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生的心理问题

高中生的心理问题

时间:2023-05-15 15:21: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生的心理问题

第1篇

【摘要】高中时期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最重要的时期,高中生的心智尚不成熟,于是容易急躁、焦虑,如果没有人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心理辅导,就会使高中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准确把握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弄清高中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问题 心理辅导

一、高中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育最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高中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

在高中生所有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中,因为学习知识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所占的比重最大。高中生学习繁重,他们在学习中面临的困难也很多,很多学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前面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后面的问题又接踵而至,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就会脱节,并且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最终造成学生学习方面的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萎靡不振、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走下坡路线。

2.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问题

在高中阶段,高中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也很重要。很多同学由于人际关系处理不到位,同学关系不融洽,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长期发展下去学生还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担和心理障碍。

3.青春期心理问题

青春期心理题在高中生心理问题中十分普遍,高中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性发育逐渐成熟,性心理则相对幼稚,很多学生心里都会萌发出对异性的向往,他们往往不知道如何缓解自己因性发育产生的压力,高中生在青春期出现的情绪得不到释放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更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

二、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有效策略

1.充分了解高中生的心理问题

要想对高中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从学习和生活中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教师要对高中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充分地了解和认知,以此为基础,大力开展学生心理辅导工作。通常情况下,高中阶段的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针对学生个体的特殊性,高中生具体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的,这就要求高中教师、心理辅导员和学生家长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多和孩子谈心,细致清楚地了解高中生或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是哪方面的问题,根据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帮助学生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高中教师要想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做到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观察他们行为特点的变化,找出高中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在课后多和学生交谈,这样才能更真实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根据这些心理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找到加强高中生心理辅导的突破口。

2.针对性地做好各方面的心理辅导工作

要想有效提高高中生心理辅导的效果,教师必须灵活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确保高中生心理健康辅导模式的多样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和学生心平气和地沟通,并采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方面的教育具有很大的区别,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如果采用方法不当,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还会让学生排斥教师、排斥同学,产生严重的厌烦心理,进而加重学生的心理障碍。教师在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隐私不受侵犯,不要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做一种错误,强加在学生身上。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感受,才能确保高中生心理辅导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想取得学生的信任,必须理解学生,耐心聆听学生的心声,并在和学生的交往过程中遵循交友性原则,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情感和心理上的信赖,再对其加以心理辅导,就能达到良好的心理转化效果。当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得比较严重时,教师还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治疗。对于存在早恋问题和早恋倾向的学生,教师应该站在朋友的角度和学生交流,对学生的这种行为予以理解,再向学生讲述这样做可能带来的问题和不良影响,让学生认同自己的观点,并意识到问题所在,这样才能使学生配合教师进行心理辅导。

3.学校、家庭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家庭的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联系,很多家庭矛盾和家庭问题会直接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相关知识宣传时,一定要兼顾对学生家长的宣传教育,让家长更加关心孩子的成长,促进高中生心理辅导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教师在对高中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如果学生拒绝沟通,不配合心理辅导,教师可以和学生家长联系,通过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倡导学生家长和校方共同展开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增强高中生对教师和家长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有效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让孩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努力克服学习中各种苦难,引导学生处理好学生间和师生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降低学生的孤独感,让学生具备强烈的家庭责任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促进自身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结

学校在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必须对高中生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地分析,针对性地做好高中生心理辅导工作,学校还要联合学生家长共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这样才能推进高中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高中生心理健康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坚,冷淑敏,朱晓玲.“90”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研究综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第2篇

一、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情况

笔者采取问卷调查法,对1500名农村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具体结果如下:有63.4%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对高中生存在的集中心理现象进行集中调节和指导。其中学习压力大和学习兴趣不高是最为普遍的心理问题。而另外46.8%的学生认为虽然对于升学有压力但是仍可以接受。最终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的农村高中生认为学校应该适时开设心理辅导课,或是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及时解决高中生面临的实际心理问题,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高中生心理成因分析

就实际状况来讲,高中生处于生理过渡期,但是心理发展却明显落后于生理,造成了高中生“表里不一”的不平衡问题。再加上高中生心理发展非常不稳定,自我认识不深,自我定位不准,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调控能力不强,因而非常容易走向极端,进而形成叛逆行为和逆反心理。就家庭方面来讲,家长的教育态度和行为举止都会对高中生心理产生直接影响。就学校方面来讲,学校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带来巨大影响,升学压力大、同学关系处理不好等,这些事情都会让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形成不健康的心理。而就社会方面来讲,各种非主流思潮不断冲击学生心灵,尤其是农村高中生的心理状态非常不稳定,判断能力也不强,因而极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和影响。

三、加强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加强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课标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对于农村高中生而言,及时的心理教育必不可少,就此笔者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教学措施。

1.适时开设心理辅导课,定期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心理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教师深入学生内心世界,加强师生互动,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有助于提高农村高中生的心理调控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在实际心理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不断丰富教学形式,积极开展能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活动。加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我认识,让学生充分融入活动中去,引导他们走向积极向上的心理发展道路。

2.加强心理辅导的针对性,及时采取个别心理辅导

对农村高中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具有非常好的实践效果。部分学校已经成立了心理咨询室,专门就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心理辅导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心理进行疏导,促进互动型师生关系的顺利构建,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水平。经调查显示,对于学校成立心理咨询室这一举措,学生基本持赞同的态度。同时他们认为还可以适时举办心理讲座,加强对具有问题行为和问题心理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以及时解决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

3.加强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

学习是高中生最核心的活动,而许多心理问题也都是因学习而起的,因而在高中时期的各学科中实现心理教育的渗透,加强各学科与心理教育的渗透和融合,能提高学生参与心理教育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德育和心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学生心理起到有效疏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有效拓展心理教育的空间,还可以提高高中教育的整体水平。

4.及时收集心理材料,构建完善心理档案机制

收集学生的心理材料具有重要价值,因而要构建完善的心理档案机制,对于农村高中生的心理调查、咨询和分析等资料要进行严格的专人保管。这样不仅有利于全面掌握高中生的整体心理状况,把握他们的心理发展动态,还有助于学生加强自我认识,为有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加深高中生心理研究提供经验。及时收集农村高中生的心理档案,构建完善的心理档案保存管理机制,对所有相关心理咨询资料加以收集和保存,这不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是存档而刻意保存,更是为了给高中生心理辅导工作和心理研究工作提供重要借鉴。

第3篇

随着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的不断上升,对于高中生的心理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传统的心理教学容易使学生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新形势下,采用幽默心理学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十分明显。本文对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幽默心理学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的高中生在高考的压力和繁重的课业的逼迫下,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问题。高中生的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能让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能够接受学校的心理教育,很多学校开展了幽默心理学教育。

1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强,使得部分高中生心理压力过大,同时,学校和家长的过度否定又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变得十分突出,高中校园中的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应用,能够让高中生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调节,并逐渐走出心理阴影,让高中生能够乐观、积极地进行生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1.2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开始逐渐增强。当前形势下,部分高中生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而显得有些特立独行。采用幽默心理学教育方法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力疏导,并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

1.3帮助学生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就使他们盲目地去追求个性,喜欢冲动。因此,当代的大部分高中生不能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在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将幽默心理学应用其中,能够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和理解别人,进而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2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幽默心理学的具体措施

2.1帮助高中生正确理解幽默的含义

对于“幽默”,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幽默要适度,恰到好处的幽默可能会打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僵局,使沟通变得更加容易,而过度的幽默和调侃就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心,使人际关系变得恶化。因此,在对高中生进行幽默心理健康教育时,要让他们正确认识幽默并理解幽默的含义。一方面,要区分“幽默”和“贫嘴”,一个幽默的人必然是有品位且宽容大度的人,而不是一个喜欢遇事钻牛角尖的人;另一方面,幽默是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的外在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谈谈对“幽默”二字的理解,让同学们充分参与其中,并将最终答案告诉他们,加深学生对幽默含义的深刻理解。

2.2在教会学生幽默技巧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社会生活中的幽默总体来说有着不同的种类,运用幽默心理学对高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幽默技巧,正确掌握幽默的各种形式。首先,幽默可以是社会性的幽默,掌握社会幽默的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处理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设定特定的场景,鼓励学生用幽默的方式彼此进行交流。其次,自励性幽默就是鼓励学生处在尴尬的环境中,要利用一种自嘲的方式将窘迫的局面进行化解,这样通常能够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并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例如:某校一学生由于成绩下滑而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教师鼓励该学生采用自嘲的方式鼓励自己,找到问题所在,使学生逐渐走出了自卑的阴影,不仅整个人变得非常开朗,而且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再次,幽默种类中有一种不值得鼓励的幽默就是“敌对性幽默”,这种幽默方式是利用他人的弱点进行人身攻击,容易让别人产生消极情绪。例如:某校一班级学生之间经常开伤害对方的玩笑,班级学生将这种行为当作幽默的一种,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对学生间的这种幽默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幽默是不可取的,促进了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最后,回弹性的幽默是在面对别人的攻击时做出的回应,但是这种回应往往不是具有攻击性的,而是用睿智来进行回击,幽默感本身就是一种心理防御,它能够让人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使紧张的心情最大程度的放松。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幽默心理学对学生进行幽默教育的渗透,可以建立相应的“幽默室”,让学生学会用幽默的心态去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压力,这样不仅能够使高中生变得越来越独立,还能有效地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让当代的高中生能够掌握缓解压力的有效手段。

3结语

总而言之,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加以运用,能够让高中生在掌握幽默技巧的基础上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随着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从而降低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率,也带动了当代高中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宜艳.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学园,2013,(26).

[2]曾云靓.试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幽默心理学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4,(7).

第4篇

1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1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强,使得部分高中生心理压力过大,同时,学校和家长的过度否定又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变得十分突出,高中校园中的暴力事件也时有发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进行应用,能够让高中生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中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调节,并逐渐走出心理阴影,让高中生能够乐观、积极地进行生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标准。

1.2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各界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开始逐渐增强。当前形势下,部分高中生由于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而显得有些特立独行。采用幽默心理学教育方法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力疏导,并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

1.3帮助学生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这就使他们盲目地去追求个性,喜欢冲动。因此,当代的大部分高中生不能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在对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将幽默心理学应用其中,能够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和理解别人,进而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2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幽默心理学的具体措施

2.1帮助高中生正确理解幽默的含义

对于“幽默”,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幽默要适度,恰到好处的幽默可能会打破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僵局,使沟通变得更加容易,而过度的幽默和调侃就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心,使人际关系变得恶化。因此,在对高中生进行幽默心理健康教育时,要让他们正确认识幽默并理解幽默的含义。一方面,要区分“幽默”和“贫嘴”,一个幽默的人必然是有品位且宽容大度的人,而不是一个喜欢遇事钻牛角尖的人;另一方面,幽默是一个人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人生阅历的外在表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谈谈对“幽默”二字的理解,让同学们充分参与其中,并将最终答案告诉他们,加深学生对幽默含义的深刻理解。

2.2在教会学生幽默技巧的同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

社会生活中的幽默总体来说有着不同的种类,运用幽默心理学对高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幽默技巧,正确掌握幽默的各种形式。首先,幽默可以是社会性的幽默,掌握社会幽默的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处理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设定特定的场景,鼓励学生用幽默的方式彼此进行交流。其次,自励性幽默就是鼓励学生处在尴尬的环境中,要利用一种自嘲的方式将窘迫的局面进行化解,这样通常能够将被动转化为主动,并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例如:某校一学生由于成绩下滑而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教师鼓励该学生采用自嘲的方式鼓励自己,找到问题所在,使学生逐渐走出了自卑的阴影,不仅整个人变得非常开朗,而且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再次,幽默种类中有一种不值得鼓励的幽默就是“敌对性幽默”,这种幽默方式是利用他人的弱点进行人身攻击,容易让别人产生消极情绪。例如:某校一班级学生之间经常开伤害对方的玩笑,班级学生将这种行为当作幽默的一种,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老师对学生间的这种幽默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并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幽默是不可取的,促进了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最后,回弹性的幽默是在面对别人的攻击时做出的回应,但是这种回应往往不是具有攻击性的,而是用睿智来进行回击,幽默感本身就是一种心理防御,它能够让人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使紧张的心情最大程度的放松。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幽默心理学对学生进行幽默教育的渗透,可以建立相应的“幽默室”,让学生学会用幽默的心态去面对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压力,这样不仅能够使高中生变得越来越独立,还能有效地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让当代的高中生能够掌握缓解压力的有效手段。

3结语

第5篇

关键词: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 加强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动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纲要》还提出,在高中教育阶段,要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2]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高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习压力比较大的时期,因高考受挫而引发的高中生自杀事件屡见报端。有些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则不但会对学生的学业和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还会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困扰。近年来,高中生的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的问题行为甚至暴力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而且对家庭、社会构成了伤害。因此,探索、构建科学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3]

二、当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完全用德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德育在学生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德育的教育地位,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个体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具有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共同目的。而且这样的定位,对处于起步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的,借助于德育工作的成熟体制和有效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也有效地丰富了传统德育的手段,增强了德育工作效果。但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传统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的理解,给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目前,很多高中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完全用思想政治工作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导致高中生心理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出现恶性突发事件。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对处于全面发展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关系认识不深,定位不准确。这是国家虽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实际工作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

(二)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准确,工作缺乏前瞻性。

实际工作中,很多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为“救火”,而不是“防火”,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个别问题学生,而不是面向全体学生,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现很多短视行为,缺乏前瞻性。作为升学压力特别重的普通高中学校,这一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老师们都明白,心理健康教育本应重在预防,重在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但由于人员不足、精力投入不足等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者往往只能把精力放在少数问题学生身上,扮演“消防员”的角色,忙于“救火”。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呈现新的情况和态势,必须加强有针对性的研究。而我国目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非常有限,并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能充分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难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目前,在相当多的普通高中中,心理健康教育还难以做到惠及全体学生,也难以做到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发挥作用,有的甚至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之后,都难以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和帮助,更不用说防患于未然了。

(三)心理健康教育缺少监管,机制不健全。

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不少文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有相关的要求,但由于督察、监管力度不够,有些学校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相当不力。相关文件虽然对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讲得很多,但涉及经费、人员、机构等具体问题时,缺乏明确的指导和要求,也没有明确责任,监管工作不到位,导致很多学校模糊执行,甚至不执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目前高中学校管理工作,基本上还是围绕高考、升学这一目标开展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应付检查的门面。很多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挂靠或者直接属于政教部门。由于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存在问题,因此工作很难有效开展。上级的文件往往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德育工作一起规划、共同落实,但实际情况是,规划中考虑到心理教育,但落实中往往以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

三、加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高中生心理健康档案,是高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工作。但就是这样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很多学校都没有做到。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变化特点、心理测验结果、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记录等材料的集中保存,这些资料应按照一定的程序排序,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体系,如实反映学生的心理面貌。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为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它是每个学生心理成长的轨迹,学生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档案,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在发现自己有心理问题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与辅导,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与矫治,仍可通过心理健康档案来考察效果。因此,它能对每位学生的心理成长、心理潜能开发提供帮助,为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提供重要保证。高中生学业受挫导致的情绪低落、抑郁、自卑问题比较常见,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从中筛选出高危人群,从而对那些可能处于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重点帮助。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立足教育,重在预防。高中学校要针对高中生学业压力大的特点,加强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正视成功与失败,正确认识学业、生活中的各种挫折,热爱生命,善待人生。学校要采取选修课、讲座、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等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普及应对心理危机的基本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危机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预防心理危机的意识,提高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学业挫折及各种各样的生活挑战。

(三)建立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和多元化的学生社会支持网络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专业经验和娴熟的专业技术。高中生在学生的学业负担之下,精神压力比较大,也比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高中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制订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计划,列入学校师资培训的总体规划,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另外,建立健全高中生社会支持网络体系,对于预防高中生心理问题,帮助其成功度过心理危机,是非常重要的。高职学生社会支持网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学校建立的能给予学生物质和精神帮助的支持系统,这些支持主要来自学校和社会支持的网络体系。另一方面是指学生自身的社会支持系统,主要是指学生在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所能获得的、来自他人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与支援。对于高中生而言,交往最多的就是家长、老师和同学;尤其对于大部分住校的高中生而言,同学和老师的支持是其面临危机事件时最易于求助和获得帮助的资源。因此,学校要尊重学生的同伴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尽可能多地寻求社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建立更加多元化的学生社会支持网络体系。

参考文献:

第6篇

1 高中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

1.1高中生身体形态方面的变化 经过初中阶段的快速增长,到了高中阶段,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身高和体重都基本稳定,第二性征发育明显,男孩子肌肉增长较快,纤维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加大,喉结变大,声音变粗;相对而言,女孩子的身体脂肪较多,身体线条很美,婀娜多姿。身体发育的逐步成熟促进了高中生性心理的发展。

1.2高中生身体机能方面的变化 高中生的身体结构和功能已经接近成人水平。大脑容量在1400g,兴奋与抑制比较平衡,第二信号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呼吸系统方面,男生肺活量在3600ml左右,女生在2500ml左右;在心血管系统,高中生的心率与成人接近,平均在78次/min左右。

2 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初期,无论是其生物性还是社会性都未发展成熟,处在从青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因而具有如下心理特点。

2.1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开拓精神 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不安现状,具有强烈的进取心,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们乐于开创、进取,勇于创新,敢于挑战权威和师长,不盲从,不轻信任何现成的东西。

2.2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 随着身体的发育成熟,高中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他们希望挣脱父母的束缚,独立处理问题。因而,表现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捍卫自己的观点。

2.3具有社会性 高中生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希望向大人一样参与社会活动。看到社会上存在的腐败问题,他们痛心疾首,看到国家的安全问题受到挑战,他们立志投笔从戎等等。他们想做国家、集体、社会主人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2.4具有不成熟性 虽然高中生的生理指标接近成人,但是他们在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方面等方面,具有不成熟性。他们思维敏捷,但是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是容易冲动;他们信誓旦旦,但是意志品质还不够坚毅;在处理各种关系时,容易出现彷徨、矛盾、苦闷和焦虑,对家长和老师表现出逆反和对抗。

2.5心理出现闭锁倾向 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向成人敞开心扉,他们的内心开始变得丰富起来了,甚至出现闭锁心理。表现为:他们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不太愿意与成人交流,喜欢写日记,并用抽屉锁起来。这种闭锁心理使他们变得很孤独,希望被人理解,又不主动与人沟通。

3 重点高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

与普通高中相比,重点高中具有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资源丰厚,生源质量好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正因为如此,在当今人们普遍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背景下,重点高中的师生承载着比一般学校更重的压力。"高标准、高要求、高竞争性、高升学率、高投入、高产出…",这些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使得重点高中的学生容易出现以下4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3.1学习类问题 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①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学习压力大,容易造成学生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睡眠不规律、神经衰弱和记忆力下降等等;②是部分学生有厌学倾向;③是考试焦虑症,特别是遇到一些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泛化现象。

3.2人际关系类问题 ①是与教师的关系问题。高中生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缺乏关爱、理解、沟通,学生则会非常失望;②是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高中生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如果同学关系不融洽,有的同学就会流露出孤独感,直接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③是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和谐的家庭会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的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会造成孤僻、任性和专横等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高中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这种现象在单亲家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3.3青春期心理问题 ①是青春期闭锁心理。即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与日益丰富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②是情绪激荡、表露而又内敛。一个微笑可以使其情绪飞扬,彻夜兴奋,他们有秘密想向别人倾吐,可遇到父母或老师时却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解决,便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③是早恋现象。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期,面临着性发育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的成分,不成熟。

3.4挫折适应问题 高中生的挫折有来自学习方面的,情感方面的,也有人际关系方面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还有个人因素。面对挫折,学生的反应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反应一旦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化的行为,那就是心理异常的表现,需要长期关注和恢复。如:有的学生有早恋倾向,遭到家长和老师的强烈反对和一致抵制,结果学生在强烈的逆反心理作用下,做出出格的行为,致使两个学生的学业都受到了损失,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4 重点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4.1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4.1.1领导要高度重视 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指派专人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年按照每生10~15元的标准拨专款用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邀请名人开办讲座、请专家进校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等。

4.1.2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是指学校的建筑物要"整洁、美观、大气",巧夺天工;校园绿化新颖独特,有利于学生修身养性。人文环境包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风、班风、学风建设,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中得以养成、历练。

4.2班主任的心理指导策略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无形的教育力量,高尚的人格可以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因此,班主任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打造完美的人格,使自己的言行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天然的权威性和深厚的影响力。班主任老师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4.2.1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班主任要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接纳学生的言行,给学生以正面支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4.2.2开展积极健康的班级活动 如:召开主题班会、经验交流会、座谈会、辩论会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报国的雄心壮志,培养竞争意识,学会与人交流,提高心理素质。

4.2.3做好个别心理辅导,把握心理脉搏 教师一旦发现有问题的学生,要重点关心,跟踪教育。要经常与之谈话、交心,也可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

4.2.4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环境,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针对有些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应该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如:定期召开家长会,让教育孩子成功的家长介绍其典型经验,使其他家长能够及时分享这些经验,查找自身的不足。

4.3科任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渗透

4.3.1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许和关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教师要采用民主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4.3.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感兴趣"。教师要善于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新课导入时通过设置学习悬念、采用激情式的导语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兴趣的迁移现象,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

4.3.3实施成功教育 前苏联教育学教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功带来的。具体做法有:①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告别自卑,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②采用积极的评价法,多鼓励,少批评;多表扬,少训斥,使学生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的体验;③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走向成功。

4.4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4.4.1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运用心理测验和调查问卷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对于那些学习好、成就动机强的优秀学生,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保证其成才;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其树立自信心。

4.4.2设立心理辅导和咨询室,提高心理辅导的针对性 设立心理咨询室,"谈心信箱"、"心理网站",通过与学生个别谈话交流、信件交流和网上交流,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难,提高心理辅导的针对性。

4.4.3举办心理讲座,开办心理活动月,积极发挥集体心理辅导的作用。根据各个年级的特点,举办心理讲座,如:"如何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考试焦虑的调试方法"、等,还可以举办各种心理活动比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如:举办心理剧大赛,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感受到心理变化,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连峰.论高中生的情绪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J].网络财富,2009(11).

[2]阳萍.浅谈高中生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J].陕西教育,2011(10)

第7篇

关键词:视频教学;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

・ 【中图分类号】G441

在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的同时,各个中学提升了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且加强了对这一方面的教育。然而,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不断开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所取得效果甚微。视频教育作为一种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正好适应了高中生的心理,所产生的效果十分显著。然而,有关视频教学应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将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其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旨在推动这种教学方法的普及。

一、视频教学的特点

(一)丰富性和真实性

在众多高中生的潜意识里,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的专业课是不一样的,只是一种可学也可不学的课程,因此通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去对待,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十分低下。视频的教学方式,在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的感染下,能够给予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调动学生注意力的有效集中,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升。视频教学的教学手段,除了在外在表现形式上能够吸引学生,其本身所呈现内容的丰富性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也十分重要。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呈现出模糊性、复杂化等方面的特征,这些都是无法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而视频教学,正好能够弥补以上的不足和缺陷,为学生构建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展示出更加容易理解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并且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从而在以后发挥强大的心理健康辅导的作用。

(二)内隐性

利用视频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隐性知识,它包含着主体所隐含的经验和知识,与一定的情境有关。这些经验和知识往往与实际生活是融为一体的,是不可以进行分离的,因此也很难利用文字或者语言等途径表现出来。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来看,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品质往往并不是在有意识的情况下形成的,它是一个人内在习惯的反映,其中也与主体的直觉、印象、思维等等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这些直觉印象等都是在一定的真实情境下逐渐形成的。在视频教学的手段下,通过为学生创建多种真实可靠的情境,学生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下,能够逐渐地提高心理调节的能力,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互动性

高中生健康心理的形成离不开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面临心理困惑的情况下,与同学、朋友、家人或者班主任来进行交流,这是最为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然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师往往会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会忽略掉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直接给学生灌输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以及解决的方法,因而学生经常会觉得反感。在视频化的教学氛围下,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动的机会和平台,并且在仔细倾听他人的讨论和叙事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价值观,这对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生的反思,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认知观,从而有利于健康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视频教学在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效性

(一)视频教学提高了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根据本人多年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高中生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来自多方面的:人际关系、情感问题、学习问题、挫折处理等等,针对不同的部分,来有针对性的进行视频的教学,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在较少的课堂上获取更多的认知观念、应对方法等等。在直观的视频教学手段下,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并且帮助学生将其进行具体应用,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有效统一。

(二)视频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内隐学习

根据科学的调查研究理论,在视频所提供的声音、图片、视频的情况下,学生的大脑便更加适合内隐学习。一个人的学习,往往可以分为内隐和外显两部分,同时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内隐学习的效果比外显学习更加优越,这是因为前者能够产生强大的心理作用。然而,在我们一般的教学方法中,通常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具备很强逻辑性的外显知识上。内隐学习通常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行产生的,不需要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去梳理复杂的关系,也不需要建立在消耗心理资源的基础之上,简言之,就是人们在无意识的支配下,就学会了隐藏着的规则,并且能够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自身努力的局限性。

(三)视频教学更加有利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有效传播

高中生在面临着各种压力的情况下,心理健康问题亟需解决。高中生不仅需要面对学习上的压力,还需要应对各种新的价值观,他们经常会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强烈的矛盾,同时升学的压力又是压在他们头上的另一座大山,在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下,往往就会产生心理问题。将视频教学的方式引用到心理健康的教学中,突破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的知识,大大提升了教学的效率。

结语:

视频教学是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它能够通过创建情境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自行观察、探和反思的机会,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然而,将视频教学应用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受到多方面原因的限制,导致所产生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随着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必须探讨出更加有效的应用途径,以帮助高中生拥有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 边远山区;高中生;心理健康

Analysis on Seni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n Remote Mountain Region Senior Students. Liu Xiancui. College of Education, North 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search for remote mountain region seni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Methods 325 senior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mental health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re were 6.3% of all had more mental illness. Gender differences exist on learning and terror anxious was obvious. The anxious on comminute, lonely and body symptom had differences, schoolgirls perceived more anxious on those item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on others. Conclusion The remote mountain region seni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was lower than urban's. Gender differences exist in some sub-scales.

【Key words】 Remote mountain region; Senio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近年来,心理健康已成为心理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也很丰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我们把心理健康定义为:个人心理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各种机能能够适应生存发展的需要,并在发展中良好适应的协调状态。国内的心理和教育工作者对我国的青少年心理状况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中国青少年心理不容乐观,存在如嫉妒、焦虑、逆反心理、社交困难、学习不良、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行为问题也称问题行为,青少年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由于个人行为无法顺应多变的环境,从而使他们感到适应困难,进而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生理或心理上的障碍[1]。

对青少年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已许多。按照国际心理卫生健康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发展研究所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开展了较广泛的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基本心理健康比率为82.7%,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比率为14.8%,严重心理问题的比率为2.5%。上海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有29%的学生心理异常。浙江对2961名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16.7%的学生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牡丹江对1414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心理疾病的发生率26.17%。这些研究表明[2],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心理健康问题逐年严重。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大中城市中学生为对象的研究,为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然而,对于地处边远山区的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目前比较欠缺,而边远山区的中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中学生群体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研究着眼于这一特殊群体,通过调查研究,探究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以了解边远山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为其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选取江津市某中学高二年级的325名学生为研究被试。川、渝、黔三省交界地区包括寨坝、复兴、柏林、四面山等乡镇,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山区,平均海拔1700米,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山多地势险要。这里有汉、苗、布依族等十多个民族,由于历史和地域因素,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十分缓慢。该学校招生以这些地区为主,所以选择该校的学生有代表性。另外,本研究以高二学生为被试,是因为高一学生刚上高中,存在适应性的问题。由于边远山区经济落后,只有少部分学生才能读完高三,并存在升学压力等因素,所以,认为高二学生最具有代表性。

1.2 方法 本研究以《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3](MHT手册)为研究工具,用于综合测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测验共有100个项目,其中含有8个内容量表和一个效度量表。内容量表分别是: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每个项目后面有“是”与“不是”两个选项,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选择。记分采用10分制,4分以下为“正常”,5~7分“有问题”,8分以上“比较严重”。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29,信度比较满意。被试在总量表和分量表上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水平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以班级集中的方式组织施测,在施测前由主试向被试说明施测的目的和回答问题的方式,然后分别发给他们问卷答题,时间为45分钟,要求客观真实反应自己的情况。共发放问卷361份,剔除无效试卷,回收有效问卷325份。

1.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数据全部输入电脑,用SPSS 13.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 果

2.1 总体情况 见表1。

表1结果表明,边远山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有77.2%的人属于正常,6.3%的人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且男女生的状况有差别。女生中76.1%的人属于正常,6.9%的人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男生中78.3%的属于正常,5.7%的人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说明女生比男生有更多的心理问题。

2.2 量表中各类倾向所占的比例 见表2。

表2表明,边远山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较好,心理状况良好的在62.4%~90.7%之间。全分量表在6.5分以上的有32人,约占9.8%,表明这些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有不适应行为,这部分同学自从上高中以来有过打架斗殴、抽烟、酗酒等行为,并因此受到学校警告记过处分。

结果表明,在分量表中,自责倾向方面所占的比例最大,有14.2%的学生属于将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并经常将过失归因于自己的一类。过敏倾向的比例次之,多数同学能够正确的看待失败,面对挫折等问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常常过于敏感。学生对人焦虑和恐怖倾向也比较严重,都占到6.5%,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对某些日常事物如黑暗、尖叫、动物等产生恐惧。大部分学生能适应平时的学习,且学习的时候不受外界的干扰,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有相当比例的学生有学习焦虑,对学习有恐惧心理,无法安心学习,十分关心考试的分数,需接受为其制定的有针对性的特别计划加以指导。在人际关系和孤独倾向方面,比较严重的比例不大,绝大多数学生能比较好的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及与父母的关系,有一部分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有较大的困难,需要加以引导。有一部分学生比较孤独,表明他们过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孤独、抑郁、退缩及不善与人交往。身体有异常情况的学生所占比例也较小。学生在冲动倾向上,有严重问题的比例最小,2.8%的学生十分冲动,自制力较差、好动,还表现为对低刺激有反应,大多数的学生能够适度控制自己的情绪。

2.3 边远山区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 见表3。

表3结果表明,边远山区高中男女生在学习焦虑和恐怖倾向方面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表明女生焦虑水平高于男生,在对人焦虑和身体症状方面女生也明显高于男生,而男生的孤独倾向高于女生,在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方面无明显差异,而且得分较低,表明在这些方面男女都有较低的焦虑。

3 讨 论

研究表明,边远山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有77.2%的人属于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4],城市中学生心理正常的有82.7%,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占14.8%,只有2.5%的人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与本研究相比,边远山区的高中生心理健康良好的人数所占比例小于城市,但是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所占比例高于城市,有比较严重心理问题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的,这可能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导致学生对外界的不安全感,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5],这与这些地区对待男女学生的态度和期望不同,学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差异以及男女生关注的焦点有关,男生在这一阶段兴趣更广泛,也较容易满足,而女生则不同。研究表明,学生在自责倾向上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比例最大,他们常常将失败等归因于自身,怀疑自己的能力。由于边远山区大多数的家长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子女的要求较简单,只要学习好别惹事就行。他们意识到,为了改变家庭经济困难的现状,让子女过的更好,只有通过让孩子读书,考大学找好工作,来改变困难的局面,时常教育孩子在生活上勤俭节约,在学习中勤奋努力,体现了对子女的希望,这也正是边远山区的贫困生在校遵纪守法、勤奋好学的动力。所以学生会因为失败而自责,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相背[6,7]。有研究表明家庭内外因素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的关系[8,9]。

表3结果表明了边远山区男女高中生在各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学习倾向和恐怖倾向方面,女生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0]。由于山区经济落后,人们的观念比较保守,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比较严重,所以对女孩的教育不重视,女生面临着随时都辍学的可能,为了改变自己的现状,女生学习更努力,对学习的焦虑也更高。学校给学生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学校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以及校风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响,高中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重。有研究表明[11,12],学习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影响,高中的学习内容复杂、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很费劲,甚至会导致其注意力和记忆力下降,情绪低落、不安、烦躁,影响学习效率,损伤学生的身心健康。一般而言,女生比男生胆小,而且在家受到的照顾也多于男生,因此缺乏独立性,更易害怕,有较强的依赖性,所以对恐怖的焦虑高于男生。由于男女生理成熟的差异,女生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多的关注,对身体发育容易产生焦虑,需要家长和老师对她们的心理和生理给予关注,稳定其情绪,帮助她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在边远山区女生的地位比男生低,她们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出更多的害羞、自卑和退缩,所以在人际交往方面有更高的焦虑水平。本研究还发现,男生在冲动倾向上的分数比女生略高,表现出更多的反抗和过度好动,与俞国良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3]。

本研究结果提示,对边远山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应该予以重视,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学校、班集体和个体之间三方面因素对学生的和谐教育,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源动力,因为他们在学校生活时间较长,和同学交往最多,受老师的感染最深。由于本研究的被试来自于局部地区,对于普遍性还有待于后续的研究。中学时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面临巨大挑战的转折期,学生容易感受到心理压力,也容易产生各种心里困扰,探讨边远山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帮助其保持健康的心态,顺利渡过青春期,排除心理障碍有积极的意义。对边远山区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方面的努力,还需要家长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学生主动反思,进行自我保健,更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社会对山区教育的投入,全方位、多渠道的对他们进行正面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4 参考文献

[1]邓世英,刘世湘,郑日昌.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研究综述.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2):50-54

[2]陈 文[JX*1][KG-*1]心[HT6].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28-323

[3]宋传茂,陈伟编著.心理健康诊断测量.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0:207-218

[4]叶苑.贵州省农村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19(1):90-92

[5]韩进之.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428-429

[6]叶俊杰.农村初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及对策.心理科学,2001,24(3):367-368

[7]曾文星.青少年的心理与治疗(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8-29

[8]左占伟等.初中生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730-732

[9]Day AL, Livingstone HA. 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stressors and utilization of social support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Can J Behav Sci,2006,35(2):73-83

[10]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心理学报,1996,26(2):153-160

[11]胡胜利.中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及常模的建立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4(9):114-119

[12]陈家麟.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7(3):126-127

第9篇

高中生心理已经与初中时有了很大的不同,高中阶段,上与少年后期相接,下与青年中期相连,因此,在身心发育和社会成熟方面与之互有一些交叉。作为少年期的结束、青年期的开始的高中阶段,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第一,不平衡性。作为青年初期的高中生,其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他们的理智、情感、道德和社交等方面,都还未达到成熟的指标,还处于人格化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不平衡性。

第二,动荡性。高中生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生理和某些心理发展同道德或其他社会意识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创造了个性发展以及道德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条件,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高中生心理过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表现出一种成熟前的动荡性。

第三,自主性。高中生正处在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断乳期。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发展,高中生在心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

第四,前瞻性。青年是连接过去和将来的中间环节,是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过渡阶段。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有着最广阔的未来前景和最佳的前景距离,他们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和向往。

第五,进取性。由于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迅速发育成熟,使高中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富于进取,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第六,闭锁性。高中生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呈现出闭锁性的特点。心理的发展的闭锁性使高中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

第七,社会性。虽然心理内容的社会性早在儿童时期就已开始出现了,但是更大规模的深刻的社会化,则是在青年期完成的。高中生心理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在考虑未来的志愿及抉择时,更具有现实性和严肃性,而这种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对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社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高中生普遍的心理特征,由于年龄问题,高中生在不同年级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是不一样的。高一年级:新环境的适应问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标不明、人际交往敏感、与家长的代沟问题、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对自我的评价不完整等。高二年级:学习负担与焦虑问题,早恋问题,自我形象设计与校规冲突问题,亲子关系淡漠问题,心理的可塑性、敏感性与教育要求的理性化之间的矛盾问题等。高三年级:学习负担过重与学习适应不良、理想的期望与现实的能力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心理困惑、各种心身疾病等。造成以上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年级和问题不同,原因也是不一样的。大致有以下:社会心理因素、家庭教育的滞后与缺乏、媒体传播的影响、同伴的影响、学校因素等。

为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其良好的品格,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良好品格的养成过程必须与快乐联系起来

比如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要让他们尽可能地获得快乐。

2. 纠正学生不良品格要讲科学

纠正不良品格,切忌简单粗暴,要讲科学,要找到问题产生的症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3. 不同的品格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不良的品格有多种,有的不良品格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有的由来已久,还有的学生纠正了,又复发了。教师要记住良好品格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抓反复,反复抓”是我们改正学生不良品格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而对学生的爱则是我们教师必须恪守的永远不变的法则。

4. 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良好品格养成教育中的主阵地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品格的形成首先取决于家庭,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为了孩子,家长应以身作则,提高素质,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关心孩子,尊重孩子,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是批评指责,而是分析、引导和帮助改正。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强化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求心理健康。高中生处在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学习和生活的各种问题随时都会给高中生带来困扰,高中生面临着升学问题,能否顺利进入大学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社会、学校和家长纷纷施压,给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作为教师,如何强化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心理咨询

高屋建瓴的开阔视野、广博深厚的学识底蕴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难得的优点,但是更为可贵的是教师拥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精神以及深切关怀学生内心的品质。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进行心理咨询。

一方面,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传授课业知识,应该拥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学生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俯下身来把学生当作朋友,及时了解他们心理的变化。很多时候学生内心被得到关注的渴望并不亚于对知识的追求,因此,教师有必要也有责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当然这需要教师做好相关功课,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高中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课业压力对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以及生活问题给学生带来的困扰。

二、及时辅导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教师而言应当具备相应的业务素养,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其他相关的学问及技能,以便在学生面临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辅导。

“打铁需趁热”,当学生面临心理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众所周知,很多严重的心理疾病都是长时间累积而得不到及时解决的结果。要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把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控制在最低限度,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学生进行及时辅导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多与学生相互沟通和交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等,这些方式都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除此以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交流、电话通讯等方式关注学生。

三、自我调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时候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对学生的心理指导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自己调节心理和控制情绪。作为教师,最为直接也最为彻底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就是教会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

高中学生在生活上都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很多高中生寄住在学校,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生活不适应、与同学产生矛盾、学习压力大等现象都很常见,很多学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下降,对于教师而言,既要解决好学生出现的问题,还应该教会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例如,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心理都有一定的压力,教师可以教会学生通过运动或是进行短暂的娱乐等方式来调节紧张的情绪。当学生为生活问题而感到烦恼时教学生学会释放等。总之,教师的参与以及学生自觉的调节都很重要。

参考文献:

[1]田自然.如何强化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玉屏民族中学,2011(14).

[2]马廷湖.如何强化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教育,2009(01).

第11篇

【关键词】 精神卫生;生活变动事件;回归分析;横断面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485-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而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生活事件可通过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一系列变化,影响机体内环境平衡,出现器官功能障碍,进而产生结构上的改变,威胁人们的健康[1]。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各种心理问题的高发阶段,各种生活事件很容易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2-3]。近年来,随着三峡水库的建成,库区周围的开发利用将对当地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库区人们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带来长期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库区儿童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身心发育更值得关注。本研究试图探讨影响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以期为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位于重庆市三峡库区的忠县和云阳县作为研究点,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每个县分层选取2所中学(城、乡各1所)作为初级抽样单位,每所中学随机抽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各1个班作为次级抽样单位,调查对象为所抽取班级的全部在读学生。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 023份,回收问卷1 023份,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有1 014份,有效回收率为99.1%。被调查者年龄在11~20岁之间,平均年龄(15.30±1.78)岁。其中男生586名(57.8%),女生428名(42.2%);初中生511名(50.4%),高中生503名(49.6%)。

1.2 研究工具

1.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4] SCL-90由90个评定条目构成,共含10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每个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1分表示无此症状,2分表示症状较轻,3分表示症状中度,4分表示症状偏重,5分表示症状严重。根据SCL-90通常的标准[5]:凡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3项,或任一因子得分≥2分,表示可能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任一因子得分≥3分,则表示可能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

1.2.2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4] 自评问卷由27个应激性生活事件组成,调查期限为最近1 a。对每个事件的回答方式为先确定该事件在限定时间内发生与否;若发生过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按“无影响(1)、轻度(2)、中度(3)、重度(4)和极重度(5)”进行评定,累计各事件分值即为总应激强度值。因素分析将这27个事件分为6个因子,分别累计各因子得分即为各因子的应激强度值。

1.3 方法 由学校协助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指导语,学生按实际情况认真、独立回答每一个问题,当场作答,当场回收和核对。

1.4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0.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研究工具的信度与效度

2.1.1 信度分析 SCL-90的总分及10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在0.711~0.971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717~0.944之间;ASLEC总量表及6个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数在0.414~0.887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355~0.837之间。说明本次研究使用的2个测验工具在库区中学生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1.2 效度分析 SCL-90的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743~0.921之间,而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55~0.809之间,各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各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系数;ASLEC的各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627~0.827之间,而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在0.335~0.712之间,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均小于各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是SCL-90还是ASLEC,各条目与所属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大,而与其他因子间的相关系数均较小。说明2个量表都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2.2 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 调查结果显示,共有693名学生被筛选为阳性,占68.3%。其中男生393名(67.1%),女生300名(7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9,P=0.306);初中生311名(60.9%),高中生382名(75.9%),高中生阳性检出率高于初中生(χ2=26.655,P=0.000)。有201名学生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占全体学生的19.8%。其中男生103人(17.6%),女生98人(22.9%),女生心理问题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χ2=4.405,P=0.036);初中生89人(17.4%),高中生112人(2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51,P=0.053)。在各类中度以上心理问题中,检出率排在前3位的是敌对、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见表1。

2.3 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比较 由表2可见,女生的总分和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4个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其余因子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4 库区初中生和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由表3可见,除敌对、恐怖因子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及总分高中生均显著高于初中生。

2.5 SCL-90与ASLEC量表因子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SCL-90各因子及总分与ASLEC各因子及总分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在0.220~0.644之间,P值均<0.01。进一步分析发现ASLEC各个条目与SCL-90的10个因子及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119~0.485之间,P值均<0.05。说明生活事件的每一部分都有可能对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造成影响。见表4。

2.6 生活事件对SCL-90各因子和总分的逐步回归分析 分别以SCL-90总分和10个因子分作为应变量,以ASLEC各条目得分和6个因子得分作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库区中学生SCL-90总分和10个因子分的主要因素有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2个因子以及受人歧视、与教师矛盾、评选落空、讨厌上学等事件。根据逐步回归分析所得标准偏回归系数的大小,排出影响库区中学生SCL-90总分和10个因子分的前5位主要影响因素,见表5。

3 讨论

3.1 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本研究发现,有19.8%的中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高于相关研究结果[6-7]。表明三峡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值得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全社会的密切关注与高度重视。调查还发现,库区中学女生较男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可能与男生在面临某些负性生活事件如搬迁、变化、动荡等时的抵御、承受能力较强,而女生情绪相对不稳定、多愁善感、优柔寡断、交往中顾虑重重等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特点有关。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初中生差,可能与高中生学业压力、升学压力等的迫近有关,也可能与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有关。高中阶段是自我意识分化和自我矛盾加剧时期,自我意识的分化使得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加剧,因而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3.2 库区中学生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表明,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各项生活事件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尽管每种生活事件都可能引发心理健康问题,但由于各个事件的发生频率、影响程度及对个体的意义不同,因此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也就各不相同。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2个因子对库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较大,这与国内有关研究结果[3]不一致。可能与库区经济条件较差,学校和家庭一味追求升学率,一味关心中考或高考,都希望学生将来能考上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并把这作为学生今后的唯一出路,无形之中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8]。受人歧视、与教师矛盾、评选落空、讨厌上学等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也较大,提示学校领导应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不能一味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健康教育教师应针对这些生活事件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 参考文献

[1] 沈渔村,主编.精神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5-89.

[2] 冯丽云,王宇中,吴国华,等.生活事件因素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探讨.中国公共卫生,2000,16(1):4-6.

[3] 吴昊.中学生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91-93.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106-108.

[5] 张明园,主编.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2版.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27.

[6] 张敏,王振勇.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26-228.

[7] 丁树荣,王颖,张世勇,等.河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杂志,2003,2(2):7-9.

第12篇

幽默一词起源于humor,最早由林清玄音译过来并以“幽默”两字释义,而幽默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完全被认可的定义。正如马丁所认为的那样,幽默是一个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因而给予一个具体而精准的概念是难上加难的。而有的相关专业人士认为,幽默可以通过输出和输入两个方面来界定。一种是对于幽默的输入,即“解码”过程,是指人们对于幽默的感知和理解;另一种是幽默的输出,即“编码”过程,即对于幽默的创造和向外传播的过程。

二、幽默心理学在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幽默心理学促进高中生人际关系的和谐

高中是学生发育的青春期,这时期的学生都比较独特和叛逆,因而在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都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摩擦,如果不能够将这些小的摩擦化解,可能会因此造成学生在人际关系上的大困扰。而幽默心理学能够教会学生以一种幽默轻松的方式化解矛盾,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过,幽默是通过把一个充满能量和紧张的有意识过程转化为一个轻松的无意识过程。

2.幽默心理学健全高中生人格品质的作用

高中时期作为一个人性格和品质逐步发育健全的时期,对于一个人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生长环境和家庭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高中生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阴影。而幽默心理学作为一种具有幽默乐观及积极精神的心理学,会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这些心理问题,并且能够将这些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改正。正如某位心理学家所说,一个具有幽默感和幽默精神的人,一定是一个积极、乐观、向上且具有幽默精神的人,因而通过幽默心理学不断培养学生的幽默精神和幽默品质,有利于学生积极向上,对于学生完善人格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幽默心理学增强高中生面对压力的能力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就像一座大山一样,以沉重的压力矗立在每个学生的心头,如果不能够将这种压力及时排解,很有可能会造成高中生因为压力过大而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这些悲剧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学生心理教育问题的广泛关注,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缓解压力呢?我们可以让学生以一种自嘲的方式来面对自己在某次考试当中的失利,这种自嘲实际上是幽默的一种,通过对于自身水平或者现状的自嘲,实际上是学生自己所面对现实的一种接纳,而这种清楚的自身认识又避免了学生由于外界刺激带来的更大压力和负面影响,达到了有效减压的作用。

四、幽默心理学让高中生学会幽默的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