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道德文化

道德文化

时间:2022-04-10 19:55: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德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道德文化

第1篇

论文摘要:儒家道德文化对人们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尤其是它所提供的传统美德,对改善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千百年来,儒家道德文化与社会礼俗相结合,共同造就了中国人温柔敦厚、和平礼让的东方古典主义的人文品格,给传统中国人提供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理想认同。这种道德文化和伦理精神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道德资源。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正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地发展。然而现代化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包括精神领域,即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如何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现代化,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对中国传统伦理的核心儒家道德文化进行创造性转换,是当前思想道德和伦理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人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一、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关于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笔者拟概括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两个方面。所谓内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现代道德主体心性的修养、人格塑造的作用,是为了满足主体的内心需要和精神追求,因而是“内在”的;所谓外在价值,是指儒家道德文化对协调和规约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营造和谐社会氛围的作用,是外在于主体自身的功能,具有工具性,因而是“外在”的。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统一共同构成了儒家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

儒家道德文化的内在价值的具体表现,首先是理想人格的追求。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把追求崇高的理想人格作为人生需求中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他甚至认为,即使在物质生活条件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只有抱有一种高尚的追求,仍然可以生活得乐观愉快、奋发有为。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进一步将这种人格理想具体化为“大丈夫”的人格楷模。他说:“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正是这种人格力量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在完善人格的道路上坚贞不屈、矢志不渝。现代人将从这种重气节、重操守的道德观中受到启迪和教益。其次,仁爱品德的养成。孔子强调仁爱,指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他认为,判断一个人有无道德或道德觉悟的高低,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他能不能“爱人”。“爱人”主要体现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吾不欲人加诸我也,吾亦无欲加诸人”(《论语·公冶长》);“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论语·阳货》)在这里,孔子把仁爱看作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品质。而现代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让世界充满爱。再次,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是一种自我超越、不断进取的品质,它体现的是一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道德力量。孔子提倡并努力实践“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的精神,鄙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阳货》)的人生态度,强调“日新”、“革新”,如《礼记·大学》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强调天天有进步,日日有创新。《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像天体运行,周而复始,刚健有力,君子应当效法这种精神,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力求进步,改革创新。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孕育了中华民族自信、自尊、自立的精神和反抗压迫、不屈不挠的品质以及不断学习、不断改革、不断进取、不断开拓的决心。

儒家道德文化的外在价值的主要表现,首先是天下为公的价值取向。儒家道德文化强调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统一性,主体个体生命的存在与发展,必须同群体、同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统一起来。这种整体主义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礼记·礼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正是这种“天下为公”的价值理想,培育了人们对社会、民族的义务感、历史感、责任感、使命感,造就了一批批“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其次,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区分小人与君子中,孔子提出“重义轻利”的处世原则,要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超脱功利,追求道德仁义。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他的“重义轻利”的思想,到孟子那里,发展成为“舍生取义”的精神,即当物质利益(乃至生命)与道德正义不能兼顾时,宁愿舍去物质利益(甚至生命)也要维护道德正义。孟子提倡的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志士仁人,为维护民族的整体利益,为国家的尊严,为了坚持真理,奋不顾身,大义凛然。再次,普遍和谐的社会理想。《语论·学而》说:“和为贵”,主张人与人之间、人与家庭之间、人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在家庭中做到“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实现家庭和谐;在与周围人的关系上,要“和长幼”、和邻里、和朋友,实现人我和谐;在人与社会群体之间,提倡“舍个人而就群体”、“舍小家而顾大家”,实现群己和谐;在民族国家关系中,提倡“四海一家”、“和谐天下”,推崇和平外交,反对不义之战,以实现民族国家的和谐。达到这种普遍和谐的境界后,人便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论语·为政》),实现与道和、与人和、与天地和,使社会成为理想社会,使世界成为完美的世界。二、我国的现代化需要儒家道德文化

25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对我国的社会风气、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其一是重金钱,轻做人。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有些人短期内变得富有,对金钱特别看重。他们衡量人是以金钱为主,不是以智慧和人格为主。这种“重金钱、轻人格”的思想观念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比如,在学校里求学的学生竞相购买名牌货,互相炫耀,以满足其虚荣心。更可悲的是,在金钱挂帅的情况下,有些学生把自己当成雇主,把同学当成雇员,出钱雇同学写作业,刻苦攻读的精神已荡然无存。而儒家道德文化十分注重人禽之别和做人的道德准则。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公孙丑下》)以此为出发点,进而提出做人的问题,他指出:人的生活不能只限于“食色”本能的物质生活欲望的满足,仅限于此,则与禽兽无异;要真正实现人的价值,就要学会做人,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追求理想人格。显然儒家道德文化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指南。

其二是重利益,轻道义。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普遍把利益的追求作为经济生活的驱动力,金钱、利益成为衡量一切的“秤砣”;人们热衷于讲“经营之道”,而“做人之道”日益被淡忘;一事当前,人们但问“值与不值”?是非善恶,道德良心却被抛诸脑后,“良心能值几个钱?”成了不少人的口头禅。依此,为获利可以不择手段,能挣会捞就是能人;坑蒙拐骗,贪污受贿,走私行窃,杀人越货,等等,只要有利可图,只要物欲得以满足,便肆无忌惮,不以为耻;甚至暴利之下,铤而走险,无恶不作。如此种种,严重败坏了我国的社会风气。而儒家道德文化强调“知耻”,孔子提倡为人要“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孟子则从人性上强调人皆有羞恶之心,“羞恶之心,义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下》)“义”就是要有所不为,不做那些会使自己蒙受耻辱的事。这就是说,我们要懂得道德的是非善恶,在自己心中立起一杆秤,以自己的道德良心为秤砣。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目前的社会风气,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弘扬儒家的良心道德,唤起人们的道德意识,教育人们突破“值与不值”的狭隘功利眼界,在谋取利益之时,为自己树起一个道德标准,行已有耻,有所不为。

第2篇

关键词:文化;德;得;道

中图分类号:H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4-0331-02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关于汉字演变、汉字起源的研究,古往今来学者们得出了许多成果,如余延的《汉字的演变与文化传播》[1] 顾颖莹的《基于汉字构形的汉字意象可视化研究》[2]等等,但是把行道类的字归纳到一起分析的研究却近乎空白。行道类汉字皆具浓厚的道德文化意蕴,本文对其进行一个简单的整理分析,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我们今日使用或少用的行道类汉字是怎样演变的:

一、天德本性

“德”字在传统文化中是分量较重的汉字之一,多处被提及过,因所用地方不同而含多重不同意义,老子的《道德经》中法天德,德为体,道为用,“德”作为一个很高的道德层次而被认识。从表意的汉字“德”中我们可探究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意蕴和历史渊源: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分析“德”字为形声字:“德,升也,从彳声。”形符“彳”,用来表示人的行为;声符“ ”以表音。“德”字在甲骨文中有多种写法,最基本的写法是,“德”字的左边是“彳”形符号,《说文解字》解释为:彳,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其本义是慢步行走。“彳”是汉字部首之一,俗称为双人旁。从“彳”旁的字多与行走、行为和道路有关,由“行”字演化而来。声符“ ”不仅是表音,从其结构分析,又蕴藏有义。“德”的右边为“目”,眼睛之上是一条垂直线,有目光直射之意,更多学者把那条竖线和“目”字合起来解释为“直”的意思。所以这个字的意思是:直视所行之路、遵循本性、品行端正即是“德”。演化到金文中的会意就更加全面了,“目”下面多了“心”字变成,指遵循本心,顺乎自然为“德”。在小篆中,仍然是会意:其右边的上方变成了“直”,“直心”为“德”,字形为。所以从 “德”字的结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它不仅仅表示看得见的行为正直,而且表音的符号中也潜藏着内在的心之正直。仔细分析“德”字,我们可以说它是由三个部件合起来会意的:“彳”加“直”,等于说一个人于外应具有正直的行为;“心”加“直”,等于说一个人于内应具有正直的思想。“德”字所表达的正是正直的行为所体现的客观方面的规模,即后人所谓的“礼”和正直的思想所体现的主观方面的修身养性。这正是道德所必须具备的两大要素。[3]有文字学家认为“”即“德”字,如孙治让在《契文举例》中说:“字左从彳,又从直,当即德之省文。”周代钟鼎文写为“”,增加“心”符,体现了周代人认为道德不仅应具有外在行为的正直,更应实现向内心的回归,有意识的修身养性,砥砺磨练,使之内外合一,底蕴更深。

“德”字演变还体现出人由敬天到疑天然后重新理解天的过程,“目”上的直线可以理解为“中”,“中”字的文化就是人对天的一种敬仰。后周人对殷人虔诚敬天,天却不能保其江山的历史进行思索,开始质疑天意,深切感天命之无常;发现百姓才是巩固政权之要,感叹“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进而形成人不必从神的道德定位。于是,在社会意识的转变过程中,以神为本就自热而然转向了人本思想,反映在管理思想上就是“德不失民”的敬德保民德治思想。周礼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为中国成功地建立了文明社会的道德政治秩序和伦理生活范式,春秋战国更是形成了以儒家为主体,同时吸纳了道家、法家、墨家等各种流派的道德伦理思想的博大精深、完备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其中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的精魂,也是“以德治国”思想的渊源活水。[4]“德”亦通“得”,甲骨文中的“得”字为,《说文》二下彳部释:“得,行有所得也;从彳声,古文省彳。”在行走的路上,手持贝,而商代人对贝极为珍重和崇拜,把它作为神圣的灵物即“德”的象征物、代表物。[5] 在上古时代德的概念不是指人的修养体现,而是一种与血缘神秘不可分的力量,与性的意义相近,如《史记・乐书》记载“德者,性之端也。”德为灵力,可能决定个人生存能力强弱、国家统治权力兴废。

二、自然规律

在道德层次中,规律、约束是第二个层次。如“道”字:“道”字在现已出土的甲骨文中不曾见过,而今人们见到的最早的“道”字是在两周金文的“貉子卣”的铭文中。其字形为“”或“”。前一“道”字其外部两边均从“行、”,指道路,中间为“首”字,代指人。“行”、“首”合起来的意思是:人行于路上。金文大篆的后一“道”字增加了“止”字,更突出了行走的意思。许慎在《说文解字・部》认为:“道,所行道也。从走,从首。”这就是说,“道”的本义是“人行走的道路”,名词,会意字。还有“乍行乍止”解,提醒我们在人生路上不要只顾埋头奔走,要休息,也要停下回望自己走得对不对,有无偏离。人行于道上,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路径走,才能到达目的地,同样办事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把事情办好。因此,“道”引申指“道理”、“学说”等意思。因“道、途”词义发展,义项承载过多,退出了表“供行走的道路”义常用角色,由“路”取代。金文中的“道”有许多解释,罗振玉《殷墟书契考释》云:道字中的“”当为“首”字,学者们认为它是人或兽类的头部形象。“行”中有“头”,说明金文的“道”这个字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路。对此,文达三指出:常识告诉我们,女人和雌兽的生殖道即阴道是胎儿娩出时所必经的唯一通道,而胎儿的正常出生一定是一个以其头部为先导的、有一定方向的运行过程。道字最初展现的不是人行走的道路,而是一幅颇生动逼真的胎儿娩出图。由此进一步推测,“道”字的原初意义有两项:一为“女人和雌兽的生殖道”,即阴道,此为名词。一为“导引”,此为动词。[6]另外道字从字形上看,是四通八达、井然有序的,如《周礼》中王城的道路、参之以远古村落中的道路,远古文化中神庙或神坛的建筑结构之路――无论是城、村、庙、还是坛,其路是对天路的一种摹拟,带有天威的路。路是这样一种东西,让人沿之而行,顺着路就通达,不依路就困难,是一种法则和规律的具体体现,按照中国的整体直观思维:“道”是规律本身,是通向规律之道,是规律的具体运行。在这三层含义的合一上,“道“就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理。理重在说得出,讲得清,看得见的规则、条理、逻辑。道不离人,人行道上。人在道之中,这个由 “首”来代表的形象,最初是神,后来演化为人:王与士。[7]这个“首”无论是最初的扮神之巫,还是后来的敬神之王和体道之士,都在强调主体对体会天道和实践天道的积极作用。帝王们要敬天保民,以德配天,道与德紧密关联,表示美德、善事、有德行者如《礼记・曲礼》“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人生须走“正道”法自然,正道就是自然的运行、原理、原则,违背自然之道,人类受灾受难。如,四季是自然之道,若错乱,万物无法生存;再如,星球的运行轨迹,若偏离轨道而行,宇宙难以和谐共存。人亦要遵循父子君臣之道、夫妇之道等等,否则则父子冲突、兄弟相残、君臣无义,饱受违逆自然之道的伤痛与折磨。

再如“律”、“役”等字都是从彳部,与行走有关而蕴含了道德文化。如“律”字甲骨文为,杨树达认为“律从聿声,实兼收聿字之义”,甲骨文的律左边是手持笔,他理解为“手握笔以刻画甲骨器物,行区分之义,进而有了接线、标准、行列之义”,形成一种规范、准绳。对人的行为进行道德约束,出现律法律文等。役字在《说文》中字形为,会意字,象人守在路边持殳击人,本义是服兵役,戍守边疆,衍生出职责、职分的意思,如陆游《晓赋》中“万物各有役,吾生何所营。”坚守岗位、服劳力之事、戍守边疆保家卫国是高尚的道德品质。

三、方法技巧

方法技巧等可以探索运用的道德层面为第三层。如“行”,行是会意字。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道路。“行”的小篆为,非常形象的指示道路的形状,即十字路口,演化出的双人旁“彳”。有表抽象道路意,如《丰》九四《象传》:“遇其夷主,吉行也。”“ 吉行”即“吉之道”。又《小过・象》:“君子以行过乎恭, 丧过乎哀, 用过乎俭。”“行过乎恭”之“行”系德行义, 意指君子应重德行, 唯不应过于恭敬。出土文献中的简帛《五行》篇有探讨德之行:“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现实出德与行的关系。再如“术”, 形声。从行,术声,本义是城邑中的道路。术,甲骨文即是(又,抓)+(八,分,剥离),造字本义:从植物茎上剥下青。术”合并了“”之后,“术”不读它原有读音 zhú ,而转读被合并字“”的读音 shù, 的小篆为,《说文》解释为“术,邑中道也。”《广雅》释“术,道也”,后引申为方法、技艺、计谋、法律等等。比如算术,就是研究数的性质及其运算,就是遵守一定的方法技巧。

汉字从甲骨文以来发生了许多变化。汉字并非初创便很完美,能满足各个时期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也会主动地改革汉字,使得汉字满足生产力继续发展的需要。而当改革的措施推广之后,汉字又开始新一轮的自然流变。我们从中,学习文字与文化的关联,分析行道类汉字的演变发展,探索古人造字智慧和深厚的文化蕴涵。

参考文献:

[1]余延的.汉字的演变与文化传播[J].汉字文化,1998.

[2]顾颖莹的.基于汉字构形的汉字意象可视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5] 李振华.“德”字与德文化渊源[J].江汉大学报.2002.

[4]文达三.老子新探[M].岳麓书社,1995.

[6]程德祺.殷代奴隶制与商品经济.[J].殷都学刊,1989.

[7]张法.中国文化的字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

第3篇

【关键词】企业;道德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管理学中分化出来的一个新理论。它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企业经营哲学、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企业文化分为企业道德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层次。道德文化是企业文化中最根本的,它决定着其它文化活动以及员工的实践活动方向。

一、充分认识企业道德文化的深远作用

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有魅力、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建立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能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加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道德文化体系的核心是正确处理效益目标与责任目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企业道德文化建设要以生产经营活动为中心,以保证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内容的统一的、系统的、协调的道德文化体系,以期在员工中形成对企业共同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使其在思想感情上、价值取向上和行为规范上都保持高度一致,以产生较大的凝聚效应和震撼效应,因此,企业道德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融合、辐射等功能。导向作用,即把企业员工引导到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约束作用,即成文的或约定俗成的厂规厂风对每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起很大的约束作用;凝聚作用,即用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使整个企业上下团结;融合作用,即对员工潜移默化,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体的统一的价值观中去;辐射作用,指其不但对本企业,还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范畴

当前企业道德文化建设的范畴主要包含四个方面: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诚实守信,以人为本;团队合作,整体优势;学习创新,争创一流。“质量第一”,即以优良可靠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取信于市场,这就使得企业行为的出发点落到了“利他”的道德上;而保证质量的优良可靠,离不开企业员工的合理构成,这就需要管理者以“人”全面发展为重心的道德化管理来处理内部各种关系,增强向心力与凝聚力,调动全体员工讲求质量信誉的积极性。“用户至上”,则是在质量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为消费者着想,以更优质的商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使消费者满意。其出发点与实施的全过程,本身就突出了企业行为的道德性。

目前,市场竞争已全面进入企业间的“形象竞争”时代,新一轮的竞争不仅仅停留在经济效益上,而是体现为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竞争,是精神文化、伦理道德、文明程度的竞争。这类竞争的实质,促使现代企业进行新的形象定位,即除了以利润为标志的经济效益,还要更重视它所承担的社会政治和道义责任。这包括:对政府的责任,遵守国家的法规和法令、按期纳税;对社会的责任,体现为提供就业机会、支持社会福利事业,保护并美化自然环境;对顾客的责任,则包括价格合理、质量可靠、服务热情周到;对职工的责任,在于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劳动报酬、和谐的人际关系、公平的发展机会;对投资者的责任,包括保障投资的安全、股息的获得等等。在现阶段,规范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企业的道德伦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企业越是讲求道德,就越有可能赢得市场及社会公众的信任与赞誉,就越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形成巨大的无形资产,并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三、建立企业道德文化规范要求

道德的规范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增强职业道德规范对员工行为的约束力和影响力,使之真正内化为他们的道德自律,成为其自觉行动;二是指注重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和操作过程本身的规范性和合法性,使組织的职业道德规范与社会公众利益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协调一致。前者涉及职业道德规范的外在功能,后者涉及职业道德建设和操作过程的“自律”问题。建立企业道德行为规范,明确道德标准体系,形成既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相一致、又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行业特色的“企业道德文化”,将道德标准细化为行为规范,促进职工养成文明的语言和行为习惯;并通过各种不同方法深入广泛地宣传教育培训,强化道德说服力和道德劝导力的作用。使文字化的要求变为具体的、可视的言行规范,起到导向示范作用;同时也可在道德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地纠偏、扩展,保证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正常进行。

四、强化企业人性化管理

企业领导者的模范行动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下属成员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维护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领导者本身就应是这种价值观的化身。他们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向全体成员灌输企业的价值观。首先,领导者要扮演“布道者”和“育才者”的角色,通过向员工传达企业的愿望、核心价值观,关注员工的成长,为员工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和服务,以提高企业凝聚力和激发员工的潜能。其次,领导者要坚定信念,要在每一项工作中体现企业的价值观。其三,领导者要注意与下属成员的感情沟通,重视感情的凝聚力量。以平等真诚友好的态度对待下属成员,就会取得他们的信任。让管理亲和于人,管理者与员工彼此间在无拘束的交流中可以互相激发灵感、热情和信任。

五、建立道德制度与激励机制

第4篇

【关键词】道德文化;困境;教育;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道德文化呈现出特有的时代特点。本文就以解决道德文化的当代困境为出发点,从分析道德文化的当代困境特点为切入点,着力分析造成道德文化困境的教育因素以及道德教育本身的弊端对社会道德沦落的消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转变道德教育理念,调整道德教育目标,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等教育应对策略,以期对破解当代道德文化困境的解决提供一定的思路。

1 道德文化的当代困境表征

当代道德文化困境通过道德意识和社会发展两方面分别予以体现,广义来说,表现为人们的道德认识模糊、道德评价失范,道德存在的无序和道德建设的困难。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步伐的加快,新旧道德文化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冲突,具体的表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 社会价值取向紊乱

道德认识模糊下的社会价值取向紊乱。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呈现在思想层面的是价值观的多元化,由于道德文化的边缘趋势,使其对社会价值的引导力量逐渐弱化,造成价值观取向的天平严重失衡,消极道德价值取向泛滥,出现社会道德严重滑坡。具体表现在以崇尚一切价值以人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以金钱资本为中心的拜金主义,以获取物质满足感的享乐主义,以盲目追求世俗成功的流俗主义。这四类“主义”直接导致人的行为偏向损人利己不择手段、偏向丧失人格尊严、偏向功利或物质至上、偏向精神荒芜和道德沦丧。

1.2 社会非道德行为泛滥

道德评价失范下的非道德行为泛滥。在高道德标准集聚的社会价值体系中,道德主体的价值选择会本能的尊崇内心高尚的伦理评判标准,但在紊乱的外部环境影响下,是与非的界限逐渐模糊,甚至一些高尚的道德行为却带来扭曲的结果评判,使得人们不仅怀疑原有价值取向的对错,反应至个人行为上,直接导致人们的道德日益堕落,具体表现为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公共生活领域、婚姻家庭领域等。

1.3 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

良知自律和他律是目前道德主体进行自我道德控制的主要方式。良知自律是道德主体的自我监督与约束。然而,由于我们面临着道德价值观上的新旧交替,执行双重或多重的价值标准,缺乏统一的权威的道德理想进行引导,造成社会舆论监督的混乱,使社会道德控制系统功能丧失。造成践行高尚道德行为的人却得不到肯定和赞赏,甚至得到的是否定和批判,使更多的人对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变得望而却步。[1]

2 造成道德文化困境的教育因素审视

2.1 道德教育观的多元冲突

任何道德和道德教育,始终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下进行的,因而难以摆脱文化背景的制约和牵引。[2]在当代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不同民族、国家、群体的文化价值观,无论是积极、消极还是中性的,都共时性地呈现出来,道德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并存与冲突的特点,道德教育价值观亦逐渐失去正确的价值观方向,传统道德教育观念逐渐被边缘化,符合现代社会的现代道德教育观念尚未完善。在不完善甚至是错误的道德教育观念的影响下,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也逐渐体现出巨大的弊端,由此对社会整体道德观念的形成产生巨大地消极影响。

2.2 道德教育工具化与功利化

道德教育本义的扭曲与遮蔽导致受教育者崇尚物质漠视精神。道德教育的本义应以丰富人的精神文化底蕴为宗旨,但是由于现代社会对物质利益生产和消费的关注聚焦,使道德教育的本义扭曲成为物化生产的工具,并使陶冶人性和守护德行的本义功能予以遮蔽,而且在实际的校园道德教育过程中,主要以灌输和强制的方式,使受教育的个体只单方面追求物质,漠视自身精神的追求和净化。

市场导向作用导致道德教育变成追求世俗成功的附庸。在目前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之下,知识教育成为重中之重,进行道德教育的主体本身被社会紊乱的价值取向进行同化,使原本薄弱的道德教育雪上加霜,其地位不仅受到严重威胁,而且灌输的内容也一并是富有个人功利倾向的,将学历、财富、权力等作为教育的内容,完全背离教育的理念,造成社会道德的沦落。

3 走出道德文化当代困境的教育应对策略

现代中国人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严重妨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加强道德教育,是回应市场经济呼唤的需要,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加强道德教育,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走出当代道德文化困境,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3]

3.1 转变道德教育理念,加强主流价值观教育

巩固道德教育地位,转变道德教育理念。在我国的当前社会中,面对多元文化的发展态势,道德教育需转变教育理念,坚持一元导向和多元渗透的统一,在包容多元价值观的同时,彰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主流文化价值观,将此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抓手,同时,不断加强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发挥其引导作用,激发道德个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情感,强化受教育者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不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力量,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价值观蕴含的内涵,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塑造精神和民族品格,培育受教育者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以适应多元文化时代道德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文化诉求。[4]

3.2 调整道德教育目标,培养道德个体的文化对话意识

当代社会多元的文化价值体系是不容置否的事实,作为与时俱进的现代公民,要立足实际,面对新形势下的道德教育要以开放的眼光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调整道德教育的目标,既要培养道德个体具备文化包容心态,同时要培养其注重道德个体的价值选择和能力判断,使受教育者自身具备去粗取精,去莠存真,做出合理的判断的基本素养,在面对多元文化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否弃那些不利于国家、社会和个体发展的道德价值观,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同时,虚心地接纳和吸收多元文化精华,不断提升个体道德价值观境界。

3.3 丰富道德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模式与方式方法

创新教育模式与方式方法,强化现代道德教育的互动性。道德教育不能墨守成规,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要不断更新,要从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转化为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要以传统的讲述式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互动式。要将实现道德主体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模式为成效目标来要克服道德文化困境。同时,要将学生带出去,主动地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学习,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使道德所具有的生命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得以真实、生动地体现,在养成尊重他人的选择中,领会到自身生命与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养成良好的道德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3.

[2]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09.

第5篇

一、发掘传统道德文化

在育人工作中的现实价值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入传统道德文化的精髓,实现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有机融合,既是对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内容新的补充,也是培养品德高尚合格人才,提升人文修养的有效举措。

1.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

千百年来,中国传统社会一直主张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推己及人。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一向推崇儒家的“仁爱”原则,崇尚“仁者爱人”,尤其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因此“仁爱”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最为重要的价值,孔子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在现代社会人和人的相处中,我们应当学会从别人的立场出发,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不愿意别人强加于我的一切事情,也应当自觉地不施加于别人,伤害到他人;我希望做成实现的事情,也允许和帮助别人去实现。而“泛爱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我国则长期以来是百姓的生活处事哲学,今天尤其应当广泛推广。从构建和谐社会这个长远目标来看,儒家的“仁爱”思想可以纯洁世道人心,整合社群利益,调整人与天、地、人、物、我的关系,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这在天、地、人、物、我日益疏离和紧张的当今现实社会,尤显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助人为乐一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等流传久远的格言。把帮助他人看作自己的份内之事,看作自己的人生快乐之源,这是现代社会公民应有的社会公德,是富有爱心的表现。对于我们的大学生来说,要求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乐于助人的精神,把助人为乐看成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进而养成为一种习惯,上升到精神境界,将会是他们未来人生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正如有人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

中国的传统道德一直认为,礼是人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礼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左传》中也曾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左传•昭公七年》)礼与谦敬是联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礼也。”(《孟子•告子上》)谦即自谦,虚以处己;敬即敬人,礼以待人。“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项周期长、成效慢的工作,文化化人、素质培养更是一项润物细无声、功到自然成的伟业。要真正让学生“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传统的德育教育必须从“宏大”走向“细节”,不能停留在传统的“老三样”:照本宣科、树典型、学英雄,高高在上,让学生觉得空洞乏味。而是要改革方式方法,让德育从课堂走向生活,使德育知识与学生生活行为融为一体,让德育教育基于学生的生活土壤,引导学生“知行统一”,知晓“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及相关人文课程的教学中,加大实践考核力度,从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礼节开始,通过一些具体的技术性训练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同时老师要做到言教与身教的结合,切实践行“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细节化教育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规范的具体,权利的明确,首先可以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永不自满;其次是发现别人的长处,能宽容地看待他人的缺点,尊重他人;第三是正确对待名利,不居功,不争名夺利,增强合作意识,正确处理分工与合作、竞争与协调的关系。传统与现实的融合,人文的熏陶,胸襟的开阔,长此以往经过努力,营造出一种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比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提倡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终建成自由平等、敬老携幼、扶贫济困、扶弱助残、宽容礼让的和谐社会。

3.践行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

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主张“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首先“义然后取”,“重利轻义”和“见利忘义”被否定。这种倡导“先义后利”和否定“见利忘义”的思想,强调奉献牺牲和责任担当的传统,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在当前对提高我国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水平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校园里,大多数大学生仍然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朴实的与人为善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友好地和谐地与人相处,但现实社会上的种种不良风气,诸如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及各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已经严重侵蚀了大学校园,影响着师生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不少学生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时,片面偏向个人一边,片面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甚而为了一己私利,黑白是非不分,又或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明显的功利色彩,尽量选择对自己有益处的、有帮助的、有影响的交往对象,并以之提高充实自己。古人云:“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更多是由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来决定的。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成大器者,都具有一些共同的优秀品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进取心、自信心,爱国、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勤奋上进、勇于奉献。一个内心缺乏精神信仰、道德低下、意志品质不坚定的人,很容易在物欲泛滥的洪流中随波逐流,堕落沉沦。欲立事,先立人。所谓“厚德载物”,就是说,想要载物必须要有厚德,即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人生在世,修德第一。

二、总结

有人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就表现在国民对其文化的认同度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积淀和蕴含着历代中国人的经验和智慧,在当代社会仍具强烈的感染力。我们期望:通过对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学习与传承,让我们的大学生成为既具有科学精神又具有人文精神的大写的人,成为未来社会生活的和谐个体。

作者:雷厉单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第6篇

关键词:中国道德文化;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践行;寓德入教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2)01-0001-05

要想实现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在现代社会的践行,对道德主体进行教育应先行。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一个前提性条件是道德主体对道德文化的认知,易言之,对道德文化的把握,是道德主体践行道德文化的前提。“知”是行之始,行乃“知”之成。对道德文化认知,也即“知”的获得,在很大层面上倚赖于教育。多维教育措施的实施,必将为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奠定基础。

一、道德践行――道德教育须先行

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核心策略在于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教育是对道德主体的道德灵魂进行熏陶的前提,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明鉴。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毫不夸张地说是一部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史。古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普及化,在一定层面上是道德教育的力度与强度使然。《礼记》言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此语阐明了个人践行道德并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的途径,即进行学习和教化。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现代践行之先导,宋明理学的总结与开新者王船山说:“唯立学校以教俊士,而德明于天下,则民日迁善而美俗成矣。”船山此言点明了教育在优序良俗中的重要作用。古代社会在相对长时间内能实现相对意义上的优序良俗,与道德教育密不可分。古代有识之士密切关注,历代统治者亦从现实需要的层面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推动道德教育的合理化。“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古代优秀道德文化形成了统治者重视,知识界推波助澜,由此为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奠定了基础。

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传统,奠定了道德文化在古代社会践行、化民成俗的原始根基。自古及今,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依旧需要现实立教。道德教育至关重要,那么何谓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它是一定社会或集团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获得德性,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生境界。同时道德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规范,这样才能够实现所设定的目标。道德教育是促使中国古代道德文化在当代社会践行的一大法宝,因为“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自然的”,即是说,人之德性的获得,并非完全是天赋,是生之俱来的;但人天生都有良知,通过教育可以把人身上良知变成行动的指南,这又是自然的。人之德性的养成,既需要内在的道德禀赋,亦需要外在的道德教育,内在禀赋和外在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成就其理想人格。

古代社会重视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于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认知,在古代社会,从贫民界到知识界,再到上层统治者,道德文化的践行呈现出相对意义上的成功。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系列道德信仰危机,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如何践行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学术界、政界都有热议,提出的解决办法多种多样,如有人提出利用宗教解决道德信仰与道德践行的问题,但亦有人持相对意义的否定态度:“正式的宗教教育对于道德的发展,并未占有特别重要或独特的地位,至于公立学校和家庭则相反,应该扮演重要而独特的角色。”即是说,从纯粹宗教的角度不能解决道德践行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教育,而不是其他。我国虽然主张自由,但依靠宗教教育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道德践行问题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优秀道德文化的践行,教育是促使古代优秀道德文化践行的一种内驱力。道德教育对道德践行的内驱力在于使道德主体成为审美之人,通过道德教化而具有美德,践行美德之人,内心世界激荡着一种审美愉悦。正如德国教育大师席勒所言:“教养的最重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到形式的支配,使其在美的王国所涉及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道德教育促使道德践行是可行的,因为审美愉悦的内驱力在发挥作用使然。通过道德教化,使人了解到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进而使人树立耻感文化,产生道德焦虑,促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教育促使道德践行的内驱力,实际上是通过教育,对道德文化进行美德分析、美德评判。正如西方现代教育学家艾德勒直言:“教育不是旨在形成任何各种各样的习惯,而仅仅在于形成良好的习惯,即传统上作为美德分析的东西。”此言表明了道德教育促使道德文化践行的方式,遵循的路径为:道德教化一审美的人一美德分析一耻感文化一唤醒良知一道德焦虑一道德践行。由此可知道德践行的源头在于道德教化。道德教化是道德践行这个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道德教化这个大系统中,首要的任务是唤起道德主体的道德良知。通过良心的发现,促使道德主体产生道德焦虑,进而促使道德文化现代践行。“凡人之为不善者,虽至于逆理乱常之极,其本心之良知,亦未有不自知者。但不能致其本然之良知,是以物有不格,意有不诚,而卒入于小人之归。故凡致知者,致其本然之良知而己。由此,道德教化,发明本心必不可少,通过道德教育,使道德主体的良知由“坎陷”到呈现,最终促使道德文化的践行。“一切的道德都是一个包括有许多规则的系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通过良知的呈现,去遵守传统道德文化规则,在规则指引下,真正促使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由此,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教化应首当其冲。

二、道德践行――道德教育

必须生活化

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教育生活化是其必备的基本原则。古代社会多重视道德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道德践行。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脱离现实根基之嫌疑。新儒学三大主流派之一的陆王心学,主张格物致知,主张回归本心致良知,不假外求以致良知;多讲求心性修养,道德生活多内求于心,道德教育不是生活化,而是在道德理想的形上王国里自得其乐,这不利于道德文化的践行。由此,陆王心学一派遭受到了西学东渐的严厉冲击,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实学”,主张道德学问的经世致用,在他们看来,空谈心性的道德修养不利于道德文化的传播,不利于道德文化的践行。他们认为道德教育应该大众化、生活化,也即道德教育应有利于道德在当代社会

的践行。不单单是我国古代的实学家讲求道德教育大众化、生活化,现当代一些著名的教育家他们亦主张道德教育生活化。陶行知先生曰:“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显然,陶先生此处谈及的教育涵盖道德教育,其核心宗旨在于道德教育生活化,否则道德践行则是天马行空、空中楼阁。陶先生此言,为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指明了方向,要想通过道德教育,实现道德主体的道德践行,道德教育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否则道德教育不能转化为道德践行,知行之间的转化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切合实际和真实的发展伦理学都必须牢牢地根植于社会现实之中”,这一语道破了道德教育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道德教育需根植于道德生活,如此方能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实践的现实转化。不仅仅是国内学者关注这一点,在国外更是有诸多大师强调这一点。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生活大众化是人类的共识。在亚里斯多德看来:“教育明显应基于三项准则:中庸、可能的与适当的。”很明显,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有一适度的标准,这适度的标准即是我们所说的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教育不应该在彼岸世界的道德王国里游离,而应该回归现实生活,也即道德教育生活化、大众化。道德教育能使我们获取道德知识,但不能获得道德践行的内驱力,只有道德教育生活化,我们才能切实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魅力所在。“德性使我们确立目标,实践智慧使我们选择实现目的的正确手段。”道德教育能使我们获得道德知识,但不一定获得道德践行的理性,只有在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基础之上,才能使道德主体在践行道德之时获得道德践行之动力,惟其如此,道德践行才能实施下去。故此,亚里斯多德于此谈及了道德教育与道德践行的关系,首先是道德知识,然后才有道德践行,也即有着先知后行的韵味。此外,亚里斯多德还从道德践行的层面谈及了道德知识,也即道德践行亦能促使道德知识的积累,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相互影响、互为前提的。“离开了实践智慧就没有严格意义上善,离开道德理性也不可能有实践智慧。”但在这期间,一个首要的基本前提即是道德教育必须生活化,惟其如此,道德文化知识才能向道德践行转化,道德践行才能导致优序良俗的美好和谐社会的实现,道德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为“一个人如果有了实践智慧的德性,他就有了所有的道德德性。”此语恰如其分地说明了道德教育生活化原则是道德教育向道德践行飞跃的理论前提。

三、道德践行―在教育时机和教育

策略中游离以利道德践行

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道德践行,并由此实现社会的优序良俗。由此,道德教育必须瞄准道德践行之目标,惟其如此,道德践行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但传统道德文化离现实践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究其原因是道德教育的践行目标没有瞄准。诚如王立仁先生所说:“人类生活经验历程的本身同时演示着两个事实:一是人类文明社会中的德育一直没有停止过;二是人类非德(道德)的行为也伴随着人类生活。”中国当代社会一直比较重视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的效果却值得商榷。道德教育的动机和道德教育的效果显然不能成正比发展,由此必须反思当前的道德教育,其问题在于道德教育脱离现实根基,单纯地重视道德说教,忽视了道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这不得不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瞄准道德践行,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在当代社会才能切实践行下去。

道德教育的目标须瞄准道德践行,这是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的关键性一环。道德教育如何瞄准道德践行,道德教育的时机与策略至关重要。道德教育的时间起步早,策略定得好,可以很好的实现道德主体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践行,可以形成道德教育的终生性以提升主体的道德水准,此乃我国道德教育的根本宗旨。

对道德主体进行道德教育,时间上起步早是关键。具体措施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博士阶段都要实施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这应该是一项普遍的道德教育建制。即是说,道德文化的教育与付诸践行,应该从娃娃抓起,而不是相反。西方哲学家洛克所称道的“白板说”,反对道德认识的天赋观念论,主张人之道德观念起源于感觉经验,“认为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洛克此言,说明天赋观念并不能给人以道德良知,提升人的道德境界,人的道德良知、道德信仰、道德践行都是从经验的层面,依靠后天教育或实践而来的。洛克此言,为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最佳时间段理念,即从幼儿开始进行道德教育、进行道德熏陶是最佳选择。因为幼儿的头脑相对成人来讲是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可以书写任何的东西,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很容易把道德知识传输到幼儿的大脑,使幼儿接受道德文化,在持续的道德教育中让人形成道德信仰并自觉践行良好的道德品质。“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蒙”即是对小孩的道德启蒙教育,从小就能培养其道德品质,此乃一项伟大的事业。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亦提出,道德教育使人形成一种理想的道德人格,最佳时机是在六岁以前,惟其如此,道德教育才有可能之基础。“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故此,实施道德教育,应该从幼娃娃抓起,通过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为道德践行奠定基础。

古代社会的道德践行相对意义上的成功,其秘笈就在于对道德教育时间的把握得当,并由此而形成了古代社会相对发达的伦理文化。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成功的,这“显然与儒家价值的普遍建制化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所说的普遍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对道德教育时间的把握。古代社会伦理文化比较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古代社会稳定的普遍性的道德教育建制。具体说来,涵盖着两个层面:其一,幼儿道德教育抓得早且及时:其二,道德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比较强。比如说,古代社会有小学与大学之分,小学之时讲求的是洒扫应对的道德教育,既有对道德文化的强记博闻,亦突出道德文化的践行;大学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之“理”,以道德教育作为人们科举取士的重要依据。“学而优则仕”,这里的“学”应该包含着对道德知识的把握;道德知识优秀之人,才能为官,才能“为政以德,如众星拱之”。由此,中国古代社会在逐级层次性的道德教育之下,最终促使道德文化在古代社会能很好地推行下去。

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当我们重提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时,我们须重新反思当代社会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中国古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寓德入教的普遍建制,“自以来,这个建制开始全面解体了”,“儒家经典在新式教育中所占的分量减轻。民国初年,中小学堂的修身和国文课程中还采用了不少经训和孔子言行,五四以后一般中

小学教科书中所能容纳的儒家文献便更少了。”一方面对道德教育的普遍建制改变了,另一方面道德教育的经典文本亦逐渐减少乃至全盘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经典逐渐遗忘,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古代道德文化在现代践行困难重重,与我们今天对待优秀传统经典的态度有关。在古代历史上,即使在魏晋南北朝名教与自然之辨非常剧烈的情况之下,儒家有识之士仍然以振兴儒学,恢复其纲常名教为己任,为此有“便以经术为先,立太学,置五经博士,生员千有余人。……于是人多砥尚,儒林转兴”,说明传统伦理道德的践行,是在以教育为先的前提之下,通过先知后行实现的践行。由此,以教育为根基,是传统道德文化践行的前提与基础。

对道德主体进行道德教育,起步要早,要从幼儿开始就对其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同时为了使人们的道德知识能够转换为行动,实现道德践行,制定一定的道德教育策略也很重要。

对道德主体进行道德教育,可采取的具体策略为:

首先,以法律文书的形式建立道德文化的逐级教育模式。具体方式为:幼儿园的传统道德教育一小学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一初中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一高中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一大学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一研究生入学考试传统道德文化一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统道德文化。由此,则逐级形成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培养模式、培养方式,如此可为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明确上述七个阶段传统道德文化教育的道德教育文本。具体策略为:幼儿园明确规定小孩学习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基本的传统道德教育文本,并让老师不断地讲解;小学阶段必须每周有4节课的时间学习古代道德文本,比如说《幼学童蒙》《颜氏家训》等经典文本;初中阶段学习《孝经》等文本;高中阶段学习《论语》《孟子》,并作为大学入学考试必考的科目予以规定。大学阶段学习《大学》《中庸》等科目,并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规定学分,必须修完传统道德文化课程并拿到学分方能毕业;在研究生入学考试方面,政治理论的考试除了马克思基本理论方面的知识外,应该把传统道德文化的知识加进去,可占到百分之三十的比例。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应该有道德文化传统理念的13个具体范畴的学习、体悟,并辅以专门的道德文化的论文,作为必修课程出现,如此作为研究生方能毕业;在博士入学考试阶段,要将传统道德文化的考试作为一门必修课,强化考试力度,也即加强道德文化的学习与修养。上述不同阶段、不同文本的传统道德文化之教育,为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奠定基础。最后,高等学校应该培养专业的道德文化教师,鉴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乃是长线型学科,故此,需要政府建立免费师范教育,以确保传统道德文化之师资力量,也才能确保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代社会的践行。

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道德教育应瞄准道德践行而实施具体的教育方略。我们应重视教育、尤其是对幼儿的道德教育。教育的方式又可从多重角度出发,因为教育的方式对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至关重要。对幼儿道德文化教育可以采取视觉动漫策略,这种教育主要基于幼儿的心理特点、成长规律、接受能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成人教育亦要因材施教,因为成人有自己的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知识积淀等。成人接触到的媒体主要为电视、报纸、网络等。故此,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介对成人进行道德教育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

总之,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不能离开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但教育模式必须以道德生活化为其出发点与归宿地。在此前提之下,注重道德教育的时机与道德教育的策略,传统道德文化在当代社会践行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参考文献:

[1]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四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1.

[2] 张廷玉,明史‘二十四史・第19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一[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

[4]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 LAWRENcE K.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M].SanFrancisco:Harper&Row Publishers.1981.

[6] 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公司,1984.

[7]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8]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6.

[9] 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判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10]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11]胡道玖,发展伦理学:一个亟待深化的研究领域[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5):56.

[12]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3]亚里斯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王立仁,德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5]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一册[M].长沙:岳麓书社,1988.

[16]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

第7篇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德育中强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不仅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同时又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和教育方法。所谓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就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积淀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具有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 、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值得吸取的精华很多,仅就道德教育而言,主要有以下方面 :

1.“尊道贵德,律己修身”的修养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别注重道德教育和自我修养。首先将“德行”列于首位。道德唯上,渗透于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人讲道德有“不识一个字亦须堂堂正正做个人”的说法;做文章讲道德强调“文以载道”;做官要“为政以德”,教育以“德教为先”等等。其次十分重视个体的修养实践,强调要将道德认识见之于生活行动,提倡“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孔子提倡“修己”“克己”。而孟子的“反身而诚”、“求其放心”、“发人善端”都是强调应该发挥人的道德理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倡导克己自省、立志乐道、改过迁善、知行相资等修身原则和方法,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肯定主观能动性,在生活中,要随时监督自己,严于律己。注重内省。这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模式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学生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2.“诚 实守信、以义为上”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中国古代先哲十分注重诚实守信,将其视为立身之本。《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就是强调人应该效法天道真实无妄的品德。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诚信无欺是人际交往的原则。中华传统文化承认人有义和利的双重需要,从不否定利的存在和价值,但是更加注重轻利重义的品质。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为大学生指出了一条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途径,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认为“君子思义而不虑利,小人贪利而不顾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不能违背诚信的原则,更不能违仁丢义。为利出卖灵魂、丧失人格、更是为人不耻。孟子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以义为上的价值取向,对当今社会过分世俗化和物欲化的倾向可以起到很好的抵制和克服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诚信和义利的关系,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3.“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

中国传统道德中,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特别重视和强调对人宽容厚道,关爱他人,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 ,对仁有多方面的解释,樊迟问仁,孔子回答说“爱人”,同时要尊重人,孔子说:“己立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明人伦”,强调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在人伦要求中提出“为人君必惠,为人臣必忠,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为人弟必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把“礼”看成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所在。《左f 将礼比作国家的躯干 ,并说:“礼,经国家 ,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苟子认为礼是“法之大分 ,类之纲纪”。礼,一方面是封建社会上下尊卑,君臣父子等级的体现与规定;另一方面也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必备条件。《礼记·冠义》把礼当作区分人与动物的根本标志,认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所以孔子对世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在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主要表现为“让”。“让,礼之主也”。对人谦让,是礼的重要道德内涵。提倡“谦恭礼让”、“严己宽人”的处世哲学,达到“荣辱不惊”“弘毅坚韧”的人生境界,为人们提供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路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培育宽容忍耐、尊重他人、注重和谐的优秀品质,在学生中间营造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帮助的和谐氛围。谦让首先是自己要谦虚,不妄自尊大,不骄傲自满,通利能辞让,治学能下人,只有如此,才能不断进步,有所作为。

4.“精忠报国、克己奉公 ”的爱国抱 负和集体情怀

中国传统道德中始终贯彻着一种 “公忠”的道德原则,强调个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即对国家 、民族 、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重视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强调为整体而 献身的精 神。在价值取向上,坚持 以群体为本位。在公私关系上,强调“公”。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岳飞的“精忠报国”的高风亮节,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贞品格;以及“饮雪吞毡,坚贞不屈 ”的苏武 ,范 仲淹“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义务感,所有这些都体现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道德强调 “克己奉公”,始终把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主张个人应该为国家民族利益尽职尽责,应以天下、国家的富强发展为已任,胸怀天下公而忘私。历代传颂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至理名言。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维护祖国尊严和人民利益的高度责任感,有利于教育和引导学生把个人的前途和祖 国的命 运紧 密地联系在一 起,奋发图强、刻苦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自强不息 ,艰苦奋斗”的进取精神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的思想,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司马迁在《史记 ·太史公自序》中说道 :“昔西伯拘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迂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段名言。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力进取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有力写照。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既含有坚定的意志力、果敢力、笃实的行动力,又含有积极主动的追求精神,道出了作为人应有的人生态度,胜不骄、败不馁;正视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依靠自身的智力、能力和毅力不断地去超越自身,从而获得自身的目标与价值。同时,中国传统理论的“有为”精神。主张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有所实现,在人生舞台上能够有所“立”。对学生进行“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有所作为的精神品质。

中华民族以艰苦奋斗精神著称广世,向来提倡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品德与境界。孔子认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应该过分追求个人的物质欲望,因为过分膨胀的物欲,会造成道德的堕落,所以他说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孔子自己不仅以粗粮冷水、曲眩而枕为乐,更赞赏以苦为乐、勤奋好学的弟子颜回。所以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周易》指出 “君子以俭德辟难”,《尚书》提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墨子》提出“俭节则昌,佚则亡”。古代先贤们甚至进一步提出了勤俭节约的具体方法:朱柏庐在《冶家格言》中明确提出“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资冶通鉴》则主张“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艰难 困苦,玉汝于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古代先贤的名句佳篇和勤俭事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消费观、审美观、是非观,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来磨炼意志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以人为核心,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维护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稳定,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以及人的道德修养,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传承发扬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程馨莹,赵永强.用中国传统文化建构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4).

[2]朱熹.四书集注[M] 长沙:岳麓书社,1987.

[3]罗国杰.中国传统道 德 (简编本 )[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4]正蒙·近思录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8.

第8篇

关键词: 传统道德文化 基础教育 教育方法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在国民生活中的发展。2014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视察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2016两会期间,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牛汝极说道:“应分学段有序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现在就开始着手。”作为一位中国人,有责任和义务继承和发展它。

当下,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是有重要作用的。如今不少学生在自身素养方面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不利于他们长期持续发展。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块巨大的宝藏,可以丰富内涵,开阔眼界,巩固知识,培养文化素养,提高道德修养。在将这一巨大的宝藏有计划有目的地传授给学生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

1.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启发诱导的方法主要用于教师实施教学时,对于本身没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课本,要用积极诱导的方式使学生感兴趣。

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自主探索的欲望。在传授有关道德知识的时候,可以运用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或者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这种故事或问题必须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能够很容易被儿童体认,这样会使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产生不平衡,然后通过努力将其同化或顺应,让他的认知结构重新达到平衡。这样激发其动机以产生学习行为,最终习得道德知识。这一过程中要让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老师要更加贴近其生活,提出各种问题和故事,使其内心产生矛盾冲突。这样有利于儿童道德阶段的向前发展和儿童推理能力的发展。

2.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在拥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古国――中国。由于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教授时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要按照它应有的次序交给学生,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

循序渐进是由孔子提出,经其弟子孟子继承发展,之后又被朱熹纳入朱子读书法中的。孟轲认为“其进锐者其退速”,进程过于迅速,势必影响实际效果,致使消退也快。他通过“揠苗助长”的寓言告诫人们:必须懂得教学是自然有序的过程,人们应当关注并促进教学过程的实现,但决不能用“揠苗”的方式助长,否则“非徒无益,而有害之”。

十七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在著作《大教学论》中,明确提出教育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他要求教授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系统的,教学的进行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夸美纽斯要求学校“自始至终,要按学生的年龄及其已有的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

3.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

从学与行的关系来看,学是手段,行是目的,行比学更加重要。即学以致用,学习如果不能应用,那么学得再多也没有意义。学习道德更应该是这样的,知道社会道德规范,就要体现于生活实践中。传统道德文化教育不是抽象的学问,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学习把它付诸实践的一门学问。其目的在于促使传统文化对社会、个体行为和思想观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潜移默化不仅仅是思想上的,还要结合行动,将其内容运用于实践是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一个有效的途径。荀子主张:“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以行为为最终目的,对于传统道德文化教育,追求的是对学习者从外到内的影响。教师在实际教育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身体力行,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对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使四者相辅相成。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这四者需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效实施教育教学。要注意儿童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的顺序性、阶段性、差异性、不平衡性,在选择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的时候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教育,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尽可能营造真诚和谐的环境,充分利用儿童原有的好奇心引导儿童自己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感知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并注意引导儿童把已获取的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间接经验体现在实际生活中。最终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质本青莲.让传统文化成素质教育必修课[OL].国学教育网,2015.

第9篇

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核心策略在于道德教育,因为道德教育是对道德主体的道德灵魂进行熏陶的前提,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就是明鉴。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毫不夸张地说是一部中国古代的道德教育史。古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普及化,在一定层面上是道德教育的力度与强度使然。《礼记》言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此语阐明了个人践行道德并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的途径,即进行学习和教化。道德教育是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现代践行之先导,宋明理学的总结与开新者王船山说:“唯立学校以教俊士,而德明于天下,则民日迁善而美俗成矣。”[1(。’船山此言点明了教育在优序良俗中的重要作用。古代社会在相对长时间内能实现相对意义上的优序良俗,与道德教育密不可分。古代有识之士密切关注,历代统治者亦从现实需要的层面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推动道德教育的合理化。“朕惟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1686)古代优秀道德文化形成了统治者重视,知识界推波助澜,由此为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奠定了基础。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传统,奠定了道德文化在古代社会践行、化民成俗的原始根基。自古及今,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依旧需要现实立教。道德教育至关重要,那么何谓现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指一定社会或集团为使人们自觉遵循其道德行为准则,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相应义务,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它是一定社会或集团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品质的重要条件之一”。

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人获得德性,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人生境界。同时道德教育需要遵循一定的准则、规范,这样才能够实现所设定的目标。道德教育是促使中国古代道德文化在当代社会践行的一大法宝,因为“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自然的”,4(b)即是说,人之德性的获得,并非完全是天赋,是生之俱来的;但人天生都有良知,通过教育可以把人身上良知变成行动的指南,这又是自然的。人之德性的养成,既需要内在的道德禀赋,亦需要外在的道德教育,内在禀赋和外在道德教育相结合,才能成就其理想人格。古代社会重视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在于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认知,在古代社会,从贫民界到知识界,再到上层统治者,道德文化的践行呈现出相对意义上的成功。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系列道德信仰危机,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如何践行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学术界、政界都有热议,提出的解决办法多种多样,如有人提出利用宗教解决道德信仰与道德践行的问题,但亦有人持相对意义的否定态度:“正式的宗教教育对于道德的发展,并未占有特别重要或独特的地位,至于公立学校和家庭则相反,应该扮演重要而独特的角色。”[5(。’即是说,从纯粹宗教的角度不能解决道德践行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教育,而不是其他。

我国虽然主张自由,但依靠宗教教育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道德践行问题的。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真正实现优秀道德文化的践行,教育是促使古代优秀道德文化践行的一种内驱力。道德教育对道德践行的内驱力在于使道德主体成为审美之人,通过道德教化而具有美德,践行美德之人,内心世界激荡着一种审美愉悦。正如德国教育大师席勒所言:“教养的最重任务之一就是使人在其纯粹自然状态的生活中也受到形式的支配,使其在美的王国所涉及的领域里成为审美的人。因为道德的人只能从审美的人发展而来,不能由自然状态中产生。”[(")道德教育促使道德践行是可行的,因为审美愉悦的内驱力在发挥作用使然。通过道德教化,使人了解到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进而使人树立耻感文化,产生道德焦虑,促使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教育促使道德践行的内驱力,实际上是通过教育,对道德文化进行美德分析、美德评判。正如西方现代教育学家艾德勒直言:“教育不是旨在形成任何各种各样的习惯,而仅仅在于形成良好的习惯,即传统上作为美德分析的东西。”[7(。)此言表明了道德教育促使道德文化践行的方式,遵循的路径为:道德教化一审美的人一美德分析一耻感文化一唤醒良知一道德焦虑一道德践行。由此可知道德践行的源头在于道德教化。道德教化是道德践行这个大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道德教化这个大系统中,首要的任务是唤起道德主体的道德良知。通过良心的发现,促使道德主体产生道德焦虑,进而促使道德文化现代践行。“凡人之为不善者,虽至于逆理乱常之极,其本心之良知,亦未有不自知者。但不能致其本然之良知,是以物有不格,意有不诚,而卒入于小人之归。故凡致知者,致其本然之良知而已。’’[。(11。由此,道德教化,发明本心必不可少,通过道德教育,使道德主体的良知由“坎陷”到呈现,最终促使道德文化的践行。“一切的道德都是一个包括有许多规则的系统,而一切道德的实质就在于个人学会去遵守这些规则。”]()通过良知的呈现,去遵守传统道德文化规则,在规则指引下,真正促使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由此,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教化应首当其冲。

二、道德践行——道德教育必须生活化

中国古代优秀道德文化的现代践行,道德教育生活化是其必备的基本原则。古代社会多重视道德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道德践行。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脱离现实根基之嫌疑。新儒学三大主流派之一的陆王心学,主张格物致知,主张回归本心致良知,不假外求以致良知;多讲求心性修养,道德生活多内求于心,道德教育不是生活化,而是在道德理想的形上王国里自得其乐,这不利于道德文化的践行。由此,陆王心学一派遭受到了西学东渐的严厉冲击,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实学”,主张道德学问的经世致用,在他们看来,空谈心性的道德修养不利于道德文化的传播,不利于道德文化的践行。他们认为道德教育应该大众化、生活化,也即道德教育应有利于道德在当代社会的践行。不单单是我国古代的实学家讲求道德教育大众化、生活化,现当代一些著名的教育家他们亦主张道德教育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日:“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作中tl,的书本是死书本。”[加](显然,陶先生此处谈及的教育涵盖道德教育,其核心宗旨在于道德教育生活化,否则道德践行则是天马行空、空中楼阁。陶先生此言,为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指明了方向,要想通过道德教育,实现道德主体的道德践行,道德教育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否则道德教育不能转化为道德践行,知行之间的转化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切合实际和真实的发展伦理学都必须牢牢地根植于社会现实之中”,](这一语道破了道德教育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道德教育需根植于道德生活,如此方能实现道德教育向道德实践的现实转化。不仅仅是国内学者关注这一点,在国外更是有诸多大师强调这一点。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生活大众化是人类的共识。在亚里斯多德看来:“教育明显应基于三项准则:中庸、可能的与适当的。”[](很明显,道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有一适度的标准,这适度的标准即是我们所说的道德教育生活化,道德教育不应该在彼岸世界的道德王国里游离,而应该回归现实生活,也即道德教育生活化、大众化。道德教育能使我们获取道德知识,但不能获得道德践行的内驱力,只有道德教育生活化,我们才能切实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魅力所在。

“德性使我们确立目标,实践智慧使我们选择实现目的的正确手段。’’[13(¨道德教育能使我们获得道德知识,但不一定获得道德践行的理性,只有在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基础之上,才能使道德主体在践行道德之时获得道德践行之动力,惟其如此,道德践行才能实施下去。故此,亚里斯多德于此谈及了道德教育与道德践行的关系,首先是道德知识,然后才有道德践行,也即有着先知后行的韵味。此外,亚里斯多德还从道德践行的层面谈及了道德知识,也即道德践行亦能促使道德知识的积累,道德知识与道德践行是相互影响、互为前提的。“离开了实践智慧就没有严格意义上善,离开道德理性也不可能有实践智慧。”l3](¨但在这期间,一个首要的基本前提即是道德教育必须生活化,惟其如此,道德文化知识才能向道德践行转化,道德践行才能导致优序良俗的美好和谐社会的实现,道德教育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因为“一个人如果有了实践智慧的德性,他就有了所有的道德德性。”13](1145)此语恰如其分地说明了道德教育生活化原则是道德教育向道德践行飞跃的理论前提。

三、道德践行——在教育时机和教育

策略中游离以利道德践行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道德践行,并由此实现社会的优序良俗。由此,道德教育必须瞄准道德践行之目标,惟其如此,道德践行才能真正实现。中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但传统道德文化离现实践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程要走,究其原因是道德教育的践行目标没有瞄准。诚如王立仁先生所说:“人类生活经验历程的本身同时演示着两个事实:一是人类文明社会中的德育一直没有停止过;二是人类非德(道德)的行为也伴随着人类生活。’’](12)中国当代社会一直比较重视道德教育,但道德教育的效果却值得商榷。道德教育的动机和道德教育的效果显然不能成正比发展,由此必须反思当前的道德教育,其问题在于道德教育脱离现实根基,单纯地重视道德说教,忽视了道德教育所取得的效果。这不得不使我们重新审视我们传统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必须瞄准道德践行,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在当代社会才能切实践行下去。道德教育的目标须瞄准道德践行,这是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的关键性一环。道德教育如何瞄准道德践行,道德教育的时机与策略至关重要。道德教育的时间起步早,策略定得好,可以很好的实现道德主体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践行,可以形成道德教育的终生性以提升主体的道德水准,此乃我国道德教育的根本宗旨。对道德主体进行道德教育,时间上起步早是关键。具体措施是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博士阶段都要实施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这应该是一项普遍的道德教育建制。即是说,道德文化的教育与付诸践行,应该从娃娃抓起,而不是相反。西方哲学家洛克所称道的“白板说”,反对道德认识的天赋观念论,主张人之道德观念起源于感觉经验,“认为人出生时心灵犹如白纸或白板,对任何事物均无印象;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板上留下的痕迹”。[(26)

洛克此言,说明天赋观念并不能给人以道德良知,提升人的道德境界,人的道德良知、道德信仰、道德践行都是从经验的层面,依靠后天教育或实践而来的。洛克此言,为我们的道德教育提供了最佳时间段理念,即从幼儿开始进行道德教育、进行道德熏陶是最佳选择。因为幼儿的头脑相对成人来讲是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可以书写任何的东西,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很容易把道德知识传输到幼儿的大脑,使幼儿接受道德文化,在持续的道德教育中让人形成道德信仰并自觉践行良好的道德品质。“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蒙”即是对小孩的道德启蒙教育,从小就能培养其道德品质,此乃一项伟大的事业。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亦提出,道德教育使人形成一种理想的道德人格,最佳时机是在六岁以前,惟其如此,道德教育才有可能之基础。“人格教育,端赖六岁以前之培养。凡人生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故此,实施道德教育,应该从幼娃娃抓起,通过培养其良好道德品质,为道德践行奠定基础。古代社会的道德践行相对意义上的成功,其秘笈就在于对道德教育时间的把握得当,并由此而形成了古代社会相对发达的伦理文化。封建社会的道德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比较成功的,这“显然与儒家价值的普遍建制化有密切的关系”,"](”这是所说的普遍建制,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对道德教育时间的把握。古代社会伦理文化比较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古代社会稳定的普遍性的道德教育建制。具体说来,涵盖着两个层面:其一,幼儿道德教育抓得早且及时;其二,道德教育内容的层次性比较强。比如说,古代社会有小学与大学之分,小学之时讲求的是洒扫应对的道德教育,既有对道德文化的强记博闻,亦突出道德文化的践行;大学教育主要侧重于道德之“理”,以道德教育作为人们科举取士的重要依据。“学而优则仕”,这里的“学”应该包含着对道德知识的把握;道德知识优秀之人,才能为官,才能“为政以德,如众星拱之”。由此,中国古代社会在逐级层次性的道德教育之下,最终促使道德文化在古代社会能很好地推行下去。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当我们重提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时,我们须重新反思当代社会对待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中国古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寓德入教的普遍建制,“自以来,这个建制开始全面解体了”,“儒家经典在新式教育中所占的分量减轻。民国初年,中小学堂的修身和国文课程中还采用了不少经训和孔子言行,五四以后一般中小学教科书中所能容纳的儒家文献便更少了。’’’](13)一方面对道德教育的普遍建制改变了,另一方面道德教育的经典文本亦逐渐减少乃至全盘抛弃。

第10篇

[论文摘要]“现代企业文化”是管理系统的新的序参量,其第一要素——科学文化的动力功能;核心要素——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高层要素——艺术文化的尽美功能,是管理实践的价值所在。

“2002年中国年度报告”以铁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GDP以8%的增幅居世界领先地位。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不但变革着社会经济系统的结构而引发新的功能。同时还促成了社会精神文明的并进,其中最显着的成果是催生了“现代企业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结构——即企业在管理实践中的科学技术,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与价值观念和企业艺术活动的有机统一体,它是以系统方式作用于经济运作过程,并显现能动特性的新的序参量。

本文将对“文化参量”在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的功能属性,按其三大参量要素,即科学、道德、艺术等文化形式进行定性分析。并就“企业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成功吻合,论证蓬勃发展的中国企业,从“经济人”提升到“伦理人”的崭新形象的文化成因。

一、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第一要素——科学文化

科学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的第一要素,作为理论形态的科学,其功能属性在企业中的显现,有一个“物化”的过程,即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并优先地运用于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工艺流程的更新或新模式、新标准、新规程溶入营销、管理、服务方式的变革运作过程之中,这通常被称之为现代企业的“科技文化”。且其文化素质之高低,是衡量和代表现代企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客观尺度。用高新科学技术作为支撑而构建起来的生产力系统,无疑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之源,是构成现代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之关键要素。因此,现代企业科技文化建设的目标,就必然集中指向,构成生产力系统的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

1.培养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

企业文化建设,首先是培养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生产力的关键课题。而作为企业,它必定不是专门教育机构,对员工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则侧重于培养员工的科学精神——崇尚科学,实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思想。

有了科学的思想指导,势必提高员工自身的认识水平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那么,在学科学、用科学中,就能较好而主动地把握机遇,使之在科学上能有所“发现”;在技术上能有所“发明”,使企业处处洋溢着创新精神,而牢牢地抓住科学技术的“首创”性,在产品的研制开发或生产、经营、服务上占尽先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先”,“人旧我新”而立于擂主之位,以确保企业运作的良性循环。

企业有了崇尚科学的理念与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撑,员工劳动技能与服务质量的提高,就具备了先进的精神武器与坚实的物质基础。理论的物化过程,推动着物质与精神的双向转化,企业员工将自已的智力资源能动地、创造性地溶入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是我们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之源。

2.开拓与变革生产资料的结构

生产力这一动态系统的先进性与发展状态,在物的因素上则为生产资料的结构状态及其所吸纳的科技成果。企业的“科技文化”建设,对此就将目标锁定于——一是对劳动资料的变革——以智能化、自动化的工具与设备;快捷而优选的信息;新型的能源;国际国内多渠道的资金——即以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和有效的资金运动形式去变革劳动资料的结构,以取代落后的设备和陈旧的资源;以弥补资金的短缺与呆滞;二是,与此同时,必然相应造成劳动对象的结构变革,即在“人化自然”过程中,以消耗实体物质资源为代价的传统生产模式,逐步让尽量节省物质资源,转而以取之不尽的非实体性智力资源,信息资源为依托的新型产业以代之。或向地球的处女地,向海洋乃至向其他星体开拓新的劳动对象。或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

高新科技于劳动对象,也不仅仅停留在改变其形状、结构、性质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改造世界”的活动,而是更深层次地“创造世界”。由于创造性的发现与发明日渐涌现和对物质资源的节约与爱惜,它必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直至最终化解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消耗>生成”不等式的威胁。

可见,有科技文化素养的劳动者,与科技含量高的生产资料有机结合所造成的生产力的飞跃,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中的第一要素——科技文化动力工能的凸现。它不仅仅是企业,而更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巨大动力。

二、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核心要素——道德文化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引起社会意识系统的相应变革。道德文化作为社会意识系统的一个要素,它对人们行为的制约,较之法律“惩之于已然”的后滞性,而独具“防患于未然”的超前、深刻、广泛的属性。因此,它对社会的能动促进,其尽善功能不可低估。

由此可知,现代企业文化系统的复杂结构中,道德文化具有“系统核”的性质——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所在——构建企业优良的职业道德,以实现企业的整体价值而取其“尽善”之功。

1.社会道德“序变”之果——公民道德规范

所谓道德“序变”就是要打破原来的结构,经“无序化”过程达“有序化”,从而构建新的“有序状态”。笔者曾著文预言——随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有序之后,将构建一种“有序的、全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系统而代之”。2001年10月,中央所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正是我国道德序变之果。它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作为现代企业的道德文化建设,其着力点就在实施《纲要》,实践“规范”的同时,构建自身的职业道德系统。

在道德文化建设上取得显著成就的海航,早在1997年就率先制定了《员工行为规范守则》,并提出了“上善若水”的海航企业文化格言,以期全方位地建立“至诚、至善、至精、至美”的道德文化系统。

2.现代企业道德文化的主题——职业道德

道德的功能在于,通过人们自觉的行动去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达惩恶扬善,使人们树立从善如流的价值追求——即实现社会持续发展;财富共同创造;成果合理分享。作为现代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就当以《纲要》为本,在企业员工中加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教育,从而建立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由此,不难看出——现代企业的道德文化,在企业文化结构的功能中,它通过“工具价值”向“内在价值”的转换,以达最终实现企业所追求的“整体价值”。故它集中体现的是人类社会渴求的——构建以人为本,以善为荣的“共享价值系统”这一崇高的社会目标。即通过职业道德的“工具价值”(作用),使企业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链式运作中,获得“内在价值”——正当需求的满足。并借“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为社会提供丰硕的成果,以实现社会“整体价值”的优化——“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这实质上也是一个企业,能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动力。

3.道德文化尽善功能的实现机制

企业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在于确保企业内在价值的实现。其机制源于企业“共享价值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所谓“共享价值系统”,笔者在《21世纪新价值系统探究》一文中描述了它的特征——“主体多元易位、组织规范自由、运作协同共生、功能正向共享”。网络化的新型价值系统。而这一新价值系统的建立,首要条件在于主体应具备相应的科技文化素质和道德文化素养。即满足共享价值系统对主体显示“工具价值”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与人为善、服务社会的崇高道德修养的要求。

在共享价值系统中,企业作为一个子系统,即“人控系统”而存在。笔者在《系统功能求解》第十章第三节,“人控系统正向功能之‘根’——共享价值系统”一文中,对共享价值系统的结构作图描述如下——(今将其成果运用于企业,见图1)。

企业道德文化的直接功能,就集中体现在“自律——ZL”(员工道德品质)与“他律——TL”(企业职业道德)的双重屏壁的约束机制,为企业员工的施控行为导向。即企业主体通过对客体的改造而创造出企业的价值(系统功能的物化),这种价值除为整个企业员工共享之外,还通过各种形式回报于社会。因为,主体系统协同一致,遵守道德规范。“都那样做”源于目的——价值追求的一致,使主体系统的整体需求得到满足。如果这种满足仅对主体系统的一部分有意义,那其他部分就会因“不公”、“不平”而失望,使自已的行为选择失去价值意义。那就必然引发“不一定那样做”的逆向行为,导致企业正向功能的“主体成因”——企业一部分员工的行为失控,至使企业运作协同性的削弱,从而影响企业整体价值的优化。据此结论:现代企业道德文化的尽善功能的实现,非依赖“共享价值系统”的建立不可。因为它是道德文化价值内涵的物质载体。

三、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高层要素——艺术文化

鲁迅先生曾精辟立论“艺术乃美的凝聚”。这启迪我们认识到:现代企业科技文化之求“真”与道德文化之求“善”的统一,表现为最高、最优状态的“美”。那就是现代企业文化结构之最高层次——企业的艺术文化。

1.艺术文化的巅峰状态——“真、善、美”的统一

所谓“巅峰”,并非极限之意,而是指企业艺术文化,与作为基本动力的科技文化和作为核心要素的道德文化组成“金字塔”结构,它位居其上(见图2)。即是说没有“真”和“善”,“美”则失去内容而空有形式。只有“真、善、美”三者和谐统一,即科技文化、道德文化、艺术文化各司所能,企业的发展才可取得“尽善尽美”之功。

同时,科技文化和道德文化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展现,又标志着人的解放过程不断向前推进。即从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压迫下逐步解放出来而获得自由。它为人自身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充分的自由的时间。这种“自由时间”的获得,才使企业进行艺术文化实践有了可能。

2.企业艺术文化的内容——艺术的教育、欣赏、创造

从现代企业文化结构的三大要素,去研究企业文化的动力功能,尽善功能和尽美功能,就能比较清晰地把握企业艺术文化的实践内容,而不至停留在仅仅追求展示企业形象和特征的标记、歌曲、口号、环境、服装、广告等外在形式。

(1)企业的艺术文化教育

对企业员工的艺术教育,同科技教育和道德教育,有着如“金字塔”结构所示前因后果的内在逻辑顺序,而艺术教育又必须紧紧围绕前两者进行。企业的艺术教育,重点不在艺术理论的修养和艺术技能的训练。而是使员工懂得求“真”,从“善”的完美统一,即在生产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运用科技与道德教育的成果。深刻理解个人和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当遵循“两个尺度”——一是科技文化所代表的“真理尺度”;二是道德文化所代表的“价值尺度”。

(2)企业的艺术文化欣赏

现代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能力和与之俱来的高生产率。这就使得在时间分配上,绝非将员工死死束缚在生产岗位,成天为完成生产任务而拼搏。而具有还以员工相对“自由时间”的可能,让其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如同海航“力图创造一个能够使人才成长,工作和生活质量高,宽松有序的企业环境”。这就为组织员工进行艺术欣赏提供了必要的时空条件。

由于艺术的门类广阔、形式多样,个人的爱好也有所不同,既然是“自由的时间”与“自由的发展”,则不必强求一律,企业可在多种多样的艺术活动中起组织作用,让员工充分享受艺术之美,通过艺术的熏陶与感染,引导员工美化生活,热爱生活,给企业增添一股无形而强大的凝聚力量。

(3)企业艺术文化的创造

企业艺术文化创造,是既有一般形式,更有特色内容的实践活动。在生产型的企业里,它首先着重在产品的内在功能、质量与优美的外观设计和谐统一。其次是艺术而新颖的包装设计,这两者都在“以人为本”,“主次相宜”的原则下进行创造,成为企业艺术文化水平的制高点——使产品成为精雕细刻的“艺术品”,使服务成为如海航人所渴求的“至诚、至善、至精、至美”的典范。

就一般企业而论,在艺术文化的创造上,都共同面临企业的形象设计、环境设计、广告设计和参与社会交际、公益、新闻等活动中的企业形象问题。这既有不同行业特征的要求,又有以“真、善”为本的共同原则。非如此,难以求得企业艺术文化的功效。比如,以广告设计为例,如果失去了“真、善”原则,“艺术性”越强,反而成为恶性十足的骗局而危害社会,谈何“尽美”之功?又怎能称之为“艺术创造”?

可见,企业的艺术文化实践,较之专业艺术部门的实践,企业当偏重艺术内容的客观、真实。对艺术的虚构、想象、夸张、错位等主观技巧的运用当慎之又慎。也可以说对艺术主观属性有筛选而非全然吸收,是企业艺术文化创造的独有特征。

通过对现代企业管理系统文化参量的分析,我们明确了主动积极地进行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之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企业本身所蕴含的科技、道德、艺术文化于生产力中的“自组织机理”,提升到人们主动地促进、建设与参与。这就是:企业科技文化,在生产力的自然上升过程中,既“自组织过程”中,加入了人的自觉促进这一新的序参量,促使企业发展获得强大的源动力;企业道德文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依附后滞补充的“游戏规则”,变为道德文化的超前引导;企业艺术文化,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对“美”的被动满足,飞跃到主动追求。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文化参量所凸现的自觉促进之“动力功能”,超前引导之“尽善功能”,主动追求之“尽美功能”的轰然击世,促使企业从“经济人”提升到了“伦理人”的高度。这种提升与吻合完全符合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尤其是“现代企业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一致性,正是本文关注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依据所在。

[参考文献]

第11篇

关键词: 文道关系 大学语文 德育

一、文以载道: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文道关系

中国传统文学非常注重作品的思想性和社会教化功能。《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广泛地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以及人民的生活和感情,反映出文学在起源上与人们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萌芽于《诗经》的“诗言志”这一文学观念,提出了文学内容的问题。先秦两汉的散文创作成就辉煌,质实古朴的文风为后世提供了典范。荀子在《解蔽》、《正名》等篇中,把“道”总结为事物的客观规律,并从文学的社会教化功能入手,要求文以明“道”,首次把“道”确定为文学的内容,开启了中国古代文学“文”“道”关系的先声。魏晋时期文学自觉,涌现出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也迎来了文学理论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专门论述“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非常强调“道”的重要性,认为“辞之所以能鼓动天下者,乃道之文也”。过分讲究骈辞骊句、“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的文学纯形式主义倾向导致初唐文坛充斥着形式浮艳纤巧,内容空虚贫乏的文学作品,中唐时期韩愈所领导的古文运动以“文以贯道”的文学主张与实践,一扫六朝骈文藻句靡丽不实之风,使文学创作与欣赏从与现实生活的需要紧密联系中重获生机。欧阳修继承并发扬了这一文学创作理论,他提出文道统一的文学观念:“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并且非常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认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这一文道统一、文为道用的文学理论,自唐宋确立以来,对后世文学的创作、理论及批评发生了很大的影响,经过元明清的传承发展,①形成中国古代文学中脉络清晰、影响深远的一派理论。

中国传统文学致力于思考文学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文以载道”的文学理论通过否定对文学纯形式主义的追求,坚持了“文”“道”合一的文学标准,确立了文学反映和改造社会现实的创作路向,培养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社会责任感。虽然“道”的内涵不断变迁,②然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始终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使中国传统文学的创作载“道”而行,一方面展示了文学关注社会与生活的性格,一方面充分发挥其德育教化功能。对“道”的种种理解都带有浓重的封建文化色彩,已不再适合我们今天的实际,然而积极的思想文化内容作为文学创作、欣赏与批评的标准,兼负德育教化功能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特点,语文学科作为德育与智育密切联系的基础工具学科等基本事实,都已在中国传统文学这一大背景中形成。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学阐释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卓有成效地熏陶国人的道德情操,提升国人的审美情趣,滋养了国人和合圆妙、温润如玉的文化性格,成为培养“中国人之为人的道德”的重要途径。

二、以文载道:现代高等教育对大学语文的要求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使我们重新认识到教育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教育不再是专业知识学习、专业人才训练那么简单,它更侧重于从另一个角度来评述:“说某人是受过教育的人,就是在称赞他,说他具有某些可贵的品质。一个教育过程一定要成为使人产生这些可贵品质的过程。”③教育在本质上更注重价值引导的功能,它的目标比“专业能力”与“成才”深远得多,与健康、社会利益以及个人与人类的终极价值等紧密交织在一起。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少大学生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精神危机也引起了社会的深刻反思。他们心浮气躁,面对纷至沓来的各种思潮,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他们迷恋电脑游戏,宣称“网络可亲,生活可憎”,愿意每天24小时沉迷于虚拟世界中;他们把庸俗当有趣,把肤浅当时尚,把偏激当深刻,个性扭曲,精神空虚,信仰缺失,体现出与专业知识水平极不相称的道德素质水平。马加爵、魏永康、安然等大学校园内惨痛而深刻的教训,控诉着高等教育中思想道德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脱节。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对学生的德育放在首位。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是众多文明所分享的共同经验。爱因斯坦认为:“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人类完全有理由把高尚的道德标准与价值观的宣道士置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毫不犹豫地说:“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中国人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早,春秋时大教育家孔子就充分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把它当做文化知识学习的基础。④中国现代教育学家陶行知的名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也是从德育的角度提要求。

为化解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危机,现代高等教育的迫切任务是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尤其是培养他们自觉自主、正确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因为自觉自主、正确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是一切道德行为的基础。美国教育家亨利・罗索夫斯基⑤对美国高校教育进行分析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说:“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能在某种程度上懂得并思考过伦理与道德问题。……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最重要的素质很可能是当他们在进行着道德选择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⑥

德育包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自觉运用理论指导思想行为两方面的内容,它不能简单地用分数来量化衡量,同时它是一种全息教育,与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思想行为有关。这就是高校开设了政治课、思品课与法律课等课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却仍然无法有效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水平的原因所在。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是全息教育的结果,它无法由某个单独的学科独立完成。因此,作为一个体系,德育应该渗透在每一学科每个教师的每一堂课的教学中。

大语(大学语文)作为承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门学科,在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加强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史载孔子的弟子子路“勇猛无礼”,孔子曾责备他“无所取材”“不得其死”,经过孔子的教育后“卒能政事”,得到孔子的赏识。《荀子・大略》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文学的熏陶能把人调教成知书达理、符合礼仪规范的谦谦君子,就像我们通过琢磨把璞玉制成玉器一样,荀子的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文学的教化作用以及它的作用方式。几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文学承担着道德教化之重任,孕育出辉煌的民族道德文化,大语课程传承中国传统文学追求内容与形式、道德与文章完美结合的精神,蕴含着极丰富的道德文化因素,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道德价值引导方面责无旁贷。

三、文善载道:大学语文实施德育的优势

如果不能激发兴趣,任何强制性的学习都只会扼杀掉求知的欲望。在德育中,如果不联系学生个体的现实生活并激发学生的感悟,简单空洞的道德教条、琐屑的行为训练和消极防范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导致他们的麻木,久而久之,这种“半异己的经验”的外部强加甚至使他们产生抵触。所以,德育理论课虽然在学分制的保证下将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置入学生的头脑中,却无法把它们的内在本质变成学生思想行为的自觉指导。

道德人格的形成是一个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它不能仅停留在认知性教育层面上,它不仅需要作用于学生的脑(理性),更需要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情感),通过唤起学生的内心共鸣来引导学生道德价值原则的自觉生成与建构。⑦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材料的感性和文学性特点增加了作品德育的力量。

自主阅读是学生道德内化与自我教育的过程。作品中,作家对人类精神与永恒人性深度理解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道德理解的理性启蒙;作家对生命体验的直接书写,以浓郁的情感扣开学生的道德心门。巴尔扎克说:“感情是一种熏陶力量。”学生在阅读中能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或感人肺腑,或引人入胜,或扣人心弦,或催人泪下,这种感动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他阅读这些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情感,与作家进行生命探讨;或者进入文本,调动所有的感观体验他人的思想情感,获得多种情绪和角色的体验,设身处地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或者从文本所蕴含或表现的价值冲突中自觉选择,克服自己的内在冲突,发现精神自我。在这一过程中,他自觉地建立起价值判断标准、确立自己的价值判断原则,而且这种自觉确立的标准和原则也自觉转化为指导思想行为的道德力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他的心灵通过无声的交流得到满足,文学作品中高尚理性的情感以及优美的表达方式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他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他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形成他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关于价值与审美的观念,构筑起他的精神家园。

课堂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道德文化修养的正确方向。大语课程内容与传统文化关系非常密切,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教学来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文化修养。大学语文教材所选用的很多经典篇目,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是很好的德育材料。同时,随着应试色彩的淡化,大语教学充分发挥道德文化教育功能的条件也比中小学语文教学要更成熟。教师介绍背景,引导欣赏,总结主旨的过程,可以与解构文学作品形式,直接落实道德文化教育的过程直接同一。学生在课堂通过教师的分析或自己的阅读亲身体验作品中蕴含的爱国爱家之情、关心民生之怀、刚正不阿之志、潇洒旷达之度,在情感体验和理性分析的结合中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在大语课堂中,学生能学到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生活态度,划清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坚定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决心,提高发现并感受美、爱与幸福的能力,更加完整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质。

道德文化教育没有明确、特定的知识体系,它包含指导更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的全部内容。大学语文中的德育不力图传授某种特定的道德内容,不强调学生遵从某一具体的道德准则,而是让学生掌握一种可以依此做出自己道德判断和审美选择的理性方法和赖以做出判断与选择的价值认识基础,这正是高校德育的基础所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道德文化教育不是强加给大学语文的政治任务,它是与语文能力培养相等同的一项教学内容。强调大语的道德教化功能,不是要把大学语文课变成思想课与观念课,而是要充分发挥大语课德育的优势。从文质兼美的文本中挖掘出深刻丰富的道德文化内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心灵的熏陶,这种德育方式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就易于被学生接受,效果也就越明显,因为每一颗在空洞的道德说教面前紧闭的心,在文学艺术的真善美面前却会释放出全部的热情。这是由这些年轻的心所赐予我们文学课的荣耀,也是大学语文课程贯彻道德文化教育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使得大语课程在德育体系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语文教学中的“文”“道”结合,让学生在享受文学作品所带来的审美满足的同时,可以通过更具体、形象的方式获得道德文化教育。透过艺术性的文学表述,文学作品在情节描述、形象刻画和情感抒发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可以使学生在文学欣赏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道德文化教育。教师在教学环节中渗透道德文化教育的内容,也不同于单调空洞的纯粹道德说教,它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熔炼,促成学生思想境界的升华与健全人格的塑造,可以更好地起到德育教化的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传统文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源远流长,今天的大语课程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努力避免两种倾向――单纯的语言文字能力培养倾向和生硬的思想道德教育倾向,继承发扬“文”“道”合一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把语文知识学习与道德文化修养统一起来,熏陶、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学鉴赏水平和审美表达能力,塑造中国人之为人的道德,培养品学兼优、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完成大语课所赋予我们的使命。

注释:

①元初名儒郝经提出:“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明清黄宗羲曰:“文之美恶,视道合离;文以载道,犹为二之。”以文道关系作为评判文学作品的重要标准。

②中国古代文学对“道”的涵义先后有自然之道、伦理之道及经世致用之道等理解,同时就“文”“道”关系也有“宏道”、“宗道”、“明道”、“贯道”、“载道”等不同看法,只有将“文”看作“道”的工具和手段始终相似。

③[英]丹尼斯・劳顿等著.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

④《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⑤亨利・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生于1927年,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1973年至1991年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主持研究并设立了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

⑥[美]亨利・罗索夫斯基著.美国校园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92.

⑦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151.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孝德意识;道德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不断开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纵观华夏文明史,中华儿女始终以孝德为纽带,把家庭、社会、国家维系在一起,历久弥坚,永恒传承。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弘扬孝德文化,对构建社会和谐、促进社会进步、繁荣民族文化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一、家庭教育,首当其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父母在孩子面前怎么做人,取决于孩子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坏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老师。作为父母要从生活细节、言传身教中对孩子施教,让其孝德品质自然养成。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处理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关系,逐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人。在此基础上,教育孩子如何善待自己、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社会,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适应社会发展,形成健康的人格。

孔子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德教育是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的起点,是未成年人一切道德行为的发端与前提,良好的孝德教育,是未成年人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道德基石。有了孝德这一伦理底线,其他诸如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就有了发展的基础。

二、学校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是培养青少年高尚道德的主课堂,孝德意识的养成是学生道德培养的基石,只有强基固本,德育教育才会结出丰硕的成果。学校教育宜把“孝德文化”作为校园德育教育的重点和特色品牌,列入日程,常抓不懈。

1.构造氛围,寓教于乐。在校园营造浓厚的孝德文化氛围,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话语、典型事例,以标语、横幅、板报、动漫等形式,张贴、悬挂在校园恰当而醒目的位置,供学生时时观赏,长期领悟。以主题班会、理论讲座、“孝星”事迹报告会等形式,让学生在认知孝德文化的过程中相互交流,体会、感悟、思考,形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小德,何以成大德”的理念,使学生明白“孝”是个人道德品质养成的起点,以此洗涤心灵,升华情操。

2.强化教育,个案渗透。学校应积极寻求孝德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握孝德教育的时代脉搏和现实特点。科学选购或自编教材,孝德教育教材的选用,要科学性、指导性、趣味性并举,使学生易学、爱学、有兴趣学。及时总结和调整教育过程中发现的新倾向、新问题,循道而不悖,使孝德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推进。同时,利用身边的典型事例,撰写个案文稿,学习剖析,座谈交流,从个案研究中摸索孝德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促使学生树立永恒孝心,培育“孝”的坚韧意志。

三、社会熏陶,强力推动

振兴中华,教育为先;振兴教育,德育为首。孝德文化是中国道德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孝”为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此起彼伏。学校教育中,传统的孝德教育相对薄弱,民族精神的弘扬和民族性格的塑造遇到新的挑战,要把孝德文化建设当做维护民族血脉、守护精神家园的刚性任务组织实施。

1.加强孝德教育,塑造完善人格。孝为入德之门,德为成事之本。孝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塑造人格的教育,把孝德中的忠孝仁爱、谦和礼让、诚实守信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积极倡导爱家孝老、爱岗敬业、爱国奉献新风尚,培养青少年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及自尊、自信、自立、自律等良好品质。

2.加强孝德教育,营造和谐环境。“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尊敬他人,是青少年融入社会,走向生活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以孝德扩展仁心,抵制不正当竞争,减少犯罪,保持谦虚恭敬的态度对待他人,就能逐步营造出团结友善的和谐坏境,促进社会文明建设。

3.加强孝德教育,促进爱国守法。“孝”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无数爱国志士献身的精神动力。开展爱国守法教育,一是挖掘做官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的典范;二是搜集做人光明磊落、不屈不挠的风骨,以史料事实培养青少年爱国守法的挚情;三是强化媒体宣传、增强感知教育。媒体拟固定栏目,开辟专题,巡回演讲,编撰影视作品,使孝德文化的宣传学习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自我锤炼,不可或缺

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孝德教育,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