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堂教学妙招

课堂教学妙招

时间:2023-05-16 11:08: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堂教学妙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堂教学妙招

第1篇

【关键词】 新课标 课堂教学 评价

新课标提出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试想在小学阶段,如何在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中,引导学生做到"动静结合",真正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决定了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必须要"巧"、"精""活",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结合自己日常的教学实践,下面就结合几个案例来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巧评价激活学生自信

案例:教授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第1册第四课歌曲《小白兔乖乖》一课时,学生们刚刚聆听完教学光盘的范唱,这时,忽然最后排xxx同学嘟囔了一句:"咦不是这样唱啊?"鉴于平时这位同学上课一向都不主动举手发言,于是我问:"xx同学你听过不一样的《小白兔乖乖》吗?""幼儿园里学得跟这不一样"。在我的鼓励下,这位学生当堂唱了一下他以前学的《小白兔乖乖》,当他唱完后,我马上边为他鼓掌边评价道:"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一下子就听出了这两首曲调不同的地方,你的小耳朵可真尖啊!让我们一起来为他鼓掌吧!"然后就着这个"插曲",我请同学们把曲调不同的乐句进行了对比,让学生更加准确的学唱歌曲。而鼓励同学表演唱时我特意让xx同学来当小老师,纠正同学们的错误,结果一节课以来xx同学听、唱得特别认真,从此以后每节音乐课都非常积极的回答问题。

分析:这个课例主要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针对有些学生对自己的歌声或嗓音不自信;喜欢上音乐课,却不敢表现、展示自己的现象,作为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激励性语言为主,通过评价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那就是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行、自己是最棒的,只要自己敢唱、敢想、敢说、敢动,就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同学的认可,一句真诚的赞赏,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

二、巧评价激活课堂气氛

案例:在教授歌曲《闪烁的小星》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运用手号演示歌曲,相信小学音乐教师都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手号比较慢,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

因此在正式上课前我提前将学生分为六组,分别是Do队、Re队、Mi队、Fa队、Sol队、La队,并宣布本节课的评价规则:看这节课哪个队手号演示的准确率最高,哪个队的表现棒,而评委完全由队长和表现突出的学生担任,这样一来孩子们学习手号的积极性可高了,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示范。就这样先一起复习原来学过的手号,学习新手号"La",然后每一个乐句都是小练习,引导学生以小队为单位进行练习和检查,然后一句句进行比赛,看看哪个队能够获胜。当各队分别展示时,我指导其他队的学生也像老师一样来对同学加以评价。开始学生们往往用模糊的语言如"不错"、"不太好"等进行评价,经过一番指导,学生的语言生动亲切起来了,有的学生评价道:"xx做的手号很准确","xx队还要再加油","xxx做到新手号时有些跟不上了"……慢慢的,学生的评价由敷衍或找缺点逐步转向客观性评价,甚至是向欣赏同学方面努力了。就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的精力特别集中,参与的积极性也高了,课堂气氛特别好。临下课时六个小队中有三个队的准确率达到了95%,有的孩子们还迫不及待的试着用手号演示其它的歌曲了。

分析:以上课例体现了学生互相评价。学生互评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也比较多,低年级的学生往往都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其他同学,这样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既能使学生正视自己的不足,又能看到他人的优点,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分析和口头表达能力。但是学生的评价语言需要教师去耐心的指导,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评价水平,不能急于求成。我发现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后,课堂气氛活跃了,也更和谐了,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

三、巧评价激活学生思维

案例:在教授歌曲《在农场里》时我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在学生中间巡查时我发现一个小组创编的又快又好,于是我请这个组长向大家介绍经验,她想了想说:"我们小组,每个人想出了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就很快完成了。""老师,我觉得我们组编的很好。"另一位组员补充道,"我们第一个创编好了,我们都很高兴,我们还一起唱自己创编的歌曲呢!"听了他们对自己组创编情况的评价,我又让没有完成的小组进行自我评价,"我们组没创编好,主要是谁也不听谁的,还都在说话。"对于他们能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及时给予了肯定,然后再延时2分钟,结果不一会就都创编完了,而且还都特别注意了不跟其它组雷同,接着我又鼓励他们进行了表演唱,学生思维更加的开阔。

分析:这个案例体现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逐步向具体性评价发展,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找出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的表现力在轻松、民主、欢乐的氛围中得到了提高。

总之在新课改的鲜明旗帜下,我们小学音乐课堂更应率先做出榜样,通过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架起师生、生生之间的友谊桥梁,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创建和生成更加积极有效的课堂,让学生自由地徜徉在音乐世界,并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从而真正快乐地享受音乐!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篇

聚焦“理答” 彰显智慧

当我第一次以旁观者的身份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时,我为自己不能及时关注学生回答中的问题而扼腕叹息。学生的回答其实正是教学效果的直接呈现,应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加倍关注的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都忽视了这一点,只是尽可能地按照预设的教学程序往前推进,如果能完成预设,就觉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设计得再完美也是有缺失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理答就显得非常重要。

何谓“理答”?有学者认为:“教师的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应,通常告诉学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结果如何,告诉他们学习的正确、充分、恰当的程度,给予评价,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继的学习行为。”我觉得教学过程就像是打乒乓球,教师提问,就像是发球,学生回答问题,就像是接球,同时又把“球”推给了教师,“球”指的是学生的发言,要使课堂焕发生命的光彩,老师必须具备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素质,即准确地接住孩子的“发言”,这就是教师的理答过程,也称为“教学反馈”。

而教师的理答最能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学思想,最近在观课时我特别关注教师理答的方法,也学到了不少妙招,不妨与大家分享。

一、 刨根究底,穷追不舍

第3篇

担任初中化学教学已经十多年了,早已熟知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深深了解学生们对于实验的喜爱程度。因此,课堂上,能做的演示实验,我都一一完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尽量补充实验辅助教学。可对于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却令我头疼不已。因为教材上要求的实验,都专门安排有相应的课时让学生亲自操作,可是因为初三才开化学课,每年的中招考试中化学又是必考科目,这就迫使教师必须超前教学才能完成教学任务。一学年的教学任务,早早地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就结束了课堂教学,进入复习阶段。这就意味着初中化学必须提前二至三个月结束教学任务。课本上的知识不能不讲,于是好多化学教师就想出了牺牲学生实验课以节省时间的高招。这样一来教学时间是挤出来了些,可是学生们学习化学的兴趣迅速递减,一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甚至放弃了化学学科的学习。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常在想,能不能把实验放到学生自己手上,让学生做实验的主人。

我排查了整个初中阶段所接触到的演示实验以及学生分组实验,把有关的仪器、药品一一罗列出来,利用假期时间,到实验室把常用仪器通通借出来,根据不同形状,巧妙编排,最终在一个改进了的手提储物箱内把仪器分门别类的放了进去,又把常用药品分类,液体药品用小滴瓶,固体及粉状药品用小塑料瓶一一装进了储物箱,像镊子、药匙、滴管、试管刷等一些零碎用品也一一找到了相应的位置。这样我设计的便携式实验箱就大功告成了。为了推广,我先组装了五六个,让同事先试用了一段时间,经过反复改进,实验箱最终成型,并在师生中引起了强大反响,人人都想拥有这么一个便携式手提实验箱。根据学生们的要求,每个班内组装了三十多个便携式手提实验箱。这样一些实验在课堂上或者课余时间就可以完成了,并且原来的一些演示实验也可以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尤其是一些探究性的实验,原来苦于时间不够用,学生手头缺少材料,而无法完成,现在好了,学生自己不仅主动完成教材上的编排的一些探究实验,并且还主动做一些课外的探究实验,自己去探索化学上的奥秘。这样既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使课程进度两不误。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刚开始组装时,储物箱、仪器、药品等购买时的费用问题?平时实验箱的保存问题?药品的安全问题?学生毕业后实验箱的归属问题?等等。经过几年的实践,我都找到了妥善的处理方法,既解决了学生动手做实验的问题,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又没出现安全事故,以及乱收费问题,收到了比较好效果。

这是我在实验教学上的一点改进做法,希望大家都来关注实验教学,给出更好的妙招。

第4篇

【关键词】快乐中;获得知识;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让孩子们喜欢学语文,说容易也容易。教学中,我试用了以下小妙招,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

一、课前游戏,轻松愉快地导入语文课

让孩子们在课前几分钟做做渗透着练习的游戏,品尝一下小小的“游戏点心”,如“快乐列车”、“猜猜看” 等等小游戏,“我来比画你来猜”既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活他们的思维,使旧知识得到巩固与积累,又可以唤起他们强烈的学习需要,使其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几分钟,时间短暂,但意义重大。一个好的开始会显著提高一节课的效率。有趣的小游戏常常让孩子在品味甜美的同时,心理得到满足,兴趣得到提高。

二、擂台赛激起孩子上课的热情

在低年级段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读书,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呢?娱乐节目中不是经常搞擂台赛吗?教学中,我也把“擂台”请进课堂,让它走进我和孩子们中间来。每到这时,孩子们都争着要求参赛,而且他们读得是那样专注,那样入神。每个孩子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读出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他们已经完全陶醉在美妙的语言之中了。这样的读,学生能不喜欢吗?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形式多样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唱歌、画画都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形式。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激发内心情感,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一)把一首优美的旋律带到语文课堂

当我们把优美的旋律带进语文课堂,就会在学生中产生非凡的效果,这是由于音乐艺术性和趣味性决定的。语文课要是加上音乐融合,学生学语文就不会感到枯燥了。如学习《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时让学生自己试着给课文配上自己熟悉的曲调,并唱出来。让学生根据自己定的曲调来唱,教师可以加音乐伴奏。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其他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结果学生再去朗读课文效果非常好 。

(二)把美术带进语文课堂

当我们把美术带进语文课堂时,同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学习课文《乡下人家》、《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用画画带动语文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学《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课文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补充课文中没有的插图。学生边理解边画,学生既增强了学习这一课的兴趣,也对课文了解更多,明白了学习在于勤动脑。

四、以演促读,体验当小演员的快乐

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好奇心驱使他们进行深入的学习。有时一堂成功的课的教学和表演的作用是分不开的。让表演进入课堂可以分情况进行。

为了使开课就能打动学生的心,不妨以表演进入课堂,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语境中步入阅读过程,调动学生爱学语文的情感。如学习《尊严》时,上课之前请两位学生扮演“杰克逊大叔”和“哈默”他们的对话和动作部分。这样,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引到课堂,既引出了课题,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语境中步入阅读过程,调动学生爱学语文的情感,又很快地让学生领会到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作用,比老师枯燥的讲解容易理解。

这种表演也可以在学习课文中进行。让学生自己挑选角色,上台演一演、比一比谁演得好。通过表演,学生既弄懂了故事情节,对课文中的一些教师讲的词句也理解了,收到的效果完全是不一样的。有人曾说:“课堂上宁可要深刻的部分,也不要平淡的全部”。我认为,适当的进行课堂表演,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这完全是有必要的。

第5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艺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严密、方法得当、有章可循;其艺术性体现在它必须具有创造性、表演性、审美性和技巧性等四个显著特征。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学艺术的一种。教学艺术就是受制于教师个性风格,具有美学价值和创造性运用各种教学艺术的个人才华的体现。课堂教学艺术的种类很多,例如:课堂导入艺术、课堂幽默艺术,课堂启发艺术,课堂运筹艺术,课堂应变艺术等。

一、导入艺术

凡是优质的课堂教学都具有非常考究的开端设计和独特性,课堂教学一开始便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引出这堂课的核心话题。

在进行教学时,可以讲故事。边讲故事边学习,学生感觉就是在听故事,但却不知不觉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导入艺术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又满足了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里。课堂教学从始至终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显著。

此外,课堂导入艺术的方法还有很多,如:问题导入,审题导入,妙语导入,练习导入等等,但不论哪一种导入方法,都要求简练,短小精悍,以尽快进入主题。

二、语言艺术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在运用语言时,有哪些艺术技巧呢?

1. 言之有情。

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审美创新教育,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2. 言之有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言之成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注意从已知到未知、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让言语的科学力量征服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

3. 言之有启。

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意境,使学生不单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决,这样就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渴望,使他们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并发展智力。在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如果都能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将起着重要作用。

4. 言之有趣。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准确、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而只有语文教师自己有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阔的求知兴趣,才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5. 言之有韵。

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教学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和谐动听,使学生听起来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其优势兴奋中心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提高教学效果。

三、应变艺术

课堂应变艺术指教师对事先未估计到的偶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它是一切教学智慧与机智的艺术结晶。

课堂上的偶况是相当复杂的,教师不可能都预料到或防止它的发生。在偶况下,教师要及时地发现它,以从容的态度面对它,并灵活机智地处理它,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甚至获得比原来预期还要好的效果,这是一种高智慧的艺术。课堂情绪艺术指教师通过自我情绪传达,以调动学生情绪,师生形成情绪交流和互动状态的课堂教学艺术操作。

四、课堂提问艺术

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已成为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者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课堂教学艺术,不仅仅具有使教学顺利进行的实用价值,而且因其创造性和令人愉悦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教师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技术所应追求的最佳教学。我们追求教学艺术,旨在优化课堂教学,使小学语文课趟教学达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第6篇

关键词:导入;课堂;情趣

一、课堂导入的含义以及对课堂的重要性

课堂导入,字面解释,指的是用简洁的语言、动作等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为目的,引出课堂教学内容,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

课堂导入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笔,虽然课堂导入在整体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但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的导入能引起幼儿的注意,犹如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催化剂,让整个课堂充满情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新课的导入不仅要新颖独特,引人入胜,使其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幼儿面前,令幼儿耳目一新,而且要有风趣,通过充满情趣的导课,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最大限度地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导入让课堂更具情趣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二、课堂导入存在的误区

1.时间过长导致课堂失“情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前奏”,既不能忽略,也不能时间过长,时间过长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学龄前儿童有意注意的时间很短,导入时间过长,不但影响后面的教学进程,而且让幼儿失去情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导入环节时间比例一般控制在3~5分钟。

2.方法老套导致课堂无“情趣”

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儿童,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所以引发幼儿的兴趣对整节课的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导入的方式、方法比较枯燥乏味、单一老套,那么接下来教学环节即使设计再精致、巧妙,也难以挽回幼儿学习的兴趣。

3.内容与教学不符导致课堂缺“情趣”

教师有时想着如何让导入新颖有趣,如何让听课的人眼前一亮,往往会挖空心思想出各种导入的“妙招”,但是却忽略了导入部分与整体教学的练习,而适得其反。

三、情趣课堂导入的策略

1.情境导入生“情趣”

教育学家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中对情境是这样描述的:“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照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索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知识。”情境导入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等情境化的导入,可以将幼儿带入情境中,将原本枯燥乏味的语言情趣化,让幼儿用无意注意进行有意学习的目的。

例如,中班歌唱活动《王老先生有块地》,教师采用问题情境导入的方式。

师:(出示“饲养场”,以王老先生的口吻)我叫王老先生,这是我的饲养场,请你们猜一猜我的饲养场里会养哪些小动物?

幼:小鸭、小鸡、大象、老虎……

师:我会养很多小动物,来听一听有哪些小动物?

教师直接把自己比喻成农场主,将幼儿似乎带入到了农场的情境之中,一下子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师生之间有了别样的情调,这样的氛围对后续的学习是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2.游戏导入激“情趣”

高尔基说:“儿童具有玩乐的天性。在游戏中,儿童可以长知识,练体魄。”游戏导入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并促使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化到抽象思维,让幼儿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游戏导入有很多种形式,如,猜词、猜谜、传话、接龙等,都可以灵活使用。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与游戏结合起来。德国启蒙文学家席勒认为,游戏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做游戏在课堂中的使用最受学生的欢迎,能迅速调动学生情绪,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学到并巩固知识,因为在快乐中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如,中班语言《咕咚》,故事内容讲述的是木瓜掉进水里,小老鼠听见咕咚一声,吓得边跑边叫,许多小动物都跟着跑了起来。教师在活动中以游戏“听一听、猜一猜”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玩一个“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听!

教师播放“咕咚”音频,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

问:什么声音?发生什么事了?

幼:老虎、狮子、怪兽来了……

幼儿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各种各样的想法如泉水般涌现出来,他们学习的情趣也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又如,小班语言活动《藏猫猫》,《藏猫猫》是一首自编儿歌,讲述的是生活中常见的小鸟、小兔、小鱼三种小动物,分别与白云、小草、荷叶玩“藏猫猫”的游戏,活动重点理解儿歌内容,体验藏一藏、找一找的乐趣。教师以“藏猫猫”的游戏导入活动。

师:藏猫猫的游戏玩过吗?

幼:玩过。

师:想玩吗?

幼:想。

师:我数数,从1数到10,你们找个地方躲好了。

幼儿找地方躲起来。

师:好玩吗?有几个小动物,它们也玩起了藏猫猫的游戏,看(教师出示背景图)。小动物可能会藏在哪里呢?

幼:小草后面、白云后面、荷叶下面……

教师通过藏猫猫的游戏直接唤醒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小班幼儿行动思维,他们听到藏猫猫,第一感觉就是想玩一玩藏猫猫的游戏,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以这种游戏的形式进行导入,直接将幼儿带入到课堂的情境中。

3.设疑导入引“情趣”

设疑导入可以使幼儿的注意力迅速指向教师预期的目标,并激发学习新知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精神。

如,大班科学活动《三脚架》,这是一节科学探索活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探索“三脚架”支撑原理,激发幼儿探索兴趣。教师以“设疑”导入,引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师:(出示橡皮泥、小棒)看,这是什么?

幼:彩泥、小棒。

师:你们能让小棒在彩泥上稳稳地站起来吗?

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两句话,将幼儿心中的探索欲望一下子给调动了起来。设疑的导入形式,让幼儿产生一种无法阻挡的力量去寻找心中的答案,从而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

4.开门见山出“情趣”

开门见山导入即无需兜不必要的圈子,直接进入课堂主题,让幼儿直接明了今天活动的内容,避免浪费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如,大班数学活动《翻骰子》,利用幼儿经常接触的游戏材料,将大班幼儿数与图形的相关知识渗透到翻骰子的游戏中,并且以大班幼儿喜欢的竞赛方式创设情境,让幼儿尝试运用数与图形的经验解决游戏情境中的问题,活动中教师以“开门见山”式的导入直接进入主题。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骰子,骰子上面有什么?

幼:上面有数字,还有图形。

师:我要和你们玩一个游戏,叫翻骰子。

这样的导入让幼儿直接明确游戏内容,而不是转弯抹角,让幼儿不断地毫无目的地猜测,既节省时间,还体现出课堂的情趣。

综上所述,导入对于情趣课堂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而进行智慧的导入对于课堂情趣性的体现则是至关重要的。情境导入生“情趣”,游戏导入激“情趣”,设疑导入引“情趣”,开门见山出“情趣”。智慧的导入可让课堂教学赢在起跑线上,智慧导入可让课堂情趣横生。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教学;教学效率

一节课不过短短的45分钟,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可以在生动的气氛中,主动接受新的知识呢?笔者是一名语文教师,经过实践总结出:根据课堂教学的结构制造出“兴奋点”,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坚持以课堂为中心,将备课、上课、课外三者结合为一体,建立情感教学体系。

一、因材施教,挖掘情感

情感教学心理学专家卢家楣教授指出:“情调是一种最轻微、淡泊的情感状态,持续的时间短。它往往没有明显的表情行为和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主观体验,它通常伴随着知觉而油然而生,更多地受环境刺激的直接影响。”现在的学生虽说年龄都不大,但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会接触到许多新的知识,他们追逐时尚。但对于语文课文,他们不屑一顾,总认为是历史的、陈旧的东西,学来无益。对于他们的这种心理,笔者自有妙招。每次备课前,花上一番功夫在网络世界挖掘素材,如音乐、相关知识链接等。学生不是追星,喜欢周杰伦吗,就让他们听周杰伦的歌。一曲《东风破》,学生都听得如痴如醉,音乐迅速停止,提问:“大家都是周杰伦的超级fans,认为他非常有才华,殊不知他对古典诗词也有研究……”学生面面相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笑道:“陆游的《钗头凤》中有一句‘东风恶,欢情薄……’”说完后迅速将陆游和唐婉的两首词《钗头风》醒目地板书在黑板上。那一堂课,学生空前地专注,情绪很高,并从此改变了对古典文学的认识。

二、以情动情,激感

情感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动力。笔者一向主张个性,但学生中不乏叛逆者,怎样让个性张扬,又让学生信服呢?在一次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我颇有心得。“今天的作业是……”我的话音未落,学生中已经“嘘”声一片。“一道选择题:第一写周记,主题是‘花季思雨’,将心中所想记述下来;第二摘抄,将名言名句、好文章摘抄下来。”这时下课铃声响了,教室一片欢呼声。从那以后,每次的语文作业总是收得很齐。适当给学生一些自,让他们懂得被人尊重的滋味,变被动为主动。

三、平等待人,促进情感

教师是一种神圣的职业,教师是传承文明的使者,这样说给予教师崇高的身份地位。那么,就应将“严肃”进行到底吗?我想大可不必,为什么不和学生做朋友呢?走到学生中间,寻找共同语言,激发“兴奋点”,是交流的一种有效方法。十六七岁的男孩、女孩趋于幼稚和成熟之间,时代的原因造就了他们的经历。我的学生中就有不少人经历了父母离异、亲人去世等。别看表面上都很平静,内心却思绪万千。我最喜欢对学生讲的一句话是:“大家记住,我不仅是你们的老师,也是你们最诚挚的朋友。”我的学生很信任我,愿意和我分享心事。记得一次上课,我和学生开了一个小玩笑:“在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在第一个字的左边写上‘E’,上边写上‘M’,下边写上‘W’;最后一个字的下边写上‘W’;右边写上‘Q’,再用小圆弧连接,有惊喜哟!”我故意说得很诡秘,学生都踊跃动笔,只听中间有人大叫:“一只小猪啊!”教室里笑声一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老师也会开这样的玩笑。从那以后,他们有什么心事都会找我倾诉,尊重我,信任我。

四、激励结合,推动情感

“扬起你的笑脸,将影子留在身后。”这是我教给学生的快乐原则。学生的心理都很脆弱,很容易自卑、忧郁,上课也很容易走神。一次,我讲课正激情澎湃,两个女生的“讨论”也异常热烈,那一刻我的创作灵感来了。我用高八度的声调说道:“天啊,我终于知道天气为什么不好了!原来是我们班‘多’和‘云’正在集会啊!”那两个女生的名字刚好有“多”和“云”字,班上的学生一下子读懂了教师的幽默,开怀大笑,说话的女生也十分羞愧,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转移到了课堂上。下课后,那两个女生找我道歉,我也向她们道了歉,并说明她俩在那一刻给了我灵感,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并适时提出了鼓励和希望。之后那两个女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了许多。事实证明,多留一些笑声在课堂上,对于教学真的十分有益。

情绪最能影响课堂气氛,现在这些青春期的孩子们十分叛逆,容易激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主张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冷眼。不歧视学困生,用放大镜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激励他们树立信心,快乐做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挖掘、激励、推动情感因素,让情感因素更好地引导课堂教学,丰富课堂内容,让我们的语文课生动、快乐起来。

第8篇

关键词:因材施教;教学质量;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202-02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一堂课上下来你的教学有没有质量,这该怎么衡量呢?首先前提是你必须顺利完成本节课计划好的教学内容,其次是学生感觉有没有学到东西。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是又感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这堂课就是低质量教学。教学质量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我一直在探索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经过我几个学期下来的实践,总结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做到因材施教,才能有的放矢

①树立多元评价标准。智能面前人人平等,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智能倾向,只要以他的智能为标准去评价他,我们就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是美丽的,都是可以培养的。在实际教学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种智能,每个学生。②找到学生的智能发光点。然后教师和家长应依据孩子的智能特征,构建符合其智能发展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从小就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生命的魅力。③采用多元教学方法。使我们的孩子优势的智能得到发挥,弱的智能得到提高。

做到了以上几点学生们会为自己经过努力而达到目标感受到成就感,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及时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在课时分配上也可以更加合理,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二、精心安排课堂练习内容,保证练习质量。一堂好的课堂练习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合理课堂练习量。课堂练习时间以十五分钟左右为宜。因为在课堂教学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既要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成,又要进行课堂练习。而有效的课堂练习必须紧扣教学目标,选择练习的数量与质量要精致。课堂面对的是全体学生,有效的课堂练习要运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实施分层练习。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主要是因为在传统的讲授中,教师按同一目标发展,必然导致有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又“吃不了”。

2.合理的课堂练习内容。对教案所预见的教学重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对较难的课分多课时完成,用Word报纸排版中字体的设置,顺序搞错了,简单几个比较容易设置,但是设置的对象较多时,学生难找到,所以多安排了一节课。又如申请邮箱,由于书本上的新浪免费邮箱申请速度慢,所以推荐给学生多个免费申请的网址,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由同学帮助,家长帮忙申请。申请后,要经常使用才能真正有用,所以每节课在word中完成作业,发送给我,发送回信,学生非常期待,连有些平时不太认真的学生也要老师的回信,甚至还有学生跑上来,等着我回信,学以致用,真正使学生掌握。

3.适当安排课外练习。本人从教多年,课外作业的布置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倘若为了强化所谓的教学效果,大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做大量的内容单调、形式呆板的课外作业,这样的作业不仅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无形中也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寻求最优化的教学,笔者认为应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

总之,只要我们多做有心人,勤于思考,巧妙地布置作业,学生就会学得轻松,玩得开心。

三、通过不断完善、改进教学方法,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一上课就进入“角色”,投入到良好的教学情境中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有新鲜感,时时处于学习的最佳情绪状态。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与学升华为愉悦的情感交流。具体归纳有以下几种好的方法:

1.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教学方法。我们先来谈谈信息技术课程的自身特点,信息技术课程具体归纳有以下特点:发展性特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综合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他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应用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工具性特点。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实验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离不开实验的学科;趣味性特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根据以上所列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根据不同内容所具备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2.创设教学情景,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中国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缺少的就是好的教学情景。要真正做到丰富和完善课堂情景,就要充分利用科技含量高的教学手段(电教媒体)。因此,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客观要求和有效途径。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景,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使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

第9篇

一、爱自己的学生,情感投入,激发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热爱语文教学,让学生爱语文,乐学语文

(一)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爱心是行动的动力

爱学生,学生就是自己的亲孩子;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老师的爱就像冬日里的缕缕阳光,可以把温暖洒播到学生心田,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我热爱语文教学,爱班主任工作,更爱我的学生,我深入学生中,和他们娱乐和运动,牢记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摸清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建立学生档案,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潜能,因材施教,用爱心去感化学生,如教学《桥之美》,让学生自制桥模型和搜集有关桥的资料,在导入新课之前,将模型展示出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所见的桥,激发学生寻求探索新知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资源有关桥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吴冠中笔下的《桥之美》该是怎样的呢?桥的美在何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

(二)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语文教学,要注意抓住重点,纲举目张,故留空白,意味深长,巧妙激趣。如教《人类的语言》时,让学生收集整理本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使学生回忆、采访等,体会课文,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使学生深层次体会课文语言的寓义。把相似的东西联系起来,是唤起学生情感的好办法。如教学《三峡》可让学生通过课件欣赏新旧三峡的风光,用对比方法学习;教学《台阶》时,可让学生讲讲生活身边的台阶,这样,学生能触类旁通,深刻地体会课文的情感。

二、精心备课,备好学生,备好课本,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好奇心

(一)在平常的教学中,精益求精

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认真制作课件,因材施教,在导入新课时,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如教学《驿路梨花》时,可设计这样的提问:标题一语双关如何理解?文中两次误会、三设悬念、四写梨花分别从哪些语句体现出来?

(二)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科渗透

把音乐融入语文。运用音乐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海底世界》一课中,在进入拓展练习环节时,要求学生以《海底见闻》为题写一则短文。同时,运用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想象:边放课文录音,边放一曲有海浪、海鸟、海底动物叫声的自然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这样他们仿佛置身于茫茫大海中,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景色,摸到了形状各异的矿石,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之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所闻所感写下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课堂活力突现。

(三)随机应变,巧用多媒体教学

我在教高尔基散文诗《海燕》时配乐朗诵,效果佳;在教《小石潭记》时,我画一幅“隔篁竹,闻水声,”周围“青树翠蔓”“中间”全以石为底,“鱼儿在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的小石潭的投影片,小石潭的方位、概、情趣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充分用电视录像或电脑媒体,色、形、声结合,在教《说“屏”》,我精心制作课件,播放视频和电脑幻灯片,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体验语文的乐趣,让课堂充满活力。

(四)放手练习,留足探究空间

我在作文教学描写人物中,我先引导学生观察,和交流,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中,我巡回辅导并了解学生的难点,针对难点讲解,读范文以后再让学生修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有的会抓住一些细节而忽视整体,有的会写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而忽视客观存在,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从而在探索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三、在鼓励性的课堂评价中巩固学生的创新激情

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我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提问时,及时表扬学生“你的回答很棒!”,作业批改,评语“好!”“作业整洁工整。”良言一句暖三冬,这些赞扬声使学生不仅得到极大的喜悦与满足,还能无形地鼓励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下一次的创新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命力。

第10篇

一、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

任何一堂成功的音乐课都有它吸引学生的教学环节。如我在上《大海啊,故乡》一课时,当学生一开始听到这首歌时,都显得没精打采。然而当我首先运用有关大海的多媒体画面展示给学生时,立刻就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又用英语给学生范唱,学生一听歌曲中有他们熟悉的英语单词,学生突然兴奋起来,在我范唱第二遍时大多数学生就跟着模唱了。在表演这一环节学生更是争先恐后将本节课推向了。总之,任何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学生出发,从教学目标入手,这样才能为实现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教育心理学中明确阐述了教学的概念。所谓教学,它包含了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另一方面是学生的学。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教师离开了学生配合的教,会做许多无用功,而学生离开了教师教的学,会变得茫然而无头绪,无所适从。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思维共鸣的过程,因此,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针对音乐教学的特点,我尝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发挥教师语言的作用,采用灵活的语言技巧,配合手语等肢体语言,创设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为整节课的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三、创设独特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的教课上,我们要注重每一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他们的性格,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能让孩子们对所授知识感兴趣的老师才是好老师。现代的课堂知识是多元化的,具有多样性的,传授孩子们更多的知识是最终目的,为此我们就要制作合适自己也适应孩子们的一套教育方法。这套方法不仅具有传统教育的优点更需要有效实用,使之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这节课刚刚结束,他们就迫不及待的想着下一节课。

四、灵活的运用课堂语言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度。音乐课堂因其艺术性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需要更精妙的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如在上《鼓浪屿之波》一课时,教师课堂语言运用的最多的是“还不太好”,“你们想不想再唱一遍”,学生在这种语言的引导下变得有些失去信心,对一遍遍重复欣赏音乐产生了审美疲劳,最终导致的效果就是:一堂课下来,不仅歌曲没学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受到了打击。在运用教学语言的时候应该注意抓住学生特点,对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应该运用不同的教学语言。

五、加强学生的音乐体验

中学音乐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家,而是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他们独特的想象力为目的。通常我们在上课时过分的强调音乐知识、技能和技巧等要素。忽略了学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思维空间。俗话说“歌声乃人之情也。”不难想象,一个毫无感情的人是无法发出悦耳之声的,人的心理状态会直接作用在发声器官上。合唱练习也是如此,要达到二个声部的和谐、统一是不容易的,学生往往为不受对方的干扰要大声演唱自己的旋律部分,造成声音不统一,声部不和谐,如果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给他创设思维的空间,让他们真正体会作品的意境,从抢声部唱到注意两个声部和谐的声音。所以为学生创设更多的思维空间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不体现出它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它既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也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既丰富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对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起着积极的作用。

第11篇

关键词 幼儿英语 课堂教学 游戏 兴趣 口语 欣赏美

幼儿期是学习英语的启蒙阶段,幼儿英语教师肩负着培养幼儿兴趣和为其打好基础的重要任务,因此幼儿英语教师必须自觉地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采取多种有效方法让幼儿对英语产生浓厚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幼儿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幼儿英语教师的水平高低决定着教学的好坏,特别是对幼儿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工作中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让幼儿获得亲近感,这样才能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才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语言素质方面,如果英语教师的语音、语调不标准,会直接影响学生模仿的质量。因此幼儿英语教师必须认真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做到能够准确地拼读字母、音标,能够流利地说一定数量的歌谣以及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能够流利讲述英语小故事等。幼儿阶段的学生善于模仿,因此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作为一位英语教师首先必须自觉地提高自己的语言素质。同时,幼儿英语教师还应该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师设计教学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能力,它是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教学理论素养的综合反映。幼儿英语教师应该考虑孩子们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语言水平等各个方面,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任务,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力求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达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分析运用什么教学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比如说在教pen这个单词的时候,可以直接让学生跟读,然后讲解中文意思,也可以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或是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呈现单词,那究竟要用哪种方法教学最有效,这必须要求我们教师认真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教学实际需要。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是一个幼儿英语教师提高其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幼儿教师要注重游戏教学,加强幼儿对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幼儿的语言能力大多是从唱、玩、演、做等形式中获得,只有在愉悦的气氛下,学生才能学得快,学得活。游戏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形式,也是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的一种手段,教师必须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呈现、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开展游戏活动时,教师必须明确:游戏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单纯地玩,而是引导他们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英语的游戏教学是要把学习过程变成幼儿欢乐的鼓舞和全面发展的源泉,注意结合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幼儿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唱”、“玩”以外,还可以给学生表演的机会,而老师必须给学生提供熟悉的活动场所,学生只有面对自己熟悉的材料才会有抒发自己感情的兴趣,才会积极参与表演的活动。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用英语表演灰姑娘、大灰狼、三只小猪等角色,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用英语进行思维的空间,也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拓展了他们的想象力。幼儿英语教学强调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事实也证明只有在愉悦的气氛下,学生才能学得快,学得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就不会成为空谈。

三、加强对幼儿进行口语教学,在活动竞赛中培养孩子们的交际能力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要加强口语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英语,通过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口语教学活动,利用肢体语言、表情、场景设计等方式进行表情达意,把单词教学与会话教学融合在一起,给学生互相表演交流的机会,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教师可以运用体态语言营造轻松、充满洋味的课堂氛围。充分运用英语名、英文歌、儿歌、绕口令、顺口溜、谜语等,给予幼儿语言感染机会。可以给每个幼儿起个英语名,不仅会给他们带来无限乐趣,而且便于渲染学习氛围。教师最好自己也有个英文名字,要求学生直呼其名,充分体现西方国家的文化习惯,且融洽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多开展各种活动,鼓励学生交际。比如,在教学水果名称时,可以把各种水果放入一个布袋内,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玩字母游戏,包括默写字母接力赛,猜字母头饰找朋友、找邻居等;数字游戏包括快速口算抢答、打电话等。还有,比赛教学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妙招,因为竞赛能激起学生的进取心,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幼儿大都不甘落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好胜心理,进行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如:英文歌曲比赛,小组开火车比赛,角色朗读比赛,表演比赛,英语书法比赛等。通过人人赛记忆,个个比能力,组组赛互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

四、让幼儿在音乐中欣赏美

第12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0-0149-01

现在,中小学教学普遍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但教学效果却是不尽如人意。为此教育界提出了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的响亮口号,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目的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其根本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下面就传统教学呈现的种种弊端,浅谈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生间缺乏理解与沟通。好像只有课本与作业本才是师生之间传递感情的纽带。师生接触的时间只局限在短短的45分钟。

(二)学生缺乏合作意识与交往技能。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不强,对班集体的工作冷淡,甚至出现忌妒、敌意等不良心理行为。

(三)教师不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一人说了算,学生的主体异化为盲从。日久天长,教师的包办代替使学生的依赖性增强,毫无主见,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失去了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四)教师难以做到面向全体,注意个性发展。班集体授课制使教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尖子生总在台上表演,而更多的学生是当观众、陪读或陪坐,有的一陪就是几年。其结果使儿童失去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自由自在的少年时代。

二、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轻负担、高质量

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转变

1.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教师要做到角色、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课堂不再是格式化程序的场所,而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

2.师生关系的转变。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关系,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每一名教师都应该真心地走进学生,真情地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

(二)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教师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紧盯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置性作业。知识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还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紧盯教学对象,高效课堂中要变“教案”为“导学案”,所谓“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意味着课堂中的内容必须要学生在课前做到预习,解决简单易学的内容,课堂中通过小组讨论,解决一部分问题,最后的难点,重点再由老师重点讲解,备课时应当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所以教师必须将每节课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课前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预习,课前解决部分内容。

(三)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1.创建科学的合作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式之一。对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使用的策略,人人都有自己的妙招。但在谈及科学建组,竟然是惊人的一致,认为必须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组内差异情况把它称作“异质型合作小组”。这种异质型合作小组是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基础上建构成的小组合作形式。教师将全班学生,按照这个的原则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组内异质”是为了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帮助,“组间同质”是为了使小组之间的合理、公平竞争意识形成,又促进组内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

2.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生生互动式学习,学生更容易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讨论中接受教育。所以,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3.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

要使学生讲知识当堂消化必须做到这三点:

以学为主:就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体味学习带来的乐趣,最终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以练为主: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