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6 11:08: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家庭经济如何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高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认定工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资助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作为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
根据2007年6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解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国家招收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中,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概念属于定性描述,标准模糊。经济困难具有相对性,地区经济的不平衡也会导致对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不统一。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根据国家和政府的文件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路,制定了本校的认定方案,并依此认定贫困学生的身份。各高校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但是基本模式是“学生申请―班级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审批”。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如实填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如符合条件,向学校提交《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附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在认定过程中,由辅导员、班主任、学生代表组成的评议小组根据以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对照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财政部门确定的认定标准,并结合学生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进行评议。评议的结果交由院系认定工作组审核通过,初步确定其贫困学生的身份并提交公示。在公示五日无异议之后,正式认定申请人为经济困难学生。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操作过程中,由于信息获取的不对称、不全面或人为因素等影响,时常出现假冒经济困难学生的现象发生,引发社会的关注。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面临的难题
(一)认定环境欠缺,信息本身缺乏真实性。
学生家庭基本信息的真实性是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前提。目前我国收入申报制度和收入监控机制不健全,“不能像一些发达国家那样,通过税收记录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从而准确判断学生的困难程度”,[1]高校不得不把学生本人当做家庭经济信息的主要提供者。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甚至故意弄虚作假,给认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由于对开具“困难证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因此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佐证依据之一“困难证明”的真实性受到质疑。实际操作时,因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费用与生源地关系不大,受学生家庭的社会关系和人情关系影响,一些生源地民政部门并未认真考察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把关不严造成了虚假的“困难证明”材料,使得一些非经济困难学生混进了申请资助的队伍。而有些家庭情况确实困难但未能顺利开到“证明”的学生,被划为非经济困难学生,得不到资助。
(二)认定标准模糊,信息采集缺乏全面性。
目前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的描述比较模糊,导致在实践中难以操作。在实践过程中,有的高校通过调查学生家庭收入是否等于或低于当地贫困线标准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这个标准具有地属性质,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标准,标准又具有动态性,随着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通过此种方式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有很大的争议。有的班级通过对递交贫困申请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对比和排名,按学校给予的名额确定贫困生。这样做虽然能一解燃眉之急,但容易导致一些平均生活水平较高的班级为了避免名额浪费,默许一些家庭经济状况稍差的同学成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此这种方式确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说服力不强,容易引发同学的不满,甚至导致同学关系的紧张。有的班级为了省时省力,满足大多数同学的利益,甚至实行“轮流享受”或者“平均主义”,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资助工作的原则。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实质是在综合分析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是否困难及其困难程度的判断。因此,必须全面采集能够反映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有关信息。采集哪些信息,借助什么途径和方式采集,如何制定比较科学的认定指标体系,是高校普遍感到困惑的难题。高校通过多年的实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已形成一套相应的做法,但在认定过程中主观性较强,主要凭经验、工作人员的素质与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认定结果的准确性。
(三)认定模式落后,信息处理缺乏科学性。
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的支撑。目前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普遍比较落后,没有运用相应的认定软件系统,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还停留在手工操作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往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实现信息的动态管理困难重重。在信息处理时,如何确定不同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影响的程度,赋予多大的权重,用什么工具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等,都是高校实际认定工作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目前,高校如何提高采集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信息及加工的科学性,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优化与重构
(一)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认定机制。
生源地认定应是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式中最可行、最有效的一种方式。[2]2010年12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我建议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提前到高中阶段,也便于民政部门、学校实地走访查证。但实践表明,生源地认定需要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加以保障,国家应尽快出台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源地认定的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生源地认定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及时公开披露相关信息,定期开展检查,严厉惩罚造假的当事人,将造假行为记入个人信用数据库,以及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做到规范认证,提高家庭困难证明材料的可信度。
(二)建立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开展调研,设计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更科学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量化指标包括:1.反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在高校、生源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及两者之间对比关系的指标,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理想边际就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2.反映家庭人均年收入、家庭人均年支出、家庭资产总值、家庭负债总额等家庭情况的指标,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定性指标可以包括:学生是否拥有电脑等高档数码产品,穿衣饮食是否节俭,娱乐消费水平如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德育等级,等等。
(三)建立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源地、家庭人员组成、职业、收入情况、收入来源、贫困证明及受助情况等内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是动态变化的,要及时进行跟踪调查与管理,及时进行信息调整与增减,全方位进行动态管理,至少每学年对经济困难学生重新申报、全面认定一次。根据学生家庭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该生的贫困层次,包括升高档次、降低档次及撤档三个方面,对于家庭经济情况明显好转的学生应该及时将其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撤档。首先,对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要定期了解,特别要对突发事件的影响情况进行跟踪。定期与经济困难学生家长联系,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并了解其家中情况。定期与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街道的民政部门进行电话沟通,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生活水平及变化情况。其次,通过实地走访,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家庭的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而且可以在学生中形成强大的心理约束力,引导学生讲诚信,确保学生如实反映家庭经济状况。[3]
(四)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相关制度。
高校应尽快制定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实施细则,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个人申请―班级评议―院系审核―学校审批”的认定程序。1.建立评选、审批、监督三权分离制度,即班级与学院具有评选权、学校相关部门具有审批权、师生具有监督权,并保持“三权分离”。2.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归口管理与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归口管理部门,强化职责,提高监控和约束力,对出现的问题追究责任。3.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公示制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及时公示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信息,如公布受资助学生名单、性别、所在院系班级,家庭经济情况可以不公布,从而保护受资助学生的隐私,做到评选透明化,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二是在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资助后,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调查经济困难学生的消费情况。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现象,一经核实,就取消资助资格,收回资助资金。情节严重的,学校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将弄虚作假行为记入个人档案。
(五)转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观念。
从传统的只注重“物质资助”向“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转变,并重拓展。在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经济问题的同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不断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与心理压力,教育他们正确面对经济困难,鼓励他们树立信心、自强自立、刻苦学习,为经济困难学生的健康成长、早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转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
实现从“无偿式资助”向“回报式资助”的拓展。“回报式资助”就是受资助的学生在享受国家资助的同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如义务家教、社区劳动等,从而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回报式资助”,一方面可使那些假经济困难学生因不愿承担相应的义务而自动退出,从而实现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动认定。另一方面“回报式资助”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劳动或履行一定的义务换来的,可以缓解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受资助学生的心理健康。
(七)加大对大学生进行政策宣传与诚信教育的力度。
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途径,高校要加大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标准、方法和程序,积极参与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评定与监督的工作中。通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学生诚实守信的意识,教育学生如实提供家庭情况,及时告知家庭经济状况显著变化情况。减少非经济困难学生的申请,降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成本,提高认定效率。
参考文献:
[1]金昕.实施“双线资助”确保高校学生资助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70.
关键词: 高校家庭 经济困难 学生信息管理 系统搭建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标准
2007年5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的颁布,对我们国家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管理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断地扩大资助的范围,不仅仅是贫困生资助这一种形式,还出现了奖学金、贷款交学费、勤工助学基金等各种形式的补助,彻底避免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现象的发生。但是,由于我国有一部分高校仍然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缺陷和弊端,阻碍了实际工作的开展。只有一步步地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管理,才有利于优化现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结构体系,从实质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为祖国和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现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在校大学生有2200多万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左右,全国高校约有450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体来讲,我国高校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数量比较多,很多学生的家庭没有经济实力供应他们上大学的花费,当看到这组数据,真的感觉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太多,应该尽最大的力量帮助这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我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定义,主要是指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在校期间无法承担自己的生活费用,其家庭经济条件无法缴纳学费,更没有多余的钱购买生活必需品及学习用品,日常生活没有根本的经济支持和保障。例如现在的高校中,存在一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大学生,考上大学后,家中没有足够的学费供应他们上大学,存在一部分考上大学的学生利用暑假去打工挣取学费。我们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过程中,应该紧紧追随《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认定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查验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使整个评定过程公开透明,真正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使他们完成大学学业,在大学中具备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整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认定的过程应该在学校具体的安排下进行的,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该填写申请表,然后各院系的老师应该结合申请学生日常生活的消费水平,对申请的学生所填写的家庭条件和问题进行审核,从而落实工作。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的形成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前,我们应该运用层次分析理论进行分析和探讨。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决策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决策者可对复杂系统的决策思维过程模型化、数量化的过程方法。”由层次分析理论的含义我们可以得出,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应该把问题进行层次划分,充分考虑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目标划分不同的层次后构建一个完整的分析结构模型,把家庭贫困的学生困难的程度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划分,从而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上学困难的问题。
目前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法主要包括:介绍月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法、民主评议法及家庭收入与消费对比认定法等。很多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过程仍然存在一些弊端:(1)有一部分高校学生在填写家庭经济困难申请的过程中,无法提供可供查验家庭经济困难的真实材料。有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愿意透露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担心与同学之间的相处失去尊严,不申请家庭贫困的证明。然而有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却是相反,他们为了得到较好的贫困生资助经费,而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制造虚假的贫困证明,这使得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材料我们无法验证其真伪,严重阻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进行。在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申请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保持学生所提供家庭经济条件的真实性。(2)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结果不能随时更新,不断地反映家庭经济条件的变化情况。在多数高校中,我们通常在第一学期对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和困难程度进行认定,然后在接下来的几个学期中,总是按照第一学期认定的结果继续开展贫困资助,但是某些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可能发生了变化。例如有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但是在实际生活过程中,经过一年或半年家长的努力工作,家庭条件会变得很好。之前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家长的下岗或失业而生活变得窘迫,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家庭经济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期都要进行统计和审核,不能连续几年都通用一个认定结果而开展学生资助工作。这样会让更多的大学生具有生活保障,在家庭承担不起学费的前提下完成大学学业。
三、基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基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关键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这主要是指在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系统管理后,有助于全面把握学生的实际家庭经济条件的动态,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排名,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的变化情况。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系统,整合来自不同院系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只有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系统,才能评测出家庭经济最困难的学生,然后对其进行深层次的资助。所以,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2)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现在由于一些学生的自尊心特别强,因此部分学生爱于自尊和面子不愿意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资助,担心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被学生嘲笑和看不起,所以之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模式并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和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这是通过大学生各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和处理,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保证学生所存档案和信息的完整性及准确性。所以,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3)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在我国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过程中,包括很多环节的工作,每个环节的工作并不是同时开展的,例如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和大学生贷款缴费等之间的时间差异性,我们经常会搞混各个工作之间的关系,阻碍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因为现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由之前的人员统计变位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统计,家庭贫困学生地各个信息动态也能够进行及时更新和替换,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避免之前效率低、工作质量低的局面,有效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全面了解现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认识到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关键性,才能更进一步推进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获得资助,避免因为家庭贫困而带来的学习损失。
参考文献:
[1]邹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
[2]李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及其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3]梅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4]谢黎文.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模式研究与信息系统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6.
[5]张冠鹏.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 认定评价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36-02
当前,随着素质化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了扩大,学生数量快速增长,同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增加。在此情况下,国家逐渐加强了对此问题的重视,并加大了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与此同时,各大高校逐步通过相应的认定评价模式来完成贫困生的资助问题。但是,对于如何有效开展认定贫困生的相关工作,各大高校仍存在一定的疑问,从而给认定贫困生的工作开展带来阻碍。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各大高校应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与分析。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是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认识与了解,进而利于学校全面制定赞助补助金计划。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该项工作的有序进行。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一)一些高校缺乏完善的认定评价指标体系
在高校的运营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认定经济困难的学生不仅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校园学习生活,合理解决贫困生的资助问题,且对于学校的正常运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些高校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领导部门并没有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与关注,因此在认定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上也没有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致使在划定贫困生问题上缺乏统一标准,出现一些漏洞。例如,有些高校由于缺乏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故其在认定贫困生问题上往往会将学生的综合成绩作为贫困生的排序标准,或者认为拥有高端手机的学生则不满足贫困生的要求。而对这些认定方式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这些做法都较为片面,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达到认定贫困生的目的,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国家资助贫困生的初衷。此外,一些高校在认定贫困生问题上采用班级学生投票的模式,而这种模式在也存在弊端。因为学生投票的结果与很多因素有关,例如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等。这些原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如果贫困学生由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等,那么就很容易失去得到国家资助的资格。由此可见,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有效认定学校贫困生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高校领导应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与关注。
(二)认定材料缺乏一定的真实性
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中,大多数高校都要求学生提供材料证明,如对学生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情况调查、家庭成员状况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说明。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学校要求学生自主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这种认定模式虽然展现出了科学的认定程序,但其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而认定材料是否真实则是问题中的关键一点。在实际的认定过程中,个别学生存在弄虚作假、的行为,例如学生提供的证明材料存有虚假信息,或者学生随意编造相关信息的内容,从而造成贫困的假象,而这一问题便会在很大程度上为贫困生认定公平公正地开展带来极大的阻力。另外,对于不同地区的学生来说,贫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例如该名学生在该地区是贫困的,但是该学生在学校是否贫困则有待进一步商榷,学校并不能单单依靠学生提供的证明材料就得出结论。此外,在学生开具相关证明材料时,其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虚假信息。由于在开具这些材料时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从而会存有随意开具相关证明的现象,一些地方政府为了使申请学生能够得到国家、学校的资助,也愿意出具相关证明。这种情况下,就可能使那些真正经济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失去得到补助的机会。由此可见,虚假的证明材料会使国家补助违背公平、公正的原则,从而也失去了认定贫困生工作的意义。
(三)认定小组不能做到公平、公正
对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来说,学校本身的认定小组在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在素质化教育过程中,相关教育部门已就认真做好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给出了意见与要求,对认定小组来说,要求如下:以年级(或专业)为单位, 成立以学生辅导员任组长, 班主任、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认定评议小组, 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工作。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 学生代表人数视年级(或专业)人数合理配置, 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一般不少于年级(或专业)总人数的10%。认定评议小组成立后, 其成员名单应在本年级(或专业)范围内公示。对于认定小组的问题来说,虽然相关文件已给予了明确要求,但是近几年,随着申请贫困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有的高校的认定小组在处理问题上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加之评价认定小组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而认定小组也极可能由于认识问题不清楚、了解不透彻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此外,对于一些新生来说,学生与学生之间尚还陌生,而在此时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更是问题多多、阻力重重,其中不乏个别认定小组成员碍于情面,而选择与自身关系较好的学生来认定,使得认定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公正。
二、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有效措施
为了进一步响应国家的相关政策,使贫困生得到有效的资助,各大高校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其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开展已逐渐成为各大高校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下面主要从几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制定科学有效的认定评价体系
为了有效规范高校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各大高校应首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认定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更好地开展相关方面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各大高校首先应规范贫困生的认定程序,例如采取科学有效的认定方法开展相关工作,其中可以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即采取标准化的工作模式来代替传统式的认定方式。该种模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且从综合性的角度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认定。
有了标准化的认定程序和方法,相关人员还要对学生的申请资料在各个环节上进行严格把关。为了有效开展认定贫困生工作,学校方面也可成立专门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构,由专门的人员定期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一定的了解,这有利于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平性与公正性。高校还应制定相关的档案管理,并可开发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开展贫困生的认定工作,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认定人员的时间成本与经济成本。
(二)加强学生诚信意识的教育
为了有效避免认定材料不真实问题的出现,各高校应加强学生诚信意识的教育。在认定贫困生的问题上,假冒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其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这也是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的一大体现。在现代素质化的教育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诚实守信更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一大体现。在认定贫困生的问题上,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主要是将信用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去,从而避免一些非经济困难学生也参与资助申请。为了有效加强学生的诚实意识,学校可提高对信用教育的重视度,如在学习实践中开展多种多样的信用活动,并可将各项活动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行有力的结合,通过一定的学习与活动,加强学生诚实守信的观念。此外,为了避免“假贫困生”现象的产生,学校方面也可加强对学生资助政策的宣传,使学生充分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程序和标准,进而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认定与监督的行列中去,这对提高认定贫困生工作的效率也大有裨益。
(三)加强民主评价认定活动的开展
为了使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可以有效地开展,学校首先应加强对认定小组的培训与学习,使其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同时,为了使认定结果更加真实,学校可加强对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宣传力度,从而使每位学生对此都能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通过发动学生,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评定工作中去,以此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可以对申请贫困生的情况进行监督,并尽量做到客观、真实。此外,对于以不正当手段进行贫困生申请的情况,可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对其加以惩罚,以此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贫困生的认定工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各大高校都应给予一定的重视与关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并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在促进高校认定贫困生工作有效开展的同时,也可使国家的资助资源落实到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身上。
参考文献:
[1]郭菲,赵存东.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及动态管理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76-80.
[2]张博,孔难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3,23:88-91.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体系;对策研究
本文系2011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W2011025)的成果。
1 我国贫困生资助制度的总体现状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近些年的贫富差距现象不断扩大,这一现象,在高等教育方面,则体现为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例日益增加。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在全国公办普通高校1 350多万在校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20%左右(有些农林、师范类院校甚至高达30% );特困学生占总人数的5% ~10%。高校贫困生群体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切实解决部分贫困生上学难的问题,自1983年起,国家便适时地制定了相关政策以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一资助体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然而,考虑到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高等教育普及化趋势的影响,就要求对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自身在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进程中制定既符合一般社会发展规律,又符合基本国情,并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更具操作性、效果显著的贫困生资助政策,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思考,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维护贫困学生及其家庭的利益,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适时调整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和发展方向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现有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为主体的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体系,包含绿色通道、国家奖学金在内的资助制度等。但在一些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又遇到诸多问题和障碍,这就让部分实在难以支付学杂费的高校学生因不够别人“困难”等原因无法受助,间接造成了高等教育的不公平。资助制度法制化程度低,使得资助制度在执行、监督、管理方面权威受到了质疑,权威保障产生缺失。衍生出的资金投入不足、机构不健全、无专职人员、资助偏重经济等方面的问题就更多。对于正处于逐步完善的资助制度,更有必要加以规范我国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也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加以确定成制度的资助政策,尤其是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资助方式等内容,尽快实现资助政策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2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有关贫困生资助的制度、法规尚不完善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我国目前己有《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规, 政府对于高校贫困生支持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作了这样的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 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这些法律条款由于不是针对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 因而显得过于笼统, 操作性不强, 尤其是由于扶助贫困生方面的规定还不够完善, “责、权、利”模糊不清, 从而造成执行中的随意性较大, 容易形成偏差。
2.2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和学杂费减免为内容的多元化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客观上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推行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困难。比如“:奖、助、免”覆盖面小; 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缓慢; 勤工助学岗位不足等。
2.3 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贫困生问题的日益突出, 现行体制难以发挥最好的效用, 存在明显弊端。( 1) 对贫困生缺乏科学界定标准。造成了在对贫困生的资助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的情况。( 2) 贫困生工作管理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滞后。目前, 许多高校都还没有设立专门的贫困生工作管理机构, 也没有专人负责。( 3)“扶贫”与“育人”脱节。相当多的高校没意识到贫困生资助制度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在资助的制度建立和实施过程中, 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自强不息精神的塑造、社会责任感的熏陶, 使资助制度无形间变成了单纯的“扶贫”性质, 只考虑为学生提供经济利益, 忽略了“育人”的功能。
2.4 贫困生认定的现状及问题
贫困生认定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首要环节,也是高校在实践中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贫困生认定工作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资助的效益,影响到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与均等,对于真正实现社会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2.4.1贫困生认定缺乏合理机制
目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界定工作已经成为资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合理、高效地界定学生是否家庭经济困难,关系到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公平与效率,甚至会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教育部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定义是: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校学生中,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无法支付在读期间学杂费、生活费等的学生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界定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资助对象难以确定,很显然,资助工作就难以开展。
2.4.2认定环境欠缺,信息本身缺乏真实性
学生家庭基本信息的真实性是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前提。然而,目前我国收入申报制度和收入监控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各种原因,一些学生提供的信息不准确,甚至故意弄虚作假,给认定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并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调查发现,有 45%的学生认为学校让学生填写其本人与家庭情况调查表时,由于诚信意识问题、观念心态差异等原因,有些学生故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而有些学生却故意隐瞒家庭经济困难的事实。此外,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对开具“困难证明”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机制,使得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的佐证依据之一“困难证明”的真实性受到质疑。
2.4.3认定模式落后,信息处理缺乏科学性
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困难程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平台的支撑,以适应新时期资助工作的需要。然而,目前高校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普遍比较落后,没有运用认定软件系统,信息的采集与加工还停留在原始的手工操作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信息以纸质资料为主,查阅时翻箱倒柜,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往往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实现信息的动态管理困难重重。在信息处理时,如何确定不同方面的信息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影响的程度,赋予多大的权重,用什么工具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等,都是高校实际认定工作中普遍感到棘手的问题。目前,高校如何提高采集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信息以及加工的科学性,已经面临严峻的挑战。
3 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优化的对策
高等学校贫困生问题的出现是市场因素、制度因素和政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无论从实现教育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 还是从提高效率、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 都应当对高校贫困生给予高度的关注和特殊的关爱, 井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效的资助。
3.1 强化思想道德教育与认定过程的结合
在认定工作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这不仅仅是解决“假贫困生”的客观需要,也是充分发挥资助工作效能,促进教育公平的迫切要求。当前,大学校园“假证明”、“假低保证”、“假残疾证”和“假贫困生”的出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的淡薄和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因此,在认定过程中,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自立自强的精神以及感恩情怀。引导广大学生能够正确地对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与资助工作,牢固树立四个观念:一是人人平等观念,即每位学生的人格、权利义务和获得各项家庭经济困难资助是平等的;二是申请自由观念,即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与资助机制框架内,每个人能够自由地行使自己的申请权利;三是助困相符观念,即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应该得到相应资助;四是相互监督观念,即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与资助情况,每位学生都有监督的权利与义务,确保认定结果的客观与准确。同时,要确保认定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
3.2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文关怀与制度规范的关系
贫困生资助要走尊重学生权利、彰显人文关怀的科学管理之路,首先是要体现在贫困生资助工作制度的设计上。在工作体系的形成、规章制度的制定、组织机构的建立等方面,必须贯彻公正原则,用公平正义的理念指导制度的设计,并使之渗透到资助工作的各个层面。通过规范完善的充满人性关怀的制度的实施,促进日常管理模式的转变,依靠制度办事,使资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因资助工作者人员的变动而改变,切实维护每一个贫困大学生的利益。因此,在学校的资助活动中,应本着制度先行的原则,逐步完善各项资助规章制度,建立与法律法规相协调、与和谐校园建设相衔接、与贫困生成长成才需要相适应的制度体系,切实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必依”,确保助困育人工作的规范性和长效性,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贫困生资助是“育人而非制器”,制度的执行必须讲究方式和方法。学校在组织实施有关政策制度时,要贯彻“平等、尊重、合作、发展”的人思想,努力探索一套有利于贫困大学生未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科学程序体系。在资助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要尽可能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既要注意科学性,更要注意合理性、艺术性和技巧性。通过资助工作者对贫困生的真情实感,形成贫困生健康向上的思想烙印,切实保证资助的公平、公正。在贫困生认定、资助项目评定、奖助学金发放等具体环节上,切实注意规范管理与人文关怀的协调,真心实意地关心贫困生的学习、生活,教育他们把贫困当成人生的磨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阳光的姿态挑战生活的困难。贫困生资助只有建立在人的伦理精神之上, 才能营造一种贫困资助平等互助的友爱环境,使这一高尚的道义之举在人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和谐互动,确保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公平正义。
3.3 构建贫困生的技能支持系统
为避免贫困学生滋长依赖心理,在建立健全困难补助金、社会资助等无偿资助体系的同时,高校还要改革传统的“施予”式助人模式或“救济”式扶贫方式,与时俱进地创新资助模式,进行“开发”式的资助,“受人以鱼”不如“受之于渔”,帮助贫困生学会“自救”和“自助”,完善贫困生的自身“造血”功能。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加强技能、技巧的培养,通过各种渠道组织一定的工作岗位给学生,使他们通过自食其力,既得到锻炼,又解决生活困难。并且还要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在岗位设置上尽量考虑到与社会的对接,与将来他们从事工作的相关性。总之,通过对贫困生的技能培训和素质拓展,不仅帮助学生掌握实际知识和技能,促进贫困生成长成才,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自力更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费用,打破高校贫困生的贫困循环,从根本上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课堂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帮助学生确立就业方向,推动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为其未来就业搭建平台。
4 结语
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尽力为贫困生创造充足的物质家园和丰富的精神家园,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需求,建立民主平等的资助关系,引导贫困生不断进行自我人格的完善,学会悦纳自己,悦纳周围的人和环境,培养他们成为朝气蓬勃、有所作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
对高等学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的研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断丰富与发展,贫困生资助工作也会出现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因此,对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的研究仍然是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必须深入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段辉艳,王乐.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与资助政策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 2009 (4)
[2]唐永辛.公平视野下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研究 [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葛军,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路径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07
[4]余冲,李立文.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等教育,2008(5)
[5]王中对,潘玉基.教育公平下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4)
[6]赵炳起.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优化与重构[J].教育财会研究,2006(4)
[7]陈丽.以人为本视野下高校贫困生人文关怀模式的构建[J].思想研究,2011(3)
[8]徐二荣.教育公平理念下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构建设想[J].社会科学(1)
[9]李爱霞.教育公平理论视野下的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研究[D].青岛大学,2010
作者简介
关键词:资助育人;全面发展;实践团队
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尽管国家、高校、社会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给予高度关注,以及制定了完善的资助体系和力度,但在资助育人过程中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受资助学生以为理所应当,缺乏感恩意识;很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自卑心理,不擅交际;由于从小教育资源的缺乏,学习成绩不好和综合能力欠缺等问题。资助育人的基础是资助,目标是育人。如何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展开有效的育人工作,是每一名高校资助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
高校作为施助主体,不仅有助人的义务,更承担着育人的职责。保障每个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未来接班人,是高校的神圣使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的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已基本形成,但还是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具有不稳定性。他们普遍存在一定的经济困难,但由于家庭成长环境和教育环境的不同,他们中很多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有的学生因经济压力过大,忙于各种兼职,无暇顾及学业,导致学习成绩差,甚至影响到毕业;有的学生心中存在自卑感,心思细腻敏感,不擅交际,与同学关系疏远;有的学生逃避现实,出现自暴自弃现象……高校工作者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给以他们不同的引导与鼓励,为他们提供锻炼的平台。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完善的资助体系和各类奖助学金基本上覆盖了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学校在重视经济资助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其他问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学生的诚信问题,学校定期开展诚信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校借助各类奖助学金的颁奖仪式,融入感恩教育;为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学校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学生学会自立自强;同时,学校还设立“强能培训班”,全方位提高学生。
但是,资助育人的工作仍存在问题:一是教育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效果甚微;二是对庞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来说,真正的受众偏小;三是没有一个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锻炼平台、完善组织和制度保障。
二、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
资助育人是资助工作的升华,资助体系的完善必须与育人效果相协调。针对在资助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资助育人的目标则非常明确:
1.规范诚信行为,成为立身之本
资助工作关乎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必须通过建立诚信体系,规范诚信行为,保障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2.强化感恩意识,化为感恩行动
很多受资助学生一是不知感恩父母的辛苦,甚至抱怨父母,二是认为国家、学校、社会的资助理所应当,甚至形成依赖心理,习惯接受,却不知付出。
3.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受资助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成长成才是对他们的必然要求。
三、义工团队的组建以及预期发展目标
义工的概念由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并以1993年12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立作为标志,此后逐渐蓬勃发展起来。义工活动有四个特征: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但是,这里所指的义工,是狭隘意义上的义工,特指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的义工团队。
首先,成立以义工培训、组织、管理为主要工作的学生组织;其次,所有受资助学生自动成为该学生组织下属的义工团队。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已设立专门的学生组织――阳光中心,负责义工的培训、组织、管理,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平台和服务。阳光中心为学院学生会下属十大学生组织之一,具有完善的组织架构,精细的制度管理。学院义工团队现在的工作主要包括学院各办公室的卫生打扫、相关部门的资料整理等,以基层工作为主。义工岗位定期,义工根据自己的时间选择岗位,每位义工有一张特制的义工卡,每次工作时间由指导老师签字确认,每周固定时间交由阳光中心登记。工时以积分制,每个工时相当于200积分,所获积分应等于或大于本学年获得的奖助学金。自义工团队成立的两年来,受资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会有得到有付出,不坐享其成,养成自强自立的态度。但是,义工的工作层次、激励制度等仍需不断完善。
1.组建义工暑期实践团队,在实践中成长
校团委每年会下发社会实践的指导意见和具体通知,尤其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从团队组建、选题、策划书、答辩等层层筛选,确立最终派出的实践团队。暑期社会实践不仅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且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近基层、关注民生,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由阳关中心牵头,经过义工的自愿申报、组建团队、选题、策划书准备等环节,将由义工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推荐给学院。在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感恩服务意识,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2.定期慰问退休老教师,在交流中学习
退休老教师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学识,深受学生爱戴,同时,由于年龄关系,他们也需要学生的帮助。定期慰问,建立老教师与学生的情感纽带,在帮助中感受自己付出的快乐,在交流中收获人生的成长。
3.进行优秀义工评选,树立学习模范
每年进行优秀义工的评选,通过网络平台、海报宣传、颁奖仪式等方式,扩大影响力,营造学模范、做模范的氛围。
4.发放义工证,助力学生就业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对能够做满相应工时的学生发放义工证,这对他们既是一种鼓励,也是走入社会的一个通行证。
义工团队的建立、义工工作的不断拓展和激励制度的不断完善,将会给资助育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会是资助育人新的载体,相信在以后的探索中,会收到意想中的结果。
参考文献: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尤其是在当前通货膨胀率高企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家庭投资理财,提高居民家庭投资的风险意识、收益意识,使居民家庭的钱能够安全地保值增值,增长居民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已成为经济消费新时代中居民家庭经济生活的新课题。
今天,经济学不仅是经世济邦之学,个人、家庭投资消费也都要学点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人类各种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生、演变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经济学科门类众多,研究范围广泛,有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某一部门或产业经济运行规律的部门经济学,研究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中的经济问题的生产力经济学,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数量关系的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研究全世界各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的世界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研究整个国家经济运行及其规律的宏观经济学,研究厂商(企业)和消费者(家庭)经济活动的微观经济学。
无论是从经济学的产生还是从经济学的应用来看,国家的经济运行与发展需要经济学,实现厂商(企业)利润最大化需要经济学,个人、家庭理财消费同样需要经济学。
据说在西方,最先使用经济一词的是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意为“家庭管理”。色诺芬写了一部论述经济问题的著作即OeconomicusorEconomics,中译本译为《经济论》,按希腊文原意是“家庭管理”。所以有人把色诺芬这一著作称作《家政学》,更切书名原意。古希腊思想家都很重视家庭管理问题的探讨。在色诺芬之前,一些思想家已经谈至家庭管理的重要性,但根据有文字可考的文献,色诺芬最早应用经济一词作为书名。现在西方国家英文Economics一词就是从希腊文“家庭管理”这一词演变而来。当然,古希腊思想家所说的“家庭管理”和今天我们所说的“家务管理”或者说“家庭理财”还有所不同,它是为奴隶主的家庭经济管理设立的一门专门学问。可以说这种“家庭管理”就是现在经济学的前身,色诺芬的《经济论》则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经济学著作。
那么,今天作为普通老百姓该如何进行家庭投资理财?其实,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学点家庭投资经济学,了解家庭投资理财项目,掌握家庭投资理财方法,规避和分散投资风险,获取投资收益。简单来说,就是要学会投资。家庭理财投资的项目主要有国债与储蓄,股票和基金,商业保险,房地产投资,邮票与艺术品收藏,古董收藏等等,尽管各种家庭投资项目和投资组合都存在着风险,都有利有弊,但是,只要投资者对上述各种投资方式进行对比,从中找出适合自己家庭的投资项目和投资组合,把握投资之道,常怀谨慎之心,就可以带来丰厚的收益回报,增加家庭的财产性收入。
消费经济学就是研究生活消费的,它主要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消费领域、给人们在消费方面带来一些什么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如何促进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消费方式的完善,如何使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然,它也研究消费的扩大如何促进市场的扩大,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市场、劳务消费、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信贷、消费引导和消费与经济社会的协调等问题。无论是从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来看,作为居民个人和居民家庭都很有必要学点消费经济学。
21世纪将是中国经济社会腾飞的世纪,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的理论,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起飞——持续成长”的阶段,即将进入“高额群众消费阶段”。中国即将进入一个经济消费的新时代,因此,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扩大消费需求,拓宽消费领域,合理进行消费,提高生活质量,使中国人民过上富裕、文明、民主的新生活,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那么,作为居民个人和居民家庭不仅要学会投资,而且要学会消费。此时此刻,学会投资和消费我们不妨学点经济学。
关键词:贫困生认定;难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13-02
近些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使越来越多的学子有机会进入大学校园。高职院校中的贫困生数量和所占比例也随之不断加大,贫困生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院校众多生源大都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高职院校的贫困生问题较之本科院校显得尤为突出。自200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颁布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资助力度,在高等职业学校也逐渐建立起了一整套“以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有机结合的多元资助体系”。随着国家对贫困生资助的力度越来越大、广度越来越宽,高职院校的贫困生通过贫困生认定,大都能得到助学金或其他各类资助。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少数困难学生没有获得资助而一些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的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争相申请加入贫困生的现象。这种现象在贫困生认定中普遍存在,因此如何鉴定学生的贫困程度,合理使用有限的资助资金,直接影响到贫困生资助的效益与效率。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不同区域和城乡之间存在不平衡性和差异性,导致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大不相同,这就给贫困生认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一、高职院贫困生认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统一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教育部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以及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但由于学生家庭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家庭贫困的概念也不同,这就造成认定的标准不统一。我校地处东南沿海省份,经济整体较发达,本省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这两个区域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也有差异。近几年我校扩大了在外省招生规模,来自贵州、云南、四川等地生源和本省生源的家庭经济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再者,随着经济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和网络已普遍成为人们之间联系的通信工具,许多学生拥有了手机、笔记本。我校属于交通类院校,校内拥有驾校,许多学生为了就业便利纷纷报考。因此学生是否拥有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报考驾校不应成为界定贫困生的唯一标准。
2.贫困证明可信度不高。目前,高职院校大都把生源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盖章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调查表》作为了解学生贫困信息的第一手资料,辅导员、班主任也把其作为了解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证明。但由于一些生源地的民政部门对贫困生认定工作不够重视、问责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也因为学生资助费用与生源地关系不大,加上学生家庭的社会关系和人情关系影响,某些生源地民政部门并未认真考察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而是讲关系、讲利益或是做个顺水人情,盖章了事。虚假的贫困证明直接影响到贫困生认定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某些地方,有些真正困难的学生反而开不到贫困证明,也就没办法被认定为贫困生。
3.认定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比如在名额分配上可能存在资源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从07年开始,国家加大了对高职院贫困生的资助力度,这对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是非常大的举措。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新问题。为了操作方便,许多高职院校简单按照学生人数分配贫困生指标的办法,并未按照贫困生的实际人数进行资助。这就造成有的班级贫困生人数多,但分配到的名额少;而有的班级贫困生人数少,但班主任为了不浪费名额,而将不贫困的学生认定为贫困生的现象;再如,有些班级采取班级投票的办法,这种办法初衷是好的,同学之间接触较多,相互之间更为了解,但这种方式也有一些问题,投票的结果往往是谁人缘好谁得票高。再者,对于这种公开投票的方式,一些自尊心较强的贫困生,思想和心理上难以接受。
4.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贫困生认定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作,它包括前期资料收集、中期民主认定和后期监督问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一般重视资料收集和民主认定,而后期的监督问责环节则显得尤为薄弱。这就让一小部分道德下滑、诚信缺失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
二、高职院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新思考
1.建立合理的认定标准体系。贫困生的认定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不能用某一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为了准确把握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的程度,必须制定一个相对客观的量化标准、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建立一个全面科学的评定体系。以我校为例,目前我校在两个院系试点,采用对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和对学生在校生活等情况进行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即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民主评议情况以及学院综合评价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分别赋予不同分值和比重,累加后得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量化测评分。当然,影响贫困生认定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困难程度,因此我们将该项测评分赋予60%的高比重。具体来看:①家庭经济测评。各班级认定评议小组根据量化的测评指标进行测评,测评指标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差异、家庭成员组成和健康状况、经济收入来源和能力、多子女在学、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同时根据影响家庭经济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给每一项测评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以此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量化测评,得出家庭经济测评分(X),最高分100分,所占比重为60%。②民主评议测评。各班级认定评议小组根据申请人所提供的申请材料、证明材料以及在校生活、学习等综合表现,对申请人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的重点包括申请人在校日常消费、生活状况、学习态度、个人品质等方面的情况。民主评议采取无记名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民主评议表”上打分方式,加权平均后得出民主评议测评分(Y),最高分100分,所占比重为30%。③学院综合评价。班主任、辅导员根据申请人的量化测评分数、民主评议结果,结合申请人的各方面表现,对每名申请人的综合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汇总表”中填写综合评价分(Z),最高分100分,所占比重为10%。
2.建立生源地贫困生认定制度。一般来说,生源地政府最了解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但在实践中,由于一些生源地政府的不负责任以及学校对其没有约束的权利,从而产生了一些虚假的贫困证明。笔者认为,国家应尽快制定、颁布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细则,将生源地认定部门赋予明确的责任和义务。贫困生的认定是一个社会问题,属于公共事务、管理范畴,这一职责应由具有公共权力的政府来承担。国家应明确地方职能部门和高校在贫困生认定上的职责,建立生源地贫困生认定监督与责任追究制,通过政府和高校的共同参与,在信息核实、担保与责任追究等方面对生源地贫困证明制度进行重构,从根本上解决虚假贫困证明的现象。
3.建立动态的贫困生数据库。为了便于掌握每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各高职院校一般都会建立贫困生资料库。包括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困难类型、困难档次、受资助情况等相关信息在内的动态数据库,并针对贫困生的贫困程度变化和消费情况等进行信息调整。我校在每学年开学初进行贫困生认定工作,无论上一学年是否被认定为贫困生,均需重新提出申请。对于上一学年已经被认定为贫困生,且家庭经济情况无变化的,本学年再次申请认定的,无需再出具贫困证明;对于家庭经济情况出现变化的同学,如家庭经济好转的,要考虑减少或取消其资助,如家庭突发变故的要及时调整困难档次;对于本学年新申请认定同学,经相关程序被认定后要及时加入贫困生库。总之,贫困生信息库要实施动态管理模式,形成一个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的平台。
4.完善监督机制。贫困生资格和等级确定后,学校应将结果在适当的场合进行公示,接受学生的监督。我校实行了班级、院系、学校三级监督制度。班主任组织认定评议小组确定本班困难学生名单和档次后,首先在班级公示三日,无异议后报院系学工办,院系学工办审核后将全院系结果在全院系范围内公示三日,无异议后上报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校资助管理中心将全校贫困生认定结果在全校范围内公示。此外,笔者认为学校应对获得助学金的贫困同学进行重点抽查核实,了解学生已获取的助学金的实际流向,主要针对其消费情况、消费行为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以提高助学金的使用能效。对于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获取贫困生资格的,或者随意挥霍助学金的应及时取消其资格并追回助学金。
5.加强大学生感恩及诚信教育。在当今大学校园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部分学生情感冷漠、感恩之心严重缺失。他们把家长的供给、学校的扶持、社会的资助当作理所当然、无动于衷。虚假贫困证明的出现不仅是社会功利主义对大学生的侵害,更是大学生诚信意识淡薄和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表现。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知要把感恩和诚信教育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位置,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贫困生认定,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懂得,国家、政府和高校一系列的帮困助学政策,不是同情与施舍,而是希望他们刻苦学习,成为品学兼优的社会所需人才。
关键词 资助工作 大数据 家庭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84
Abstract College funding educ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the daily management of students, but in the context of large data, the traditional funding allocation model has been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times. The big data into funding for education work, formulate a set of open, fair and impartial evaluation standard,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considered family economic difficulties students, conducive to a fair and 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al resources, can more fully and more precise utilization and allocation of financial resources,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aid work, better to achieve funding for education.
Keywords funding work; big data; family economics
高校资助工作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情况而放弃学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帮困资助工作的政策,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得到了国家、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①如何利用大数据统筹不同来源、不同渠道、不同额度、不同时间节点的助学资源,是在进行公平合理的资助资源分配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 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
1.1 高校资助资助资源分析
自2007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中提到,将资助强度与帮困奖优并举,在积极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注重优化教育结构。目前高校主要的资助资源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生源地贷款)、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②
1.2 高校资助工作对象
学生若想获得各类资助就必须通过高校的家庭经济情况认定。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在认定的过程中分为三个档次:特别困难、一般困难、特殊困难。根据学生递交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及相关证明文件,经班级、学院、学校三级审核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认定。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按照家庭人均收入进行认定,适当考虑家庭特殊情况。以2015年认定情况为例,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527元,被认定为特别困难,人均月收入高于527元,低于1185元,被认定为一般困难。人均收入高于1185元而低于1500元被认定为特殊困难。
由此可见,在家庭经济困难的的认定中,很小收入差异很可能被认定为不同的困难程度,对后续的资助工作则会有不小的影响。而家庭经济困难情况的认定是做好资助工作的首要前提。
2 传统的资助模式认定及分析
2.1 传统的资助资源分配方式
学校获得的资助资源主要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定性的如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固定的资助项目等;另一类是不固定性的,如社会类资助。学校对资助资源的分配方式,就是将已确定的资助资源按学生比例或者困难学生比例划分给学院,由各学院分配给符合条件的学生。学院也可能会将资助资源按照班级困难学生的比例或者班级学生人数比例分配到班级。在班级中,由辅导员结合申请助学金同学的困难等级和了解到的该困难同学的具体家庭情况,结合其平时的表现情况进行助学金的分配。在实际操作中,有可能更加复杂,有时候资助额度比较大或者资助名额比较少时还要学生进行竞争。学院获得的资助资源已经被分得零碎,再加上时间和一些先决条件的限制,具体操作中常常比较复杂。
2.2 传统分配方式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家庭经情况认定会被分为三类,区分度不明显,在实际操作中主要依据家庭人均年收入界定的困难分类,评价要素过于简化,也未考虑到地区差异等问题,如果单纯依照这类标准进行资助资源划分,可能造成不公平的情况发生,更难于反映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由于资助的来源不同,资助方会对资助对象、资助额度、发放的时间点进行限制。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认定、各方的资助资源是动态的,所以不可能完全全面统筹,只能相对全面的进行统筹。③
高校通常会将资助资源按照学生数或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的比例分解给各个学院,这种过于简单的模式,无法考虑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可能造成各个学院之间资助资源不平衡,比如,有的学院困难学生多,学生总数少,有的学院困难学生少,学生总数多等问题,这种情况都会为如何分配资助资源带来难题。
3 在资助育人过程中引入大数据模式
对于具有固定性的资助资源,传统的分配方式能够做到一定的统筹性,但是同时面对大量的、相对不固定资助资源和随机加入的资助资源时,合理统筹的愿望就很难实现了。而应用大数据量化积分模式下的资助资源分配方式,相较于传统的资助模式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是必须建立学生困难库的,信息化管理则是合理统筹资助资源的必要手段。④
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周期相对固定,且期间家庭经济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因此,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困难程度进行量化,根据困难程度、需要得到资助的迫切性按积分从高到低安排资助顺序。在下学期重新进行困难认定时间,再进行新一次的量化积分,年度资助尽管仍然不太能做到完全的合理统筹,但在学生学业期间这个尺度上将获得较好的统筹效果。
4 信息化量化积分制的积分规则
4.1 信息化量化积分制下资助资源分配方案体系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量化积分制下资助模式必须依赖两大决定性因素,评分标准的公平合理和信息化技术。⑤
信息化技术,可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如今各大高校、上海市教委都有较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合理利用这些平台,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资助工作的信息化。而评分标准的公平合理性才是量化积分制实施要考虑的重点。要制定相对公平合理的评分标准,由学校制定指导性的评分体系,再由二级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分规则,然后通过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合理化修正,形成一套评分体系,并在工作时间中不断完善与优化。
4.2 信息化量化积分制下的资助评分标准
信息化统筹在量化积分制模式下进行资助资源的合理分配,其核心问题是评分标准的制定。为了进行更合理的统筹分配,评分标准就是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帮助学生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的同时,还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可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将来面临的调整。同时在制定标准时,还应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兼顾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4.3 信息化量化积分制下的资助资源统筹比例
在分配资助资源的时候,有些资助资源根据资助方的要求增加了限制条件,如限定了资助对象的生源地、专业等,有些资助则对学业成绩提出要求,甚至有些资助需要与其他高校同学竞争,这就意味着相应资助资源的资助对象限定在更小的范围。以上资源只有符合相应条件的学生才可申请,并非完全统筹,可以通过降低统筹比例的方式体现资助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4.4 信息化量化积分制的可行性分析
相比于传统的手工模式下的资助工作,显然可以看出利用信息化手段的量化积分制下的资助工作更能合理地统筹资助资源。更客观量化指标,能更客观地表述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有利于公平的分配助学资源,做到更为精准地资助。在制定评分标准时,可以加入更多综合考虑因素,如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在做好资助工作的同时,对受助学生进行感恩、诚信、励志等方面的教育,真正体现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⑥信息化量化积分制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经济困难信息和资助情况等信息的保存与统计,有利于资助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更方便对资助资源的统筹性进行量化分析。
注释
① 张莹.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2014(2).
② 雷铁涛.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量化评价初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
③ 刘彬霞等.对在大学生奖助学金评比中引入积分制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0(7).
④ 唐景莉.无忧上大学:高校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解读.中国教育报,2007-07-05(3).
【关键词】高职 学生资助 对策
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逐步形成多元化、开放式的新格局,高职教育也成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高职院校中,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城镇或欠发达经济地区,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建立有效的资助模式并做好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关系到高职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各高职院校实施资助政策的现况
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上大学时,首先可通过“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核实,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在校的表现情况再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形成了“解决生活费问题是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 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是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的”资助格局,在经济资助上,基本能有效解决了各高职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燃眉之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在精神教育上,各院校积极也开展了一些国家助学贷款诚信教育、励志教育活动。但由于资助工作阶段性强、工作任务重、时间要求紧、评审程序繁冗等,造成多数高校的育人活动趋于形式化、程序化,形式各异且成效不显著。
二、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资助政策缺乏宣传。
当前国务院、省政府、学校出台了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资助范围不断扩大,资助领域不断延伸,资助标准不断提高。但是,由于资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工作未能普及到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很多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未能及时了解政府和学校的资助政策和措施,从而使资助工作仅仅停留在“帮困”上,没有达到“育人”的目的,导致学生资助工作“帮困育人”的最终目标难以实现
(二)资助形式面窄,经济资助和精神资助不协调。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上经历了高考的失利,自卑心理较重,加上家庭经济困难,一些贫困生除了学习之外,在知识面、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因而压力很大。这种情绪使得一些贫困学生根本没有办法适应高校的学习及生活环境。虽然国家、当地政府和高职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帮扶政策,但一般都是固定时间发放一些生活及学习费用,并不注重解决贫困学生的心灵问题,资助政策没有惠及学生的心理需求,所以有些贫困学生不但不主动申请各项资助,甚至产生一些反感情绪而抵制各项资助。
(三)资助结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学校各种资助形式,除了勤工俭学需要同学付出劳动获得外,其他形式都是无偿资助的形式,所以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产生了较重的依赖思想,还未进校,就先怀揣着家庭贫困证明等着享受各种在校生的补助,这样一来,学生的“等、靠、要”心理不断滋生,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自强自立,特别是贫困学生,更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现状,而非坐享其成。
(四)缺乏有效监管。
首先是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困难。目前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经济情况的了解,还停留于入学时学生递交的《家庭经济调查表》和户籍地的一张困难证明,最多也只能依靠对学生日常生活状况的观察,缺乏对虚假陈述家庭经济收入的行为进行监管,同时也未能实现学生困难数据动态化管理。二是分散实施各项具体资助措施,不利于有效整合及配置各种资助资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未能“量身订做”制定一整套针对性较强的资助方案,以致过度关注最困难学生,轻视一般困难学生,容易造成资助过量或遗漏资助对象现象。既不便于资源共享,也不利于实现资助资金合理分配,不利于资助公平。
三、高职院校提出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必要性
通过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产生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想见,资助工作若想进一步体现成效,在原有的资助政策上必须提出新的资助理念和进行一些新的措施。这其中,发展性资助理念无疑是较好的资助新理念,发展性资助理念的目标是 “应助尽助,因人而助,育人为本”,就是根据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给予不同额度的资助,根据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不同渠道的资助,根据困难学生的年级给予不同项目的资助,根据学生的个性给予不同方式的资助。总之,要做到在经济上帮助学生,在精神上培育学生,在能力上锻炼学生。具体实施中要注意资助工作与大学生需求相一致,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因此,依据该理念提出一些新的措施很有必要。
四、加强高职院校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对策
针对目前资助工作的局限和不足,我院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措施着手改善:
(一)加强领导,完善学生资助工作运行机制
首先要建立“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助学管理中心―――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小组”三级管理模式,组建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各相关部门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资助工作顺利开展。其次修订和制定国家奖、助学金实施办法,勤工助学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并将制度编入学生手册,不断规范学生资助工作的操作程序,从而使学生资助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规范贫困生认定程序及标准,切实落实贫困生资助政策,使资助政策发挥实效。
就校内贫困认定而言,需要通过组成贫困生认定小组,对贫困学生的生活、消费等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而非仅凭同学出具的贫困证明。当然,各省都有对贫困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但真正实施起来,过程和产生的效果如何,是值得深思的。很多高校都依据上级的意见成立了贫困生认定小组,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贫困生认定小组机构设立的不合理性,使得小组的认定工作不能产生预期效果,甚至有些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小组形同虚设,认定工作怎么方便怎么来,这样也给贫困生认定工作带来问题。因此,贫困生认定小组的成员必须对贫困生认定工作负责,组成校、院 ( 系) 、班等不同层级的贫困生认定小组,层层把关,层层监督。贫困生认定的流程应严格应由贫困生主动提出贫困申请,班级认定小组结合贫困学生家庭组成、日常生活消费等状况及同学出具的贫困证明来认定贫困生,进而由同学所在院 ( 系) 进行确认,最后由学校统一纳入贫困生库,依据贫困生资助办法,统筹安排全校贫困生的资助方案。同时,学校层面在认定贫困生时,也要结合考虑各地平均收入与就学所在地平均收入的差异,使贫困生认定标准相对灵活,避免地区差异引起的不公平情况出现。
(三)建立并优化工作组织机构。
高院职校应设立专门管理学生资助工作的部门,组建一支以相关专业高级学术专家为带头人,具有较高学历、层次合理的专业化学术化队伍,做到“边开展工作边进行课题研究”,使资助工作日益向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四)大力开发各种资源,努力拓展资助渠道
学校应充分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助,帮助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以校友会为平台,广泛联系校友,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意义,主动争取杰出校友、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到学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通过开展校友亲情手拉手、结对子、一帮一、一帮多等资助活动,促成校友与学生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校友资源对学生的成长的积极促进作用。
(五)加强多方式开展资助工作
一是帮助贫困生就业。为了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力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努力为困难毕业生提供相关就业信息及各种就业机会,另外,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降低就业成本,给予一定的就业费用补助。
二是重视贫困生心理。学校构建了健全的心理援助机制和形式多样的心理援助网络,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对个别贫困生进行心理咨询,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是关注特殊性资助对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每年都建立全校残疾生档案,为需要家人照顾的残疾学生家庭提供单独的宿舍,安排家长在学校后勤服务中心工作,为行走不便的学生提供保安接送入教室服务,并且在班级建立爱心帮扶小组,轮流帮助残疾学生,让他们体会到来自社会、学校和同学的温暖。
(六)资助育人,励志先行
就工作实践来看,笔者认为在学校开展感恩教育,难度较大。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回报或者回馈意味着亏欠,会给人一种压力,而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本能选择首先就是要回避。这种赠与与亏欠的不对等关系给贫困生心理上带来伤害,使贫困生产生自卑感。相较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更容易为贫困生所接受。一名贫困生观看完我校励志成才典型报告触动很大,在给辅导员的邮件中说:今天听完某某同学的事迹,很受振奋……我相信经过努力,有一天我也会以自己为荣,以自己的贫困为荣,人生路还长,希望在前方!励志教育能帮助贫困生重拾自信,以坦然的心态接受帮助,甚至还能帮助别人。一个有自信、有远大志向的人才会感恩社会、感恩学校。学校围绕“励志成才”、“回馈社会”、“关爱同学”等主题开展事迹报告会、义工活动、征文比赛、主题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鼓励学生奋发图强、励志成才,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项目驱动;资助模式;高校;资助管理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也逐年增多,尤其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下称贫困生)的帮扶力度不断加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下称资助工作)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经过高校资助工作管理人员的不断努力,资助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和重视,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诚信问题、“等、靠、要”心理问题等,给资助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一、贫困生现状与资助工作现状
(一)贫困生现状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号]文件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贫困生”。他们普遍存在下的问题:
1.贫困生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身心压力。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他们千方百计找机会去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同时拼命学习,以期获得较高层次的奖学金。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跟学习相冲突,时间上很难同时兼顾,造成很多贫困大学生因此身心俱疲,久而久之,性格发生变化,导致性格内向、自卑,甚至封闭自己,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不利的因素。
2.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原因,贫困生接受一些特长教育的机会比较少,因此,班级、学院或学校的许多活动他们都因为自身的条件而无缘参与。许多贫困生在学校里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比赛,比如:体育、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缺少这些锻炼,导致他们与其他同学在特长方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3.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能力明显缺乏。很多贫困生因为他们读中小学时,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加上当地的中小学在英语和计算机方面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普遍较差,他们的家长也没有能力提供帮助,于是,由于他们起点太低,导致他们在这方面的学习非常吃力,不得不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必然造成学习压力大,学习成绩偏低。
(二)高校资助工作现状
2007年新的国家资助体系(下称新资助体系)实施后,建立健全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内容包括继续设立国家奖学金,新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等。新资助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经过几年的运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帮助成千上万的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建功立业。
实际的工作中,由于高校资助工作管理人员数量较少,管理着庞大的资金,工作强度大,大多数人都停留在如何将资助资金安全无误下发到学生的问题上,对如何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资金的育人功能等方面则有心无力。正如一位资助工作人员所说,缓解贫困生暂时的经济困难,单向的福利型经济资助只能“治标”,它无异于让贫困生在福利救济站“领钱”,容易使贫困生滋生“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不利于培养贫困生的自立自强精神和竞争意识,不利于贫困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
随着国家、社会对资助工作要求的提高,对如何转变资助工作的资助方式、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一定会成为将来考核资助工作的重要内容,资助方式的改变也将为学生的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项目与项目驱动
(一)项目
项目就是指一次性的任务或工作。目前对项目的定义有多种,美国项目管理权威机构项目管理协会(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认为,项目是一种被承办的旨在创造某种独特产品或服务的临时性工作。
尽管对项目定义形式不同,从总体来看,项目定义均包含三层含义:
1.项目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任务,有特定的环境和要求。
2.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利用有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3.任务要满足一定性能、质量、数量、技术指标要求。
一般来说,项目具有目的性、唯一性、时限性和制约性等特点。
(二)项目驱动
项目驱动是指以项目为中心,通过项目的申请、组织、实施、验收等一系列过程来激发参与者的兴趣,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经验、知识,同时达到完成项目的目的。项目驱动的理论来源是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提倡参与者的主动性,一切行为的动力来源都是参与者主观能动性,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工作的效率。
项目驱动是以项目为联系点,依靠人的主动参与来完成项目。
三、项目驱动资助模式的提出与应用指引
(一)项目驱动资助模式的提出
在目前的资助管理中,学生的资助模式基本上都是通过向学院提出申请,学院审核,学校审批,审批通过后下发资助资金给学生,学生得到资助完成学业。在整个资助过程中,学生处于一个被动角色,也容易产生“等、靠、要”心理,而资助资金更多发挥的是一个经济上的功能。
为了杜绝“等、靠、要”现象的发生,增加资助资金的育人功能,转变学生的被动角色,可将项目驱动的理念引入到资助管理中来,采用项目驱动资助模式对资助资金进行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项目驱动资助模式是指资助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实际,尤其是学科设置情况,设计以学术研究为主,兼有义教、义工、社工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项目,同时配备相应的资金,对申请获得项目的贫困生进行资助的一种新形式。
项目驱动资助模式区别于以往的资助模式,它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学生在解决自己生活困难的同时获得了参与学术交流研究、社会交往的机会,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对生活信心,也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实力。新模式还很好解决了学生“等、靠、要”的心理问题,同时还有效地减少贫困学生获得资助时的耻辱感,为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二)项目驱动资助模式的应用指引
现行的资助资金来源中,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都属于国家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学校不能擅自更改资金的发放方式。按事业收入10%提取部分用于学生奖学、助学工作部分资金,学校可根据本校情况制定相关发放方式。一般情况下,奖学金部分有奖学金的相关文件规定发放方式,余下部分则可采取较灵活的资助方式,非常适合使用于项目驱动资助模式。资金来源和可支配总量确定后,就可以开展以下的工作。
1.设计项目,并建立项目库。
资助管理人员根据年度的资金总额情况,设计项目数量与资助金额,项目的执行周期应以一年为宜。项目应遵循以学生学业学习为主,社会活动为辅的原则,针对不同年级有不同层次的项目,由学院负责本学院的项目设计,学校负责全校公共项目,并建立项目库。
2.建立评审专家库。
评审专家应分两部分组成,针对学术项目,专家应由学院专业老师组成,针对社会活动部分,专家应由学生处、校团委、学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学生会代表所组成。专家应首要考虑其品德,确保评审的公平性。
3.向学生公布项目,接受申请。
项目公布后,学生(必须是贫困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组成一个3到5人的研究团队,确定项目组长后审报项目。
4.评审学生申请的项目,对通过的项目进行资助和管理。
项目评审全部实行盲评。学校和学院资助管理人员根据学生申请项目的情况,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主要分两部分人员组成,分别评审学术部分和社会公益活动部分项目。
项目通过评审后,学校按项目需求划拨资金,并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学院资助管理人员负责管理项目的进度情况,在项目出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
5.验收项目,进行评比,并进行表彰。
项目执行时间结束后,学校和学院管理人员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对完成质量高、取得较大成果的项目进行表彰和宣传。
项目驱动资助模式以项目为联系点,以资助为重要内容,实施过程中应尤其重视突现人文关怀,帮助贫困学生树立自信的生活理念,使其能在大学顺利成才。
四、结语
贫困生的资助管理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爱心工程,如何更好发挥资助资金的效用是每一位资助管理人员都必须要思考和面对的难题。项目驱动资助模式的应用将为这一难题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吴青霞.论关怀伦理与高校贫困生管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11):121-123.
关键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3)01-0065-0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家庭月收入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居民平均经济收入和平均最低生活水准线,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我给高等教育实行全面收费,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统计,目前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总数高达300多万,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1]
这个数目庞大的特殊群体中,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正视困难,通过自立自强、努力学习,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赢得老师和同学的称赞。但也有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法承受压力,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据山西太原理工大学李海星对15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713名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异常比例达13.2%,比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8.4%要高出近5个百分点。[2]尚云等在对云南两所师范院校6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中发现,6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有21名即31.8%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的心理是否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身心发展和学业成就,而且还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学校、社会的和谐稳定。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强烈的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个人自我认识的一种消极情绪体现,是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情感,是对个体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在与外界的接触过程中,对“缺钱”的困窘体验比普通同学要强烈得多,觉得自己寒酸而滋生自卑感。云南大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马加爵在狱中写到:可是总有那么些同学总是有意无意地歧视我;有时候说些话很伤我的心;他们觉得我的穿着打扮很怪;他们觉得我的举止很怪;我开始悄悄地打工;我不想被人家看成一类。
2、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原有的生长环境和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其知识面相对较窄,对于别人谈论的话题自己常常难以介入;在文艺、体育等方面缺乏锻炼,别人所具备的技能自己知之甚少,难得有机会表现自己。当自身能力与外界需求相冲突时,心理就会失去平衡,从而出现否定自我的倾向,逐渐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
3、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学时学习刻苦,成绩优秀,自我感觉良好,考入大学后,发现学习优秀、才华出众的同学比比皆是,原本学习成绩带来的成就感、优异感受到冲击,心理发生落差而产生自卑感。
(二)严重的焦虑心理
焦虑是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的情绪反应,是在日常生活中,因预感到困难将要到来,感到没有把握、无能为力,无法有效地加以预防和解决,而产生担心、紧张的情绪。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没有稳定可靠的保证。为此,他们总处于焦虑不安之中,一方面因考虑如何解决生活学习费用不足、家庭欠债等问题而常常不安;另一方面,他们期望以优异的成绩来慰藉家人的辛苦劳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成绩欠佳,故而自责焦急。另外,当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社会竞争压力加大,使得缺乏社会资源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个人前途感到迷茫和困惑,因而精神压力过大,紧张情绪无法解除。由于精神经常处于压抑状态,没有或不愿意寻找倾诉心事的对象,焦虑情绪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宣泄,这些过度或过于持久的焦虑、抑郁体验,会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三)过度的自尊心和较强的虚荣心
过度自尊的人待人接物往往表现过于偏执,有更重的戒备心理。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特别敏感,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自尊心比一般人强烈得多。身边同学不经意的一句玩笑或某个行为都有可能深深刺痛他们的心灵。有时也许是一种好心的关怀,在他们看来这种恩赐却可能是对其人格的羞辱。他们对学校和同学隐瞒实情,回避“钱”的问题,将自己的生活需要降到极点,不愿意求助于学校各种资助资源,而把痛苦深深地埋在心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面子是中国人精神的纲领”。过度看待“面子”问题,就会导致虚荣、攀比的心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抵御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爱面子,图虚荣,他们节衣缩食,不是为了替父母分忧,而是加入烫染头发的行列,买来潮流的衣物或者价格不菲的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以包装自己,掩盖自己落后的现实条件。
(四)消极的自我封闭心理
自我封闭心理是指封闭自己的心理活动,不轻易外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甚至把自己与别人隔绝起来的心理现象。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明显表现出自我封闭的现象。一方面,他们不愿意老师和同学知道自己的贫穷,极力地掩饰,靠自己的忍受和个人努力渡过难关;一方面,他们担心自己寒酸的外表和拮据的消费让人看不起,因而采取逃避的方式,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另一方面,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灵敏多疑,往往担心别人不能正确理解和接受自己而把自己封闭起来,独来独往,缺乏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由于消极的自我封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益孤独,逐渐走向孤僻,个别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心理和行为异常。
(五)缺乏感恩意识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当我们受恩于人时,切勿忘了感恩。然后,目前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却一步步地抛弃了“感恩”这一传统美德。
1、对父母不懂得感恩,对家庭不负责。2004年11月,南京大学校园内贴出了一封署名为“辛酸父亲”的来信,控诉他的孩子只知向父母索取,甚至为了多要钱物不惜“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在日常工作中,笔者发现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过度消费或提前消费现象。由于盲目跟风、追求奢侈,他们不停地向父母索取钱资,甚至问同学借钱,丝毫体会不到父母的艰辛,更认识不到家庭已经因其上学而债台高筑、父母疾病缠身、兄弟姐妹外出打工补贴家用等。
2、对国家、学校、社会的资助认为理所当然。2001年12月,《人民日报》一则《月月领取救助款,从不写信给恩人——这些大学生要补补道德课》的消息报道说,自1996年夏开始,经《福州晚报》牵线搭桥得以圆大学梦的逾千名学子,至今已有近400人完成学业,但当中只有不到一成的学生曾对资助者表达过感激之情。近几年国家、学校、社会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但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却极其淡薄。他们认为得到帮助是理所当然的,从不说感谢话,不写感谢信。
3、人际关系失“恩”。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换位思考,很少主动为他人着想,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缺乏感激之情,对问题和冲突缺乏宽容与理解,尊重与互爱。
二、高校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是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体制改革派生出来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它的解决应依靠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及其家庭的共同努力,四者各施其职,政府是根本,社会是基础,学校是关键,学生是主体。那么,作为高校应如何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呢?笔者认为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应设置专职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部门进行学生心理的日常管理工作
1、建立动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
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高校应全面、动态掌握这些学生的心理状况。新生入学后,学校要对所有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格情况、情绪问题、行为问题、适应性问题和职业兴趣等进行测评,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从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其规律和原因,从中发现共性和个性的心理波动及恶化的轨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建立强有力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系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应由专人管理,专项保存,建立查阅制度、严格保密制度,且应进行动态的更新和跟进。
2、做好心理咨询服务工作
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能直接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且见效比较快,在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矫正心理障碍中具有重要作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咨询应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情况设置现场咨询和电话咨询等多种方式,提供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服务,以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促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方面发挥内在潜力,走向成熟和成功。
其次,可以开展网上心理咨询。由于心理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因性格或难以表明等原因,即使心理存在问题,也不愿意与别人交谈,不愿打开心扉。由于网络具有迅捷性、互动性、便捷性,时间、空间不受限制,可以发挥传统心理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学生可以和心理咨询老师平等的沟通,交流的形式也是“见字不见人”,这就使得性格内向或当面沟通有障碍的学生也能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应该说,这种交流、沟通更具有真实性、直接性,可以作为传统心理咨询的补充。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要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讲解,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着力帮助学生全面、正确认识自己,积极适应自身、环境及社会的各种变化,学会调控各种烦恼,及时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要教育学生做好人生规划,为将来而努力奋斗。
(二)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改善育人环境
据对F大学贫困生社团参与的调查显示:53.15%的贫困学生认为通过参加社团“提高了自我认同和自信心”,可见贫困学生通过社团参与较好地克服了自卑心理,并且还有37.84%的贫困学生认为还“获得了成就感”,39.64%的贫困学生希望“建立贫困学生社团”[4]。建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可以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开展: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可以在学校和困难生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主要由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组成,更能了解和代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想法。所以学校应设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让该社团可以通过特定的程序或形式,与学校、老师达成有效的沟通和积极的互动。同时,指导老师通过与社团干部及社员的频繁接触,系统、全面地了解他们在思想、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状况及需求,与他们成为朋友,亲密地与他们谈心,这样可以让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为动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档案提供有效的依据,并且培养这个群体的归属感,从而使他们心理上的一些不满、疑惑得到宣泄,从而消除焦虑感、增强自信心。
2、该社团可以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在这个社团里,他们无需掩饰自己的经济贫困状况,相互之间不会有歧视和被歧视的现象,可以解开心扉,诉说心中的困惑,还可以相互鼓励、相互扶持,走出自我封闭的阴影。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社员的集体活动,例如:爬山、打球、跑步、郊游等。另外可通过网络开通博客或QQ群,让大家畅所欲言。这样不但可以互相增进感情,还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互相激励、互相帮助。
3、该社团通过组织开展活动,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团队精神、集体意识与创造性。我们可以开展毕业生物品回收及派发,以感恩、诚信、责任等主题的活动,这不但能解决部分同学的经济问题,重要的是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感到大学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从而产生归属感,还可以让广大的同学在活动中学会感恩、诚信,增强责任感。其实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的,内容可以丰富的。我们的目的是让这群同样经济背景的学生聚在一起,让他们共同参与活动、解决问题,从中提升创造、交际、组织、管理和沟通等能力;同时培养协作精神、丰富学习生活,让他们走出自卑等心理障碍;并且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激励。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还可以设立社会的基金会、开拓校外勤工助学岗位,为有困难的同学解决经济问题。当经济问题解决了,那么心理问题也很容易得到解决。
(三)助人与育人有机结合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绝不应仅限于心理咨询、社团的建设,而应该形成一个经济帮助体系和育人体系。
1、高校应认真做好奖、助、贷、勤、学费减免等资助工作。从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到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的评选及发放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每一个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帮助,解决困难。高校还应争取社会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成立各类社会助学金基金,拓宽救助渠道。
2、奖、助、贷、学费减免等资助都只能是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时的经济困难,这些措施只能为学生提供“输血”的功能,而真正让他们树立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意识和品格,摒弃“等、靠、要”的错误思想,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从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勤工助学等各种渠道是建立自我“造血”功能的有效途径,所以高校应加大勤工助学的工作力度,优先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要,力求他们通过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也只有这样让他们真切地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才会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付出,学会感恩。
3、要抓典型,树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缺乏的是自信。高校可以通过表彰优秀、先进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举行奖学金的颁发仪式、评选“自强之星”、在宣传栏上宣传这些学生的事迹、在校报和网络上刊登他们的感想等,让他们意识到经济贫困并不可怕,只要自强不息,同样可以通过国家、学校、社会的帮助完成学业;只要奋发图强,同样可以很优秀。但开展以上活动必须在家庭经济困难生认定、奖助学金的评定、“自强之星”的遴选上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否则只会得到反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绍玫.大学贫困生的不良心理表现及解决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5):39.
[2]李海星.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6):424.
关键词:高校 贫困生 资助 问题 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从1997年开始,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逐渐升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生)的人数和比例也随之增加[1],高校的贫困生已形成一个规模巨大、不容忽视的群体。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贫困生的资助工作,逐渐建立并健全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在国家资助体系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贫困生顺利地完成了学业。但在学生资助工作的实际操作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结合学生资助工作的实际,探讨这些问题的产生和对策。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
在国家资助体系政策下,高等学校对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从新生入学开始的。没有交齐学费、宿费和杂费的新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办理入学手续,学制内学费和宿费可以通过助学贷款解决。入学后被认定为贫困生的,即可在入学当年的11月获得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同时还可根据贫困情况向学校申请勤工助学岗位等助学待遇。在校期间表现优良的贫困生,可申请专门面向贫困生开设的国家励志奖学金。除此之外,高校从社会、团体和个人募集的各种助学基金等也为贫困生提供了多样的获助途径。
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贫困生的认定困难
贫困生认定,是指了解、辨认学生群体中哪些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并将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为贫困生的过程。贫困生工作是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资助工作的基础。
1、贫困生认定标准不明确
如果贫困生可以像“不及格学生”以“分数不够60分”这样简单明确的标准来界定的话,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全部困难都不复存在了。国家对贫困生的界定是:“学生在校的月收入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标准的”。但这样的表述虽然明确,但在具体工作中,如何真实了解“学生在校月收入”又成为了十分困难的工作。
2、学校视角具有局限性
贫困生认定工作通常主要根据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来辨认哪些学生符合认定条件。由于学生来源的广泛性,学校难以对所有申请的贫困生情况进行一一核实。
3、学生自身阻力
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自卑心理,出于“面子”问题不愿申报贫困生;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开取“证明”程序繁琐导致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放弃申请。
4、申请材料说服力弱。
贫困生在申请认定、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或补助时往往需要有乡镇(街道)以上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但由于各地在出具证明时标准不一,学生提供给学校的《调查表》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其家庭经济的真实状况。
(二)资助结构不科学
目前,我国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学费减免、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及勤工俭学等途径。
1、奖学金问题。国家奖学金名额太少,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年8000元的标准较高,但千分之三的评选比例,致使每个学院只有1-2个名额,覆盖面比较窄。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选比例较高,但是奖金只有每人每年5000元,与一等国家助学金相比,只多出了1000元。
2、勤工助学岗位设置难。 勤工助学岗是一项能够同时解决贫困生经济压力,又能锻炼贫困生各方面能力的资助项目。往往分为校内岗位和校外岗位。校外岗位由于涉及到学生走出学校工作,安全问题无法保证,所以大多数高校对校外岗位既不提倡也不阻止。校内岗位的资助金由高校自筹,以每人每月150元计算,全校设立200个勤工助学岗位,每月就需要高校指出3万元的补助金。所以受限于高校的经费,也难以大量设立。
3、助学贷款办理难。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生学费、住宿费的主要途径,但贫困生申办贷款的程序较为繁琐,条件较为苛刻。在校园地申办的国家助学贷款,大多需要学生主要家庭成员的户口、身份证等证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往往需要申请家庭没有办理过其它贷款。这些条件对于大多来自偏远农村的贫困生来说往往难以满足。
(三)国家资助体系与贫困生教育相分离
国家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退学的承诺。虽然,国家近年来提高了国家助学金的额度,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但资助工作的复杂度和难度也日益增加,与贫困生的针对性教育发展不同步[2],导致国家资助体系政策的效果打了一定折扣。
三、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改进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认证体系。
贫困大学生的认定包含:一是对大学生家庭经济是否贫困的确认;二是对贫困大学生的贫困程度的认定。由于地方差异,目前我国对贫困生的认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认为在贫困生认定机制方面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贫困生档案。将申请资助的学生的家庭住址、家庭人口数及职业、年均纯收入、贫困证明及以前的受资助情况进行调查登记,并对这些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区别不同贫困程度进行动态管理。尽量避免遗漏或差距过大的现象发生,提高资助的针对性。
2、严格认定程序,提高认定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3]。学校应制订严格的认定工作程序,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学院认定工作组、年级认定评议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认真、负责地协同完成贫困生认定工作[4]。
3、开拓视角,科学认定。将申请者开具的“贫困证明”和日常表现相结合是科学、合理认定贫困生的唯一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工作者关心学生、了解学生。不要片面的只关注、只相信“证明”,或者只听从学生的申请和陈述。这样才可以避免漏掉真正贫困却由于其他原因放弃申请的“真贫困生”,也可以将那些骗取国家资助的“假贫困生”挡在国家资助体系的门外。
(二)系统规划资助结构,提高资助效率
1、助学贷款应该成为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主体政策。加强助学贷款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简化贷款程序,是学校应积极为贫困生争取的。在校内积极发现、培养并大力宣传合理借贷、节约用贷、按期还贷的学生典型,营造“一生一诚信、一诺一千金”的校园氛围。
2、完善勤工助学制度。学校应该开发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充分利用校友资源,拓宽勤工助学道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为广大贫困生提供有报酬、有锻炼、有价值的劳务型岗位和智力型岗位。
3、细化资助方式,以达到最佳资助效果。在资助层次上,根据学生的困难程度,将学校和国家的资助体系相结合,解决不同困难程度学生的经济困难:国家资助体系能够解决的经济困难,学校不再对其继续资助;国家资助体系下仍未明显缓解的经济困难,学校要自筹资金予以资助。
(三)加强认定投入,完善资助管理
1、设立贫困生认定专项基金。贫困生认定的主要困难就是对学生真实的经济条件了解不够。如果能设立用于贫困生认定的专项基金,供学生工作者通过电话、家访等多方探寻、了解学生真实的生活情况,将对贫困生认定工作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2、提高学生资助宣传力度,扩大资金来源渠道,营造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风气。学校应该对已经设立基金、助学金资助贫困生的社会团体和个人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高校贫困生这个群体,争取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关注。
3、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涉及人数多、资助项目多、资助标准与审定比较复杂、助学资金的来源渠道多样。学校应该配备相关人员、软件把资金管理好,发放到真正需要的贫困生手里。
(四)丰富资助工作内涵,全面关心贫困生的健康成长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生资助工作同样不仅仅是解决贫困生经济上的困难,同时也肩负了教育、引导贫困生自励自强、奋发成才的使命和责任。重点关注新生贫困生,增设一些个性化资助,如爱心助学基金、心理辅导团、学习辅导团互帮互助,将贫困生家庭信息档案与心理健康档案结合起来。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困难资助工作,更是帮助贫困生顺利、优质完成学业,成为栋梁之才的重要工程。它对促进教育公平、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广大学生工作者进一步的开拓和探讨,进而推动高校资助体系向前发展,培养出更多有用的社会与经济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茹.加强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1(10A)
[2]甘敏思.大学贫困生教育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9)
[3]陈建伟,苏煜.论高校贫困生工作体系化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