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1:08: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字货币研究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正在对全球金融体系产生重要影响,一些经济学家预测,数字货币有可能成为二十一世纪主要的金融支付工具。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周小川行长指出需要密切关注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对金融Ю吹挠跋臁S纱耍支撑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研发的关键技术――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引发多方关注,各方对区块链的关注程度甚至不亚于对数字货币本身。目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已经从数字货币领域逐渐进到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在国内外正掀起一股研究和探索区块链技术应用的热潮。
一、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内涵
作为支撑比特币的重要技术,区块链的概念最早由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提出。以比特币应用为例,区块链是指一串使用密码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结构,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过去十分钟内所有比特币交易的信息,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信息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并生成下一个区块。
有学者(秦谊,2016)认为,区块链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基于计算机程序的公开的总账数据库。它的特点是数据库可以记录区块链上发生的所有交易信息,区块链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将其记录的交易信息更新至网络并保存,每个参与维护的节点都能复制获得一份按照时间顺序记录的完整数据库储存,这就构成了一个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的分布式数据库,这种数据库能够在无须第三方介入的情况下,实现信息的直接交互,即人与人之间点对点式的交易和互动。
也有研究(穆启国,2016)认为,区块链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共同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这种数据库方案以涉及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把一段时期内系统包含的全部信息交流的相关数据,通过特殊的算法和密码方法计算并记录到一个数据区块(block)中,同时产生该数据区块的防伪识别码用于链接(chain)下个数据块及校验,系统的所有相关节点来共同验证交易信息记录是否为真,生成的数据区块不可篡改。实际上,区块链技术是一种类似于TCP/IP协议的互联网底层技术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它的出现有望实现互联网从信息传递向价值传递的突破。区块链技术最大的颠覆性在于信用的自我建立,数据存储、传输和证明的去中心化,采用分布式储存的数据区块替代目前的中心服务器,使全部数据信息都被记录并储存在云系统之上,无须第三方验证即可实现数据的自我证明,使得信用的建立成本大幅降低。比特币就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创造的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因此无须基于信用来实现货币的发行和交易。
对于数字货币的认识,有学者认为(王永红,2016),数字货币是“法定电子现金”,即由货币当局发行、存储于电子设备、具有现金特性的价值载体。数字货币区别于与银行账户相关联的电子货币,与价值完全由市场决定虚拟货币不同。同时,从数字货币体系建设的需求的角度来看,数字货币要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支付手段,必须具备区别于电子货币、虚拟货币的显著特点,包括安全性、可控匿名性、周期性、不可重复性、系统无关性,并且要在开放互联环境中达到很高的交易性能。谢平和石午光(2015)认为数字货币是基于密码学和网络点对点(Peer to Peer)技术,由计算机程序产生并在互联网上发行和流通的一种货币。
二、区块链应用于数字货币的优势
新货币经济学认为,货币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职能可以分离,比特币的应用可以被视为此观点的一次尝试。该理论提出,所有的经济活动在没有中央银行和法定货币的情形下一样存在,基础货币的记账和交换职能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媒介,前者仅为衡量价值的标准化的记账单位,可以同所有的经济交易之间建立起映射关系,而后者则是内生的,可以通过债权转让的方式实现交换。从更为长远的角度来看,比特币或许只是货币职能分离的一次大胆的实践,离诞生真正意义上能广泛流通的数字货币还有十分遥远。但是无论如何,基于数字货币的比较优势,创建一种成熟、稳定、可靠的数字货币体系是未来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方向。无疑,区块链技术为创立稳定可靠数字货币提供了技术基础,受到了各国央行的关注。
利用区块链技术发展数字货币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学者(蔡钊,2016)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数字货币去中心化信用和方便快捷地交易,使得其具有较高交易流通价值,并能够通过开发对冲性金融衍生品作为准超货币,从而保持相对稳定的价格。数字货币建立了货币背书下的数字货币交易信用,交易量越大,交易越频繁,数字货币交易信用就基础越发牢固。一旦在全球范围实现了区块链信用体系,数字货币自然会成为类黄金的全球通用支付信用,并可借此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使得货币变得十分安全。目前的中心化的金融系统容易遭受电脑黑客的攻击,安全成本高且难以防御。但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创立数字货币,它去中心化的特点能够实现全网络记账,有效预防故障与攻击。另外,区块链信息的时序记录、不可追溯和难以篡改的特点,使得货币防伪变得十分简单。这一防伪特性在与数字货币相关的票据、凭证应用上有更为广阔的前景,这使得金融诈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邓迪,2016)。
有学者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分析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的优势(肖风,2016),认为中国人民银行可以通过联盟链发行数字货币,这种联盟链是由几个中心化机构共同发起建立,兼具部分去中心化功能的同时让分布式网络节点得到控制的区块链。在这种区块链中,让所有参与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共同构建联盟链的分布式网络,单中心变成多中心,从而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另外,零知识证明技术和共识机制能够保证所有参与者的信息保密,链条各节点网络通过账本网络共享机制确保达到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的结合。这种设想一旦实现将十分有利于人民币有序、可控地实现国际化。同时,人民银行可以通过外接端口将认可的全球金融机构接盟链,可实时监控人民币流动,并且可以节省人民币印刷和储存成本。最重要的是根据区块链技术实现信息流与资金流的统一,实时结算、逐笔交割与无间断运行,初步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全球化人民币登记结算与支付清算网络,这将极大提高人民币结算、支付清算的效率,有效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在反洗钱领域,区块链技术的作用突出。秦谊(2016)认为,借用区块链技术,通过各金融机构的交易都必须有客户提供电子身份信息(私钥)同银行掌握的公钥共同验证,并且与用户地址进行匹配,确保每笔交易都有完整的记录。在这种模式下,交易信息在各金融机构间实现透明共享,交易的所有环节都无法脱离监管机构的视线,黑钱将无法洗白。
但是,也有学者对区块链应用于货币创新有不同的看法。姜奇平(2016)从货币价值的角度分析,认为区块链在货币方面的应用只能是被设计为一般等价物的分布式系统,但如果未来货币的发展不再是一般等价物,那么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与货币发展从贝壳到黄金再到纸币一样,只是货币在形式上的创新。而未来货币的流动性将必须在利用、使用、服务应用中体现价值,表现在更为具体的价值体现。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在比特币上,相当于设计了信息量机制,却没有设计信息流速机制。吴晓灵(2014)认为算法货币目前只是解决了货币信用问题,但尚无法适应社会经济需求的调节需要。在当前的情形下,其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能够通过互联网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价值传递。
三、区块链技术应用于货币创新的实践:比特币
区块链技术最广泛也最为成功的应用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从中本聪开发出第一个创世区块开始,到比特币区块的诞生,再到比特币作为投资工具价格飞涨,比特币和区块链技术广受追捧,凸显了区块链技术及应用的广阔前景。英格兰银行的研究认为中央银行未来可以考虑发行流通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操作得当可以增强金融的稳定性。
对于比特币是否为数字货币的判断,Yermack(2013)的研究结论比较具有代表性。作者认为,比特币在履行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方面仍然面临重大挑战。在流通手段方面,比特币的流通范围小;从价值尺度看,比特币价格波动十分剧烈,因而尚不能视为具有稳定的价值尺度;从支付手段来看,比特币仍未被广泛接受。Forian et al.(2014)分析了比特币的货币和资产属性,认为持有者更多视比特币为一种投资和资产。因此,比特币从根本上来说仍不是货币。
不少学者肯定了比特币对于创新货币形式的重要作用,张春霞(2016)认为去中心化、非国家化是未来货币的发展方向之一。货币去中心化是指一种货币不通过中央银行等中心机构发行流通,交易过程不依赖银行或中央清算机构等第三方机构的协助。类比特币的非国家化能有效避免中心机构造成的货币多发,以及信用风险和人为因素导致的货币危机,从而根本上保证了币值的稳定与流通的自由。比特币去中心化、数量有限、完全匿名和交易便捷的特征,是目前区块链技术最为成功的应用。姜立文等(2013)认为比特币有效解决了在经济全球化下如何降低信息成本与交易费用的问题。交易可以实现全球同步,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有学者(闵敏和柳永明,2014)从货币价值与职能的角度分析认为,比特币本身不能度量商品的价值,在当前的比特币的交易中,衡量商品价值的因素依然是法定货币。现实中绝大多数可以使用比特币交易的实体店都同时使用法币和比特币标价,实际上是法币提供价值尺度,而比特币充当流通手段。从这个方面讲,比特币实现了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分离。而货币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分离,则价值尺度退化为记账单位,商品的价格就能充分反映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避免受到货币价值波动的影响。
许多外国学者从比特币的交易特征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用的结论。Ron et al.(2013)通过跟踪分析比特币持有者的数量、账户变动、交易和储蓄特征,发现大多数的比特币从产生到现在,并没有参与流通,大多数的比特币被少数人集中。Smith(2014)对比特币的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发现比特币同直接货币市场之间存在套利行为,同时比特币与其他货币的直接汇率波动更加明显。这些现象表明受比特币数量的稀缺性、升值预期和流通限制影响,比特币的持有者愿意选择持有而不是交易,价格波动也更为剧烈。
四、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货币面临的挑战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字货币创新具有安全性、匿名性、方便交易的天然优势。尽管如此,应用区块链技术创立一种广泛流通的数字货币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安全性仍是区块链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比特币遭黑客攻击失窃和被盗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字货币在技术面上尚未成熟。袁勇和王飞跃(2016)认为,虽然实际系统中为掌握全网51%算力所需的成本投入远超成功实施攻击后的收益,但受攻击的安全性威胁始终存在。另外,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机制也将随着数学、密码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而变的越来越脆弱,隐私保护也不是绝对的安全。
从法律上看,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受现有的国家制度的制约。益言(2016)认为,一方面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自治性淡化了国家和监管的概念,对现有的货币制度造成很大冲击。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对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威构成严峻挑战,而且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果。监管部门对区块链技术缺乏充分的认识和预期,与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缺乏相关法规的保护,增加了市场主体的风险。
从监管上讲,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让中心化的政府对数字货币的监管变得非常困难。孙建钢(2016)认为,虚拟货币数字化的价值代表属性决定了其很难确定监管主体,去中心化的属性使原中心化的传统监管模式不再适合,跨国界市场参与及交易的属性更是增加了监管的复杂性,从而给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另外,陈一稀(2016)的观点比较独特。文章认为,区块链技术存在与传统货币银行学中相类似的“三元悖论”,即无法同时达到高效低能、去中心化和安全的三个要求,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同时,文章提出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技术从本质上来说不是去中心,而是换中心或是多中心。
随着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的强势崛起,新兴的区块链技术逐渐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热点研究课题。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信用、不可篡改和可编程等特点,使其在数字货币的应用上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对区块链技术应用于数字货币的研究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多数研究集中分析了区块链技术对于数字货币创新的重要意义,与传统货币的比较优势,以及未来面临的安全、法律认可、政府监管的挑战,但都没有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同时,对于未来数字货币如何实现一般货币职能,构建数字货币与现有货币体系相融合的框架,以及如何实现数字货币广泛流通的分析和讨论不够充分。本文对有关区块链技术用于数字货币的创新做了粗浅的归纳,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有益的启发与借鉴。
参考文献
[1]穆启国.区块链技术调研报告之一:具有颠覆所有行业的可能性――区块链技术解析和应用场景畅想[J].川财研究,2016,1.
[2]谢平,石午光.数字加密货币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金融研究,2015,01:1-15.
[3]邓迪.数字货币的前奏[J].金融博[,2016,03:9-10.
[4]姜奇平.区块链与货币哲学的发展[J].互联网周刊,2016,04:70-71.
[5]陈一稀.区块链技术的“不可能三角”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J].浙江金融,2016,02:17-20+66.
[6]肖风.从公有链到私有链:区块链回归现实[J].当代金融家,2016,Z1:35-37.
[7]秦谊.区块链冲击全球金融业[J].当代金融家,2016,Z1:43-46.
[8]王永红.数字货币技术实现框架构想[J].中国金融,2016,08:14-16.
[9]姜立文,胡h.比特币对传统货币理念的挑战[J].南方金融,2013,10:31-35+92.
[10] 吴晓灵.从信息网络到价值网络――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J].三亚・财经国际论坛,2014.
[11]Forian G.,Z.Kai,H.Martin and W.M.(2014).Christian.Bitcoin-asset or currency? Revealing users’ hidden intentions.The Twenty Second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
[12]Ron D.and A.Shamir.(2013).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Full Bitcoin transaction Graph.Financial Cryptography and Data Security: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6-24.
[13]Smith J.(2014).An Analysis of Bitcoin Exchange Rates.SSRN Working Paper,No.2493797.
关键词:数字货币;支付功能;差异对比;发展空间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6)03-0079-05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6.03.17
一、数字货币的概念特征及支付基础
(一)数字货币的概念
1.理论内涵。目前,理论界对数字货币尚未形成专门的学术定义,但对数字货币基本形成三种认识:一是数字货币等同于电子货币;二是数字货币是电子货币的一种;三是数字货币是一种独立的支付工具[1]。不同的认识源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数字货币是新兴事物,且主要是依托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专业性和独特性使得其被蒙上了一道神秘的“面纱”;二是数字货币早期的理念创立者提供的仅仅是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而技术的长期价值让数字货币展现于世人面前,显现出其蕴藏的巨大能量。
2.实践概念。从最早的Bit Gold、B-money等数字货币实验,到将数字货币概念首次大规模引入公众视野的比特币,显现出数字货币发展的速度之快。基于此,数字货币可以定义为依靠密码技术来创建、发行和实现流通的电子货币,它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目前,流行于世界各国的数字货币有上百种,如比特币、莱特币、无限币、夸克币、泽塔币、元宝币等。
(二)数字货币的主要特征
1.去中心化。与传统货币不同,数字货币的去中心化特征十分突出。一是数字货币运行、发行不依赖于中央银行、政府、企业等机构组织的支持或信用担保,而是依赖信息技术、密码算法、网络协议等来实现,理论上确保了任何个人、机构、政府等都不可能操控数字货币总量或制造人为通货膨胀。以比特币为例,它的货币总量按照预定设计的速率逐年增加,并最终在2140年达到2100万个的上限。二是数字货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通过网络节点的计算产生,理论上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参与制造数字货币,如比特币每10分钟向网络中释放50个(后调整为25个),并逐步减半。
2.匿名性强。不同于以法定货币为基础的电子交易时身份的验证,数字货币具有较强的匿名性特征[2]。一是数字货币交易可以在购买初期就实现匿名,用户仅需提供资金或通过信用卡就可以购买数字货币,交易过程中较少涉及到用户的身份信息。二是数字货币的匿名性还在于其有不同于传统电子交易的替代支付方式,使得整个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如在Ukash支付平台,用户申请时不需拥有银行卡或账户,也不需要注册和提供任何个人信息,即可将现金兑换成19位编码的代金券,在所有支持Ukash支付系统的国际网站上均可以使用,较好地实现了数字货币交易过程的匿名性。
3.支付便捷。数字货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快捷方便且低成本的实现境内外资金的快速转移,整个支付过程更加便捷有效。以货币跨境转汇为例,传统货币转汇境外需要通过银行机构进行较为复杂的手续,如金融电信协会的业务识别码、特定收款地的国际银行账户号码等,同时,完成整个资金转移过程耗时较长,一般为1-8个工作日,并且需要支付较高的手续费;而数字货币则能实现境外转汇的低成本便捷化服务,如通过Paypal办理境外转汇业务时,可以在接受支付命令后即时将转汇金额记入到收款人的Paypal账户,实现业务交易的即时性。
(三)数字货币的支付基础
数字货币依托信息技术构建了分布式价值传导网络,形成新型的支付网络――分布式支付系统(见图1)。整个分布式支付系统中存在数量不定的支付节点,用于交易、支付等信息的存储维护,并形成公开、透明、无法伪造“区块链”,促使支付交易不依赖第三方中介机构顺利实施[3]。
1.技术层面。数字货币是依托于区块链技术完成点对点的价值传输,并以区块的形式记录全网数据库的所有交易行为,确保不会发生重复支付和虚假支付的情况。一是数字货币区块链是以巨大的运算力和维护成本为代价,在互联网上构建一个可靠的数据源,没有中心化的概念,能够被各个行业所应用;二是分布式支付网络体系中,单一支付节点完成交易有效性的初步确认,再经由互联网传播获取认可后,最终确定交易的有效性。这其中,由于数字货币的固有属性和信息技术特征,能够保障交易双方的隐蔽性,且可以避免重复支付和虚假支付的情况。
2.应用层面。数字货币以算法来模拟货币,突破法币增发的风险和区域局限,且能够有效解决跨境支付的便捷性,实现交易的无摩擦支付。一是数字货币通过互联网避免了来自传统银行系统与国家边界的资金转移障碍。一方面,传统跨境支付需要经过多个机构,且交易数据会被记录下来,而数字货币则只需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确认即可,不经过任何第三方机构,也不会形成任何资金跨境交易记录;另一方面,法币的使用面临现金额度、地理区域等的限制,而数字货币则突破了这些障碍,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无障碍转移流通。二是数字货币实现了无摩擦支付,提升了资金跨境支付与转移效率的同时,降低了资金跨境支付与转移的成本。这一点,由数字货币支付便捷的属性特征就可以很好的说明,跨国贸易、跨境支付为数字货币支付提供了应用场景和发展空间。
二、数字货币在支付领域的发展状况
数字货币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Bit Gold、B-money等,伴随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比特币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数字货币发展更加迅速。基于数字货币交易属性来看,数字货币在支付领域发展呈现出新状况。
(一)支付应用更加广泛
近年来,数字货币在全球及我国越来越受到关注,支付应用更加广泛。一是从使用者来看,企业支持数字货币支付应用的有所增加,以比特币为例,2014年,微软(Microsoft)、戴尔(Dell)、维基百科、旅行服务网站Expedia、假日酒店、英国电商Cex、美国在线电商Tiger Direct、法国连锁零售商Monoprix等数以万计商家开始尝试采用比特币支付。二是从供给方来看,国内参与数字货币支付事业的创业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支付平台大约有10家(见表1),其中,以GemPay、YardPay发展最为迅速,二者数字货币(比特币)的支付量提升也较为明显。
(二)平台功能日益完善
伴随数字货币的不断发展,其支付平台的功能也在不断的完善,促使商家、客户更加容易的接受和使用数字货币进行支付。一是多个数字货币平台的业务推广和应用,丰富了数字货币支付平台的功能。如Coinbase可以提供钱包支付、交易汇兑、安全存储等业务;Blockchain.info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币钱包和区块信息查询网站;比特币ATM机的推出使用等。二是辅助的推陈出新,提升了商家、客户对数字货币支付的认可度和使用度。如数字货币支付平台GoCoin推出电子邮件和短信账单功能,商家可以通过GoCoin平台的电子邮件和短信账单功能创建发票进行支付,与此同时,短信账单可以为客户提供实时查看他们账单信息的链接,便利客户对信息的掌握和了解。
(三)平台融资数量增加
数字货币的广泛关注度以及业务拓展的空间性,为数字货币支付平台赢得了资本的青睐,这一点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数字货币支付平台融资上尤为明显。根据《2014年国内数字货币行业发展报告》的统计显示,2014年比特币钱包和支付的融资额占到数字行业全部融资额的40%左右。其中,比特币OnChain的钱包服务商Blockchain.info获得融资3050万美元;比特币支付处理商BitPay获得融资3000万美元;比特币支付处理商获得融资1450万美元;多重签名BitGo获得融资1200万美元。
(四)监管争议依然不断
有鉴于数字货币的各类风险以及监管的缺失,各国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态度、策略存在较大的争议。具体包括四类:一是全面禁止型。以泰国、俄罗斯、台湾等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明确表示了对数字货币(比特币)的抵制和封杀,不承认数字货币且不得在境内进行支付等一切行为[4]。二是积极支持型。以巴西、韩国、肯尼亚等为代表的国家和地区,对数字货币(比特币)的发展采取“友好”政策,积极支持其发展。三是审慎观望型。由于缺乏对比特币行业的规范和监管规则,部分国家对比特币发展采取审慎观望的态度,如日本、印度等。四是适度监管型。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比特币监管进行积极探索,采取适当监管策略。如欧盟、德国、法国着重对数字货币(比特币)的风险关注,给予适当的风险警告和提示;澳大利亚、新加坡、西班牙则利用现有的税法、电子支付法等对数字货币(比特币)的发展进行约束管理;美国则是主张推动立法监管的,加利福尼亚、纽约先后出台AB-129法案、“BitLicense”法案对数字货币(比特币)进行立法的监管。
三、数字货币支付与各类支付的比较
(一)数字货币支付与传统支付的差异
数字货币以分布式支付系统为基础,试图构建一个完全开放的支付体系,与传统支付的差异性较为明显(见表2)。
1.支付系统。数字货币支付是基于一个完全开放的系统平台运作,能够在全球范围进行支付,不受时间、区域的限制;传统支付是在较为封闭的系统中运行,支付行为多以境内为主,且易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提供全天候、跨境的一些支付服务。
2.交易媒介。从流转媒介来看,数字货币支付是利用信息技术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款项支付,而传统支付是通过现金、票据、银行卡等物理实体流转来完成款项支付;从支付媒介来看,数字货币支付以最先进的网络为基础,而传统支付则是传统的通信媒介。
3.支付效率。数字货币支付流程较为简单,用户只需要一台连接网络的PC机,就能够方便、快捷、高效的完成支付行为;而传统的支付受限时间、空间以及操作流程等多重限制,难以实时完成资金支付流转,尤其是应对跨境交易和支付的时候。以比特币跨境支付为例,它可以实现实时到账,而使用Visa、Master等支付工具则需要1-3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到账,同时,在提现时间上比特币也有优越性,能够从5-7天缩短到2-3天。
4.支付成本。数字货币支付的流程简单化、操作便捷化以及支付的实时性、跨区域等特征,使得数字货币的运作成本、交易成本等都比较低,因此,整个支付成本也会相应大幅的降低。对应地,传统支付由于依赖传统银行及支付网络,需要缴纳由银行及其他支付网络收取的跨境费,支付成本相对较高。仍以比特币跨境支付来看,发送比特币只需要支付0.001个比特币(折合人民币仅需几毛钱,且与支付额度大小无关),而使用Visa、Master等则需要支付总金额5~8%的高额手续费。
(二)数字货币支付与网络支付的差异
网络支付尤其是第三方支付的兴起与发展,是现代支付体系的一个重要补充,其在支付体系、交易媒介、支付效率等方面有着传统支付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某些属性特征与数字货币支付较为相似。对比来看,数字货币支付与网络支付最大的差异集中在两个方面:支付成本与跨境支付。
1.支付成本。数字货币通过互联网绕开某些来自传统银行体系与国家边界的资金流动障碍,尤其是在进行跨境贸易的时候,资金划拨与支付仅承担少量的费用,潜在地为商家与客户节省手续费。反观网络支付,尽管相较传统支付已经节约了很大的支付成本,但费用的节省相对有限(见表3)。
2.跨境支付。2013年国家外汇管理局下发《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后,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支付开始试点,允许参加试点的支付机构集中为电子商务客户办理跨境收汇和结售汇业务,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跨境业务支付,但《指导意见》同时对跨境业务范围、交易金额等做出了规定和限制。但数字货币支付则不受时间、区域、金额的限制,能够实时完成跨国贸易和跨境支付,显示出其在跨境支付的优越性。
四、对数字货币支付功能发展的几点思考
数字货币的出现推动了支付体系的创新发展,在国际贸易、跨境支付等方面尤其有优势,能够通过互联网快速实现全球范围内价值的交换,未来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推动数字货币及其支付功能发展需要强有力条件支撑,我们认为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数字货币的稳定性:如何保持
数字货币汇率不稳定、币值波动大,是数字货币支付功能规模化实现的最大障碍。币值的不稳定既会影响消费者持有数字货币的信心也容易造成交易中的某方出现“隐性”损失,而这些都会最终影响数字货币支付功能的实现及推广。
从支付功能实现的角度来看,保持数字货币币值稳定可以循着三个思路:一是短期内可以考虑“币值锁定”模式,即在交易过程中以与交易额(数字货币)等值的法币来对币值进行锁定,以此来维护交易过程中因数字货币币值波动给卖家造成的经济损失(见图2)。二是中期内构建数字货币消费“生态圈”,奠定数字货币支付的基础。数字货币支付是服务于数字消费的,没有消费的支付是虚假的、无基础的,由此,打造如同“淘宝+支付宝”运作模式的“跨境电商+数字货币”模式,将数字货币支付应用到真实支付场景,形成“货币―支付―消费”的生态圈。三是长期来看需要探索对数字货币的立法监管,从规范金融市场发展、防范系统性风险以及金融犯罪等方面对数字货币进行监管,维护数字货币的相对稳定性,保障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支付手段有效运行。
注:N表示买家交易确认时数字货币,M表示卖家收款时数字货币,X表示两种情况下的等值法币数量。
(二)数字货币成本优势:如何延续
前文分析显示,数字货币支付的突出优势之一在于支付成本较低,但伴随监管的强化、经营的推进以及外界的竞争,数字货币的成本优势能否延续值得关注。一是监管的强化会增加数字货币的经营成本,这部分成本将会被分摊到用户身上;二是数字货币与传统支付的成本累积过程与阶段不同,未来可能会面临网络管理成本和经营成本的增加,增长的成本也将会分摊到商家或者用户身上;三是传统支付面临竞争压力,也可能会降低收费或者吸收数字货币的技术,数字货币成本优势会被缩小。
不可否认,成本优势为数字货币的推广使用带来契机,中短期来看这一优势还是会显现,但长期来看,成本优势将不再是数字货币的“专美”,因此,从发展持续性来看,数字货币未来发展不能“偏安一隅”,除了拓展和发挥信息技术带来的成本、效率、时空等优势以外,还需要构建更加匹配数字货币发展的战略理念,与支付系统中的同行“合作竞争”,应对来自银行、支付平台的竞争。
(三)数字货币支付应用:如何推广
数字货币支付应用依赖于用户群,用户数量的多少决定数字货币支付能否持续发展。据统计,目前全球最大的两家比特币钱包公司Blockchain.info、Coinbase拥有用户约600万,而这得益于国外对比特币的合规建设和立法监管。比较来看,国内比特币支付生态环境相对匮乏,用户群体和数量相对有限,一方面,比特币还是一个小众概念,一般人尚难以理解,接受度也不高;另一方面,受币值波动、政策不明确等影响,公众对比特币的认知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有鉴于此,推广数字货币及其支付应用将成为数字货币相关平台(公司)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一是相关平台(公司)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对数字货币进行宣讲、介绍,让普通大众对数字货币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提升对数字货币的接受度。二是挖掘数字货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重点关注支付应用环境,探索推进数字货币应用场景发展。
(四)数字货币风险防控:如何监管
数字货币潜在的风险伴随其应用逐步显现出来,如币值波动风险、技术平台风险、洗钱犯罪风险等。风险的暴露既不利于数字货币发展,又对社会金融秩序造成影响。首先,风险的产生使得部分国家对数字货币采取“堵截”或“全面禁止”的监管策略,不利于数字货币的推广应用。其次,风险不确定性使得社会大众对于数字货币的应用态度较为谨慎,持有或利用数字货币进行交易、支付等行为也会减少。最后,数字货币的潜在风险还容易引发社会金融秩序的不稳定,如利用数字货币洗钱犯罪、数字货币币值的暴涨暴跌等。
基于风险防控及发展视角来看,有效的监管对数字货币发展应用十分必要。一是借鉴国际上有效监管实践经验,如美国加利福尼亚的“AB-129”法案、纽约的“BitLicense”法案,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的税收政策等,结合国内数字货币发展实际情况,适时完善我国数字货币立法监管路径和体系。二是监管体系构建方面,可以考虑将数字货币纳入相对成熟的金融监管体系当中,如将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纳入到互联网资产交易平台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樊云慧,栗耀鑫.以比特币为例探讨数字货币的法律监管[J].法律适用,2014(7):48-52.
[2]蒲成毅.数字现金对货币供应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2(5):81-89.
区块链技术的内涵
目前,对区块链技术的阐述都比较生涩。直观地说,区块链技术是使用密码学并通过不同算法产生新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过去约定时间内所有交易信息,验证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在信息层面,区块链是利用计算机程序在全网记录所有交易信息的分布式结构公开账本;在网络架构层面,是去中心化协议,能安全地存储各类交易数据,信息不能篡改。
假如把邮票视为区块链,那么每一枚邮票就是一个数据区块,如此,区块链技术可以做以下五个方面的理解。一是去中心化,即没有中心化的邮政局来发行,在网络上也没有中心化的域名。每个参与并持有邮票的持有者视为各个节点,相互之间信息畅通。二是开放匿名性,即邮票持有者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匿名外,每一枚邮票的数据信息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公开查询每一枚邮票的信息内容。三是契约性,每一枚邮票的产生并不由邮政局发行,而是采用不同的算法形成。交换邮票在所有的邮票持有者之间点对点形成持有者之间的经济契约关系。四是安全性,每一枚邮票连号,但这个连号却是依靠不同算法形成链接密码,使得任何持有者对每一枚邮票内容的修改无效,可以确保邮票信息安全可靠。五是效率性,借助算法,通过分布式模式,每个持有者之间点对点进行邮票交换无需任何信任的程序中心和行政中心的许可,交易效率高。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业的探索
自2009年区块链技术出现以来,其已经从区块链1.0的加密数字货币应用,到区块链2.0即股票、债券的非货币应用,逐步扩展到区块链3.0即在健康、文化等方面的应用。在技术架构上,目前的区块链技术已经超越了类比特币的单位区块系统。Tendermint建立起第二代区块链的架构。微软建立Aure区块链服务平台(BaaS)。越来越多的区块链公司加入这个平台,如以太坊、Lisk、Bitpay等等,形成全球区块链集合平台。
国外金融机构看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前布局,纷纷探索优化金融交易过程的契约要素,推动区块链技术在银行、证券等行业的应用,包括支付结算、智能债券、财务审计等方面。2015年12月末,包括富国银行、花旗金融集团、法国巴黎银行、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德国商业银行、瑞士信贷银行、德意志银行、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在内的全球42家大型商业银行(金融集团)加入金融技术公司R3区块链计划,致力于金融领域区块链的开发应用以及全球清算一体化行业标准的制定。2015年1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批准了在线零售商通过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发行股票的计划。纳斯达克将在纳斯达克私人市场开启区块链技术在股票市场的应用测试。Smart Token Chain(STC)公司推出智能合约结算交易所(Smart Contract Settlement Exchange),通过使用智能令牌和区块链技术将全球所有的银行和其他支付系统连接起来。一些银行也在开展独立探索:花旗银行试水“花旗币(Citicoin)”的加密货币;瑞银集团在伦敦成立了区块链金融研发实验室,探索区块链在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应用。
国内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2016年1月,中国区块链企业BITSE了首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真假校验平台(VeChain)。2016年3月,阳光保险用区块链技术作为底层技术架构推出“阳光贝”积分,成为国内第一家区块链积分的发行方、首家应用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企业。
针对区块链技术变革银行业的举措
对于区块链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创新,我们不仅仅只在表面上分析银行经营活动中新型经济契约关系如何构建,如何优化银行现有的要素组合,更应该追根溯源,深入研究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体系给银行业带来的商业模式变革,探索银行业的升级方向。
形成新的混合型数字货币体系
哈耶克一直坚持货币非国家化的理想。区块链技术在事实上验证了数字货币跨国界运用的可行性,带来信息共享和透明化,让理想照进现实。但从国家的视角,国际化的货币仍然难以构建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从比特币的认可度看,德国在2013年承认比特币的货币地位,其他国家比特币却都被诉诸法律。在国内,2013年12月,五部委联合发文防范比特币风险,明确比特币不具有货币属性,是一种虚拟的商品,不具有法偿性。
数字货币虽然难以国际化,但区块链技术却受到各国央行的重视。英国央行推出类比特币的加密货币RSCoin,荷兰央行正在开发以区块链技术为支持的DNBCoin,中国央行计划推进数字货币。这种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的数字货币更可能是混合型的,发展前景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混合型数字货币。有中心,即由中央银行发行,其发行规模和汇率都将由中央银行掌控,形成一个以法币为基础、以数字货币为补充的多元化货币体系;其核心是数字货币的国家。二是形成不同金融场景的虚拟货币,催生虚拟金融的交易规则和流程,进一步繁荣实体经济。当然,具有国家信誉的商业银行参与到场景创造虚拟货币更能够让不同的消费者接受这些金融创新产品。三是混合型数字货币。其产生的规则可变,并不以挖矿为基础的形式产生,比如Peercoin(PPC)采用权益证明取代工作量证明,来维护网络安全。
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字,居然只公布一个价格回升的数据,这是非常奇怪的做法。
几部委联合出台控制打包贷款,这个措施非常重要。打包贷款是什么概念?就是银政联合。
今年一季度数据公布之后,我们看到的是增长、投资、消费、货币还有固定资产数字。增长为10.2%,但还没有达到过快的程度,三年以来增长都在10%上下。投资是在2003年的时候比较高,占30%多;2004年下半年来一直在30%以下;去年降到了25%~6%,这――次上升到了29%。这是近两年来的变化,所以,大家都很谨慎。从今年投资增长来看,经济还是上升的。
消费低了一点,2004年是13%,去年是12%多,今年3月份以来又回到了13%。增长当中,工业增长快到上限了,但还没有过头。工业中最快的是水泥,达到了23.3%;钢铁去年最高的时候达到28%,现在是17%,钢材增长21%,也下落了,去年是在25%以上;其他的都下落了,只有水泥上升。投资中,房地产下落了,虽然房地产价格上涨,但房地产投资增长变成了20%。所以,从整个情况来看,宏观经济是热,但还没到过热的程度。
冲击最大的是贷款
现在冲击最大的是贷款。我们第一季度贷款数量超过了预定目标的多少――14%。从2004年下半年来一直在14%,按照通常看法,不快,三年前数字就超过20%。所以,按照增长速度,贷款并不快。
但是大家知道,贷款是一个最危险的因素,贷款是用预定日标数量来比,还是跟我们的增长速度来比,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货币。现在的货币增长,M2(包括储蓄)已经达到18%了,非常高。有两个解释:M2高了,可能货币流通宽松,是通货膨胀的危险因素;或者退出货币流通领域,在货币市场里空转,比如储蓄在M2里面,M2越多货币流通越慢,反而有经济下滑的表现。贷款变化比M2更加重要,因为贷款进入了实际经济。因此,只有一个危险因素引起大家讨论,就是贷款的数量过快。
贷款数量快到什么程度呢,快到到处能够感觉到,一个季度用了半年的贷款。也就是说,一个季度用了两个季度的贷款。第一个季度用的数量过了一倍。我们在各个地方问一些银行,都在放款。银行为了盈利,为了解决贷款贷不出去的压力,加上存在着资本的支持,都在放款。于是,第一个季度的投资上来了,贷款上来了,我们也看到了三个措施:
第一,发改委说过剩,我们对过剩的产业采取监督。这不叫过剩,叫热门产业的控制行政措施。第二,央行5月提高利率o.27个百分点。第三个措施,“五・一”节后几部委联合出台了控制打包贷款,这个措施非常重要。打包贷款概念是什么呢?就是银政联合,地方政府把自己大量的基础设施和银行绑在一起,有地方则政的支持,第一季度已经大规模铺开了。然后央行规定,在1月15日截止,以前的有效,以后的无效。这个判断是有效的,因为贷款的大幅度上升,与银政结合起来放贷、大规模项目放贷有关。
因此,我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是,现在经济还在热度上,但没有过线,如果贷款再不好好控制,有可能在下面一段时间里突破,但现在还都在可控范围内。下一步与我们的政策有决定性的关系。因此,经济分析模型要把政府将采取的措施对经济的影响放在里面。
通货紧缩压力存在
现在分析一下我们的价格。价格低了以后,政府觉得有空间,会想尽办法提高能源价格,来填补价格下降。贷款也是这样,上升了一段时间,就会下降,下降了之后,就会上升。
5月12日公布了消费价格指数,是1.2,这和我的判断方向相反。为什么呢?我一直认为中国出现了严峻的通货紧缩压力,其他的数据很高,但价格下降到了1%以下,原材料都在下落。今年不要看别的数字都在上升,但是价格在下落,我们需要解决。
4月份的宏观经济数字,居然只公布一个价格回升的数据,这是非常奇怪的做法。我们国家是这样的,什么数字好,先出什么样的数字,一定是这样的。这次价格数字第一个出,是从来没有过的。去年价格下落的时候,价格数字最后出。别的先出完了,最可能要加强通货紧缩的时候,价格就出来了。结果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是价格先出。这个数字肯定是有利于国事,或者有利于解释我们不存在通货紧缩的压力。但是我们没有看到数字的内部在各个分项发生了什么变化。
目前来看,影响价格下落的主要是日用品,它一直在下降,是负的,这是通货紧缩的可能。第二个是食品,最近我们听到,像肉食、粮食价格还在下降。反过来说,能够抵消通货紧缩压力的是服务,包括各种运输、通讯、医疗、教育、文化,包括我们的公共物品。但是这一部分也在下降。比如说,手机通讯价格下降很厉害,会远远抵消其他的上涨。只有一个因素,石油价格,由油价引起的出租车价格上涨。我觉得这次4月份价格上涨是不是跟价格上调有关,而不是真正的市场需求回升的结果,目前这还只是我的猜测,再过一段,我们再看。
第二个判断的是消费。消费的增长速度,3月份是12.8%,是比较高的数字,现在4月份的数字还没有出来,如果数字是下降的,我们说,我们经济通货紧缩的压力仍然存在。
为什么呢?因为通货紧缩压力有两个,一个是消费不足,增长速度减慢。第二是生产品过剩。这两个意思是一样的,需求下滑,弱于供给增长,这两个因素都有可能存在。而且我们看不到工业品的上涨能够推动消费品价格上涨的积极因素,如果消费品价格上涨了,工业品价格才会上涨,现在还看不出来。尽管4月份的回升到了消费价格指数到了1.2,但价格继续低落的趋势还继续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解决消费需求软弱的根本因素:农民的收入还要继续下滑,城市的收入和消费倾向没有解决。
下半年经济的矛盾
关键词:网络银行;传统银行;金融服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前言
在网络银行产生之初,人们对网络银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网络银行的运营成本尽可能的降低和相关银行业务的技术研究与应用上。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一些关于网络银行最终会替代传统银行业兴起并迅速发展的说法开始出现在金融行业中,并被一些学家认可。现今,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它不仅为银行销售产品以及服务提供了一条新的销售渠道,而且它还改变了传统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与思想观念,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银行产业组织形式,它是信息革命导致的金融领域变革的一个具体体现。
一、网络银行兴起的原因
1.传统银行业发展遭遇瓶颈
由于现今世界经济发展迅速,银行与各类客户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往来也不断增多,交易数额巨大、交易程序繁琐为交易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并且人工操作复杂、支付手段落后,使银行的经营成本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降低,最终导致利润较低,这就使得网络银行有了立足之处。
2.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20世纪末期,信息时代来临,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Internet使用的普及等等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元素,同时也给经济活动带来了更多样的方式和手段,这就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而此时网络银行则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最大限度的满足客户的需要,为客户提供各种便捷的、安全的业务服务。
3.消费者行为发生了变化
1996年全球就有将近四万人连接因特网络,1997年人数达到1亿,2003年人数达到5亿,据统计截止至2014年,全球已有29亿人连接进入到因特网络。这使得消费者习惯了使用因特网,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而网络银行抓住了这个特性,从而占领了市场。
二、网络银行的基本特征
(一)高度数字化
网络银行各种各样的业务都是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的高科技的基础上开展完成的,这就使得它的数字化程度比传统银行高,人工部分几乎为零。高度数字化减少了运营管理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二)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变少
由于网络银行服务的高度数字化以及互联网的普遍性,使网络银行在交易时受到的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变少,在全球范围上,只要消费者连接进入因特网,他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网络银行的业务服务。
(三)平均成本不断减少
高度数字化使得网络银行服务的平均成本呈现递减的趋势。构建一个网络银行的初期成本巨大,因为要将信息数据化花费极多,而在后期,网络银行的服务的边际成本则极小,几乎为零。
(四)客户价值差异化
网络银行的价值不仅有网络银行本身决定,还取决于客户自身的特性,这就使得网络银行渐渐将客户差异化。网络银行的服务为自助型的服务,不同的客户根据自身的需要以及他们的信息知识、消费程度和技术水平高低不同会获得不同的服务。
三、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现状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信息指出,至2008年底,我国使用网络银行的用户已达到5800万户。2014年中国居民使用互联网络的总规模达到64875万人,全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47.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互联网的使用率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网络银行的使用率也在不断地增加,仍具有广阔上升空间。
四、网络银行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市场风险
网络银行市场上主要的风险包括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种,与传统银行相比,网络银行对市场上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反映更为敏感。网络银行为了是资金运用更为有效,所以面临着巨大的“逆向选择”风险。并且由于网络银行的互联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国际化特性,所以涉及到汇率问题,从而面临汇率风险。
(二)信用风险
网络银行的信用风险包括:第一,远程贷款的客户违约不还款。这会使网络银行将授信扩大到一般常规市场以外的一些客户,这些客户的信贷系统不完善,则会使网络银行获取其信用信息等其他信息获得极大的难度,造成成本的大量增加;第二,开放性的网络银行信用业务,从多样化的角度来看,网络银行的信用业务可以将风险分散,同时由于信用产品有同质化趋势,又反向使风险分散变得不易;第三,电子货币发行人可能存在违约风险。网络银行拥有的电子货币,由于电子货币的发行人不需要也不可能保持用于赎回电子货币的100%的传统的实际意义的货币,一旦电子货币的发行人遭遇了财务危机,发行人可能就无法赎回客户要求的电子货币,从而形成信用危机。
(三)流动性风险
网络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第一,电子货币的流动性风险;第二,传统货币在网络银行中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前者指的是所发行的电子货币因为流动性不足或者是网络银行无法满足突然增加的客户对电子货币兑换成传统货币的需求,后者指的是网络银行交易的便捷性导致其各个货币层次间的货币性差异缩小,另外高速发展的网络银行、低廉便宜的交易成本、快捷的期限结构等因素也进一步加大了流动性风险。
(四)战略风险
它是网络银行中影响最大的风险之一,主要涉及到其介入时机和战略模式的选择。网络银行在制定发展模式时必须定位好自己传递价值方式,网络银行可以扮演的主要角色包括技术供应商、环境供应商、内容供应商和便利供应商等,它必须考虑未来将发展成为网络金融百货公司,或者是发展成为网络金融专卖店。
关键词: 电子货币 反洗钱 措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金融的发展,利用电子货币进行洗钱已经成为当前洗钱活动的重要形式,它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和合法的商业活动,而且加大了全球金融业的风险,因此,加强对电子货币流通下的反洗钱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子货币的概述
电子货币是适应人类进入数字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一种数字化货币,是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这种货币从形式上看,早已与钱币无关,是一种通过0与1的排列组合,运用网络载体进行金融交易的货币。目前关于电子货币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这里引用世界银行巴塞尔委员会对电子货币做出的定义:通过销售终端、不同的电子设备之间以及在公开网络上执行支付的储值和预付支付机制。所谓储值是指保存在物理介质(硬件或卡介质)中可用来支付的价值,如Mondex智能卡等。而预付支付机制则是指存在于特定软件或网络中的一组可以传输并可用于支付的电子数据,由多组二进制数据和数字签名组成,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使用。
目前电子货币的使用是电子货币使用者用一定金额的实体货币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将现金价值预存在集成电路芯片内,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方法直接转移给支付对象从而能够清偿债务,可见现在的电子货币还是以实体货币为基础的。按照电子货币的支付方式划分,电子货币有以下几种:一是储值和信用卡型,如储蓄卡和信用卡;二是电子支票型;三是智能卡型,如IC卡;四是数字现金型,指依靠Internet支持在网络上发行、购买、支付的数字现金。第一种与第二种电子货币进行支付时由于离不开基本账户需要把存款或其他资金划分另一个账户,只能视为查询和划的划拨银行存款的电子工具或对现存货币进行支付的电子化工具。第三种IC卡型的电子货币是把金额和相关的信息记录在镶在该卡上的芯片或磁条上,取代了纸币在特定的范围内使用,但其受限在于流通范围有限,也要借助于一定的终端设备。第四种可以认为是一种真正的电子货币,它采用了全新的信用方式,可以脱离银行账户并且可以循环使用,货币所有人对该数字现金的控制体现在对包含有该货币数量的信息的密码控制上,这种货币正在形成和发展当中。如发达国家的CybederCash、DigiCash、NetCheque等。
二、电子货币流通下的洗钱问题
凡隐匿或掩饰犯罪行为所取得的财物的真实性质、来源、地点、流向及转移,或协助非法活动有关系之人规避法律应负责任均属于洗钱行为。一般的洗钱方法主要是通过货币走私、利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洗钱。然而随着各国反洗钱措施的不断加强及传统洗钱犯罪方法的弊端日益明显,洗钱者正在寻找新的洗钱方式,而在电子货币流通条件下其本身的无形性、网络性、匿名性、快速性等特点为洗钱者提供了新的机会。
从洗钱犯罪的基本过程来看,一个典型的、完整的洗钱过程应经历三个阶段即为放置阶段、离析阶段和融合阶段。对于洗钱来说,利用电子货币洗钱模糊了这三个阶段的界限,而且加大了反洗钱的难度,主要表现在:
1.处置阶段
此阶段一般被认为是洗钱犯罪的最脆弱环节。即对来自犯罪活动的收入改变成便于控制而且不易被怀疑的形式,其传统方式主要有:将现金存入国内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或将现金走私出境存往国外账户;或购买飞机、贵重金属等高价值物品。在使用电子货币的情况下,洗钱者可以将现金先存入银行,然后通过使用智能卡或数字现金直接兑换外币或购买商品等,由于电子货币支付体系有严密的密码体系保证了这些交易表现为较强的匿名性。
2.离析阶段
作为洗钱活动的核心阶段,即通过复杂的金融交易,以隐瞒或掩饰犯罪收益的真实来源和真实的所有权关系,模糊犯罪收益的非法特征。其传统方式主要有:现金电汇银行后用存款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房地产及其他合法行业的投资等。而在电子货币支付体系下,可通过一台简单的个人PC就能实现这一阶段的目标,也不会留下任何账目痕迹,电子货币的交易能即时完成,也会不受到任何地域、时间的限制。
3.融合阶段
即将上一阶段“离析”过的犯罪收益与合法资金结合在一起混入经济、金融体系中去,让非法所得以合法的面目出现。其传统的方式主要有“前台公司”将资金“”贷回原主,增开或伪造发票等,或以在外国金融机构的存款为国内贷款提供抵押。在电子货币的环境下,洗钱犯罪不需要任何金融机构,只需要一台简单的个人PC机就能将资金用于投资或购买其它资产。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到,电子货币所具在的特点已经使传统洗钱的三个阶段融为一体,洗钱活动已从现实世界转向虚拟空间,利用电子货币能够轻而易举地将犯罪所得转移到世界的任何地方,电子洗钱已成为了更为隐秘的洗钱手段,而由于洗钱犯罪活动的危害性极大,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
三、电子货币流通条件下反洗钱的对策
1.限制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
现在各国的货币发行权一般都规定由本国的中央银行或准央行垄断发行。而电子货币目前各国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商家、企业或非金融机构也可以发行电子货币,而且实现跨界流通,这必将侵害一国的货币发行权及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因此,必须控制电子货币的发行权问题,由中央银行或中央银行授权的机构发行电子货币,但必须要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并进行严格控制。
2.建立一套完善的密钥托管机制
必须建立一套密钥托管机制,使政府在特定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电子货币密码技术中的私人密钥。由于电子货币的加密性给政府机构的监控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由政府机构对所有的私人密钥进行托管,在一定条件下如为了追踪洗钱犯罪分子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程序就可以从托管机构那里获得私人密钥,破解相关的信息,从而较好地监控犯罪分子的洗钱活动。但其中必须要注意的是不能破坏消费者的隐私权,否则就会动摇消费者的信心,因此,只有政府机构才能建立密钥托管机构,统一管理私人密钥,并允许执法部门在一定的条件下获取密钥,才能保证打击洗钱等犯罪。
3.扩大反洗钱的范围
关键词: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电子商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电子商务相关的电子支付工具越来越多。这些支付工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电子货币类,如电子现金、电子钱包等;另一类是电子信用卡类,包括智能卡、借记卡、电话卡等;还有一类是电子支票类,如电子支票、电子汇款(EFT)、电子划款等。本文将针对电子支付的工具之一———电子货币在电子商务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电子货币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形式
1.电子货币的基本概念。电子货币作为当代最新的货币形式,从20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其应用形式越来越广泛。电子货币是一种在网上电子信用发展起来的,以商用电子机和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手段,以电子脉冲进行资金传输和存储的信用货币。通过网上银行进行的金融电子信息交换,电子货币与纸币等其他货币形式相比,具有保存成本低,流通费用低,标准化成本低,使用成本低等优势。尤适宜于小金额的网上采购。电子货币技术解决了无形货币的存储、流通、使用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美国的MarkTwain银行是美国第一家提供电子货币业务的银行,早在1996年4月就获得了一万个电子货币客户。
2.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电子货币有两种主要形式:智能卡形式的支付卡(如Mondex)和数字方式的货币文件(如E-Cash和Cyber-Coin)。前者主要用于网下的支付,后者用于网上的支付。
Mondex即是E-Mondex(电子现金),它的主要用途在于取代日常小额消费的钞票及硬币。Mondex卡除了拥有现金的特性以外,同时还具有一个比现金更优良的特点,即是它能安全地通过电子管道(如电话、因特网等)来作为人对人、人对商家、人对银行的远距转值。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在起步,网上金融服务开展较少,电子货币系统的建设进展缓慢。Mondex是目前最接近于现金的电子货币。
E-Cash是由Digicash开发的在线交易用的数字货币。它是一种数据形式流通的货币。把现金数值转换成为一系列的加密序列数,通过这些序列数来表示现实中各种金额的币值。用户在开展电子现金业务的银行开设账户并在账户内存钱后,就可以在接受电子现金的商店进行购物。
二、电子货币的发展
1.电子货币的发展概况。电子货币的产生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成果。电子货币的使用,一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取代现金的发行,使得货币的发行费用降低;二是发行主体将由中央银行向其他主体转变。
目前的电子货币主要有银行卡和网上电子货币两种。现在,银行卡已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更普遍的应用。对于客户来说,利用银行卡购物付款、提现、存款、转账,方便快捷、安全高效,而且可以获得咨询和资金融通的便利。同时,世界上由网上电子货币带动的网上金融服务正在迅速发展。据统计,网上金融业务在2000年占传统金融业务量的10%~20%,其中美国的网上金融业务发展最快,欧洲国家也在大力发展;在亚洲,新加坡等是发展电子货币的先进地区。新加坡货币委员会的官员称,该国将力争于2008年全部改用电子化货币,货币将包括一种“电子数字脉冲”,发射装置安装在手机、掌上电脑甚至手表上,然后发射脉冲信号进行支付活动,届时所有商业和服务机构都将依法接受电子货币。欧洲央行也指出,电子货币的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推广电子货币将成为欧洲央行未来货币政策的组成部分之一。
2.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情况。从总体上讲,我国电子货币的发展情况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尚处于起步阶段,网上金融服务开展较少,电子货币系统的建设进展缓慢。由于国情的缘故和信用概念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初期没有市场基础,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被推向市场,商品经济的生存竞争意识才迫使中国的银行界开始思考电子货币的发展策略。
在我国,目前发展的重点主要仍在信用卡业务上。我国的第一张银行信用卡,是1985年6月由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的“中银卡”,与国外相比,银行信用卡发展历史很短。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迅速,到2001年6月底,全国共有55家金融机构开办了银行卡业务,发卡总量达3.3亿张;银行卡账户存款余额3742亿元,仅2003年上半年交易总额达485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4%;全国受理银行卡的银行卡的银行网点12.9万个,商户约10万户;各金融机构共安装自动柜员机4.9万台,销售终端33.4万台。
3.电子货币的发展趋势。目前电子货币的发展十分迅速。据专家预测,美国在近十年内可能有12%~15%的交易将以电子方式进行,并且该发展趋势仍将不断加快。2000年有约10%的人用电子货币进行商业交易。在我国,也有业内人士分析电子商务将会蓬勃的发展。可见,电子货币将会朝更便利、更安全、更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支付方式也会趋于简单化和统一化,电子货币必然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电子货币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面对已经到来的数字化时代,随着金融电子化和Internet的迅猛发展,网络作为一种新的贸易领域正在逐渐成为商务的一大发展趋势。电子货币系统是电子商务活动的基础,只有正确认识电子货币的优势,建立和完善电子货币系统,才能真正开展电子商务活动。1.电子商务流程的简单描述。电子商务是一种采用最先进信息技术的买卖方式。整个电子商务过程并不是工业经济阶段商务活动的翻版,电子商务是将“通信服务”、“数据管理服务”、“安全服务”等三项基本服务融为一体的商业服务。在电子商务过程中,消费者和商家(即买卖双方)将自己的各类供求意愿按照一定的格式输入电子商务网络,电子商务网络便会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寻找相关信息并提供给消费者多种买卖选择。一旦消费者确认,电子商务就会协助完成合同的签定、分类、传递和款项收付等全套业务。同时,为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认证机构对在互联网上交易的买卖双方进行认证,确认其真实身份。电子商务实质上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市场交换场所。
2.电子货币与电子商务。电子货币与电子商务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电子商务中,网上银行、在线电子支付和数据加密、电子签名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其中,作为支付工具的电子货币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的发展。我们通过电子商务的流程可以看到,电子商务不仅包括商品流、信息流、物流,同时也涵盖了资金流的范畴。在支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通过网络进行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利用电子货币可以安全、灵活地把货币采用匿名的形式存储在自己的硬盘上,并在支付过程中使用。它将消费者和商家(买卖双方)与银行联系在一起,消费者可以在有关银行开立账户,在需要使用电子货币的时候,可以安装相应的软件或预存现金,但消费者与商家洽谈好以后,签定订货合同,就可以使用相应的电子货币支付所购买商品的费用。其中认证机构保证了交易过程的安全。
3.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电子货币的应用和发展使网络上现货、现金交易成为可能,促进了企业营销结构、营销方式、结算方式的创新;而方便、快捷、轻松的购物方式,也将极大地刺激消费,扩大需求,给零售商带来了无限商机;同时,由于实施开放式的网络经营,大大加剧了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为市场提供优质价廉的商品、优质高效的服务。
在电子商务中,使用电子货币进行支付与传统的货币支付方式相比有许多的优势。首先,在同样的空间内,电子货币可以存储的面值是无限的;而传统货币面值是有限的。其次,电子货币受时空的限制比较小,能够通过通讯系统在短时间内进行远距离传递。第三,电子货币可以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弥补了传统货币管理成本高的缺憾。第四,电子货币的匿名性比传统货币要强,避免了面对面的交易。另外,作者还认为,电子货币与传统的货币相比具有信息承载量比较大的优点。通过在交易过程中使用电子货币,商家、厂家以及消费者都能够从中得到比传统交易方式更多的信息。例如,商家可以在网络上迅速、及时地统计热销产品的销售量,可以通过用户注册信息准确地看出参加浏览或购买的用户资料,甚至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后续的市场调查,以便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同时消费者也可以获得快捷的反馈信息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
但是,就目前而言,作为支付工具的电子货币应用于电子商务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在这一问题上,普遍存在着很多观点。比如,安全问题、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电子商务的发展还不很成熟、系统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数字认证技术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将会对电子货币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要使电子货币能够迅速、健康的发展,必须尽快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不仅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互联网络的普及率;同时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进而带动电子货币的发展;另外,也要尽快出台并且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给网络安全提供相应的法律保障,规范网上交易程序,正确使用数字证书。
另外,作者通过对电子货币的研究,认为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应用对传统的价值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的发展,将会由于电子货币的应用,使得中央银行不能再通过调节货币的发行量这一手段来调节市场经济,新的价值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将会产生,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也将会有新的诠释,以适应未来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货币将会形成一门全新的学科,冲击经济金融界的传统理论、理念。
四、结束语
拓展电子货币的业务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不断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货币金融体系电子化的实现将是一个必然趋势。目前,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电子商贸、电子商务、基于安全数据交换协议的各类网上购物系统、供应链管理以及网络营销等活动的不断兴起,使得原先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管理系统、贸易体系结构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带动下,电子货币也将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旭涛,沙济彰.电子货币的技术问题.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0(1)
2.翟凤荣.电子货币与电子支付.价值工程,2000(5)
3.白静.试论电子货币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甘肃理论学刊,2001(5)
4.陈红.电子货币发展情况初探.广西金融研究,2001
5.许小勇.电子货币的发展及其风险防范.浙江金融,2001(2)
6.潘郁.网络经济———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
该网站还将十大高科技公司人员流动情况用数字表现出来,结果如下(括号内的数字,表明的是每1人离开该公司,将有多少别公司人才流入):
赢家:Twitter (10.9)、Facebook (8.1)、Zynga (8.0)、LinkedIn (7.5)、Groupon (3.9)。
输家:Intuit (1.2)、Google (1.2)、eBay (0.8)、Microsoft (0.4)、Yahoo(0.3)。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谷歌推出吉他琴弦的主页图标后,由于很多上班一族“开小差”,导致全球生产力的损失高达2.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33亿元)。
为了纪念电吉他大师莱斯・保罗,谷歌主页于6月9日和10日设计了一个可以发声的吉他琴弦图标,用鼠标和键盘都能够弹奏乐曲。谷歌公司为了设计这个图标共花费了9300英镑(约合人民币9.7万元)。数据统计公司的数字显示,在9日和10日,谷歌首页浏览者的停留时间比以前多了26秒,两天下来就意味着全球上班族花费在“弹琴”上的时间为1070万个小时。假设平均每个网友的平均小时工资为25美元(约合人民币162元),那全球的生产力损失将达2.68亿美元。
一个小小的虚拟货币,在短短两个月内从每个0.92美元被炒到18美元。从推特到新浪微博,成千上万人疯狂讨论,趋之若鹜。为了“挖矿”――这是得到该虚拟货币的唯一方式,淘宝上一款据称挖矿性价比最好的显卡“ATI5870”被抢购一空,北京中关村的电脑电源库存甚至一度告急。
它就是比特币(Bitcoin),一种具有类似纸币等价交换、支付职能的虚拟货币。比特币的计算机算法决定了其稀缺性,即到2140年这种货币最大发行量为2100万个,而生成比特币的过程也会越来越难。这两点保证了比特币的价格能一直以向上的趋势浮动。1比特币初始价格大概相当于0.92美元,到最近这两个月,价格曾一度升至32美元,几乎是比特币最初价格的35倍。
近日,位于英国剑桥的威康信托基金会桑格研究所和两个分别位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机构公布了一项联合研究成果,成果认为,普通人的体内一般都会有60种基因突变特征。同时,在人体内的1亿组DNA编码过程中,每一代人都会有1组发生突变,而这些突变在孩子出生之后就会真正形成。
全球领先的在线招聘网站Monster最新调查发现:全球范围高达6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曾在工作中遭受欺负,而在没有遭遇直接欺负的员工里,也有16%的人表示曾经目睹这种情况发生。
Monster在调查中还发现,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员工在公司遭到欺负的概率存在差异。
关键词:信用货币制度;内在规律;全球M2/GDP;倒“U”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09)01-0014-05
一、问题的提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远远超过GDP的增长。截至2007年底,货币供应量(M2)为403401.30亿元,而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仅为246619亿元,M2/GDP的比值为1.64。针对这一现象,学者们对M2/GDP的水平、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它主要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是M2/GDP的比值为多少是合适水平以及它的变化趋势:二是导致中国M2/GDP的比值增大的因素有哪些。
关于第一个问题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M2/GDP的比值究竟为多少是合适的没有定论,M2/GDP的变化趋势也很难预测。罗纳德・麦金农(1993)认为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深化过程中,M2/GDP会不断上升,但并没有给出上升的极限。李扬(2001)的观点是M2/GDP的比率相对降低和资本化率相对上升可作为现代化金融制度的一个标志。韩平等人(2005)指出,M2/GDP的演进轨迹将呈现Logistic曲线形状,将经历先加速上升,后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最终趋于稳定状态的变化过程。在符合货币流通速度下降并且下降速度递减的条件下,中国的M2/GDP上升路径将在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前半期(2011年至2015年)出现折点,此后增长速度开始递减,并收敛于增长上限(3.4或2.6左右),开始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水平运行;目前中国仍处于M2/GDP加速上升的阶段。
研究第二个问题的文献相对较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货币供应的角度人手,如易纲(2002)认为,间接融资(银行信贷)太多,直接融资太少,是导致中国M2增速快于GDP增速的一个重要原因。二是从货币需求角度入手,如刘明志(2001)认为,M2/GDP反映的是货币需求的力量而不是货币供给的力量,M2/GDP较高意味着中国的货币需求比较高,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货币供应量过多。
但是,这些解释大多只针对中国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没有与其他国家进行横向的比较,且在M2/GDP的比值为多少是合适水平以及全球该数值变化趋势难以确定的情况下,难免会有所局限。本文希望通过国家之间的横向比较与分析,理清以下问题:以1971年作为信用货币制度确立的重要时点,比较1971年前后世界平均M2/GDP的水平和趋势;不同经济规模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M2/GDP的比较;以两组国家为代表验证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是否有国家的M2/GDP呈现倒“U”型趋势。最后,对导致货币规模与经济规模的背离,即M2与GDP的差距日趋扩大的“喇叭口”现象进行更深入探讨,这涉及我们对信用货币制度内在规律的判断。
二、世界各国M2/GDP的水平和趋势(1961-2006)
(一)世界平均M2/GDP趋势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的数据,1961-2006年世界平均M2/GDP的情况如图1-1所示(其中1973、1975、1979、1980、1990、1991和1992年的数据缺失)。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平均M2/GDP比率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在1999年和2000年超过了100%,2006年该值为96.49%。从图中可以看出,1971年以前,货币规模与经济规模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而1971年后,世界各国M2/GDP开始迅速上扬,居高不下,总体水平持续上升。
数据来源:WDI Online
对比历史数据,共有63个国家1961年、1971年、1981年、1991年和2001年的M2/GDP数据齐全,其频数分布如图1-2所示。根据图1-2,各区间内的国家个数依据时间推移,有向M2/GDP高比例方向移动的趋势。在M2/GDP40%的区间内。随时间变化。国家个数基本呈递增趋势。如M2/GDP>I的国家,1961年仅为1个,1971年和1981年为2个,1991年有4个,2001年则达到了7个。由具体数据,可以发现这63个国家M2/GDP的峰值和平均值在不断变大。1961年,M2/GDP的最大值仅为127.79%,1971年为149.75%,1981年为180.83%。1991年上升为233.23%,2001年更是达到了288.06%。同时,其平均值1961年为23.47%,1971年上升为30.29%,1981年和1991年分别为36.83%和41.95%,2001年则达到了53.27%。
(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M2/GDP的变化趋势
进一步细分,对全球的国家或地区进行分类,可得到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M2/GDP的变化趋势(见图1-3),其每年的具体划分情况可参照《世界发展报告》。如在《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使用《世界银行图表集》方法按2002年人均国民总收入来划分不同收入组别的国家或地区:低收入为735美元及以下,下中等收入,736美元一2935美元;上中等收入,2936美元―9075美元;高收入为9075美元及以上。
由图1-3可见,低收入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有较大起伏,这与落后地区的政治动荡、经济体制不完善有较大联系,如莫桑比克由于内战在1985年M2/GDP高达2,206.87,且这种异常值在计算平均值时没有进行处理。忽略低收入国家的异常波动,可知这四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M2/GDP均值都出现上升趋势。
三、M2/GDP“倒U”趋势的实证检验
戈德史密斯(1969)提出,从总体上看,通货(包括
硬币和银行券)与国民财富的比例先是上升,然后趋于平稳甚至下降,银行货币(支票存款)的比例也经历过相似的历程,即M2/GDP会随一国经济发展呈现一种“倒U”关系。后来一些学者如弗里德曼和施瓦茨(1982)通过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说。早期的研究表明,英美等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其货币化指数在1946年出现“折点”,“折点”处的值为0.9,而后便趋缓下降。尽管此后一些国家(如意大利1969―1979年和日本1972以后1的货币化比率有过接近甚至超越0.9或者1的记录。西方主要国家的货币化比率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也经历了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但平均来看,都未曾超过1946年的“折点”值。
从理论上讲,M2/GDP会随一国经济发展呈现一种“倒U”趋势是合乎逻辑的:货币的主要职能在于充当交易和支付的工具,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市场化处于发展中时,货币化程度较低,M2/GDP的比值相对较低;而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达,尤其是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日趋完善时,各种金融票据和资产都极易变为流动性较好的支付工具,从而会减少货币需求量。所以,M2/GDP的比值伴随着经济成长和金融市场的完善,会经历从低到高,然后从高点下降的过程:但是,图1-1表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M2/GDP的比值实际状况与学理不符,下面我们将进一步证明M2/GDP“倒U”轨迹是不成立的。
首先来验证1946年的“折点值”是否成立。对世界2006年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世界银行数据库(WDI Online)共包含了209个国家,128个国家有2006年的M2/GDP数据。其中,有19个国家的M2/GDP比例超过100%(表1-1),包括了瑞士、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均超过了1946年的“折点”值。同时,对经历了“倒U”过程的英国进行分析,英国国家统计在线(national statistics onlinkuk)的统计数据显示,英国的M2/GDP也已经大于1,超出了所谓的“折点值”0.9。
其次,如果仅仅考虑信用货币制度下的M2/GDP,是否有国家出现了倒“U”趋势?以两组国家为例,第一组是以加拿大、日本、瑞士、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第二组是以“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为代表的迅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分别如图1-4和图1-5所示。根据图形显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经历了完整发展过程的亚洲四小龙,均没有出现完整的倒“U”曲线。
四、信用货币制度内在规律的探讨
也许不同的国家在货币化进程中,影响M2/GDP上升的原因会有所差异,但是由于信用货币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基本货币制度,并且世界各国普遍呈现M2/GDP持续上升趋势,那中国M2/GDP的变化趋势除了某些特殊因素外。也应该遵从于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我们有必要对影响M2/GDP上升的根本原因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笔者认为,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的趋势揭示了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货币数量无限增长与实体经济运行所需货币量相对减少。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一)货币数量无限增长的原因
1、信用货币的数字化。先前的货币无论是商品货币还是金属货币都具有实实在的物理属性,充当货币的布匹、铁、铜、银和金等,其数量增长都会有一个自然的极限,而信用货币从纸币演变为电子货币,进而成为的数字符号;货币数字化的结果使得信用货币增长具有不可逆性,即数字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符号货币数字一旦降生不会消逝,而不像其他实物货币会随着岁月磨损最终失去价值。紧缩的货币政策通常对金融市场非货币形态的支付工具产生收缩作用,而对已经形成的货币数量不会减少,货币沉淀已经形成;如果从财务报表角度来看,货币资产数量表现为货币当局与商业银行的负债,一旦形成债务,即储户的净存款(社会公众和组织拥有的扣除负债后净货币数量)不会因紧缩的货币政策而减少,覆水难收,其数额伴随着信用货币制度生命的延续而无限增长。
2、信用货币数量的调节功效不对称性。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容易实现,减少货币供给的努力则会大打折扣,其结果对于相同货币乘数,扩张货币数量大于减少货币数量,这是因为中央银行货币调整的扩张弹性大于收缩弹性(新剑桥学派),即中央银行一般可以轻易达到增加货币供应的目标,但是要收缩货币供应量却未必能实现,原因主要是货币需求旺盛时。银行体系会逃避中央银行控制而主动增加贷款,扩大货币供应,中央银行在货币供应形式、金融机构控制上存有漏洞,无法实行全面有效的管理。扩张性货币政策与收缩性的货币政策对货币数量增减的不对称性增加了货币数量,为更大的资产泡沫积累动能。从根本上讲,货币当局奉行的货币政策与工具是治标不治本,是一场“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游戏,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短缺交替出现,但流动性过剩是主基调。
3、信用货币的内生性。内生性是指伴随经济运行而自动产生的货币。古典综合派提出了“内生货币供应论”,其主要命题是“货币当局无法对信贷的供应实行完全的控制,货币供应量已成为一个内生变量”。货币内生性的理由主要基于金融媒介的创新可以动员闲置资金、节约头寸、改变货币流通速度和企业创造非银行形式支付,通过扩大信用规模推动货币供应量增加。信用货币内生性使得货币具备自我繁衍功能。能及时满足经济运行所需,弥补了货币当局货币供给的僵化和迟滞,这也是信用货币制度的长处,但却不受货币当局的控制,无拘无束伴随经济运行而增长。
4、信用货币无“锚”的制约。信用货币制度与先前的货币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对货币供给是否有所制约,即所谓“锚”。在先前的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数量受限于货币材质的制造成本,如金属货币制度下,金属资源的开采、冶炼、提取和加工等需要付出代价。弗里德曼(1994)在分析金属货币制度为何没有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时认为:不管金属有多“贱”,仍然要耗费某种东西进行生产,这一成本就是对货币数量的一个限制。而在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量由货币当局决定,即货币的外生性是信用货币制度下唯一的“锚”,遗憾的是这也是货币滥发的源头之一。货币史表明,自从政府掌管货币发行大权始,发行货币就成为对付各种经济困局最便利的手段,很难指望政府会对货币发行自我约束,即便是具有自律且奉行独立货币政策的美联储,也很难实施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相一致,把货币供应量(货币存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以物价指数与经济指数这两个“锚”来调控利率与货币供应量。时至今日,美联储同样造就了美元全球泛滥。事实证明,政府或央行能够理性控制货币发行量的假设过于天真,货币政治化难以避免:“压力团体各有各的企图,赤字财政可用货币供应凑数,通胀可
作为间接抽税,等等,而什么大选在即,增加币量刺激一下经济是司空见惯的。”(张五常2003)。这恰恰证明了唯一能对货币发行起到“锚”的作用的美联储也是无能为力的。全球货币都以世界货币美元为“锚”,而美元这个“锚”却靠不住,可见全球信用货币制度就是一个无“锚”的制度。
(二)经济运行所需货币量相对减少的原因
1、货币流通速度的提升会减少货币需求量。费雪的货币数量方程表明货币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采用记账方式和信用卡方式会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在互联网技术支撑下,全球每时每刻无数笔的交易支付瞬间完成。货币利用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需要指出的是。许多文献验证货币流通速度为常量甚至下降,这与数量方程MV=PT中的货币数量M选取有关,其实M不仅包含了交易所需货币数量,也包括了没有参与实体经济运行的冗余货币量,即货币供应量的相当一部分没有被用于商品和劳务的交易,而是被用于支持金融资产(特别是股票市值)的大规模扩张可能是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Dow和Savillo1988)。货币沉淀现象广泛存在于居民储蓄、证券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外汇结余规模、居民收入分配和非组织金融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杜子芳2005;陈华良2005)。
2、非货币形态对货币形成的“挤出效应”减少了货币需求量。按照美联储对流动性资产的定义――资产能以低交易费用转换为现金来衡量,货币的具体形态分别为M0、M1、M2、M3和L;但从充当交易的中介和支付功能角度来考察,货币就会超出上述范畴,金融和资本市场日趋完善为非货币形态的支付创造了条件,任何一项资产都有可能替代货币充当支付功能,即便是那些没有拥有狭义货币的货币需求者,运用信用方式就能达到交易的目的,而这些交易活动的完成并不涉及存量货币,由此对货币形成了“挤出效应”,减少了货币需求。除此之外,从绝对数量上考察。货币需求数量与经济增长按一定的比例增长,但与毫无约束的货币供给量相比却相对减少。
信用货币制度内在规律反映了信用货币制度与生俱来的矛盾:作为降低交易费用的货币,充当人类社会相互交换活动中所需的媒介,其数量能满易需要即可,而现实是数额庞大的货币远远超出交易需求。当货币从商品货币、金属货币演化到信用货币阶段,货币也从最基本中介支付功能进化为财富储藏和占有的主要形态,更异化为掠夺资源和财富的权力工具。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规模的无限增长会直接引发两种结果:一是通货膨胀。使得货币的价值尺度变化不定,吞噬经济增长成果,降低社会公众财富;二是大量冗余货币游离于实体经济活动之外,沉迷于虚拟经济,成为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经济危机的形态也由生产过剩的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随着时间的推移,流动性过剩将会愈演愈烈,直至信用货币制度的终结。
长时期以来,学者们一直对信用货币制度感到困惑和好奇,“这种货币体系的最终结果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米尔顿,弗里德曼)。对于这一常见的货币泛滥现象,学者们见怪不怪,没有从根本上探究其产生的原因。一生都致力于货币研究的弗里德曼认为:只要奉行固定规则就可治愈通货膨胀:现有货币政策大都从技术层面加以处理,如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业务等方法。对于货币数量无限增长与实体经济运行所需货币量相对减少这一现象,本文认为这是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运行的结果,这一结论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信用货币制度:只要是在信用货币制度框架下,经济学家开出的调控货币的政策和工具的药方是有其局限性的。实践证明,各国政府都极力控制货币发行量,但收效甚微,货币泛滥并非仅为美元,全球各国货币都无法摆脱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的束缚。
近年来,美元肆意泛滥引发了一些经济学家和政府重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想,如欧元之父蒙代尔(2008)提出了世界货币的构想:以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5个主要经济体的货币为基础,构建一个世界货币,并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组为可以发行货币的世界中央银行。对此我们应该持谨慎态度,如果新的货币体系依然是信用货币制度,那该制度就不可能违背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新的世界货币同样会重蹈美元泛滥的覆辙。
四、结论
本文主要结论如下:
1、1971年布雷顿森林制度终结后,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居高不下;M2/GDP的比值大于1不只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至少有19个国家的M2/GDP比例超过100%,我们由此预测会有更多的国家出现M2>GDP的现象,且M2与GDP之间的差距会增大,即呈现喇叭口趋势。
2、自1971年信用货币制度确立至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M2/GDP呈现完整的“倒U”型,并且“折点值”远远低于信用制度下的M2/GDP值,即使是经济与金融资本市场最为发达的美国也没有呈现此种趋势。
3、货币数量无限增长与实体经济运行所需货币量相对减少是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在规律,这一规律是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的根本原因。
4、“流动性过剩”将长期伴随人类社会,直至信用货币制度终结;“流动性短缺”间或出现只是对“流动性过剩”的短期矫正,不改变“流动性过剩”这一长期主要态势。
一、通胀因素分解的实证分析
对于一个开放的经济体,通胀的因素可以分为国内和国外因素,国内因素主要是国内货币和工资的通胀,国外因素包括实际汇率和进口价格。
在笔者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张延群,2012),运用1993Q1—2011Q3的季度数据,从超额货币供给、超额工资增长和外部因素三个来源对我国的通胀进行了量化分析。按照货币需求和工资决定的经济学理论,分别针对货币需求和实际工资决定理论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协整分析技术识别出能够代表货币需求和实际工资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分别将实际货币总量和实际工资与其长期均衡值的偏离定义为超额货币需求(或称为过剩流动性)和超额工资增长。长期均衡工资由劳动生产率、预期的通货膨胀率、预期的名义利率以及预期的实际汇率决定。货币需求由实际GDP、通胀预期以及存款利率决定。然后建立单方程的季度环比通货膨胀模型,将滞后的超额货币需求和超额实际工资,当期的进口价格增长率,以及滞后两期的季度环比通货膨胀率作为解释变量代入通货膨胀方程。这样建立的CPI通胀率方程,不仅总体解释效果较好(判定系数为0.82),而且所有解释变量都是显著的。由于方程中所有的变量都是平稳的I(0)变量,因此不存在伪回归的问题。
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实际工资与其他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如下:
Wt=prt+4.75dpt-0.20rert+6.0Rt
(1)
(4.5) (-2.74) (2.65)
估计系数下方括号中的数字为t-检验值, 各个变量的定义为:
wt:wt=log(Wt)-log(CPIt),Wt为人均名义工资,CPIt为CPI价格指数
dpt:dpt=log(CPIt/CPIt-1)
prt:prt=log(Yt)-log(Lt),Yt为实际GDP,Lt为从业人数。
rert:rert=st+pf-pd,st为名义汇率,pf和pd分别为国外和国内消费品价格指数。
Rt:季度储蓄存款利率,定义为Rt=Rt’/4,Rt’为一年期存款利率。这里就业人数和名义工资的口径是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和名义工资。
超额工资增长定义为:
ecm(w)t=wt-prt-4.75dpt+0.20rert-6.0Rt (2)
货币需求函数的长期均衡关系为:
mt=1.34yt-3.79dpt-12.23Rt
(3)
(36.7) (-3.34) (-5.72)
m1t、yt、Δpt和Rt分别为实际货币总量M1、实际GDP、CPI通胀率和储蓄存款利率。
超额货币需求定义为:
ecm(m)t=m1t-1.34yt+3.79dpt
+12.23Rt (4)
ecm(w)t和ecm(m)t的滞后值作为解释变量进入通胀方程,反映了长期因素对通胀的影响。对数的进口价格指数PIM的变动dpim(dpim=log(PIMt/PIMt-1))也包含在解释变量之中,用于解释进口价格变动对CPI通胀的短期影响,得到的估计方程为:
dpt=0.55+0.62dpt-2+0.063dpimt
+0.049ecm(w)t-2+0.040ecm(w)t-1
(5)
方程(5)中估计系数下括号中的数字为t-检验值,判定系数R2=0.82。ecm(w)t-2和ecm(w)t-1都是显著的,说明超额工资增长和超额货币需求在滞后一段时间后会推高CPI通胀率,进口价格的变动以及通胀惯性对CPI通胀率的变动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
二、当前通胀因素分析
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最新数据(截止到2012Q3),从超额工资增长、过剩流动性、输入型通胀以及通胀的翘尾因素四个方面对当前的通胀压力进行分析。
近两年来名义工资总额出现较快上涨,2011年工资总额增长达到26.8%的高水平,2012年1—3季度的增长率也达到23.6%,即使考虑通胀因素,实际工资增长也大大高于同期实际GDP的增长速度。工资总额的快速上涨一方面反映了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2011、2012年人均工资增长率分别为14.4%和12.0%,同时也是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单位快速转移的结果。如果劳动生产率能保持前几年的水平不出现下降,那么较高的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也会相应地带来实际GDP的快速增长。但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却是,伴随着城镇就业人数以及工资总额的快速上涨,实际GDP的增长率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2012年1—3季度,实际GDP增长7.7%,而工资总额增长为23.6%,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出现劳动工资相对于劳动生产率出现过快增长,成为未来通胀的潜在因素之一。
按照(2)式计算超额工资,结果显示2009年开始出现超额工资,特别在2011和2012年,出现超额工资较前更大幅度的增长,成为未来物价上涨的推动力,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
2012年M1和M2的增长速度分别仅为6.5%和13.8%,都几乎处于历史最低水平。M1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利润水平下降,企业经营活跃程度降低,从而导致企业活期存款增速大大降低。
按照(4)式计算M1的超额水平,结果显示,2012年货币需求低于均衡值,不仅不会对通胀起到向上的推动作用,而且还能减缓由其他因素引起的通胀。
进口价格增长率在2011年中期达到最高值之后开始持续下降,2012年12月的最新数字显示,进口增长率同比下降2.4%。尽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连续出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可能对国际石油、农产品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带来上涨的压力,但另一方面,美国经济复苏刚刚企稳,欧洲经济至今没有走出欧债危机的阴影,仍然处于低速调整时期,因此,2013年出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以及进口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由于食品价格占CPI指数的权重超过30%,猪肉价格又是近几年来食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猪肉价格的变动对于分析食品价格以及总体CPI的走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需要特别加以分析。
2012年猪肉价格保持平稳。猪肉价格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以及养殖周期的影响较大,2012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仅为2%,是近几年的较低水平,不会对2013年猪肉价格的上涨产生较明显的推动作用。另外猪肉价格经过近几年连续快速上涨,其中2009、2010年分别上涨27%和15%,国内价格已经明显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12年末国内猪肉批发价格为每公斤20元左右(农业部数据),而国际市场价格为每公斤12元左右(IMF实际市场价格),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他肉类价格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比如国内羊肉的平均市场价已经高达每公斤60元(农业部数据),远远高于国际市场每公斤15元左右(IMF实际市场价格)的价格。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价格差异对国内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会起到抑制作用。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分析,我们得到以下结论,目前引起通胀的潜在因素主要在于工资相对于劳动生产率的过快增长,其他因素,比如来自超额流动性、进口价格上涨和通胀的翘尾因素(2013年为1个百分点)等方面的风险和压力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防止工资总额在短期内过快增长应当成为目前通货膨胀管理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2020年人均收入翻番的目标,反映了党和政府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经济发展根本目标的先进理念,是应当坚持和追求的。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将收入分配向劳动者报酬倾斜已经成为进一步改革的目标之一。在提高劳动者收入和报酬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水平相匹配,超出劳动生产率的工资上涨将对物价产生向上的推动力。在保持平均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适应的前提下,应当使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得到更快提高,缩小收入差距。
按照我们的分析,以货币需求衡量的流动性水平不会对近期的通胀产生压力,M1的低水平增长反映出企业利润水平下降以及较低的企业活跃程度,即使考虑社会融资总量的增长,2012年增长22.8%,目前企业总体资金需求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目前应当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应以支持经济增长企稳回升为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外汇储备;物价指数VAP模型
作者简介:周 浩,男,合肥学院经济系,合肥230022
朱启贵,男,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上海200052
一、引 言
我国外汇储备近年来呈现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突破4000亿美元,2004年突破6000亿美元,2005年达到8189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究竟会对我国物价指数带来怎样的影响以及影响程度会有多大?对这一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李扬、余维彬(2005)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当然包括中国)为了既实行浮动汇率,又同时维护汇率稳定,必须拥有高额的外汇储备并有新的汇率制度与之相适应。[1]王传纶、阎先东(1998)通过研究得出,外汇储备和物价指数不存在相关关系,[2](3-11)戴根有(1995)分析指出,外汇储备高速增长与高物价指数之间并没有直接关系。[3](103-106)但是国内也有很多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王元龙(2004)认为,外汇储备增加是以增加中央银行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投放为代价,基础货币投放速度加快将影响和制约中央银行的金融调控能力。[4](29-30)胡祖六(2004)指出,外汇储备资产的不断增加,迟早会导致货币供应与信贷的过度扩张,引发通货膨胀从而使当局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成为徒劳无功。[5]安佳(2005)认为,2004年我国物价指数的升幅为4.7%,从数字上尚且不足考虑,但是这个数字是我国政府采取了各种调控手段的结果,尤其是中央银行通过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使货币回笼;实际上这种控制政策下的价格稳定并不表示价格上涨压力的减轻。[6](43―45)
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大致有二:一种结论认为外汇储备与物价指数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另一种结论认为外汇储备与物价指数之间有相关关系。本文将利用我国现有的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多变量VAR方法对我国外汇储备与一般物价指数的关系进行研究。
二、理论模型
自从费雪(Fisher,1911)在著名的“交易方程式”中指出;一般物价指数与全部商品交易量、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货币流通速度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关系以来,现金余额数量说的代表马歇尔(Marshall,1924)和庇古(Pigou,1917)用几乎相同的方法研究出一般物价指数与货币存量、总产量相关。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J.M.Keynes,1936)的流动偏好学说及其学派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货币需求是受国民收入、利率等因素的密切影响。货币主义学派代表弗里德曼(M.Friedman,1977)认为,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指数上升)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7](45―91)国内学者王元龙(2004)、王传纶等(1998)、曹伯龙(1999)等通过研究指出一国外汇储备与该国一般物价指数有很强的相关关系。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一国的物价指数主要受该国的总需求、外汇储备数量和货币供应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构造如下函数:
P=Kf(Y,FR,Ms)
其中,P表示一般价格指数,K为常数,Y表示一国总需求,FR表示一国外汇储备,M,表示货币供应量。
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由于M1仅包括流通中现金和活期存款,较难完全反映出商业银行的派生货币量,因此,本文把M3设定为M2;又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把一般物价指数设定为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为了实证研究的需要,我们建立了半对数模型:
lnP=alnY+βlnFR+ylnMs+InK (2)
其中α、β、γ为常数;用相应地的小写字母表示自然对数,再令c=InK,则有
p=ay+βfr+γms+c (3)
如果我们把(3)式建立成协整方程,那么可以应用多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多元协整分析。一般建立协整方程有两种方法:一种基于单一方程的EG两步法(Engle、Granger,1987),这种方法将变量区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当变量个数大于2时,则存在多个协整方程,可能出现不同的变量而得到不同的协整向量;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多变量VAR系统的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Jo-hansen,1988),该方法对整个系统极大似然估计,不需要事先区分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并且能够找出所有协整向量,这样就可以避免EG两步法的偏差。鉴于此,本文拟运用Johansen极大似然估计法建立协整方程和误差修正模型,在此之前,先对各变量作单位根检验并利用方差分解方法考察各个变量的随机冲击对一般物价指数预测误差方差的贡献率,来判断在物价指数变动过程中各个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三、理论模型的数据及事件检验
(一)样本数据的选取和研究方法
我们选取1985―200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检验,所有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各期)》,其中CDP指数以1985=100,消费物价指数(CPl)以1985=100,货币供应量设定为M2,M2=M1+准货币,外汇储备为每年年底余额,为了消除异方差,我们采用各变量的自然对数形式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采用Jo―hanson协整检验法对上述三个变量和物价指数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并在协整的基础上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这样既可以消除对非平稳变量做回归时出现的伪回归,又可以考察各变量间的短期和长期关系。
(二)检验过程
1.单位根检验
在分析之前,首先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各个变量的自然对数以及它们的一阶差分序列作平稳性检验。从检验结果来看(见表1),各变量的水平值除了p外都接受单位根假设,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均在10%显著性水平上平稳,因此不能用传统的计量方法检验变量的关系,应当采用协整方法。对此我们建立四向量VAIl模型,并用赤池信息(AIC)和施瓦兹信息(SC)标准确定滞后阶数m,经检验结果为2。
2.预测方差分解
根据上述向量自回归模型,我们先对p的预测误差的方差作进一步分解,来
考察各个变量的随机冲击的贡献程度。
从方差分解结果来看(见表2),第2期至第10期,价格指数预测误差的方差由自身解释的成分从58.38%衰减至19,32%;GDP实际产出y的解释力从第2期的38.52%增至第9期的61.65%,从第10期开始下降;外汇储备fr的解释力从第2期的0.59%增至第10期的4.81%;货币供应量的解释力在10期内呈现出先从第2期的2.5%升至第5期的20.95%,然后下降到第10期14.31%。这表明,在实际产出y、外汇储备fr以及货币供应量nm这三个变量中,对物价指数的贡献率数实际产出y最大,几乎始终占50%强,外汇储备fr对物价指数的贡献率只占5%左右,货币供应量ms的贡献率占15%左右。
3.协整检验结果
我们使用Johansen方法对多变量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各个变量进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3所示。
极大似然统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向量[P、y、fr、ms]的VAR模型中存在四个协整向量,这说明各个变量之间是协整的,也即一般物价指数与实际总产出、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这四组协整向量系数如表4。一般来说,第一组协整向量最具有代表性,我们将其正规化,即为
其中,括号内为t检验值。
从协整方程式(4)所显示的内容看,一般物价指数与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总需求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外汇储备与物价指数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具体来说,外汇储备每增长1%会直接使物价指数上涨0.09%;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指数之间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即货币供应量每增加1%使物价指数上涨1.68%,这同时也说明货币供应量有很强的乘数作用。从式(5)、式(6)可以得知,误差修正系数为―1.66,这表明上一年一般物价指数与各变量之间的非均衡误差以1.66的比率对本年度物价指数的增长做出修正。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外汇储备对一般物价指数的影响较小而不用考虑呢?
我们不这样认为,还需要进行进一步分析。虽然外汇储备的增长对物价指数直接影响程度较小,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和外国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被动人市进行干预,外汇占款已经成为投放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渠道。由于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量(M2)的比重较大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从1990年的3.9%到2003年的15.8%。再者,从我们的经验研究结果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以使一般物价指数上涨的幅度较大。国内学者王传纶、阎先东(1998)指出,当外汇储备增加使外汇占款增加时,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回收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再贷款使基础货币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适应经济的发展的需要。[2]我们不否认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发行大量的央行票据可以对冲外汇占款的压力,但是由于结构刚性和其他原因,央行对冲操作难度不断加大,当外汇占款的增长不能再被央行的对冲操作完全抵消时,过多的货币供应量必然导致一般物价的上涨。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外汇储备的增加,会使外汇占款增加,由于外汇占款使基础货币的投放量增大,使一般物价指数上涨。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对物价指数的影响程度则相当大。
四、结 论
从模型结论来看,外汇储备与一般物价指数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物价指数与货币供应量、一国总需求之间具有相关关系。
研究结果也表明,虽然外汇储备的增加对物价指数的直接影响程度并不大。但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对物价指数的影响程度很大,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使以外汇占款形式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将间接的影响物价指数,因此不能忽视外汇储备对物价指数上涨的间接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李 扬,余维彬,发展中国家高外汇储备具有合理性[N].经济参考报,2005―11―12.
[2]王传纶,阎先东,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中央银行的对冲可行性分析[J].财贸经济,1998(3).p3―11。
[3]戴根有,我国的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J].战略与管理,1995(5)103―106.
[4]王元龙,对我国外汇储备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金融,2004(23).29―30
[5]胡祖六,人民币灵活汇率促进全球调整[J].财经,2004(23).
货币电子化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出现的一种以电子货币取代现有纸币的现象和趋势。关于电子货币,国内外许多机构(如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1]、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2]、European Central Bank[3])和学者(如赵家敏[4]、尹龙[5]、陈雨露和边卫红[6]以及王春雷[7])从不同角度进行过定义和分类,其中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电子货币是由银行等主体以数字形式发行的存储在银行卡或网络中并通过网络以数字传输方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电子货币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是现金替代型电子货币,它是由银行发行的存储在各种银行卡中,代替现金发挥支付功能的货币。本文所说的电子货币就是指以银行卡存款形式存在的现金替代型电子货币,本文所谓的货币电子化是指公众用银行卡存款这种电子货币来代替现金货币,用银行系统的电子支付清算来代替现金支付结算的过程。
流动性是一个含义比较广泛的概念,它一般是指一种资产转化为某种支付手段的难易程度。夏斌和陈道富[8]从可测量、可统计的角度,对流动性进行了三个层次的界定:一是将流动性界定在银行体系内,指超额存款准备金;二是将与实体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货币供应量视同于流动性;三是将社会经济中一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金融资产视为流动性。本文所说的流动性主要包括前两者,即超额银行准备金和货币供应量,特别是狭义货币供应量,流动性效应是指由某种原因引起的银行体系准备金或流通领域货币供给量,特别是狭义货币供应量增加的现象。
货币电子化过程中电子货币取代现金货币,会影响货币供给的诸多方面,可能产生明显的流动性效应,容易导致流动性过剩。货币电子化的流动性效应问题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际问题,但一直以来学者们对此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只有少数学者在有关研究[9]-[13]中有所涉及。研究货币电子化的流动性效应问题,不仅对于完善货币电子化环境下货币供给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加强货币电子化环境下流动性管理也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本文以下部分,将首先从理论上探讨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大小;在此基础上,根据理论研究的结论,利用我国的实际数据,从实证上进一步分析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在我国的表现及大小;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有关建议。
二、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的理论研究
货币电子化是指公众将手中的现金货币存入银行卡,用银行卡存款这种电子货币来取代手中的现金货币。这一过程不但会通过减少流通中的现金货币、增加银行准备金而改变基础货币结构,而且会通过改变公众持有的现金货币及电子货币与存款货币之间的比率而影响货币乘数,还会通过向狭义货币中加入电子货币这种新型货币形式而扩大狭义货币的范围,改变狭义货币的构成,进而扩张货币供给量,产生流动性效应。这一部分将通过分析货币电子化对基础货币结构、货币乘数因子和狭义货币范围及构成的影响,在理论上探讨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产生的原因、大小及影响因素。
(一)对基础货币结构的影响
货币电子化的流动性效应,首先来自于它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方面。基础货币是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和供给最终货币的货币,它由公众持有的现金货币C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R两部分构成。货币电子化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基础货币结构的影响方面。
由于货币电子化是指公众将手中的现金货币交给银行,存入银行卡中,用银行卡存款这种电子货币来代替现金货币,因此这一过程会对基础货币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客户向银行交出现金货币,会使这一部分现金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这会使式(1)的基础货币供给余额B中的现金货币C减少;另一方面,这一部分现金货币返回银行体系,则会使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增加,这又会使式(1)的基础货币供给余额中的银行准备金R增加,形成超额准备。
B=R+C(1)
在上述过程中,虽然现金货币的减少额等于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增加额,两者的数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基础货币的总量不变,但基础货币结构却发生了变化:现金货币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下降,银行体系准备金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上升。而银行体系准备金的增加,则会刺激其发放贷款,进而产生派生存款,最终成倍放大货币供给量。
可见,从基础货币角度看,货币电子化是通过改变基础货币结构,来影响银行体系的准备金和派生存款货币创造能力,进而扩张货币供给量,产生流动性效应。
(二)对狭义货币范围、数量和构成的影响
货币电子化的流动性效应,还来自于它对狭义货币的影响方面。货币电子化对狭义货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狭义货币的范围、数量和构成方面的影响。
首先,从狭义货币范围方面看,在传统货币环境下,狭义货币M1的范围只包括现金货币C与活期存款货币Dd。
M1=C+Dd(2)
在货币电子化环境下,由于货币电子化是指公众将手中的现金货币C存入银行卡中,用银行卡存款这种电子货币E来代替现金货币,而客户将现金存入银行卡与客户将现金存入银行活期存款账户并无多大差别,银行卡存款与活期存款本质上也并没有什么区别:活期存款是银行对客户的负债,银行卡存款也是银行对客户的负债;活期存款可以通过签发支票进行对外支付,银行卡存款则可以通过电子信息传输进行对外支付,所以以银行卡存款形式存在的电子货币可以看做是独立于活期存款之外的一种新的“存款帐户”,应该包括在狭义货币内。这样,在货币电子化环境下,狭义货币的范围就不仅应该包括现金货币与活期存款货币,而且应该包括电子货币。因此,如果将货币电子化环境下的狭义货币用M*1表示,则:
M*1=C+Dd+E(3)
其次,从狭义货币数量方面看,在货币电子化过程中,随着现金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返回银行体系,银行体系会产生大量超额储备。而超额储备则会被银行用来发放贷款,产生派生存款,这会使式(3)中的活期存款货币Dd增加,进而使货币M*1也相应增加。
最后,从狭义货币构成方面看,虽然在式(3)中电子货币E代替现金货币C的电子化过程中,公众持有的现金货币的减少额正好被电子货币的增加额所抵消,两者的数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货币M*1不会因此而改变,但货币M*1的构成却因此而发生很大的变化:现金货币在M*1中所占比重会下降,电子货币所占比重会上升。此外,由货币电子化所引起的派生存款的额外增加,还有可能使活期存款在货币M*1总额中所占比重上升,从而进一步改变货币M*1的构成。
可见,从狭义货币角度看,货币电子化是通过改变狭义货币的范围、数量及构成,提高银行体系的存款货币创造能力来扩张货币供给量,产生流动性效应。
(三)对狭义货币乘数因子及大小的影响
货币电子化的流动性效应,还来自于它对货币乘数的影响方面。货币乘数是反映银行体系运用基础货币,创造和供给最终货币,进行货币扩张的倍数,它用最终货币与基础货币之间的比率来衡量。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它对狭义货币乘数因子及大小的影响方面。
在传统货币环境下,假定中央银行规定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分别为rd、rt,公众持有的现金货币C与活期存款Dd之间的比率即通货比率为 c,定期存款Dt与活期存款Dd之间的比率即定期存款比率为t,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ER与活期存款Dd之间的比率即超额准备金率为h,则传统货币环境下货币M1的乘数:
比较式(4)与式(5)可以看出,货币电子化环境下的货币M*1的乘数比传统货币环境下的货币M1的乘数多了一个影响因子e,并且与e成同向关系。
从货币电子化对K*1的各因子的影响来看,由于货币电子化是公众用电子货币来代替现金货币,用银行体系的电子货币支付清算来代替现金支付结算,因此货币电子化的快速发展,银行体系电子清算系统的高效运转,以及电子支付清算的方便快捷,一方面会使公众更多地选择用电子货币来代替现金货币,通过银行体系电子清算系统进行支付结算,这会使通货比率c降低,同时使电子货币比率e上升;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公众得以尽量减少满足未来支付所需的现金持有量,并相应地增加收益率较高的定期存款的持有量,这也会使通货比率c降低,同时使定期存款比率t上升;还可以使商业银行尽量降低满足清算所需的超额准备金,这会使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h下降。虽然定期存款比率t的上升会使货币乘数下降,但通货比率c及超额准备金率h的下降,以及电子货币比率e的上升,则会使货币乘数上升,特别是使M*1的乘数出现更大幅度的上升。
(四)在狭义货币供给总体变动方面的表现
正如本文第二部分所述,货币电子化对狭义货币供给量的总体影响大小,可以用狭义货币供给对货币电子化的弹性系数(即当流通领域的现金货币余额因货币电子化而减少1%时,狭义货币供给量增加的百分比)来衡量,所以为了考察货币电子化的流动性效应在我国狭义货币供给总体变动方面的表现,这里根据表2中 2006年的有关数据,c=0274,e=0267,t=0391,以及wind资讯提供的2006年数据h=28%,rd=rt=85%,运用式(11),计算2006年货币M*1的供给对货币电子化的弹性系数dM*1dC/M*1C=-c(rd+t·rt+h)(1+c+e)=-122。这表明,在2006年的货币环境下,当流通领域的现金货币余额因货币电子化而减少1%时,货币M*1的供给余额会增加122%。
四、结论与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第一,货币电子化影响货币供给的诸多方面,能够通过改变基础货币结构、提高货币乘数、提升银行体系派生存款创造能力、扩大狭义货币范围及数量等途径,产生明显的流动性效应。传统货币环境下的货币供给理论和模型已经不能完全正确地描述和概括货币电子化环境下的货币供给实际,亟需改进和完善。第二,我国货币电子化的快速发展,已使电子货币成为我国狭义货币领域一种新的重要的货币形态,并对我国狭义货币供给的诸多方面造成了明显的影响,产生了显著的流动性效应。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学术界需要深入研究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积极探索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产生的原因、大小和影响因素,努力提出一整套能够全面正确反映货币电子化环境下货币供给实际的货币供给理论和模型。第二,管理部门需要重视货币电子化对我国货币供给的重大影响,明确货币电子化流动性效应在我国的具体表现,加强对电子货币的立法、监督、统计和分析,提高货币电子化环境下流动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Risk Management for Electronic Banking and Electronic Money Activities[R] 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 Working Paper,1998
[2]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Implications for Central Bank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Money[R] BIS Working Paper,No2027,1996
[3]European Central BankReport on Electronic Money[Z]European Central Bank Press,199813-16
[4]赵家敏论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0,(11):19-24
[5]尹龙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J]金融研究,2000,(4):34-41
[6]陈雨露,边卫红电子货币发展与中央银行面临的风险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2,(1):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