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血糖的防治措施

高血糖的防治措施

时间:2023-05-16 11:09: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血糖的防治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血糖的防治措施

第1篇

糖尿病(diabetes)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伴随终身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它是以高血糖及蛋白质、脂肪等代谢紊乱症状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其慢性并发症涉及肾脏、眼、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常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下肢坏疽、肾功能衰竭和双目失明等,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正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专家预测,2011年,我国糖尿病人口总数已猛增至8000万人左右,成为世界第2的糖尿病大国。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也逐年递增。在我国,约25%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6年内,50%的患者在10年内,75%的患者在15年内发展为尿毒症。从出现蛋白尿到死于尿毒症平均病程10年。糖尿病目前虽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但绝不是不治之症,是可防可治的。通过积极的治疗,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系统的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完全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据世界卫生组织(WTO)预测,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病例的79%,其中糖尿病及并发症等慢性病引起的心脑肾等疾病占90%以上。因此,糖尿病的防治及健康教育变的越来越重要,且任重道远。本文通过对糖尿病的全面分析并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及有效的防治措施,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糖尿病的症状、诊断及分型

糖尿病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

糖尿病分型:公认的有4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常见的有下面两种类型:①1型糖尿病:又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青少年糖尿病,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它常常在35岁以前发病,占糖尿病的10%以下。1型糖尿病自身绝对不能产生胰岛素,因此需要终身使用外来胰岛素治疗。②2型糖尿病:也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中的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患者多肥胖,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糖尿病的诊断:①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②空腹血糖(FBG)≥61mmol/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111mmol/L。只需满足上述1条即可诊断。

糖尿病的防治措施与健康教育

糖尿病的防治首先要控制血糖,一旦血糖控制不好,时间一长就会引起心、脑、肾等各种器官的并发症。大量科学研究证实,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可减少40%以上的糖尿病发生。

下面介绍几种防治措施:①控制饮食:原则是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合理节制饮食,摄取低能量、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多吃低糖、低脂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控制胆固醇、脂肪酸、盐的摄入。②合理运动:适量的运动对降低血糖、血脂,有效控制体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有较好的作用。运动方式应采取有氧运动: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要坚持长期锻炼,增强体质,促进肌肉和组织对糖的利用。③控制体重:肥胖是多种疾病的温床,肥胖型糖尿患者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调整体重使之接近标准,对良好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④戒烟限酒:因为酒中所含的酒精不含其他营养素。只提供热能,长期饮用对肝脏不利,而且易引起血清甘油三酯的升高。吸烟有害健康已经多方证实。⑤血糖的自我监测:适合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和常人。正常人血糖范围39~61mmol/L。⑥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大量研究证明,情绪活动可影响内分泌的调节,进而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因此,乐观舒畅的情绪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复。⑦合理的药物治疗:对于2型糖尿病应尽早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糖尿病的健康教育:①一般人群教育:主要是在全社会宣传糖尿病发病因素:如肥胖、锻炼少、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宣传当前糖尿病惊人的患病率及可怕的危害性,并说明糖尿病是可以防治的,糖尿病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对于已检出的血糖异常,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和进行严密观察、随访,预防其转变为糖尿病。②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庭教育:糖尿病是一种累及全身需要终生治疗的慢性病。因此必须使患者及其家属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治疗方法及自我监测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国内外大量事实证明,经教育后,患者病情控制达标的时间缩短,控制水平优于未接受教育。③糖尿病专业医生、护士以及营养师的教育:培训糖尿病专科医生,是做好糖尿病宣传教育的关键。主要依靠有丰富糖尿病知识的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教育,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如何正确对待各种并发症。因此,糖尿病防治队伍专业技术水平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第2篇

1.1发病症状

1.1.1神经型:初期兴奋不安,听觉过敏,眼神狞恶或眼球震颤,咬肌痉挛,有时未吃食而不断虚嚼和流涎。有的横冲直撞狂暴不安。其症状维持一两天后,即转为抑制状态,头低沉,反射迟钝,精神萎顿,步态蹒跚。有的后期颇似产后瘫痪,常发生昏迷状态。

1.1.2消化不良型:病初奶牛会出现食欲不振,继而反刍减少,瘤胃蠕动音减弱,粪便干硬或腹泻,量少而恶臭。多数奶牛产乳量下降,无明显变化,乳汁易形成泡沫,状如初乳,有特异的醋酮气味。后期肝脏浊音区扩大,体温正常或偏低。呼吸数减少呈腹式呼吸。

1.2防治措施

1.2.1患病牛处于昏迷时可皮下注射胰岛素80-100单位,并静脉滴注大剂量5%葡萄糖溶液(大约在2000毫升以上)。

1.2.2补充血糖,提高血糖含量。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溶液500-1000毫升,也可腹腔注射20%葡萄糖溶液。

1.2.3中和血液酸度。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苏打溶液)300-500毫升,20%安那加注射液10-20毫升,混合后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内服碳酸氢钠20-30克,每日2-3次。

2奶牛血乳病

受外力作用,致使输乳管、腺泡及其周围组织血管破裂,血液进入乳汁,外观呈淡红色或血红色,为奶牛的常见病。

2.1发病原因

分娩后,母牛肿胀,水肿严重,下垂,牛在运动或卧地时,常会受后肢挤压;牛出入圈舍时相互拥挤;突然于硬地上滑倒;运动场不平,有碎砖、石子、瓦片及冬天冷冻的粪块等,皆可引起发生机械性损伤,使内血管破裂。

2.2防治措施

对病畜加强护理,减少精饲料和饲料喂量,限制饮水。保持清洁,严禁按摩和热敷。一般经3天~10天乳汁可自行恢复正常。

2.2.1促进炎症消退,防止继发感染,青霉素250万U~300万U,1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注3天。

第3篇

【关键词】 早产儿 并发症 治疗 干预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存活早产儿留有智力障碍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原因。探讨早产儿疾病相关因素,积极采取防治措施,进一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现将92例早产儿病例进行临床综合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出生情况 选择近6个月收治的均为出生30 min到2 h的早产儿92例,其中男60例,女32例,胎龄29~31周 26例,32~34周 31例,35~36周35例。体重1 000~1 499 g 10例,1 500~1 999 g 34例,2 000~2 499 g 31例,≥2 500 g 17例。

1.1.2 早产诱因 胎膜早破44例,妊高征22例,双胎3例,宫内窘迫11例,前置胎盘9例,其他10例。

1.1.3 并发症 按照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分类[1],新生儿窒息44例,低体重28例,低血糖22例,高血糖9例,肺透明膜病12例,肺炎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5例,颅内出血3例,高胆红素血症3例。

1.2 治疗方法

1.2.1 保温 一般对低体温或早产儿均放入预热的温箱保暖,根据患儿体重和日龄,选择不同箱温,温度一般在33 ℃~35 ℃,相对湿度为60%~70%。

1.2.2 加强监护 除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外,对重症患儿需心电监护,并监测血糖和胆红素。

1.2.3 呼吸管理 选择舒适的,颈部可垫软毛巾,保持气道通畅。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0%者,应给予吸氧,并严格控制氧浓度,将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5%即可,不宜高于95%。视病情选择氧疗模式,对诊断或疑似肺透明膜病者应及早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1.2.4 保持血糖稳定 在治疗过程中,出生数天要监测血糖,应用输液泵,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葡萄糖的输注速度。

1.2.5 早期喂养 提倡早开奶,应小量,低浓度开始,胃肠能耐受渐加量,液量及热卡不足用静脉营养。

1.2.6 黄疸的防治 早产儿黄疸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应监测胆红素的值,决定治疗方法。

1.2.7 脑损伤的防治 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常规静滴维生素K 11 mg/d和止血敏25 mg/d,共3~6天,预防颅内出血。对体重<1 500 g者,尽早给予头颅影像学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1.2.8 感染的防治 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对发生感染者需要根据病原特点和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

2 结果

治愈78例,好转10例,放弃2例,死亡2例(1例死于肺出血,另1例死于感染)。

3 讨论

随着围产医学水平的提高,早产儿出生率也逐年提高,如何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及生存质量是当前关注的问题。

加强监护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和减少并发症。早产儿常出现呼吸暂停,这需要医护人员的密切观察,当呼吸暂停发生时可立即轻弹足底,托背等刺激呼吸。对于氧疗者,加强心电监护观察其血氧饱和度,当经皮氧饱和度高于95%时,一定要降低氧浓度,减少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2]。注意监测胆红素,因早产儿易发生胆红素脑病,当血总胆红素高于10 mg/dl 时,给予蓝光照射,本组92例早产儿,无一例发生胆红素脑病,所以对早产儿黄疸应重视。

对诊断或疑似肺透明膜病者,应及早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本组中2例确诊和3例疑似者均早期给药,无一例死亡。所以,推广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降低肺透明膜病死亡的关键措施。有学者认为,对胎龄小于28周,出生体重小于1 000 g的早产儿,出生时给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在复苏后经气管插管给药,给一次,剂量为100 mg/kg[3]。

气管插管、吸痰、各种穿刺等操作均增加发生院内感染的机会,所以要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尽可能减少接触患儿,在检查、护理、治疗前必须认真洗手,减少各种不必要的操作。

对早产儿尽早做头颅影像学检查,对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缺氧缺血性脑病者早期药物护脑治疗和康复训练,减少后遗症。4周后做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筛查和听力筛查。

总之,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干预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改善早产儿的预后,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92-200.

第4篇

向教授介绍说,糖尿病病人比较容易得的慢性并发症有3大类:

1.大血管并发症。指脑血管、心血管和其他大血管,特别是下肢血管。严格地讲,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并不是糖尿病病人所特有的,没得糖尿病的人也可能得心脏病、脑卒中等疾病,不过是糖尿病病人更容易得,得的比较早,比较重而已。

2.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包括肾脏病变和眼底病变。人的全身都有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及神经病变的基础也还是大血管和神经上的微血管病变。但因肾脏病变我们容易查出,眼底病变我们能够直接看见,所以通常临床上所说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是指肾脏和眼底病变。

3.神经病变。包括负责感官的感觉神经,支配身体活动的运动神经,以及司理内脏、血管和内分泌功能的自主神经病变等等。糖尿病神经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所特有的。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对糖尿病病人更大的威胁。国外资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患这些并发症的机会要比非糖尿病者高3~25倍,很容易使病人发生心肌梗死、偏瘫、下肢坏死、尿毒症、双目失明,引起残废或者过早死亡。

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中,糖尿病患者脑血管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我国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发生率为12.2%。所以说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病人残废或早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堵塞性脑血管疾病多见。而糖尿病病人的心血管病变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也高3倍。我国糖尿病病人心血管病变发生率为15.9%,是糖尿病病人最主要的早亡原因。特别要指出的是,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5倍。我国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足)发生率为5%,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者多10倍以上,是引起糖尿病病人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

向教授说,糖尿病病人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检查是血糖监测。有些患者监测血糖只是每天查一次空腹血糖,这样不能反映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全貌,而查血糖谱是一个较好的办法。血糖谱有很多查法,包括4次血糖谱(空腹、三餐后两小时血糖共一天4次血糖),以及7次血糖谱(空腹、三餐后两小时以及午餐前、晚餐前和睡前一共7次血糖),这对了解一天的血糖动态变化很有帮助。每个月查2~4次。当然还可查糖化血红蛋白,以了解近2个月血糖总的控制程度。除了检查血糖,还要定期查尿常规,因为血中蛋白可反映出肾脏功能;酮体可反映出胰岛素缺乏严重性;红血球可反映出泌尿道有无炎症问题。如有条件,每年可定期查1~2次尿微量蛋白。

体重和血压也是需要密切注意的问题,初诊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测体重和血压,如果此次体重和血压正常,以后每3个月要测一次。除此以外,每半年到1年,要定期查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一次。每年还要查心电图和头颅CT或核磁共振一次,以了解心脏及及血管的情况。

糖尿病足是怎么回事?向教授介绍说,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脚,是糖尿病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的结果。糖尿病病人因糖尿病足而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者高5~10倍,糖尿病足是引起糖尿病病人肢体残废的主要原因。典型的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病人因血管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因神经病变造成感觉缺失并伴有感染的脚。实际上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上肢、面部和躯干上,不过糖尿病足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而已。糖尿病足的主要症状是下肢疼痛及皮肤溃疡,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病变早期体检可发现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又呈紫红色。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至消失。所谓间歇跛行就是患者有时走着走着路,突然下肢疼痛难忍,以至不得不一瘸一拐地走路,或者干脆就不能行走,这是下肢缺血的早期表现。休息痛则是下肢血管病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不只行走时下肢供血不足引起疼痛,而且休息时,下肢也因缺血而疼痛。严重时可使患者彻夜难眠。病情再进一步发展,下肢特别是肢上可出现坏疽,创口久久不愈,甚至皮开肉裂,脚趾逐个脱落。按坏疽部位局部表现的不同,坏疽可分为湿性、干性和混合性三种,严重者不得不接受截肢而导致残废。

那么,对糖尿病足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向教授指出,糖尿病足的治疗也应以预防为主,不要因忽视而贻误了病情,最后造成不得不截肢。至于防治措施,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控制好糖尿病,也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症和高血糖稠度的控制,可长期使用血管活性药性药物及肠溶阿司匹林、复方丹参片等降低血液粘调度的药物。

(2)注意足部卫生。要保护足部的干净与干燥,经常以温水泡脚,但又要注意避免足部烫伤,可用植物油按摩。避免穿过紧、不合脚的鞋。注意清除鞋子内的异物,以免磨破皮肤。注意修剪趾甲,不要太短过秃。对鸡眼和任何微小的足部损伤或感染,都给予积极的处理,以免形成溃疡和坏疽。

(3)改善下肢循环,注意足部保暖和戒烟,以保证下肢血液供应充足。需强调的是,吸烟会使血管进一步收缩,是造成下肢坏死的重要原因。

(4)经常自我检查自己的脚,看看脚上的皮肤感觉是不是灵敏,色泽是不是正常,脚上有没有小伤口。

第5篇

资料与方法

2005年2月~2007年12月收治糖尿病患者216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2例,男70例,女42例,糖尿病病程11个月~15年,便秘3个月~6年;对照组104例,男65例,女39例,糖尿病病程1~13年,便秘2个月~5.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经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诊断标准及分级依据:参照《实用内科学》[1]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依据医护记录及医嘱用药情况:医护无便秘记录且医嘱无便秘相关用药及处置即视为无便秘为0级;需要用大便软化剂(如开塞露)或食物调整为1级;需用缓泻剂为2级;需要灌肠为3次。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甲氧氯普胺、红霉素,必要对用开塞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防治,如向患者讲述糖尿病知识,解释便秘发生原因,并肌肉注射甲钴胺500μg/日,维生素B1 100mg/日,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以便秘时间改变及大便性状改变作为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大便变软,排便不费力,排便间隔时间缩短2天内;②有效:大便变软,排便不费力,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以上;③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基本相同,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结 果

便秘发生率:216例患者中有98例发生便秘,便秘发生率45.38%,治疗组和对照组便秘发生率分别为44.64%(50/112)和46.15%(48/104),经卡方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年龄及便秘患者年龄情况:将所有患者按患糖尿病年龄分为50岁以下组(24例),51~60岁组(69例),61~70岁组(64例),70岁以上组(59例),其便秘发生率分别为25%、36.23%、51.56%和57.63%,便秘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50岁以下组和60岁以上组便秘发生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但61~70岁组和70岁以上组无统计学意义。便秘与糖尿病程情况:确诊为糖尿病后在1年内出便秘者2例,5年由出现便秘者9例,10年内出现便秘者36例,10年以上出现便秘者为41例,发病率分别为2.04%、9.18%、36.73%和41.84%,便秘发生率随着糖尿病患病时间的延长,呈增高超势,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讨 论

病因分析:①糖尿病本身的影响:高血糖可导致胃动素分泌减少,胃收缩受影响,引起胃肠动力低下,排空时间延长,从而引起便秘。②心理因素:血糖控制不理想往往会合并多种并发病,导致患者存在焦虑、紧张、抑郁的心理,从而引起便秘。③年龄因素:高龄患者由于肠道功能衰退,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缓等原因,均易发生便泌。④饮食因素:目前我国糖尿病营养学还是空白,绝大多数医院无糖尿病营养师,饮食治疗极不规范,引起便秘。防治措施: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糖尿病便秘的危害性,积极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有效防治便泌。①降低血糖。②心理疏导。③纠正或防止病人经常服用泻剂或灌肠等习惯。④改善饮食习惯,增加善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多运动。综合防治既能降低糖尿病便秘发生率,又能降低血糖,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第6篇

1 “糖尿病前期”人群

“糖尿病前期”也叫“糖耐量异常”,是指血糖高于正常人但尚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一种中间状态,如果不加干预的话,这部分人群日后发展成为糖尿病的概率较大。尽管“糖尿病前期”还算不上糖尿病,但此时的高血糖状态对机体的损害已经产生。

对“糖耐量异常”的人群,首先要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如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在药物干预方面,除了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西药以外,还可选择一些益气养阴活血的中药(如生黄芪、生地、苍术、元参、葛根、丹参等,具体剂量根据病情而定),这类药物可以有效延缓或阻止糖尿病前期转化为糖尿病。

2 血糖轻度升高的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

健康体检的普及、保健意识的增强,使许多糖尿病患者得以被早期诊断出来,这些患者的一个共同特点是血糖不是太高,并发症也比较少,以老年人和肥胖者居多。对于这些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的基础上单纯应用中医药治疗,便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满意的范围。

3 血糖控制良好但症状改善不明显的患者

临床上常常可以见到这种情况:有些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症状,如有咽干口渴、疲乏无力、自汗烦热等气阴两虚的表现,对此西医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这时可以充分发挥中医的优势,通过采用益气养阴、清热利湿等对症治疗的方法取得良好疗效。

4 对西药副作用耐受性差的患者

西药降糖疗效肯定,但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胃肠道反应。有些患者血糖较高,为了使血糖控制达标,所用降糖药物的剂量往往偏大,而且一种药物还不行,长期大剂量使用西药,不仅胃肠道反应较大,而且会加重肝肾的负担,这时如果配合中药治疗,充分发挥后者的辅助降糖作用,可以逐渐减少西药的使用剂量,协助平稳降糖。

5 并发早期慢性并发症的患者

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下肢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眼底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西医还缺乏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在综合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辨证施治,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专家提醒:

1 加用中药的同时,不要擅自停用西药

临床上,有些糖尿病患者服用中药后,便擅自停用西药,结果导致血糖升高、病情反复。中药虽然有一定的降糖作用,但对那些胰岛功能较差、血糖较高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单用中药控制血糖显然不行,而中西医结合则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

2 不要过分迷信中药秘方、偏方

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目前都没解决糖尿病的根治问题。有些中药偏方或验方对解决糖尿病某一方面的问题确实有一定优势,但绝对不像某些广告中宣称得那么神奇,根治就更谈不上了。在此,建议广大糖尿病患者,看中医一定要去找正规医院的中医师,不要被一些虚假广告所误导。

第7篇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致残率; 死亡率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8.078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它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因胰岛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发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和电解质紊乱,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心痛苦[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而糖尿病并发症所涉范围之广,后果之严重也越来越引起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糖尿病治疗则以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延长患者寿命,降低病死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1]。因此,掌握糖尿病并发症并积极予以防治,对于提高糖尿病治疗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4例存在慢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8年6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均依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2]。其中男79例,女45例;年龄21~84岁,平均年龄(60.2±12.5)岁;病程1~38年,平均(11±5)年。1型糖尿病患19例,2型糖尿病105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高血压29例,高脂血症26例,冠心病19例,外周大血管病变5例,脑梗死1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8例,糖尿病肾病3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5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9例;糖尿病足11例。部分患者合并两种或以上并发症。

1.2 治疗方法

1.2.1 大血管病变 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梗死均属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范畴,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等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而这些因素又是动脉硬化的易患因素,当动脉硬化侵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即可引起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利尿剂和(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进行治疗;高脂血症患者选用他汀类改善血脂水平,同时应用贝特类药物降低甘油三酯;冠心病和外周大血管病变患者则可选用钙拮抗剂进行治疗,脑梗死患者应用人尿激肽原酶如尤瑞克林予以治疗。

1.2.2 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临床最为常见的是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常见于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其治疗方法目前多以减少尿蛋白和保护肾脏功能为主[3]。目前,前列腺素El和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常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通过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从而实现延缓糖尿病肾病病情发展的目的。羟苯磺酸钙是目前临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较为理想的药物[4],它能够改善视网膜的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减少失明的发生。

1.2.3 神经系统并发症 其发生机制涉及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免疫机制以及生长因子不足等。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酚妥拉明、山莨菪碱可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达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从而对神经病变起到治疗作用。

1.2.4 糖尿病足 早期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等,继续发展可出现足部溃疡、坏疽,常为挽救生命而截肢。其患病因素与机体免疫力、感染因素相关,临床治疗应依据病原学检查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结果,选取有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以及时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的病痛[5]。

1.2.5 综合防治 对于糖尿病患者除了进行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饮食、运动疗法,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饮食计划,综合考虑患者的体重、年龄、病情控制情况、并发症种类等多因素,制定营养均衡、粗细粮搭配的合理饮食方案;同时要注意低盐饮食、限制烟酒。在合理膳食配合的基础上,还应鼓励患者参与运动治疗,针对不同的并发症选取适合患者的运动方法。指导患者自我监测血糖,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上述各项措施的综合作用,实现对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

2 结果

本组124例糖尿病患者中,致残6例(4.8%),来源于糖尿病并发脑梗死3例,糖尿病足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失明1例;死亡5例(4.0%),死亡原因主要为脑梗死、感染性休克、心脏猝死。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因体内胰岛素缺乏或相对缺乏而引起的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若长时间未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持续的高血糖可导致糖尿病患者各器官功能损害,引起各种并发症,以眼病、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病变、肾病尤为突出,严重者可导致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5-6]。因此,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积极的防治更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124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其治疗措施及效果予以了分析。研究中发现,本组中糖尿病患者并发症主要分为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神经系统并发症、糖尿病足四个方面,大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外周大血管病变、脑梗死;微血管病变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为主,同时也存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病例;糖尿病足亦在本组患者并发症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8.9%)。通过综合治疗措施,本研究中大部分患者并发症情况控制满意,其中致残率4.8%,死亡率4.0%,二者均控制在较低水平,且死亡病例并非均因糖尿病而死亡,可见本研究的综合防治措施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积极有效。

综上所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率较高,如不及时予以救治,后果严重。它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积极控制如血糖等可控因素,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效的手段。早期、科学、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干预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对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起到积极有效的防治作用。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49-650.

[2] WHO专家.关于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与分型[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1):5-6.

[3] 许娟,亓文波.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管损伤研究进展[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8,3(28):123.

[4] 魏颖.糖尿病并发症36例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7):85-86.

[5] 王稳,邹秀兰.287例2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分析及降低慢性并发症患病率对策的研究[J].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4,6(1):4-5.

第8篇

[关键词] 糖尿病;肺部感染;诊治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7(c)-0059-02

糖尿病是一种由环境、遗传因素,导致的血糖水平紊乱病症,因糖尿病极易发生感染,感染也是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抗生素、胰岛素的使用,有效降低了糖尿病合并其他疾病感染的病死率,然而肺部感染极为复杂,极易引起循环功能、呼吸功能障碍[1]。为探讨肺部感染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治,该研究选取该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探讨其诊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41例,年龄30~73岁,平均年龄(57.2±15.7)岁,9例I行糖尿病,II期糖尿病,病程(7.3±4.3)年。根据糖尿病分型、诊断标准,均符合WHO糖尿病委员会标准。63例肺部湿性音、55例发热或畏寒、48例咳痰或咳嗽、34例心悸或气促、29例呕吐或恶心、24例胸痛或胸闷、11例意识障碍。其他疾病:45例冠心病、28例阻塞性肺病、40例高血压。并发症:7例高血糖状态、6例低血糖状态、16例糖尿病肾病、11例酮症酸中毒、12例糖尿病眼病、3例乳酸酸中毒。

1.2 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均给予胸部CT检查,显示有单肺、双肺存在炎性浸润病灶,有4例伴有肺肿瘤、8例陈旧性肺结核、14例胸腔积液、7例支气管扩张。

血常规:12例患者≤4×109/L 、46例患者≥10×109/L。入院时,随机抽样检查血糖为(18.4±6.3)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4±3.5)%[2]。

痰细菌检查:90例患者中,有50例患者检出细菌呈阳性,包含14例肺炎克雷伯杆菌、9例肺炎球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10例大肠杆菌、3例鲍曼不动杆菌、5例金黄色葡萄菌、3例真菌、2例流感嗜血杆菌。经过药敏试验,患者对于头孢曲松、丁胺卡那霉素、头孢米诺、派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等药物敏感。

1.3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经过确诊,属于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均给予胰岛素资料。控制好血糖水平,范围为空腹血糖在4.5~7.1 mmol/L、餐后2 h血糖为4.4~9.9 mmol/L。在患者初期治疗阶段,选择喹诺诺酮类或β-内酰胺类等药物,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敏感性抗菌药物。给予雾化吸入、祛痰或解痉等治疗,以使肺部通气功能得到改善。给予营养治疗,加强基础疾病、并发症等对症治疗[3]。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70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复查痰培养显示为阴性,胸片检查显示炎症消失。10例患者无改善,且持续恶化至死亡,死亡率12.5%。

3 讨论

若患上糖尿病,患者长期是一种高血糖状态,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条件,加上机体免疫功能随之降低,单核细胞功能、中性粒细胞、吞噬杀菌能力显著下降,导致机体抵抗力明显降低,极易发生感染。另外,糖尿病会导致肺组织的毛细血管增厚,延长了弥散距离,肺表面的物质逐渐减少,引起血流、通气比例失调,导致低氧血症,处于低氧血症状态的患者,极易出现肺部感染[4]。

患上糖尿病后,患者的肺部感染较为隐匿,不易察觉,许多患者不伴有明显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在呕吐、恶心、乏力等症状。肺部体征较少,肺部感染有时可掩盖糖尿病症状,给诊断增加了难度。同时,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其他的并发症,使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更为复杂,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中最多的是克雷伯杆菌、肺炎球菌和大肠杆菌。许多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可能与使用了过多的广谱抗菌药物相关[5-6]。

在诊断为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后,应加强疾病防治,主要采用以下防治措施:其一,胰岛素防治,控制血糖和纠正酮症,使吞噬细胞功能得到正常恢复。其二,加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向患者宣传防治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科学、合理的使用药物,防治出现肺部感染。其三,抗感染治疗。按照多种耐药菌株、革兰阴性菌等特征,使用抗生素之前,要及早作药敏试验、细菌培养和痰涂片,若呈阴性,多作几次检查,以确定无误。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选择敏感抗菌药物。其四,加强基础疾病、病发的防治。给予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加强重要脏器保护,给予营养吃吃,有效改善营养状态,使机体免疫能力得到有效提高[7-8]。

在该组实验中,9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70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复查痰培养显示为阴性,胸片检查显示炎症消失。10例患者无改善,且持续恶化至死亡,死亡率12.5%。这说明,针对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若疾病一旦诊断,应加强防治,以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宋锡欣,崔运峰,程凯敏,等.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8):56-57.

[2] 杨玮,于瑞萍,莫晓虹,等.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治体会[J].重庆医学,2008,37(16):1826-1827.

[3] 哈迪拉・热马赞,吾布力哈斯木.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治[J].新疆医学,2007,37(2):112-113.

[4] 潘靖华,何长科,覃立行,等.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62例诊治分析[J].右江医学,2011,39(2):178-180.

[5] 杨建民.老年人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临床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7):938-939.

[6] 刘容.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71例诊治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 7(14):72,97.

[7] Seghrouchni I,Drai J,Bannier E,et al. Oxidative stress parameters in type I, type II and insulin-treat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sulin treatment efficiency[J].Clinica Chimica Acta,2002,321(1/2):89-96.

第9篇

关键词: 糖尿病  自我引导  防护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均寿命的等,均使糖尿病患病人数增加。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WHO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3亿 糖尿病病人。我国2003年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达3%,发病人数近4000万,居世界第二位。因此,自我防护势在必行。因患者对疾病的自我护理有不同程度的缺陷,这就需要护士给予指导、帮助、教育和培训,引导患者恢复正常的自理能力,使患者的机体在生理和心理上能够主动地自行控制、自行调节,从而增强体力,恢复健康,参加社会生活。笔者自2004年起,应对30例脱离医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护理引导。使他们能够完全做到自我观察、自我预防、自我用药、自我护理。

        1  自我护理措施

        1.1 稳定患者情绪  使患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建立乐观的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加强自我克制能力。学会自我解脱、自我放松、遇事冷静、善于,教给病人摆脱不良情绪的方法,如加强健身运动,观赏花草,多接触自然光线,培养有益的兴趣和爱好。

        1.2 预防危险因素  告戒患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喝酒,少食盐,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保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教育患者预防病情加重的诱发因素,如外伤,饮食控制不当,过度劳累等。

        1.3 血糖的监测 及自我用药 教会病人血糖,尿糖的测定技术,掌握糖尿病控制良好的标准。教会病人和亲属胰岛素计量计算和注射技术,包括选择注射部位,局部消毒方法,持针方法,注射途径以及注射器的处理。指导病人掌握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方法,掌握其副作用和防治措施。平时随身携带糖果或含糖饮品,一旦发生底血糖反应,立即进食,并卧床休息,必要时到到医院处理。随身携带写有糖尿病的病人识别卡,以便发生昏迷时能得到即时有效的帮助。

        1.4 运动治疗的指导  告知病人运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降低血糖,血脂,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2型糖尿病病人。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病情,体力,爱好和及有无并发症等指导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进行循序渐进,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运动,最好做有氧运动。 

运动的强度应从小到大,以运动后收缩压不超过180mmHg,中青年心率130-140次/分,老年人不超过120次/分为宜。每天运动1到2次,餐后1小时锻炼15到30分钟,每周不少于5天,但应避免恶劣天气,酷暑中运动。运动时要做好自我防护,并随身携带一吸收的糖果,饮品,以备运动中出现底血糖时服用,若服用上述食品10分钟低雪糖症状不能缓解,应立即就医。

        1.5 饮食治疗的指导 告知病人及亲属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帮助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治疗计划。 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食谱进食,避免随意增减,体重过重者,忌吃油炸,油煎食品;饮食要少盐,食入钠量≤ 6g/d,伴高血压者≤3g/d;每周测量一次体重,若体重改变超过2kg,应报告医生;按每餐饮食计划,定时进餐,长时间运动时,应适当增加热量摄入,以预防低血糖反应。

        1.6 定期复诊  指导病人定期门诊复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等,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用药计量。每年定期全身检查,一便尽早防治慢性并发症,若发现病情出现变化,应随时到医院处理。 

        2  效果评价 

        通过对2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指导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能正确进行自我保健,提高了患 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的治疗是终身性的,血糖控制不好会造成各重要脏器的损害,如心、脑、肾、眼等的损害。所以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提高患者对高血糖的认识,保 持心态平衡,充分认识饮食治疗、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正确健康理念,减少患者因无知而付出的惨重代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护理体会  

        人的自我护理行为是后天经过学习获得的,患者是通过护士的传授获得所缺乏的知识和技术的。因此,护士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以阐述、示范的形式为自护有缺陷的患者做好补偿服务。  

第10篇

正常人群的空腹血糖在4.4~5.5mmol/L,BK75g葡萄糖两小时后血糖为4.4~7.8mmol/L。当前不少中老年人体检发现其空腹和餐后血糖均高于正常,但低于糖尿病的诊断值,这种情况在6年内60%会转化为糖尿病,医学上叫做“糖尿病前期”,这一人群是名副其实的糖尿病“后备军”,一不留神就会加入到糖尿病人的队伍中来。

有些人群即使目前血糖不高,也要做好预防工作:一级亲属有2型糖尿病史;曾经妊娠中有血糖升高史;有胰岛素抵抗的标记和表现,如:空腹胰岛素升高;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3.0;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抵抗比值下降等。

糖尿病“后备军”健康受损知多少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今年6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糖尿病前期患者达5700万,远多于糖尿病患者(2360万)。糖尿病前期患者中约50%并存代谢综合征。目前已经证明餐后高血糖是向糖尿病进展的危险因子,因为餐后高血糖可损害胰岛B细胞,每年约有6%~10%的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进展为糖尿病;IGT和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心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子。因此,为有效控制糖尿病和心血管并发症的流行,必须充分认识糖尿病前期的危害,并积极实施防治措施。

管好糖尿病“后备军”的三大纪律

针对糖尿病前期患者,需要用“三大纪律”管好糖尿病“后备军”。

第一,管住嘴,迈开腿。要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前期患者的病变进展,包括限制全脂、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摄入,每周保证中等强度运动不少于150分钟,需要减重5%~10%。管住嘴,迈开腿,不仅能使糖尿病发病率下降,而且可使心血管疾病风险下降。

第二,该用药,莫迟疑。尽管生活方式改善能够延缓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进展的步伐,但要想实现逆转病变,还需依靠药物治疗。研究证明,使用胰岛素增敏剂可使IGT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下降81%。

第三,并发症,早预防。对于存在高血压和高血脂的IGT患者或伴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还需进行降血压和调脂治疗。积极纠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曹彦巧摘自《文汇报》)

“糖友”要定期查钙防骨质疏松

夏 莲

“糖友”张大爷从公园锻炼回来,上楼梯时不小心崴到了脚,用冷毛巾敷了一天,疼痛也没消退。第二天张大爷到医院检查,结果是“骨质疏松小腿下端轻微骨折”。这是张大爷今年的第二次骨折。上一次骨折是因为在家里不小心碰到了桌子腿。

骨质疏松在中老年及病程较长的“糖友”中比较常见。在糖尿病群体中,约有1/2的患者伴有骨密度降低,近1/3的患者确诊有骨质疏松。“糖友”患上骨质疏松,易骨折,恢复慢,会给生活带来极大麻烦。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其中缺钙是主要原因。但对于“糖友”而言,单纯地补钙如同拔苗助长,只能缓解一时的病情,其真正的病因在于患者体内胰岛素的缺乏,这种情况在1型“糖友”和体形消瘦的2型“糖友”中尤为常见,因为他们都是胰岛素缺乏群体。胰岛素不足,直接导致体内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蛋白质是构成骨架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减少使得钙、磷不能在骨骼中沉积,造成骨质疏松。

人体对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辅助。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一是通过日光照射,自身合成;二是从食物中摄取,但是这些维生素D并不能直接参与肠道对钙的吸收,还需在肾组织产生的一种酶的作用下激发活性,而这种酶的合成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胰岛素不足的糖尿病患者体内缺乏这种酶,也就缺乏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如此一来,摄人的钙难以吸收,导致缺钙,也会造成骨质疏松。

对于1型“糖友”和体形消瘦的2型“糖友”来说,治疗骨质疏松的重点是补充胰岛素。

肥胖的“糖友”多是由于胰岛素抵抗造成的,但是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充足,这类患者在糖尿病初期患骨质疏松的较少,但这并不代表与骨质疏松“无缘”。

第11篇

胰岛素给药系统

一次性胰岛素注射器:传统胰岛素皮下注射使用1ml注射器,廉价但不专业。近年来国际出现了专用于胰岛素皮下注射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每支40U,容量1ml。其主要特点:1针管刻度直接为胰岛素单位,可直接按针管刻度单位抽取药液,免去计算;2针尖与针管直接连接,无死腔、漏液,剂量准确;3针尖经电子磨光成30?角,且涂有特殊剂,注射时患者痛苦小。但采用注射器的分次注射与正常人体的胰岛素连续分泌方式差别较大,存在血糖控制不平稳,操作繁琐等问题。

胰岛素注射笔:胰岛素笔包装轻巧,外形象一只旧式的墨水钢笔。其前端是注射针头,后面套筒装有胰岛素,套筒大小根据胰岛素的种类,如普通、中效、超短效或特充配方(70/30,75/25)而有所不同。笔式注射器具有操作技术简单,调节剂量精确,注射疼痛感小,使用时间长,体积小,携带方便,经济适用,易于保管等特点,是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理想的注射用具。老年患者记忆力差,操作不易掌握,建议选用该式注射器。

胰岛素泵(CSII)为电脑控制的高科技产品,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能够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按照机体需要进行程序化设置,24小时持续向体内输注微量胰岛素,餐前再按照需要输注负荷量胰岛素使血糖得以稳定控制,从而减轻高血糖对胰岛素分泌和外周胰岛素敏感性的不良反应,使高血糖患者进入良性循环。此外使用CSII机体对胰岛素的吸收率变动较小,可使每天胰岛素供给情况保持良好的可重复性,避免血糖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CSII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在我国亦逐渐被各大医院及糖尿病患者认可并应用。根据自动控制程序,CSII分为开放式和闭环式。开放式泵的注射控制需事先设定。

注入器:注入器是通过注射针头或套管穿刺针进入皮下组织,并在此保留48~72小时,从而将胰岛素注入体内,而非经皮肤进入脂肪组织。穿刺部位通常选择腹部。适用于易于感染的患者。

非注射给药:包括眼黏膜给药、鼻黏膜给药、肺部吸入给药、口服给药、直肠给药等,但大都处于实验阶段,尚未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因此,疗效有待证实。

胰岛素注射的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

胰岛素笔问题:1注射后针头上有药水流出,系胰岛素笔放入冰箱、注射时速度过快、操作过程不规范所致。对策:正在使用的胰岛素笔最好不要放入冰箱内,室温下保存即可,注射时要慢,严格按照规程执行,注射完毕停留7~8秒,待药滴吸收后拔出胰岛素笔。2注射部位疼痛:与涂抹消毒药水过多、用沾有消毒药水的消毒棉签擦拭针头、注射部位有硬块、未及时更换针头有关。对策:用乙醇或盐水消毒,待干后再注射,注射前不要用消毒棉签擦拭针头,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注射前检查有无硬块,注射时避开,按要求及时更换针头。3胰岛素笔芯出现大量气泡或笔杆内出现大量药液系针头及针杆未拧紧,气体倒流、安装笔芯时操作不当或笔芯有裂纹而致。对策:及时找出原因,并告知患者,帮助患者排出笔芯内气体,纠正正确操作方法,及时更换新笔芯,并清洗笔杆内药液。4注射时胰岛素笔推不动或很难推动:可能原因针头堵塞、笔芯破损或有裂纹,药物黏住推杆、推杆头部有零件缺损、药已用完。对策:按要求及时更换针头,注射前先排气,检查笔芯有无破损,及时清洗笔杆,推杆零件破损及时更换。药液用完后及时更换新笔芯。5注射胰岛素过程中发现笔芯变色或有絮状物:与笔芯可能有过期、笔芯保存不当、注射时触破毛细血管,血液倒流至笔芯内有关。对策:安装笔芯前,检查笔芯是否过期,告诉患者保存的方法,有笔芯变色应及时更换。

CSII问题:1CSII处于停止状态;操作后忘记转为运行状态;基础率设置不当;追加量输入正确;发生电子故障、机械故障等。2输注系统:储药器胰岛素不足或用光;胰岛素泄露出导管外;针头脱离注射部位;空气或血块阻塞输注系统;针头扎入瘢痕组织;皮下软管曲折;胰岛素结晶阻塞导管;储液管活塞推动受限。3放松对饮食、运动的管理:各别患者过分信赖CSII,认为CSII能完全代替胰腺功能而进食量过大,导致餐后血糖升高;自行输注胰岛素追加量后未按时进食或进食少,运动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及空腹运动。

输注部位感染:常见原因是未定期更换注射部位;无菌技术不规范;输注部位对金属针头过敏以及部分患者存在对胶布过敏。对策:加强局部皮肤的护理,3~5天即应更换1次输注部位,同时更换外接导管和针头。无菌操作技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防止感染的最好措施。应每天2次检查输注部位,出现硬结应热敷、理疗等对胶布过敏者使用脱敏胶布。

第12篇

代谢综合征是近十几年来医学上提出的新病名,其主要病理特征是高血糖,但它又不是糖尿病,因为患者还有以脂质代谢紊乱为代表的综合性代谢紊乱。因此,代谢综合征的最终结果比糖尿病更严重,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最简单的预测法――腹大腿细 一项6000人的大型调查,提示了中国人肥胖的特点。虽然“块头”不大,但肚子上特别容易长肉。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具有腹腔内脂肪增加、大腿部皮下脂肪减少(即“腹大腿细”)的特症性体脂分布,即“腹大腿细”的腹内型肥胖。

最根本的原因――肥胖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源头。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24千克/平方米的人,患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显著增加。如能将BMI控制在24千克/平方米以下,可使危险性减少45%-50%。如果你的体重正常,但腹部很胖,也要当心是否有内脏型肥胖,内脏脂肪含量测定可以帮助确诊。

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少吃多动 在代谢综合征的防治措施中,减肥是第一目标。要达到减脂的目的,“少吃多动”是最安全、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饮食控制中要严格遵循低热量饮食的原则,除限制热量摄入外,还要多吃全谷类及纤维素食品,不吃高糖、高脂食物。运动不仅能减少体脂,还能增加肌肉含量,每周至少要进行5次30分钟以上的轻或中强度运动。

最需要引起重视的5类人年龄≥50岁者;有1项或2项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但尚不符合诊断标准者;有心血管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痛风、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各种脂肪类型萎缩症者;有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尤其是多项组合或代谢综合征家族史者;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是最容易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人群。

代谢综合征治疗必须规范

已经发生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紊乱者,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不要过分依赖药物而忽视饮食调整和适当的体力活动。不少患者可以通过单纯的生活方式干预达到治疗目标。

2.应该关注糖、脂、血压等指标的全面达标,才能对心、脑、肾等靶器官起到保护作用。

3.不要过分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延误治疗时机,有些病人常常以自我感觉的好坏,以及症状的轻重来评判病情的程度,这是不可取的。因为糖尿病、高血压及血脂紊乱可以没有症状,然而都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等到发生冠心病和脑卒中后再进行治疗,往往是事倍功半。