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我们的招商要根据当地的资源和环境条件进行,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来调控。
记者,您对新疆可持续发展有何建议?
阿,新疆要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紧紧抓住两条主线,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可持续发展依靠的是专业技术人才。
首先,新疆要做产业规划,这是很关键的。新疆要发展一些环境成本低的行业,工业化不仅仅是工业产品生产的概念,也是一个社会转型的概念,是社会发展的概念。因此,新疆的工业化一定要符合新疆实际,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和生态条件。
工业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市场化水平要高,即出现大量的生产性中小型企业或工厂,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大,全社会从业人员大部分集中在二、三产业上。
新疆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之中。在这当中,一是要考虑成本,发展一些文化产业。新疆发展服务业有明显优势,但发展金融、保险业的可能性不大,发展商贸物流有潜力。
我认为新疆发展特色服务业比较好,其中文化产业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我们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比如新疆特色的餐饮业、演艺业、维吾尔医药、民族特色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