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少儿舞蹈培训课

少儿舞蹈培训课

时间:2023-05-15 15:20:58

少儿舞蹈培训课

第1篇

关键词:少儿舞蹈文化;舞蹈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235-01

作为市级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的镇江市文化馆有着长期培养少儿舞蹈的职能。为培养优秀的少儿舞蹈人才,开办了多期少儿舞蹈培训班,对参加培训的少儿进行了有组织、有计划、

有目的的训练,下面结合我馆多年来对少儿舞蹈文化培训的情况,谈一点自己的认识。

因为是业余少儿舞蹈培训班,报名的学员年龄跨度大,“小的只有5岁,大的13岁”,舞蹈基础不一,对舞蹈的理解能力不等,这给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根据孩子的不同基础,不同理解能力,按年龄跨度分初级班、提高班的方法进行教学。

对孩子的课程内容从简单的舞蹈小组合开始训练,逐渐从地面练飞到把杆训练,擦地、蹲、小踢脚组合……中间芭蕾手位、脚位组合、小跳、大跳、倒踢紫金冠等等……。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孩子们的舞蹈基础功能力。直至达到国家“少儿舞蹈考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照孩子们的进度进行科学的分析,使孩子们的软度、开度、力度得到了科学规范的训练。

一、少儿舞蹈教育,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借助美妙音乐结合生动、活泼,充满童趣的舞蹈动作,使孩子在优美动听或滑稽有趣的音乐声中,发挥自己的想象,找准感觉,逐步体会舞蹈的动作的意义。在少儿舞蹈中音乐起作很重要的作用。这样孩子们不仅在课程上学会了舞蹈,而在学舞蹈的同时,初步接受了音乐基础知识教育,一方面注重听节奏,抓节拍的训练,另一方面讲解如何听音乐的旋律,调动孩子们的音乐感觉。引导孩子在舞蹈训练中走进音乐的天地,初步体验音乐与舞蹈情感艺术的真帝。借助音乐来提高少儿对舞蹈产生的快乐。

二、少儿舞蹈文化具胡智育教育的功能

好的舞蹈作品,可以传授自然、人文、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舞蹈的节奏性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舞蹈动作的训练与强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表现能力,舞蹈教学中形象化的语言,精炼的舞蹈动作能诱发学生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长期的舞蹈教学实践证明。舞蹈学习的佼佼者一般都是文化课学习的优秀生。选出优秀的学生为其她学生做示范,能流做一次小老师,配合老师教学,形成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有利于提高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学生充满好奇,思维灵活,兴趣广泛,增强对舞蹈美的理解能力和欣赏力。

三、少儿舞蹈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少儿舞蹈文化建设除了提高学生舞蹈基本技能和表现能力以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升凝聚力。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贯穿思想品格教育内容和一系列心理互动,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支持效力,把团队精神渗透到每一个环节,从而形成合力。舞蹈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儿舞蹈教育有利于开启思维,挖掘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能创造力,审美能力,有利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体魄。

四、少儿舞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

第2篇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中对于幼儿的舞蹈技能课程的重视程度正在逐渐的加深,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进行更深程度的改革。对我国幼儿舞蹈课程进行全新的设计,并进行彻底的改革,改革主要以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基础,通过改善高职教学学前舞蹈课程,从而在根本上完善我国学前教育的舞蹈课程体系。

关键词:

学前教育;幼儿舞蹈;高职教学;课程设计

作为一门可以培养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专业课程,学前教育的舞蹈技能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舞蹈专业课程。舞蹈课应当以培养学生教学为前提,并从实际角度考虑该舞蹈技能课的教育内容与方式,从而对舞蹈技能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革,从而实现舞蹈教学技能由“继承性”向“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发展。通过有效的改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幼儿对舞蹈课程的学习兴趣。所以,为了提供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舞蹈的平台并且满足当代社会的就业需求,应该对舞蹈技能课程的改革道路进行全新的探索。

1我国舞蹈课程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逐渐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受到了各大高校的关注。该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出更多的从事幼儿舞蹈教育方面的人才,而学习该专业的学生将来都将有可能从事幼儿舞蹈教育工作。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成立了该门可以培养学生舞蹈才艺与技能的专业课程。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如何对幼儿的舞蹈进行教学,以及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应当了解到的理论知识。所以舞蹈教学课程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最为重要的专业课程。

目前,我国出现了舞蹈教学课程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的需求问题,由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水平提升较快,而舞蹈教学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因此出现了舞蹈教学落后与幼儿教育的水平的现象。由于教学的对象均为幼小的儿童,其在选择要学习的舞蹈类型方面也是多种多样的,这种现象导致我国高校中的舞蹈教学课程远远落后于幼儿教育行业的转变速度,因此满足不了快速变化的幼儿教育行业的要求,所以高校培养出的幼儿舞蹈教师适应不了幼儿舞蹈教育行业的发展速度。舞蹈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使得学生不能与幼儿舞蹈快速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模式是固定的,所以十分枯燥乏味,缺少创新,使得教学脱离了教育的最初目的。学前教学的舞蹈教育专业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幼儿舞蹈教育行业,并有效的训练孩子的舞蹈技能。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教学课程所学习的基本为现代舞蹈,对于幼儿的舞蹈教学方面还不能进行有效的结合,并对自身的才艺技能方面没能有效的提高。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一定的优势。

2如何对学前教育舞蹈教学进行改革

近年来,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舞蹈基础,其对舞蹈的认识也相对较为浅薄。较少部分的大学生对舞蹈方面的接触也相对较少,因此这些大学生在以后的舞蹈授课当中将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相比于其他专业的课程有些许的差异,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并不是单纯的为了传授学生舞蹈技能,同时还为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组织能力。因此,构建一套适用于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2.1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某些高校中的舞蹈教学模式相对较为落后,影响学生对舞蹈教学的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现状进行改革。首先,应当对现代的舞蹈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只有真正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才能为我国舞蹈教学课程融入新的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面对十分激烈的幼儿教育工作,不断的对舞蹈课程进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得学生更好的掌握舞蹈教学技巧。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就业中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2.2舞蹈基础训练。在对于我国学生舞蹈基础的训练方面,应该针对各种舞蹈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训练。通过舞蹈基础训练课程,不仅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肌肉能力的锻炼,还可以提高四肢的协调能力。由于我国高职学生的肌肉与骨骼形态几乎已经成型,所以适当的降低了训练的难度。对这些高职学生可以坚持由浅及深、由易到难的训练原则,在其训练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了解律动与元素,并结合标准站姿来锻炼自己。在动作训练方面,可以先从单一的动作做起,在逐渐练习组合动作,从而不断完善舞蹈训练体系。

2.3幼儿舞蹈的学习能力与编排能力。学前教育专业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就是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对于该能力的培养主要因素有组织、创编以及指导幼儿进行舞蹈活动。该舞蹈技能培养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加强引导学生对幼儿舞蹈编排的能力。有效的与典型舞蹈相结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肢体特点进行分析,从而组织与编排出最为适合幼儿舞蹈的短剧。这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幼儿舞蹈的理解,帮助学生将自身的教育潜能发挥出来。

2.4幼儿教育理念中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由于我国幼儿教育的思想理念相对较为落后,因此如何才能够引进先进的教学思想成为我国现阶段学前教育中的一个难题。由于落后的舞蹈教学思想,所以许多较为前卫、新潮的舞蹈没能及时的引进,因此对于这种弊端应当采取适当的科学的改进措施。研究表明,通过对其他国家的舞蹈进行学习或者引进一些国外的新型教学理念,可以为我国舞蹈教学专业注入新的思想与理念,并且提高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幼儿舞蹈教学水平。在我国传统的舞蹈技能课程中主要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舞蹈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的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工作特点。在对学前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这一特点并确定好学前教育舞蹈课程的学习态度与目标。

3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对学前教育也产生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国教育事业应当秉着以“舞蹈教学操作性”为首要原则,并时刻根据市场需要对教学过程中的缺点进行调整与补充,从而不断完善我国学前教育中的舞蹈课程教学体系使得我国可以培养出更加出色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廖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02).

[2]施大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2013,(16):64-65.

[3]石剑侠.《幼师舞蹈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1,(06).

[4]李春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2010,(04):143.

第3篇

舞蹈表演及编创能力是幼儿教师的必备能力,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幼儿教育人才的主要专业,其舞蹈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的科学性十分重要。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应以培养为目标,从实用性出发,在课程内容、手段和方法上大胆改革。另外,舞蹈教学要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课程内容要生动丰富,在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实现从“连续学习”向“创新学习”的转变。

关键词:

师范类;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幼儿舞蹈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体,承担着教育和培养幼儿的重任。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舞蹈专业课是一门专门培养学生舞蹈表演及编排能力的科目。然而,就舞蹈教育的现状而言,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是一种连续的教学模式,主要运用传统的教学经验、手段和原则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学前教育专业中的舞蹈教学缺乏对过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总结,发展很慢。因此,学前教育应抓住机遇,从“连续学习观”切换到“创新学习”的高等教育所需的概念,确定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培养目标,注重实用性。本文笔者将根据自己的舞蹈教学实践,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

一、建立“两个重点”舞蹈专业训练的教学模块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不应仅仅局限在教授学生几个简单的舞蹈或者传授几个基本的技巧,而应把重点放在锻炼学生编创舞蹈游戏、节目、活动等的能力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舞蹈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情况下,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充实的课堂上掌握多种形式和风格的幼儿舞蹈,学会不同典型材料的获得方法,以及提升自身的指导设计和创造能力。根据这一设想,我们可以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学习的“两个重点”。在任何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基础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素质训练可以达到舒展学生身体的效果,使后续舞蹈教学更加轻松,也是学生舞姿更加自然流畅。在基础训练中应坚持先简单后难、由浅入深的训练原则,减少技能训练的控制能力和跳跃,旋转、翻转的传统训练。借用现代舞蹈作为头、颈、腰、臂、腿等部位的训练手段,以手腕和手掌为切入点,并结合短动作顺序组合练习,从单一身体部位的运动到身体全面的锻炼,通过这一系列措施使学生提高身体协调性,拉伸身体韧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要承担教育和培养幼儿的责任,因此具备相当的幼儿舞蹈的知识和能力是必要的。与舞蹈院校的专业训练相比,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在舞蹈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幼儿舞蹈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课前活动来锻炼学生交替学习幼儿舞蹈和民族民间舞蹈。在平时的课程中注重对学生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幼儿舞蹈知识和幼儿舞蹈教学能力对于幼儿工作者来说就如同老师手中的课本和粉笔,只具备知识而不会教学的幼儿工作者就是失去了粉笔的老师,空有满腹才华却不会分享,将严重影响到对幼儿的教育。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模块的重要内容,其中设计,组织和指导幼儿园舞蹈等活动的能力培养是重中之重。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以不同年龄段为前提编创小舞蹈,指导学生按照儿童舞蹈教育活动的特定规则制定舞蹈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舞蹈理论知识,同时通过舞蹈活动的组织积累经验,总结方法。在舞蹈教学中,应将幼儿舞蹈活动的基本要求,以及组织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贯穿于课堂始终,是学生熟记于心,用正确理论去指导实践,从而从“技能发展”到“智力发展”,真正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转变。

二、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并非专业的舞蹈特长生,舞蹈于他们而言更多的是将来工作中对幼儿的培养和教育的手段。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通过巧妙运用教学手段规避学生舞蹈技巧差,舞蹈知识不全面的不足,利用学前教育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多组织富有创造性的舞蹈教学活动。任何的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最基本的理论知识,舞蹈课虽是一门动态性很强,看似脱离了书本的课程,但其作为一种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精华,还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原理的。舞蹈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和实践结合得十分直观。对于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舞蹈课是第一次接触。传统舞蹈教学主要集中在模拟教学,任何在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能力在学习、理解和成像方面是好的,但他们的模拟能力就稍稍孙色了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动作的内涵,并耐心讲解动作过程中应注意的要素,通过规范的动作示范使学生掌握舞蹈动作的每个细节,最后留出使学生自己实践体验动作要点的时间,使其充分掌握。准确的教学和适当的教学内容。舞蹈是人体艺术,是帮助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通过对学生舞蹈能力的培养,相信他们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浅显的几个肢体动作或是冷冰冰的舞蹈理论,更多的是他们学会了如何运用自己的身体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同时也是我们作为舞蹈老师所想要达到的效果。在舞蹈中没有多与少,没有快与慢,没有好和坏,因此,那些在舞蹈教学中盲目追求成果的教学做法是不可取的。坚持稳中求进,才会使学生收获最大,舞蹈教学才会充实成功。

三、幼儿教育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知识和技能在将来的工作中都将被运用到幼儿舞蹈教育上去。因此,单一的舞蹈能力培养并不能满足将来工作的需要,幼儿工作者还需具备更加全面的能力。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舞蹈技巧,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在学习、思维和思维能力,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创造性的训练,如幼儿的节奏创作。当前社会最需要的时创新型人才,幼儿教育工作者作为培养下一代幼苗的主力军,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刘芸.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几个问题[J].艺术研究,2011,04:144-145.

第4篇

一、“双基础”教学模块

不同于其他高校的舞蹈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和设计能力。所以在对学生基本素质和舞蹈理论文化课程结构和内容设置方面进行全面考虑的前提下,应重点放在开设幼儿舞蹈活动和设计课程,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各类舞蹈的典型材料,从中获取设计和指导舞蹈教学与编排的创新能力。在此设想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双基础”教学模块。

(一)舞蹈基础理论

舞蹈基础理论学习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没有接受过舞蹈教育,他们在舞蹈知识方面几乎是空白。导致他们在接受舞蹈教育上有很大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在教学初级阶段专门的学习舞蹈教学的理论知识,了解舞蹈的基本技术条件与基本方法,掌握舞蹈创作的基础理论知识。

(二)舞蹈基础训练

舞蹈基础训练是培养舞蹈能力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基础舞蹈训练对学生的肌肉能力、舞蹈技能和运动模式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专业的学生身体灵活性、兼容性和可塑性对比儿童时期弱,舞蹈课程安排比专业舞蹈院校少。因此,对学生的训练应降低难度的要求,应坚持从浅到深的训练原则,尝试借用现代舞的训练手段作为切入点,并结合正确的姿势提供顺序组合运动,提高他们的身体柔韧性和运动协调性。

(三)学习儿童舞蹈知识与技能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都将从事幼儿园教育的职业,因此他们的幼儿园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显得尤为突出。在舞蹈教学中,我们特别重视对幼儿舞蹈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具体做法如下:在学习民族民间舞时,鼓励学生大胆创建组合与舞蹈,通过课后作业组织学生设计儿童舞蹈活动计划并实施方案。这样就通过整个舞蹈教学过程,丰富了学生的舞蹈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掌握儿童舞蹈知识的能力,为未来的舞蹈教学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四)少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少儿舞蹈教学应特别重视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舞蹈教学模块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设计、组织和指导幼儿园舞蹈活动等内容,我们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从发展的特点出发,在不同年龄阶段参加少儿舞蹈活动,编制小舞蹈项目,引导学生从特定的教育规范中开展舞蹈动作,结合理论和实践,提高学生组织舞蹈活动的能力。

二、教学手段多样性

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知识和舞蹈技能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发展丰富舞蹈教学活动。

(一)教学手段的理念指导

初学舞者的年龄特征决定传统舞蹈教学以运动的学习为主,最佳的舞蹈年龄(11~12)阶段模仿能力强,理解能力弱。然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和理解能力很好,但创新能力却很弱。所以通过教学手段的理论指导,教学的重点是增强学生实践以及运用的能力。所以,教学中更多的通过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通过正确的动作示范,理解舞蹈动作的标准要求,引导学生欣赏和体验运动的要领。

(二)准确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对策

舞蹈是人体的艺术,它以人体运动塑造艺术形象。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身体表达能力,是舞蹈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舞蹈技能的形成是身体能力的积累到改善的过程。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不仅要追求速度和数量,更要追求准确和完美,坚持稳中求进促进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身体的表现力。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作者坚持“语言的简明解释和运动的精确示范”。

(三)“教”与“教”与“教”与“学”的互补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能力。针对训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采取进一步的讲解和示范,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帮助他们更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进一步完成运动。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堂结束时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和运动技能进行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总结教学知识的能力,最终达到教学互补。

三、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5篇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担负着为幼儿园培养和输送合格幼儿教师的重任。为了培养出健康、活泼、开朗的幼儿,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除必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外,还更应熟练地掌握唱、跳、演、画等实践操作的技能。尤其是为了适应幼儿爱活动的天性,要求幼儿教师应具有较为扎实的舞蹈功力,才能带动幼儿园孩子们开展经常化、个性化的舞蹈和游戏等活动。作为长期从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教师,笔者就如何开展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

1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技能要求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舞蹈课是极其重要的一门必修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专业技能。笔者认为,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舞蹈技能方面应该具备“四个具有”。

1.1具有比较丰富舞蹈知识

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加强舞蹈基础理论学习和理解,要对舞蹈基本知识进行比较深入地学习,掌握其基本规律和训练方法。要懂得舞蹈的动作性、节奏性、抒情性等艺术特征。

1.2具有扎实基础舞蹈技能

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想用美的形象感染幼儿、教育幼儿,给幼儿以赏心悦目的艺术享受,除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外,更应不断提高自身舞蹈技能,规范自己的舞蹈动作和舞蹈语汇。只有具有扎实基础舞蹈技能,才能在今后教学中得心应手地开展舞蹈教学。

1.3具有一定审美感知能力

舞蹈是用肢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抒感的一种视觉表演艺术。幼儿园教师是幼儿第一任老师,其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事关重大的影响。因此,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通过舞蹈课训练,不断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感知能力,不断提升自身气质和亲和力,以自身良好形象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让幼儿愿意亲近和愿意接受教育,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中得到教化,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1.4具有较强幼儿舞蹈表演、创编能力

幼儿的学习和感悟能力不像成人那样强,需要幼儿教师一点一滴的言传身教和反复示范教学。因此,作为今后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具有较强的幼儿舞蹈表演、创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胜任今后幼儿园教师工作,才能有效地开展幼儿舞蹈教学。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受以下三方面因素影响。

2.1学生生源、身体素质及思想认识的影响

(1)学生生源影响。中职学校为了生源,对选择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没有进行必要的面试考核,往往来者不拒。因此,绝大多数生源舞蹈基础差,素质参差不齐,这给教授舞蹈课的教师带来了极大压力。(2)身体素质影响。学生进校时都已十六、七岁,其骨骼生长发育已经定型,在软开度、柔韧性等方面的可塑性也大大降低,开展舞蹈课教学,这对学生是极大的考验。(3)思想认识影响。部分学生对舞蹈课产生畏惧和厌学心理,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困惑。

2.2教材针对性不够强、教学课时偏少的影响

(1)教材针对性不够强。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材“大而全”且难度较大,有些内容脱离了中职学生的实际,针对性不够强。(2)教学课时偏少。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文化课统考科目较多,因此,中职学校往往对舞蹈课时安排偏少,舞蹈教学只能浅尝辄止,影响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2.3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脱离实际的影响

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现在中职学校舞蹈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大学毕业后即到中职学校任教,由于缺乏幼儿园行业工作体验,对如何开展好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经验不足,从而导致教学实践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3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进途经

3.1明确舞蹈教学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在遵照教学大纲总体要求前提下,应进一步明确舞蹈教学目标,突出其“两性”特征。

(1)突出舞蹈教学的重要性。教育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舞蹈技能是今后成为一名合格幼儿园教师的重要技能。积极引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鼓励学生按照教师正确的教学方法学习,教育学生学好舞蹈,有助于树立良好外在形象,有助于提升自身女性气质。从思想上,不断地化学生对舞蹈课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爱。

(2)突出舞蹈教学的需求性。充分考虑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必须适应学生今后在幼儿园教学需求这一重要特性,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幼儿园舞蹈教学的基本技能,真正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而学的道理。

3.2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按照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标,舞蹈教学应着重从基训形体训练学习、民族民间舞蹈学习、幼儿舞蹈学习、幼儿舞蹈创编四大板块来展开。

(1)基训形体训练学习。P通过基训形体训练学习,发展学生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训练关节的柔软性,控制身体活动的能力、灵活性和稳定性以及跳、转、翻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舞蹈动作变化规律,培养学生节奏感和动作协调性。结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特点,主要以应地面训练为主,着重训练学生站姿、坐姿、躺姿、仰姿、俯姿和跪姿等形体动作。Q避开学生生理条件的局限,对跳、转、翻等方面的难度要求适当降低。如开展民族民间舞蹈、中国古典舞蹈的手位、身韵、脚位组合训练,以及幼儿基本舞步、韵律操组合训练。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和强化,从而使基训形体训练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民族民间舞蹈学习。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之前,P是让学生对该民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及该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有个大概的了解,Q进行单一的基本体态、动律、手位、脚位的训练。其次是将该民族民间舞蹈最具代表性的、简单易掌握的动作元素提取出来,编成复合性舞蹈组合进行训练。R选取一些简单的、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片断进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民族民间舞蹈的舞蹈语汇。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课时少、任务重的特点,教学时必须抓住重点,不断锻炼学生的舞蹈表现力,不断丰富学生的舞蹈语言。S将舞蹈赏析贯穿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舞蹈鉴赏力和审美力。

(3)幼儿舞蹈学习。作为幼儿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因为这是今后工作应用中最基础、最广泛的。在学生各项基本功、身段训练组合、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学习基础上,结合幼儿园行业工作特性,从幼儿心理、幼儿舞蹈特点、幼儿舞蹈编排要点上,悉心给学生进行认真传授。通过幼儿舞蹈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天真活泼的性格,有助于提升学生作为幼儿园教师的气质,这也为学生今后尽快适应幼儿园教师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4)幼儿舞蹈创编。在教会学生大量幼儿舞蹈的同时,应逐步培训学生开展对幼儿舞蹈的创编。在教学中,可以先将一段幼儿音乐或歌曲放给学生听,让其先理解音乐或歌曲所要表达的内涵。然后,根据每段音乐或每段歌词所表现的意义,引导学生以恰当的舞姿进行展现。在幼儿舞蹈创编中,引导学生以单人或多人等方式开展,提示学生用正确的舞蹈动作表现内容。通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会得到极大提高,这为学生今后得心应手地适应幼儿园教师职业生涯大有裨益。

3.3开展多种形式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舞蹈兴趣、提升舞蹈课教学效果,应从“三个注重”入手。

(1)注重背景知识介绍,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授民族民间舞蹈时,教师可将民族知识和到民族地区旅游观感相结合,先给学生大概介绍下民族地理环境、风土人情、趣味轶事等,这既让学生了解了民族知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同时也让学生掌握所学民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点,让舞蹈课内容更加充实,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现代手段运用,不断提升学生音乐美感。在教授舞蹈时,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开展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对音乐舞蹈直观感受,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教授藏族、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时,考虑到学生对、新疆的情况了解不多,可以先让学生欣赏这两个民族的舞蹈录像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其民族民间舞蹈的音乐特色和舞蹈特点,然后再着重教授其舞蹈最基本的表现方法等。通过形象的多媒体开展舞蹈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注重教师示范教学,不断展现舞蹈表现魅力。教师准确、优美、具有感染力的示范表演是舞蹈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中职学生在学习舞蹈时,往往对基本舞蹈动作还是能够比较快地学会,但对舞蹈动作所应表现出的韵味,往往就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这时,教师的示范教学就相当关键了。在示范教学中,着重通过舞蹈动作的准确性、优美性、面部表情恰当性等方面进行重点示范,让学生体会到舞蹈所展现的内涵,帮助学生克服为跳舞而跳舞的倾向。通过示范教学引导,使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比较快地学会舞蹈的表现力,这不仅激发了学生对舞蹈的学习欲望,还可以使师生之间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

3.4强化学生表演实践

加强学生表演践,是检验舞蹈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为此,应着力“三个强化”。

(1)强化课余训练,弥补课时不足。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课程较多,舞蹈课时也受到限制,若学生仅仅利用舞蹈课时间进行舞蹈训练,显然是不够的。针对舞蹈要多练习、多巩固的特点,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午休和晚自习等业余时间进行自己训练和复习所学舞蹈课程。这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弥补了舞蹈课时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舞蹈的实际操作能力。在课余训练中,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锻炼了学生,增进了感情,也培养了学生团体协作精神。

(2)强化模拟教学,实现学以致用。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具备幼儿教师的基础知识外,更应具备幼儿舞蹈创编的能力,才能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较高的幼儿教师。P在课堂上模拟幼儿园场景教学中,强化学生幼儿舞蹈创编,实现学以致用。要求学生从幼儿日常生活中广泛收集和提取动作元素,选取合适的音乐和内容进行即兴创编。在创编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出集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为一体的幼儿舞蹈。Q组织学生到辖区示范幼儿园参观学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当时教学环境,即兴编排一些短小舞蹈节目,即兴模拟上课表演。通过这些“实战型”的锻炼,从而缩短“学”与“教”的距离,加快学生从“学生”向“教师”转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强化参赛意识,提升表演水平。学生学习舞蹈的效果如何,最终要通过学生的舞蹈表演水平来体现。为此,应强化学生参赛意识,提升学生表演水平。P在每年学校组织的“元旦文艺晚会”、 “五四校园之春文艺汇演会”、“学校运动会开幕式”、“专业技能比赛”等文艺表演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参赛,编排舞蹈参加各种演出活动。Q积极选拔学生参加“重庆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进一步增强学生综合能力。近些年来,通过悉心培养,学生多人次在“重庆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学前教育专业中分获一、二等奖的殊荣,许多学生毕业后成为了示范幼儿园的骨干教师。通过强化学生参赛意识,开拓了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知、体验、表现能力,提升了学生舞蹈表演水平,展现了舞蹈课教学效果。

3.5加强教师行业体验

现在许多从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是从大学毕业后就到中职学校任教,对幼儿园行业情况不熟悉,这在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尤其是在舞蹈教学中,难免会出现教学与实际脱节现象。为此,对从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应安排到示范幼儿园进行短期行业工作体验,让专业课教师对幼儿园工作情况有比较深入了解,懂得如何开展幼儿教学实践。只有这样,在今后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才能让教师真正了解幼儿园行业需求,懂得舞蹈教学的重点把握;才能突出舞蹈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才能不断提升学生舞蹈专业技能,培养出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综上所述,开展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既要让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舞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结合中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更要注重市场需求特性。只有把握好几个方面的结合,才能培养出幼儿园青睐的合格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第6篇

舞蹈课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及必修课之一,其主要目的就是为培养具备舞蹈教学能力的幼儿园教师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与专业艺术院校不同,学前教育的舞蹈教学是让学生掌握舞蹈基本的技能技巧以及不同种类舞蹈的组合,为其今后从事教育教学打下基础。目前职高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的现状是学习时间短,课时少,内容多,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接受能力较差,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舞蹈类的知识。因此在舞蹈的课程安排和训练内容、方式上都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实施教学。

根据笔者的了解,职校学生大多数入学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舞蹈训练,对舞蹈的认识是很匮乏的,而学生的年龄都在15-17岁之间,学生的柔韧性、灵活度和速度等舞蹈素质都还有训练提高的空间,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在重视基础之上开展因材施教,不放弃素质稍差的学生,不断的提高舞蹈基础较好的学生,充分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

笔者认为幼师专业的学生学习舞蹈可以多样化一些,但无论如何都应从芭蕾舞形体训练开始,这是训练形体最好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在学生掌握了形体训练的方法以后可以开始尝试学生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民族民间舞的独特民族韵味,最后学习幼儿舞蹈及创编。只有广泛接触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并对各种舞蹈都有所了解,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有丰富的创编素材。下面笔者将从形体训练、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以及幼儿舞蹈四个方面阐述如何进行教学。

1 基本形体训练

基训是舞蹈的必修课,是学习舞蹈的基础。首先,教材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基础。设计的动作应适合所有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动作做的好坏程度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基本训练内容应把杆和地面训练相结合。地面基本上以开垮、坐压前、旁、后腿,躺身抬(踢)前、侧、后腿,跪下中腰为主。把杆训练学习芭蕾舞手型手位、脚位、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训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活动起来。在掌握了以上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学习简单的身韵组合,着重进行腰的训练,以上训练方法均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包括力量、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教师可以在训练过程中可以根据动作选择适合的音乐,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不会觉得过于枯燥无味。

2 民族民间舞风格的动律的学习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中,在每教授一个新的民族舞蹈时先让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了解该舞蹈的宗教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习俗等,增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在舞蹈基本动作和技巧的基础训练中,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反复训练,掌握分解动作及要领,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不同民族舞蹈的具有代表性特点的基本动作,至少要让学生能通过舞蹈动作分清是哪个民族的舞蹈。例如维吾尔族舞,可以抓住它的切分节奏特点以及移颈舞蹈动作;傣族舞蹈特有的三道弯展示了女性柔美的身姿;藏族舞蹈的有节奏的屈伸,教师用示范的方法将不同的屈伸演示出来让学生进行对比,了解腿部屈伸的区别和内在的感觉。屈伸是膝盖一弯一屈的过程,但屈伸又有所区别,如藏族踢踏舞膝盖的感觉是颤动的,弦子舞的屈伸则要求脚有踩在棉花上柔软之感等。这样用形象的说明和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更快地掌握各种屈伸动作。

3 学习各类幼儿舞蹈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逐步地具备创编能力

多欣赏幼儿舞蹈,学习幼儿舞蹈动作,掌握幼儿舞蹈的特点,再逐步培养对儿童舞蹈的编排能力,激发创造力。学习幼儿舞首先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幼儿舞步,在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幼儿舞蹈组合以后,可以让学生自己扒带子。先根据学生的水平进行分组,然后给每个组不同的一段视频,让学生自己看着视频学习舞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校训练之后,可以考虑让学生自己创编,对儿童舞蹈的编排能力也是教学能力之一。我会给他们一段音乐,分组创编,最后展示成果。

创编成果是学生能力和舞蹈语汇的掌握、理论水平的提高、理论指导实践操作过程的最后完成的展示,需要一定的创造力。创造力对职教学生来说,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和立足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系到幼师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职教幼师教育必须在一般的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重心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适应幼儿园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综上所述,舞蹈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课程,中职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也必将面临更多的难题。笔者将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幼儿园输送合格的幼儿教师。

第7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少儿艺术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与家庭的重视,各种舞蹈培训基地相继而起,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普及我国舞蹈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就现阶段幼儿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从幼儿阶段抓起,要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和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健康的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求知的欲望。”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作为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舞蹈教育也日益被人们所关注,人们也开始重视幼儿艺术方面的早期培养。 

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幼儿舞蹈教育开展的如火如荼,家长们不遗余力的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切可能性条件。于是,各种舞蹈培训基地相继而起,对普及我国舞蹈艺术教育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一些初步建立舞蹈培训班的教师因缺乏经验以及教材、管理上等一系列的不规范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学前舞蹈艺术教育整个大环境的市场秩序。 

据调查发现,各地区文化馆,青少年宫以及各类舞蹈艺术培训中心,其任课教师多数为各大艺术院校在读或已毕业的舞蹈专业学生,针对幼儿教育的幼师专业的教师则较少。这是由于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够完善,普及性的舞蹈工作者很缺乏,一所中小学或者幼儿园几乎都不配备专门的舞蹈教师,导致大部分舞蹈专业毕业生人满为患,上岗率低,跻身于各类舞蹈培训机构任教。一些培训机构抱着长期发展的目标,设立了大、中、小舞蹈班,于是,“一师多教”的优势显露无疑,但是它也同样存在不可避免的问题,面对幼教,有的是完全没有经验,有的是在摸爬滚打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完全按照个人的经验走。有的一味将幼儿舞蹈教育向专业化方向培养,而完全不考虑孩子现阶段成长与发育的需要,按成人设计的模式进行教学,影响孩子正常的身心发育,不利于延长孩子的艺术生命力。鉴于此,笔者简要提出以下论点。 

一、教学定位要明确 

社会上的舞蹈培训机构星罗棋布,这是艺术教育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 

《纲要》指出:“幼儿舞蹈教育在于通过教学与活动,提高幼儿的艺术素养,进一步促进他们身心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它渗透在普通教育之中,教育覆盖面很宽。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幼儿来讲,舞蹈兴趣班参与性强,积极性高,有利于提高全民舞蹈文化水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与鉴赏能力。作为机构创建者,应站在普及舞蹈艺术教育的角度,制定长期有计划的阶段性教学目标,以幼儿主体为本,观察幼儿生理与心理基本特征,了解其家庭背景情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施行教学内容。本着“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明确幼儿的培养目标及方向。 

1.充分发挥舞蹈教育中美育教育的独特功能: 

(1)培养幼儿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以及表达美的兴致和能力,塑造幼儿个性魅力。 

(2)帮助矫正幼儿不良生活习惯和形体姿态,通过科学训练塑造良好的身体形态,焕发健康向上的清新气质。 

(3)挖掘幼儿潜在智能,锻炼幼儿反应敏捷、肢体协调的非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跳跃、想象力丰富的高尚情操。 

(4)由于独生子女的普遍存在,很容易养成骄纵和自我的个性,因此在集体舞蹈训练中增强幼儿的集体观念、合作精神,加强团结协作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2.走出普及幼儿舞蹈教育的几大误区: 

(1)只有具备先天舞蹈素质条件的幼儿才能学习舞蹈,不具备的不接收或者接收但不一视同仁。 

(2)追求经济效益,功力教育观严重。迎合家长口味,注重比赛层次、奖状数量,为以后的艺术道路做足名誉上的铺垫。 

(3)追求专业化技能技巧训练,重技轻育。忽视孩子的年龄与心态以及舞蹈所具有的内涵与情趣,以做出叹为观止的高难度技巧作为市场竞争的必备条件。 

(4)幼儿教育中的青年化倾向,以职业舞蹈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一统全民舞蹈教育领域,缺乏对幼儿舞蹈教育特性的研究。 

二、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教学素质 

《舞蹈教育学》一书中提到,我国教育学家们根据生理学、心理学的原则,对我国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划分了若干时期,其中学前期为3——6、7岁,也就是幼儿教育阶段。幼师作为舞蹈教学活动的主导,如何把握幼儿心理和生理特征,调动幼儿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是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关键所在。 

1.注重声情引导,非语言性传播方式 

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肢体语言艺术,是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对于初学舞蹈的幼儿来说,无论是基础训练还是舞蹈组合,教师每一个示范动作要做到清晰到位,用身体和节奏来表现和抒发思想感情。因此,舞蹈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好的演员,在教学中要用准确生动的形象,富于表现力的肢体语言去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唤起幼儿的兴趣。特别是在舞蹈组合和表演剧目的排练中,教师要不乏对一个或一组动作进行重复带领练习,这是因为我们面对的主体是幼儿,他们尚在生长发育中,机体、心智各方面都比较脆弱,对外部世界处于懵懂阶段。经验告诉我们,记忆力与协调性是在不断地实践中潜移默化而成。初学时,幼儿只知一味的模仿,假以时日,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中国现代舞蹈奠基人炅晓邦认为:“在舞蹈教育中,必须打破教学中的呆板单一的技术学习习惯,加进情感的美的启发教育。”教师要从多方面引导,循循善诱。做到声情并茂、感情充沛、节奏鲜明,从新生第一天踏进舞蹈房,就要让幼儿意识到这是艺术的殿堂。比如示范舞蹈《大雁》时,可以把脚下比喻成茫茫的草原和一望无际的大海,想象自己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眺望,跟雁群随意的排列队形的情景。这时,在幼儿的脑海中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根据老师的提示投入感情的进行表演。 

2.坚持循序渐进,遵循人体运动规律 

循序渐进原则主要是指在安排训练内容、难度、时间及负荷等方面要根据人体发展规律和超量负荷原理,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提高。使人体在不断适应的同时,身体素质和能力逐步得到增强。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的抱怨声,孩子学了这么长时间怎么横叉还下不去,还不能翻筋斗,进而对教师提出质疑。面对这种情况,有的教师为了应付家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施行专业性强化训练,结果可能对孩子带来身心上的伤害,缩短孩子的艺术生命力,造成无法弥补的过失。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每个幼儿都存在个体差异性,由于形体结构不同,孩子的训练效果和程度也就不同。教材应由简单到复杂,负荷由小到大,依次进行,逐步提高。进度过慢会限制孩子的潜能和技术的提高速度;进度过快,则使孩子难以承受,造成过度疲劳或损伤。在舞蹈训练时,对多数身体素质较强且悟性较高的孩子们应该在舞蹈技能中做进一步要求,而对少数性格害羞、娇气的孩子应该采用多鼓劲的方法,以此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一些学生家长由于对舞蹈艺术知识的匮乏和抱有功利性的不正确心态,追求外在技巧等显性成绩,常常会使没有主心骨的教师不知所措,听之任之。笔者建议教师在虚心接受家长正确意见与建议的同时,及时纠正和耐心疏导错误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摸透每个孩子的差异性,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切不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 

三、教学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基训时间不宜过久 

从生理特征来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体内各组织、器官、心脑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可塑性。一般情况下,由于骺软骨尚未完全骨化,进行合理的科学训练,能明显提高关节活动幅度。因此,从小训练舞蹈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训练时间不宜过久,从幼儿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来看,幼儿多数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具有不稳定性因素,缺乏持久性耐力,还有一部分学生生性怯懦,言听计从。基训时间过长会减弱学生的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甚至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烦躁情绪。因此为了保证授课质量和维持幼儿的兴致,训练软开时间最好控制在30——40分钟。 

2.杜绝意外情况的发生 

好动倾向较为严重的幼儿,起初对舞蹈房内的设施(镜子、把杆等)会感到新鲜和好奇,这种感觉使幼儿充满亢奋,课后休息时间喜欢爬上爬下,在没有教师监督或者稍不留神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意外跌打损伤,存在人身安全隐患。笔者曾在一幼教培训中心亲历过一案例:某幼儿在舞蹈课课下休息时间,擅自爬上把杆,跳跃至地面,尝到腾空而跳的刺激后,再次爬上把杆,因没有抓稳扶好,直接衰落至地面,造成右锁骨骨折。笔者建议,在课下休息时间,教师可以播放动画片或儿童舞蹈吸引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针对好动性强的幼儿做出及时的安全防备措施。实验证明,此方法安全有效,既降低了幼儿的安全隐患,稳固了幼儿情绪,又起到了课后休息的良好作用。另外,把杆不宜过高,由于少儿的骨骼硬度小,韧性大,容易弯曲变形,发生拉伤错位,教学中要谨慎行事,不可大意。鉴于此,对少年儿童进行舞蹈教育时必须根据该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征,以促进少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围绕少儿的主体性原则进行因材施教。 

幼儿舞蹈教育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事业,作为舞蹈教育普及工作者,应深感自己的历史使命的光荣与艰巨,不断加强学习,参加教师培训,时刻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铭记今天的孩童是祖国明天的希望,只有符合幼儿自身特点、以幼儿为主体、注重培养幼儿创造性的幼儿舞蹈教育才能被孩子们所接受,才是成功的艺术教育。我们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努力,立志为发展幼儿舞蹈艺术,为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襄阳市 体育舞蹈 小学 开展 可行性

1体育舞蹈在襄阳市小学的开展现状分析

襄阳市小学体育课大多数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的形式,随着小学体育新课标进一步深入,我国小学体育课从传统模式向着多元化,多方位和兴趣型转化。但从襄阳市小学体育课程的整体来看,小学体育课程日趋完善,逐渐向多元化,趣味型转变。老师教和学生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1.1影响体育舞蹈在襄阳市小学开展的因素分析

1.1.1教师资源匮乏与专业技术水平低

在小学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受制于师资力量薄弱。学校中现有的体育舞蹈教师大部分是由其他专业转行而来的,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专业技术水平较低,继续学习的途径较少,体育教师之间也缺少必要的联系与交流。

1.1.2教学内容安排不够规范

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够规范是影响体育舞蹈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体育舞蹈的难度相对较大,小学体育舞蹈教学应以兴趣为主,适当加以简单套路教学,并注重体育舞蹈授课内容的难易度,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

1.2襄阳市小学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2.1体育舞蹈的作用分析

当前社会已经步入了自动化、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繁重的劳动量将减少,休闲时间增多,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必然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高级精神享受和追求。中学生有繁重的学业任务,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很有必要的。

1.2.2体育舞蹈教学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功能分析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强烈渴望,体育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的呼声日益迫切。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提出,标志着我国体育要从知识传授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转变。随着“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净化,新的健康观念使体育的教学功能发生着变化。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襄阳市小学中学习过体育舞蹈的体育教师比较少,从体育舞蹈专业出身的更少,而且教授体育舞蹈的教师全部为女教师。许多体育舞蹈教师并没有参加过专业训练或系统学习,而是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进入体育舞蹈教学。

2.2建议

(1)要推动这体育舞蹈在学校的健康发展,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体育舞蹈的研究,规范体育舞蹈教材和课程标准,逐步完善我国中学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

(2)加大体育舞蹈的宣传力度,促进体育舞蹈运动均衡发展,增强人们体育舞蹈观念和意识,加大高校人才培养力度,使体育舞蹈专业学生更加规范化,教学能力更加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李小芬.北京、武汉、长沙地区少儿体育舞蹈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2).

[2] 王光.广西城市少儿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04).

[3] 韩飞.广州市少儿体育舞蹈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2(06).

[4] 刘晶.河南省鹤壁市青少年体育舞蹈发展现状与展望[D].北京体育大学,2012(05).

[5] 黄迓达.我国少儿体育舞蹈存在的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2008(12).

[6] 刘振兴.体育舞蹈在小学开展的可行性探讨[J].青年文学家・教育论丛,2009(07).

[7] 郭琪.西安市少儿体育舞蹈培训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05).

[8] 左鑫睿.在长春市各级中学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可行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10).

第9篇

关键词:武汉市 少儿拉丁 开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J72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2(c)-0000-00

拉丁舞属于舶来品,是西方宫廷舞与南美洲的民间舞蹈融合演变而来的一种包含真善美为一体的艺术舞蹈。一般认为拉丁舞是起源于南美洲的古巴、巴西等一带,后逐渐被西方舞蹈家融合创新,英国皇家舞蹈协会首次将拉丁舞归类与体育舞蹈。拉丁舞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与西方和美洲,到如今风靡全球。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包含了伦巴的柔美,恰恰的力美,桑巴的淘气,牛仔的可爱,以及斗牛的霸气。拉丁舞是属于一种艺术与体育锻炼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门类,对少儿的形体发展、艺术熏陶、身体锻炼等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武汉市少儿拉丁舞开展现在进行调查,找出其中的缺陷,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促进武汉市少儿拉丁舞更好更快地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武汉市少儿拉丁舞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武汉市10所拉丁舞培训机构的200名少儿拉丁舞学员和10名教练员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武汉体育学院图书馆查阅大量有关少儿拉丁舞现状调查类文章,在知网上以“少儿拉丁舞”为关键词收索近5年的20多篇文章进行查阅,同时参阅大量有关心理学和儿童舞蹈发展相关书籍,为文章提够有力参考。

1.2.2 访谈法

访谈了学校的体育舞蹈专职教师和培训机构一些教练员。询问了儿童舞蹈发展和体育舞蹈在少儿舞蹈中开展的相关问题。为调查做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

1.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好相关问卷,对问卷做好相关信效度检验,在随机对武汉市几的区的10所培训机构进行问卷发放与回收。

2.1 武汉市少儿拉丁舞学员现状分析

2.1.1 学员年龄及性别

调查后发现,武汉市少儿拉丁舞的学员年龄主要集中在6-10岁这个范围,占了116位,所占比例超过了60%。6岁以下的较少,只有20人。10岁以上的也只有48人。从性别来看,学拉丁舞的女生人数明显多于男生,有146位,占了79%以上。而且男生主要集中在6-10岁,这与现在很多家长观念转变也有很大关系。6岁以下男生才3位,而6-8岁的就有13位,8-10岁的也有10位。表明在拉丁舞初学阶段,男孩的比例还是在逐渐增加。但是从整体来看,男生与学生之间的比例还是存在很大的失衡。

2.1.2 学员学习拉丁舞时间

在调查中发现,武汉市少儿拉丁舞学生学习拉丁舞大部分学员都在每周2-3小时。而4-5小时,只有23位,占了12.5%。5小时以上的只有18位,占了9.78%。除了要比赛和表演等情况培训班会加课情况外,基本上都是保持在每周2-3小时,也就是每周2节课,每件90min。武汉市少儿拉丁舞学员很多都是学习了很多门艺术,而且每周学校都有文化课学习,因此他们拉丁舞的培训时间一般都是集中在周末和寒暑假,其中暑假是最为集中的一段时间,也是学员们进步最快的一段时间。

2.1.3 学员参加考级和比赛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培训班的孩子几乎都会去考级和比赛,一般都是学了一年就会鼓励去参加比赛,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接受舞种的不断增多,学生们参加比赛的项目和组别也相继的变得更加的专业。一般都是从等级赛向淘汰赛转变。考级也是每个学生学习舞蹈必须要考的,考级的等级也是根据学员的年龄和舞蹈基础从童星、铜牌、银牌、金牌、金星逐渐的加强。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员每年都会参加相应的考级。

2.2 武汉市少儿拉丁舞教师现状分析

2.1.1 教师的年龄、性别、专兼职以及文化层次

学历代表着曾经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是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的标准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学历也是训练、科研能力的标志。调查中发现,武汉市少儿拉丁舞教师的文化层次还是较高的本科以上有8位,占到了80%。多数拉丁舞培训机构的教师是高校在校大学生,在调查中发现基本上都是武汉体育学院的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在外面兼职,还有的就是华中师范大学的部分学生在外兼职,而专科主要是武汉市体育舞蹈艺术学校的中等学校学生兼职。他们其专业知识不够完善,教学方法和经验不足,且多以实践教学为目的。从整体来看,培训学校还是缺乏接受过系统专业训练和具有较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因此,拉丁舞教师整体学历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在年龄方面,基本上都是在25岁以下,教师年龄呈年轻化,因为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大学的学生,有个别是研究生在外代课。所以年龄相对都是在20-25岁左右。这些学生在外代课,积累了相关教学经验,为以后毕业找工作打下了基础。性别上看,女的多,男的少,这和少儿学习拉丁舞的年龄结构差不多。也是男少女多。主要是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认为男生学舞蹈娘娘腔的原因,导致男拉丁舞教师较少,但近几年也这种观点慢慢的得到了改变。大学里的男生与女生比例也慢慢在平衡。从专兼职来看,基本上都是兼职的,因为大部分老师都是高校学生,周一到周五学校的文化课都要学习,到了周末就出去代课,赚点生活费和长点教学经验。个别的是毕业了自己开舞蹈工作室,专职搞舞蹈培训。

2.1.2 教师的专业知识来源

在对武汉市少儿拉丁舞培训班的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这些教师基本上都是在专业院校进行专业的体育舞蹈培训出来的教学的。个别的也通过了考级考牌和短期培训进行出来代课。但是绝大多数都是有过几年的专业基础而进行教学的。

2.3 场地设施现状

场地和器械是拉丁舞教学的物质基础,是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也是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因素之一。一般场地的好坏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教师的上课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拉丁舞的热情和兴趣。一个舞蹈培训班没有较好的场地设施很难到达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调查中发现,10所培训机构的场地设施只有4所场地设施较好,都有专业的舞蹈培训教室。大部分的培训机构只有镜子、音响,有的场地是居民楼套间,有的甚至是地板砖。这种场地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学习拉丁舞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6-18岁之间,男生的人数明显少于女生。学生每周学习拉丁舞时间基本上都是在2-3小时。

(2)教师的文化层次大部分在本科以上,教师年龄大部分都在20-25岁之间,教师的专业水平较高,但缺少教学经验。兼职教师较多。

(3)场地设施大部分都不太符合新型场地设施标准,少数的培训机构能够达到相应的培训场地设施要求。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2 建议

(1)少儿拉丁舞的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创编,针对男少女多的情况,可以对编排一些单人的套路,同时要让家长们改变男生学舞蹈娘娘腔的传统封建思想,让他们知道学习舞蹈不仅可以锻炼身心,更可以得到艺术的熏陶。

(2)教师不仅要注重实践教学达到的效果,更要注重学生学习拉丁舞内涵的精髓,应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研究一些少儿心理,少儿行为,以及少儿兴趣和少儿舞蹈编排等相关理论书籍,将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3)场地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培训班负责人应该加大对场地基础设置的经费投入,将舞蹈训练房,学员更衣室,学员休息室,家长接待区等纳入基础设置规划当中,更加符合新型舞蹈场地设施要求,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孙琳芳,李钦升.山东省少儿拉丁舞开展现状的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3):115-118.

第10篇

1 少儿舞蹈教学的意义

舞蹈作为一种人体语言,是通过人体动作过程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少儿舞蹈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同于其他学科,有其特殊的教育功能。开展舞蹈教学,不仅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身形,也能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力,陶冶其情操,开发其心智,激发其创造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对于成长时期的少年儿童,这种内兼备、众美相济的多重美育显然十分必要。

舞蹈可以使少年儿童感受和发扬积极、艰苦、乐观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共产主义思想。我国悠久的舞蹈传统和丰富多彩的中国民族民间舞,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群舞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加强其纪律观念。力量型舞蹈,可以培养学生勇敢、豪迈和进取的精神。抒情性舞蹈,可以陶冶学生性情与情操,使其获得美的享受,增强对美的感受力。舞蹈可以增强学生身体器官的灵活敏锐度,增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其智力。可以使学生养成优美的举止和正确的体态习惯,形成辨别美与丑的能力。舞蹈的节奏性,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感受事物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办事能力。

2 少儿舞蹈教学策略

2.1教学定位要明确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于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少儿来讲,学校开设舞蹈课程,有利于塑造他们的良好身形,使其获得美的享受,并提供审美与鉴赏能力。作为舞蹈教师,我们应正确地看待少儿舞蹈教学,走出舞蹈专业化的牢笼,结合少儿的生理与心理基本特征,因材施教,寓教于乐,进而明确少儿舞蹈的培养目标及方向。

2.2激发少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只要少儿对舞蹈有了兴趣,就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少儿集中注意,在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积极的影响,让他们快乐舞蹈。少儿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又比较喜新厌旧,如果让孩子按专业演员那样去学习训练,他们就会觉得乏味,失去学习的兴趣,训练效果也不会好。所以,进行少儿舞蹈教学,在基础训练阶段,我们教师必须加强趣味性,寓知识于趣味性的游戏活动中,并选择生动趣味性强的舞蹈来吸引孩子们,以激发少儿的舞蹈兴趣,让少儿充分感受所学形体动作的语汇情景,诱发其产生相应的情感,使其在充满趣味的自娱性和游戏性活动中,在欢愉的课堂氛围中轻松掌握舞蹈知识和技能。

3 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针对不同年龄程度在教学的方法上面有不同的区分,因为舞蹈是一门动的视觉艺术,有着严格的训练要求。

3.1示范教学法

任何动作及技术技巧的方法,教师都必须注重自身的示范,或者安排柔韧性较好的学生逐一将动作摆到位来做示范。教师认真细致地将示范过程讲解清楚。此外,低级别、年龄小的班级,教师更要不断加强示范,带着学生一起做。这样,既好玩又可以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将动作记得更好,同时教师的情绪也感染了学生,让学生在充满美感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浓厚的舞蹈兴趣,陶醉在舞蹈世界里。

3.2启发性教学法

启发性教学主要强调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求知欲。强调学生的正确学习目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和探索精神。教师对具体的动作要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启发学生对动作本身的理解和感悟,调动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通过联想,更快地掌握所学的动作;且对动作表演的感染力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到了高一些的级别,学生的年龄也大一些,启发的方式、方法也就不同了。无论是示范性教学还是启发性教学,从一开始学习就必须用专业术语进行教学,这样,在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也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记忆和学习习惯。

3.3重视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动作技能充分地展现出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在少儿舞蹈教学中,我们教师除了要关注课堂知识的讲授外,也要重视课内外实践,为少儿提供和创造大量的表演机会,排练一些优秀的少儿舞蹈作品,让孩子们参加比赛、演出,如庆“六一”、新年联欢会等,这对其是一个很好的锻炼。通过作品表演不仅能够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增加其学习的主动性,还能使少儿在心理上有一种成就感,提升其舞蹈表现力。

第11篇

(1)幼儿的心理特点。首先是注意力不稳定,易转移。早操时,幼儿听着教师的口令做早操,动作很整齐,忽然操场上飞过一群大雁,幼儿情不自禁地总扭头看它们,动作跟不上节拍了,队形也乱了。这个事例反映了5~6岁左右的幼儿有着显著的年龄特点,只有了解这些幼儿的心理特点才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喜爱玩耍但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不稳定,易转移。他们虽然已开始能比较自觉地去注意某些事物,但还很不稳定,不能较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保持在某一事物上,稍受干扰注意力就会分散,注意力一般为10~15分钟左右。其次是意志力较弱,恒心不稳定。意志,是一个人决定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心理状态;意志力,则表现为一个人实现自己生活、学习直至人生目标的重要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心智力量。幼儿情绪上不高兴,影响幼儿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意志力不坚强容易出现娇气、脆弱、胆怯、缺乏自信,做事经常半途而废的现象,以致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容易产生放弃的行为。最后是幼儿思维方式。幼儿思维有直观行为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三种,直观行为思维是在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依赖事物或表象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

(2)幼儿生理特点。首先是幼儿骨骼弹性大、硬度小、软开度好,可塑性强。5~6岁幼儿关节的臼窝较浅,骨骼硬度较小,肌肉的弹性较好,年龄越小,其软开性就越好,可塑性强,幼儿骨骼成分中,胶原纤维含量大于三分之一,磷酸钙和碳酸钙的含量则小于三分之二,所以和成人相比,幼儿的骨骼更加柔软、有弹性,不易受折,但容易变形。因此,必须避免专项的、高难度的柔韧性练习,也不要过分地强调幼儿柔韧性的培养。其次是幼儿肌肉纤维小,体能和耐力较差,节奏感较弱。幼儿的肌肉组织比成人的要少,肌纤维细嫩,肌肉含水分较多,所以肌肉的力量较弱。体能师幼儿体质的一部分,幼儿期体能是幼儿在身体运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两方面的水平。幼儿身体各个器官、系统处于不断发育中,其机体组织比较柔软,发育不够成熟,肌肉力量比较弱、耐力较差,动作不够平稳、准确和灵敏、节奏感差、音乐与动作不合拍。

2 幼儿舞蹈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幼儿意志力作为一种隐性的抽象的潜在能力,是最不容易通过量化的方式进行评定的,意志力控制过程是很复杂的。因此,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各方面大量的研究。由于意志力不容易被量化,目前针对幼儿意志力的评价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通过对行为控制理论的描述,可以发现对幼儿意志力的评定它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人类良好的恒心品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培养和教育形成的,它对幼儿智力、体力、个情、兴趣、爱好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恒心的强与弱起着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幼儿恒心的培养,以幼儿舞蹈训练为例,规定合理的制度,要求幼儿必须遵守上课时间,准备活动持之以恒训练到位,学习舞蹈过程从教师的示范、幼儿自己训练、幼儿互助来培养。通过统计测量,幼儿恒心用稳定、较稳定、不稳定来量化评价。评定结果越稳定代表该幼儿恒心越强。这对于他们的坚强恒心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少儿舞蹈形体的可塑性强,训练效果好,是基本功训练中的一大优势。抓住有利条件营造童功,在训练中只有根据幼儿生理发育特点,采取适当措施,如果还是用同样方法,着力点太靠下这一点就会在幼儿身上出现问题,造成小腿肚痉挛的不良现象,向后突起,小腿肚肌肉异形,腿再长也很难看,不论是在舞蹈中,还是在生活中,穿衣服或走路都别扭,腿的软度再好也发展不起来。因此,要密切关注幼儿的特点进行并采取特定的训练方法,防止因为缺乏科学性的训练而影响到对于幼儿舞蹈训练的质量。我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安排了训练内容,幼儿训练应该从地面活动开始。例如,压腿,压胯,横、竖叉练习,经过3个月舞蹈训练,幼儿横、竖叉能达到150度,胯和腿的柔韧度都得到了一定的训练,软度及能力都有了提高。

关于体力的概念和分类,各个国家的研究者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观点,日本学家把体力分为行动体力和防御体力两类,内容包括了身体素质及对生命和健康有威胁的应激所产生的各种抵抗力,这与中国学家关于体力的测评多有相似。

幼儿舞蹈节奏感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幼儿的模仿能力、协调能力、感受能力、创造能力、训练幼儿的听觉、开发幼儿智力,节奏是舞蹈动作在力度、速度、幅度等方面的对比和变化,是构成舞蹈动作的基础,舞蹈可以没有音乐陪伴,但却不能没有节奏,舞蹈动作的本质永远是有节奏的运动。经过3个月的舞蹈训练,幼儿节奏感有了很大提高,如能根据不同的音乐做出不同的舞蹈动作、根据舞蹈节奏的快慢有不同的动作变化。幼儿在进行舞蹈表演时更能与音乐呼应,在特定的音乐节奏中幼儿能模仿及创造。

3 当前幼儿舞蹈教育现状及不足

幼儿舞蹈是一种文化、一门艺术,已成为幼儿成长、发育的重要教育手段和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心理、生理健康发展等方面有深远影响。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经济差异较大,给幼儿舞蹈在各个地区带来的发展也不一样,存在着对幼儿舞蹈认识浅薄,部分幼儿园想开设但是缺少资金或者师资力量不足,以致无法根据幼儿生理与心理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阻碍了幼儿舞蹈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社会教育等相关部门宣传力度不强,使幼儿舞蹈没有真正的走入所有幼儿园及幼儿的心中。

在幼儿园中,与幼儿舞蹈相关的书籍和多媒体教材缺乏,幼儿园的舞蹈场地没有配备合格的舞蹈设施,部分幼儿园没有专业的幼儿舞蹈教师,这对于幼儿舞蹈的推广和宣传形成了巨大的阻碍,致使幼儿舞蹈无法促进幼儿身体与心理的发展。

第12篇

目前社会的发展需要综合性、复合型的人才。社会是多元化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复合型人才、综合性素质的人才,无论哪个行业、哪个单位都是欲求不得的。高校的学前教育是为社会直接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机构,高校学前教育机构肩负重大责任。其教学内容的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影响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学前教育舞蹈专业教学内容属于高校学前教育众多专业内容之一,对提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起到促进的作用。

一、分析学前教育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学前教育教师的需求变化。一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师范学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改革教学方法”精神,培养出综合素质高、专业精、具有活力、知识面宽且具有创新思想和一专多能的人才。二是从目前学前教育的发展来看,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与人民的重视,国家的发展要靠下一代,如今学前教育慢慢将纳入义务教育。作为父母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很小时就进行胎教、亲子教育、上各种辅导班,想给孩子选择较好的学校上学等等,家长对幼儿的教育尤其重视,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三是从全国高校学前教育的整个教学课程设置来看,舞蹈课是必修课程,为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快中国前进的步伐。四是从高校学前教育舞蹈专业的学生现状来看,他们是高中毕业的十七、八岁的孩子,在思想上具有一定的学习意识与竞争意识,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舞蹈的学习上是有一定压力。他们的骨骼发育已经初步成形,身体较硬,软开度较难练开。在校的学习时间是两年半,最后半年是顶岗实习。在舞蹈教学中教师的教授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进行教学内容实施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与水平,为打造出高素质、高水平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优秀人才打下基础。

二、高校学前教育舞蹈专业要解决的问题

高校学前教育舞蹈专业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舞蹈教育资源,利用科学性与可行性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为学前教育输送高素质、综合性的优秀人才,改善我国现有的学前教育师资结构,调整、改善、充实我国原有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提升高校学前教育舞蹈专业的水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专、学有所用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理念,为教育和社会输送高素质具有个性化的综合人才;追求和实施精品课程,课程内容突破传统的单一学科领域,运用综合教育思想,课程富有经典性、综合性、多样性、创新性;使学生培养模式多元化,既有主修舞蹈课程,也有选修舞蹈课程;既有舞蹈理论课程,也有舞蹈技能课程;既有通识课程,也有个性化课程;既有校内学习课程,也有社会实践课程;既有校内教师的舞蹈教学,也有外聘教师的舞蹈教学。总之选择科学规范的舞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打造合格加优秀的学前教育的理想人才。

高校学前教育舞蹈专业是三年学制,舞蹈属于基础课与主干课,是训练学生掌握舞蹈基础知识、基本训练、儿童舞蹈与创编及民族民间舞蹈的学科。通过此专业的培训与学习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将舞蹈风格特点和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密切结合,提高自身的舞蹈素质和专业水平,陶冶情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锻炼和开发学生的舞蹈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等,形成完美的人格。树立与巩固热爱幼教的专业思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胜任幼儿园的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工作的要求,为将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三、高校学前教育舞蹈专业的内容设置

舞蹈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舞蹈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能够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它不仅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是学生在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专业技能。舞蹈课分芭蕾基础训练、民族民间舞蹈组合、儿童舞蹈教学及创编三大内容。学生通过舞蹈课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能够完整、正确、流畅、优美地表现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教学中应按照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的规定。内容设置大体如下:一年级第一学期主要进行基础训练、芭蕾基训、藏族民间舞蹈与儿童舞蹈的学习;第二学期主要进行基础训练、芭蕾基训、东北秧歌与儿童舞蹈的学习。二年级第一学期主要进行蒙族、傣族民间舞蹈与儿童舞蹈创编的学习与训练;第二学期主要进行维族民间舞蹈与儿童舞蹈创编的学习和训练。三年级第一学期主要进行儿童舞蹈学习与创编和即兴舞蹈学习与训练;第二学期是定岗实习。

总之,高校学前教育舞蹈专业教学内容的确立要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幼儿舞蹈的创编能力与组织教学的能力,重视对学生良好形体的塑造及舞蹈修养的形成,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将会在舞蹈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努力从各方面不断完善、提高他们的舞蹈修养,把他们培养成合格加优秀的幼儿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